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点拨

2023-02-28

第一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点拨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拨技巧

俗话说:“理不点不明,灯不拨不亮。”可见点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多么重要。同样,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教师用精炼的语言加以点拨,培养学生兴趣,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语文课堂朝着容量大、高效率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的各个方面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在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点拨

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初次读来觉得内容浅显、结构简单,学生必定会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并不需要下多大的工夫就可以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这只是一种不成熟的认识。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准确把握课文的主旨,透彻地理解课文的结构层次、语言的运用特色,教师还是必须下一番研究的工夫,深入地钻研课文,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真正地、高效地学习好每一篇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独具匠心的教学点拨。

如在教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最初读来,学生觉得课文冗长,头绪繁多,课文的内容似乎不大好把握。在整体感知课文时,可采用尝试教学法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尝试阅读课文,然后教师出示尝试思考题: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2.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学生围绕这两题尝试学习,对课文的基本内容,详略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就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二、在发掘教材思想内容、开展思想教育过程中点拨

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本,许多课文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应不失时机地发掘教材的思想因素,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巧妙地利用教材中的思想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教育中“文道统一”的教育思想。有些课文的主题思想较浅显,学生稍加留意或多读课文就自然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染,从中受到教育。但有些课文的思想意义就比较含蓄,蕴涵在词句中不容易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深挖和点拨,达到教育影响学生的目的。

在教学古文《周处》一文时,课文只是简要叙述周处成为三害之一,通过杀虎斩蛟才意识到自己被人们当作了祸害,从而产生了悔改的念头。他通过拜访当时的名人,接受别人的指点,痛下决心改过自新,最后成为忠臣孝子。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 至于通过学习本文要吸取哪些思想因素,如何利用课文的思想内容对学生施以教育影响,课文并没有任何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思想因素,给学生加以点拨,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因此,教师在讲完课文内容后,加以总结点拨:“周处作为一个失足青年,曾经在村中横行霸道,为乡人所痛恨,但他在杀虎斩蛟后看到村民们的态度,认识到自己曾经对乡民们产生过极大的危害。他能认识到这一点是多么难能可贵,而作为一个犯过大错的人要改正错误,是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气和信心,而在改正过程中,要是有人冷嘲热讽,又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恒心。在这些困难面前,周处都挺过来了,最终彻底改掉自己的缺点,终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教师通过简要的板书,加以归纳:“三横之一—杀虎斩蛟———自知为患———欲自修改(勇气、信心)———请人指点(毅力、恒心)———忠臣孝子(成才)”。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对文中的思想内容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在语文学习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和感染;教师还联系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凸现课文的现实意义。

三、在拓展学生的思维、延伸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点拨

青少年学生求知欲强,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课堂上所接触到的知识,而对课堂以外的知识必定怀有极大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抓住教学契机和激发点,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点拨,撩拨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自觉投身于课外的学习活动之中。 如在教学程乃珊的《吾家有女初长成》一文时,课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她爱看《围城》,几乎背得出其中好多她认为的精彩之句;她也爱读《洗澡》,但她仍拒绝《安徒生童话》,也不喜欢我的偶像———张爱玲的小说。”教师抓住这个激发点进行点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作者的女儿为什么爱读《围城》和《洗澡》?这两本书到底写得怎样,你想不想知道?是不是《安徒生童话》和张爱玲的小说写得很糟糕呢?如果你想知道的话,请去阅读这几本书吧,用自己的眼光作个评判。”这样,学生的学习欲望被点燃了,他们在课后纷纷想办法借阅这几本书,并被这几本书深深吸引住了,许多同学还从书中摘录了许多好词、好句和精彩的段落。

不仅以上几点在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精炼的语言加以点拨,在古诗词教学、现代诗教学、作文教学以及作业练习的指导中都需要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使语文课堂教学朝着容量大、高效率的方向发展,使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有效地提高和良好地发展。

第二篇:以学为主、适时点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内容提要: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改革教学提高质量,课堂教学应“搞活开放”

一、 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二、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三、 开展自主探究、注重学生学习过程。

四、 合作交流互动、张扬每位学生个性。

五、 运用现代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精心设计练习、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七、 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关键词:新的理念 教学有效性 搞活开放 激活情感 张扬个性

自己做为一名农村初级中学的数学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从教体会和我校数学教学的现状。认真分析,深刻反思,深深的感到当前农村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质量不高,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吃力。其主要原因是:

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虽然新课改已实施了多年,可大多数教师观念陈旧,嘴上谈讨新课改,实际实施的还是应试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占主体地位。一节课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教师富有激情,滔滔不绝的讲授。虽然教师不断的引导、提问,学生不断的思考、回答,教学气氛很是活跃。可实际上学生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基础好的学生还可以跟上老师的节奏,基础差的学生却无所适从。老师们普遍认为,只要多给学生“灌”一点,“喂”烂一点就可以帮助他们减轻学习负担,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经常听到老师们问学生“听懂了吗?”学生回答“听懂了。”老师才罢休。特别是我们有的老师在的教学时,不顾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一味的追求大容量、高层次。每一节课设计都力争与中考接轨。什么“直击中考”“链接中考”“冲刺中考”等等。似乎只有这样,这节课才算高效果、高水平。也自感问心无愧,良心可安。这种教学把学生当成存储知识的容器。尽管老师们煞费苦心,但往往向学生“灌”得越多,他们就越不愿意动脑筋。老师们激情四射的讲授,学生却兴趣不高,甚至厌烦,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 1

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只是我们老师一方面的“教”,学生只不过是老师进行表演的道具和观众。更有甚者把加班加点,强课占课,“磨”时间作为提高教学成绩的“法宝”。苦教苦学、多讲多练、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但那种靠“磨”出来的学生一时能获得较高的成绩,但往往学习没有后劲。当遇到老师未讲的题目,他们就无从下手。这样的教学反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意志,使其产生厌学情绪。其有效性不言而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进一步使学生在意志力、自信心、理性精神等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新的课程改革以全新的理念展现于我们面前,新的教育理论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等都进行了变革,在新理念下如何适应新教材,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道必选的探索题。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摸索、探究,与同事研讨,认为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为主、适时点拨、“搞活开放”。

一、 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面对新的课程目标,我们每位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传道、授业、解或”的观念。课堂教学不应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而应该是师生互教互学,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交流。因为教学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互相沟通,互相交流的过程。更是师生之间感情、精神平等交流的过程。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

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自觉、主动、深入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把过程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要创建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体参与,合作交流,互动探究,主体发展。课堂教学因该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中展开,以互相尊重,互相坦诚的民主的课堂互动为主要形式。因此我们教师应以“和煦的春风”、“灿烂的阳光”般的姿态来面对学生。优化师生情感,构建一个民主、平等、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有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数学标准》总体目标中强调:“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教学中教师要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生活素材。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生活引进课堂;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创设有吸引力的悬念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设有效的质疑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创设生动的多媒体情境,用多媒体辅助学生学习。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浓厚兴趣。

三、开展自主探究、注重学生学习过程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对知识的传授为主。教学只注重结论。这样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死般硬套,学习不透彻。本次课改最主要的是学习方式的革新。自主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改提出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同时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探究、交流的空间。如:实验教材中设计了“观察”“探究”“思考” “练习”等。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

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学习活动中不仅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结论,更要突出学生学习的过程。因为学习活动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不只是学生学会,更重要的使学生会学。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充分发展。个性得到张扬,从而是他们能深入的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四、合作交流互动、张扬每位学生个性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标提出的课堂教学三维教学目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技能,还要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一堂课的教学既要给学生留下知识、方法及能力,还要给学生留下情感。课堂上教师要进行开放式教学。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知识层次及能力,科学的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互动交流,合作探究。是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去交流、去探索。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及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意志力、自信心、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是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得到发辉,个性得到张扬。

五、运用现代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无疑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革命。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的使用现代技术手段,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多媒体课件,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问题情境、运用生动的动画演示,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代替传统的板书来出示问题和练习,这样可节省大量的时间,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同时利用网络下载的信息可将有限的教材加以扩充和拓展,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多媒体的运用可创设丰富的情境,为学生探究学习搭建互动平台,尤其是新教材中设计的有些内容传统教学手段很难解决:教材中《勾股定理的探索》《平移与旋转》《灯光和影子》《数据的分析》等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可生动的展示给学生,这

充分的体现新课程理念。数学课堂教学我们要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将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科学的整合,实现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新突破,提高教学效果。

六、精心设计练习、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数学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更要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领悟。只有促进深层次的理解才能将知识内化,内化成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练习的功能也应与之匹配,克服低效、无效重复问题。练习设计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精挑细选、科学创新。要以“优化作业设计,减轻课业负担,改善作业结构,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课堂教学例题、反馈练习层次、课后作业布置都要以学情出发,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科学性。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七、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反思教学会使我们从“日常教学”中觉醒过来。“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只有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我们的教育智慧才能不断的增长。有效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有效的反思来实现的,以反思教学促进有效教学。

首先要反思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促进有效教学而创设的特定的教学氛围。这种氛围尤为重要,能对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实践证明创设充满新奇、富有情趣、极具思考的探索情境,能激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产生学习心理倾向,使学生能全身心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其次要反思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对教学内容的反思,达到教师所要教学的内容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生动性、有效性。用充满个性的教学风格去引导学生在参与讨论、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形成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丰富知识素养。

再次反思教学过程,反思教学过程就是对整个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备课、

组织教学、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知识检测等实施全面的自我调控,抓住局部,优化整体,注重教法,努力做到精心设计,精心施教,精心批改,精心点评,求不得半点疏忽与马虎。

最后要反思教学态度,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教学投入是否充分,教学热情是否饱满,教学准备是否得当。只有时刻以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去认真对待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走进新课程》

《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有效教学学习体会》

第三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标下点拨教学法的运用

浅谈新课标下点拨教学法的运用

新课标理念表明,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架设知识大桥的引导者和帮助者。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承担起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任务呢?如果教师在课堂中没有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必要的点拨引导,那必然会导致学生研读不得法,最后造成教学目标无法完成,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弱势学生无所适从的局面。所以我认为在新课标课程中教师注重运用点拨教学法,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维,排除疑难,教给学生方法,发展其能力,必定使课堂教学获得显著的效果。安徽特级教师蔡澄清在《简论语文点拨教学法的要义和操作》中指出:“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眼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

“相机诱导,适时点拨”是点拨教学最重要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机遇,给予引导,针对需要,及时点拨。下面,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例子谈谈我运用点拨教学法进行教学的体会。

一、用激趣点拨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还是有效地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索。在课堂之初注意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学生学习心理等方面提出问题,进行点拨,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有了自主研究得出成果的欲望,那样就奠定整个课堂教学活跃探讨的气氛。例如我在讲授裴多菲的《我愿我是急流》时,教学重点是感悟诗中意象之美,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欣赏诗歌结构整齐、反复咏唱的艺术美。如何打开学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呢?我则通过读的点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是这样点拨激趣的:这首诗有人理解是爱的表白,所以读得激情满溢;有人理解为爱的独白,所以读得细致轻柔,你认为该怎样呢?请读三次给自己听听。要求读三遍:①未成曲调先有情;②通过节奏停顿和快慢把它的情感表达出来;③进行情景,读出个性。通过朗读的点拨,学生已基本走进诗中意境,对诗中的感情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感悟。

不仅诗歌可以通过朗读激趣,其他的文体也可以通过诵读、提问来激趣。再如学习《论修身》时,我提出了一个要求:每人读完《论修身》,必须感悟到五种修身的方法精神。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认真阅读起课文来。

这样在文章中开头以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学习心理为出发点的激趣点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品读,自主体悟。

二、用推导点拨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社会生活经验的不足、思考问题浅尝辄止的习惯等原因,往往会出现分析不透彻,理解不深入的情况。这时,运用推导点拨法就能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理解。例如在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在探讨小说的主题时,学生仅仅把矛头指向了李甲以及孙富,没有想到背后的社会因素。因此,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杜十娘和李甲路上不遇孙富,他们的命运又会怎么样?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不少学生把思想的矛头不仅指向了李甲以及孙富,还指向了整个社会制度:封建家庭容不下杜十娘,所谓富家公子只把她当作玩乐的物品,即使他们不遇孙富,李甲的变节还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杜十娘的命运里有着太多的社会因素。这样一个假设推导问题就轻易地解决了把握小说深层意义的学习任务。

再如教学《汉家寨》时,要学生理解作者在文章中寄予的“坚守”的含义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不仅仅是文章浅层表现出来的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顽强抗争的坚 1 守精神,还寄寓汉家寨的深刻含义,那就是对家国、文化、信念这些精神世界层面的执著保护、追求和不离不弃。对于前者,学生容易理解,而由于学生的文化视野窄等因素要把握后者就比较难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则通过“环境的恶劣我们可以迁移,不必坚守在原地。但是,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处境窘困而我们不能转移改变的呢”这个问题来引导学生。经过讨论,学生得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例如汉语、越剧、昆曲”,“传统优良的道德品质,例如劳动致富、乐于助人、讲求诚信”等等的答案,还能列举了社会现象、社会人物来分析说明。这样一个深入推导的问题,学生讨论积极,思维活跃,他们深刻地理解“汉家寨”的象征意义,“坚守”在人生中的意义。整个课堂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用对比点拨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对比阅读、对比理解是学生深入理解探讨的最好方法。在深刻地领悟文章的主旨或主人公的性格品质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学过的知识内容(这里的知识内容可以是语文课文里的、可以是历史课本的、甚至是化学课本的),联系现实生活等角度去补充、印证或对比课文内容。这样的引导方法使学生思维更开阔、更活跃,对问题的把握更准确更深入。

例如,在上戏剧《俄狄浦王》时,在讨论俄狄浦斯王是否是一个英雄形象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俄狄浦斯为了揭露真相而不惜毁灭自身的做法,我们怎样看待呢?现实中有没有与之相反的例子?请列举现实生活中为了怕牵连自身而失去了求实精神的例子。通过这个问题,学生把握了俄狄浦斯这个人物形象,还得到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再如上《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只是狭隘的家族世仇,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相比浅薄多了,它为何感人至深百年不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我运用对比点拨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自主解决:朱丽叶与祝英台相比怎么样?与林黛玉相比又怎么样?与刘兰芝相比又怎么样?与身边人相比怎么样?学生的回答是多姿多彩的,但都能从正面来肯定朱丽叶:她比林黛玉更有冲破世俗思想的勇气,她和祝英台一样敢于反抗封建家长,有坚守不移的对爱的执着;她比刘兰芝更勇敢,她比自己身边那个为了金钱地位而结婚的人更可贵——通过对比,学生理解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爱的魅力,也对爱有了新的较理性的认识。

四、用批判探究法引导学生个性阅读

新课标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学习,而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创新,教师进行批判探究性点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批判探究点拨即是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传统理解的有理有据的颠覆,也可以是对教材传统理解的补充和充实。通过批判探究,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解。

例如在上《论修身》时,对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我们是否就应该把它当作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来赞美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结合社会现实、自身经历等方面来探讨,最后得出的答案是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这种做法:当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是不好的,那就别施加在别人身上;当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是好的,而别人有需要的,那就征求他的意见,千万不可怀有一种“自己不想要,人人不可得”的心理。这样的点拨探究是有意思的,它能帮助学生获得创新阅读的心理满足感,使得学生有了个性阅读的兴趣和自信。

再如上《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时,关于作品主题,课后赏析是严厉地抨击和鞭挞了民众的麻木、残忍和愚昧。我们一读“麻木、残忍和愚昧”这些词,不免想起了鲁迅和他的《药》。但“麻木、残忍和愚昧”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常态呢?请大家再细读课文,找出依据再阐述“麻木、残忍和愚昧”。问题一抛出,学生兴趣便来了,他们认真地分析了婆婆舍得花大钱来为小团圆治病又有狠心地鞭打她的行为,分析了人们看热闹时既流泪而帮凶的行为,最后他们得了结论:麻木、残忍和愚昧背后是没有对人生命的认识与尊重,是人生百无聊赖的、精神贫穷以致了人性淡失,所以,小团圆媳妇婆婆以及看热闹的人们对小团圆媳妇的死都不会产生道德和良心的压力和遣责,她们对于迫死小团圆媳妇心安理得,甚至还多了饭后的谈资。这样深入的探讨,学生的理解自然就深刻了。当读到现实中三个小青年打死一个乞丐,而群 2 众只是围观无人出来阻止的事件时,同学们都懂得了从生命的角度来评论小青年和群众。这样的理解谁敢说不是比单单表面上的概括要深刻呢?

学无定法,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今天,教师的点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机诱导、相机而拨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利用假设、推导等把学生思考引向深入,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体会和见解。所以无论怎样的课堂结构,教师都需要相机诱导、相机而拨,那样才能承担起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任务。

第四篇:美术课堂中的农村教师教学风格

浅谈美术课堂中的教师教学风格

ktsb.e21.cn/e21sqlimg//file/fff20091204091844_602595192.doc

【摘 要】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而作为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美术教师”,该要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呢?本文结合了一些教师的基层实践,提出一些思考和看法:

一、确立新的主体观及其教学风格——与生共舞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树立新的学习观及其教学风格——与美交融,在教学过程中自我发现、改善。

三、建立新的评价观及其教学风格——与人共赏,提倡激励作用、注重综合评价、尊重个性差异、重视自我评价”。 综之,教学艺术要求与教师个性特征有机结合并达到稳定状态。

【关键词】: 新课程

美术教师

教学风格

德国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看到这么富有哲学寓义的教育名句,作为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美术教师”,该要如何扮演好一个这样既有高难度又有挑战性的角色呢?

本人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将近十年,一直在教育的第一线中实践,经常参加市、县教科研活动,也常参加一些各校教师执教的公开课与观摩研讨课等业务的学习;还与各校的美术教师经常交流、探讨各种相关的教学资讯。但总会察觉到我们的美术教师常常会受到不同客观条件的制约和限制,而受到这种定格的缘由就是——教师的教学风格。虽然她们都会寻找各种能解决它的有效方法与途径,但往往方向很迷茫,每天忙忙碌碌,努力地做了很多,却总是不尽人意。但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美术课程也以全新的姿态走进了校园;走进了师生的生活, 1 使美术教师在这种受到拘束的教学风格中悄然而然地在改变,使之也形成了一种相对独具个性魅力又具有稳定性的教学风貌。

那么新课程改革到底提倡了哪些新的教育理念?使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找到正确的、具有特色的又不受局限的这种教师教学风格呢?就此,本文发表了一些个人的思考和看法。

一、确立与生共舞的教学风格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美术教学风格最大的弊端就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比较习惯于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等组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特别是身心特征和心理需求。原本教师是他们获得学习快乐的引导者和创造者,但就因为没有正确地体悟到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使她们在美术的课堂中无法找寻到学习美术该有的兴趣点。这一普遍的教学现象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忽视学生心理,主观让学生接受,无疑是强人所难、背道而驰的教学。美术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组织教学活动,同时,也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来调动学生活跃的情感色彩,使他们的内在需求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这不仅能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个人风格与特色,而且也能开拓了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夸美纽斯说:教无定法。显然,才能反映出教师真正的教学特征。如在人教版第八册的美术课《图形的设计》中,本课的教学风格主要是体现师生在学中乐,乐中知,知中学的这一氛围里来进行教学。主要是分别对大师的画作与学生的画作进行比较性的具体分析阐述。也就是说既要对大师作品做具体的深入讲解,让学生充分地认知其作品的内涵寓义,又需学生展示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衬托自己的作品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还要介绍学校其她同学的作品,来掌握更广泛的新知识。从而使课堂的整体教学风格变得更为清晰简约,也更富有教学层次。这样的课堂设计的核心不是简单的呈现一些作品的比较而已,而是在这些

2 作品的比较中让学生去更深入地开发他们的创作思维。因为思维的训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心。也是拓宽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使本堂课的教学风格显得更有“浓度”。 再如《我做的笔筒》一课,利用旧纸盒来做笔筒,这种自己创造乐趣的艺术体验会给学生留下历久弥新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启蒙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基于上述理念,为了更好的与新教材同行,我首先应该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满足于把知识和技能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健康、快乐、有完善人格的人。一堂好的课不应该只是教会学生什么,还应千方百计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有的老师在教学中反复大声询问学生:“心情怎么样?开不开心?”我觉得这样的教学行为可以大力提倡,让课堂有浓郁的“人情味”。

其实,教师只要有艺术性的控制自己“启”和“引”的度。就能充分地掌握学生的各心理活动,教学的风格也会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成为激情与智慧共存的综合体。

二、树立与美交融的教学风格

新课改提出: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也就是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而学习方式之所以要改革,就因为“发展”是硬道理,学生从课堂上应该能学到怎样获取知识的方法与他人互动、互环境互动、与人类文化互动,达到自主发展、全面发展、终生发展的目的。这就考验教师如何能鲜明地又具体地实施这一系列的教学目的。

如在实践过程中,我就有幸地学习到几种具有特征意义的教学风格类型,如:

(一)理智型。其特点是:知识内容的交流性强,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大,教师长于理论分析,善于概括和推理;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言语表达逻辑性强,教学态度冷静,追求一种理智的力量和科学

3 的力量,强调以理服人;内容讲授层次清楚,线索分明,课堂教学设计步步深入,层层剥笋;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诱导和点拨,重视质疑问难、讨论和练习等。

(二)情感型。其特点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感情充沛,富有激情,利用情感的感染性,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最终达到以情促知。具有这种教学风格的教师,知识结构有相当的 广度和深度,有丰富翔实的材料,在授课时能旁征博引,使学生从诸多的材料中得出结论,或启迪想象,发展智力;思维敏睫灵活,善于演绎和分析,形象思维占主导,对待学生答问幽默风趣;有较高的语言艺术修养,语言生动形象,具有鼓动性和感染性;教学组织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选择的教学方法、方式有利于教师情感优势的发挥,重视情感陶冶和美感的训练。

(三)情理结合型。其特点是兼有上述两种,理论的阐述富有情感,达到情知交融,即人们常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知交融。

(四)幽默型。其特点是:教师的表达手段(语言表达手段和非语言表达手段)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教师的语言表达诙谐幽默,情趣横生;非语言表达机智幽默,滑稽有趣,富有蕴含性。学生在教师的幽默教学中,激发了学习热情,学到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得到哲理启迪,逐步养成了乐观主义的人生观和热情、开朗的性格。

(五)典雅型。这种课堂教学风格的特点是:庄重朴实,娴熟老练;严谨不苟,蕴含深远,韵味醇厚。这种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是经典的、权威的,但信奉经典而不守古,能够翻新和灵活运用;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稳健、完善、和谐,很少有失误。这种教学风格有一种很深、很浓远的审美感觉。

(六)直观型。这种课堂教学风格的特点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图表、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教学内容,即便是理论知识的讲解,也善于运用图表勾画出知识

4 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便于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性,通过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即以感性促理性。

(七)奇异型。这种课堂教学风格的特点是:富于谜力,奇异地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能巧妙地设置悬念,在变化中看出不变,又能在不变中看出变换。要有发展、有创造,独辟溪径。

综上所述,只要每个人认为能与美的教学融为一体的都可以体现出自己的教学风格;也只要能好好地认识自己的教学特点以及正视自己的教学问题和研究自己的教学风貌,不断的在教学过程中自我发现、改善,未来肯定也会在属于自己教学风格的领域上找寻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三、建立与人共评的教学风格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新课程教学评价观由过去的竞争本位、分等排序为核心的评价观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评价观来建立与人共评的教学风格。而它也以新形式下的模式中生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㈠ 注重对学生学习发展过程的评价:这种教学评价不是根据成绩来给学生下定义、分类别,而是注重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变化,通过评价指引学生更好的发展来反映教师在自然的教学环境中提倡与人共评的教学风格。

㈡ 注重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和学习方法的评价,因为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涵盖多方面的,评价要全面、科学。评价的方式更加民主,也有更大的灵活性,这样教师也就无意识地形成了一种可以创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和奖惩以及方式多样化的教学特点。如新教材设计了“自评自画”、“自说自画”等栏目就非常不错。在实施新的评价模式时,必然会有很多问题出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教学评价风格中就要注意的是:

1、提倡激励作用,不搞“甄别选拔”。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评价应成为促进和激励学生上进的机制,通过评价,让每个学生树立起自卑心和自信心。

2、注重综合评价,不搞“单一标准”。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

3、尊重个性差异,不搞“统一要求”。学生发展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统一目标、统一要求的“一刀切”做法只会严重束缚学生的发展,因此没有必要把一个学生和另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作横向比较,而应注重学生自己的纵向比较。

4、重视自我评价,不搞“一言堂”。如《我做的笔筒》一课中的学习建议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做的笔筒有什么优点及改进意见”,另一课《我的胸卡》中要求学生“把胸卡戴起来,与同学认识交流”等,都强调了作业的自评与互评。其实新课改带给我们的远不止上述的新理念,它带来的是一次头脑风暴。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我相信只要每个教师都能树立新的教育风格,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与新课程同行,必定会创出一片崭新的教学天地。

综之,教学风格是教学艺术精湛在教师的教学上表现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度,是教学艺术走向成熟化的标志,是教学艺术的个性化,是教学艺术要求与教师个性特征有机结合并达到稳定状态的结晶。

]参考文献:

①《中国美术教育》 2006年第

3、5期 ②《中国美术教育》 2008年第

6、8期

③《美术教育展望》 徐建融等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九月第一版

第五篇:教师表情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总结

甘肃省临洮县下寨子学校王璐

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轻松、愉快,和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喜欢课堂,神情愉悦的投入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其中教师的表情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做教师的一定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不能做教师。”表情是身体语言中最基本的一种。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表情就是心灵的镜子,它能表达丰富而复杂微妙的情感,具有超凡的魅力。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要知道,学生比我们想象的更会察言观色,根据教师的表情猜测教师对自己的感觉。表情更具有传神达意的功能。因此,教师的课堂表情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它有以下作用:

一、 活跃课堂的作用。教师的音容表情,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课堂氛围,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心情。教师心态自然,和颜悦色,用一个肯定的目光,一次赞美的微笑,一个精炼的手势,都能够描述复杂的事物,表达深层的情感,使师生交流在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情感共鸣,使学生兴奋地、愉悦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挖掘潜能,创新学习,表达个性化见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二、 鼓舞勉励的作用。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存在差异,对问题的理解有别,对于困惑者,教师运用适当的语言,关注的神色,期待的表情,给予鼓舞勉励,都会为学生注入无穷的动力,甚至为他们的一生奠基,既能起到对学生安慰的作用,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心情愉悦地获得知识和技能。例如,在一次学生的作业中我看到:“老师,上次作业是由于我的一时的粗心、疏忽而造成的失误,您在发作业时没有着意的批评我,而是用一种深邃的目光看着我,那目光里充满着期待,充满着关注,充满着对我的信任和一种鼓舞的力量……”此时无声胜有声, 你这种传神达意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课堂表情架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成就了师生之间的信任与尊重。

三、 警示倾听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难免会出现一些学生自我表现过激的现象,对此,教师及时的用手势动作、表情、目光加以示意,引起学生的警觉,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过失,矫正言行,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既不伤害师生之间的情感,又能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增进师生友谊。

四、 性情熏陶的作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恳切的语言,微笑的表情,为人表率的人格魅力,丰富的情感等,其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课堂中,学生无不关注着老师的言行举动,神态表情,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格转化与情感的丰富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指出,教育法一旦触及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师创设课堂情境,运用自己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朗读时的抑扬顿挫,分析问题的绘声绘色,评价学生的脸部表情、手势、目光,有效的把握好这些课堂资源,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学生会通过学习、模仿、体验,入情入境,受到人文性熏陶教育,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和人生价值观。

总之,教师的课堂表情,对于学生的知识性的学习探究还是人文性激发,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在课堂调控、运用好这一教学资源,教师必须用自己的智慧,精心打造丰富的课堂表情,才能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进自主管理 构建和谐班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教育集体的创造劳动中有一条信念起着巨大的作用,这就是: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自主化舞台上自由自在

飞翔,放手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这是教育的最终使然。在班级管理建设中,我努力推行小组合作形式,推进自主管理,创建和谐向上的班级氛围。现将这种形式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创建和谐。

小组自治,明确标准,细化责任,人人参与,合作竞争,综合评价,细化过程,和谐班级。

二、组建小组,公平竞争。

全班58人,分成8个小组。在分组时,将调皮、自制力差的同学与稳重、自制力强的同学排在一组,将干部与普通同学排在一起;将性格内向、讷言、胆小的与外向活泼的同学分在一起,这样构成动静搭配,性格互补,基本情况相近的同质小组,一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同学相互影响,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组间平等地展开竞争。使他们在逐渐的接触和学习中展己之长,弥己之短。鼓励学生既为个人而搏,也为小组而战。

三、明确责任,制定规则。

对每一个班级成员的任务都进行清楚的分工,确定班级内的职责,如管理长明灯、检查指甲、校牌、维护墙面、清理班级水池、擦地角线、电脑卫士等共32样,每名学生都在班有岗。无形中使孩子们认识到我是班级的一员,班级建设需要我的力量。在学生心目中,为班级做点儿事,并得到大家的认可,是一种荣耀,是获得自信心的源泉。其次,选出小组长,小组长要有责任心和上进心,对组员进行分工,有主管纪律,主管劳动,主管学习,让组员在本小组内担任不同的职责。这样既树立了个人的信心,同时增强了小组内成员的责任感,实现“组内的事,事事齐心干,组内的人,人人当组长。”

四、小组合作,实践自我。

用武之地一——日常管理中。搞好卫生,美化环境一直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年级的增高,有的学生敷衍了事,以各种理由回避劳动,晚来早走。在小组合作形式下,我重新安排了职责,值日组长不能干活,根据他对同小组成员的了解,由他安排其他组员合理的劳动任务,并且督促、检查组员清扫情况。看似轻松,不用劳动,实际上要多走,多看,指挥全局。如果在学校检查和我检查时发现了问题,由组长承担责任,组员负责具体清扫工作。这样让组员意识到,我的劳动质量直接关系到小组的利益,每位组员都会尽心尽力去做,大家一齐抢着干。小组合作形式,强化了学生责任感,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了自主管理

用武之地之二——活动中。“老师,我们组选张厚禄参加踢键比赛”,全班同学一片哗然,“啊,他有150、160斤,推铅球行,可是踢键…不敢苟同”,同学们的议论不无道理,如果是我选他一定是我第一批排除的对象,可是看着第四小组同学的神情仿佛是志在必得,我也只好将信将疑的记下了他的名字。比赛结果让全班同学包括我自己都大吃一惊,64个——班级榜首,而班级亦因此获得第二名。我明白了“人不可貌相”,感受到了“一举成名”在该生身上发生的效应,他品尝到了消失了很久的荣耀感,增强了自信。而我更体会到最大的功臣是小组合作形式。起初由组长组织展开组内比赛,然后小组间展开较量,组和组竞技,择优上报。学生的能力是巨大的,他们有自己负责任的判断标准,他们彼此之间非常了解谁擅长什么。这样我要管的不是58个人的比赛而是8个人的比赛。在活动筹备中不是班主任一个人忙,而是有8位小助手在辅助督促,既做到了全员参与又为班级输送了优秀者。之后在学校陆续开展的呼拉圈、跳远、握力、长跑等大大小小各种活动中,我都充分利用小组资源,发挥小组作用。在手抄报、大扫除、扫雪、主题班会、诗词朗诵、辩论赛中都能看到各组出谋划策,分工有序的场面,有力出力,有招支招,大家似乎有了这样的共识: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要为小组做些什么,我荣组荣,组败我败。而这宝贵的内在驱动力不正是我们作为教师所渴求的吗?小组合作形式,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超越自我,在竞争的驱动下,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形成合力,促进了自主管理。

五、组间竞争,合理评价。

是什么牵制了小组合作——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班级每天测验、作业、纪律、卫生、活动都会有详尽记载,以此为依据相应加分或减分,人人有分,组组有分,每天一统计,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期末总盘点。让每个人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得失、他人的进退、小组的升降、班级的荣辱。每周评选出小组前3名,个人前10名,个人进步前10名,而墙上那一张张红艳艳的奖状就是孩子们最大的自豪和荣耀,那也成为我们班一道亮丽的风景。除此之外,还有多元的评价标准,每天一名值日班长,每周一次班委会例会都会从各个方面总结进退;我通过校讯通的平台把学生总结的情况向家长汇报,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成长。

在小组合作形式不断实践中,班级每天都发生着变化。同时我意识到在看得到的数字考核背后,还潜藏着一股无形的推动力量,把他们结合起来,才会让学生自主管理名至实归:

1、小组内凝聚力的形成和组长的培养。

除了分数统计要及时,软件上小组长的培养是无时无刻都要注意的,他们的一句话、一个行动、一个眼神都会给小组带来影响,所以要不时地提醒小组长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如何调动组员,此外还要帮助他们树立威信。

2、给予及时的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评价。

开展合作学习几个月来,并不是一如既往的。刚开始,大家还有些新鲜感,组内同学关系也十分融洽,随之,各小组学习的质量就出现了差距,有的小组以自我学习为主,讨论稀少,还有的个别同学讨论时常常是闲聊,影响了其他组员学习。为此,我除了在小组学习时间到教室走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引导。本学期,还召开两次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让同学谈谈合作学习的好处和各自收获,在全班引起很大反响,这对巩固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起到积极作用。

3、做好会反复、耐心持力的准备,及时沟通。

很多八年级的孩子对于一些事情没有热情,见怪不怪,上进心和求知欲就渐渐淡却了。 在小组合作如火如荼进行时,我细心观察每个小组是否有特别的学生,当他们成绩下降时,当小组落后受不了时,当组员不省心时,是否有变化。适当的渗入谈话,将学生当作朋友,“促膝而谈”。在谈话过程中让学生树立自信,对他提出要求,并加以鼓励。同时发动组员同伴的力量帮助和引导。

小组合作形式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学生自主管理并不是班主任老师放手不管,而是要求把工作做的更细致、更深入,思考的问题更全面,班主任更像是引导者、疏通者。现在我仍乐此不疲地在班级管理这片热土上探索实践着,借助学生的自主管理,营造出和谐向上的班级氛围,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学习,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我坚信用心者事会成,寻法者事倍成,有志者事竟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开学安全第一课讲话稿下一篇:抗雪救灾个人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