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政治特征

2024-05-09

社会经济、政治特征(精选12篇)

社会经济、政治特征 第1篇

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容

(1) 政治知识的社会化。政治知识是政治社会化的基础, 通过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并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对比和鉴别各种知识, 从而主动的掌握真理。

(2) 政治方向的社会化。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的群体, 其政治方向决定了是否愿意将知识和能力奉献给社会。因此塑造正确的政治方向, 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 才能使大学生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3) 政治情感的社会化。政治情感是指大学生对政治事件的心理感受, 是一种长期的积淀。同时政治情感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团结, 因此应该特别重视。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政治的认同感、对政权的情感和对政党的情感。

(4) 政治规范的社会化。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动机, 因此政治规范就显得非常重要。政治规范对于培养大学生参与政治的理性和参与政治的成效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熟悉和掌握政治规范, 才能使大学生在政治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5) 政治价值观的社会化。政治价值观指大学生对政治事件所做出的价值评判, 它决定了参与政治活动的动机。政治价值观决定了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可能性, 主要包括坚持自由平等的原则和树立正确的民主法制观念。

(6) 政治能力的社会化。政治能力即参与政治实践的能力, 大学生由于参与实践的机会少, 所以政治能力相对较弱, 且主要内容包括政治辨别的能力、参与政治活动的能力和政治实践经验的积累。

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般特征

(1) 政治社会化形式的系统性。大学作为一个教育机构,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社会化场所。大学教师通过开设系统的政治理论课程, 系统、计划地向大学生传授主流的政治文化, 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 因此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同时学校开设的各种政治讲座, 开展的各种政治性活动, 参与的各种政治生活, 这几个环节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形成了一个科学、丰富、完整的社会化体系。

(2) 政治社会化主体的可塑性。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处于一个逐渐成熟的过渡阶段, 这决定了其社会化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一方面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宽松, 思想比较多元, 加之其心理特点, 对新思想和知识的接受非常快。但是由于自身的不成熟性, 导致其政治态度和立场的可变性, 因此在政治立场方面具有动摇性, 这也证明了这一群体的政治社会化具有可塑性。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学习的阶段, 他们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和远大的个人理想, 因此很容易把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和自身的理想结合起来。

(3) 政治社会化群体的凝聚性。在大学这个阶段, 同辈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个思想交融和观念开放的环境中, 大学生会积极的和自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群体进行交流, 从而满足自身的群体归属感。大学生这一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不同, 对政治具有强烈的关注动机, 具有更多的政治探讨机会和更高的政治理论追求。他们由于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和一致的群体意识, 因此可以相互学习, 相互影响, 具有很强的群体凝聚力。他们处于同辈群体的环境中, 自身的政治思想和行为得到强化, 从而形成较高的政治素质。

(4) 政治社会化渠道的多元性。随着大学生心智的成熟、视野的开阔、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参与政治活动机会的增多, 他们所接触到的各种政治活动和事件, 都对其政治人格的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之现在网络的普及, 纸质媒体影响力的扩大, 广播、电视和其他传媒都成为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的来源。这种媒体的影响力, 也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产生了影响。正统的政治教育、同辈群体的思想、传播媒体的态度, 社会实践的感受等都在时时刻刻影响着这一群体的政治思想, 同时大学生的正处于心智成熟的阶段, 所以这些信心都对他们政治人格的形成造成了影响。各种形式的信心都发挥了自身的影响力, 所以形成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多元渠道, 共同形成影响力。

三、转型背景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征

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有其自身的特点, 但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 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价值取向正确和功利现象并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大学生的自觉意识也日渐增强。他们不仅仅关心自己的学习, 同时也更加关注这个社会。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同时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但另一方面, 部分学生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却带有强烈功利主义取向, 他们参加各种活动以是否对自己有用作为政治价值评判的标准。比如有的学生把入党作为求职的一个资本, 体现了他们政治价值判断的功利性。这就说明他们的价值取向已经变得功利。总体来说, 主流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 但是也要防止功利取向的蔓延。

(2) 政治认同明确和模糊现象并存。改革开放的推进, 使得我国的影响力增大, 国际地位提高, 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大学生也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对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认同度越来越高, 将自己的政治观念和理想结合起来, 形成了更加明确的政治意识。但是转型期存在的一些问题, 对他们的政治认同造成了影响。比如社会上存在的权力腐败和寻租现象, 使得他们对政治教育持怀疑的态度, 甚至产生了消极的情绪。同时他们身怀远大的报复, 却又缺乏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 导致他们对政治的认识比较模糊, 所以存在一定的认同模糊现象。这一问题的存在, 与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是有紧密联系的。

(3) 政治参与积极和冷漠现象并存。大学作为一个正统的政治社会化的环境, 学生有很多的机会参与政治活动, 比如参加政治团体。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的群体, 有自身的主动性, 所以对国内外事件和国家命运等政治信息非常关心。他们积极参加校园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等活动, 同时也主动靠近和加入党组织, 这些都体现了大学生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但是转型的各种思想的影响, 致使一些大学生对政治也非常冷漠, 主要表现在只参加对自己有利的活动, 甚至不关心政治问题, 不参加政治生活, 这也同时体现出了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冷漠的态度。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 他们的政治参与也变得更加功利。

(4) 政治能力的增强和理论能力的偏弱并存。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 其目的就是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大学生积极通过实践活动, 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实践水平和政治能力, 从而有利于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通过实践的检验, 提高了理论的认知水平, 强化了正确的政治价值观。但在同时却出现了另外一个极端, 就是过分的重视实践而忽略了理论水平的培养。一些大学生大部分时间用来实践, 而对政治理论却没有兴趣, 甚至排斥政治理论的学习。所以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 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社会转型期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这就需要大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 通过积极学习政治知识, 树立正确政治期望, 遵守政治规范, 从而形成完善的政治人格。同时学校要结合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征, 整合社会各种媒介和社会力量, 为顺利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宗教渗透特征的政治分析 第2篇

一、政治恶意性是宗教渗透的核心特征

宗教是一种具有历史延续性的传统文化模式和具有现实渗透力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各种政治势力都可以借助宗教把自己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价值理念传播出去,在更大范围内发生影响。对于我国来说,宗教渗透就是敌对势力以宗教交流、传播为掩护,以宗教信仰自由为借口,使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西方社会渗进来,透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土壤中并将其逐步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占领和控制社会主义思想阵地,消融和瓦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和同化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民,干涉宗教事务,破坏祖国统一,颠覆社会主义制度。

宗教渗透是政治活动而非宗教活动,政治恶意性是其最核心的特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其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的遏制战略失败之后,开始在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积极培植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反对力量,利用宗教对抗和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以此实现向社会主义国家的渗透是他们的惯用伎俩。此外,西方国家还操纵罗马天主教皇,任命反政府的宗教人士为红衣主教,为思想渗透奠定宗教组织基础。在美国的控制和操纵下,罗马天主教皇先后在东欧各国任命反政府的宗教人士为主教,如波兰的格莱姆普、民主德国的麦斯纳、苏联拉脱维亚共和国的瓦伊渥茨、南斯拉夫的库哈里等反政府的宗教人士先后被任命为红衣主教,他们在苏东剧变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68年罗马天主教会在梵蒂冈创立了通讯社,并发行自己的新闻公报,频繁举行记者招待会,不断扩大对苏联、东欧国家的影响。受西方支配的罗马教皇还携带西方的阴谋计划,亲自到社会主义国家传道布施,推销资本主义的“政治多元化”理论。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任职以来,梵蒂冈对东欧的政策有了很大改变。一位西方评论家说:“这位教皇同他的前任不一样,他对共产党的挑战更多的是涉及对个人权利和宗教自由的要求。”“这位教皇不仅正在试图谋求同共产主义的和解,而且实际上是击退共产主义,但是方式上是要从个人的道德立场,而不是从政治立场去进攻它。”正是这位波兰出生的教皇保罗二世遍访东欧各国,其中从1979—1990年就曾四访波兰,推销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为瓦文萨的团结工会呐喊助威,在波兰的演变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明确说过:从宗教信仰到政治行动只有一小步距离。所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一直封锁技术、经济,但从来不封锁宗教,并一直利用宗教反华,如支持**喇嘛谋求西藏独立,鼓动法轮功邪教分子闹事,并出巨资160亿美元要“把中国基督教化”等等。美国《时代周刊》前驻北京记者艾克曼在他所写《耶稣在北京》一书中指出:“根植于西方的大陆基督教会,崇尚美国的宗教自由和民主价值,倾向支持中国走向民主。”“在中国,上至政治学术精英,下至农民工人百姓,信仰基督的人数至少有八千多万,超过中共党员的人数。”“未来30年,中国经济在实现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基督徒的人数会达到中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中国这条东方的巨龙,或许会被基督的羔羊所驯服。”对此,叶小文评论说:“资本主义不仅利用宗教稳住自己,还成天拿着宗教来对社会主义渗透和添乱,把民族、宗教问

题作为„西化‟„分化‟中国的突破口。”上述事实充分表明,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渗透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为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政治目的服务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宗教意义上的活动。政治恶意性是一切宗教渗透活动最本质的共同特征。

二、文化侵略性是宗教渗透的内在本质

宗教渗透的文化根源是狭隘的民族中心主义与宗教偏见,认为其他民族的文化、宗教是落后的,其他民族的人民是野蛮的,未开化的,只有本民族的文化宗教或者是本民族人民才是先进的。正是这种狭隘性、不宽容性、排他性思想作祟,近代殖民者和当代霸权主义大肆利用宗教在世界各地明目张胆地进行文化侵略。

不可否认,宗教在历史上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为国际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正常宗教交往和传播不但有利于宗教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对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反之,违背人民的意愿,强行利用宗教对他国进行渗透,从本质上说则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侵略行为。无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决不可简单地将西方传教士在华布道活动视为纯宗教活动。他们的活动始终与政治、经济、文化同步进行。传教士、商人和外交官(包括军队)“三位一体”,在不同的程度上,都是为他们所在的国家向外扩张、侵略服务的。传教士们的使命是改变中国人的“异教”信仰,以及与信仰有关联的所有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直至生活方式。他们狂热地认为,只有用西方基督教文化彻底改造中国文化和社会才算完成其传教使命。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必须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则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宗教渗透活动的“文化海洛因”作用不可小觑。

文化是民族的根,西方历史学家们研究近代基督教对华传教活动得出的结论是,传教士深信只有挖掉这个根,“从根本上改组中国文化”才能“使中国皈依基督教”,“而且他们是不达目的不肯罢休的”。宗教传播是以宗教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手段,跨越特定的空间和时间界限争取信徒、扩大宗教影响的一系列宗教性活动。宗教交流是以宗教自身作为媒介开展的一系列旨在促进交往双方的友谊、加深相互理解的宗教间双方面友好的文化性活动。宗教渗透却是在宗教名义下进行的政治破坏活动,其目的不在于争取更多的个体信仰者,而是消融整个异质社会的信仰基础,是针对异民族的社会化整体进行的一种单方面的政治霸权行为,能够给目的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没有恶毒的政治目的从而不带有文化侵略性质是正常的宗教交流和宗教传播的重要特征。宗教渗透不是服务宗教而是服务政治,背后隐藏着恶毒的政治目的和文化目的,是为了与对象国争夺思想阵地,争夺信教群众,用宗教进行思想控制和精神奴役,逐渐消融异质社会整个民族文化的精髓,从文化上将一个民族进行同化,从民族心理、精神支柱、世界观、价值观上摧垮整个民族的精神信念。西方敌对势力企图使基督教在我国取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文化上实现其“中国基督化”、“福音化”的企图,在政治上自然也就实现其“西化”、“分化”中国,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目的了。可见,西方对我进行的宗教渗透活动从实质上说是一种文化侵略活动。宗教渗透活动的政治恶意性与文化侵略性是结伴而行、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是宗教渗透区别于正常的宗教交往和宗教传播的最根本的特征。

三、活动国际性是宗教渗透的直接表现

宗教渗透是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政治阴谋活动,其外在特点就是跨国活动。无论是早期的基督教殖民主义还是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渗透活动,都是国际政治势力利用宗教在他国进行的,可以说,活动国际性是宗教渗透的直接表现。境外敌对势力不仅仅包括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比如在我国西南边境一线的缅甸、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有如此情况。而且与我具有传统友谊的国家也可能被西方敌对势力暗中当作跳板向我进行宗教渗透活动。

宗教渗透活动国际性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宗教渗透现象不仅是一个国家遭遇的情形,也不仅仅在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例如美国对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他们不喜欢的所谓“无赖国家”也采用宗教渗透的手法。

宗教渗透国际性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策源国往往结成宗教渗透同盟。在冷战思维盛行的年代,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就同时担负着向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宗教渗透的“神圣使命”,他们唯美国马首是瞻,包括西欧一系列国家伙同罗马教廷,利用宗教做了大量危害社会主义国家、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工作。

从理论上说,宗教渗透活动的国际性,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五性”之一的国际性派生的。由于宗教交流与宗教传播往往也带有国际性,这一特点不足以将宗教渗透与宗教交流、宗教传播区别开来,仅可作为描述宗教渗透范围的外在特征,因而不是宗教渗透的本质特征。但是活动国际性这一特征的提出仍有其独特的作用,我们强调在抵御宗教渗透的实际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具备国际眼光,因为任何国际宗教变化和发展的新动态都可能蕴涵着向我国进行宗教渗透的新苗头。我国宗教界人士大部分都是爱国爱教的,排除境外宗教的渗透因素,他们是完全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把握宗教渗透国际性,将工作重点放在国际上,有助于我们继续加强和巩固与宗教界的统一战线,未雨绸缨,有效防范,为抵御宗教渗透工作夯实基础。

四、手段多样性是宗教渗透的外在形式

宗教渗透的手法多种多样,往往借助与宗教极不相干的活动进行巧妙伪装,而且总会找出种种“合法”“动听”的理由,从而不易识破。常见的手法主要有以下十种:

一是以回乡探亲、旅游观光、参观访问、学术交流等名义入境布道,发展教徒,安插代理人,培植渗透势力;二是以兴办慈善事业或捐建教堂、修建神像等为名建立固定的活动据点,控制当地宗教活动;三是利用在中国境内投资设厂的机会,在公司内部私设宗教聚会场所,向员工以及社会人员讲经布道,发展信徒,或者直接将公司作为渗透的中转站;四是通过邮局从境外直接邮寄宗教宣传品到境内,或在境内秘密印制宗教书刊、光碟等,避开海关检查,广为散发;五是空中布道,即境外渗透机构设立宗教电台,用多种语言进行“空中福音广播”,扩大宗教影响,煽动宗教狂热,攻击政府;六是网上布道,互联网具有开放性、随意性、国际性、无距性、匿名性、擅变性、智能性、包容性、无垄断性、民主性的特征,通过互联网进行宗教渗透,表现出铺天盖地、咄咄逼人、无孔不入之势,有时候还利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向网民大量散布反动的宗教宣传;七是利用金钱收买我国学生,利用提供出国留学担保等条件拉拢学生、科研人员甚至大学教师为其效力,或者直接在留学人员中进行渗透;八是奉承境外教会旨意,对宗教活动实施遥控指挥,或散布反动言论煽动教徒直接反对“三自”爱国教会和领导人,妄图篡夺我宗教领导权;九是收买邪教,支持邪教组织与正统教会争夺信徒、争夺领导权,或者直接收买宗教分裂势力,充当西方对我“分化”“西化”的工具;十是借口我国打击邪教和处理非法宗教问题“侵犯人权”,对我施加压力,干涉我国内政。总之,西方敌对势力宗教渗透的手法层出不穷,而且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新的渗透方式将不断涌现。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科技领域、社会领域和宗教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识破千变万化的渗透手段,有效的抵御宗教渗透。

五、组织秘密性是宗教渗透的基本前提

在人们心目中宗教是神圣的,神职人员往往是道德高尚的典范,所以历史上很多不法分子借宗教之名作奸犯科。但这种假宗教以骗钱骗色的勾当仅为教内不守清规戒律的少数不法分子的个人行为,而宗教渗透则是国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推翻一个政权,奴役一国人民,改变一国社会制度的公益犯罪活动,需要迷惑和煽动一大批不明真相的群众并形成相当规模的组织,仅靠邮寄散发宗教传单或仅靠“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是远远不够的。

宗教渗透是有计划有步骤实施的政治犯罪活动,本来就是秘密进行的。上文分析的十大渗透手段中除了第十个借口宗教问题直接于涉我国内政外,其余的都是鬼鬼祟祟的活动。从宗教组织本身的角度来看宗教渗透,其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我国教会内安插代理人,企图控制现有教会,借以干涉整个宗教事务乃至控制政府;一种是自行在我国境内直接设立宗教据点,发展教徒。这两种情况并不是孤立进行的,两者时有交叉。无论那一种情况,都因其秘密活动并有秘密组织作保障才能顺利实现其目的。

六、破坏严重性是宗教渗透的题中之义

宗教渗透实际上是西方敌对势力的第五纵队,是“宗教特洛伊木马”。“对宗教渗透抵御、防范不力,是某些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丢失政权的一个惨痛教训。”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欧共和苏共领导人放松了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在宗教政策上连连失误,导致西方宗教渗透活动越演越烈,这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美国《时代》杂志记者卡尔•伯恩斯坦1992年2月24日在该刊发表的题为《神圣同盟》一文披露,1982年6月7日,美国总统里根和教皇保罗二世在梵蒂冈图书馆举行单独会晤,集中讨论了如何联手支持联合工会,颠覆波兰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并达成一项秘密协议。对此,里根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艾伦宣称:“那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秘密联盟之一”。他们坚信,一个自由、非共产化的波兰将起着一把插入苏联心脏的尖刀的作用,一旦波兰转向民主,其他东欧国家亦会随之倒向西方。他们认为双方联手支持团结工会及其领导人瓦文萨,就可以动摇波兰政府,使其脱离苏联集团。在此后七年的时间里,转入地下活动的团结工会一直受到经由里根和教皇编织的网络多方面的支援,最终发展到1000万人,并夺取了国家政权,进而导致整个东欧共产党政权的丧失,这一剧变反过来又强烈冲击到苏联。正如一位苏联记者在罗马教皇1991年8月访波后所说:“保罗二世在波兰撒下的语言种子,将会在苏联开花。”此话不幸言中,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使苏联后期的宗教政策发生重大改变,苏共28大党纲中删掉了共产党员必须同宗教偏见作斗争的内容,对宗教转为持中立态度,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为境外敌对势力的宗教活动大开方便之门。西方敌对势力借传教填补信仰真空,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煽动性宣传,发展信徒,窃取情报,推动反苏分裂活动,苏共领导人无法控制局势,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当然,我们不能过分夸大宗教渗透的作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旗异帜有着深刻的国内、国外、党内、党外、思想、政治、社会、文化、经济、民族等各个方面的原因。比如几十年来经济建设没有搞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领导上层软弱无能、脱离群众、蜕化变质,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以致社会长期动荡不定,加之在宗教问题上、宗教政策“左”“右”摇摆不定,没有强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给敌对势力宗教渗透以可乘之机。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十分清楚地看到,宗教因素在波兰和苏联社会制度演变中虽不占据主导地位或主导作用,但所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我们应吸取的教训也是深刻的。我们一定不能忽视宗教渗透在颠覆社会主义制度方面的巨大破坏力量,抵御宗教渗透,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浅论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的特征 第3篇

特征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B-0089-01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工具。在此,笔者主要谈谈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的看法。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要富有时代气息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语言,不同的时代对教学语言有不同的要求。当前,学生对教师教学语言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教师照本宣科,或所用的教学语言与时代格格不入,毫无时代气息可言,那么,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身价”就会大打折扣。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富有时代感。例如,在教学“公共安全指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的内容时,笔者引用了“9.11”事件的一组数据:“9.11”事件共造成3025个无辜平民死亡,42.2万人患心理疾病,经济损失高达950亿美元。这是当时由中央电视台报道的一组最新数据。“9.11”事件是当时非常吸引眼球的事件,这样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学生想听,喜欢听,听得懂。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富有时代气息,必须经常关注各种媒体,注意搜集教学素材。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要富有幽默感

幽默是一种才华,一种力量,一种素质,一种修养,也是一种人生智慧。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善用幽默。幽默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减少成长烦恼,振奋学习精神,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汲取知识,更是对学生的潜移默化,让他们能豁达地对待人生,让他们增强判断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可见,思想政治教学语言要富有幽默感。例如,教学有关“台湾问题”的内容,在提到“台湾前领导人陈水扁不顾民族利益,不理会大陆与海内外华人的一致反对,公然抛出‘3.20公投’,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时,笔者幽默地给了陈水扁一个特殊的称谓——“姓陈的”。听罢,学生哄堂大笑。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对“台湾问题”更感兴趣了,同时,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了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得到了提高。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要有诗情画意

思想政治课具有科学性、逻辑性、抽象性的特征,在很多学生的眼中,它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课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使用平板、枯燥的教学语言,只能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吝惜自己的情感,要为教学语言附上丰富的感情色彩,可巧用诗、歌、词等来增强其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教学“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友情”的内容之前,笔者让全班学生和笔者一起动情地唱了一遍《永远是朋友》。从学生的神情中可看出,他们非常渴望在自己的人生当中获得真挚的友情,而这首歌很明显引发了学生的共鸣,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这一课的积极性。又如,教学有关“爱国情操”的内容时,笔者引用了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还引用了爱国将领冯玉祥的诗句:“鸟爱巢,不爱树,树一倒,没住处,看你糊涂不糊涂。人爱家,不爱国,国如亡,家无着,看你怎样去生活!”这些诗句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可见,把枯燥乏味的教学语言转变为诗情画意的教学语言,能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既启迪了学生的心智,增强了说服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要与其他学科语言相融合

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将其他科目的专业术语运用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当中。这样做,不仅能增强教师自身的魅力,还能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例如,教学“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的内容。笔者让4个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一个是19周岁的护士,一个是16岁的职业中专的学生,一个是25岁的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的罪犯,还有一个是外国人。接着,笔者让台下的学生判断这些人是否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介绍“外国人”的身份时,笔者就直接使用了英语。学生们感到很新鲜,其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全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对这四种角色都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其实,只要对教学有帮助,数学、地理、历史等各个学科的教学语言都可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灵活运用。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重视教学语言,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有特色,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社会经济、政治特征 第4篇

邓小平政治文化观所要构建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 这种政治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核心、为指导的政治思想以及由此展开的各种思想意识形态要素。如以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维持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和政治发展为主旨的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政治意识、政治心理和价值取向, 是我国的主导政治文化。

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观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批判与继承, 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观的创新与发展, 还是对当时世界形势和中国国情及时反应和把握, 自觉反映了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规律, 这决定了其内容具有了可贵的民族性、创新性、科学性、大众性、民主性等特征。

1. 民族性特征

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观的民族性特征体现在, 既能坚决维护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又能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维护民族尊严;既能继承我国政治文化优良传统, 又能吸收外国政治文化合理成分, 是一种开放的政治文化思想。

华夏中心和“大一统”观念以及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定而有力的维护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观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 在民族团结、祖国统一问题上表现出了坚定的原则性。一方面, 邓小平发展和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另一方面, 积极而有效的探索了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统一国家的方针和政策———“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方针既维护了“一个国家”的原则性, 又具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灵活性, 特别是其在港澳问题上的成功实践, 为广大民众所接受, 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治文化符号:一提及国家统一, 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一国两制”。

此外, 由于各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不同, 因此形成了各民族政治文化的特色。然而, 总的来说, 人类各民族之间又不是相互隔绝、不相往来的。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更缩短了各民族间地理上的距离, 政治文化就有了交汇性。因此, 一个民族还面临着如何在政治文化的交汇中保持民族性。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观就很好的处理了民族性与开放性的关系。首先,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存在, 主要就是由于它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如果没有这些特点这个民族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因此, 邓小平特别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特色”二字, 就表现出保持中国政治文化民族性的坚定性。其次, 强调政治文化的民族性特征, 绝不是把自己的政治文化建设封闭起来, 必须以开放的态度和胸怀, 去正确对待外国政治文化的有益成果。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观强调对外开放, 主张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借鉴其现代化的管理经验和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 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政治文化。

2. 创新性特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也需要创新精神。因为政治文化具有一定的变化性, 一定的政治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适应一定方式的政治活动而产生、形成的, 当然也要随着历史条件和政治活动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文化的变化性可以是滞后的, 也可以是前瞻的。滞后的变动往往是被动的, 有时由于难以及时适应社会的变革而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前瞻的变化往往是主动的, 一般是对社会走向的自觉意识和适应, 并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积极的引导、促进作用。要建设先进的中国政治文化, 使其对中国政治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起到引导、促进作用, 离不开创新精神。

作为中国主导政治文化———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创新精神贯穿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观的始终, 根本体现在创新了社会主义的内涵。中国在如何认识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理论问题上, 面临着一种两难困境:一方面, 社会主义是一面光辉旗帜, 是中国立国之本。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 势必会引起思想混乱、人心涣散, 中国政治稳定、人民安宁的局面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 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极“左”思潮下形成的一个逻辑上自圆其说、实质上脱离实际的空想体系。坚持这种社会主义, 就等于坚持极左路线, 也就无法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对这种情况, 邓小平早就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 但如果搞不好, 不能正确理解, 不能采取正确政策, 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正是基于上述认识, 邓小平采取了富于智慧的正确举措, 即继续高举社会主义旗帜, 不断创新社会主义内涵, 使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上达成统一政治共识, 进一步促成了中国政治文化从革命到改革、从革命到建设、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型。

在国家统一问题上, 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政策, 民众应该达成什么样的共识, 同样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所要回答的问题。对此, 邓小平创新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 实行“两种制度”, 争取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这个创新, 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大一统”观念的继承, 也符合广大民众渴望统一的愿望, 很快的为广大民众所接受, 成为统一祖国的政治号召性符号。

3. 科学性特征

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观的科学性特征体现在既能倡导并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权力观、利益观、人民观、法制观, 又能倡导先进的、积极进步的、向上的政治理念、政治理想和政治价值观, 体现时代的精神与时代气息。

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观牢牢把握了当代世界发展的根本特征———和平与发展, 紧扣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 在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 邓小平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肩负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 特别强调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特别强调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一定要自觉同时代跳动的脉搏联系起来, 自觉同时代前进的方向一致起来, 自觉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对接起来;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极大丰富社会主义物质供求,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这都使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观包含着“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社会主义政治观,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谋发展的利益观, 顺应民心的民主观法制观。这种政治文化观以其具有的科学性, 形成了极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一方面, 促使党内形成了一种健康的、先进的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权利观、利益观、人民观、法制观, 从根本上指导了党的建设和党内反腐败工作, 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地位的认同感;另一方面, 使整个社会形成了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建设“四个现代化”、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积极向上的时代气息。

4. 大众性特征

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观的大众性特征体现在其代表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 为绝大多数人民服务, 并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所接受和认可。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是人民的事业, 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切身利益, 共产党一定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 实现好, 发展好。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产生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观, 牢牢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这是它的根本价值取向。邓小平曾在英国塔塔曼出版公司出版的《邓小平文集》“序言”中满怀深情地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简练而朴素的话语, 道出了他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片赤诚。邓小平是面向中国人民的, 是扎根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的。邓小平认为, 制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路线、方针、政策, 一定要以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早在改革开放之初, 邓小平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主义总要比资本主义优越。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使经济发展得比较快, 人民生活逐渐好起来, 国家也就相应地强盛一些。”“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 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 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 人民不信。”后来, 他又反复强调, “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 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 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在此基础上, 邓小平形成了检验改革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以人民利益为本位, 制定评判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标准, 就是人民的利益需要尺度。如今, 它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并领导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邓小平还强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为民众提供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培育“四有新人”, 提出“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

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观实实在在代表人民利益, 为人民所称赞、接受, 代表了社会主义的主导政治文化。

5. 民主性特征

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观的民主性特征实质上是大众性的延续和体现, 因为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政治文化思想, 毫无疑问是民主的。它以民主政治与法治国家为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 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为政治诉求。

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观倡导民主法制的政治文化, 民主性、法制性是其重要特征。邓小平特别强调: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肃清封建主义遗毒, 必须划清同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 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相结合, 必须法律化和制度化, 必须结合我国国情选择具体的制度模式;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只能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进行。邓小平积极探索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途径, 指出要完备宪法和法律,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切实保障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事业事物的权利, 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切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改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等。这些思想顺应民心, 促成了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民主氛围的形成, 增强了公民权利义务和法制观念, 使公民深刻了解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实质和内涵, 提高了公民关注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 调动了公民参加各种政治活动实现自身政治责任的积极性, 增强了公民对国家政治制度、政治决策、政治过程高度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发展, 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4]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人民出版社, 1997.23.

[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93.311、314.

社会经济、政治特征 第5篇

浙江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

摘 要:从近年来新课程历史高考试题的命题选点来看,《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是命题的“高发地带”,每年都有试题出现。本文拟从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清等四个阶段,对新课程历史必修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梳理和适当的拓展,旨在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形成知识系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专题的知识体系。本文对现行的四个历史新课程版本教材均可适合。

关键词: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特征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发展进程来看,主要包括先秦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等四个阶段。

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萌芽──先秦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包括世袭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和分封制度。

古代中国的世袭制度起源于夏朝的启时,他用王位世袭制度代替了禅让制度;世袭制度最终形成于西周,与宗法制度的盛行密切相关。宗法制度初步形成于商朝晚期,西周以后进一步严格化、完整化、系统化,逐步周密有序。西周初年,周公制作礼乐制度,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确立宗法制度。宗法制度的内容包括了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度。至此,绵延三千多年的家国同构的帝制社会逐步形成。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度起源于殷商时期,完善成熟于西周。西周的分封制度一度扩大了西周的疆域,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但西周末年成为削弱西周君主统治的重要因素。

这一时期,我国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处于萌芽、雏形时期。具体表现在: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度;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度;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西周监察职能的官员开始出现。此外,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也是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典型特征。先秦时期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雏形和萌芽,为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主要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御史刺史监督制度、郡县郡国制度、察举征召制度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战国时期,正式形成于秦朝,两汉继承发展。与这一制度

相配套的是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其构成了秦汉时期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主体。鉴于春秋战国的长期战乱,秦朝推行郡县制度以加强对地方的管辖,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两汉出于秦朝短命而亡的教训,推行郡国并存的地方管理体制,意在遏制非同姓诸侯势力的发展,结果却出现了诸侯割据“尾大不掉”的局面;为此,汉景帝通过武力镇压,汉武帝用“推恩令”、“附益法”、“罢黜百家和独尊儒术”、设立“中朝”遏制“外朝”削弱相权等手段,才实现“大一统”局面,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巩固。为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官吏的监督,汉武帝推行刺史制度,“以小驭大”;但到东汉时期,刺史的权力不断加强,汉末成为州牧,掌管军政大权,其监督职能逐步丧失。汉武帝为选拔人才佐君治国,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需要,采取察举制度和征召制度,以品德和才能作为推选人才的主要依据,从而选拔出了大量具有雄才大略的有识之士;他们治国安邦,成效显著,使汉武帝统治时期达到西汉的鼎盛时期;然而,东汉察举推选制度逐步倾向于乡举里选和门第族望,推选作用终于丧失殆尽,且为九品中正制度起了奠基作用。

这一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最突出的特点是处于形成时期。具体表现在:皇权不断加强,君主丞相制度正式形成;相权不断受到制约而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

三、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隋唐宋元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包括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度、行省制度、御史监察制度、府兵制和募兵制度、节度使制度和都督府制度等。

由于三省六部制度的推行,宰相权力被分割牵制,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升;隋炀帝正式推行的科举制度,把选拔用人的权力由门阀士族收归到中央政府手中,缓解了士族地主与庶族地主之间的长期存在的矛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完善。北宋时期,宋太祖把军权、行政权、财政权和司法权收归中央;中央还进一步限制宰相的权力,并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唐代在地方设置道、州、县三级加强管辖,宋代则变更为路、州、县三级;元朝时期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加强中央集权,推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也巩固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对后世影响深远。这一时期,御史台、都察院等监督机构的设置,使监察制度也逐步走向健全。

这一时期,我国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进一步发展并走向完善、加强,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进一步向边疆扩展。以宰辅制度的形成和官吏机构相互牵制和分权为突出标志,以各种配套的政治制度的纷至沓来为主要表现。如:三省六部制度正式确立,科举制度出现并日臻完善;节度使制度和都督府制度在边疆得以实施,“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出现而削弱了中央集权;府兵制度在改革中发展、衰弱,以职业性为特点的募兵制度正式形成;少数民族也逐步承认和引进汉族先进的科举制度、皇帝制度等封建政治制度,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宋元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加强,行省制度的设立使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达到成熟;保甲制度、将兵制度、宣政院制度的实施表明中央对地方管辖进一步加强。

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衰落和消亡──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有内阁制度、特务制度、三司制度、军机处制度、土司制度、八旗制度、理藩院制度、乌思藏卫所制度、僧官制度、****册封制度、驻藏大臣制度与金瓶制掣签制度等。

内阁制度正式设置于明成祖时期,出于加强皇权为主要目的,是导致宦官专权的诱因之

一。特务制度形成于明太祖时期设置的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置的东厂和明宪宗时期设置的西厂等,是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最重要的表现。明代废除行省制度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也加强了中央权利。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期,是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最突出标志。土司制度形成于元朝,明代鉴于土司在地方叛乱,在贵州省局部开始推行“改土归流”的作法;清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使中原地区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扩展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八旗制度最早由努尔哈赤推行,一直沿用至清朝灭亡,是一种兵民合一、军政一体的制度,加速了满洲的封建化进程。理藩院设于清朝,系掌管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宣政院制与理藩院制的建立推行,有利于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有利于密切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乌思藏卫所制度和僧官制度是明朝在西藏地区推行的军政制度,**和**册封制度、驻藏大臣制度、金瓶掣签制度分别是清朝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时期推行的政治制度,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实现了多元化、系统化管理,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社会经济、政治特征 第6篇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载体; 特征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

要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首先要先搞清楚什么是载体。“载体”是承载知识或信息的物质的形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要通过某种形式、手段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传输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对于教育而言,任何载体都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负荷,它的教育作用可以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相对而言,隐性的教育力量是深刻的、持久的、不易察觉的。”[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高等学校以培养人才为中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把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3]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课堂性。课堂教学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首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当前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其次,形势政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中央要求建立大学生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定期编写形势政策教育宣讲提纲,建立形势政策教育资源库,国家机关和地方党政负责人要经常为大学生作形势报告。高校已将形势政策教育作为必修课开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样性。高校思想传播面向所有学生,不可避免的要考虑到各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性格差异,面对不同能力的接受对象,必须选择具有多样性传播载体,在不同的学生层中能起到通用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载体就必须是一个具有多样传播能力的集合体。而这个集合体的主要介质就是高校老师和辅导员,高校辅导员可以动态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作为针对个体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谈话已经被包含在心理咨询中。这就要看高校工作人员对思想传播方法的把握。运用网络、手机短信或者视屏等一系列工具为传播提供有效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网络信息性。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信息化的管理已经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成为社会的主流,高校是年轻人的聚集地,时尚电子产品的消费地,智能电脑、手机的广泛应用,已经全面覆盖了整个校园每一个角落,通过手机群发信息传播,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空间。学校是半个社会,各种学生的心理汇聚于此,差异很大,但就信息化而言,学生并不排斥这种传播方式。事实表明,现代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交流,所以,信息化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大学生阶段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与定格的关键时期。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社会阶层的不同,给大学生的生活、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必须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结合社会的热点的吸引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通过特定的载体对学生进行传播。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制作和传播速度加快使传播效率更高。与思想政治教育其他传播媒介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媒介使得信息的制作与传播的速度方面快了很多,加强了其充当载体的作用。但信息网络传播也有其缺点,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信息输出的不平衡性, 使我们不仅面临着科学技术的挑战, 更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的挑战,发达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及其生活方式的渗透力度加大,对我国有机会上网的大学生的思想是个极大冲击, 网络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边界意识”。[4] 所以,要利用载体来壮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抵御外界的不良思想侵蚀到我们。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体系。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难做的真正原因,在于思想政治工作是无形的,不像生产、建设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那样便于把握和操作。我们要为无形的思想政治工作设计出适合其特点的载体,使它变得有形,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好做得多。对大学生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教育,进行思想灌输,增强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通过思想传播载体,可以发动学生对热会热点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立足于解决相关的思想问题。所以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可以帮助高校建立起一套有用的、有效的课堂教学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高校是一个社区,如何对这个社区的资源有效、良性的流通,也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当中不仅需要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也要接受外来的新思想的冲击,只有思想上的碰撞才能产生新的火花,刺激整个体系的良心运转,深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学生都会对教育他们的教育者有一定的看法,怎样在学习上自觉,在生活上自律,在思想上进取,都需要高校的教育者正确的引导教育,通过事实依据和重要思想,正确协调校内的资源,运用适当的载体方式,加强思想传播,对完善学校文化建设,实现规范管理起到重要作用。不仅对校园文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对校园文化有正面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虹.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0,5 : p84

[2]赵利.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综述[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9,第一期:p127

[3]张敏、张启水. 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方法的研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有感[J] .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6:p38

社会经济、政治特征 第7篇

自从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发布两份《通知》要求部分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以来,我国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出现井喷现象,从2006年的32份增加到2015年的1703份(《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2015)》),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引起政策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领域的研究涌现了不少成果,但是强制性信息披露这一制度环境下得到的研究结论难以与国际成熟资本市场上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主流研究成果进行比较,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非上市企业,其社会责任信息属于自愿披露的范畴,从而为自愿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以往研究多是在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制度环境下以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以会计师事务所自愿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为研究对象,丰富了自愿性信息披露领域的研究成果;第二、以往研究多以制造业、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较少考察服务型行业、中小企业、非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及影响因素,本文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机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政策制定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国内外学者经常运用合法性理论来解释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动机。合法性理论认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所处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当企业的战略和行为与社会价值观相悖时就会产生合法性威胁。为了获取社会资源和利益相关者的认可,企业不得不改变战略和行为,而战略和行为的改变只有通过对外信息披露才能为利益相关者认知,达到预期效果(Cormier&Gordon,2001)。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所有权的企业面临不同的合法性威胁,因而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动机不同:大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社会对其承担社会责任寄予更高期望,因此更倾向于增加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国际“四大”作为一个全球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在获取品牌溢价的同时也受到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更多关注,“四大”为维护其品牌和声誉可能会更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以建立与各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而且事实上“四大”一直在积极推动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开拓社会责任报告鉴证业务方面也走在前列,因此,本文预期“四大”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较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较高。成长性企业面临更大的融资需求,更倾向于通过信息披露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融资成本。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成长性存在较大差异,代表事务所成长性的年收入增长率在2015年时从-22%到99%之间不等,成长快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发展新业务的时候需要向客户展示其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也更有能力履行社会责任。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只有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公司制两种。合伙制事务所的合伙人需要对审计失败承担更大的责任,因此更加注重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合伙制下股东只需要交个人所得税,不需要交企业所得税,因此降低了股东的成本;合伙制下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因此降低了债权人的违约风险;总之,无论是对客户、股东还是债权人,合伙制企业都是最优的组织形式,会计师事务所选择合伙制组织形式可能是在向利益相关者传递其愿意承担对顾客、股东、债权人等的责任的信号,因此,本文预期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更高。综上,本文提出假设1。

H1: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品牌、成长性和所有权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和披露方式

国外学者对于“政治成本假说”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政治成本假说”等同于“规模假说”,即认为大企业受到政府部门更多关注,为了免受政府管制,大企业更倾向于采取调低利润的会计政策来减轻政治的敏感性(Zimmerman,1983);第二阶段,主要是通过事件研究法考察特定事件发生前后企业政治成本变化对盈余质量的影响(Cahan,1992;Jones,1991);第三阶段,主要是考察特定情境中政治关联、政治成本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叶青、李增泉、李光青,2012)。由此可见,会计学领域中的政治成本主要是指企业由于受到政府关注和随之而来的更加严格的监管而产生的成本。来自政府、监管部门的政治成本或者公共压力除了会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和盈余质量,还会影响企业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本文以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受到中注协的处罚和惩戒作为政治成本的替代变量,研究政治成本与企业自愿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系。当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过程受到中注协的处罚和惩戒并被通告时,政府、媒体和社会公众就会对其合法性产生质疑,监管部门会加大其监管力度,媒体也会进行深入报道,为了趋利避害、转移公众关注,会计师事务所会增加其在环境、社区、员工等其它“好消息”方面的信息披露,从而降低政治成本、改善企业形象。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是否受到处罚和惩戒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和披露方式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5年7月1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公告中入选的100家会计师事务所为研究样本,考虑到计算企业成长性这一指标需要滞后一期,上一年未入选前百强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数据缺失,因此删除上一年未入选前百强的会计师事务所,实际回归样本为93个。本研究以会计师事务所网站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来源,所有数据通过手工搜集并交叉核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和完整。事务所特征和政治成本数据均来自《2015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本文数据处理采用STATA12.0软件。

(二)变量定义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参照以往学者的研究分别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广泛度(CMP)和披露指数(SDI)两个角度衡量会计师事务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1)披露广泛度(CMP)。本文借鉴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以及Angus Duff(2014)的研究,将会计师事务所网站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分为环境责任、顾客责任、社区责任、员工责任和其他责任五大类,32个项目。披露广泛度反映了具体披露的项目数,取值在0~32之间。(2)披露指数(SDI)。本文借鉴沈洪涛(2007)构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的方法,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分为环境责任、顾客责任、社区责任、员工责任和其他责任五类,对于每一类信息,定量披露赋值为2、定性披露赋值为1、不披露则取0,五类信息权重相同,相加之后得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取值在0~10之间。在解释变量方面,对于事务所特征,本文分别从事务所规模(Size)、品牌/是否“四大”(Big4)、成长性(Growth)、所有权(Ownership)四个角度进行考察。对于政治成本,本文以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受到处罚和惩戒作为替代变量。本文各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

(三)模型构建

根据本文的研究思路,为了考察事务所特征和政治成本对会计师事务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建立如下模型1和模型2: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从表2可以看到,会计师事务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广泛度的均值为4.312,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29和0,这说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整体不高、差异较大。披露指数的均值为2.634,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0和10,这说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较少、披露方式以定性披露为主、缺乏高质量的定量信息披露,整体信息披露质量堪忧。“四大”披露广泛度的均值为19.75,标准差为7.228,非“四大”披露广泛度的均值为3.618,标准差为2.707,这说明,相对于国内所而言,“四大”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涵盖范围更广泛、差异更小。在控制变量方面,事务所规模和成长性差异较大,“四大”的规模显著大于本土所,但成长性并不高于本土所。“四大”全部为特殊合伙企业,本土所中约60%的事务所为有限责任公司,并且主要集中于规模较小的事务所。政治成本方面,14%的事务所在2015年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和惩戒,比例相对较高,“四大”中就有3家曾经受到处罚和惩戒,这表明“四大”的违规行为相对频繁。

注:***、**和*分别表示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下同。

(二)相关性分析

表3为主要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除Growth之外,其它变量之间显著相关,但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5、均值为2,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Ownership与Size的相关系数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大所多为特殊合伙企业,因此为了检验两者对会计师事务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需要分别进行控制并逐步回归。除Growth以外,其他解释变量均与披露广泛度CMP和披露指数SDI显著相关,这说明大所、“四大”、受到处罚和惩戒、特殊合伙企业制的会计师事务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更高。

(三)回归分析

为了检验假设1和假设2,本文采用逐步回归法分别对模型1和模型2进行了回归,结果见表4。从表4可知,在所有的回归结果中,是否“四大”Big4和事务所规模Size的系数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大所尤其是“四大”披露的社会责任项目更多、披露的定量信息也更多。代表政治成本的处罚和惩戒变量Penalty在所有回归结果中均在5%的水平上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广泛度和披露指数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受到处罚和惩戒的会计师事务吸引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更多关注,为了改善企业形象、降低政治成本、获取合法性,不得不增加社会责任的履行、改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成长性Growth和所有权Ownership的系数都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成长性较低的会计师事务所一部分是业务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市场份额比较稳定的事务所如“四大”,这些大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更多,两者综合作用导致成长性这一指标不显著。所有权Ownership之所以不显著可能是因为2010年我国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推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的暂行规定》,要求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必须采取特殊合伙制组织形式同时鼓励中型会计师事务所采取特殊合伙制组织形式,因此,是否采取合伙制组织形式对于一部分事务所来讲是国家的强制性规定,对于另一部分事务所来讲是出于制度同构、吸引客户资源的考虑,而非基于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考虑,事务所社会责任的实际履行和信息披露并未改善。总的来说,假设1和假设2得到支持,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是事务所规模、品牌(是否“四大”)和政治成本。

(四)稳健性检验

为了验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文进行了如下的稳健性检验:第一,考虑到“四大”所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远远高于本土所,因此为了验证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本土所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删去“四大”所的样本,重新进行回归;第二,进行异方差性检验发现不存在异方差,同时进行了稳健性回归;第三,以会计师事务所综合收入替代员工人数,作为主要变量事务所规模Size的替代变量,重新进行回归。所有稳健性检验结果均列示于表5,结果均支持前文结论。

五、结论

本文研究发现:事务所规模、品牌、政治成本与事务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广泛度和披露指数显著正相关;大所、国际“四大”、受到处罚和惩戒的会计师事务所倾向于披露更多的社会责任项目、披露指数也更高。本文研究结论对会计师事务所和监管部门具有一定的启示:第一,相对于成熟的“四大”所,国内所整体社会责任意识较为薄弱,随着审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会计师事务所在发展传统审计业务的同时应当积极拓展社会责任报告审计、环境审计等新兴业务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事务所自身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有助于新兴业务的宣传,正如国际“四大”在积极开拓社会责任报告审计业务的同时自身也在积极参与社会责任履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第二,当前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渠道以公司网站为主,缺乏参考标准和有效监督,为了进一步提升会计师事务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监管部门可以借鉴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制定专门针对中介组织等服务型行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指南,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并鼓励企业对外披露社会责任信息。

参考文献

[1]沈洪涛:《公司特征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7年第3期。

政治文章的文体特征例解 第8篇

十六大报告属于事务性政治文章,从文体学角度来看,兼有事务语体和政论语体的特征。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一、政治文章用词的特点

1.用词准确规范、简洁明了。

政治文章经常使用一些术语,这些术语的含义往往有着明确的规定,其选择也很严格。十六大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同时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之初的行动指南,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因此准确规范地运用词语,就显得特别重要。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就非常讲究选词炼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例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法制”与“法治”仅一字之差,但意义却不尽相同。“法制”是“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政权机关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方法和工具”,而“法治”是指“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法制则谈不上法治,有了法制不等于实行法治。要实行法治,必须要求完备法制,加强法制建设。

对于一般词语的选用,也十分重视表达的程度、范围、轻重、褒贬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例如: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相当严重,有些腐败现象仍然突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有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十六大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回避存在的问题。报告用“相当”来说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的严重程度,“有些”说明不是所有的腐败现象;“仍然”说明这些腐败现象过去一直存在,而且依然严重,“继续”说明我们没有间断过解决这些问题的努力,今后会一直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十六大报告还保留了少量古语成分,例如: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古语成分的使用不仅使表达更为简洁,而且增强了十六大报告的庄重性和严肃性。

2.广泛使用专门术语。

政治文章涉及的领域很多,因而在词语的运用上非常广泛。首先是较多地运用政治性词语,如“民主、自由、制度、政党、社会主义、霸权主义、世界多极化”等。为了阐述各种社会问题,要根据涉及的领域使用各种有关的专门术语。十六大报告论及了政治、经济、军事、工业、农业、教育、科学、文化等诸多问题,使用了很多相关的术语,如:市场经济、按劳分配、虚拟经济、风险投资、生产率、系统集成、积极防御、平战结合、素质教育、终身教育、文化遗产、全民健身运动等。但十六大报告中使用的这些术语带有一定普遍性,一般读者基本上都能够理解。

3.不断吸收新词语。

政治文章具有宣传鼓动功能,它对社会的发展变化非常敏感。当新生事物不断出现、新的词语不断产生时,这些词语必然在政治文章中有所体现。十六大报告使用了很多新词语,例如电子政务、政事分开、以德治国、社会统筹、市场准入、接续产业,等等。这些新概念往往和特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体现了事务语体的时效性特点,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政治文章句子的特点

1.从句类的角度看,政治文章使用的句子类型主要是陈述句和祈使句。

事务语体主要使用陈述句和祈使句,因为陈述句适用于客观准确地陈述事理、说明问题。陈述句是四种句类中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句类,在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中都被广泛地使用。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适用于提出要求和规定。要发挥政治文章的宣传鼓动功能,祈使句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在十六大报告中只有陈述句和祈使句两种句式。虽然十六大报告使用了3个感叹号,但它们并非感叹句。例如:

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带感情色彩的陈述句)

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祈使句)

2.从句型的角度看,政治文章使用的句型以复句和无主句为主。

十六大报告使用了大量的复句,分句间多呈并列关系,很少使用关联词。十六大报告分为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总论,对过去的工作和经验进行总结。第二至十部分是分述,对未来的工作和任务进行部署。除报告的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经验”外,其余九部分使用的单句和复句的各分句中无主句多,主谓句较少。例如: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改革。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从句式的角度看,政治文章以长句和散句为主体,以短句和整句为补充。

句式的选择主要包括长句与短句的选择和整句与散句的选择两个方面。长句周密严谨,精确细致,在事务语体和政论语体中比较常见;短句简洁明快,灵活多变,在口语语体和文艺语体里经常使用。整句和散句是根据句子结构的相似程度来划分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致相等,整齐地排列在一起的句子叫整句;结构不同,字数不一,句式长短不齐,词语组合比较自由灵活的句子叫散句。整句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常常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多用于书面语体;散句虽然不像整句那样整齐,却散而不乱,错落有致,能够使语句灵活自然,富有变化,避免单调和呆板,往往可以收到生动、明快的效果。整句和散句结合使用,能使语言灵活多变而又整齐,富有节奏感。

十六大报告(含标题部分,下同)共有161段,677句(675个句号构成675个句子,加上3个感叹号构成的2个句子。“同志们!”是独立成分,不是句子),25786个汉字(不含标点符号)。平均句长38个汉字(不含标点符号),远远大于一般句子的长度。十六大报告最短的句子是:“发展是硬道理。”该句仅有6个汉字,而最长的一句竟然包含248个汉字,是前者的41倍多。因此全文形成了长短不同、错落有致的格局,再加上两个标点,符号间最长不超过45个汉字,因此读来琅琅上口。十六大报告虽然将近3万字,但使人听后看后并不觉得平淡乏味,原因之一就是句式的灵活善变在起作用。十六大报告中既有短句的充分运用,又有长句的适当点缀;既有散句的参差不齐,又有整句的和谐完美,从而使全篇语意连贯、一气呵成、错落有致。

三、政治文章修辞的特点

政治文章的修辞特征比较复杂。不同类型的政治文章使用的修辞手段完全不同。文艺性政治文章广泛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段。毛泽东和鲁迅的政论文使用的修辞手段就比较广泛,既有一般表现手段的辞格像排比、层递、对偶、回环、设问、反问、引用等,又有描绘表现手段的辞格像比喻、夸张、借代、拟人等,从而使说理和议论既义正词严、严密透辟,又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而事务性政治文章使用的修辞手段相对要少得多,有时选用对偶、反复、排比等,很少运用比喻、比拟,而夸张、双关等几乎不用。在十六大报告中,使用得最多的修辞手段是排比,同时也使用了少量的对偶、比喻、拟人等。

总之,政治文章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从用词看,政治文章的用词准确规范、简洁明了,广泛使用专门术语,并且不断吸收新词语。从句子看,政治文章使用的句类主要是陈述句和祈使句,句型以复句和无主句为主,句式以长句和散句为主体,以短句和整句为补充。政治文章的修辞手法多种多样。文艺性政治文章广泛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段,而在事务性政治文章中,则大量地运用排比手法。

摘要:本文讨论了政治文章的文体特征。政治文章用词准确规范、简洁明了, 广泛使用专门术语, 并且不断吸收新词语。政治文章的句类主要是陈述句和祈使句, 句型以复句和无主句为主, 句式以长句和散句为主体, 以短句和整句为补充。文艺性政治文章广泛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段, 而事务性政治文章则大量地运用排比手法。

关键词:政治文章,文体特征,十六大报告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1-51.

[2]王德春, 陈晨.现代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高中优质思想政治课堂特征研究 第9篇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我们课题研究组所要做的就是在现有课堂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特点,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把这些理论在教学中加以引用,并力求从中找出带有普遍的规律性的问题予以总结,予以归纳,供大家参考。为此,我们课题组成员在深入学习相关课程理论、相关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所掌握的一些专家、政治课教学名家的课堂教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期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有所启发。

二、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成功政治课堂的前提和基础

课题组的同志观看相关教学视频时首先的感受是,名家执教的课堂,都是老师蹲下来看学生,这是课堂气氛和谐的保证。这与我们平时要求学生课堂上专心听、认真记的要求截然不同。正是这种变化,把学生的思维从传统的要求桎梏中解放出来,使得课堂上洋溢着人性的气息;正是这种变化,让学生有了在课堂上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也使得教学这一得到学生的观点并加以评判,使之正确化、社会化的过程得到了完美的实现。如在我们观看的由四川胡老师执教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中,胡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就消费心理的话题组织学生畅所欲言,激烈辩论,最后在学生的辩论中解决了本节课的问题,而这样的学习体验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是值得记忆的,我们不妨设想,一个连一节课的情境都不会忘的学生,又怎么可能掌握不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呢?

三、生活化的情境、充满人文关怀的设问是成功政治课堂的关键

通过观看学视频,我们发现,在优质思想政治课堂中,老师一般都会设置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一节课看来学生和教师就在生活中对话,在生活中交流,教师所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看待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一节课娓娓道来,有条不紊,让听课者也不自觉地回到生活之中,既没有纯理论的枯燥,又没有学而不用的无奈。如:在公开课《政府的职能:服务与管理》一课时中,我们先给学生播放了《利比亚大撤离彰显中国实力》的最新视频,使学生感到眼前一亮,然后就中国政府组织人员迅速有效撤离中方在利人员引出“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这一课题,生活化的情境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打开了学生的思考之门。在完成政府职能的教学时,我们给学生播放了《甘肃舟曲泥石流抗灾抢险大救援》的视频片段,然后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分别就政府履行了什么职能、对我们生活有何影响、政府不履行这些职能会有什么后果分三组展开大讨论。这样的设问是学生所需要的,他们觉得自己有话可说,能真正参与进来,整节课的教学任务在师生的和谐互动中轻松完成,也在校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四、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

在我们研究所涉及的教学中,成功思想政治课的设计都遵循“主题、探究、表现”的模式,课堂教学流程是:呈现一个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开放性主题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表达并展开学习的成果,共同分享和交流学习的经验→回顾和总结学习的历程,生成观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交流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不仅是引导者,而且是参与者。通过参与、表达,学生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如:在教授《集体主义价值观是正确的价值观》一课时时,我们先设置一个虚拟的情境:假如你在福利彩票活动中中奖500万,你想怎样支配?学生就此各抒己见,踊跃发言。而我所做的就是组织学生对各自支配形式下的价值观展开讨论,最后很容易地形成共识:集体主义价值观是新时期人民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加以叙述即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此,老师的人生价值观、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得到了交流,大家共同构建了知识体系,交流了人生体会,使各自的人生都变得充实起来,不失为一种双赢的教学策略。

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实践出真知。反思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大弊端就是理论脱离实际。一位名师在讲供求与价格的关系时,先让学生对周边市场的价格信息作了调研,并组织学生深入企业,了解产品价格变化规律,在课堂上,有的学生结合自己家庭养殖的实际,发表了见解,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既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又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深刻理解了供求与价格的关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选择学生参与形式上更为灵活,通常大家都会采取小型辩论会(如前例所举对价值观的教学)、分组讨论(如前例所举对政府职能的教学)、调查发言(如前例所举对供求关系与价格的教学)、多媒体教学(如前例所举政府职能教学中播放甘肃舟曲泥石流抗灾抢险大救援)等。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不同层次、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展现自己的强项搭建了平台,营造了氛围,使得师生的沟通不再单一,信息的交流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也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

论高中政治课的时代特征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时事热点,能力培养

随着高考由过去的纯知识的考查到如今的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运用, 在高考文综试题中“新、热、活”试题不断涌现, 作为文综之一的政治更需要渗透政治、经济和社会热点, 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以一年的时事或以时事为情景材料设计题目, 在近几年的政治高考试卷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主观性试题, 无一不是迎着时事热点、重点问题上, 不仅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而且考查学生对时事热点、重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认识水平, 将理论联系实际推向更高层次, 并体现出知识、能力、觉悟的有机统一, 对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鉴于政治高考的这一特点, 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就不仅要搞好基础知识部分的教学, 而且在对教材基础知识进行教学时, 就必须关注时事教育, 把教学与时政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并在这一过程中, 逐渐形成分析、综合、归纳、评价等高层次的能力。基于上述思路, 我积极地进行了一系列培养能力的实践, 从高考效果来看, 基本满意, 现将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利用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地 引入时政

直到目前为止, 政治课给人的印象始终是讲大道理、背死教条、死记硬背、枯燥无味。这里有历史原因、社会原因, 也有政治课自己的原因。要使学生学有所获, 知行统一, 就必须合理安排课堂教学, 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 有目标地引入时政。教师必须掌握教材,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处理教材, 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用精练的语言准确地传授基础知识, 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会学生在体系中把握知识。在此基础上, 合理利用课本事例, 恰当引入时政, 从而使政治课教学深入浅出, 生动有趣, 引人入胜。渐渐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这种平凡中寓神奇的感觉, 这样便使学生体会到政治课对生活的指导性, 由此培养探索精神、求知欲和自主学习精神。这比传授知识本身具有更大的意义。

二、在预习中引入时政,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预习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搞好预习, 为此我设置了“预习通知单”。根据教材合理设置问题, 巧妙引入时政是设置预习通知单的关键。从基础知识出发, 小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大到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 恰到好处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实践证明, 学生希望得到这样的预习通知单, 感到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未知世界在等着他们探索、发掘, 而基础知识是采掘机。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政治课以教师讲授为主, 往往造成“一言堂”的结果, 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 学生在座位上“昏昏欲睡”, 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师生身心俱疲。为强化参与意识, 我主张积极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 变政治课的“引人入睡”为“引人入胜”。具体地说, 我用以下几种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时政训练:

(一) 时政演讲。

政治课不仅要重视课内所学, 还要不断开阔学生视野。如果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其结果是非但圣贤书没读明白, 窗外事也一无所知, 学生视野狭窄, 能力低下。为此我特设置了课前时政演讲。每节课前五分钟, 由学生上台进行相关时政演讲或进行简单的时政报道, 内容可以是国内外大事, 也可以是班内或学校的新闻。学生按座号轮流更替, 既公平合理, 又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和舞台。时政演讲活跃了课堂气氛, 开阔了学生视野, 使学生树立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想, 锻炼了学生的组织概括能力, 使学生变得活泼、开朗、大胆, 提高了心理素质。

(二) 知识点评。

将知识点讲析与时政教学相结合, 也就是要改变以往教学中只是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的方式, 把对知识点基本理论观点的讲解同相应的时事材料分析结合起来, 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化。从具体操作方式来说, 其一, 要认真清理教学中所含的基础知识, 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有全面而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并初步理出其内在联系, 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知识脉络清晰。其二, 根据有关知识点挑选、准备好时政材料, 凡时事热点、重点与高考点知识的结合点都应予以必要关注。在进行知识点讲析的过程中, 或是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观点对相关时事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或是以时事材料作为切入点辅导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复习。在带领学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作用、领导方式”等知识点内容之后, 向学生提供中共十八大,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抗震救灾等重大时事材料, 使学生明确党的领导作用在多方面的体现, 进一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 讲练结合。

精心设计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题, 讲练结合, 巩固提高。训练题的编制, 以时事材料体现基础知识为主, 以多种题型, 从多个角度命题, 力求达到既再现基础知识, 又锻炼学生分析和表达能力的效果。通过对训练题的认真深入的评析, 帮助学生掌握材料题的解析方法和答题技巧, 使之能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 增强效果。以时事材料为载体进行基础知识“清理”, 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四) 提高能力, 开展时政研究性学习活动。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把课本所学理论和社会热点时事、自己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 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是政治科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因此, 教师要根据当前的时事热点和大家关注的社会问题, 结合政治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确定研究课题, 设计研究方案, 组织他们开展专题研讨、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这样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 提高了他们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社会经济、政治特征 第11篇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其成因

人的人格形成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受自身认知水平和道德素质影响,二受家庭环境和条件影响,三受学校教育和老师行为影响,四受社会环境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已成年,他们已接受完中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和家庭的基本教育,其人性体系已基本形成。可以说,社会环境这一外部因素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这需要让他们在接受大学教育的同时对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不断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使之更趋健康和完美。既然学生的人格形成受四个方面的影响,下面进行分析。

(一)受自身认知水平和道德素养影响。从心里行为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行动屈从于大脑神经系统,而人生观、价值观又组成人的人格体系,因而人格构成要素主要来自于自身对事物和社会的认知,其实自身的道德素养就是核心,人格构成的主流思想和核心内容。尽管人的思想受外界影响,但因为自身已有的认知水平是内因,因此高职院校在促进学生人格形成时因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外因促进和改变内因。

(二)受家庭环境和条件影响。学生大多年龄小,对外界的事物和社会缺乏辨别能力,加上从小生活在父母等长辈身边,他们朝夕受到家庭成员的熏陶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凡是从模仿家人和父母等长辈的言行开始,久而久之形成条件反射并自然衍生自身的行为标准和是非判别准则。这是学生早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条件。因此,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首先因结合其家庭环境和条件等因素进行。只有因势利导,才能有力有效校正学生的行为错误和认知误区,进而有利于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格形成。

(三)受学校教育和老师行为影响。虽然主观在自我,客观在他人,但由于学校是引领社会文明的机构,是社会创造力的主要源泉,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更是教育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摇篮,因此,学校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学校应创造和谐、开放、向上的校园氛围以利学生学习与成长。

(四)受社会环境影响。社会是人生存和成长的环境,任何人都离不开和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中。学生之所以在学校接受专业培训和系统学习,其目的是要回到社会中来并为社会服务,因此他们的人格形成离不开社会这个土壤。而文明的高等职业院校不管是管理者还是一线教师,除对学生进行学校教育外,还应积极主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和改造社会,不仅要让他们对自己所学知识去勇敢接受社会检验,还要让他们投入社会,推动社会发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价值趋向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的组成部分和社会的年轻阶层,他们的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特点。

(一)具有突出的年龄特征。高职院校目前在读的学生大多在18-23岁之间,处于少年晚期和青年早期的过渡时期,不仅身体健康,而且大多发育成熟或趋向成熟。同时,他们的性特征明显,是实实在在和真真切切的大小人或小大人。他们年轻好动,身体健康活泼,不仅思维敏锐和思想开放,而且易于接受新观念和勇于表现,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二)具有明显的心理特征。从社会心理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学生具有明显的心理特征,而他们的心理特征又源自于年龄特征。他们由于局限于自身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导致对社会现实的认识缺少历史感知和全面性,对人生的理解和事务的处理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处理事情甚至偏执偏激。然而,对于学习和求知,他们又欲望强烈,但有时又显现得慵懒被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放矢地进行。

(三)具有明显的叛逆特征。高职院校学生由于知识结构和人生观处于逐渐丰富和完善阶段,加上自我意识特别强烈,有时又表现得具有叛逆精神和特立独行的心态。这就要求学校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充分把握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只有寓教于乐,让他们对我们的高等教育的目标和纲领既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他们才会乐于接受教育,积极学习和上进。

(四)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特征。对于感情方面,高职院的学生也和社会年轻阶层一样富于热情,他们兴趣爱好广泛,爱美和个人意识突出、强烈,既富于幻想和憧憬未来,也易情绪激动和意气用事。至于在意志力和控制力方面,他们大多数时间里表现得具有独立性和缺乏耐性,虽然富于进取心和拥有好胜心,并有着较为明确的人生长期目标,但遇到困难可能会一时丧气失志,有时甚至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表现得束手无策。

三、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管理者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首先对每一位学校管理者提出了新目标和新挑战,同时对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每一个教师也提出新的具体要求。学校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并成为先行者。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的管理者应是“纲”,教师才是“目”,只有学校管理者高度重视,广大教师才会积极响应,如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张“网”才能全面张开。

学校管理者到底应怎样重视呢?首先应认清形势和明确方向。学校管理者只有自身具有坚定的政治责任感和迫切的使命感,才能从思想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觉与高度重视。

高职院校的管理者由于拥有学校的行政管理权、发展方向和课程设置的决策权,因而他们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与方针。这就是所谓的学校本身的原因。如从社会意义考量,国有公办高职院校由于有财政拨款,目前尚能坚持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和目标还不会偏离或偏向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大方针和大方向。然而如从经济意义上考量,国内目前的民办高职院校则不同,他们由于受政策、场地、师资和资金等因素制约,虽然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难免不被忽视或偏向,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说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管理者首先应高度重视,并身体力行地成为先行者。

教师应致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讲究教学方法。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也是对高职院校教师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所谓素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道德素质,二是教学能力、水平等业务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首先是为人师表,其次是授业解惑。换言之,教师首先应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道德形象。

高职院校的学生尽管已为成年人,但他们正处于人格初成或可塑性极强的阶段。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心灵上对学生予以关注,时刻关注他们的成长,不仅对他们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帮助他们解决“为谁学”、“学了为什么”等价值取向困惑等问题,使之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促成其人格形成、完善与发展。教师处于教学第一线,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也是他们信任的师长。因此,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对于学生人格的形成非常重要。此外,教师只有严肃认真地履职,不断发掘和总结教学经验和规律,努力探索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自己具有较高的学科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为学生传经授业解难释疑,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优质人才。

人格是一个大体系,属于意识形式层面,既复杂而丰富多彩,又随着时间而变化。正如马斯洛所说,人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因为自我需要是一种高层次的需求,而要实现它就必须进行精神超越,只有这样才能用行为去探求真理,使自己拥有创造力和改变社会的能力。要实现高层次的人生目标和体现自己的价值,首先就必须有精神需要,而高的精神需要就是人生观、价值观。

当代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参与特征研究 第12篇

政治参与是近代的政治概念,是政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变量。政治参与,亦称参与政治,顾名思义就是一定的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的活动。[1]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政治参与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广泛的政治参与既是国家政治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又是不断推动政治民主化的动力之一。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校青年教师作为社会青年的一部分,承担着教育青年大学生的责任,高校青年教师的政治参与行为对青年大学生起着表率和引导作用,因此,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政治素质和参与热情,形成有序的政治参与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确实存在不讲政治、淡化政治的现象。在青年教师的心目中,政治总是冰冷的、居高临下的,有时甚至是令人敬畏和恐惧的。于是,很多青年教师只好无奈地选择远离政治。这种政治冷漠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经济根源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基础相对匮乏,改革开放的大潮使全国人民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部分青年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搞科研、评职称、赚课时费,甚至去搞“第二职业”,无暇顾及政治参与, 直接影响他们的政治参与热情。

(二)社会文化根源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在使中国人民积淀成了“权威崇拜”“与世无争”等消极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政治参与,扼杀了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感。[2]中国民众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还深受这种政治参与冷漠历史传统的影响。

(三)社会政治制度根源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影响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由于政治生活高层化,不利于公民参政。其实,青年教师对政治参与不感兴趣,并不完全是其自身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政治体制需要改革。

二、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参与热情的对策分析

(一)重视高校青年教师政治素质的培养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根本属性,外因推动发展。所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素质要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要充分利用外因,培养内因。

“内”即从提高青年教师自身的学习意识开始,要挖掘青年教师优秀的一面,加以鼓励,使其得到发展。教育广大青年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的学风;要认真读书、多思慎思,关注现实世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心时事政治。

“外”即通过学习、培训等外界因素来影响和熏陶青年教师,形成浓厚的政治学习氛围,高校党政领导应把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政治素质的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组织教师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其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3]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进行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的关键,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思考、感悟,使之内化为一种自身的素养,从而正确地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和决策工作,增强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重视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参与方式的引导

第一,学术性政治参与。高校青年教师的学术性政治参与主要是指通过参加学术交流的活动形式,进行广泛的讨论研究,对事关党和国家重大政治决策提出合理建议和对策。如,撰写学术论文、发表评论等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意向,通过汇集成一种集体效应使政府明确感受到某种利益要求和支持意向,来影响政府的过程,这种活动也叫政治表达。政治表达是公民参政最直接、最广泛的途径之一,对政治的影响也比较直接和显著。

第二,部分青年教师直接参与政府的决策过程,成为“思库”和“智囊团”的成员。当面对一项重大决策,为确保其正确性,一般会征求各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这些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方法,提出各种预测方案供决策者选用。高校教师是各领域专家的主要组成人员, 特别是在高等学校所在地政府的重大决策中,高校教师参与的更多。总之,“思想库”“智囊团”的出现,为高校教师发挥专业特长,参与政府决策开辟了有效的途径。

第三,通过网络政治参与激发青年教师的政治参与热情。随着网络出现、兴起及飞速的普及,人们通过互联网参与政治,从而产生了网络政治参与。它改变了传统的政治参与模式,不再是单纯的“管理者说,老百姓听”,而是转变为“管理者边说边听,老百姓边听边说”。它开辟了政治参与的新途径,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提升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效能和热情;形成网络舆论与现实舆论相呼应的监督态势,引发决策者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并积极介入到事件的调查与解决中来,不断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畅通政治参与渠道

我们应当看到,青年教师从来不缺乏对政治关注和参与的潜力,而只是需要以健全的民主形式唤醒他们的政治参与热情,让他们感觉到政治完全可以像春天般温暖,令所有青年教师神往,这样谁还会拒绝政治参与呢?

如果我们通过改革使政治选举有了让选民更大的选择空间,也就使人们对“选择权”和“被选择权”有了渴望。打个比方,这种渴望就像一个人想要吃一个苹果,他总是希望自己从一堆水果中挑出个自己想要的苹果,而不是被动地被分配。这,就有了政治参与的兴趣,也会催醒他们的民主意识,那样青年教师就有了强烈的政治参与成就感,就会积极地参与政治。

参考文献

[1]周萍.论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政治参与[J].云南社会科学, 1994 (4) .

[2]赵尚福.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冷漠原因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 (11) .

上一篇:管乐训练下一篇:软件测试技术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