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植物类谚语的文化内涵刍议

2022-09-12

1引言

谚语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了解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 其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以其凝练的语句、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各种文化信息。 在对维吾尔谚语进行归纳精选之后,我们发现有大量关于植物类的谚语。 本文在解读相关谚语的基础上,试图从中折射出维吾尔民族独特的地域文化、园艺文化和树木文化。

2从植物类谚语看地域文化

2.1 沙漠戈壁

新疆的干旱区面积占全疆总面积的73%,而且其中大部分是戈壁、沙漠和沙漠化土地。 这表明维吾尔先民无论生活在漠北还是新疆,绿洲之外便是茫茫戈壁与沙漠,人们的生存条件极其恶劣。 但是,勇敢的维吾尔族并没有屈服于恶劣的环境,而是以顽强的民族精神战胜一切困难。 如(1)胡杨挺立活千年,倒下活千年,埋后活千年。 (2)驮运黄金的骆驼也吃骆驼刺。 (3)沙枣树要栽在戈壁滩,无花果要栽在潮湿地。 (4)红枣喜戈壁,核桃喜池塘。 例(1)中提到的胡杨,多见于沙漠之中,它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 这种生生不息的特性同生活在沙漠之中的维吾尔民族极为相似。 因此,胡杨被视为生活在沙漠之中人们的精神象征。 反映出维吾尔先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在沙漠戈壁地带,总能见到来来往往的驼队,例(2骆驼作为运输生活资料和商品的重要工具, 脚踩漫漫黄沙,就地取材寻找生长在沙漠戈壁之中的骆驼刺和枣类植物来补充体力。 例(2、3、4)硬是从戈壁沙漠中踩出了一条商路,将西域这块荒凉之地,变成了一个东西文化交流的巨大市场。 例句中出现的“胡杨、骆驼、骆驼刺、沙枣、红枣”等词语折射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沙漠戈壁文化信息。

2.2 绿洲农耕

从地貌上看,绿洲具有封闭性的特点,大多形成于河流附近,这就为植树和耕种提供了条件。 由于新疆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空间被沙漠戈壁分割成互不相连的绿洲和山区。 所以,从地域上看,绿洲又具有分散性的特点。 这种既封闭又分散的特点,造就了新疆的绿洲农耕经济。 通过植树造林和农作物这两方面可以窥见蕴藏其中的绿洲农耕文化。

2.2.1 植树造林

由于新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导致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为了保护植被,人们会大量植树造林。 关于这一点以下谚语中得到了充分地反映。 如:(1)沙子多了积成山,树木多了变果园。 (2)植树既可固土,又可变旱田为草原。 (3)有森林繁衍不息,没森林尘土飞扬。 (4)若要延年益寿,就要绿树环四周。

2.2.2 农作物

新疆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大量考古资料证实,起源于中国北方的古老农作物谷、糜、小麦、大麦和胡麻等早在新石器时期,新疆已有栽培。 公元前2 世纪左右,中国史书就有了对西域地区农业生产的记载:“西域诸国,大率土著,有城郭田畜,与匈奴、乌孙异俗。 ”这说明当时西域地区早已是农业为主。 麦是新疆重要的粮食作物,从品种上分为大麦和小麦,它们在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例如:(1)大麦中间长着小麦。(2)好农夫要种地,种地就种小麦和棉花。 (3)与其做莠草的粒儿,不如做小麦的杆儿。 (4)人不走运,种小麦变青稞。 这些谚语均反映出小麦是维吾尔族转入农业社会后重要的粮食作物,而且被赋予了较高的文化地位。(5)大麦在幼苗时浇水,小麦在播种时浇水。 (6)大麦六十天熟,小麦九十天熟。 这反映出人民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大麦和小麦的种植技术。(7)有了大麦去喂马,有了女儿嫁远方。这说明大麦多用作牲畜铺草,也可作粗饲料。 (8)大麦粗粮是粮食,黄金白银是石头。 这表明大麦是粗粮,作为小麦的补充也可食用。

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产棉区。 在清代,南疆就成了重要的产棉区,林则徐到南疆勘田,就称当地“岁产木棉无算”。 清代新疆维吾尔民族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植棉”,于今尤盛。以下谚语就体现了种植棉花的心得。(1)晚棉不结桃,话多没味道。 (2)羊群看羊羔,棉花看结桃。

3从植物类谚语看园艺文化

3.1 果树

绿洲农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园艺业的兴起, 新疆绿洲园艺业历史悠久,回鹘西迁进入新疆以后,随着农业的发展,开始了以定居为主的生活。 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使维吾尔民族高度重视栽种果树,并且掌握了精良的种植技术。 如:(1)只要肯栽树,就能变果园。 (2)石榴树要栽在干旱处,无花果树要栽在潮湿地。(3)果园莫栽桃树,牲畜莫养山羊。 (4)葡萄藤要上架,婚礼要商量。 (5)核桃树活千年,能与柏树共存亡。 (6)果实累累之树长不高。

3.2 瓜果

新疆气候干燥、雨水稀少、日照时间长等独特的自然条件为瓜果生长提供了保障。 出产的葡萄、哈密瓜、杏子等瓜果闻名中外。新疆也因此获得瓜果之乡的美誉。如谚语中所描述:(1)夏天的甜瓜不饱肚,无盐的面团不沾手。 (2)山羊在山上值钱,葡萄在园中值钱。 (3)沙枣核桃都有外皮,事事都有行家。 (4)饱时羊尾巴如蒿草,饥时酸青杏如冰糖。 由此可见,新疆瓜果品种繁多,品质优良。 说明人们熟悉种植各种瓜果的园艺技术及了解他们各自的特性。

4从植物类谚语看树木文化

树木是绿洲的主要植物,也是绿洲的象征,树木以顽强的生命力抵御风沙带来的灭顶之灾。保护着绿洲和绿洲之上的人民对于生活在绿洲中的维吾尔民族而言, 树木既是百姓不可或缺的民生资源,又是民族精神和道德修养的体现。例如:(1)没有森林就没有生命,有了生命也不会舒心。(2)拥有森林会长寿,没有森林会短命。 (3)有森林就有幸福,有森林就有权位。 (4)森林多了运气旺。 (5)林农不愁没柴烧。 (6)土地被森林遮盖,财富就会滚滚而来。 (7)森林多,国家富。 以上例句表明,树木可视为维系民族血脉的关键因素,它是幸福和权力的保障,是运气的来源同时给人们提供取暖、煮食所需的燃料。是维持百姓生计的重要物资。 通过植物造林,人们积累了财富,获得了经济收入。 (8)折树之前先把手折断。(9)财产可以糟蹋,森林不能糟蹋。(10)栽树会积德,不栽树会遭罪。(11)独树不成林,国和不可破。以上谚语表明,维吾尔族非常爱护树木,对植树、养树充满了责任感。并且指出了植树就是积德更是美德。

5结语

维吾尔谚语根植于维吾尔民族社会丰厚的生活土壤, 是维吾尔族人民传统文化的浓缩和精华。因此,通过谚语透视维吾尔传统文化,将使我们更加全面了解维吾尔民族文化内涵,进而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

摘要:维吾尔谚语是维吾尔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维吾尔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本文通过解析有关植物类的谚语,试图透视出维吾尔民族独特的地域文化、园艺文化和树木文化。

关键词:维吾尔谚语,植物,文化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绿色交通理念下的交通运输规划下一篇:高校管理工作中法制意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