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的风投融资

2024-05-07

实体经济的风投融资(精选5篇)

实体经济的风投融资 第1篇

一、目前国内实体经济利用风投融资情况

改革开放30 多年,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一些科研机构、高校、高新技术企业优秀的科研项目需要成果转化, 充分发挥这些研发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这些效益的实现需要风投资金来参与和实现。风投关注的创新企业一般有下列特征:

( 一) 处于成长期且相当部分为高新技术中小型企业, 有独立的研发人员和机构。

( 二) 投资期限至少3-5 年以上, 投资方式一般为股权投资, 占被投资企业20%左右的股权, 无需控股, 如果投资到期后不能达到当初投资目的, 需要被投资企业返还本金和相应利息。

( 三) 风险投资人一般积极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 参加董事会、股东会的企业重大决策活动, 并提供增值服务。初期投资后, 项目发展符合预期, 风投会继续对被投企业后续发展提供多轮资金支持。

( 四) 积极以投资换股权方式参与新兴企业投资;追求投资高收益, 不以控制被投资公司为目的;风险投资公司与创业者之间建立在彼此相互信任、合作基础上;投资对象通常是高科技、高成长潜力的创新型科技企业。

( 五) 因为风投公司目的是追求超额回报, 当被投企业增值后, 风投公司会通过企业上市、新三板市场协议或做市商转让、兼并、收购、整合等各种股权转让方式转让投资, 来达到资本增值。

二、实体经济成长期引入风投的作用

成长期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由于研发能力强, 资金实力弱的特点, 比较突出问题是要解决资金问题, 由于在金融机构贷款上受制于相关资产信用担保、资产质押和抵押方面的瓶颈, 迫切希望得到风投在研发、大批量生产、完善营销网络等方面取得资金支持。

( 一) 为创新型实体经济在成长期建立资金筹措渠道, 在研发、生产经营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

( 二) 风险投资是实体经济成长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目前在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方面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各种便利,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器基地, 这当中的项目中相当部分有风投的投资。

( 三) 创新企业是否有价值, 风险资本会进行评估、选择和监督, 将通过市场得以公正的评价和确认, 以实现优胜劣汰,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四) 风险资本市场将培育创新型企业, 成为创新企业成长的摇篮。风险投资对企业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 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风险投资在金融、管理、市场营销等进行全方位服务, 带来国外先进创业理念、商业和管理模式。

( 五) 政府为风险投资建立制度保障, 激励了技术创新, 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带动实体经济的快速成长, 推动了我们实体经济持续、良好保持稳定增长, 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 培养了一批研发、技术、管理类等高素质人才。

三、风险融资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 修改、补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在风险投资领域发展较慢, 不能跟随国际同行的节奏。

( 二) 由于签订对赌协议:导致股权结构不稳定;优先股安排未符合中国《公司法》规定;回购操作涉及减资或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调整;一票否决易使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

( 三) 创新企业是由原始股东艰苦创业逐渐成长的, 经过一定时间发展和积累财富后, 霸主心态、权力过度集中、家族式管理等不利现象出现。与风险投资者重大事务上容易出现分歧, 公认的国际风险投资游戏规则不能自觉遵守履行。

( 四) 一般风险投资到期后, 会选择退出来实现收益, 风险投资最终的目的是若干年后, 取得丰厚的收益, 成功退出被投资企业。如果在退出渠道上不多样化, 法律不完善、不健全, 必定会引发风险资本市场的混乱, 从而影响我国加快经济转型, 实现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发展目标。

( 五) 目前我国在风险投资效益、投资行业多样化、政策性波动、法律环境、配套制度方面等不够完善, 需要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国情稳定风险资本来源, 保障技术创新资金;引导风险投资市场机制, 实现风险投资市场供求的相对均衡; 逐步完善风险制度环境, 稳定风险投资的预期和投入。

四、改进和完善风险融资措施和建议

( 一) 创新型企业的股东、董事、高管都拥有高学历和相关领域专业知识, 并且紧跟国际资本发展趋势, 他们需要公平合法、制度健全完善、包容开放的国内外风险投资市场。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如财政、税务、金融、工商、商务部、证监会等部门合作制订专门这方面的管理制度, 促进风险投资的合法有序发展。

( 二) 并不是所有实体企业都适合引入风险投资, 应一切从实际出发, 引入的时间和金额都要适当。首先要考虑是否合适引入风险投资。其次, 对风投资金在使用时间、金额、项目上有严谨的计划和严格的审批制度。再次, 充分关注最近市场发展行情和趋势, 特别注意风险的把控。

( 三) 由于财务工作的关系, 经常听到某某企业由于引入风投资金, 在引入协议中企业和风投签署了对赌条款。由于被投资企业引入风投资金后, 在承诺到期时, 没能按协议中规定的条款完成, 最后原始股东失去控股权, 风投又不擅长实体企业的经营, 最终导致各方的失败;或者被投资企业支付风投本金和多年的利息, 造成被投资企业现金流出现问题;或者被引起法律诉讼、被迫被人收购、甚至破产。相关实体经济一定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 稳步推进公司的发展, 根据发展需求, 分批进行风投资金引入, 不但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还相对降低了经营风险。实体经济的经营者要清醒地意识到接受风投的投资所要承担的成本。

( 四) 风投公司作为董事和股东会的重要成员, 对被投资公司的内部治理、内部控制、经营决策, 应积极参与, 共同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向着更加合法、持续、技术创新、产生效益的方向发展。

( 五) 总体而言, 实体企业在选择风投时需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是风投的背景。风投的背景对实体经济来讲还是非常重要的, 国有背景风投在增加短期债务融资更有优势。高声誉背景风投在改善外部融资环境、高持股比例、联合投资方面有优势。外资背景风投在公司业务国际化、改善公司治理, 提高盈利能力方面更有经验。第二是风投公司历史。企业需要认真调查风投曾经成功投资的案例, 有利于实现企业长期目标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并且对投资期限短, 经常性提早退出、耐心不足的风投要谨慎, 可能并不愿意精心、耐心“培育”实体经济企业。

摘要:通常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 预期市场有良好发展、高收益的投资项目, 对相关生产和经营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股权资金投资, 特别是在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下, 更需要风险投资这种行之有效、新型、支持创新及科技产业的融资机制, 为知识创新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在高端智能装备、信息产业、医药保健产业、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高成长企业的成长期为企业注入雄厚资金, 为后续实体经济进入资本市场提供早期资金支持, 其创新之处就在于它为企业提供了融资全程服务。

关键词:风投,融资,实体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元, 等主编.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 (2014) [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9, 1.

[2][美]罗曼斯, 著.风投大师:揭秘创业与融资.郑磊, 译.[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11, 1.

实体经济的风投融资 第2篇

我国启用了社会融资规模这一统计指标,社会融资规模作为增量概念,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经过10多年的统计,我们发现,虽然社会融资规模各项指标的融资量每年都在增加,但表内业务、表外业务以及直接融资的占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学者对社会融资规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与货币政策传导的关系或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等方面。

2实体经济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化

2. 1社会融资规模分类

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包括人民币贷展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和其他金融工具融资一项指标。为简化分析,我们首先将}一类指标进行分类。将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归为表内业务,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归为表外业务,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归为直接融资,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和其他金融工具融资归为其他类。

2.2实体经济社会融资结构变化的原因

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小断增加,各项指标每年融资数量小断增加,表内业务占比下降,表外业务和直接融资的占比上升,造成社会融资结构变化,针对这种变化,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

(1)我国金融改革的导向作用。我国金融改革的方向之一是改变依赖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模式,推进直接融资的发展,拓展融资渠道,优化资金的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直以来,实体经济主要依赖银行贷款进行融资,20银行贷款的占比仍高达95.5%。伴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我们看到表内业务的占比逐渐下降,表外业务和直接融资的占比不断上升。

(2)银行为满足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要求,控制表内业务和发展表外业务。根据《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的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小能低于800,从表2的数据中,我们看到,在,银行新增表内贷款为105207亿元,到累计新增表内贷款为350698亿元,考虑银行留存等因素,银行需要将近3. 6 5万亿元的资本以满足-20的贷款增长,然而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小能支撑银行如此庞大的融资数量面对这一现实,银行只能收缩贷款规模。贷款收缩降低了银行利润,也使其面临转型压力,因此,开展表外业务小仅可以使银行开展风险较低的金融中介服务,而且可减少银行的资本占用,降低经营成本,也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从而创造就业机会并使经济更稳定发展。

央行降息缓解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等 第3篇

蚂蚁金服、阿里集团与新浪微博宣布启动“互联网+城市服务”战略,联合为各地政府提供“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无独有偶,4月初,腾讯旗下微信“城市服务”接入上海,提供智慧生活等服务项目。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重要内容,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央高层领导也频频表态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信息消费”。今后智慧城市建设将提速,各个试点城市的项目或将陆续落地,未来10年与智慧城市相关的投资有望达到2万亿元。

央行降息缓解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5月10日,央行宣布降息:自2015年5月11日起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通缩风险上升的背景下,降息既是形势所逼,亦为明智之举。其有助于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水十条”正式发布

4月16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简称“水十条”)正式发布,其中,到2020年,完成“水十条”相应目标需要投入资金约4-5万亿元(其中近三年投入约为2万亿元)。

粤津闽三大自贸区方案出炉

4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及进一步深化上海自贸区改革开放方案,明确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自贸区将共用同一份负面清单。

全国首家互联网+金融行业服务平台正式亮相

以深化改革破解实体经济融资困局 第4篇

近年来, 我国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与庞大的货币供应规模形成背离, 随着银行表外业务的快速扩张、非正规融资渠道的快速发展, 融资利率以及货币市场利率居高不下, 债权融资成本与企业利润率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截至2014年4月末, 我国货币供应量达117万亿元, 而从2010年第四季度开始, 企业融资成本大幅飙升, 至2013年底我国企业债权融资平均成本为13.21%, 其中通过正规银行渠道平均融资成本为9.7%, 通过影子银行渠道平均融资成本为18.28%, 相当部分民营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已达15%到20%, 超出不少行业的毛利率;沪深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 2013年2500余家上市公司净利润总计2.26万亿元, 其中16家上市银行就占到一半以上, 形成“企业为银行打工”的局面;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数据显示, 我国90%以上的小微企业未曾从金融机构获得过贷款。

当前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已是结构性问题, 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的资金短缺是结构性资金供给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其一, 正规金融体系难以增加有效供给, 而在这一体系有限的资金供给内, 国有企业、大型企业还占用了过多的信贷资金, 一些以发展实业为名取得贷款的企业, 转手将金融资源用于投机炒作;其二, 金融机构对于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动力不足、激励不够;其三, 我国金融业对民间资本开放程度不高, 正规金融市场对资金的吸引力和吸收能力有限, 数额巨大的闲置资金缺乏投资工具, 因此, 影子信贷体系吸引了大量资金并将之转换成有效供给的金融资源, 而这些准金融机构发展迅速, 加剧了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 积聚了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其四, 将信贷资金转手投机炒作和影子信贷的存在, 导致贷款利率层层加码, 给真正需要资金开发新产品扩大经营的企业带来融资难融资贵。

德国IFO经济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 一旦资金短缺, 六成以上的企业倾向于放弃扩大经营规模, 三成以上的企业会考虑放弃诸如技术设备升级、增加新的经营项目、开发新产品等创新发展活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日常经营, 也不利于企业发挥主动寻求转型升级的积极性, 进而影响到一国整体经济状况。

实体经济的风投融资 第5篇

然而,小微企业“融资难”却是可以解决的。从国外的情况看,小微企业在不同的成长周期就会有不同的融资方式与之相适应。比方,小微企业在初创阶段主要“内源性融资”为主,即要么依靠家庭自身积累,要么向亲朋好友化缘求助;当小微企业进一步做大时,可以引入若干个合伙人;当然,对于高科技、高成长小微企业也有机会引入风投(VC)或私募(PE),这是小微企业做大的绝佳机会;此外,小微企业做大到一定程度时,还可以发行高收益债券(即垃圾债),或在场外市场(OTC)挂牌,甚至可以直接到场内市场进行IPO,这时的企业也许早已成为了银行抢手的优质客户了!

因此,政府不应该强行要求银行放贷给小微企业,而是应该通过金融创新,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并将民间资本导入正途,为小微企业提供广泛、便利的直接融资渠道。尤其是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当今,我国庞大的银行业的无度扩张已明显受到遏制,在此情形下,如何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打通直接融资渠道,为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的融资解决方案,已变得更加紧迫。

从顶层设计来看,经济转型,金融必须先行,关键是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废除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官方定价,彻底消除银行内外的资金价格双轨制,提高社会融资效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具体地讲,今后我国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的基本思路大体是:

(1)利率市场化,取消存贷款官定利率;

(2)允许银行倒闭,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3)银行业不再“一业独大”,银行不再“以大为美”,银行无度扩张停滞;

(4)做大做强直接融资,建立全国统一的场外市场,允许小微企业发行垃圾债;

(5)鼓励VC/PE大发展,鼓励全民创业;

(6)汇率市场化,让国民自由持有外币资产;

(7)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如开放国际板,建立港股直通车等。

上一篇:液体折射率下一篇: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