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保护物种

2024-05-06

国家级保护物种(精选3篇)

国家级保护物种 第1篇

关键词:支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苦槠群落,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

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Lindl.) Schott.]属壳斗科 (Fagaceae) 常绿阔叶乔木, 冠幅庞大, 树形优美, 林相整齐。苦槠林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资源丰富, 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较典型的优势树种[1,2], 在福建省支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大面积分布。该研究初步分析了苦槠群落植物区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 以为保护支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苦槠群落物种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支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南侧 (鹫峰山脉中段东麓) , 距离蕉城市区约50 km, 公园规划面积为2 299.93 hm2[3]。支提山主峰海拔高1 139.4 m, 主要土壤类型为红黄壤、黄红壤和红壤, pH值5.5~6.5, 局部地区有山地草甸土, 母岩以花岗岩为主。土壤腐殖质较丰富, 水肥条件较好[3]。该地域年均降水量1 750~1 800 mm, 无霜期290 d, 年日照时数1 450~1 500 h, 年平均气温18.1~18.8℃, 降水日数约200 d。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春夏季温热多雨, 雨量充沛, 气候温暖, 秋冬季稍干旱。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多种多样的群落类型, 主要植物群落类型有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中亚热带阔叶林、竹林、中亚热带针叶林等[3]。

2 调查方法[4,5,6,7,8,9]

2010年8—9月, 在支提山的苦槠天然林中按照常规植物群落学研究的取样技术选取8块规格为20 m×20 m的典型样地 (表1) , 测定其生态因子, 包括坡度、坡向、海拔、坡位、土壤条件和群落类型等[7]。在各样地内采取相邻格子法分别设置16个5 m×5 m的小样方, 对每个小样方进行每木检尺, 调查灌木、草本调查株数、种名、高度和盖度, 以及每株乔木的胸径、种名、高度和冠幅等, 并记录层间植物[8,9]。

乔木层重要值计算式为:

式中, I为相对频度;A为乔木层重要值;D为相对显著度;B为相对密度。

灌木层及草本层重要值计算式为:

式中, F为灌木层及草本层重要值;E为相对盖度。物种丰富度指数计算式为:

式中, S为物种丰富度指数;G为样地内所有物种数[8]。

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 (C) 计算式为[9]:

Pielou均匀度指数 (J) 计算式为:

SW指数 (H) 计算式为[9]:

并利用Pielou均匀度指数 (J) 、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 (C) 和SW指数 (H) 测定科属种的多样性。当测定属种多样性时, ni为第i属的种数, S为样地总属数, N为总种数;当测定科种多样性时, ni为第i科的种数, S为样地总科数, N为总种数;当测定科属多样性时, ni为第i科的属数, S为样地总科数, N为总属数[8,9]。

3 结果与分析

3.1 植物区系与群落科属种组成多样性

调查发现, 支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苦槠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49科86属133种 (含变种, 下同) , 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 被子植物43科79属125种 (含单子叶植物4科4属5种, 双子叶植物39科75属120种) , 蕨类植物4科5属6种。仅含1种的属有55属, 占属总数的63.95%;而仅含1~2种的科有38科, 占科总数的77.6%;杜鹃花科、壳斗科、山茶科、樟科、茜草科和蔷薇科为优势科, 表明该群落的科属组成较分散[8]。

由表2可知, 世界分布的有悬钩子属 (Rubus) 、苔草属 (Carex) 、黄芩属 (Scutellaria) 和堇菜属 (Viola) 4属;植物区系泛热带分布大于热带亚洲分布。属的地理成分有31属为温带类型, 占总属数的40.26%, 有44属为热带类型, 占总属数的57.14%, 表明该群落热带、亚热带特征显著, 且温带成分也占较大比重。中国特有分布的有腊梅属 (Chimonanthus) 和杉属 (Cunninghamia) 。科属种多样性反映植物区系的多样化, 对了解群落科属种的组成有一定意义[8,9]。

注:表中种子植物属为81属 (未包括蕨类植物5属) , 而计算占总属数的百分比时, 减去了“世界分布”的4属 (即77属) 。

由表3可知, SW指数较大, 表明苦槠群落中科属种组成多样性高, 植物种类丰富, 组成复杂。其科属多样性SW指数为2.585 1~3.195 1, 其中属种多样性SW指数为2.898 8~3.701 3, 科种多样性SW指数为2.457 9~3.071 8, 且该群落属种多样性>科属多样性>科种多样性[8,9]。

3.2 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由表4可知, 由于仅在苦槠林缘或林窗下, 因光照充足而草本植物数量较丰富, 而苦槠林中草本植物种类少且分布不连续, 地被植物稀疏, 郁闭度较大, 草木层物种丰富度和SW指数平均值均低于乔木层和灌木, 差异达极显著 (表5) 。由于苦槠为单优势群落, 组成乔木层种类偏少, 造成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较低;而灌木层中除有大量灌木树种外, 还有许多乔木树种幼树和幼苗, 故而其物种多样性较高, 因而乔木层物种丰富度、SW指数、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均略小于灌木层, 但经显著性检验, 它们之间除均匀度指数外均无显著差异 (表5) , 表明群落乔木层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较接近[8]。

4 结论

支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苦槠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49科86属133种 (含变种) 。植物种类丰富, 科属种复杂, 属种多样性>科属多样性>科种多样性。种子植物属地理分布热带多于温带。物种多样性垂直结构特点为草本层则显著低于乔木层和灌木层, 而乔木层略小于灌木层, 但差异不显著[8]。

注:*表示P<0.05差异显著;**表示P<0.01差异极显著。

参考文献

[1]章浩白.福建森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3.

[2]林鹏.福建植被[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3]盖新敏, 陆继策, 谢作贵, 等.突脉青冈林乔木层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J].山东林业科技, 2006 (3) :25-26.

[4]洪伟等.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5]洪伟.闽江流域森林生态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6]吴承祯, 洪伟, 陈辉, 等.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6, 16 (1) :33-37.

[7]朱荣宗.突脉青冈天然林林分结构分析[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2009.

[8]胡正华, 于明坚, 余志良, 等.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13 (1) :35-37.

[9]胡正华, 于明坚, 丁炳扬, 等.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青冈群落特征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13 (3) :169-171.

保护濒危物种措施 第2篇

什么是濒危物种?从字义理解,是指接近危险状态的那些物种。科学上说,是指种群小,野外数量不增的生物类群,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种群小,是指组成该物种种群总量的个体数量少,或者数量有限。但如果要问种群数量要低于多少才能认为是数量少呢?我们认为,不同的生物种类应有不同的准则。近年来有人提出最小有效种群的概念,有助于对此的理解。其二是野外数量不增。对有的长期适应进化,处于自然平衡状态的种群,其数量可能是不增的,对于有的受环境胁迫和人类干扰而处于退化状态的种群,其数量也可能是不增的;野外数量不增,可能意味着数量平衡,也可能意味着下降,如果这样的种又是上面所指的小种群,那么,就可称之为濒危物种。但真正要确定濒危物种,还要靠相关领域的专家集体完成。目前,确定一个物种是否是濒危物种的依据主要有,一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编制的濒危物种红皮书(Red Data Book)及其相关的红色名录。二是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制定的濒危物种名录;三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该名录是国内有关专家,参考IUCN红皮书的内容,制定国内的红皮书,而后,以此为基础,根据我国有吴生物保护的法律而制定。在上述几种不同的名录中,对濒危物种又各自分为不同的等级。例如,我国出版的动物红皮书使用了灭绝、濒危、易危等级别(解众,汪松,1995;解众,陈焰,),不同濒危等级的制定可用于不同的场合。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物种的濒危状况处在经常的变化状况,上述濒危物种名录需要不定期更新,这要有相应的专家组织来完成,表1是我国红皮书中选定的濒危动植物种类。通过与我国现存各类生物物种相比较(钱迎倩,1994),大致反映出不同类群生物的濒危状况。

二、濒危物种的保护

物种的保护,一般有三种主要类型,即自养保护、圈养保护和基因保护。

自养保护,即保护区保护,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状态下保持物种的自然生长状态,使之不受环境及人为活动的干扰。建国以来,我国的保护区事业有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主要有四大类,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珍贵植物及各种植被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从1956年开始建立我国第一处自然保护区,截至1992年9月,中国已建立保护区708处,总面积5609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84%(李渤生,1994);截至底,中国已建立保护区7”处,总面积718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19%(政府白皮书,)。《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的颁布为物种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圈养保护,即公园保护,指利用动物园、植物园以及相关的国家公园将动植物限制在特定范围内进行保护。以动物园的发展为例,1985年中国动物园协会成立以来,我国动物园发展很快,目前全国动物园和公园动物展区有170多处,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动物园有28个(李渤生,1994)。动物园的建设和发展为濒危动物设立了避难所,对动物的饲养、繁育、实验动物的研究、动物保护和动物学知识的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论文发表,生态破坏。

基因保护,即基因库保护,指利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将生物的遗传基因保存下来的方法。例如,中国农科院系统的作物种质资源库和在青海省建立的国家作物种子资源库等等。

三、濒危物种的研究

九五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系列调研报告陆续出版,如《植物科学》、《动物科学》、《生态学》发展战略等,发展战略对生命科学的项目申请起宏观调控作用。生命科学部在九五期间支持的重点项目中,包括“原生动物进化和多样性”、“川、滇、藏交界地区陆栖脊椎动物系统演化的研究”、“重要植物类群区系演化的研究”、“重要生物类群的分子系统与基因进化规律的研究”、“中国珍稀濒危鸟类的生态适应机制及保护对策”等等。上述项目与我国涉危动植物的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论文发表,生态破坏。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在多大程度上推动我国保护生物学的研究,有赖于项目组主持人及相关单位科研处的共同努力,同时也关系到下个世纪初我国生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九五期间,重大项目“中国关键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的研究”也已开始批准实施,本项目将对生物多样性、物种濒危机制与保护开展研究,其研究结果对我国濒危物种的保护、生态系统的持续维护提供理论支持。“三志”在九五期间被基金委特批为重大项目继续给予支持。

四、分析与讨论

一般来说,濒危物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物种不是从它产生那一天起就进入濒危的,而是有它自身的发展过程。另外,有的濒危物种也不一定总是处在濒危状态,也可能从濒危状态转向正常。因此,确定一个物种是否为濒危物种,除了上文提出的野外种群小,且数量不增两个必要条件外,还要对物种产生濒危的外在原因和内部条件进行全面分析,这样,才能给出客观准确的判断。我们清楚,虽说IUCN确定了红皮书和红色名录,我国也制定了重点保护动植物名录。这些名录也是需要不断修订的。论文发表,生态破坏。不仅应该关注名录内的物种,那在名录边缘的物种,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论文发表,生态破坏。

在已经确定的濒危物种名录里面,那些物种是否得到有效保护,还有什么科学问题值得探索,是当前的紧迫问题。论文发表,生态破坏。我国保护区建设虽说已有很大发展,但不可能把所有的濒危物种都划入保护区内。论文发表,生态破坏。而且,保护区建设,保护区管理的研究是我国的薄弱环节。已经划入保护区的物种,其保护状况如何,有无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跟其他发达国家的保护区理论研究有多少差距,是需要关注的。对没有划入保护区的圈养生物,既要开展其生物学、保育繁殖的研究,有条件的,还可能移栽或放归野外。对有的物种,可以使用野外保护和圈养保护相结合的办法。东北虎、朱鹤的研究可称为两个特例。

4-物种的濒危等级与保护先序 第3篇

教学大纲

1.物种编目

2.物种濒危等级属于掌握部分 3.物种保护优先序

濒危等级

划分原则:兼顾科学性与实用性。

1.科学性:要求客观、准确和精细,尽可能地使用定量而不是定性的依据,要求所使用的数据尽可能地全面、充足和精确; 2.实用性:强调标准的简单、实用,要求满足不同水平操作者和各个类群的实际需要。划分标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

1.定性指标:种群数(现状:多或少;变化趋势增加或减少);种群大小(现状:大或小、变化趋势、上升或下降);种群特性(小种群否);分布范围;分布格局;栖息地类型、质量及面积等。2.定量指标:种群个体数;亚种群数;亚种群个体数;分布面积;分布地点数;栖息地面积;在一段时间内以上各指标的变化和物种或种群灭绝的几率(PVA计算)。

IUCN濒危物种等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常简称为IUCN What is 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is the world’s largest and most important conservation network.The Union brings together 83 States, 110 government agencies, more than 800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s), and some 10,000 scientists and experts from 181 countries in a unique worldwide partnership.The Union’s mission is to influence, encourage and assist societ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to conserve the integrity and diversity of nature and to ensure that any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is equitable and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is a multicultural, multilingual organization with 1100 staff located in 40 countries.Its headquarters are in Gland, Switzerland.自60年代以来,IUCN沿用的濒危物种等级系统主要包括6个等级(IUCN,1984;IUCN, 1988),即: 灭绝(Extinct-Ex): 过去的50年内在野外没有被肯定地发现的物种; 濒危(Endangered-E): 面临灭绝危险的类群,当致危因素继续作用时它们将不大可能生存;

易危(Vulnerable-V): 如果致危因素继续作用,则可能很快就会沦至濒危等级的类群;

稀有(Rare-R): 在全世界其种群均较小,目前虽有危险,但尚不属于濒危或易危等级。

未定(Indeterminate-I): 已知属于“濒危”、“易危”或“稀有”等级,但由于资料不全不能确切归入其中之一的类群;

了解不足(Insufficiently Known-K):怀疑但由于缺乏资料而不能确切地归入以上任一等级的类群。

IUCN濒危物种新等级系统

灭绝(Extinct):一分类单元如果没有理由怀疑其最后的个体已经死亡,即可列为灭绝。

野生灭绝(Extinct in field-EW):一分类单元如果已知仅生活在栽培和圈养条件下或仅作为一个(或多个)驯化种群远离其过去的分布区生活时,即为野生灭绝。

极危(Critical endangered):一分类单元在野外随时灭绝的几率极高,符合极危的标准,即可列为极危。

濒危(Endangered):一分类单元虽未达到极危,但在不久的将来野生灭绝的几率很高,即可列为濒危。

易危(Vulnerable):一分类单元虽未达到极危或濒危,但在未来的中期内野生灭绝的几率较高,即可列为易危。

低危(Lower risk):一分类单元经评估不符合列极危、濒危或易危任一等级的标准,即可列为低危。

数据不足(Data deficient):对一分类单元无足够的资料,仅根据其分布和种群现状对其灭绝的危险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评估,即可列为数据不足。未评估(Not evaluated):未应用有关标准评估的分类单元即可列为未评估。

IUCN濒危等级标准(IUCN, 1994)

物种保护的优先原则

如何测度某一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 一些物种是否比其他物种更值得保护?

怎样利用保护区物种多样性的互补性,达到尽量利用有限的保护区、尽可能多地保护物种多样性? 如何选择、设计保护区,以利用最少数量的保护区覆盖某一类的全部物种?

生物等级性衡量方法(P143-146)

表征方法(Phenetic approach):直接利用物种特征的非相似性来测度物种的差异,其缺点在于特征分析中未能区分非同源相似;

系统发育法(Phylogenetic approach):通过定量测度特征沿系统树分支的转化来测度物种的变异,但其对特征的抽样要求和关于特征变化相对速率恒定的条件假设苛刻;

分类学方法(Taxonomic approach):提出了分类多样性的概念来刻划物种在系统演化意义上的差异,对分类多样性的测度依据反映分类单元亲缘关系的分支图,但仅利用图中代表组群关系的分支点的信息,分支图可通过支序分类研究获得,也可利用反映分类系统的系统关系图替代。

分类学方法诠释

分类多样性测度共包括对刻划物种多样性具有不同意义的4项标准:

1.根权值:刻划古老类群的重要性,对最接近支序图根部的类群给予最大的加权; 2.高级分类单元丰富度:用于对高级分类单元给予更高的权,而不考虑高级分类单元所包含物种数多少; 3.伸展树长度:用于测度谱系歧异度,有助于鉴别包含歧异程度最大的分类单元的区系; 4.支序发散度:用于突出不同等级类群的均匀代表性。特有性及关键区系分析

1.特有性:指哪些分类单元仅在该地区范围内存在,在别的地方不存在,其在该地区的丧失意味着该分类单元在整个地球上的丧失。2.关键区系分析是由Ackery和Vane-Wright于1984年首先提出,该方法依据区系成分互补的互补性原理(the principle of complimentarily)。

其分析步骤如下 : 关键区系分析方法的操作步骤

根据已获得的某一类群全部物种的分布资料,将所有分布地区区系按特有性的高低排序,选定特有性最高的区系作为第一优先保护区,第二个保护区的确定原则是能对第一个保护区保护物种补充种类最多的区系,第三个保护区的确定原则是能对前两个保护区共同保护物种补充种类最多的区系,依次类推,得到保护区优先序。

保护优先区域分析

以关键区系分析方法确定保护区优先序时,物种在分类上被认为是相等的,即仅依据了物种的种数和不同地区的物种替换率,未考虑物种的分类多样性差异。

保护优先区域分析:是以分类多样性测度和互补性原理为基础的保护区优先序分析方法(Williams et al., 1993;Williams and Humphries , 1994)。保护优先区域分析步骤

根据分类多样性指数值累加计算了各地区区系的多样性积分;然后选定多样性积分最高的区系作为第一优先保护区;

第二个保护区要选择能对第一优先保护区多样性积分增补最大的区系,即具有最高补充多样性积分的区系;

第三个保护区要选择能对前两个保护区多样性增补最大的区系,依次类推,得到保护区优先序。

上一篇:和谐、创新与发展下一篇:教育理论下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