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寻找失落的爱

2022-08-30

第一篇:凤回巢寻找失落的爱

寻找失落的爱(精选)

寻找失落的爱

——单亲家庭孩子的“早恋”情结

一、案例背景:

小伟,男生,初三上半学期(本学期)转入我班。父母离异,判给父亲,父亲做生意,较有钱,寄放在一个老师家,长期对孩子不管不顾,只提供给孩子优越的物质享受。因此,小伟成了我班没父母管的“富翁”,出手阔绰,慷慨大方,经常请客。小云,女生,成绩优秀,宣传委员,活动积极分子。父母离异,判给母亲,一个人和外婆生活。本学期两人“谈恋爱”,导致两人学习不专心,学习成绩明显退步。

二、案例过程:

本学期,一次改周记时,一个学生在周记中反映我班有早恋的现象,最明显的是小伟和小云。一次我班的一个学生看到他们一起上网吧,跟进去一看,他俩搂在一起看网上电影;还有一次,看见他们手拉手逛公园。这还了得?俨然像社会青年一样在谈恋爱,再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全班都传开了,如果不采取措施,必然“早恋”成风。

我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我给他俩下了禁令,今后不许单独接触,否则告诉家长。我还在班会课上给全班学生敲了警钟:“中学生应以学业为重,不允许“早恋”,男女生保持距离。如有早恋,找家长。希望个别学生迷途知返,悬崖勒马。否则我严肃处理。”

此后的几天,我特别注意他俩,一切正常。但我没高兴多久,我慢慢发现,班级里的男生和女生都不敢讲话了,都怕被同学、老师认为是“早恋”,弄得男女生有隔阂,互不理睬,班级没有以前那么和谐、活泼了。而小云和小伟则表现出上课心不在焉,作业丢三落四,测验成绩一塌糊涂。有一次,历史老师向我反映,小伟竟然在课上用手机发短信„„。按当时的心情,我真恨不得把他俩找来狠狠地训斥一顿。但冷静下来,我不得不承认,我的“隔离”政策是彻底失败了。这不但没隔开他俩,反而破坏了班级的和谐气氛。 看来要另想办法。要从根本上医好他俩的早恋,得寻找“早恋”的症结。决定把小云作为突破口,先找她谈谈。因为我一向赏识她,重用她,师生感情好,容易交流。我先向她道歉,承认自己上次说话语气过激,然后像朋友那样和她交流。谈话很顺利,她很坦白地告诉了我一切。其实,是小伟主动接近小云的,经常送东西给他,例如发卡、玫瑰、洋娃娃„„,经常打电话和她聊天。小云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和外婆有代沟,觉得一个人很孤独,所以很需要小伟在电话那头的陪伴。觉得小伟对她很好,甚至比父母都关心她,所以就慢慢地“恋”上了他。后来,我又找了小伟谈话。他是新转来的,和我陌生,有隔阂,不愿说。我想了想,温和地对他说:“你大概不好意思说,是吗?那就写下来吧。给我写一封信,写一些心里话,我绝对帮你保密”他在信中写到“刚转学过来,没有一个朋友,父母又不在身边,觉得很孤单、苦闷。自己成绩又不好,经常被老师批评,觉得很自卑。有一次,我数学不会做,又不敢问老师,同学又不熟悉。作为四人小组长的小云

看到了,主动教我。我觉得她不但成绩好,而且又温柔,不像其他女生凶巴巴。所以经常问他题目,和她说说话„„就这样喜欢上了她”。经过谈心,我终于找到了他们俩“走到一起”的症结了。小伟和小云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比较孤独、寂寞,自卑,更渴望爱。当亲情缺失的时候,他们拿“爱情”来填补,因此陷入“早恋”的旋涡。

基于这一点,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我用委婉的、朋友式的口吻给他们分别写了一封信。在给小云的信中我写到:“„„你们还小,不懂爱情,你们之间的情感只是因为孤单、寂寞时需要陪伴、关心,这只是友情。„„你是个优秀的女孩,成绩好,能力强,你有着花一样美好的未来,你应该懂得为了美好的未来暂时放弃些什么„„你是个聪明的女孩,应该懂得怎样选择”我给小伟的信中写到“既然你知道她是个好女孩,你喜欢她,那你肯定希望她将来有美好的未来。而现在因为你的影响,她成绩明显退步,这样下去她是考不上高中的,你这不是害她吗?你如果真的为他好,就应该让她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当然你也应该认真读书,和她共同进步„„”我还在他俩信中夹了一些少男少女因为早恋而酿成恶果,终身后悔的事例。

其次,是争取家长的配合。我打电话把他们的父母都请来,作了深入的交谈。我指出孩子的早恋与家庭的不完整,父母不在身边有着密切关系;强调了发展下去的严重性。并给家长一些关于早恋案例分析及处理方法的资料。并订下“三不两要”的口头规定,即对孩子不打、不骂、不限制自由,要关心,要过问。要求家长尽可能的在家陪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多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给孩子多一点的关心。家长配合得很好。小云的母亲非常自责,决定留在家里陪着女儿;小伟的父亲说要多回来看看儿子,多打打电话。

再次,我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课,班会课的主题是:“男女同学怎样交朋友?”我预先做好了关于早恋的课件,通过图片、影象、文字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早恋的危害。然后让大家自由发表意见。开始同学们有点愕然,也有点羞涩,冷场了一阵。但坦率毕竟是孩子们的天性,经过一二个大胆的同学带头发言,场面马上热闹起来。我静静地听着,末了,我才把同学们的意见归纳起来加以分析,指出:“男女生之间交朋友是无可非议的,但应掌握分寸。”“学生时代是人生学习的黄金时代,应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方面,不应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卿卿我我的儿女之情中,这样既影响学习,也不利于健康。”我问:“大家同意我这个看法吗?”“同意!”同学们的反应基本一致。我特别注意小伟和小云的反应,尽管他俩都没有发言,但从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俩是赞成我这个看法的。

接着,我设法让小云和小伟更多的融入到集体中,用友情来冲淡他们对彼此的依恋。小云是班干部,活动积极分子,我就让她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表演课本剧,“红五月”文艺表演,运动会,让她主持班队会,让她和一个成绩较差的女生结成“一帮一”„„各方面她都完成得很好,我表扬了她,她很高兴,对班级工作更积极了,学习态度更认真了。而小伟,我让他参加校科技兴趣小组,校足球队,并让一位成绩好的男生和他组成“一帮一”,我叮嘱那位男生既在学习上帮助他,也要在生活上关心他,多和他交流,做他的朋友。慢慢的他开朗了,和那位男生成了朋友,学习进步了,还在科技比赛中获奖了。

经过一段时间,他俩虽然还是好朋友,但不像过去那样单独交往了,他们和同学广泛接触,亲密相处。他俩能够愉快地参加各种活动,努力地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工作也越干越出色了。现在初三了,他俩都说要努力读书,争取考上理想的高中。

三、案例反思:

中学生早恋大有愈演愈烈的态势,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物质生活的提高,饮食的改善,造成了孩子生理上的性早熟;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大,电视、网络、书籍让孩子接触到大量的性信息、性画面„„等等。而单亲家庭的孩子的早恋除了以上一般原因以外,更有它特殊的原因,那就是为了寻找“失落的爱”。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长辈宠着,生活条件比较优裕(与上一辈相比)。丰厚的物质条件会催化出强烈的欲望,其中更包括对情感的欲望,他们对“爱”的需求量远比上一辈的人大。而进入青春期后,与父母、长辈慢慢有了代沟,缺少交流,心灵慢慢疏远。如果再加上父母离异,远离孩子,空间的疏远必然进一步加深了心灵的疏远。势必让孩子感觉亲情的缺失,爱的失落——从童年时的呵护依偎到现在形单影孤,这种失落感,造成了严重的被遗弃的感觉。所以这样家庭的孩子更渴望被关注,更渴望被爱,也就更容易陷入早恋,以平衡他们对情感的欲望,对爱的需求。

因此,作为老师,一旦发现单亲家庭的孩子“早恋”,切不可粗暴责骂,横加隔离,这样反而加深了他们的孤独感,增强了他们接近的欲望。更不能排斥、鄙视他们,增加他们的被遗弃感,当他们觉得父母、老师、同学都不“爱”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视对方为“唯一”,更加依恋对方,更有甚者会做出过激、越轨的行为。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找回“失落的爱”:引导他们的父母回归到孩子身边;把他们带入到更多的活动中,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加深同学的友情;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理解。

“爱”是教育最好的方法,而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爱的教育。

第二篇:寻找失落的世界

寻找失落的世界---------读村上春树《1Q84》有感

轻轻地合上书,终于读完了。天空无痕,鸟儿已飞过。我无法不沉浸在这虚幻的世界里,无法呼吸。无法不留恋小说中的主人公青豆,天吾。在被小小人控制的有两个月亮照耀下的世界里,如此黑暗又如此温暖,比我们现在真实的世界存在的还要真实。

刚开始读这部小说的时候看的稀里糊涂,有点看不懂。本来三部就很厚,但在扉页上的12天销售100万册的广告诱惑下,我硬着头皮看了下去。随着情节的深入开展,我渐渐地看懂了这部长篇小说。而且越来越陷入其中的世界,让我不思茶饭,忘记睡眠。这部小说与其说是一部悬疑奇幻作品不如说是一部超现实主义的爱情小说。春上在这部作品所表现出的爱情给人以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痛楚。让人随着两人的悲欢离合的命运一起欢笑与哭泣。他不像我前几天看的渡边淳一在《失乐园》中描写的令人迷茫的疯狂性爱,也不像《萍水》中的那种凄美爱情,更不像川端康成在《雪国》中的那种冷艳绝美的爱情,而是”一种用数字无法测出距离的爱情。

二十年过去了,男女主人公在二十年的时间长河里一次面也没见过,可就凭着小学4年级大约10岁时两人的一次温暖的握手,却书写了人世间所没有的感人的唯美爱情。那么清澈透明,就像天空中静静泻下来的月光一样,让人伤感,爱恋,痛惜。二十年的岁月空白无法割裂两个人的心,少年少女的心--------依然不变地彼此一直连接在一起。“青豆”,“天吾”,两人在无法见面的地方,时间,空间却能同时从内心呼唤对方,同时又能心灵感应般听见对方的呼唤,这是心灵与肉体的交流,这样的话才让两人怀着希望的活下去,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当我看到青豆由于命运的捉弄无法遇见近在眼前的天吾,看见青豆在为一个二十年没有见面的恋人而勇于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没有一丝犹豫是,我惊叹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爱情?在这用针刺就会流出鲜血的地方就是现实的世界,一方面要躲避先驱组织的黑暗势力的追杀,一方面要寻找失落的爱人。我不是被青豆作为一名优秀的女性职业杀手的英姿而打动,而是被她对天吾自始至终的爱而感动。男主人公天吾也是我所喜欢的人物类型。聪明,善良,孤独,忧伤,喜欢简单的生活。我从他身上仿佛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有时我简直分不清我与他的区别,也许我就是他的实体,他就是我在另一个宇宙的我,是我的子体。天吾在一般意义上不是社交型的性格,谈吐也不算风趣,与父亲的生活几乎失去了全部的交集,不知道如何表达

对父亲的关爱。但当我看到他与青豆的刻骨铭心的爱情时,我为他的内心世界而惊讶与震撼。本来两个人就像永远也无法相交的平行线。二十年的岁月在两人的身上留下了太多的空白,而时间却毫不留情的摇晃和流淌,我不知道那是不是一种梦境?我只感到两个人身上的那种疼痛和温暖,虽然心很平静,就像冬日午后的阳光优雅地洒着光斑,但还是让人感到一丝寒冷。

最喜欢青豆盖着毛毯,握着手枪,在阳台上痴痴地漫无目的的等着天吾若有所思的样子和神情,这一等就是几个月,还怀着一个没有性交的孩子,同时还要躲避强大组织的追杀而无法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唯一有可能再次见到天吾的地方了。这是怎样的一种柔情?而且不知道能否等到心上人,在无限小的希望下等一个不知道是否会来的人除了坚强的信念我想不出除了爱还有什么了。喜欢天吾想见青豆时的心情和心理描写。为了再一次看见空气蛹中的青豆,虽然只是10岁少女是的青豆而且也不能讲话,只能简单的握一下她的小手,只为再一次体味青豆的温暖,发现找到她的线索,而这几乎就是天吾能见到青豆的唯一方法了,他居然在父亲的疗养院给已经是植物人的父亲每天读书而待了两个星期。

村上的文章全篇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两人的真诚的爱,但却让我心头一热,潸然泪下。青豆和天吾从小学开始内心就都有一个巨大的缺口,可却无法让任何人在那里驻留,除了对方谁也无法填补。无论环境如何改变,两人对对方的思念从来没有停止过一刻,两人都不断地唤醒记忆,挖掘意识,希望能够找到对方,虽然期间的过程很痛苦,但都无怨无悔,都希望紧握对方的手,看见对方那像清亮而深不见底的清泉似的眼睛,都希望自己会被对方吸进去。 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能够听见某个人在遥远的地方一声轻声呼唤自己名字的声音的感觉。或许留下的只是空空的回音而已。可对天吾,青豆两个人来说不是,他们可以内心听出怀念,听出温暖,听出对方声音中的爱。即使在自身无比孤独的时刻。当两人终于相见时,却一句话也没说,只是静静地轻轻地握住对方的手,看着对方的眼,体味对方的力量和温暖。其实两个人都知道对方现在想说什么,知道对方现在在想什么,就像20年前两个10岁孩子握手时的情景一样,这是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时刻的地方,我停留在这里有4分钟之久却感觉时间有一个世纪一样漫长,好像做梦一般如此不真实又如此优美,正如文章所言“不管风吹雨打都不放手,一旦放手,谁也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握到一起,谁也不知道一生中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两个人走过了如此漫长的路,两个人的手才能再次握到一起,

所以无论如何都不会放手,不管后面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样的危险和痛苦,不管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这是我今生读到的最好小说,写完这篇读后感花了我10分钟,我给女儿看了,也许好久没写东西了,其中有一个字不会写了,问了女儿,她还帮我改了一个错别字。与她对作品的讨论也是我愉快的时候,其中有她的看法和与我共同感动的地方。女儿本来不准备看第三部的,看了我的读后感她准备看3,现在在看我买的藏地密码1-10部。谢谢村上先生。今夜我注定无眠,因为天空有两个月亮。

第三篇:寻找失落的空间

从“空间”到“场所”

——读《寻找失落的空间》

曾灿S1204W147

“失落空间”的问题,或称之为空间的不合理使用问题,困扰着当今多数的城市中心区。汽车问题和在建筑设计、城市复兴以及城市用地区划政策中的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以及占据主导地位的私人利益超越了公共利益,和市中心区土地使用的改变等因素,都已导致传统上与城市开发空间紧密相关的价值与意义的丧失。《寻找失落的空间》回溯了过去80年间涌现的主要城市空间设计理论,如西特和霍华德的设计原理、功能主义运动的回应和影响,由第十小组、罗伯特·文丘里、克里尔兄弟及槙文彦等完成的设计等。本书对当代城市存在的危机以及解决这些危机的方法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

《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Finding Lost Space-Theories of Urban Design)由罗杰·特兰西克(Roger Trancik)所著,本书主要通过对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美国首都华盛顿、瑞典哥德堡以及英格兰纽卡斯尔的拜克社区等案例的详细研究阐述了对整合的设计方法的需求——这是一种将城市空间设计的图-底理论、连接理论以及场所理论都纳入考虑范围的设计方法。特兰西克采用了非常传统的逻辑叙事结构:第一章引出“失落空间”的概念和缘由;第二章里回忆了“功能主义”的历史,并列出了其造成城市中产生大量失落空间的“罪证”,同时探讨了各种蚕食传统空间的因素;第三章从“硬质空间”和“软质空间”两个概念出发,回溯传统城市中两种类型的空间;第四章是近年来城市设计三种主要设计理论的梳理;第五章则是案例的分析,并将第四章中的理论贯穿于其中;最后一章是对先前所有分析的总结,特兰西克提出了自己的设计原则。

罗杰·特兰西克(Roger Trancik)在城市设计领域拥有20年的从业和学术经验。他曾在美国哈佛大学的设计研究生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和瑞典查默斯理工大学(Chai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主持工作,现任美国康奈尔大学景观建筑学课程(Cornell Universit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ogram)的教授。他是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的会员,并坚持在美国纽约的伊萨卡从事国际咨询顾问业务。失落空间与功能主义

毫无疑问,上世纪初的“功能主义”运动对西方的城市(甚至是全球的城市)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柯布西耶、包豪斯和荷兰风格派等伟大的先驱者们推动了现代建筑的浪潮,并塑造了一套理性的机械主义美学和道德价值体系(虽然这套崇尚机械、理性的价值观念体系还值得商榷);而且,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快速、经济的建设方式,这使得功能主义建筑在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复苏带来的城市建设大潮中成了中坚力量。功能主义象征了人类追求“真理”和“美”的一种完美主义倾向,这种倾向尤其在经历了全球范围内的残酷世界大

战之后得到爆发;但过于极端的追求往往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当我们回头审视“功能主义”对城市造成的影响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十分尖锐的问题。

功能主义盛行的做法是:“从零开始”,其对待历史文脉的态度是破坏性的,正如大卫·哈维曾在《后现代的状况》一书中所提及的,功能主义对城市造成的影响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这是一种单一性对多样性、机械性对人性的统治。而这种价值体系体现在设计师的工作上时,则是如特兰西克所描述的:“建筑师和景观建筑师只关注忽视了客观条件的外表和抽象,沉湎于图面设计效果,屈从城市建筑和空间的分离。”这些都可以在诸多功能主义先驱的作品上表现出来: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构想、法国巴黎改建方案、印度昌迪加尔规划,路德维希·海伯希默尔的理想城市绘画,密斯·凡德罗设计的魏森霍夫住宅,美国城市的“方格网”式规划等。

功能主义针对单个元素的完美主义倾向影响了城市空间设计的基本态度:过于重视单体建筑或单个地块的考虑导致了对建筑之间的空间的忽视。这个因素导致了许多原本连续的传统城市空间变成了一堆“自成一体”的城市空间的零散组合。在这些自成一体的城市空间内部和之间都存在着大量的“失落空间”,它们尺度失衡、边界模糊、结构松散、人迹罕至、毫无生气。特兰西克在书中给出了他对“失落空间”的定义:“总而言之,失落空间是令人不愉快、需要重新设计的反传统的城市空间,对环境和使用者而言毫无益处;它们没有可以界定的边界,而且未以连贯的方式去连接各个景观要素。”既然在各地的城市中都出现了大面积的失落空间,这也就意味着在下一步的城市建设中,设计师的主要任务将会是从“新建”转向“重新设计失落空间”。在重新设计之初,对“失落空间”产生的原因进行考察十分必要,特兰西克认为有5个主要因素:1,对汽车依赖性的增加;2,现代主义运动中建筑师对公共空间的态度;3,城市更新时划分城市用地所采取的城市用地区划和土地使用政策;4,公共空间私有化;5,旧城核心区废弃的工业、军事或交通用地。

为了修补原先“支离破碎”的城市结构,城市设计应当改变思维,修正功能主义时期的错误,至少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把城市的外部空间纳入设计步骤之中,取代认为外部空间是缺乏结构的真空的观念。2,在单体建筑设计之前,将外部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而不是独立的单元。建立公共空间结构的设计准则,从而使单体建筑融入外部公共空间之中。以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结构和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

软硬之间——历史的追溯

历史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不断地重复,对于城市空间发展的历程,我觉得同样如此。虽然技术手段不断地更新,但是回到空间上去考察时,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关系却是永不改

变的。当我们考察许多传统城市的空间时,不得不承认产生了诸多失落空间的现代城市在许多地方反而是落后的。因此,我们应当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历史不仅仅为设计提供灵感和评判,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工具。通过范例说明设计意图,设计师可以提供一个可感知的意向,一种熟悉的环境气氛,从而解释设计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彻底地向后看,如果只是为了“怀旧”或者“还原历史”同样是没有意义的举动。因此,对历史案例的分析应当侧重在规律上。特兰西克按照空间的属性将案例分为了两大类:“硬质”空间和“柔质”空间。

通过对硬质空间和柔质空间的历史范例进行考察,设计师尽可从中提取出对自己有借鉴价值的经验,但它们通常是作为唤起空间活力的空间处理方法。城市设计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的设计过程,我们还需要更加宏观的设计理论体系,以在总体上把握设计的走向。设计理论的探讨

特兰西克在对现代空间演进和历史典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三种城市设计理论:1,图-底理论;2,连接理论;3,场所理论。

·“图-底理论”是基于建筑体量作为实体(图)和开场空间作为虚体(底)所占用地比例关系的研究。该理论的分析方法——“诺力图”(Noli Map)已经被广泛地用在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和秩序,它是将城市空间反映在平面上的二维抽象。

·“连接理论”源于连接不同元素之间的线(街道、步行道、线性开敞空间等)。设计师试图用该理论组织一个完整有效的系统或网络,来创造一个空间组织的结构,更加重视系统的建构,他们认为运动系统和基础设施的效率比限定室外空间的格局更重要。

·“场所理论”关注的问题更加广泛,人的需求、文化、历史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都纳入考虑范围之中。场所理论者倡导结合当地环境的独特形式和内在细节,从而一方面延续场地的历史和地理特征,另一方面增强新设计与现状场地之间的关联性。在该理论中,对场所内的社会文化状况的分析与考虑与空间上的处理同等重要。

在特兰西克将设计理论按照类型学的方式分别解释后,我们完全可以很明确地了解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他对四个案例(美国:波士顿和华盛顿特区;欧洲:瑞典哥德堡和英格兰纽卡斯的拜客社区)进行了十分详细的分析,在不同的案例中找寻三种理论的痕迹以及它们所发挥的作用。在他看来,最佳的方式是综合考虑三种理论,并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问题选取合适的方法:“赋予虚实以结构,建立各部之联系,并回应人性需求和各自环境的独特要素。”也就是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所指出的“趋于整合的城市设计方法”。从“空间”到“场所”、设计师的角色——两点思考

1, 从“空间”到“场所”

城市设计的最主要目的便是将 “失落的空间”转变成为“有活力的场所”。而在转化的过程中,光有空间结构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对政治经济关系的考察、原有文脉的延续、媒体的宣传和包装等都是必须。新时代的城市设计过程需要更多不同人群的参与,同样作为设计师,也应当重新明确自己的定位。

2, 设计师的角色

“本书中最重要的论点就是,作为设计师、建筑师和景观建筑师应当理解他们的角色,这甚至比他们如何处理我们当代的城市空间还重要。也许现代主义运动和当今规划的趋势最具破坏性的方面在于,设计师过分夸大自己的角色和对人性需求过于简单的臆断„„”

对于特兰西克的这个观点比较认同,“名相位、立德业”,自古有之。

特兰西克在书中还提到了他对设计师的许多期望:

“一位城市设计的专家应致力于:1,研究历史范例和现代空间演变的历程;2,深刻理解城市空间设计的基础理论;3,将上诉两点综合运用于设计过程的技能。”

“在设计方案完成之后,设计者必须懂得如何使之成为现实,这几乎无一例外地要求设计师具有灵活性、协作性、寻求方案实施的能力以及方案调整和变化的可能。”

“作为城市设计者,我们必须像外科医生或者技工那样,修理城市中各种各样坏掉的部分,而不是试图制造出一个全新的、自给自足的和没有冲突的城市机器。”

“设计者还必须承认个人影响的局限性„„来自非本领域专业的如法律、财经、社会学、生态学以及心理学的专家,都应该参与到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来。”

“设计者创建城市空间特色和重组其公共用途的目的,不仅仅是提升环境质量,也是为了吸引私人投资。”

“为了在具有不同价值标准和需求的当事人之间做出公正的判断,建筑师、景观建筑师以及城市规划师必须学会政治的艺术,越来越多的决策时在建筑师的办公室之外做出的。” “最小限度的设计介入有时比过度设计的效果更加显著,然而往往后者这种由较强的理念和哲学理想激发出来的解决方案却反而大行其道。”

“对城市环境中特殊历史场所的保护,已经成为公众日益剧增的强烈需求,规划师必须对这样的需求做出回应,以恢复社会肌理和社区特征。”

„„

这些意见对于从事城市设计的人员来说,无疑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从此书写成的1986年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城市设计也应该有了不少变化。同样,作为设计师,“瞻前顾后”十分必须。回顾经历过2009年世界范围“金融风暴”的经济回暖期,我们可以看

到在资本的世界里,金融这种无形的“资本回路”对于人类世界的影响已经达到了举足轻重的地步。作为设计师,对于政治和经济的无知在当下和未来都将是非常可怕的,对自我的定位涉及到城市设计人员的集体命运。如果不具有“全球意识”和“宏观视角”,设计师将进一步被资本主义异化为没有思想的“生产工具”。

第四篇:《寻找失落的钥匙》读后感

------袁海军 与这本书结缘,是在到处寻找就业道路时,从学大教育那里领来的,有幸得老师受赠此书。 我以前从图书馆借了不少很专业的教育类的书,但是往往翻了两页就扔下了。 但这本书不同,大部分是生动的案例。而且针对性的分析出很多的教育现状,并且详尽讲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读起来很轻松,并且受益匪浅。

刚拿到这本书,我就一口气就读了大半, 我认为,这本书不但适合老师和家长,也适合研究教育行业的读者,甚至学生也可以从这本书中丰富的案例找到自己的影子,一方面理解父母及师长的良苦用心,另一方面也能从这些事例中找到自己走出某些阴影的办法。

这是一部教育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生动再现了个性化教育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新世纪的土壤里从播种、萌芽、抽枝吐叶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作家萧斌臣曾经的第一职业是中学教师,后转行从事新闻采访和文学写作,但仍长期致力于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的观察与思考。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作家历时一年深入个性化教育一线,先后对200多名个性化教育从业者、研究者和部分接受个性化教育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追踪采访,并以敏锐的洞察力、翔实的素材和案例、细腻传神的笔法,写下了这部30万言的长篇报告文学。 “如果您是一个执著追求教育本源与真谛的教育工作者,如果您一直在关心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走向,如果您家有儿女,且正在为儿女的教育问题而烦恼„„请您打开这本书,您就会发现,您已经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天地„„”。这是写在前面的话,不禁吸引了我们这些与教育无法分开的读者。书中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案例深深的吸引了我,我被那些为了探寻教育真谛的人表现出的执著、勇敢、坚定与不懈而震憾,被那些为了培养孩子们的个性化教师的的教育事例而感动。书中提出了个性化教育,也叫“1+1”,这种模式为每个学生都提供一套符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解决方案,通过合作学习,互动交流实现学生社会化发展的最终目的,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教育应该更像种地,而不是开‘木工厂’”一节。这节中讲述了一个初一男孩儿王问之的故事。这个男孩儿有着深度近视的眼睛,酷爱中国古典文学,语文成绩极好,然而在数学方面却“每次考试就蒙个10分、8分”的。提到语文他的眼睛就放光,再难的古诗也能倒背如流,自信心会在此大大增强,而每每到此,她的妈妈总是泼他冷水,说他数学成绩太差,孩子的信心瞬间丧失,更加害怕在她面前展现自己的长处。作者以华罗庚和巴金为例,论证了教育应该是一个“扬长”的艺术,如果按照现在的教育制度,

就不可能有中国现代数学史上和文学史上的两座奇峰。现在的学校教育体制把培养人的学校,办成了出标准件的工厂,甚至是很粗放的“木工厂”。作者引用吕叔湘先生的一个类比:教育的性质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论述工业是把原材料用规定的工序,制造成符合设计的产品,而农业是把种子种在地里,给它充分合适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教育家叶圣陶也很赞成这个比喻,他认为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全是有生命的,能自己发育自己成长的;给他们充分合适的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才。因此,作者呼吁,应该把教育办成种地而不是开工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及特长。

在现行教育体制还有很多弊端的今天,要在现有的大班模式下,体现个性化很不容易。但是个性化教育中的一些经验亦是可以借鉴的。比如分层教学,针对学生不同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开展分层教学,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学校、校外、家庭三教互动是可期待的明天”阐述了学校、社会教育和家庭三者对学生的重大影响。学校教育是当今教育模式下的教育主体,学生的很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在中国,教育辅导机构盛行,为学生开展各种补习,有些会让孩子收获不小,但更多的是无情的剥夺了他们本应自由自在的权利。科学的教育模式应该充分注重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极力协调,共同为教育服务。

另外,作者的一些教育理念很有参考意义:用爱心和责任点燃学生的梦想、把快乐还给孩子、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等。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树立学生的信心,传授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力争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添加趣味和快乐的因素,变“学海无涯苦作舟”为“学海无涯乐作舟”。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中学大教育机构出现的频率太高,我认为读书嘛,就是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抛开这种类似广告的部分,这本书的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值得一读!

书中经典语录:

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

多用拇指,少用食指,慎用小指;

小小的一个改变,足以改变孩子的心智;

适合孩子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五篇:带着淡淡的忧愁寻找失落的家园

————论莫言的《红高粱》

内容摘要:《红高粱》是最能反映莫言风格的一篇奇作。小说以一块块的感觉画面组合而成,形成一个以独特感觉为基础的“红高粱”世界。在小说里,作者以家乡的红高粱作为背景,以活生生的感觉记忆为笔锋,游犁般地描写着家乡的抗日生活画面。《红高粱》摒弃了种种思想框框的制约,抹去了单纯乐观的色调,把家乡的抗日生活重新放置在民族的自然发展和充满血腥的历史过程中去。

关键词:莫言、红高粱、高密东北乡

他以透明的“红萝卜”,璀璨的“球状闪电”,浩浩荡荡的“秋水”,洸成血海的“红高粱”,异军突起,渐成气候,营造出迫人瞩目的高密东北乡艺术世界。

时代成就了莫言,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时代发生了伟大的历史转折,随着经济建设成为工作重心,一个空前规模思想文化建设的高潮正在袭来。文学在各种的束缚下挣脱出来,一步步地前进:从最初的伤痕文学,再到文学创作中的寻根派和现代派的产生,出现了一批又一批令人瞩目的作品,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文艺论战,使得文学的浪潮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前所未有的纷乱,前所未有的包容,创作空间的日益扩大,文学的河床日益开阔。具有积极性极具建设性目光的文学界培养了他,时代的促就和文学河床的扩大促使了莫言作品的产生。他写性爱,将其作为生命强力的最高显示,是写生命最深刻的冲动,又是对生命的自由对现实的某种反抗的。《红高粱》中的性爱是对肉体的迷恋,对蕴有生气勃勃的生命力中体验和实现自己的生命力,表现出性爱的极端的嫉妒性和排他性,表现出生命未经驯化的原始的野性。他对于生命个性的极度张扬,他的笔下的人物为了生命而背弃伦理,放纵生命,放纵情欲。他选取的人物群落是一群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能爱能恨能杀人越货,能精忠报国的化外之民及其后裔,他们保持了生命的原性。

莫言的《红高粱》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抗日战争作为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反侵略战争,作为中华民族从衰微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作为反帝反封建斗争由弱到强,由局部到全国的历史转折点,唤起了全民族的灵魂激荡,使一个民族置之死地而后生。正是由于抗日战争这个特殊的背景,才产生了一批余占鳌式、戴凤莲式的英雄人物,他们是这个时代促成的,也是当时那个时代所特有的。余占鳌用马刀劈死跪地求饶的,难道不是杀人不眨眼的憎恨和冷静?他在妻子死去,儿子重病,家园焚毁,部下丧失殆尽时表现的不屈不挠的气概,难道不正是对待巨大损失、对待自己的生死,亲人的存亡,毫不动心的骄傲气概?流荡在全篇的正是一种灵魂的激荡。奶奶戴凤莲是《红高粱》中的主角之一,戴凤莲在出家的过程中,尚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儒雅风流的舞台人物般地丈夫形象和麻风病人的嘴脸在她眼前交替出现,不敢直面现实而产生幻想的给她以某种安慰,虽然她也怀揣着一把剪刀,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假若她真遇上一位如意郎君,他大约也只会终生是一位或贤惠或风骚的农妇,但是,现实粉碎了她的幻梦,把她置于丑陋污秽之中。陷入绝境而不甘心毁灭的英雄气质在她的身上觉醒了,反抗非人的待遇,主宰自己的命运,最求幸福美满的精神在她的内心成长起来了。在她与余占鳌的遇合中,她“抬起一个胳膊,拦住那人的脖子,以便他抱得更轻松一些”,这还只是在被动的劫持中做出的下意识地主动反应。在经过了生与死的、爱与恨的洗礼之后,经过单家父子被杀后的“短暂迷茫和恐惧”之后,她变得泼辣强悍,加上夫家和父家对她的束缚不复存在之后,她的生命的欲望得以释放出来。她的性格的迷人之处在于她的狂,她与余占鳌“野合”时的狂放,她遇到日本鬼子时的佯狂,她与恋儿争夺余占鳌时地疯狂,她在毫不隐晦地宣称与黑眼的姘居时的轻狂。狂的表面下涌动着自由的生命之流。从一个柔弱的女子变成一位“完成了自己理解的解放”的女杰。这些莫不是当时特殊的背景所促就的。

山东历来还是战争、农民起义频发之地。经济富庶,人口密集,给人们带来的是无情的盘剥和繁重的劳役和兵役。西汉末年的赤眉军起义,隋末的瓦岗寨起义,唐末的黄巢起义,都是先从山东举起起义大旗。在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时候,闯关东是一条路,占山为王是一条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军阀、土匪、日寇、美军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八路军和新四军也都在这里浴血奋战过。而《红高粱》中的余占鳌就半是占山为王的草寇半是保护乡土的自发武装的首领。

莫言的家乡高密县,在山东胶州半岛,位于从济南到烟台和青岛的铁路线上。山东地处黄河下游,黄海和渤海之滨,是中华名族上较早繁荣发达的区域,古代史上的大汶口文化,大汶口就位于山东境内的京沪线上。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尧、舜、虞、汤都在山东生活过,山东又是孔子、墨子、孟子的故乡。山东地处贯通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上,同时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之两大源头的周文化和楚文化,在这里形成分界线,鲁西南的鲁文化是商周文化的精粹,胶东半岛的齐文化则与楚文化同源。莫言的作品之奇,想象之狂,有一部分是由于其悠久的历史根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文化,特别是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的鲁地,历史悠久的儒家思想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的最基本最细微的日常生活之中,如《红高粱》中余占鳌非常之看重豆官的生育功能,看重血缘的延续,以及他的被五乱子煽动起来的铁板王之梦,都是由于儒家文化深深地根植在鲁地人们心中。与悠久的文化传统一样,传奇的斗争故事一道道渗进了莫言的心灵,还与生活中的俗文化,也影响着莫言的创作。

作为一个在那片土地上长大的、充满了农民的乡土观的年轻人,高密的黑土地是渗透进莫言的每一个毛孔之中的,中国的农民,是最看重土地的,但是莫言这一代的农民生长的环境却发生了翻天的变化,一方面传统的小农经济在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人潮中解体,生产和分配的方式的变化,割断了农民和土地之间的衣食父母的情感,和劳动与收获之间投桃报李的对应关系,土地和劳动,不再成为他们的生活状况的决定因素 ,人们对土地失去了兴趣。一方面走出乡村,告别土地,过一种新的生活,也是有可能的。因此,土地失去了脉脉深情,成为了人民的桎梏,它们被束缚在土地上,苦苦的挣扎,遍布绿意的田野,仿佛是海洋,随时随地有可能吞没他们。

对于莫言和高密东北乡的乡亲们来说,余占鳌和戴凤莲那样的浪漫生涯,群雄割据,称霸一方,是他们世世代代熟悉的生活方式,由民变匪,由匪变民,亦民亦匪。山东自古来是绿林好汉杰出的地方,还有另一种生活方式,不管世事如何变幻,他们都安安顺顺地当顺民,种田纳粮,苦熬忍耐。可是到了父亲和“我”这一辈,世事变得纷乱复杂。新中国成立是空前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农村的变化也是空前的,无论是当年的穷过渡、一大二公还是商品经济、开放搞活,对于他们尽是陌生的事物,人在陌生的环境里,肯定会感到惊慌和手足无措,感到生活虽然逐渐改善,可在情感上却难以产生认同感,逐渐产生对过往的生命过程和生命体验中的恋旧、怀旧。这种情感逐渐的膨胀,会使人的心理充满着偏激的色彩,对过往的迷恋从而导致对新事物的排斥。《红高粱》中这一红高粱的物象,便是对过去在高密东北乡广袤的黑土地上曾经存在的红高粱的怀恋。面对着遥远的过去,理智却无法代替和分配情感,难以摆脱往事,心灵的天平也发生了倾斜。正由于这种怀旧,在莫言的作品中无时无地透露着这种信息,表达着对于过去的高密东北乡怀恋,但事实却是现实中的高密东北乡却不是记忆中的模样。

莫言的作品中渗透着一种悲凉之气。《红高粱》是他写得最热烈高昂的作品,在爷爷奶奶和父亲两代人的英雄史中,常常冒出来作为他们后人的“我”的失落和惆怅,在叱咤风云且风流多情的前人面前,“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感到自己渺小和可悲。莫言的作品中总要写到两代乃至三代之间的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在几代人之间探讨遗传变异的问题。 莫言笔下的红高粱,不只是通常的景物描写,也不是简单的拟人化比喻,而是在充分的写实之中建立起来的总体象征。一方面,红高粱既是抗旱又耐涝的作物,其生命力之强,

使它成为北方人民的主食之一,他并没有甘甜如怡的的味道,也没有强烈的芬芳,可是,这样一种极其普通的作物,却可以酝酿出醇香醉人,令人热血沸腾的,生命冲动的烈酒,在平凡之中蕴含着神奇的力量。一方面,红高粱与现代历史的特定时期有特定的联系,红高粱与中国农民的抗日游击战争的密不可分,成为了历史中的一份记忆,红高粱所具有的历史和自然的意义。恰与生命所具有的自然的和历史的属性相契合。

《红高粱》唤起了我们这个关于那个特定年代的时代氛围的回顾,唤起我们从别的文艺作品和历史记载中获得的红高粱的记忆。

参考文献:

1. 莫言、《红高粱家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2. 张志忠、《莫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

3. 王恒升、《中国当代文学现象综论》、红旗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4. 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5. 张志忠、《当代长篇小说论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分工会委员工作职责下一篇:法检面试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