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的嫁接技术及嫁接成活率影响因素

2022-09-13

牡丹花不仅是我国的特产花卉, 也象征着繁荣昌盛和幸福, 且由于其花色非常艳丽, 花型多姿多彩, 所以特别受人喜欢。嫁接技术是牡丹花繁殖的最主要方法之一, 因为嫁接既没有病害, 同时又能够在苗木整齐的基础上保证苗龄一致, 所以特别受市场喜爱。但在嫁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因为一旦在生产的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 就会大大降低嫁接苗的成活率。

1 嫁接技术

1.1 接穗选择与处理

1.1.1 部位

通常情况下是在土芽上接穗。土芽, 是指一年生的壮枝, 没有损伤, 也未被病虫污染, 且靠近植株下部。因为一年生的枝比较壮实, 嫁接时不容易死亡[1]。如果嫁接的时候采用其他枝条的话, 不仅枝条的组织没有土芽充实, 同时由于穗部较空虚等原因, 即便是成活了, 开出来的花也是不旺盛的, 所以在生产上通常都是以土芽作为接穗点。

1.1.2 长度

接穗的长度通常应当保持在6~10 cm, 同时应保证接穗既有顶芽也有侧芽, 当然最好的是在接穗的时候才采取, 这样成活率才高。由于接穗采摘后不易放置太久, 所以在短时间内可以用湿布盖好, 而对于需要保存相对较长的时间来说, 最好是放置在潮湿的泥土箱中, 以便保存3~5 d。

1.1.3 切削方法

切削接穗对嫁接的成活率有很大影响, 因此, 在综合考虑接穗接触面积和降低创伤面的情况下, 通常是将接穗底部削成楔形, 并在根的一侧1/3处纵切一条4~5 cm长的裂缝, 然后将要嫁接的穗插入其中。这种方法不仅简单实用, 并且成活率通常都在80%以上。

1.2 砧木选择与处理

目前, 行业内基本上都是采用的牡丹或者是芍药品种为砧木, 但牡丹品种和芍药品种还是有些不同的, 牡丹根砧比较硬而且细, 虽然在嫁接的时候相对困难, 而且初期成长慢, 但在其后期不仅分株较多, 它的寿命也比较长[2]。而芍药根砧虽然比较粗和木质软, 嫁接容易、生长快, 但它的寿命短, 并且分株也不多。尽管如此, 在具体嫁接的时候都应当选择粗细长短较为适宜的砧木比较合适, 通常情况下, 长度一般控制在15 cm, 而粗细则在2 cm左右为宜。另外, 在嫁接前一般提前2~3 d将根砧挖出阴干, 以提高根砧的愈合度。这种方法容易操作, 其原理就是因为短暂的阴干失水在嫁接后便于对水分的吸收。

1.3 嫁接操作

嫁接过程要准备好上文中所说的根砧、接穗, 并按照相应的要求准备好。在嫁接的过程中, 通常采用切和劈的方式开口。如果枝砧和根砧较粗, 可以直接劈, 如果细就切。开口方法:首先, 将根砧顶部修平, 然后由顶端上方向下开1个2~3 cm的口子, 如果嫁接过程中使用丹凤苗作为根砧, 那么可以将枝砧插到木髓之中, 而对于那些砧木比较细的也可以切透, 充分保证嫁接处的紧密对接。另外, 在插入接穗之后务必要用绳子或者麻皮绑紧, 最后再用稀泥将接穗出抹一遍, 使嫁接接口被稀泥封严, 促进生根。

1.4 接后管理

1.4.1 解除绑缚物

通常情况下, 10~15 d应当对接穗的成活情况进行检查。在检查时, 如果发现束缚过紧不利于嫁接苗生长或者是芽片受损严重的情况, 应当及时松绑或者是补接, 同样, 对于已成活的芽苗也要给予适当的照看。

1.4.2 剪砧除萌

为了保证接芽有充足的养分, 一般对于在冬季之后成活的嫁接苗要进行剪砧除萌, 在接芽以上将砧木部分于发芽前剪去, 剪切的位置大概离接叶1 cm便可, 切面要从背面斜向下剪, 进而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和接芽萌发生长。同时, 在后期还应当及时除去砧木悬部萌发大量萌苞, 避免萌苞争夺养分。

1.5 栽植管理

接穗成功以后的种植尤为重要, 首先, 种植时可挖沟, 并且按照每行相距30 cm和每株相距5 cm的距离来进行种植[3]。其次, 对土壤的要求。一般要求土壤下部湿润, 而上部稍微干燥便可, 保证保护接木不会被霉烂。最后, 对种植深度的要求, 通常接口要低于土面2~3cm, 且接穗的顶芽最好是与土面相平, 然后进行压实处理, 做成一个土埂的形式。其他管理与牡丹花的日常管理办法一致。

2 牡丹的嫁接成活率影响因素

2.1 时间因素

嫁接时间除了处暑到霜降这段时间, 其他时间最好不要嫁接, 因为在其他时间嫁接的成活率一般仅有50%~60%, 而要是在9月第1周到第3周之间嫁接, 此时的嫁接成活率是最高的, 通常都是在80%以上。因为在通常情况来看, 过早嫁接, 虽然也会生长, 但是很容易发秋。而过晚嫁接则不仅是成活率不高, 同时生产也比较脆弱, 而且发芽晚、生根少、抗旱能力弱。

2.2 环境因素

环境的变化对嫁接是否成功有很大的影响, 通常低于20℃和高于25℃的气温, 低于18℃和高于23℃的地温, 以及湿度较低的情况都不利于嫁接苗的成活。所以, 在嫁接苗生产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好湿度, 从而利于愈伤组织生长, 促进新细胞分生, 且不会使接穗失水和切口枯死。另外, 在试验过程中发现, 将嫁接在芍药砧木上的嫁接苗放置在一定温度和相对稳定湿度的箱内时, 不管是8月下旬还是11月后的嫁接苗, 成活率都非常高, 这可以说明湿度对嫁接影响的重要性。

2.3 技术因素

一套熟练的嫁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嫁接苗的成活率, 还能在发芽前后找准适当的时间给予正确的管理, 从而提高嫁接的成活率。

3 结语

通过嫁接方式种植牡丹苗不仅可以让牡丹短时间繁殖、生长旺盛, 也减轻了人工负担。当然, 针对上文所说的影响因素, 其最为重要的还是人为因素, 因为其他的限制条件是可以控制的, 而人为的操作却无法统一, 所以要想提高牡丹苗嫁接的成活率, 就务必要掌握娴熟的操作技术, 保障嫁接苗健康生长。

摘要:嫁接是牡丹主要的繁殖方法之一, 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等优点, 但若操作不当, 容易导致成活率低。系统阐述牡丹的嫁接技术和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因素。

关键词:牡丹,嫁接技术,成活率,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辛建华, 袁烈焱, 甘欣勇.牡丹嫁接及精细管理试验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 2013 (2) .

[2] 晁红燕, 郭向英.牡丹繁殖技术[J].林业科技, 2012 (6) .

[3] 郭亚珍, 庞静.影响牡丹嫁接成活率的因素[J].中国花卉园艺, 2007 (18)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以信息化技术提升社会治安治理水平下一篇:浅谈对项目式课程教学过程的几点体会

热门文章

牡丹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