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你看懂新闻联播

2022-09-19

第一篇:教给你看懂新闻联播

教你看懂网球比赛

首先说说网球的记分:网球发球不同于乒乓球羽毛球。一人是一局一局的发球,而不是你发两个我发两个。赢了自己发球局就叫保发。赢了对手发球局就叫破发。要赢一局就要先赢四分,网球里记分是 15 30 40 这样记的。15就是第一分,30就是第二分 40就是第三分。当选手赢的第四分时这个发球局就拿下。如果是自己发球局就是上面说的保发,赢下对手的发球局就要破发。其中如果两个人都得到40:40 谁先赢一分就记作AD 也就是占先。如果你占先的一方再赢一分就赢下这局。如果输了记分回到40:40。这样裁判会通报dues 也就是平分。直到占先的选手赢下这一局.

网球比赛通常是三盘两胜,只有男子大满贯赛事才是五盘三胜。

女子都是三盘两胜。所谓一盘就是谁先赢到六局而对方是四局或者四局以下就赢下了这一盘。如果你赢到六局而对方是五局都不算赢下这盘,如果对方是五局你是七局 7:5 也就赢了这盘。当双方前面各自都赢下六局6:6,双方就要打抢七。也就是娜姐赢比赛最后那个抢七。 网球比赛规定当双方打到五局平以后其中谁要先连续赢两局谁才可以赢下这盘。但为了比赛时间不宜过长当打到6:6局时就要打抢七局。抢七局是先发球一方先发个球然后两个选手两个两个的发球。谁先赢到7个就赢下了抢七局也随之赢下了这一盘。所以娜姐在第二盘中7:0也就是这样得来的。如果双方抢七打到6:6以后谁要连续赢两分就赢下抢七。抢七中记分是一分一分记的,而不是15 30 45

解释一下某些大满贯里还有长盘决胜盘. 长盘决胜一般是在大满贯的决胜盘。ATP WTA的巡回赛还是用抢七。比如娜姐的抢七是在第二盘,而不是决胜盘所以抢七赢了就赢了。 长盘决胜是指双方在第三盘 男子第五盘局数都达到5比5了。一个人要连续赢的两盘就是保发加破发。这样才赢的比赛;2010年温网有个长盘一直打到70比68.才分出胜负。 看第一盘最后是谁发球。如果是对方发球局是最后一局,无论保发还是破发都是接发球的一方先发。如果是抢七局,就是第一局先接发球的先发。 根据上一盘最后一个发球局来决定.如果上一盘最后一个发球局是A方发球,那第二盘则为B方先发球.

过网即坠 -------就是球打过网后落点是不是很深但是弹跳不是很高。一般切削会有这种效果。

美网是男子五盘(女子三盘)均为抢七赛制,四大满贯除美网外的澳网,法网,温网的男子比赛前四盘实行抢七,第五盘进行长盘决胜.(女子前两盘实行抢七,第三盘长盘决胜.)

第二篇:3步教你看懂“征信报告”!

个人征信报告究竟该怎么看?你知道吗?

1 .“征信报告”有哪些内容? 个人征信报告内容分为三部分:个人信用信息提示、个人信用信息概要、个人信用报告。

“个人信用信息提示”:是最近5年内的贷款、贷记卡逾期记录,以及准贷记卡透支超过60天的记录。

“个人信用信息概要”:主要是指信贷记录、公共信息和最近两年被查询记录的汇总记录,查询记录显示了机构因为什么原因、通过什么方式、查询的次数等。 “个人信用报告”:最为详细,包括信贷记录、公共记录和被查询记录的详细记录。

▶个人基本信息

身份信息、配偶信息、居住信息、职业信息 ▶信息概要

信用提示、信用及违约信息概要、授信及负债信息概要 ▶信贷交易信息明细

资产处置信息、保证人代偿信息、贷款、借记卡 ▶公共信息明细

住房公积金参缴记录、养老保险金缴存记录 ▶查询记录

查询记录汇总、非互联网查询记录明细

2 .“信用报告”中这几点你要特别注意

个人征信报告是申请贷款时非常主要的资料,里面的信息决定着你的贷款是否会被审批通过,那征信报告上显示的哪几点秘密可能会对你产生影响呢? 1) 多次恶意逾期

造成逾期的行为有很多,大体分为非恶意逾期和恶意逾期。

比如因个人不了解银行还款日的规定,或贷款利率调整银行没有告知个人等原­因造成的逾期,属于非恶意逾期。而如果逾期达到”连三累六“(连续三个月或累计六次),基本上就可以认定为恶意逾期。 2) 为他人担保巨额债务

征信报告中会显示为他人担保笔数。

所以,当你替他人担保时一定要谨慎,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定,更不能以自己的房产等生活必备品作抵押,且最好在合同中写明为“一般保证担保”。否则,可能会为自己带来巨额债务。 3) 个人已有负债

一般来说,一个家庭的总收入至少达到负债的两倍,银行才能同意放款(各家银行对收入负债比率的规定有所不同)。

所以,贷款前一定要根据银行规定的收入负债比率,合理评估自己能获批的大概额度。

4) 征信多次被查询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你的信用报告多次被不同的银行查询,但信用报告中又表明这段时间内你没有得到新贷款或申请过信用卡,可能说明你向很多银行申请过贷款或申请过信用卡且均未成功,这样的信息对你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当然,个人查询信用报告不在此列。 5) 配偶的信用糟糕

个人申请购房贷款时,银行除了对贷款申请者的资料以及信用进行审核外,其配偶的信用也被银行作为一项重要考察因素,一方信用记录不良,很可能导致另一方申请个人房贷失败。

3.关于“征信报告”,你一定不知道这些... 1) 账户数不等于信用卡张数

会发现,自己的账户数远大于信用卡数,这是因为“账户数”不等于信用卡张数。 “账户数”是指您名下分别有几个信用卡账户、几笔住房贷款、几笔其他贷款。报告中,一张双币种信用卡(如含人民币账户和美元账户)相当于2个账户,因此账户数不等于信用卡张数。 2) 欠税、电费欠费也会上征信记录

“公共记录”包括您最近5年内的欠税记录、法院民事判决记录、强制执行记录、行政处罚记录、电信欠费记录。当您没有公共记录时,该部分不展示明细信息。 3) 婚姻状况并非来源自民政局

你知道吗?婚姻状况信息并不直接来源于民政局,而是由办理业务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其内容来自本人提供给金融机构的信息。 4) 未销户不等于未结清

“未销户账户数”是指名下未销户(含正在使用和尚未激活)的信用卡账户数量。“未结清账户数”是指您名下未结清住房贷款和其他贷款的账户数量。 5) 谁查过报告会显示

征信报告最后的“查询记录”会反映信用报告被查询的历史记录,显示何机构或何人在何时以何种理由查询过您的信用报告。展示内容包括查询日期、查询者和查询原因。

6) 除了自己以外,还有谁能看到我的信用报告?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在审查您的信贷申请时,可以看您的信用报告,但必须经过您的书面授权;如果您已经是某家商业银行的借款客户,或持有它的信用卡,这家商业银行也可以看您的信用报告,但不需要经过您书面授权。 7)怎样才算“不良记录”?

个人信用报告只作客观记录,征信报告中不会显示信用良好或者信用不良的结论。

目前一般的商业银行对个人信用都以逾期还款6次或以上,来作为个人是否有不良信用记录的节点。对商业贷款,银行会有一定的处理空间。公积金贷款则较为严格,一般有6次以上住房贷款不良记录的均不批公积金贷款,其申请将会作退件处理

8)逾期记录保留几年?

不良信用记录不会伴随终生。信用报告只记录五年内的信用状况,展示消费者最近五年内的逾期记录。也就是说,五年前的不良记录将不会显示。 5年期限的起点应从逾期还款者还款完毕那天起,如果一直不还,说明逾期还在发生,就不受5年期限限制。 9)怎样消除不良记录?

正确的做法是继续使用该卡24个月以上,在此期间要做到消费后按期还款,这样信用不良记录会被新记录冲掉,影响缩小。

这是因为在个人信用报告上一般显示的是信用卡最近24个月的还款记录,即使销了卡,逾期还款记录5年内会一直保留在他的个人信用报告里。

第三篇:让你看懂血液常规检查报告

手术、化疗、放疗前后均需行血常规检查。其中的指标的异常会影响这些治疗措施的进行。但很多病人与家属拿到化验单看不懂,感到很困惑。现仅就血常规的一些化验项目的临床意义作一简要说明,供参考:

1、血红蛋白(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0~16.0g/dl)【10】

女:110~150g/L(11.0~15.0g/dl【10】

临床意义:

增高:有生理性或病理性,在肺癌病人中较少见。

减低:可反映贫血的程度。病人的营养状况不佳、手术后失血过多、化疗后等均可出现。

2、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5.5)×1012/L(400~550万/mm3)【0.01】

女:(3.5~5.0)×1012/L(350~500万/mm3【0.01】

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及红细胞增多症。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缺氧等。

减低:手术后失血过多、化放疗疗引起的红细胞减少、其他情况引起的贫血、血液稀释后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4~10)×109/L(4000~10000/mm3)【0.001】

临床意义:

增高: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恶性肿瘤及白血病等。

降低:这是化疗病人最常见的副作用。另外,某些感染、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出现。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血液中含有粒性、单核性和淋巴性三类白细胞。粒细胞又根据胞浆中含有的颗粒性质不同,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及中性粒细胞三种。

(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

正常参考值:0.50~0.70(50%~70%)【0.01】

临床意义:

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血细胞破坏、急性失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放射线或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病毒性感染、伤寒、某些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

(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

正常参考值:0.01~0.05(1%~5%)【0.01】

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等。

(3)嗜酸性粒细胞(E):

正常参考值:0.005~0.05(0.05%~5%)【0.01】

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及血液病等。

减少:见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大手术病情严重及传染病、伤寒、副伤寒等病患者。

(4)嗜碱性粒细胞(B):

正常参考值:0~0.01(0%~1%)【0.01】

临床意义:

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某些转移癌。

减少:无临床意义。

(5)淋巴细胞(L):

正常参考值:0.25~0.35(25%~35%)【0.01】

临床意义:

增多: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恢复期及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等。

减少:接触放射线及应用皮质激素之后。

(6)单核细胞(M):

正常参考值:0.03~0.08(3%~8%)【0.01】

临床意义:

增多: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减少:临床意义不大。

5、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100~300)×109/L((100~300)×103/mm3)【1.0】

临床意义:

减少: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急性白血病、伤寒、脾功能亢进及进行体外循环时、化学药物中毒。

增高:某些化疗药物或放疗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其他的疾病引起则较少见,有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术后。

血液常规检验及其临床意义

1.血红蛋白(Hb)测定:参考值: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

降低:贫血、白血病、大量失血及钩虫病等。

增高:慢性缺氧(肺气肿和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时。

2.红细胞(RBC)检验:参考值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5×1012/L。

临床意义同血红蛋白,巨幼红细胞贫血时减少更为明显。

3.白细胞(WBC)检验:参考值:成年人4~5.5×109/L,婴儿(两周岁以下)11~12×109/L,新生儿15~20×109/L。

增多:细菌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和应激状态(急性出血和大手术)等(妊娠后期、月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可有生理性增加)。

减少:病毒感染、伤害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极严重感染、放射性辐照、肿瘤化疗后和非白血性白血病等。

4.白细胞分类(DC):参考值:中性粒细胞0.5~0.70×(50~70%),嗜酸性凿粒细胞0.005~0.05(0.5%~5%)嗜碱性粒细胞0~0.01(0~1%),淋巴细胞0.2~0.40(20%~40%)和单核细胞0.03~0.08(3%~8%)。

中性粒细胞

增多:多见于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术后和尿毒症等;

减少:见于伤寒和副伤寒、疟疾、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性辐照和肿瘤化疗。

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等;

减少:见于伤寒和副伤寒等。

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氏病和铅中毒等。

淋巴细胞

增多:见于病毒感染。

减少:见于免疫缺陷病。

单核细胞

增多:见于某些细菌感染及单核细胞白血病等。

5.血小板(PLT)检验:参考值:100~300×109/L。

减少:造血功能障碍(如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小板破坏过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及消耗增加(如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时;

增多: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时。

6.红细胞比积(Ht)检验:参考值:男性0.42~0.49(42%~49%),女性0.37~0.43和新生儿 0.49~0.54。

增高:失水和大面积烧伤等所致的血液浓缩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

下降:贫血及血液稀释时。

7.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参考值:成人79~101fl,儿童73~89f1和新生儿可达105fl。

用于贫血分类:增大为巨红细胞性贫血,减小为小细胞性贫血(如严重缺铁性贫血)和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正常红细胞性贫血时正常。

8.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7~32ρg,新生儿可达40ρg。

用于贫血分类:增加见于大细胞性贫血,减少见于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9.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G):参考值:成人320~360g/L,儿童340~410g/L和新生儿可达450g/L。

大细胞性贫血时正常减少,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时正常,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减小。

10.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参考值:0.11~0.16(成人)。 RDW与MCV结合可将贫血分为小细胞均一性与不均一性贫血,正常细胞均一与不均一性贫血及大细胞均一与不均一性贫血,在治疗过程中会有动态变化。

11.网织红细胞(RC)计数:参考值:成人0.5~1.5%,新生儿3.0%~6.0%. 增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溶血性贫血尤为显著,恶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治疗有效会增多,再性障碍贫血等骨髓抑制者减少. 12.红细胞沉降率(ESR):参考值:男性0~15mm/h,女性0~20mm/h,60岁以上男女老人的上限分别为24和34mm/h. 结核病和风湿病活动期、急性炎症、贫血及恶性肿瘤等增快。幼龄儿、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月至产后1个月及60岁以上老人呈生理性增快。

第四篇:教你看懂MT4测试报告

Initial Deposit 起始资金 : 执行测试的帐户交易金额。

Gross Profit 毛利 = 所有获利交易金额的加总

Gross Loss 毛损 = 所有亏损交易金额的加总

Total Net Profit 总净盈利 = 毛利在测试裏的总交易量;

Short positions (won %) 空单的交易总数(空单的成功率); Long positions (won %) 多单的交易总数(多单的成功率);

Profit trades (% of total) 获利单的交易次数(成功率);

Loss trades (% of total) 亏损单的交易次数(失败率);

Largest profit trade 最大的单笔获利金额;

Largest loss trade 最大的单笔亏损金额;

Average profit trade 平均获利金额;

Average loss trade 平均亏损金额;

Maximum consecutive wins (profit in money)

最大的连续获利次数(在这次的获利金额);

Maximum consecutive losses (loss in money)

最大的连续亏损次数(在这次的亏损金额);

Maximal consecutive profit (count of wins)

最大的连续获利金额(在这次的获利次数);

Maximal consecutive loss (count of losses)

最大的连续亏损金额(在这次的亏损次数);

Average consecutive wins 平均的连续获利次数;

Average consecutive losses 平均的连续亏损次数;

以上是项目的解释名词,我们在做统计回测的时候目的有哪些?

1.验证交易策略是否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是否具备获利能力?这里要看的项目就是:

Total Net Profit 总净盈利

Profit factor 获利系数

Expected payoff 预期收益

Profit trades (% of total) 获利单的交易次数(成功率)

2.我要用多少钱来做这个策略?这边要看的是:

Maximal Drawdown 最大亏损金额

Loss trades (% of total) 亏损单的交易次数(失败率)

Largest loss trade 最大的单笔亏损金额

Average loss trade 平均亏损金额

Maximum consecutive losses (loss in money)

最大的连续亏损次数(在这次的亏损金额)

Maximal consecutive loss (count of losses)

最大的连续亏损金额(在这次的亏损次数)

Average consecutive losses 平均的连续亏损次数

3.报表准确度

在MT4的测试报表中有几个项目叫做

Bars in test 经测试过的柱数 这个就是被拿来测试的 K线总数量

Ticks modeled 用於复盘的即时价数量 这个就是在历史资料中最细的测试价格数量

Modelling quality 复盘模型品质

这个就是可以说算是回测结果的参考价值了一般来说最高就是 90%

再好的会赚钱的策略,都会有遇到连续亏损的时候,当你遇到连续亏损发生时最重要的就是你所准备的资金以及你所需要的耐心去等待

4. 要如何知道要准备多少钱来操作呢?

可以从 Average loss trade平均亏损金额 以及 Maximal Drawdown 最大亏损金额来衡量。

比如说我的一年报表平均亏损金额是 48.63 最大亏损是 1226.24 因此按照我的方法我会把 48.63乘以 100 = 4863,而我的最大亏损金额是 1226.24 代表说我如果用 4863的资金去做这个策略,平均的亏损金额会落在帐户资金的 1%内(但不是每一次)而我要承受的可能最大亏损风险是 1226.24/4863 = 25.2%也就是说我的帐户在历史检定之下的最高记录有可能需要承受 25.2%的亏损风险,按照一年的净值图又可以看出我可能需要承受的亏损时间有可能会逼近 3个月。而预期的获利将有可能会是 4483.06/4863=92.1%

因此可以总结以下资料:

A. 我将使用 5000美元做这个策略(接近 4863)

B. 我可能会面临长达 3个月不会有获利(如果刚好进场在最差的时机)

C. 在不获利的这三个月我有可能帐户净值会产生 25%的亏损

以上的条件如果是你可以接受的事实也可能预见他会发生,那你在做这个策略交易的时候就要有上面的心理准备才来做投资。如果不能接受的话就不要做这个投资。而在上面的这三点唯一能够变的就只有帐户资金,因此不管你用多少钱来做这个策略都有可能要面对三个月的不赚钱以及亏损期。

第五篇:一招教你看懂乳腺检查报告单

一招教你看懂乳腺检查报告单——什么是乳腺的BI-RADS分级?

(2013-12-15 15:06:24) 转载科普

乳腺疾病

bi-rads ▼

标签:

分类: 乳腺疾病

随着乳腺增生、乳腺癌等乳腺疾病发病率增高,人们对乳房健康越来越重视,到医院进行乳腺检查的女性朋友越来越多。当她们拿到医生发出的乳腺彩超、钼靶等影像检查报告单的时候,往往对上面写满的各种专业术语感到一头雾水。即使医生解释了也还是不太明白,怎么办?这里教你一招,教你看懂乳腺检查报告单。

在正规医院做完乳腺的影像检查(彩超、钼靶、核磁等),拿到报告单后,你会注意到,在报告单上往往都可以看到一串字母:BI-RADS分级。后面会跟着I、II、III、IV、V等数字符号。“这个BI-RADS分级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很严重?”很多患者朋友看到这个就紧张了。其实,“BI-RADS”是指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的缩写。BI-RADS分级标准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的各种影像学检查,如X线钼靶摄影、彩超、核磁共振等,用来评价乳腺病变良恶性程度的一种评估分类法。BI-RADS分级法将乳腺病变分为0~6级,一般来说,级别越高,恶性的可能性越大。看懂了这个,你也就大概了解了自己乳腺疾病的严重程度。各个级别的具体含义分述如下。 BI-RADS0级:是指评估不完全。需要召回病人,补充其他相关影像检查,或需要结合以前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来进一步评估。 以下为评估完全的最后分级:

BI-RADS1级:阴性结果,未发现异常病变,亦即正常乳腺。 BI-RADS2级:良性病变,可基本排除恶性。定期复查即可。

BI-RADS3级:可能是良性病变,建议短期(一年以内,一般建议3~6个月)随访,医生需要通过短期随访观察

来证实良性的判断,如连续2~3年稳定,可改为BI-RADS2级。BI-RADS3级病变的恶性率一般 <2%。

BI-RADS4级:可疑恶性病变。需要医生进行临床干预,一般首先考虑活检,如空心针穿刺活检、麦默通活检或

手术活检。此级可进一步分为4a、4b、4c三类。

4a:需要活检,但恶性可能性较低(3%~30%)。如活检良性结果可以信赖,可以转为半年随访。

4b:倾向于恶性。恶性可能性为31%~60%。

4c:进一步疑为恶性,可能性61%~94% BI-RADS5级:高度可能恶性,几乎可以肯定。恶性可能性≧95%,应采取积极的诊断及处理。

BI-RADS6级:已经过活检证实为恶性,但还未进行治疗的病变,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当然,诊断一个疾病的过程绝非这样简单。还要根据专业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行具体综合分析,拿到报告单后切不可自作主张,必须要请教专业医生,才能得到正确的指导。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计划生育工作承诺书下一篇:结核防治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