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报道范文

2024-05-08

典型报道范文(精选11篇)

典型报道 第1篇

一、典型报道:源起与界定

典型报道可以称得上是新中国新闻界在报道形式上的一大创新。就现有资料来看, 1942年4月30日刊登于《解放日报》头版头条的一条消息可以被视作“典型报道”的滥觞, 这篇名为《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连年开荒收粮特多影响群众积极春耕》的报道塑造了一位特定时代的英雄人物“吴满有”, 而报道本身也确实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除了在实践层面上推动了延安大生产运动之外, 在新闻报道宣传阵营里则是推出了“典型报道”这一独特样式。

那么, 如何界定“典型报道”?首先看看“典型”一词, 新闻学者张威曾经做过考证, 他认为需要严格甄别文学或美学意义上的“典型”概念与新闻学意义上的“典型”概念。[1]在笔者看来, 文学 (美学) 典型与新闻 (学) 典型的区别最主要体现在两点上:第一, 文学典型具有虚构性, 往往集“三千宠爱在一身”, 将多个人物的特质集纳在一个人身上, 新闻典型则必须“有一说一”, 绝不能向壁虚构, 也要反对所谓的“合理想象”, 即以写作者的思维逻辑去推测报道对象“应该”发生的情况;第二, 文学典型只要体现出时代精神, 不一定要具备当下性, 而新闻典型则与新闻的“时效性”生命线一脉相承, 要讲求特定的时间点。由此可以看出, 新闻典型是专属于新闻报道的一种人物或事件的存在形态。

根据《新闻学大辞典》的解释, 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普遍意义, 是指代表事物的面要宽, 影响要大, 包含思想意义、教育意义、借鉴意义, 它是成为典型的基础;突出, 主要是指同类事物中最先进的事物, 以及少数最恶劣的事物。典型报道的强化, 有些是根据上级当时的中心工作或受众的反应, 由新闻机构着意形成的。[2]对于这一定义, 有两点非常值得特别指出:一是典型报道要具有广泛的普遍意义, 亦即是说无论报道的是人物还是事件, 都要具有可推广的示范效应;第二, 典型报道往往是适应特定的工作需要而推出的, 带有比较明显的针对性。

应该说, 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典型报道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甚至成为中国新闻报道模式与西方报道模式的一道分水岭。然而, 在进入新世纪以后, 典型报道越来越呈现出某种颓势。

二、典型报道呈现颓势的原因探究

在传统的新闻报道工作中, 新闻单位不仅负责发现、报道典型, 而且还要承担宣传、推广的任务。原新华社社长穆青曾指出:“一个先进人物的树立, 一个先进经验的推广, 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绝不是把新闻发出去了, 就等于先进经验已经推广了, 这中间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 不仅负责介绍, 而且负责推广。”[3]这种定位当然没错, 问题在于当新闻传媒走向市场时, 依然坚持“报道推广一肩挑”就有些不堪重负, 直接导致用力不均, 顾此失彼。

确实,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 典型报道就越来越遭遇各种挑战, 甚而引发了“弱化论”与“强化论”的争议, 直接讨论典型报道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笔者认为, 要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还是要追溯典型报道“何以至此”。对典型报道出现此般颓势的原因,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

(一) 新闻媒体市场化的副产品

略一对照典型报道如日中天与日渐式微出现的时间节点, 就可以发现这种情势转换恰好发生在新闻媒体“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阶段。应该说, 这绝非偶然。如上所述, 自延安时期推出以来, 典型报道备受关注, 塑造了吴满有、张思德、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等一大批典型人物和事件,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这些人物和事件的报道大体上均出自宣传的需要, 有些还带有较突出的意识形态色彩。在新闻媒体被推向市场以后, 新闻报道方面就在形式上越来越追求“短、平、快”, 内容上越来越突出“民生新闻”, 而典型报道就自然不再像以往那样受重视了。

(二) 社会风气变化的“必然”结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市场经济为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生活便利的同时, 也助长了消费主义的风气。而这直接反映在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上就是更强调个人旨趣, 从某种意义上说, 市场经济时代同时也是个体化意识崛起的时代, 在这样的动机驱使下, 再加上媒体自身要追求经济利益而不得不迁就受众需求, 以往带有较强宣传色彩的典型报道越来越不受待见似乎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了。不过, 还是得指出, 这里所说的社会风气变化的“必然”结果, 其实还是一种表象。换言之, 今天的受众不是不需要或不接受典型报道了, 而是他们对典型报道的兴趣已经发生了位移;同样, 今天的媒体也不是不再提供典型报道了, 而是他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已经发生了结构转型。比如后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陈力丹就认为, 目前的典型报道理念就已经从原来的塑造“高大全”演变为“弘扬社会道德”。[4]

(三) 媒体形态演变带来的巨大冲击

近几十年来, 世界范围内的科技日新月异, 表现在传媒领域则是以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兴起,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传播时代。这个时代的传播以极强的时效性、互动性为特征, 而随之带来的后果则是受众阅读的移动化、碎片化。在此姑且不去评判阅读形态改变的得失, 但毫无疑问的是, 移动化、碎片化阅读直接导致受众对新闻人物和事件都停留在浅层把握上, 而相对来说, 传统的典型报道往往篇幅或时长比较长, 已经不适合新媒体时代的阅读习惯。

可以概括地说, 正是遭逢着媒体自身、受众乃至社会层面的深刻转型, 传统的典型报道生存空间才日渐逼仄。但是, 若由此得出结论说, 典型报道已经将要或必须寿终正寝, 则不仅是不负责任, 而且还是一种罔顾事实的偷懒之举。借用新闻学者童兵的话来说, 典型报道有着重要功能, 它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过、今后还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5]

三、专业报典型报道的“非典型生存”:延续与变革

肯定典型报道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 还必须意识到其“生存姿态”亟待改变。像陈力丹就认为, 典型报道在新形势下必须要在理念上从原先的塑造“高大全”转向“弘扬社会道德”, 具体到新闻实践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像CCTV最近这些年所做的“感动中国”系列, 就在努力探索这种典型报道转型之道, 而且, 受众也可以发现, 新世纪的典型人物或事件, 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妈妈吴菊萍等都呈现出与以往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截然不同的形象, 可以说也是这种努力的体现。

不过, 可以断言的是, 在探索典型报道转型道路的过程中, 有一个原则不能忽视, 那就是不同的媒体形态或媒体定位, 在具体的典型报道改革实践中会显现出各自不同的特性, 因此典型报道的“生存之道”需要在一个大方向下量身“私人订制”。

笔者所在的《海峡资源报》是一家面向全国发行的专业性报纸, 其前身是1987年9月创办的《福建地质矿产报》, 迄今已经走过27个年头。在这段历程中, 报纸不仅从报道的范围上从地质拓展到地质矿产再到国土资源, 而且在2000年成功更名为《海峡资源报》, 更重要的是, 作为一家受众群体比较固定的专业性报纸, 《海峡资源报》在典型报道的转型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非典型生存”之道。

(一) 从“宣传模式”向新闻专业主义范式转变

前面曾经提到, 典型报道创立之初就带有很突出的宣传意味和政治色彩, 而诸多攻击典型报道存在必要性的论调也多从此入手。不过, 这里需要澄清一个逻辑上的误区, 即典型报道与宣传需要相伴而生, 并不表示它不能脱离宣传模式, 相反的, 从各媒体近年来较为成功的实践来看, 遵循新闻专业主义范式将使典型报道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在这一点上, 《海峡资源报》可谓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作为一家专业报, 其读者群比较固定, 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置身于国土资源行业之中, 对本行业的关注、了解程度比较高, 因此, 在典型报道的改革尝试中, 《海峡资源报》就适时地调用了这一优势, 直接从专业领域的事件和视角入手, 这样不仅符合新闻价值标准中的“接近性”, 而且还将特定部门的人物或经验迅速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如《为了4万人的“饭碗田”》这篇典型报道, 涉及的是将乐县灾后耕地复垦工作, 显然这对于经常遭受台风袭击的福建省乃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报道就从工作的成功经验入手, 以专业视角和平民情怀讲述其中故事, “眼睁睁看着已经黄熟的稻谷付水东流, 当时蹲在田边, 当真是六神无主, 欲哭无泪。”“今年我们这里又发大水了, 还好及时修好了防洪堤, 要不又完了, 光是整田就没得闲。”文中多处直接引用当地农民的话语, 不仅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而且其耕地复垦经验具有可推广的示范效应。正因如此, 这篇报道获得了第十三届福建省新闻奖二等奖, 成为事件类典型报道的一个范本。

以新闻专业主义范式来指导典型报道的采访与写作, 就避免了以往的典型人物或事件“高高在上”、“脱离日常生活实际”这样的窘境。因为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报道遵循客观、中立和为公众服务, 所以像早年描写英雄黄继光时出现的那种“合理想象”就不可能有存在理由, 而它的为公众服务的要求也势必引导媒体眼光向下, 关注典型人物或事件生活化、常态化的闪光点。

(二) 从图谱化叙事转向生活化叙事

对早年典型报道的诟病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方面, 就是对典型人物的描写过于脸谱化, 以至于大众一想到典型人物就是“自己带病继续工作”、“家人生病不去探视”等, 这样的结果不仅让典型人物“没人性”, 而且也适得其反, 起不到正面引导作用。

在探索典型报道的“非典型生存”过程中, 《海峡资源报》的做法是典型人物要具有生活化, 这不但要求人物源自于实实在在的生活, 做到让事实说话, 而且要求记者在采访中抓住更多视觉化、生活化的细节和具体感人的事实, 并在写作中舍弃那些没有视觉感的形容词, 舍弃晦涩术语、套话、行话和空洞的概念性词语。莆田市人大代表、市国土资源局的普通干部翁德章曾被作为典型人物报道, 在这篇题为《“人民没有选错他”》的通讯中, 标题本身就是来源于采访过程中发现的感谢信的内容摘录, 报道内容也没有刻意去营造翁德章“高大全”的形象, 反而是用一系列平凡生活的闪光点, 乃至带有几分俏皮的语言予以呈现, 如文中写到翁德章下水库救人时所说, “5分钟过后, 不见我上来, 就用力拉绳子!”。在描写翁德章救助遭遇车祸昏迷不醒的谢彩维时, 用简单的字语来铺呈细节, “翁德章从围观的人群中挤进去, 蹲下身, 使劲掐谢彩维大拇指甲两旁的穴位, 5分钟过去了, 仍不见动静, 他赶紧又换掐另一只手的穴位, 又过了2分钟, ‘哎哟!’谢彩维终于喊出声来, 两眼慢慢睁开了, 在场人悬着的心一下子松了下来。”这样的描述不仅显示出典型人物智慧和冷静的一面, 而且也充分体现了生活化的常态, 于常态中见不凡, 正是这样的典型报道发挥“正能量”之所在。

(三) 从单点式报道向立体化呈现转变

几乎和所有传统媒体一样, 像《海峡资源报》这样的专业报也面临着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常言道“受众为王”, 报社的一个普遍共识是, 在典型报道的转型过程中必须适应这一点。读者越来越倾向于碎片化的阅读方式, 这就意味着典型报道必须摒弃原先那种动辄数千上万的长篇写作, 而要向现实的短小精悍转变。

但是问题随之而来, 通常来说, 典型报道一般都要寻求一种意义的呈现与阐发, 这从以往的典型报道 (如改革初期对步鑫生、年广九的报道) 中记者总是要站出来点评可以看出来。而这种意义的呈现与阐发往往很难在一个短篇幅的报道中落实, 对此, 一个较有效的做法是:针对典型报道“缩微化”之后带来的意义呈现与阐发难以落实, 可以用其它形式的做法予以补充。如《海峡资源报》在报道对厦门市“金包银”工程调查时, 考虑到这是一个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事件, 除了刊出通讯文章《希冀》外, 还特别配发了一则不到600字的“采访札记”, 以这样的方式让记者站出来说话, 同时又有效地缩短了报道篇幅, 减轻了读者的阅读负担。又如《海峡资源报》去年12月策划了一组“土地整理大家谈”系列报道, 先后推出《让土地焕发“光泽”》、《螺蛳壳里做道场》等7篇从不同层面反映通过土地整理实现农村增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典型报道, 形成一定宣传声势, 达到了理想的传播效果。对以上做法, 笔者将之归纳为———从“单点式”报道转向立体化呈现。

简而言之, 笔者坚持认为, 一方面必须要认识到当下的情势已经对典型报道的生存提出了严峻挑战, 另一方面, 还必须将典型报道做好。正确的原则是必须因时而动, 寻求典型报道的蜕变之道。新闻工作要“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如何将典型报道从理念到实践都来一次大革新, 则需要新闻媒体结合自身特点, 不断地探寻。套用新闻学者张威的一句话就是, “只要理想主义还存在, 只要正面报道还存在, 典型报道就依然会存在。”[6]更进一步, 只要新闻媒体还愿意坚持, 只要新闻记者不断创新, 典型报道就一定会有千姿百态的呈现和万紫千红的春天。

摘要:典型报道是新中国新闻实践中在报道形式上的一大创新。这一滥觞于延安时期的新闻样式在经历过漫长的发展时期后, 正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重现典型报道的辉煌, 如何结合媒体自身特性走出一条独特的典型报道转型之路, 是新媒体时代亟待回答的课题。作为专业报, 《海峡资源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典型报道,专业报,“非典型生存”

注释

1[1][6]张威.典型报道:渊源与命运[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2 (2) :40, 47.

2[2]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143.

3[3]穆青.新闻工作散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3:18.

4[4]陈力丹.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典型报道演变的环境与理念[J].当代传播, 2009 (5) :4.

论典型报道 第2篇

作者:

指导教师

摘要:典型报道在中国的新闻事业史上长期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承担着为党的政策,方针宣传、例证的作用。典型报道经历了解放前后一段时期的大发展,也经历了文革期间的极其扭曲的形态。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典型报道在中国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一呼百应了,引起全国人民的疯狂学习,膜拜。典型报道正在衰退。但是典型报道作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报道形式,它不会消亡。只要经过适当的改变,典型报道是能够适应新时期的社会发展的。关键词:典型报道;典型人物;受众

典型报道顾名思义就是报道典型,介绍经验的。他通过对一些典型人物、事件、问题等的报道,总结经验教训,从而给受众以启发。引起他们对典型人物的学习。早在十月革命胜利不久,列宁就提出,要用“公开报道的方法,把枯燥的、死板的官僚主义的工作报告变成生动活泼的榜样,--------坏的使人讨厌,好的使人羡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个别示范的意义,比如说,某个生产组合示范的意义,必然是极其有限的”,“在政权转归无产阶级掌握以后,在剥夺了剥夺者以后,清醒就根本改变了,榜样的力量------如最著名的社会主义者多次指出过的那样------第一次有可能发挥出来。”(7)在列宁的新闻思想指导下,苏联的新闻媒体长期广泛地开展了多方面的典型报道,如典型英雄人物卓娅,舒拉等的报道就是。

我国在典型报道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典型报道作为党的宣传工作、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内容和手段,在多个历史时期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如50年代的典型报道重在发挥提供榜样示范的社会功能,这一时期的典型人物如王崇伦、郝建秀、时传祥、马恒昌等。6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典型报道进入第一个辉煌期,其代表作当属雷锋的报道,在全国人民中引起强烈反响,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裂缝梯次。“性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不断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成为时代精神的重要特征。直到今天,雷锋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依然留存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一时期的另外一些重要的典型,如大庆油田、南京路上的好八连等也家喻户晓,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精神感召力。但在文革期间,典型报道畸形突变,出现了片面追求“高大全”,甚至出现过报道假典型的错误。打倒四人帮以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典型报道才逐渐摆脱脱离实际的模式化倾向。进入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好的典型报道又多了起来,如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郑培民、表现来自普通群众的先进典型徐虎等。经济战线宣传先进事迹、推广先进经验的典型报道也不断增多,如邯郸钢铁厂、镇海炼化公司、海尔集团等。这些报道搞的都是比较成功的。

典型报道究竟是不是一种报道形式,西方学者不认为典型报道属于新闻的范畴。但它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广泛存在,并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的典型报道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最早产生影响的典型报道当属1942年4月30日《解放日报》有关模范劳动英雄吴满有。随后1943年,大生产运动兴起,《解放日报》大力宣传党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方针,掀起了中国典型报道的第一个高潮,其中和而后还涌现了诸如:赵占魁、刘建章、南泥湾大生产、南区合作社、“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王克勤等。典型报道在建国以后经历了长足的发展,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转型,开放程度增大。典型报道遇到了一些困难。受众的信息接触渠道增多,思考能力增强,使得受众不愿再成为媒体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个体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媒体在做典型报道上犯了很多技术性的错误,使得典型报道的可信度降低。有部分学者甚至认为典型报道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典型报道究竟会不会消亡?典型报道的发展历程如何?本文认为典型报道在中国不会消亡,但要重新焕发光彩,必须得做出改变。

一、我国典型报道的发展历程

(一)解放前的典型报道

这个时期是典型报道的摇篮时期。1942年4月30日《解放日报》有关模范劳动英雄吴满有的报道被认为是中国的首篇典型报道。它是在毛泽东的鼓励下发出的。1942年4月,在毛泽东的倡导下,《解放日报》把吴满有多开荒,多打粮的消息登上了头版头条,普通劳动者的事迹登上如次显要的位置,在中国报刊史上还是一个先例。1943年,大生产运动兴起,该报大力报道宣传党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方针;宣传大生产运动中的先进典型,发表此类消息和通讯3000多篇。{1} 随后以《解放日报》为代表的党报对党的优秀工人赵占魁,他的积极工作,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认真负责。对三五九旅的南泥湾大生产进行大肆报道,推动了边区轰轰烈烈的生产运动。“琅琊山五壮士”保护大部队和乡亲们的转移与敌人斡旋,最后誓死不辱跳下山崖的英雄事迹。董存瑞为了部队的顺利前进而舍身炸碉堡。

这个时期的典型报道特点是紧跟形式,配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十分不开的。当时处于战争期间,物资奇缺,敌人的封锁。党的一些方针只有通过党的报纸才能够很好的传达的各个地方。比如说在四十年代出的时候,一方面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扫荡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边区的物资供应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个时候对诸如农民吴满有,工人赵占魁,三五九祣部队的典型报道,让他们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对于提高边区人民的士气有很大的帮助,形成了全区人民的大生产运动,为我们党的力量保存和壮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试想如果不是这些典型的人物报道配合党中央的宣传,人们就会出现迷茫。

因而解放前的典型报道是很成功的。身边活生生的事例对人民的启发作用远远大于枯燥的文件给人们的指导。

(二)解放后到大跃进前的典型报道

这个时期是典型报道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典型人物报道是主流,所涌现的典型人物诸如抗美援朝时期的黄继光、邱少云。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要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美帝国主义和它的14个盟军。中国的武器装备相比较他们是很落后的。但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不惧怕任何的敌人。黄继光为了让战友攻克一个堡垒,而用自己的身躯挡住敌人的机枪扫射,这是多么伟大的英雄。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而被火活活烧死,这又是多么坚强的毅力。

通过这些典型人物的报道,在朝鲜战场上,我们的志愿军正是在这些战友强大的精神动力的鼓舞下奋勇抗战,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军。完成了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毛主席也说过我们中国人民不惧怕任何的反动派,虽然我们的武器装备落后人家很多。强大的精神力量对我们的人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正是通过这些典型人物的报道让我们的战士充满了战斗的力量。在国内,这些典型人物的大肆报道,对统一人们的思想,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国内人民积极生产支援前线。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些典型报道所弘扬的精神武装了人民,成为战胜帝国主义的真正武器。

抗美援朝之后,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去。这个时期全国人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党在当时的时期也想尽快的把中国从贫穷落后的处境中摆脱出来。而这个时期党报对像石油工人王进喜、人民的好战士雷锋、南京路上的好八连、国家干部焦裕禄。基本上涵盖了当时的各个行业。《人民日报》在1963发表了毛主席的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都给予了雷锋很高的评价。正是像雷锋这样的典型人物给了全国人民很好的学习模范。工人就要像王进喜那样为为建设新中国奋勇拼搏。战士就要像雷锋那样做一个毛主席的好战士。干部就要像焦裕禄那样心里装着人民,装着党。

这个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合一,人民的价值观基本上是一致的,并且与社会总体价值观一致,由于社会结构的特征,中国人传统上并不过分重视物质利益,而更重视自身修养。另外一方面,经历过苦难的人民对未来有这美好的憧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个时期典型人物所体现的精神正是当时时代的特征。舆论的一致是典型报道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因而这个时期的典型报道也是很成功的,基本上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党报所完成的宣传任务。

(三)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典型报道

在大跃进和文革时期,典型报道被弄得面目全非,甚至说典型报道已经不是一种新闻报道形式了。这个时期在大跃进的时候,由于中央的决策错误,因而典型报道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也被错误了。那个时候,各地放卫星。虚假成风。所谓的典型都是那种特别的“神”,而没有一点点人气。时间久了,写的人厌烦,看得人不相信。

这个时期典型报道,不顾新闻规律,完全沦为了四人帮等的政治工具。因而这一时期的典型报道是很失败的,导致了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看到典型报道就反感,或者不相信。

(四)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绝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转折点。改革开放不仅使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促进,还极大的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这个时期的典型报道也一改文革时期那种不顾实际的宣传聒噪。

但是对典型人物的报道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那些典型人物有的似乎是神仙,不食人间烟火。由于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对事物的认识更加理性了。而那些典型报道很多情况下还是没有人性味,他们为了工作而拼命加班,身体有病不去医治还是带病工作。这违背了最起码的科学,就是连机器坏了也的修,更何况人呢?比如说当时对救火英雄赖宁的英勇事迹进行报道,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赖宁是一个中学生,当时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他也参加了灭火,结果被困在火海中,被大火活活烧死。的确在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挺身而出,的确感动了很多人。但是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一个中学生,没有什么灭火防护装备和训练。而盲目的去救火,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会影响消防战士的灭火,因为如果你去救火如果出现了什么情况,还得需要消防队员去就你。因而人们认为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做好,遇到情况量力而行,避免出现无谓的牺牲,那是对自己家人的不负责。

当然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很多成功的典型报道,活的人们的认可。比如说对售票员李素丽的典型事迹的报道,还有水管工人徐虎的典型报道都是很成功的。最近的典型报道是对鞍钢工人郭明义的报道。他们都是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许多年如一日的奉献。社会主义建设正需要我们每个人在本职岗位上做好,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新时期没有什么大的社会矛盾。没有什么能够出现轰动的典型人物,反而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在本职岗位上的默默奉献,让人们觉得可亲可近。这个时期的典型报道没有想文革前那样能产生一呼百应的学习风潮,但是还是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的思想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典型报道在我国为什么会成为一种常态。这是因为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还有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大的外部环境。解放前由于我们要面临的是三座大山的压迫,党想把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想要靠无为而治,慢慢的自己向前发展是不切实际的。因而党要让人民醒悟,让人民应该怎么做才能革命成功。典型报道正是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让人们看到了只要像这些典型人物那样做,我们的革命也就能早日成功。

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任务不一样,因而各个时期所推出的典型人物是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一致的。边区困难时候出现的吴满有,建设新中国时期出现的王进喜也同样是紧跟时代步伐。典型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是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实行中的例子。好的典型报道胜过很多乏味的文件指示。把雷锋的典型人物挖掘出来,胜过在那里叫所有的士兵对着条条框框进行理解要好很多。

传统典型人物在写法太过理想化。这些典型报道的通病是主人公有着高大全的模式。这种模式化产生是有着现实的根基和历史文化的渊源。典型本来的定义就是“最接近理想执行的具体之型”。(2)作为典型人物,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得到认同的典型人物在现实中就要有着超越一般人的道德和行为,才能产生激励意义。从而人们认为不是完美的人物就不能拉开和一般人的差距,因而在实际的报道当中只是完完全全把人物好的一方面不写或者是写坏是为了更好的表扬。而且很多时候写出来的典型人物还很“恐怖”。比如说某个人的先进事迹时喜欢写他带病坚持工作,放弃节假日休息。为了事业而很少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人吗?人活着是应该多为社会做贡献,但是这般如此“拼命”,让很多人望而止步,就算是机器也要经常保养啊,更何况是有血有肉的人呢。这种写法让典型人物违背了生活逻辑,因而他们的事迹让人们高不可攀,成为了高高在上的神坛,人们只有仰慕的份。随着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接触到信息渠道的增多,政治热情降低,人们开始对这些高大全的人物产生了怀疑。不信任,又何来去学习模仿。

另外“典型的生产模式”基本上遵循的是新闻机构为了围绕党和政府的某一时期的中心工作,贯彻上级的宣传精神。从而派出记者去寻找。然后对号入座。即我所称的“制作出典型样板,然后找人找事往里套”。这种写作方式相当省事,大千世界想找个符合这些要求的人是很容易的。就像四人帮时期,全国经济发展困难重重,而四人帮们却在媒介上营造除了形势一片大好,形式越来越好的假象。因为在诺大的中国想找除符合条件的一两个例子真的很容易。这就违背了新闻的本源。即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3)这样的典型报道就成了赤裸裸的为了宣传而宣传,其效果可想而知,是很不理想的。

这种主题先行模式,也难以避免导致人物形象内涵的主观随意性。雷锋是我国媒介塑造的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而他的形象一直在配合着宣传任务,不停地被构建着:60年代的时候是毛主席的好战士、文革后被“四人帮”压制的先进人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标兵、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的模范,到90年代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者(4)。尽管,这种形象内涵的转变也注意到延续性,但这种与时具进,为我所需随意性的恶意构建,客观上媒介自己已经损害典型人物的真实、权威、,在受众心中他们仅仅是宣传的工具而已。或者说只是一种符号了,就像印在书上的文字那样一点儿也不直观。

其次,典型报道中摆拍现象泛滥,让人觉得假的很。事实是不可能重演的,然而我们现在的很多电视新闻,相当多的画面不是即时的,而是事后补拍的。这种情况并非不可以,但要严格把握,在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必要的。即使有必要不拍,也得注明。比如前段时间对郭明义先进事迹的报道,有个镜头我记得很清楚,讲得是郭明义这些年无偿献血很多,镜头当时是这样的,郭明义躺在医院的床上正在献血,护士在旁边的仪器上操作(并不是在看着郭明义)。而在他的床沿上摆着有十几一二十本的献血证。其实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摆拍。因为鲜血不需要你带着你以前所有的献血证,只要带着你上次没有填满的献血证就可以了。

这种大肆摆拍也让很多人对事件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我们知道的一个关于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叫做“霍桑实验”。当时在美国的一个工厂里为了检测环境对工人的工作效率的影响,最后发现无论是改变光线,温度等工人的效率都上升了。后来发现正是因为这些工人发现有人在观测他们,因而为了“好好表现”而主动地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试想一下,某个人物面对着镜头,很难不是一个很完美的人。正是这些肆意的摆拍一定程度上让人们对典型报道产生了不信任。

二、新时期该如何做好典型报道

时代在变化,如果我们还按老一套来办事,那是不行的,必须得做出与时俱进的的改变。这正如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从社会层面为传统典型报道的衰落找到了原因。他说“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使社会出现非群体意识的倾向。`一种标准、一种模式、一种思维`的局面被打破,价值取向多元、生活方式多元也会随之产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然们的思想更加开放,独立自主、自由平等意识逐渐增强。偶像崇拜、模仿典型的意识渐趋淡薄。这一切,必然是读者要求从新闻媒体那里获得的信息有助于其独立思考。一句话,典型本身对人们规范性的榜样作用和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开放型的心理文化要求产生了冲突。”

这就是说,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转型,使传统的典型宣传模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典型报道要继续发挥作用,就必须寻找新的影响力基础。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70年代末(不含文革时期),典型报道之所以具有如此惊人的威力,适合当时的社会特点有着密切关系的。当时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所谓的“总体性社会”,每个人都依附一个单位,每个单位又都归属于全能的管理性的政府,所以每个人都只是高度同质化的大社会中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典型”其实就是全能的政府要求人们遵照的角色“模型”,一个人只有按这样的“模型”塑造自己,才有可能与他所在的单位乃至整个社会融洽地共存。试想,在那个社会环境下,一个人如果敢公开扬言不学习上级树立的典型,等待他的将会是怎么样的结果?所以,那是典型报道的惊人威力,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总体性社会”中全能政府的无限权威。现在的典型报道当然不可能再有这样的五行缺有无边无际的力量作支撑,要想摆脱日渐式微的窘境,就只能在创新中寻找新的影响力基础。

首先典型报道要体现强烈的时代精神。时代在每时每刻在变化,人们求新求变的努力从未改变。作为典型报道这样一种新闻样式。既然他是登载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上,那么它就不同于一切历史作品和教科书。同样区别于电影、戏剧、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也同样区别于书籍,杂志和文学艺术(8)。正因为如此,落后的,很长时间以前的典型事件他的影响力就没有那么真切,打个比方说,历史上的典型人物如包拯,都说他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可是关于他的事迹我们只能从史书上略知。并不能让我们切身的感受到。而在我们身边的典型人物就很真实,因为我们可以看电视听到他们的声音,看到他们的事迹。就比如去年下半年推出的典型人物郭明义,我们能看到他所做的事,他所说的话。因而强烈的时代性是典型报道必须保证的。甚至要领先时代一点点,这样才能做到源于生活,超越生活的典型给我带来的学习意义。

另外典型报道要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必须要做到典型要人性化而不能神化。在实际生活当中,说到典型,人们一般都会往“高大全”上想。不错,典型之所以成为典型,却是有其坚实的基础,丰厚的材料,甚至有着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闪光点”,但要知道,典型就生活在群众中,典型也是普通人。有些典型之所以不能让人们信服,之所以没有生命力,原因就在于有意无意地拔高与“神化”,让人感到可敬而不可学,甚至根本就不相信。说一个人多少年为国家作贡献从来没有拿过国家的一份报酬,这可能吗?难道典型人物自身不要生活吗?世界万物,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世界观,作为典型的人物也不会例外,首先他只有在完成了自己的物质需求之后,才能从事更高级的精神追求。

还有典型应该是立体的,即典型人物应该是一个活生生人。典型不是一件事又一件事的分类堆砌,见人见事更要见思想。这就要求在典型报道的创作过程中应该多找一些具体的事例来去论证,去再现想典型人物的光辉风采,而不是在那里用一大堆的形容词、副词来做一些抽象的描述。

典型还应该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新闻写作当中也说道,写消息报道要客观公正,不能把话说满。从时间上说,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典型,今天是典型,明天就不一定有典型意义;从范围上说,典型具有行业和地区性的特征。但无论哪种典型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从50年代抗美援朝的黄继光、邱少云等到60年代的雷锋、焦裕禄;从70年代的张志新到80年代的张海迪;以及90年代的孔繁森。所以说在写典型人物时候。不能为了使场面多么感人,其实多么庞大而说过头话。2008年汶川地震时出现的典型人物吴家芳为例,起先媒体一直追捧他背着妻子的尸体回老家的事。从而把他打造成一个好男人的典型形象。岂知后来人们发现吴家芳并不是人们眼中的好男人。媒体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怎么能叫人信服。

四、结语:典型报道的未来

有人说典型报道正处于低谷期,并且会消亡的。陈力丹教授认为强烈政治性和主观性构成了典型报道的宣传性,同时也是典型报道中的新闻性降到了较低的程度、次要的地位。他主张不要强化典型报道理念,而是逐步淡化它。而我更愿意称之为典型报道正处于稳定期。少了文革前那种一呼百应的狂热,又比文革时那时典型报道不顾实际要好得多。的确现代的社会人们独立性越来越强,这主要体现在精神方面。人们再也不愿意自己的精神还受到别人的控制。从而对宣传产生一种本能的抗拒。受到西方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人们对政府的宣传更加反感。但是我们有我们的特殊国情,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个方面还不完善,再加上人口众多,地域发展不平衡。因而党必须始终保证我们大部分人遵从主流价值观。不忍社会主义建设就会受到影响。思想就会一盘散沙。甚至还有被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危险。所以党必须抓住主流媒体,让那些社会主义的典型人物成为我们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很多时候典型报道遭到很多人的冷漠弃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典型报道本身做的不好。没有做出水准。受众觉得很假。事实上只要把典型报道做得好,也能吸引到很多的受众。自2007年夏以来,楚天都市报编委会明确提出主流化转型的目标,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责任但当为使命,传播主流价值观,影响最广泛人群,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从而拥有100多万分的发行量,受众面广,影响力大,在引导舆论上具有天然的优势。楚天都市报报道了诸如“长江大学15名学生结成人梯救两名落水少年”;“暴走妈妈”捐肝给儿子;“信义兄弟”。这说明典型报道是能赢得人心的,因为人们对道德的追求会不断的提升,典型人物是会让人们感动的。只要不要写得让受众觉得不真实了。

另外传统道德解构,价值取向多元化。因而是平凡与英雄观念错位的这一态势得到一定的改变。个体意识苏醒,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典型报道一直以宣传集体信条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个体意识逐步苏醒,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上,从过去冲上群体利益轻视个人利益。转为在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前提下,追求更多的个人利益。典型报道在以后的报道当中不会再说什么某个典型人物,为国家工作了几十年,而不拿国家的一分钱报酬。

典型报道还会出现多个媒体同时轰炸的局面。即某个典型人物出来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会立体式的对典型事件或人物进行报道。这有助于在大众传播的今天,主流的典型人物思想被人们所更快的接触,从而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丁淦林等.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P310。(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695页。(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31页。(3)陈阳,青年典型人物的构建与嬗变【J】。国际新闻界,2008(3):18—22.(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05----106.(5)李良荣《新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213----214(6)《列宁全集》第27卷第238至239页。

(7)李良荣《新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01---102(8)典型报道是媒体永恒的主题———论典型报道中的平民化原则 王长贵 新闻导刊 2009年01月(9)朱清河,《典型报道 理论、应用与反思》,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论典型报道 汪家泗 新闻战线 2005年12月

(11)可读 可信 可亲 可学 可近------前论典型报道的写作创新

魏东 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年07月

修改建议:

1、文章粘贴太多。关于典型报道的发展历史,就是粘贴的,太繁琐。

2、新时期典型报道的写法内容不够充分。

做好典型报道的基本条件 第3篇

首先,一个先进典型要能推得出、站得住、树得好、学得成,关键在于要把典型宣传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遵循新闻宣传规律的基础上立足当前、围绕中心、着眼大局,全方位多层次地挖掘各条战线上的先进典型,让先进典型体现时代精神,真实反映广大职工共同遵循的价值观,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采访报道中,要通过对典型人物(群体)和典型事例的追踪报道,着力注重挖掘典型时代特色,推出一批叫得响的典型群体和先锋模范人物,在思想和感情上引起人们的共鸣,激发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热情,从而达到以高尚和美好情操引导、塑造人的目的。

例:2010年1月2日至4日,一场百年不遇的罕见特大暴风雪袭击了内蒙古地区。哈尔滨开往包头的1814次旅客列车于1月3日18时被困于集通线大东沟至三介海子站之间的凹地处,积雪掩埋了车顶,冰冻封住了车门,1400多名旅客及乘务人员被困车厢内,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接到雪情命令后,呼铁局快速集结抢险队伍,全力救助被困旅客。

为了真实再现当时铁路职工勇救旅客的感人场景,笔者三次深入雪灾现场,多次回访了当时旅客、乘務人员、冻伤的集通职工,掌握了大量鲜活的素材。我们倾注心血制作了纪实专题片《风雪大营救》,那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画面让观众真实感到“铁路职工是最可爱的人”。我们所拍摄的素材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讲述》、《当代工人》、《对话》等栏目采用。

其次,要想使典型树得好、学得成,选取的典型要极具感召力和感染力。先进典型是社会发展各个时期、各个阶段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或群体,是走在时代最前列、代表着社会发展前进方向的佼佼者。集中宣传,就是要使先进典型身上具有的可贵品质,引导人们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从而推动企业的前进。我们所要塑造的典型人物(群体)的身上所要体现的精神、品格,是和广大人民群众有着共同的思想情感基础。突出这些品格,并不是割断与人民群众的情感联系,而是要反映典型的特定品质,挖掘典型所蕴涵着的精神,让典型立得住,传下去。

近年来,在列车密度和载重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成为当前铁路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铁路各项规章不可谓不全,各级领导的要求不可谓不严,对一些问题的处理不可谓不重。就是在如此的“高压”下,为什么职工违章违纪现象仍时有发生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支撑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内在驱动力,缺乏追求卓越的共同价值观。铁路局把培养职工自觉遵章守纪的主人翁意识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注重用先进的理念引导,用深入持久的教育渗透,努力在培育干部职工广泛认同的安全价值观上下功夫。在这种情况下呼铁局电视台适时推出了“福生庄”养路工区典型群体。福生庄养路工区自1948年8月21日组建以来,始终把提高线路质量、确保运输安全作为神圣职责,实现了62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创造了全国铁路干线养路工区第一纪录,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400多项荣誉。多年来,电视台都把福生庄养路工区作为报道重点。为了深挖他们保安全的事迹,电视人积极策划,制定报道方案,并派出采访报道组,深入大山深处的工区一住就是十几天,记者跟班作业,采访一线职工,播出了十几期的专题报道,在全局引起强烈反响。制作的专题片《大山深处养路人》在铁道部影视中心播出后引起轰动。福生庄养路工区“不走样”精神成为各铁路局学习的口号。中宣部在全国大力推广福生庄精神,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各大媒体纷纷刊登了福生庄事迹。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典型体现出来的精神应该是时代精神,时代造就英雄,时代需要典型。每个典型都是他所处时代精神的缩影。也就是说,典型的时代性特征,是选取典型的标准,也是典型报道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

(作者单位:呼铁有线电视台)

浅谈典型报道 第4篇

典型报道, 其作用是通过典型, 指导一般, 带动全局。不但使人们明了前进的目标, 还能使人体味到具体的实践方式, 增添前进的动力。笔者认为, 典型报道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真实性。记者报道的典型人物和群体就在读者的身边, 有了这个基本信赖, 读者才会认真思考典型的意义, 比不足, 找差距。反之, 如果添枝加叶、弄虚作假, 不管典型报道观点有多正确, 调子有多高, 都会让读者反感、不愿接受。典型报道真实性的重要性人所共知, 绝大多数记者也都遵循这一原则。但做到真实, 却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怎样在报道中把握真实性, 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想对此做些探索。一篇典型报道为何选择了这个人、这些人、这件事, 自然是着眼于其代表性。雷锋、焦裕禄、任长霞……为什么能长久“扎根”在人民心中, 就是因为他们的事迹具有代表性、能打动人, 宣传的是同样的价值观, 即奉献、牺牲精神,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笔者认为, 一篇典型报道对事件的抽取也很重要。既包括抽取本质, 也包括抽取细节, 还可以根据宣传的需要, 选择特定的角度。经过这样的“重组”后还要保证典型像这个人、像这件事, 真实地反映出人物“内在的生命”。笔者认为, 要使宣传的典型具有“内在生命”, 就必须注意其构成的基本方面, 如政治立场、基本思想观点、道德风貌等等。你要全面写一个人, 应该写出这些基本方面, 你要选择一个特定的角度写, 也必须把握总体, 明了方向、部分与整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必然联系。比如写一位企业家, 他一方面管理有方, 使工厂获得了较大经济效益, 一方面自己捞钱, 为了得到更大的实惠。这样的人, 客观上也许是对社会有利的, 但我们不能光抽出这一点, 在为社会贡献的主题下串连他的某些行为。把握典型的“内在生命”, 还必须重视人的思想行为的两极对位性。先进人物之所以先进, 是因为他们身上积极因素突出和对消极因素的努力克服, 而并非按一个单一的先进线索发展。有些作者惯于片面地抓住矛盾的一个方面, 所以不能令人信服。一般说来, 典型报道的传统写作方式是通讯体, 大多以记叙、描写、议论为主, 难免会程式化, 雷同化, 虽然对典型报道非常全面, 但在深度上显得不够, 在风格上显得单调, 在影响力上会大打折扣。笔者认为, 要做好典型报道, 既要准备充分, 又要精心组织, 还要寻求一个突破口, 要尽可能找出新角度、新思维、新亮点, 通过作者独特的视角体现出整篇典型报道的冲击力以及影响力。《三江晚报》近几年来, 不断在典型报道上下功夫, 推出了一批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典型报道, 有的还被推向了全国, 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笔者当编辑时, 曾策划了一组典型报道, 并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当时佳木斯法制办工作人员富强和一个社区主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赤手空拳与歹徒进行殊死搏斗, 光荣负伤。为了掌握第一手歹徒的犯罪事实, 已经负伤的富强愣是顽强地拿起随身携带的DV记录了整个事件的全过程。我们得知此消息后, 觉得这是一篇非常有社会效应的典型报道, 于是当即组织记者进行采访, 并以DV中拍下的画面为原图, 向读者真实地还原了当时发生的惊心动魄的一幕。可当晚英雄的家人找到笔者, 出于保护当事人的目的, 恳请我们把这篇稿件撤掉, “好人决不能让坏人吓倒”, 我们反复做其家人的工作, 最终家人同意了我们的看法。第二天, 整版图文并茂的通讯《绝不放过你》刚一“新鲜出炉”, 就被读者抢购一空, 见社会效应已经显现, 我们又乘胜追击, 又对此事件进行了多篇的后续报道, 使富强这个典型迅速传遍全市, 市直机关随即发出了“向富强同志学习”的号召, 坏人也在我们的报道下, 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再比如, 我们对全国闻名的人民警察王江的典型报道。三十多年扎根松木河, 为当地百姓解决困难, 这中间感人的事件肯定有很多。怎么能在其中“大浪淘沙”, 抽取能引起共鸣的东西就需要下一番苦功夫。我们经过策划、研究, 多次开会, 最终确定了报道的方向。方向找对了, 接下来就要实地采访。我们的记者跟随王江工作在一线, 真实地感受他的工作状态, 他的喜怒哀乐, 经过十多天的跟踪采访, 记者深深被王江的精神所感动。回来后, 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报道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王江的系列典型报道一一推出后, 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 可以说, 我们的这组典型报道为王江日后成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 典型报道之所以成功, 就因为报道在形成之前, 作者已经被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强烈震撼和感动, 他在内心深处已经找好了这篇典型报道的“灵魂”所在, 所以他能在报道过程中游刃有余, 让整篇报道中的典型人物形象立起来、活起来, 使其作品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共鸣。一篇新闻的生命在于其要真实, 它是新闻报道的本质和规律。读者希望通过媒体了解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的本来面貌, 如果单纯为了突出效果而将典型人物的形象刻意拔高, 描写他怎么不食人间烟火, 怎么完美无瑕, 那就会让读者感觉这个典型人物看不见摸不着, 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说服力, 这种宣传报道显然是失败的。读者希望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形象。因此笔者认为, 典型报道必须去伪求真, 还原人物的真实状态和面貌。笔者认为, 就一篇典型报道而言, 要想使描写的典型人物的形象立起来、活起来, 就必须进行深入的采访, 只有记者本人真正受感动, 才能写出感动读者的文章。而采访的全过程, 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提升认识的过程。要关注他做出的震撼人心的大事, 也要了解他工作、生活中感人的细节;既要了解他做了什么, 又要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这样, 才能使作品见人、见物、见情、见义。■

(作者单位:三江晚报社)

孙金岭:典型报道方法论 第5篇

做好典型报道的方法论

中央电视台评论部制片人孙金岭

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上午大庆主任跟大家做了一番交流,大庆主任是中央电视台我所在的新闻中心,号称皇家摄影队的队长,所以他报道的东西都是老百姓极其关注的,和中央领导极其密切,需要我们高度关注的一些东西。作为我来自评论部的一员同仁,跟他的思路可能不太一样,在这个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叫上得去,下得来。上得去是能上新闻联播,就是大庆新闻联播。下得来是要从焦点访谈往下,就属于我这。本来按照我所策划,讲讲舆论监督更适合于大家,但是很不幸的是,今天的焦点访谈也开始休养生息,马放南山。很多兄弟姐妹在抓紧时间为人妻为人父的同时,不得不开始做正面报道,成为了我们一个要面对的工作。我跟我的同事们说,这就是工作,工作意味着工资,工资意味着生命。所以必须转向。所以回头想想,虽然对于焦点访谈栏目的兄弟姐妹的来讲,这个转向很痛苦,但是对众多的新闻同行来讲,正面报道又是我们的题中应有之义。最难的不是舆论监督,荒唐的东西都有一个离奇的故事,我们把这个故事讲清楚了,观众就会给我们掌声,这个东西也会往正义的方面延伸。但是,正面报道做不好,人们会骂咱们,太难做了。我们面对的工作不仅仅是舆论监督,更多的是正面报道。之前朱镕基时代,新闻调查也好,焦点访谈也好,舆论监督的比例大致在45%,硬性的舆论监督在20%左右,之所以把它涵盖在45%左右,是把一些软监督也糅进来,今天焦点访谈一周有一期已经是烧高香了,另外六期要做什么这是要关心的问题,对于我们每个单位来说很重要。我们不是说舆论监督不重要,我们也不认为正面报道不需要高度重视,而是说面对这样的现实的时候,我们要做好这个工作。所以在新闻评论部,现在叫做新闻专题部。所以大家都向这方面发展,只是遗憾的是,发展到今天,我们没有看到很多优秀的,让老百姓能记住的。而今天的记忆停留在那个时代,是当年的那些精彩的片段。正因为如此,更值得我们去反思、去提高,去找出我们许多的不足,去加以改进。因为只有两条腿走路,这个栏目、这个人才能走得更远,单腿英雄已不适合这个时代,所以今天要把最难的话题抛出来跟大家一起交流,不知道大家是否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如果感兴趣给一些掌声。

这不是要掌声,因为我知道说到这儿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里都很沉重,我跟大家一样也是新闻工作者之一,感同身受,任何一个栏目在这个时候不是说该不该做正面报道的问题,而需要考虑的是这个栏目的定位是什么,特点是什么,我们的正面报道一直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正面报道如何做,我相信大家在新闻专业里可以开一门课,从年初讲到年末,未必讲得完。所以今天的两个小时也未必能讲好,我只想结合一下我的工作,给大家讲一下我自己摸索的东西。既然要讲,也要装模装样地弄一些材料,光口头讲好像显得没文化。作为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报道在唱响主旋律,积极引领健康的主流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都是字面的意思,作为党和国家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无论是联播也好,访谈也好,还有我们的省台东南卫视等等,大家都知道它的作用很大。我们会想,正面报道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我把它概括为四大内容:一个就是重大成就宣传。对重大成就宣传不难理解,像邹主任做的海西之路专题片12集,这些都属于重大的成就报道,还有重大典型宣传,这个大家就更加清楚,像任长霞,牛玉儒等等,还有一条就是重心工作宣传,为什么把它单独列出来呢,每一任的领导都在其任上有重心工作,要配合他的重心工作,一定要从正面的角度去报道,它属于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范畴。还有一个叫重点自选题材,尽管在这方面给我们电视人自己运作的空间很好,但是不可否认,我们自己也有义务和能力去做这样的选题,这些选题未必是来自中宣部、来自省委宣传部、来自台长那儿,很有可能是我们自己采访中发现的,给我们感动的,让我们热泪盈眶的内容。所以这些内容都很宽泛。所谓的典型,很显然三岁孩子都会说,就是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为什么要重点说一下它?因为从建国到今天,中国的新闻宣传一直伴随着典型人物的宣传在前行,我们大家都能记得起焦裕禄,也记得起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也能偶尔记得起今天的任长霞,牛玉儒。在2006年的时候,这一年对中国来讲没有太多的大事,中宣部向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各类宣传人物达17个,但是能记住的微乎其微,我印象中有一个好像叫马国光的。我自己都记不清楚。在一年当中,要记住国家的事啊,要记住重要的领导人,要记住外国的大事,还要记住这17个人,确实挺难为观众的。这就是我们的现实,而且一个典型的树立,一定是一个行业的标杆,一个行业的旗帜,一个领域的模范,一种思想的代表。那17个人不知道代表多少种思想,中国的新闻界对于宣传典型既熟悉又陌生,既老练也幼稚,所以到今天的时候我们更希望来反思一下、总结一下,我们就想一想还是从最基本的概念说起。

什么是所谓的典型?我认为这种所谓的典型就表现在思想和行为,忠诚体现党的根本意识,全面反映人民的心愿,真实地展示着时代的风范,正确弘扬着社会的正气,用一句马克思主义朴素的话,就是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对于新闻媒体来讲,进行典型宣传,观众认知的公信力之高低直接决定着宣传效果的大小,至于艺术的创造在其次,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座的诸位广电系统的同行,也有电台,三个代表宣传的时候,推出福建省的一个典型,叫谷文昌,17年前他带领群众义务在沙滩上植树,造福一方。我们宣传的是三个代表思想,而这位书记已于三个代表提出之前早在16年的时间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把他拿出来往三个代表身上靠,他太有才了。当时的记者绞尽脑汁把这位典型做成三个代表的宣传对象,大家想这样的宣传公信力在哪里,16年前他就知道三个代表?难道7600万共产党员三个代表的思想要用一个死去的人来阐释吗?当时我在审这个片子的时候,我自己的感觉不是记住他是践行三个代表的实践者,而是他是一位离我们远去的植树造林模范。这一点我感触很深,但是公信力不行,艺术就显得苍白无力,所以公信力表现在这么一个方面,现在的情况差强人意,老百姓也不信了,一方面也费力不讨好,既没有达到听众、观众的要求,也没有达到新闻工作者自己的认同,传播者和受众者都不满意,我相信官员就更不满意了。我们记得有一次中宣部推出一个劳模,组织中央的主流媒体打战役,各媒体都选择精兵猛将,集中采访,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一位记者也跟着这支庞大的正规军走了一圈,之后,正义的良知促使这位记者提交了一篇内参,告诉有关部门此君有可能不是典型,有可能是腐败。就在全国准备大肆宣传的时候,挽救了一次媒体的公信力。每次的正面选题报道比舆论监督报道花钱多得多,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我们的记者去做舆论监督,自己打车,自己穿上胶鞋去农村,但是做一个正面的选题,天上掉了一个林妹妹,地方政府的接待海了去了,甚至这个正面选题都是正点播出,正时段播出,还有收入。记者去采访回来的时候还给一点土特产。所以可想而知这个成本有多大,那效果肯定是花钱买罪受,所以这两方面是公信力奇差的最主要典型。

正因为如此,我自己感觉典型宣传对公信力是致命的杀手,这是我们现在迫切需要高度重视的东西,怎么去做好呢?课本上讲了很多,我结合我这几年做策划,尤其是做正面选题报道,都把我做得快吐了。我记得2001年江泽民七一讲话,为党的十六大提前进行理论铺垫,这个讲话将是党的十六大的中心思想,所以接到通知,从7月1日,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建党80周年讲话时候,焦点访谈要做24期讲话的节目稿,平均一天一期,所以我那时候在新闻调查做策划,我做得挺得意的,但是这意外的事件就把我调到了焦点访谈了,因为焦点访谈的那班同志都是散兵,做正面的报道很棘手。所以就先选题,再让记者去拍,做到了最后连托都找不着了。所以像这样没有公信力的东西,使焦点访谈每天16%的收视率,直接跌倒了7%、8%。我相信观众对这样的宣传很反感。官员来说,谁不希望自己的精神最广泛得到传达,可那只有7%的收视率,跟平时报道一个贪官20%的收视率,肯定是你不尽心了。所以公信力就成为我们的致命弱点,怎么做好?结合我的痛苦经历,也观摩了很多正面典型的片子,也做过一些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的评选,有三个方面可以跟大家一起沟通。

第一个,做好典型宣传报道首先要摆正发言人和代言人的关系。发言人就是要主动发声的,是抢话语权的一种行为,代言人是辩解的行为,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因为代言总不如发言那么痛苦。但是反过头来讲,典型人物一定是社会的优秀成员,党的优秀分子,典型事件也一定是社会的正面浓缩,也一定是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所以典型人物也有两面性,一方面就带有人民群众的普遍观点和社会的普遍特点。这两个方面是构成典型人物的两个方面,我们之所以说代言人和发言人,其实说的是我们的两种责任,是我们新闻媒体的两种特性,发言人和代言人的媒体特性,跟先进人物的社会属性和普遍观点其实是吻合的,但是宣传的效果却很差。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的宣传报道中,没有摆正发言人和代言人。这种东西大家自然会想到,我们发言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代言的东西太少。2002年的时候,广电总局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征文比赛,新闻中心就找托来参加,我就写了一篇文章,没想到获得了二等奖,别人获一等奖的文章没反应,我这文章遭到一个老同志的批驳。我说人民性和党性可以统一起来,这老同志不干了,说这思想有点反动,党性一定要高于人民性,他引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说,党性是人民性的高度集中,最精华的部分,两者不能划等号。台里很重视,让我写个总结,后来我说我也没有划等号,我说的是二者辩证统一啊,但这种思想就是反映了我们凸显了发言人的地位而忽略了代言人的地位。就像党员一样,不能混同于一般的人民群众。同样党性就是党性,但是同志们,最简单的理论基础我们都知道,党性、人民性说白了,就是马克思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特殊性来自于普遍性,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基础,同样,党性来自于人民性,人民是党性的基础,这没有错。所以一个典型人物抓住这两条,就是他的特点,典型人物典型在哪里,一定是不能混同于人民群众,这就是他的典型性。但是,千万不要忘了,他一定来自于人民群众。我们之前有一个不正常的倾向,就是所谓的假大空、拔高,都是凸显了它的特殊性,而没有注重它的普遍性,我们做的同时也一直在强化自己的发言,要把这个人物推出去,并没有想到,要推这个人物,要起码实现我自己什么样的人生追求,然后再谈论是否能为这个社会树立一个什么样的标杆,什么样的力量。很显然,发言就是要体现典型人物的言行,就不能拔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的人物,我们以前都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后来遭到了同行的批驳之后,后来又走了一种极端,就是代言过度,混同于太普通的人了,反而在思想上的闪光点没有显现出来。每一个同志拿到一个典型人物宣传的时候,我们大家避讳的是不要把他拔高,一定要弄真实,但是出来的更不真实,我特别佩服西方的媒体能把假的做成真的,而咱们却能把真的做成假的。这里面是有玄机的。举个例子,为什么感动中国里面的那些小人物并不很伟大,但是会触动心灵最柔软的部分,为什么?我就认为,对于典型人物来讲,在他身上体现了人民性,同时又体现出他有别于这个时代,同时也绝对是代表着这个时代最精华的部分。我们想想,感动中国到今年已经举办了6年了,6年来我们能记住的人不亚于电视剧中的人物,像为母捐肾田治国,还有像日本的律师为中国慰安妇打官司,那个人我们叫不上名字,但是知道在一衣带水的国度还有一盏良知的灯在那儿亮着。像田治国,母亲在病危的时候,他把自己的肾捐出来,无论他有多大的错误,人性的光芒永远可以胜过一切。所以我们在给感动中国写词的时候也好,策划的时候也好,我们的记者编导去采访的时候也好,都不是把他作为一个完全的人去对待,而是作为那一刹那中国人精神的层面来进行刻画。同样,也绝对不能把他做成太普通的人,因为人性在那一刹那在他身上焕发出很多人都无法做到的光辉。所以大家再看的时候,感动中国的代言和发言做到一定的统一,大家有这样的意识努力在这方面寻找一种平衡,所以这种发言和代言很难,字面的理解很容易,但是一个发言和一个代言,尽管都是动宾词组,但是意义不同,发言绝对是主动式,代言一定是被动式,所以这个时候代言远远难于发言。那怎么能够把握这里面的玄机,我们发现在做一个正面选题报道的时候,有四个的观点,一个就是中央精神,这是跑不掉的,任何一个典型给我们的时候,你必须想到这个,如果想不到这个你失去了方向。第二政府力量,谁交给我们做这个,它的目的是什么,你自己弄不清楚这一点,也等于缘木求鱼。还有一种就是百姓,我们常常忽略了百姓,不知道百姓在这个事件中起什么作用,他们想表达什么,我们常常忽略了这点。还有一个很微妙的东西,就是媒体的力量,记得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了观众,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连传播者都无法受感动,这个节目肯定不好看,但是感动了自己未必就一定会感动观众,这里媒体的立场就显得格外地重要,那么媒体的立场是什么?还是要回到新闻概念原始意义上来说,媒体的责任就是在社会船头眺望的前行者,做不到这点,你就没有能力看到脚下和前方随时出现的暗礁,自然也实现不了导航者的作用,所以媒体的立场很重要。

这四者怎么体现呢?大家都知道王志,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他很有个性,做了很多的报道,做了东方之子的报道,这个报道开始于非典的时候,王志采访王岐山那一期,这一期节目很完美把这四种观点结合起来。非典是我孙金岭这辈子见到的最恐怖,最重大突发事件。那时候的北京刹那间空旷无人,每个人生活在恐怖中,每天睡觉的时候,摸着自己的头颅37.5,啊,我完了。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啊,我还活着。在北京人民医院我们久久不能忘却无数的千纸鹤在树上,这些千纸鹤更多的是磨难的象征。这样一种恐怖正因为有了那一次,所以去年的汶川大地震,我去了我的心态都没有那么恐怖了。大是大非面前,什么人最恐惧、最担心、最害怕,绝对不是官员,一定是生活最底层的中国老百姓,他们处于一种信息不对称,处于一种盲目的恐惧感,对自己生命本能的保护,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志和王岐山的对话就成了一种标志性的东西。当年在北京,由于信息不流通,所谓大道不通,小道必畅。当时老百姓都在传北京有6000个非典病人。天啊,6000个非典病人,那以后还有多少呢?所以老百姓恐惧得一塌糊涂,官方的数字是三千多人,老百姓根本就不信,因为你之前信息不对称。在这期节目大家都有感觉,最精彩的就是王志问的为什么,说实话在中国的官员里像王岐山那样好口才真不多,面不改色心不跳,首先王志问,非典来了我们有没有信心?王岐山熟练的把中央精神倒背如流,王志问我们有什么措施吗?王岐山又把政府的措施倒背如流。这个老百姓也不信,剩下两个问题,百姓和媒体的立场怎么决定。说实在的,王志虽然嘴唇厚,但是脑子的思想也很厚,当时他就让他们栏目组的弟兄,主动跑到大街上,逮人问,你们现在最想要知道什么?不带话筒,因为北京的老百姓一看话筒,冠冕堂皇的话最会说了。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就是六千人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不是要在小汤山建六千个床位吗?如果是真的,那跟官方的三千人的数字是矛盾的,有矛盾老百姓会放大一百倍。但是那个时候王岐山掌握的真实数据真的是三千多,但是老百姓不信,因为之前一直隐瞒了这么多的消息,所以老百姓就是不信了。所以王志通过这样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式,在街头问到这个问题,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手机这么畅通,2003年发短信还没有成风气,但是那时候的段子已经有风气了,通过段子大家了解了恐惧在哪里。在短信中表现了两个问题,一、他们恐惧的是什么?

二、什么时候能彻底找到传染源?在这之前媒体没有办法找到,连政府都避而不谈。大家都很恐惧,什么时候传到我头上啊,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你要让老百姓相信官员说的话是真的,其他的谎言就自然而然会消失,但是怎么让官员摆脱中国传统的官腔,说一句人话,这确实是很难。这里面表现了媒体的力量,在这场生死大搏斗面前,我们的记者都冲到病房不要命去拍,要为这个社会传达坚强的力量,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所能,这是我们的立场,同时也要准确的、正确的、及时的把信息传达给百姓,让百姓有知情权。很多记者没有做到这一点,但是王志做到了,就是抓住了小汤山的六千个床位,究竟是为已有病人打造的,还是为未来的病人准备的?王志无数次地问究竟传染了多少,回答是三千多。王志就绕过来问,既然是预知的病人,那预判的根据在哪里?王岐山又绕来绕去。但是王志不放弃,当时这个画面掐掉了,他掏出手机说我收到了一条短信,你收到了吗?王岐山动都不动说,你给我念一下。王志就不紧不慢地念了,王志念完了之后说,我面对这个短信的时候,无言以答,不知道你作为北京市的市长,也无动于衷吗?王岐山傻眼了,心里想,这哪里是采访啊,这完全是问责。所以王岐山一下子就上钩了,开始为自己辩白。他说是有微小的差距,但是这六千的病床是所有的专家预测的,顶多就是六千个。由于前面有回合,所以这期节目到这的时候自然水到渠成。那老百姓就松了一口气,准备了六千个人床位的意思就是顶多有六千个人传染,北京一千六百万的人口,顶多只有六千人被传染,那比中大奖还难。这基本上跟我没什么关系。在那样艰难的时候,没有给人彻底的信心,但是也没有消除人的信心。

所以这期节目之后,王志一炮走红,王志也由二流主持人上升到一流主持人。刚才的事例我们感觉到,王志采访王岐山是正面典型报道中比较成功的例子,王志巧妙地把典型二字突出来,把典型先当典型,所以王岐山在那个场合就是个典型,这个典型必然决定了他作为抗击非典的标志性人物典型地树立在那里。其次,再通过我们的采访,展示他人格的魅力,让中国的老百姓看到中国的官员在面对灾难的勇气和铿锵。所以在采访的时候,王志尽可能让王岐山的性格得到凸显,包括王岐山的手势都不剪切。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但是机会一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这次成功之后,我也跟王志交流过,王志在做面对面的时候,也做了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尤其是采访那些贪官。所以很多人找我,想在中央电视台露露脸,能不能上东方之子啊,我说行啊,上面对面吧,他们立马又不吭声了,因为王志会让鬼现出原形。在今天的环境中,媒体的立场成了我们追求的东西,有一期王志采访藏族的女邮递员,柴丹卓玛,送一次信来回七天,其中要翻一次大山,要坐索道,这个社会太需要这样的人,王志接到中宣部的采访,其中有一些画面我就提出尖锐的批评。我说媒体的立场太突出了,其中有一个画面,采访这个女邮递员,我们都知道,她讲的是藏语,要用汉语接受你的采访,一定有一个转换的过程,在转换的过程中信息一定有所变异。其中有一个细节,王志说,通过短片看到你坐跨江的滑杆,很危险啊。对方说:“是的,是的”。也不知道她明白了没有,反正汉语说出来是“是的。”王志问,“要是出了事怎么办?万一人掉下去呢?”因为每个观众看了那期节目都必然会觉得很惊险和震撼。这个女邮递员可能也有准备了,说人出事也不怕,邮包不会出事。王志似乎觉得找到了突破口,人都掉下去了,难道邮包不会掉吗?这个藏族女青年再也不能回答了,更可怕的是这个编导保留了这个女青年憨厚的、尴尬的画面,为了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兴师动众,我们夸大了自己的立场,其实我们在面对弱势群体的时候我们要以弱势的眼光去看他们,才能找到心灵的平衡。

第二点,我想谈一下做好典型报道要摆正宣传的真实性和倾向性。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新闻的真实是第一位的,倾向性是主观的东西,必然从属于真实性,至于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闻的倾向性,相信在诸多的教科书和专业书里,都已经做过了明确、清晰的论述,在这儿就不重复了。需要强化的是,倾向性跟真实性的关系也好理解,但是我们在这里有认识盲区。我们常常认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新闻报道都是真实的,是不应该带有倾向性,其实是错的。新闻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新闻视角一定是有阶级性的。自然我们做典型宣传一定会有阶级性,一定会有倾向性,否则它就不会成为我们笔下镜头里的典型人物,这个典型人物一定是倾诉着我们情感,所以倾向性不必避讳,关键是怎么把这个倾向性和真实性联系在一起,这里面有两个概念需要跟大家沟通一下。倾向性是需要标准的,标准是什么?有两个,一个就是作为典型的宣传价值。我们做一个典型,应该首先确立,典型的宣传价值是什么,这是第一个标准,这种典型的标准价值,其实决定的是这个新闻事实值不值得报道。有时候虽然我们不能决定这个人做不做,更多的事情是一种指令性的工作,那么这时候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它的新闻事实值不值得报道,第二个标准就是典型的宣传政策,所谓的典型的宣传政策,其实决定了典型事例原形,允不允许报道,也就是说前一个事情是要告诉人们干什么,第二个事情需要挖掘这个典型给人们什么样的启发,它的社会价值在哪里,所以决定典型的宣传政策的时候,需要把握哪些东西,需要报道什么,不需要报道什么。感动中国有一期节目,有一个叫陈真的同志,是金训华的战友,义务为金训华守墓20年,他还只是金训华隔壁连队的战友。按宣传的政策来讲,这个人物不是当事人,你让他讲当年金训华的事迹显然是远离于新闻内核的。但是这个人物最终推出了,我们把握了两条,一:典型的宣传价值,这个典型的宣传价值在于在这二十多年来,真的是在为金讯华扫墓,这个事实是值得报道的。同样,第二个标准,典型的宣传政策,这个事例原形允不允许报道?当这个社会充满了尔虞我诈,不讲信誉。每个人都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们一方面骂这个社会虚伪,不讲信誉,我们每个人也不自觉地虚伪和不讲信誉。但是这个人起码在24年来,起码用人性的善良和忠诚来表达自己,这样的政策会有问题吗?所以这位人物出现的时候,我们在讨论的时候也是冒着风险,我们可以淡化金训华生活的那一部分,把重点放在,即使是这样一个人都能够坚守,人间的友爱岂不更让人赞叹吗?所以你的倾向性也很明显,同时也不违背事实的真实性。所以这个人物到今天还是有他的价值。起码在那一年,人们为一个在北大荒荒芜的草地上,还有一个人坚守人性的承诺,在那个冬天,这个故事感动了很多人。所以我们看到,任何的倾向性是以真实性为前提,绝对不可逾越真实性为前提,一旦逾越了,对我们的媒体公信力,过犹不及。我们从来不怀疑我们是真正的公正、公开、公平的,但是我们可以带着强烈的倾向性去努力地追求公正、公平、公开。所以倾向性应该是一个媒体的态度,其实这种态度说白了就是媒体的一种责任。在这种责任,在这种典型人物身上,是可以通过典型人物的鲜活的语言来展示,而不必自己赤裸裸的跳出来展示,所以陈真这个人物出来的时候,让他的战友说他的坚守,让他的亲人说他的坚守,让墓地周围的工作人员说他坚守,然后再直抵他的心脏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就达到了一种平衡,这个平衡分成了几个散点来完成,而不是一条线。一定记住,当我们在进行典型宣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实它是有几个不同的新闻点,不同的新闻点是有不同的核心人物的,只要我们所有的采访点都围绕着这个人来进行,从而达到一种逻辑上的树立,才能真正地实现形散而神不散。

倾向性是让很多人反感甚至是厌恶的罪魁祸首,它的关键就是缺乏平视的理念,这种平视指的是目光和态度,而这样的目光和态度其实是内心的反应。对于一个记者来讲,这种平视是源自于我们内心的平等。它是冤有头债有主,我们内心是否有一种平等的意识,决定了你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行为是否也在平衡,我们常常把典型人物在没有采访之前就把他当成了典型人物,这不是一种平等,所以讲到平等、平视,我更愿意把他归结为一个团队的平等理念。

我是1997年才从山西一家小报社,从来都没有摸过电视,也不知道如何剪片,就冒然去了新闻调查应聘,当时的总策划是钱刚老师,他当时的理念就是这些电视人已经很优秀了,但是正因为他优秀,常常会用电视画面去构思自己的作品,那时候的新闻调查是美女如云,英雄如虎。凤凰卫视的刘春,还有我台的张继红,包括现在的张洁、塞纳,这些人在中国电视界有点名气的人都云集在一起。这么多年我感觉这个团队让我很舒服的就是平等,这种平等也让每一个人在做节目的时候平等相待,平等就是让人感觉到一种尊重,尊重才会形成交流。在交流中才能达到心灵的相通,采访到了这个境界,就很自然地水到渠成。我这样的一个人,连电视都没摸过,能在这个团队里走到今天,我觉得就是一种平等。今天我作为制片人,我常常对我的手下、弟兄们讲,我说当我们出现矛盾的时候,甚至拍桌子的时候,希望你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很多人说你孙金岭就是书呆子吧,在中央电视台当制片人权还挺大的,开人减工资还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你是让我屈服你吗,我们评论部的人宁可站着死。我说不是,当我们俩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是因为你的压力比我大,我是强势、你是弱势,你要找一个发泄,弟兄帮你说,怕话传到我的耳朵,不帮你说,不够意思。更多这样的时候,都是我主动打过去,因为我都气个半死了,他肯定吓个半死。这个团队一直都是这样要求人,为什么白岩松当新闻时空联线、新闻会客厅、联线三个栏目的制片人,多牛啊。但是现在全过去了,他说我还是做主持人,我做主持人就是自己,如果做制片人谁都是我哥。所以一下子他的兄弟姐妹一下子被提拔了很多,到今天白岩松就很坦然,这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平等,这是源于对自身平等意识的反应,知道我们优势在哪儿,弱势在哪儿。

所以你善待了员工,善待了记者,记者们就会善待采访,善待了采访就有可能出好的优秀作品。这种平视除了思想品德方面,更多的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要求我们真正地把大家当做自己平等的伙伴,有人说当年东方时空创办的时候一句话叫做:真诚面对观众。现在过时了,还是把自己摆得位置太高了,我说那应该怎么说,应该是真诚服务于观众。我说你别拽词了,没错,媒体就是要服务于观众,但是你连面对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服务啊,那不是玩文字游戏吗?到了今天,真诚面对观众的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你所说的服务,就是给观众提供天气预报,给观众提供资讯,这不是我们理念上的服务,我们的服务是社会责任。那种服务是雕虫小技,是我们应该做的。建国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就是需要解决平等面对观众的问题,文革时期是很多人留恋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新闻工作者真的是跟工农群众打成一片,但是那不叫平等,那叫权威。正是那样的权威造成了全国就是两报一刊,那样的平等能叫平等吗?简直是天方夜谭。包括我们做典型的时候,我们对普通的百姓可以屈尊,会降低身段,但是恰恰是在面对典型人物的时候忘了平等,真的就把他当成了高高在上需要去宣传的人。这是一种不自觉的内心反应。我们要有意识加以克服。所以这种平视在我们做正面宣传报道的时候就显得格外珍贵,任何好看的节目我以为都是平视的结果。平视有的时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因为首先大家做到这个份上,再保持一颗平常心去做典型宣传,太不容易了,大家基本上就带着死了爹娘的感觉领了任务。但是,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我们生活的本质上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不要当成我们的负担,这是我们工资的来源,没有工资就养不起娃,老婆还要改嫁。

我们焦点访谈有一个记者叫孙墨,宣传任长霞的时候,中宣部又一次把中央主流媒体的各路精英召集起来,提前告诉大家要宣传这个典型,大家定好什么时间统一出发,什么时间统一播放,但这一次很特殊,主持会议的是中宣部的副部长李东升,原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主任、副台长给大家就一张任长霞的简历,这件事我到今天都忘不了,这是唯一一次我看到的不布置任务的采访。李东升说,不给大家提供素材,大家自己下去采访,如果感动不了大家可以不报,大家全傻眼了,所有的人都习惯了给先进事迹材料,这次什么都没有,所以反而激发了记者们天然的斗志,这次的行动皇家摄影队不参合。但是这对焦点访谈来讲,确实像死了爹娘一样,回头一想,这种氛围的形成也对,因为经验之谈的定位是舆论监督,政府喉舌,改革坚兵。当任长霞推出的时候已经是新时代了,所以尽管不高兴,觉得怎么让我去弄这种事,所以就去了。所有的记者就统一采访,统一的地点走了一圈,确实很感动。但是说实在的,任长霞这个人在中国这个社会,当财富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正义比财富更重要,所以任长霞恰恰具有了典型人物报道的特点,一跟黑社会斗,二跟自己的欲望斗,三跟社会所有的正义的力量去扶持这个社会健康地前行。三大点都有,而且更要命的是女人,是女人就有弱点,就有儿女情长,而且容易煽情。所以这一次采访很成功,所有的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访谈的记者、联播的记者都准备打道回府了。周墨那天就突然产生一个想法,说我们接触了这么多人,她的领导、她的同事、她的邻居以及素不相识被她救的痛不欲生的被害者都采访了,是不是还缺一个人啊?她的丈夫。她是一个人吗?她没丈夫吗?她是独身吗?不管有还是没有都应该提啊,这里面肯定有猫腻。这个猫腻里面会不会有最精彩的东西呢?所以这个记者就趁着夜色真的找到了任长霞的丈夫,问了一下,原来两人感情到了离婚的边缘。一般的情况下,不会再问了,但是这个记者没放弃,他说你能不能给我提供一下她的照片,那个丈夫已经被记者的平等意识感动了,找到照片是不算难了。所以我们看到了任长霞那张光彩照人的照片就是周墨从她的丈夫那儿拿来的。所以焦点访谈播任长霞的时候收视率很高,这张照片我们用完了之后再给别的媒体用,所以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种功夫一定要平等,一方面要求我们善待我们每个人,包括典型人物周围的人,我们现在有时候太不平等了,我们常常用犯罪式的问话诱骗人家回答,这种东西是记者骨子里天然的优越感和自私的表现,觉得自己很聪明或者自己完成任务,不管别人的感受。我们常常问,这件事情你觉得崇高吗?这不等于让人说是吗,他敢说不是吗。这种问话带有强烈的倾向性,这个倾向性何谈平等。

前不久我去青岛,青岛很美,那天下雨,我在电视上看了一个新闻,出租车司机在下雨的时候无意经过一个坑,因为水漫过了路面,很多车在经过的时候都不知道这里有一个坑,一个外地的打工妹在这树了一个牌子“有水坑”,结果别的车把牌子弄倒了,她去扶牌子的时候被后面的车撞倒了。山东人很热情,看见这样的事情很感动,青岛台也是用即时拍摄的方式跟踪这个过程,跟着一批老大爷去看望这个打工妹,我看他们不像是托,是真实的。所以记者就跟着这些人送花到病房慰问。我们的这些去慰问者都是用一种略为平等的角度来展示,到了采访出租车司机的环节,就发现他成了道义的宣判者,这个记者努力在使自己公平,但是出来的话就不一样了,当时情景的是怎么样的?接下来他又问是不是因为自己的疏忽,让某某人感到很伤心。第一时间让这个司机感觉自己不是人,我怎么把这么好的姑娘给撞了。人家也是弱势群体啊,多少人靠着他活着,而且司机们最怕出事,内心打死他一万遍,他也不愿意出事。你怎么可以这样问人家,话语的逼迫到那个份上,并不显示你正义的力量,只是显示了话筒的力量。所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未必能够提高女打工妹的形象,未必能把媒体传播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实现。所以我看完了真想给他们打电话,说我对这个节目不敢苟同,后来想想也不错了,这个记者已经是很尽心地掩饰自己的愤怒了。

这样的事情有很多,最典型的一个例子看这次的汶川大地震,李小萌有一个片子,他采访灾民,所有灾民都往外走,只有一个老汉往里走,我看完之后真是感慨。这确实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平等,首先遇到这个老爷,李小萌她就感觉出来了,首先她就问大爷,你要干嘛?大爷吓了一跳,他还以为是盘查的,赶紧说这个都是政府送的。她说:“我不是要问你干嘛,我是问你为什么要进去?”这样的问话让大爷失去了警惕性,这时候有路过的人跟老大爷打招呼,李小萌又问:“你们认识吗?老大爷说:“都是邻村的。”李小萌说:“你们劝劝大爷吧,不要再进去了”。但是大爷不听,非要进去。还好央视不差机器,给她配了两台机器,一台追着大爷远走的背影,一台拍李小萌哭泣的镜头。所以说“生女当生李小萌,娶妻当娶张泉灵”,像张泉灵这样优秀的记者,说她在赈灾的时候,她说了“躲开、躲开,让我拍”的话,这绝对是谣传。像张泉灵这样的平等同样也会出效果,如果是李小萌是情感上的平等,张泉灵是理智上的平等,尤其在这个时候,让她理智上的平等更加在某种时刻触动人心。当所有的记者乱哄哄地被调到灾区的时候,没有组织、没有任务,所有人都是靠自己的本能去找,尤其是通讯没有,手机都不通,所有人找新闻必然会形成所有人的新闻源都一样,到那一看,全是CCTV。这也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但是这么多人只有张泉灵的报道是最出彩的,她传回来报道说,平时我们听到救护车觉得哪里又出事了,但是我们在这里听到救护车感到很欣慰,因为又有一个生命得救了。如果没有平时对救护车的关注,在这个时候怎么会有这样的画面产生,这样深奥的想法和生命的礼赞。张泉灵确实很生猛,之前火炬传到珠峰,有多少的记者希望青史留名,这明明是体育部的事情,跟你新闻中心有什么关系,但是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她,这就是聪明、智慧,当所有人都去找关系、表决心的时候。张泉灵一个人跑到北京的郊外去进行高原无氧训练,一选拔的时候就选上了,去的时候大家都气喘吁吁,就她人来疯。所以从珠峰下来的时候,这个团队一百多人都计划去成都修养,没想到意外地汶川大地震发生了,所以大家就说取消了这个计划,说就在拉萨休息,然后回北京。只有张泉灵不是这样,她坚信自己经过这样的锻炼肯定行,所以她就自己要求去,我们两个男同志跟着她走了九个小时,两个男同志扛着机器都快吐了,但是她扛着机器健步如飞地走在部队前面。24里的山路走了九个小时,我们的记者虽然也经过训练,但是没有经过这么强的训练,但是张泉灵这个时候天一亮就爬起来了,精神奕奕,那种感觉就是一种新闻记者的感觉。从另外一个感觉上,李小萌的平等或者是她的慈爱或者是一种源于性格方面的,那张泉灵这种平等是源自于对自己高度自信的平等,有时候只有平等地对待自己,才能平等地对待自己,我们先不提平等的对待别人。有时候我们做节目,我也跟我们同事说,你们拿到一个任务如丧考妣。其实你是把你的任务高估了,把你自己低估了。你应该把这个任务当成吃饭一样,所有在更多的时候,要平等地对待工作,平等地对待自己,所以李小萌就没有张泉灵那么生猛,所以倾向性和真实性的关系需要牢牢地掌握在心。

第三部分是做好典型宣传,更要把握好手段和传播效果的关系 这是老生常谈了。手段就是制作方式,效果就是要达到影响力,提高公信力,所以在这个环节,手段是做节目的方式方法,也是我们谋篇布局的具体细微之处,这个就是骨肉,除了有大骨架之外还要有肉,所以有我们说的一句话有血有肉,这也就是我从一开始所提倡的一种观点,公信力是第一位,艺术是第二,正因为如此,我把手段归到第三重要的方面。这些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我做了一些正面的报道,但是未必能有正面报道的方式方法,因为在这方面教科书已经极其完美、极其公正,大家把它背下来比我讲的还管用。但是我只想结合我自己的角度,从四个方面,一要掌握独家信息资源,说白了就是要做一个有心人,当年焦点访谈每天的观众来信都有五、六麻袋,为此拆信成了焦点访谈很重要的工作,但是正规的记者和编辑是没时间也不屑于干这个,没办法,就雇了七、八个老头、老太太来做这个工作,尽管他们不是做专业的,但是他们凭自己一身的阅历来判断是对是错的选题。所以那时候的焦点访谈的独家信息是没有一个媒体可以比的,他掌握的独家高于任何一个媒体。说到刚才找任长霞照片那段,这是一个平等观念的显示,同时不也是独家信息的掌握吗?这个独家信息的掌握同样也体现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现在的问题不在于有独家资源,独家资源相信在座的诸位都会做,难的是现在的社会发展,随着网络的进步已经很难有独家资源,这个时候怎么办?要加强策划,策划说得很好听,什么叫策划?就从说文解字说起,策就是策动,划就是谋划,策动谋划。我记得当年在清华大学座谈的时候,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在底下听,听完了之后问我,“孙先生看了你的名片上写着焦点访谈策划,我请问,新闻是可以策划的吗?”是啊,新闻是不用策划的,新闻是真实在发声以及我们对新闻真实的报道啊,但是这话是赤裸裸直逼你的要害,我要说新闻不需要策划,但是为什么上面印着策划。我说就相当于新闻没有阶级性一样,新闻是不可以策划的,但新闻活动是可以策划的。我们报道新闻就是一次新闻活动,这样的活动是需要策划的。为什么说汶川大地震这样一场人间惨剧牵动了全国那么多的观众,那几天新闻频道的收视率达到了10%,哀悼日的时候全国都在转播,收视率达到了19%,这么高的收视率,我们撇开央视的同仁们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参与报道之外,我们更想说的是,这是一场真正的新闻,所有的策划在最真实的新闻面前都显得那么地苍白、那么没用。因为它太真实了,真实地用十万人鲜血来付出,我们不忍心看到这么大的数字换来这么高的收视率,我们不应该有任何的炫耀和自豪的心情。我们从良知上不希望有这样的结果出现,但是从实际效果上,如果没事的话收视率就往下掉。那怎么办?策划,他们很多人说汶川大地震体现了央视的策划能力,我说不对,是前方的生命唤起了记者的良知,深入的报道产生了应有的效果,任何的策划在这面前要去表白的话,你不觉得是对这个职业的耻辱吗?这不是我们新闻的最高目标,靠策划出来的新闻绝对不是我们追求。但是现实就这么无奈,不策划就完不成任务,哪一天真的就是如丧考妣了。所以要加强策划,不知道咱们福建电视台和东南卫视有没有条件,我一直认为做专题片有专题的策划,策划应该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好做法。

当年最高峰的时候,央视新闻策划达到了七个,出去拍一期节目,主持人、编导、策划、主机、副机、录音、助编七个人一起出去。这个策划延伸到了访谈,像刚才提到的面对面、新闻会客厅等等,类似于主编,我策划这一期节目,那编导就沦为剪片子的,这样可以更好的和像王志这样的主持人进行一种思想上的沟通,所以这样的方式不一定全做,但是不妨可以在新闻专题类的节目中试一试。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做编导做多了之后,给我们一个选题,我们首先想到是这个画面如何切入,我最后的结尾如何出来,更多的是一种形象思维,这个时候有人帮你做一种理性思维,这就很重要了。要挖掘一些符合今天电视发展的人才,这样的投入还是值得,因为到现在,这次CCTV新闻频道又开始大规模地改版了,就在最近。在这一次改版中,很显然大家有一次跑马圈地,起的作用的是什么,不是制片人,是主要的策划,所以也凸显了策划的另外一个作用。

第二要挖掘独家新闻观点,当你的独家新闻不行的时候,你加强策划是要干什么,你一定要梳理信息,从众多的信息找到自己所用的,无非是两方面对大家现有的信息进行梳理,对大家未知的信息进行挖掘。说了半天最终要靠独家的新闻视角来选题。根据我的体会,第一要吃透各种文件,吃不透文件你就肯定做不好,不要认为各种文件里面要搞好什么什么,那都是虚头八脑的东西。如果要搞好什么什么,就是已经存在这样的问题了,赶紧改正吧。我今天明确告诉大家,要想做好正面报道必须吃透文件,第二要考虑中心,你要揣摩领导人的意识,要围绕这个中心来,所以这个有时候很荒谬,但是很实用,你只要掌握住了就可以,让做正面报道的人比我们还关心中心工作,因为这关系到他的仕途,我们的节目就好做了,这种事说小是我们的范围,说大,大到国家。为什么朱镕基那么欣赏经验之谈,开各种会的时候,先把焦点访谈说二十分钟,说完大家表态,这就是会。到点就收看焦点访谈,看到什么他关心的事情立马就打电话问。说白了焦点访谈有一批吃透中心文件的人,只是他吃透文件之后,把中央领导想做的事提前说出来,或者是恰到好处地点出来,或者是在急需的时候跟上,所以才会很开心,所以焦点访谈才那么牛气,共和国三任总理去一个栏目视察,这在中国的新闻史上是前无古人。而且一个栏目创办十周年,温总理亲自写贺信,李长春去座谈,就是太能吃透中心文件了。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胡锦涛同志十六大之后提出两个务必,务必谦虚谨慎,务必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率领着一批中央领导就奔西柏坡了,在西柏坡发表了重要的论述,其中有一句话,叫群众利益无小事。新华社的原稿从字面上是突出两个务必,在官样的文章里,群众的点就特别不同。把握到这个点之后,焦点访谈要做什么,做群众利益无小事吗,找奸商去赔偿老百姓,这个太小儿科了,所以要吃透中心文件。回头看看胡锦涛同志当政之后前三个月做的最典型的事,第一,之前在北京中央领导人出行的车道都是占两个车道,中央领导人大部分是专机,焦点访谈简直是成了中央焦点,全是领导人会议的报道。所以会后郑英同志就给胡锦涛同志写了一封信,建议从这三个方面加强改进,所以胡锦涛同志做了批复之后,我们就觉得这太对了。现在在北京政治局委员出去都一个车道,也不出动专机了。落实到我们新闻人物要改变的,怎么改,新闻联播首当其冲,中央政治局专门开了一个,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决定加强党和国家会议宣传的通知,对于什么人能上新闻联播,什么人能上晚间新闻,什么人能上午间新闻都有严格的规定。所以这出台之后大家都很开心,大家都觉得改革的这一天终于来了。所以焦点访谈经过这么多的判断,知道这一届政府是把民生放在第一位。所以就挂牌做了二十多期,叫做:群众利益无小事。焦点访谈聪明就聪明在,以群众利益无小事挂牌播出,所有的凡是有违反群众利益的就把它拎出来,看,这就是违背群众利益的下场。所以这二十多期节目确实很成功,焦点访谈绝对是为这句话唱红起到了标杆性的作用。这句话跟我们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是完全契合吗?到今天人们习以为常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重视。当然我也很同情大家,阅读文件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第三,要符合宣传要求。要把宣传三个代表当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理论发展的脉络,所以具体的宣传要求在我们做正面报道的时候,各级下达任务的部门会说得比我还细。接下来要讲的是,选取独家的新闻视角,独家新闻视角不等于独家的新闻观点,新闻视角要求我们有不同凡响的开篇结局,有精彩绝伦的中间阐述,也有韵味流长的结尾。做到这一点因人的智力而异,有的人就是聪明,有的人教他一百遍也未必知道,方法都知道,要开门见山,要以情动人,这些东西我们都知道,实在不行就把自己同伴的拿过来总结一下。我们今天说了很多,未必有人会去做这件事情,为什么说新闻视角很重要,我刚去新闻调查的时候,那个制片人什么也不让我干,叫我看带子,我以为是没播过的,结果一看全是播过的。那时候心里很慌,但是现在回想,那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步,第一次让我们静静的、在有生存围歼的前提下,努力地揣摩这些大佬们做片子的角度,这是让我痛苦的一件事情,我把这个痛苦变成了享受,这就需要我们化蛹成蝶,当时很痛苦,凭啥不让我做节目,我就像一个孤狼一样,自己在摸索。我们太把自己当人物了,没有时间停下来看看别人是怎么走的,倘若我们知道这样做的话,我们会走得更好的。

给大家举个例子,在十六大专题片,对江泽民13年的丰功伟绩给予40分钟不遗余力的总结,要对他盖棺论定,前两个月去中办审的时候,彻底毙掉了,所以台里将采取紧急的方式,特事特办。由当时的新闻评论部来重启炉灶,但是新闻评论部一时半儿弄起这些人也是很困难,我当时领命之后,用了两周的时间,呕心沥血,快餐式的看了二十多万字,再把失败的片子拿过来,我看了之后觉得做得太好了,为什么失败,我的思路没超过他啊,怎么让我在他的基础上再拔高,我觉得很恐慌。好在我想到了,是不是视角不对。因为一,三个代表必须说。二,外交必须说。

三、经济建设必须说。四,申奥必须说。五,抗洪救灾必须说。40分钟说完这些没有好的视角不行,其中有一段说到经济成就的时候,结尾的时候用了吴敬琏的话,吴敬琏是一个经济学家,以他的角度表扬江泽民根本没有说服力,这个是给特定的人物看的。我们经常说,在国际上不要跟老美斗,我要是作为一个国家主席,那希望谁来表扬我,一、布什。

二、安南。这才是跟我们对等的人啊。我就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出来了一堆,小布什在长城上感慨地说,长城没变,而中国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隔27年之后,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再一次登上长城感慨地说,“长城依旧,而中国今非昔比。”如果这句话让赵忠祥那种带有磁性的声音说出来感觉一定很好。所以视角很重要,这种视角其实就是谋篇布局,所以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其他方面就简单得很了,就发现了很多的问题,一说到三个代表的时候就是很生硬的,就是江泽民的八一讲话,这时候夸人得夸得舒服,不能让他在众多人被夸得抬不起头。所以他的原话我基本都保留,就是加一两句话,前任的同志就是太懂电视了,就是爱管画面好找不好找,我是不管的,找到找不到就是你的事,我开头的设计是,“1992年的春天,一辆没有编号的列车,悄然驶出了北京,一路南下,就是在这次南巡的时候,小平提出了这个论点。时隔九年之后,江泽民同志再一次来到了,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个接完之后,你马上就来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探索前仆后继,一脉相承,这个时候你怎么夸都行了。当然我们也不希望做刘罗锅那样的,我们需要的是和谐。

第四个方面要运用独家的电视手段,根本的就是两条,一条就是改变我们说话方式也就是语态,一定要说人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刚才举青岛的例子,绝对要逼人说鬼话,更重要很多时候我们的解说词说鬼话,这就不可原谅了,有时候我们懒,就照搬。还有一种很现实的问题,我们不说人话,是一种骨子里的职业惰性,我们习惯了这种四平八稳、字正腔圆。而现在新闻频道每天播出的条数比凤凰卫视多两倍,但是人家的感觉就是凤凰卫视信息比央视丰富,我自己的观点就是语态,我们的播音员都是科班出身的,出来都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凤凰卫视的播音员长得也不漂亮,但是他们是“说新闻、播新闻”,到今天新闻频道还改版,要增加新闻条数,这根本是要改变新闻播出的方法。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的新闻是很多的,像海霞、赵普等等,大家会觉得信息很单薄,但是凤凰卫视会炒,由于语态的改变,决定了新闻节目。有一次参加全国广播电视大奖的评选,中央电视台有一条新闻,2006年胡锦涛同志春节到延安慰问人民群众,与老区人民共度新春。陕西台也报了这个消息,差别不大,只是中央电视台的角度更正,陕西台的有点略偏,到了结尾的时候陕西台多了一个尾巴,其中有一个画面两个台都用了,就是胡锦涛去看望老红军,同期声都一样,解说也一样。这是一条标准的时政新闻,在2006年的时候这样就是大事了,一个党的国家主席在春节去慰问老同志,在西方国家没有多少总理在圣诞去慰问的,人家到点就休假。但精彩出在陕西电视台的新闻,同期声之后中央台就走了,陕西台则是,胡书记说,你家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没想到这个老红军拍着总书记的右手说,你家里人也好吗?但是CCTV把这句话给踢走了,这是多好的一句话啊,在那样的一个语境下,老红军能说这样的话,很符合当时的场景。但是CCTV就是不播了,我相信中央的领导看了这个也不会说为什么要播这个,是我们只顾了自己的思维,把我们的语态当成世界唯一的存在,这是很可怕的。所以这一次的汶川大地震,一切都是为了灾区,中宣部是以更加开放的管理手段领导中国的新闻界面对自然灾害。所以有的新闻就出来了温总理一指禅:小朋友,不要怕,我是家宝爷爷,十万解放军来救你了,这样的同期声去哪里找啊,这就是最大的亮点。在台湾的一些高层人士连战、宋楚瑜访华的时候,我们的总书记一千多字的讲话稿一字不落背了下来,宋楚瑜在清华大学演讲的时候就觉得书记都可以背下这么长文字稿,结果他也不看稿来演讲,结果把直挂云帆济沧海说成了直挂云帆济海沧。胡锦涛拉百姓说,乡亲们不要怕。老百姓说,感谢你们党中央。记者说看中央离我们老百姓多远啊,但是这种事情不怕,这才显示出我党的胸襟,才显示出我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他们看了之后肯定很后悔,为什么不把“你们”二字抠掉呢,但是“你们”二字不就是老百姓的真心话吗,不就是一句普普通通不带有任何政治色彩的老百姓的语言吗?我们也常常说感谢你们来帮我,这个时候说“你们”也很正常啊,并不代表我们的距离是遥远的,当然说人话要做人事,做人事也很多,最根本要还原一条,咱们不能代替人家说话,所以这个东西让当事人自己办,是电视最有效的方式,我做过文字记者,文字记者很好,自己带一支笔,带一个录音机就把事办了,回来之后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本事大小和才情高低来写。但电视不是,电视是一个团队合作的项目,这一次观众不是骂吗,央视都派女记者去汶川,那男记者都干嘛了,其实所有的男同志都在女人的前面当摄像。这种时候让女同志出去,很多时候是一种悲情,让很多观众会理解,随后网络上披露所有的同志都是男同志的时候,我相信大家也能理解,但是这种理解并不等于办事就办得好。所以为什么网上很多人骂白岩松,说一开始地震你跑到演播室来一直说,到地震都结束了,你反而到前方去丈量堰塞湖去了,我们那个时候没有掌握观众的诉求,当大灾大难的时候这种人就应该上前线,他在现场起的作用应该要比演播室的作用大得多。那时候劝白岩松不要去成了我们的重点工作,现在想想真是不干人事,如果让白岩松去了,那肯定不一样,我自己也很懊恼。人家女记者上去都以一当十了,白岩松去了以后还不以一当二百五啊,我想这样的场面是肯定的。

所以到了后期再也挡不住白岩松了,他去了。这回网民说他摘桃子来了。这就是不按新闻规律办事。其实我们在报道汶川的时候,在塑造那么多典型的时候,也在塑造自己的典型,但是常常忽略了自己。像我们一个同事采访蒋敏,遭到了很多的批评,她的很多亲人都遇难了,记者第一句话问她,你看到这么多活的人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个记者三天三夜只睡了四个小时,就问出了这样不像人话的话,蒋敏一听这话就晕厥过去了,但是我们的后期又把这个画面一动不动地用了下来,所以后期也很重要。

对企业典型报道的思考 第6篇

对产和精神财富核心价值体系, 是推动的模范, 企业健康发展的是企业的无形资企强道用, ;大就如动无果力法宣。发传有挥报了先道好进不的典当典型, 也型的, 不不示会范带去引来宣导传作好报业的带动效应报道工作, 使。典型成为激励人如何做好先进典、鼓舞人型的宣传、典新闻宣传工作者值得重视的问题引导人的鲜活教材和生动榜样, 是。企业型□刘同特典紧征的型跟先来时进源代, 典于型其所处环境的塑造宣传报道不同层次、和不报延玲典型孕育, 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的目的是提倡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宣传先进道企业而言是时代所, 典型是呼唤的,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是社会所缺乏的。文就的明育建用, 引对设导推中职动涌工企现有业出着发来良展的好有典的着范示较和范好榜和的样导促, 向进对作作教思就用。要针对因此, 不同领域要做好先、不同阶段的工作重进典型的宣传报道, 考点企传, 重业点精中。心心在选工石择作油那合企些拍业能的, 体报要现道注时对重代象宣精作传神为那、宣些与

既具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大局至上

的优良作风, 同时又具备积极进取的创新意识, 代表企业发展方向、代表队伍良好形象的典型, 这样, 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中原油田在新闻宣传中, 坚持结合生产经营实际, 做好各个时期的典型宣传报道。20世纪80年代, 为大力弘扬“铁人”精神, 宣传了获得国家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基层工人的楷模余世顺;90年代, 为促进科技兴企、自主创新进程, 宣传了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第一名获得者何强;21世纪以来, 又先后宣传了王中华、邵均克、孙青春等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这些紧扣时代脉搏和油田工作重点的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 既为油田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也为广大职工群众树立了学习和追赶的榜样。

坚持“三贴近”原则, 打造令人信服的先进典型

要打造真实鲜活、令人信服的先进典型, 应立足于“可敬、可信、可学”这三个基本点。可敬, 就是要凸显先进典型的崇高性;可信, 就是要强调先进典型的真实性;可学, 就是要突出先进典型的示范性, 要使职工群众悦纳典型, 努力向典型看齐, 乐于向典型学习。在现实情况中,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由于一些作者对典型人物内心世界认识不够, 忽视对典型人物常人心态的展示, 他们笔下的典型人物, 常常让人感觉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的“外星来客”或机器人。写某个人爱岗敬业, 常常是这个人除了天天坚守在岗, 就再没别的;写某个人能干, 这个人就是不顾一切, 拼命大干、苦干;写某个人忘我工作, 这个人就是几十年如一日, 多长时间没回过家、没有休过节假日, 不但忘了自己, 而且还忘了父母、老婆和孩子。这些事让人读后心里不舒服, 读者会问:难道先进典型就没有普通人一样的思想感情?还有些单位把有无典型作为工作好坏的一项标准, 单纯地追求典型报道数量, 结果造成了典型宣传过多过滥的现象。正是因为存有上述现象, 不少典型人物常常让人觉得不可亲、不可敬、不可学。

典型存在于实际中, 存在于生活中, 存在于群众中。因此, 宣传先进典型必须坚持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这既是决定典型报道成功的先决条件, 更是组织典型报道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实践证明, 先进典型离群众越近, 就越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越为群众所欢迎和认同。为此, 新闻工作者要把目光投向基层, 聚焦群众, 善于从普通群众中发现典型、树立典型, 让人们从身边凡人小事上看到典型的不平凡的精神境界, 近距离地感受到榜样的人格魅力。在采访中, 不能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 而要本着“三贴近”的原则, 坚持第一现场听、第一现场看、问第一当事人, 对先进典型事迹进行调研核实、深度挖掘, 把典型的特征搞准, 把典型的事迹搞实, 确保先进典型靠得住、过得硬、经得起群众和时间的考验。同时, 新闻工作者要带着对社会生活、典型人物和所代表群体的深厚的感情, 细心、悉心捕捉典型人物丰富而真实的情感, 才能理解他们的亲情、友情甚至隐情, 才能体悟他们的内心世界, 展现他们的情感世界。

注重方式, 打好报道“组合拳”

“组合拳”就是围绕一个新闻主题或某一重大新闻事件的若干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报道单体的组合。在新闻实践中, 组合报道正日益显示出它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报道的魅力。利用组合报道, 精心组织, 上下联动, 互相呼应, 就能够使典型报道增强报道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典型报道的过程是多种资源、多种手段整合的过程, 也是典型精神再挖掘、再升华的过程, 要凝聚内力, 借助外力, 合力搞好典型报道, 形成“长流水, 不断线”的态势, 扩大典型的影响力。要运用多种体裁全方位展示先进典型。深入采访典型的同事、朋友、家人、领导, 采取通讯、消息、评论、侧记、图片等不同报道方式表现典型的工作情况、心路历程, 多侧面、多角度、立体地展示典型人物的多彩画卷。在做好典型人物自身宣传报道的同时, 要大力报道群发效应, 展示出不同受众在接受到典型光芒后的效应, 使典型的感召性、激励性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要注重延续深化, 使典型宣传的效果更佳。延续深化, 并不是在典型的一个层面上反复宣传, 而是通过跟踪典型的新作为, 使典型更加丰满, 宣传效果更具持久性。有些媒体对先进人物的报道往往是一阵风, 风来时, 大小媒体一哄而上, 广造宣传声势, 十分热闹。然而, 风头一过, 便消失殆尽, 不了了之, 先进人物的报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搞好后续报道则能给人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 能使先进人物的事迹和他们的高尚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因此, 在对先进人物进行报道时, 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好、策划好宣传战役, 多层次、多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地形成宣传合力, 既要搞好起始的报道, 又要重视后续的报道, 使对先进人物的宣传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如何让典型报道更感人 第7篇

一、典型的“事迹新”才能感动人

每到三月, 就会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雷锋同志没户口, 三月来了四月走。”其实, 雷锋精神一直在我们身边, 我们的身边不乏那些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典型人物,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在默默奉献, 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了也没能发挥好典型报道的作用, 从而导致宣传不到位。

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 仅以我省为例:王进喜、马永顺、马祖光等重大典型, 伴随着我省发展和改革的进程, 他们的事迹都有自己的特色, 同时又有着与时代同行的新思想、新风貌、新境界。典型“新”从时间上可以理解是新近发生的事。从内容上看是受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最典型人物的言行也能回答受众在思想、工作、生活上最关心和难解决的一些问题。例如佳木斯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典型报道上就是成功之作。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 在佳木斯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 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 因驾驶员误碰操作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 教师张莉莉将学生推向一旁, 自己却被碾到车下, 造成双腿截肢, 另有四名学生受伤。张莉莉是80后, 活泼可爱, 关爱学生, 工作5年, 深受学生喜爱, 在失控客车撞向学生的瞬间, 她用柔弱的身躯保护了学生。5月14日,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门前, 人头攒动, 人们焦急地等待着一个生命的苏醒, 人群中有她的亲人、更多的是被她的义举感动的群众。张莉莉的事迹感动国人, 一时间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 张莉莉救人不是偶然的, 是爱心与责任心的体现, 这样的典型报道怎能不深入人心、不令人感动。

二、典型的“语言新”才能感染人

每一个重大典型既是时代的弄潮儿, 又是时代印记的求新者和创新者, 能够让受众感动的典型报道, 首先他们的事迹代表了时代前行的方向, 对群众有强烈的导向性和“标杆作用”。其次, 他们的语言经过实践的检验, 含有人生哲理和深刻阅历的“经典语言”。例如:王铁人的“宁可少活20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例如张丽莉醒来后只是平淡地说:“不要把我当英雄, 我只是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就是这些精彩、典型、独特的语言, 才会在受众心里又生波澜, 既突出了典型人物的精神境界, 又给受众留下难以忘却的深刻烙印。记者在采访的时候, 要想抓住这些极具感染力的语言, 必须深入采访、挖掘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和个性化语言, 这对记者来说是真功夫、笨功夫和慢功夫了。

三、典型的“速度快”才能抓住人

当下有句流行语叫“吼得住”, 意思就是能抓住的意思。我认为典型报道能否抓住受众, 能否让受众产生共鸣, 报道、传播的速度就非常关键, 例如, 佳木斯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 他们的感人事迹能家喻户晓, 就是因为相关媒体在第一时间把他们的感人事迹呈现在受众面前, 感动着受众, 受众也时刻牵挂着他们, 试想如果媒体报道不及时, 或者时过境迁, 无论多么感人的事件也难引起受众的共鸣。

浅析新时期典型报道策划 第8篇

关键词:策划,考验,弱势,优化

策划, 即设计、打算。新闻报道策划, 即确定某些报道主题, 并根据报道主题进行规划设计的行为。当今时代, 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便捷, 提前进行新闻报道策划, 往往能通过提炼新闻点, 独辟蹊径, 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典型报道, 更需要精心策划。只有报道真实生动, 具有个性、时代性、创新性, 传播出的典型才能立得住、叫得响, 在读者心中产生出巨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

一、新时期典型报道面临严峻考验, 策划势在必行

雷锋、焦裕禄、张海迪……这些栩栩如生的早期先进人物形象, 影响、感染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当年的时代, 他们的先进事迹, 往往是经过一些主流媒体报道后, 就迅速地传播开来,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并掀起一阵学习狂潮。

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后, 人们的视野更为开阔, 思想更为活跃, 加之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越来越多, 人们对信息的选择自由度不断加大, 对事物判断也越发有自我的主见, 人们很难再满足于一种单一的宣传模式。

特别是作为典型宣传报道, 有时还承担着一定的宣传、引导、教育的使命, 在人们思想“百花齐放”的新时期, 变得更加难以取悦读者。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 现今再也不是某家单一媒体, 或者某一篇出色的通讯报道, 就能迅速引起人们广泛的认同, 并让某一位先进人物成为众人楷模的年代了。

笔者认为, 要使今天的典型真正走入人们的心中, 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更具说服力, 前期的策划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从受众的角度出发, 挖掘出典型人物的个性特色, 寻找到典型人物真正令人信服和感动的事迹?如何以更加富有感染力的表现手法, 更加丰富的报道手段, 引发读者们思想上的共鸣?如何利用新时期更加多样的传播手段, 让传播的效果最大化?这些, 都是新时期媒体人必须思考, 并努力为之的重要课题。

二、典型报道存在种种弱势, 策划势在必行

典型宣传的策划对宣传的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好的策划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策划?要找准症结, 对症下药。

笔者分析认为, 在典型报道中, 常见的症结有如下几种:

单一形式。作为典型宣传, 最常见的就是长篇通讯的报道方式, 少则几千字, 动则上万字。这种方式虽然能对典型人物的事迹进行充分挖掘, 可进行故事化的叙事和情节描写。但如果仅限于这一种, 未免让读者感到审美疲劳, 而且也容易因为读者错过了这一期的报纸, 而影响了典型宣传的效果, 达不到预期的宣传目的。

同一面孔。简单来说, 就是每个典型都长着一样的“脸”, 如果换个名字, 丝毫没有违和感。以笔者从事的石油石化行业为例, 作为基层一线人员, 最常见的典型事迹就是巡检认真负责, 及时发现隐患;作为车间管理技术人员, 最常见的典型事迹就是善于抓管理, 攻坚技术难题……每个典型有着共同的“特点”, 未免让读者在看每篇报道时都有似曾相识感, 甚至让读者觉得和自己日常所做的工作并无两样, 这样也就很难引起读者思想上的认同。

神坛化。典型虽然是供人们学习、效仿的样板, 但典型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等诸般情感, 也有家庭和生活。但纵观许多报道的典型, 在经过人为拔高的光环处理后, 往往呈现在读者面前一个“高大全”的完美形象——天生只知道工作, 加班加点, 别无所想;生再重的病, 也能扛几天几个月……这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神”, 只会拉开与读者的距离, 让人疑惑, 这是真的吗?

个体化。同样, 有些报道为了让典型更有说服力, 为了树立典型, 随意吹捧典型, 很容易在宣传过程中, 过于强调先进个人, 而忽视了集体的培育, 忽视了周围同事、亲友的支持, 甚至是将一些集体的功绩, 都归结于典型个人。这种过分抬高典型的做法, 将所有其余人的功劳抹杀, 就很容易让宣传报道陷于片面的局面, 不足以让人信服。

三、让典型报道更加传神, 优化策划势在必行

典型报道, 需要从远离生活、远离实际、远离读者的状态中走出来, 回归生活、回归现实, 摸准受众的脉搏, 赢得读者的欢迎。这样一篇传神并且能让读者认同的典型报道, 其实可以通过细致的策划来实现。

当然, 这里的策划不仅仅包含对报道选题、报道内容的策划, 也包含对报道方式、报道时机的谋划和设计, 甚至包含对报道后续追踪、报道评论等深度的挖掘。以独特的创意、准确的事实、典型的实际、严谨的评论, 更便于典型报道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笔者认为, 优化策划方案,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选准时机。选择最能体现典型人物闪光点或特点的时间、事件、场景, 形成报道攻势, 体现报道时效性。例如, 过年期间选择坚守岗位的一线员工, “五一”报道劳动者的笑容, “七一”选择报道优秀的共产党员。

角度新颖。不能求高求大求全, 而是根据实际, 选择能起到对读者有释疑解惑作用的典型事迹进行报道。角度上, 不一定面面俱到, 而是选取典型人物最与众不同的某个侧面, 进行个性化描写, 通过鲜活的事例、具体的细节、真挚的情感、矛盾的冲突、波折的悬念, 多维、立体地展现典型人物的丰富情感和感人事迹, 这样不仅使典型可敬, 而且对读者还有引导的作用, 能够成为读者效仿的楷模。

形式丰富。典型宣传的报道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 除了长篇通讯外, 可以采取典型自述的形式, 既避免过分夸大事迹, 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可以采取典型事迹纪实摄影的模式, 突出重点, 增强可“看”性;可以采取特写、微故事等方式, 用经历吸引人、细节感动人、结果启迪人;可以采取记者编后, 或者配发评论等形式, 深挖典型的内涵, 表现出典型的个性特征。

传播多样。如今, 除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外,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 为典型宣传报道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借助网络平台, 手机微博微信互动等, 可以使报道的方式更加富有新意, 形成立体传播, 更能让受众入目入脑入耳入心。

典型人物报道应注意的问题 第9篇

典型人物报道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运用的非常典范, 当时推出的先进人物典型真实、可亲、可敬, 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形象。他历来以深刻地、集中地、鲜明地反映事物本质为特征, 对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 起着榜样示范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初期, 典型人物报道继承传统, 充分表达时代风貌, 塑造了众多的典型形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多元的价值取向、增强的个体意识、媒体的信息观念对典型人物报道发出挑战。

作为典型, 当然是人尽其善。但生活中完美的人是没有的。追求“完美典型”是人物典型报道的一个极端, 一好百好, 这种片面追求完美的结果适得其反, 真实的典型人物难以感染、震撼读者。“追求永恒典型”是另一个极端。有些典型只要是符合人类永恒主题的真善美、勤劳坚强等都可以成为永恒的典型, 如雷锋就是真善美的化身, 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对于有些典型来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或典型自身的变化, 典型就因其局限性和“退色”而不再能成为影响或指导人们生活的典型了。新闻界顺应读者要求, 做出自身反省, 开始向多年来的“高、大、全”的典型人物报道模式提出质疑, 并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

在某地进行的一次受众调查中, 人们对先进典型人物的不同看法, 表达了对典型报道的态度变化。这项调查表明, 对典型人物报道有43%的表示“喜欢”;有14%的人“持无所谓态度”, 有36%的人认为“有些典型一好面面好, 美化、神化了人”。无论是关于典型人物报道的实践, 还是关于典型人物报道的调查, 都预示着典型被视为可望不可及的“神人”的时代结束了, 将典型纳入“普通人”的视角来剖析、审视, 进而予以宣传报道, 也许这样的典型人物更具生命力, 这样的典型人物报道也更具感染力。

这其中就存在一个如何选择和衡量典型人物的问题。

典型人物报道, 旨在群众中树立旗帜和榜样, 给群众以示范和教化作用, 激发、促进和带动群众向典型学习,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社会的发展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 所以在选择和衡量人物典型是否值得推广, 就看他是否有利于推动“三个文明”建设。首先要实事求是。失去真实就会失去新闻报道本身的意义和价值。这里的真实包括事实局部真实、整体真实及事物各侧面之间关系的真实。其次要注意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人物典型没有先进性当然无从谈起, 有了先进性而无广泛性, 就脱离了生活, 成了无源之水, 典型虽然事迹感人, 却没有人去学。再次要走“群众路线”。典型要从群众中来, 写出来的报道又要被群众所接受和信服, 群众接受后能产生“轰动”, “轰动”之后能在群众心目中自然形成一个形象, 这个形象高于最初的人物典型报道, 潜在地长久地影响着群众。人们所熟知的雷锋, 是从普普通通的士兵中来, 报道起初反映了他的事迹, 同时道出了他的生活群体中人们的心里话, 因此, 报道后人们争相传阅, 广为传颂, 愈加怀念。

典型人物报道要把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辩证地结合起来, 树立一个让人们感到可亲可信、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 切勿失人之常情, 太超脱, 亦不可思议。在正确选择好报道对象的前提下, 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并不会抹煞社会价值, 相反会使其更添光彩。《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一文, 并没有说孔繁森一心只顾工作而置家庭于不顾, 他同样充满人情味, 他孝敬老母、关心妻子、疼爱儿女, 也想为他们做一些事, 尽到一个儿子、丈夫、父亲的责任, 即使在大家与小家利益发生冲突时, 他也不是“毫不犹豫”, 而是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这些对树立一个真正的可信的人物都起到深化作用。

搞好典型人物报道, 需要不断提高人物的写作艺术。

在进行先进典型人物报道时, 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把指导性与可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在讲究宣传典型的艺术上下功夫, 动脑筋。

运用部分显示整体。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都善于以一当十, 以约求丰, 以尺幅显万顷波澜之势, 取一叶示千里风雨之状, 通过片段的、局部的叙述和描写, 来达到典型人物“全”的反映。哪一点突出就在哪一点着墨。

抓住本质凸现形象。要突出阐明某一人物的政治意义, 说明其在整个事业中的地位;要将所描写的人物, 提高到一定的理论和政策的高度进行理性的分析;要将描写的人物放在时代背景下加以观察和分析, 通过比较来说明本质。一个典型的发现有他的时代环境, 典型的采访挖掘, 不是好人好事的罗列。

典型人物的报道既突出长处又承认短处。先进典型不是十全十美的完人, 他们是成绩超人的佼佼者, 但也有缺点和不足, 甚至有时发生过错和失败。只有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观察模范人物, 对事物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才能防止采访典型的简单化和写作的片面性。

扶持典型, 烘托陪衬。在一些典型人物报道中, 颂扬红花而不见绿叶, 甚至贬损绿叶的稿件并不少见。真正完美的作品, 不是肯定这个否定那个, 而是将二者进行较完美的组合。既有“红花”的伟大, 又有“绿叶”的可贵, 两者同生共助, 才是真正的完美。

典型报道 第10篇

[关键词]人物典型报道;议程设置理论;《广西日报》;样本分析

[作者简介]周燕琳,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项目和2013年广西财经学院校级课题之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广西区内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理论应用研究与拟态环境建设——以《广西日报》为例(项目编号:SK13LX340);地方区域主流媒体新闻议题设置与拟态环境构建研究——以《广西日报》为例(项目编号:2013B049)

先进典型人物报道在不断印证大众媒体新闻议程设置的假说。即便是在互联网分众化、碎片化、小众化时代,典型人物报道这种类别依然成为时代的强音,在新中国成立至今60多年仍经久不衰。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一直寻求一种与新媒体融合的生存发展之路。从产业的角度,尽管调查表明,报纸在2012年迎来冬天,整体出现广告额下滑的业态形势。尽管如此,党报仍然尽自己所能,引导舆论,担负起传播的社会责任,引导社会舆论的健康和谐发展。本文以《广西日报》作为研究平台,抽取样本进行议程设置假设实践的论证与分析,从人物典型报道的角度出发进行探索。

一、样本抽取

样本随机抽取:《广西日报》2012年4月1日至2012年10月1日之间一版典型人物报道的篇数与文本。分析这6个月内所报道典型人物的选取、版面区位的安排、报道密度分析、内容分析及议题设置的相关问题。

从文本内容的角度来看,典型人物的选取切合一个时期内宣传的大主题,并使之配合发展。从报道的角度与人物选择来看,典型人物报道传播正能量,倡导社会新风尚。

二、样本分析

1. 版面区位分析

版面是一页报纸的整体编排形式。“版面语言”是报刊特有的传播符号,在版面空间内,信息的安排体现出编辑的意图,因为版面空间存在强势差异问题,其强弱度判断在于能否迅速抓住读者眼球。读者的第一视觉区域在报纸的左上角(头条),读者的终极区域在报纸的右下角(倒头条)。这两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显得特别重要。

从表1的统计来看,人物典型报道所在“版位”仅在头条、倒头条重要区位占了总量的一半。不在这两个区位的新闻设置,通常会通过加蓝框和加粗字体的方式吸引受众注意,让受众一眼就能看出是关于“榜样”的报道。人物典型报道在这方面的编排与设置是比较讲究的。一般情况下,在优势版位上,图文并茂,彩页图片注重色彩的对比度,文字所占版面的比例通常在1/4—1/2个版,并以长通讯的形式展现。这种形式不仅体现在《广西日报》的纸媒形态上,同时存在于“数字报刊”的网络媒体形态中。

表1 《广西日报》2012年4月1日至10月1日一版人物典型报道版位及篇数统计一览表

版位篇数

头条9

倒头条9

其他19

小计37

2. 报道密度统计与分析

表2 《广西日报》2012年4月1日至10月1日一版人物典型报道密度情况一览表

月份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篇数7724512

如表2样本抽取的总体情况来看,6个月内《广西日报》一版共发表人物通讯37篇,一个月最高达到12篇,最低2篇。从周报道数来看,以6个月24周来计算,平均每周的报道量是1.5篇。尽管每周的报道数量不尽一致,甚至出现周“零报道”的情况,但是不可避开的一个事实是,根据一个时期议题设置情况来看,在议题设置的语境下,人物典型报道出现持续增长的情况,有时连续数周报道数达到4~5篇,一般情况是每周3篇。人物典型报道的“零报道周”一般是在议题设置下安排了其他类别,如工作通讯、深度报道、短消息及评论等新闻报道形式。从报道密度的总体看,人物典型报道强密度特点仍然明显,密度越大,议题设置下的传播效果就越强。

3. 报道主题的设置问题

第一,《广西日报》一版的人物典型报道都是对先进人物的报道,设置主题反映社会正能量与主旋律主题作为人物通讯的灵魂,凸显时代灵魂。新闻报道皆有主题,在大方向的议题设置下,各种报道施展才能,各显神通。《广西日报》在第一版的人物典型报道都是对先进人物典型的报道,以人物通讯的形式展现出来。如《80后警花书写无畏传奇》报道女缉毒警察英勇搏斗毒贩的精神,《闪亮青春耀“五菱”》报道上汽通用五菱团员青年风采群像,《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报道湘桂铁路扩改工程V标段永福梁场拌和站站长钟钢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新闻写在崇山峻岭间》则是追记大新县新闻中心原副主任农曾伟献身于新闻事业的崇高灵魂等。这些先进典型人物来自各行各业,体现出强烈的人本思想。每一篇人物通讯都有强烈的主题性,因此,议程设置下所设置的主题反映社会正能量与主旋律。

第二,议程设置下的热点专题及报道持续性形成强大的舆论场域。在热点专题下,报道出现持续性,形成强大的舆论场域,舆论影响力不断深入。这一时期包括的热点专题有:“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深入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八桂人才面对面”“学习践行广西精神”等。

媒介融合时代典型报道的特点 第11篇

一、同一主题报道多样化

典型报道自初创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都比较模式化, 单一的叙事视角, 公式化的讲述方式, 对典型的心理预设, 寻找支撑预期认知的观点材料, 用预先假定好的特性复述它。形成对典型人物信息处理的简单化, 典型人物千人一面, 缺少个性和细节刻画。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已经厌倦了这些典型报道。在媒介融合时代, 受众的分化使媒体着眼于媒介内容的分众化和多元化, 典型报道也寻求自身的突破, 表现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特点, 对于同一主题, 典型报道的内容和方式也趋于多样化。

如对于爱心妈妈袁厉害的报道, 不同的媒体就刊出了不同的报道内容。2013年1月4日上午8点30分左右, 河南兰考县城关镇一居民楼发生火灾, 火灾地点是爱心妈妈袁厉害家, 她收养的7名被遗弃儿童在火灾中丧生。大多数媒体对袁厉害的报道都是充满同情和赞扬, 《南方都市报》的报道《袁厉害民间收养记:始自爱心终于痛心》中说到“一场火灾卷走了7条生命, 这场始自爱心的收养, 终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袁厉害称, 就像拽她的心一样。同样被拽动的, 还有道义衍生的优越感、法律缺位的无力感以及在二者夹缝中未能完全尽责的政府行为”。《南方周末》的报道《那么多的爱, 那么少的钱兰考大火之前的“弃婴王国”》, 既报道了袁厉害收养被遗弃儿童的艰辛与不易——“袁厉害收养了上百名弃儿。其中许多都是残疾、智障的孩子, 照顾他们, 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 同时也报道了她的另一面——“做了二十多年好事, 袁厉害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些自负, 但她也发现要说清自己‘是个好人’很难”。“卢广和王丽兰都相信, 袁厉害真心爱孩子, 他们相信这个人。但就是她的支持者也不能否认, 袁厉害在经济条件变好之后, 并没有改善孩子们的境况。”这篇报道相对来说是比较客观的, 是与以前将好人神化, 一味拔高完全不同的报道风格。文章还说“一场大火也许将彻底摧毁袁厉害已近30年的善良传说。但如何完善孤儿救助体系却远比分辨袁厉害收养模式的利弊急迫得多”, 更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使这篇报道聚焦准确。

而《人物》杂志二月刊的《厉害女士》与其他媒体的报道迥异, 将袁厉害塑造成精明、狡猾、用孩子和自己的名声赚钱的人, 呈现了与此前报道不同的内容。“袁厉害的孩子以残疾程度和相貌, 被她分为几等”, “据不完全统计, 袁厉害为自己和家人在兰考自建或购买多处房产, 保守估算超过20套住宅。她和当地民政局、公安局、土地局、计生办等政府部门都存在不言而明的互助默契。这种默契甚至成为她财富积累的重要路径。”这篇报道主观性太强, 有些内容有失准确。

这些报道向我们摆出这样一个事实, 即典型报道在慢慢走出典型人物高大全的模式, 同一主题但报道内容多样化, 人物个性和特点更鲜明。

二、典型报道总体真实

典型报道经常被人诟病的一个缺点是报道内容失实, 典型人物多为高大全, 一般都是中央下达指标, 然后媒体去“发掘”, 为了树立典型而写典型。对人物的事迹进行“剪切、拔高, 添枝加叶”, 进行各种想象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还有反面典型正面做, 完全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这些做法也降低了典型报道的可信度。

而在媒介融合时代, 受众有了话语权, 媒介技术的提高给受众提供了各种表达的渠道和平台, 大众主动生产新闻, 由于他们不用受媒介机构组织原则和政治因素等的约束, 其话语空间有更大的自由度, 使信息传播内容更多元化、个性化和更全面。典型人物或事件被报道之后, 当事人和熟悉情况的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事实情况, 发表观点和评论。当前社会化媒体更是成了信息和言论的集散地, 一条新闻经过微博上无数次的转发和评论之后, 还原的可能是更完整的新闻事件。

《人物》杂志微博2月3日晚22点24分《厉害女士》一文一出, 立即引起热议, 微博上此文的转载和评论量飙升。袁厉害的女婿郭海洋2月4日下午5点多发微博驳斥《人物》杂志, 至2月7日又发表了其他微博提供袁厉害的房产证明。而《人物》杂志微博也在此间发表三篇就袁厉害报道的声明的微博, 提供文字和录音证据 (下转第24页) (上接第13页) 证明文章出之有据。新浪博客博主“摆渡于阿克隆河”发表的博文《〈人物〉杂志〈厉害女士〉批驳》提到:“‘由于生存环境恶劣, 得不到及时救治, 孬孩子的死亡率最高。卢广目睹过保姆将死去的婴儿套上塑料袋, 扔进垃圾桶。’我再给你爆个料:那个塑料袋和给死孩子裹的一块破布也是在卢广的要求下才做的。残疾重的孩子得不到及时医治是谁的责任?卢广质疑过袁收养能力不足, 但是否这些孩子是她赚钱的道具?”还有人对《厉害女士》一文的写作漏洞进行批驳。

媒介融合时代, 虽然典型报道有些文章写得有些偏颇, 内容不客观、不真实, 但是在每个人都可以随时发表信息、言论的时代, 不实的信息报道会被即时纠正, 典型报道呈现出整体真实的情况。

三、人物形象更鲜活, 影响更广泛迅速

媒介融合时代, 媒介业务趋向融合, 在业务形态上, 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为多媒体形态, 在新闻生产上可以多种组合, 如文字加图片、文字加音频、文字加视频、文字加图片加视频或几者兼而有之。多媒体新闻表述使新闻生产更具个性化, 在分众化的时代, 这种新闻生产满足了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在这种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形态下, 典型报道的人物形象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在受众面前, 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在媒介融合时代, 不仅是报网融合, 电视和广播媒体都在融合新媒体以拓宽发展渠道, 在这种形势下, 新闻发布也就有了更多的平台, 给媒体带来了更多的竞争优势。不同媒体之间进行交融与互动, 在不同媒体之间, 传播方式和内容可以相互借用, 平台与平台之间的互动关联使用户在各媒体间的跳转是非常频繁的, 广泛地分享与聚合, 通过超链接将不同社会性媒体的页面关联起来。曼纽尔·卡斯特认为“流动空间”是信息社会和网络社会的支配性空间形态, “由于我们社会的功能与权力是在流动空间里组织的, 其逻辑的结构性支配根本地改变了地方的意义和动态”。在媒介融合时代, 不同媒体之间网络化了, 它们共同融合为一个复杂的传播工具和空间, 成为大众随时可用的基本资源。新闻生产从“地方空间”上升到“流动空间”, 扩大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新闻发布的多平台使媒体发布新闻的时效性提高, 同时也聚合了更多受众。这样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一经报道, 就会迅速传播开来, 其影响力也就更广泛。

摘要:典型报道一直是争议颇多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甚至有学者认为它只是一种强化了的宣传报道, 而不属于新闻范畴。典型报道也经常被人诟病, 在实践中典型报道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有人认为典型报道即将消亡。而本文认为, 在新的传播环境下, 典型报道不会消亡反而可能更有活力, 在媒介融合时代它体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关键词:媒介融合,典型报道,典型人物

参考文献

[1]袁厉害民间收养记:始自爱心终于痛心[EB/OL].http://ndnews.oeeee.com/html/201301/08/14540.html.

[2]那么多的爱, 那么少的钱兰考大火之前的“弃婴王国”[EB/OL].http://www.infzm.com/content/84918.

[3]厉害女士[EB/OL].http://e.weibo.com/1043325954/zhF2TcE4B.

[4]《人物》杂志《厉害女士》批驳[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794d601014xka.html?tj=1.

[5]何威.网众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典型报道】相关文章:

个案报道05-06

地震报道05-10

时事报道05-10

报道差异05-12

报道定位05-17

大众传媒报道05-25

信息足球报道05-15

送锦旗报道05-17

护理查房报道05-24

报道稿文档05-27

上一篇:低碳下一篇:数据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