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旅游资源论文

2024-05-07

风景旅游资源论文(精选12篇)

风景旅游资源论文 第1篇

风景资源一般是指自然风光,当人们把它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时,已经变成一种艺术创作,即借助自然形象以塑造艺术形象,通过人化的自然美,表达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并让广大游客赏心悦目,从而与广大游客的内心和谐共鸣。要达到这一境界,必须解决风景资源与旅游资源之间本体性与公共性的对立统一、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对立统一、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统一等问题。

1 旅游资源的公共性

当一个自然风景区被开发为旅游区,其公共性诉求就是不言而喻的。诸如交通、住宿、饮食、购物等设施和场所都必须预先规划设计好,要充分评估旅游区的承载能力,或过或不及都将影响其生命力和对公众的吸引力。故必要时应在规划前召开公众参与的听证会。2006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风景名胜区条例》,对风景名胜区的公众参与作出了原则性规定。虽然对参与的形式、内容、途径等尚需要具体主管部门通过实践不断探索。但其原则首先应建立在保持固有的风景资源的生命力和承载力的基础之上,增强其对公众的吸引力。同时,又要兼顾风景区与周边城镇环境的共生与互惠关系。例如可以通过强化风景区附近小城镇的交通、居住、饮食、购物设施,尽量减少风景区内的所谓现代化“旅游房产”(包括宾馆、购物一条街、杂技马戏表演场等)的新建。对于高山景区索道的设址也要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尽量精简和隐蔽。例如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风景区共有索道四条,其中白鹅峰至云谷寺的云谷索道有新老两条是几乎平行的,且两索道的起始站之间及两终点站之间相距都甚近。此种耗资巨大的景区交通工具似不应该令人有这种重复之感。另外,在黄山风景区内,对残存的相对较少的我国传统古典建筑或具有徽派特色民居而言,现代风格建筑的体量可以说已经与黄山旅游资源的承载力不甚相容。例如位于黄山景区中心位置的光明顶上的气象台,既不能为游客遮阳避雨,又没有与黄山相关的文化内涵,而且其形似一巨大足球的圆顶,怎么看都难与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相协调,实为费力不讨好的蛇足之作。

2 旅游资源的人文性

注重旅游资源的人文性是为增加原有自然风景资源对游客吸引力的重要措施。中国传统哲学对美强调“心识”,其原因是认为“美由心造,心融万有”,因此而产生了一种“实有境无,境假识真”的意境论,并且提出了“心不孤起,托境方生,境不自生,由心故显”的审美观。故妙景的人文依托可以说是旅游区规划设计的灵魂。一般来说,绝大多数风景资源过去都曾经留下了才子佳人、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或儒释道家的足迹,这就需要规划设计者去对相关的人文“故事”加以挖掘和甄别,并通过一定的文化载体重现出来。这方面不尽如人意的例子很多,如黄山著名的迎客松本应是历代文人墨客说道最多的景点之一,然而这里相关的摩崖石刻却寥寥无几,而且旁边的建筑也是现代化西方式的(据说是为了防止焚香失火烧掉松林,把原来的庙宇拆掉了),假如将此处改造为中国古典式传统建筑,再于其内展示有关迎客松等黄山美景的古今字画,其人文性大增,对景点品味的提高恐怕不无裨益。较好的例子如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江苏南京梅花山的孙权墓都是在本来只存人文“故事”的基础上新建的景点,由于这些地方风景资源原本的秀美和这类具有较强地域性文化特色的人和故事的知名度,所以这些景点一建起来,其生命力和对游客的吸引力就比较强。当然,人文“故事”不一定都讲求真实性,但是只要求善求美,也可以无中生有。许多美丽的神佛传说同样能与秀美的风景资源相结合而生成高质量的旅游资源。例如江苏无锡太湖中的马山,原为一个很普通的小岛,但是自从岛上建起了中国第一大铜佛——灵山大佛之后,高大的佛与平阔的湖面相融,已经成为无锡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又如海南三亚市在海滩上建的南海观音像,其高耸入云的俊美和庄严形象与广阔的大海相映成趣,亦是国内旅游景观中不可多见的杰作。据说其投资虽然巨大,但是其回报也是迅速的。然而我们又看到,国内也有许多的旅游点大肆造神塑鬼,其结果适得其反,不但没能给游客以美的享受,反而宣传了封建迷信之丑怪。如山东淄博某旅游点建的表现传说中十八层地狱里各种鬼怪用大锯劈人等恐怖的塑像群,就因广大游客的反感而关闭。事实证明,丑恶的东西不可能增加旅游点的吸引力,反文明的事物大煞风景,不会有强的生命力。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同时又鱼龙混杂,如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也是我国景观设计者的必修课。例如同样是写鬼写妖,蒲松龄先生就“高人一等”,乃在于蒲先生借写狐仙鬼神而抑恶扬善。只可惜在以纪念蒲先生为主的旅游区,我们看到了蒲先生写鬼写妖的形式,而对其抑恶扬善的人文内涵则弘扬不足。

3 旅游资源的时空观

把原生的风景资源规划建设为旅游资源时,必须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克服固有风景资源的时空局限性。

首先克服时间性的局限,作为旅游区最好当然是四季有景可赏;如果不是四季有花,也应四季有绿(有些地质公园另当别论)所以对景区原有植被的改造、增添、移植都应因地、因时而定。在我国,江南景区的植被设计相对比较容易,而北方地区就需要克服季节性干旱、寒冷等因素对植被的不利影响。例如北方园林最常见到的一种情况就是从南方移植来的竹子、芭蕉等,在一个冬天过后大片死亡的景象。这是由于规划设计者或建设管理者对景观植物习性不熟悉所造成的浪费。再就是北方有些景区植被的总量,耐寒、耐旱植物的涵盖量太小,秋冬季节便呈现出一派焦枯肃杀气氛,对游客的吸引力大减。

关于旅游景区的空间需要注意的主要是避免平面化,要注重对其三维立体美感的发掘,而且要与景区周边的环境协调融合有山有水的风景资源,若高峡出平湖之地固然可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三维空间,而有川无山或草原广漠,则需要另求他途。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挖人工湖造山以扩大景点的空间维度,这在古典园林中就有很成功的案例,如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与万寿山。另外有些景区以修整或新建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庙宇、雕楼、木屋帐篷等方式,吸引游客直接深入其间、食宿其中,也可以增加其旅游空间。这些仍然要以弘扬地域性的特色文化取胜。

摘要:从风景资源与旅游资源之间本体性与公共性的对立统一、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对立统一、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统一等问题分析了关于把风景资源建成旅游资源的规划设计理念,以满足人们在休闲旅游和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风景资源,旅游资源,对立统一,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08-112.

[2]李振鹏,张文.风景名胜区公众参与制度研究[J].中国园林,2009(4),30-33.

风景旅游资源论文 第2篇

以旅游资源的成因或其属性分类,可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资源三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指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构成的、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天然景观,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质;人文旅游资源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包括各种历史古迹、古今伟大建筑、民族风俗等等,是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还有复合型旅游资源即社会资源。

一、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条件和自然风光,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矿泉、珍禽、异兽、奇花、异草、以及气温、日照、雨星等。1. 中国名山:

(1)五岳:东岳泰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2)风景名山:黄山、庐山、武夷山、雁荡山、阿里山、天柱山 2.四大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 3.四大名河: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

4.七大名湖:太湖、洞庭湖、巢湖、鄱阳湖、洪泽湖、杭州西湖、台湾日月潭 5.四大瀑布: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黄山风景区瀑布、庐山瀑布 6.著名泉水:北京玉泉、镇江中冷泉、无锡泉水、杭州虎跑泉

7.著名海滨:大连海滨、北戴河海滨、青岛海滨、厦门海滨、天涯海角海滨

8、七大丹霞地貌:①.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的丹霞山;②.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的武夷山;③.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的大金湖;④.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的龙虎山;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的八角寨、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的崀山;⑥.张掖丹霞地貌(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⑦.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丹霞地貌。

9、“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2007年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得到了增补,现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组成。

二、人文资源:

历史和文化古迹,习惯称为人文资源;其中包括纪念忸、古建筑、古墓葬、艺术宝库以及各种考古发现等。1. 宗教名山:

(1).四大佛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2).四大道山:青城山、武当山、崂山、龙虎山

2.四大名窟: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3.四大园林

苏州园林:沧浪亭、狮子亭、拙政园、留园 扬州园林:何园个园 岭南园林:清晖园可园

北方园林:颐和园、北海、避暑山庄

4.四大宫殿: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布达拉宫、孔庙 5.四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

6.三大古建筑群: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山东曲阜孔庙

三、社会旅游资源: 狂欢节

民俗风情,变革新事等,称为旅游资源;其中包括古风,民俗、人际关系和各类建设风貌及发展成就等。

1.世界三大赌场:美国的加斯维加斯、澳门、摩纳哥 2.中国四大刺绣:苏绣、蜀绣、湘绣、粤绣 2. 世界三大宗教:

1.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 世纪至5世纪之间,创始人悉达多乔达摩,代表经典是《金刚经》,世界上约有2.5亿人信奉佛教。a、世界佛陀日:公历5月间的月圆日; b、佛诞节(泼水节)阴历四月初八 c、成道节:阴历十二月初八(腊八)

2. 基督教:在公元前1世纪形成并发展起,信仰基督稣,以《圣经》为经典。目前有10亿人信奉基督教。

a、圣诞节:公历每年12月25日

b、复活节: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3月21至4月25日之间)c、情人节:每年2 月14日

d、狂欢节:有的始于元旦,有的始于圣诞节,各国不一

乐亭旅游资源 第3篇

★菩提岛

华北第一大岛,岛域面积2.09平方公里。省级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国际观鸟基地。菩提岛有沙岛、绿岛、鸟岛、佛家岛等八岛特性,三日同辉、岛霭蜃气、密林探幽等自然胜境。岛上植被覆盖率高达98%,野生树种遍布全岛,菩提树、木丝棉、黄精等植被,有着较高的观赏和科考价值。岛上常年生存的和季节性活动的鸟类多达408种,世界上存量极少的黑嘴鸥、半璞鹬、短尾信天翁等也经常到这座岛上栖息觅食,每年大批外国观鸟专家和爱好者都云集于此。“风帆沙岛皆人间奇境,云影波光造玉宇琼阁”。潮音寺、观音台、朝阳庵遗址,菩提岛佛事鼎盛,香客云集。

★月坨岛

因该岛呈弯月状而得名,岛域总面积0.43平方公里,由月坨、腰坨、西坨等7个岛屿断续组成,是乐亭县第一沙滩大岛,国家AA级景区。

月坨岛依荷兰风情园模式设计建造,建有运河、船闸、风情木屋、荷兰风车等。岛上拥有大面积的天然浴场,这里沙洁水净,景色以野、幽、原始闻名,是天然的浴场和生态旅游度假区。岛上有百果园、百瓜园、百花园等小景点,有“渔世界”、“轻型飞机”、“热汽球”等旅游游乐项目,有风情小木屋、标准客房、豪华客房、娱乐厅、餐厅等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有海鲜烧烤、烤全羊、篝火晚会等游乐活动,让人们尽享休闲度假的美妙。

★三岛旅游码头

距乐亭县城35公里,距菩提岛4.3公里,距月坨岛4.8公里,距金沙岛2.4公里,是通达乐亭三岛的旅游专用码头,占地300亩,建有船坞、候船亭、大型停车场、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商品市场、餐住一条街等旅游服务设施。码头公司备有各种旅游船艇,为游客提供登岛离岛服务。

★打网岗岛

打网岗岛是大清河口东侧自西向东走向一条长13.5公里的沙岛,它宽窄不一,内为浅泥质海滩,外为沙质海滩。

因岛上无杂草异物,成了渔人打掇晾晒渔网的好去处。狭长的一岛之隔,北面风平浪静,柔浪轻摇,南面则是海味十足——因地形异状,这里浪为“层层开花浪”,白光闪闪、涛声如雷,水天一色,实为冲浪、嬉浪的绝佳胜地。

★金沙岛

位于打网岗岛的最西端,与菩提岛、月坨岛隔海相望,因沙细金黄,沙滩板实、洁净而得名。外潮滩较窄,宜泳带宽阔,波平流缓,远离海岸,极少污染,是沙浴、海浴的天然浴场。这里阳光充足,是天然日光浴的好去处。远望金沙岛,海中有岛,岛中有湖,湖中又有岛,阳光、沙滩、海浪、沙岛,游人在此,或观海冲浪,或嬉水泛舟,陶醉其中,其乐融融。金沙岛的黄昏,金色海滩,鸟蛋俯首即拾,堆沙堡,拾海贝等趣味活动让游客找回童年的乐趣。

★浅水湾浴场

位于打网岗岛中部,沙滩细软洁白,海水湛蓝清澈,阳光充足,服务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设有浴场观光、游泳、日光浴、沙浴、登高望海、游艇海上观光、水上摩托艇、沙滩摩托、越野吉普车、沙滩卡丁车、沙滩跑马、滑翔机、陆地牵引车、迷你蹦极、水上拉伞、沙滩排球等活动项目。

★祥云湾海滨温泉度假村

位于打网岗岛东部,以海滨温泉和休闲渔业为主要旅游项目,设有海景温泉、餐饮、娱乐、住宿等设施,现已建渔港码头,为游客提供出海打渔项目,是乐亭正在发展中的休闲渔业基地。

在这里,可观海,听潮,亲自然;海滨浴场,海景温泉,使人仿佛置身人间仙境;休闲渔业,海上庆典,亲身体味渔家乐趣;青龙山登高,驻凤坡观潮,青龙含珠,观音送日,飞沙叠浪美不胜收。

★姜各庄森林公园

占地9000亩,该园植被丰密,林木参天,各色野花点缀其间,色彩斑斓,场内有各类果园,可开展农业观光项目。该公园集海水浴、沙浴为一体,具有很高的休闲游览价值。

★翔云岛森林公园

林场植被丰富,景观独特,环境清新,融明媚的阳光、茂密的树林、碧蓝的海水和洁白的沙滩于一身 。

【人文景观】

★李大钊纪念馆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景区之一,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李大钊纪念馆集馆展、游园为一体,园内翠竹挺拔,塔松巍然,绿草如茵,湖水荡漾,环境优雅,别具宁静、古朴、神圣的气韵和特色。馆内李大钊同志生平业绩展,充分展示了大钊同志开天辟地的丰功伟绩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高风亮节。

★李大钊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距县城15公里的大黑坨村。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呈长方形,是冀东农村典型的穿堂院结构。故居复原陈列着李大钊同志的各种文物、器具等。

★青春广场

源自李大钊《青春》一文。在思想与文体上与李大钊纪念馆血脉相承,浑然一体。与广场西侧的文化中心、乐亭博物馆一起,是追寻乐亭历史,感受乐亭文化的重要场所。

★乐亭博物馆

乐亭县博物馆在县文化中心二楼。展览分为三个展厅,展厅面积600平方米,展线238米,展出文物及标本463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20件,三级文物40件),照片及图表192幅。整个展览注重现代光电技术的应用,艺术氛围浓厚,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乐亭的发展历史、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及乐亭人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

★滦河河口风貌

滦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使滦河河口具有典型的河口地貌。碧海蓝天下,黄沙漫漫,间或野草丛生,植被稀落,没有任何人工矫造。境内河口广布,罕见的河口地貌处处显出大自然的粗犷与深沉。河口有“小台湾”、“大黑铺”等岛屿,因鸥鸟繁多,有鸟岛之称。河口鱼类资源丰富,每天有数百人垂钓。此处可东望碣石山,偶遇雾障,山影朦胧,景观效果更好。

★京唐港

距唐山市95公里。京唐港是唐山市与北京市联合建设的“北方大港”,是通向国内和世界各地的理想海上通道。京唐港于1989年动工兴建,1992年7月18日实现国内通航,1993年7月18日实现国际通航,2003年吞吐量已突破2000万吨,进入国家级大港行列。

★大清河盐场

河北长芦大清河盐场是中国制盐业百强企业,公司占地总面积97平方公里,年产原盐达60万吨,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出口量全国第一。盐场根据自身的优势还可以开展人工死海项目(漂浮浴场)、四季垂钓(盐场内运输沟、送水路、沟渠纵横,鱼塘虾池遍布)、工厂化养殖、地热温泉(71℃地热水、自流量90立方米/小时,现在盐场冬季采暖、四季洗浴都采用地热水)及海上观光等项目。

【乡村旅游】

★捞鱼尖村

距县城35公里,与大清河盐场毗邻,是乐亭县主要渔港之一的北港渔码头所在地,全村没有一分耕地,属典型的沿海渔村。全村共有380户、1260人,其中55%的家庭从事海产品捕捞,45%的家庭从事海产品加工,现有渔船56艘,养殖滩涂面积4000亩,工厂化养殖面积150亩,养殖品种有鱼、虾、蟹、贝等六大类20多个品种,干、鲜海产品加工、运销业也相当繁荣。“渔家乐”乡村旅游活动也取得了健康快速的发展,目前全村共有乡村旅游接待户12户,接待床位200余张。主要游览项目有:渔村风光,品尝百味渔家饭,海上渔事活动,海上捕捞、垂钓、摸蛤、捉蟹、拾贝以及参与虾油、虾酱、虾皮、海蜇的加工制作等。

【农业旅游示范点】

★金土欧意果业有限公司

河北金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河北欧意金土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于唐山市乐亭县,注册资本分别为2000万港币和324万美元。现有占地50亩的商品化处理加工厂、80亩的优质苗木培育中心、100亩的国际品种示范园和200亩的有机果品示范园。公司被河北省林业局授予“林果产业重点龙头企业”;被唐山市评为“产业化龙头企业”、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全国苹果经营优秀企业”、“中国优质果品基地”、“中国果业十强企业”。

★赵庄村

县级生态文明村和市级精品村。西与唐港公路相邻,全村共有村民260户,597人,耕地面积1550亩,以温室大棚、果菜高效农业为主,70%的农户从事养殖业,年人均纯收入近万元。村内建有农民健身场地,设有门球场和多种健身器材,建有街心花园3个,全村各户都建起了沼气池和水冲式厕所,开通了闭路电视系统,主要街道全部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建有乡村旅馆33间,占地20亩的垂钓池1个。

★大黑坨村

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故乡。李大钊故居位于该村中心位置,占地1010.10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冀东穿堂院建筑,始建于1881年。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就诞生在这里。故居复原陈列的李大钊生前文物,展示了大钊同志一生的光辉业绩。大黑坨乡村旅游活动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题。

★黄湾村

地理位置优势,交通便捷。距乐亭主要景区之一的碧海浴场不足10公里,附近有中心渔港、浪窝渔港两个渔港码头,是开展乡村旅游活动的理想场所。

该村的“碧海渔家”度假村,院内绿树成荫,瓜果飘香,有迷你苹果林、瓜果长廊、小小果菜园等,并散养有土鸡、乌鸡、鸭子等家禽。该度假村可同时容纳70人就餐,餐厅的菜品以乐亭本地菜系为主,突出海鲜、野菜、时令蔬果等。在这里,你还可以到海边享受海上垂钓、海滩摸蛤的乐趣。

【接待服务设施】

★承启大酒店

四星级酒店,占地45亩,环境幽雅,交通便利。主体建筑6层,共有标准间、豪华单人间、套房和豪华套房77间。酒店有中餐厅、咖啡厅、大宴会厅、VIP厅房等,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酒店还设有歌舞厅、KTV、桑拿、保健按摩、酒吧、健身等娱乐设施。

★祥瑞大酒店

二星级酒店,占地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共有66间客房,可容纳600人就餐,设有高档客房、洗浴中心、商务会议中心,是宴会、庆典、招商、洽谈、旅游、度假、休闲的理想佳地。

★凯隆宾馆

二星级酒店,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有标准间、三人间、高级套间。环境舒适、典雅,能同时容纳500人以上住宿就餐,是集客房、餐饮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企业。

★双麟大酒店

是一家综合性多功能酒店,其独具特色的大连风味海鲜和京东、本地风味的各式菜肴可为顾客带来真正的美食享受。该酒店装修高档,豪华的套房、标准间可满足60人的住宿需求,是旅游商洽的好去处。

★天鹅湖滨海度假酒店

四星级酒店,占地面积380亩,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酒店共有各式客房169间,餐饮中心设有各具特色的大小包房36间,以川粤菜品为主;可容纳300人的会议大厅及4个国际会议室、两个宴会厅,为您提供完善的会议设施及宴会服务。

★昌盛国际酒店

四星级酒店,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拥有标准客房、豪华套房、总统套房等各类房间255间套,酒店餐饮可容纳800人同时用餐,中餐厅集川、粤、京东及本地特色海鲜于一体;大中小型多功能会议厅5个,最多可容纳300人举办国内、国际大型会议。

★鑫丰大酒店

营业面积近1万平方米,是一座集客房、餐饮、娱乐、商务、会议接待、大型超市等综合服务为一体的三星级商务酒店,酒店拥有56间(套)不同类型的豪华客房和套房,酒店中餐厅充满异域风情,能容纳1000人同时就餐。

★远洋宾馆

是唐山锦江贵宾楼饭店有限公司全权管理的集餐饮、客房、康乐、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宾馆,宾馆按三星级标准设计,有豪华、标准、单人客房51间,大、中、小及西餐厅7个,可同时容纳300人就餐,还设有商务中心、购物中心、美容美发厅、卡拉OK歌舞厅、KTV包房等服务设施。

【特产名产】

乐亭民风淳朴,物产丰饶,地产、名产、特产自成一体,历来为游客所钟爱。

★刘美烧鸡

传承百年,以色、香、味、形四美合一而闻名。烧鸡采用传统工艺加现代科技加工而成,佐以数十味中药材,具有清痰健身之功效。

★赵三烧鸡

乐亭赵三烧鸡有限公司座落于县城南繁华地段,公司占地面积62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80万元,具有屠宰、蒸煮、高压消毒、真空包装等生产线,拥有烧鸡、烧兔、烧鹅、烧乳鸽、鸡脖、鸡爪、鸡肘、鸡胗等三大系列15种产品,并有遍布京、津、唐、秦及各县区的近百家直销代销服务网络。

★缸炉烧饼

为乐亭独有的传统美食,已有百年历史,以缸横卧、内壁贴饼、外温内烘为其制作方法。烧饼呈圆鼓形,焦黄色、味道鲜美,别有风味,香酥可口,是外地游人极喜爱的食品。

★金钩海米

是海米“家族”中的珍品,鲜美异常。因其色金黄,其状如钩故名。

★对虾

乐亭对虾,色鲜,个大、肉肥,味道鲜美。对虾鲜品青色半透明,熟品呈珊瑚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高蛋白、低脂肪海产品,可以烹、煮、炒、溜、炸,风味独特,是款待宾朋的美味佳肴。

★罗锅香油

罗锅香油三代祖传,历史悠久,采用东北纯天然芝麻做原料,在传统工艺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精制而成,色正味纯,较同类产品色泽红润,开瓶后香味始终如一,食后余香持久。

★虾油虾酱

风味独特,已有百余年历史,虾油有特殊的鲜美味道,用以腌辣椒泡芹菜,又脆又绿嫩,用虾酱炒豆腐,更是妙不可言。 以乐亭雾虾酿造的虾油、虾酱,为佐餐烹调之上品。

【文化艺术】

★乐亭大鼓

清代初期,乐亭城内凡自娱好乐之人皆爱唱“清平歌”,乡间也流行散曲类小调。后来以三弦配奏“清平歌”,遂悦耳动听,较之旧曲大不相同,于是齐呼之为“乐亭腔”。之后,在伴奏上增添了鼓、板,在演唱形式上,改“唱而不说”为“唱而兼说”。约在清嘉庆5年前后,乐亭腔进而形成“乐亭大鼓”。道光30年,大鼓艺人温荣将木板改为两片铁制简板,称“梨花板”(犁铧板之谐音),因起初梨花板是截取农具犁铧之尖磨制而成,形如半月,夹于指缝间,敲起来叮叮铃铃,或哑、或放、或单、或双,加花变奏,意境轻快。艺人皆效而用之,故流行开来。温荣遂得“温铁板”之称。一次,乐亭县皇粮庄头崔佑文去京进奉,带温荣与皇上献艺,大被赏识,封予“顶子”,并钦定为“乐亭大鼓”。

★乐亭皮影

乐亭皮影是我国北方皮影中的一个主要剧种,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因其贴近民众生活,出演方便、艺术高雅,故久演不衰。

乐亭皮影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通过幕上活动的人物来演绎故事,展开情节,刻划人物的内在性格。因为影人还必须通过灯光映照、操纵员操纵,透过影幕显现在观众面前。这就要求影人必须是透明度好、外形构图脸谱化,经久耐用的平面图像。乐亭皮影用驴皮刻制影人,最基本的原因就是驴皮透明度好、柔韧性强,视觉效果和操纵效果都比较理想。

乐亭皮影是乐亭人及北方广大地区民众喜爱的剧种之一。1996年,乐亭县被文化部命名为皮影之乡。

★乐亭秧歌

乐亭秧歌也叫乐亭地秧歌,是乐亭县流传范围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民间舞蹈。

清光绪以前,乐亭秧歌主要是以跑套路的大场秧歌为主,到宣统年间,小场秧歌逐渐增多。大场秧歌的表演形式可分“串街”和“打场”两种。串街秧歌是以沿街进行表演的舞蹈形式,“串街”秧歌动作简捷,注重效果 ,气氛热烈红火,伴凑曲牌一般使用平缓的中板。

“场子”秧歌是固定在某一场所进行表演的舞蹈形式,有“大场”、“小场”之分。小场秧歌又称“小出子”,题材多样,主要有《和尚逗柳翠》、《傻柱子接媳妇》等。秧歌的行当大致可分文、武丑,文武公子,妞(少女、少妇),文武擓(老头、老婆)和童子等。

乐亭地秧歌的舞蹈动作异常丰富,兼容多种戏曲和武术动作;伴凑有喇叭、牛皮鼓、铜锣、家伙、嚓。真是锣鼓一响,浑身痒痒;喇叭一吹,浑身不累。

★乐亭评剧

评剧源于乐亭县,起于“蹦蹦戏”和“莲花落”。1885年,由当时的乐亭第一富豪崔佑文承办的评剧前身“双发合”落子班成立。其曲调来源于乐亭皮影和乐亭大鼓以及蹦蹦戏,其内容形式均贴近民众生活,倍受百姓喜爱。1895年成兆才凭其艺术天才,选进崔家“双发合”班,并随所招小班学员孙凤鸣、孙凤刚、任善庆、刘一根等十几名10岁左右的少年,专科莲花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成兆才带领该班社走向京、津、唐、秦及东北三省,并吸纳各地艺术人才,壮大队伍,丰富艺术形式和内容,由此产生了中国评剧剧种。

风景旅游资源论文 第4篇

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率先推进地区, 也是我国水利现代化优先试点省。开发江苏水利旅游非优区, 既是江苏水利现代发展的产业化推进方向, 也是全面建构江苏旅游产业发展机制的需要。

1 水利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

1.1 水利旅游资源非优区内涵

目前, 关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定义有几种。许春晓[1]认为, 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指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 缺少骨干旅游景点, 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都不够, 难以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特定地区。刘玉等[2]给出的定义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旅游资源数量或质量上相对处于劣势的区域, 其表现是景观美学价值偏低、景点组合状况欠佳或景区开发程度不高。罗艳菊[3]也给出了类似的定义: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 旅游资源较为缺乏, 品位较低, 知名度不高, 对游客吸引力小的区域。

上述概念的解释力表现在:首先, 旅游资源非优区可能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行政区域、旅游区, 也可能是一个相对较小的风景区;其次, 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指原生态旅游资源较缺乏, 品位较低, 在短期内进行资源整合有一定难度;第三, 旅游资源结构与现实旅游需求不匹配, 显性需求不足, 但存在一定的隐性需求。

本文所称的水利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指:以水系条件为构成要件, 在现实需求不足的条件下, 内涵 (隐性) 需求存在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水利工程控制区域。

这一概念的解释力表现在:首先, 以水系和水利工程控制区域为特定的“非优区”, 其实质是水系区域之间水利旅游资源禀赋的非均等现象所表现的旅游资源质与量方面的差异;其次, 水利旅游资源非优区, 并不是一般意义上 (绝对) 的不优, 而是与一般旅游资源开发存在整合需求上的差异;第三, 水利旅游资源非优区随着水利建设外延需求的扩张, 区内资源的构成要素以及组合状况等存在直接的转优驱动, 而不仅仅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转化。

1.2 水利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原则

1.2.1 依附性与独立性相结合

水利旅游资源非优区由于是水系和水利工程的控制区域, 其开发必须体现依附性与独立性相结合。①依附水利建设的外延扩张, 在水利建设规划中突出水利旅游开发的产业要求;②依附区域内高知名度景区 (优区) , 将水利旅游资源融入其中, 形成互补式资源链节[4];③在水利旅游资源依附开发的背景下突出独立性, 体现水利工程功能特色和水利旅游个性;④围绕水利旅游产业化发展, 在水利旅游的空间拓展上构建相对独立的水利旅游产业链。

1.2.2 借鉴性与特色性相结合

水利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是水利产业的外延拓展, 其开发又必须体现借鉴性与特色性的结合。①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借鉴, 对旅游资源开发从量上实现突破;②以旅游受众群体为借鉴, 对旅游资源开发质量从优上实现突破;③以旅游资源优区水载体融入为借鉴, 实现水利旅游资源直接转优驱动;④在借鉴中体现水资源文化特色, 以水为媒, 依水受众;以水为魂, 依水而游;⑤在借鉴中体现水工程功能特色, 以水利工程为承载, 依水系确定旅游圈, 以治水工程的多种内涵, 依水加密旅游产品营销网络。

1.3 水利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途径

1.3.1 立足特色, 重点开发

水利旅游资源非优区是以水系条件为构成要件, 资源特色是水系分型和融于其中的水利控制工程, 特色优势系于水, 成功与否在于水, 重点开发立足于水。因此, 水利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基础途径是:首先是依水开发, 其次开发水特色, 第三是重点开发旅游链中的水元素, 从而立足水特色, 活化水元素, 体现开发的重点与导向。

1.3.2 整合资源, 集约开发

水利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最大特点是有效需求不足, 由水利建设持续投入形成的开发能力强劲, 这是就整体水利资源现状和投入而作出的结论。另外, 由于受水利投入的分级管理制度的影响, 整合开发、集约开发能力不足, 相对于构建水利旅游的大产业发展格局仍然存在区域投资不足的现实问题。为此, 围绕结构多主题、内容多样化、投资多渠道、受益多途径的开发思路, 对水利旅游资源非优区实施集约开发现实而必要。

1.3.3 区域合作, 互补开发

水利旅游资源是在治水过程中形成的, 水利工程建设投入的拉动使这些资源本体具有资源性资产性质。由于水利工程功能在客观上具有治水的雷同性, 使得水利旅游资源存在程度不同的“无差异”特点, 从而影响水利旅游资源的 “多角化”经营与开发。克服这一不足的方法是加强水系治理的区域合作, 按照差异化要求, 优化同一水系条件下的水利工程设计, 围绕旅游特质和现实需求, 实施水利工程功能互补战略, 从而实现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目标:在区域分布上体现差异化, 在功能发挥上体现集约化, 在后续开发能力上体现互补化。

2 江苏水利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况

2.1 江苏水利旅游资源非优区特点

水利旅游资源具有一般旅游资源的共性, 水利旅游资源的个性成分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践中大多得到体现[5]。江苏对“水主题”旅游资源开发处于探索发展中, 在探索如何体现“水主题”旅游特色时, 需要对水利旅游资源进行分型, 与优区比较并进行定性描述, 作为制定江苏水利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的基础。

江苏水利旅游资源分布具有分区特点, 这里以环太湖水利旅游资源区、环都市水利旅游资源区、依山 (滨水) 水利旅游资源区、依线布局水利旅游资源区、环城河道整治水利旅游资源区五大分型区[6]为基础, 在分析非优区特点的基础上, 就主要景点与优区进行对比, 结果如表1所示。

2.2 江苏水利旅游资源非优区区位分析

笔者立足江苏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从经济区位、交通区位和客源区位3个方面对江苏水利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区位条件进行探索性分析, 分析内容如表2所示。

3 江苏开发水利旅游资源的对策

a. 政府主导, 明确水利旅游资源开发思路。由于江苏水利旅游资源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 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程度相对较低、水利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水利旅游发展资金有限, 因此, 必须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性投入, 来主导江苏发展水利旅游产业的方向和定位[9]。如果没有水利建设投资的持续引导, 伴生的水利旅游资源开发将难以为继, 整合资源、集约开发将难以实现, 依附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开发方向也将难以体现。

b. 强化特色, 多层次开发水利旅游资源产品。水利旅游资源的非优是就区位而言的, 从是否可替代性来定位, 不少水利旅游资源却是从优的, 不仅具有旅游产品的历史价值, 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化定位和观赏性。依山 (滨水) 和依线布局水利旅游资源多依水系而分布, 依水利工程而延展, 既孕育了治水的历史文化, 也铸就了治水的物质文明。针对旅游目标和群体差异, 应抓住区内水利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特色, 对旅游产品进行多层次开发, 以结构多主题、内容多样化、投资多渠道、受益多途径为开发导向, 体现区域分布上的差异化、功能发挥上的集约化、后续开发能力上的互补化[10]。

c. 整合资源, 实施区域水利旅游资源竞争战略。江苏水利旅游资源的分型特点和非优地位, 决定了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而便捷的交通网络为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能性。资源整合的方向:①以“投”带“点”, 以水利建设的面上投入整合水利旅游景点;②以“轴”整“线”, 以水利旅游资源的“轴”作为杠杆, 以水利景点为杠杆的支点, 形成区域的水利旅游风景线;③以“点”促“面”, 以水特征为主线, 建设反映水文化特征的欣赏性小品, 从而促进面上资源的“劣”转“优”;④借“点”生“线”, 水利旅游资源具有广域性特点, 可以借区域内历史文化“遗点”生成水利旅游的“线”, “线”与“面”结合, “轴”与“线”相济, 立足水特色, 活化水元素, 形成独特的区域水利旅游竞争力。

d. 优势互补, 完善水利旅游资源产业化体系。江苏水利旅游资源的五大类型区, 由于旅游资源的分布及区位条件的差异, 各区发展水利旅游的机遇也不尽相同, 应利用自身旅游资源的特点, 借助外力来发展壮大。环太湖和环都市水利旅游资源区位处苏南, 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当地居民的旅游需求大。另外, 苏南地区有众多旅游资源优越区, 旅游吸引力较强, 且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 便于中远客源区游客的出行与逗留。这两区内河湖水系相串, 各类水利工程相映其中, 其旅游资源与周围优越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如果对水利旅游资源进行依附式开发, 将水景观、水文化特色与园林景观、山体资源相融合, 形成“山-水-湖”旅游资源体系, 将会打造出水利旅游资源产业化体系的重要份额。

e. 科学规划, 创新水利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水利旅游资源多数属于非优区, 且属于点线结合形态, 具有开发强度高, 投资成本大等特点, 如果依靠单一的水利旅游性产业开发, 是难以实现“非优”转化的, 最终只能依靠水利建设资金的引导性投入。这就需要在水利建设规划中积极融入水利旅游专项规划内容, 为社会性融资的合作性开发提供接口[11]。

进行合作性融资开发, 又必须尽可能实现模式创新, 在创新中丰富和发展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例如, 对“依线布局的水利旅游资源区”进行开发, 必须实现“点-点”、“点-轴-点”、“点-轴-线-点”、“点-线-面-点”等多种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整合。“点-点”、“点-轴-点”模式是社会性旅游产品提供较为成熟的模式, “点-轴-线-点”、“点-线-面-点”则是水利旅游资源集约化开发方向, 创建这一模式不仅需要投资上的多渠道融资, 更需要开发模式上的创新。

4 结 语

旅游资源评价 第5篇

表1东山近,中,远期重点推出的旅游产品

近期

(2000-2005年)观光农园(桃之旅,枇

杷之旅,葡萄之旅,花

之旅,生态农业等);

宗教旅游(祭祖,宗教

活动);水之旅(龙泉

湖水上世界);客家乐

(客家茶园,客家菜

园,客家果园等)

中期

(2006-2010年)

客家文化观光游(洛

带-客家城-客家山

庄-客家酒楼);客家

休闲游;客家度假(住

客家屋,吃客家饭,体

客家情);野生动植物

世界(动植物观赏游,

原始生态探险游)

远期

(2011-2015年)明十陵游(观明蜀

陵王群);客家风

情游(客家民俗,

客家文艺表演);

生态度假(体客家

情,观野生动植

物,回归自然)

4.2旅游线路设计根据东山旅游景点和推出的旅游产品,设计了三条线路:第一条是从十陵-洛带-龙泉镇-龙泉湖-观光农业区-金堂赵镇-石板滩-龙潭寺,观客家建筑,花果农业和野生动植物世界;第二条从十陵-洛带-洪安-观光农业区-赵镇-回到洪安-石板滩-龙潭寺;第三条是从龙潭寺-石板滩-洪安-洛带-龙泉镇-观光农业区-龙泉湖-返洛带-十陵,观客家民居,生态农业,游水上世界.

4.3开发管理模式本区旅游资源时空组合好,资料丰富,文化品味高,若能进行有机整合,统一对外宣传促销,可树立东山客家文化的整体形象.具体可仿照深圳华侨城的开发管理模式,各景点由投资者经营管理,隶属于东山客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各子公司独立运作,总公司负责各景点,景区的协调,制定景区游览路线,行业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负责整个景区的宣传促销,对各子公司实行有效监督[4].旅游资源的这种开发管理模式有助于树立景区整体形象,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发挥整体优势功能.

参考文献

[1]谢桃枋.成都东山客家考略[j].四川客家通讯,2000,(3):16-19.

[2]邹一清.成都东山客家研究综述[j].四川客家通讯,2000,(3):21-23.

[3]杨国良.论旅游规划中主题形象的设计[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7(6):12-16.

认知乡村旅游资源 第6篇

乡村旅游资源既是乡土的文化资源,也是民族文化的基础,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旅游源泉。因为村落的众多,类型的多样,所以乡村旅游资源可开发利用的空间也最大。保护和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村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据地、大本营,保护好了乡村旅游资源,也就是保护好了民族的文化遗产。其次,村落是东方农耕文明的载体,数千年来的农耕文明积淀了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华文明,保护好了乡村旅游资源,也就是保护好了中华民族文化,保护好了世界文明的一个重要类型。第三,乡村旅游资源还是村落记忆的载体,保护好了乡村旅游资源可以延续历史记忆,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竖立自信心,将民族的香火传承延续。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国情就是农村广大,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农民文化丰富多彩,农耕生活理念浓郁。在历史古迹越来越稀少、短缺的时刻,在数以千计的农村面临快速消失的时刻,从旅游的角度出发,抢救保护农村旅游资源对于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合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也可以使零散孤立的风景名胜区和文物景观有了依托,更有深度旅游的可能,也可以将点、线的旅游方式扩散成块、成面,遍地开花,形成地域旅游特色。还可以净化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文化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建设和创造新的东方农耕生活方式。

乡村旅游资源是发展前景广阔的旅游财富,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可以使旅游内涵更加深厚,旅游阵营更加壮大,旅游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旅游市场更加繁荣,旅游体系更加丰满完善,并可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风景旅游资源论文 第7篇

在外出旅游之前, 人们首先要收集各种有关信息, 然后根据自己的主观偏好, 作出决定, 这个过程称之为旅游决策行为。旅游者如何选择旅游目的地, 哪些因素影响旅游者的选择过程是旅游决策行为分析的重要因素。感知环境、旅游偏好、最大效益原则等均影响到旅游者决策行为, 而没有旅游资源就谈不上感知环境, 旅游偏好等因素, 所以旅游资源是旅游者决策行为中的基础要素。

1 西安旅游资源分析

西安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中心城市, 它位于中国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 气候温和, 四季分明。深厚的第四纪黄土分布广度、厚度和发育完整性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区, 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富饶的自然环境形成西安独特的自然景观。

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13个王朝在此建都。自石器时代蓝田猿人到新石器时代半坡人生活繁衍, 经丝绸之路到西部大开发, 西安所沉淀的人文景观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夙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与希腊的雅典, 意大利的罗马,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1.1 资源总量丰富, 级别高, 开发潜力大

2004年陕西省旅游资源普查中, 全省11个地市中共调查到旅游资源单位9774个 (如图1) , 其中西安市旅游资源总量最高, 有2093个单位, 占全省资源量的21.4%。陕西省共拥有优良级旅游资源1595个, 西安就拥有546个, 占全省优良级旅游资源的34.2%, 在各地市中位居首位。

对西安市2093个单位调查得知, 西安已开发资源单位有523个, 正开发的29个, 开发利用率为2 5%, 未开发的旅游资源达75%, 开发潜力巨大。

1.2 旅游资源分布广泛且相对集中

西安旅游资源空间上具有分布广泛且相对集中的特点。2093个旅游资源单位分布于西安市的13个区、县, 分布相当广泛 (如表1) 。但对其数量比较, 排在首位的是临潼, 有228个单位, 占总量10.9%, 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其开发“秦唐文化旅游板块, ”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 莲湖、新城、碑林, 共有资源单位605个, 占总资源单位的29%, 有利于核心发展“古都旅游板块”。这种旅游资源特点既有利于推动资源的广泛开发, 又有利于提高核心旅游竞争力, 全面有效的实施六大板块带动策略。

同样, 旅游资源开发程度空间分布也具有分散与集中并存的趋势 (如表2) 。如西安市13个区、县旅游开发利用程度表, 除高陵外, 各区、县均有开发利用。集中度较高地区为碑林和户县, 已开发资源分别占本区县资源总量的74%、50%。

1.3 类型多样, 自然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

西安旅游资源类型多样, 2003年颁布实施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将旅游资源划分为8大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在2004年旅游资源普查中, 调查的2093个旅游资源单位分属于7个主类, 23个亚类, 89个基本类型, 占全国相应类别的87.5%、74.2%和57.4%。

西安是31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 13个王朝在此建都成为中国七大古都之首, 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旅游景观。西安市人文旅游资源有2035个, 占全部旅游资源97.2%, 分属于4大主类、14个亚类和73个基本类型, 自然资源主要集中在秦岭北麓地带以秦岭北坡动植物景观和关中平原黄土地貌景观为代表, 分属于3个主类、9个亚类、16个基本类型。

1.4 特色旅游商品, 风味小吃种类繁多

西安旅游商品独具风格, 秦俑仿制品、仿唐三彩、仿古青铜制作, 形象可以以假乱真。历代名家书法手迹碑贴、瓦当拓片、秦绣工艺瓷器、漆器、玉雕、景泰蓝、剪纸、皮影、唐壁画摹本、户县农民画等均闻名遐迩。旅游饮食地方特色浓郁的仿唐宴席秦系菜肴及风味小吃独树一帜。辇止坡的蜡羊肉、老关家的柿子饼、樊记蜡汁肉铺的白吉饼夹腊汁肉, 桥梓口、洒金桥、麻家什字等, 回民饮食街的羊肉水饺、牛肉拉面、羊肉饼、灌汤包子、姜汁拌汤、卤汁粉鱼、粉蒸羊肉、水盆羊肉, 秦镇凉皮、三原泡油糕、魔芋豆腐、石子馍、豆腐脑、太后饼、时辰包子、地软包子、带把肘子等名目众多。

1.5 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西安作为中华民族和黄河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已形成典型东方地域特色,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形成了自己的风土民情。富有特色的乡村劳作和生活方式、社火、西安花灯、秦腔、婚嫁风俗、传统节日活动、西安皮影剧、木偶戏、陕西锣鼓、鼓花庙会等民俗文化地方特色浓厚, 极具吸引力。

2 西安市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决策行为影响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 旅游目的地的资源问题是吸引旅客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只有深入了解旅游地, 掌握目的地资源的优劣势, 树立正确有效的目的地形象, 才能保证稳定的客源。

2.1 资源数量、等级影响感知环境

旅游地形象的可感知性是旅游者从作出旅游决策到旅游行程中以其自身的特点、个性和能力的需要, 对目的地形象的总体感知和评价。旅游者在外出旅游之前, 往往会收集各种有关目的地的综合资料, 然后根据自己的旅游期望和主观偏好作出对目的地感知形象的比较评价, 从而作出旅游决策。一般来说, 旅游感觉中的旅游地形象主要体现在旅游地资源丰富性、知名度高低和地域差异性。目的地资源越丰富、级别越高、资源类型越多样, 游客选择的可能性越大。

2.2 资源类型影响旅游偏好

旅游者具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和需求, 但具体到每个人身上, 必然存在着差异。旅游者由于他们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不同, 构成各自的个性特征, 因此在认知活动, 情感和意志活动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异, 这些心理上的差异是个体实现客观现实的主观印象, 旅游者对旅游地类型的偏好就是通过客观现实的主观印象表现出来。旅游偏好应从年龄、职业、学历三方面研究。

西安旅游资源以人文资源为主, 开发利用状况也是如此。资源类型影响着不同年龄的旅游者的旅游偏好, 进一步影响旅游决策行为。不同年龄层的人在作出旅游决策时会有不同的结果 (如表3) 。

从表3中可以清楚看出, 45~64岁和65岁以上中老年人来西安旅游的人数占绝对优势。西安突出的是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 这些对老年人的吸引力较大。25~44岁的青年人来西安旅游人数相对较少, 青年人经历充沛, 新鲜感较强, 他们追求充满活力和融入自然的旅游体验, 古城西安对青年人的吸引力不及老年人, 24岁以下的青少年旅游人数比例最小, 青少年活泼好动, 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追求“新、奇、异”的旅游资源, 对西安兴趣不大。

游客不同文化的文化程度, 会选择不同的旅游地, 文化程度高的游客偏好文化气分浓厚的旅游地, 文化程度低的游客则更偏好体验性强的旅游地。西安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如表4) , 从表4中可以看出, 西安游客大专以上、中专高中文化水平比重大, 几乎占到游客人数的60%。初中以下游客比重较小, 文化古都对文盲和其他文化层次低的游客吸引力最小。

职业的不同影响人们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构成人们的爱好差异, 旅游偏好, 往往和人的专业和职业密切相关, 不同职业的人根据自己的职业特色, 兴趣爱好选择的旅游地不同与文化程度相关, 职业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来西安旅游几率大, 反之较少。

发掘不同层次客源市场, 就要求西安开发利用人文景观同时, 加大力度发展自然景观, 使西安旅游资源结构向多层次多方位发展, 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

2.3 旅游资源分布影响最大效益原则

人们在作出旅游决策时, 倾向于追求资金和闲暇时间限制下的最大旅游效益。游客作为旅游经济活动主体, 其消费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旅行费用, 时间成本消耗影响, 另外还受到目的地环境等要素影响, 因此面向游客的旅游战略应具备旅行费用最小化和满意度最大化两个基本特征。游客在作出旅游行为决策时, 会选择最佳旅行路线如何在旅行线路中以最低消费而拥有各色景观的体验使游客达到最大满意度, 是游客进行旅游行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西安旅游资源分布具有分散且相对集中的特点, “秦唐文化旅游板块”, 资源分布最集中, 只在临潼区就分布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 骊山自然风景区和华清池康体娱乐区等旅游地, 有利于旅游者在最短的时间、最小费用下, 拥有不同的旅游体验, 从而使游客达到最大满意度。“古都旅游板块”, 资源量丰富且集中, 城区内聚集着保存完好的古城墙、钟楼、鼓楼等历史文化遗迹, 使游客在最短的时间内, 充分充分体会到“古城”风采。

2.4 特色服务对旅游者决策行为影响

旅游者对旅游商品的观赏和购买是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同时, 旅游商品也是宣传旅游地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图1) 旅游经历者通过旅游商品对旅游地经历回忆宣传给他人, 影响他人旅游决策行为, 同时也可能引起旅游经历者重回旅游地旅游的冲动, 增高旅游地的重游率。

特色旅游商品是推动西安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它代表着西安旅游文化的精华。但是, 西安旅游商品地方特色不突出, 市场不规范, 雷同现象严重, 外地生产较多使得游客购买兴趣不大, 所以包装特色旅游商品, 发挥旅游商品的资源优势, 是影响西安旅游业的重要方面。同时, 国内外游客对品尝精美可口的食物兴趣浓厚, “吃在西安”西安的小吃世界文明, 种类繁多, 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使游客在“玩好”的基础上又享受西安的饮食文化。

游客偏爱民俗风情优越的旅游地, 比如少数民族聚集区, 少数民族热情好客, 民俗风情浓厚, 游客可以参与到民俗活动中体验到异族风情。西安虽不是少数民族聚集区, 但拥有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皮影戏、社火、剪纸、农家的家庭旅馆等独具西北特色民俗风情, 吸引游客作出旅游选择。

除了以上四点对旅游决策行为游行有影响外, 旅游宣传、目的地安全问题、治安条件、干净整洁状况、消费条件水平、以及旅游地居民态度、旅游管理水平和地区时局、旅游法规实施状况等等都会对旅游者的旅游行为产生影响, 只有真实有效的进行旅游宣传, 及时采取措施规划和治理旅游区的环境, 才能取得游者的信赖。

3 建议

西安地处中国西北部是西北各省通往西南, 中南地区的门户与交枢纽是亚欧大陆桥陇海兰新线上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西安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西安经济的支柱产业, 对西安经济起到调整其经济结构, 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西安作为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具有丰富的人为文资源和独特的自然资源, 是全国范围内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 这些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西安旅游资源的分析, 研究其对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影响, 在对有针对性的规划开发和发展西安旅游业中意义重大。研究旅游者的选择行为和旅游倾向, 可以极时准确的把握游客心理, 这样能在旅游规划和开发时有的放矢, 减少资源浪费, 使西安旅游业持续稳步发展。综合上述研究分析, 对西安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3.1 发掘资源潜力, 创立旅游品牌

西安作为全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 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级别高, 但是已开发利用资源较少, 开发潜力巨大, 为适应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的需求, 就必须加快旅游资源潜力开发的步伐。西安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但缺乏旅游优势品牌。2000年底, 联合国将690项历史文化遗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安目前只有秦始皇兵马俑一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兵马俑外, 西安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体现在西安作为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都的底蕴上, 因此提升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的关键举措在于提升西安历史文化名城在世界的知名度和地位, 创造以“古都”为旗帜的品牌旅游。“古都旅游板块”以西安市为中心, 资源数量丰富, 且集中度较高, 拥有众多举世闻名的文化遗迹和出土文物, 所以对西安古都板块的开发应在保持“古风”基础上建立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发展之路, 创建历史文化古都的品牌。“四大遗址板块”包括周丰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 具有申报世界级文化遗产的潜在价值。开发和发展“四大遗址板块”打出“千古帝都”的旅游品牌来吸引旅游者, 应该是今后西安旅游业发展的又一品牌战略。

3.2 重点开发建设六大板块, 建立发展最佳旅游线路

西安旅游资源的六大板块, 功能各不相同, 吸引着不同层次, 不同需求的游客。以文化生态旅游及观光休闲度假为主要类型的“秦岭北麓旅游板块”, 横贯西安以南。秦岭山脉北坡地区气候温和肥沃的第四纪黄土孕育了西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使西安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作为历史名城, 13朝古都的西安, 对游客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古城风貌”和“兵马俑”。“古都旅游板块”古城风貌保存完整, 以旅游观光为主, 有古城墙、护城河、书院门、洒金桥、北院门等历史文化名胜地, 突出了历史文化特色, 其人文景观丰富, 资源类型多样。“秦文化旅游板块”即临潼区, 以“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闻名于世, 知名度大, 资源级别高, 对游客吸引力大。全市历史遗产数量巨大, 共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0处, 登记在册的各类文物保护点多达2944处。“四大遗址旅游板块”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 以文物观光为主要功能吸引国内外游客。“曲江游憩板块”和“滨水游憩板块”集观光、娱乐、休闲等功能为一体。

游客在选择旅游线路时, 按照最大效益原则, 会客观的对旅游资源数量、级别作出比较, 在旅游费用最小的基础上, 选择最优化的旅游线路, 就要求西安旅游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设计出搭配合理, 主题突出、灵活多样、特色鲜明、短期廉价的旅游线路, 以适应游客的多种需求。比如, 南线由秦岭北麓, 从蓝田向东延伸至华山的旅游线路, 途中经过石绥镇杨贵妃墓, 扶风法门寺太白山国家森林等, 形成自然景观为主, 人文景观为辅的旅游线路。东线由西安经临潼至华山, 途径半坡遗址、华清池、秦俑博物馆等著名旅游景点, 集自然风光与文物古迹于一体, 是最受欢迎的旅游线路。在未来旅游业发展中应注重线路之间连通性、合理性以最优旅游线路吸引游客, 形成西安大旅游线路圈。

3.3 规划旅游市场, 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西安特色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商品、风味小吃、民风民俗种类繁多, 但是, 目前西安旅游市场出现的强买强卖、乱涨价、抢客拉客、以假充真等现象严重损害西安旅游地形象, 影响旅游者满意度。针对这一现象, 西安旅游市场的整顿, 应该分区分块进行, 以解决西安旅游市场现状, 使游客乘兴而来, 满意而归, 提高旅游地重游率。

旅游商品的生产中应推出特色旅游商品, 比如“兵马俑”、“蓝田玉”、“户县剪纸”等。对旅游商品雷同现象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顿, 突出旅游商品的地方特色。西安小吃, 花样繁多, 但宣传力度不够, 以后的发展中应加大宣传力度。西安民风民俗独具特色, 可以发展一些比如“仿古民俗游”或“吃在农家, 看在农家”的旅游形式, 开发西安特色旅游市场。

西安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应在发挥自己资源优势的基础上, 合理规划开发西安旅游业, 使其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保继刚, 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蒋纪新, 李兵, 等.带你游西安市[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1997.

风景旅游资源论文 第8篇

度假经济时代全面到来, 乡村旅游度假产品将成为都市人生活必须消费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私家车的普及也在加速这个过程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乡村地区都加入到乡村旅游的大军中来, 但可悲的是, 大部分规划都机械地套用了小城镇和风景区的标准方法, 使得原本就“小尺度、平资源”的乡村地区沦为了大同小异的农家乐。针对缺乏大景观资源的乡村地区, 通过什么样的资源利用模式能够实现其华丽变身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乡村旅游起步较早, 乡村旅游产品自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市场、乡村资源保护及乡村地区社会重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有关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研究主要从社区居民感知与参与、市场营销方式、社会与环境影响和区域旅游规划发展变迁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探讨。其中, 如何使当地居民真正参与规划实践是一个研究热点:Abby (2005) 对马来西亚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进行了系统梳理, 发现原有的规划缺少对劳动市场变化所引起的旅游现象的考虑, 导致人力资源与乡村性保持的矛盾, 提出了顾及到农村居民、当地高资本企业与旅游业关系的“发散旅游”开发管理方式。Karoline (2008) 对挪威乡村地区农业景观的价值和居民对其的感知进行了调查, 提出了创建平衡于国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和农户之间的“旅游景观谈判机制”的乡村旅游规划模式, 旨在解决规划中涉及到的相关者利益纠纷问题。Donald认为, 小城镇将占据未来旅游业的主导地位, 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要深化当地居民的规划决策参与, 但目前缺乏一种标准来衡量居民的参与度, 因此, 他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旅游规划的社区自我评估工具;另一方面, Dianne (1999) 在前人研究的旅游行为规律、符号吸引系统和节点结构等成果之上, 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适合单一节点区域、多个节点区域和综合交叉节点区域的旅游目的地集成规划模式。Gulfem (2011) 介绍了基于互联网技术设计的一种MCDM技术, 他认为这种介于游客与旅行社之间的信息交流框架, 能够提高旅游规划的精准度和速度。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中国乡村旅游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兴起, 至今已经走过20年历程。从开发规模上来看, 从最初的点式农家乐, 到片区式农场景区, 再到综合性旅游乡镇, 都伴随着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和学界对乡村旅游认识的变化而不断深化和扩大。

王云才 (2001) 提出“田园公园”开发模式, 他认为乡村旅游开发的重点在于度假功能的完善、土地整治与乡村景观规划。曹国新 (2007) 认为, 随着中国旅游业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转型, 乡村旅游的规划模式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强调乡村风格的规划模式、强调活动趣味性的规划模式、强调多元综合的规划模式。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刘德云 (2008) 认为, 乡村旅游规划在空间上尺度较小, 当地社区的根治性与参与性较强, 乡村旅游规划应该以居民的参与为核心, 并建立层级反馈机制来指导规划的实施;周新颜 (2008) 提出了“生态型体验博物馆”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汪秋芬 (2010) 认为, 成都“五朵金花”和北京民俗村的规划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需求并过于制式, 指出目前国内乡村旅游产品趋同现象严重, 并提出要融入创意产业的乡村旅游规划三大模式。另一方面,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以来, 学界不少乡村旅游规划开发的研究都将视角投向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开发来服务新农村建设, 如邹统坚 (2008) 在借鉴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总结出乡村旅游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6条经验, 并提出乡村旅游开发的最佳模式, 即政府扶持+社区主导的产业化开发模式 (CBD模式) 。

与国外相比, 国内相关研究注重与市场变化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紧密结合, 但理论深度不够, 缺乏对一般资源开发模式的梳理和总结。另外, 缺乏具体操作性建议, 大部分成果还无法很好地指导实际规划开发工作。

三、理论基础及模式构建

(一) 理论基础。

资源再生是指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作为资源加以回收利用。狭义上的再生资源, 通常指某些有机体和无机体, 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或是在再生技术下可重新利用的金属、化学材料等无机物。资源再生的作用机理主要有四种类型:1、资源经过利用, 经过净化处理可以全部或部分恢复原有功能再次利用;2、资源经过利用, 原有功能只有量的减少, 剩余部分仍可利用;3、资源经过利用, 原有多种功能并未完全丧失, 部分功能仍可利用;4、资源经过利用, 原有功能完全丧失且无法恢复, 其潜在动能还可以利用。

从广义上讲, 文化也是一种再生资源, 它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精神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最终实现再生。文化资源与其他种类的资源形态相比, 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除了能够创造经济价值之外, 还能够衍生出新的文化资源和价值。

文化体系是整个社会的运作基础, 它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乡村地区宁静质朴的休闲氛围便是由当地深厚的乡村文化决定的, 对于大部分缺乏稀缺性大景观资源的乡村地区来说, 吸引游客的不是自然景色而正是这种地域乡村文化。但由于大部分规划对地域乡村文化的认识和利用不足, 导致其失去了与游客交流的语言能力, 游客不能充分理解和体验这种文化, 便使消费者满意度大打折扣。就拿钟山镇来说, 当地独具特色的祈梦文化在游客看来仅仅是简单的烧香拜神。因此, 乡村旅游规划应当从如何实现当地文化资源再生这个问题入手, 寻找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切合点, 复原地域乡村文化与游客交流对话的能力。

(二) 模式构建。

做好乡村旅游规划工作的实质是把握好乡村旅游资源利用的问题,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的思路, 笔者提出“金字塔式”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模式。该模式分为三个层级:资源、功能和主题。三大层级之间的关系是累积叠加、逐级上升的, 即资源是基础, 功能是实质内容, 主题就是区别于同质产品的名片。具体操作简单来说, 就是在结合规划区资源定位基础之上,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完善乡村旅游的各种度假功能;以文化资源再生理论为指导, 将现代主流消费文化融入当地传统文化;最终设计出主题内容, 并连接产品体系中其他要素同步发展。 (图1)

可以看出, 当前乡村旅游之所以出现产品趋同现象, 就是因为大部分规划只做到了“金字塔式”规划模式的第二层级, 即大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都具备了休闲、度假、养生和娱乐等功能, 但缺少了串联这些功能的一根主线, 使整个旅游产品形散神乱, 给游客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于是在同质产品中, 游客的选择就变成了随机性而不是必须性。

四、实证研究———福建省钟山镇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案例

(一) 钟山镇概况。

钟山镇地处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东北部山区, 距仙游县城30公里, 面积128.7平方公里, 辖16个行政村, 总人口近3万人。区内有九鲤湖、麦斜岩两大风景名胜区, 覆盖全镇区的台湾农民创业园, 大片保存完好的福建山区传统乡村聚落。其中, 九鲤湖是我国汉族居住区祈梦文化的发源地, 何氏九仙是民间流传历史最长、影响最广的司梦神灵。钟山镇以农业为产业基础, 盛产台湾甜柿和食用菌, 目前又引进台湾花卉培育技术, 逐步开发了樱花、玫瑰和七里香等花卉品种。另外, 钟山镇自古是手工艺之乡, 藤编工艺品大量远销海外。

(二) “金字塔式”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模式的实际运用

1、第一层级:资源定位。

有学者认为, 在市场经济时代, 资源禀赋已不能成为发展旅游的决定性因素。但笔者认为市场营销虽然能够美化产品、扩大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但面对资源等级较低的乡村地区, 无中生有的旅游规划必然将在消费者的验证下暴露“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的本质。因此, 乡村旅游规划要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 对资源进行客观定位。所谓资源定位就是要遵循实事求是、去粗取精的原则, 从当地农业、林业、生态环境、乡村田园景观、人文风俗文化等基础资源中, 提炼出最核心、最有利用价值的资源。根据钟山镇的实际情况, 将其乡村旅游资源定位为:独一无二的祈梦文化, 原汁原味的田园氛围, 底蕴丰厚的休闲农业, 高品质的生态环境。

2、第二层级:功能定位。

产品功能被认为是销售的实质内容。旅游需求的变化决定着旅游产品功能的转化, 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 完善乡村旅游产品的各种功能要素。根据对钟山镇乡村旅游资源的定位, 可以推出其功能定位:观光游览、乡村休闲、养生度假、户外健身、祈梦文化体验、宗教朝拜、科普教育、购物美食。

3、第三层级:主题定位。

这里的主题定位并不是市场营销中的主题策划, 而是立足于当地传统文化, 融入特定的现代文化, 催生出具备特定功能的特色产品。这个主题特色产品, 在产品体系内部, 是串联所有要素的主线;在市场竞争中是该地乡村旅游产品的身份识别符号。

钟山镇九鲤湖祈梦文化是当地文化的灵魂, 其中包含的深厚理学和道家思想极具开发价值。但由于古老的祈梦仪式复杂难懂, 使得祈梦文化显得神秘莫测, 并没有获得广泛受众。因此, 景区经营者在产品开发中回避了深度挖掘祈梦文化的问题, 大部分游客来到九鲤湖饶有兴趣的听完关于何氏九仙与祈梦的传说, 随后效仿当地信众烧香拜神祈福后便再没下文。类似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游客体验的分离现象, 不仅仅是九鲤湖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地区目前都面临同样的境遇。

考虑到祈梦祈福的仪式性是一种精神寄托, 与现代人的礼事婚庆在本质上相同, 提出结合九鲤湖祈梦文化独创礼事婚庆的祈福仪式, 扩大祈梦文化的受众, 增加祈梦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服务功能。同时, 将九鲤湖礼事婚庆文化的开发也融入到其他资源的利用中来, 凸显这个主题特色产品的主线功能, 实现各功能要素产品的联动发展。如, 利用钟山镇质朴的田园风光和花卉基地, 增设礼事婚庆摄影基地;以当地雄厚的手工业为基础, 开发礼事婚庆用品生产与销售;在乡村休闲度假的基础上, 逐步增加礼事、婚庆、度假、养生的功能, 等等。

五、结语

“金字塔式”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模式是从资源再生的角度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一次创新性思考。它以当地文化资源为切入点, 大胆地将现代社会主流文化融合到乡村旅游产品的内涵中, 并在此基础上为乡村旅游产品制定主题、扩大产品内涵, 是今后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突破点。但本模式没有将不同文化体系的管理方法与影响因素考虑在内, 有待今后的继续完善。

摘要:目前, 国内乡村旅游规划面临着“小尺度、平资源”的尴尬, 缺乏创新的规划套路, 将大部分乡村旅游产品推向了“大同小异的农家乐”泥潭。本文从文化资源再生的视角, 提出了“金字塔”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模式, 并以福建省钟山镇为例, 介绍该模式的具体操作模式, 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规划开发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文化资源再生,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模式,钟山镇

参考文献

[1]Abby Liu.Tourism in rural areas:Kedah, Malaysia[J].Touism Management, 2006.27.

[2]Karoline Daugstad.Negotiating landscape in rural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8.2.35.

[3]Donald G.Reid, Heather Mair, WandaGeor ge.Community touism planning-A Self-Assessment Intru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4.3.31.

[4]Dianne Dedge.Destination place planning and desig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4.26.

[5]王云才.从珠江三角洲的实践看我国田园公园的发展[J].旅游学刊报, 2001.1.16.

[6]曹国新.从极性思维到多元互动:乡村旅游规划模式的变迁[J].旅游学刊报, 2008.7.23.

[7]刘德云.参与型旅游小镇规划模式研究-以金门金湖镇为例[J].旅游学刊报, 2008.9.23.

[8]周新颜, 杨玉平, 杨筑.体验生态博物馆-黔东南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J].当代贵州, 2008.18.

自然资源旅游与文化旅游的共同开发 第9篇

关键词:自然资源旅游,文化旅游,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旅游概况

自然资源旅游, 顾名思义, 就是以自然旅游资源作为旅游对象的一种旅游方式。自然旅游资源就是以大自然中的固有的现象或者事物、生物等构成的自然景观, 自然旅游资源以其自身的因素特质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说根据所处在陆地或者景观所处在海洋两者的不同位置, 有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和水域旅游资源之分。或者说根据自然旅游资源构成要素的不同也会有生物类旅游资源和地貌类旅游资源。这些都是根据自然旅游资源本身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景观类型, 虽然自然旅游资源的构成因素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它们构成了景观整体。

自然旅游资源之所以能够吸引人, 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是因为它自身就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有句古话是不可以貌去人, 但是人们对人的评价因为外貌不同而产生的第一映象不同, 因为视觉上给人带来美的感受时, 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去靠近。对于自然旅游资源也是如此, 美的事物总会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从而带来身心上的愉悦。各种自然旅游资源给人们带来的感受时不同的, 比如黄山的奇峰怪石云海令人叹为观止, 而日出日落同样令人欣喜, 自然旅游资源具有自然生成的特点, 让人们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无论是奇观异景还是小桥流水, 它都是大自然的创作, 具有着原生性的特点, 让人不得不赞叹。

二、自然资源旅游的开发

自然资源旅游的开发要注意结合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 坚持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地域性是自然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特征, 因地域不同而导致自然景观的不同。因为地形地势、所处地理位置等等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地域景观, 比如沿海城市厦门的自然旅游资源有海边沙滩, 而内陆地区则以平原为主。因此在进行旅游开发时要结合不同的地区自身的自然旅游资源制定不同的开发方案, 不同的开发方向。

自然旅游资源还具有季节性的特征, 因为自然旅游资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它是自然的产物, 可能特定的景观只能在特定的季节才能看到。比如杭州西湖的断桥残雪只有在冬天下雪时节才能看到, 而西湖的荷花却要在炎炎夏日才能观赏, 这就是季节性所带来的不同景观。在旅游开发时要熟知一个地域不同季节不同的景象, 要有一双看得见美的眼睛和观察细致的心, 才能找出大自然赋予的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同时还具有丰富性的特征, 自然旅游资源构成因素多元化, 比如黄山不仅仅只是山, 还有云海、迎客松等等, 这些都是构成黄山自然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在开发自然旅游资源时也要结合自然地域的整体自然景观, 而不能把一个地方的自然景观割裂开来, 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各个自然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只有这样人们看到的才是真实的自然, 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追求真正的自然美。

三、文化旅游概述

旅游不仅仅只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行走一遍而已,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依然能感受到各个地方不同的风土人情, 风俗习惯以及追寻文化名人遗踪等等, 这些旅游行为就是文化旅游。对于文化旅游行为其实它就是一种以文化现象为旅游对象的一种旅游形式, 它的目的是文化, 从而它具有一种文化倾向性的特征。文化旅游根据不同类型也可进行一定的分类, 大致可分为传统文化旅游和新兴文化旅游, 又可细分为历史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文化主题公园、都市文化旅游、商业文化旅游等类型。

文化旅游能够吸引游客有着独特的原因, 通过文化旅游可以了解历史, 追寻先人的足迹, 同时更能够感受世界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文定化旅游也能够带来一定的有利影响。第一, 众所周知人的交流就是不同文化的交流, 因此文化旅游能够通过旅游休闲的方式将不同地区的文化进行传播。通过旅游亲自体验和自己生活的城市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 促进文化之间的知晓和了解, 有利于相互间的交往。第二, 文化旅游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通过文化旅游可以继承和传播文化, 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第三, 文化旅游更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关乎到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而且在当今社会一国的综合实力主要依靠的是文化实力, 因此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是保护文化旅游资源, 更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四、文化旅游的开发

文化旅游的开发, 不仅仅以获取经济效益为原则, 更重要的是要注重人文景观的保护,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文化旅游表现形式众多, 包括文学、书法、绘画、民俗文化、古典园林等等形式, 因此开发文化旅游要坚持形式多样、不落俗套。比如苏州园林, 利用了自身的自然景观特色加以人工雕琢, 形成了独特的园林艺术。文化旅游也要结合本地特色进行, 不能够因其他地方的文化旅游项目出名而盲目效仿, 东施效颦的行为不可取。

文化旅游开发要结合自然资源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让人们在观赏自然旅游资源的同时也感受到文化旅游所带来的不同的文化体验。

结语

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习惯性项目, 如何开发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研究探讨的重要问题。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已经深入人心, 人们去各地观赏不同的自然风光, 云南昆明的四季如春, 东北冬天的雾凇, 这些都深深吸引着热爱自然的人群。文化旅游的开发渐渐得到认可和发展, 故宫长城、冰雕园林也让人们流连忘返。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坚持自然资源旅游和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方式,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同时坚持不断创新, 才能够促进旅游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增强经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冯卫英.茶文化旅游资源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风景旅游资源论文 第10篇

1 贵阳旅游气候资源概况

贵阳简称“筑”, 是贵州省省会, 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 是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 地处东经106°07′~107°17′, 北纬26°11′~27°22′。海拔高度为1100m左右,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 兼有高原性和季风性气候特点。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5.3℃, 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 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 其中, 最热的7月下旬, 平均气温为24℃, 最冷的1月上旬, 平均气温是4.6℃。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 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129.5mm, 年平均阴天日数为235.1天,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48.3小时, 年降雪日数少, 平均仅为11.3天,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雨量充沛, 空气不干燥, 四季无风沙。宜人的气候是贵阳的骄傲, 因此享有“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气候宜人数贵阳”之美誉。尤其在夏季, 贵阳夏季平均温度为23.2℃, 最高温度平均在25~28℃之间, 最低温度平均在17~20℃之间, 最高温度高于30℃的日数少, 紫外线强度较弱, 即使出现30℃的温度, 早晚也很凉爽, 只要不在烈日下曝晒, 室内通风状况良好, 没有空调设备也绝无汗流浃背、夜不能寐的炎热, 在街头很少见人手持扇子, 晚上还得盖薄被, 而在高山上却有“一雨变成冬”之说, 是“天然大空调”。与和我们同纬度的南昌、福州特别是有“火炉之称”的武汉等部分城市相比, 贵阳不愧为名副其实的避暑胜地。在2006年“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评选中, 贵阳以“具有夏季特别是最热月平均气温舒适度的优势”荣登榜首。在联合国亚太组织等七大机构的八大硬指标中, 贵阳气候的舒适度占据了极大比重。独特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给贵阳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 贵阳与昆明旅游气候资源评价

贵阳位于副热带东亚大陆的季风区内, 气候类型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四季分明, 气候宜人, 夏季气候尤为舒适, 具有“天然大空调”的特点, 是名副其实的“避暑之都”;昆明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 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 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贵阳地处中低纬度高原山区, 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故有“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的说法, 有利于形成类型多样的自然景观;昆明地处低纬高原, 地貌复杂多样, 地形高差较大, 在气候上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 在山区有“山下花开山上雪”、“踊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

贵阳市以多云天气和阴天为主, 紫外辐射弱, 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少的地区之一, 对人体的影响很小, 户外旅游的舒适度高。只有在晴天条件下, 仅在中午很短时间紫外线强度达到4级 (最高为5级) , 外出只需适当戴遮阳帽和太阳伞即可。其他绝大部分时间的紫外强度为弱和很弱, 紫外线强度在3级和3级以下;昆明全年晴天较多, 终年太阳投射角度大, 紫外线强。尤其是在夏天的中午, 紫外线强度高达5级, 对人体伤害非常大, 对于旅游者来说要尤其做好防晒。

贵阳市没有沙尘暴天气, 而且降水量丰富, 多为夜雨, 夜间降水量约占总降水量的70%, 夜雨就像一个大天然“淋浴”, 把市区由于人类活动白天随上升气流带到空中的污染颗粒物全部洗涤干净, 第二天清晨依然空气清新、能见度良好, 所以长期以来城市空气质量优和良的比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一直位居前列;而昆明全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 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5~10月为雨季, 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 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左右。所以昆明的春季少雨干燥, 夏季雨量集中, 且多大雨、暴雨, 易受洪涝灾害, 对于旅游者的出行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贵阳市地处云贵高原东侧, 平均海拔在1000m左右。据生理卫生实验研究, 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海拔高度是500~2000m, 适合人类生存的大气压范围是750~950hPa。贵阳的海拔条件属于人体对大气压感觉的最佳位置, 对不同年龄段的旅游者都适合, 有利于增大肺呼吸量和氧气的吸入量, 增加动脉中的氧分压, 增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 是人们进行旅游、会议、避暑休闲和居住更加理想的好地方;昆明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中部, 海拔1895米, 初次抵达的人或多或少会有轻微的高原反应, 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 可能就更加严重。

3 贵阳与昆明旅游气候舒适度比较及结果分析

3.1 舒适度比较

3.1.1 气温:

气温是一个地区气候及旅游舒适条件中最敏感的气象要素之一。正常人皮肤冷热感觉的温度分界大约为20~25℃, 当气温在17~28℃, 人体就感到舒适, 气温在17℃以下, 就感到凉、冷甚至寒冷, 而气温在28℃以上, 人体就感到热或闷热, 感觉不舒服。表1是贵阳、昆明各月的平均气温。

3.1.2 相对湿度:

实验表明, 气温适中时, 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并不显著。由于湿度主要影响人体的热代谢和水盐代谢。当气温较高或较低时, 其波动对人体的热平衡和温感就变得非常重要。高温高湿影响汗液蒸发, 机体的热平衡遭到破坏, 人体会感到闷热不适;而低温高湿, 身体的热辐射被空气的蒸汽所吸引, 加速了机体的散热, 因而人体感到寒冷不舒适。因此,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调节和舒适感, 除了主要依赖于气温, 还与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关。表2是贵阳、昆明各月空气相对湿度。

3.1.3 风速:

当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 风能使机体散热加快。风速每增加1m/s, 会使人感到气温下降了2~3℃, 风越大散热越快, 人就越感到寒冷不适。表3是贵阳、昆明各月平均风速。

鉴于温度、湿度、风速对人体的影响, 舒适指数采用全国通用的计算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DI=1.8T-0.55 (1.8T-26) (1-f) -3.2V1/2+32

其中, DI为舒适指数, T为摄氏温度, f为相对湿度, V为平均风速。并对DI进行分级和描述, 如表4:

通过公式求得贵阳、昆明各月的舒适指数, 如表5:

3.2 结果分析

3.2.1 从最冷的1月份来看, 昆明的舒适级别为-3, 寒冷, 不舒适, 贵阳为-4, 极冰, 极不舒适, 昆明优于贵阳;最热的7月, 昆明舒适级别为0, 非常凉爽, 非常舒适, 贵阳为1, 比较凉爽, 舒适, 昆明仍然优于贵阳。昆明最热月份舒适度级别与最冷月份舒适度级别相差3级, 差幅较小, 贵阳为5级, 差幅大于昆明。这与昆明四季如春的“春城”美誉是相一致的。

3.2.2 从舒适期长短来看, 昆明舒适月份为4~10月共7个月, 贵阳为4~10月共7个月, 两者都属于长舒适期, 适合旅游的季节长。

3.2.3 从时间上开看, 贵阳与昆明都适合发展避暑旅游。虽然昆明从舒适度上来看更优于贵阳, 而且是传统的避暑旅游城市, 但是如前文所述昆明夏天紫外线强, 对人体伤害大。因此, 综合多种因素考虑, 贵阳比昆明更适合发展避暑旅游, 贵阳近几年连续获“中国避暑之都”称号, 是经过多项指标评价评选出来的。

3.2.4 从11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 贵阳与昆明都属于非舒适期, 处于旅游淡季。但是寒冷和不舒适是相对的, 与北方冰天雪地的气候相比, 昆明和贵阳已经很暖和了, 而且舒适度是因人而异的, 还受到衣着指数的影响, 因此部分人会觉得舒适, 愿意选择淡季到贵阳和昆明旅游。

4 贵阳旅游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贵阳旅游气候资源价值高, 旅游环境好, 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变气候优势为旅游经济优势, 是贵阳市旅游发展面临的一大机遇。

4.1 发挥资源优势, 强力打造贵阳“避暑旅游”品牌

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有很多, 如昆明、哈尔滨等, 贵阳只是其中之一。贵阳城市知名度不如昆明, 不如哈尔滨等, 要想在众多避暑旅游城市中脱颖而出, 品牌是关键。在2006年“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评选中, 贵阳以“具有夏季特别是最热月平均气温舒适度的优势”荣登榜首, 而且连续几年加冕“中国避暑之都”称号, 这为贵阳“避暑旅游”品牌的塑造打下了基础。同时, 贵阳市近几年为“避暑旅游”在全国的推广也做了较大的努力, 如由著名歌手孙楠演唱的《爽爽的贵阳》已广为流传;贵阳市从2007年开始每年举办避暑节, 并把它作为贵阳市每年主要的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市委书记亲历亲为, 身担贵阳“避暑旅游”形象大使, 到武汉、长沙等夏季比较炎热的城市宣传“爽爽的贵阳”等等。目前, 贵阳“避暑旅游”才刚拉开序幕, 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要进一步做好“避暑旅游”品牌的形象推广, 深入挖掘贵阳“避暑旅游”的后发优势, 把贵阳打造成具有影响力、招徕力、留驻力的国际性避暑旅游名城。

4.2 与昆明联手, 打造世界上最优秀的避暑旅游圈

好气候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避暑旅游城市既要竞争, 更要竞合, 取长补短, 达到共赢。贵阳与昆明是云贵高原的两朵奇葩, 自古以来就山水相连, 都拥有得天独厚的好气候, 更应该携手共创世界上最优秀的避暑旅游圈, 向世人展示云贵高原的气候魅力。

4.3 大力宣传贵阳温泉度假旅游产品

如前所述, 贵阳的冬季虽然处于非舒适期, 但是相对于北方来说还是比较舒适的, 没有极端的严寒, 尤其适合温泉度假旅游。贵阳温泉旅游资源丰富, 有息烽温泉疗养院、保利温泉、御温泉、天邑温泉、开阳明皇御温泉等多家温泉景区。温泉旅游向来是秋冬旅游的重要线路, 并且温泉线一般可以“热”到第二年的5月份, 正好是贵阳避暑节开始的时候。所以温泉旅游正好弥补了这个时间上的空缺, 避免了旅游淡季。

4.4 加强贵阳旅游气候资源的保护

在充分开发利用旅游气候资源的同时, 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贵阳的好气候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 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如果我们不懂得利用和保护, 就会对形成好气候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从而失去这笔财富。目前人类的过度活动已对气候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如何保护贵阳的气候资源, 将是贵阳“避暑旅游”热潮过后的又一重点研究课题

5 结束语

气候环境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气候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评价, 能够促进旅游的良性持续发展。贵阳与昆明都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 两个城市在气候旅游资源上各具优势。贵阳应发挥旅游气候资源的优势, 开发特色气候旅游产品, 同时应注意加强对气候旅游资源的保护,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摘要:旅游气候资源包括温度、湿度、日照、风速、气压等要素, 其中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温度、湿度及风速。贵阳与昆明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气候资源, 通过分析评价, 两者在旅游气候上各具优势。贵阳应充分利用好优秀的旅游气候资源, 与昆明合作联手, 共同打造世界级避暑旅游圈, 同时应保护好旅游气候资源,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旅游气候,舒适度,贵阳,昆明

参考文献

[1]http://www.weather.com.cn/html/cityintro/101260101.shtml, 中国天气.

[2]刘清春等, 中国城市旅游气候舒适性分析[J].资源科学, 2007年1月.

[3]人体舒适度指标简介, 贵州省气象局.

[4]雷桂莲、喻迎春等, 南昌市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J].江西气象科技.1999, 22 (3) .

客观分析旅游资源精心打造旅游产品 第11篇

【关键词】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相互促进

纵观成熟的旅游产品,绝大多数都是依托一定的旅游资源而存在的,就象古典园林之于苏州,罗浮宫之于巴黎,阳光、沙滩、大海之于夏威夷等等。因此在开发旅游旅游产品时必须对所在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有的放矢打造旅游产品的独特内涵和特色魅力。

1.旅游资源价值的客观评价至关重要

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方法有许多种。但基于旅游产品开发的角度分析更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即资源的独特性、资源的受众面、资源的市场认知度。

1.1独特性。独特性越强,资源价值越高,就象苏州的古典园林,北京的故宫和长城等;

1.2资源受众面的大小,受众面越大则资源价值越高。以苏州刺绣为例,它同样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同样具备很强的独特性,但与古典园林相比,它的受众面显然要小很多;

1.3资源的市场认知度,认知度越高,资源价值也越高。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广西、贵州和云南,但桂林山水的市场认知度却使桂林尽享自然山水的资源价值之尊。

因此各种因素决定着一定时期旅游资源的价值,或者说是资源的吸引半径。这一价值或吸引力决定了依托它而开发的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

2.精心打造品质高效益好的旅游产品

2.1产品市场定位精准。

所谓的产品市场定位,就是要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所开发的产品的类型、规模、档次和目标市场等。以成都的“五朵金花”为例,它是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出两年时间,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旅游和农业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五朵金花”所依托的资源是整个三圣乡的花卉、植物、农产品等农业资源,因此决定了其规模的宏大。但此类资源的独特性不强,其吸引半径只能延伸至周边城市,所以其目标市场就确定为成都及附近的城市居民,特别是家庭亲友这一群体,且档次也非常适合大众化的消费市场。因此“五朵金花”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准确的市场定位。苏州有着非常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与“五朵金花”相比如何定位苏州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苏州乡村旅游资源同样独特性不强,但却依托着苏州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使苏州有条件组合成多种类型的产品,产品层次应该更丰富;同时苏州处于长三角的中心,便利的交通条件使苏州旅游市场的半径更大,至少可以将沪宁杭作为苏州旅游的核心目标市场;还有,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苏州旅游目标市场的消费能力更强,因此苏州有条件开发乡村旅游中的高档产品和特色产品,形成产品合理的等级梯次。

2.2产品创新价值最佳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是产品策划中的经典原则,表达的就是产品开发中的勇于创新和追求卓越的意识。创新是产品的灵魂。当普遍认为旅游产品必须依托现有旅游资源时,迪士尼为旅游市场带来了主题公园的惊喜,在童话主题的引导下,凭空创造出了世上最成功的旅游产品,这就是创新的力量和价值。国内也有成功的例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主题公园潮中,无数的产品先后“死”去,而深圳华侨城所属的多个主题公园却成功地发展壮大。这其中,独创的晚间演出可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当其他景区也开始借鉴其经验时,华侨城则将提高演出质量作为突破口,牢牢控制着主题公园领域的制高点。同时,在其最新的产品——深圳东部华侨城中又有创新,将瑞士的著名小镇茵特拉肯“安家”在景区,体现了完整的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文化、风俗和生活。这是“创新最佳”在旅游产品开发中的成功演绎。苏州高新区在整体开发树山村旅游项目中,将其中一个山坞的采石宕口策划成一个山地越野车训练场,这也是一种局部的创新,这将大大增加树山这个产品的吸引力和品牌识别力。

2.3产品内在品质过硬

品质不是高档的代名词。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在于创新,但要得到市场的持续认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依靠过硬的品质,而与档次无关。旅游产品的品质一般由产品的安全性、卫生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构成。从苏州目前旅游产品开发的实际情况来看,安全性一般都能满足,但对于安全的预防措施方面还要加强;卫生性就产品本身而言也没有问题,但大的环境卫生有待提高,特别对于景区和乡村旅游等产品来说,周边环境也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高新区的白马涧景区,从交通主干道到景区长达几公里的道路两侧区域内的环境整治效果明显,为景区这个主产品增色不少;便利性则要特别突出产品功能设置的合理性,例如,景区点建设不能只考虑观赏功能,而忽略了游客的消费功能、活动功能,而且要特别注重服务功能布局的合理性;舒适性是旅游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旅游者的主流性需求,以乡村旅游为例,在强调体现原汁原味的同时,还必须保证一定的舒适性,否则产品无法持续。

2.4产品配套系统完善

任何产品都不能孤立存在,旅游产品更有极强的综合性。因此在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时,更应该综合考虑与其他产品的配套能力。

首先是要考虑旅游类型的配套。目前苏州正在大力推进休闲和度假旅游的发展,但客观分析目前苏州还不具备纯粹的休闲特别是度假旅游发展的充分条件。从扩大市场覆盖面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在特定区域内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结合。

其次是旅游六要素的配套。以苏州周庄为例,为了延长客人的停留时间,周庄精心打造了晚间演出《四季周庄》,却引来了新的问题,住宿条件不配套,仍无法达到开发该产品的初衷。只有在要素配套的条件下,单项旅游产品才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再次是产品与公共服务的配套。如果是主要针对散客市场的旅游产品,则应该特别注意区域内的旅游咨询中心、道路标识系统等设施。

风景旅游资源论文 第12篇

——印第安人谚语

旅游文学在旅游营销中的核心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 但也走向另外的极端, 如有的地方政府争夺文化名人故里在媒体宣传, 大打口水仗, 出现“多个李白”低头思故乡的怪象;有的地方请当代“文人墨客”“影视娱乐圈明星”大打文化招牌。事实上, 旅游营销的不变的重头戏为历史文化游与山水游, 二者均与旅游文学有着天然密切的表里联系。

一、旅游文学资源要素与旅游营销竞争要素

旅游文学是按题材划分的文学的重要分支, 是人类在旅游实践中创造出的文学作品和精神财富, 是人类在旅游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和切身经历、体验和感悟, 寄托了作者的感情、志向、人生感悟、生命体认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文学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文学的情感和思想对人类而言是相通的, 这也是旅游文学的价值具有全球性的原因。“在任何一民族中, 必有几许共通的思想, 贯彻古今, 超越了时代, 跑进了人人心坎深处, 而普遍影响及于社会之各方面, 成为这一社会所普遍重视、普遍信仰或普遍探讨的论题, 几乎成为一种口头禅。”[1]

旅游文学一般划分为五种:一是纪游诗词, 如:《诗经·采薇》, 曹操《观沧海》, 陶渊明《饮酒》, 北朝民歌《敕勒歌》, 王之涣《登鹳雀楼》, 崔颢《黄鹤楼》等。二是纪游文, 如:《山海经》, 马第伯《封禅仪记》, 陶渊明《桃花源记》, 郦道元《三峡》, 陆游《入蜀记·过巫山》等。三是纪游诗曲, 如:关汉卿《碧玉箫 (秋景堪题)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李攀龙《杪秋登太华绝顶》等。四是楹联, 如:翁方纲《陶然亭联》, 纪昀《山东曲阜孔府门联》, 赵藩《成都武侯祠联》等。五是纪游白话小说, 如曹雪芹《红楼梦》 (第十七回) , 刘鹗《老残游记》等。以上五种旅游文学, 亦是五种资源要素, 可以分别进行挖掘加工, 在旅游营销时加以运用。

成熟的景点和旅游公司的竞争, 首当其冲的是旅游营销理念的竞争。现代旅游营销基本理念有以下几种:让旅游产业成为制造快乐的产业;让旅游成为人的本能需求;让品牌成为现代旅游的核动力;让注意力成为印钞机等。另外, 紧扣可持续发展主题, 绿色营销观念、生态环境观念、品牌服务观念已经开始成为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的重要理念。

成功的旅游热点, 持久吸引八方的旅游胜地, 一定是竞争力很强, 文化底蕴很深厚的地方。旅游营销的方法主要有:旅游品牌营销、旅游体验营销、旅游网络营销、旅游整合营销、旅游互动营销等等。旅游市场营销非常注重管理与协调, 特别是旅游文化服务理念的管理与协调, 旅游资源的管理与协调, 游客与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与协调。

最持久最本质的旅游竞争是厚重的“文化底蕴”竞争, 旅游文学则是不同旅游点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二、国内旅游文学缺位带来旅游营销困境

邓小平同志在安徽登黄山, 确定了我国发展旅游业,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 新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开始从世界旅游大国迈向世界旅游强国。但是, 当前旅游业存在不少问题, 就旅游文学与旅游营销而言,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旅游文学挖掘草率, 旅游营销亮点不亮

国内大多数旅游产品老化、单一, 缺乏较强的吸引力。一是产品结构不科学。现代旅游产品主要包括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特种旅游三大产品结构。国内旅游业迄今为止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 但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 一条腿站不住。二是旅游产品质量粗糙单一。三是产品配套的升级速度慢。四是特色不鲜明, 景点雷同多。五是旅游产品的互动参与性不够。六是产品开发无序, 一哄而上。

(二) 旅游文学震撼力不强, 旅游营销针对性不强

旅游文学的理解出现偏差, 认为当代人搞几首诗词, 请几个名人热闹一下就是文化营销。再加上与目的地旅游相关的交通、饮食住宿、旅游客流等综合服务信息的针对性传递不够, 使客流的区域不平衡性加大, 加剧了旅游特别是节假日旅游无序性, 还影响文化热点线路的相关服务。

(三) 旅游文学的转化不够, 旅游营销手段发挥难

营销内容的贫乏和转化方式创新乏力, 尽管网络技术具有高效、快捷、信息量大的特点, 大多数旅游企业已广泛将网络技术用于市场营销。但仍有旅行社利用电话、传真进行日常工作。手段上的落后影响了高质量的旅游营销策略, 会制约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加大了我国旅游市场营销与世界各国旅游市场营销的差距。网络先进, 但内容不够吸引眼球, 根子在旅游文学作品和旅游文化的转化力度、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四) 漠视旅游文学资源带来旅游业的诸多困难

“艺术的努力是要由它的整个过程或者它的结果来引起审美感情。”[2]当前, 忽视旅游文学导致旅游业的两难困境。各地旅游资源很好, 吸引游客难;发展遭瓶颈, 持续盈利难;景区同质化, 特色卖点难;品牌已老化, 人气提升难;消费一次性, 重游消费难;整合传播乱, 品牌做大难;盈利模式单, 盈利增加难;渠道分散乱, 竞争提升难;资源内耗重, 效率提高难;旅游地产优, 落地实施难。

三、旅游文学主导与旅游营销推动的差异化竞争

为论述旅游文学的主导地位与旅游营销的丰富多彩性, 笔者下文试以柳永的《望海潮》为例, 突出旅游文学在打造独特的文化特色旅游中产生的巨大作用。

(一) 锁定旅游文学作品打造旅游组合营销着力点

科特勒博士于1984年提出“大市场营销”理论。大市场营销理论认为营销组合应融入权力与公共关系两大要素, 特别是将公共关系的手法运用到营销组合中, 运用以整合营销和关系营销为基础的新的营销传播模式, 进而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纽带、培养旅游品牌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公关营销和品牌营销的手法最好应该蕴含文化的魅力, 柳永的《望海潮》就具有这种独特的文化风采: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 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

(二) 制作旅游文学作品宣传片, 在旅游营销渠道以文化底蕴吸引目标客户群

国内旅游营销, 由于没有认真分析旅游目的地文脉与地脉, 不能充分根据市场需求来科学设计具有鲜明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形象, 问题出在“审美感情”的缺失上。以至于促销经费花了不少, 游客量却上不来, 旅游淡、旺季差异性极大, 形象宣传口号雷同等等现象比比皆是。

如果精心制作柳永的《望海潮》宣传片, 进行形象与功能定位, 妥善投放营销渠道, 足可以引起公众高度关注。可以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进行解读和扩展宣传。如可这样设计解说词:柳永的《望海潮》词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 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可谓“承平气象, 形容曲尽”。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 音律协调, 情致婉转, 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开头三句, 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 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都会”, 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 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 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 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 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 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 转弱调为强音, 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云树”三句, 由市内说到郊外, 一个“绕”字, 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 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市列”三句, 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 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 暗写商人比夸争耀, 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 蓄洁停沉, 圆若宝镜。重湖, 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巘, 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 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 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 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对仗也很工稳, 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 互文见义, 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 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 是说吹羌笛的渔翁, 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 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 作了栩栩如生地描绘, 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在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 缓缓而来, 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 音调雄浑, 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 饮酒赏乐, 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 即凤凰池, 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好景”二字, 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 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 合将好景画成图本, 献与朝廷, 夸示于同僚, 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 烘托出西湖之美。

(三) 以旅游文学作品的精彩词句设计景点产品, 依靠旅游营销差异化打包推出

旅游的本质是游客在快乐中寻找满足与幸福的心灵体验, 心灵体验最高层次就是文化的共鸣和历史的回响。营销的主要诉求又是要将充分反映实际特色的旅游形象提炼出来, 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传播于目标受众。“艺术深深地植根于自然之中, 谁能从自然中抽取它, 谁就能占有它。”[3]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这首词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具, 上片写杭州, 下片写西湖, 以点带面, 明暗交叉, 铺叙晓畅, 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 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 由数字组成的词组, 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 或为实写, 或为虚指, 均带有夸张的语气, 奇妙地形成婉约派柳永式的豪放词风。这些对仗工整词组可以包装成景点让游客体验。

(四) 以旅游文学的独特魅力, 不断扩展旅游产品链条, 推行文化体验和心灵共鸣等营销策略, 稳固游客忠诚度

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的科特勒博士, 取得了众多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 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透过科特勒以下诸方面的论述可以找到旅游文学与旅游营销的结合产生的战略层面的意义。如:营销管理哲学, 营销的未来;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产品的设计与管理, 产品的层次, 扩展性产品, 品牌决策;通过质量建立顾客忠诚;设立电子营销平;旅游产业的全球化等。

对《望海潮》相关联的文化因子进行深度挖掘, 挖出与词作者相关的文学作品、历史掌故、历史人物、古风土人情, 神话故事等, 力求寻找人类共同繁荣文化体验和心灵共鸣。因为“美不是事物本身的性质, 它只存在于观照它们的心灵之中。”[4]经常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等媒体, 广泛宣传新附加的项目、景点、产品;多组织展览、旅游形象大使巡游、旅游知识有奖竞赛、旅游摄影比赛、模特表演等, 积极搅动旅游市场, 结合西湖的独特的山水, 推行旅游忠诚客户积分制度等, 把这篇辞赋的功能不断发挥到极致。

摘要:旅游文学中具有无尽的旅游业生命之营养。各地粉彩斑斓厚重的旅游文学资源要素可以转化为旅游营销的核心竞争要素。目前走出旅游营销困境的出路在于对旅游文学作品进行重新发现深度加工, 构造旅游产品的系统产业链, 理性繁荣旅游业。

关键词:旅游文学,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M].上海:三联书店, 2002.5-6.

[2][德]格罗塞著, 蔡慕晖译.艺术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369.

[3][德]恩斯特.卡西尔著, 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69.

上一篇:数学倾听能力下一篇:铁路液压道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