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空间范文

2024-05-05

公共服务空间范文(精选12篇)

公共服务空间 第1篇

满足居民的体育需求是现代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 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空间。而所谓城市体育空间, 是指城市中可供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 是由城市政府主导或直接提供的可供城市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公共性”是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本质特征, 也是区分私人和不是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的城市体育空间最主要的依据。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 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及功能。

国内外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比较系统和丰富, 但关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专门研究却相对薄弱。前人研究虽涉及城市体育空间的等级划分、选址原则、布局模式、服务范围以及公平性等问题, 但并没有提出一个较为系统和整体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模式。本文试图突破这一困局, 从等级、半径、选址、布局、数量、规模等来回答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模式应该“怎么样”的问题。

等级

系统论认为, 复杂系统中具有差异性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非并列, 它们在系统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 形成具有质的差异的等级层次;系统的不同层次, 往往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各种不同等级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所提供的功能和服务不尽相同, 单一的、相同配置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不能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

通常行政区的各级中心都设置在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区位。本着公平、高效、便捷、中心、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与居住空间结构相吻合的原则, 应首先考虑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与我国现有的行政区及城镇体系相结合, 将其布置在区位优势较为明显的行政“中心地”, 再安排其他同等级或低等级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以便更好地为周边居民服务。

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自治州/自治县、乡/镇/民族乡3级。国内通常将地域城镇体系划分为巨型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城、重点镇、建制镇、一般集镇10级。本文主要论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涉及“区域”这一广域概念, 但却涉及比乡、镇及街道更微观的层面。根据服务范围的大小, 与上述行政区和城镇体系相对应, 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划分为5级。

城市级公共体育空间的主要形态有城市级体育中心 (场/馆/公园) 等, 目的是彰显政府政绩、展现城市魅力和活力、服务体育竞技、激发大众健身热情, 具有城市体育景观和健身场所双重功能。地区级公共体育空间的主要形态有区 (县) 体育中心 (场/馆/公园) 等。与城市级公共体育空间相比, 区县级公共体育空间举办大型比赛的机会较城市级少, 但基于城市居民利用的角度来讲, 其使用频率比城市级高。乡镇街道级公共体育空间的主要形态有街道 (社区) 体育中心、 (社区) 公共运动场等, 处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中间层, 是高低级体育空间的衔接层,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居住区级公共体育空间的主要形态是健身苑等。居住区内人口密度较大, 是构成社会和组织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居住区级公共体育空间是当前我国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规划和建设的重心。小区级公共体育空间的主要形态是居住小区内的健身区域 (健身点) , 处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基层, 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体育服务。

_南宁市李宁体育园, 由李宁公司投资经营。虽然是经营性的, 但却为附近居民提供了很大的休闲、运动的便利。

需要指出的是, 并不是所有城市都必须按照上述5个级别设置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而是要根据城市规模等具体情况而定。小城市的体育空间可能只有城市级、乡镇街道级、居住小区级3个级别, 而大型城市则5个级别都有,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张也可能会超出上述5个级别。

半径

城市居民对城市体育活动空间的需求与日俱增, 仅用数量和质量特征指标已不能反映人们是否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可达性的提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可达性有着不同的理解, 被学术界普遍接受的是将其定义为居民克服距离和时间等阻力到达某服务设施或活动场所的愿望和能力的定量表达。主要分类方式有个人和场所 (地点) 可达性、空间和非空间可达性、主观 (心理) 和客观 (区位) 可达性3种。其中个人和场所可达性最为常用, 前者是指居民在时间、空间约束下到达场所的难易程度, 主要反映个人的出行能力;后者是指场所的服务或影响范围, 主要反映场所区位的可接近性。评价可达性的常用方法主要有统计指标、出行距离或费用、最小距离、引力模型4种, 各有优缺点。出行距离法中的缓冲区分析、费用加权距离和网络分析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其中缓冲区分析是以场所为中心, 以最大服务距离为半径建立单环缓冲区, 分析缓冲区内外的情况;或以不同的直线距离建立多环缓冲区, 分析各层缓冲区内的差异性。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可达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一为居住地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通达性或阻力大小。通达性与可达性成正相关关系, 可用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和经济距离3种指标衡量。二为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吸引力。可用其提供服务的能力来衡量,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能力主要由其规模、内容、环境等来表示, 它与可达性具有正相关关系。三是城市居民的个人及家庭属性特征。居民的个人属性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个人收入、健康状况等;家庭属性主要包括家庭组成、家庭收入、家庭生命周期、住房情况等。3个影响因素中, 空间通达性或阻力是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可达性的研究基础。

_某城城市公共足球场。像这样的球场在中国城市今日已很少见, 城市日渐被高价楼盘占据。很多体育人士分析, 这也是今天的中国足球出现人才断供的一个直接原因。

可达性作为评价空间公正和社会公平最重要的因子之一, 为城市空间的规划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评价标准, 其评价结果对于规划和优化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整体结构体系, 特别是对确定各级公共体育空间服务半径大有裨益。早期关于可达性的研究常采用问卷调查法, 目前多采用居民调查与Arc 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各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都有一定的服务范围, 在该区域范围内, 能够吸引居民到此参加体育活动。在城市人口及空间要素均匀分布的理想状态下,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应为圆形, 圆形的半径就是其服务半径, 即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与最远需求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服务半径反映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能力和吸引力, 是政府规划、布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讲,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规模越大, 服务半径越大。

另外,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还与项目设置、设施齐备程度、价格、服务质量等有一定的关系。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应具有良好的可达性, 其可达性评价是确定其服务半径的关键。政府政策性文件与学术界研究对居住小区级、居住区级、乡镇街道级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意见基本一致。如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居民到达健身点、健身苑、社区体育中心的出行距离分别为500m、800m~1000m、1500m等, 但对地区级和城市级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却无明确规定。

城市空间结构低碳化, 与当前世界范围内所倡导的绿色出行理念相呼应。基于城市居民体育活动行为与城市空间互动机理, 从体育活动—移动系统的组织及绩效出发合理布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是规划的重要依据。与各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相对应, 居住小区级和居住区级公共体育空间的设计应基于步行可达, 乡镇街道级主要基于非机动车可达, 区县 (地区) 级和城市级公共体育空间主要基于公共交通可达。

各级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受城市自然地理条件、人口分布情况、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等诸多因素影响, 因此具体到每个城市的每个体育空间, 其服务半径都会不尽相同。但不同级别的体育空间, 其服务半径应有一个相应的范围, 在此范围内, 居民会到该体育空间进行体育活动, 否则很可能导致该体育空间对超出出行能力的部分居民失去吸引力。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与可达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有当服务半径小于或等于居民所能承受的时间和距离成本上限时, 居民才可能被吸引到该级体育空间进行体育活动, 否则将会制约居民的体育活动行为。这种制约或是减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 或是直接导致居民放弃参加体育活动。因此, 应在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地划定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半径。

选址与布局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选址与布局是否合理, 可以从公平和效率两方面进行评价。公平即是从为居民服务的角度出发, 科学地设计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 覆盖所有居住区, 惠及所有城市居民。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作为一种福利设施, 大多是由政府拨款或公益基金建设而成, 其使用范围应面向全体居民。效率就是高效地配置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资源, 从政府和规划者的角度, 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进行统一规划、组合配置、集中建设、综合使用, 以达到节约成本, 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效果。城市空间的有限性要求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选址与布局须讲求效率, 既要有一定的覆盖面, 又要按照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现状进行规划布局。用公平和效率相结合的视角分析问题, 为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规划建设提供价值取向。具体应做到与城市自然地理环境相一致, 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相一致, 根据居住空间结构 (人口密度分布) 进行布局, 应设置在交通便利的地点, 并与其他服务设施形成组团。

常见的选址模型有最短距离模型、最大覆盖和最少花费模型3种。过分地追求出行距离最短或最少花费, 会导致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小规模分散布局, 从而丧失效率;相反, 过分追求利用效率, 则又会导致大规模集中式布局, 从而无暇顾及公平。前一种情况,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可达性虽好, 但由于规模的限制, 其服务内容设置比较简单, 不仅不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需求, 还可能会给政府带来高昂的成本;后一种情况,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规模较大, 服务内容较多, 但由于可达性较差, 出行能力弱的居民可能因不愿或无力承担较大的距离, 从而导致该部分居民放弃体育活动。并且由于级差地租的存在, 此种情况下政府付出的成本不一定低。由此看来, 完全的体育空间公平是不可能的, 规划者能做的只是在效率 (成本) 和公平之间权衡, 如何把握一个尺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若单方面考虑出行距离最短或覆盖范围最广, 则可能导致体育场所过密或过疏的问题, 因此, 应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此外, 城市某区域的中心位置是该区域内居民出行花费最少、覆盖范围最广、出行距离最短的最佳位置, 但该点也是其他设施共同争夺的区位, 是该区域地租最高的地点。因此, 从节约政府和居民双方成本的角度, 地租和交通费用之和最小的点, 是体育场所选址的最佳区位。

原来“见缝插针”式的布局理念只能解决暂时性的问题, 不利于形成全局和长远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网络体系, 更无暇顾及公平和效率。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选址和布局需考虑的因素虽多, 但所有因素中最基本、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口因素。这是因为,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归根结底是为居民方便地参加体育活动而规划和建设的, 其选址和布局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与城市中各区域居住空间结构相吻合。影响居住空间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 (1) 居住人口分布。居民体育活动作为城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其出行主要是从住所出发, 到达体育空间, 停留一定时间, 然后回到住所或转向其他类型的活动, 因此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与居住区分布情况有密切的关系。 (2) 居住人口规模。居民都是潜在的体育活动者, 在某区域内居民对体育空间需求程度一定的情况下, 随着人口数量 (密度) 的增加, 对体育空间规模的需求也将增加。 (3) 居住人口结构特征。不同居住区域内的人口结构有一定的差异性, 而不同年龄、性别、阶层的居民对体育空间的服务内容具有不同的需求, 服务内容和项目应根据居民的需求进行设置。 (4) 人口流动趋势。随着郊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居住人口不断迁出城市中心区, 逐渐向郊区集中,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建设重心也应由中心城区转移到郊区人口较为集中的新城、新市镇和中心村。

_快乐踢球的孩子们。孩子是国家的未来, 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快乐。

_利用城市简陋的公共体育设施锻炼的市民。体育的存在, 是紧张城市生活的润滑剂, 这种润滑的作用, 应该更多体现在城市空间里。

由于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 在城市中均匀地布局体育空间并不一定能真正地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目标, 在无人居住或者无居住规划的区域 (如商业区、工业区) 内建设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是毫无用处的。正因如此,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布局应基于城市居住人口分布情况进行规划和建设。在此问题上, 存在两种观点: (1) 基于城市中当前实际的居住人口密度分布进行建设; (2) 依据已规划的居住空间进行规划和建设。笔者认为两者并非矛盾:短期内, 可以先根据现有城市人口密度分布情况进行重点建设, 以满足现有人口的需要;从长期来看, 则应根据城市居住空间结构规划来合理布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因为住房一旦规划建设, 短期内不可能有颠覆性的变革, 只能在漫长的城市更新过程中逐步置换。理想情况下,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应选址于其服务范围内的人口居住密度重心, 这样才能保证可达性最佳, 兼顾公平和效率。因此,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选址不一定在某区域的几何中心, 只有在人口密度均等的情况下两者才会重合。

数量及规模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数量及规模的确定, 应将其置于一定的空间布局之中才有现实意义, 才能兼顾公平与效率。一般来讲,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数量的确定, 应与区域内的人口规模相适应;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规模的确定, 主要依据全民健身计划中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进行计算。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数量的确定以乡镇街道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3个级别的体育空间规划建设为例, 设某地区含5个乡镇街道, 每个乡镇街道均有4个居住区, 每个居住区内有5个居住小区;设地区、乡镇街道、居住区、居住小区内的人口数量分别为100万、20万、5万、1万。研究表明, 社区体育中心 (相当于本研究中的乡镇街道级) 服务人口10万, 健身苑服务人口5万, 健身点服务5000人, 则可推算出乡镇街道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公共体育空间的数量依次为10个、20个、200个。

从现实情况来看, 现阶段我国单中心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普遍符合距离衰减法则, 即由内向外, 随着离心距离的增加, 居住人口密度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即便是多中心城市, 也同样存在围绕各中心的距离衰减规律。单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讲, 由内向外,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密度可以逐渐降低, 但如此一来便造成可达性差, 有失公平。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较高, 若仅按照服务半径来确定数量, 则易造成内圈层负荷较重, 而外圈层少人问津的情况。因此, 可在密度较高的区域设置功能单一型公共体育空间组团, 使各组团服务内容存在差异, 服务项目则应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而在密度较低的区域则应配置综合型公共体育空间, 并根据居民需求设置相应的内容, 但同一项目的规模不宜过大, 即遵循小而全的配置原则。

按照《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年) 》, 至2015年,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到1.5平方米。以此为依据, 5个级别的体育空间面积之和, 除以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人口总数, 应该等于或大于1.5平方米。各级体育空间的总面积除以该级体育空间的数量, 即为该级别体育空间的面积。但各级体育空间权重指标的确定是个难题, 希望在后继研究加以补充。

不同的城市, 因其自然地理环境、城市空间结构及发展趋势不同, 对各级体育空间的具体布局模式、要求有所不同, 但总的原则是兼顾公平和效率。公平和效率是一把“双刃剑”, 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考量。过分追求效率会导致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过大、可达性差;过于追求公平则会造成小而散的布局模式, 易导致闲置浪费。应做到合理划定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等级体系;根据各级体育空间的可达性, 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根据城市居住空间结构, 布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根据各区域人口数量 (及密度) 和中长期发展目标, 确定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数量及规模。

公共空间设计论文 第2篇

关键字:城市规划;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1.关于城市公共空间

1.1基本概念

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是城市公共生活的主要载体,公共空间主要由公共产权用地上相对独立完整的公共空间和私有产权用地上的附属公共空间构成。前者包括街道、广场、河道、公共绿地等,后者主要指建筑后退红线形成的临街空地、小广场、街区内院、底层架空的骑楼空间,以及跨越不同用地范围通向地铁站等交通枢纽或重要城市公共设施节点的空中连廊、地下通道和公共垂直交通空间等。

1.2现实意义

——使用功能

城市公共空间为人们的日常活动和游憩提供场地,为其精神层面的交流共享提供平台。舒适开敞的公共空间给人以积极的外在影响,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增强社会凝聚力。

——生态功能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过渡空间,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着城市人工与自然的整体平衡与良性循环,并肩负着实现市民大众 “诗意栖居”的理想。

——景观功能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的“客厅”,展示着城市的形象与面貌,体现了不同城市的体制与内涵。优美的空间设计给人以艺术感和享受,增添城市魅力。

——避灾功能

城市公共空间结合生命线工程、道路等共同组成城市防灾避难体系,是灾时疏散的主要空间载体,对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有着重要作用。

2.城市公共空间面临的一些问题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兼顾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的青睐。因为良好的居住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与文化底蕴浓郁的人文景观完美结合所创造出的开敞空间,不仅可以放松身心、陶冶情操,还可使市民素质得到提高, 提升城市形象。然而,目前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2.1唯设计师的设计

自从诞生设计师这一职业后,那些没有设计师的公共空间的丰富的含义似乎便失去了。设计师或为他自己而表现设计,或为他所依附的神权、君权、财权或机器而设计,却忘记了为人和生活的人而设计。只要简单地回顾一下城市景观的历史,人们实际上很少在为人而设计。这里的“人”是指普通的人,具体的人,富有人性的个体。

2.2被挤压的公共空间

传统的中国社会,公共空间一直挤占私人空间。公共的力量是那么凶悍,有时甚至连家庭也成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但现在,对公共空间的挤占已变成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全球化、商业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变成越来越独立的个体,由于经济利益和自私心理的驱使,人们不断扩张自己的私人空间,把公共空间压缩到最低限度。

2.3人文自然空间的破坏

所谓公园地产项目大多数是借景、卖景,与风景并没有直接的交流关系,从而导致人文自然空间的破坏。公园地产是否值得开发以及风景区的开发价值问题,关键在于资源是不是得到了保护、实现了更高的开发价值。文化保护区或者公园区域的地产开发首先要有社会责任感,站在保护的角度去做。

2.4欧式化显现严重,效仿成风

现在许多城市广场、街旁绿地、公园等公共景观空间,大量充斥着罗马廊柱、欧式建筑。欧式广场、喷泉、拱廊、罗马柱等挤满了城市公共空间,似乎只有沾上欧式风格,才能提升环境空间品味。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出现一些欧式风格的设计无可厚非,不同的设计风格、不不同的民族特色,可以增加设计的新奇感,可以丰富景观环境。但是,千篇 一律的模仿,将会造成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千城一面”。

3.几点建议

公共空间的概念在不同的城市会有不同的含义,各城市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出发,制定自己的城市公共空间管理方法。在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场所精神的、有特色的、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

3.1“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能够创造条件,让人在其中有愉悦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在这样的设计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的活动获得亲切、舒适、自由、愉悦、轻松、有意味的心理感受,那是一个展示自身价值的空间,是一个供人分享、同欢、看和被看的所在,是寄托希望并以其为归属的地方。

所以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母体,以人性为核心,以文化为背景,以价值为重点,运用新的价值观念。寻求文化,人,空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建立符合人性的设计理论框架,探索具有健康人格和现代人性价值的、真正以人为主体的城市公共空间。

3.2横向对比,明确建设目标

研究了国外著名城市如旧金山、温哥华、伦敦、新加坡等的公共空间规划和实践经验,结合自身城市建设目标,建立“公平”与“活力”的有效机制。

“公平”,意味着充足合理、机会均等 ——平等地为所有人提供户外公共活动的条件与机会;

“活力”,意味着联系方便、激发参与;而实现“公平与活力”,则需要一套务实的设计、实施和管理一体化的公共空间规划管理体制。最迫切的现实任务是“公平”

3.3以新的角度进行公共空间的设计

现代好多的城市空间脱离了城市的历史、环境和人文背景,使人们在其中丧失基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要重新建立这种品质,必须重视具体的有特色的场所的营造,重视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的实际联系,加强多用途、多层次的绿化开放空间体系的建设,满足不同年龄、性别、爱好和收入的居民在不同时间的不同需求。

4.小结

从人的需求、文化、自然和空间本身的因素考虑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重视特色场所的营造,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找相应的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城市公共空间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将更好地发挥休闲娱乐、康体锻炼、聚会等功能,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

参考文献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空间搭建 第3篇

摘要:“三通两平台”建设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性工程,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体现着教

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教育资源 公共服务平台 空间 建设

一、建设背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并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的具体要求,这对进一步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空间的搭建可以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提供网络学习空间,所有开通空间的学校、教师、学生既能在这里下载使用免费资源及应用,也能选购付费资源及应用,还能销售或分享自制的资源。平台以政府投入提供公益服务为主、市场提供增值服务为辅、个人资源自由分享与交换等多种运营模式来促进教育资源灵活应用,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空间的建设

此平台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建立空间,包括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机构空间、班级空间以及教育企业机构空间,成为人人学习的空间。打造出教育机构、教师、学生在网络上从事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一个集教学应用、教学内容、教学工具、教学交流于一体并可定制、可编辑的个性化信息门户。

1.机构空间

教育行政机构空间:教育行政部门机构空间与下级机构空间之间建立联系,机构空间之间通过自动获取相关机构门户网站或由机构管理员在机构空间上发布相关信息,下级机构会自动看到上级机构空间所发布的信息,其他用户空间访问机构空间查看信息、留言,或在线互动解决问题。

学校空间:学校空间会自动获取展示学校门户网站内容,班级信息、教师空间成员、学生成员和学校应用、学校校本资源以及空间管理员发布的学校通知、公告等信息,平台自动将这些信息推送到相关教师、学生、家长手中。

班级空间:按现实班级打造虚拟的网上班级,满足班级学生、教师和家长在线上、线下、课堂内、课堂外的立体化互动交流以及共建、共享班级资源,班级空间提供班级展示、师生交流功能,以此拓展传统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结构,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了更加开放的互动交流平台。

企业空间:教育企业在企业空间中发布企业所研发的教育新产品、新应用产品的详细信息、使用帮助以及产品的售后服务等信息供学校、教师、家长选购。

2.用户空间

教师空间:满足教师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师网络工作与学习空间,主要围绕教师的课前备课、课中授课、课后作业等多种场景,包装系列应用,实现云端资源直达课堂、云端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常态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围绕教师的教研提供系列应用。教师空间主要展示教师所发布的资源、心得、文章、照片、作业答疑、个人作品等信息,教师登录空间后可以维护个人备课本信息,空间会同步推送当前教师教学中所需要的资源,教师通过空间发布作业、通知,上传分享教学资源,让学生和家长进行查询。此外,教师还能发起一些教学活动,通过活动与家长交流如何教育孩子,带动班级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答疑解惑。

学生空间:主要面向中小学打造的交互式、个性化、自主性的网络学习空间,内含形式多样的学习、课外拓展和互动娱乐方面的应用,实现学习方式的优化,学习资源的共享和学习主体的互动。学生进入空间能够查询、下载优质的教学资源学习,方便学生学习其他名校教师的教学资源,记录并分享自己的学习笔记、学习心得以及与教师交流、互动等。系统自动记录学生学习轨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

家长空间:家长空间是专为学生家长设计的网络空间,家长在空间中即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掌握孩子的在校情况、查看孩子的学习成绩、了解孩子的成长曲线、与教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与家长交流孩子的教育心得等。随时随地与教师沟通,做到真正的家校互通,实现零距离沟通。

3.专题空间

名师空间:设置名师空间专栏,组织名师团队开发各类精品资源,并向各类用户提供精品资源,平台为名师设置专用专题门户,向用户提供各名师团队详细介绍以及精品资源信息,用户使用名师空间里的精品资源,并对资源进行评价,与名师进行在线交流活动。任何教师只需要通过一台电脑和一个麦克风,就可以为省内或全国各地各年龄段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在线辅导和教学服务。平台为教师提供课件管理、课程教学、答疑解惑、学员评价等功能模块,从而达到让教师为学生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辅导答疑,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信息化理念。

教研空间:教研空间是省、市、县、校教研部门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主题空间,教研空间应具备建立跨区域的教研小组、设置教研课题、布置教研任务、开展教研讨论、形成教研成果等功能。

其他空间:平台应支持组织空间授权个人用户创建专题(扩展)空间,如学习小组空间、兴趣社团空间等。此类空间共同特点是有明确的管理责任人员和讨论主题(话题)、成员自愿加入(或由管理员邀请加入)、有自己独立的内部共享信息和信息发布平台。

三、空间交流共享

1.家校互通

家长通过家长空间查看孩子的个人信息、上课课表、各位任课教师的联系方式、在学校的考勤情况、日常表现、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情况,接收学校、教师发布的通知公告,获取孩子最新的测试成绩,进入班级群同教师和其他同学家长沟通,观看平台推送的名师课堂视频。学生通过学生空间来查看个人课表、任课教师个人信息及联系方式,获取教师发送的家庭作业,查看个人考勤记录、日常表现,进入班级空间上传照片与师生沟通交流,观看教师或系统推送的视频等教育资源。

2.网络云盘

网络云盘提供个人空间、机构空间的私有云、公有网络云盘服务,供各类空间用户上传自己的资源到云盘空间,用于课堂教学或与其他用户分享,用户使用离线下载资源库资源后系统会自动保存至教育机构云盘空间,如果学校接入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私有云存储系统,则自动将本校教师下载的资源保存至学校私有云的空间中就近访问,云盘覆盖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系统,方便用户分享个人资源。

3.社区生活

通过个体空间的社区交友网络功能,为各级用户提供与教育相关的社区(社交)生活功能,通过基础性的空间更新、评论、私信、话题等功能实现如个人空间展示、资讯公告、个人动态、资金账户、个人相册、网络日志、课程表等功能,以此让个人空间使用生活化、便利化、常态化。

网络学习空间的创新不仅要支持有组织的课堂教学,将原有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映射到网络上,而且要能够支持、促进自组织的泛在教学,服务于教学的新体系、新模式。

四、结语

建成后的平台能推动数字化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普及应用,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提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服务,利用平台空间中的教学应用系统,各类教育人群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习评测、家校互通、资源建设等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实现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装备的作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人人通”,实现教育部门、学校与师生(家长)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切实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公共服务空间 第4篇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高速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尤其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地价的急剧攀升,高密度住区已经成为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紧张问题的首选。住区公共空间与大多数居民的生活和工作联系密切,承担着居民休憩、娱乐、交流的重要职责,对提高居民生活水准,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室外公共活动空间原本可以补偿居住面积内活动空间狭小的状况,但许多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却因片面强调图纸或想象中的秩序与美学,遮蔽了人真实生活中的微观体验,导致住区公共空间与居民的日常生活逐渐疏离。

香港作为东南亚乃至世界重要的金融贸易中心,拥有世界第三的人口密度1),却成功的解决了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香港的公屋2)也因为居民提供了人性化的住区公共空间而广受赞誉。笔者希望跳出形式研究的常规视角,以一种贴近“日常生活”的视角研究香港公屋的室外公共空间,并借在香港中文大学交流期间,对一些公屋的室外公共空间进行了实地考察,以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可感知的细节的体察,找到香港公屋的室外公共空间设计对我国高密度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可资借鉴之处。

2 香港经验

2.1 城市:在城市中居住

(1)混合开发带来便利生活

自1997年开始,香港住区的开发逐渐转为多种功能混合开发的模式,一个住区通常会集住宅、交通枢纽、商业中心、休闲中心等功能于一体,住宅楼大多30层以上,坐落于具有商业或交通枢纽功能、同时兼具休闲娱乐功能的裙房之上,2~3层的裙房常常紧邻用地边界以获得最大化的商业价值,住宅则满足退线要求并能够保障住户隐私(图1)。这种多功能混合的开发模式,一方面使在此生活的居民就近解决衣食住行问题,还可为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与香港多数公屋住区一样,葵涌邨的底层裙房设有商场,兼具餐饮、休闲功能(图2),步行天桥直通地铁站,生活十分方便。

但是,这种自成一方天地的开发模式也难以避免的将住区公共空间与周边的城市公共空间隔离开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丰富的市坊生活和行为方式。

(2)土地、空间的高效利用创造新的公共活动场地

香港属山地岛屿型地形,再加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强有力的规划管控,导致香港的可建设用地十分有限。在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城市,高密度聚居是无奈之举,土地与空间高效利用也是唯一出路。香港公屋庇护了香港一半以上的人口,但是公屋的高密度却没有导致室外公共空间的匮乏与缺失。

香港公屋常常采用屋顶花园和底层架空的方式争取公共空间。3或4层裙房的屋顶成为公屋的入户层,被处理为屋顶花园的形式,在垂直方向争取了活动场地。屋顶平台经过精心的环境设计,设计交通路线、种植屋面绿化并布置休憩、运动设施,为社交和群体活动创造了空间(图3)。在公屋建筑的底层常常采用局部架空的形式,有围合的部分设置超市、幼儿园、养老院、社区会堂等辅助用房(图4);架空部分则成为交通或活动空间(图5),有着很高的使用效率。

2.2 场所:有归属感的场所

一个富有吸引力的住区公共空间应该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既能为处于高压力状态下工作的人士提供放松精神的优美环境,又能为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提供满足不同活动需要的场所,更要能够为居住条件狭小的低收入人群提供具有平等使用权力的室外活动场地。香港住区的公共空间肩负着多重功能,使各类人群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并收获归属感。

(1)安全便捷的步行环境

由于屋顶花园与地面公园实际上是分别对步行和车行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进行了分离,并限制机动车和自行车的进入,香港居民的步行环境故而十分安全。在香港,残疾人士和长期病患者分别占全港人口的6.3%和16.7%3),故而香港政府十分重视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盲道、残疾人坡道、升降机、图标和语音提示等设施为残障人士的出行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便利(图6)。香港政府在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展小区复康项目及另类服务模式,适切响应残障人士及其家人的需要,以有效支持他们在小区的生活和参与。

香港高温潮湿和随时会有强降雨的天气并未对人们的步行交通造成困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重要交通枢纽通向住区各建筑入口的道路上方都覆有遮阳雨篷,包括过街天桥、风雨连廊等。这些设施配合建筑底层架空、步行交通转换大堂等构成了完善的步行系统,不仅满足了提高出行效率和便捷性的要求,而且对住区外环境进行了领域空间划分,不同住区各具特色的设计还会带来丰富的空间与视觉体验(图7)。

(2)多样均好的生态景观

香港公民的居住面积因收入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对于室外公共空间却有着公平的使用权。由于公屋室内面积狭小,因此公屋的居民更愿意到附近的公共空间活动,公共空间也因此成为狭小住宅面积的补偿和延伸。与中国内地小区常见的集中绿地相比,香港住区并没有大片的集中公共绿地,常见的是在楼与楼之间围合的空地上种植绿化,形态变化多样并更接近人的尺度,即使是在屋顶,绿化的比例也很高(图8)。每个居民楼都能分享到品质接近的景观,并能就近参加室外活动。建筑底层架空也为高密度的建筑布局创造了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可能,改善了建筑周边的小气候。

(3)重视功能性而非观赏性

对于住区公共空间来说,其最大的意义莫过于满足居民活动、休憩、交往以及欣赏景观并兼具生态效应的要求,而内地许多小区的公共空间起到的仅仅是“小区美化”的功能,限制居民的接近、使用,退而成为一种“仪式景观”,与公共空间原本的意义背道而驰,成为一种大而无当的浪费。由于缺少活动空间,居民常常不得不聚集于商业广场或路边的广场进行活动,这也是内地夜晚市民活动常常见到的景象。而在用地紧张的香港住区,公共空间并不是以量取胜,而是特别注重使用品质和功能实用性。根据场地所允许的面积,尽最大可能的提供基本的休憩空间和服务设施,并通过精巧的环境设计,使住区公共空间物尽其用,增加其吸引力和趣味性(图9)。

2.3 设施:完备的设施支持

(1)社区公共设施

《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HKPSG)在第三节《社区设施》中指出,“多元化的社区设施乃是必须的,以便市民的生活可维持在适当的水平”。文中还列举了各类具体的社区设施:敏感社区设施、教育设施、医疗及保健设施、警署、裁判法院、惩教设施、消防设施、救护车服务设施、文娱设施、社区会堂及社会福利设施、邮政局以及公众殓房及殡仪设施共计12类公共设施,并对具体的设施及其标准作出了详细规定。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最大化的方便了居民的生活,并且收获了居民的归属感与满意度。

(2)社区活动场地

《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中还专门对康乐、休憩用地作出了规定,以保证满足居民对动态和静态康乐活动的需要。在香港住区中,体育活动场所及设施的设置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几乎在每个公屋的公共场所中,都设有羽毛球场、篮球场以及儿童活动场地,并配有滑梯、秋千等活动设施,并在需要的位置设置塑胶铺地,于细微处体现对居民的关怀。在活动场地附近,通常设有廊架、凉亭等,结合座椅设置,家长可以在附近休息并照看孩子(图10~12)。

香港住区公共空间所具有的多种类型和功能,使其能够为各种群体提供丰富多样的使用空间。在居住人数较多的住区,裙房部分会设有多功能厅,室外常设有广场,成为居民聚会、演出或交流的场地(图13、14),居民的交往受到激发,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鼓舞大家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建立和谐的邻里关系。

3 理论研究

公共空间在西方学者眼中之所有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因为是公共空间中的城市生活促使人们结合成了社会。而住区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是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见面的机会并容纳日常生活,更加具备着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公共空间才能够激发更好的使用行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哲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建筑理论家对城市日常空间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他们从与整个城市的关系以及从实际生活出发,对如何营造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空间展开了探索。

杨·盖尔(J.Gehl)在其主要著作《交往与空间》中总结了社区内居民的三类日常活动: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1],这三类活动共同使城市和居住区的公共空间变得富于生气。他曾明确提出,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生活,其次是空间,最后才是建筑。”[2]并认为公共空间的设计应强调空间的联系性而不是造成空间隔离,提倡紧凑宜人的空间尺度和开放与相互联通的空间关系;简·雅各布斯(A.J.Jacobs)在其著名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批判了现代主义规划思想与城市生活的隔离,提出了“Street Eye”这一概念,家中的主妇可以看到街上玩耍的孩子和正在发生的事情,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多种交流交换活动的机会,更因随时会有来自周边的目光监视而大大提高社区的安全性。在雅各布斯眼中,城市生活的本质在于它向居民提供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她提出应关注城市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的互动关系。希勒(B.Hiller)在其创立的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理论体系中,指出良好的街道网络能够创造更好的步行条件,并能激发人们的选择性和社交性活动。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在她的《日常生活》一书中则系统地阐述了她对日常生活的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为日常交往提供场所的‘日常空间’”。[3]

尽管关注的视角各有不同,但学者们都意识到了复杂、无序的社会和城市环境在现实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积极的社会意义要远远超出物理空间形式的意义,而这正是我国目前住区建设实践中常常被人忽视的问题。

4 结论:走向营造“日常生活”的住区公共空间设计

通过对香港部分公屋公共空间的调研以及对公共空间相关理论的研习,可以大致找出能为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良好物质基础的公共空间所具备的一些共性,笔者总结了六个方面以供讨论。

(1)回归生活

设计者不应该是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独裁者,而应以使用者的身份积极介入住区生活,体察住区居民的切身需要,摆脱单纯从平面图形出发的设计思路,从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才能使住区公共空间伴随生活本身不断更新、完善,使住区公共空间真正回归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成为具有无限生长力的场所。

(2)激发交往

住区公共空间是人们交往活动的载体,因此住区的公共空间应该与居民的生活行为相契合,并且成为激发人们进行更好的交往和交流的容器。住区公共空间设计要能吸引人接近、停留、进而展开交往,就要以人们的需求作为出发点,一方面,设计者应该为居民提供开放的、具有一定适应性和发展余地的活动场所,以应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多样性、复杂性;另一方面,设计者应为居民的活动提供活动所需的设施,如座椅、绿篱、游玩设施等,让人在公共空间中可坐、可靠、可观、可谈,进而激发和扩大居民交往的内容,为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文化交流和社会交往提供更多的可能。

(3)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的居民应该具有其所在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话语权。设计者在了解弱势群体的真实需要以后,其所做的设计才有可能体现居民多样化的要求。通过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设计,能够保证公共空间的公平、民主和平等,使住区公共空间真正为使用者服务。另一方面,只有当居民自发地、积极地参与到住区公共空间的活动中去时,公共空间才会产生意义,因此,住区公共空间需要具备吸引居民前往并参与的特质,例如,提供一些座椅、表演场地等,可以吸引人们以观望的方式被动参与到其他人的活动之中;还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活动设施,如羽毛球、兵乓球场地、健身器械等,使人主动参与到公共空间的活动之中。

(4)安全便利

安全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要求。步行环境为人们在公共空间的停留、接触创造了条件,并能保证公共空间的安全与活力。对住区公共空间进行恰当的设计、对物质环境进行合理利用——如合适的步行距离、小尺度和连续的空间序列——能够确保公共活动的安全并有效抑制犯罪行为的发生。

便利是住区公共空间活力的保障。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应该使居民,尤其是残障人士能够就近方便的获取生活所需、便捷的到达公共空间。因此,公共服务功能的合理布局、步行距离的科学计算、无障碍设施的人性化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

(5)场所认同

人们总要生活在一定的场所中,场所为人们提供了生活的背景,反映出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所处的环境特征。人在与场所长期的相处中,无意识的积累形成了与场地的情感联系。如果能在设计中体现记忆的痕迹并将其延续下去,创造具有深度感染力和地区特色的公共空间,便能增加人们对场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使人和住区公共空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6)生态调节

住区公共空间对于调节住区微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呈现自然景观具有重要作用。住区公共空间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并应与城市的公共空间及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住区公共空间的环境设计不仅仅是绿色植物配置的问题,还应考虑建筑总体布局、建筑与场地的关系等问题,并应尽量将其与城市公共空间连成网络,从而帮助我们建立与自然的亲密联系。

“日常生活”的视角是以一种自下而上观察住区公共空间的视角,从“日常生活”出发的设计不是一种标准化的设计方法,它可以作为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起点。透过在这一视角下对香港公屋公共空间的考察,会给我国高速城市化背景下高密度住区的公共空间设计带来一些启示,促使设计者关怀住区公共空间的真正使用者的需要,也使住区公共空间呈现出复杂而又生动有序的生活面貌。

摘要:以“日常生活”的视角对香港公屋的室外公共空间进行亲身观察和体验,从城市、场所与设施三个层面分析了香港住区公共空间的特征及其与居民日常生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对“日常生活”相关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强调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应注意营造“日常生活”,总结并讨论了营造“日常生活”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回归生活、激发交往、公众参与、安全便利、场所认同、生态调节,以期在今后的住区建设中能够高效利用国家土地资源、提高低收入者的室外空间环境质量。

关键词:日常生活,香港公屋,住区外部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丹麦]扬·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丹麦]扬·盖尔.人性化的城市[M].欧阳文,徐哲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

[3][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日常生活[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8.

[4]缪朴编著.司玲,司然译.亚太城市的公共空间——当前的问题与对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80-182.

[5]吕小辉.“生活景观”视域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110-125.

[6]郭菂.经济适用房小区户外环境的强调功能设计——以香港公屋、新加坡组屋为鉴[J].中国园林,2008(07):56-60.

[7]张杰,吕杰.从大尺度城市设计到“日常生活空间”[J].城市设计,2003,27(9):40-43.

创客空间服务方案 第5篇

一、预期目标及整体设想 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

指导思想是探索创新创业企业做大做强的新途径。通过激发民众、大学生和企业高科技人才为主的各类创业者的创业热情、提升创业能力,以市专利转化促进会为依托,建设创业实训众创空间,孵化一批自主创业实体,以点带面推进我市“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新型战略和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以及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整体思路是以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器为突破,夯实科技发展基础;以增强科技孵化能力为重点,打造“大众创业服务、万众创新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众创空间”服务平台;以市场为导向,采用现代企业和科技管理运营模式,充分利用社会及民间资源,强化与大专院校、科研部门的技术联合,为广大创新创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空间,以创业促进就业,孵化培育一大批创新型小微企业,形成新的产业业态,为建设创新创业型潞城提供科技支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工作目标

坚持由政府组织(利用)社会资源搭建平台、出台扶持政策,相关部门落实职责、开展帮扶服务,委托管理,众创空间作为实体、独立开展工作。将产学研孵化众创空间建设和创业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项目营运模式以创业者主导和专家指导相结合;项目营运和创业实训相结合,建设1个“产、学、研”为一体,培训、实训、孵化一条龙的综合性创业众创空间。将全市通过创业意识培训与创业能力培训的创业者全部纳入实训对象中,对通过实训与创业项目评估的创业者进行系统孵化,进一步形成一套操作性、实用性强的企业创业辅导实施方案,实训众创空间每年至少扶持x人自主成功创业,带动xx人就业。

二、管理服务体系

众创空间须具备九项基本职能

协助孵化实体解决生产经营场地和基本办公条件;为孵化实体提供咨询、物业、商务、会展、信息等服务;协助孵化实体办理开业手续;协助孵化实体落实有关创业优惠政策;帮助孵化实体进行风险投资、项目申报、科技开发、企业策划、国际交流、专利技术转化;帮助孵化实体代理人事、工商、财政、专利、法律等相关事务;免费为孵化对象开展创业指导培训和企业管理业务培训;做好宣传发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与氛围;免费为孵化对象提供创业项目,提供经营管理服务,定期和不定期对经营者提供咨询服务。

政府扶持众创空间建设

众创空间按规定提供场地及跟踪服务效果明显的,政府给予众创空间一定额度的孵化补贴;众创空间为孵化对象开展免费创业指导培训的,经培训前申请,培训后审核、报批,按再就业资金管理规定申请给予职业培训补贴;众创空间为孵化对象免费提供创业项目的,该项目平稳运行三个月以上,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给予众创空间一次性、适当的项目奖励;对在创业促就业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众创空间给予相应表彰和奖励。

三、日常管理标准及措施 第一、园区进驻企业孵化服务流程 入孵企业审核标准

1.企业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资格,产权清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运行机制较好;对没有企业机构的自然人,需要具有开发优势并已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或具有开发实力的科技技术,使之需要具有法人资格。

2.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拥有高新技术领域的成果{包括转让接受的科技成果},技术水平高、产品市场潜力大的优先入驻,经济效益显著的优先入驻。

3.企业法定代表人要有市场开拓、创新能力强,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

4.企业需要具备拥有一定数量的专职研发、研究人员。5.企业或个人需要有明确的企业章程,严格的技术、财务管理制度。

6.开发研究的项目要求工艺先进,无环境污染,或经处理后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7.诚实守信,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具有典型示范作用。8.参加创业培训并获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提供“创业策划书”、“项目可行性证”等有效材料,同等条件下优先入驻.入孵企业申请工作流程

1.咨询了解孵化中心机构,确定个人或企业法人代表是否符合入孵企业审核标准。

2.个人或企业法人代表,在中心填写信息,信息核准后,说明孵化目标和要求。3.提交申请入驻材料。(1)、创业项目申报表;(2)、创业计划书;

(3)、项目相关管理制度、项目章程;(4)、项目负责人简历及身份证明复印件。4.经过创业项目评审专家小组综合平衡后审批; 5.通过审批的项目签署《孵化基地入驻协议书》

入孵企业监管机制

1.企业必须是榆林市注册,符合榆林市产业政策的;

2.立足特色榆林市资源、可再生能源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工艺先进,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政策要求的企业或科技自然人; 3.以自主电商为主,商品化、产业化前景较好,市场潜力较大的; 4.企业负责人熟悉本企业研究开发(或公司内具有熟悉本企业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

5.企业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运行机制良好的; 6.企业财务制度健全,有与其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资金投入的;

7.接受创业服务中心管理并签订入孵合同的。

8.入孵企业由创业服务中心初审后,报榆林市审核批准。9.督促企业负责人在接到进驻批准通知后5日内与孵化基地签定正式合同,并根据申报书和合同书要求,认真编写《创业孵化基地经营计划》,并报送中心备案,作为项目实施和检查的依据。10.对入孵企业进行监管。入驻企业如在孵化实践中,需要改变预定目标、变更孵化项目内容或终止孵化计划时,企业负责人须提前一个月向孵化基地办公室提出报告,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更改项目计划。11.对孵化计划执行不力或确实不能完成孵化计划的企业,应提交到管委会讨论决定孵化资格。对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立即取消入孵资格,并配合相关部门追究责任,同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12.孵化基地管委会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定时对入孵企业进行检查。13.行使监督职能,对活动开展少、效果不佳的企业,孵化基地对其亮黄牌,甚至收回场地,终止孵化计划。14.每月一次例会,各企业必须准时到会,如有事者必须提前向管委会请假,并配合创业学院开展活动,否则按旷会处理,旷会由管委会发出书面警告,累计三次者,将严肃处理;,15.杜绝闲杂人等进入孵化基地,晚上九点以后非本企业人员一律离场。16.晚上需加班(周日到周四23:00以后,周五周六24:00以后),需提前到创联提出书面申请。17.企业内不得抽烟、饮酒、大声喧哗。不得带入与经营活动无关的东西及危险品。

入孵企业退孵章程

1、毕业孵化人群退出

1.进驻创业中心的企业孵化期限为1至2年;2.已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3.主导产品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4.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

5.企业负责人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6.企业技术力量能保证批量生产所需技术、生产工艺要求,一般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0%

1、首次沟通:双方通过电话或其他在线联系方式沟通、交流,初步达成合作意向。7.合作意向:明确项目报告内容、价格及进度排期;

8.确定合作:签订委托合同书,委托方支付50%预付款,明确双方负责人;

9.项目调研:任务分派到咨询师,收集项目相关资料,调研其竟争对方的市场表现; 10.11.项目编制:分析、沟通、项目讨论、展开整体项目编写; 提交初案:提交客户方案的主体部分(约60%内容),客户并 提出合理的修改方案; 12.方案调整:根据沟通基础对编制方案进行细化调整,初步方案客户确定已满意; 13.交付方案:支付项目余款,提交全稿文件,处理收据或发票等问题; 14.后续服务:继续与客户保持联系,及时解决客户的技术问题和相关咨询。

2、发展过程中人群退去

自动申请退出:因创业团队内部问题,负责人向管理服务中心提出退出申请,经管服务中心审核,终止协议相关手续后退去入驻企业如在孵化实践中,需要改变预定目标、变更孵化项目内容或终止孵化计划时,企业负责人须提前一个月向孵化基地办公室提出报告,未经批准。

3、责令退去人群

对严重违反孵化园区管理规章制度或考核不合理的团队,管理服务中心可提出终止协议,办理相关手续,责令无条件退出。1.利用场地从事违法活动的,如贩毒、嫖娼、聚赌、窝藏赃物等,并送交公安机关处理。

2.违反本地公安、卫生、环保、工商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条例的。3.在孵化基地抽烟、喝酒喝茶等娱乐活动的,不严格执行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屡教不改的。4.不按时上交财务报表、相关费用的。5.违反其他规定的。

四、管理重点难点和措施

五、与采购人以及其他单位的综合协调方案

六、特殊情况应急预案及措施

公共空间的建设 第6篇

当人们拥有共同空间和交流场所时,社会才能更融洽和谐。

公共空间,顾名思义就是属于所有公众的场所,无论男或女、老或少、穷或富,任何人都可以进人的领域,是市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它可以为建筑学中的实体空间,如城市中的广场、礼堂、街道、公园、图书馆等,也可以为虚拟空间,如互联网上的虚拟社区,以传播、沟通为宗旨的大众传媒自然也可充当公共空间。

在西方,城市中心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典型。早在古希腊时期,广场就是人们集会的场所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变迁,广场成为了城市的标志和象征,广场周围的建筑物更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部分。

2007~2010年,“德中同行”大型友好交流活动走访中国的南京、重庆、广州、沈阳、武汉和上海六大城市,以“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为主题与中方合作伙伴共同探讨未来城市的解决方案。在每座城市中心广场举行的“德中大道”活动将每站的活动推向高潮,并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利用”贡献了源自德国的创意。

2009年11月在武汉结束的“德中大道”活动迎来了60多万武汉市民的参与,是迄今为止武汉与德国规模最大的交流活动。“德中大道”建在了汉口的江滩公园,由十几座竹制展亭构成,这些可再生材质构成的“亭子”轻盈得如一叶叶扁舟,与绿荫相互掩映,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由歌德学院(中国)主办的“文艺亭”更是创造性地阐释了“公共空间”这一概念。中国旅德艺术家李继伟创作的名为“浮动空间”的建筑装置,从外形上看像一片浮动的落叶,流动、开放、似在不断变化。亭子内的设备与广场矗立的一个3米高的户外LED屏幕相联,随时进行视频直播或放映。依靠这些基本设施,文艺亭每天举办六七个不同的公共活动。

来自德国和武汉的作家、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与观众面对面,围绕一个主题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展开讨论。不管是话剧表演、行为艺术、朗诵会、摄影展、短片放映还是现场手工艺术创作、学德语等活动,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

武汉“月亮化石实验剧社”的四位演员只用椅子作为道具,表演了现代版的 《格林童话》,诠释出童话残酷血腥的一面;作家刘震云、方方和鲍尔吉-原野朗读他们在德交流时的博客,大家讲述各自的体验和收获;在“边界模糊的电影”为主题的那一天,在场嘉宾放映他们拍摄的纪录短片,引发了关于公共空间中的影像权利和接受程度的激烈讨论;武汉当地年轻摄影师还举办了一个“念旧的武汉”摄影展,勾起市民对于这个城市的共同记忆;武汉摇滚界元老、 “生命之饼”主唱吴维与研究新音乐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贾国平对话,引起音乐爱好者对大众和小众、主流和非主流概念的提问;文艺亭外的小广场上,凌云焰身体影像实验室即兴进行了一场肢体表演,在场围观了几百位市民,他们差不多都是第一次在户外观看先锋实验表演,有质疑,有不解,但几乎所有观众从头看到尾,有些观众甚至感动得热泪盈眶;在文艺亭内举行关于“艺术和公共空间”主题的对话,观众自发地将椅子搬进文艺亭,全身心地投入对话。活动的最后一天,文艺亭请来了著名作家余华、池莉、汉学家阿克曼以及洪晃女士开展一场关于“女性一文学一社会”话题的讨论,很多观众站在亭子外的大屏幕观看直播至结束。

应市民的强烈要求,德方在闭幕式上向武汉市赠送了“德中大道”文艺亭作为永久纪念。到今天,文艺亭依旧坐落在江滩公园,等待再次被激活。尽管“文艺亭”留在了武汉,我们并没有就此停止对公共空间可能性的探讨。今年,李继伟设计的几把透明椅将伴随“歌德沙龙”论坛活动游牧于北京的公共空间,专门为“德中同行”上海世博会设计的网上虚拟文艺亭也即将启动。

校园公共空间模型 第7篇

1 校园公共空间特性

与一般意义的公共空间相比,校园公共空间既具有一般公共空间的特质,又具有一般公共空间不具有的特殊性。校园内活动的人群相对固定,人群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人群具有的工作和生活目标具有相似性:知识和创新。此外,大学校园空间的物理形态有限,一般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食堂、运动场馆和学生宿舍。公共空间是连接这些地方的通道,既包括大通道也包括小通道。大通道如楼群之间的广场,小通道如建筑物内部的门厅、走廊。此外,餐厅作为一个流动人群通过的临时性空间,也是公共空间的一种形态。因此,大学校园的公共空间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校园公共空间是为限定的群体提供的场所;第二,校园公共空间具有有限的物质形态如门厅、走廊、餐厅等,并仅可以开展有限范围和种类的活动,如闲谈、就餐、小型活动等。

2 发展创造力的环境因素

影响创造力的因素是学习和交流机会[11],其中非正式交流机会是重要的环境要素[12],而公共空间为非正式交流提供了机会,从而激发灵感[13],将不同的事物关联在一起。然而仅当公共空间具备基本要素时,公共空间才可以真正起到激发创造力的作用。

3 激发创造力的公共空间模型

公共空间首先要吸引人流,其次应该使人短暂驻留,最后应提供交往机会或交流机会。为了激发创造力,公共空间需要提供动态信息,为了使人访问、驻留,公共空间应该提供服务功能。因此公共空间的基本要素为:通道、信息和服务。由此可建立校园公共空间模型。

模型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固定形态和可变形态两部分。固定形态包括空间、墙壁、桌椅、门、窗、入口、景观、空气流通、光线等;可变形态包括壁挂、装饰、海报、展板、模型、资料、音响设备、电脑、网络、电子屏幕等。此外,电源接口、灯光、音响、售货机、饮水机、临时桌椅、临时器具、盆景等既可以作为固定形态,也可以作为可变形态,取决于设定的可变性。其中固定形态提供宜人、便利的物理空间,可变形态提供信息流动载体以及交流载体。

固定形态的主要特点是物理通道,因此可以简称为通道要素,主要功能是方便展开活动、吸引人穿行和驻足。主要特点见表1。可变形态的主要特点是提供流动信息和交流的载体,因此简称为信息要素。信息要素的特点见表2。

介于固定形态和可变形态之间的组分主要特点是提供服务设施,因此简称为服务要素。服务要素的特点见表3。

4 结语

非正式交流机会可以促进创造力,公共空间提供非正式交流机会,从而可以促进创造力的发展。校园公共空间既有一般公共空间的特性,又具有限定人群和限定形态的特殊性。利用其特殊性可以建立促进发展创造力的环境。本文提出促进创造力的公共空间模型。模型有3个要素:通道、信息和服务。3种要素互相补充,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促进交流的环境,从而促进创造性的发展。模型的物质形态主要有门厅、走廊、餐厅、门前空地等,这些地方可提供低成本的公共空间。

摘要:分析了公共空间的特性以及发展创造力的环境因素,提出公共空间可以作为发展创造力的平台,为此公共空间需要三个核心要素:通道、信息和服务,详细讨论了三个要素的组成,提出了公共空间模型。

公共服务空间 第8篇

自2010年起,同方股份与中国移动就移动网关从终端、平台、服务等方面展开了深度合作,提出了基于大空间无线覆盖的建筑空间感知服务应用:终端采用无线感知设备,利用运营商无线网络传输信息,为建筑空间提供视频、语音、数据信息,从而实现保安、监护、监查、监测、报警、求助等多种B2B的服务应用;同时将原有的小空间监控——区域控制管理——社区控制管理——城市服务管理的多级别、多层次管理投资建设简化成为终端用户——统一服务平台两级简单的商业、服务层次。减少了多重管理平台建设投资和管理的使每一个用户都可以享受到易安装、易维护、低成本的贴身无线服务应用,同时也拓展了运营商的服务范围,带来了相关产业链的商机。

同方股份与中国移动合作的无线应用解决方案简称“宜居通”,该系统利用TD-SCDMA无线通信技术为家庭自动化信息服务、建筑商户小空间管理信息化、业务化提供了新的服务内容。系统可为家庭用户、小商铺甚至集团企业用户提供安防服务、语音通信、信息检测等。其终端产品现阶段在利用TD无线座机的基础上集成智能安防功能,支持如门磁、红外报警、烟感报警、温度检测等无线传感器。同时在宜居通业务运营平台的支撑下实现短信、语音告警和USSD远程控制。

宜居通业务架构如图1所示,其可以提供安防告警、安防联动、远程控制、消防监控、环境监测、数据采集、信息服务、远程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具有较好的扩展性,能够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宜居通业务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

(1)接入便捷

宜居通终端:采用TD无线座机,除通话功能外还集成多种智能家居应用,一机多用。

一键操作:宜居通终端可以实现一键布/撤防、一键呼叫,用户操作方便快捷。

业务运营平台:可以利用运营商建立的统一平台,无需另外投资。

无线设计:宜居通终端/传感器无线设计,无需布线,安装方便快捷。

(2)功能扩展强

支持多类传感设备:门磁、红外报警、烟感、煤气检测、温度、湿度等传感设备。

用户手机终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以多种方式实现对智能家电的远程监控。

宜居通终端:宜居通终端支持接入多类传感设备的信息,并能将监控指令发送到智能家电的控制芯片中,实现智能家电的远程监控。

业务运营平台:业务运营平台支持接收用户的监控指令并发送到对应宜居通终端上。

(3)集成服务全

多种告警模式:宜居通可实现本地、语音、短信等多种告警模式,对个别有需求用户提供人工外呼服务,保障出现险情及时通知到用户。

多种联动方式:宜居通平台可与物业、保安、公安等多个安全机关开展联动,提供安防远程监控管理界面,实现对巡检人员远程智能调度,大大提升了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应急处理能力,为用户提供及时的服务保障。

宜居通业务现阶段可以为家居智能化、社区信息监测控制、安保联动(安保公司、商铺、连锁店)、集团连锁经营管理等多种商业用户提供服务。应用于家庭,可提供安防监控、远程布/撤防、家电远程控制及与小区物管进行安防联动功能;应用于小区物业、安保公司,可提供告警集中监控、地图展示功能;应用于小商铺、连锁店、库房,可提供安防监控、远程布/撤防及与安保公司安防联动功能。业主管理者可用无线摄像机远程对商铺业务进行监测、决策。

宜居通在北京市朝阳区物联网产业示范区针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应用,朝阳政府从北京冬季可燃气取暖安全出发,实现了统一监控,降低了人民群众使用可燃气的安全危害;宜居通在重庆智能安防联动中应用,通过统一监控和指挥调度大大提升了多家企事业单位的安全防卫效率;宜居通在江西景德镇政法委进行针对地方安全的应用,在其牵头下的教育局、国土、国税等部门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更加绿色的公共空间 第9篇

一些传统意义上并不会让人想到“绿色”的公共城市空间正在大踏步地发生改变, 如体育馆、滑雪场以及城市广场。在纽约, 相对较新的时代广场地区已经成功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并与此同时降低了行人的交通伤亡率, 另有26处地点正准备效仿。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阿灵顿牛仔体育场在今年的超级碗XLV大赛中首次启用, 其采用了一个巨型的可伸缩屋顶和其他一系列节能措施。这一耗资1 300万美元的项目还特意在体育馆外开挖了一条小型河流, 种植当地的草, 树木和藤蔓植物。这样做的目的是营造一种氛围, 让体育迷们暂时不那么依赖他们的车。世界各地的其他体育馆设施中采用的节能措施还包括风力发电, 节能照明以及节水管理系统等。

滑雪场同样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降低维护他们场地的能源消耗。比如在新英格兰东贝克夏休闲滑雪场, 今年1月份这里已经建成全世界首个100%采用风能供电的滑雪场。

公共服务空间 第10篇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迅速城镇化时期, 伴随着城市的迅猛扩张, 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兴建。这些公共建筑项目或将成为城市中心区的标志物, 或将成为旧区更新的引擎, 或将成为新区建设的标杆, 在城市中地位举足轻重。然而, 其与周边地区不相符的巨大尺度与体量常常粗暴地割裂城市原有肌理关系。更由于多数公共建筑被直接围合在一块城市用地内, 以致公共建筑外部空间缺乏“公共性”, 最终造成城市空间公共性的逐步丧失。因此,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公共建筑与城市公共化融合的角度进行审视与思考。本文首先分析国内外公共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研究现状, 探讨了公共建筑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的理念, 并将此理念应用于设计实践, 对公共建筑外部空间的公共化融合做了有益的探索。

1 卓有成效的研究

关于公共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理论研究经久不衰, 比如诺伯格·舒尔茨、布鲁诺·赛维等理论家都有经典的论述。而建筑师则对公共建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有所偏爱。著名案例如世界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的飞鸟博物馆将建筑物的屋面作为城市空间的延续, 并向城市开放 (见图1) 。FOA事务所完成的横滨国际海港航站楼将不同标高的屋面连为一体, 通过扭曲、褶皱、剖切和升降形成一个连续的表皮, 为人们提供一个漫步和观景的平台 (见图2, 图3) 。Mecanoo事务所将著名的代尔夫特技术大学新图书馆的主体设计成一个巨大的楔形, 其倾斜的斜坡屋面一直延伸到地面 (见图4) 。这个草坪覆盖的坡屋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散步和休息的场所。

国内建筑学界对建筑空间的研究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做了众多有益的研究。而对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也形成一定的认识, 并有建筑师做出了积极的设计研究。

本人有幸师从魏春雨教授做了“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方面的设计实践。在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方案设计中 (见图5) , 建筑在不同方向上形成力感和动势, 象征着大自然中地质板块在自然力的作用而“凸起”与“折皱”, 顺势形成可供人上下的屋面。在湖南里耶 (秦简) 博物馆方案设计中 (见图6, 图7) , 建筑根植于原有环境, 顺应山势, 嵌入山体, 体型舒展。外部空间利用山势, 标高不同的休息平台连接不同的山体位置, 建筑“隐含”在山体环境间, 尽量少的触动自然环境。总而言之, 建筑室外及屋顶空间完全开放, 向公共化、社会化有效延伸。

2 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设计

公共建筑外部空间的公共化融合研究应在以下几个方向探索。首先, 从理论层面, 公共建筑外部空间趋向于由较封闭、较单调、私有化的空间向多层次、公共化、社会化延伸, 并更加融入城市生活。其次, 从实践层面, 设计中有意识利用基地地形条件、区位条件、城市立体交通系统以及其他各种资源, 并将此整合, 为公共建筑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创造条件, 使公共建筑深层融入城市景观及公共生活。再次, 从塑造精致城市的历史使命层面, 我国当今的城市建设水平较之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多数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城市及公共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公共建筑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也要立足于创造人性化的外部空间。

2.1 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的方式

1) 建筑契合地形。建筑主动适应特定地形, 如前述横滨国际海港航站楼、代尔夫特技术大学新图书馆及著名的夕照山公园等均属此类。

2) 建筑立体开放。建筑主动面向城市开放, 缝合城市景观, 俨然成为城市的一处立体开放景观。比如日本著名的六本木难波公园 (Namba Parks) 以及安藤忠雄设计的飞鸟博物馆等。

2.2 公共建筑地下空间的公共化融合开发

国内, 大中城市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尤其重视, 几乎达成共识, 同时也要采取卓有远见的开发方式。其一, 从城市系统性考量, 避免公共建筑地下空间利用各自独立。在城市核心区注重地下空间综合开发, 做到与商场、酒店、写字楼、地铁等顺畅连接, 便捷有序, 如位于上海陆家嘴的国金中心利用地下空间很好的衔接商场、酒店、写字楼、地铁等。其二, 从功能复合性及地下空间景观方面考量, 公共建筑地下空间应多功能复合, 如位于杭州钱江新城市民广场的地下商业街, 有序的串接市民广场、地下商业街及钱塘江观景平台等。避免城市地下空间环境差, 机械而且功能化。其三, 从无障碍、人性化方面考量, 地下空间的开发要体现对“人”的充分关怀, 比如注重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合理组织城市陈设、为城市低收入者提供便利等。

2.3 群体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

当前, 公共建筑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向群体建筑、城市综合体方向发展, 比如当下比较流行的商业综合体、电子商务城、总部经济区等。这些群体建筑呈现体量大、空间复杂、人流量多、交通错综等特点。应注意解决如建筑外部空间匮乏、开放交往空间较少、外部空间的人性关怀较低、景观单一、建筑间的联系割裂等问题。使得群体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更好地提高城市的品质。

2.4 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的人性化设计

当今的中国, 社会愈加进步、城市愈加文明, 关于人性化设计、无障碍设计、精品城市等常被提及, 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必然走人性化设计之路, 以应对精品城市建设、人口老龄化社会及对市民充分关怀等。哥本哈根等城市的成功经验在于步行优先原则进行“有机更新”。丹麦皇家艺术学院扬·盖尔教授概括为:“一个一度以汽车为主的城市中心, 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漂亮、更少污染和更少噪音。这种更亲切的新型市中心表达出了一种良好的开放性, 城市现在被更多的人以新的方式使用着”。

3 设计案例与探索

以上探索了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设计的理念, 本人在设计中也努力将此理念应用于实践, 对公共建筑外部空间的公共化融合做了有益的探索。

3.1 义乌国际电子商务城工程 (一期) 方案

义乌国际电子商务城工程 (一期) 位于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内, 是无形市场网上交易平台的重要组成, 将建成为全球网货配送中心、全国网商集聚中心、区域快递分拨中心, 及国内规模、设施、政策、环境等最优的电子商务园区 (见图8) 。设计中我们充分解读城市设计, 优化空间结构。

建筑群沿东西向的步行商务景观轴和南北向的次轴依次展开, 分别由10栋形态各异的建筑组成。方案通过位于二层、三层的景观大平台连接各产业楼、综合楼、宿舍、数据中心、展示中心以及配送中心等, 形成具有统一连续界面的特定城市景观。下沉式商业步行空间与一、二、三层的公共空间相互交错互动, 共同营造富有戏剧化的空间, 处于空间之中的人们通过楼梯、扶梯实现上下间的流动。人性化景观平台的设置最大限度地实现地块内相对人车分流。大平台向各方伸张通过景观坡道、楼梯、扶梯和地面连接, 并向东一直伸展至景观核心区, 强化建筑群与城市公共景观的衔接。

我们在本案设计中, 首先, 有意识将公共建筑地下空间的公共化融合开发理念贯穿于设计之中, 将处于主体建筑庭院内的地下空间敞开, 形成完整的地下商业街区, 与地上空间无异;其次, 我们将功能各异的群体建筑外部空间通过位于二层的大平台串接, 形成有机整体, 方便各建筑间的联系与互动;再次, 我们尤其注重建筑群与城市景观公园“人性化”连接, 大平台跨过城市道路, 延伸至城市中心公园, 体现对“人”本身的关怀。

3.2 义乌开发区总部经济A组团方案

义乌开发区总部经济A组团位于义乌经济开发区中心区, 总用地41 374.25 m2。A, B组团沿城市主轴东西侧对称布置。在A组团方案设计中, 我们将非本次招标范围且与A地块联系密切的B地块一并思考, 将它们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这是本案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也是城市规划的必然选择。

该方案从城市核心区块群体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层面进行积极探索。用椭圆形巨型连廊及过街天桥将A, B地块联系成整体, 实现下部几层公共商业空间使用的便利性。结合二层的弧形连廊, 使地块内的每个单体都可以达到充分的共享和交融, 形成具有统一连续界面的特定城市景观。弧形连廊贯穿A1, A2, A3, A4, A7的二层平面, 增加了交往休闲空间, 犹如一条飘带, 柔化建筑本身在城市里坚毅的表情。人行天桥实现地块内相对人车分流, 在天桥上悠然的休闲、聊天, 不必去在意地面上的车来车往, 增强功能性及人性化关怀。天桥局部, 由景观楼梯和地面中心庭院连接, 天桥和中心庭院互为观景, 增加人与景观的主动参与性, 实现立体的景观效果 (见图9) 。

4 结语

公共建筑外部空间的形式多样, 对其理论研究经久不衰, 意义深远。而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使建筑与城市无间契合, 公共建筑外部空间演绎成为城市公共趣味生活的场所。本研究仅从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的方式、地下空间开发、群体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及人性化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 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提供有益支撑。

注:本研究得到了陈秀刚老师的指导, 谨此表示诚挚感谢。参考文献:

摘要:分析了国内外公共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研究现状, 探讨了公共建筑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的理念, 并将此理念应用于设计实践, 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支撑。

关键词:公共建筑,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设计

参考文献

徐军:空间为生活服务 第11篇

在他看来,卫浴是家居装修中除厨房之外另一极为重要的部分。“精装是未来地产项目发展的趋势,而卫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卖点”徐军之所以这么说,源自其切身的体会。他与天津金地康城合作过一个项目,原本定位的卖点是地段与装修风格,但很多人尤其喜欢科马印象设计的卫浴空间,精装也因此成为项目的另一个卖点。他举的另一个例子也说明了问题。苏州昆山的一个项目选择了他们最新研发的魔块卫生间,虽然在施工过程中,开发商也一度对产品产生担忧,但当施工逐渐接近尾声,细节逐渐一一呈现,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整个卫浴空间彰显出极为出众的品质感,也因此带火了销售,460多套房子在开盘即被销售一空。

进入科马印象的卫浴展厅,能感受到一种视觉上的平衡,色彩宁静而不张扬,形态简约而经典,给人精致优雅的品质印象。在徐军看来,卫浴空间的品质可以表达在很多方面,包括产品所呈现的经久不衰的视觉美感、细腻的材质质感、舒适与便捷程度等。而科马的产品之所以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他认为与企业扎实的基本功不无关系。“科马成立十几年来,自始至终只专注于卫浴一个行业,所以我们的基本功很扎实,对产品细节的研究也非常到位。”这是徐军眼中科马的优势所在,也是他认为的专业与业余的区别。由于基本功扎实,科马能将不同的色彩、形状、光线、材质等经过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将其布置搭配,组合协调,使卫浴空间彰显出美感,变得实用舒适并具有品味。

徐军坦言,多年来,房地产形势的起落会对作为下游建材商的卫浴品牌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在他看来,中国这个市场无限庞大,虽然房价目益高涨,但人们依然有消费住宅产品的需求,更不会影响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为此,徐军还举了一个例子。多年前,他工作的写字楼来了一位日本客户,仅在那里短租数月,本以为他只会简单布置一下,但出乎意料的是,客户从日本运来了很多名画和收藏品,用于布置这个仅短期使用的空间。也是从这个日本人的身上,徐军感觉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可以不受一些外在条件的制约。在他看来,不管房价是否高企,不管是买房还是租房,都可以用同样的态度来追求生活的品质。

医院建筑公共空间设计 第12篇

笔者曾应邀参加一所新建成的县级医院的评审工作, 该院无论是医疗工艺流程还是医疗平面功能布置都存在些许缺陷, 但运营半年多来, 医院的使用者对新建医院的使用状况却相当满意。理由很简单, 之前破旧的医院现在变成了新建的现代化医院, 患者的就诊环境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从而促进了整个医院工作效率的提升。而这一切完全可以归功于建筑的公共空间的改善, 公共空间在医院建筑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医院建筑公共空间的作用

*承接医疗功能的载体

医院的公共空间是将医疗工作流程连接在一起的枢纽, 更是医院的所有医疗功能性区域的组合平台。医院的诊治流程运作, 都须通过公共空间这个平台来完成。

*服务性的平台

它是患者与医护人员滞留、等候、休息谈心的主要场所, 它应包含一些商业化的服务内容, 如便利店、花店、书店、网络通讯、快递、银行 (ATM提款机) 和其他一些便民服务设施;它是为医院内部空间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也是医院公共空间功能要素) 的场所;医院的挂号、收费、取药、预检、咨询等一些功能设施都设置在这一开放式大空间内, 同时还包括卫生间、更衣室等必备的生活辅助设施。

*医院的交通枢纽

公共空间是医院诊治活动的集散空间, 亦是医院人流最为集中的场所。附属于公共空间的电梯或自动扶梯布置的合理性, 直接影响医院运作的效率、安全和环境的舒适度。

*医院安全的保障

在应急状态下, 公共空间是安全疏散和避险滞留的主要场所, 引导标识、无障碍和应急设备是公共空间的必备设施。

医院的公共空间也是一个限制空间, 它限制了针筒、玻璃器皿、化学毒物、腐蚀物、易燃易爆物、医疗废弃物以及物理、化学、生物性危害物质在人员密集的公共空间流动。

上述4大特点表明, 公共空间是医院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遵循着医院建筑空间设计的4大原则——安全、人性、实用、效率。

医院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置

人性化主要体现在对患者及家属心理需求的反应, 应充分对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等各类人群的需求做深入研究, 基于运营成本, 配置满足甚至超越患者及家属期望的人性化设施, 以提升患者就诊满意度。由于医院公共空间是就诊患者出入最频繁的活动场所, 因此医院的人性化设施设备等主要体现在医院的公共空间内。

*无障碍环境

医院的无障碍环境要远比其它类型的公共建筑复杂, 因为它涉及的人数众多, 无障碍人群的类型也相当复杂, 除此以外, 无障碍辅助设备类型也是最多的。

医院内无障碍人群包括患者、负伤和肢体残缺者、感官系统缺陷者、机能和感觉衰退的老人以及孕妇、儿童、过度肥胖者等特殊人群, 还包括暂时行动不便的健康人群, 如负重推车、搀扶患者的人员等等。这些人员所使用的辅助工具包括拐杖、轮椅、担架和其它电动辅助工具等。因此, 医院公共空间要充分满足这些无障碍辅助工具的通过性和无障碍人群使用设备的便利性。

在当前的医院设计中, 空间上的一些问题经常被忽略, 如医院入口门厅深度不够, 不能满足担架正常通过, 或门口没有轮椅滞留平台等等, 在设施上对健康人群的无障碍需求的关注也不够。

*便捷的服务设施

在整个就诊治疗过程中, 除了诊疗设施以外, 一些必要的生活辅助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解决了患者及家属的一些后顾之忧, 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的调节起到重大作用。

医院的便民服务设施包括一些诊治过程中必备的如网络通讯、金融服务和咨询服务, 还包括餐饮、零售、快递托运等生活服务设施, 以及调节患者心理、缓解紧张情绪的花卉、书籍、茶屋、艺术画廊等, 此外, 类似打包、煎药、市内交通、幼儿托管等便民服务项目, 根据实际需要也可出现在医院里。

*舒适的公共空间环境

医院公共空间是患者主要的滞留、等候场所, 他们在此过程中极易产生急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所以公共空间的设置应充分考虑环境的舒适性、趣味性和交往性, 让枯燥烦恼的等候过程演变成一个舒适的体验过程。

在舒适性方面, 要布置足够的舒适座椅和尺度适宜的建筑空间, 尽可能使用自然通风采光系统, 此外, 令人愉悦的环境色彩和自然景观布置也是必要的。

在趣味性方面, 公共空间应拥有一定数量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设施, 如背景音乐、游戏设施、艺术画廊等, 以此来分散患者注意力, 缓解患者在等待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在交往性方面, 公共空间的布置应利于交往, 可通过等候区域的座椅排布方式以及围合空间的构成形式, 来促使人们形成交往的氛围, 促进医患、患患之间的沟通, 缓和医院的环境气氛。

在私密性方面, 患者就医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难言之隐, 他们希望看到公共空间内设有隔声、遮挡视线的设施以及较为隐秘的流动路线, 不希望在最为尴尬之时于众目睽睽下在公共场合中穿行。

医院公共空间的交通设置

医院公共空间集聚了医院的主要人流, 作为关联医院各项医疗功能的平台, 公共空间交通设施布局的合理性至关重要。

针对公共空间各区域流量和人群需求的不同, 采用的垂直交通的形式也是有所差别的。

*自助扶梯

具有方便快捷、零等候等特点, 适合人流较大的公共区域, 一般在门诊大厅或医技中心等处布置, 高峰时能承担医院七成左右的垂直交通流量。

*电梯

是医院高层区域的主要交通工具, 在医院公共空间中, 对于有无障碍要求的使用者如老幼、孕妇、使用轮椅或担架的患者, 以及医院的货物运输等, 电梯是最好的承担者, 值得注意的是, 电梯承运担架、货物车辆、轮椅等大型物件较多, 电梯厅的前室需要有一定的滞留空间, 应尽可能地避免将前厅设计成可被穿越的空间, 从而造成人流、物流上的干扰。

*楼梯

从便捷程度上看, 楼梯不及电梯, 但楼梯具有全天候和零维护的特点, 在危险关头它是最为可靠的安全疏散的保障。

综合上述特点, 医院公共空间的交通布置应有针对性, 要对医院人流的密集程度和服务需求进行分析, 合理布局垂直交通, 做到人流、物流疏散均衡、便捷、快速、安全, 交通标识识别性强, 一目了然。

医院公共空间的服务功能

医院的部分功能用房, 如候诊药房、收费挂号、导医咨询等和一些必备的生活服务用房, 如厕所、更衣室、备餐室等都围绕医院公共空间布置, 这些区域人员密集、出入频繁, 布置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整体环境和运营效率。

公共空间应遵循可靠、便捷、均衡和服务多样性的原则, 在人员的密集之处, 尽可能采用袋形空间, 避免对医院环境和交通造成干扰;收费、挂号、厕所等服务性设施应根据其服务半径和容量均衡布置, 在确定设置部位时, 应事先对人流走向进行预判, 以避免流程交叉重复。

由于服务人群与服务类型的多样性, 医院服务设施应对特殊人员作特别的关注。

医院公共空间的安全设置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 也是充满着各种伤害的危险场所, 这些危害来自于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的伤害, 也包括了一些人为因素。

医院的公共空间内人员最为集中且流动性大, 是医院内造成危害机率最大的区域。

故应在医院重点防范区域设置禁止标志, 并做好应急疏散的引导, 在发生火灾、地震等重大灾害时, 具备有效防御措施。同时, 对人为的突发事故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安全防护措施应该在建筑细节上做好充分的考量, 如防护栏杆、地坪的防滑、高差处理、墙角防撞击和悬挂物体的碰头问题等, 特别要关注儿童, 避免因视角的盲点造成危害。

结语

上一篇:语文课程性质下一篇:走出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