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迁移范文

2024-05-12

语用迁移范文(精选8篇)

语用迁移 第1篇

关键词:语用负迁移,语言语用负迁移,社交语用负迁移,语用修辞知识负迁移

一、引言

教育心理学家们认为, 迁移是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它是学习者以前的学习成果对其以后学习的影响。迁移表现在学习者的所有学习中, 而当其体现在语言交际中, 即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的过程中, 母语或母语文化对学习者新语言知识的获得和进行跨文化交际产生干扰时, 就会出现学者们所说的语用迁移现象。一般来讲, 语用迁移可划分为两类:语用正迁移 (指学习者已有的语用知识能够促进其目的语的学习) 和语用负迁移 (指学习者已有的语用知识对目的语的学习会产生抑制作用) 。由于语用负迁移往往阻碍学习者对目的语的学习, 因此, 对于语用负迁移的研究, 一直是语言学家和外语学习者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语用负迁移研究概述

最早提出迁移理论的是Lado, 他通过对母语和目的语的比较分析, 提出了正、负迁移之说, 而Selinker则认为用中介语来描述这一语言现象更为确切。随之, 更多的语言学家对语言和语用迁移进行了更为详尽的研究。其中, Kasper将语用迁移定义为学习者已有的语言和文化语用知识对二语语用信息的理解、产出和学习所施加的影响。后来, Thomas提出了语用失误理论, 杜诗春教授又将语用迁移描述为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的一种标记。但无论以上一种描述, 都表明了语用迁移在学习者目的语学习中的不可避免性以及语用负迁移在对学习者的困扰性, 进而强调了对语用负迁移研究的重要性。

当前, 国内外学者对于语用负迁移的研究范围已相当广泛。首先, 对于语用负迁移所引起的语用失误的研究。Graubeg调查以德语为母语的学生, 发现母语引起的语用负迁移的错误占语言失误的36%;tran-chi-chau研究发现中国人语用负迁移错误占语言失误的51%;Mukkatesh研究表明, 阿拉伯人母语引起的语用负迁移占语言失误的23%;Flick研究西班牙人语用负迁移的语言错误, 发现语用负迁移占语言错误的31%。此外, 刘明通过问卷调查, 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回答附加疑问句中语用负迁移所引起的语用失误, 发现中国学习者语用负迁移的比率高达13%。以上的研究均证明了语用负迁移在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是普遍存在的。

另外, 国内外的学者对于语用负迁移的产生的原因也有很多研究。对于语用负迁移产生的原因, 曾经有过的比较明确的说法是20世纪50年代的“对比分析”论。这个理论认为, (一) 外语学习者会将母语的结构特征转移到外语学习中;母语和目的语的相同时会产生正迁移, 反之则出现负迁移, 出现语用失误。 (二) 学习过程中的错误主要源自母语, 母语和目的语的差异越大, 负迁移现象就会出现的越多。

此外, 对于影响语用负迁移的因素, 国内外学者也均有研究。影响语用负迁移的因素很多, 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年龄、性别、社会地位、文化程度等等。年龄:外语学习的开始年龄与语用负迁移产生的频率有很大关系。很多研究证明了儿童学习语言的优势。通常是:年龄越小, 外语学习中, 语用负迁移越少, 而年龄越大, 就越易受母语的干扰, 语用负迁移问题就越多。性别:在外语学习中, 不同性别的学习者, 语用负迁移中的产生频率也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讲, 女性对目的语的语言形式更为敏感, 更容易觉察到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 因此, 语用负迁移出现的几率相对较少, 男性则正好相反;学习者的社会阶层和文化程度在目的语的学习中, 语用负迁移的发生频数上也有较大差异, 通常, 社会阶层和文化程度较高的人, 更容易避免语用负迁移的产生, 这可能是社会阶层和文化程度赋予学习者不同的受教育机会和语言环境所导致的结果。

三、语用负迁移类型及特征

根据语用负迁移对获得语用知识和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语用负迁移可分为语言语用负迁移和社交语用负迁移 (Kasper, 1992) , 同时, 刘绍忠教授 (1997) 通过对中国学生的语用负迁移研究, 认为中国学生还存在第三种语用负迁移, 即语用修辞知识负迁移。

1. 语言语用负迁移

语言语用负迁移是指外语学习者在交际中违反目的语的语言习惯或因为缺乏对目的语的某种表达方法, 而套用母语的语言表达方式, 从而产生了迁移。例如, 当向对方询问题时, “Please give me a bright way to understand this question.”, “Can I waste you a little time?”这样的句子在中国学生的语言中很常见, 而本族人一般会说:“Would you help me with this question”或者“I am sorry to disturb you with…”中国学习者出现以上错误的表达, 是因为他们缺乏目的语的语言语用知识, 而把母语中的自认为比较合适的言语行为应用到英语对话中, 从而出现本族人对其语言的费解。

2. 社交语用负迁移

社交语用负迁移是指外语学习者由于缺乏目的语的文化知识, 而套用了母语的语用文化知识所产生的迁移, 即, 学习者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或语言表达习惯, 用母语的文化准则来实现对目的语的表达。例如, “Please forgive my silly, can you repeat it?”, 中国文化中, 这样的句子不足为奇, 因为自贬是一种谦虚的表现, 但这样的语言却和英语文化的表达习惯相违背。

3. 语用修辞知识负迁移

语用修辞知识负迁移是指学习者将母语中的修辞知识运用到目的语的使用中, 从而所产生的迁移。严格的说, 语用修辞知识负迁移是社交语用负迁移的一种, 但是因为语用修辞知识是一种语言文化中一种更深层次的内涵, 因此, 本文将其单独阐述。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 掌握目的语的语言及较简单的文化知识已经不容易, 要熟悉修辞知识就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 在他们的英语表达中, 有时会出现像:“Don’t you think I am like Xishi in that dress?”在此种情况下, 本族人会说:“Don’t you think I look like the Snow White in that dress?”这主要是学习者缺少目的语的修辞知识所产生的结果。

从上面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出, 无论是语言语用负迁移、社交语用负迁移还是语用修辞知识负迁移, 都属于不恰当的言语行为策略, 都是需要学习者在学习中要克服的障碍。

四、结论

语用迁移在外语学习者的学习中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问题, 其主要是学习者由于受母语已有的语言规则和表达习惯的影响, 在交际中, 对目的语的语言规则的背离。然而, 学习者无论如何努力, 都无法习得到和本族人一样的语言能力 (Medgyes, 1992) , 这就需要学习者在学习中, 保持对语言的敏感性, 尽最大程度地克服语用迁移, 从而达到顺利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熊彩琴.《语用迁移性之探讨》.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2]卢仁顺, 夏桂兰.《语用迁移研究述略》.华东理工学院学报, 2005。

[3]刘绍忠.《“请”字用法汉英对比与语用负迁移》.外国语, 2000。

[4]Kasper G.Pragmatic Transfer.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1992。

[5]刘哲, 王佳平.《对负语用迁移影响英语写作的分析与对策》.东北大学学报, 2003。

[6]刘明.《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云南大学学报, 2000。

[7]潘敏.《语用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3。

母语迁移与语用教学的认知研究 第2篇

作为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语语用能力的培养受到关注。语用教学的研究日益增多,但目前的研究很少涉及到语用迁移在外语语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过渡语语用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语言变异现象,尤其在外语环境下过渡语语用能力的发展必能建构在已有的知识体系基础上。语用知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成人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前就已经通过母语掌握了丰富的语用知识,但他们并不能够很好地利用已有的语用普遍知识去发展目的语语用能力。从这点看,语用教学的一个目的是激活学习者已有的语用知识,语用迁移可以作为语用教学的有利资源加以利用。目前语用迁移研究探讨较多的是语用负迁移,把语用迁移看作一种学习的干扰因素。从认知角度出发,成人学习者过渡语语用体系的建构必然建立在母语语用知识基础上,已有的语用知识可以成为促进目的语语用发展的有利资源加以利用。

一、理论基础

过渡语认知的语言发生基础首先与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与语言习得机制相关。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受制于一组高度抽象的规则,这些规则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连通理论(connectionism)证明了语言迁移的必然性,解释了语言习得与其他知识的获取有极大的相似之处,是复杂的认知过程。该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天生具有寻求和建立事物之间联系的倾向,也就是说,在学习新知识时,大脑很自然地会去寻求以前知识的相似点,在不断的搜索和对比中,这些相似点会被激活(王初明2001)。母语深深的烙印成为成年人认知第二语言的一种不可抗拒的语言推动力(戴炜栋蔡龙权2001)。语用知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成人在学习第二语言前就已经通过母语掌握了丰富的语用知识,Bialystok双维模式解释了语用习得的认知过程。双维模式指出语用学习及应用由知识分析(analysis 0f knowledge)和过程控制(control 0fprocessing)两个维度组成。知识分析是隐性知识显陛化的过程,过程控制就是将注意力集中到相关信息上以便在理解和产出中使用。语用习得过程就是学习者的培养控制能力的过程,以激发学习者的母语知识去发展和使用过渡语。Schmidt(1990)注意假设(Noticing Hypothesis)为语用教学提供了依据,教学是引起注意突显语境特征下语用功能的重要方式。这些理论揭示语用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在学习和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包括母语在内的已有语言知识对新的语言习得的影响。

二、语用迁移

1“迁移”研究背景

过渡语语用学(Inteflanguage pragmatics ILP)开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而对“迁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40至50年代。迁移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产生的系统影响,语言迁移指学习者用母语规则认知目标语语言规则并产生过渡语语言规则的现象。当二语学习者缺乏目的语的表达思想时,自然地就会依赖于母语知识,当他们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时,仍然会用到第一语言,把母语用作构成第二语言话语的框架。R.Lado的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指出,外语学习的主要困难是由两种语言的差异引起的,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并克服这种差异。从80年代初,迁移的概念发生了一些改变,它不仅仅指母语对目标语的机械迁移,除了来自母语的影响外,是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认知心理过程。近年来母语迁移的研究已经突破了是否存在的层面,而是研究迁移了多少,如何迁移,力求解释二语习得的发展(郭巍韩晓惠2002)。研究者不仅在语言的各个层次,而且从心理以及社会的角度全面深入地探讨迁移现象,它被视为第二语言习得中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和认知手段。在学习过程中,迁移不能仅仅被看做一种干扰的因素,外语学习应当关注母语迁移的条件及决定母语迁移性的基本原则,有意识地将母语和目的语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纳,了解两者的同异,以更有效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2语用正负迁移

二语习得中语用迁移是不可避免的,其存在已得到充分地证实,而引发语用迁移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原因来自母语的影响。因此,语用迁移(PragmaticTransfer)一般定义为学习者的母语语用知识对他们理解、使用、习得二语用知识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在语音、语调、词汇、语法、文化等层面上都会有所表现(Kasper,1992)。语用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语用正迁移是指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语言或文化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两种语言的某些语用知识可以相互交替使用,而且不会引起歧义。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往往借助母语知识来帮助使用和理解语言,母语语用知识的迁移现象较为普遍。当学习者因缺少必要的二语语用知识时,往往会将母语中的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知识迁移到目的语中。正迁移普遍被认为能促进过渡语语用能力的发展,衡量母语的促进作用要看错误减少的数量和学习的进度。在第二语言习得的早期母语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因为这时学习者还未能构建一个发展规则(Ellis 1994)。负语用迁移则是指由于不同语言、文化差异或排斥性,对学习者新语用知识的获得和进行跨文化交际产生干扰作用的迁移现象。如何有效地控制负迁移、促进正迁移,使母语语用知识可以成为语用学习的一种资源加以利用?

三、母语迁移与语用意识提升

1语用意识提升

母语语用知识可以成为语用学习的一种资源加以利用,为弥合母语和外语之间的差距,有意识地探索母语及外语之间的语用特征,有研究者提出了提升语用意识的方法。语用意识提升是通过教学和其他手段激活已有的母语语用知识,唤醒学习者对语用信息,包括文化差异的注意力和敏感性,加强对本族文化的认识。语用意识提升不仅可以激活已有的母语语用知识,唤醒学习者对语用信息(包括文化差异)的注意力和敏感性,而且可能克服迁移带来的负面效果。通过提高语用意识,使学习者了解母语和外语之间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的相似与不同,以达到发展目的语语用能力的目的。语用意识提升的意义在缺乏目的语交流机会的外语环境下更为突出,语用教学的实际作用也在于提升语用意识,而不可能是讲授所有言语行为的理解或实施(Bardovi-Harlig 1996)。但是过渡语语用能力的发展仅仅有语用意识是不够的,还需要为学习者创设教学情境,提供有效输入和交流机会。前者使学习者获得语用知识,后者使学习者将获得的知识进行实践应用然后内化,最终达到自动化应用(Kasper 1997)。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者提出了会话分析的文化教学模式(Barriaja-Rohan 2000)。

2会话分析的文化教学模式

母语语用负迁移及其现象分析 第3篇

有关跨文化语用的研究表明, 学习者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在言语行为的跨语言比较中大量存在 (刘绍忠, 2007) 。然而, 构成语用负迁移的内容是什么?这种迁移是如何分布的?所造成的交际影响是什么?这些令人困惑但又值得注意的问题仍然有待解决。Kasper将负迁移分为语用语言负迁移和社交语用负迁移两种类型, 他认为学习者的母语语用知识会影响他们对目的语语用的理解和使用 (Kasper, 1992) 。而据推测, 中国的外语学习者的负迁移却表现出更多的形式。学习者会把母语的关于某个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或规则等各种语言形式———“道歉” (Olshtain&Cohen:1999) 、“请求” (Blum-Kulla:1992) 、“感恩” (Eisenstein&Bodman:1993) 、“拒绝” (Beebe et al.:1990) 等“迁移”到目的语的使用中来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

1 语用负迁移与语用失误

在学习第二语言时, 学习者总试图将母语知识迁移到目的语的学习中, 以降低学习难度。当目的语和母语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时, 学习就很容易通过母语的正向迁移得以实现;反之, 若不同的语言、文化间的排斥性或差异性大于其相似性时, 母语迁移就会干扰目标语语用知识的获得, 对于交际的成功构成潜在威胁, 由母语的负向迁移所导致的语用失误就得以产生。

Jenny Thomas提出的语用失误, 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 而是指说话不合时宜、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的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 (刘绍忠, 2004) 。且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中深层次的错误, 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破坏力比语言错误更大。语用负迁移总是由学习者从母语带入目的语。这决定了语用负迁移总沿着一个方向运动, 当学习者目的语的语用知识不断提高时, 其语用负迁移将会随之减少。

2 母语负迁移现象的表现

如前所述, 显性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在学习者的语言输出中大量存在, 如, 学习者套用母语的表达方式, 导致所使用的目的语不符合本族语者的语言习惯;将母语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社会规范等直接迁移到目的语的使用中;使用不得体的语言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语言的负迁移

学习者往往会把母语的某些语言项目直接迁移到目标语中, 而导致错误的出现。Lott (1993) 认为, 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所导致的错误可表现为以下的任何一种形式:

1) 类比的延伸

当目标语的某个语言点和母语中的某个语言点在语音上、语义上、语法上极为相似时, 这种错误常常得以发生。如, 学习者往往把“红茶 (black tea) ”译为“red tea”。虽然有些词汇字面意思相似, 但不同的文化背景却赋予了单词不同的含义。这就要求英语学习者不能断章取义, 在学习词汇时要把它放入到一定的语境中, 注重两种文化背景的比较, 了解两种文化的词语差异在语言中的不同表现形式 (赵娟, 夏纬荣:2004) 。

2) 结构的迁移

学习者由于过度忠实于遵循母语的语法特征, 并将之代替目标语的特征, 而忽视了目标语的规则, 所以他们常会犯一些语法错误。比如, 学习者经常会把“我非常喜欢英语”译为“I very like English.”。学习者用汉语的副词代替了英语中的语法规则。这里, 他们所遵循的不是目标语的规则。同样地, 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时直接套用母语的句式, 或者用母语的标准来理解目的语的句式结构, 然而在不同的语言语境中相同的表层结构也具有不同的言外之力。

3) 语际错误

某些语言项目在母语中不存在着某一特定的区别时, 常出现语法错误和词汇错误。由于母语中不存在或不强调某些语法项目的区别常导致语法错误, 比如英语中的时态。有些学生不能区分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的用法而予以混用, 常会说出“They married for several years already.”之类的句子。词汇错误是由于母语中不存在对某些词汇特征的区别而导致的。尤其是对一些不定代词如“many”和“much”, “few”和“little”的混用以及对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混用尤为突出。

2.2 文化的负迁移

母语的迁移不仅体现在对语言层面的形式迁移上, 还表现为大量的文化迁移。正如Riley所强调的, 文化迁移在交际事件、参与双方的方式以及他们实行的特殊的行为、实现的手段、讨论及发展的话题、规约语篇的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同样表现在几个方面:

1) 言语行为的迁移

研究发现, 在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下, 中国人在实施“请求”行为时, 往往过于间接隐, 经常以“隐晦”的形式“暗示”别人做事。而这种间接的请求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常会使西方人感到十分茫然 (贾玉新, 1997) 。

2) 礼貌策略的迁移

中国人历来谦虚、慎言、含蓄, 在交际中对他人的邀请和馈赠时不推诿而直接接, 或在被恭维时不“自我贬低”, 都被看作是没有礼貌的表现。在应用礼貌准则时, 中国人奉行“卑己尊人”的“谦虚”准则, 而西方人则强调“平等取向”的“得体原则”。将母语的礼貌策略直接迁移到目的语文化交际中, 势必会造成语用失误。如, 中国人请别人赴宴时, 即便菜肴很丰盛也要总要客气一番:“没菜, 没菜。”然而, 这句话如果直接套用到英文中“Sorry, we haven’t got many dishes.”外国客人一定会很奇怪:明明有满桌的菜嘛, 反而会以为主人表里不一很虚伪。

3) 文化价值观的迁移

汉语和英语分别隶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 分别体现了具有聚拢性特点的集体文化和具有离散性特点的个人主义文化。在被称为“I”文化的个人主义文化中, 被看重的是个人的内在, 人们倾向于在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征中定义自我。中国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 被称为“we”文化。这种文化注重的是集体价值, 强调互相帮助和彼此的责任。在集体文化中, 个人的事情就是集体的事情, 所以, 年龄、婚姻、工作、收入等一些私人话题都是人们在闲聊谈论中所热衷的。但是如将这些话题不加修饰地直接迁移到跨文化交际中, 尤其是及其看重个人隐私的英语文化交际中, 结果只会是不自觉地触犯了他人的禁忌, 最终导致交际失败。

3 结束语

母语语用负迁移是导致语用失误最直接的原因, 包括语言层上的负迁移和文化规约层上的负迁移。因此, 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注意并了解语用上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存在的方方面面的差异, 提高对语用迁移的认识, 变“弊”为“利”, 有效地避免因母语负迁移带来的种种错误, 最终实现成功地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Kasper G.Pragmatic transfer[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1992 (3) :203-231.

[2]崔义平.语用负迁移视角的语用失误[J].山东外语教学, 2004:68.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刘润清, 刘思.语用习得的认知特性和影响因素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3) :218-221.

[5]刘绍忠, 欧洁.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表现、成因及教学对策[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4 (6) .

语用迁移 第4篇

【关键词】“拒绝”言语行为 专科英语专业 跨文化语用 语用迁移 对策

本文系陕西教育学院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跨文化交际的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拒绝言语行为习得状况调查及其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KJ053.

引 言

Brown & Levinson (1989) 指出,“拒绝”是一种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即Face-Theory Acts, FTAS)。为了尽量将这种威胁降到最低,受邀人应该学习一些保护对方面子的拒绝策略。“拒绝”虽然存在于所有语言中,但并不是所有的语言和文化都以同样的方式拒绝,因为拒绝策略由于语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Beebe, Takahashi, & Uliz-Welts(1990)指出,“在跨文化交际中‘拒绝’对于非英语母语使用者来说是一个难题”。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习得L2的“拒绝”言语行为时,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语用迁移的影响。语用迁移是指“学习者已有的语言和文化语用知识对二语语用信息的理解、产出和学习所施加的影响”(Kasper,1992)。从习得的阶段性和语言自身结构来划分,语用迁移分为语音、语调、词汇、语法、文化迁移等。从宏观语用研究的角度划分,有语言语用迁移和社会语用迁移两大类。从迁移所产生的效用和方向性划分,有语用正向迁移、语用负向迁移、语用语内迁移和语用语际迁移。语用迁移研究是二语习得领域一个较新的课题,主要考察二语学习者在实施具体言语行为时受到的来自母语的影响。

许多言语行为都被作为语用迁移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如问候、道歉、邀请等。而关于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迁移研究并不多见。同时,英语专业专科学生的语用能力迁移性调查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陕西教育学院70名英语专业普通专科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在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的语用迁移现象,并分析其原因,针对专科英语专业教学提出相应建议。

研究方法

1.受试

陕西教育学院70名英语专科的大三学生。收回有效问卷67份,他们当中有75%过了英语四级。为了使调查结果有对比性,作者邀请了四位英语母语者填写了另一份问卷调查,此项调查旨在让英语母语使用者对受试者的拒绝进行评判。每份问卷包括67名受试者在四个情景中做出的共268项拒绝,他们每人对这268项拒绝策略逐一进行评判,给出“可接受”,“不可接受”,“完全不可使用”三个评判结果,并对他们给出的评判作以解释和说明。英语母语者是初次来中国旅游的美国人,两男两女,年龄在22 岁~25岁之间。

2.研究工具

话语补全测试(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一直是言语行为实证研究的工具,最早由Blum-Kulka (1982) 设计并被广泛应用。本调查使用的话语补全测试共包括四个情景,两个情景拒绝邀请,两个情景拒绝请求。问卷要求受试者想象自己就是拒绝者,并填写自己在各情景中用英语拒绝对方时所说的话。

根据Brown & Levison (1987) 提出的面子威胁论的威胁层级,本调查的四个情景可以分别根据P(the relative power,即说话者之间的相对距离),D(the social distance,即说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R(the absolute ranking of imposition,即事情的紧急程度)这三个变量来衡量。四个情景的R值均为正值,这说明四个情景事情的紧急程度较高。情景1和情景2的D值均为负值,这说明两个情景中说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较近;情景3和情景4的D值均为正值,这说明两个情景中说话者之间社会距离较远。情景1和情景3的P值均为负值,这说明说话者之间的相对权力是平等的,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情景2和情景4的P 值均为正值,这说明说话者之间的相对权力是不一样的,即一方比另一方的权利大些,如教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问卷的具体内容如下表:

3.语义归类

本研究采用Blum-Kulka等(1989)对言语行为语义单位(semantic formula)的分析。语义单位是指用来表达特定语义功能的词、短语、从句、句子或几个句子。这些成分合起来实施所要表达的言语行为。如S9: “I'd love to but I have something important to do this evening. Shall we have dinner next time?” 的拒绝可以归类为:Positive feeling+ Reason+ Future acceptance.

对于受试者使用的“拒绝”,作者和两位美国外教Rachel和Adam一起,根据Beebe, Takahashi, & Uliz-Welts(1990)总结的拒绝策略的语义分类,将它们的语义单位一一归类,三人所得结果取两人相同的结果,如有分歧,三人进行商讨后得出统一结果。

结果与讨论

本部分便是对“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评判结果的详细分析。

1.“可接受的”拒绝策略

“可接受的”拒绝策略共11项。现将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三项语义成分与Wannaruk (2004,2008) 总结的美国人在同场景下最常使用的三项拒绝策略进行对比。

如表1所示,从情景1到情景4中可以被英语母语者接受的拒绝策略中可能够看出,使用最多的间接拒绝策略是“说明原因”,而对比Wannaruk (2005,2008) 总结的美国人最常用的三项拒绝策略中也可看出,美国人使用最多的拒绝策略也是“解释说明”,由此可以看出在拒绝中使用“说明原因”或“解释说明”具有跨语言跨文化的普遍性,由此本调查表明受试者在习得英语时受到了语用正迁移的影响,从而使拒绝能够被母语使用者所接受。“语用正迁移是指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里同时可以找到相似的语用成分。所以正向迁移普遍被认为能促进L2学习。”(熊彩琴,2004)

2.“不可接受的”拒绝策略

母语使用者“不可接受”的拒绝每个情景都有,作者根据情景一一进行分析。

(1)情景一

情景1中受试者有1人的拒绝策略被四位英语母语使用者统一不能接受。如下所示:

S37:“Sorry, my baby. I'm very tired today and I have something to do later.”

从语义结构看,S37虽然符合拒绝语义分类,但根据英语母语者的评判,其称呼语使用不恰当。王爱华(2001)在研究中发现,“在拒绝言语行为中,称呼语大多用来做面子(do facework),即修补或损害面子”。作者对学生S37进行了回访,学生S37表明用“baby”一词称呼朋友是想减少因拒绝而给对方带来的不愉快,因其觉得“baby”一词一般用在较亲密的人之间,用在这里有“套近乎”之意。

有一些L2学习者学到一定程度认为掌握了一定的L2的语用规约或语用知识,就开始“泛化某一正确的TL规则而把这一规则用到极不合适的目的语形式或语境中。”(熊彩琴,2004)由此可以看出,学生S37受到了语用内向迁移的影响。“语用内向迁移与L1的干扰毫无关系,通常指TL内部语言知识的混用,或TL内部规则相互干扰所致。”(熊彩琴,2004)

(2)情景二

情景2中受试者有4人的拒绝策略被这四位英语母语使用者统一不能接受。如下所示:

S35:“I'm sorry. I feel bad. I don't like dinner party.”

S38: “I'm sorry I have very full.”

S42:“I'm sorry, I have a very full.”

S59:“Thank you. But I'm not able to attend.”

根据四位母语使用者的评判理由,以上11项拒绝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问题:

1)用词错误:S59中的Be able to与attend太正式,不用于此场合。2)不恰当表达: S35中 “I feel bad.”作为陈述理由过于牵强。S38 和S42是自造表达。

第一个问题中,学生S59 与S43泛化了Be able to与attend使用规则,忽视了两者的使用场合。表明受试者受到了语用语内迁移的影响。第二个问题中,学生S35将汉语中“我觉得不舒服”的拒绝理由直接套用到英文拒绝场景中,导致语用失误。在汉语中我们想拒绝别人的邀请,佯称“不舒服”比直接说“我不想去”会极大地降低对邀请人的面子威胁。但英美文化却更能接受“我不想去”的理由。这说明了S35受到了文化语用迁移或社会语用迁移的影响。社会语用迁移是指“学习者不了解TL的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往往凭借母语的社会文化规约、社会准则来实现TL的言语行为。”(熊彩琴,2004)而学生S38 和S42将汉语中“我吃得很饱了。”直接译为“I have (a) very full.”,从而导致语用失误。S38 和S42 “不知道TL的正确表达方式,按照L1的表达习惯套入到L2中”(熊彩琴,2004),这表明他们受到了语言语用迁移的影响。

(3)情景三

如表7所示,情景3中受试者有2人的拒绝策略被这四位英语母语使用者统一不能接受。如下所示:

S48: “Oh, why don't you ask me derectly(directly)? and I very like to help you.”

S58: “I'm sorry I will use my note book in a while. You can borrow other classmates.”

根据四位英语母语者做出的评判理由,以上2项拒绝可以归纳为如下问题——不恰当表达:S48中用了汉语语序,S58汉语直译。

受试者直接将汉语语序套入英语中——S48将“我非常喜欢帮助你”直译为“I very like to help you”,而S58将“你可以接其他同学的”直译为“You can borrow other classmates”从而造成语用失误。这表明他们受到了语言语用迁移的影响,

(4)情景四

如表8所示,情景4中受试者有4人的拒绝策略被这四位英语母语使用者统一不能接受。如下所示:

S18:“I'm very sorry, I'm quite glad to help you, but, I have something……”

S30:“I'm so sorry, I think I will go there another day, ok?”

S38:“Sorry, a little surprised taday(today), I can't go”

S63:“I'm very sorry. I have somethings need to deal with in that day. I should tell early.”

综合四位英语母语者给出的评判,4位受试者的拒绝可归纳为以下问题——表意不清。

英语母语者不能接受S18话不说完的拒绝方式。其实,如果用汉语表达同样的拒绝,不等拒绝者说完话,被拒绝者就已经明白什么意思,至于拒绝的原因可说可不说。而S30、S38和S63虽然完整,但在英语母语者看来却不知所云。根据Edward.T.Hall(1963)提出的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层级表,中国处在层级较高的级别,即高语境文化,处在此种文化之中的语言使用者在交际时说出的话不直接表明意图,或不完全表明意图,需要对方去意会,即所谓的言外之意。而英美国家处在层级较低的级别,即低语境文化,处在此种文化中的语言使用者在交际时需要把自己的意图表达清楚,否则听话者会一知半解,或觉得说话者吞吞吐吐,莫名其妙。之所以母语使用者认为这四项拒绝表意不清,是因为受试者在用英语拒绝时不自觉地受到了文化语用负迁移的影响,将汉语文化的拒绝方式带入了英语拒绝言语行为中。

结语与启示

本研究有两点可以指出:一、受试者在用英语拒绝别人时受到语用正迁移的影响。二、受试者在用英语拒绝别人时,存在语用负迁移,主要有:语言语用迁移、语内语用迁移、文化语用迁移。

因此,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在英语教学中使学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目的语的语用规约,避免过于泛化地使用某一规约。二、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加强目的语文化规约的输入,并使学生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Beebe, L. M. Takahashi, T. and Uliss-Weltz, R. Pragmatic transfer in ESL refusals[A]. In R. Scarcella, E. Anderson & S. Krashen, (eds.). Developing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a second language[C]. New York: Newbury House.1992. pp. 55–73.

[2]Blum-Kulka, S., House, J., and Kasper, G.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Requests and apologies[M]. Norwood, New Jersey: Printice-Hall,1989.

[3]Brown, P. and Levinson, S . Politenes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Brown, P. and Levinson, S.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5]Kasper, G. Pragmatic Transfer[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1992, (3):203-231.

[6]Hall, E. Beyond Culture[M].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1963.

[7]Wannaruk, A. Say “No”: A cross cultural comparison of Thais and Americans Refusals[J].English Language Studies Forum.,2004(1):1-22.

[8]Wannaruk, A. Pragmatic transfer in Thai EFL refusals[J].RELC Journal,2008,39(3):318-337

[9]王爱华.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3):178-185.

[10]熊彩琴.语用迁移性质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15-18.

负语用迁移对英汉翻译的影响及对策 第5篇

语用迁移是语际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在语言学习方面有所表现, 同时还广泛地存在于所有的其他学习之中。曾经有心理学家指出, 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在目的语的学习过程中, 由于母语 (NL或L1) 和目的语 (TL或L2) , 这两种语言同时也是两种文化和先前经验诸因素的不断相互作用, 不时地影响着TL的准确表达。在交际过程中, 如果没有找到较为合适的词语表达时, 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母语中自认为具有同等意义或语用功能的词语作为替代, 并假设这种替换方式能将其交际活动继续下去。这种语码相互替换使用而导致的语言离格或变异现象就称之为语用迁移。

语用迁移通常分为:正语用迁移, 即已有的语用知识对新语用知识的获得和跨文化交际的进行起促进作用的影响;负语用迁移, 即已有的语用知识对新语用知识的获得和跨文化交际的进行起干扰作用的影响。例如, 一个外国老师夸奖他的中国学生:“Your new skirt looks nice.”中国学生就回答道:“No.”显然, 这里的“No”是从中国学生的母语迁移过去的, 因为中国人都比较谦虚, 当别人夸奖自己的时候, 都会说“哪里”、“没有”、“您太抬举了”等来表达自己的谦虚。而恰当的英语表达方式是“Thank you!”。这一现象即为负语用迁移。

二、负语用迁移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1.负语用迁移对词汇翻译的影响

中国学生在初学英语时往往认为每一个汉语词汇都能在英语中找到相应的单词, 进而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事实上,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它的词汇也是经历了这样的发展过程;不同的语言发展的条件不同, 其词汇也就形成了各自发展变化轨迹。就算两种语言的词汇系统的共同点再多, 它们的发展轨迹也不会是重合的。汉、英对应词完全对应的情况非常罕见, 除了一些特殊专门词汇和少数日常词汇外, 大多数英语词汇在汉语中的对应语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意义。负语用迁移极易使学习者在词汇的语义包蕴、内涵意义、语体和搭配意义及词汇的用法方面发生错误。比如中文里“看”这个动词, 在不同的词组里就需要用不同的英文单词来表达:

看书%read a book%%%看电视%watch TV

看病%see a doctor%%%看朋友%visit a friend

下面, 我将列举一些错误的译例来揭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负语用迁移对中国学生在词汇理解和翻译方面的影响和干扰。

I like sleeping late on weekends.

[误译]:我喜欢周末晚睡。

[校译]:我喜欢周末睡懒觉。

一些学生往往把例句 (2) 中的“sleeping late”按字面单个意义去推断其含义, 错误地理解为“晚睡、迟睡”, 而实际上它是指“睡懒觉, 起得晚”。

2.负语用迁移对语法结构翻译的影响

无论是时态, 还是句法结构, 或词汇搭配方面, 汉语与英语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 汉语和英语的词序问题。句子里的词一般都有一定的排列词序, 不能任意打乱。英语的疑问代词及副词、关系代词及副词等在句中受到特殊的对待;一律放在句首;汉语的这些词就不一定放在句首。英语里面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副词短语, 若说明动词, 要放在句子的末尾;汉语中的这些词或短语一律放在它所说明的动词前面。英语里表示时间的副词通常放在句子的末尾或开头;然而在汉语里, 表示时间的状语则一律放在动词的前面。另外, 汉英方位词的排列词序刚好相反, 汉语里说东西, 南北, 在英语里是西东, 北南。正是由于两种语言的词序不同, 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时候, 汉语的词序很容易迁移到英语学习过程中, 进而影响到学习者对英语句子的翻译。

如:我简直不敢相信他这么快就学会了计算机。

[误译]:I don’t believe that he has worked a computer so quickly.

[校译]:I can hardly believe that he has worked a computer so quickly.

[评析]:第一个英译句按汉语顺序和意义的机械对应翻译, 而此译句在英语语法上属于“英语的否定转移”, 是将语义上属于从属分句 (一般为that clause) 的否定词形式上转移到前面的主句中去了, 允许否定转移的主句动词有表示“看法 (opinion) ”语义的anticipate, suppose, think, believe, calculate, imagine, expect等, 如:“我认为我以前没见过你”英译为“I don’t think I’ve met you before.”, 而不是“I think I haven’t met you before.”;那么对第一个英译句回译成汉语为“我认为他不会这么快就学会了计算机”, 两句汉语意义大相径庭。而第二个英译句的主句中有情态动词can和半否定词hardly, 原来允许否定转移的动词believe就不能将否定转移, 这样的直译在意义和形式上都正确。再如:“他不敢想象他们居然在这儿”英译为“He can’t imagine that they are here.”。

三、解决负语用迁移对英汉翻译影响的对策

从以上例举的这些例子就可以看出, 负语用迁移对英语翻译的影响确实很大, 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摆脱母语习惯形成英语习惯, 同时, 打好汉语基础。

1.要大量阅读。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 只有多阅读, 才能扩大知识面, 增加词汇量, 从而潜移默化到翻译的应用中。

2.加强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提高基本技能, 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基本功的欠缺出现低级错误。

3.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和特点, 以及文化方面的差异, 做好对比研究。通过对比研究来了解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的异同点, 从而排除负语用迁移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参考文献

[1]Blum-Kulka, S., House, J.and Kasper, G. (eds.)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Request and Apologies.Norwood:Ablex, 1989.

[2]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3]Gass, S.and Selinker, L. (eds.) Language Transfer in Language Learning.Rowley:Newbury House, 1983.

语用迁移 第6篇

行为主义认为,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 由于两种语言构成形式、使用规律及深层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 母语知识的迁移常常会促进或阻碍目标语的习得过程。美国语言学家Kasper认为, 根据迁移的内容, 可分为语用语言迁移与社交语用迁移。笔者认为在交流过程中不仅存在着言语交际, 也存在着非言语交际, 例如身势语、副语言等, 同时还存在着语用行为的迁移。学术界根据迁移对于交际所产生的影响, 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前者指对目标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后者则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对于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失败, 本文将从负迁移的角度进行探析, 并把负迁移的内容归为语用语言、社交语用及语用行为负迁移三种类型。根据以上分类, 用下图来表示第一语言为汉语的学习者在习得目标语即英语的过程中负迁移产生的三种类型, 图示中相交的部分为两种语言间的正迁移, 本文主要讨论负迁移对交际产生的影响。

二、语用语言负迁移

语用语言负迁移指迁移的内容为语言或语法知识, 因不同的使用规则, 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第一语言的影响而产生的语言形式 (Kasper)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亚洲经济迅猛发展, 新加坡、香港、韩国、台湾被誉为“亚洲四小龙”。起初, 人们在翻译时把“亚洲四小龙”直接译为“the four little dragons of Asia”。在汉语中, 植根于中国古代神话的龙是一种吉祥、威严的生物。值得注意的是, dragon这个词在英语国家中代表着邪恶, 谚语中说:Every body has a dragon to slay.在孩子很小的时候, 这句话常常用来鼓励孩童, 面对困难, 克服困难。因而, 当把“亚洲四小龙”翻译为the four little dragons of Asia会暗含不好的意思, 从而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学者们认为语用语言失误是一种较为简单的语言失误, 是可以通过教学等途径来避免与克服的。

三、社交语用负迁移

社交语用迁移是指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的形式是正确的, 却因为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等深层次的文化观念差异而使得这种看似正确的形式受到影响。从深层方面来讲, 主要是因为价值观、世界观、思维方式的影响所致。相对于语言语用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则更为严重。

(一) 价值观的迁移

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法与方式。根据《牛津字典》的定义, 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判断什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和最有价值的原则或是标准。集体主义是被中国人所高度重视的一种价值观念。它提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与英语语言国家的人打招呼时, 经常可以看出集体主义思想对中国人的深刻影响。试举一例:炎热的夏日, 一位美国留学生S拜访老师T。两人见面后, 交谈如下:

T:Look, you’re sweating all over.Why don’t you have a wash first?

S:No, thanks.I’m OK.

T:Come on.It’s not trouble at all.

S:I’m afraid, I can’t.I have make-up.

显然, 这位老师对学生非常的关心, 考虑到天热, 一再邀请学生冲凉去暑, 这位老师的做法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做法, 是为了建立、维护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氛围。可是这样的关心在美国留学生S看来, 却有点强人所难, 强加于人, 甚至有侵犯他人隐私的嫌疑。

1.时间取向与社会等级制度观念迁移

时间概念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观念。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指出,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组织文化的方法。一种是单向时间取向M-time, 另一种是多向时间取向P-time。他进一步指出, 西方国家, 特别是美国认为时间在性质上是一种固定的东西, 是人类无法逃避的, 也是环境中不可分离的部分。时间的“铁腕”掌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单向时间文化的人来说, 时间表与约会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另一些人类学家认为, 在东方人的谈话中, 多向时间取向经常被采用。比起预约, 他们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性。预约可以随意被打断, 特别是地位高的人或是年长的人更有权利来打破这种所谓的预约。这就导致了一种自发的、随意的生活方式。

与时间取向密切相关的一种现象就是封建社会在中国延续了大约两千年之久。汉王朝以后各个朝代都“废黜百家, 独尊儒术”, 儒教的思想比任何一种社会思维方式的影响都更为深远。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制信”体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 等级制度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之相对应的, 英语国家历经几百年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过程, 商品化的社会使得个人主义凸显, 个体之间的平等性被反复强调。两种语言之间因为对时间观念、等级观念的相异倾向, 使得语用失误频发。

近年来, 随着英语的普及, 在国内大学里授课的外籍教师越来越多, 由此也使得受时间取向差异影响而产生的交际问题增多了起来。以迟到事件为例, 就可以看出不同的时间取向是如何深刻地影响不同国家人们的交际。

A student (S) was late for class.He knocks the door and said to the foreign teacher (T) :

S:May I come in?

T:Oh, yes.

S:I’m sorry for being late, because there is a traffic jam.

T:...

此例中, 美国文化教导学生轻声进门并坐下, 这一切只为了节省时间;而中国学生的做法则体现出:第一, 尊重权威, 这里的权威指的是老师, 说出迟到的理由——堵车——这种非人力可以预测及解决的问题, 既是尊重了对方的权威, 维护了师道尊严, 给对方留下面子, 也为自己留下了面子;第二, 对于时间的观念, 以至于对于节省时间的观念并不强, 比起节省时间来, 向权威解释迟到的原因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显得更为重要。

2.面子思维的迁移

在待人接物时, 英语国家的人倾向于用直接方式与人交流。而就中国人来说, “面子”思想在人际交往中显得尤为重要, 倾向于用间接方式与人打交道, 不仅顾全他人的面子, 同时也要保存自己的面子。在“拒绝”这一言语行为中, 中西方人的直接与间接方式的倾向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位中国警察A向他的英国籍上司B请假, 因为母亲住院了。他们之间的对话如下:

A:Sir?

B:Yes, what is it?

A:My mother is not very well, sir.

B:So?

A:She has to go into hospital, sir.

B:Well, get on with it.What do you want?

A:On Thursday, sir.

B:Bloody hell, man.What do you want?

A:Nothing, sir.

A想请假, 不自觉地迁移了本国的价值观念, 用间接方式为了保存对方的面子, 不给对方有强迫之感, 同时保全自己的面子。但是他没有请成还得继续工作。通常, 英语国家的人会直接说出他们的想法, 而不是间接地说出来, 让其他人猜测自己的真实意图。A警察向上司请假的时候似乎表述得很周全, 可是, 显然这样看似周全并且体谅对方的策略并没有博得对方的赞同, 相反, 对方对于这种扭扭捏捏的态度比较反感, 进而导致了语用失败的产生。

3.对待自然的态度的迁移:性恶说与性善说

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 中西方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中国人的性善说。几千年来, 儒家思想一直惟我独尊, 在各种各样的思想世界中, 居主要地位。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三字经》中说:人之初, 性本善。人性本善的观念在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中占据很大的地位, 而英美国家的人受基督教的影响, 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 这种观念被称为原罪理论。这种对待自然的态度, 造成了两国人民在交流的时候, 因为意识问题, 或者是受惯性思维所累, 自然或不自然地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念去评判他人。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A student helps cleaning the blackboard after the class.Here is a short talk between the teacher (T) and the student (S) .

T:Thank you for that.

S:It’s nothing, that’s what I should do.

T:...you are on duty?

S:No, no, no.I’m not.I just want to help you.

T:Oh....thank you.

学生帮外籍教师擦黑板, 在回复老师谢意的时候, 学生回应:“没什么, 这是我应该做的。”这一言语的深层含义是把老师放在一个较高的社会等级中, 所谓的“应该”是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而这样的语句与其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被翻译成英文看, 就会被认为是这是一种迫不得已、无可奈何的行为, 而较为理想的回答是“It’smy pleasure.”。

直观英语国家的人的提示语、道歉语, 可以发现英美民族是经常表示歉意与感谢的民族, 给别人让路的时候, 会说:“Excuse me, would you please...?”在车上如果因为拥挤, 不得不与其他人站得很近的时候, 他们会不得不说上一句:“I’m sorry.”可以说, 英美人经常因为一些在中国人眼中很小的事情向周遭的人道歉或者致谢。

(二) 语用行为负迁移

语用行为负迁移, 是指学习者在交际中, 因为文化不同, 选择了不恰当的非语言行为进而影响了交际的顺利进行。在中西方交际中, 沉默 (silence) 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非语言行为。中国人在交际中重视沉默的作用, 沉默可以是肯定、默许;也可以是反抗、否定;有时我们会尊崇“此时无声胜有声”所表达的含蓄韵味。而英美人一般会把沉默解读为“缺乏自信, 或是严重抵触”, 更倾向于用语言直接表示肯定或是否定的态度, 避免在交谈中出现沉默的尴尬。可以看出, 沉默是一个重要的语码, 在中西方交际中, 如果不能适时地意识到不同的非语言行为产生的不同含义, 就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四、结语

随着人们交往的日益密切, 要想顺利处理跨文化交际间的各种关系, 不仅要学习目标语, 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深刻理解目标语语言背后的文化价值观, 乃至一些非语言行为所富有的深刻内涵, 这些都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在交往中, 察觉到两种语言之间的迥异, 如果能够意识, 并且避免各种类型的负迁移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那么交际就会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Kasper, G.Pragmatic transfer[J].Second LanguageResearch, 1992, (8) :25-32.

[2]Thomas, J.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3]Samovar, Larry A., Richard E.Porter.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陈申.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9.

[5]束定方.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6]孙启耀.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分析[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 2001.

[7]王菊泉, 郑立信.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语用迁移 第7篇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当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从学习者的中介语当中既可以看到学习者母语的影响也能看到目的语的特征, 母语对目标语的习得所产生的干涉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语言迁移的研究者们对迁移的本质及其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做了全面的研究, 但到目前为止研究主要集中在语际或者结构层面的影响上, 对二语学习者文化或非结构层面的影响因素——语用迁移关注较少。语用迁移是指学习者的母语及其文化对学习者中介语的语用知识和能力的影响 (Kasper, 1992) 。对目的语语用的知识的缺乏或者误用会使学习者违反目的语的文化规范并可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导致语用失误。对语用迁移的研究以往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口头语言交际中的失误现象, 而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外语写作中的语用迁移的研究或者说从语用迁移的角度来分析学习者二语写作方面的研究问津者较少。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语用迁移现象, 分析他们在母语思维及文化模式对其英语写作产生影响的种种表现, 并对其进行分类。指出语用迁移现象在外语写作中普遍存在。它既是一种语言层面的现象, 又是一种文化现象, 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二、研究现状

对英语的写作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主要有四个研究领域:写作过程, 写作教学, 写作结果及写作语境。60年代到70年代伴随着语言学, 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 学者们开始不仅仅关注作文本身, 而是慢慢地转向写作过程及作者。80年代, 二语写作教学及研究经历了过程方法的革新。写作被看做是一项认知活动以及揭示意义的过程。80年代中期和末期, 由于受到社会构建理论及情景认知理论的影响, 写作不仅仅被看做是简单的个人行为, 而是社会互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作者和读者共同构建篇章的意义。

从文化、思维模式的角度来研究写作的全新视角是比修辞分析。对比修辞分析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领域。它关注二语学习者通过参考其母语的修辞策略来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Connor 1996) 。“对比修辞”这个概念是由美国语言学家Robert Kaplan提出的, 他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英语遵循一个线性谋篇模式, 而东方语言包括汉语的主题陈述是一种间接的方式。因此他称写作是一种文化现象, 反映了作者的思维模式。

三、基本思路及方法

本文运用语用学、英语写作及语言迁移的理论,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首先对迁移的两大类别定义, 然后按照Kasper, G.&Blum-Kulka的说法将语用迁移分为语用语言迁移和社交语用迁移, 并在每一类迁移之下从词汇、句法、语篇及语气等层面进行详细的归类和分析。本文采用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语料来自30位即将参加雅思学术类考试的考生, 在规定的时间之内需完成约300字的雅思议论文。首先研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负迁移都出现哪些方面, 之后再对迁移所出现的层面进行划分, 统计出每个层面发生负迁移的类型, 数量 (这一阶段属定量研究) 。这30为考生来自西安的各大高校, 语言能力虽参差不齐, 但大致可就水平层次分为3组。语料内容为英语议论文写作, 内容是关于孩子每天使用电脑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否比积极影响要多。本项研究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1) 在学生的英语写作中存在的是什么类型的错误? (2) 在这些错误当中语用迁移是怎么凸显出来的? (3) 在英语写作当中导致语用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四、研究结果

此次研究的重点是对被试者所写文章的错误类型分析及导致其错误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 它既是一种语言层面的现象, 又是一种文化现象, 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基于之前的研究及本文写作的目的, 本文划分错误的步骤大致为:首先将被试者作文当中的错误划分为errors和mistakes.errors再进一步被划分为迁移错误及非迁移错误。最终迁移错误再被划分为语言迁移错误及语用迁移错误。除此之外, 导致迁移错误的原因也是复杂的, 多方面的。但大致可归咎于社会文化的不同而导致的思维模式, 认知模式的差异。因此, 错误原因应集中于个体思维特点及整个民族、文化不同于西方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五、研究意义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 写作是一个高度语境化, 情景化的语用活动 (May, 1993) , 它受到一个语言社区当中特定的社会文化规约所限制。从语用迁移的角度分析英语写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首先, 语用迁移的研究强调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强调写作技巧,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以及培养对不同文化民族的敏感度和理解力。对语用迁移的研究有利于发现中西文化的异同, 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言能力, 提高写作水平。其次, 从语用迁移的角度研究二语写作有助于充实写作教学。国内外的写作教学往往关注写作作为过程、结果, 而对此方面的研究问津者较少。此项研究可以扩充二语写作的发展层面, 并且为教授二语写作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充实教学的理论及实际内容。

摘要: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当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外语学习的各个层面都表现得很明显。Long&Richards在Odlin (1989) 所著的《语言迁移》一书中的前言中指出:“至少一个世纪以来语言迁移一直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的中心。”虽然迁移的本质及其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已被全面的关注和研究, 但到目前为止研究主要集中在语际或者结构层面的影响上, 而对二语学习者文化或非结构层面的影响因素——语用迁移关注较少。对外语写作中的语用迁移的研究或者说从语用迁移的角度来分析学习者二语写作方面的研究问津者更少。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语用迁移现象, 分析他们在母语思维及文化模式对其英语写作产生影响的种种表现。通过其进行分类, 指出语用迁移现象在外语写作中普遍存在性及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语用迁移,英语写作,社会文化因素,错误分析

参考文献

[1]、Connor, Ulla.1996.Contrastive Rhetoric.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Kasper, G.1992.Pragmatics Transfer.In Second LanguageResearch.

[3]、Mey, J.1993.Pragmatics:An Introduction.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语用迁移 第8篇

一、理论基础

1.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 (Speech Act Theory) 是1962年英国的哲学家奥斯汀提出, 后经塞尔进一步加以发展的。他们主张研究语言的交际功能, 以及语言与语境、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奥斯汀认为, 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句子或其他表达手段, 而是完成一定的行为。人们对英语中的一些言语行为如感谢、道歉、请求、拒绝等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Saeko Fukushima的研究表明, 随着请求言语行为强加程度的增大, 人们在请求言语中使用更多的礼貌策略。Xiaowen Guan等人在研究道歉言语行为时指出“虽然在道歉言语行为中存在着文化的差异, 但与熟人和朋友相比, 人们都对陌生人在道歉方面表现出更强的责任感和意愿。”其他的研究还有Mey的承诺、Eisenstein和Bodman的感谢、Bergman和Kasper的道歉等等。

2.语用迁移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 人们常常理所当然地以本文化的准则和社会规范作为解释和评价别人行为的标准, 这就是被学者们称之为语用迁移的现象。语用迁移是语际语用学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它被视为第二语言习得中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和认知手段。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关注语用方面的迁移现象。语用迁移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层面上都有所表现。从宏观语用研究的角度来看, 主要有语用语言迁移和社会语用迁移两类。从迁移产生的效用和方向性来看, 语用迁移主要分为语用正迁移和语用负迁移。语用正迁移是学习者将母语里关于某个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搬到了目的语里来表达和理解同样的言语行为, 虽然目的语里已经有一套现成的理解和表达这一同样的言语行为的类似的语用知识。语用负迁移指学习者将母语里关于某个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搬到了目的语里来表达和理解同样的言语行为, 这种从母语里迁移到目的语里的语用知识不同于目的语里已经存在的理解和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人们大都认为语用正迁移有助于二语习得, 比较而言, 人们对语用负迁移更感兴趣, 本文也主要关注于语用负迁移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大学生在使用英语回应恭维语时采用的策略和语用负迁移现象。研究的参与者为黑龙江省某高校学生, 按照他们的英语水平分成两组。第一组为通过了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学生50名, 代表高水平组。第二组为刚入学的大一新生50名, 代表低水平组。所有参与者均没有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生活和学习的经历。文章以话语完成测试为数据采集手段。根据问卷的要求, 参与者要对具体的八个情景中受到的恭维做出应答。问卷情景主要涉及“外貌、性格、能力和所有物”四个方面。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1.总体情况

中国大学生在使用英语回应恭维言语行为时更倾向于使用不接受策略, 这可以归结为中西文化间的巨大差异, 中国文化推崇谦虚, 认为拒绝所受到的恭维才是礼貌。但与以往的研究相比, 中国大学生也有接受恭维的趋势, 1993年陈融的研究数据表明,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回应恭维时采取拒绝方式的占总数的95.73%, 而在本研究中, 占总数的66.74%。这表明, 随着东西方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教学条件的进一步改善, 中国大学生已经逐渐接受英语中常用的恭维回应方式。

2.语用负迁移

(1) 语用语言迁移

语用语言迁移指母语中具体语言形式所特有的言外之力或礼貌对学习者理解中介语的形式-功能和实施言语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语用语言迁移往往产生于句法、词汇形式上“对等”的迁移和言语行为策略的迁移。

在跨文化交际中, 学习者往往套用母语的某个句式结构用相应的目的语形式表达出来, 或者将母语中的词语逐一译为目的语。他们没有意识到有些翻译的文本虽然表层结构没有变化, 但在目的语中却被赋予了新的言外之力。这样, 就产生了语用语言负迁移。试看如下例子:

Compliment: You have completed an English presentation. After that your classmate says: “Wow, that’s brilliant! I hope I can do it the way you did. Well done!”

Response: “Thank you! But I don’t think I’m good enough”

Compliment: You have bought a new laptop. Your friend notices it and says “Wow, how smart! Mine does not have such functions. It is really great!”

Response: “Thank you, but it’s expensive and some of the functions are not very useful, just so so.”

在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中, 人们极为重视“谦虚”。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 即贬低自己, 抬高别人。按照汉语文化的谦虚准则, 当受到恭维时, 总要找个托词推却一番。在以上的例子中, 被恭维者首先对恭维人表示感谢, 以示礼貌, 然后进一步加以解释说明, 采用诸如“但是我做的还不够好”, “一小般”等等表达方法来表现谦虚, 而恰恰是这些表达方法却使英语本族语者感到困惑或尴尬。

(2) 社会语用迁移

社会语用迁移是指学习者实施和理解外语言语行为时, 其所基于的社会感知受到他们对母语语境中的对等形式的主观评估的影响, 即说话者将其在母语中对实施某一言语行为的理解迁移到外语学习过程中。与语用语言迁移相比, 社会语言迁移更容易产生语用失误, 因为“大多社会语用迁移都是负面的, 有可能被认为是社会礼仪和宗教信仰问题, 而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

由于文化和社会习俗的不同,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对于“得体的言行“的衡量标准是有差异的。传统的中国礼仪认为, 直接的接受他人的恭维是不礼貌的, 而应该尽量表现得谦虚。在调查问卷中, 这样的现象非常普遍, 很可能导致不必要的社会语用负迁移。

在应答恭维时, 有的学生回答为“我的英语水平很差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and it is far from being perfect.”在这个例子中, 学生使用了传统的中国式的礼貌和谦虚的表达方法。在实际交流中, 这种应答往往会使英语本族语者感到尴尬和难堪, 因为这里面的潜台词就是说你的评价与事实不符。

类似的表达方式还有“哪里, 哪里No, no. It is nothing”, “过奖, 过奖You are praising me too much”, “不行, 不行No good. No good”这些都是典型的社会语用负迁移, 很有可能造成交际的失败。

四、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恭维语应答的研究表明, 中国大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语用负迁移。在跨文化交际时, 这必然会造成交际双方理解上的困惑, 很有可能导致交际失败。Kasper认为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使学生成为一名熟练的目标语的使用者。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不能只关注于学生的应试能力, 应该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 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 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中国和英美不同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是中国大学生英语使用中产生语用负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讲授文化知识, 在教授语言的同时, 也教授文化, 在课堂上可以穿插讲授一些文化背景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可以在固定的时间, 安排学生或教师本人讲解英语国家的某一日常言语行为, 引导学生注意汉英语文化间的差异, 通过对比的形式引导学生注意在同一场景中不同文化的言语行为策略表达上的差异。

参考文献

[1]CHENR.Responding to Compliments:A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Speakers[J].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3.

[2]KASPER G.Pragmatic Transfer[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1992.

[3]JING QU.Pragmatic Transfer in Compliment Responses by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J].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5.

[4]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

上一篇:打印材料下一篇:草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