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

2024-05-07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精选12篇)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 第1篇

一、多媒体对化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1. 创设、再现真实的学习情境。

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韦斯科夫说:“科学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公式、名词, 科学是好奇, 是不断发现事物和不断询问'为什么'。科学的目的是发问, 他主要是询问的过程, 而不是知识的获得。”因此, 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 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学习情境, 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情境创设的成功与否, 对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可真实地再现生活场景, 激发学生联想, 调动探究的欲望, 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 把握学习内容, 理解知识产生过程。如在设置《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的教学情境时, 可用多媒体导入一幅郑板桥的古字画, 并配以美妙的音乐, 让学生一边听着音乐, 一边用文字设疑:“这幅字画为什么会历久如新呢?”这样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引起内心的体验。这样, 学生很快会融入教学过程。

2. 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色并茂、不受时空限制、易于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变化过程等特点, 故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 可以化抽象为形象, 变模糊为具体, 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问题, 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例如:把水的电解过程制作成flash动画, 用多媒体将化学反应过程放大细化:每个水分子分裂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氢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反应前后每种原子的数目不变……这样使微观肉眼看不见的反应过程变成生动有趣的化学过程。从“量”的角度认识了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了的原因。对于反应进行快、现象难以看清、难以理解的实验和抽象微粒的空间结构知识, 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制成二维或三维动画, 可使化学反应的过程与教学过程同步;形象展示微粒的内部情况。这样会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有效化解教学中的难点。

3. 调整学生情绪, 提高学习效率。

根据教学需要, 适当地用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的感官, 可引起学生的注意, 促进新兴奋点的形成, 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毒性”时, 利用多媒体播放煤炉不当使用、停车在车内开空调休息而引发的一氧化碳中毒的新闻事件。通过真实的案例再现, 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播放一氧化碳中毒原理的动画, 展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 使学生轻松地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 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4. 优化化学实验, 提高教学质量。

(1) 可使演示实验微型化, 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课本中的一些演示实验, 可使用实物展台链接投影仪等设备来放大实验现象, 增强实验效果。这样演示实验的装置就能微型化, 从而节省试剂, 安全环保。

(2) 模拟实验室无法完成的、有危险的、对环境有害的实验。初中化学课本中, 有些实验许有一定的危险性, 学生如果操作不当, 就可能引发意外事故。这些实验, 若只靠教师去讲解实验要点, 讲述错误操作带来的危害, 却不能用实际操作来验证危害, 就不能使学生领悟其中的原因, 形成深刻印象。用多媒体视频、动画来回放、模拟这些错误操作, 可将实验步骤分解慢放, 展示错误操作造成的触目惊心的事故。这样可以渲染气氛, 使学生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化工生产过程知识 (如自来水净化流程、冶炼钢铁、氧气的工业制法等) , 学生大多没有生活经历, 缺乏感性认识。而实验室又无法再现这些生产过程。用多媒体技术可逼真地表现工业生产流程, 可反复演示或局部放大某个生产环节和工作原理, 使学生加强感知, 便于记忆。

(3) 辅助学习总结形成知识网络。教学中, 教师经常要带领学生对已学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 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形成知识网络。多媒体技术能很好地把各知识点串联起来, 进行类比或对比。如常见气体 (氢气、氧气、二氧化碳) 的实验室制取比较 (原理、装置、步骤、收集方法、检验等) ;用木炭、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比较。以上内容, 若单靠教师在黑板上讲解板书, 既费时, 又枯燥。利用多媒体能使文字、声音、图像、表格等动态化;能再现化学实验, 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能方便地使用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分类整合, 提高课堂容量, 提升教学效率。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 选择多媒体课件应注意科学性、教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在化学多媒体课件教学中, 要注意所授内容正确, 概念准确, 推导严密, 表达严谨。所选用的课件不仅要符合化学学科的认识逻辑、教学规律, 还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课件的画面结构及图片的质量均要符合要求。如:画质清楚、图像稳定、声音清晰、声画同步、音量适中等, 课件的设计要符合美学原理, 做到色调统一、构图均衡、文字优美醒目、画面简洁生动等。

2. 不能用化学多媒体课件取代化学实验。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许多概念和原理要用实验来建立和验证, 学生探究能力需要学生亲身的实验才能培养。多媒体课件无论多么逼真, 毕竟是化学现象的模拟, 缺乏真实性、可行性。多媒体教学只是普通教学的辅助手段。当课堂无法完成的实验、要突破实验的重难点、复习实验等我们考虑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而对于普通的化学实验我们不能个个都用多媒体技术演示代替实际操作, 不能因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而使课堂变得眼花缭乱, 更不能因为使用了多媒体技术而忽视了教师的人格魅力, 忽视培养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 要适时适度适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

在化学教学中, 不是每一节课都适合用多媒体来上的, 教师应根据需要, 选择是否用多媒体去上课。过多过滥地使用多媒体课件, 会忽视师生间的交流。传统教学过程中, 教师讲授与学生听课都是在互相的眼神交流中完成的, 凸显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现在利用多媒体教学, 教师盯着电脑、学生盯着屏幕, 失去了情感间的交流, 教学效果不好。滥用多媒体还易造成学生缺乏新鲜感, 甚至会对多媒体产生抵触情绪。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 第2篇

摘 要:目前,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走进中小学课堂。初中化学是中考科目之一,在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应用过程中如何做到和传统教学有效整合的问题进行探究,希望这一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发挥它的优势,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化学;教学整合初中化学知识点烦多,学起来很容易混淆。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传授,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目前,多媒体已经走进中小学课堂,它以直观、形象、知识容量大等优势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开辟了更加丰富的视野和途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化学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因此,教学媒体的合理利用,能使枯燥乏味的化学知识更具直观性,更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的优势,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化?W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辅助功能。

一、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上的作用

1.创造了有声有色的学习气氛,激发了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饱满,从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传统的化学教学,教师的讲解占据课堂,学生缺少活动的空间,其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倦、抵触的情绪。多媒体有着人工所无法比拟的功能,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从而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促使他们满怀兴奋的心情,专注课堂学习,地理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进而让他们在轻松祥和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2.使化学知识变抽象为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很多化学知识很难用确切的语言表达,还有一些微观的化学现象不容易在教学中具体的体现出来。例如,化学反应问题,单凭老师的讲解很难把反应过程清晰地传授给学生,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往往理解不透。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就可以模拟化学反应过程,使学生看到反应过程中的分子、原子裂开与组合,从而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新分子,因而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一个个生动鲜明的图片课件和生动形象的视频材料,直观形象地将化学反应过程展现给学生,从而培养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思维动机,进而全面深刻地掌握了知识要点。

3.增大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课节少,尤其到了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学生都有时间紧迫的感觉。多媒体教学具有展现丰富多彩教学内容的优势,为初中化学教学尤其是复习阶段的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课堂上能把更多的知识点呈现出来,大大地增加了化学知识的信息传授量。例如,考试以后的试卷讲解,借助多媒体展台,很清楚地把正确答案和做题的思路展示出来,教师就不用逐题去讲解分析,学生就能很直观地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技术与传统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1.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与学生的动手操作的有效整合

多媒体功能再先进,归根结底也只是一种教具,一种先进的辅助教学的媒体和手段。而人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自然人培养为社会人。化学学科实验很多,如果教学中一味地采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实验过程,代替真实的实验操作,就会导致学生的实验技能得不到锻炼,并缺失了实验成功的成就感和乐趣,更丢掉了实验探究的内在动力,结果会适得其反。所以,为了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就必须将实际实验与多媒体教学技术完美结合起来。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为进行教学活动而准备的教学材料,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体现,我们充分运用了它形象、直观、灵活、知识容量大等优势,运用恰当,就能起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否则,会事与愿违,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画面所吸引,而忽略了教师的存在,分散了注意力。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一定要紧扣初中化学教学目标和要求,对课件要辩证地、有取舍地合理应用,不能过分追求其趣味性,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3.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有效整合

人是教学媒体的驾驭者,机器要为人服务,而不能代替人。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需要感情的交流,这是被人所操纵的程序化的机器媒体所不具备的功能。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为了使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好地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它的辅助作用,必须熟练掌握这一先进技术,同时认真钻研教材,把知识讲深讲透,该要求的一定要求到位,该板书的一点都不能省略,做到科学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总之,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充分显现出了强大的优势。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水平,协调好多媒体与传统化学教学的关系,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使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 第3篇

一、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促进教师在教育理念和教学形式上发生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树立新理念,使自己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改变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手段,使教师成为教学的创造者、开发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建立多实践、多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要认识到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就是要使自己从原来的知识“讲授者”的角色,自然地转换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2.学生地位的转变

新课标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中来,一切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要认识到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能让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和选择性学习,能将学生由传统教学的单纯听讲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转变到自主学习与积极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在多媒体技术环境中,教师要尽可能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能力层次,设计、选取适合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学习方式让学生来进行学习。

3.教学过程的转变

教师必须认识到,使用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能使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环境下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资源和课件来为教学服务,指导学生应用各种化学资源和课件来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活动。化学课上,教师可使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自己创作的或下载的化学课件,给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化学知识,增大化学课的教学容量,还可在课堂上创设出恰当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来学习化学知识,从中去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自主构建化学知识体系。这样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更多、更自由的机会去探索化学知识,培养独立获取新知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4.时间、空间的突破

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在时间和空间上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使化学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书本、教室和实验室,使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和扩展。在多媒体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发布在校园网或Internet的中学教学网站上,供学生在课余时间上机查询和使用,给学生的预习、复习提供了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学生和教师可以建立电子信箱,跨跃时间和空间,利用网络中的在线讨论与不同人群进行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合作,逐步学会共同学习。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帮助,提供不同的有价值的学习资料,交流不同的学习体验,实现资源共享。

二、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具有良好的优越性

1.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抽象的化学知识和微观知识

多媒体技术能把文字、声音、图像、音像、动画等传播方法集于一体,并赋与教学信息传播的交互功能,它把各种信息通过细致的手段完美地结合。中学化学中有一些化学概念及原理比较抽象,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难以理解。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动画模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多媒体技术可以展现难以操作的实验和危险性实验

中学化学中有一些较复杂、有危险性、要求高、难以操作的实验,教师可以把他们制成多媒体课件。比如,高中化学中的实验室制取氯气实验,由于氯气有毒,实验室里如果没有通风橱,实验就没法做。在教学中可以把这一实验制成课件来教学,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样就避免了实验的危险性。

总之,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既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新观念、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给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正确定位,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但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不是万能的,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教学手段。所以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将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整合,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在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同时,综合使用多种教学媒体,以取得最佳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 第4篇

一、多媒体教学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内容的凸显方式的整合

1. 能把生活中的化学搬上化学课堂, 把课堂“情境化”

初中化学是紧密联系实际的一门学科, 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它离不开物质之间的反应, 那么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模拟这些化学反应, 如高炉炼铁、奥运圣火的点燃、氢气球的升空、火箭升空、沼气池、煤的炼制、纯净水的制作, 混合物的分离等, 使学生能感受到化学反应、化学的应用就在身边, 犹如身临其境, 激发他们参与化学实验探究、学习化学的兴趣。

2. 能把化学反应动态过程“直观化”

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不涉及到化学反应, 而授课教师又难以把化学反应在教室里向学生很清晰的展示, 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难于理解。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就可以模拟化学反应历程, 使学生看到反应过程中的分子、原子裂开与组合, 从而可以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新分子, 因而生成了新物质, 发生了化学变化。

3. 能把微观现象“宏观化”, 模拟和放大化学实验

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涉及到一些微观问题很难在教学中具体体现, 学生只凭借宏观观察、教师的语言描述、引导进行猜测、想象达到完全理解是很难的, 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就可以把这些微观的东西放大摆在学生的眼前。

二、多媒体教学技术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整合

有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很难用确切生动的语言表达, 以达到让学生理解的目的, 应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凸显比传统教学的优越性, 可以达到把学生的视觉、听觉都调动起来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把课堂演示实验中危险性实验、有害物质实验、有毒物质实验及一些很大的实验或时间很长的实验用多媒体展示, 来达到使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操作规则和正确认识试验装置, 完成教学目标。利用多媒体教学, 还可以节省时间, 增大教学信息。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知识点比较零碎、杂乱的章节用图表的形式展示, 还可以进行边放映边讲解比较, 把需要比较的几个表格放在同一个幻灯片上同时放映, 这样既清晰又直观的展示给学生, 不仅能加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而且能将知识系统化, 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此外, 要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误区:

1. 认为多媒体教学技术中的模拟实验可以完全代替课堂化学演示实验。

若在教学中一味的追求用化学实验的多媒体课件来代替教师的演示实验, 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实际实验操作技能低下, 甚至不会拿仪器、使用仪器, 时间久了会对实验丧失信心, 失去最基本的实验技能, 没有了实验成功的快感和乐趣, 更没有了实验探究的内在动力, 只是做到了接收知识和结果, 不追求实验探究的过程。

2. 认为把知识放在投影屏上了, 就没必要在黑板上板书了。

板书的书写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记录过程, 是思维过程的体现, 它是师生视觉、听觉完美的结合, 是同步效应的产物, 给了学生一个良好的活动过程, 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思维活动慢慢深入的一个平台。

3. 认为展示的图片、动画内容越多越好, 一味追求趣味性。

其实, 过多的图画、动画、音响会使学生感觉视觉、听觉感到杂乱, 缺少了思维的空间, 分散了学生思考的注意力, 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不必要的趣味中, 甚至学生的大脑走私想与课堂无关的内容, 影响了教学效果。

4. 对多媒体教学课件采取照搬主义。因此, 对课件要辩证的、有取舍的合理应用, 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5. 认为多媒体教学技术就是把化学教科书上的内容搬

到屏幕上, 对着屏幕上面讲就是把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了。多媒体技术应用与教学中, 只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 不能代替课堂上的所有东西, 克服应用与教学中的盲目性, 不能一味追求全过程化的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 第5篇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教育进行变革。为建立新的教育模式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探讨的热点。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应如何充分利用高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优势,把新的教育教学技术引进课堂,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我就近一年来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探索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授课之前,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所要讲述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可以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省略了传统的大部分板书的内容,通过课件得以呈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时的播放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对于微观领域,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是老师讲解,学生想象,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将微观的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我们还能把难以操作、观察的实验、化工生产流程图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学生通过感性认识、思考、总结、归纳,达到理性认识,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在离子反应中,对于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很难清楚的理解反应的实质,而有了多媒体这个辅助教学手段,我们可以制作一个flash,模拟离子反应的过程,例如Na和Cl2的反应,Na容易失电子,Cl2容易得电子,但怎么得失,光靠教师的一面之辞很难让学生理解,而通过一个比较搞笑的flash的演示(Na带着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到处闲逛时遇到了同样带着原子结构示意图的Cl,钠看到氯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而自己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然后就高兴的对氯原子说,刚好我这里有一个多余的电子,我送给你,那样你也就有8个电子了,我们就都稳定了。氯原子很高兴的接受了,于是两个人就手牵着手一起玩耍,也就形成了氯化钠这种离子化合物)

二.开阔学生视野,展现复杂现象,让学生领会现象本质 化学教学中,特别是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多,任务重,需大量板书,而课堂时间有限,若许多内容在课堂上临时板书,既费时又费力,甚至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而利用PowerPoint制成课件或将知识网络、图表、典型例题等内容利用展台适时地展示给学生,会节省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思考,既有效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达到开发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

对于一些复杂的化学反应,学生很难理解其反应的本质。例如“酯化反应的反应机理”,学生很难判断是醇脱H,还是酸脱H,大部分的学生可能会认为是酸脱H,因为酸中很容易电离出H离子,作为教师,应该告诉学生,酯化反应并不是无机里面的离子反应,而是有机里面的取代反应,这样学生就可能想到不一定是酸脱H,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向学生展示酯化反应的实验现象,而通过演示实验,学生根本不能理解酯化反应的本质,而多媒体技术就能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亲眼目睹通过同位素示踪法(C2H518OH)演示的酯化反应,通过对产物的测定,知道18O最终在酯中出现,而水中并没有,这样,学生就清楚的了解了原来酯化反应里面脱H的并不是酸,而是醇,酸脱的是-OH。这样,学生就清楚了了解了现象背后的本质,很好的理解了酯化反应。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对多媒体与课堂内容进行恰如其分的整合,确保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

三、在知识的生发点,设计好的课件,实现知识迁移,使学生恍然大悟

例如在讲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之一乙烯时,我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唐诗作为出发点引入新课,让学生通过杨贵妃要吃荔枝只能从南方乘驿马日夜兼程运送来,而现在人们可以将未成熟的水果,如香蕉摘下,运送到世界各地后,再向水果库中充入某种气体,这样硬而青的香蕉,一夜之间就会泛黄,变软,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新鲜爽口。我们坐在家里就可以享受贵妃待遇!让学生听完之后会思考,这种神奇的气体究竟是什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如在讲述原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时,我通过Cu-Zn原电池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先观察实验现象,他们都看到锌片溶解,铜片上面有气泡产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产生了电流。但对于正负极的判断,以及电极上发生的化学反应,学生却无法理解。于是我通过一个小小的flash实验的演示,让学生清楚的看到了电子移动的方向,从锌片到铜片,从而判断出电流的方向是由铜到锌,即正极到负极,所以知道了铜片是正极,锌片是负极。然后他们通过看电解质溶液里面的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因而阳离子在铜片上得电子,而阴离子都向负极移动。这样他们慢慢推出了正极得电子,发生了氧化反应,负极失电子,发生了还原反应。人类认知事物的规律都是从直观到抽象,所以我们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化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让学生能攻克难点,从而掌握化学知识。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 第6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 多媒体教学技术

在教学中.我们所实施的多媒体手段一般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投影、摄像等方面,这些方面需要在教学中要灵活使用.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下边,笔者在这里论述一下对多媒体的这几个方面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一、在实验中如何使用投影技术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实验.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明白物质的变化过程。能够通过实验得到感性认识,从而在理性上去思考,提出疑问。获得结论,进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各种能力。并且.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并且实验以其事实性、科学性让学生信服.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实验要真正起到演示作用。不能演而不示,使演示实验变成讲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变成讲实验现象。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放大实验仪器,抬高实验装置,增加实验药品的用量等来反复展示实验结果.然而实验仪器的放大是有限的。反复展示实验结果又浪费时间.且有些现象是在实验中瞬问产生的而无法观察到.以至于影响教学效果。而在实验中采用投影技术,可以大大改善上述状况,克服缺陷,提高演示效果投影技术主要的功能是将实验的过程和现象放大。克服传统实验可见度小的缺陷。能够使所有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的过程,特别是一些细微的,不易观察到的现象。投影技术使实验的科学性得到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条件。

二、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使用摄像、录像技术

在教学中.有时会涉及到一些变化过程时间较长的实验,并且在实验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无关紧要的现象这对于学生的耐心和注意力是一种考验然而要想让学生在实验中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是不容易的,而且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信息.就要有选择性地对学生的观察时机给予指导,确保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对所学得的知识有价值。因此,采用摄像、剪辑技术,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加工,既能为学生提供实验的全过程,又能突出重要的实验现象,同时也不失实验的真实性。一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会有比较激烈的反应或者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毒气等,因此不适合在课堂上进行实验而借助录像就既可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又能够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通过录像技术还可以对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危害进行真实再现,引起学生的重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能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操作规则和正确认识实验装置,对实验的成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化学具有严格的规定.是不允许出任何差错的。因此.做实验对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操作失误不仅会引起实验失败,甚至会产生实验事故。因此,如果学生在实验中出现失误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会引起学生对于实验的恐惧心理。

而在进行实验前.先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失误的产生。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关于实验操作的软件资料,教师要注意采用。让学生在计算机前先进行模拟操作,以掌握正确的操作和对不正确的操作的理解.再进行实验。这样将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例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移去酒精灯的操作,一旦失误.就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多媒体技术,利用氯气的实验室制作软件。对这一操作做一些特别的处理,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反复模拟实验。一旦操作正确.计算机给予奖励提示,鼓励学生,而一旦学生操作错误.计算机则对水倒流試管底部,试管破裂的危险场面进行模拟再如:对点燃未检验纯度的氢气发生爆炸进行模拟。使学生加深对操作错误引起危害的认识,然后再进行正确的实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模拟.学生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更深刻地理解了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对于一些操作步骤较多.复杂或者装置较多的实验.网络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场所.可以先进行模拟实验,等学生对实验的各个细节完全熟练后,再进行真正的实验。例如:乙酸乙酯的制取,在多媒体技术上,可以通过学生模拟实验。既掌握原理又掌握实验操作方法.不断促进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网络技术在化学实验中,起着设计教学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演示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互协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网络“实验室”中畅游,发挥各自的才能,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例如:物质的鉴别,通过网络“实验室”提供学生所需试剂,由学生设计方法进行实验并加以判断。计算机对各种方法所产生的现象都会进行模拟.并正确判断加以提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应用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文字展示微观世界.模拟化学反应,从而打破学生认识中的时空限制,用各种感官来感知信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再通过模拟技术,放心地让学生对一些危险性、危害性的实验进行大胆操作,为学生的探索和创造提供有利条件。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 第7篇

21世纪, 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尤其是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 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 极大优化整个过程, 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使得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 也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但是, 目前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的过程中, 存在着很多对多媒体技术的误用、乱用的情况。所以, 我们有必要对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进行研究。为此, 本文将以多媒体技术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为出发点对其应用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总结。

一、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 基于传统教学媒体 (如:黑板、粉笔、挂图、常规实验教材等)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 如:抽象的化学概念及原理;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微观结构;不易观察的化学现象的展示及现有条件无法完成的实验等, 从而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多媒体技术具有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的特点, 它能集图、文、声、像及动画等多种信息方式于一体, 能多形式、多角度地展现各种信息。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中学化学课堂教学, 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 提高学习效率,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 投影演示实验以增强观察效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教材中配备了很多演示实验, 但由于现在的班容量一般比较大, 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清楚地观察到所演示的现象, 这个时候, 可用实物投影仪将所演示的实验进行投影。

如:压强对NO2平衡的影响, 可以在投影仪的帮助下使学生更清楚地观察, 从直观上理解压强对平衡的影响。还可以通过投影, 来观察分析钠和硫酸铜反应的现象以便更好地掌握反应原理。演示锌-铜原电池工作原理时, 为了让学生清晰地看到铜极上有气泡产生, 可将锌条弯曲成“Zn”字, 把铜线弯曲成“Cu”字, 用导线把它们连接在一起浸在盛有稀硫酸的培养皿中, 然后把整套装置放在投影仪上, 放射在幕布上, 使全班学生都能清晰的观察到实验变化的过程。

2. 应用多媒体课件使微观现象直观化

抽象的化学概念及原理, 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微观结构, 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化学变化, 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 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模拟, 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变抽象为形象, 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 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理解化学原理。

如解释化学反应时, 动画模拟“氢分子”和“氯分子”, 再分别拆为原子, 最后重新组合为“氯化氢分子”的过程。又如, 在讲“化学键”时可以模拟原子间的电子转移, 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 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也大大提高了学习质量, 吸引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此外, 电子云、晶体结构等, 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最难接受的知识点, 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叙述, 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电子云这一难点, 通过一个程序控制电子在核外旋转的转速和几率, 在核外会出现一个平面的电子云团。运用电脑动画的手段, 逼真地模仿出核外电子绕核旋转的全过程, 电子运动的立体动画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加深了学生对微观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3. 模拟现有条件无法完成的实验

有些实验由于时间太长、危险性大、污染性强、药品缺乏等原因无法动手实验, 而高科技领域、化工生产过程等学生不能亲临其境。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可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模拟和处理, 以丰富学生头脑中的形象信息,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如可以通过录像机将氯水光照下的分解反应, 稀释浓硫酸时若反向操作造成的结果分别做以速度和效果的处理, 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观察反应的实质, 掌握反应原理。再如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点燃发生爆炸及原因分析, 可对瞬间变化搞定格分析, 化枯燥为生动。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模拟化工生产过程、工业流程, 如工业生产硫酸、工业生产硝酸、合成氨、硝酸盐工业、炼铁、炼钢、煤加工等;也可以根据工业生产实际模拟实物及反应器中的反应现象, 可以播放实际生产过程的影片, 使学生感受到贴近生活, 犹如身临其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4. 增大教学容量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对于习题课,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读题或抄题上。而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大大节约时间, 使得有更多的时间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另外, 在教学中对于表格、数据的处理也可做成多媒体课件, 以增大课堂容量。

5. 提高化学实验的复习效率

在对化学实验过程进行复习、小结时,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复现”功能, 使学生对实验的步骤、细节有一个完整的、详尽的了解, 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减少实验消耗。

二、多媒体技术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整合存在的误区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 目的是为了发挥其优势, 把与化学相关的信息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地“整合”, 弥补现有条件的不足, 提高教学效果, 如果片面的、机械的运用多媒体技术, 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而目前在多媒体技术用于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在认识和实践上却产生了一些误区, 主要表现为:

1. 多媒体课件模拟演示实验替代化学实验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点, 就在于能够模拟现实中无法完成的实验, 可以这样说, 中学化学几乎所有的演示实验计算机都能较好模拟出来。基于此,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几乎不用任何实物、仪器、药品, 只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完成”课堂演示实验, 现象明显, 实验每做必成。但是, 在教学中如果利用课件代替真实实验, 不管课件做的如何逼真、如何真实再现化学过程和现象, 在学生的心目中毕竟是“做出来的”现象, 缺乏真实感, 并且对科学产生信任危机, 违背科学教育的本质初衷。

因此,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更应该注重二者的有机结合。例如, 在“原电池“一节的教学中, 我把原电池中原电池原理及形成条件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为了突出重点内容讲授, 让学生从微观本质理解原电池的形成, 不仅采用了传统的分组实验教学, 利用投影给出原电池实验要求、观察步骤, 指导学生实验, 并利用微机模拟原电池所形成的闭合回路, 通过电子转移的流动过程和声响, 及两极不同颜色的Zn2+离解, H+析出标示出内外电路所构成的闭合回路, 使学生认识原电池本质;最后利用录像播放不同新型原电池的工作情况, 使学生最终形成对原电池比较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讲述原电池原理或者仅仅通过多媒体展示原电池的形成过程而忽略二者的结合, 势必影响教学效果[4]。

2. 为用而用的形式主义

多媒体课件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工具, 凡是能够用普通媒体如模型、挂图等实现的就无须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应该处理好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媒体教学的关系。而目前一些教师, 不管课堂内容是否有必要使用多媒体, 更不顾多媒体的出现是否在恰当的时机, 一味的追求多媒体的效应。表现在有些课本上写得很清楚的地方, 学生一目了然的东西, 教师也把它制作成课件, 整堂课基本上是由计算机操纵, 教师变成“放映员”, 学生变成了“观众”, 课堂上没有了生动活泼的气氛, 教师无法展示灵活的教学机智, 一节课下来甚至不用板书, 不写一个字。

3. 投影屏代替黑板

板书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重要方式, 板书过程往往是再现老师思维的过程, 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示范作用, 同时也是师生交流, 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 因此不能把所有的板书都投影到大屏幕上。要分清主副板书, 主板书可以投到大屏幕上, 副板书、解题过程、计算过程应该写在黑板上, 这样才能保持与学生思维同步, 才能根据学生的反应有机地、灵活地掌握教学的分寸, 随即做出反应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一部分教师用投影屏替代黑板板书, 这样造成教师教、学生学的思维过程无法被充分展现, 而且教学的效益也被大打折扣。例如, 在讲授“化学方程式计算”这部分内容时, 一些教师通过多媒体把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例题展示给学生, 这种方式具备可行性, 但不具备必要性, 因为他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递式教学, 没有显示出多媒体技术本身的优势, 也没有达到启迪和引导学生思维的效果。

4. 多媒体信息技术表现形式与教学内容的错位

在将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整合过程中, 一些教师把握不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一味地追求外形的花哨, 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 使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 而无法专心于画面和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如有些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课, 课件做得非常精美, 操作起来也很人性化, 但内容华而不实, 整堂课上, 学生只是欣赏了教师的电脑模拟实验和观赏了精美的电脑画面, 没有真正思考过一个问题。

还有一些教师一味追求高科技, 认为课件做得越高级, 会的人越少越好。例如用一般Power Point等简单软件可完成的课件非要用其他更高级的软件, 把课件搞成了多媒体展览, 偏离了多媒体教学的初衷, 忽略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重在“实用价值”, 而非技术含量的高低这一根本点。[5]

5. 对现成教学课件采用“拿来主义”

目前, 网上有很多各学校、教师研制开发的大量适用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多媒体软件。很多教师为节省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间, 从网上下载或从现成的高中化学教学课件中选择若干作为教学的课件, 对课件制作的意图不清, 更没有很好地吃透课件的内容、作者的意图, 于是造成了不少的尴尬局面, 课上要么链接上出问题, 要么内容脱节, 多媒体教学课往往就会出现“冷场”、“乱场”现象。所以对现成教学课件一定要很好地进行吸收、消化, 不能出现“拿来主义”, 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合理利用, 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6]

三、对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的思考

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以它特有的“魅力”大大地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提高了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手段借助黑板、粉笔以及挂图、仪器、实物等直观教具, 通过语言和文字来传授知识的板书教学方法, 也有其不容磨灭的优点。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 不应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 因为“尺有所长, 寸有所短”。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不是教学上的“百宝箱”, 它只是在“辅助”的意义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中, 应以实验为基础, 教学过程中, 能做实验的要坚决做实验。现代教学手段如果忽视甚至否定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 否认教师对教学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片面的强调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就会出现“惟计算机论”、“惟课件论”。所以, 要想实现多媒体技术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应特别应注意以学科内容为出发点,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实效, 注意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 其中有成功的经验和成果, 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 是一个漫长而又历尽艰辛的过程。所以, 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契机, 在化学具体教学中, 我们要把多媒体教学技术与化学教学有机地融合, 把教师的教学灵魂注入课件之中, 在教与学、动手与实践, 解决化学问题三者之间建立了强有力的联系, 不断探索多媒体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 促进化学教学手段的更新和优化, 最终引起化学教学观念的改变, 促进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多媒体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各学科当中。将多媒体技术与中学化学学科教学进行整合, 是现今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就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应用误区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化学课堂教学,整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2001, 10

[2]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 2003, 6

[3][6]郭德翎.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3

[4]李桢.中学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DB/OL].<2008年6月检索于http://info.ly08.com/JXJY/HTML/JXJY-2578.html.>.

[5]包朝龙, 姚春生.浅议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有效整合[J].化学教学, 2005, 11

[7]辛洪军.浅议化学课件的实用性原则[J].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04, 5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 第8篇

一、多媒体强化课前研究

课前研究是讲课教学的准备, 只有课前进行充分的研究, 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课, 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强化课前研究、辅助备课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计算机备课便于随时修改教案, 当然这并非计算机辅助备课的主要目的。现在很多地方要求教师实行无纸备课, 即电子备课。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 要备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 要输入文字、制作动画等则需花两三天才能备好一节课。而且不是每个教师都懂得制作电脑动画的。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 备好一节含有多媒体的课就容易很多了, 不会制作动画可以到网上找, 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加以修改, 这样变成自己的课件, 可大大加快备课速度和质量。

二、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

化学的新课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许多化学现象、化学概念、化学反应、化学规律都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有一个正确的第一印象,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造成认识与理解上的模糊或错误。在讲授新课时,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运用文字、声音、图像来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 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 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 化学反应及规律。同时,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加大传输的信息量和信息传输的质量, 实现课堂的优化组合。实践证明, 正确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形象, 学生普遍感兴趣, 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知识接受快, 课堂效益好。

1. 创设情景

情景是引人入胜的好途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 创设愉悦的课堂情景、求知的课堂情景、成功的课堂情景, 适时地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材料给学生多通道的刺激, 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 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化学表象和本质。用生动、具体的化学现象揭示物质结构、化学反应, 变主动为客观, 变枯燥为生动, 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引起探索化学世界的好奇心, 为积极主动地学好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解剖难点

氧化汞热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 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这个内容是为了给学生建立原子的概念, 单就书上内容、图示、讲解, 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原子概念确有一定的难度, 把这个内容开发成课件, 学生看见了形象逼真的动态演示, 就能较好地理解原子概念, 使教学重难点顺利解决。

3. 演示整合

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经常要对前后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多媒体能很好地展示相异反应类型、相似反应过程等。诸如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 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等的比较、总结, 以上内容, 重做实验, 既浪费时间, 又无新鲜感, 利用多媒体文字、声音、图像、表格, 动态再现化学实验, 能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 进一步得到同化, 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更重要的是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让他们知道化学反应不是孤立的, 化学知识也不能单一学习。

三、多媒体辅助学习总结

复习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复习课一般应将该章知识的内在关系、外在异同和与其他章节的联系、差别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知道这些联系及差别。传统的复习课是教师一边讲一边将这些联系板书在黑板上, 这样往往耽误了许多宝贵的课堂时间, 而且会打断学生的思路, 不能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将知识结构事先用软件输入到计算机中, 复习时一边讲, 一边逐步把知识结构显示出来。及时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所学知识, 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网络结构。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要点

教学手段的应用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强劲优势, 在于它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开辟了更加宽广的道路。然而, 教学手段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 不能滥用计算机多媒体。可是纵观实际工作中, 诸多同行在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方面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好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 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好课堂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有的在多媒体课件的选题和设计存在科学性和必要性问题, 有的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这些是阻碍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 谈谈自己的想法。

1.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否则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 或把课堂演示实验中有毒的、有危险性的实验通过播放录像的形式演示出来, 或把物质的微观结构或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这些都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研究的方向, 多媒体课堂教学绝不能只停留于表面, 用电脑屏幕代替板书、用录像代替所有课堂演示实验等这些形式都是不可取的。

2. 多媒体积件的制作必须具有科学性

科学性是自然科学中首先必须具备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性质, 离开了科学性, 也就失去了自然科学立足的根本。因此我们在设计积件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犯科学性错误, 否则不但不能起到辅助教学的目的, 反而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我曾见到一个胶体的课件, 其中演示胶体的电泳实验中粒子移动的动画时, 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完全从阳极流向阴极, 从阳极到U形管的中间部分的溶液全部变为无色, 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3. 编制多媒体课件不能刻意追求三维动画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 第9篇

一、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设备一般包括实物展示台、摄像、放像、数字投影、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方面。多媒体技术以其庞大的信息量、强大的信息传输以及崭新的呈现手段作用于学生, 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视、听、说等多种感官, 形成合理的实验教学过程, 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情境中学习, 使课堂实验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1. 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示演示实验

化学演示实验, 其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全体学生观察到物质变化的全过程, 在理性上有一定的认识, 从而提出疑问, 获得结论。演示实验可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 体现实验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 让学生信服, 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为引出课题、问题, 进行讨论、探索、发现创造条件。传统的化学演示实验一般采用放大实验仪器, 抬高实验装置, 增加实验药品的用量, 巡回展示实验结果。然而实验仪器放大是有限的, 巡回展示实验结果又浪费时间, 且有些现象是在实验中瞬间产生的而无法观察到, 以至影响教学效果。通过实物展示台把化学演示实验摄像, 再经过投影可以得到形象放大、清晰、真实的实验现象, 为学生提供从多角度观察实验现象的机会, 还可以大大缩短实验时间, 节约实验药品用量等, 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化学实验的演示效果。譬如, 在演示电解水实验时, 用传统方法做演示实验, 后排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通电后水变浑浊, 这是错误的;而用展示台来展示该实验, 后排学生便能清晰地观察到水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2. 通过教学视频进行一些化学实验教学

对一些价格昂贵的实验、危险性大的实验、定性的实验、要求较多的操作技术或装置复杂的实验等, 可以借助教学视频来完成, 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正确性、有效性、规范性。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等。利用录像技术, 还可以显示较复杂的化工生产过程, 如硫酸工业的生产流程等, 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类知识。

3. 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课堂实验教学

利用多媒体系统强大的动画演示功能, 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反应和破坏性实验,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中学教材中有些物质, 如一氧化碳、氯气、硫化氢等气体有毒性;一些物质有危险性, 如氢气、甲烷等气体易燃易爆的性质, 学生无法感知。因此有些学生在实验时, 不是很注意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不重视危险物质可能对自己和同学造成伤害。这时, 可以借助计算机设计一些逼真的动画演示, 比如, 在演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 在尾气处理方面设计小白鼠中毒死亡;在演示氢气可燃性实验时, 设计填充氢气球时有人吸烟引起爆炸;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液体沸腾飞溅;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停止加热, 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水倒吸致使试管炸裂。通过逼真的动画演示, 从而使学生感悟在进行这些实验时应如何注意避免污染、防止错误操作以及恰当地保护自己。

4. 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展示微观的化学世界

中学化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微观的, 学生学起来比较抽象, 既要理解课文的文字说明, 又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不太容易弄清反应的微观原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这些抽象内容制作成课件, 在投影上进行微观放大, 宏观缩小, 动静结合, 在短时间内从多角度多层面展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能够使知识由抽象变成形象,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比如, 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水电解的反应过程, 使学生看到水分子分裂成原子, 原子又重新组合的过程, 使教学难点的解决犹如破竹之势, 顺利完成。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动画模拟, 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变抽象为形象, 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 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理解化学原理。

5.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内容的复习教学

在中学的各个复习阶段, 化学实验的复习也是令教师头痛的一件事:照课本讲再加上用笔画总也说不清楚, 看挂图及翻课本上插图也麻烦, 在黑板上画更慢, 重做实验那是不现实的, 所以教师一般只好再把一些基本操作、现象、注意事项再讲一遍, 学生结合课本回忆, 想象操作和现象等, 也就算把实验复习了, 这样复习实验学生印象是不深刻的。通过课件教师可以把需要复习的每个实验从头到尾地快速呈现在屏幕上, 既能唤起学生的记忆, 又能大大提高化学实验复习课的效率和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在实验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1.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价值定位

尽管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辅助教学功能, 但毕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中, 尤其是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 不能用它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只有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发挥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最佳效益, 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 不能用多媒体模拟实验代替演示实验

课堂演示的普通化学实验绝不能以录像或动画代替。演示实验是实物实验的展示, 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可以学习有关实验的规范操作, 实验的正确规范操作其实也是学习化学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如果一味地采用电脑模拟实验, “做实验”就会变味为“看实验”, 那么学生就很难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如果通过实物操作来演示实验, 可以使实验更具直观性, 学生既可以用眼睛看, 还可以亲自动手操作, 这样可以使实验更形象、更实在。因此, 不能舍本逐末, 放弃垂手可做的实验而去用计算机模拟实验, 要做到有的放矢。

3. 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现在不少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率。的确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教学内容的密度加大, 节约课堂时间。但是在课堂的40分钟内, 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此多的知识, 学生只能跟着课件大致地浏览一遍, 往往课堂上听得明白, 课堂下却用得糊涂。学生接受新知识是有一个过程的, 如果内容过多, 学生往往疲于接受, 找不到重点, 来不及消化, 学习过程就会变成走马观花, 流于形式, 效果欠佳。

4. 师资的培训

只有在教师能熟练并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整合化学实验教学时, 才能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最佳效益, 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必须重视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培训。

总之,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 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才能强化实验教学效果, 弥补常规实验教学的不足, 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 充分显示出现代教育技术在辅助教学中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霍丽荣.走出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误区[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7 (02) .

[2]吴运来.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者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张利平.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 (初中化学) [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 第10篇

一、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化学教学的重点包括化学概念、化学反应、化学现象、化学规律, 这些东西都比较抽象, 学生很难把握, 而我们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时第一印象一定要正确。所以在传授新课时, 使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通过一些形象生动的展示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将新授课的内容生动、有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实践证明, 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习, 知识接受更快, 学习效率更高。

1. 创设情境, 导入课堂。

引人入胜的情境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眼球, 引起学生兴趣。多媒体可以创设愉悦的课堂情景,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化学表象和本质。用生动、具体的化学现象来揭示物质结构、化学反应, 从而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引发他们探索化学世界的好奇心。

例如, 在《氮和氮的化合物》这一知识点的讲解中, 运用到了中国的一句谚语“雷雨发庄稼”。怎样解释这一谚语呢?带领学生做实验, 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 我利用了“雷雨发庄稼”的教学动画, 这动画形象、生动, 学生很轻松地了解到: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在雷电的作用下, 氮气中的小部分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又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遇雨水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硝酸, 硝酸融进土壤转化为硝酸根离子被庄稼吸收。所以一场雷雨就相当于给庄稼施了一次氮肥, “雷雨发庄稼”体现的就是这个科学道理。这种教学方式, 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2. 深入分析, 探索事物内部的科学机理。

物质的组成结构、化学反应的内在机理、化学规律的探索, 这些抽象的东西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 而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克服这一难题。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投影、录像等手段, 以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表现手法把化学的现象与化学反应的本质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从而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供了最充分的认知。例如, 碘的升华实验时, 由于反应的迅速, 学生只注意到了上升的紫色蒸汽凝结成有光泽的晶体, 而忽略了碘固体没有经过融化而直接气化这一“升华”概念的本质特征现象。我利用课件把反应录像作了局部特写慢速播放, 使学生清楚地看清楚了这一现象。另外, 多媒体信息量大, 速度更新快, 这不仅可以增大知识的密度, 还可以加快教学的节凑, 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3. 深入浅出地分析重点、难点。

化学中的原子、分子、离子都是微观的, 学生很难准确地把握和理解。例如, 学生建立原子的概念中有这样一个实例, 氧化汞热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 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如果只是利用课本上的图示、讲解, 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把这个内容制作成课件, 利用形象逼真的动态演示, 就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原子这一概念, 从而顺利地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

4. 运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增强实验的可见度, 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 从而优化实验。

另外, 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 从而减少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

5. 使用多媒体便于知识的归纳、整理。

对前后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是化学教学的一大特点。相异、相似反应类型及反应过程多媒体都能给予很好的展示。诸如, 在利用氢气、碳、一氧化碳做氧化铜还原的比较、总结时, 如果重新做实验, 既浪费时间又消耗资源, 而且学生还没有新鲜感。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文字、声音、图像、表格动态地再现这些化学实验, 不仅能够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 又能得到学生认同, 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

多媒体计算机有信息贮量大、更新速率快、交互性能好的特点, 利用这一性能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知识的获取、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开辟了更加宽广的道路, 这是它的强劲优势。多媒体教学被应用的重要意义在于如果充分而且恰当应用, 可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并且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然而, 教学手段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 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不能喧宾夺主, 否则会酿成苦果。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 很多教师在多媒体使用方面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误区

1. 抛弃传统教学, 多媒体教学完全替代传统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智慧结晶, 是他们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和研究的工作总结,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众多教学手段之一, 它不能喧宾夺主, 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课堂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 的确有其独特的优势, 但是如果只是看重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以及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活动互助、情感交流, 这不仅影响了教师教学风采, 而且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刻意追求、营造课堂教学的“奢华美丽”, 追求知识传授上的“海量”, 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 降低课堂学习效率。教师的基本功包括教师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 它是教师本人的最大财富, 是个人的魅力所在。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根据教学内容恰当运用, 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

2.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分强调三维动画效果。

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一定要具有科学性, 不能一味追求“华丽”, 甚至刻意追求三维动画效果。要清楚多媒体教学是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而服务的性质, 分清主次。很多教师有一个错误认识:若课件中没有三维动画, 那么这个课件就不算完美。要知道, 三维动画不等同于实际, 二者有很大差别, 不能用观看课件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例如, 乙烯、苯等物质的结构用它们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给学生展示, 就比利用多媒体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 第11篇

一、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设备一般包括实物展示台、摄像、放像、数字投影、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方面。多媒体技术以其庞大的信息量、强大的信息传输以及崭新的呈现手段作用于学生,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视、听、说等多种感官,形成合理的实验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情境中学习,使课堂实验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1.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示演示实验

化学演示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全体学生观察到物质变化的全过程,在理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提出疑问,获得结论。演示实验可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体现实验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让学生信服,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为引出课题、问题,进行讨论、探索、发现创造条件。传统的化学演示实验一般采用放大实验仪器,抬高实验装置,增加实验药品的用量,巡回展示实验结果。然而实验仪器放大是有限的,巡回展示实验结果又浪费时间,且有些现象是在实验中瞬间产生的而无法观察到,以至影响教学效果。通过实物展示台把化学演示实验摄像,再经过投影可以得到形象放大、清晰、真实的实验现象,为学生提供从多角度观察实验现象的机会,还可以大大缩短实验时间,节约实验药品用量等,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化学实验的演示效果。譬如,在演示电解水实验时,用传统方法做演示实验,后排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通电后水变浑浊,这是错误的;而用展示台来展示该实验,后排学生便能清晰地观察到水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2.通过教学视频进行一些化学实验教学

对一些价格昂贵的实验、危险性大的实验、定性的实验、要求较多的操作技术或装置复杂的实验等,可以

借助教学视频来完成,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正确性、有效性、规范性。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等。利用录像技术,还可以显示较复杂的化工生产过程,如硫酸工业的生产流程等,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类知识。

3.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课堂实验教学

利用多媒体系统强大的动画演示功能,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反应和破坏性实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中学教材中有些物质,如一氧化碳、氯气、硫化氢等气体有毒性;一些物质有危险性,如氢气、甲烷等气体易燃易爆的性质,学生无法感知。因此有些学生在实验时,不是很注意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不重视危险物质可能对自己和同学造成伤害。这时,可以借助计算机设计一些逼真的动画演示,比如,在演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在尾气处理方面设计小白鼠中毒死亡;在演示氢气可燃性实验时,设计填充氢气球时有人吸烟引起爆炸;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液体沸腾飞溅;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停止加热,后将导管移出水面,水倒吸致使试管炸裂。通过逼真的动画演示,从而使学生感悟在进行这些实验时应如何注意避免污染、防止错误操作以及恰当地保护自己。

4.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展示微观的化学世界

中学化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微观的,学生学起来比较抽象,既要理解课文的文字说明,又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太容易弄清反应的微观原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这些抽象内容制作成课件,在投影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在短时间内从多角度多层面展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能够使知识由抽象变成形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比如,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水电解的反应过程,使学生看到水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的过程,使教学难点的解决犹如破竹之势,顺利完成。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动画模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

5.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内容的复习教学

在中学的各个复习阶段,化学实验的复习也是令教师头痛的一件事:照课本

讲再加上用笔画总也说不清楚,看挂图及翻课本上插图也麻烦,在黑板上画更慢,重做实验那是不现实的,所以教师一般只好再把一些基本操作、现象、注意事项再讲一遍,学生结合课本回忆,想象操作和现象等,也就算把实验复习了,这样复习实验学生印象是不深刻的。通过课件教师可以把需要复习的每个实验从头到尾地快速呈现在屏幕上,既能唤起学生的记忆,又能大大提高化学实验复习课的效率和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在实验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1.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价值定位

尽管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辅助教学功能,但毕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不能用它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只有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最佳效益,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不能用多媒体模拟实验代替演示实验

课堂演示的普通化学实验绝不能以录像或动画代替。演示实验是实物实验的展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有关实验的规范操作,实验的正确规范操作其实也是学习化学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如果一味地采用电脑模拟实验,“做实验”就会变味为“看实验”,那么学生就很难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如果通过实物操作来演示实验,可以使实验更具直观性,学生既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这样可以使实验更形象、更实在。因此,不能舍本逐末,放弃垂手可做的实验而去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要做到有的放矢。

3.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现在不少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率。的确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教学内容的密度加大,节约课堂时间。但是在课堂的40分钟内,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此多的知识,学生只能跟着课件大致地浏览一遍,往往课堂上听得明白,课堂下却用得糊涂。学生接受新知识是有一个过程的,如果内容过多,学生往往疲于接受,找不到重点,来不及消化,学习过程就会变成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效果欠佳。

4.师资的培训

只有在教师能熟练并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整合化学实验教学时,才能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最佳效益,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必须重视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培训。

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才能强化实验教学效果,弥补常规实验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充分显示出现代教育技术在辅助教学中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霍丽荣.走出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误区[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7(02).

[2]吴运来.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者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张利平.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初中化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4]杨明全.新课程下的课堂观[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 第12篇

●●利用多媒体技术, 使有毒有害实验教学得以安全进行

九年级化学实验中, 有些实验涉及有毒有害的药品, 学生做起来比较危险, 容易造成中毒。如我在教学“燃烧条件”一节时, 知道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有毒, 此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而且教师在前面演示, 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看得清楚, 若让学生轮流到前面观察又很浪费时间;即使勉强给学生做了, 也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 便于全体学生观察, 我改用数码相机拍下实验的整个过程, 然后用多媒体播放, 学生在屏幕上看到了一个放大了十几倍的实验仪器, 现象非常明显。利用多媒体以后, 即使是有毒有害的实验也不再犯难了, 因为我可以通过网络, 搜寻实验的视频, 用电脑给学生们播放。这样, 既改变了课上只有老师说教, 学生一味听的状况, 也使学生感到清晰自然, 容易接受。传统的实验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 增加了实验的可见度和清晰度, 提高了实验效果, 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 显示实验的微观过程

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 学生往往对其反应过程很难进行微观的观察与判断, 但通过多媒体技术, 就可以模拟实验的过程, 调整教与学的关系, 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培养学生分析和探究的能力。例如, 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学生很难想象, 也很难理解, 我就利用电脑制作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的图像, 这样便可以使学生能够观察到清晰的分子分裂及原子化合成分子的过程。

●●利用多媒体技术, 使学生提高创新意识

教学中, 我们只有不断唤醒学生的创造激情和求知欲望, 才能激励学生不断改进实验。我在做制取氧气的实验时, 收集满一瓶氧气后, 试管中的药品还在剧烈地反应。我就及时启发学生:谁能帮老师想个办法, 让这个实验由我控制, 使实验随时发生和停止。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到实验室, 按照教师的仪器准备, 发挥想象并设计出制取氧气的多种方法。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用多媒体制作了一组Flash课件, 课件中展示了多种仪器, 学生自己可以自由选择。因为是Flash动画, 所以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各式各样的仪器, 节省了教师准备实验的时间, 使复杂实验简单化, 避免了学生在实验时由于实验操作不熟练而损坏仪器的现象。这样, 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机, 对学生设计的实验进行监控, 随时掌握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结果, 学生们提出了多种方案, 我对学生的方案给予了肯定。随后我让学生通过大屏幕来展示用电脑制作的下述实验。

1.缝制一个布袋, 装入二氧化锰, 收取氧气完毕, 用镊子把布袋取出, 反应就会停止。

2.把二氧化锰装在燃烧匙里, 收取氧气完毕, 将燃烧匙取出。

3.把二氧化锰放进试管, 试管口塞好橡胶塞, 打一小孔, 插入注射器, 注射器里放双氧水, 想收集气体, 就从注射器里输入双氧水, 反应就开始发生。停止输入双氧水, 反应自行停止。

4.把二氧化锰放进试管, 试管口塞好橡胶塞, 打一孔, 插入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里注入双氧水。想收集气体, 就从分液漏斗里注入双氧水, 反应就开始发生;停止注入双氧水, 反应自行停止

学生们看到了自己设计的方案变成可操作的实验, 并且能控制反应的进行。每个学生都在设计实验中得到了锻炼。如果这种创新精神能够得到体现, 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利用多媒体技术, 激发学习兴趣, 树立爱国之志

利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把化学教材中的无形变为有形, 把抽象的知识变为直观形象的实验或图示。在化学与环境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既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环境污染的危害, 又可以展示通过我们的努力对环境进行保护的成果等等。遇到社会热点问题, 比如神舟六号上天的过程, 我都是先播放视频, 帮助学生树立运用化学知识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上一篇:抗攻击性下一篇:综合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