人文环境建设实施方案

2023-03-25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文环境建设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人文环境建设实施方案

人文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提升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民族灵魂的塑造。不断挖掘教育的科学内涵和人文内涵,锻造和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才能铸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国家和民族才能两翼齐飞,屹立于世界之林。现代社会呼唤现代教育培育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人才,呼唤现代教育塑造民族的灵魂。纵观国外,人文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流,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但人文素质令人堪忧,“只有技术,没有文化”。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中急需重点研究的问题。

加强人文校园建设是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人文校园是以人为本,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尊重、信任和激励,充满了人文智慧和人文关怀,充满思想、底气和智慧的校园。是以提高师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深入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建设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为根本。建设的程度集中反映出师生、学校的发展、精神风貌、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等状况。在人文校园的熏染和浸润中,师生的活力被激发、潜能得到发展,教师富有特色、学生富有特长,课程富有特点,学校教育不断产生新质,积淀深厚文化底蕴。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快乐的精神家园,是凝练学校文化精神,打造校园文化精神品牌的关键,是提高学校办学品位的重要标志,更是特色学校建设成功的标志。建设人文校园是时代发展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五个校园”的意见》文件精神和綦江县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文校园建设的实施意见》促进人文校园建设,切实增强校园文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推进特色学校的形成,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建设高格调、高水平、高质量校园文化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习惯成就一生”的办学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精神文化引导人,以物质文化熏陶人,以制度文化规范人,以人文化的研培塑造人,以人文化的课程培养人,以人文化的活动培养人,以人性化的关怀爱护人为人文校园建设思路。积极创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特色化、和谐化、多样化的精神家园、学习乐园、生活公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人文校园。

二、创建目标

1.2011年7月—2011年12月全面规划,动员布署。

⑴精神文化层面:让全体师生员工在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方面形成共认,创设“一个理念”、“一种精神”,“一种意识”、“一个校训”、“六种作风, “十个共识”为目标,提炼学校精神,提高全民素养、提升文化品位,建设有特色的人文校园。

⑵物质文化层面:对学校的环境布置、建筑设计、室内外装饰等物质条件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力求做到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传递学校教育信息,渗透学校意志、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充分发挥育人作用,激励学生、教育学生。

⑶制度文化层面:形成校园内丰富多彩的各种制度,让制度内化为个体符合制度规范的自觉要求。通过制度的贯彻、执行把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需要,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制度文化氛围。

⑷文化活动层面:搭建各种活动平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去参与,感受校园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得到润育和丰满人,塑造自己完善人格。

⑸人文化的研培层面:把高标准的塑造教师人格形象、增强教师人格魅力,提升教师的业务技能,放在首位。建立人文化的研培体系,外塑仪表,不断完善自我形象;内修素养,不断提升自我内涵;夯实本位,不断升级自我能力。采用“在学习中夯实基础、在研究中发展创新、在反思中提升理念、在互动中共同成长的研培方式,内外兼修,努力塑造 有品位、有魅力”的典型教师。

⑹人文化的课程层面:在人文化的管理体系下建立以“人文教育”为特色的课程体系。整合显性课程,落实新课改精神;挖掘隐性课程,积淀文化底蕴;开发校本课程,系统开设“2+x”拓展性课程,强化习惯养成,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终身发展,努力塑造高素质人才。

⑺人文化的关爱层面: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构建人性化的关爱体系,开设心灵驿站、开展网上沟通、实施心理辅导机构等关爱教师的身心健康;充分的挖掘教师的智慧和才能,设立最佳创新奖、探索奖、进步奖,园丁奖,最有希望奖、顾全大局奖、比翼双飞奖和和谐团队奖等,关爱教师的精神需求;关爱教师的家庭生活,让家庭生活充满的人本关怀。

2.2012年1月—2012年12月按指标建成人文校园。

3.2013年1月—2015年10月实施研究,总结提炼。

4.2015年10月—2015年12月自评申报,考评达标。

到2015年,学校达标建设成为人文校园,师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全面提升,学校充满人本关怀,学校更具特色、品牌和亮点。

三、创建原则

1.思想性原则: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人文校园建设。

2.人本性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重视人在人文校园建设中的作用,把教育人﹑培养人、感染人、激励人作为人文校园建设的工作方向。

3.科学性原则:人文校园的建设需要科学、规范的运作。从方案的设计到规划的拟定,从人文精神的提炼到人文景观的建设,从办学理念的提升到办学思路的调整,都需要坚持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4.动态性原则:校园人文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要有前瞻意识,坚持与时俱进,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

5.整体性原则:人文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整体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要做到整体格局与建筑相宜、语意与区(室)相宜、装饰与环境相宜、图案与文字相宜、历史与现实相宜、动态与静态相宜、美感与育人相宜。

6.特色化原则:在人文校园建设中,做到规划和设计格调鲜明,内容的选择和编创具有创意,既注重规范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形成自己的特色与风格。

7.主体性原则: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观点,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8.体验性原则: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活动体验,促使学生通过体验转变观念。

9.熏陶性原则:借助有益的人文素材和人文环境给学生以潜移默化式的熏陶。

10.创新性原则:建设与实施要围绕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建设高格调、高水平、高质量校园文化为目标,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科学的创新精神指导和组织实验工作,力求在培养途径和模式构建上有新突破。

四、主要任务

㈠突出核心性,搭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体系及新平台

1.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⑴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③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

⑵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结构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加强对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途径方法构建和实施

⑴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

创建开发机制,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素材和人文教育培养资源。确立筛选原则,按照培养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归类提炼素材和资源,以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素材和人文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人文教育”系列校本教材。

把加强学科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人文教育作为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科研和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着力建设充满人文气息的“人文课堂”,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素的教学,在学科教学中寓人文教育于学科教学中;在地方课程中开设系列人文选修课;在活动类课程中,贴近生活、体验感悟、得以内化;在校本课程中设计“2+x”拓展性课程,拓展人文教育领域,实现其健康的意志品格塑造、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加大素质教育推进力度,促进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⑵深入推进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

红色歌曲、经典名著、革命故事、励志箴言等蕴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容。构建以“唱读讲传”四位一体活动体系及内容,传唱励志、感恩、校歌班歌等歌曲;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构建实施方案、操作流程,实现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和精品化,使之成为弘扬主旋律、提振精气神的有效载体、成为学校塑魂工程和素质教育创新工程。

⑶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巡回宣讲和专题讲座

成立学校、年级、班级宣讲团,深入到各学区、各年级和班级广泛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每一个学生知晓其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邀请专家学者和有专门研究的学生家长来校举办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会和专题辅导会,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和推动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并不断将活动引向深入,取得实效。

⑷依托学生社团、小组活动广泛开展学习研究活动

依托少先队、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等社团,组织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活动,在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中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加强对学生学习型社团活动的领导和指导,指派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加强对社团学习研究活动的指导。加强对学生社团负责人的学习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组织社团成员学习研究的能力。

⑸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教育平台

在校园网站、班班通、QQ群、红领巾广播站上开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研究专项平台,围绕其基本内涵,分别设置相应栏目,并将有关学习资料、理论文章和工作文章注入到栏目中,供广大学生们学习使用和借鉴。

⑹开辟多种形式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传统节日、重大庆典等时间,通过领导讲话、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演讲赛、辩论赛、征文赛、黑板报和开办宣传橱窗等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3.切实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的领导

⑴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校大力支持、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校共同关心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强大合力。教导处、德育处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具体指导和督促检查。年级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⑵建立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保障机制

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建立完善保障机制,要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条件,部门干部、建立指标评估考核班主任和教师工作,设立专门的表彰制度和奖励制度,确保教育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者队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队伍素质的高低、工作的态度和精神状态。构建一系列措施,提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一支政治可靠、作风顽强、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兼职教育工作者队伍。

㈡突出特色性,锻塑、凝练校园精神文化“一个理念”、“一种精神”,“一种意识”、“一个校训”、“六种作风, “十个共识”

1.提炼学校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不是简单的外在植入过程,也不只是仅仅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而是一个在追求教育本质的过程。校园文化建设应通过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精神文化。学校教育就是为完满生活作准备。作为基础教育,就是习惯加特长的教育。好的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加强师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协调科学发展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定格为“习惯成就一生”并加以阐释,丰富其内涵,使之成为办学、治校、育人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

2.塑造一种精神。培养狼道精神。

3.培养一种意识。用“大福利观”引导全体教师乐于奉献。

4.践行一种校训。“踏实做事,诚信为人”

5.打造六种作风。(校风、党风、干风、教风、学风、班风)

积极向上的校风

形成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形成健康和谐,踏实肯干,积极向上、不断奋进、情满校园的校园风气。编制校赋,创作校训,设计校旗、校徽,让其图文并茂,寓意深刻;创办校报、校刊、校歌,确定校树、校花体现本校特色,反映学校师生的文化生活;建立校史陈列室、荣誉室,展示学校历史变迁、重大事件、典型人物和素质教育成果;建成校内人文基地,使全体师生对学校精神具有认同感和自豪感。

3.锤炼敬业奉献的教风

加强人文建设,焕发校园人文生机,最根本的是加强教师人文建设,一所学校人文品位的高低,教学质量的优劣,关键取决于教师群体素质。在倡导班子要具有“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让教师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教师树立为人师表、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骨干、名师制定工作和教师帮扶计划下,锤炼出敬业奉献的教风。

4.培育勤奋进取的学风、班风

加强对师生的教育和引导,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将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启迪、熏陶、感化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和规范师生的思想行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行为等习惯,以此建设勤奋努力、积极向上、认真诚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班风,引导师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人的事情帮助做,集体的事情一起做。

6.达成“十种共识”。 即一校徵、一校旗、一刊、一歌、一树、一花、一陈列室、一荣誉室、一展示室、一基地”

5.建立一种关系。即建立一种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

把人文校园建设与文明单位建设融为一体。努力构建 “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群体的新型关系,即“领导与朋友” “师长与朋友” “朋友与朋友”的关系。构建一种平等、和谐、融洽、友爱人际关系。

㈢突出品位性,创建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实施、生活资料等等,是人文校园的外在标志,更是人文校园生成的条件。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的文化风格和精神风貌。

1.营造靓丽和谐的校园自然环境

构建人性化的自然环境,创建花园式的绿化环境,把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三化”工作落实到位。

2.打造现代化的校园网络环境。构建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创建完善的校园文化网站,为校园的文化内涵注入了现代化的气息,强大的信息交流平台和文化交流平台。

3.塑造高尚优雅的校园人文环境

⑴形成浓郁的标语、标识文化。

在校门口、球场边、教学楼、楼层走廊、学术厅、功能室、在教室、悬挂标语。在校道门口,楼梯口拐弯处,办公室、绿化带等醒目位置设置标识。建设警示标语,征集各种警示标语,与文化标语相得益彰,彰显人文校园特色。

⑵形成丰富多彩的橱窗文化,展板文化,墙体文化,建成沟通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园地,学生文化活动的阵地。

⑶开辟主题鲜明的楼层文化。各个楼层确立不同的主题,分别建成“艺术走廊”、“名人走廊”、“科技走廊”、“双语走廊”、“随笔走廊”“灵动走廊”等主题鲜明的楼层文化。

㈣突出规范性,建设完善学校制度文化

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实施人性化管理。规范学校人性化建设实施行为。

1.建立三级管理机制

成立校级领导班子统筹规划制定发展目标,学校教导处、德育处制定工作计划负责组织实施和全过程管理,年级组和教研组拟定学期计划,组织研培活动,负责反思总结。形成高效运作的管理机制。

2.建立健全各项可行的规章制度

建立学校人文校园建设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领导小组的例会制度,人才培训制度,学校经费管理制度,领导小组管理职责,教导处德育处工作职责,年级组和教研组工作职责,教师常规管理要求,研培制度,实施综合评价量表,课程资源开发制度,学校人文校园建设民主参与决策制度,科学规划制度。

3.建立民主参与机制

发扬民主管理,建立领导小组议事例会规则,搭建民主管理通道,形成教代会、专家、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民主管理机制决策校园人文建设。

4.建立课程开发机制

挖掘人文教育素材,建立筛选原则,评估素材价值,制定标准分类,构建人文教育内容体系,确立编制原则,构建校本教材。

5.建立活动实践机制

建立活动实践系列制度及方案,设计多样化活动形式,构建操作流程,评估活动效果,在实践中促进师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6.建立环境熏陶机制

建立多样化的人文物质环境,以个体和集体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反思行为内化自我。

7.建立考评机制

建立教师工作考评细则、师德师风考评细则、学生家长考评细则等多项考评制度;建立考评操作体系;每学期学年对教师进行考评。

8.建立多种激励机制

采取树立典型,团队与个人评选,政策奖励,政策奖励,鼓励师生优先发展。

9.自我发展机制

建立外部监控与保障的指导评价体系,建立学校内部组织职责,制度标准,队伍建设等方面构建的自我评价体系,实行自我评价与外部监督有机结合,实施评价,评估学校人文建的发展程度。

10.建立监督保障机制

建全组织,健全监督评估组织,明确职责,完善制度(支部会,民主生活会、教职工大会等制度,及人文校园建设质量监控制度和评估制度,经费保障制度,做好内部的监督保障工作;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督学团参评制度。)以科学的标准具体操作流程实施,监控评估保障学校人文校园建设的工作。

㈤突出精品性,建立以“人文教育”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实施教学

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设置,以基础类学科课程、活动类课程、探究类课程,励志修身类课程,拓展课程为基点,建立以“人文教育”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1.基础类课程。构建“三层六度”新型课堂,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⑴加强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改革,建立新型课堂,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⑵加强体育、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建立新型课堂,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⑶加强其他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研究学生人文教育的切入点,建立学科人文教育内容体系。以“三层六度”新型课堂为导向,构建适合于学科人文教育的新课堂。

2.活动类课程。开设间操课,项目内容体现趣味性、特色性、创新性,活动开展多样性,开展体现流程性即:响铃后分班教室外排队—-有序到操场集合---课间操---自编操---分组活动---集合整理总结。以加强发展学生体育能力、习惯、兴趣、意识等人文素质的培养。

3.实践探究类课程。设计人文实践活动序列内容,确定基本形式,以艺术节、文艺演出、欣赏电影、话剧、艺术表演、参观博物馆、人文景点等活动形式开展艺术熏陶活动,欣赏艺术、感悟人生;以学生科技节、运动会、远足、拓展训练、值周管理、对外交流活动、社会调查等活动形式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参与生活、感受人生。

4.励志修身类课程。设置励志修身内容,安排励志修身内容进入课堂进入活动,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提高修养、塑造人生。

5.拓展性课程,以选修类为主,开发校本课程,系统开设“2+x”拓展性课程。

⑴调整课程计划。每周五下午安排两课时开设“2+x”拓展型课程。

⑵制定“2+x”拓展课程实施方案,确立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培养目标、“2+x”项目及系列内容、组织形式、管理措施、评价方式。

⑶建立“2+x”拓展课程教学管理系列制度。如项目实施方案、技能培训安排意见、学期教学计划、课时教学教学设计、课堂活动记载有评价方案、课后反思。

⑷开发利用“2+x”拓展课程资源。建立校本课程开发机制,挖掘课程素材,建立筛选原则,筛选课程内容,形成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实施内容的系列性、层次性、拓展性和延续性,以此构建“2+x”拓展课程项目内容系列校本教材。即体育类:门球、足球、篮球、乒乓球、跳远、短跑、踢毽、象棋等。艺术类:合唱团、朗诵、器乐、舞蹈版画、中国画、泥塑、十字绣、剪纸、书法。科技劳技类:车模、海模、空模、建模等。

⑸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设置“2+x”拓展课程项目门类。

①体育类设为田径类项目:六类跑,一类跳,一类投。四类球,两类操。两类民族传统类项目。

②艺术类

艺术表演:两种唱。三种舞。三种吹奏乐器。三种键盘乐器。中外民族弹拨乐器、打击乐器等。曲艺,课本剧等。故事、朗诵、相声、快板等。地方曲艺:方言小品等。

美术:版画、素描、写生、中国画、水彩(水粉)画、漫画卡通、电脑绘画等。工艺、设计,竹木材、土陶艺、纸材、线材、石材、纤维等。塑型、剪纸、刺绣、编结、针织等。

书法:硬笔、软笔规范化书写、书法作品等。

摄影:人物、景物、自然摄影;数码摄影(摄像)、胶片摄影合成等。

③科技、劳技类:

制作:废旧物体小制作,车模、海模、空模、建模、等制作,电脑设计制作。

科技实验:

种养植:花草木种植

小课题研究:

科技小发明、机器人项目等。

科技、综合实践:研究报告,创新论文和环保征文,手抄报等。

⑹加强活动教学研究,建立“活动—操作”模式。(建立学习目标,激起学习需要;参与实践活动;分析活动结果,概括学习所得;反思活动过程,促进迁移运用。)

⑺搭建展示平台。建立“2+x”特色技能展示队伍,落实名称 及展示内容;建立展示形式,(校内开辟“文化长廊”,艺术陈列室,公开展示、陈列学生的优秀作品,利用体艺节、科技节、六一节、广播站、主题班会、县际活动等,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⑻是构建“2+x”评价体系。构建以技能标准重点的,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和特长发展的“2+x”评价体系。

⑼建立保障措施。加强人、财、物三方面投入,改善活动实施和教学条件。

㈥突出主体性,搭建人文化的研培新体系

1.外塑仪表,师德教育为核心,开展“超越自我、做有思想、有能力、高品位的人”系列活动, 不断完善自我形象,努力塑造具有“大爱心”、“大智慧”、“大胸怀”的新时代教师形象。

2.内修素养,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对话交流制度,课题研究制度等;构建三层次,个人层次、自我反思;小组层次、同伴互助;集群层次、专业引领;开展系列活动,研究“我们的教学问题”、讲述“自己的故事”、提高综合素质 、成立班主任论坛等,不断提升自我内涵。

3.夯实本位,建立科研工作与常规教研工作整合机制,自学与自练等机制,集体备课机制,采取“走出”与“请进”的学习机制,常规教研活动机制,不断升级自我能力。

㈦突出系统性,构建全员全过程育人新格局

1.突出一个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习惯成就一生”引领学校文校园建设。

2.创设学校精神

⑴一种精神:狼道精神

⑵一种意识:用“大福利观”引导全体教师乐于奉献。

⑶一个校训:“踏实做事,诚信为人”

⑷一个关系:建立一种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

⑸六种作风:校风、党风、干风、学风、教风、班风

⑹十个共识:一校徵、一校旗、一刊、一歌、一树、一花、一陈列室、一荣誉室、一展示室、一基地

3.创设校园物质文化

⑴自然环境:创建花园式的绿化环境,把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三化”工作落实到位。

⑵校园网络环境:构建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创建完善的校园文化网站,为校园的文化内涵注入了现代化的气息,强大的信息交流平台和文化交流平台。

⑶校园人文环境:塑造高尚优雅的校园人文环境

4.建立六套体系

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体系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涵体系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体系(教材)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教学实施方式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活动实施方式

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工作领导体制

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工作机制

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保障机制

⑵人文校园制度文化体系。

⑶“人文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⑷人文化的研培体系。

⑸人文化的关爱体系

⑹人文化的评价体系

5.创设十大文化

⑴经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环境文化

⑵课改与课题相结合的课堂文化

⑶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德育文化

⑷展示与交流相结合的活动文化

⑸人本与规范相结合的制度文化

⑹书香与读讲传相结合的弘扬主旋律文化

⑺聆听窗外与励志修身文化

⑻家校合作与新父母塑造文化

⑼师生共写随笔文化

⑽双语口才交际文化

⑾儒雅与动感相结合的艺术文化

⒍构建推行“六种模式”,促进人文校园内涵发展。

⑴行政管理模式

⑵德育教育模式

⑶课堂教学模式

⑷五种课程改革模式

⑸学习型校园的创建模式

⑹文明礼仪示范校和文明单位创建模式

五、工作保障

㈠提高思想认识

人文校园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校长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的重要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广阔途径,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把人文校园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纳入学校常规工作,作为系统工程来抓;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通盘考虑,积极推进,力争在2015年底初见成效,建设具有特色的人文校园。

㈡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学校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校长亲自挂帅,负总责。下设工作机构负责制订实施方案和建设标准,开展检查指导、考核评价等具体工作,全体师生明确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职责,扎实有序地推进人文校园建设。

㈢科学安排,统筹兼顾

学校要将人文校园建设活动与提高教育质量、创建标准化学校和争创教育名校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加强校园硬件建设促学校人文环境的形成,以优化学校“三风”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开展各项校园活动促进学校的育人效益的提升,以人文校园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做到人文校园建设与学校其它重点建设工作统筹兼顾,齐头并进,成效明显。

㈣加大投入,增强保障

不断增加对人文校园建设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合理安排全体师生参与到“人文校园”建设中来,积极为校园建设献策献力;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校园建设必要的合理的经费投入,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㈤制定人文校园建设工作要点指导意见

各部门在人文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和部门职责,制定具体方案,体现出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并彰显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人文发展、持续发展这一特点。

㈥加强督导与评价考核

建立人文校园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对人文校园建设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和随机对人文校园建设进行过程性检查、阶段性评估和终结性验收。对特色突出、成效显著的年级,班级以及有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

㈦落实责任追究

对没有按照规定启动人文校园建设和敷衍应付的年级,班级以及个人,要追究责任,同时取消学校的创优评先资格。

第二篇:企业人文建设

行动准则

1.先做人后做事

我们公司倡导每一个员工要“先做人后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在九虹做人的基本要求就是:正直、诚信、清廉。

百行德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德”比“才”更重要,高尚的品德可以弥补才能的不足,而再大的才能也填补了人格的缺陷。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要坚持修身立德,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先做人后做事”,贵在做人。做人道德要正直。要努力做到公正无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敢于坚持真正,不畏强势,不昧良知,维护正义。

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人无信则不立。失信就是失败,人格的破产是最根本的破产。九虹人都要做一个让人信赖的人:让上级信赖,让下级信赖,让同事信赖,让客户信赖。

廉洁是做人的美德。一团体、一企业,能兴清廉之风,方成发展大业。 立身修德,干部要以身作则,为人表率,“起于点滴,行于心田”,时时处处给员工做榜样。

古今往来,凡能立业成才,受人信赖者,都是品行端正的人。公司每一名员工都应知荣明辱,信守道德。

“先做人后做事”应当成为全体员工修身立德的座右铭。

2.忠诚于自己的公司

忠诚反映着一个人的品质。一个有忠诚之心的人,是可以信赖的人。

1- 1

九虹重工·企业文化手册

我们公司培养和发展员工,第一看重的不是能力,而是个人品质,特别是看重他忠诚的品质。

公司员工必须把忠诚公司作为一种觉悟、信仰和原则。作为公司的一员,必须坚持公司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视公司为自己成长的摇篮和家园,忠于公司事业,热爱本质工作。

忠诚公司的直接行为就是融入公司,和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理论保持高度一致,和公司成为共同体,与公司同舟共济。

忠诚公司必须落实在行动上。每个员工都要时刻牢记公司的利益,不利于公司的话不说,有损于公司的事不做。自觉保守企业秘密,注重个人形象,维护公司声誉。

3、拥有敬业的激情

敬业,就是忠于职守,敬重自己所从事的劳动和工作。

激情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只要你始终具有敬业的激情,你就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人,你就会成功。

敬业的激情是良好精神状态的表现,一个优秀的员工总是具有积极的思想,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主动工作。我们的事业需要具有敬业激情的员工,我们公司要求每一个员工都要始终保持敬业的激情。 敬业的激情要体现在履行工作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之中,每一个员工都应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高度的事业心,强烈的责任感,积极进取的态度,以感恩之情去工作。

敬业的激情是我们不断克服困难、追求卓越的动力。一个没有激情的人,一个以消极怠慢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的人,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淘汰。因此,要始终以热忱的激情,不断拼搏进取。

九虹重工·企业文化手册

4、保持谦虚的态度

谦受益,满招损。谦虚是一种美德,谦虚使人进步。

山不辞石方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方能成其深。只有谦虚的人才会经常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得到各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使自己不断进步。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要始终保持谦虚的心态,反对骄傲自满。

勇于承认错误、主动改进错误是一种谦虚的美德。人非圣贤敦能无过,一个人偶尔犯错在所难免,但是决不能为错误找借口,也不能重复犯同一个错误,更不能傲慢对待他人的批评和建议,无视自己的错误。

骄傲和自满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战胜自己是困难的,但作为团队中的一员,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我们必须克已、律已,反骄破满,只有这样,我们的团队才能成为杰出的团队。

谦虚不是退避,更不是推诿,而是虚怀若谷,精益求精;不耻下问,处处学习。谦虚的人能尊敬他人,也能受到他人尊敬。

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很多,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停止不前,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为实现2018年前的公司发展战略目标不懈奋斗。

5、视服从为美德

九虹重工的企业管理具有半军事化管理的性质,九虹重工是实行高度垂直化管理的行为,这些特点要求每一个员工必须把服从作为一种职责和美德。

执令畅通。令行禁止是九虹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作为一名公司员工,有责任也有义务不断传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

服从促进团结,团结出智慧,出生产力。建设一流企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公司上下团结一致。因此,每一个团队、每一个员工都必

九虹重工·企业文化手册

须把服从作为一种美德,做到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思想和行为。

服从与创造性开展工作不矛盾。我们提倡按照上级的指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建树,反对任何机械的形式主义做法。

反对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一种腐蚀剂,是服从的对立面。自由主义强调自我而无视企业利益;强调小集体而无视团队整体,通常会形成个人主义和本位主义。表现形式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水;扯皮推诿、不负责任;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内部不说,外部乱说等等,凡此种种,都是工作的大敌。

6、注意细节 追求完美

注重细节、追求完美是一种尽善的境界和卓越的追求,它体现着一个员工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细致精良的工作要求,是公司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建筑设备行业的特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因为,任何一个细微的差错和失误,都有可能酿成巨大的损失和灾难。

任何工作都是细节的组合,把每一件简单的小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差距往往来自细节,造成不同结果的因素,常常是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公司里,员工们做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小事”,但这些“小事”事关公司的“大事”。因此,做任何工作都要严肃认真。

用心做事。就是以负责、务实的精神,去做好每一天中的每一件事;不放过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并能主动地洞察到每一个细节背后可能潜在的问题和后果;尽力做得比自己计划得更好,比别人做得好。

九虹重工·企业文化手册

做细才能落实。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则精,细则成。每一项细小的工作体现都是公司发展战略的要素体现,每一个员工必须养成注意细节的习惯,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专心专注,一丝不苟地把每一件小事做细、做实、做好。

7、终生学习

学习是阶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决定他个人的竞争力,一个团队的学习能力决定他们团体的竞争力。公司提倡:每一个部门都要成为学习型团队,每一名员工都要成为终生学习的人。

学习是创新之源。惟有提高团队学习的能力,才能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把公司建成学习型企业,把员工培育成学习型员工,是我们公司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非学无以成才。学习是充满了思想性的行动,能够培养开放性、创造性、动态性的思维,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不断登高望远,超越自我。

对领导者来说,能不能刻苦学习,是事业心强不强的表现。要有比普通员工更敏感、更自觉的学习态度,决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学习,不仅是学习现成的业务理论知识,还要从实践中学习。要勤于钻研,精益求精,成为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

学海无涯。持续学习能力是员工应具备的重要素质,每一名员工都应成为终生学习的员工。

8、有责任感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所承担的义务的认知和信念。就是没有人督促你、强迫你,你也能够自觉、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的觉悟。

在企业里,责任感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境界。责任感决定着一个人对

九虹重工·企业文化手册

工作的态度。对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是公司对员工的期望。 有责任感的员工,必然是主动性的员工,有协作精神的员工。

自觉奉献是有高度责任感的集中表现。员工不论在什么岗位上,只有责任感强,就能做到恪尽职守、勤奋敬业,扎扎实实做好每一天、每一项工作。

有高度责任感的员工,就会有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这样的员工,工作主动、标准高,创新意识强,从不满足现状,工作总是进取,争先创优,是团队中最受欢迎的人。

缺少责任感,就是“被动反应型”工作的员工,就会缺少自觉性和主动性,工作就会落后。满足于平庸的现状,有推诿、偷懒、取巧中被动地应付工作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9、有爱心

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在心理上不是一个健康的人。

我们讲的爱心,就是关爱生命的情怀。要从一切生命的生存价值上来发掘生命的意义,并珍惜大自然赋予万物以生的权利,从而培养一种“仁爱”和“博爱”的思想。

九虹重工把爱心概括为“五个关爱”,即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这是我们公司所倡导的爱心理念,也是公司对员工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爱心理念”与“平安理念”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建设现代企业的必然要求,是所有员工都要为之努力的方向。

“爱心理念”与我们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核心理念的思想内容是一脉相承的。公司既要在内部培育和形成爱心氛围,也要坚持把爱心奉献于社会,忠实履行社会责任。

九虹重工·企业文化手册

爱人者,人恒爱之。公司员工人人都要讲爱心,让公司充满爱,使每个员工都生活在一种博爱的氛围之中,和谐相处,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第三篇:校园自然环境建设与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校园自然环境建设

与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提及校园环境建设,人们立刻会想起:投资盖教学楼、修界墙、建筑办公楼„„等一系列举措,但是我以为:校园环境建设分为两种,一种是校园自然环境建设,另一种是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校园环境”可以解释为:整个校园和校园里的一切情况与条件。校园环境包括校园里的校舍建筑、花草树木及其他基础设施,可统称校园自然(物质)环境;又包括学校风气、师生的精神风貌、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及校园的文化氛围,可统称为校园的人文(精神)环境。两者在教育教学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密不可分。

校园环境建设,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教育媒体。无论是校园的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对学生都是无声的教育,它们与有声的教育相配合,具有相得益彰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实效。因此,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能忽视校园环境建设的作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应该拓展思维、因地制宜创设力所能及的校园环境。

“人类创造了世界,世界改变了人类;人类创造了环境,环境改变了人类。” 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传为佳话;说明环境对人的熏陶的重要作用。良好的环境是一种教育资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调动人的情绪,达到“不言而教”的良好效果。整齐、清洁、优美的自然环境,是校园环境建设基础,是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物质基础。健康的文化活动、浓郁的文化氛围,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谐的人际关系,纯正的校风,是一种强大的感染人的力量,它是校园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最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学校

良好风气的形成。

校园环境具有暗示性、渗透性等特点,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教育媒体。无论是校园的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对学生都是无声的教育,它们与有声的教育相配合,具有相得益彰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

二、如何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1、完善校园基础设施

校园交通、生活及文化设施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基础。学校没有旗台、旗杆,举行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无从谈起;自行车放置没有合适、固定的场所,校园的自行车必定如“散兵游将”;没有足够的垃圾桶,要使学生不乱果皮、纸屑就不那么容易。作为我校,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从市场上购置了红色大塑料桶,当作活动垃圾中转站,健全了校园的基础设施。

①完善生活设施,便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学校要有花池等绿化设施,规划规范自行车放置场所,要硬化校园主干道,主干道旁要配有一定数量的垃圾桶,这样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②添置文化设施,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校园要有激发师生的奋进的校训,有提示学生注意的温馨标语,有宣传栏等;班级挂有国旗、贴有激发学生勤学奋进、多问多思的条幅,挂有名人画像等。根据学校的条件添置相应文化设施,可以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我们应充分发挥这些静物的熏陶作用,同时也应注意利用静物适当提醒、诠释,无声教育与有声教育结合就会相得益彰。我们学校从“敦煌石窟”得到启发,投资三千多元,修建了“廊壁文化墙”,上面有古诗配以图文、数理化公式等,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无形中得以提高。良好的校园文化,优美的校园环境,能调节学生的情绪,净化学生的心灵;生机勃勃的

绿色,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有助于陶冶情操,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等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化的校园还能增强感受美、热爱美、欣赏美的能力,使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文明高雅、催人向上的感受。在这样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氛围中,我们学校的育人已经提升到环境育人的另一个高度,这是一种隐性的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有利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的发展。

2、坚持不懈促使良好习惯养成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就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决定命运”,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初中生心理、生理发育不成熟,各方面可塑性较强,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很有必要,也会很有成效。一方面能使学生个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根据“互补教育”原则,大多数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极少数习惯不好的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大环境好了,极个别的就很容易教育了。教育教学工作环境建设,要重引导、重督促、重强化,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①良好习惯的养成靠培训培养。初一新生刚到校的第一个月,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机。我们抓住这一时机,请来部队教官,对初一新生进行军训,从坐立行走等方面进行刻苦军训,磨练学生的意志。又利用休息时刻,带他们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引导他们做到“听铃声”、“站好对”、“要排队”、“不乱叫”、 “有礼貌”、“能谦让”、“防意外”,等等。为了使学生能抓紧时间、增强时间观念。我校对学生进行了安全防范演习,听到警报声,迅即有秩序撤离不安全现场。

②良好习惯的养成靠督促。中学生的自制能力差,每个学生都难免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这就要师生的监督。我们学校每一位老师都有监督学生不良习惯的职责,但是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监督,于是,就让学生监督学生,

相互提高。教育学生“一花开放不是春。”形成了提高修养的育人网络。

③良好习惯的养成需强化。良好习惯一旦养成使人终生受益,但良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之以恒,反复抓,抓反复;良好习惯必须通过强化训练才能养成。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长期坚持,定期狠抓,适时放松,松弛有度,最终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3、建设人文校园文化

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应立足于纯正的校风、和谐的人风、浓郁的学风的形成。而它们的形成不能是“无源之水、无土之木”,必须依赖一定的土壤。为了学校教育教学环境的优化,我们积极开辟人文校园文化阵地,形成了多渠道、多时空德育体系。

①突出主阵地地位。每周1次的升国旗仪式与班会、每天1次的晨教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我们应突出它的主阵地地位,认真组织,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准备甚至有创意。我们要在这个主阵地上使学生有兴趣、有收获。

②发挥“廊壁文化”、“班级口号”、“学习园地”的窗口作用。学校的“廊壁文化”、“班级口号”(各班前门都贴着代表本班志向口号的喷绘)、班级的“学习园地”是学校和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大渠道。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窗口”。我们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办好“廊壁文化”、“班级口号”、“学习园地”,让学生耳闻目染的受到教育。

4、积极创新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阳光运动”、“家校联欢”、“经典诵读”等,健康学生的身心。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又反过来为内容服务。德育内容的本身往往对人要求与限制的较多,由于人自身的弱点,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对其并不“感冒”。如

果我们用单调的形式来讲解本来就不受欢迎的内容,肯定会使学生觉得枯燥、索然无味,这样的德育定会“事倍而功半”。因此,必须创新教育教学形式,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载体。

①“阳光运动”健康身心。我们充分利用大课间对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做操、跑步、花样跳绳、经典诵读、学科展示与融合„„凝聚在一天当中的大课间一小时中,正如歌里面所说:“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了锻炼中学习,学习中锻炼,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达到了“玩中学”的目的。

②注重体验,组织“家校联欢”活动。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品德的形成要经过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知其言更要观其行”。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养成节约粮食与不乱扔果皮纸屑的习惯,光对学生讲劳动的意义、粮食的来之不易等,苦口婆心、费尽口舌,也难见成效,不如让学生亲身体验。我们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学期举行一次“家校联欢“活动,学生、教师、家长在活动中各尽才艺,在活动体验中,道德情操得到了升华,成功的实现了三者的联系作用,达到了如其目的。

③经典诵读,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我们利用“阳光运动”让学生进行经典诵读、下午课前十分钟用校园广播播送经典诵读,无形中学生得到了熏陶,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觉悟有了提高、能力得到发展。

总而言之,校园环境建设是以发展学生为本的原则,它不仅仅是校园自然环境建设,还需在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上面投资,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促使学生在智慧、人格、身心等方面达到更高层次,才能使学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绘制自己美好的人生。

第四篇:厦门地理环境人文文化

(一) 亭亭玉立,楚楚动人

厦门位于福建省东南部,相传古时有白鹭栖息,故又有“鹭岛”之称。东南濒临东海与台湾澎湖一水之隔,西与漳州接壤,北与泉州相连,是福建省第二大城市,寓祖国“大厦之门”的意思。素有“海上花园”、“海上明珠”的美称。是中国最早设立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城市。辖思明、开元、鼓浪屿、杏林、胡里、集美6个区和同安县,所辖陆地面积157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岛。厦门市地处亚热带,属海洋性气候。这里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21.C全年皆可旅游,最佳旅游季节一般为每年的4——11月。

全市由厦门岛,鼓浪屿及内陆九龙江北岸沿海部分地区和同安组成,属海港风景城市。其主体--厦门岛面积约132.5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岛屿,整个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海峡性的天然良港,有史以来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地属亚热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和多雨,年均气温在21℃左右。

厦门市天风海涛,青山绿水,奇卉异木,鸟语花香,天地玄妙造化,构成了独特的自然地貌,飞扬着沁人的色香神韵,素有“海上花园”称誉。自古以来,厦门本岛白鹭群栖,为优美的自然风光增添了一份神秘、素洁的动感。有异国风情的鼓浪屿、树影婆娑的万石植物园、神秘幽雅的南普陀、神威镇海的胡里山炮台、柔涛拍岸的鳌园,还有风光旖旎的环岛路、纯情天然的天竺山森林公园,悠闲宜人的轮渡文化广场,以及鼓浪屿海底世界、台湾民俗文化村等许多巧夺天工、绮丽多彩的人文景观,厦门的山海风光已成为福建省金牌旅游景点之一。

作为一座海港风景城市,厦门可谓山海风光,秀美灵动。清朝乾隆年间有人评定,岛上有著名景观24个,分大八景:洪济观日、阳台夕阳、五老凌霄、万寿松声、虎溪夜月、鸿山织雨、鼓浪洞天、筼筜渔火,小八景:金榜钓矶、白鹿含烟、金鸡晓唱、龙湫涂桥、天界晓钟、万芴朝天、中岩玉芴、太平石笑,景外景:宝山圣泉、石泉龙液、碧山飞泉、白鹤下田、耸蜡灼天、紫云得路、高读琴洞、寿山听蝉。由于时代的变迁,地貌的改变,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设事业的发展,城区面积的扩大,国防海防的需要,24景中有的已经不存在了,有的面貌全非,有的改作他用。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新的景观,有的新景观质量大大超过了旧景观。由于行政区的更变,岛外的集美、杏林、同安都成为厦门的区。他们的辖地区也有许多风光秀美的景观,原来的24景已不能代表今日之厦门了,必须重新命名。因此,市政府于1997年6月成立“厦门市名景评定领导小组“,组织各方专家、学者重新考察评定厦门新的名景。现定为鼓浪洞天、万石叠翠、云顶观日、五老凌霄、 菽庄藏海、金山松石、胡里炮台、虎溪夜月、金榜玉、鸿山织雨、大轮梵天、集美鳌园、皓月雄风、北山龙潭、筼筜鹭影、青礁慈济等名景。

全市户籍总人口约为150万,人口中以汉族居多,另有回、满、壮、畲、苗、及高山等2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因素,拥有众多的归侨、侨眷及厦门籍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口构成厦门成为华侨出入祖国的主要门户,也是台胞的祖籍地。作为经济特区之一,厦门正逐步实行某些自由港的政策。

(二)内敛专修 源远流长

厦门亦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晋太康三年(282年)分晋安县(原来的东安县,今南安)置同安县,属晋安郡,不久裁撤,并入南安县,直到600多年后才再次有建制: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为同安县,属泉州。宋属清源军(下辖今泉州、莆田)、平海军(今泉州、莆田)、泉州。元属泉州路。明属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筑“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

史册。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二十三年(1884年)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台湾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湾府改为台湾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清朝前期开始属于兴泉永道,雍正五年(1727年)兴泉道(后为兴泉永道,下辖莆田(兴化)、泉州府、永春州)自泉州移驻厦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厦门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9月升思明府,旋废,1915年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归归厦门道管辖,同年置南路道(1924年改名厦门道,1925年废)。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旋废。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十县,驻同安,),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地由永春移至泉州。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沦陷,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1949年9月、10月1949年8月至11月:除金门县外的县相继解放:同安县、厦门岛解放,同安县属第五专区,1950年改泉州专区(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门、同安九县,后又改名为晋江专区),厦门为省辖市,1950年10月厦门市设开元、思明、鼓浪屿、厦港(后废)、禾山5区。1953年同安县集美镇归厦门市辖,1958年1月撤禾山区,改设郊区,8月同安县由晋江专区划属厦门市。1966年8月开元、思明区更名东风、向阳区(1979年10月复原名),1970年2月同安县划属晋江专区(地区),1973年6月再归厦门市。1978年9月设杏林区。1987年增设湖里区,郊区改名集美区。1997年同安撤县设区。至此,厦门市辖鼓浪屿、思明、开元、杏林、湖里、集美、同安7区。2003年4月2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52号)调整厦门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厦门市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厦门市思明区管辖。思明区人民政府驻民族路。将厦门市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厦门市集美区管辖。集美区人民政府驻银江路。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设立厦门市翔安区,将厦门市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区人民政府驻新店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

(三)上的厅堂 下得厨房

花生汤、海蛎煎、面线糊、沙茶面、沙茶肉串„„这些都是厦门最具特色的小吃。以厦门为代表的闽南菜,隶属于八大菜式里的福建菜,菜式清鲜香脆,注重调汤,口味清淡,酸甜适宜。厦门是近百年来发展起来的港口,菜式风味在历史上以泉州菜和漳州菜为主体,还兼收了粤菜和西餐的风味。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开始,大批年轻的厦门厨师游走列国,大量地吸取了西菜的精华,于是,厦门菜在原闽南菜“清鲜香脆”的主旋律上,有了更多的开拓与创新,一跃成为闽南菜的代表。

如传统菜“加力鱼(闽南冬季盛产的一种海鲜)火工白菜”,过去是以加力鱼头和大白菜先大火、后慢火地将其焖熟,如今是以大白菜将加力鱼肉包起来,投入事先调制的鱼骨高汤中,再装进小瓷盅里,大火蒸透后上席,更显风味。

闽南菜以善制山珍海味著称,口味清淡,所以有人说,它与粤菜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闽南菜在调汤估味方面自成特色,常用糖、醋、酱等调味,几乎每款菜肴都会搭配两三款酱料,让食客一次品尝到不同的风味。它注重汤料的烹制,以清鲜、醇和、荤香为特色,有“一汤十变”的美誉。

润饼是厦门人过春节必上席的美馔,起源于泉州的传统美食“嫩饼菜”,是一款大家围坐一起自包自吃的菜,寓意全家美满团圆。此菜光是馅料就很不简单,包含有胡萝卜、高丽菜、鲜虾仁、肉丝、海蛎、荷兰豆丝等十数种原料。 吃时先将润饼皮展开,抹上甜辣椒酱,

依次撒上炒得香酥的海苔、“贡糖”(古时进贡给皇帝的花生酥)、肉松、芫荽等配料,再夹上十数种原料切丝煮熟的煲仔菜,包成卷状,个中味道何止五种?酸、甜、辣、咸、鲜五味兼备的大卷,吃起来只有一个字:香。

姜母鸭是一道在闽南、台湾都很受欢迎的风味菜肴。选用红头正番鸭、当地的老姜母以及十余种中药材煲制而成。由于红头正番鸭皮薄肉红,无皮下脂肪,味道香醇,口感清爽,据闻还有消脂去滞的食疗效果。师傅则说,做这道菜费时很长,正番鸭胸肉很厚,幸而没什么膻味,用高粱酒专调的汤汁腌制,起码一整天才入味。

苦螺是闽南地区特有的海产,个头小,身价也不高,味如凉瓜,却仍然抑制不了人们品尝它的兴趣。这“海里的凉瓜”有凉瓜所没有的海鲜鲜味,白灼的时候清爽,熬成汤羹的时候甘甜,味道奇特。

蛏子相当常见,手指头大的鲜肉,打火锅、清炒都不错。但是当它的贝壳布满花线、个头大了一倍之后,竟然认不出来了。了解之后才知道,在厦门吃蛏子分两个季节:“一月吃小蛏,七月吃老蛏”,小蛏跟我们常见的分别不大,而老蛏则要蓄养两年再吃,贝壳上的“花纹”有如它们的年轮,标示着它们的资历。 因为肉质肥美,以姜丝、葱花清蒸,即可得其鲜味,当地人为了不浪费,还会用剩下的汤汁蒸水蛋,与龙虾之下铺面线有异曲同工的效果。老蛏性寒凉,厨师建议胃寒的人不宜多吃。

土笋冻是闽南相当有特色的小菜,起源于泉州安海。笋子怎么也能结成冻?此“笋”非彼“笋”,土笋是生长在海滩泥沙中的一种软体小动物,因形似“小笋”而得名。它含有丰富的胶质,经过熬煮后所含的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成冻,外观晶莹润泽,宛如白玉,口感清脆、味美甘甜,如果佐以萝卜酸、芫荽芥辣酱或美极鲜味汁,吃起来更加鲜嫩爽口。是一道对降火消炎颇有疗效,也是当地宴会的必备的小吃。

厦门美食的核心是海鲜四宝:蟹、虾、鱼、贝,以闽南风味为主体,兼有台湾、潮汕风味,在闽菜传承的基础上,博采各路菜系之长,摒弃粗糙油腻,撷取清鲜香醇,用蒸、炒、煎、炸、焖、炖、熘、

二十年来,海鲜四宝得到大发展,获得全国金奖的就有:“干炸钻盖”、“绿带钻包”、“翡翠皇上皇”、“西施浣纱”、“彩蝶蟠龙”、“龙舟竞渡”、“加力鱼炖白菜”、“黄花鸳鸯”、“鹅戏南极水”、“爆炒香螺”、“沙茶鲜带子”、“春明钻合”、“鲜鲍鹅掌”、“虎溪夜月”等等,在京城倾倒了全国评委和美食家,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厦门素菜,原为传统的做法,以豆制品做成鸡、鱼、肚、脚等象形食品。六十年代初,南普陀素斋师傅摒弃象形观念,创造性地素料素做、素菜素名,既讲色香味,又具神形器,把素菜做成美观优雅的大餐,品尝素菜不仅调节胃口,又是一次高雅的艺术享受。如今,南普陀素菜经过近40年的历程,特别是近二十的发展,已成为享誉全国名噪东南亚的高级菜肴了,它已能制作几百道佳肴,可以10天内不重复,已是厦门美食的一张灿烂的名片。药膳也是随特区建设的进程而产生的,它不再是街巷小摊的“当归牛肉”,也不仅仅是冬令食补的“四物正番鸭”了,而是有全套菜谱的药膳。鹭江宾馆的仿古药膳色香味俱佳,且碟、罐等器皿全系紫砂特制,专菜专用,高雅大方,一席药膳无疑是一次艺术的大餐,令人回味无穷。

第五篇:论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

当代人文精神最基本的内涵是以人为本,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是超越工具理性、物欲主义,追求价值理性和意义世界。

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一般需要三大系统的支撑:一是导向系统,二是动力系统,三是规范系统。没有导向系统发展就会迷失方向,没有动力系统发展就会停滞,没有规范系统发展就会畸形。

文精神的作用之一是提供精神价值导向。它要求人们做人做事要有意义的考量和目标的定位,当下做事必须符合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总目标,当下做人必须遵循正人君子、合格公民的人格方向。

深圳市委四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设这一重大战略任务。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对什么是人文精神、我们为什么要建设城市人文精神以及如何建设城市人文精神作出思想上的认识和理论上的探讨。

当代人文精神最基本的内涵是以人为本

人文精神是一个涉及古今中西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命题,其概念直接起源于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在本质上,人文精神体现的是对人如何“存在”、如何生存的思考,是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时代精神、民族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抽象形式。每一时代的理想都会体现在这一时代的人文精神上,因而人文精神具有时代性,不同的时代人文精神具有不同的主题和表现形态。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人文精神体现为与神学蒙昧主义、封建专制主义和道德禁锢主义相对立的人道主义和世俗精神;西方现代以来,人文精神体现为与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工具理性和技术主义相对立的理想主义、价值理性和终极关怀。人文精神通常会通过民族精神来体现,因此人文精神又具有具体性和民族性。不同民族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会有一些差异,如西方社会强调的人文精神,突出的是小写的“人”(即个体的人),我们今天所要倡导和弘扬的则是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突出的是大写的“人”(即人民群众)。当然,作为人类共同精神本质的体现,人文精神并不拒斥人类的普世价值,相反,它要不断地从这些普世价值中吸取精神养料。因此,当代人文精神最基本的内涵是以人为本,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是超越工具理性、物欲主义,追求价值理性和意义世界。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一对辩证联系的范畴。一般来说,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真”的追求,它要求人们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敢于探索、勇于创新;人文精神则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它要求人们做事要符合社会的理想和信念,做人要体现高尚、善良、健康的情操和情怀。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不绝对排斥,人文精神不能脱离科学精神的支撑,科学精神不能脱离人文精神的导向,人类精神的进步越来越需要二者的相互补充和渗透。事实上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呼唤着人文精神的渗入,科学研究中价值中立的观点已遭到绝大多数科学家的批评;而人文研究者们也日益认识到确立科学理性精神的重要,于是重视事实和内在规律的揭示,重视实证方法的运用。社会主义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社会主义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样式,其内核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和价值取向,又必然鲜明地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加强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建设本质上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走出“新路”应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城市精神提供精神动力和意义支撑

在西方后现代思潮中,一些学者针对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社会病态和人的异化现象而高扬起人文精神的大旗。他们批判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抹杀了人的丰富情感和个性,人成了外部世界的奴婢和工具,整个世界被机械的无意义的力量所统治。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又使得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恶性膨胀,使得现代人道德衰退、灵魂空虚、精神沦丧。“在资本追逐利润需要面前,生命、尊严、自由、人权全都贬了值”,作为主体的人反而丧失了人生的根基。

那么今天深圳市委为什么要强调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呢?社会学原理揭示,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一般需要三大系统的支撑:一是导向系统,二是动力系统,三是规范系统。没有导向系统发展就会迷失方向,没有动力系统发展就会停滞,没有规范系统发展就会畸形。

从导向系统来看,主要有理论政治导向、方针政策导向和精神价值导向。而人文精神的作用之一正是提供精神价值导向。它要求人们做人做事要有意义的考量和目标的定位,当下做事必须符合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总目标,当下做人必须遵循正人君子、合格公民的人格方向。

从动力系统来看,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十分清晰地分析到社会结构中存在着经济力和文化力,而且他还把文化力看成比经济力更根本的东西。后来丹尼尔·贝

又相应地从主体角度将其定义为“经济冲动力”和“宗教(人文)冲动力”。现代经济力,从主体的角度看源自于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和劳动积极性、创造性的激活;而从客体角度看则主要取决于制度的变革和技术的创新。制度是关键,因此这一动力主要孕藏在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机制中。文化力从主体角度看就是一种追求生活的目的和生命价值的人文冲动力,从客体的角度看指

的是文化样式所具有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经济功能和整合功能。这些功能说到底也是要通过主体的人文冲动力来体现和实现,所以人文冲动力是更核心的动力和竞争力。

经济冲动力和文化冲动力是社会发展两种最基本的力量。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这两种力量的协调运行。在社会的动力体系中,这两种力是相对立、相区别的,有着自身规定性和运行特点的“动力结构”,而在现实的动力杆杠的运作中,这两种动力结构并不是自足的、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二者越是协调发展,其运作所产生的能量就越大。

从规范系统看,社会的规范分为成文的规范和不成文的规范。成文的规范主要指政策和法律的规范,不成文的规范主要指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精神规范。成文的规范具有刚性,但不成文的规范由于是精神领域的,因而具有更根本的意义。当代社会精神规范的实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文精神的规范。“八荣八耻”以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就是人文精神规范的集中体现。有了这些规范,才能在科学技术加速发展、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推进的条件下,使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行为得到有效的匡正,以保证社会向着既定的方向前进,避免在人的生存环境、价值尊严、情感生活和人生理想方面出现“滑坡”和偏航。美国学者霍顿·库利不无深刻地写道:“一旦社会失去了超验纽带的维系,或者说,当它不能继续为它的品格的构造、工作和文化提供某种‘终极意义’时,这个制度就会发生动荡。”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圳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所要探索和走出的是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这就是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先行一步,提供模式和经验。这是一条产业结构、市民素质、城市品质高端化发展之路,是一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之路,是一条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之路。与过去的“杀出一条血路”相比,这条新路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战略追求和战略安排,是一个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挑战更多的系统工程。这就更需要建立起导向、动力、规范等三大系统以维持其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健康高效运转,更需要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城市精神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和意义支撑。

城市人文精神建设,必须从人文精神最直接、最集中的外化形态和载体入手

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本质要素,但它不是超验的实体,通常要通过主体人的纷繁复杂的精神现象和精神产品体现出来,人类的情感意识交流、社会的组织管理系统以及形形色色的文化形态和样式都是人文精神的外化。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必须从人文精神最直接、最集中的外化形态和载体入手。

必须强化人格的塑造,培育现代市民群体。人是精神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文精神最直接的是体现在活生生的人身上。为深圳的未来发展提供人文价值支撑实际上就是提供现代市民人格的支撑。市委报告所提出的以人为本、以人为上,关怀互助、尊重尊严,自强不息、竞争向上,宽容和谐、友爱仁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活力动感、创新创造,知礼守法、真诚向善,内省自律、诚信无欺,追求文明、坚持真理,科学理性、严谨务实等就是充分体现着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精神的现代市民人格。强化人格的塑造,培育现代市民群体的主体人群是广大青少年和外来劳务工。其手段一是强化教育机制。教育活动中应将灌输教育与启发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践行相结合,尤其对未成年人,要多让他们在生活中受到感染,在体验中启迪良知;二是强化示范机制。要善于发现像丛飞这样具有现代市场理性的典型。所谓现代市场理性从市场意识看,就是将一般市场所需要的主体意识与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相结合,形成有效支配和驱动市场主体行为的能动精神。在个体身上就是工作上自主自强、务实敬业、敢于竞争、追求效率;在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方面,又能宽容别人、关爱他人、播撒爱心、奉献社会,追求人生境界。要通过巧妙、自然、多样化的宣传手段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和人文情怀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彰显人生的导向力量。

必须增强教学研究力量,加快人文科学建设。人文科学是人文精神最集中、最抽象化、理论化和系统化的载体和体现。人文科学的发展不仅反证了人文精神的发展水平,而且能够直接推进主体自身的人文精神建设。发展人文科学对城市人文精神的提升关系重大。这种作用一是通过作为“灵魂工程师”的人文知识分子的教育、传播、引领作用来实现,二是通过他们直接的文化创造来实现。当今时代,没有高度发达的人文科学,不重视人文科学的作用,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是不可能的,要实现对社会的科学管理和有效调节是不可想像的,要实现市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不可思议的。当前加强人文科学建设的关键是研究队伍的凝聚和壮大,基础是教学和研究平台建设。应通过多建平台、壮大队伍、转换机制、鼓励创新、营造环境等举措,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吸收岭南学派特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深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群体和学科体系。

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城市的现实“软实力”。文化活动、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是人文精神最生动的感性形态,成功的文化活动、优秀的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无不承载着厚重的人文精神,唯此才能实现教育人民、鼓舞人民、引导人民的功能。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建设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的内涵。深圳的人均gdp已经超过8000美元,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到达一个较高阶段,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日趋迫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文化发展,以便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中实现市民人文素养的增进,在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中实现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文化产业作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随着文化工业即文化产业时代的到来,原创性文化的社会价值和作用的实现,必须依赖批量化的文化复制和多样化的文化传播。文化的发展不仅意味着必须加快公共性的文化事业建设,更意味着必须加快市场型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事实上文化产业已成为现代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精神生产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媒介,进而成为现代文明传播的最重要的形式和手段。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深圳目前已形成清晰的思路,关键是实施规划,落实政策,上下联动,合力推进。

必须转变各类管理部门的工作思路,实现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人性化和柔性化。经济社会的管理方式是人文精神外化的重要形式,不同的管理方式体现了管理者不同的精神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和人文精神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转变各类管理部门的工作思路,在经济社会事务管理中超越程序化和刚性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人性化和柔性化的管理方法。所谓人性化的管理即不要把所管理的对象仅仅当着“机器人”和“经济人”,而应将其当着充满血肉、情感、意志、信念的社会人。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和权利,满足对方在生理、心理、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合理需求,在于无深处、和风细雨中,在对象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成就的肯定中实现管理。所谓柔性化的管理,即不只靠命令、约束、控制等刚性手段来管理,而是更多地依靠沟通、协调、激励、引导的方式。提倡人性化和柔性化的管理方法并不完全排斥科学化和刚性化的管理方式,更不是推事、避事和息事宁人,相反,它是以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尽职尽责为前提的,它要求的是在现代社会管理中更多地注入人文的因素和内涵,更好地发挥人文精神这一“软实力”的隐性作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瑞士留学动机信怎么写下一篇:人事专员个人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