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布局范文

2024-05-05

设施布局范文(精选9篇)

设施布局 第1篇

多层设施布局是指两层及两层以上设施布局,主要包括水平作业布局和垂直作业布局。多层设施布局中功能单位的楼层分布和位置布局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是多层设施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之一。合理的多层设施布局空间具有利用率高、存取形式灵活、用地成本低等优点。针对多层设施布局研究中多层设施建筑结构问题、多层设施楼层分布问题、多层设施垂直通道布局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现状的综述。

2 多层设施建筑结构研究

多层设施由于建筑高度较高,多层建筑的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至关重要。多层设施企业一般具备跨度大、荷载大等特点,所以在多层设施建筑结构研究常从抗震、框架与计算机结合选择等方面进行探索。

2.1 抗震性能研究

2007年王耀宏[1]引入有限单元法的计算思想,对某多层工业厂房进行抗振加固动力响应分析,从中得出增大框架的侧向刚度可加固钢斜撑,对减小厂房振动的效果明显。2015年王浩等[2]结合有限元模型,对H型平面布置的多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进行计算,综合分析结果得出其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这两篇文献均引用有限单元法的计算思想,建模分析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2.2 框架问题研究

2009年张科[3]针对框架结构薄弱层的判定与处理、楼板开大洞结构计算注意问题、框架梁柱偏心问题等多层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措施。2010年谢淮宁,何培玲[4]在基于复合形法对钢框架结构进行优化时,采用了多级优化方法,减少了每级优化时设计变量和未知量的个数,同时建立相应的模型。

2.3 建筑结构与计算机的应用

2014年邢彤针[5]对多层建筑地下室基础将优化设计理论与结构计算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基于VB语言设计并编制Auto CAD读图模块,解决了独立基础受力的内力图形识别问题,提高建筑工程设计的自动化程度。杨新聪[6]通过构建配筋砌块砌体建筑结构体系的建筑信息模型,再进行BIM平台上的二次开发,在BIM平台上完成分类别砌块数量的工程量统计与造价计算,装配化吊装检验与施工平面排块图的算法,完成了将建筑建设后期工作向前延伸。这两篇用了计算机仿真软件获得结构对基础的要求,不但节省了很多时间,还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准确性。

3 多层设施楼层分布研究

多层设施不仅要考虑到建筑结构的设计分析,还有楼层分布的合理性规划,但目前为止相关领域的权威规则并不完善。

Niloufar Izadinia和Kourosh Eshghi(2014)[7]提出一个鲁棒模型(robust model),这个模型的目标是找到合适的每个部门的位置、存储空间和电梯布置的楼层,在没有重叠的情况下使多层建筑和材料搬运总成本最小化。提出了非线性模型线性化的方法并通过遗传算法求解鲁棒模型,通过仿真模拟方法进行解的验证。

王玥莹、陈雷雷[8]结合系统化布置设计方法提出了多层厂房设施布局的一般方法。楼层的确定主要采用SLP法进行操作,在楼层确定后通过楼层间的物流相互关系确定楼层的分布,并成功运用在某机电产品加工厂的多层厂房设施布局中。

多层停车场的布局问题,也是一类比较热门研究问题。贺松[9]分别从规划设计、单体设计和政策及运营管理三个方面设计楼层分布,提出两种“紧凑式”住区多层停车楼设计模型:中心式和条形式,既可以节约用地,提高住区土地利用率和建筑空间利用率,又保证了良好的室内行驶环境,提高布局的灵活性。

4 多层设施垂直通道研究

多层设施垂直通道布置通常是在多层设施建筑结构和多层设施楼层分布确定之后进行的。多层设施垂直通道问题主要是研究物流系统中各楼层之间的竖向交通问题。垂直方向上的物流成本最小化通常是多层设施楼层通道问题研究的目的。

作为最早研究多层设施布置问题的学者,Moseley[10]在1963年致力于将具有垂直运输的设施问题建立成运输系统模型,将垂直搬运距离的权重设置为水平距离的两倍。近年,国内也有学者开始关注多层设施的垂直通道布局问题。

陈行丰、鲁建厦[11]以多楼层设施布置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将排队等待时间、逗留时间、使用率等电梯搬运系统因素考虑到多楼层设施布置问题中。赵小柠、刘洪升[12]提出了分两个阶段解决了多层、多电梯位置以及跨楼层不分割部门的物流设施布置问题。建立了以“重下轻上”为原则的两阶段法,物料垂直移动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第一阶段模型,采用基于模拟退火的布置评价法和空间填充曲线得到了第二阶段最优布置方案。

5 总结

从多层设施布局当前研究状况看,国外关于多层设施布局的研究起步早,理论相对成熟;而国内正处于起步阶段,不但文献比较少,而且大多数文献进行的都是理论性研究,研究成果很少能体现在实际应用中,部分理论研究成果的可利用性不强,难以付之实践。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如BIM、Auto CAD及其二次开发软件等,使得它们在布局设计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布局设计的发展和实际操作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多层设施布局设计的发展将会多结合计算机软件,这将提高多层设施布局的合理性和增大多层设施布局设计的柔性。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的进一步刺激,我国多层设施布局研究会逐渐趋于成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摘要:随着用地成本的急剧上升,多层设施布局逐渐成为企业设施布局的重要策略之一。旨在为多层设施布局方法应用和研究提供借鉴,对多层设施建筑结构、多层设施楼层分布和多层设施垂直通道布局三个方面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了当前的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关键词:多层设施,布局,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1]王耀宏.多层工业厂房设备耦联振动的动力响应分析[J].煤炭工程,2007(9):97-99.

[2]王浩,雷宁,邓勇军,王嵘.H型平面布置多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抗震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15,31(3):179-183.

[3]张科.多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的问题分析与处理[J].科学资讯:建筑科学,2009(18):83-85.

[4]谢淮宁,何培玲.基于复合形法的多层钢结构优化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建筑结构,2010,36(5):22-25.

[5]邢彤.多层建筑地下室基础优化设计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14.

[6]杨新聪.建筑信息模型(BIM)在配筋砌块砌体建筑结构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7]Niloufar Izadinia,Kourosh Eshghi,Mohammad Hassan Salmani.A robust model for multi-floor layout problem[J].Computers&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14,(78):127-134.

[8]王玥莹,陈雷雷SLP在多层厂房布局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科技,2011,(4):18-21.

[9]贺松.广州市住区多层停车楼规划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10]Fahimeh Khaksar-Haghani Reza Kia Iraj Mahdavi Mohammad Kazemi.A genetic algorithm for solving a multi-floor layout design model of a cellular manufacturing system with alternative process routings and flexible configuration[J].Int J Adv Manuf Technol2013,(66):845-865.

[11]陈行丰,鲁建厦.基于M/G/1电梯搬运系统的多楼层设施布局问题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

学校食堂场所布局与设施设备情况 第2篇

1、学校食堂选址防止各种污染源的影响,远离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扩散性污染源,距离旱厕、污水池、暴露垃圾场(堆)等污染源25米以上。

2、学校食堂加工场所的面积、布局及设施应符合《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要求。食堂应设置与食品供应方式和品种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饪、面点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备餐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各场所均设在室内。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3、食堂加工操作间符合下列要求

(1)使用面积与供餐学生规模相适应,其中加工操作间最小使用面积不小于8平方米。

(2)墙壁有1.5米以上的瓷砖或其它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3)地面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耐腐蚀、防滑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

(4)有足够的照明、通风、排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设施,污水排放和符合卫生要求的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设备。

(5)制做凉菜的校食堂有凉菜间(专间),并配有专用设备、工具及容器。

4、学校食堂设置专间的,符合以下要求:(1)专间内无明沟,地漏带水封。食品传递窗为开闭式,其他窗封闭。专间墙裙铺设到顶。

(2)专间门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质,能够自动关闭。(3)专间内设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的空调、空气消毒、冷藏及工具清洗消毒设施?。

(4)专间入口处设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

5、配备能正常运转的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采用化学消毒的,设有3个专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可设置2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使用不透水材料制成,不易积垢并易于清洗,并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没有与清洗蔬菜、肉类等设施设备混用。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应能满足实际供餐需要。

食堂的不同区域应设置专用墩布池。用餐场所设置足够的自来水装置,供就餐学生洗手、清洗餐具。

设施布局 第3篇

关键词:沌口、公共设施布局、公共设施设计

0 引言:

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已随处可见,虽然各类公共设施个体体积较小,但它们在城市环境中大量存在,以至于它们有秩序的排列后所产生的景观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从定义上讲,城市公共设施, 通常是指候车亭、座椅、垃圾桶、路灯、各式商亭、公共厕所、公共布告牌、地图、指引牌、城市信息牌、电话亭等为人们提供生活方便的固定设施,是在城市中使用最多、分布最广、且与人群接触最为密切的公共设施,以它独有的功能特点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城市公共设施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在实现其自身功能的基础上,已与建筑一同反映着城市的特色与风采。因此,城市公共设施在体现城市的特点和传递城市的文化信息的同时,也显示着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

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武汉汉阳沌口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1年,管理范围192.7平方公里,其中102平方公里为新开发区域。该开发区以汽车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同时发展机械、电子、食品

、建材、轻工等产业,属于武汉新规划城区的典范。

1.2 研究对象信息采集与研究方法

1.2.1 公共设施信息采集

本文研究对象为该开发区中四条道路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中的公共设施,以神龙大道,宁康路,车城北路,东风大道所构成的矩形面积为数据采集路线和研究范围,对沿路的公共设施的信息进行统计记录,记录种类为垃圾桶、路灯、街椅。每条道路上各种公共设施的具体数据信息主要根据不同公共设施的特点和属性分为相应要素记录与整理,公共设施信息统计表如表1.所示。

1.2.2 公共设施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以所采集的数据和图相结合,分析公共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数据信息中剖析公共设施的设计特点。根据对研究对象进行信息采集,可将数据特征在地图上标识,再通过对图中研究区域的点状要素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可将其分布平均中心和该研究区域的地理中心相比较,在针对研究区域的道路、交通、人流量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原由。另一方面,通过统计研究对象的造型、颜色和材料等方面特征,结合工业设计理论,研究公共设施的设计特点。

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1公共设施的规划布局

研究范围如下图1. 公共设施数据坐标图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垃圾桶作为点状要素,其分布平均中心与该区域地理中心相比较位置向左下偏移,而路灯分布平均中心与地理中心比较位置偏移不大。分析其原因在于,四条道路的路灯分布很规律,间距大致相同,而垃圾桶分布主要集中在左下方和右上方,左下方位于神龙大道,是开发区主干道,右上方区域为武汉体育中心和新规划的商圈范围,由于商圈属于发展阶段,各类店铺没有完全入住。垃圾桶分布中心向左下偏移说明神龙大道上的垃圾桶布局数量及密度较右上方区域多,并且在图中可以发现宁康路和东风大道上垃圾桶分布比较分散无规律,这一点是该开发区公共设施规划当中存在的一个问题,相比之下对于路灯的规划比较完善和统一。除此之外,神龙大道上的垃圾桶规格并不统一,有较为美观的分类垃圾桶供行人使用,也有很不美观的大垃圾箱供环卫工人使用,且两种垃圾桶间距不等,有的相隔很近有的则很远。这说明路灯由于其自身在夜晚不可或缺的独特功能更容易被合理的规划,而垃圾桶作为维护城市卫生环境的工具,根据地区人流量和需求的不同而设置更容易被无规则的规划甚至忽视。

2.2公共设施的设计特点

城市公共设施直接体现着城市的形象,是城市形象最先被人感知的部分,是城市形象的窗口。从工业设计的角度看,一件好的产品除了具备优良的物质功能,还必须有丰富的精神价值。因此,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应以城市文化为导向,并与城市文化相和谐,共同形成和谐统一的城市整体,从而对外呈现出有鲜明城市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这样一来,可以通过设计的形式要素,如造型、色彩、材料等特点来体现城市特色。

2.2.1公共设施的造型设计

在造型设计方面, 应从当地特有的文化元素、历史遗迹和器物中发掘灵感, 如积淀下来的绘画、雕塑、古迹、文物、文献、传说、音乐及民谣等都可纳入其中。比如武汉的特色元素有黄鹤楼,在开发区内有东风汽车制造场等现代工业气息元素,这些都可以融合在公共设施设计中,以体现地区特有的风格。

2.2.2公共设施的色彩设计

在城市色彩方面,应在城市主色调——城市色彩的大方向要求的基础上, 结合周边已有的城市建筑以及自然环境的基调作相应调整。许多欧洲城市都具有自己的特征色彩,如罗马的橙灰色体现出拉丁人固有的热情, 巴黎的蔚蓝色蕴含着地中海气息。而武汉以火炉城市著称,这也可以作为参考来选择城市色彩。沌口经济开发区的公共设施色彩主要采用黄色、绿色以及搭配黑色的色调,鲜明的颜色象征着活力和和谐。

2.2.3公共设施的材料设计

在材料设计方面,各种材料都有其自身的材料感觉特性。在“自然→人造”的尺度上, 木材、陶瓷与皮毛属于较自然的, 而玻璃、橡胶与金属属于人造的; 在“时髦→保守”的尺度上, 玻璃、陶瓷与金属是较时髦的, 木材则被认为是较保守的。沌口经济开发区的公共设施材料比较有特点的是宁康路和车城北路上的材料运用,主要由木材和金属构成的,这种融合给人一种既时尚又具有亲和力的感受。

通过表1. 公共设施信息统计表上显示,可以感受到四条道路上各类公共设施比较统一的设计风格,尤其以宁康路和车城北路的商圈一带最为明显。其垃圾桶、街椅和人行道防护柱都采用一致的配色与材料,造型也以富有现代气息的简易造型为主体,很好的衬托出该地带的商业气氛。而普通路灯的设计都以白色为主色调,简易造型,但每一条路都有自己的造型变化,在右上方商业聚集地地带的路灯则种类繁多,依照附近的店铺风格变化而有不同的艺术造型,让人有一种“十步一景”的感觉。四条路上,电话亭、路牌和休闲广场这类分布分散且数量少的公共设施则采用完全统一的样式和风格,有很好的整体感。总体来讲,该区域各类公共设施实现了整体的统一性和个体的个性共存的现状。

3 结论

从城市公共空间的角度上看,一座城市不应只有楼宇和道路,整体设计的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功能的延伸。它们美化着城市的环境,使市民的生活因此而变得温馨惬意。因此,能合理的规划布局和出色的设计显得尤其重要,它们对整个城市和居民的效用已经不是简单的加总,优秀的规划设计可以超越这些而达到更高的层次,对城市形象的提升会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使这些相对独立的城市公共设施形成一张独具匠心的网,将整个城市有机地连在一起,从而烘托出该城市的风格特征,使整个城市显得错落有致。总而言之,坚持人性化考虑和强调城市特色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龙昱.《城市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原理》[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0.

[2] 林佳梁等.《城市文化导向下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7,4.

[3] 张东初等.《从工业设计看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J]. 城市科学学刊, 2003,3.

[4] 李超等.《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思考》[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7,10.

基于托盘管理的车间设施布局规划 第4篇

关键词:托盘管理,设施布置,生产物流

0 引言

先进管理理念是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先导。我国在争创世界一流造船大国进程中,造船业先驱如上海外高桥造船厂、大连造船厂等借鉴日、韩造船企业先进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大发展,但许多造船企业还处在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过程中。由于引进国外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模式后,管理理念、生产现场布置规划未能同步更新,使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模式不能与生产一线有机结合。因此,在造船模式转变过程中,为了更加有效地为总装提供配套,先进管理理念对原有总装配套车间设施布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深入探讨国内造船企业基于托盘管理生产现场设施布局规划问题,为国内造船业发展提供建议。

1 设施布置目标的数学表达

设施布置问题数学模型是一种组合优化问题[1],大多以设施间物料搬运费用最小为目标来确定企业生产物流系统平面布置优化[2]。设施布置目标除考虑减少运输时间、降低成本外,应有利于信息沟通和设备负荷平衡。本文将车间平面布置问题抽象为以系统内物流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的二维布局数学模型来进行探讨。

设:系统由m台设备组成,各台设备排成一条直线,产品为n种零件,所有种类零件最大工序数为q(q≤m),二维布局坐标如图1所示,L(Dk)、X(Dk)和dxk l分别是设备k在x方向长度、中心坐标和设备k、的间距;W(Dk)、Y(Dk)和dyk l分别是设备k在y方向的宽度、中心坐标以及设备k、l的间距[2]。由此建立二维布局数学模型,且引入以下记号:

(1)Crij表示零件r由设备Di至设备Dj的单位距离运输成本,r∈(1,2,…,n),i∈(1,2,…,m-1),j∈(i+

(2)Qrij表示零件r由设备Di至设备Dj的物流量(以工序无逆转为前提);如果第r种零件在设备Di完成加工后下一道工序需要在设备Dj上进行,则Xrij≠0;如果第r种零件在设备Di完成加工后下一道工序无需在设备Dj上进行,则Xrij=0,r∈(1,2,…,n),i∈

(3)Sij表示设备Di至设备Dj的物流距离。

以系统内运输总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的二维布局,优化数学模型为:

设计变量:X=[(X(D1),Y(D1)),(X(D2),Y(D2)),

目标函数:minf(x)=nr=Σm-1i=Σ1m1j=tΣ+1Crij×Qrij×Srij(2)

其中:Sij=姨X(Di)-X(Dj)2+Y(Di)-Y(Dj)2

间距约束:X(Dk)-X(Dt)叟2+dxklL(Dk)+L(Dt)(3)

其中:k,l∈(1,2,…,m);k>l

边界约束:X(Dk)-X(Dl)+2L(Dk)+L(Dl)燮U(5)

其中:k,l∈(1,2,…,m),k>l;U为车间可供布置的平面在x方向的长度;V为车间可供布置的平面在y方向的长度[3]。

2 应用实例

2.1 应用方案

某造船厂管子加工车间对现有平面布置设计进行优化。分析该车间主要产品,属于单件小批量生产方式,符合工艺原则布置特点,其设备、人员按所执行的一般功能,对各工艺组成部分进行布置,并不考虑到任何特殊产品[4],工艺原则布置优缺点见表1。运用托盘管理先进模式可以弥补工艺布置原则物流量大、生产计划与控制较复杂、库存量相对较大的不足;同时,也为车间进行平面布置优化,进而解决生产过程中焊接与打磨平台生产能力不足等瓶颈问题提供前提。

根据生产纲领要求,在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包括生产节拍计算和平衡、产品设计信息分析、生产工艺过程分析及物流设备选择和确定等,最终制定了一种较合理方案。优化后车间设施布置方式有较大调整;与优化前比较,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物料管理方式、焊接打磨区域平面布置及原材料存储区域平面布置。

2.2 基于托盘管理的物流方案分析

(1)托盘管理内容包括按托盘进行安装全过程的时间进度、工时负荷、物资保障等项,目标是全面追求成本效益、时间效益、质量效益,追求“零库存”、“零缺陷”[5],从而使实现有节奏性生产和物料有序性存储,有效地降低了各工序物料存储量,缩小了存储空间,尤其焊接区和打磨区存储空间,同时避免了托盘摆放杂乱导致堆放场地不足,减少了寻找物品浪费时间。另外,托盘管理充分利用成组技术进行管子分类和加工单元的精确划分,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物料重复搬运次数。

托盘需用计划包括每一个托盘最迟配套时间,设置了托盘准备状态描述数据项,保证托盘按时运往配送中心。定期对到期未能配齐的托盘和未来需用托盘实施预配套管理,产生缺件清单,使管理人员能有效地进行缺件追踪,保证生产过程中由于实际情况导致某型号管舾件缺件不能及时配盘的托盘也能按时运往配送中心,从而降低在制品存储量,提高了配送效率。

(2)车间的部分空间利用率低,空闲场地较多,如弯管区内杂物区;部分空间不足,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未能有效地对车间空间进行工艺布局,如过度拥挤的原材料存储区域。对这些区域重新布置,有利于降低物流量,节省成本,避免碳钢对不锈钢污染,解决生产能力与堆放场地不足等问题。如下页图2所示

(3)尽可能减少物料移动次数,缩短移动距离。在物流路径上,要尽量避免回退及交叉现象[6]。如图2所示。(1)回退:行车将货车运至C、D间,平板车轨道处的原材料运至原材料储存区,BD区打磨后的半成品与AC区泵压后的半成品流动方向均与主流方向相反,自左向右,发生了回退。(2)交叉:物料运输路线在C、D间轨道处发生严重交叉,造成交通堵塞,使运输发生等待,降低物流效率,影响整个生产过程流顺通畅性,甚至使生产过程发生中断。

在决定原材料存储区域的布置时,采用方案评价决策流程来进行决策,如下页图3所示。根据该流程图,在决策的过程中,应考虑的问题有:(1)碳钢与不锈钢进料能否避免跨越加工区域;(2)如何避免碳钢进料跨越不锈钢相关区域;(3)能否扩大碳钢与不锈钢原材料存储区域;(4)调整后,物流路径是否全局最优;(5)该方案的固定、可变投资费用是多少,所需的物流设备、人员是多少,有哪些因素(包括物流和非物流因素)影响原材料存储区域重新布置。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应用工业工程生产管理基本原理,特别注意物流量大的操作,结合设施布置的原则和车间实际情况,得出2个优化设计方案,因篇幅有限,仅列出其中方案I,见图4。

2.3 方案比较

在计算中,由于实际生产车间的物料输送设备不同,因而单位距离运输成本也不尽相同。为便于计算,把零件r单位距离运输成本(Crij×Qrij)转化为零件r的物流量Xrij,同时根据车间物资按照安全通道流通的要求(物流在x或y方向),将目标函数进一步简化为:

其中:Sij=X(Di)-X(Dj)+Y(Di)-Y(Dj)

约束条件U=48m,V=135m(U、V为车间设计的实际大小)。通过计算(由目标函数公式(2*)得出),对两种方案计算结果分析得出:方案优化前的全年当量物料搬运工作量约25 336t·m,优化后约12 722t·m,减少12 614t·m;减少了49.8%;车间内进料工序,方案优化前的全年当量物料搬运工作量约为8 250t·m,优化后约为2 156t·m,减少6 094t·m。另一方面,投入的生产人员比优化前减少20人,增加了2个焊接平台和2个打磨平台,节约生产面积270m2(满足约束条件式(5)和式(6)的要求)。优化后的方案设施布置比优化前更能满足车间生产中的物流通畅性要求,物料输送距离短,物流成本低。优化后方案I的车间物流如图4所示。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托盘物流现场管理,应用设施布置优化数学模型,以设施之间最小物料搬运费用为目标,对生产物流系统设施平面布置进行优化设计,直观、定量、系统地对布置方案优劣进行了评价[7]。利用设施布置目标函数,对优化前后设计方案比较,使车间做到物流顺畅、运输路线最短、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生产费用,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投资。

参考文献

[1]:蔡临宁:《物流系统规划—建模及实例分析》[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6-97。

[2]:谢存禧、邵明:《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56-158。

[3]:李红英、朱华炳、宋守许、刘光复:《设施布置对生产物流的影响及应用方案评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第28卷第一期.92。

[4]:齐二石:《物流工程》[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50-51。

[5]黄浩、陈建亮、季良钧:《等船体工艺手册》[M];国防工业出版社,1989:1082~1126;《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27-30。

[6]理查德·缪瑟、柳惠庆、周室屏译:《系统布置设计》[M];械工业出版社,1988:30-32。

优化市郊基础设施布局的战略设想 第5篇

关键词:市郊基础设施,分类优化布局,战略路径

基础设施优化布局是提高资源共享水平、保持经济长期效率的根本条件, 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后劲。在我国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机遇期, 加快郊区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夯实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石, 对于摆脱当前这场危机和推动长远科学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绕这一任务, 首先要客观审视市郊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 找准优化提升的战略思路和突破口。

一、加快市郊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

历史上少见且仍在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这场反危机的根本性对策是扩大内需, 加大包括郊区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措施之一。当然, 即使没有这场危机, 我国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日益驱动着市郊基础设施优化布局。

1. 基础设施投资成为拉动内需的重大引擎

纵观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二次调控手段, 基础设施建设无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引擎作用。面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 我国开展了以公路为主的全国大动脉系统建设。此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十大措施中, 铁路、公路、机场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被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在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的投资方案中, 包括郊区在内的基础设施投资也是主攻方向。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 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期, 国际经济增速减缓使我国的外部需求大幅萎缩, 逐渐影响到了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面对严峻形势, 中央于2008年底及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国务院果断出台了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 决定到2010年底以前用11 800亿元的中央政府投资带动形成40 000亿元全社会投资, 其中3 700亿元投向水、电、路、气、房等农村的民生工程, 15 000亿元投向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 基础设施建设将发挥扩大内需的引擎作用。

2.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都市经济圈兴起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增强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联动性, 这是全社会的共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我国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领域改革向深层次推进, 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将大大加快。郊区地处城市与农村接壤的特殊位置, 是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的必经之地,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具有非常明显的先发优势。从地域上来讲, 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的进程首先来自郊区的发展变化, 郊区基础设施的生态化集约化布局势必先行。

都市经济圈正逐步成为我国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的特征和动力, 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之后, 中部地区正在规划和建设武汉城市经济圈、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太原经济圈、合肥都市经济圈、环鄱阳湖城市圈这六个都市经济圈。实现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给排水、文教卫等基础设施资源共享, 是都市经济圈内追求同城效应的先行指标, 也是城市之间产业互补发展的核心支撑。不难想象, 都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壮大, 需要有各城市郊区作为扩散层, 在这个中长期过程中, 提升郊区基础设施承载功能的驱动力十分强劲。

二、市郊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都市的极化辐射效应促进了郊区的道路、给水、排水、垃圾处理、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配置向城乡一体化迈进, 大大改善了市郊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 市郊的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 就道路、给排水、环卫、文教卫等基础设施而言, 其滞后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道路交通体系

我国市郊路网体系由省道、县道、乡道和通村公路组成, 作为一种线性设施, 这些道路往往跨越县 (市、区) 、乡镇等行政区, 分割管辖和异地建设的不同步性往往导致路网衔接不够完整和功能结构不够分明。市郊道路中的乡道和村道一般占到了公路总里程的50%以上, 由于各地道路管养采取分级负责制, 乡道由所在地的乡镇政府负责, 村道一般由所在村自行负责, 乡村管养经费不足和地质灾害多等多种原因, 使得道路失养问题比较突出。

道路等级偏低、拓展改造工程难度大、占用资金多, 成为长期以来制约市郊山区发展的最大瓶颈。主干道是市郊与外界交往的中枢, 对郊区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受政治、地理和经济条件等影响, 市郊特别是市郊山区的主干道路技术等级普遍低于四级, 路基窄、转弯半径小, 给市郊农林产品外运、旅游大巴或自驾车等车辆交汇造成了很大影响。

2. 给水系统

水库联运或市外引水等举措大大提高了城市水源保障程度, 城市水源相对较多, 市郊水源供应则相对显得杂乱无序。许多郊区特别是山区乡村以小型水库、山塘、河流沟渠等为水源, 每逢枯水季节水源十分紧张, 且引水难度大。有的市郊山区乡镇长期超采地下水, 造成水位下降和灌溉缺水。

供水量区域性失衡趋势已经形成。大都市或中等城市在培育都市功能过程中, 都不同程度地推行着“退二进三”布局调整, 催生了大量的市郊工业开发区和郊区旅游商贸服务业, 与“高山移民脱贫致富工程”同时推动了郊区人口不断集聚。随着这种人口迁移, 市郊集中居住区的水厂或供水站容量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水需求, 而偏远一些的“空心村”等村落却出现供水站闲置。

郊区水质也有待改善。市郊农村基本上经历了一次水改, 有的地方已完成二次水改, 但供水站的管网建设相对滞后, 管网锈蚀或其他影响水质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未完成水改的供水站消毒设施简陋, 直接饮用“自流水”的村庄也依然存在。

3. 排水、环卫系统

近几年城市污水处理厂容量增长较快, 但由于征地拆迁、旧管网改造、政策处理等多种因素影响, 集中式污水管网的覆盖范围不广。郊区内工业园区集污管网建设相对较快, 居民污水集污管网普遍较慢, 大多采取雨污合流形式, 经过简单化处理后直排入河;许多市郊农村集污管网几乎空白, 生活污水主要采用自然排放形式。在不能实行污水联网处理的山区、半山区或偏远乡村等城市郊区, 分散式污水生态化处理站的配置数量并不多见, 沿海地区只有一些零星的、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或中心村在尝试运行。

收运和处理郊区水源地上游垃圾对于保障城乡供水安全非常重要, 但经济薄弱的市郊乡村普遍感到垃圾收运费用的压力, 有的已经影响到了水源地上游垃圾的日产日清。随着郊区人口集聚, 局部区块的环卫中转站容量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 垃圾中转能力有待增强。

4. 文化教育卫生资源

文教卫基础设施分布不均是实现郊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地处城乡结合部的该类设施需求相对较大, 运离城区的该类设施却有不少闲置资源。郊区的文教卫设施人均占有量明显偏低, 例如, 浙江省宁波市西部郊区的每千人医院床位数0.95张、每千人执业医生 (助理医师) 数0.92人, 远低于全市3.7张和2.0人的水平。从设施标准化水平来看, 郊区特别是地处山区的中小学未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的不在少数, 乡镇卫生院和村 (社区) 卫生站 (室) 的规模也大部分未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

三、优化市郊基础设施布局的战略设想

优化改善市郊基础设施, 必须站在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 结合山区地理特点和经济条件, 按照基础设施建设既适度超前, 又要经济可行;既促进郊区发展, 又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原则, 合理排布道路交通、给排水、环卫、文化、教育、卫生等各种基础设施空间。

1. 构筑功能健全的道路交通网络

随着都市极化效应扩散和都市经济圈兴起, 都市经济区基本形成了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的城市等级结构, 市郊道路成了穿梭在这些等级结构之间的联系纽带。经过多年建设, 城市道路网络已日渐丰满, 市郊路网却相对分散和隔离, 如何与之有效对接形成整体联动?本文认为, 关键要形成支撑地方产业发展、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的市郊功能性道路体系, 依托都市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着力完善市区与郊区之间的路网结构。

首先, 提高市郊对外骨干道路的通达性, 构筑高度对外开放的交通格局。设计对外通道有多种方向, 但经过严密科学论证后实际可行的路径并不是很多, 其中蕴含的一个重要原则:骨干道路落成后必须具有经济带动性强、生态环境破坏性小等特点。因此, 市郊骨干道路建设需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土地集约利用、交通体系集成的理念, 在两个方面下功夫提高对外通达性。一是设计从最优方向打通与大都市的中心城区、副中心城区的功能性通道, 借此强化城市郊区互动格局, 将郊区打造为都市的“产业区”或“后花园”;二是低成本地打通市郊主干路与临近的高速公路、主要省道的重要入口, 提升市郊的对外合作交流功能, 为郊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 结合地理特征, 构筑特定范围的郊区内部骨干路网。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 郊区所处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 但就某一特定的区域而言, 郊区范围内各个乡镇之间可以构筑起资源共享的区域内骨干网络。一般而言可以有两个途径:一是加快已有的乡道改造和道路等级提升, 形成以集镇为中心的内部道路网络, 将郊区各乡镇的集镇互相连通, 形成以镇带村的内部路网结构;二是依托郊区内的工业园区 (开发区) 、人口密集居住区、大型商贸区、主要旅游景区等重要节点, 开辟交通新干线, 形成产业功能较强的郊区内部骨干路网。与此同时, 利用农村建设有利时机, 建设农村机耕路与区域内骨架道路的连接线, 解决郊区农产品运输难、成本高等问题。

2. 分类布局给排水和环卫设施

郊区各乡镇不同区块在地理条件、承担功能、人口变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 需要因地制宜构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给排水和环卫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依照地理条件郊区可以划分为平原区块、山区或半山区两种类型, 给水排水环卫设施按照各自特点分类配置。

平原区块承担着工业集聚、移民安置等功能, 是城市拓展的后备腹地, 设施布局宜尽量扩大联网共享范围, 推进郊区平原区块与城市的供水、排水、垃圾处理等系统联网对接。此类区块建设的重点在于, 以城乡统筹理念制定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将城市和郊区平原区块一并纳入规划管理范围, 合理排布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或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空间位置, 统筹水源开发, 有序实施自来水管网、污水管网向郊区平原区块延伸。城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因容量有限而短期无法接纳的部分平原郊区, 也可实施独立组团式联网。

地处高山区块的市郊承担着农林花卉特产、生态休闲观光等功能, 直接接受来自都市区的经济文化辐射,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高山区块的地势落差大, 地形比较复杂, 给排水基础设施难以联网, 设施布局宜以集镇区、较大行政村为核心, 向附近的自然村覆盖。随着城乡统筹发展, 今后一段时期, 市郊山区的集镇和较大行政村应该会有一个人口聚集过程, 而水源保护区和偏远山区的农村人口将逐步外迁。为适应这种人口调整, 以集镇、中心村等主要居住区所处的行政村为单位, 扩建山区小型水源和农村供水站、推广污水生态化处理站—中水回用的污水处理模式、就地设置小型垃圾处理站, 是优化市郊山区给排水和环卫设施的可选途径。

3. 优化组合文教卫设施资源

从资源分布特点、人口与经济流向来看, 郊区教育资源有较大的整合空间。一个优化调整方向是推进高中段学校向县城集中, 初中段学校向中心城镇和建制镇集中, 小学向集镇和中心村集中;规模小和档次低的小学不再招收新生, 条件成熟时可以取消或撤并。另一个调整着眼点是妥善解决教育全覆盖问题, 山区等偏远地带可尝试电化教育、邻村共同办学和寄宿制就读方式。同时, 继续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加快改造学校危房, 增加相应配套设施。

着眼于市郊的城市辅助功能和居民文化需求状况, 市郊文化设施要走精品塑造和大众化产品相结合的道路。一方面, 文化设施建设重点应突出地方特色, 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内涵, 打造体现当地特色的高品位标志性文化设施, 尽可能融入市区文化景点体系。另一方面, 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 健全乡村普适的市郊文化馆、村级文化宫、老年活动室、体育健身中心等文体设施。

设施布局 第6篇

随着城市建成区规模的扩大,居民出行距离越来越长,需要的换乘次数越来越多,这使得换乘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交通关键节点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中转作用。

目前,我国城市换乘枢纽在布局、功能等方面缺乏科学设计,造成多种交通方式协调不畅、站点布置不合理、乘客换乘时间过长[1],因此,如何在方案设计阶段比较与评价枢纽行人设施布局,“事先”比较与选择行人设施布局设计,优化枢纽行人设施布局,成为当前城市交通面临的问题。

国内外对换乘交通枢纽评价较多,大多从乘客舒适性、安全性、便利性等角度出发,选择评价指标,如运能匹配度、人均设施面积等指标,对换乘枢纽运营阶段进行评价[2,3,4,5,6,7],也有研究人员从居民换乘出行时间、费用以及舒适性和方便性角度,建立了枢纽内部设施效用损失模型,以此来比选评价枢纽设施布局优劣[8]。这些研究用于评价枢纽运营状况,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但是在方案设计阶段,其指标获取较困难,较难应用。这使得在设计阶段难以评价枢纽设施布局方案,尤其是交通需求变化下枢纽行人设施布局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设计枢纽行人交通仿真方案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换乘枢纽设计阶段设施布局评价方法,对设计阶段的换乘交通枢纽设施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 枢纽仿真方案设计

枢纽行人仿真方案设计主要由行人需求方案与行人设施布局方案组合而成。

1.1 行人需求方案

目前,换乘枢纽设计行人交通设计需求一般通过换乘总客流量乘以高峰小时系数得到,以此确定的设计需求高峰小时进出站换乘客流量相差不大,这与枢纽实际客流特征往往不相符。另外,枢纽在运营阶段将会面临多种高峰交通客流需求。

枢纽设计客流特点应考虑枢纽影响范围土地利用及其区位的影响。若枢纽影响区域内主要为居住用地,在客流高峰时段进入枢纽的客流往往是出枢纽的数倍,此外,枢纽的区位也会大大影响枢纽换乘客流方向分布特征。建议采用类比法参考类似换乘枢纽或专家经验法,以确定枢纽建成后可能的客流特征。

除了考虑设计需求外,枢纽设计需求往往不要考虑客流需求波动的影响。由于城市区域开发规模不确定、频繁举行的大型活动、客流需求预测中不确定因素等,换乘枢纽在运营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不同类型的换乘交通量,因此,必须测试枢纽行人设施是否可以满足更大交通换乘需求。一般情况下,可取弹性系数为0.2,即测试枢纽交通设施能否满足120%设计换乘交通量。

因此,枢纽行人需求方案应至少包括行人设计需求方案、实际客流特征方案与行人弹性需求方案等。一般而言,行人设施布局依据行人设计需求设计,可以满足行人设计需求方案,此方案可舍弃。

1.2 行人设施布局方案

在换乘枢纽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存在部分行人设施位置不确定,使得若干种行人设施的平面布局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依据设施位置存在的问题,设计枢纽行人设施方案,一般为2个以上方案。如宋家庄换乘枢纽就有2个方案可以满足要求。

1.3 枢纽仿真方案设计

根据行人需求方案与行人设施布局方案的个数及其特点,选择采用交叉法建立枢纽仿真方案。假定有n个需求方案和m个布局方案,则产生m×n个仿真方案,见表1。

在方案较多的条件下,仿真工作量较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此时,应采用序贯思想设计仿真方案流程。固定行人需求方案不变,比较不同行人设施布局方案的仿真结果,筛选满足基本条件枢纽行人设施布局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需求方案的仿真,最终进行布局方案比选。

2 枢纽内行人交通分布

2.1 换乘矩阵与步行OD转换

行人设计需求往往是不同换乘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出行矩阵,需要将其转化为枢纽内及周边行人的步行起讫点之间的出行OD。

分析枢纽内部及其周边的公交站台、地铁站台、长途站等交通设施,将行人出行方式转换地点看成为步行的起讫点,将出行量根据换乘设计方案要求及枢纽实际特点按照交通方式分配到行人步行起点。其各方向流量可按照此种交通方式换乘其他交通比例分配,将换乘矩阵转换为行人步行OD。

2.2 步行OD分配

分析行人步行换乘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如楼梯、出入口、检票机、安检设备等。

根据以往研究,行人往往是以最短路作为选择路径选择的依据,因此,以最短路作为行人选择路径原则,将行人交通需求分配到行人步行换乘路径。最后,确定换乘交通需求在枢纽内交通分布。

3 枢纽仿真方案建模

3.1 行人仿真软件介绍

Legion行人流模拟软件目前被交通业内认为是最有效的行人仿真与分析工具,在北京地铁场站仿真、纽约地铁规划和香港地铁站规划等项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9],同时,在中国采集了大量的步行人流数据,提供了针对中国地区的步行人流行为特性特征,为中国人群仿真提供了良好的基本条件。

Legion步行人流模拟软件是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9,10],以行人平均步频间隔0.6 s作为仿真步长,具有可视化人机交互界面与强大的数据和图形输出接口,支持图形、数据、图表的数据输出方式[11]。

3.2 行人仿真建模及参数标定

依据设施设计平面图,去除图中人行区域非行人边界线条,留下行人步行空间。将图形导入Legion软件中,确定设施边界及行人设施尺寸参数。

标定行人参数。根据周边土地利用选择行人类型组成比例。高峰小时的出行者可能为通勤、购物、旅游等类型人群,根据枢纽周边土地利用性质及区位来定,以此选择为行人交通及其相关参数。

其他参数设置,如行人仿真需求参数设置、车站设施属性、行人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等,都均有具体模块,在这里不再赘述。

4 设施布局方案比选

4.1 行人设施布局筛选

部分设施布局方案可能根本不满足要求,因此,应建立布局筛选条件筛选满足基本条件枢纽行人设施布局方案,选择的原则为:

1) 仿真过程中,相应设施未出现长时间的行人交通拥堵。若出现长时间的拥堵,说明了设施不能满足行人交通需求。

2) 枢纽行人空间内大部分区域的平均服务水平应不低于C级。平均服务水平反映了枢纽设施供给水平与服务能力,枢纽内大部分通行空间内的服务水平低于C级,则相当大部分空间处在E级甚至F级服务水平,极易造成行人交通拥堵。

评价标准选择国内外较为成熟的Fruin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其相关阈值见表2。

4.2 行人设施布局比选

换乘枢纽作为行人换乘的集中地,行人快速、顺畅换乘是最重要的,应从根本上减少乘客换乘时间,因此,选择换乘总时间作为设施布局的比选指标。其计算如下。

Τ=i=1ntegressi-j=1ntingressj(1)

式中:T为换乘总时间,h;tegress,i为第i人离开枢纽的时间;tingress,j为第j人进入枢纽的时间。

5 示 例

以宋家庄换乘交通枢纽行人设施布局方案与比选为例,其位于北京市东南方位,主要承接东南方向的换乘交通,是集轨道交通、长途汽车、地面公交、出租汽车、自行车于一体的综合换乘枢纽。

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地上一层与地下一层承担交通功能。地上首层主要为公交换乘大厅、公共汽车到发区、停车区、出租车到发站等,其他主要是公交场站、上下行人交通设施等,还有部分停车用地,见图1(a);地下一层为多功能交通换乘大厅,可以与地铁5号线、10号线、亦庄线实现换乘,见图1(b)。

为了更好的便利乘客出行,根据相关部门要求,在中部设置自动扶梯。由图1可见,中部自动扶梯处在公交与地铁换乘的最短路上,必然要分担较大压力,可能会造成行人交通过分拥挤,影响枢纽整体功能发挥,因此,依此将设施布局分为设置中部自动扶梯与不设置自动扶梯两种行人交通设施布局方案。

根据前面分析,行人交通仿真仅考虑预测客流方案与弹性需求方案。设施布局方案与行人需求方案均为2个,产生4个仿真方案,见表3。

选择关键节点,分析交通方式间换乘路径。步行交通在地面首层出入口与公交直接换乘,通过中部、北部、西部的自动扶梯与楼梯与地铁换乘;常规公交乘客通过地面首层换乘大厅进行公交换乘,通过中部、北部自动扶梯与地铁换乘;自行车交通通过东北侧楼梯与地铁进行换乘;长途公交通过南部入口与常规公交换乘,通过西侧扶梯与地铁换乘。

在完成行人路径选择后,将行人交通量分配到行人的步行路径上,用以仿真建模。此后,选择通勤者为行人的主要类型,建立枢纽仿真模型,完成行人仿真。

根据仿真输出视频,2种设施布局方案在仿真过程中尚未出现长时间交通拥堵,说明均满足非拥堵要求。不同方案服务水平对比见表4。由表4可见,各方案平均服务水平均未超过C级,满足要求;但是设置中部自动扶梯后,最大行人交通服务水平降低,F级服务水平区域缩小。

不同方案行人换乘总时间对比见表5。由表5可见,设置中部自动扶梯换乘总时间比不设置要减少3.9%与5.4%,说明设置行人自动扶梯可以减少乘客换乘时间,增加换乘枢纽行人设施容量故推荐设置中部自动扶梯的行人设施布局方案。

6 结束语

本文建立了依据行人需求特征与枢纽设计方案的可变条件,采用交叉设计设计枢纽行人交通仿真方案的方法;以最短路作为行人路径选择原则,建立将换乘OD分配到行人步行路径的方法;选择Legion作为枢纽行人交通仿真软件,选取平均服务水平、行人是否长时间拥堵作为方案筛选标准,以换乘总时间为方案比选指标,比选行人设施布局,对枢纽设计阶段的方案评价,具有一定参考与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全永燊,刘小明.路在何方———纵谈城市交通[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2]刘小明,沈龙利,杨孝宽.城市客运枢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1995,8(1):97-102.

[3]王波,安栓庄,李晓霞.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设施的评价方法[J].都市快轨交通,2007,20(4):40-43.

[4]张喜成,汪江洪.基于粗糙集的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灰色聚类评价[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29(3):49-51.

[5]李凤玲,葛正义.基于AHP的轨道交通枢纽换乘综合评价[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28(4):79-81.

[6]孙立山,任福田,姚丽亚.模糊算法在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换乘方案优选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33(5):470-474.

[7]胡伶俐.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8]吕慎,李旭宏.城市客运换乘枢纽设施布局效用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6):1024-1028.

[9]Berrou J L,Beecham J,Quaglia P,et al.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Legion simulation model u-sing empirical data[C]∥Waldau N,Gattermann P,Knoflacher H,et al,ed.Pedestrian and EvacuationDynamics 2005.New York: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07:167-181.

[10]胡明伟,史其信.行人交通仿真模型与相关软件的对比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27(4):122-127.

设施布局 第7篇

关键词: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对策

1 规划背景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需要, 统筹各类卫生资源, 使其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满足居民医疗服务需求, 建立经济、有效和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郑州市卫生局和城乡规划局于2009年委托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郑州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 (2009—2020) 》, 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郑州市总体规划2008—2020》等法规和上位规划为依据, 结合区域内居民实际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综合考虑中心城区发展战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人口状况等因素, 确定所需医疗机构的类别、级别、数量、规模及医疗卫生设施的总体布局结构。引导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建立适应郑州市居民需求的医疗服务体系, 为市民公平地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2 《郑州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内容简介

2.1 规划原则

1) 以人为本原则;2) 全局统筹原则;3) 公平性原则;4) 整体效益原则;5) 可及性原则;6) 分级医疗原则;7) 公有制主导原则;8) 中西医并重原则。

2.2 主要内容

1) 城市概况;2) 人口规模及人口分布分析;3) 国内外医疗设施发展趋势分析;4) 医疗卫生设施现状分析;5)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6) 医疗卫生设施配置标准及规模预测;7) 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8) 近期、中期建设规划;9) 实施措施。

2.3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我国原有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已逐步向二级医疗服务体系转变。“抓两头, 削中间”成为许多城市进行医院改革的共识, 即强化医疗水平高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建设、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的建设;分化和转型处境艰难的中间医院 (多为区属医院) 以适应新机制下的社会需求。郑州市按照城市医院 (综合医院、中医 (中西医结合) 医院、专科医院) 和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合理分工的二层医疗服务构架, 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向着“大病进医院, 小病进社区”的方向发展。随着部门垂直隶属关系的医院逐渐转为属地化管理, 现有省、市、区所属的医院将会逐渐分化, 承担起“城市—社区”两级 (见图1) 。

3 《郑州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实施的效果评价

3.1 规划是设置医疗机构的依据

通过医疗设施布局规划, 可以明确在某一特定区域内, 应该设置多少家医疗机构, 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数目;医院的规模应多大;医院的专科设置;医务人员数目;急救服务机构等等, 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避免重复设置和浪费。

3.2 规划是审批医疗机构设置的依据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审批医疗机构设置。不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设置申请不予批准。它能从根本上避免以往医疗机构设置条块分割、宏观失控、布局失调、多头审批、缺乏统一标准的混乱局面。同时, 也能避免审批过程的“人情”关。

3.3 根据规划进行医疗机构布局, 体现了医疗卫生服务应该具有的公平性

通过对区域内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 通过患病频率和疾病的严重程度等指标来衡量区域内的医疗服务需求, 从而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达到人人享有医疗服务的需要。

3.4 根据规划进行医疗机构的布局, 可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

由于经济利益驱使, 医院功能分级逐渐模糊, 一些经济效益好的项目, 各医院蜂拥而至, 各种女子医院、男科医院、整形美容等盈利性机构泛滥, 但需要保证居民基本医疗服务的机构, 如:妇幼机构、保健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由于功能不清, 普通的感冒、阑尾炎、疝气病人也都涌入大型三级医院, 导致人满为患、疲于应付, 而基层医院门可罗雀, 发展举步维艰。通过医疗设施布局规划, 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功能、任务和服务层次, 有计划地引导病人合理地利用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避免医疗机构间由于竞争病人而导致的行业不正之风, 保证医疗秩序, 维护患者的权益。

4 规划实施对策

主要是要研究并解决医疗卫生机构体系建设问题, 对医疗机构建设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监督问题, 以及关于医疗机构建设审批程序问题, 结合《郑州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 (2009—2020) 》提出实施对策。

4.1 医疗卫生机构体系建设问题

1) 由于不同的隶属关系, 设置医疗卫生机构没有统一协调, 存在重置, 中心城区医疗机构过于密集, 资源浪费的问题。对策:依据《规划》迁建部分医疗机构到新建城区。如调整位于火车站地区的郑州市第十人民医院迁至郑州市管城区南部。2) 城市外围的新建城区, 城市改造区域, 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和综合医院数量不能满足周边群众需求的问题。对策:原地新建、扩建部分中小型医疗机构, 同时迁建大型医疗机构到新建城区。如在郑东新区新建了郑州市儿童医院东院区, 填补了郑州新区1 800 km2面积上儿童专科医院的空白。3) 根据《医疗机构建设标准》, 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容积率低, 用地面积大, 周边环境要求高的特点, 在医疗机构建设时难以找到合适的用地的问题。对策:根据市政府要求, 市卫生局联合城乡规划局, 将编制完成的《郑州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纳入“城市六线”的橙线控制, 依法配置和保障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和发展用地。如金水区人民医院依据《规划》迁建。同时, 根据该院发展需要, 配置了较大的医疗用地, 新建的金水区人民医院床位将达到600张。4) 城市建设、城市改造等项目涉及现有医疗机构用地的问题。对策:置换土地, 满足原址周边居民需求的前提下, 迁建医疗机构。如因城市改造, 要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现址打通两条城市支路, 决定迁建该院到大型医疗机构缺乏的惠济区, 同时原址保留中小型医疗机构, 服务周边群众。

4.2 如何保障规划实施的问题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 郑州市以政府文件形式发布《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并多次修订, 却因为多方面问题, 在推行中阻力重重。

对策:郑州市卫生局成立专门规划编制和实施机构, 通过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将《郑州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设置布局规划》成果纳入郑州市城市六线中的“橙线规划”, 在此基础上, 又起草了《郑州市医疗机构设置管理条例 (草稿) 》 (以下简称《条例 (草稿) 》) , 明确指出适用范围为郑州市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在全国首创, 并申报地方性法规, 保障所有《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施行。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社会公众、舆论对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的监督, 特别是对《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成果在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落实的监督, 防止随意变更规划, 保证医疗机构建设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具有重要意义。

4.3关于医疗机构建设审批程序问题

医疗机构建设审批, 因隶属关系较复杂, 各部门缺乏沟通, 流程繁琐, 审批时间较长。

对策:郑州市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程序分别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河南省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和《郑州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 (2009—2020) 》部分条文, 结合郑州市实际情况, 《条例 (草稿) 》明确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审批部门和审批程序, 相比上位法精简了部分程序, 提高了办事效率。

5 结语

国内关于医疗设施布局规划的城市的研究目前多停留在规划编制的技术层面上, 本研究希望通过对《郑州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布局规划》的实践案例分析, 找到医疗设施布局规划的实施措施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上的作用, 为其他兄弟城市在实施医疗设施布局规划中提供经验借鉴。随着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工作的纵深, 怎样合理解决全市域医疗卫生事业新出现的问题, 还需继续深入调研。

参考文献

[1]王雪涓.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初探[J].城镇规划, 2001 (30) :23-27.

[2]林伟鹏, 闫整.医疗卫生体系改革与城市医疗卫生设施规划[J].城市规划, 2006 (4) :25-27.

[3]黄伟峰, 缪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实践与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 2005 (2) :108-111.

设施布局 第8篇

关键词:健身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社区建设日益完备, 社区体育作为贴近百姓生活的体育活动形式, 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城市社区健身设施空间布局是社区体育诸要素中的关键部分。与此同时, 河北省全省范围内的“三年大变样”、“大拆促大建”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邯郸市也应抓好这个契机, 使全民健身特别是城市社区全民健身的发展发生重大变革, 也为进一步促进河北省城市社区全民健身的发展增添了动力。邯郸市是晋冀鲁豫四省要冲和中原经济区腹心, 同时也在全力打造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目前该城市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而与之相配套的设区健身设施却未能同步发展。本文拟就对邯郸市居民社区的健身设施空间布局存在问题, 提出一些优化方案, 并为城建设计单位和房地产开发商在城市社区配套健身设施空间布局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邯郸市城市主城区为5区1县 (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开发区、五仓区、邯郸县) 。

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

二、调查结果

对邯郸市主城区5区1县健身设施空间布局现状进行调查发现, 邯郸市主城区5区1县全民健身事业在蓬勃发展, 市民的健身意识逐渐增强, 截止2010年, 根据调查统计, 各区市民的晨、晚练场所不但数量增加, 而且有相应配套健身路径, 且不同的系统如事业单位、工矿、学校等系统体育场得到较快的发展。同时各区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项目, 如传统的大众项目、健身康乐活动、趣味性体育项目等, 以及一些新兴体育项目, 基本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三、现状分析

(一) 社区居民对健身配套设施重要性认识不够

经济发达城市, 超过70%的具有购买房子欲望和购买能力的人在买房之前, 首先要考虑的是体育设施、交通条件、房屋价格、住房结构、小区周边环境等因素, 重点考虑的是体育设施。以邯郸市为例, 邯郸市主城区的很多发展商都把体育配套设施当做商品房的主要卖点, 超过80%的市民购买商品房之前, 将交通条件、房屋价格、住房结构、周边环境纳入考虑的因素, 并没有认识到体育配套设施的重要作用。

(二) 健身设施布局配置不完备不均衡

对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来说, 可根据需要设置在室内或室外, 室外用地面积与室内建筑面积控制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人均室外用地面积0.30~0.65m2, 人均室内建筑面积0.10~0.26m2。从调查结果看, 商品住宅小区内体育设施的数量少、面积较小, 体育设施和种类单一, 且分布不平衡, 属于严重匮乏状况, 与国家要求人均体育面积0.3m2的标准相差甚远。因此, 以长远的眼光来看, 必定满足不了小区居民的健身需求。

(三) 健身设施的购置经费严重短缺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知道, 几乎所有的小区都会有体育设施规划, 然而这些规划往往没有得到落实, 主要原因是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导致体育设施计划被搁置。对于新住宅区, 体育设施的投资主体是开发商, 老住宅区的投资主体是街道。有些开发商已经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小区的其他设施, 因此已经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体育设施。甚至有些开发商的目光短浅, 没有意识到体育设施的重要性, 因此没有投入到体育设施建设。

(四) 健身设施管理制度尚未完善

对20多个小区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这些小区均没有体育辅导站和专业指导员, 而且小区管理中, 对体育设施和场地的维修、管理、使用等体系尚未完善, 因此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体育设施和场地的功能。

四、优化策略

(一) 实施优化策略原则

1) 城市社区大众健身设施的可达性。对于体育设施的建设需要考虑可达性, 也就是说要方便居民便捷地到达体育设施, 减少交通成本, 这里应用的是交通原则。因此, 人口较多的地方, 建设体育设施的理念是确保广大市民都能使用这些体育设施。体育设施分布是否合理, 主要看交通工具的可达性。通常情况下, 选择体育设施的位置必须要考虑到自行车、公交车的可达性。大众体育设施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数量和使用效率。2) 城市社区大众健身设施按等级分布的必要性。在实践中, 城市社区健身设施按等级分布比较实用, 在大城市中, 体育设施的设计和规划更需要按等级分布。体育设施按等级分步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中心地理论。很多国家都按照中心地理论建设职业体育俱乐部比赛场馆、商业中心的选址、体育健身设施, 而且在国土开发与整治中都得到过广泛应用。城市体育设施的具体布局首先要考虑的原则是行政原则、交通原则和市场原则, 同时性质不同的投资可以采用不同的组合原则。我国逐渐走上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 因此必须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体育设施建设, 而且要充分考虑市民对体育设施的需求, 从而充分发挥体育设施的重大的作用。

(二) 实施大中小型健身设施有机结合、中小型健身设施优先发展策略

1) 服务半径的确定。城市的面积和规模决定了服务半径。通常情况下, 初级体育设施是主要面向青少年儿童群体, 因此服务半径大约是1千米。中级体育设施可以是区级健身中心, 也可以是运动场, 因此服务半径大约是2千米。高级体育设施是为整个城市居民而设计提供服务的, 内设游泳池、体育馆等综合设施。2) 控制大型健身设施建设量。大型大众健身设施耗资巨大, 是城市大众体育健身的核心力量。但是, 由于大型健身设施规模过大、建设和维持费用高, 巨大的能耗以及一系列实际问题, 必然造成高票价、高消费, 脱离中国百姓实际消费水平, 让许多群众望而却步。3) 大力发展中型健身设施。中型大众健身设施由于规模适度合理, 利于发展特色项目, 在城市中利用率最高, 是城市大众健身设施建设发展的重点。优化强化中型健身设施是发展城市城区健身设施的要务之一。4) 改善小型健身设施环境质量。小型大众健身设施包括居住区健身设施、社区健身路径、健身房、小型健身馆、小型私营体育俱乐部等。我国大多数小型的体育设施质量高低不齐, 数量不足, 总体环境较差, 功能单一, 部分小型大众健身设施规模小, 容量少, 空间环境质量较差, 配套服务不完善, 形不成一定的空间氛围, 难以满足人们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

设施布局 第9篇

城市的出现, 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 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但是现代城市交通拥挤、住宅缺乏、自然景观缺失等现象, 却让人们在城市生活得相当艰辛。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人对美好城市的向往与思考。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在满足了人们更多的物质需求、工作需求和社会交往需求的基础上, 如何能增强人们生活在其间的满足感、幸福感, 这不仅是个需要思考的社会问题, 更是个美学问题。德国美学家鲍姆加登[1]认为, 美学即研究感觉与情感规律的学科, 美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单就它本身来看) 。尽管通过这样的认识来了解城市美学问题还过于抽象, 但是人类可以感受到的城市之美却是感性具体的。城市公共设施, 就是城市之美中可以感知的具体内容之一。新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中, “宜居”是其中的重点。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 从美学角度对城市的公共设施进行优化设计和布局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手段。

一、中原城市美学的新内涵

应该说城市美学是衡量城市生活舒适度的一把尺子, 它衡量的是城市宜居状态。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 漠视中国文化, 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 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 会给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带来误解与迷失。但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更新, 城市的生命力也在于通过不断发展去适应这种更新。持续建设中的现代城市, 如何能既保护旧有的城市面貌、形态、格局下产生城市肌理和文化基因, 又能不断满足现代生活需求?显然, 一味地大拆大建危害巨大;把城市当作“木乃伊”去保护, 也会矛盾重重。只有从美学的高度去审视, 才能很好地把握发展与继承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中原文化是华夏文明之根, 而中原城市美学所显现出的历史及文化特征则源远流长。农业文明时代中原地区出现了众多古代都市, 比如始于战国盛行于两汉的画像砖石所反映的南阳, 北宋《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东京汴梁, 以及留存至今的明清庄园典型——康百万庄园, 它们都给后来的城市美学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其中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汴京 (开封) 城的那种井然有序、生动活泼、清新自然的城市面貌, 更是让现在的人都能领略到当时世界最大都市的城市之美。在工业文明主导发展的今天, 中原城市的发展要再奏新篇章, 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创立新的中原城市美学, 是十分重要的命题。

从201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来看, 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内容的“三化”协调发展和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其中很重要的战略定位。其中“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的概念所体现的既是历史、人文、地理传承的概念, 又是一个跨区域、多元城市集群融合共生的概念。由此可见:其一, 大到中心城市小到各个乡镇都面临新的发展, 也需要在新的整合发展格局下进行协调谋划、整体布局和建设, 新的中原城市美学是关注中原城市群中区域之间、城镇之间、产业之间共同、平衡、协调发展的多元城市美学;其二, 中原文化作为历史悠久的华夏文化之根, 需要创新, 用文化创新带动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面对新的中原城市美学是继承传统并不断创新的人文城市美学。当下,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 民族复兴伟业需要新的文化作为依托, 我们寄望以新的中原城市美学的研究作为中原文化创新性研究的突破口, 并以此为指导思想探索研究中原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所应该具有的新面貌。

《清明上河图》

二、从美学角度理解的城市公共设施

“城市形态”、“城市精神”是城市美学范畴的两个主要方面。城市形态是人们认知城市美的基础;城市精神是实现美的关键。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的物质内容, 它既以某种具体的形态出现, 其设计、布局又体现着城市的精神;它的作用在于维系户外生活、优化社会秩序、规范人的行为和彰显文化内涵。

但从传统的社会学来看, “城市公共设施”是指城市中用来满足人们公共需求、方便公共生活与社会交往的设施, 如公共行政设施、公共信息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公共教育设施、公共绿化设施、公共屋等[2]。很显然这种对“城市公共设施”概念的解读与分类单纯从其功能角度出发, 带有明显的工具论、客体论的思想。早在20世纪60年代麦克哈格[3]已经不用以往土地和城市规划中功能分区的做法, 改而强调土地利用规划应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 即土地的适宜性。这其中包含着他将人类和自然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生态思想。

哈贝马斯[4]认为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分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 工具行为是主客体关系, 而交往行为是主体间性行为。他提倡交往行为, 建立互相理解、沟通的交往理性, 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将城市公共设施看作是另一个主体, 从关注主体性和认知上的“主-客体”关系转向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并确认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共生性、平等性和交流关系。

从美学角度理解的城市公共设施, 应该是从相对平等的角度思考公共设施与人的关系, 如吴良镛先生更是将城市看成是有生命的机体, 也需要新陈代谢。这种如人一般的城市及其公共设施, 应具备人一般的“生老病死”、体现人所追求的至高美学境界。具体来说,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与布局应体现如下四点。

(一) 与自然共生、重塑和谐自然之真的公共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是一种人造设施、人造环境, 其设计、布局应该力求做到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融入自然。中国的哲学思想也认为自然即为美, 美的本质是自然。自然中的真实形态, 是在自然界中为适应生存而逐渐产生的形态, 是一种生存规律, 也就是说“美”实际就是一种自然的生存规律。合乎自然的即为美, 反之则为丑。这个审美标准, 不仅仅适用于天地万事万物, 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人和社会的和谐自然为美, 人自身的和谐自然同样表现为美。城市是人化的自然, 人化自然的美同样要放到适应生存的规律之中思考。

当然重塑自然之真, 不是让我们面对自然无所作为, 而是需要我们遵循自然的合规律性, 树立整体性的生态思维方式, 从而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二) 与社会共享、体现与人为善的公共设施

好的城市公共设施, 可以使人更愿意参与到公共交往中来, 实现更多的公共交往可能、满足更多的公共交往需求。

鉴于城市与社会的本质联系, 城市公共设施应体现社会的最大、最普遍共享性, 而不应成为少部分人的私享之物。这成为我们现在呼吁的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公园等公共设施, 取消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不合理收费的理论依据。另外在城市公共空间中, 盲道等残疾人专用设施的设置;公共交通工具上, 专用座椅的设置;城市道路上, 汽车让人、特殊车辆先行等等, 都是人性向善的追求在城市公共设施上的反映。

(三) 与艺术共舞, 创造感官愉悦之美的公共设施

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到人的五种感官需求的满足。在视觉上, 要有色彩、造型、布局之美, 避免公共环境中的视觉污染;在听觉上, 要能避免、甚至控制噪音;在触觉上, 考虑冷暖、软硬、糙细的不同对人的影响, 如冬天的座椅不可太冷、雨天的道路避免太滑等;在嗅觉上, 能闻到自然的气息、减少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与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如设置专门的自行车道, 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有植物隔离等;在味觉上, 民以食为天, 为人们在公共环境下的正常进食、饮水提供可能, 如安排密度合理的食品售卖点和基本的就餐环境, 在公共环境中为人们提供直饮水等。

(四) 与精神共存, 崇尚纯净崇高之圣的公共设施

物质匮乏时, 物质的需求是相对重要的;当物质生活基本满足时, 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就增强。生活水平越高, 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高, 甚至很多时候显得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了。而且随着人类的发展, 比如说文化程度、思想水平的提高, 必要劳动的减少, 都使人们的精神需求自然增长。这都是不可改变的趋势, 也是一个很大的、难以解决好的矛盾。无疑, 我们更希望在积极的意义上把它解决好, 因此, 创造一个好的精神生活环境很重要。

城市中应该设置英雄纪念碑、纪念性雕像、城市雕塑、名人故居纪念馆等场所供人瞻仰, 以弘扬精神追求的正能量;设置艺术场馆、图书馆、剧场影院、老街旧居, 以及一些合法的宗教场所等供人去沉思、怀旧、寻根、探幽……以纯化内心。

三、美学观照下的中原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与布局优化的着眼点

去岁恰逢十二五开局之年, 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喜获国务院批复, 从国家层面上打开了我们城市发展的新局面, 城市发展有了新目标, 同时从理论到实践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目前, 在以“三化”协调发展、华夏文化创新等为主导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正逢其时, 我们有责任为其建言献策, 丰富发展思路, 实现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 使得城市生活因美而方便、因美而宜居。同时实现城市形象焕然一新、城市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不负国家所托、人民所望。

首先, 秉承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思想精髓, 研究传统中原城市美学的表现形式、核心内涵, 探索新时代中原城市群体概念下新的城市美学的具体内容和可能的表现形式。其次, 在顺应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大趋势下, 以新的中原城市美学为指导, 实践城市公共设施的优化设计方案。

(一) 通常来说, 城市的美是历史、自然与人类活动共同选择、长期沉淀的结果, 其中包含了“物竞天择”——合适即为美的朴素唯物美学观。因此, 这中间人类顺应自然、满足自身需求主动建立群体文化的睿智值得研究。

(二) 研究传统中原城市美学的表现形式、核心内涵, 探索新时代中原城市群体概念下、新的城市美学的具体内容和可能的表现形式。

(三) 将色彩、造型、材料等设计要素放在大的中原文化层面去思考和选择, 实践新的中原城市美学形式, 并做到美化已有的环境。

(四) 以新的城市美学为指导, 公共设施的设计与布局应充分考虑人性需求, 将人性的关怀融入其中, 并能充分展现自身的独特性。

四、结语

城市的新陈代谢、有机更新需要恰当的理论依据作为参照。以新的中原城市美学的研究作为中原文化创新性研究的突破口, 并以此为指导思想探索研究中原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设所应该具有的新面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布局的优化研究可以作为展现这种研究成果的窗口, 希望随着对中原城市美学理论不断深入的研究, 为我们的城市建设者们提供更多的美学理论知识来帮助他们的工作实践。最后, 美的城市一定是宜居的、宜居的城市也一定是美的。

参考文献

[1]天津社会科学院技术美学研究所编.城市环境美的创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2][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 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3][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佘正荣“.天人合一”: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灵感源泉[J].社会观察, 2005 (06)

上一篇:不断改革论文下一篇:整体教育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