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吞象”含义考

2022-09-11

“人心不足蛇吞象”作为劝世俚语, 比喻人贪心不足, 就像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在巴渝大地可谓妇孺皆知。

关于“蛇吞象”, 有多种完全不同的理解。其中截然对立的不同基于“蛇吞象”是否可能。蛇如果能够吞象, 哪怕是勉强, 哪怕是成蛇吞幼象, 也不至于产生贪心不足的贬义。如果不可能, 那一开始可能就是对巴人的讽刺, 如可能, 那另当别论。

众所周知, “蛇吞象”的前提有二。一是蛇和象共存一地, 有接触机会。二是须蟒蛇才能吞幼象或小象。“蛇吞象”这个说法最早见于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 三岁而出其骨, 君子服之, 无心腹之疾。”先秦以前的某个时期, 巴地的气候地理条件是否同时允许蛇和象存在就成了必须证实的问题。

从地理特征来看, 巴地产蟒蛇。巴人生活的地带大致位于北抵大巴山, 东至今云阳县, 南连南夷, 西接蜀国一带, 巴人生活的绝大多数地方是广义上的长江“三峡”流域。大约七千万年前的燕山运动和距今四千万年前至三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 形成了三峡地形地貌。自此到宋代以前, 三峡周边地貌相对稳定。那时的气候比现在热, 雨水充足, 非常符合亚热带乃至热带的特征。图一表明, 公元1000年前和公元前500年前更早时期相对比较温暖, 尤其是BC3000~BC1000前, 加上三峡受峡谷地形的影响, 谷内冬温夏凉。图二表明, 远古时代晚期和上古时代, 我国森林面积占60%甚至更多, 人口密度非常小。亚洲蟒蛇属于树栖性或水栖性蛇类, 生活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潮湿的森林中, 适宜生活的温度为25~35℃, 喜欢缠绕在树上, 巴地完全具备蟒蛇生长的前提和条件。

可惜的是, 由于蛇的骨骼脆而过小, 横截面又不大, 不易保存, 所以很难发现蛇化石, 但爬行类生物的生存环境大致相同, 巴地发现的其它爬行动物如龟鳖、蜥蜴等可以从侧面佐证巴地曾出现过蟒蛇。

图三是文榕生先生多年的研究成果。中国古代大象的分布地区较为广泛, 南方、北方皆有。距今300O多年前, 黄河中下游流域地区还有野象分布。甲骨文中有较多猎获大象的记载。殷商时期, 中原一带不仅野象较多, 而且还进行人工驯养, 成为作战的工具。在殷墟遗址中, 考古发现有象、獐、水牛、竹鼠等亚热带动物骨骼遗骸。《孟子·滕文公》记载:“周公相武王……灭国者五十, 驱虎、豹、犀、象而远之。”上述史实表明, 夏商时期, 我国野象曾经分布在华北平原北部燕山山脉至吕梁山、陕北一线。春秋时代以后, 中国野象分布渐由华北地区南移到秦岭、淮河一线。这时, 黄河流域地区的象群虽然少见, 但仍有野象活动的记载。北周时, 在兖州 (今属山东) 发现大象。南北朝至宋代, 大象在黄河一线以南、以长江流域一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活动, 屡见于史书。南北朝时, 淮南“有野象数百”, “坏人室庐”。北宋初 (公元962年) , “有象至黄陂县 (今属武汉市境内) 匿林中, 食民苗稼, 又至安 (今湖北境内) 、复 (今湖北境内) 、襄 (今湖北境内) 、唐州 (今河南境内) 践民田”;乾德年间 (公元967年) , “有象自至京师 (今河南境内) ”;开宝年间 (公元976年) , “己酉, 吴越王献驯象”。史实表明:宋时, 长江流域一线还有不少的象群活动。至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当时象群活动的记载很多, 《宋史》记载可数的就达几十处。据此可以推断, “人心不足蛇吞象”产生的时代一定是有大象的。

成年蟒蛇一般重达50~160公斤, 吞比自己重1.5倍左右的食物应该不费力。印度尼西亚发现的最重蟒蛇长14.85米, 重达447公斤。刚出生的大象仅100公斤左右, 一两岁的幼象仅300公斤左右, “蛇吞象”在理论上也是可以成立的。

那么, 为什么要说巴蛇吞象, 而不说其他蛇吞象, 比如说滇蛇吞象、缅蛇吞象呢?笔者认为, 之所以选择说巴蛇吞象, 一方面是因为巴地先民崇蛇, 蛇巴更是直接把蛇作为图腾来崇拜, 巴蛇吞象更有代表性、标志性。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 巴字象形蛇, 巴为一种大蟒。巴在甲骨文中本身就是蛇张大嘴的样子, 见图四。

另一方面, 笔者以为这反映了以黄河文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对巴人的印象, 觉得巴人不知高低轻重。何以见得?

当以伏羲为代表的蛇文化越过秦岭大巴山, 进入三峡周边地区时, 主流文明已经开始进入战国时期了。巴地北有秦岭横亘, 东有夔门封锁, 南有云贵高原作为屏障, 西有青藏高原作为依托的特殊地理环境, 使得巴地人非常保守和封闭。加之巴地远离京师, 交通艰难, 较少受到北方政治文化尤其是礼法规范的影响, 其自由泼辣的性格和生活方式如果以主流文化价值标准来衡量, 不免“南蛮”, 后来虽受到黄土文明的“统摄”, “下里巴人”的文化取向和人格成分却依然故我, 巴蜀子民的强悍、蛮野、旺盛、顽强使得主流文明难以接受。加上由于当时气候已经是寒冷期, 巴地已不适合蟒蛇生存, 蟒蛇对交通不够发达的中原文明人而言已经变成了传说, 巴地常见的蛇一般是乌梢蛇、菜花蛇, 而诸如乌梢蛇之类的蛇显然是没法吃掉大象的, 因而以巴蛇食象来表达对巴人的嘲笑, 表达某些巴人的贪心不足, 类似的还有“川耗子”等。就如宋国因为国力弱小, 受到嘲笑一样 (智子疑邻、守株待兔主人公均是宋国人) 。到公元前316年, 巴子国被秦所灭, 宣告寿终正寝。在巴地语境中, 蛇的涵义经历了备受推崇—没落—受贬损的过程。如小姐、同志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嬗变一样, 蛇吞象的意义发展经历了贬义吸收褒义的嬗变。“人心不足蛇吞象”反映了巴地土著人文被“文化改造”后异化的崇蛇文化, 反映了先秦时期“南蛮蛇种”土著的文化伤痛。

图五根据余云华先生的重庆文化主源头:来自伏羲族的“蛇巴”和高应勤的三峡考古与巴文化探源等绘制。

那么, 怎么解释“蛇吞象”的其他理解呢?

一说象是舜的弟弟, 一个穷凶极恶之人, 受封在潇湘一带, 与巴为邻。两部在扩展中相遇、相斗, 象部被消灭。巴将象部的骨干分子幽禁三年而释之。君子佩服这种消除心腹之患的举措。这里有两个疑问, 一是凭什么判断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象部是以人来命名, 巴部却不是?二是当时有否受封一说, 分封制应该始于汉代。单凭文献《孟子·万章》的“象至不仁, 封之有庳”和《汉书·昌邑王转》的“舜封象有庳, 死不置后”不足为信, 《墨子》还有言“舜葬于苍梧之野, 象为之耕”来反证舜先象死呢。

二说是渔猎民族巴战胜了农耕民族象。唐善纯先生认为“巴蛇食象”说的应是巴人的先祖以蛇为图腾的查人, 他们曾在洞庭湖一带与象部落战斗, 失败后西迁与古羌人融合, 自称巴人。象很可能指代居住在两湖平原的农耕民族, 而“巴蛇”则指来自湖北西及武陵一带的渔猎民族, 后来巴以小博大, 战胜了象部落。这种说法比起第一种说法来说, 后人加工的痕迹要少一些, 渔猎民族虽然生产方式落后于农耕民族, 打败象部落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它证明方式为先有结论禹讨伐三苗的文献记载来找证据, 关键地方三苗氏灭象怎么讹传为“蛇吞象”无法解释。

三说是巴人食象。由于古巴人沿水而居, 擅长狩猎捕鱼。大象行动呆慢, 性情温顺, 捕获容易。故此认为所谓的“巴蛇食象”很可能就是史书中记载的远古巴人捕到大象后吃象肉的场景, 后来史学家们讹转为“巴蛇食象”了。

二三之说都无法解释蛇吞象产生贬义的原因。

四说巴蛇食象隐指男女媾和, 食乃两性性事。颜清徽等人编的《娄底方言》表明男根颜色与乌梢蛇后部颜色一致, 现在巴蜀大地还有用乌梢蛇代指男人生殖器的说法。原始人发现妇女怀孕时腹部涨大, 便误以为吃了什么东西使腹中致孕。当他们看到动物蛋能孵化出小动物时, 便以为人吞食图腾动物的蛋也能生子。我国很多民族都有这类始祖诞生神话, 如简狄吞鸟卵而生商。后来, 随着理性增长, 在部落社会时期, 尤其是母系社会晚期, 两个不同图腾的氏族牢固结合, 逐渐产生两性结合才产子的观念, 于是有甲图腾食乙图腾孕生男性始祖的神话。

第四种观点认为, “ (巴) 蛇”和“象”各为两个族团的图腾, “食”是性爱隐语, 此组神话表征的是四千多年前“蛇”巴族和“象”族的一段婚姻佳话, 并由此撩开“×食×”型神话的神秘面纱。如《郑风·狡童》:“彼狡童兮, 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 使我不得息兮。”情人 (狡童) 没有来, 少女不得遂其愿——“不与我‘食’”, 所以寝处不宁。当今“食”隐语又与各地方言、习俗结合, 衍生出不胜枚举的“食”系隐词。川、渝等地流氓团伙以“吃夹沙肉”, 指男女做爱。类似的还有“老牛吃嫩草”, 已婚女子红杏出墙被称为“偷嘴”“打活食儿”, “久别胜新婚”叫“打牙祭”……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如此, “巴蛇吞象”有可能是老祖宗对年轻人性事的谶语和忠告。“蛇吞象”应该写作“色吞相”, 意在告诉我们纵欲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会影响人的相貌、体态。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恣其情欲, 则命同朝露也。”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 频繁纵欲会导致头晕心悸、健忘失眠、体倦乏力、思维迟钝、精神不振, 影响工作和学习。会使身体机能降低, 引起早衰, 如牙齿松动、视力减退、耳鸣耳聋、脊柱僵直、腰酸腿软、鬓发早白等。如果患有肺结核、肝脏疾病者还可使机体免疫力降低, 从而导致旧病复发或使病情恶化。纵欲会影响生殖系统功能, 使人体中的锌大量流失, 致使健康受损。纵欲导致女性慢性盆腔充血, 使月经失调, 表现为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期反应加重等, 容易导致生殖系统的上行性感染, 造成子宫内膜炎, 进一步发展为输卵管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等。频繁性事还可能诱发子宫颈癌。人心不足对人的伤害就像“色吞相”一样是潜在而实际存在的。

此种说法的最大问题是必须论证巴人有普遍纵欲的倾向, 否则无法说明为什么是巴蛇吞象。有好事者曾统计过, 巴蜀大地大街小巷都是壮阳广告, 据说广告种类中壮阳广告占所有广告的37%, 全国比例最高。不过, 如果蛇和色有联系的话, 是比较靠谱的。女娲创造人类, 化育万物, 炼石补天, 灭火治水, 堪称中华民族最古老最伟大的圣母, 《楚辞·天问》王逸注:“传言女娲人头蛇身。”重庆数十区县出土的汉砖墓室都有蛇纹图饰, 璧山县出土有十多口“伏羲女娲蛇身人首连体交尾”墓葬图案。其实, 在汉字中, “吉”字本身就能为这一对蛇作证:上边是“士”, 即男根, 下边是“口”, 即女根, 男上女下, 吉也!蛇躯形象实质乃是古代先民们生殖崇拜的隐语和象征。

至于民间具有教育意义的传说“人心不足蛇吞宰相”的故事, 应该是有了“人心不足蛇吞相”贬义以后发展出来的教育故事而已。

摘要:“人心不足蛇吞象”作为巴地俚语, 有多种完全不同的理解。但大多数人的结论要么失于经验结论, 要么局限于文献中寻章摘句, 要么是衍生的故事。本文试图从地理学、气象学、文字学、考古学、民俗学等方面综合考查蛇吞象的含义及产生时代背景。“蛇吞象”反映了巴地土著人文被“文化改造”后异化的崇蛇文化, 反映了先秦时期“南蛮蛇种”土著的文化伤痛, “色吞相”是巴地先民对后人的谶语式告诫。

关键词:蛇吞象,巴人,文化伤痛,谶语式告诫

参考文献

[1] 蓝勇.“巴蛇吞象”新解[J].文物与考古.1993 (12) :50-51.

[2] 陈可畏.长江山峡地区历史地理之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1-3, 143.

[3] 余云华.重庆文化主源头:来自伏羲族的“蛇”巴[J].重庆社会科学, 2006 (8) :127-128.

[4] 龚维英.《天问》“一蛇吞象”新解[J].昆明师范学院学报, 1982 (3) :70.

[5] 余云华.巴渝民俗风情[M].重庆出版社, 2004:8-12, 2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初探下一篇:ICU住院患者高血糖发生率及高血糖管理与病情、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