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辅导员在学风建设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以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为例

2022-09-13

一、学风建设的意义

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前提, 是学校的灵魂, 要建设一流的高校, 首先必须要保证整个校园文化风气的良好, 而通过优良的校园文化风气也能将学校的质量体现出来。特别是对于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这样的刚升格不久的大专院校, 学风建设更应该从过去压力式、管理式的教育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 应更注重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 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养成。学风建设的进步和良好学风的形成, 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调动学生积极性, 自觉形成良好的学风;另一方面适应于学院的内涵建设, 以学风建设带动班风、校风建设,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就业创业本领, 促使学生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二、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学生方面

1. 学习目标不明确

对于本学院的大多数学生而言, 成绩一般或比较差, 他们学习毫无目标, 他们想学就学, 不想学就不学, 很少有同学明白, 对大海中的船只来说, 转折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而对于他们来说, 学习是从确定目标开始的。目前许多学生的心理表现是中学生甚至是小学阶段的行为—好动、控制不住自己, 随意性玩耍, 碰到什么玩什么, 没有时间概念。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一些家长处于对孩子的溺爱过分保护, 从而使得孩子生活、学习比较盲目。当今社会下很多父母都想孩子按照自身的经验或者想法来走自己的路, 包办式安排使得子女即使再上了大学也不能完全独立, 对父母的依赖性仍然很强, 这也是导致很多大学生出现被动堕落的主要的原因;其次, 就业前景不明确。很多同学对自己的专业方向, 就业方向及以后的工作内容一无所知, 每天的学习只是应付学习任务, 毫无针对性;第三, 信仰与梦想的缺失。很多学生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没有人生的信仰, 缺乏自己始终追寻的梦想, 甚至是短时间的学习计划或职业规划也是应付了事。对于绝大部分中学生以及家长来说靠上大学是他们共同的梦想, 而在进入大学校园后, 一些学生却出现了比较迷茫, 甚至是无所适从的感觉, 整天沉迷于游戏、玩乐。由此可见, 对于大学院校来说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风是非常重要的。

2. 学习动机不纯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而“学习动机是驱使人去学习的内部主观原因, 学习目的是人通过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动机”[1]。“学习动机的功能作用在学习行为上主要指对行为的引发与维持, 是使行为指向目标的动力倾向, 是大学生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进行直至完成的内在动力”[2]。

根据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随机问卷调查的结果, 很多学生在市场经济思想的冲击下, 学习也具有了更多功利性质, 对于我国社会的来说思想也在逐步趋于多元化, 这也直接影响到了高校大学生, 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注入的负面思想使得大学生在思想上出现了动摇, 这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3. 学习态度不积极

学习态度是成功的基石, 问卷调查显示, 重视教育、重视文化修养的家庭教育出的孩子大多数热爱学习, 有着比较积极的学习态度, 而学习效果也较为不错, 更有利于激发学习欲望。另外部分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 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得不够, 甚至觉得孩子在学校长身体即可, 这些家长教育出的孩子往往对学校、学习、老师态度较不端正。

4. 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与高中生活相比较, 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多数的学习都是学生在课外时间自己完成的, 课堂教学仅仅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 很多同学进入大学后不能尽快转变, 课堂上学习效率低甚至直接旷课, 课下又不能合理安排时间, 毫无目的, 整天虚度光阴。加上我院有部分学生是中专注册大专的, 这部分学生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 有些同学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导致学习效果低下, 形成恶性循环。

5. 不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

很多大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对专业本身的发展以及未来前景并不了解, 甚至一些学生的志愿报考仅仅是跟风, 由此就会导致很多学生选择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 从而在进入大学校园后, 对本专业的学习不感兴趣, 而且我校入学一年级以理论课为主, 实习课都安排在大二, 这也造成了学习兴趣不浓的情况。

(二) 教师方面

高校教师肩负着教学、科研的双重压力, 就安全学院来说, 大多教师还需要担任兼职班主任, 大量的时间精力用在学生管理方面, 没有时间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难免造成敷衍式的课堂教学行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不能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使得学风建设的主阵地丢失。

(三) 管理方面

目前, 很多高等院校已经开始着手建设学风, 但是很多院校的学风建设活动表面形式主义比较严重, 且难以坚持, 很难形成长效机制, 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并没有起到关键性作用, 一些志愿活动学生参与度不高, 失去了活动本身的意义。[3]

(四) 家长方面

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院校前, 家长的监管非常严格, 但是由于大学与家的距离比较远, 因此使得家长对学生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下降, 很多家长甚至认为考上大学就完成了学习任务, 对孩子在学校的具体表现也不进行深入了解, 加之大多数学生自控能力偏弱, 没能合理的安排校园的学习生活, 久而久之, 就容易偏离航线, 无所适从。

三、辅导员加强学风建设的着力点

辅导员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 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人, 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学风建设、学生个人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并不能推脱到学生自身原因上就万事大吉, 而是要积极地从学校的教育管理等方面努力寻求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辅导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帮助学生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

首先要考虑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 如果不考虑这一点, 制订学习目标就是无的放矢。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不是笼统地看学习表现和学习成绩, 而是要细分自己在每门学科中的优势和弱势, 比如该生的化学、物理成绩较好, 那么就应该根据其擅长的这些学科作为突破口, 让学生重拾学习信心, 建立学习长效机制。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实力。学习也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随着自身知识的积累, 目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不必要设置过分高的目标, 也不能设置过低。有一位高考状元说过:“高一的时候, 我只能保证自己上武汉大学;高二时改为人民大学;到了高三, 我便把目标锁定北大, 并为此奋斗不止。我喜欢这样的追赶, 去追寻遥遥领先的理想, 在追赶中, 我觉得自己是自由自在人生的主人。”学校因该针对刚入学的新生加强适应性教育, 让学生能够对大学的学习特点以及大学生活有全面的了解, 并让新生明白做好大学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这样就能为学生的大学生活指引明确的方向, 能够让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自我规划能力。

(二) 对于大学辅导员来说更应该以培养学生习惯为工作重点,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辅导员可以通过与班干部以及学生骨干分子合作来选择一些经典的案例进行精心策划, 以此为主题来召开班级活动, 在活动上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重现情景;在实际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 也要加强对上述方法的应用, 这样才能尽快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 大学辅导员要能够经常走进学生宿舍

对每位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状况、生活情况的进行全面了解, 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做到胸有成竹,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违反纪律的学生、心理困难的学生等等要做到心中有数, 并根据实际情况找到相应的对策, 在积极转化教育上有针对性的下功夫、用措施, 这样才能在教育上实现有效突破。

(四) 辅导员老师还可以将品学兼优学

兼优的高年级学生邀请过来为同学们定期开展讲座, 由他们给大家分享学习心得, 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也可以要求优秀毕业生会母校现场说法, 现场给在校生展示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更有针对性的学习。

因此, 学风建设对班风校风建设尤为重要, 甚至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高校辅导员在他们学习生活中所扮演的亦师亦友的角色, 更加有权利、也有责任加强学风建设, 不仅可以保证莘莘学子们在校期间可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更可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出发, 针对一些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候的具体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对传统的划桨式教育通过创新逐渐向导航式教育转变。在此基础上, 通过学风建设方式的转变, 为高校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能够得到思想素质、个人能力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辅导员,学风建设,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 安婷婷.高校辅导员加强学风建设的方法探析[J].明日风尚, 2017 (10) :201.

[2] 董帅.谈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及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2) :118-119.

[3] 贾东海.浅析学风与环境建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J].新校园 (上旬) , 2015 (12) :91.

上一篇:浅析化学分析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下一篇:中小企业营销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