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范文

2024-05-06

《乌夜啼》范文(精选1篇)

《乌夜啼》 第1篇

一、《乌夜啼》词调来源与体式

《词谱》载 :“乌夜啼,唐教坊曲名。”“郭茂倩《乐府诗集》有清商曲《乌夜啼》,乃六朝及唐人古今诗体,与此不同,此盖借旧曲名,另翻新声也。”在《教坊记》中有较为详尽的记载,指出此曲在南朝宋时已入琴曲,唐人取之为教坊曲。此外,郭茂倩除了引述《教坊记》的记载外,还引有《唐书 ?乐志》,二者记录又有不同。而唐代张籍《乌夜啼引》所述的内容却以闻乌获赦为中心,所载本事又不同于《教坊记》与《唐书 ? 乐志》。据此郭茂倩指出,“清商西曲亦有《乌夜啼》,宋临川王所作,与此义同而事异。”指出这几处记载虽故事皆有不同,而都指出乌夜啼有获赦之意,这种巧合之中应存在必然的联系。西歌曲《乌夜啼》、琴曲《乌夜啼》和教坊曲《乌夜啼》记载本事虽有不同,然而闻乌获赦的主体情节却是一致相同的,这说明三者产生的渊源是相同。

二、《乌夜啼》的词调创作情况

关于《乌夜啼》在唐宋词中的创作情况,通过翻检《全唐五代词》和《全宋词》统计如下 :晚唐五代词人李煜3首,宋代共28位词人有51首。然而这些以《乌夜啼》为词牌的词,却有两种不同的格式 :一是四十七至五十字格,共15人30首,具体创作情况在第三章详述 ;一是三十六字格,而三十六字格一体前面一说可作为《相见欢》词调之列,本文暂不研究。光说这四十七至五十字格一体据《钦定词谱》记载,四十七至五十字格的《乌夜啼》,《太和正音谱》注“南吕宫”,又“大石调”,本文以双片四十七字一体为例词,《钦定词谱》将此调定为三体,然本文认为四十八字一体唯首句句式稍异,为六字句,其词句无异,平仄亦无多大分别,因此无需另列一体,因此本文将《乌夜啼》这一词调列为两体 :(词中符号意思 :○为平声,●为仄声,⊙为本平可仄,◎为本仄可平)

双片四十七字,平头韵,换头曲,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如李煜之作 :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 ●⊙○● ●○○◎ ○◎●○ ○●◎●●○○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

双片五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两平韵。如程垓之作 :

墙外雨肥梅子,阶前水绕荷花。阴阴庭户熏风洒,水纹簟、怯菱芽。

○●●○○●⊙○●●○○◎○◎●○○●○○● ●○○

春尽难凭燕语,日长惟有蜂衙。沈香火冷珠帘暮,个人在、碧窗纱。

◎●◎○⊙●◎○◎●○○◎○◎●○○●●○● ●○○

上文说道,本文以四十七字一体为例词,词中平仄亦是以此体为标准。在四十七字一体中,首句“昨夜风兼雨”也可作六字句,如苏轼作“莫怪归心甚速”,句式稍异,无需另列一体。此种状况前面已经叙述,这里就不再重复。而在这一体中“帘”李石作“绿”、“粉”。“烛”朱敦儒作“前”。“漏”李从周作“春”。“起”朱敦儒作“红”。“世”李石作“莹”。“漫”苏轼作“非”。“流”朱敦儒作“玉”。“算”朱敦儒作“须”。“醉”朱敦儒作“寻”。“路”苏轼作“鲈”。“此”苏轼作“儿”。五十字一体与四十七字一体的差别在于 :首句为六字句,前后片结句不同,四十七字体前后片结尾句为两个五字句,五十字体前后片结尾句为六字折腰句,为三、三句式。然其余词句,这两体的押韵、平仄皆无异处。

三、《乌夜啼》的创作分期

通过以上对《乌夜啼》词牌创作情况的分析,加深了对其基本体式的认识。而在《乌夜啼》调下的作品其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唐五代北宋时期,有李煜1首、欧阳修《圣无忧》3首、苏轼1首、赵令畤1首、贺铸1首共5人7首 ;二是南宋时期,有朱敦儒1首、权无染1首、李石3首、陆游8首、程垓1首、魏了翁1首、李从周1首、卢祖皋5首、赵文1首、无名氏1首共10人23首。

第一阶段的词作中当属李煜、欧阳修的作品尤其值得关注。而李煜《乌夜啼 · 昨夜风兼雨》一词可谓是创调之作。而欧阳修这三首作品表达了词人深刻的人生体验,丰富了《乌夜啼》词牌所表现的情感内涵,扩大了词作的表现范围。

第二阶段,南宋时期的《乌夜啼》创作则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是在题材范围上又有新的扩展,除了写闺怨与人生体验之外,还有抒写闲适心情,描写自然风光等的作品,如朱敦儒的《乌夜啼 · 翦胜迎春後》;二是出现了一人多做的情况,如李石3首、卢祖皋5首等。尤其是陆游,单一个词调就有八首之多,实不多见。

摘要:《乌夜啼》之名最早见诸古乐府,唐代教坊曲中亦有《乌夜啼》,其后唐宋词中出现了大量以《乌夜啼》为词调的词。与《相见欢》别名《乌夜啼》不同。曲名见《教坊记》,本调为双片四十七字,平韵,换头曲。按《乐府诗集》所载《乌夜啼》曲辞,多为哀怨之声。两宋时期有四十八字左右《乌夜啼》和三十六字《乌夜啼》,后一种情况是以《相见欢》为词调,当视为《相见欢》的别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乌夜啼》】相关文章:

上一篇:小儿神经内科下一篇: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研究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