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拨款范文

2024-05-06

绩效拨款范文(精选8篇)

绩效拨款 第1篇

关键词:高校,预算绩效,绩效拨款

预算绩效管理的国外经验可谓汗牛充栋, 然而怎样结合行业特点, 找到贯彻执行财政部2013年4月颁发的《关于印发〈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的通知》 (财预[2013]53号) 文件的突破口呢?截至2013年,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费拨款经历了“基数加发展”、“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和“基本支出预算加项目支出预算”三种模式。这三种拨款模式的特征是一种“面向昨天”的拨款模式, 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率, 使得整个高等教育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状态, 已经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预算绩效拨款是“面向今天”的一种拨款模式, 它的主要特征是以产出和效率为导向, 把资金分配与教育生产联系起来, 使那些培养更多学生和质量更高的学校得到更多的资源, 因此被看做是解决困扰高校发展的诸多问题的良药。

一、基于高校预算绩效拨款模式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绩效拨款是根据高校战略目标来确定一组绩效指标, 根据绩效指标对高校进行绩效评价, 依据绩效评价结果最后向大学提供相应的拨款。预算绩效拨款模式下的拨款额随着预算绩效评价的结果而变化:预算绩效评价越好, 其所获得的拨款就多;预算绩效评价差, 获得的拨款数额就相对较小。预算绩效拨款公式的最大意义在于资金的分配可以和学校业绩直接挂钩, 可以促进高校之间的竞争, 促进重点院校的发展, 成为现有资源配置方式的补充。

设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是实施绩效拨款的基础。依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 本文设计了一个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建立指标体系时, 全面考虑高校的职能, 即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 按照投入和产出二类, 建立高校财政投入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该指标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和43个二级指标构成 (见表1) 。

在基于预算绩效评价的拨款模式中, 评价方法的不同直接导致评价结论的不同, 进而导致拨款额度的不同。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是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它可以解决多种投入与多种产出预算绩效评价的评价问题, 不需要事先知道或给出各个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的权重值, 无需对数据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是解决多种投入与多种产出预算绩效评价的好办法。

二、基于高校预算绩效拨款模式的DEA评价原理

数据包络分析 (DEA) 的主要思想是:一个经济系统或者一个生产过程可以看成一个单元在一定可能范围内, 通过投入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并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的活动。虽然这些活动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 但其目的都是尽可能地使这一活动取得最大的“效益”。

由于从“投入”到“产出”需要经过一系列决策才能实现, 或者说, 由于“产出”是决策的结果, 所以这样的单元被称为“决策单元” (DMU) 。可以认为每个DMU都代表一定的经济含义, 它的基本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输入和输出, 并且在将输入转换成输出的过程中, 努力实现自身的决策目标。

三、基于高校预算绩效拨款模式的DEA分析

(一) 高校投入产出效率的有效性分析

DEA分析形成三大效率值, 分别为:技术效率, 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其中:技术效率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乘积;纯技术效率是由于管理和技术等因素影响的生产效率;规模效率是由于规模因素影响的生产效率。

一般而言, 技术效率值为1者, 则表示最有效率的单位, 即其整体运作上是处于最佳的状况, 它反映在给定投入的情况下各决策单元获取最大产出的能力。纯技术效率可以看出各部门对于投入要素是否有效地运用, 以达到产出最大化, 其值越高表示其投入资源使用情形越有效率。规模效率则表示该部门的投入项和产出项之间是否达到最佳状态, 它反映了各决策单元是否在最合适的投资规模下进行经营, 该值越高表示规模越适合, 生产率也越大。

将降维后的29所首批985高等学校投入产出指标数据导入DEA计算软件, 设置引导文件参数, 其中决策单元为29, 时间为l年, 产出指标数5个, 投入指标4个。

基于BC2模型的高等学校财政投入产出效率分析结果得出DMU11、DMU16、DMU17、DMU25四个高校非DEA有效, 其他高校DEA有效。

(二) 高校投入产出效率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分析

当DMU0是非DEA有效的时候, 被评价的高校必定存在产出不足△Y0或投入冗余△X0的问题, 即在保持投入要素不变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产出△Y0或者在保持产出不变的基础上可以减少投入△X或。假如S0-、S0+和θ0都是规划模型的解, 相对于原来的n个DMU, 由 (X̂0, Ŷ0) 构成的投入和产出是有效的。其中:

其中:为第j0个决策单元对应于 (X0, Y0) 在DEA的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则投入冗余量△X0和产出不足量△Y0各为:

投入冗余率与产出不足率分别为:

根据上述公式, 可以求得各个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相对于某有效决策而言, 在保持其产出量不变的情况下, 可以计算出对各项指标的投入量进行相应的的调整量或者在保持投入既定的情况下, 可计算出各项指标产出量相对应的调整量。并且可以对相应绩效上存在不足的决策单元相对于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而言给出针对性的管理建议。上述29所首批985高等学校投入产出指标中, 有四所高校非DEA有效, 下面选取一所高校进行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分析, 见表2、表3。

从表2可看出, DMU17高校各项投入因子中无效的投入比例均达到了25%, 这表明DMU17高校有减少投入增加绩效的空间最大。从表3可看出, DMU17高校产出不足主要存在于社会效应因子和国家科研奖励因子1, 该校应在人文社科发表论文 (国内) 数, 杰出员工和校友影响力, 科技创新重视程度, 网站关注度和舆论影响力, 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上重点做出努力以提升整体财政投入绩效水平。

四、基于DEA的高校预算绩效拨款模式新探

高校预算绩效拨款公式的总体目标是对有限的财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满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保证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着这一目标, 高校预算绩效拨款公式在各高校之间的分配标准测算应依据人力, 财力, 物力投入对应教学, 科研, 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产出的绩效, 依据数据包络法下绩效水平建立高校预算预算绩效拨款模式。

设数据包络法下形成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排名为Ni, i表示各高校在评价中对应的序号, 另外, 设各高校因子分析法降维, 并经归一化处理后的产出量指数为OUTi, 则各高校产出总量OUTi为:

在各高校绩效排名上, 由于CCR模型和BCC模型并不能区分相对有效的DMU, 所以我们根据“被参照次数”来进一步区分有效的DMU的绩效水平。“被参照次数”是针对有效的DMU而言的, 是指在评价过程中, 有效的DMU被非有效的DMU作为参考对象和改进目标的次数。在DEA方法中, 一个非有效的DMU往往会有多个有效的DMU作为参考, 而有效的DMU的参考对象就是其本身。一个有效的DMU出现在其他非有效的DMU中的参考集合中的次数越多, 说明该DMU相对有效的稳健度越强。因此, 对DEA有效的决策单元, 可依据“被参照次数”进行绩效优劣的排名, “被参照次数”最高的有效单元排名第一, 其他单元以此类推, 形成各高校排名Ni。最后, 形成以下预算预算绩效拨款模式, 以C (cash) 代表财政部预拨款总额, 各高校预算绩效拨款模式为:

根据DEA计算软件计算结果中非DEA有效单元, 相应的DEA有效单元投影次数统计, 对首批985高等学校中DEA有效的高校投入产出状况进行了排名。

假定2010年财政部预拨高等学校20亿绩效资金, 以DMU20高校为例, DMU20高校评价排名为1, 产出总量为21.639 6, 则对其拨款额度为 (参见表4) :

即对DMU20高校可进行绩效拨款188 263 229元以奖励并激励该高校在一定投入上获得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成就。其余高等学校以此类推, 获得的绩效拨款如表4所示。

金额单位:元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财预[2013]53号, 2013-04-21

[2] .王莉华, 我国高等教育预算绩效拨款公式的局限与对策, 中国高教研究, 2010;5

[3] .翟蕊, 张小萍.建立中央高校教育经费拨款新机制.中国财政, 2011;11

[4] .陈旭东.绩效预算的理论基础探源.财会月刊, 2007;17

[5] .余满均, 王丽萍.非营利组织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研究.财会月刊, 2007;7

绩效拨款 第2篇

财教[2014]352号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教委、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教育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有关精神,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整体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含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经费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现就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意义和原则

(一)意义。

高职教育承担着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通过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持续增长,推动了高职教育事业实现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目前高职教育投入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多渠道筹措经费和财政生均拨款稳定投入机制还不够健全,高职院校总体投入水平仍然偏低,区域间差异较大;财政投入激励高职院校改革的导向作用不够明显;高职教育经费绩效管理基础薄弱,等等。新形势下,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进一步加大高职教育财政投入,逐步健全多渠道筹措高职教育经费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深化改革,整体提高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有利于高职教育更好地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提供人才支撑;有利于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

(二)原则。

1.明确责任。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和职业教育“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地方是建立完善所属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责任主体,省级要统筹推动本地区全面建立完善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中央财政引导各地建立完善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举办高职院校的国务院有关部门是建立完善所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责任主体,并负责落实相关经费。

2.多元投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坚持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新增财政投入要向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倾斜。同时,防止财政“大包大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进一步完善多渠道筹措高职教育经费的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采取直接投资或捐赠等形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促进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稳定增长。

3.促进改革。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导向作用,建立完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要与深化校企合作等制度改革创新相结合,形成激励相容、奖优扶优的机制,促进高职院校面向市场、面向就业,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注重绩效。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完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要与强化绩效管理相结合,将绩效理念和绩效要求贯穿于高职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的全过程,体现目标和结果导向,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二、主要内容和措施

(一)地方为主建立。

1.明确实施范围。各地建立完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应当覆盖全部所属独立设置的公办高职院校。举办高职院校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参照院校所在地公办高职院校的生均拨款标准,建立完善所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

2.科学合理确定拨款标准。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专业办学成本差异、财力状况以及学费收入等因素,同时,统筹协调公办高职院校与本地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水平以及民办职业学

校举办者生均投入水平,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确定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标准(综合定额标准或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并逐步形成生均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3.发挥导向作用。各地在建立完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过程中,在注重公平的同时,要切实体现改革和绩效导向,以学生规模存量调整为重点,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防止出现吃“大锅饭”和盲目扩招的问题。要向改革力度大、办学效益好、就业质量高、校企合作紧密的学校倾斜,向管理水平高的学校倾斜,向当地产业转型升级亟需的专业以及农林水地矿油等艰苦行业专业倾斜,引导高职院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

(二)中央财政综合奖补。

从2014年起,中央财政建立“以奖代补”机制,激励和引导各地建立完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提高生均拨款水平,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央财政根据各地生均拨款制度建立和完善情况、体现绩效的事业改革发展情况、经费投入努力程度和经费管理情况等因素给予综合奖补。综合奖补包括拨款标准奖补和改革绩效奖补两部分,由地方统筹用于支持高职教育改革发展。

1.拨款标准奖补根据各地提高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的具体情况核定。2017年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应当不低于12000元。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是指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50305高等职业教育”中,地方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用于支持高职院校发展的经费,按全日制高等职业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折算的平均水平,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中央财政统一以省份为单位考核,不要求对辖区内高职院校平均安排。

2017年以前,对于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尚未达到12000元的省份,中央财政以2013年为基期对各地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增量部分按一定比例给予拨款标准奖补。具体奖补比例,根据东部地区25%、中西部地区35%的基本比例以及各省财力状况等因素确定。对于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已达到12000元且以后不低于这一水平的省份,中央财政给予拨款标准奖补并稳定支持。2017年,对于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仍未达到12000元的省份,除不再给予拨款标准奖补外,中央财政还将暂停改革绩效奖补;教育部将在下一招生计划安排时予以必要限制,并对其高校设置工作予以调控。财政部、教育部将从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建立与完善、预算安排等方面,加强对各地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情况的监测。

2.改革绩效奖补根据各地推进高职院校改革进展情况核定。从2014年起,教育部每年从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高职教育、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对各地推进高职院校改革的进展情况进行监测。中央财政依据监测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选取体现改革绩效导向的因素分配,并适当向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显著的省份倾斜、向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率先达到12000元且稳定投入的省份倾斜。2014—2017年,改革绩效奖补资金规模根据中央财政财力状况和各地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进展情况等因素确定。2017年以后,当各地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全部不低于12000元时,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改革绩效奖补力度。

三、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要落实工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共同推进建立完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尚未建立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省份要尽快出台,已建立生均拨款制度的省份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逐步提高投入水平。举办高职院校的国务院有关部门,也应尽快建立完善所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

(二)强化省级督促引导。省级财政、教育部门要积极督促和引导举办高职院校的市、县级政府,落实建立完善所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所需经费。同时,要加强对民办高职院校的规范管理和科学引导,制定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促进民办高职教育发展。

(三)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各地、各有关部门应积极推动高职院校围绕发展现代高职教育转变办学理念,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合理确定办学定位,调整和设置专业,强化内涵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将产教融合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各个环节,大力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创新,促进各高职院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四)积极开展绩效评价。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高职教育经费使用绩效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管理办法,扎实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并充分利用评价结果,调整完善支持所属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经费使用管理水平。

康熙皇帝拨款办医 第3篇

那年,康熙皇帝得了一种怪病,所有名贵药材都用遍了,却不见病情好转,他一怒之下停止了用药。一天,康熙微服出宫,发现夜深人静一个小药铺里灯火通明,还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康熙上前敲门, 一个四十多岁郎中开门:“阁下深夜造访有何见教?”康熙说:“只因我得一怪病,浑身发痒,遍体起红点子。请了好多名医,都没有治好,先生能不能给看一看?”郎中说:“好,请你脱去上衣,让我看一看。”康熙像贫民一样脱去了上衣,郎中只看了一眼便说:“阁下不必担心,你得的不是什么大病。只是你平日吃山珍海味太多了,再加上长期吃人参,火气上攻,因此起了红点子,以致发痒。”康熙问:“此病能根治吗?”郎中很肯定地说:“不难。只要用些药就会好的。”

说着,郎中铺开一个包袱皮,抱起一个罐子,把药全部倒出来,足有七八斤重。康熙不觉一愣,因为出门急,没有带银两,于是婉转地问:“先生,这么多药,我一次要吃多少?”郎中笑道:“这不是让你吃的。这八斤大黄你拿回家去,煮水百斤,放入缸内,等水温适中,便入缸洗浴。少则三次,多则五次,即可痊愈。治不好病,我分文不收。”康熙说:“好,若能治好我的病,定有重谢。”

康熙回到宫中,按郎中所嘱,如法洗浴。连洗三遍之后,果然身上的红点子一个也没有了。康熙十分高兴,第四天又微服来到小药铺。

郎中一见康熙面带笑容便知他的病全好了,于是故意说:“阁下今天是送药钱来的?”康熙说:“正是。先生,你说要多少钱?”

郎中哈哈大笑:“见笑了,那天晚上见你半信半疑,我才故意说治不好病分文不收,如今病好了还是分文不收。我见你气宇非凡,只想跟你交个朋友罢了,请问,阁下尊姓大名?”

康熙微微一笑:“学生姓黄,字天星,一介书生。”郎中说:“我叫赵桂堂,也是一个穷书生。父亲立志让我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可我以为,行医者应为普天下百姓着想,为他们排忧解难。进皇宫当御医,尽管享尽荣华富贵,可不能为天下老百姓治病,非我所愿,医有何益?”

康熙一听,不禁说:“赵兄的德才令我佩服之至。何不在医道上大展前程?”

赵桂堂说:“行医也非易事,我没有这么多的本钱,空有凌云之志。老兄,你若日后发了大财,资助我一把,帮我建一座大药堂,也算我没有白给你看一次病。”

康熙一听毫不犹豫地说:“若真要建药堂,叫什么名字好呢?就叫同仁堂吧,你看这个名字怎么样?”赵桂堂笑着说:“我是一句玩笑话,你莫当真。建大药堂需一大笔钱,这是云彩边上的事,远着哩。”

康熙说:“眼下不妨试试。”说着从桌子上拿起笔来,顺手写了一张字条,又盖上印章,然后说:“赵兄,明天你到内务府衙门去一趟,那儿有我的一位朋友,说不定真能管事。”

第二天,赵桂堂忍不住好奇,找到内务府衙门递上字条。不一会儿出来一个太监,领着赵桂堂来到一个大屋子,打开屋门朝里一指说:“ 赵先生,这些够不够你的药钱?”

赵桂堂定眼一瞧,只见满屋子全是白花花的银子。只听太监说:“赵先生,万岁爷有旨,你给他看好了病,分文不收,他要送你一座同仁堂,你如愿以偿了吧。”赵桂堂这才如梦初醒,没过几天,一座大药铺拔地而起,取名“同仁堂”。

开业典礼,康熙皇帝亲自前来祝贺,对赵桂堂说:“你的药钱我可是还上了,下次再看病,你仍得分文不收呀。”可见,没有学习过公共财政管理和公共行政管理的康熙爷居然也懂得“政府”财政如何投入公共部门,同时要求“医院”体现公益性——看病不要收钱。也不需要还康熙爷国库的钱。

我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的局限与对策 第4篇

根据萨米和豪普特曼的观点, 绩效拨款 (Performancebased funding) 是指将拨款与绩效挂钩的拨款方式, 各国现行的绩效拨款方式可分成四类[1]:一是竞争性经费 (competitive funds) , 通常以项目经费的形式通过同行评议择优资助, 这是最常见的绩效拨款方式;二是绩效专项经费 (performance setasides) , 指政府将一定比例的高等教育财政经费单列, 作为按绩效指标分配的专项经费, 一般不按公式进行分配;三是绩效公式拨款 (payments for results) , 指根据绩效指标按公式分配一部分或全部高等教育拨款;四是绩效合同 (performance contract) , 指政府与高校签订合同, 以实现共同的绩效目标。在实践中, 绩效拨款方式经常与投入因素或协商拨款等传统的拨款方式结合使用, 而且许多国家和地区还将不同类别的绩效拨款方式结合运用。

一、我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拨款方式也发生了转变。1985年以前, 政府对高校采取的是“基数加发展”的拨款方式。这种拨款方式是指财政部门和学校主管部门按照学校的规模及各种日常经费开支的需要核定一个拨款基数。由于该方式简单易行, 在高等教育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具有一定适用范围。但由于其基数的确定缺乏系统明确的科学依据, 可能造成高校之间的不平衡, 难以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 不利于高等教育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为此, 1985年, 在充分调查、并吸取国际国内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 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提出采取“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方式核定高校年度教育事业费预算。“综合定额”指财政部门或高校主管部门制定的生均教育经费的定额标准, 并对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学生分别规定不同的定额标准, 这部分占绝对比重;“专项补助”是对前者的补充, 它是在考虑学校的各种特殊需要后, 由财政部门或学校主管部门单独安排。但改革后普通高等教育事业费拨款的本质仍然是基于教学工作量 (学生人数) 的投入因素公式拨款, 而普通高校科研经费中的科研事业费则根据专职科研人员的规模确定。因此中国普通高校的财政经常性经费仍然以传统的投入因素公式分配, 不利于有效地刺激高校提高经费使用的效率和效益。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中央政府逐步实施了一系列以提高绩效为目标的高等教育财政改革政策, 采取了竞争性经费和绩效专项经费这两种绩效拨款方式。

(一) 竞争性经费

竞争性经费是我国最早实行的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类别, 同时也是最成熟和完善的。我国竞争性经费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涵盖了项目类和人才类两大类别。

1.我国以项目为主的竞争性经费不仅种类繁多 (见表1) , 而且中央专项资金的来源丰富, 包括国务院直属部门、科学技术部 (以下简称“科技部”) 、总装备部和教育部等多个部门。除了教育部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基金专门面向高校之外, 其他项目类竞争性经费均面向全国符合具体申请资格的个人和单位, 但是高校在成功获得审批立项的申请中均占据相当高的份额。在诸多的项目类竞争性经费中,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73计划”因它们的规模和影响力、设立和实施时间以及与高校的相关程度比较有代表性, 本文将简述和分析它们的特征和共性。

来源:由教育、科技等政府部门网站资料整理

1983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是我国首个综合性的指令性科技计划, 已经在科技促进农业发展、传统工业的技术更新、重大装备的研制、新兴领域的开拓以及生态环境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此基础上, 国家在“十一五”期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设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它们由科技部组织实施, 设项目和课题两个层次, 项目由若干课题构成。

1986年3月启动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简称“863”计划, 是“解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 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 统筹高技术的集成和应用, 引领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计划[2]”, 由科技部和总装备部组织实施, 分为专题、项目和基地三大类。

1986年设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由直属国务院的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 支持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7大领域的基础研究, 已经形成了“项目”与“人才”两大资助板块。项目资助主要包括面上、重点、重大项目三个层次的专项基金以及重大研究计划、专项基金项目和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等。

1988年11月3日, 原国家教委公布《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暂行办法》, 设立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基金。到目前为止, 教育部资助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已经发展至包括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地重大项目、规划、博士点和青年项目、专项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

1991年设立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由中央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领导, 覆盖25个社会科学学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设立的项目主要分为:重大、重点、一般、青年和后期资助项目。

1997年3月启动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简称“973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 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国家科技计划。它由科技部以重大项目和研究专项的方式组织实施, 其中研究专项由若干重大项目组成, 而重大项目由若干课题组成。

项目类竞争性经费有几个共同的特点: (1) 它们均制定中长期科研规划要点和/或年度科研课题指南, 以强调宏观引导和突出重点的科研绩效拨款总指导思想; (2) 由符合申请资格的单位和/或个人自主申请, 并通过规章制度对申请人资格做出明确规定; (3) 坚持公平竞争、择优资助的原则; (4) 立项评审均采取同行评议的方式; (5) 均采取项目管理的方式, 建立一系列完善的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和监督审核的规章制度; (6) 均由中央财政专项拨款支持, 要求计划经费单独核算, 专款专用, 颁布具体的经费和项目管理办法, 强调监督、评估和绩效考核; (7) 竞争性经费分配类别丰富 (包括各种形式和级别的项目、课题、基地、平台等) 、立项方式灵活。多数项目类竞争性经费都实行年度或定期集中申请和立项审批, 同时采取滚动立项和不定期立项作为补充。

2.与项目类竞争性经费不同, 针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竞争性经费来源较为单一, 基本上由中央财政拨款通过教育部分配 (见表2) 。虽然项目类竞争性经费, 比如“863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等也包含人才资助的板块, 但是这些经费不仅所占比例较小, 而且不只针对高校, 同时面向科研机构等其他单位。人才类竞争性经费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社会力量设立的基金, 比如王宽诚教育基金和李嘉诚基金会。王宽诚教育基金自1985年起, 每年向教育部提供部分经费, 资助中国内地高校开展各种交流项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由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于1998年共同启动。另外, 霍英东教育基金设立了高校青年教师基金资助高校青年教师从事研究工作 (资助最高额为2万美元, 最低额为5000美元) 及青年教师奖奖励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教师个人 (奖金最高额为5000美元, 最低额为1000美元) [3]。

来源:由教育部网站资料整理

为了支持和鼓励我国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创业, 在高校培养和造就一批年轻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原国家教委早在1987年就设立了“优秀年轻教师基金”, 2000年更名为“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998年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在高校建设全面发展、分层次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2004年公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高等学校创新团队计划”为重点, 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 扶持创新团队的建设, 加大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力度。贯彻落实这些中央政策, 目前, 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实施的人才类竞争性经费, 基本形成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相互衔接的三个层次[4]。第一层次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为主, 吸引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大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构成两院院士的一支后备梯队;第二层次以“高校青年教师奖”和“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为主, 培养、造就新一代优秀年轻学术带头人, 作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后备梯队;第三层次以“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和“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项目为主, 吸引和培养一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形成“高校青年教师奖”、“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的后备梯队。

教育部实施的各项人才类竞争性经费, 有的以奖励为主要目的 (比如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教学成果奖和教学名师奖) , 有的以扶持为主要目的 (比如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和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 但更多地是奖励和扶持并重 (比如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高校青年教师奖) 。年度评审的“高校青年教师奖”, 每年奖励每位获奖者5-10万元, 连续支持5年;每年的奖励经费中1.5万元用于支付个人奖金, 其余部分用于支持教学和科研工作[5]。人才类竞争性经费大多采取年度或定期集中申报和评审的方式, 实行最高名额限制 (按学科、地区或高校) ;原则上由教师自主申请, 高校推荐或聘任。比如“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就采取限额申报的方式, 申报限额一般在每年的第一季度由教育部公布, 申请人由所在学校和两名教授 (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 推荐, 学校主管部门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查, 签署推荐意见, 按申报限额报教育部[6]。“高校青年教师奖”每年奖励支持100人左右, “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每年支持200人左右,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加大了实施力度, 目前每年计划聘任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各100名。各项人才竞争性经费均明确公布资助对象, 候选人条件、申报、评审和审批程序、经费使用范围和管理以及组织管理等详细信息和规章制度。

(二) 绩效专项经费

绩效拨款中最具创新性的还是改革开放后实施的各项绩效专项经费, 分配对象既包括高校整体, 也包括学科, 比如重点学科点。这里将着重介绍面向高校整体的绩效专项经费, 因为它们的规模和影响较大。

1.“211工程”。

国家从1995年开始正式启动“211工程”以实现“面向21世纪, 分期分批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争取有若干所高等学校在21世纪初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学术水平[7]”的总体建设目标, 建设内容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211工程”采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 (和其他中央部委) 、地方政府和高校多方共建的形式。目前“211工程”高校共有107所。“211工程”“九五”和“十五”两期建设已经圆满完成, 总建设资金完成数368.26亿元, 其中中央专项78.42亿、教育部等中央部委60.49亿、地方政府85.00亿、高校自筹144.35亿[7]。“211工程”“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工作已于2008年3月正式启动, 中央财政投资计划金额从“十五”期间的50亿增加至100亿。

2.“985工程”。

1998年正式启动的“985工程”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 建设内容包括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五大项。“985工程”的建设资金来自教育部和财政部中央专项资金、地方政府和其他部委共建资金以及高校自筹资金。到目前为止, “985工程”已经实施了两期:一期大致为1999年至2003年, 二期为2004年至2007年, 高校数量也从一期的34所增加到二期的38所。

3.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在本科层次之外, 教育部等中央部委也在专科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设立各类绩效专项经费, 以实现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学校都能办出一流教育的目标。高职高专层次的绩效专项经费包括2000年“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计划、2003年“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计划、2005年“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和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其中最后一项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

为贯彻落实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教育部和财政部决定在2006年和2010年之间按年度、分地区分批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具体内容包括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500个左右特色专业群、4000门左右优质专业核心课程、1500种特色教材和教学课件等[8]。建设计划的实施, 以地方投入为主, 积极吸纳社会、企业资金, 中央财政进行引导和推动。“十一五”期间, 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 主要支持示范院校改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 兼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改革, 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等。中央财政对入选示范院校实行经费一次确定、三年到位, 项目逐年考核、适时调整的做法。各地方政府保证到“十一五”末, 示范院校的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达到本地区同等类型普通本科院校的生均预算内经费标准。教育部已经于2006年评选了28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07年评选了42所, 2008年评选了30所。2008年还有9所院校被评为重点培育 (扶持) 的高等职业院校。

二、绩效拨款的特征与局限性

绩效拨款的首要特征是将拨款与绩效挂钩。项目和人才培养类的竞争性经费的分配与绩效联系密切。上述三类专项经费都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上将拨款与绩效挂钩。首先, 它们在重点高校、示范性院校、重点学科或平台和基地的评选过程中都考虑了绩效因素。“211工程”项目学校的选择采取部门预审、专家审核和国家发改委审批立项的方式。部门预审过程中对入选重点高校的前提条件和遴选条件以及重点学科的评选条件做出明确规定。“211工程”高校评选采取的是公开竞争 (指以专家评审方式进行的淘汰性遴选) 和政治协商相结合的方式;而“985工程”高校的选择主要通过非公开竞争 (指专家非淘汰性审核) 和政治协商相结合的方式[9]。根据示范性院校的入选条件, 各地教育和财政部门组织预审和可行性论证, 上报推荐院校, 再经过教育部和财政部的联合评审, 对入选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结果进行公示和公布。其次, 它们在执行过程中通过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以及绩效考评衡量绩效。入选的项目学校并不能自动获得一定额度的经费资助, 他们必须按建设项目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经专家论证后由发改委或教育部和财政部审批下达具体的项目经费预算。最后, 它们均实行年度总结、中期检查和项目验收三个阶段的检查和监督。

尽管取得了很大成效, 但是我国的绩效专项经费按绩效分配的机制尚不完善。首先, 绩效———实力和成就并非影响高校评选的唯一因素。“211工程”高校的择优遴选过程中还同时考虑了地区的平衡和行业的代表性等非绩效因素, 尽量使各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均拥有一所“211工程”高校。“985工程”高校的评选缺乏具体的前提条件和遴选条件, 主要通过高校 (和其主管部门) 和教育部协商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立项直接采取限额申报的方式。根据各地高等职业教育现有规模为依据, 申报名额由基本名额和调剂名额组成, 原则上各地至少有1个推荐名额。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评审还考虑专业的侧重。比如“2008年度示范高职建设将继续以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及能源与化工等 (二产类) 为主, 兼顾农业生产、农业技术 (一产类) 和制造类相关服务业 (三产类) ;适当向环保、旅游、司法等2006、2007年度涉及较少的产业领域倾斜;对2006、2007年度涉及较多的交通运输类以及财经类相关领域, 原则上不再考虑”[10]。其次, 高校的专项资金总控制数是与政府通过协商方式确定, 而不是直接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的论证结果确定。最后, 绩效专项经费建设项目的验收和绩效考评有较大的局限性。

三、绩效拨款改进的对策

作为传统投入因素公式拨款的补充, 竞争性经费和绩效专项经费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系统推动并形成了集中有限财政资源, 重点扶持基础较好、实力较强的项目、学科和高校, 择优资助绩效突出的个人, 提高拨款的效率和效益, 推动办学和科研水平迅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 绩效拨款通过鼓励高校自筹经费和企业合作投资, 大大调动了社会资金投资科研和高等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它们的宏观引导成就显著。比如在“211工程”的带动下, 浙江省等地方政府设立了地方重点高校工程。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带动下, “珠江学者计划”、“闽江学者计划”、“天府学者计划”等一批地方性人才计划相继实施, 许多高校也实施了一批相应的人才计划[11]。然而, 改进绩效拨款制度仍需恰当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合理协调以避免重复建设。绩效拨款, 尤其是诸多项目类和人才类竞争性经费之间需要一定的协调以避免重复。比如“973计划”实施过程中, 科技部专门设立联合办公室, 加强“973计划”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的协调和衔接。“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项目之间的协调也必不可少。

第二, 明确绩效内涵、标准及实施程序。为充分实现其择优目标, 并确保过程的公正和公平, 各类绩效拨款机制必须明确定义并公布对绩效的定义和内容, 衡量绩效的标准, 以及具体的实施程序。比如, “211工程”和“985工程”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 无论是学校评选还是项目评选, 都应该更加标准化、系统化。绩效评价与经费分配之间的关系应该制定更加明确的规范, 制定更加清晰的标准和程序, 更加直接。

第三, 强化绩效考评的程序及结论公示。尽管各项绩效拨款政策均将绩效考评明确列入管理办法或经费管理办法, 但是实际操作中往往成为结题过程中的过场环节。绩效考评的程序应该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只要不涉及机密内容, 考评结论应该公示。绩效评价结论与经费分配之间的关系应该更加公开和透明。

第四, 增加专项经费的开放性。与竞争性经费不同, “211工程”等专项经费以高校为单位的分配形式封闭性强, 不利于一些整体实力较弱, 但是个别学科水平较高的高校的发展。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和一些高等教育专家都建议学习英国以学科为单位, 而不是高校为单位来分配绩效拨款。此建议从提高绩效拨款的效率和有效性的角度出发颇具科学性, 因为学科才是开展同行评议的最有效单位。如果以学校为单位开展同行评议, 容易影响评估的公平性和效果。因为一个学校的学科太多, 而评审小组人员规模有限, 难以保证每个学科都有足够数量的代表参与。因而, 在以学科为单位而不是以学校为单位开展同行评议的基础上来分配绩效拨款, 会更具科学性与公平性。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改革广泛采取了竞争性经费和绩效专项经费这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作为我国传统的投入因素拨款方式的补充, 在应对国家财政难以独立支撑迅速增长的高等教育规模和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具有鲜明的特色、发展特征和实施成效, 但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它们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系统推动并形成了集中有限财政资源, 重点扶持基础较好、实力较强的项目、学科和高校, 择优资助绩效突出的个人, 提高拨款的效率和效益, 推动办学和科研水平迅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 绩效拨款通过鼓励高校自筹经费与企业合作投资, 大大调动了社会资金投资科研和高等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宏观引导成就显著。但我国的绩效专项经费按绩效分配的机制尚不完善, 需要合理协调以避免重复建设, 明确绩效内涵、标准及实施程序, 强化绩效考评的程序及结论公示, 增加专项经费的开放性。

关键词:绩效拨款,高等教育,拨款改革

参考文献

[1]Salmi J&Hauptman A M.Resource Allocation Mechanisms in Tertiary Education:A Typology and an Assessment.In GUNI.Higher Education in the World2006:The Financing of Universities[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2006:60-81.

[2]科学技术部, 总装备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管理办法》的通知[Z].2006.

[3]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管理办法[Z].1994.

[4]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简介[Z].2000.

[5]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实施办法[Z].2001.

[6]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实施办法[Z].2000.

[7]“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211工程”发展报告 (1995-2005)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8]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2006.

[9]陈学飞.理想导向型的政策制定——“985工程”政策过程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 (01) .

[10]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8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Z].2008.

绩效拨款 第5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院系,教学经费,绩效拨款

教学经费是高校教学的基本资源保证,教学经费的科学合理配置对教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教学经费的配置均是一种平均化的、缺少激励机制的模式,即,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在获得教学经费总额以后按照各院系的学生人头数下拨各院系的教学经费。这种平均配置模式能够保证各院系教学经费的基本需求,保证教学秩序的基本稳定,但是对于促进各院系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缺乏激励作用。通常情况下,各院系为了获得更多的人头经费拨款,倾向于在扩展学生数量方面做文章而忽视在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做努力。这种状况不利于教学经费利用效率的提高,更不利于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对现存的教学经费拨款模式进行改革,构建教学经费的绩效拨款模式,在教学经费拨款模式中增加绩效因调一致同时开始,但是由于有的分院课程结束的较早且有较为紧密的校企合作企业参与日常教学,因此该学院学生实习的时间相对较早。而有的分院由于教学进度的安排学生实习的时间相对较晚,所以学院在就业实习启动的时间上不能一刀切,必须充分征询各分院意见,做好实习单位的推荐工作。必须从实际办学环境出发,制定出经论证后可行的制度和规范,让各系部在工作时能有据可依。

3.加强科学化意识,提升现代化就业管理与服务水平

在实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前提下,管理者要打破思维定式,不断地增强和提高管理技能,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手段指导教务管理工作,不断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能,从而应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从笔者所在学院来看,从全院二级管理的角度出发,一级管理平行部门及一级部门与二级部门之间的沟通欠缺,造成一个系部往往面对着多一级管理部门下达的工作,甚至产生重复性工作和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例如就业指导中心与教务处先后均下达了毕业生信息核对的工作任务、分院的就业信息与学院的就业信息重叠、分院的录取信息未能及时的上报就业指导中心、造成数据统计的滞后、分院审核的毕业生推荐资格未在生源系统上反映出来、调研工作重复劳动等问题,最终导致各项工作的执行力弱化,工作效率低,甚至表现出机械照搬、相互推诿的态度。因此,应当重视起院级部门未考虑到,而系部又无力解决的一些操作性问题,即使是在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下,一级管理部门也必须加强沟通,同时加强管理现代化手段建设,比如将目前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进一步升级完善,逐步实现就业管理工作的无纸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以切实提高管理效率。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新型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使得各项具体的就业工作均得以有效实现,同时使得各系部就业资源得以共享,让就业管理与服务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理相关信息,实现高效有序的管理。

4.注重院、系两级就业管理与服务人员的沟通与协调

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将管理重心下移,增加了管理层子,把教学经费的分配和教学产出指标联系起来,通过教学经费的配置激励各院系等基层教学单位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高校内部教学经费的拨款现状及利弊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教学经费的拨款模式基本参照的是高等教育拨款模式,实行“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方式。它的核心要素是综合定额和学生数量。综合定额的制定以教育投入的成本估计为基础,同时,在学校现有财力可能的基础上,考虑了学院对经费的增长要求。[2]这种拨款方式使学校对各院系的财政拨款有了初步的客观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将教学经费与其事业的发展计划和招生规模紧密结合确定教学经费的投向和投量,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拨款模式存在弊端:一是不能有效激励各院系竞争与提高教学质量。在综合定额确定后,拨款规模取决于在册学生的数量,在册学生越多,各学院从学校获得的经费就越多。有的学校对各院系的拨款依据则是按照各院系学生学费的百分比给以拨付,基本上属于拨款与各院系的教学绩效相脱钩的拨款方式,在拨款公式中并没有引入绩效指标,拨款只与各学院需要投入的成本估计和注册学生数相联系,而没有考虑各院系的教学绩效,不能反映各个学院的次。从管理学理论来说,管理层次的增加,有可能导致信息传递和沟通不畅的问题[2]。因此,只有协调好就业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才能真正调动所有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得学院各方面齐心协力、和谐运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而就业部门作为学院决策的主要引导者,是学院决策者与二级系部之间的纽带,正因为就业工作事务性强、内容纷繁复杂,所以沟通和协调显得尤为重要。从就业工作人员角度看,作为学院就业工作队伍中最基层的工作人员———就业部门的科员和系部的就业干事(辅导员或专职就业干事),其协调职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高职院校就业干事(辅导员或专职就业干事),是院系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就业部门与系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着承上启下、沟通左右、传递信息和协调关系的重要作用。在遇到一些冲突和矛盾时,要求就业干事灵活应变、积极配合,特别是在就业部门与毕业班学生之间的上传下达过程中,就业干事应及时、有效地传递信息及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以保证就业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同时系部遇到的一些困难和建议向学院及就业部门反映,以达到学院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质量的整体提高。

总之,在高职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应当不断深化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转变方式,增强科学化意识,提升现代化管理意识,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注重学院两级就业人员的沟通与协调,使院系上下所有人员齐心协力,最大限度地发挥院系二级就业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基于工学结合的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思考[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3-27.

[2]李小娃.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权力冲突及控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3-4.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编

号:2011-B-JY001。

实际办学水平和教育经费使用的效率,不利于激励各学院之间的竞争与提高教学质量。二是拨款不能成为学校宏观引导和监督教学质量的有效杠杆。拨款方式仅仅以学生数作为单一的政策参数,忽略了拨款机制的多目标要求,也不能体现多政策参数对院系办学行为的多重激励作用,不能实现学校利用拨款对院系办学进行引导和监督的多重政策目标,不利于学校的宏观调控。

二、美国田纳西州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经验探析

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各州政府向高等学校的拨款(主要是教学经费),取决于以学生数量为基准的公式。到了80年代,这种拨款方式受到了严厉批评,因为它既不能保障学生在获得财政资源上的公平性,又不能刺激对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该拨款方式普遍的修正是减少拨款公式中学生数量因素所占的比重,加入绩效因素。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高教中加入绩效因素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使得很多州开始引入绩效合同。现在美国各州会经常审查学校的运作,尤其是产出。下面以田纳西州的高等教育拨款方式为例,说明美国的绩效拨款机制是如何运作的。[3]

1978年,田纳西州政府把绩效拨款机制引入高等教育拨款方式中。这里的“绩效”是拨款公式中的一个因子,其他因子包括:满足基本教学需要的教学基本经费、办公经费、学生资助部分、科研经费、专项经费,等等。具体的做法是,由田纳西州高教委员会根据一些指标对高校进行绩效评估,得满分的学校可得到当年拨款总额5.45%的增加额。该方案一般以5年为周期,每隔5年都会调整一次,其评估标准、评分原则是在田纳西州大学理事会、教职工委员会和全州高校的积极参与下制定的,因而具有公开、公正和透明性。[4]此外,院校间在绩效奖励拨款上并没有竞争,因为一个学校的获得并不影响另一个学校,主要目的是促进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总的来说,美国田纳西州高等教育绩效拨款具有以下特征:

(一)绩效拨款的实施主要依赖高等教育协调机构。

美国的高等教育协调机构一般具有双重的角色特征,在政府与高校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一方面它代表政府,帮助政策贯彻实施,将政府的政策施加给学校。另一方面,它又代表学校,帮助学校向政府争取学校的利益与权力,是学校的代言人。美国的许多州都会设立一个拨款中介机构,例如田纳西高等教育委员会作为协调机构负责制订目标计划、财政和新的政策的提案,等等。[5]

(二)绩效拨款的实施以比较完善的评估为基础。

美国的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是以高校在某些指标上的绩效得分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它主要以对高校的评估为基础,所以美国的各个州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涵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办学条件等的高校评估指标体系,对高校的现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6]例如田纳西州绩效拨款项目的评估体系,不仅包括普通的项目和机构标准评估,还包括对特殊测验得分和学生及毕业生的满意度的评估,在这两个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决定绩效拨款的水平。

(三)绩效拨款的实施尽可能地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美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的实施考虑了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首先绩效拨款的实施反映了政府的政策导向,例如田纳西州的高等教育绩效项目在指标的选择中就包含政府的战略目标的实现,特别是2005—2010年度的绩效拨款指标更多地体现了高校的发展与州政府战略目标之间的一致性。[7]同时绩效拨款从发起到实施的过程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这当中需要给高等教育机构足够的时间适应拨款的实施,包括数据的收集、学校指标的选择等都需要有很长的时间布置和准备。绩效拨款实施前预留的时间越合理,后面的准备越充分,政策实施的过程才能越顺利,越容易被高校接受和认同。绩效拨款的实施不是政府的单方面行为,它需要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支持,需要多方利益群体的协作和沟通,才能保证拨款反映各方利益,促进拨款的顺利实施。田纳西州的绩效拨款实施得到了各个方面的有力支持,它的项目设计不仅考虑到了高校内部质量提高的需要,而且兼顾了响应问责制及适应州政府的发展需要等因素,所以容易获得政府、高校和公众的支持与共同协作。

三、构建高等学校院系教学经费的绩效拨款模式的设想

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需求压力巨大、规模迅速扩张、教学经费使用效率低、教学质量问题凸显等诸多矛盾,我国高等学校院系教学经费的拨款模式改革的目标定位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努力提高高校内部教学经费使用与管理的科学性、公开性、公平性,强调通过教学经费的配置激励各院系等基层教学单位对教学质量的追求。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成立学校绩效经费拨款委员会,改变现行拨款体制。

目前我国各高校内部教学经费的拨款机制是全部教学经费通过学校向校财务处下达对各院系的经费拨款数额,具体发放由财务处落实。这种拨款机制是纯粹的官方行为,其人员都是校行政人员,拨款的整个操作程序都要受到校领导的直接干预,其主观因素影响很大且没有透明度。因此,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运作机制上引入拨款机构。在学校和各院系之间引入拨款机构的目的是:增加拨款的透明度,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设立拨款机构之后与绩效有关的教学经费不直接拨给学校,而由拨款机构进行相对独立的运作,将对各院系的教学质量评估结果与拨款挂钩。在此笔者对学校绩效经费拨款委员会的基本设想如下:它是一个准官方性的组织,隶属于学校行政部门,但应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成员组成包括学校行政领导、专家、教师等,其主要职能是对各院系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将拨款与评估结果挂钩,确保经费使用的效益和效率等。同时,它本身应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

(二)改革拨款方法。

建立绩效拨款的公式,即不再单一地以学生数为拨款因子。建立绩效拨款公式就是要设定一种囊括了各院系的尽可能多的成本因素,甚至可以包括一些未来发展的因素,这样确定拨款额度的公式就会更加复杂,或者也可以建立新的公式作为主要拨款公式的补充。新的拨款公式演变成了多项政策参数的拨款公式,这样就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各院系的成本行为。多政策参数拨款公式要达到尽善尽美程度,还需要做到拨款公式的设计必须使教育规模、教育质量、教育效益三方面指标成为缺一不可的要素,为此就应赋予各种要素以乘积结构,而不是加和结构,在公式中应以相乘的形式出现,而不是以相加的形式出现。若以相加的形式出现,则即使某一方面甚至某两方面的指标值为零,只要有一方面的指标特别高就能以偏概全,照样获得较多的拨款。绩效水平拨款主要通过竞争获得,为了保证各院系的普通需要和特殊需要就必须将保证教学的普通拨款与绩效拨款分开对待。[8]

首先以公平为主,主要按照不同科类生均成本、成本分担办法和学生数量进行拨付,保证基本经常费的起点公平,而后辅之以评价为基础的质量拨款。另外,还可以有一部分是用于学生奖助学金和某些特殊专项的拨款。教学直接面对的是每个学生,教学拨款主要满足研究生、本、专科生教学需要,因此,公平问题很重要。经常性拨款的基础就是为教学提供正常的运行经费,并至少保证为每个学生提供合格的教学条件。但经常性教学拨款对教育质量的激励没有什么作用,为了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还需引入评估手段,对各院系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质量高的院系追加拨款。为避免与科研拨款的交叉,应鼓励各院系真正在教学上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三)绩效拨款公式的具体设计。

某院系财政拨款总额=离退休人员数×人均拨款定额+∑各专业在校生标准数×该专业生均标准定额+绩效拨款数。[9]对比原来的拨款公式,仍然保留离退休人员拨款和直接按在校生人数的拨款,体现对高等教育特性的认同,只要有学生,学校就要运转,也就有基础消耗。应当看到,学生的毕业与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现实中往往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耗费更多的学校资源,如补修、补考等。因此按毕业生数确定拨款额,并不一定符合实际。所以,“∑各专业在校生标准数×该专业生均标准定额”仍然应当是核定高等教育拨款的主体部分,但其在整个拨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应当适度调低,体现绩效因素。绩效拨款部分涵盖原来的发展项目拨款和原来按在校生人数拨款的削减数。这部分拨款的依据,则完全依据学校有关部门

课程改革下测验运用的新视角

———测验效应对学生评价的启示

康武

(深圳大学心理学系,广东深圳

摘要: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评价在学术探讨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应试教育的氛围依然浓厚,测验依旧被当作学生评价的一种工具而已。近年来关于测验效应的研究表明测验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评价工具,而且可以替代简单低效率的重复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长久保持。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将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进行有机结合的新视角。

关键词:测验效应记忆提取学生评价

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认为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筛选与选拔只是学生评价的部分功能。可事实上应试教育的氛围依然浓厚,测验依旧只是被当作检测学习效果、甄选学生的工具,而这一做法不仅与课程改革的理念相违背也日益暴露出弊端。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完全摒弃“测验”,否认测验对学习的有利面。因此教育者们亟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测验,即在贯彻新课改理念的同时又积极发挥测验对学习的有利作用。近年来有关测验效应的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测验效应

近年来美国华盛顿大学学者亨利·罗迪格(Henry L.Roediger III)等人在美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支持下对测验在学习或记忆过程中的真正作用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在Science,Psychological Science等重要杂志上。这些研究采用严密的实验设计,揭示了测验促进记忆长久保持所具有的强大作用。[1,2]

比如,研究者让被试按照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同一材料,三种学习方式分为重复学习4次(简称SSSS),重复学习3次另加1次记忆测验(简称SSST)和学习1次加3次记忆测验(简称STTT)三种条件。学习阶段结束后分别在5分钟和7天之后进行最终的测验,考查被试对学习材料的记忆效果。结果发现在5分钟之后的测试中重复学习四次的成绩最好,而只学习一次测验三次的成绩最差。但7天之后的测试成绩完全相反,只学习一次测验三次的成绩是最好的,重复学习四次的成绩最差。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简单的重复学习而言,测验更有利于对院系开展绩效评估的结果。每年可以测算出全校可以用于绩效拨款的份额,然后依据有关高校在绩效评估中的分值,分配这部分财政资金。这样,既可以保证高校维持基本运转的教学经费需要,又可以依靠绩效评价与拨款增量挂钩,利用绩效评价引导各院系向学校所期待的目标努力。

我国在引入绩效拨款时可借鉴美国的一些成功经验,但是也需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稳步前进,与市场发展的程度相适应。深入考虑我国的现状,包括国家体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等。尤其需要严密地、科学地设计绩效拨款模式,循序渐进地实施绩效拨款。绩效拨款模式保持要比简单的发起困难得多,所以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王彦娜

记忆内容的长时保持,[2]这一现象就是测验效应。

测验效应(testing effect)是指与进行等量的额外学习相比,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或多次的测验能更好地延长对学习材料的记忆保持时间,这一现象也称提取练习效应(retrieva

通常理解的测验对学习的作用都是指测验对学习的间接作用,比如,通过测验发现学习的不足之处,安排下一次的学习计划。而测验效应则是指测验本身对学习有直接促进作用,相比重复学习甚至是进行精细加工概念的学习方式而言,测验更有利于记忆的长久保持。[1]

二、“测验效应”中的测验与传统测验的区别

“测验效应”中的测验与传统测验,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都是记忆提取的形式。传统测验对于国内的教师和学生来说已习以为常。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等几乎是所有学校最为常见的测验模式。传统的测验评价方式机械刻板,给学生的身心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测试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它的价值追求应与教育的价值追求相一致,是为了帮助学生的学习,而不应是学生望而生畏的工具。

“测验效应”中所说的测验并不是指被大众熟知的“考试”(也就是一般的传统测验),而指对所学内容进行记忆提取的方式。比如在课堂中对刚学内容进行的回忆。

参考文献

[1]马成昌,许寒梅.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术交流,2004(12).

[2]付雪,朱为英.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高校财政拨款机制研究[J].当代财经,2004(9).

[3]王春.9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经费发展趋势分析[J].外国教育资料,2000(5).

[4]官风华,魏新.高等教育拨款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1995(2).

[5]崔玉平.美国教育财政理论与实践仁[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

[6]范文耀,马陆亭.国际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财政拨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

[7]侯瑞山.对改革高校拨款制度的思考[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0(2).

[8]王序坤.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方式的改进[J].浙江社会科学,1999(6):41.

绩效拨款 第6篇

关键词:攀枝花,绩效管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指标

(一)引言

经济学家认为,推动单位管理创新的关键是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完善与考核相配套的分配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单位最宝贵的资产乃是有创造力、高绩效的员工,提倡“以人为本”的绩效管理哲学,是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日益盛行的原因之一。通过建立合理的、有效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让考核结果直接在职工的工资分配、奖金分配,其他奖励、奖惩和职称职务晋升等中体现出来,把职工个人目标与单位的目标结合在一起,增强职工的工作责任感,进而使一个单位变得生机活力,从而提高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整体实力,促进单位各项工作稳定、协调、快速发展。

攀枝花市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制约,在考核认识上、考核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无法建立一个合理的、行之有效的、系统的绩效考核体系。探索建立既坚持按劳分配、又体现效益和公平原则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岗位绩效考核制度,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攀枝花市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现状

攀枝花市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以主观考核指标为主,即由考评者依据一定的标准或设计好的维度,对被考核者进行主观评价。攀枝花市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采用了事业单位普遍采用的德、能、勤、绩、廉五个考核指标,每个指标配以不同的权重分值。

1. 考核的具体内容

考德:考核职工的政治立场、思想作风、遵纪守法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素质;考能:考核职工的业务、技术、管理水平、组织领导能力、工作效率等;考勤:考核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事业心,包括工作是否积极主动、肯学肯钻,对业务精益求精,任劳任怨,勇于创新;考绩:考核职工的工作绩效,包括工作数量、质量和效率以及业务技术成就;考廉:考核职工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情况,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情况,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

2. 考核的方式

采用各科室、基层单位不定期考核和考核领导小组年度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科室、基层单位不定期考核为动态考核,按被考核人的平时政治表现、工作态度、工作实绩、群众反映意见作记载写实;考核领导小组的考核采取个人书面总结,实事求是的剖析并找出自己的优缺点,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征求群众意见等方式进行,并按优秀、称职(合格)、基本称职(基本合格)、不称职(不合格),确定出被考核人的等次,形成书面材料后,进入本人档案。

(三)攀枝花市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经分析,攀枝花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还存在问题:

1. 对绩效考核体系的认识不足

认为绩效考核只是组织人事科的事。该单位认为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内容,而绩效管理又是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之一,所以认为绩效考核只是组织人事科的事。领导只做关于实施绩效考核的指示并未具体指导;组织人事科在与其他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如何完善绩效考核时不能得到积极配合。

对绩效考核目的认识不够。现在该单位强调引进先进考核手段,而领导者认为考核只是奖优罚劣,对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工作效果和效率,改进绩效;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是改进,是考核员工是否按照工作规定完成工作任务。考核结果的好坏不是目的,而是要分析原因。考核结果不仅用于分配报酬,还可用于晋升、培训、岗位调整等,但仅将考核结果简单用于解决薪酬问题。

2. 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激励与绩效考核制度不挂钩。考核制度需要在一个环境中实施,在这个环境中要有公平的待遇、充分的竞争和完全的激励,没有激励与约束的考核等于没有考核,目前干部考核中的考核大多存在激励、约束与考核制度不挂钩的问题。考核是为了真正鼓励价值的创造者和约束乃至淘汰企业效率发挥的障碍者,如果在考核中没有将考核指标实施到相应的考核者,则会造成勤者变懒、懒者更惰,考核的结果不是企业效率的提升而是效率的损失,这样的考核还不如不考核。

绩效考核没有合理的标准或依据。该单位在定义绩效考核指标时,仅仅停留在考核德、能、勤、绩、廉一些笼统的概念上,如工作能力、工作创新等,似乎绩效考核指标越模糊就越全面,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考核指标不能有效地量化和细化,工作人员并不知道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去做,做到什么程度可能得到高分,如果员工对这些是一头雾水的话,那么员工完全有理由认为考核结果是由考核者主观臆断做出的判定,绩效考核只不过是形式上走过场而已。

3. 考核标准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缺乏实用性和操作性

考核指标没有形成体系。考核指标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设计考核指标的现象,没有把平时的考核基础工作、合理的考核指标和程序以及考核后存在问题的分析处理等系统的各个环节形成有机的整体,结果是治标不治本,每年都考核,年年效果都不好。

考核指标太简单,针对性不强。各单位的部门、岗位比较多,每个部门、岗位的工作种类、性质不可能完全相同,却都使用同样的考核表和考核内容。这些绩效考核指标不能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部门、岗位人员进行更有效的考核,这样的考核就不能完全反映一个职工的真正的绩效,从而使考核的效果大打折扣。

4. 考核程序简单,真实性不强

自我评价报喜不报忧。目前考核程序主要是填写考核表、自我评价、领导或领导小组综合考评。考核自我评价中,职工往往只说成绩不说缺点,报喜不报忧,不认真查找自己的不足之处,使得考核难以获得正确的、准确的职工工作情况。这样,考核就不能让单位完全掌握或较好的掌握职工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就不能对职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分析和解决。

考核者的主观随意性较大。从考核的方式可以看出,平常的沟通、理解不够,或缺乏日常性、制度化的绩效考核,单位不完全能够及时了解日常工作中,职工存在的问题和职工的愿望,在管理中单位就不能及时的做到对症下药,也不利于单位掌控管理的进程,这样绩效考核往往受考核者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误差,常见的有晕轮效应误差、近因效应误差、首因效应误差、同类人误差、暗示误差、定势误差、分布误差等。考核者的主观性随意性与片面性,其结果势必影响绩效考评的可信度与效度,从而不利于达到提高激励职工工作的作用。

5. 考核结果没有充分利用

绩效考核结果能否被有效一用关系到整个绩效考核系统的成败。然而,攀枝花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结果没有得到相应的应用,出现了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环节(晋升调动、培训、薪酬等)脱钩的情况,产生绩效考核“空转”现象。久而久之,职工认为考核只是例行公事,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绩效考核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四)攀枝花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改进思路

1. 从认识上正确对待绩效考核

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帮助、约束、激发每一个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不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能。从一定意义上讲,绩效考核可以说是“一把手工程”,是一个单位的核心工作之一,从头到尾都离不开领导和职工们的关心和支持。因此,要做好绩效考核工作,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要深化绩效考核的认识:一是要提前召开专题工作安排扩大会、职工大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讲解、动员,使广大职工们充分认识绩效考核的重大意义,引起全体职工的重视和关注;二是领导者要用一种新的思维来看待绩效管理中的问题,把绩效考核工作上升到战略高度上,放在议事日程中去安排和督办。另外,绩效考核的结果必然出现把员工分出等级,一部分员工得到奖励,一部分员工得不到奖励甚至会受到惩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管理人员怕得罪人,不愿意承担考核工作或不认真落实,这时,实施者要清醒的认识到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把员工个人目标和单位的目标结合起来,多与员工进行沟通,消除员工的顾虑。

2.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有效的绩效考核,是要通过科学、公正、合理、实用的考核体系对各个岗位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定量与定性的评价。它的作用在于有效地确定每位职工对单位的贡献,并以此做为绩效工资、激励、奖惩和职称职务晋升等的计量标准。通过绩效评价,不仅仅在于说明岗位工作的完成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评价去指导岗位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工作改进,提高工作效能,以达到促进单位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绩效考核必须从创新考核制度人手.根据各自单位行业特点和不同的工作岗位实际,将“德、能、勤、绩、廉”每一个考核指标对不同部门、不同的岗位分门别类的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并进行细化、量化,制定详尽的考核细则、具体的考核标准、量化的硬性指标,增强操作性,避免一把尺子量所有的人。建立以充分发挥考核激励和导向作用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

3. 加强绩效考核监控,注重资料收集

加强绩效考核监控,采取由各科室、基层单位每季度甚至每月进行一次绩效考核,将实际工作检查、个人自评、科室和基层单位负责人评价、向其他职工了解情况或民主测评等结合起来,形成纵向和横向的互动,面对面与背靠背相结合等多种角度、多种方式进行绩效考核;并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重视群众职工参与和背靠背的民主测评,扩大信息来源,减少考核评价中的主观性和印象性;同时,要注重对被考核人的平时考核掌握的政治表现、工作态度、工作实绩以及群众反映和测评的、收集的意见作记载写实存档,为年终综合绩效考核和摸清职工队伍的真实情况做好充分的基础准备。

4. 做好绩效沟通和绩效反馈工作

沟通必须要贯穿于绩效考核的整个过程。11考核者在制定绩效计划时开始就应该与工作人员进行充分的协商,在整个考核流程中始终与被考核者保持联系,考核的结果要及时反馈,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以及改进意见,被考核者可以陈述意见,提出自己的困难以及需要领导解决的问题。

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反馈,应该包括观察和讨论两个步骤。观察可以通过亲自观察或报告、会议等来进行,管理学中叫做“走动管理”;讨论则需考核人员与被(下转第145页)(上接第131页)考核者进行实际的交谈与沟通。有效的反馈不仅能使主管人员切实掌握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更能通过交谈与沟通时及时肯定成绩,提高员工的满足感,达到一种激励作用,以使其更努力地工作。

5. 做好绩效考核总结分析工作,充分运用绩效考核结果

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绩效评价结果主要运用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分析绩效评价结果,诊断员工存在的绩效问题,找到产生绩效问题的原因,制定绩效改进计划,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二是绩效评价结果是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如招聘、晋升、培训与开发、薪酬等的决策依据。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薪酬决策中。通过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让考核结果直接在员工的薪酬中体现出来,真正实现薪酬管理的绩效报酬公平原则,就会理顺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利益关系,把工作人员个人目标与单位的目标结合在一起,进而发挥绩效考核应有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绩效考核不能脱离其他各项职能而单独存在。所以,为了提高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改善单位业的业绩,绩效考核还要与招聘、培训、晋升等制度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李琦.绩效考核难点分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2]温静宜.从传统文化看中国企业的绩效考核[J].甘肃科技纵横,2005(4).

[3]方摄邦,叶向峰.员工个性化绩效评价[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2(7).

[4]程文文.绩效考核中常见的错误[J].人事管理,2000(8).

绩效拨款 第7篇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高等教育拨款模式主要有3种,历经了不同跨度的三个历史时期。学界能够普遍接受的划分形式是,第一个历史时期1949—1985年,历时36年,历史跨度最长,主要采取了以“基数加发展”方式拨付经费;第二个历史时期1985—2004年,高等教育经费实行“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分配方式,并执行“包干使用,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原则。第三个历史时期是2005年至今,采取相对灵活的基本支出预算加项目支出预算模式。

前两个模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程序简单,工作量小,但是社会反响大,反对和质疑的声音不断,这也是催生第三个拨款模式的主要原因。

而令人困惑的是第三个模式并没有产生人们预想的财政效益和社会效果,所谓的“绩效”并没有切实的体现,究其原因是深刻而广泛的,并不只是简单的指标设计和管理监督,它涉及了我国的国情,政治体制,行政体系,财政制度,法律法规。深入研究围绕绩效拨款模式的主体、客体和关联方(第三方中介组织或机构)间的程序关系,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关系的背后恰恰是我们实施绩效拨款模式不能回避的诸多关键问题。

一、高校财政拨款模式的历史传承与变革

(一)“基数加发展”模式(1949—1985 年)

该模式下,高校本年度经费分配额以其上一年度所得份额为基数,并适当考虑本年度的可能变化情况。

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利于政府财政实施,一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直接,也就是上一年度的支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无从判断,为了下一年度的经费指标,就会突击花钱,造成浪费、不公、不实,甚至出现年度经费计划就是领导者拍脑瓜决定的现象。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新中国教育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还处在摸索阶段。

(二)“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模式(1985—2004 年)

这种拨款模式下的高校经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综合定额”,即计算方式是按照预设的政策参数乘以生均拨款额;另一部分是“专项补助”,是在第一种模式下的“年度发展的变化情况”演变而来的。所不同的设计是高校使用经费的自主权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兼顾了学校的一些特殊需求,同时也加大了经费申请的审核审查力度,由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另行单独安排给高校使用的专项经费,但是同样缺乏事中和事后的监管。其最大的问题在于生均拨款额度及参数的设计,不仅难以反映出高校发展基础之间的差别,地区之间的差别,比如中央直属或部属高校、处于经济发达省份或地区的高校、处于生活成本较高的省份或区域(东北地区、新疆、西藏、青海等高寒地区)的差别被忽视掉了,高校发展的公平性难以保证。再者专项补助缺少了强有力的监督,逐渐演变成了趋利效应,高校为得到“经费”不择手段拉关系、行贿,权力机关和关键的岗位也就有了权力寻租的环境和市场,这也是教育界备受诟病的一个方面。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领域发展与改革的诸多变化,我们可以将这一个时期的高等教育尤其是财政拨款管理的观念和意识处在觉醒阶段,管理手段趋向精细化。

(三)“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2005 年至今)

在“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基础上演变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

这里的基本支出预算实际上就是解决高校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需的经费。项目支出预算主要是为某些专项业务活动而预计发生的支出,可按项目拨款实行项目管理。项目支出预算是高校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确定的年度事业发展项目,并依据具体工作内容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项目支出又分成建设性专项和发展性专项。建设性专项包括基本建设、企业挖潜改造、科技三项费用等。发展性专项包括教育、科学、卫生、文体广播、农林水、社会保障、公安、安全、外事等部门为完成某项特定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专项支出。

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是采用财政集中收付的形式,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运营管理的灵活性和实效性,造成拨款机构的财政控制与领款单位经费实际需求的脱位,产生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

1.预算编制的合理标准定额难以明确,计划的随意性突出

完整、科学的支出定额体系是衡量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的标准,也是编制的预算能够顺利执行,年度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的保证。我们现在之所以还摆脱不了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式,关键就是缺乏这样一套适用的支出定额体系,难以做到客观地的衡量,也给预算工作的准确性、合理性带来很大的困难。

如果预算编制不能真正符合实际开支的需要,不能避免“跑、冒、滴、漏”现象,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执行中的各种问题,计划的随意性大,预算漫天要价,挤占挪用,铺张浪费,事业任务不能顺利完成。如果说前一阶段的预算改革主要的是在形式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那么支出定额标准就是下一步继续深化改革、在预算编制的内涵上进行突破所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2.高校预算编制难以做到上下有效贯通

财政部门预算控制数下达各高校后,高校编报正式预算的时间过短,虽然部属和省属高校有所差异,但总体编报时间都不足,“二上二下”的方式过于急迫和粗放。预算编制过程中,由于时间和传统做法的影响,财政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部门上下级之间缺乏沟通,对实际需求了解不够。财政部门或主管单位财务部门在核定预算时,缺乏客观依据,该安排的项目没有安排,不该安排的项目安排了,或者对所报项目的预算金额统统削减一部分,这些做法都对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造成一定的损害。

3.预算编制难以合理细化,项目预算的可行度和可行性偏低

在实际预算编制过程中,工作人员或多或少的沿袭了以往的惯性即切块打包、复制数字的编报办法,而不是具体项目具体分析,财政支出视野狭窄,不能合理统筹兼顾,造成经费执行环节或浪费或不敷使用,且容易滋生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违法犯罪行为。

二、对高校财政预算绩效拨款模式的解读

从上面的分析情况来看,简单粗放式的“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已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仍需要更科学的进行相应改革,建构行之有效的系统性宽口径的执行方案。

2004年起,财政部就开始逐步加强对绩效预算管理的探索,并陆续发布了《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通知》(财教 [2008]232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 [2011]285号)、《绩效预算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绩效预算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等办法规定。同时,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完善高等学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

在相关部门的积极倡导下,各地方财政部门也开始建立起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机制,注重绩效预算全过程管理。

2010年,上海市决定对市属高校的教育内涵建设工程(“085”工程)建设情况开展绩效评估,并将后续拨款与绩效评估结果挂钩,该项目还在实施过程中。

2011年,江苏省决定对省属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开展绩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绩效拨款。上述实践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大学绩效评估和绩效拨款奠定了基础。

应该说,我国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尚属起步阶段。从国际上看,近20年来,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绩效因素纳入拨款公式。

(一)绩效拨款的含义

自2004年引入管理学上的“绩效”概念以来,官方机构和民间研究者对这一概念在高校财政预算拨款方面的应用一直存在着并不统一的认识。《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通知》(财教[2008]232号)中指出“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以坚持教育公益性为基本原则,在确保财政投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宏观政策导向作用,引导高校科学规划、合理定位、特色办学、持续发展,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完善支持体系,突出高校职能;细化综合定额,体现办学差异;稳定专项投入,明确支持重点;增加绩效拨款,构建激励机制。官方认为绩效是指“通过高校竞争过程,使基金流向在相关领域质量好、潜力大、效率高的高校”。很大程度是指“效率、效益”,而“绩效”标准如何认定,官方并没有给出更合理的可操作性的方案。这也是目前高校财政绩效拨款模式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的主要问题。

民间研究者普遍认为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经费流向趋于合理化,一方面使政府有限的财政发挥更大效用;另一方面则有利于高校自觉建立和完善校内资金利用、监控及问责机制,从而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且又增强了其竞争、发展的主动性。而从各地高校具体的绩效评估实践来看,同样没有理想的可行性的方案。

(二)高校财政预算绩效拨款模式下“绩效”考核的方式

目前从中央部委到各省市采取基层高校先自查并提交绩效考核报告,财政、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的方式。至于绩效的考核标准,各省给出的也不尽相同,绩效指标的层级和内容缺乏针对性。有的提出“基于公平、效率、效益和政策等目标合理组合成可以量化的、客观的、可以操作的拨款公式,并定期调整,根据综合拨款公式将以公平指标为准的标准拨款基金以及以效率、效益、政策指标为准的浮动基金分配给学校”。有的提出“普通基金加专项基金”拨款公式,把教学、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学生服务、建筑维修和其他等六大类费用纳入公式,反映高校的综合成本,不单以“学生人数”作为成本考量。还有的提出,“以成本行为分析为基础的多政策参数拨款模式以透明、公正、有效为基本原则,以高等教育事业费中的政府拨款为对象,吸取了国际高等教育拨款的有益经验,重新建构了高等教育的成本结构,提供了一种在高等学校之间进行高效资源配置的科学模式。”

(三)高校财政预算绩效拨款模式下的组织关系

目前我国财政预算绩效拨款模式下的相关单位有政府机构,包括财政部、教育部或有关部委和各省财政、教育主管部门,我们可以称其为财政预算绩效拨款模式的主体,承担审核、批准、拨款、监督的职责;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和地方省属基层高校,我们可称其为财政预算绩效拨款模式的客体,承担预算编制申报、受款(接受财政拨款和其他形式的助款)、支出、预算执行报告等职责;关联方(第三方中介,隶属教育部的一级组织或是专门单位,或是教育部委托的临时官方组织),承担高校的绩效评估工作。

目前来看,第三方对客体的绩效评估很难落到实处,主体对客体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很缺乏了解,主体在财政资金分配上很难把握公平性和有效性,最关键的是没有哪一方对其管理的失位进行监督和处置,从而使得行政体系的效率难以发挥。

三、对高校财政预算拨款模式进一步研究提出的几点建议

拨款体制的改革应以效率、公平和透明为原则。我们认为以下问题是高校财政预算拨款模式进一步研究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确立高校财政预算拨款管理的主客体和第三方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管理过程采取有效监督手段和方式,建立责任主体的问责机制和处置方式,杜绝简单粗放式管理、不作为乱作为行为。

2.在高校内涵式发展要求下,广泛深入分析高校成本要素及其在拨款体系中的权重,为拨款模式构建提供坚实的依据。根据高校合理需要,综合考虑办学运营成本,制定本地区地方高校生均拨款基本标准。原有的生均12 000元的标准过于简单化,容易造成基础薄弱的学校输在了起跑线上,这是关乎高校能否得到公平的竞争机会而能够迈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问题。

3.切实从实际出发,平衡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中央财政为促进区域之间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引导和鼓励各地切实加大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仅仅依从2010年起实行的中央财政建立“以奖代补”机制远远解决不了问题,应依法定由中央财政或是地方地方财政单列出一部分高校发展基金,在原有拨款基础上追加扶持力度,确保高校提升内涵发展所必须的经费。对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效率可以采取适时追踪的管控。至于其财政额度应充分调研和论证,务求有针对性、有效性、长期性。

4.财政绩效考核机制应当与高校校长管理能力考核相衔接,完善管理链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促使高校全面综合管理,系统化分配和高效率利用财政资金,合理配置办学资源,从“被动绩效”向“主动绩效”转变。

绩效拨款 第8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同样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

(一) 促进地方农业院校特色发展

内涵式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逐步发展的过程, 其核心是实现特色办学, 即必须有选择、差异化的发展。特色发展是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 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地方农业院校应立足省情校情,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 把握发展节奏, 突出发展重点, 不求大求全, 不生搬硬套, 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本课题在办学理念、培养人才、构建队伍、建设学科和强化科研等方面关注学校如何强化内涵式发展, 推进特色办学。

(二) 完善高校绩效拨款制度

高等教育财政绩效拨款是化解高等教育经费瓶颈, 改进高等教育运行绩效的工具。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财政利用绩效的突出矛盾集中反映在入不敷出和资源利用率低等方面。以促进地方院校内涵式发展为目标, 找出带动地方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点, 详细分析财政绩效拨款制度与上述关键点之间的关系, 能够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提高绩效拨款制度的有效性, 进一步完善高校绩效拨款制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利用财政手段促进高校办学的研究最为深入, 各州根据自身特点, 采用多种拨款方式, 很多州已经把绩效拨款方式纳入拨款模式系统之中。美国公立大学的运营经费的一半均来源于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 州政府通过强制性的教育法规和拨款调控高等院校的规模、专业设置等。

日本高等教育是政府主导型。为了确保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 公立高校的财政拨款主要通过国立学校特别会计制度。根据制度规定, 国立高等院校的收入包括政府的各项财政拨款、学费、入学金、审查费、医院收入等学校自筹资金。国立高等院校来自国立学校特别会计制度的政府财政拨款是高校财政构成的主要来源。

英国利用以绩效为核心的基金拨款模式促进办学的研究是世界上最具有进步性的模式之一。在教学经费划拨方面, 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采用的是竞争性的“核心拨款加边际拨款”方法。核心拨款是指如学生数不变, 学校仍能获得上一年度的拨款, 同时还可以加上政府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测所做的相应调整。其余的教学拨款部分均为边际拨款, 主要是为学生人数的增加部分提供经费, 这两部分拨款分配均要根据各校近期的效率表现通过竞争而确定。

安徽农业大学的胡玉冰 (2013) 等在《地方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策略分析》中提出地方农业院校要想增强竞争力就必须树立特色理念、培养特色人才、构建特色队伍、建设特色学科、强化特色科研、培育特色文化, 就要注重发展的特色性和行业性, 才能增强地方农业院校发展的竞争力。

湖南农业大学的彭可为 (2014) 在《地方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策略浅析》中强调我国高等教育现在正跨入一个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期, 地方农业院校必须把握住新的形势和特点, 把握改革机遇, 认真探索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做出正确策略选择。

华中科技大学的张炜 (2008) 在《资源配置公平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中提出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的视角来看, 我国原有的“综合定额+专项补助”模式导致了高校内部各利益主体之间、中央高校与地方高校之间、地方高校与地方之间的财政拨款种种不公平问题;而现有的“综合+项目预算”的模式也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为了使高等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阶段的努力最大化, 在我国应当实施“层次定额+绩效发展”新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

南开大学的曾雅岚 (2011) 在《从教育资源公平的角度看我国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中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了当前我国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 并采用因素法设计出由基本拨款公式加绩效拨款公式组成的新型拨款机制。

三、绩效拨款制度下的内涵式发展分析

地方农业高等院校要达到内涵式发展的预期目标, 必须拜托目前教育经费拨款制度的束缚, 通过调整结构、提高效益、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和转变教育投入方式等手段, 充分发挥教育经费分配的政策引导作用, 将地方农业高等院校质量评估的结果与教育经费拨款直接挂钩, 使教育拨款突出重点, 优化结构, 随着内涵发展内容的变化而适时的调整, 灵活动态的适度减少外延式发展经费投入, 鼓励高等教育进行特色发展。为适应内涵式发展战略的要求, 在高校管理上必须努力从三个方面完成目标。

(一) 集约式管理

政府投入量低, 高校人力及物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等原因, 造成阻碍地方农业高等院校发展最大的问题是办学经费不足。高校行政部门习惯于把资源高度集中, 忽略下属院系的真正需要, 信息不共享与资源不共享的共同结果就是各学院发展缺乏资源支持, 学院发展的缓慢造成学校发展的停滞。因此, 高校应整合或分流现有的资源, 通过集约化管理, 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通过机构调整、机制改革、人员整合以及规范管理, 达到节约、高效的效果。

(二) 以院系为主体

院系是学校的办学实体。建立合理的权力分配制度, 明确校院之间的权责划分, 才能充分提高院系的积极性。院系应该改变经营理念, 增强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自主办学, 提高办学效率。长期以来, 学校机关的机构设置、工作方式, 都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和浓厚的行政机关色彩, 主要职能是行政职能而不是服务职能。实行以院系为主体, 校级行政部门要强化参谋和服务职能, 进行综合分析, 提出建议, 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 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校领导;为基层和师生的教学、科研、生活提供信息、咨询和服务, 解决师生员工的实际困难。

(三)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符合权责对等原则, 不仅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创造教工参与管理的机会, 还可减少管理环节和信息流动的障碍, 实现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优化, 还有利于学校领导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 集中精力研究部署全局的改革和发展工作, 使学校的整体管理更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 更有利于部门、院系更好地面向基层, 服务基层, 更学校要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

四、地方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策略

(一) 科学定位, 特色办学

地方农业院校应确定自己的特色, 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知识生产的规律, 以人为本, 实现高等农业院校的社会责任和功能, 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跨越高等教育和农业两大领域的农业院校,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时代的发展要求农业院校必须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三农”服务, 深入研究探讨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基础上, 充分挖掘地方农业院校自身特色并立足区域社会经济特点, 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确定合理服务目标。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进程中, 地方农业院校在经费、生源、师资、学科等方面均处于弱势, 特别是随着考生人数的下降, 地方农业院校在招生、学生就业等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重点院校相比, 地方农业院校既没有雄厚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 又缺乏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因此, 要想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 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 走特色发展之路。

(二) 优化学科建设, 提升教育质量

地方农业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关键在于提升自身教育质量。建立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奋发有为的生态环境, 能够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实现不同的培养方式和不同的质量观, 能够突出专业特点, 强化专业技能和实践环节的训练, 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完善和构建教学评价、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反馈网络, 能够强化质量意识和危机意识, 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时间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使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三) 坚持产学研合作, 服务“三农”

地方农业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要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坚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根本, 以知识创新为第一生产力, 以人才为第一资源, 以改革为第一动力, 实现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 从形态塑造转向功能提升, 从内部循环转向社会联动发展, 把高校发展推向更新阶段、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地方农业院校应在重视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 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 以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作为重点;深入调查研究, 为政府科学制定地方农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参考文献

[1]丁永为.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杜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张雪.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13 (4) .

[3]夏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校内涵式发展之路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2 (2) .

上一篇:提高古诗教学效率下一篇:收益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