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逆反心理范文

2024-05-12

学生逆反心理范文(精选12篇)

学生逆反心理 第1篇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 他们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 对老师所讲授的技术动作听不进去, 练习也不积极、认真, 甚至产生对抗心理。少数体质弱、基础差、技术水平低的学生表现就更为突出。你说东, 他向西;你说南, 他向北;你说好, 他说坏;经常与教师顶嘴、唱对台戏, 老师不让做的动作偏去做。上述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逆反心理”。

二、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逆反心理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 与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关。

青少年正处于由童年向成人转变的“过渡期”, 心理学形象地称之为“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 青少年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思想, 身体还处在发育的过程中, 经济上不能独立, 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上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家庭和成人的制约。于是, 导致其在心理上产生严重不平稳和多重矛盾, 主要表现为独立性和依赖性。

2. 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最直接的客观因素。

(1) 教师的教育方法简单, 态度粗暴。有的教师对待掌握技术能力差、成绩提高慢的学生, 不是主动帮助他们分析错误动作, 找出错误原因, 而是骂他们“笨”、“死脑筋”, 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有的教师对待学生的点滴过失, 喜欢小题大做, 任意夸张, 或者揪住不放, 整天挂在嘴边, 使学生觉得教师是在和自己过不去而产生冲突, 这都是因为体育教师不了解学生的“逆反心理”, 采用简单的、粗暴的教育方法造成的。

(2) 教师处理问题不公正, 不一视同仁。有的教师凭学生成绩、印象及相貌处理问题, 以自己个人的好恶来对待学生。如:在教学中, 学生杨违反课堂纪律或不按老师的要求练习, 因为他是技术尖子, 教师不批评、不教育, 听之任之, 视而不见, 无动于衷;而当学生林出现类似问题时, 教师严加指责, 点名批评, 甚至体罚。这样处理问题会使学生林认为教师偏心, 拿自己出气, 不值得信赖、尊敬, 并表现出明显反感。

3. 教师的要求过高, 脱离学生实际。

在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 脱离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生也会不愿接受。如教师不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与素质水平, 上课时安排的运动量太大, 或练习的难度过高, 或硬性规定必须完成的数量, 学生感到没法完成, 只好消极对待, 采取偷工减料的办法应付。而教师又强制其接受, 这样便会使学生产生与教师相对立的情绪, 形成逆反心理。

三、减轻和克服学生逆反心理的方法

1. 掌握有关知识, 了解学生心理。

作为体育教师, 应学习一点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 应当认识到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属正常现象, 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注意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心理行为变化, 做到“见怪不怪”, 开动脑子, 积极思考, 提出对策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2.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并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

教学经验表明, 只有平时多与学生接触, 增加互相了解的机会, 才能了解学生的个性 (兴趣、爱好、能力、气质等) 。在教学中, 教师关心、热爱学生, 学生也会尊敬、热爱老师, 从而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热爱老师所授的课。

3. 树立榜样。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经常会将某些同学请出来给全班同学做示范, 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要切记, 要以“好”为范, 而不能仅凭体育教师的个人好恶, 或以对某个学生的感情偏向为基础加以选择。“假作真时真亦假”, 如这个学生的动作不能服人, 学生就会产生“他还不如我做得好”的心理, 这既损害了教师威信, 又强化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以后, 即使教师说得正确, 学生也不愿意相信了。

4. 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是体育教师最应该注意的。一般说来, 在体育课上, 当教师确认学生的某些行为是由于“逆反心理”而产生的, 就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不当众批评, 个别交换意见。 (2) 采用诱导式教育, 切忌粗暴。 (3) 对小事不宜过分追究, 尽量避免其产生逆反心理。 (4) 和学生交心, 但不干涉其内心秘密, 即使知道, 也装作不知, 给学生保留一点自己的天地, 满足其“独立”的愿望。

5. 帮助学生建立适宜的期望目标。

在体育教学中, 帮助学生建立适宜的期望目标, 就是帮助学生定出能预期达到的程度和适宜的体育锻炼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的期望目标, 其水平必须是适宜的, 除切合学生体质、身体素质、知识水平外, 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 循循善诱, 目标既不能过高, 也不能偏低。如新学期第一次体育课, 先讲评上学期每个学生各项的考核成绩, 然后让学生制定出新学期切实可行的项目奋斗目标。实践证明, 建立适宜的期望目标, 能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6. 教师要尊重学生。

学生逆反心理 第2篇

那么,该如何批评学生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而且不会逆反、对立起来呢?笔者认为,批评教育必须掌握好两个前提。一是心怀善意。教师必须本着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而不是厌恶学生,甚至希望他从你的班级里消失。所以,教师批评学生时要有尊重学生的意识,本着一个“善”字来批评教育。从善开始,以善为本,批评的利剑才会真正扶正辟邪,批评才不会变“质”变“味”。二是明白学生犯错的性质,弄清事件的真相。学生犯错的性质可分二种,一种是幼稚行为,一种是违抗行为。幼稚的错误指天真,它包括那些没有恶意的、不成熟的错误,并非蓄意的偶然错误。学生如果知道这是错误的,或者有能力阻止它,他就不会犯。比如,学生上课偶尔打瞌睡,楼道里追逐打闹等。相反,违抗的错误则包含恶意的动机,他明知这是错误的,但还是坚持那么做。比如,学生之间因一点小矛盾而动手打架,看到别人的好东西据为己有。由此可知,幼稚是头脑问题——缺乏知识,而违抗则是心灵问题——不愿遵规守纪。对于这两种行为,都应该批评教育,方式方法应有所区别。

那么,在批评学生时,要注意哪些技巧呢?我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体会写下来,与大家共勉。

一、私下谈心

有的教师认为当着众多同学的面批评会使学生记得更牢。其实,适得其反。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侮辱会产生敌对心理。小学生年纪小,但自尊心较强,作为教师要善于保护他的自尊心,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为了保护好学生的自尊,这时不如改当面教育为私下谈心。如班上李爽同学,经常迟到。一次上语文课,他又迟迟才进教室,我没有当面批评他。下课后,我让学生叫来。了解他去方便而迟到后,我说:“可能你的肠胃有些问题,要不去医院检查一下?”他连忙摇头,脸也红了。我接着又说:“你知道吗?老师和同学都在等你回教室上课,你可不能让他们着急呀,他们都挺关心你的,怕你耽误课呢!”他点点了头,从此,迟到的毛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二、巧换角度

小学生对犯错误往往很少考虑后果,很多时候都是兴之所致,随意地做出一些事后自己也不敢相信的错误来。这时班主任除了对犯错误学生阐明事件的危害之后,还可以用巧换角度的方式进行引导。比如,一个学生看到别人的漂亮的剥笔盒,放学后顺手牵羊拿了回去。我找到他,对他说:“你也有很多心爱之物,如果你的东西也被别人拿走了,你生气吗?你一定恨死了拿走你心爱之物的那个人。你现在拿了别人的东西,相信你也理解对方的心情吧!”事后,学生诚恳地向同学道了歉,也把剥笔盒归还了那个同学。

三、以褒代贬

现实中,多数学生喜爱听到赞扬自己的话,很不乐意老师批评自己的话。假如老师改变一味批评的做法,巧妙地赞扬其进步代替批评其不足,效果会更好些。譬如,一个姓王的学生在劳动课努力干了一阵后,便走到一边休息去了,导致其所在的小组未能按时完成劳动任务。然而,我在班会上却出乎意料的表扬了他:王博同学此前劳动不积极,但在这次劳动中身先士卒,带头先做起来。如果王博同学能坚持做下去,一定能更好更快的完成劳动任务。意外的表扬,让该同学从谴责声走了出来。以后的劳动,他都很卖力,都出色地完成了劳动任务。

四、间接提醒

有慑于老师的传统权威,很多违纪学生往往害怕老师的批评。无论是直面批评,还是私下谈心,学生都有忐忑不安的感觉,生怕老师的一顿严批。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教师可以改变另外一种方式——间接提醒,即让学生代为传达教育者的批评意见。有一个同学,上课比较多话,老师用眼色提醒了多次后,该生有所收敛。课后,任课老师把批评意见让他的同桌代为传达,这一同学以后在课堂上多话的现象大为改观。

五、旁敲侧击

小学生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当学生犯错误,最在乎老师对事件的看法和对待他的态度。老师在批评学生时,用语上把好度,既要点中要害,又要言辞中肯,千万不要有过激的语言,去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将学生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上。当正面批评不可避免,教师也可以在班会课上就学生的某一错误指出来,表明对问题的看法,不点名批评,旁敲侧击。违纪学生在明确班主任、学校的处罚手段后,必然产生害怕心理,最终有所改进。

如何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 第3篇

一、 逆反心理的成因

(一) 自身倔强的个性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有些小学生好奇心强烈,对任何事物都喜欢探个究竟,对于家长、教师和学校三令五申的事情更是如此,非要看看违反了以后会有怎样的结果。有些小学生看问题容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固执己见。这些学生往往自尊心很强,但有时又不能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尤其当他们屡遭挫折后常会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意志薄弱;对老师、同学的帮助置之不理,甚至把教育者的劝说、告诫看成是管、卡、压,是嘲弄自己,是伤害自尊,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社会淘汰了那些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落后思想,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思潮、新观念正在丰富着青少年的精神世界,这也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也在腐化和蔓延,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这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以致逃学、厌学、与教师和家长对着干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家校教育不当

1. 教师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自尊心。比如,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没有全面的调查,未经深思熟虑,采取了过激的措施,或是欠妥当公正的处理办法,这样就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其逆反心理的产生。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动向,明察秋毫,究根溯源,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

2.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灵活,不能纵观学生认知的个别差异和基础高低而进行因材施教。久而久之,基础差的学生越来越跟不上集体步伐,继而产生厌烦情绪,降低或丧失学习信心,破罐子破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不及时加以引导,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敌对情绪,从而滋生逆反心理。

3.不健全的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是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或者不能正视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过大;家庭不和或破裂也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产生自卑,出现逆反心理。

二、 逆反心理的化解

(一)加强自控能力的培养

自控能力,就是自己善于支配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言行的能力。只有能自控的人,才能克服各种干扰和困难,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每个学生的自控能力都是在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而逐步形成的。

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方面加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要紧密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事例,与他们分析其中的利弊、是非和善恶,告诉他们人生旅途中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挫折、困难和烦恼的考验,逐步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的新人。

(二)建立深厚的感情

教师要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不去揭学生的短,对学生要多肯定,多鼓励。当学生犯错误时,不要想着怎样整治他们,而是向他们摆事实,讲道理,耐心教育,使其心服口服,用宽容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平时要和学生多交流、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真心实意地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兴趣上引导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引导其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各方面的聪明才智,进而让他们亲身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当他们觉得老师值得亲近、信赖时,才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消除对教师的隔阂和对抗心理,逐渐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不良行为,矫正逆反心理。

(三)充分发挥班级的作用

班主任要努力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平等互助,有利于逆反心理的转化;其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使学生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再次,重视集体对个人的要求、评价和信任。发挥集体对每个成员的教育、评价和激励作用,形成积极的心理氛围,最大限度地防止逆反心理的产生。

(四)加强与家庭教育的配合

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的教育光靠学校和老师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它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密切配合,所以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密切联系,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并互相探讨教育孩子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进行,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创设良好条件。

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 第4篇

一、关注学生心理表现

学生较为常见的逆反心理有禁果逆反、超限逆反、信度逆反、情境逆反、自主逆反、评定逆反等几种, 其中禁果逆反、信度逆反、评定逆反较为常见。比如:禁果逆反:青少年学生往有一种倾向, 越是禁止的东西, 他们如果不能接受或有充足的禁止原因, 那么, 反而会引起人们产生好奇同时引起研究反射, 形成与禁止相反的意向。这是学生阶段最常见的一种心理表现。还有如果教师对学生过分地进行批评, 这时候就可能出现学生的评定逆反, 不仅会使学生不愿接受批评, 不愿意承认错误, 而且也会使其他人同情被批评者, 甚至为该学生错误辩解。

二、积极面对, 分析问题, 找出原因

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类型有很多, 每种逆反心理的产生, 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都是由于一定的外部刺激而引发的。例如, 教育情境不适当, 学生缺乏心理辅导, 教师教育方法欠妥等是引发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因素。教师要积极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 根据其年龄特点、基本情况、个性特点等来了解学生, 同时敏锐地观察学生情况, 各方面充分地去分析问题, 以便及时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

三、采取合理的方法, 防止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找到形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实质性原因之后, 就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引导和教育好有逆反心理的学生。通常说“心病还须心药医”, 要解决这一类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必须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掌握学生的思想意向, 用尊重或理解的方法帮助学生消除逆反心理, 打开他们的心扉。

1.谨慎使用禁令。学校、家长禁止的内容, 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往往情况下, 没禁止某种事物时, 学生并不想知道这种事物, 一旦宣布禁止这种事物, 使学生的注意力转向这种事物, 要关注, 要弄清楚事情不可。因此如果能用不用禁止的方法消除某种有害的事物和现象, 就最好不要用禁令。

2.教师采用批评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理。许多学生逆反行为出现产生的原因是教育情境的不正确。因此, 教师应当注意对教育情境的利用, 特别要注意限制惩罚型教育情境的状况。考虑到情境性逆反行为主要是可能由于个人的自尊心在其他人面前受到损害而引起的, 因此, 为了减少这种情况, 如果学生的问题不是相当严重的话, 批评性的教育活动最好在人比较少的情境中进行。批评教育如果在两个人之间进行的话, 产生情境性逆反行为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小, 效果也会较好。

3.多给予心理教育与辅导。具有逆反心理倾向的学生, 虽然外表看来满不在乎, 但他们内心世界却充满了不安。所以, 教师、家长甚至其他成年人的关心、体贴, 都会有助于他们情绪的缓和。他们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 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认知和情感与意向发生矛盾。为此, 要从多渠道向学生介绍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知识,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心理的变化, 从而调节好心理状态和心理环境, 使自己的心理品格有所升华。同时引导学生将内心的矛盾和不良情绪利用倾述、自乐、体育活动等方式, 将压力释放, 来求得平衡, 缓解或消除心里的不畅。

浅谈学生逆反心理的克服 第5篇

所谓逆反心理,指的是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某些人产生跟当事人的意志和愿望相反的心理及行为,是一种不健康和违背客观的反常心理。人一旦产生了逆反心理,往往会把正确的意见当成错误的意见,把别人的好意当作坏心坏意,使得思想教育工作失去成效。

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确立,意志品质比较脆弱。他们虽然希望能在将来实现梦想,取得成功,但在学习上怕吃苦,在纪律上对自己也不能严格要求。所以教育工作者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办法,预防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并及时地把学生的逆反心理转化过来。

一、在优化育人环境中消除逆反心理

学生在校成长,在校耳濡目染,亲身感受一切,所以学校的环境、班内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直接作用。我在担任班主任时,注重创设班级学习生活的氛围。我在班内设置了图书角,找一些与学习生活有关的书籍,鼓动学生订阅一些报刊、杂志,给学生多方阅读的机会。又在班内开设了“智慧园”,把同学的所学、所想、所见、所感在智慧园发表,引导学生交流互动、阳光自信,共同成长进步。

这就避免了一部分同学观望、徘徊、学习兴趣不足等心理,减少了学生逆反等不良情绪的发生。我还注重倾听和体察学生在具体问题上的呼声,与有关领导沟通,帮助学生及时解决日常学习、生活当中的具体困难,使学生在舒心优美的环境中集中心思学习。

二、在平等关爱学生中消除逆反心理

对于教育者来说,要像爱自己子女一样爱学生,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让自己的汗和学生的汗流在一起。让自己的笑声和学生的笑声合在一起,让自己的心和学生的心连在一起,使学生感到可亲、可信、可近、可敬。

无论怎样对学生严,学生都感到是对于自己的爱,是一种深沉、真挚的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你,学生才会心悦诚服,消除畏惧、逆反的心理。

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歧视任何学生。有一名同学,单从他的外表看,人高马大,就给人一种懒散的感觉,学习成绩较差,有逆反心理。但是他有一个特长,就是爱好体育。我抓住了他体育特长这一点,鼓励他把功课学习好,为将来练体育打好基础,并且让他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班级争光。果然在学校长跑比赛中,为班夺得了名次,受到了奖励。这在别人看来并不算什么,但对他无疑是一次“重要激励”。我以此为契机,激发他的自信,引导同学们喜欢他、接纳他,帮助他成功融入集体,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他的逆反心理逐步消除了。

三、在自我成长进步中消除逆反心理

班级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平时绵顺文静,在公共场合不敢表现自己,而自己对此又感到非常懊丧。为此,我想方设法尽可能为每一位学生开放自己提供时间机会,让他直接参与班级文化、环境、服务等建设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班内都有存在感、价值观和成功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大家的关注。

例如,班级的卫生、黑板报、志愿服务、路队执勤等都安排到小组,有组长、班干部负责完成。又如,经常召开班级主题班队会、辩论会,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联欢会、运动会等大型活动都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老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或评判者,力求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通过活动,不仅使学生的潜能、特长得到了培养和发挥,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在同学心中的地位,也使他们克服了对公共场合的不适应感。

四、在意志的完善提升中消除逆反心理

当前,很多学生在学校被功课压着,在家被当作小皇帝供着,导致现代社会中出现学生怕苦、怕累、半途而废等令人担忧的现象。而在国外,如日本,小学生几乎每年都要定期举办“田间学校”、“孤岛学校”、“森林学校”等,让他们的学生从小经风雨、看世界,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在国内外,有不少家庭条件好的家庭,家长常常有意识地让孩子接受一些贫穷、饥寒、委屈、挫折和磨难等挫折教育和体验,重视孩子意志力、承受力培养。

意志力代表了一个人的生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灵魂,因为意志力的强弱对个人、社会、国家意义非常重大。一个人有了意志,才会不断拼搏,不断发展自己,实现自我价值,所以任何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都离不开意志。

当前不少学生正是缺少这种意志力,导致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成长。孟子曰:“天将降大任

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任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就告诉我们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我们的教育才会立得稳、扎得深、靠得住,才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浅谈中学生逆反心理 第6篇

学生一旦产生逆反心理,那么,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诲就一点也不会起作用;“防患于未然”的种种措施,就会失去力量;“恨铁不成钢”的意愿,也就不被谅解。所以,作为教育者,一定要正确认识学生的逆反心理,首先是了解其成因,其次是采取恰当方法排除这种消极心理。

一、逆反心理的成因

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逆反心理还容易造成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学生就会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可能会造成大错。因此,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具体原因,抖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产生逆反心理时,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青春期心理特点的影响

1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变化。与童年期相比,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成人感”和强烈的社会独立性,学生感到自己不再是孩子,像个大人了。因而他们从心理上要求改变童年期一切依赖成人的状况,要求像成人一样,参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一些活动。这种社会独立性使中学生的自尊心、好胜心增强起来,但是,不少教师却看不到这些,仍然认为学生是幼稚的,对他们发展起来的成人感和强烈的独立意识看不到或估计不足,教师认为学生不听活,学生也认为教师不尊重他,这种心理差距是造成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

2中学生主体内部综合心理因素的影响,中学生过分强调自我,好奇心盛,偏激固执等,它是产生逆反心理的直接原因,中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认知方式的发展,特别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来判断曲折,对老师家长的教导,常常喜欢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一番,对于越是禁止的事物,向往之情更为迫切,以至于产生你越不让我知道我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

3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偏差影响。中学生在认知发展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加之经验不足,看问题容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固执已见,走向极端。

(二)家庭的因素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很长,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父母对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的心理和物质的照顾过多,尤其是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多,超过了孩子所能耐受相容忍的程度,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易于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也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产生逆反心理。

其次,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摆出封建家长式的威风,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给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间。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的这种敬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而且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再次,父母不和也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父母长期的分歧、敌对、争吵不休、紧张冲突,会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多疑、心神不宁或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以及反社会行为。

(三)学校教育的因素

首先,有些教师在数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不公正的处理,这样也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的教师比较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当好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很容易地原谅他,即使批评也是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式的。而听说一些成绩不好、喜欢调皮捣蛋的所谓“差生”犯了错误时,教师的表现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即使“差生”没有明显的过错或根本没有过错时,教师也不道歉。结果是“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甚至恨这个教师,上他的课就是不听、故意捣乱,与教师作对。即使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在感情上,他仍然不能接受这个教师。前苏联教育家费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过:“请你不要忘记,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其次,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时间生活在班集体里,班集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社会,学生们在以社会化学习为中心的共同活动中形成各种关系,每一个学生在这种关系结构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由此决定了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班级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班级中活动和交往的主导动机之一是他们力求在同龄人群体中寻找自己满意的地位。如果这种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那么社会与个性的对立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有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在班级中没有知心朋友,他们中不少人也向往集体生活,想与同龄人交往,希望在班级里取得一定的地位,试图用各神手段吸引同学们的注意,甚至不借用与常态相反的行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当然,中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重而复杂的,是因时因地而改变的,教育者必须运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去看这个问题,而不能只注意问题的一个方面却忽视其他方面。

二、排除逆反心理的对策

要排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必须遵循学生心理变化之规律,避免一切诱发逆反心理的外因,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去认识创造自己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要懂得并善于用心理学指导自己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首先,要向学生讲清逆反心理的实质,耐心教育他们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观点,学会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努力使自己的主观和客观一致,保持认识的正确性。

其次,优化学生教育的外部条件,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学生会、团队基层组织、健康的舆论、团结友爱自尊自强的班风、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等,就是学生受教育的外部条件、有力的教育因素和积极的心理氛围。在这些良好的教育情境里,再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就能潜移默化地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教育的效果。

第三,注重了解中学生心态,努力体现教育的艺术。首先,教育者要经常从学生的行动情绪反应,来了解其心态与变化,发掘闪光点和积极因素,把握教育契机,如某生自尊心受伤害而又渴望自強时,或者自己的努力受挫而又不甘失败时,对自身的过失感到内疚时等等,这就是学生处于心理不平衡以至剧烈冲突却又渴求矛盾与冲突得到解决达到心理平衡时,就是教育者应把握的教育良机。如能在此时此刻对这学生加以引导,就能渐渐消除逆反心理,使之向积极方面转化。其次是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等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时间、条件和情境,因人因时因地地运用说服。其三是要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长处,只有集体和教师关注这些优点和长处时,学生才会产生上进心。其四是要求教育者有良好的教育心态,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遇到偶发事件时,对学生的失礼言行要制怒,理智地进行冷处理。

第四,重视心理疏导,努力控制逆反心理。如中学生对教师有疑惧、怨怒心理,教师应该对学生以诚相待坦诚相见,使师生相互信赖;对自尊心受伤害而自卑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信任,激发其自信奋发的内在驱动力。同时,要注意运用“自己人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去处理问题,这样就会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控制学生的逆反心理。

第五,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调查研究表明,315%的学生不能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62%的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成功归作内因,对自己的失败归作外因。即总是赞赏自己学习的成功,认为是自己的能力强或自我努力的结果,对学习上失败,常常将责任推在题目太难,老师偏心,运气不佳等情境因素上面。而对其他同学学习的成败却做出相反的归因,这种归因偏见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或心理的不相容,进而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他们对自我心态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使他们学会正确归因和简易的自我疏导方法。如让学生用心理换位法理解他人的心情,减少对他人的责难和埋怨;用自我激励法来振奋精神,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并教会学生对别人正确认识,公正评价,使学生既会自我调控,又善于自我解脱,自我振奋,从而发挥其主体能动作用,避免产生消极逆反心理。

大学生逆反心理探究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逆反

在大学生中, 有不少人对上级、学校、领导、老师的正面宣传, 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逆反心理, 处理不当就会滋生师生矛盾等一系列问题。这样给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教师的教育管理都带来了阻碍。对此, 本文针对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本质、表现、产生的原因以及疏导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逆反心理的本质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 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换言之, 逆反心理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

二、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在工作过程中, 我们随时可能会见证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表现。例如:有人对于“大学生必须每天做宿舍值日”的规定做过调查, 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此不满。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一听说上政治课, 不管内容如何, 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冷漠、厌恶感。对于学校提出的一些标语、口号表示不屑。不少教室白白的墙壁上, 总能发现赫然醒目的大黑脚印。这些都是学生逆反心理的突出表现。

三、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 主观因素

第一, 生理年龄。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正是生理发展成熟但心理却处于断乳期, 他们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大人看, 理解他们、尊重他们, 既想摆脱家庭依附关系, 又难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尤其是经济上的依赖, 所以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失衡, 与家长有纠纷、不和睦, 故家长越关心, 学生越反感, 心理上表现为逆反心态。

第二, 心理过程发展的不平衡。大学生情感、意志的发展往往先于认知的发展, 同时由于他们来上大学的目的不同、需要不同、动机不同, 自身内部认知模式的不同, 再加上他们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 对事物的认识偏于感性所以容易造成他们的行为不能有效地符合社会要求, 体现出逆反心理。

第三, 思维判断能力不够成熟。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是很成熟, 不懂得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认识上容易钻牛角尖, 固执己见, 走向极端。有些大学生自尊心、虚荣心很强, 但却不能正确维护自己的尊严, 而把教育者的劝说、批评、告诫看成是“管、卡、压”, 看成是对自己自尊心的损伤, 因而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对立面上, 表现为逆反心理和行为。

第四, 适应困难。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 新的变化要求大学生必须做出转变, 学会适应, 有的同学适应能力强, 很快会融入新的环境;而有的学生本省适应能力不够强, 再加上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不愿意作出改变, 反而觉得什么都不合自己的心意, 处处碰壁, 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他们的逆反心理, 严重的甚至会休学或者退学。

(二) 客观因素

第一, 家庭的影响。家庭中教育方式专断、简单粗暴或命令式, 过高的期望值, 过严的要求等, 这些都会给学生造成压力, 这种压力从小到大不断积累、沉淀, 长时间不能有效排解就会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劝说产生抵触, 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第二, 学校的影响。学校不良环境的作用可以是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因素。在课堂上授课教师施教的内容老化及照本宣科式的教育方式是造成大学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因素。还有教师在授课和管理学生的过程中, 不尊重学生, 当他们出现问题时, 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 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 这样的话就导致学生因为反感老师而对学校教育产生逆反。

第三, 同伴及群体的影响。据调查, 大学生更愿意向同辈群体或组织寻求情感上的认同与支撑。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为与学校一致, 其中个体的心理就较为合理, 而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则对一些大学生心里产生不良影响。

第四, 社会的影响。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涌入, 有时会让大学生觉得无所适从、不公正、迷茫、困惑甚至是愤怒, 进而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逆反行为, 甚至会冲突社会规则。

四、逆反心理的疏导对策

我们要注意对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行有效疏导。

(一) 引导大学生自省, 达到自我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就是要迫使人去思考自己。”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有意识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自省, 结合经验和实践不断自我觉知和自我提高。经过实践的检验和证明可以有效克服和缓解学生的逆反心理。

(二) 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

在教育孩子时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 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 要顾及到孩子的自尊心, 尽量少批评、多鼓励, 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寓教于乐。

(三) 学校教育方式的转变

大学生是思想活跃的群体, 对事情的判断有着自己独到的思想见解, 而不是单纯地被动接受, 因此, 学校的校规校纪的制定和执行一定要遵循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实行人性化管理。学生的思想“宜疏不宜堵”, 疏导开可以化为动力, 一味的压制只会使学生更加地逆反。作为学校和老师要遵循“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以学生为主体, 为学生着想。

(四) 师生互动中多加强感性投入和交流

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过:“唯有带着感情写作, 作品才能感动人”。

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实践都在说明, 感情的力量是无限的。人都是有感情的, 带着感情做事情往往会有更好的效果。教师在感情上和学生多些相容、多谢亲近, 学生的逆反心理自然会淡化。

作为教师, 爱学生但不宠学生, 宽容学生但不放纵学生, 理解学生但不能任其随波逐流, 一定要用心、多渠道、采用各种有效方式去疏导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让学生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徐涌金:《高校班主任工作新论》,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年。

[2]S.E.Taylor L.A.Peplau D.O.Sears著, 谢晓非、谢东梅、张怡玲、郭铁元等译:《社会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

例说职校学生逆反心理教育 第8篇

1 逆反心理

1.1 含义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 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学生个体的一种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 通常表现为情感上的对立、抗衡和情绪上的嫌恶、不满, 是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1]。狭义的逆反心理是指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内容或教育者的抵制和对立。逆反心理具有不同的程度。较弱的逆反心理是由暂时性的心理防御机制引起的[2]。

1.2 本质

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其心理机制的过程是:首先, 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 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 是受教育者接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 (信息) , 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 (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 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 经过比较、分析, 作出接受或抵制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 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 进而产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 是中学生在长期的社会化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对认知信息的比较稳定的一种心理倾向, 其心理结构主要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心理因素构成, 中学生在一般的受教育情况下, 逆反心理的这三个要素是一致的, 当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如理通情不通, 即道理想通了, 情感上却转不过弯来, 就会显示出混乱的思维。”[3]可见, 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 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2 案例聚焦

2.1 案例

小强, 男, 某职校07级学生。自从上了初中以后, 自称自己已经长大了, 似乎突然间变得不听话了, 什么事情都要与大人对着干。父母说, 做作业时不许听音乐。他反倒说这叫愉快学习法。你们不懂。吃饭时不让他看电视, 他说这是合理利用时间。老师说在学校不准穿奇装异服。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条满是洞洞的牛仔裤穿在身上。还问老师酷不酷?……面对这样的孩子.老师和家长都非常头痛, 同学们都叫他“刺头”, 他反倒更加得意了。

小蕊, 女, 某职校06级的学生。从小父母把她视为掌上明珠, 要求极高。上小学时, 每门功课都要在95分以上, 初中也必须在班里是前三名。双休日经常给小蕊另加小灶, 让她参加了三个奥赛班。并坚持学习钢琴已经八年。全家人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都围绕着她的学习, 晚上不许看电视, 不许听音乐, 连走路都要轻手轻脚的。妈妈每天晚上都要给女儿加夜宵, 常常用殷切的目光看着女儿学习。老师也经常表扬她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老师的骄傲, 同学学习的榜样。但就是这样一位好学生, 家长在她的书包里发现了许多动漫小说和她画的动漫作品, 老师和家长都很吃惊, 轮流找她谈话, 说服、教育。但一点效果也没有, 她反倒更加起劲了, 上课画, 下课画, 回家画, 到处贴的是她的作品, 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家长非常着急, 问老师:“这孩子她怎么啦?”

2.2 分析

在以上的案例中, 学生小强和小蕊正处在人生发展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中学阶段。这个阶段是自我意识第二次觉醒与高涨的时期, 学生对于自我的认识充满了兴趣和紧迫感。主观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通常会表现出强烈的抗拒性, 在家中他们会用“真啰嗦”、“别管我”, 或者用力关门来回答父母的关心。在学校他们不再像小学时把老师视若神明, 会背地里议论老师甚至和教师顶嘴。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自己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不喜欢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考虑问题大多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 很难顾及到他人的心情和想法, 更不会轻易地接受老师与家长的观点。出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 希望有权力独立思考与处理自己的事情, 迫切希望得到成人社会的接纳和认可。但是由于中学生的整个心理过程还不够成熟, 这种独立意识缺乏全面的、辩证的自我认识的基础, 所以他们在表达自己独立的意向时, 很容易产生盲目的、对一切都给予否定的反抗行为。另一方面, 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过高, 希望他们既要学习优异, 又要多才多艺, 将来考上名牌大学。但是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往往与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并不一致。老师和家长不针对学生的实际而一味提出过高的要求.根本不顾学生的感受与需要, 这就使得他们长期处于一种被动屈从的地位, 他们渴望获得行动的自由和自主选择的权力.因此就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方法、反抗的态度.来对待老师与家长的一切要求。以上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学生“逆反心理现象”。

2.3 启示

“逆反心理”是中学生常见的一种现象, 许多人把这一时期称为“危险期”, 也就是说他们的心理进入了动荡不定的时期。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这一时期所发生的种种心理问题, 就会出现一些令人沮丧的麻烦.甚至会形成逆反人格, 使个体与社会格格不入, 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学校老师与家长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首先我们要尊重学生。自尊是人的重要情绪体验之一。中学生的自尊心较之小学生强烈而且敏感。他们强烈要求人们既要尊重他们的言行又要积极维护他们的荣誉, 好强好胜的心理状态十分突出。真诚的赞扬、尊重会使他们激动, 从而积极向上。单独地进行和颜悦色的批评, 他们较为乐意接受。切忌当众厉声斥责, 不负责任的冷嘲热讽。尊重学生还意味着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 给他们平等发表意见的机会, 并认真地考虑他们的意见。因为他们已经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一些事情, 这不仅有助于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还有助于培养他们自主自立的能力。

其次, 调整过高的期望, 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给学生一片自由发展的天空。学校、老师和家长期望学生成才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由于制定的目标过高, 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 带来了过重的心理负担。过高的目标, 导致目标难以实现, 就必然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学校、老师和家长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 制定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奋斗目标, 并对目标进行恰当的分解, 使学生相当容易地达到每一个目标, 增加成功的机会, 品尝成功的喜悦。如此良性循环, 既可以减少由于压力过大而产生的逆反心理, 也可以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并逐步接近老师和家长对于学生的期望, 达到我们预期的教育目的。

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之刍议 第9篇

生理学、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均表明,青春期逆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其虽然有一定的危害性,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地开展青春期教育来培养中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一、教师应对青春期逆反心理有正确的认识

首先,要认识到逆反心理是一种跨文化、历时与共时并存的社会心理现象,这种现象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出现,可以说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对青春期学生中出现的逆反心理要泰然处之。

其次,要正确分析逆反心理的性质。逆反心理虽然是一种抵触性很强的态度,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如能加以正确地引导和利用,则既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能促进我们改进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我们对待青少年中消极的逆反心理应注意分析原因,然后进行矫正和教育。教育处在青春期逆反状态的学生是件很棘手的事,打骂不行,那样只能增强学生的对抗情绪,说教又容易被学生当做“耳边风”,放任自流更是不负责任的做法,这是因为对学生并不成熟的个性和主见不加约束的话,难保他们不会出现行为偏差甚至滑向歧途。

如此看来,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就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与教学艺术,还要懂得教育学与心理学,要掌握好青少年心理发展不平衡性这个规律,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使其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与学生建立起充分信任的关系,在做他们老师的同时更要做他们的朋友,以诚相待,以身作则,杜绝“台上他讲,台下将他”现象的发生。教师要爱护和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场合,注意正面教育和引导,坚决反对以简单、压制和粗暴的形式对待学生。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培养有主见、有个性、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而逆反心理中积极的一面恰恰是学生在这方面成长的体现。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其中包括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独立性指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独立地寻找答案,而不是依赖他人;思维的批判性是指能对理论、观点、问题及社会现象作出包括个人理解与看法的批判性吸收。所以,教师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区分盲目反抗与合理拒绝,前者是一种缺乏思考的机械的思维模式,是幼稚的、盲目的;后者是有分析的理性的选择,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我们要致力于将前者转化为后者。

二、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顺利度过心理逆反期

教师应努力尊重学生,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与家长的斥责与惩罚,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老师怀有戒心,但同时他们又需要教师的谅解与信任。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教师必须首先让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心理定势。

最根本的方法是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师应自己带头真心实意地帮助这些学生。俗话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作为教师,不应对学生一味采取严厉而单一的批评式态度,而要尽量做到和蔼可亲、态度诚恳,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从而让这些“特殊”的学生体会到老师是真心实意地对他们友好,进而放下他们的敌意与戒备心理。同时,我们还应适当降低对“差生”的要求,尽可能地多鼓励、表扬,尽可能少地批评、指责,更不能嘲讽挖苦学生。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的作用是靠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实现的。把握适合于学生的多种教育方法,摈弃陈旧落后的教育方式,是促进师生关系、促进逆反心理的正向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其间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学生朋友般的关心与引导。同时,一定要记住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这是因为言教不如身教,作为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方能为人师表。

三、适当引导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克服学生逆反心理的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学校应争取家庭的积极配合。但是由于大多数父母缺乏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缺乏正确的教育观,不能认识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规律,加之他们相信“棍棒出孝子”的教育方法,这就很容易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我们经常听到的青少年离家出走的故事往往就是这种教育导致的后果。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指导家庭教育,优化家庭教育,从而充分发挥父母的作用,使父母能有意识地从子女和自身双重角度考虑教育问题,合理调整教育行为。这将对改善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纠正子女的不良心理产生良好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强化学校教育。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问题比较突出的是那些单亲或父母离异再婚家庭的学生。很多时候,这些父母本身就不能正确地认识理解这个家庭、生活问题,导致他们也就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理解这个问题,从而造成孩子孤僻、内向、自卑等一系列有害心理,而所有这些心理都会导致孩子逆反心理的加剧,甚至进而导致有的孩子产生暴力倾向。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必须和家长和学生经常进行沟通,引导家长与学生正确认识离婚再婚这个社会问题。这里的前提条件则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本身首先要能够正确地理解认识这个问题。

四、“瓶颈”问题的解决

青少年学生中常见的也是最令教师头疼的一个问题是打架,这个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将会极大地加剧学生的逆反心理。作为教师,首先要对这个问题有科学的认识与理解。打架经常在男生中发生,但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偶尔因为某种矛盾冲突而导致的打架行为属于学生的一时冲动,这种情况只要教师稍加引导、适度批评教育就可以解决。而有些经常打架斗殴、无架找架的学生就需要教师格外地关注,否则教育的效果将适得其反。这些学生身上有一些普遍特点:一般学习成绩较差、纪律散漫、有吸烟或喝酒等不良习惯、爱穿奇装异服等。很多情况下,第一个因素也就是学习成绩差是根源,学习成绩差导致了他们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并染上了其他一系列毛病。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一个得到他人认同关注的基本需要,因此,这些学生就选择了比较极端的经常打架斗殴的方式以不时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打架本身并不是他们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反思一个问题:是不是对这些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采取的态度方法存在问题,甚至放弃了对他们的教育?既然根源在于学习成绩差,那么,我们首先就要在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方面下功夫,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表扬,逐渐地让这些学生恢复树立起信心,进而正确地认识自己。另外,这些学生除了学习较差以外,一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特长,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通过积极的方式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比如,有的学生在体育方面有专长,那么在运动会、各种比赛中就要给他们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有的学生有音乐舞蹈方面的特长,就让他们在各种文娱活动时走上舞台。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清楚,教育本来就有两个方面的内涵:教和育,教的是知识技能,学生掌握的程度因人而异,这是很正常的;育则关系到一个人的不断成熟成长的过程。甚至可以这样说,对于前者而言,学生得零分不是教师的耻辱;而如果因为后者,学生得零分则不仅是教师的失职,更是整个教育的失败。

结语

浅谈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第10篇

究竟逆反心理的本质是什么,目前争议很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各种关于逆反心理的说法中,《心理学大词典》的解释基本上把它的本质属性揭示了出来,是比较规范的:“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换言之,逆反心理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进一步分析,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结构来看,逆反心理是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知觉、理解及评价;情绪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抵触情绪,即人们对逆反对象是反感或厌恶的;行为倾向是指对逆反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逆反行为的准备状态。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基础,如果不对客观环境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关系进行认识,是不可能有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倾向的。抵触情绪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当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对象一出现,主体往往使认知、行为倾向服从它,从而维持整个态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第二,从特性来看,逆反心理是社会依存性与相对独立性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与其它社会心理一样,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赖于它所反映的对象,即社会存在,另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逆反心理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它产生于客观存在不符合主体需要之时,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不会产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简单被动的反映,而是经过加工改造的能动反映。

第三,从作用来看,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现在有一种倾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认为它是好的,就是认为它是坏的,甚至认为它是一种变态心理。把逆反心理说成是一种变态心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逆反心理是人脑对一部分客观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都可能产生。至于评价逆反心理的好与坏,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抽象地谈论它积极与消极与否是不正确的,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其判断标准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反映。

大学生历来都受到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及家长的特殊关注。十八、九岁到二十一、二岁,是大学生生理上完全成熟,认识和情感有了飞速的发展,理想、信念、世界观趋于定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表现十分突出。

一是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大学生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高度上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二是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大学生,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有些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予以排斥和嘲笑。

三是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大学生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那些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大学生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出现正不压邪的局面。例如我所带的班级中有个甲同学,因为对正在和女朋友聊天的乙同学多看了几眼,导致乙同学不满,从而引发矛盾,双方还约定找个时间、地点私下解决这个问题。所幸的是我通过其他同学了解到了这个情况,并及时找到了甲、乙两位同学调解,最后化解了两位同学的矛盾。当时问到甲同学为什么不告诉老师,让老师来解决矛盾时,甲的回答是,告诉老师是小学生的做法,他们现在长大了,要自己解决问题,不管用什么方式。

对待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教育者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首先,要认识到逆反心理是一种跨文化的社会心理现象,这种现象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出现。只要根源存在,它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因此,对于大学生中出现的逆反心理,应泰然处之才是。其次,要正确分析逆反心理的性质。逆反心理虽是一种抵触性很强的态度,但是,积极的逆反心理却是一面明镜,如能加以正确地利用和引导,既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能促进我们改进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对待大学生中消极的逆反心理应注意分析原因,进行克服、矫正和教育。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努力增强大学生的信任感。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育者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大量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我们不能用老眼光看新问题,根据21世纪大学生的特点,改革和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努力克服宣传教育中的模式化、八股调、“假、大、空”。要实事求是,改进工作作风,尽力教育、引导和满足大学生的政治期待。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发挥非权力因素,增强大学生的信任感。在充满信任的环境中,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和稳定的心理系统,奠定克服逆反心理的心理基础。

第二,开展科学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按照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科学的教育。首先应认识到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会出现五大高峰:体力高峰、智力高峰、社会需要高峰、创造高峰、超常行为高峰。这五大高峰反映了大学生心理上的五大特点:好胜、好奇、好变、好动、好疑。相应地会出现三大矛盾: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广阔性、灵活性与传统思维模式及正统思想的矛盾;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和社会依附关系的矛盾;强烈的需要与道德、法制观念及社会物质文化条件的矛盾。只有了解了这些矛盾,善于调节和处理好这些矛盾,才有可能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

第三,要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注意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就是要迫使人去思考自己。”科恩在《自我论》中谈到自我教育时也说:“在关系到最高生活价值方面,教会别人是不可能的,每一个人都应自己教育自己,可能做到的只是帮助他更深刻地理解周围世界和自己,成为自己,实现比他身上现有的更好的东西。”科恩的论述,绝好地说明,克服逆反心理的最好办法是进行自我教育,别人不能代替。

中学生逆反心理分析及对策 第11篇

一、中学生的逆反心理的成因

中学生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产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主观上,中学生正处身心发育成长的不稳定时期,大脑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超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中学生渐渐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的方法。正是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掌握,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因此,人的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时期呈上升趋势。

同时,中学生又处于社会角色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

客观方面,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

二、中学生的逆反心理的表现

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且有多种表现。中学生正处在接受家庭、学校教育阶段,在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常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和较大偏差,因而易与家长、教师、教育者的意向不同。当人们的意向不一致时,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就会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

中学生的好奇心强,不迷信、不盲从,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实践意识。但家长或教师在教育中学生时,为了不让他们走弯路,常用自己的经验劝阻他们的好奇心。而中学生由于经验与阅历的不足,加上受好奇心的驱使,听不进大人的劝告,对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样,逆反的行为就形成了。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主要有以下这些具体表现:

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

认为绝大多数规章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

如果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就会感到厌倦。

佩服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

认为父母、老师的话很多都有漏洞。

喜欢与众不同,爱做令人大吃一惊的事情,喜欢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

违反某些规定的时候会感到一种快乐。

对别人的批评常常反感和愤怒。

认为父母和老师不应该为一些事小题大做,大惊小怪。

认为冒险是一种极大的快乐。

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阻止也不会改变主意。

会对课堂上出现一些老师没有意料到得情况而感到开心。

对伤害自己自尊心的人,想要给他添些麻烦,让他感到自己是不好惹的。

越是禁止的东西,越要想方设法得到。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在从小学进入中学的时候有一个飞跃。他们开始有了较强的行为能力和自理能力,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想摆脱父母,自立自强。但是父母却仍然要主宰子女的大部分行动。所以中学生会渐渐地疏远父母、教师,对师长的要求会置之不理,我行我素。

现在中学生的成长压力很大,成长历程被严重挤压,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欢乐、失去了童趣。当压力超过中学生的承受能力的时候,矛盾产生,从而产生逆反行为,甚至敌视成人。同时,中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会对对方加以反驳,以维护自己的尊严。诸如老师在教室里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某个学生;家长在朋友家或在中学生的朋友面前批评中学生的缺点等不当的教育方法也是引发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

三、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合理应对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正常心理,也是问题心理;有消极性,也有积极性。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是必然存在的,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形态。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思变的特点,是中学生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积极地逆反心理是一面明镜,如加以正确的利用和引导,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逆反心理也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心理问题。当逆反心理得不到合理调节就会呈现消极作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能顺利进行,进而转化为矛盾,严重者会造成事故,甚至酿成悲剧。近几年来,常现报端的以中小学生为主角的家庭悲剧:有中学生伤害父母的,也有中学生自杀、自残的。骇人听闻的报道让人触目惊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者没有正视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存在,没有正确引导和调节中学生逆反心理而造成的恶果。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中学生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逆反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预防其发生。

对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要采取积极地态度,科学地去分析。逆反心理的客观条件有主体和客体,因此,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与形成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认识了逆反心理产生的两个因素,当中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时就可以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进行调适。

中学生最大的变化是从儿童期间依恋父母,转向依恋朋友。因此产生了亲子关系冷淡,甚至有脱离家庭的倾向。此时,父母应善于引导,不仅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更要深入细致地观察他们的内心世界,经常与他们交谈,同时也要尊重中学生独立自主的权利,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一方天地,这样,才会使中学生顺利度过这段情感不稳定的时期。

教育者要了解、顺应中学生生理、心理成长的规律。有爱心的同时更应具有童心,对他们的好奇心,应适当给他们提供探索实践的机会,不要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他们而阻止其好奇心。中学生在实践中虽然走了弯路,但其成长经验远比家长的说教强上百倍。随着中学生的成长,家长不要老是采用抚育婴幼儿的那种包办、监护的方式,而应留给他们一定的独立空间和自主权利。

成人要与中学生平等相处,不要用命令、训斥的口气,不要用粗暴和强制的方法管教他们,要真诚地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特别是当他们提出一些要求、见解时,不要搪塞了事,使自己在中学生心目中丧失信赖度,阻塞心灵交流的通道。

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特别是家长和教师要看到中学生的长处,要多体谅他们的难处,应该理解他们,不要给他们施加过分的压力,让中学生有愉快轻松的心情,这样他们才能正常健康地成长。

巧用教育方法,消除学生逆反心理 第12篇

一、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1. 在校内。

有的学生认为校规或班规太严,例如统一着装、统一发型等限制了他们个性的发展,因此对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不接受,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学校越明令禁止的事,他们越想尝试。

2. 在家里。

下面的挑战书足以代表部分学生对家长的逆反程度,内容如下:妈妈:我感谢你养育了我,但我不是你的财产,更不是你的奴隶,我是一个自由的人。从今天开始,如果你还想要我这个女儿,必须做到如下规定:进我的房间必须敲门;不许动我的书包、抽屉;不许看我的聊天记录、日记……如果你做不到其中任何一项,我宁可露宿街头,去做小偷,也要毫不犹豫地离开这个家。

总的来说,逆反的表现主要有:易怒、好斗、鲁莽、不守纪律、自以为是、爱惹麻烦、破坏成性。对家长和教师的要求总是加以拒绝和顶撞,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对长辈的话,总是唱反调。

二、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 心理因素。

(1)心理过程发展的不平衡。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水平、自身素质的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按家长、学校、社会的要求规范自己,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2)好奇心的驱使。青少年学生多数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一般说来,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例如“不要早恋”、“不要上网吧”等之类的禁令。

(3)青春期心理特点的影响。逆反心理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自尊感明显增强,不希望别人干涉,渴望独立,他们对父母和教师之言不再“唯命是从”了,嫌父母和教师管得太严太多,喜欢自作主张、表现自我,张扬个性,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2. 家庭因素。

家长教育方式科学性的缺乏,使得其对青春期少年心理因素的把握不准确,从而使青春期的孩子出现“你不让我这样,我偏要这样”的自我胜利意识。

3. 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因素主要是教师把学生分等级。青春期的学生都要求个性,想要表现自己,需要得到肯定,教师的“区别对待”无疑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于是他们想寻找一种能引起别人注意的渠道———逆反,专门和教师做对。

三、如何巧用教育方法,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具有双重性,作为教育者,要采取一分为二的处理办法。只要我们办法得力,处理恰当,就可以兴利抑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1. 宽容法。

教师在教育青春期学生的时候,要把握准确他们的心理特点,采取委婉的办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学生心服口服,切忌胡乱批评、横加指责。

2.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学生在班级中生活,这种班级生活构成学生的“心理活动空间”。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把个人行为的产生变化规律,用一简单公式:B=f (p、E)表示,其中B代表行为(Behaviour), f是变量,p是个人(Person), E是环镜(Environmeat), P和E的交互作用形成心理场,即情境。当代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这个情境中,关键在于“场中人”的主观感觉,即心理气氛。不同的班级具有不同的心理气氛,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具体行为,教育实践也证明,营造具有民主、宽容、善意友好的班级氛围,有利于改善学生的逆反心理。

教师应善于采用组织手段,在班内建立起有一定层次的正式关系的网络,为学生日益扩展交往范围、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形成丰富的责任依从关系提供充分的条件,从而使他们逐步深入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去,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和美好。如利用互帮小组,给逆反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行为习惯等方面予以特别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进而逐渐消除对立情绪,乐于接受大家,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教师还可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教育情境,并发挥其教育效能。

3. 注重把握教育的时机,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比如,当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而又想自强时,在遇到挫折而又不甘失败时,对过去感到内疚之时,若能及时引导,就容易消除其逆反心理。当学生出现精神颓废、气馁、自暴自弃的心理时,教师要坚决予以否定,同时进行说服、劝导,使其认识错误,树立自信心。当其对同学、老师的错误有抵触、不满的心态时,教师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积极因素,使其产生积极向上的主动的情感。

总之,只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针对学生不同心理,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就可以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思想、学习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春柱.中学思想政治工作中学生逆反心理初探[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隆昌华.应对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3]刘鹏令.中学生逆反心理探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

上一篇:翻译的多元性标准论文下一篇:细胞形态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