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底防渗施工工艺

2022-07-15

第一篇:湖底防渗施工工艺

圆明园遗址公园湖底防渗: 价廉自然的

圆明园遗址公园湖底防渗: 价廉自然的“粘土”还是昂贵有污染的“防渗膜”?

文/谭云

近来,圆明园遗址公园环境综合整治防渗工程的事态发展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国内乃至全世界都在关注,作为一个在海外从事20年水土资源的研究人员,我也不由自主的在思考,圆明园公园湖底防渗工程该如何收场?觉得有话要说。我的话希望是对社会负责任的。

通过各种媒体初步了解到众多专家的观点,有赞成目前采用的防渗措施的,也有很多坚决反对的。但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水”是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灵魂。还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 北京严重缺水,圆明园也不例外严重缺水。圆明园公园管理处认为圆明园湖底渗漏严重,所以采用了目前的铺设防渗膜的工程措施。目前的防渗工程,采用防渗膜,膜上再添加0.5到1.5米的覆土,用来栽种水生植物,侧防渗则是用水泥石料完成的。

湖底防渗这个概念本身不应该有错,关键是铺设防渗膜是不是适合圆明园这个遗址公园,采用的防渗措施是不是最佳方案,会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是否和周边环境及园林生态景观协调,是否能永久解决渗漏问题。

如果按照目前的方案实施,铺设防渗膜后,不利影响是显然的,许多专家也都表述过:例如防渗膜在水域环境中的老化碎裂,给湿地土壤带来无法清除的塑料污染。还有专家认为目前的防渗膜埋在湖底的泥土中甚至将危害湿地植物的根系发育,从而使植物生长不良,这对水质净化极其不利。铺设

防渗膜后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换会受到限制或基本隔绝,防渗膜就阻断了对地下水的补充。将来如果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的压力将会把膜从土层中推举出来。这些都是可能出现的情况,这些隐患当然会引起公众的担心。

当我在媒体中了解到圆明园防渗工程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我们应该用地球赋予我们的天然材料----粘土。经过近期仔细查找专业文献以及和同行们的研究讨论,我的想法得到了中国及其他国家一些水土界面专家的认同。

我认为圆明园遗址公园湖底防渗工程,不仅需要科学防渗,更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做到与自然和谐! 如果我们采用粘性较强的土壤作为防渗材料,上面所提到的问题大都可以避免。具体的想法比较简单,根据需要的水分传导度选择适当粘性的土壤,并且根据需要的水分传导度对粘土层进行压实处理,粘土层上再添加1米左右的砂壤性土壤,供水生植物生长。

众所周知粘土的主要特质是:

1、保持水分能力极强

2、既能吸收也可释放水分

3、能吸收和释放养分。北京周边粘性较强的土壤不难找寻。商业用蒙脱土也可以考虑。

我觉得这样的系统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粘土层可以大幅度降低渗漏,而不是完全停止渗漏,能保证适当渗漏率,所以不影响湖水与地下水的双向调节,不使湖水变成死水,实际上渗漏率可以人为制定,需要多少就是多少。如果将来地下水上升,地下水上升是一个比较慢的过程,地下水可以透过粘土层,进入湖泊,这样并没有阻断地下水的供给。这个解决方案可以说是永久性的,不会出现防渗膜破裂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

同时粘土对水质净化也有重要作用,特别是粘土可以不断吸附水体中的无机磷化物,从而避免湖泊的富氧化过程,避免有毒性的藻类生长。

这样的系统不违背文物保护原则,不影响历史园林的保护,有利于当地的生态系统恢复,与周围园林景观自然和谐。这样的系统有利于湿地植物根系发育,有利于植物生长。

粘土系统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是造价低,粘土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的天然的物质,随处可取!我相信北京附近一定有粘性强的土壤。在国外,市场上应该有商用粘土供应,既我们土木工程专家所熟悉的蒙脱土。

粘土系统还有个优势,粘土可以直接注入,不需要将水体全部放干,挖地三尺,尤其是侧渗很容易用这种方法控制。粘土可以形成纵向的横向的防渗屏障。圆明园湖泊也不过数米深而已,技术上不应该有难度。我在这引用一段文章:“Hydroinsulation Clay Barriers offer a low pressure polymineral clay injection system which is very effective in creating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hydraulic barriers at several hundred metres depth on problematic sites”。这句话时说“粘土防渗屏障技术”是指可以将多元素粘土直接注入几百米深的土壤层形成纵向或者横向的有

效防渗漏屏障的技术。

使用粘土防渗,既有科学依据,还有实践证明,可操作性强!造价低!与自然和谐!

渗漏问题不是中国独有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类似问题,大到一个湖泊,小到一口水井,都得考虑渗漏问题,我们为什麽不借鉴他人的经验,从而更好的维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呢?国外使用粘土防渗漏很普及,不仅有很多专业书籍介绍此类防渗措施,还有国外专门从事湖泊池塘建设的商业化土木工程公司所推崇的网站,例如:http:///。在这里,我要指出的是:目前,粘土系统在防止污染物渗漏方面用的比较多一些,这样的例子很多。

渗漏问题是现代才有的吗?在我们还没有塑料膜之前,我们的前辈是用什么防止渗漏?采用粘土层防渗古人早有用过,在中国农村,尤其是湖北,四川,重庆,贵州等边远山区农村的水井就是靠粘土层保持水分的。

目前的防渗工程是从工程角度出发,我个人认为缺乏深入科学研究,缺乏数据,缺乏科学依据。在许多国家,一个像这样具有深远影响的工程,需要较多的研究、论证和数据来支持。

从学术角度来讲,湖底渗漏是可以测定的,可以量化的,可以跟踪的。我们在做决策之前,应该了解渗漏速率是多少,相对蒸发蒸腾,有多少是渗漏等等。另外,湖底渗漏是可以模拟的,这样的三维计算机模型已经存在,我辅导过的博士就做过水土界面物质交换的研究。只需要根据圆明园公园湖泊的实际几何参数,这个地区的水文参数,就可以模拟渗漏速率。至少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圆明园湖泊系统,帮助我们制定防渗方案。

在报上看到国家环保总局召开了圆明园防渗工程听证会,据说是北京最大的听证会,有70多人参加,以环保、文物、建筑、规划、水利等方面的专家为主。据说是为了确保各个层面人员的平衡。我不知道有没有水土界面的专家,土壤专家,以及湖泊渗漏监测模拟专家。北京就有很多世界级的此类专家,圆明园附近有着中国著名的农业大学,清华也有许许多多的土木专家,这些著

名的学府几乎都和圆明园接壤。

生活在科技创新时代,科技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伴随着科技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空间被科技的衍生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所侵染。面对许许多多的选择,我们只有在做好充分的研究,考证和实践证明的基础上才能做出适宜的决策,才能维护好人类与自然的微妙的和谐关系。

第二篇:浆砌石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及流程

1、概述

汾河灌区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灌溉面积149.55万亩,是山西省最大的自流灌区。灌区现有工程绝大部分建于二十世纪

五、六十年代,现骨干渠系建筑物完好率仅为65%,且干、支两级渠道防渗率仅为31%,斗以下几乎无防渗,且现状防渗渠道已基本损毁,灌区目前的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49。为了减少输水损失,节约水资源,减少渗漏,提高水的利用率,对汾河灌区节水续建配套改造。二坝西一支渠道防渗型式为浆砌石结构,侧墙为重力挡土墙结构,墙顶宽0.6m,墙底宽1.2m,墙高1.7m,基础深1.0m,基础宽1.7m,底板0.5m。设计流量4.75m3/s,渠底宽5.0m,纵坡1/2500。

2、工程地质

灌区地层属新生界全新松散沉积层。由于灌区地处太原盆地中部的汾河两侧,土壤母质为汾河冲洪积沉积物。土壤颗粒较细,结构松软,以壤土、砂壤土为主,局部有粉细砂及砂壤土。粉细砂和砂壤土层具有振动液化问题。防渗渠道沿线为稻田种植区域,地下水水位较高。

3、施工准备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技术难度小,适宜分段作业,工程属原有渠道改建,施工现场道路采用渠堤道路,施工场地较狭窄;因石料用量较大,故石料的合理堆放与施工场地、道路要综合安排。

3.1由于施工场地较狭窄,且只能一侧运料,故采用先进行石料无法堆放侧的渠堰施工,再进行另一侧渠堰施工,完成土方回填后,再进行护底施工,最后进行压顶。

3.2土方开挖前,根据场地情况及施工图纸要求,备足相应的砌筑基础的石料,以避免基槽开挖后,因石料不足停工而导致基槽塌方。并且要留出足够的施工进出场道路,以便于后续石料、砂浆的运输。

3.3按照设计要求,测定渠道轴线及开挖开口线并作出标记,并每50~100m测设一固定高程,以利施工过程中进行高程控制与校核。

4、施工工艺及流程

4.1土方开挖

4.1.1本工程属已建渠道维修改建,渠道淤积严重,地下水位较高。开挖深度达3.5m左右,人工开挖形成二次倒运且费时费力。故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成槽速度快,可以把土料直接堆放在离施工区域较远的地方,避免了土料堆放与石料存放之间的矛盾,加快了施工进度。

4.1.2由于渠道淤积严重,开挖时将基础以外渠道底部的的淤泥也应全部挖除,必要时进行超挖换填,以避免渠道淤泥流入基槽内而造成二次开挖,影响工程质量。

4.1.3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边坡进行开挖作业,并随时测量校正开挖平面尺寸和标高,以避免出现严重的超欠挖现象。

4.1.4渠道防渗施工战线较长,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地质情况,采取大边坡开挖、打桩、支挡土板、临时支撑等不同形式的支护结构,以避免塌方,造成事故。

4.2浆砌石施工

4.2.1石料的选用

砌石体的石料应选用材质坚实,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用于表面的石材,应色泽均匀。石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国家施工规范要求。

4.2.2浆砌石体砌筑

4.2.2.1砌筑前,应在砌体外将石料表面的泥垢冲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体表面湿润。

4.2.2.2浆砌石施工采用座浆法分层砌筑。砌筑应先在基础面上铺一层3~5cm厚的稠砂浆,然后安放石块。

4.2.2.3砌筑程序为先砌“角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

A、角石用以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和开头,在选石与砌筑时须加倍注意,要选择比较方正的石块,先行试放,必要时须稍加修凿,然后铺灰安砌,角石的位置砌筑方法必须准确,角石砌好后,就可把样线挂到角石上。面石可选用长短不等的石块,以便与腹石交错衔接。

B、面石的外露面应比较平整,厚度略同角石。砌筑面石也要先行试放和修凿,然后铺好砂浆,将石翻回座砌,并使灰浆挤紧。

C、腹石可用较小的石块分层填筑,填筑前先铺座浆。放填第一层腹石时,须大面向下放稳,尽量使石缝间隙最小,再用灰浆填满空隙的1/3~1/2,并放入合适的石片,用锤轻轻敲击,使石块挤入灰缝中。

D、砌筑时石块宜分层卧砌,

每砌3~4皮为一个分层高度,每个分层高度找平一次。要求平整、稳定、密实、错缝、内外搭接,且两个分层高度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cm。必要时设置拉结石,不得采用外面块石、中间填心的方法,不得有空缝,砌缝一般宽2~3.5cm,严禁石块间直接接触。

E、砌体每天砌筑高度不应超

过1.2m,砌筑过程因故临时中断时,应留阶梯形斜槎,其高度不应超过1.0m,且应待砂浆强度达到2.5MPa后才可继续施工。

F、在继续砌筑前,应将原砌体表面的浮渣清除,砌筑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体。

4.2.3勾缝

勾缝应在砌筑施工24h以后进行,先将缝内深度不小于2倍缝宽的砂浆刮去,用水将缝内冲洗干净,再用标号较高的砂浆进行填缝,要求勾缝砂浆采用细砂和较小的水灰比,其灰砂比控制在1:1~1:2之间。勾缝应保持块石砌合的自然接缝,严禁勾假缝,凸缝。力求美观、匀称,块石形态突出,表面平整,粘附的砂浆清理干净。

4.2.4浆砌石体养护

砌体完成后,须用麻袋或草袋覆盖,并经常洒水养护,保持表面潮湿。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5~7d,冬季期间不再洒水,而应用麻袋覆盖保温。在砌体未达到要求的强度之前,不得在其上任意堆放重物或修凿石块,以免砌体受振动破坏。

第三篇:屋面防渗水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渗漏水防治方案

屋 面 防 渗 水 施 工 方 案

xxx项目 2013年5月6

屋面防渗水施工方案 ................................................................................ 2

一、工程概况 ...................................................................................... 2

二、编制依据 ...................................................................................... 2

三、一般要求 ...................................................................................... 2

四、施工做法 ...................................................................................... 3

1、上人平屋面防渗漏: .............................................................. 3

2、不上人平屋面防渗漏 .............................................................. 4

3、斜屋面防渗漏: ...................................................................... 6

4、斜屋面横墙处防渗漏: .......................................................... 7

5、出屋面管道根部防渗漏: ...................................................... 9

6、女儿墙防渗漏: .................................................................... 10

五、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 11

1、文明施工: ............................................................................ 11

2、安全施工: ............................................................................ 11

1

屋面防渗水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xxx房地产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xxx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安全监督:xxx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勘测单位:xxx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x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xxx有限公司

工期目标: 20xx 年 xx月xx 日开工,计划

20xx年 x 月 xx日竣工

xxx工程包括xxx#楼,共xx栋多层,xx栋别墅。部分别墅地下一层,地上xx层,多层xx层,总建筑面积约xxx平方米。工程开工日期为20xx年 xx 月xx 日。

二、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及答疑等相关资料。

2、xxx工程招标施工图。

3、业主对质量、工期的要求。

4、招标工程现场施工条件。

5、xxx的产品质量实测操作指引

6、xxx公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工程管理条例、作业指导书等有关文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验标准》JGJ59-9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范》(DBJ01-26-96)

三、一般要求

1、结构自防水

屋面结构自防水是屋面防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屋面自防水的性能,除了根据结构计算确定结构配筋以外,适当增大屋面板的配筋率、在板面配置双向钢筋网对于控制板面裂缝、提高结构自防水性能尤为重要。

另外,降低屋面混凝土塌落度,混凝土浇捣密实、表面压实收光等施工措施都会提高屋面自防水性能。

有条件时应优先采用防水混凝土。

2、一般屋面做法

在防水层在下、防水层在上的屋面保温层内设置排气孔,能够排掉保温层中的湿气,防止防水层起鼓、破坏。

2

屋面表面的刚性防水层的分格缝间距不得大于规范规定的 6m×6m,建议 3m×3m,以利于混凝土自由收缩、在分仓缝间不出现不可控裂缝。分格缝内嵌填密封膏。

平屋面应尽量优先选择结构起坡,以避免找坡带来的房屋重量增加和找坡层裂缝。

3、斜屋面混凝土

斜屋面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当屋面坡度大于 45 度时,应在上部支设封闭模板,防止混凝土因塌落度过大而难于浇筑或混凝土浇捣不密实。

四、施工做法

1、上人平屋面防渗漏:

1.1、做法说明:

本做法适用于上人平屋面的防渗漏处理。

屋面应优先采用保温层在防水层之上的倒置式体系, 在北方雨水不多保温要求高的寒冷地区可采用保温层在下、防水层在上的顺置式做法。

屋面坡度应优先采用结构起坡。当室内顶棚有装饰可以掩盖楼板不平时,应优先采用同一板厚结构起坡,否则,则下平上起坡。实在因为条件限制不能结构起坡时,可用找坡层起坡。

屋面坡度应不小于 2%。 1.2、工艺流程: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闭水试验及结构修补——保温层——找平层/找坡层——防水层——闭水试验——隔离层——刚性保护层——装饰面层

1.3、构造做法:

3

(1)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屋面可采用抗渗混凝土或一般混凝土, 在满足施工条件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低塌落度混凝土。

屋面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确保结构主体的抗渗性能。屋面板应在浇筑混凝土时原浆收平压光。

(2)闭水试验及结构修补

完成各种出屋面管道、烟道、落水口等的安装及四周封堵后,进行结构闭水试验并对渗漏处进行修补。

(3)保温层

防水层表面干燥后,铺设挤塑聚苯保温板。

保温板厚度根据节能计算确定。 (4)找平层/找坡层

在可能的条件下,可优先考虑保温层起坡。

当保温层起坡时,在保温层上作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保护层)。

用找坡层起坡时应优先选用细石混凝土,慎用陶粒、膨胀珍珠岩等轻骨料混凝土。

必须在所有出屋面或与屋面相交的管道、烟道、墙体等与屋面相交的阴角处用水泥砂浆抹成半径不小于 50mm 的圆角。

(5)防水层

防水层采用不小于 2mm厚的聚氨酯防水涂膜,或不小于 4mm 厚的防水卷材。

女儿墙根部、出屋面管道、烟道、落水口等阴角部位须增加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材 料及做法与防水层相同,防水附加层应从阴角开始上反和水平延伸各不小于 250 mm。

(6)闭水试验

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将落水口临时封堵,进行 24 小时闭水试验,屋面最高处蓄水深度30~50mm。并安排专人检查记录。发现渗漏应分析原因并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次闭水,直至无渗漏发生。

(7)隔离层

在防水层上满铺一层无纺聚酯纤维布做隔离层。 (8)刚性保护层

浇筑刚性保护层时应作好对防水层的保护,不得对防水层造成任何破坏。

刚性保护层为:40mm 厚C20 细石混凝土,内配φ6@200 单层双向钢筋网,四周墙根处设伸缩缝,缝宽 20 mm,缝内嵌填密封胶;按要求设分格缝,缝宽 10mm,缝内钢筋断开、并嵌填密封胶。

(9)装饰面层

根据建筑设计做法施工面层。面层应设分格缝,并与保护层的分格缝对齐。

2、不上人平屋面防渗漏

2.1、做法说明:

本做法适用于上人平屋面的防渗漏处理。

屋面应优先采用保温层在防水层之上的倒置式体系, 在北方雨水不多保温要求高的寒冷地区可采用保温层在下、防水层在上的顺置式做法。

屋面坡度应优先采用结构起坡。当室内顶棚有装饰可以掩盖楼板不平时,应优先采用同一板厚结构起坡,否则,则下平上起坡。实在因为条件限制不能结构起坡时,可用找坡层起坡。

屋面坡度应不小于 2%。

4

2.2、工艺流程: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闭水试验及结构修补——保温层——找平层/找坡层——防水层——闭水试验——隔离层——刚性保护层

2.3、构造做法:

(1)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屋面可采用抗渗混凝土或一般混凝土, 在满足施工条件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低塌落度混凝土。

屋面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确保结构主体的抗渗性能。屋面板应在浇筑混凝土时原浆收平压光。

(2)闭水试验及结构修补

完成各种出屋面管道、烟道、落水口等的安装及四周封堵后,进行结构闭水试验并对渗漏处进行修补。

(3)保温层

防水层表面干燥后,铺设挤塑聚苯保温板。

保温板厚度根据节能计算确定。

(4)找平层/找坡层

在可能的条件下,可优先考虑保温层起坡。

当保温层起坡时,在保温层上作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保护层)。

用找坡层起坡时应优先选用细石混凝土,慎用陶粒、膨胀珍珠岩等轻骨料混凝土。

必须在所有出屋面或与屋面相交的管道、烟道、墙体等与屋面相交的阴角处用水泥砂浆抹成半径不小于 50mm 的圆角。

(5)防水层

防水层采用不小于 2mm厚的聚氨酯防水涂膜,或不小于 4mm 厚的防水卷材。

女儿墙根部、出屋面管道、烟道、落水口等阴角部位须增加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材料及做法与防水层相同,防水附加层应从阴角开始上反和水平延伸各不小于 250 mm。

(6)闭水试验

5

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将落水口临时封堵,进行 24 小时闭水试验,屋面最高处蓄水深度30~50mm。并安排专人检查记录。发现渗漏应分析原因并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次闭水,直至无渗漏发生。

(7)隔离层

在防水层上满铺一层无纺聚酯纤维布做隔离层。

(8)刚性保护层

浇筑刚性保护层时应作好对防水层的保护,不得对防水层造成任何破坏。

刚性保护层为:40mm 厚C20 细石混凝土,内配φ6@200 单层双向钢筋网,四周墙根处设伸缩缝,缝宽 20 mm,缝内嵌填密封胶;按要求设分格缝,缝宽 10mm,缝内钢筋断开、并嵌

填密封胶。

3、斜屋面防渗漏:

3.1、做法说明:

斜屋面排水必须体系完整、排水畅通。明沟设置、排水流向以及落水管布置应根据屋面形状做好深化设计和细部构造详图,保证排水通畅。 3.2、工艺流程: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找平层——防水层——淋水试验——保温层——保护层——挂瓦条——屋面瓦

3.3、构造做法:

(1)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屋面可采用抗渗混凝土或一般混凝土, 在满足施工条件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低塌落度混凝土。

屋面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确保结构主体的抗渗性能。屋面板应在浇筑混凝土时原浆收平压光。

浇筑屋面板时应预留与上部混凝土保护层的连接钢筋,钢筋直径Φ

12、长度应深入上部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 200mm,间距不得大于 1000×1000mm。

6

(2)找平层

如屋面板不能在浇筑混凝土时一次收平压光,则可用 1:3水泥砂浆找平。

砂浆找平前必须把屋面所有洞口封堵完毕,并保证封堵密实。

必须在所有出屋面或与屋面相交的管道、烟道、墙体等与屋面相交的阴角处用水泥砂浆抹成半径不小于 50mm 的圆角。

(3)防水层

防水层采用不小于 2mm厚的聚氨酯防水涂膜。

女儿墙根部、出屋面管道、烟道、落水口等阴角部位须增加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材料及做法与防水层相同,防水附加层应从阴角开始上反和水平延伸各不小于 250 mm。

用聚氨酯涂刷预留钢筋与屋面板相接处及其周围,保证该处不发生渗漏。 (4)淋水试验

防水层施工完毕后, 将水引至坡屋面顶部淋水, 淋水时间不少于 2 小时, 或大雨后检查。如有渗漏,应查明原因并进行整改。

(5)保温层

防水层表面干燥后,铺设挤塑聚苯保温板。

铺设保温层时应作好对防水层的保护,不得对防水层造成任何破坏。 保温板厚度根据节能计算确定。

(6)保护层

保护层为 40mm 厚 C20 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内配φ6@200 单层双向钢筋网。保护层内钢筋应与预留钢筋绑扎连接。

(7)挂瓦条

根据屋面瓦规格及布排方式将挂瓦条固定在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上。

(8)屋面瓦

根据建筑设计做法安装屋面瓦。

4、斜屋面横墙处防渗漏:

4.1、做法说明:

斜屋面排水必须体系完整、排水畅通。明沟设置、排水流向以及落水管布置应根据屋面形状做好深化设计和细部构造详图,保证排水通畅。 斜屋面与横墙相交处必须保证排水畅通,不得积水。

4.2、工艺流程: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横墙——找平层及圆角——防水层——淋水试验——保温层——保护层——自粘性柔性泛水

7

4.3、构造做法:

(1)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横墙

屋面可采用抗渗混凝土或一般混凝土, 在满足施工条件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低塌落度混凝土。

屋面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确保结构主体的抗渗性能。屋面板应在浇筑混凝土时原浆收平压光。

(2)找平层及圆角

屋面找平时应在板墙相交处浇筑细石混凝土并收光,根据板的坡度做出 50~150mm 圆角。 横墙脱模后应清理、修补、打磨。

(3)防水层

防水层采用不小于 2mm厚的聚氨酯防水涂膜。上反高度从天沟底算起不小于 300mm。

(4)淋水试验

防水层施工完毕后, 将水引至坡屋面顶部淋水, 淋水时间不少于 2 小时, 或大雨后检查。如有渗漏,应查明原因并进行整改。

(5)保温层

防水层表面干燥后,铺设挤塑聚苯保温板。

铺设保温层时应作好对防水层的保护,不得对防水层造成任何破坏。 保温板厚度根据节能计算确定。

(6)保护层

保护层为 40mm 厚C20 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内配φ6@200 单层双向钢筋网。 保护层在屋面上必须延伸到泛水的高度以上,并收光压平,以便泛水安装。

(7)泛水安装

泛水可选自粘性泛水也可选择一般泛水,无论什么类型的泛水,其最高处的高度(或叫天沟深度)应根据雨水排水计算确定,其在屋面上的延伸高度须与在墙面上的高度相同。安装泛 8

水若有螺眼则必须用密封胶封严。

5、出屋面管道根部防渗漏:

5.1、做法说明:

本做法为出屋面的管道(如排水、通气管)防渗漏做法。

出屋面管道须在屋面板浇筑混凝土时预先埋入带止水翼的套管,并保证管周混凝土密实。套管应高出屋面 300mm 以上、内径至少应比管道外径大 30mm。 5.2、工艺流程:

清理套管——安装管道——塞缝——找平层及圆角——管周防水附加层——防水层——保温层——刚性保护层及饰面层——打密封胶——保护层

5.3、构造做法:

(1)套管清理

把套管上粘附的灰尘、砂粒、油污、清理干净。

(2)管道安装

安装管道时应注意管道居套管中心,并临时固定。

(3)塞缝

用沥青麻丝塞严管道与套管间的缝隙,上面用密封胶封口。

(4)找平层及圆角

屋面找平时须将套管与屋面相交的阴角处用水泥砂浆抹成半径不小于 50mm的圆角。

(5)管周防水附加层

做完找平层及圆角后,在套管周边 250 范围涂刷防水层,并沿套管根上返 250mm。

(6)防水层

屋面防水层上反到套管顶部处。

(7)保温层

按照屋面保温层设计施工保温层。

(8)刚性保护层及饰面层

按屋面做法施工刚性混凝土保护层和饰面层, 刚性保护层和层饰面层与套管间留 20mm宽

9

伸缩缝并用密封胶封严。

(9)打密封胶

在防水材料的套管周收口处打密封胶封堵。

(10)保护层

在套管周边采用 20 厚 1:2 水泥砂浆抹灰收口,表面收光。 或者在管周浇筑混凝土墩,高度与套管平齐。

6、女儿墙防渗漏:

6.1、做法说明:

当女儿墙高度小于等于 1200mm 时,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墙厚不小于 120mm,配筋由设计确定。

女儿墙高度大于 1200mm 时,结构形式按设计图施工,也可为砌体墙,但出屋面混凝土墙高度必须高于防水层收口凹槽 100mm 以上,防水节点做法参照本图执行。 女儿墙下部混凝土反坎高度为 300mm,反坎应与屋面混凝土一次浇筑。

女儿墙压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女儿墙压顶的外侧应高于内侧,坡度应大于 6%。 6.2、工艺流程:

女儿墙混凝土浇筑——找平层及圆角——女儿墙基层修整——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闭水试验——屋面保温层——刚性保护层及饰面层——凹槽密封胶——抹灰保护层

6.3、构造做法:

(1)女儿墙混凝土浇筑

10

女儿墙下部 300mm 高反坎应尽量与屋面混凝土一次浇成; 如若施工有困难则必须保证女儿墙浇筑前把基层凿毛并充分浇水湿润。

应保证女儿墙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 浇筑时须预留防水层收口凹槽 (深 30mm、 宽50mm) 。其高度应高于屋面饰面完成面 300mm 以上。

(2)找平层及圆角

女儿墙与屋面相交的阴角处用水泥砂浆抹成半径不小于 50mm 的圆角。

(3)女儿墙基层修整

防水层附加层和防水层施工前应对女儿墙表面进行清理、修整,以便防水施工。

(4)防水附加层

女儿墙与屋面相交的阴角处须增加防水附加层。

防水附加层材料及做法与屋面防水层相同, 防水附加层应从阴角开始上反和水平延伸各不小于 250mm。

(5)防水层

防水层须在防水附加层干燥且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防水层材料及做法同屋面,防水层须上反收在女儿墙预留的收口凹槽内。

(6)闭水试验

与屋面同时进行闭水试验。 (7)屋面保温层

按屋面设计要求施工保温层。

(8)刚性保护层及饰面层

按屋面做法施工刚性混凝土保护层和饰面层,刚性保护层和层饰面层与女儿墙间留20mm宽伸缩缝并用密封胶封严。

(9)凹槽密封胶

防水层在 30×50mm凹槽内收口固定,凹槽内须填满密封胶。

(10)抹灰保护层

在女儿墙防水层外抹 30厚 1:2 水泥砂浆,水泥砂浆从屋面开始到凹槽 50mm 以上。

五、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1、文明施工:

1.1、开工前,全体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惯彻执行建委、劳动局及本公司的各项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1.2、建立工地的安全、消防、保卫制度。对外包人员办理进场手续,做到合法用工。 1.

3、施工现场设专职保卫,确保正常施工。

1.4、全体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绝不允许违章指挥、违章施工,违反安全劳动纪律。

2、安全施工:

2.1、进入施工现场要佩戴好安全保护品,严禁违规作业。 2.

2、特殊工种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

11

2.3、用电设备要遵守规范要求,对中、小型电动机具要经常检修。 2.

4、施工现场严禁从上往下掷东西。

2.5、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严禁酒后作业、严禁打闹、夜间施工严禁私自拉线,用电请找电工。

xxx有限公司

20xx年 xx 月xx日

第四篇:防渗膜焊接施工现场照片

施工照片

防渗膜焊接施工工艺

聚乙烯防渗膜安装施工根据具体现场情况和当时气候条件适当预放2%-5%的伸放量;安装基底表面要夯实整平,去掉树根、石块等尖锐物体;基底阴阳角需修整圆顺,圆角半径≧50cm;焊接缝表面必须清理干净;焊接缝需错位安装避免出现十字焊接缝,可采用T型安装铺设;边采用边沟锚固填埋方式或压条密封安装;焊接施工采用双轨热融、单轨热融、挤出式焊条焊接工艺;接缝搭结宽度为10cm-15cm。

防渗工艺特写:

第五篇:人工湖防渗施工技术方案

一、原湖区防渗施工方案

1、施工工序: a、采用225 挖掘机对湖底回填土方进行整平、碾压密实。 b、采用人工清理粒径≤100mm石块、垃圾。 c、湖区蓄水时采用人工踩泥浆300mm深。 因设计方案调整,设计图纸显示人工湖区扩大,人工湖防渗处理并采用二布一膜复合土工膜, HDPE土工防渗膜(规格型号:1.0mm),短丝针刺土工布(规格型号:300g/m2)。

二、湖区调整扩大后施工工序:

1、放干原湖区内蓄水,清理湖底杂物及水草。

2、采用225挖机开挖铺设土工膜铺设层,铺设层深400mm,宽7000mm,开挖出的土方就地堆放用于回填,开挖土方为湿土。

3、铺设层开挖完成后采用挖机就地碾压夯实。

4、两布一膜(HDPE)铺设焊接。

5、150挖机就地回填。

6、150挖机表面平整碾压夯实。

7、湖区驳岸与湖岸连接处防渗,增铺一道宽3m的两布一膜防水层, 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①人工浇水该处已夯实的土壤,土湿透后再由人工穿胶鞋把该处土壤踩成泥浆; ②铺设两布一膜(HDPE)铺贴焊接;

③225挖掘机回填种植土;

④人工平整种植土,然后人工浇水该种植土,土湿透后再由人工穿胶鞋把该处土壤踩成泥浆;

三、防渗土工膜的施工工艺: (1)防渗膜安装条件: A设备检修调试完毕;

B前一道工序已施工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 C气候条件符合防渗膜施工的要求。 (2)防渗膜的焊接施工:双轨热合焊接和热风焊接,应注意的是,焊缝不能平行湖沿方向,应尽量保持与湖沿垂直,其焊接操作应符合如下规范要求

A

双轨热合焊机焊接防渗膜施工程序和工艺要求:

防渗膜的规格采用

(

规格型号: 1.0mm)

,正式施工前检查防渗膜

是否有割伤、裂痕等瑕疵等,并对膜的搭接宽度进行检查,以保证不

同设备要求的不同接缝宽度

(进口设备为

100mm ,

国产设备为

80mm )

选定设备设计参数,设备参数的设定是以取

300 ×

600mm

的小块膜进

行试焊,

然后在拉伸机上进行焊缝的剪切和剥离试验,

对焊缝进行剪

切和剥离检验成功标准为——只能膜被撕坏,不能出现焊口的破坏。

如果检验结果不低于规定数值,

则锁定此参数, 以作为施工时设备所

采用的参数;否则,要重新确定参数,直到试验合格时为止。在焊接

前,

对搭接的

200mm

左右范围内的膜面进行清理,

用湿抹布擦掉灰尘、

污物,使这部分保持清洁、干燥,便可正式施工。

B

热合焊机焊接防渗膜施工程序和工艺要求:

开机后,仔细观察指标仪表显示的温升情况,使设备充分预热。

向焊机中插入膜时,动作要迅速,搭接尺寸要准确。在焊接中,司焊

人员要密切注意焊缝的状况,及时调整焊接速度,以确保焊接质量。

在焊接中要保持焊缝的平直、

整齐,

如膜下有不平整部分应提前采取

应对措施,避免影响焊机顺利自行。遇到特殊故障时,应及时停机,

避免将膜烫坏。

( 3 )

湖边坡应做硬化锚固,即以锚固沟的固定防渗膜,以防防渗膜

移动。

锚固沟为

U 形,

在湖沿向水面方向

2

米范围内设一道混凝土锚

固沟,尺寸为

400mm

×

300mm

(宽×深)

,将防渗膜埋入沟中以后,浇

筑细石混凝土。在湖沿周边另设一道混凝土锚固沟,尺寸为

300mm ×

瑞士

LEISTER

生产的双轨自

动热楔式焊机

200mm

(宽×深)

,将防渗膜埋入沟中以后,回填原土

(

4 )

膜铺设完成后,不得穿带铁钉、铁掌鞋在防渗膜上行走,人力

车的金属支腿要用胶皮类柔软材料包覆;

湖底防渗膜上覆

150mm 厚沙

子,汽车运料时,尽量车不上膜;在膜上卸料时不应使重、硬的物品

从高处下落,直接冲击垫衬。

(

5 )

保护层施工:每个湖中防渗膜需分区域验收,每验收一处后即

可穿插覆土,这样可加快施工进度。

(

6 )

防渗膜的验收:执行国家相关标准。

复合土工膜

入湖管道

KS

胶粘剂

铅丝

入湖管道细部处理方式示意图

四、

施工与检验机械设备配备与安排

1

、双轨自动热楔式焊机

自行式楔焊机(热合机)是二十世纪后

期研制出的焊接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新型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一个电热楔给搭接的两层

材料从中间加热,

再经过具有一定压力的滚轮压合,使两层材料熔融、结合成一体。自行式楔焊机(热合机)能一

次完成一组双焊缝,

并形成一个可充气检漏的空腔,

在设备参数调定

后,焊机将自行完成焊接工作。它有很好的控制系统,以保证焊接质

量,

大大减少了人为操作技艺的影响。

它使焊缝的检漏方法由真空法

改进成充气法,极大的提高了工作

效率。

2

、自动挤压焊机

挤压熔焊机是在

HDPE

防渗膜焊

接中长期使用的专用设备。在九十

年代,楔焊机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后,

在大面积焊接中,它已被取代,但

仍然是

HDPE

防渗膜焊接中必不可少

的生产设备。

对于非直接搭接的部份以及局部补修、

加强等部位的处

理,

都必需应用挤压熔焊机。

挤压熔焊机的基本原理是将送入的与膜

同质的焊条切碎、熔融,然后挤出在两幅膜的接缝上,使三者熔合为

一体。

有温控器直接控制加热系统,

确保熔融的温度总处于最佳的状

态。

本工程因采用

0.5mm

厚防渗膜较薄,

故此种设备只能在局部使用。

3

、热风枪、角磨机

热风枪在

HDPE

防渗膜的焊接中用来为搭接的两幅防渗膜定位。

要保持准确的搭接宽度(≥

60mm

)在以后的工序中不移位,要用热风

枪将焊缝处两幅膜适当粘接。

角磨机是用于焊接前接缝处膜面的清理,

除掉膜表面的氧化层或

蜡质物。

五、注意事项

1

、土工膜铺设前应先放干原湖区内蓄水,通过基础面的验收,合格

后方可进行铺设,

保证铺设面平整不允许出现凹凸不平现象,

清除铺

设面上的杂草物,排除铺设工作面范围内的积水。

2

、土工膜铺设采用纵向铺膜,用

225

挖机开挖铺设土工膜铺设层,

铺设层深

400mm ,

7000mm ,

开挖出的土方就地堆放用于回填,

设层开挖完成后采用挖机就地碾压夯实。

按渠道断面

尺寸计算出铺设

膜料的幅数,裁剪膜料应比渠道断面实际面积大

5%

,接缝采用焊接,

现场拼接焊缝,每道焊缝搭接长度

10cm

,土工膜、塑膜的拼接接头

在施工前应先做焊接工艺试验,

经试验确定的施工工艺和相应的施工

参数,并报监理人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3

、土工膜拼接前必须对拼接面进行清扫,拼接面上不得有油污、灰

尘、并保持搭接面干燥。

4.1

、土工膜应剪裁整齐,保证足够的拼接宽度,在拼接过程中和拼

接后

2

小时内拼接不得承受任何拉力,

严禁拼接面发生错动,

当施工

中出现脱空、

收缩、

起邹等扭面鼓包现象时应将其剔除后重新进行拼

接,土工膜接缝拼接强度不应低于母材的

80%

4.2

、在施工过程中,当日平均气温低于

-3

℃或出现大风天气时,土

工膜在露天环境不允许焊接。

4.3

土工膜在斜坡上搭接时,应将高处的土工膜搭接在低处的土工膜

面上。

4.4

土工膜拼接好后,必须妥善保护,避免阳光直晒,以防受损。铺好的防渗土工膜应

12

小时内在其上铺筑

2cm 厚

M10

水泥砂浆进行保

护,

或者采取其他临时防护措施,

以防紫外线照射加速土工膜的老化。

4.5

土工膜的铺设应根

据坝体断

面设计尺寸要求,应尽量减少接缝,

土工膜铺设应保持松驰状,以适应变形。铺设过程中,作业人员不得

穿硬底皮鞋及带钉的鞋,

不准直接在合成材料上卸放砼护坡块体,

准打桩或用带尖头的钢筋作撬动工具,

严禁在土工膜上敲打石料和一

切可能引起土工膜损坏的施工作业。

4.6

土工膜与基础及支持层之间应适度压平贴紧,顶部锚固长度应符

合施工图纸设计要求避免架空。

4.7

为防止大风吹损,在铺设期间所有土工膜应用砂袋或软性重物压

住,

直至保护层施工完为止,

当天铺设的土工膜应在当天全部拼接完

成。

4.8

采用现场黏结方式进行土工膜的拼接,

应保证有足够的搭接长度,

做到黏结剂涂抹均匀、无漏黏。采用热熔焊接方式进行材料拼接时,

应保证有足够的焊接宽度,防止发生漏焊,烫伤和褶皱等缺陷。

4.9

进行土工膜的保护层施工时,应从坡脚处开始铺设,沿坝坡由下

向上推进行,

应提前规划好施工道路,

任何时候施工设备车辆均不得

直接在土工膜上行驶或作业。

4.10

对在施工过程中遭受损坏的土工膜应及时进行修理,在修

理土工膜前,应将保护层破坏的部位处不符合要求的物料清除干净,

对受损的土工膜、搭接处应清理干净、进行补焊,合格后补充填入合

格的保护层物料,并予以整平。 4.11

铺设工作完成后,经自检合格并做好各项技术资料,报监理工

程师验收。

4.12

土工合成材料完成拼接和铺设后,应及时采用

150

挖掘机就地

回填覆盖,后用

150

挖掘机将表面平整碾压夯实。

5

、土工布铺设工艺要求:

5.1

基层检查:检查基层是否平整、坚实,如有异物,应事无处理妥

善。

5.2 试铺 :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土工布尺寸,裁剪后予以试铺,裁剪

尺寸应准确。

5.3

检查撒拉宽度是否合适,搭接处应平整,松紧适度。

5.4

定位:用热风枪将两幅土工布的搭接部位粘接,粘接点的间距应

适宜。

5.5

对搭接部位进行缝合时缝合线应平直,针脚应均匀。

5.6

缝合后应检查土工布是否铺设平整,是否存在缺陷。

5.7

如存在不合要求的现象,应及时进行修补。

6

、自检与修补

a

、必须检查全部的土工布片和缝。有缺陷的土工布片和缝合

必须在土工布上清楚标出,并作出修补。

b

、必须通过铺设和热连接土工布小片来修补磨损的土工布,

土工布小片要比缺陷的边缘在各个方向最少长

200mm

。热连接必须严

格控制以保证土工布补片和土工布紧密结合,并对土工布没有损害。

c 、每天铺设结束前,对当天所有铺设的土工布表面进行目测

以确定所有损坏的地方都已作上标记并立即进行修补,

确定铺设表面

没有可能造成损坏的外来物质,如细针、小铁钉等。

d

、土工布损坏修补时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e

、用来补洞或补裂缝的补丁材料应和土工布一致。

f

、补丁应延伸到受损土工布范围外至少

30

厘米。

g

、在填埋场底部,若土工布裂口超过卷材宽度的

10%

,须将

损坏的部分切除,然后将两土工布连接;若在坡面上,裂口超过卷材

宽度的

10%

,须将该卷土工布移出,并用新的一卷替换。

h

、施工人员所穿工作鞋及所用施工机具不应损伤土工布,施

工人员不得在已铺设的土工布上做可能伤害土工布的事,

如抽烟或用

尖锐工具戳土工布等。

i

、为了土工布材料的安全,应在铺设土工布前打开包装膜,

即铺一卷,开一卷。并检验外观质量。

j

、特别提出:土工布到现场后要及时进行验收、签证认量。

7

、土工布安装施工注意事项

7.1

土工布只能用土工布刀进行切割(钩刀)

,如在场地内切割,对

其他材料须采取特殊保护措施,

以防由于切割土工布而对其造成不必

要的损坏;

7.2

在铺设土工布的同时,必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防止对下面一

层材料造成破坏;

7.3

在铺设土工布时,必须注意不要让石头、大量尘土或水分等有可

能破坏土工布、

有可能阻塞排水渠或过滤网、

或有可能给接下来的连接带来困难的物质进入土工布或土工布的下面;

7.4

安装结束后,

对所有土工布表面进行目测以确定所有损坏的地主,

作上标记并进行修补,确定铺设表面没有可以造成损坏的外来物质,

如断针等异物;

7.5

土工布的连接必须遵循以下规定:正常情况下,坡面上不能有水

平连接(连接须沿坡面的轮廓不与其相交)

,除修补的地方以外。

7.6

如采用缝合,缝合线须采用与土工布材质相同或超过的材料,缝

合线须为防化学紫外线的材持。

缝合线与土工布应有明显的色差,

便于检查。

7.7

安装时对缝合特别注意以确保没有泥土或砾石覆盖层中的砾石进

入土工布中间。

8

、土工布的损坏和修补

8.1

在缝合结合处

,

须进行重新缝合修补

,

并确保跳针部分的末端已重

新缝合

.

8.2

在所有地区

,

除了岩石斜坡地段

,

漏洞或撕裂部分须用同样材质的

土工布补丁进行修补缝合。

8.3

在填埋场底部 ,

如果裂口的长度超过卷材宽度

10%,

损坏的部分须

被切掉

,

然后将两部分土工布连接起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海参的作用与功效下一篇:红的似火粉的似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