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本教研

2024-05-08

幼儿园园本教研(精选12篇)

幼儿园园本教研 第1篇

我园园本教研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三少”。一是观念的启示少。由于四个班分布在不同的年龄段, 同班的教师思维方式往往雷同, 角度较狭窄, 可由于园内没有平行班的教师相商, 两人之间碰撞不出思想的火花, 更难以在教育观念上与外界沟通、交流和获得新的教育信息和启示。二是尝试的基地少。没有平行班, 教师就没有了借班上课的机会, 探索实践的机会相应减少, 教师许多新的设想得不到多次的尝试和验证。三是能见的世面少。规模小、教师少, 相比其他幼儿园, 我园教师外出交流、展示的机会势必也少, 见不到外界的大世面, 长期处于闭目塞听状态。这“三少”致使教师缺乏教研能力、缺乏上进心, 竞争意识不够强, 从而影响了我园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每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道路上来。”显然, 我们必须根据我园的特殊性, 探索一条有效开展园本教研之路, 引导教师通过研究寻找到解决教育教学中疑难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切实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真正体味到工作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和幸福。

一、加强理论学习, 拓展信息输入渠道

诚如美国物理学家安德逊所言:“理论是地图, 可以帮助人们辨别途径和方法, 防止弥茫于不同的思想观点、术语以及所谓的研究结果之中;理论是铁锚, 可以帮助人们在漂泊不定的思想海洋中站稳脚跟, 可使人们避免漫无目标的飘荡, 不致被‘易变的风向’或冲突的观点冲撞得不知所措;理论是磁铁, 可以帮助人们把相关的观点集聚在一起, 有利于综合贯通各类纷繁的理论思想, 扬长避短、优化组合, 提高理论的现实意义。”这就说明理论对人们的观念、意识和行为的重要影响。当今的时代需要教育者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确立新的教育观、学生观, 才能使自己跟上教育形势快速发展的需要。对于我们这样一所“三少”幼儿园, 如果教师教育观念不及时转变, 就会导致专业视野更狭窄, 专业成长更滞后, 遇到问题时茫然无知、不知所措。只有加强对《纲要》等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 在主动实践探究中加深对新教育理念的理解, 才能逐步内化为自觉的教育行为, 并实现自身业务素质的真正提高。

(一) 在理论学习中更新教育观念

针对我园教师“观念的启示少”的问题, 我们有计划地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由于《纲要》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因此我们着重从组织教师学习《纲要》抓起, 帮助教师领会, 把握《纲要》倡导的教育思想。这种学习并非原本照读, 而是让教师联系教学谈自己的教学理念, 再对照《纲要》的有关部分相互启示, 寻求观念的更新。通过对《纲要》的学习, 教师学会了使用“鼓励式”的教育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她们大胆运用了更多的尝试、鼓励的方式, 鼓励幼儿用自己不同的方式, 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并且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 努力培养幼儿成为主动建构的意识和能力。显然, 理论的学习不但转变了教学理念, 更转变了教学行为。

(二) 根据实践需要寻找理论启示

理论来源于实践, 理论又指导着改进实践。我们认为, 园本教研以教师的发展需要为本, 学习理论应该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面对的实际问题。我园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大都来源于教师日常的教学实践, 教师就从预设的几个主题中选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讨, 解决实际问题, 从中获得发展。例如, 在一次主题墙创设的研讨会上, 教师在学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 在教室里, 在活动室里, 幼儿看到的一切, 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随便安排的。学生周围的环境应当对他有所诱导, 有所启示”这段话后感触很深。大家认识到, 环境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对于主题墙的布置不够重视, 认为只要墙上有孩子的作品就够了。通过学习, 大家懂得了校园里任何一面墙、一个角, 都是幼儿无声的教师, 我们应根据幼儿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 尽可能地发挥环境的感染、熏陶、塑造作用, 而不应单纯为了美观, 随便地加以修饰。事实说明, 一旦教师获得了理论的启示, 她们在教学中的自主意识就明显增强, 也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三) 借助网络获得新的理论信息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网络成为幼儿园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在我园, 专业类理论书籍的藏书量并不充裕的情况下, 每当教师需要借助理论的引导来实现自己的教育设计或处理日常活动中孩子的行为时, 教师就会想起最为便利的网络, 里面汇集了许许多多古今中外幼儿教育家的经典教育理念和最新的教育动态, 如周兢教授、虞永平教授的新观点;国外幼儿教育新模式;国家新出台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我国将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等, 一应尽有。教师分头浏览, 相互交流, 共同学习, 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 更有助于改善日常的教学工作, 同时也掌握了最新的教育动态, 坚定了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 明确了自己下阶段工作的方向。

(四) 利用社会资源拓展知识视野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能带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能启迪我们的智慧。然而, 由于我园规模小, 每年能用于购置书籍的资金有限, 我园就充分利用与市图书馆近邻的优势, 来弥补幼儿园图书资源的不足。我们到市图书馆替每位教师办理了图书借阅卡, 鼓励教师踊跃借阅、博览群书, 并定期举办读书心得交流, 以推动教师更新知识, 拓展知识视野, 受到了教师的欢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现在教师在教研研讨时, 虽谈不上滔滔不绝, 但也能运用一些理论去解释自己的教学手段;也不怕写文章了, 常常自发地写一些心得随笔和教育研究性文章去各种杂志上发表。

二、改善管理机制, 激发园本教研活力

在园本教研推进的过程, 理念是相当重要的, 但很多时候我们缺少的往往是精神活动物质化的科学的管理、运作模式和技术路径, 即园本教研管理制度的设计与实施。这是保证园本教研的常态化和实效性的必要条件。鉴于本园“三少”的实际情况, 我们因地制宜地积极构建具有本园特色的幼儿园教研管理机制, 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 “小班化”教育

面对我园没有平行班、班级人数却较多的状况, “小班化”的教育探索应运而生。每当教师设想进行一种新的教学尝试时, 就会把一个班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 作为一个个实验样本, 尽管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 但通过在不同的“小班”内尝试、探索新的教学内容、新的教学方法, 在尝试、比较中能作出优化选择。大家觉得, 只要调节得好, 还是可行的, 的确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反思能力。

(二) 建立大循环的轮岗制度

较多的幼儿园在教师岗位的安排上, 大都采用大中班教师之间和小托班教师之间的小循环, 年级组的教研活动也以大中、小托为单位组织, 由于全园教师人数多, 这样的分组活动更为合理, 但对于我园却不适合。因此, 我园采取大、中、小、托大循环轮岗制度, 让每一位教师都有从托班带到大班的执教经历, 使每一位教师对每个年龄段幼儿的生活经验、智力发展水平都有充分的了解, 从而对各年龄段幼儿教育目标的制定、活动内容的选择以及幼儿活动时间的安排都熟悉, 更使大家在样本教研中逐步有了共同的语言。经过一轮一轮的任教经历, 教师的教学、管理经验得到不断提升, 园本教研中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明显增多了。

(三) 师徒结对, 教学相长

优质的教师是提高幼儿园教育品质的保证, 优质的教师又必定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在幼儿园里,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很多, 我园特别重视“师徒结对”这种最经济、最有效的培养机制。我园的师徒结对制度强调了师徒双方的专业发展, 要求师傅向徒弟传授师德、教学和管理经验, 徒弟要提高师傅的现代信息应用技术。从开学初的制定师徒共同发展规划, 到日常活动中的相互传、帮、带, 我园师徒们都以积极地态度投入其中。徒弟努力学着师傅的优秀教育品质、良好教学方法以及有效管理孩子的能力等;而师傅也虚心从徒弟身上学习新理念、新技术, 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例如, 在一次园内的教学课件评比中, 我们采用了师徒两人合作的参赛形式, 从教案的实用性、课件的操作性和教师的现场讲解三方面来评定师徒小组的课件效果。过程中, 师徒两人从设计教案、制作课件、组织讲解稿各个环节通力合作, 你学会了教案设计要有层次、难度递增, 我学会了让课件中的小动物动起来;你帮我把关解说稿, 我帮你纠正语言发音。一路走来, 大家的关系更和谐、紧密了, 也互相学到了许多“专业技术”, 对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鼓励自主参与, 创设业务锻炼平台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指出:“激励因素才是激发人工作动力和积极性的根本因素。”教师需要得到尊重、得到认可。教师专业成长需要适合于不同层次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作为园领导, 在提升教师专业技能、能力的同时, 我们要为她们提供各种平台, 鼓励她们积极参与, 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 从而不断获得自信。

(一) 练好基本功, 优质服务于幼儿

俗话说:“要给孩子一滴水, 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因此, 幼儿园在积极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知识充电的同时, 还努力为她们创设平台, 在园内组织各种基本功、教学活动观摩、研讨, 随笔、论文撰写的评优活动, 期望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 从而能带给我们的孩子更优质的教育。通过活动的促进, 教师弹奏技能、创编舞蹈的基本功得到了加强, 研讨能力、教学能力更是获得明显的提高, 撰写文章的积极性增强了。可大家并不安于现状, 每学年都为自己定下了新的发展目标, 自加压力, 争取更大的突破。

(二) 请进来、走出去, 促使见多识广

在全体教师立足自身、寻求发展的同时, 幼儿园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成长。我园通过不定期地邀请各级幼教专家来园讲座并指导工作, 利用多种渠道给教师输送营养, 使她们在专家的引领下逐渐成长。同时, 我们鼓励教师勇于走出去参加辅导区、区级的各类展示、评比活动, 通过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探讨, 激起教师们思想上的大碰撞, 产生新的教学灵感。特别是专家精彩的评析令我园教师收获颇丰。通过各类活动的磨炼, 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课堂评价水平和反思能力, 也增加了教师走出去的勇气和自信。

(三) 积极争取机会, 使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拥有一批骨干教师队伍, 是推动全体教师专业成长的强大支柱。因此, 我园努力创设适合骨干教师成长的发展条件, 时刻关注市、区的一些教育活动信息, 对于机会绝不随便放弃, 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 增加我园优秀教师与其他同仁切磋的机会, 使她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功, 得到大家的认可, 以此达到骨干引领、群体跟上的效应。由于上下的共同努力, 去年我园的两位中年教师获得了“市双十佳”“区学科带头人”等称号。之后, 我园的一些青年教师也迎头跟上, 在本学年的区、辅导区组织的业务评优活动中又获得了一等奖两人、二等奖两人的好成绩, 五位老师获得区AA级、A级教师称号;还有五篇论文、四篇教案在市评比活动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这些成绩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充分肯定, 也激发了她们继续发奋的动力。

实践证明, 只要坚持脚踏实地, 善于因势利导, 一所“三少”幼儿园, 同样能够扬长避短, 焕发出园本教研的生机, 激发起教师专业成长的活力。

摘要:园本教研的实效直接关系到一个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本文阐述了园本教研对于一个“三少”幼儿园的重要性, 并从加强理论学习, 拓展信息输入渠道;改善管理机制, 激发园本教研活力;鼓励自主参与, 创设业务锻炼平台等三方面探索了“三少”幼儿园提高园本教研活动实效性的策略和途径。只要坚持脚踏实地, 善于因势利导, 一所“三少”幼儿园, 同样能够扬长避短, 焕发出园本教研的生机, 激发起教师专业成长的活力。

幼儿园园本教研计划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园将继续坚持“科研先导,研训一体”的发展思路,以“教学过程改进行为”为抓手,确立“挖掘明星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带动全体教师”目标,分层指导,多种培养,梯队式地使园本教研的实效性真正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身上,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不同层次的教师的多元化成长,从而促使本片区的园本教研工作回归到为优化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二、教研目标

1、通过业务理论学习,专家讲座的园本教研活动,聚焦教研问题,确立切合实际的教研主题,让老师们学会在反思中提高专业素质,在理论的引领下敢于创新教学方法,打造一支有较强教研能力的星级教研组,促使教师的教育理念逐步转化为教育行为,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素质。

2、以课题切入点,通过园本教研活动,深入挖掘教育资源,进一步进行具有园本特色课程的尝试,较好的满足幼儿的生理、智力、情感、交往、安全等各方面的需要,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使孩子自主、自信、自尊、自我约束等人格中最宝贵的品质得以培养和发展,形成办园特色。

3、通过园本教研,进一步提高本园、结对园与挂靠园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水平,在互动交流提炼中使我片区的保教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从而更好的服务社会。

三、教研内容

1、幼儿园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多形式教学研讨活动,要求活动前有计划,活动后有记录。继续以创建特色园为指引,开展针对“地方特色课程”的区域活动创设研讨,打造有特色的园所文化。期初,每位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自培计划,做到思想有追求、心中有目标,行动有计划。鼓励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尽量安排教师外出学习。

2、以星级教研组的评选为契机,为教研组长搭建平台,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师徒结对,多层次地开展说课、听课、评课等研讨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锤炼一支学习型、实践型、研究性的教研团队。

3、以学习互助小组的形式开展研训活动,发挥我园骨干教师及“名师培养对象”的优势,加强教师间的互动,在行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帮助全园及各挂靠园老师提高主题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开展帮带活动,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并参加课题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4、围绕课题,组织教师进行教案设计,积极撰写教育教学经验文章、教育案例。本学期,将鼓励全园教师进一步“走近课题”,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引领全园怎样做课题,创设良好的全园科研氛围。通过教学观摩、展示,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促使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培养明星教师,一点带面,发挥辐射效应。

幼儿园园本教研现存问题及对策 第3篇

关键词:园本教研;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44-01

园本教研一直被幼儿园看作是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成长、推动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受到了幼儿园的普遍重视。但是,园本教研在幼儿园尚处于起步阶段,多数幼儿园的园本教研还处于低效状态,不能解决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分析幼儿园园本教研中现存的问题,将有助于幼儿园在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高园本教研的有效性,以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一、现存问题分析

问题一:研究内容不够系统

幼儿园园本教研的无效首先体现在研究的内容不系统。在查阅幼儿园的教研计划时发现,有些幼儿园的研究内容只是不同问题的罗列,对某一问题没有系统的研究,有些幼儿园的研究计划虽然在短时间内成系统研究,但学期或学年之间没有衔接,多数幼儿园都没有园本教研的长期整体规划。

问题二:引导失当

在参加幼儿园教研活动中还发现,一些幼儿园虽然已能够较好地把握园本教研的特征,在教研活动中教师的表现也很积极,但教研质量却得不到明显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研组织者对教研活动缺乏适当的引导,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组织者太过强势的引导。我们在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中可以感受到,一些业务能力或组织能力较强的教研组织者自始至终都处于主导地位,有的组织者由于引导过多,致使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失去了话语权,有的组织者虽然能够引导老师在教研活动中畅所欲言,但又总想在最后给出老师一个固定的答案,使老师养成了依赖组织者、崇拜权威的学习习惯;2、缺乏有效引导。在更多的幼儿园里我们会看到,由于组织者的能力有限,不能适时介入教研活动给予引导,致使教研活动研而无效,研得不具体、不透彻,不能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实质问题;3、没有引导。组织者只是提出教研主题,任教师自由研讨,这样的研讨只能是“原地打转”或是不自觉的偏离主题,教师能力得不到提升;4、缺乏专业人士的引领。由于幼教专业人才的缺乏,多数幼儿园得不到较高水平的专业引领,使园本教研处于低水平的重复运作状态,不能推进园本教研的纵深发展。

问题三:研究成果不能在实践中落实

园本教研的主要特点是研究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但是在实践中却发现,教研活动的结果只是引导教师转变了观念,却没有将转变后的新观念落实到教育实践中,或者是已经通过教研活动解决的问题却经常在工作中再现,所以,园长们都在思考怎样将教育观念落实到教育行为,教师们都清楚怎么做,但就是做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幼儿园没有关注到园本教研成果的管理和使用,这也是当前被多数幼儿园忽略的问题。

二、加强园本教研有效性的对策

1、合理规划是根本

幼儿园园本教研也要有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规划与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可以保证教研的系统深入,短期计划是长期规划的具体化,也是对长期规划的补充,一般要根据现时情况增加研究内容。

2、有效引导是关键

在园本教研中,最高效的引导是专业人士的引导,即学有专攻的园外专业人员参与园本教研,在其中发挥理论指导作用,确保园本教研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推进园本教研的可持续发展。但专家的引领毕竟是有限的,能深入幼儿园进行指导的专家屈指可数,而幼儿园又那么多,很多幼儿园目前还没有得到专业人士的引导,即使能够得到引导的幼儿园,具体到一所幼儿园的指导次数也非常有限。所以专家只能在教育理念、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等大的方面做出引领,很多具体的问题还要幼儿园自己研究解决,而在这其中幼儿园教研组织者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不容乐观的是,目前多数幼儿园的教研活动组织者仍然缺乏应有的专业素养,不能很好地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因此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加强教研组织者的培养。

3、主题突出很重要

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是前提,有效的组织和引导是关键,而研究主题的突出也非常重要。

(1)要有明确的研究主题。研究主题也就是教研活动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每一次教研活动中都应确定一个明确的研究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进行教研活动准备、活动设计、活动组织与引导等工作,就拿幼儿园最常见的教学观摩研讨来说,多数幼儿园每次都是泛泛而看、泛泛而谈,解决不了教学工作中的实质问题。如果每次活动都能确定并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就会大大提高。

(2)要保证研究主题的不偏离。即使是主题明确的教研活动,仍有可能出现教研主题的偏离,这就要求组织者一定要发挥好引领作用,适当的时候要给予教师指导,通过引导让教师的话题与教研的主题相吻合,通过引导将教师的研讨逐步引向深入。只有这样围绕主题开展深入具体的研究,才能切实带领教师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质量提高。

4、研以致用见成效

园本教研决不是走过场,一定要有实用价值,应及时将研究的成果转化为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的“第一生产力”。但是,我们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现状就可以看出,很多幼儿园的教研活动还不能有效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一些幼儿园的教研活动虽然现时解决了问题,但过后问题又重新出现。而通过对一些优质幼儿园的调查分析发现,他们不仅都能很好地开展以园为本的教研活动,而且都能将园本教研的结果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浅谈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第4篇

一、探寻园本教研新方式, 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一) 鼓励教师积极反思、总结、提升

目前, 许多幼儿园的管理者非常重视教师的教育反思, 要求教师定期撰写教育反思和教学笔记。虽然教师们都意识到教学反思在自身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但对于如何撰写有价值、有意义的反思笔记仍然存在不少困惑。于是, 幼儿园根据教师们的需求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园本培训方案, 指导教师撰写教学反思的技巧和要点, 使老师们认识到反思就是教师对自我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深入思考。

(二) 搭建展示平台提升专业素养

我们将教师遇到的问题分门别类、梳理总结, 组织幼儿园大、小教研组将问题细化, 分别制定切实可行的园本研修计划, 设计“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园本教研活动方案, 将国家文件精神与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结合教师的发展需求聘请资深学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开展幼儿园“同课异构”等系列各种竞赛和培训活动, 让教师人人都有参与和施展才能的机会, 人人都有发表自己研究观点的话语权。不仅为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精神风貌的广阔平台, 也从根本上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

(三) 鼓励个性教研营造多元文化

幼儿园所有的班级都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了“以班为本”的特色班级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幼儿园呈现出“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绝活、处处有亮点”的喜人局面。如有的班级结合教师自身美术特长的优点, 研究、尝试引导幼儿利用生活中的日常用品进行作画实验, 如刷子拍画、印章印画等。在尝试中不断发现问题、改进策略, 不仅使得班级的美术教育活动日趋成熟、规范, 孩子们独特的创新思维、良好的绘画习惯、积极的合作意识等良好个性品质也相应的发展起来。

二、从领域教学切入, 开辟园本教研途径

(一) 健康身心, 涂抹幼儿人生最佳底色

在健康领域教学研究小组中, 教师们采取多种教研方式研究、讨论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活动设计更多的追求如何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 形成安全感、依赖感;活动过程是否为幼儿树立与班级、同伴相互谦让、友爱、帮助、关心的美好愿望, 是否让幼儿体验到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愉悦, 并能为同伴的进步感到高兴。

(二) 发展语言, 展示幼儿心底美好童真

语言领域研究小组以“怎样指导幼儿完成表述”为研究主线, 通过“语言活动中如何有效提问”“如何及时、有效回应幼儿的讲述”“语言讲述活动中修饰词与的运用策略”等问题研究, 积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 为每一个幼儿搭建起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 锻炼、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三) 重品敦行, 培树幼儿优雅言行

社会领域研究小组正是抓住了幼儿发展这一关键期, 积极开展幼儿园社会领域、自主性游戏相关问题的研究工作, 精心设计、策划幼儿园社会领域方面的交流研讨、互动发展, 深入教学现场与教学第一线, 结合园本特点、班级特点、教师特色, 开展相关的实践研究, 梳理总结经验。使研究小组全体教师在社会领域中对幼儿情感智慧、社会交往能力培养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为本园社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成功的案例和有益的经验, 培养了幼儿优雅的言行和美好的道德情操。

(四) 科学启智, 激活幼儿探寻奥秘之心

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学习科学的一个重要过程, 更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情感与态度的一种体验。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 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科研究小组的成员们依据不同年段幼儿的探索特征进行细化研究, 尽量创造条件, 让不同年段的幼儿实际参加各种难易程度不一的探究活动, 使他们感受可持续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体验发现的乐趣。

(五) 音色侵润, 勾画幼儿未来灵动美

幼儿园园本教研计划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园将继续坚持“科研先导,研训一体”的发展思路,以“教学过程改进行为”为抓手,立“挖掘明星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带动全体教师”目标,分层指导,多种培养,梯队式地使园本教研的实效性真正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身上,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不同层次的教师的多元化成长,从而促使本园的园本教研工作回归到为优化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二、教研目标

1、通过业务理论学习,专家讲座的园本教研活动,聚焦教研问题,确立切合实际的教研主题,让老师们学会在反思中提高专业素质,在理论的引领下敢于创新教学方法,打造一支有较强教研能力的星级教研组,促使教师的教育理念逐步转化为教育行为,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素质。

2、以课题切入点,通过园本教研活动,深入挖掘教育资源,进一步进行具有园本特色课程的尝试,较好的满足幼儿的生理、智力、情感、交往、安全等各方面的需要,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使孩子自主、自信、自尊、自我约束等人格中最宝贵的品质得以培养和发展,形成办园特色。

3、通过园本教研,进一步提高本园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水平,在互动交流提炼中使我园的保教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从而更好的服务社会。

三、教研对象

幼儿园教师

四、教研内容

1、幼儿园为单位开展多形式教学研讨活动,要求活动前有计划,活动后有记录。继续以创建特色园为指引,开展针对“幼儿品德教育”“幼儿养成教育”的的研讨,打造有特色的园所文化。初期,每位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自培计划,做到思想有追求、心中有目标,行动有计划。鼓励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尽量安排教师外出学习。

2、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师徒结对,多层次地开展说课、听课、评课等研讨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锤炼一支学习型、实践型、研究性的教研团队。

3、以学习互助小组的形式开展研训活动,发挥我园骨干教师及“名师培养对象”的优势,加强教师间的互动,在行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帮助全园教师提高主题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开展帮带活动,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并参加课题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4、围绕课题,组织教师进行教案设计,积极撰写教育教学经验文章、教育案例。本学期,将鼓励全园教师进一步“走近课题”,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引领全园怎样做课题,创设良好的全园科研氛围。通过教学观摩、展示,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促使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培养明星教师,一点带面,发挥辐射效应。

5、组织教师参加进修学校的培训,参加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开阔眼界,汲取新思想、新做法,促进教师教育能力的提高。

五、具体措施:

1、更新观念,理解研究内涵。

组织全园教师围绕“课程设计的原则方法”和“五大领域的学科知识要点”进行学习与讨论。

一方面教学园长结合《幼儿园课程》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全园进行导读,帮助教师了解课程设计的原则、方法,把握各年龄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另一方面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题研究和需要选择书,在特色组内开展读书交流,并结合全园的读书交流会进行汇报和导读,以此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扎实自己的理论根基,增强内功。

2、小组研讨,确定研究专题。

各领域特色研究小组结合研究的具体内容,组织小组讨论,确定本组的研究专题。

3、积累经验,形成个人特色。

每位教师根据个人的专长及本组研究专题制定个人研究计划,并注重在日常研究与实践。

4、加强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每位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从目标确定、内容选择、材料准备、教师指导、提问设计等方面进行思考,持续地追问自己“什么是幼儿必须掌握的或具有发展价值的内容?”“幼儿是如何学习的?”“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以此提高日常教学的质量。

六、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做好开学工作,正常教学秩序。

2、制定教研组计划、班务计划。

3、各项教研活动正常开展。

4、参与式讨论:分析教材,谈谈阅读教材后的感想,对即将开展的主题活动怎样实施。

5、班级环境布置。

十月:

1、为园内评优课做准备,挑选教师参加比赛。

2、青年教师加强基本功练习,准备参加园内基本功比赛。

3、学习研讨:如何进行养成教育。

4、游戏课程学习,介绍如何利用区角活动开展生活小游戏。

十一月:

1、教研活动继续开展。

2、研讨重点:如何进行品德教育。

3、说课活动与实践活动:教师选材的价值,目标的设定,与环节的设计。

十二月:

1、挑选教师参加园内教学活动展示。

2、交流本班主题活动安排,设计意图,实施效果,分析有价值的活动策略。

3、话题讨论:整合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4、说课活动与实践活动:教师如何选材,目标制定,环节中的提问设计。

一月:

1、讨论自己在带班工作中游戏活动使用情况反馈并加以调整、改编。

2、幼儿生活游戏行为的汇录与分析。

幼儿园园本教研 第6篇

【关键词】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园;园本教研;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9-0033-03

【作者简介】陈海燕(1982-),女,山西原平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

一、问题的提出

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为基地,以幼儿园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活动。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园本教研也在广大幼儿园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甘南藏族自治州作为一个不发达的民族地区,其幼儿教育在改革浪潮中呈现出一种怎样的状态,值得我们关注。为此,笔者选取园本教研这一问题对甘南藏族自治州七县一市的幼儿园进行了调查。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甘南藏族自治州的5所幼儿园发放了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2份。此外,还对部分幼儿园教师、园长、教研组长进行了访谈。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教师对园本教研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54%的教师认为开展教研工作是幼儿园全体人员的责任,60%的教师认为参与幼儿园教研工作的主体是幼儿园全体人员。这反映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园教师对园本教研有较好的认识,已经意识到园本教研是团体的合作活动,而不是某个教师的独自行为。但在园本教研的目的这一问题中,56%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的教研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有24%的教师认为园本教研是为了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只有16%的教师认为园本教研是为了促进幼儿发展。由此可见,甘南州幼儿园教师对园本教研的目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24%的教师认为园本教研是为了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反映了教师还没有树立起牢固的园本教研理念,园本教研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

(二)园本教研的内容与形式

通过表2可以看出: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园中教研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状况,有集体学习、专题研究、分年级讨论、现场教学研讨等多种形式,其中以集体学习为最多,占54%。教研内容关注了课题研究、教师发展和幼儿发展等多个方面,但主要集中在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上面,占61%。由此可见,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形式是比较多样的,而其内容却略显单一。

(三)教师参与园本教研活动的态度与效果

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能主动投身于教研活动中。但是,幼儿园园本教研成果的展现方式较为单一,通常是以公开课或观摩课的形式展现。教研的成果总结也多停留于经验总结阶段,理论提升较少。多数教师认为园本教研对自己的教学所起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但对幼儿园教研工作的总体印象却流露出不满。通过深入调查,笔者了解到,该地区大部分教研活动都是由幼儿园领导、教研组长发起的,参与教研的教师也多数是幼儿园资历较深的教师,并不是所有教师都参与。可见,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园园本教研还处在比较初浅的阶段,认识与实践还存在脱节的情况。

(四)园本教研的管理

大部分幼儿园园本教研时间并不固定,76%的幼儿园不能保证每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66%的幼儿园有专门的教研室为教研活动提供保障。58%的幼儿园每次教研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18%的幼儿园教研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24%的幼儿园教研时间为一个上午或下午,这反映了现实中幼儿园的园本教研工作大多流于形式,到时间就结束。据笔者深入调查发现,甘南藏族自治州大多数幼儿园中都没有建立园本教研制度,有些幼儿园有园本教研制度,但也不健全,主要是园本教研评价制度缺失。

(五)园本教研中的问题

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是幼儿园园本教研的三大要素,在园本教研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在这三方面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园都存在问题。在个人反思方面,有些教师能够很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写有反思日记,但有不少教师个人反思不够积极、及时,通常是在教研活动的时候被动反思,效果也较差。园本教研倡导教师之间要合作、交流、互助,教师们也认为同伴之间的交流分享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但实际上,教师之间的交流却是比较少的。存在这样状况的原因是:一方面,幼儿园的班容量很大,每个教师至少要带25个~30个孩子,每天的工作量非常大,根本无暇去与同伴交流;另一方面,教研活动形式大都是集体讨论,表面上创造了大家畅所欲言的氛围,但在讨论过程中,碍于资历、权威等,多数教师很少发言,很少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此外,幼儿园非常缺乏专业引领,主要表现在:1.很少有幼教专家到幼儿园进行实地指导,教师们做研究很盲目,常常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幼儿园都是本园的园领导和骨干教师在充当专家角色;2.有些幼儿园请专家讲座,但教师普遍感觉比较深奥,针对性不强,致使专家的引领作用未充分发挥出来;3.有些幼儿园教师对专家盲目崇拜,忽视了理论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四、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对园本教研的认识,树立牢固的园本教研理念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园本教研有深刻的了解,并在实践中践行园本教研理念。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园教师对园本教研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没有树立起牢固的园本教研理念。因此,广大幼儿园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实践,进一步强化对园本教研的认识,树立牢固的园本教研理念。

(二)建立健全适合本幼儿园的园本教研制度

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效果不佳,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没有健全的制度,比如园本教研由谁来开展、怎么开展、时间多长、地点选在哪里、教研内容如何选择、教研结果如何评价等等。没有健全的园本教研制度,出现了园本教研随机进行的情况,教研活动也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加强外部支持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园在改革过程中所得到的外部支持是很有限的,比如说很少有专家、学者到该地幼儿园进行指导,当地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对幼儿园的支持力度也不够。今后,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幼儿园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对于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应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积极联系专家学者对幼儿园进行专业引领,促进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活动提升与发展。

(四)加强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

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缺乏基本的科研素养,对科研的基本步骤,如何选题、如何查找资料、如何写文献综述等一无所知。究其原因,许多教师表示“以前上学的时候从未接触过科研,现在突然要做科研,不知道该从哪下手”。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普遍在大专及以下,本科以上学历者很少。因此,要想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首先,必须加强对教师的职前培养,提升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使广大幼儿教师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其次,加强职后培训。幼儿园应开展多种层次的园本培训。幼儿园园长应积极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可以聘请一些专家、学者,或者特级教师来园指导,加强本园教师的专业引领,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

【参考文献】

幼儿园园本教研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园本教研,园本研修

对于农村幼儿园的一线教师来讲,园本研修是相对陌生的词汇,其和园本教研既有一定的联系,也存在着区别,要想更好地推动幼儿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适应当前幼教改革的需要,必须弄清园本研修,本文主要围绕农村幼儿园园本教研到园本研修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园本研修和园本教研的区别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做得最多的是园本教研,最主要的形式是观摩课、听课和评课,更深入一点的则是观课和议课,这些形式的园本教研缺少深度和广度,不能够很好地满足课改的要求。

园本研修在园本性和实践性方面和园本教研有相似之处,但园本研修更强调发展性,注重通过这一活动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并促进幼儿的发展,进而提升幼儿园的整体发展水平,这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讲更为重要。

园本研修能够实现教研、科研和培训的有机结合,培训和教研相互联系不能分离,后续活动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有深度、有广度且有温度,而这些都是园本教研中很少涉及的。因此,园本研修是农村幼儿园发展中更高层次的教育研究和学习活动,园本研修以园本教研为基础,又优于园本教研,因此能够更好地推动农村幼儿园的发展。

二、园本研修中各角色的定位

要想更好地推动园本研修工作的有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每个角色的定位。下面就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要明确园长的职责。对幼儿园来讲,园长是规划者、引领者、管理者以及支持者,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能够深入思考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幼儿园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更需要园长的引导。在园本研修中,园长的定位更需要明确和深入,才能够进一步实现农村幼儿园的良性发展。

在园本研修中,园长还需要发挥培训者的职能,要有较强的策划教研活动的技能、合作解决教学问题的技能、理性管理的技能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根据农村幼儿园发展的实际,在园本研修中精心地策划研修环节,并对活动所需要的材料进行科学处理,能够掌握研修的方向,驾驭整个研修的过程,这样才能够发挥该工作应有的效果。由此可见,在园本教研朝着园本研修工作发展的过程中,园长发挥了关键性的领导和指引作用,必须要进一步明确其职责,进行科学定位。

其次,园本研修要从教师的需求出发,明确教师的责任,调动不同层面教师的积极性。在园本研修的过程中,教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主题和目标的确定,还是在问题的设计与案例的预设,教师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具体来讲,需要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注重分析其自身的需求,设计出符合每个教师发展区的研修方案和研修计划,让每个幼儿教师能够深入到园本研修中,主动去研究,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要在这个过程中使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这是园本研修中关键的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必须结合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实际,针对农村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园本研修。例如,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为确保问题的针对性,要深入了解农村幼儿的实际,由浅入深地进行设计,让幼儿能够在反思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而在案例的预设中,教师需要联系自身的教学实际,相关的培训者要起到引导和教育的作用,使园本研修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幼儿园园本教研 第8篇

多年来, 我们坚持立足本园、以人为本、以教为真、以研为实, 针对现阶段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营造和谐快乐的教研氛围, 通过自我反思、同伴合作、团队引领, 让教师自主参与、合作分享、乐在研中,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智慧, 体验工作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积极打造“会学习、会思考、会做事和有诚挚爱心、有专业技能、有合作精神”的“三会三有”品牌教师团队。

一、调查关注, 了解教师需求

我们关注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 首先对教师的心理发展和专业成长需求, 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 深入了解本园教师们的想法和需要, 挖掘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疏理和归类。

从问卷汇总分析情况看, 在幼儿教师心理发展需求这一方面, “愉快”“和谐”“轻松”基本上是每位教师都想要的工作状态, 教师认为最能影响自身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领导的态度、同事的合作、自身的专业心理、培训的条件和机会以及工作环境等等。教师最需要获得帮助的教研内容分别为科研方法、游戏指导、理论充电、课堂教学以及班级管理等等, 而在“教师比较受欢迎的园本教研形式”调查中, 教师提出了“轻松愉快的互动沙龙”“专家的现场指导”“有案例的讲座”“观摩活动与交流”等教研活动方式。通过调查问卷, 我们深入了解了本园教师们的想法和需求, 也为园本教研内容和形式的确定提供了客观、现实的问题依据。

二、探求多元化的培养模式

我们采用个体、班级、年级、课题组以及全园教研组并立的“五研”方式, 分别以新教师、工作一年、五年以内、十年左右、十五年以上的不同层次教师为发展点, 从每位教师的实际出发, 帮助教师合理定位。以个人发展目标书引领教师分层培训, 以师徒结对形式发挥优秀教师的帮带作用。激励和督促教师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要求、新方向, 使园本教研成为教师挑战自己、展示自己、激励自己的平台!

在开展园本教研的研究中, 我们充分采用团队学习的形式, 让每个教师都在团队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获得了有益于自身的经验, 搭建成长的平台。

三、挖掘切实有效的教研内容

我们根据幼儿园自身条件和教师发展需要, 确定研究计划、组织和实施园本教研的内容, 教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突出各幼儿园的办园特色, 彰显教师各自的教学风格和个性, 体现以园为本、以人为本的原则。

我们总结和归纳教师在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家长工作、班级管理和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推广多元化的教研内容。如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分享与思考、自主性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与指导、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有效性、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等, 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园本教研活动, 从而提高园本教研的实效性。

四、探索互动参与的教研形式

根据幼儿园需要和本园教师的实际需求, 我们以专题为中心, 以行动研究为杠杆, 通过多种途径、不同形式、多元模式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在活动中, 我们转变视角, 以寓乐于研、以乐促研的教研氛围为主要目标, 创建关注教师需要的园本教研新模式。

1. 换位体验

让教师扮演教师以外的角色, 从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立场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获得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经验。如在家长工作案例研讨中, 我们请教师扮演家长, 从家长角度来审视案例, 体会家长的心态, 从而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2. 团队竞赛

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基本功竞赛, 如说课评课、绘画、弹唱、舞蹈比赛等。为教师提供相互观摩、学习、切磋的机会, 使教师们在竞争中成长、在锻炼中提升, 切实促进了全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 一课多研

年级组老师以自愿或推选的方式, 组成一课多研小组, 成员进行了集体备课, 根据教研中存在的问题, 重新修改活动设计和观察记录。通过以连环跟进的方式, 进行实践反思、伙伴合作和专业引领, 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跟进。

4. 同题异构

多位教师运用不同的方式开展相同内容的教学活动, 试图寻找同一题材通过不同教师的执教, 深入挖掘教材内涵、集思广益, 在反复的实践与反思比较研究中, 归纳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5. 情境示范

把典型教师当成看得见的教育资源, 让他们为教师提供优秀的教学行为示范;使教师在真实的情境中参与讨论, 集大家智慧, 通过归纳总结初步形成一个相对的实践策略。

6. 主题沙龙

针对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引导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表不同看法, 你一言我一句, 分析现象和问题产生的原因, 交流实践做法, 享成功、解困惑, 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凝聚起来, 形成具体对策。

还有课题引领、案例分析等等。通过头脑风暴、辩论游戏、经验分享、专题讨论、信息交换、案例反思、现场研讨等多种形式, 切实解决了园内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五、整合园本教研的多种资源

1. 设立执行教研组长, 教师当主持

我们初步尝试了园本教研轮流主持制度, 设立“执行教研组长”。业务园长确立教研主题内容, 每月由一位教师策划和组织教研活动, 使教师成为园本教研真正的主人。

2. 巧用网络互动平台, 交流更便捷

幼儿园还利用QQ群等聊天工具创建即时交流平台, 创建论坛、相册、共享文件等进行多种方式的交流, 巧用这些平台将为教研开辟另一个互动的空间。

3. 加强园际交流互助, 携手共成长

此外, 我们还打破区际、园际界限, 与民办、私立、乡镇幼儿园进行姐妹园互动教研, 以“整合资源”为途径, 实现资源共享。

幼儿园园本培训问题初探 第9篇

一、园本培训目的

1.以“园本培训”为载体, 指导幼儿园教师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逐步提高教师创造性运用教材、利用有效生成活动的能力和对可用资源的开发。

2.让老师成为“园本培训”的主要人员, 而不是旁观者或者旁听者, 让教师真真正正融入到园本培训的过程之中, 引领幼儿园儿童更好的发展园本培训, 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 努力发展园本培训, 更好的为幼儿园发展做好铺垫。

3.应该把园本培训作为主体, 引导幼儿园教师团结合作, 共享培训经验和精神。把团队合作和园本培训紧密结合, 充分的利用教师的资源力量, 对教师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开发。例如教师之间可以共享培训的经验等等。

二、培训方法

1.把学习当动力。学习决定眼光态度、思想的深度和技能的高度。我们要以教师为本, 创建新的理念, 构建良好的平台, 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积极提升教师团队的素质和能力。

(1) 为教师的园本培训设立专项基金, 为教师的园本培训打好坚实的物质保障, 这是开展好一切工作的物质前提。

(2) 努力发展幼儿园的硬件设施, 给幼儿园的儿童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更好的发展幼儿的学习能力, 跟进园本培训的步伐。

(3) 为教师努力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 使教师能够更好的吸收外来经验和教训, 更好的完善自己。教师队伍的完善同时也是幼儿园园本培训队伍的完善。

(4) 为幼儿以及幼儿园教师出资订阅优质的幼儿教育刊物。幼儿和教师能够同步吸取知识和园本培训的精神。

(5) 制定良好的学习规律和制度, 有规律的学习和培训, 有张有弛地对教师和幼儿来说都是很不错的。

2.用反思做明镜

(1) 教师要明白和清楚, 当遇到事情时如何处理, 把解决方法和由此得到的收获铭记在心, 反思自己的失败的案例, 更好的去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发现后能够及时的解决问题。由此使教师在反思中觉悟、发展和创新, 在“实践+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

(2) 鼓励教师创建个人博客。通过对教师博客的审阅和观摩, 及时评选出优质的教师博文, 使广大教师从中吸取优质的知识和经验, 共享教师的精神资源。促使教师积极参与到现代互联网的应用当中, 使教师建立个人博客的目的, 更大的发展为个人内心需求而不是外力使然。

3.结对拜师、互动, 专家引领

(1) 结对拜师。教师刚刚担任这个职位的时候,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骨干教师的引导对他们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上任的教师, 要合适的分配一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骨干教师来引导培养, 对新上任教师提出要求, 更好的塑造新教师, 师徒之间要签订一份协议书, 确保互相交流的频率, 积极的在每周、每月、每学期进行总结, 积极的反思和成长, 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发展师徒之间的关系。

(2) 结对互帮互助。互帮互助是发展自身的一种优秀的方法。在园本培训活动中, 要坚持共同协作备课, 帮助互相讨论专题知识, 听课后互相交流所得, 使老师们在结对互帮互助中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3) 专家引领。幼儿园应力邀知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到园指导工作。协助专家办好知识讲座, 把最新的信息, 最好的方法, 最独到的见解一一呈现在教师面前, 引领教师们茁壮成长。同时, 选送青年骨干教师去其他优秀幼儿园观摩取经, 更好地走出理论, 融进培训的潮流之中。

总之, 探索有效的幼儿教师园本培训形式, 是幼儿园教师提高自我水平的必由之路。“园本培训”作为幼儿园教师培训的补充形式, 应运而生, 并渐渐成为了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然而“园本培训”作为幼儿园教师培训的新形式, 无论在实践行动或是理论研究上, 都处在初级阶段, 有待于教师更加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进一步完善“园本培训”在幼儿园实际工作中的发展, 是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幼儿园实践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莉.园本培训:教师成长的摇篮[J].教育发展研究.2010.

[2]李毅.开展多元化园本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学前教育研究.2010.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研究综述 第10篇

一、园本课程概念研究

对于园本课程的概念, 学者们基本都认为应该从校本课程的概念理解园本课程。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园本课程提出不同的看法:1以园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定义园本课程:我国幼儿园课程的权利主体和开发主体都是幼儿园, 即幼儿园课程本来就属于园本课程, 或者就是园本课程 (李季湄) 。陈时见、严仲连则认为园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 即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等活动。相对于前者, 后者更详细地解释了园本课程开发的主体, 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同。2以园本课程开发的实际基础定义园本课程, 认为园本课程指以幼儿园为基础, 以本园幼儿的发展状况、现实需要、生长环境为核心, 整合幼儿园社区的各种资源而设计的课程 (曹建萍) 。3以园本课程开发主体与实际基础相结合定义园本课程, 即园本课程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 以幼儿园现实环境和条件为背景, 以幼儿现实需要为出发点, 以幼儿、幼儿园教师、家长和社区为主体构建的课程 (焦爱美) 。4从课程定义园本课程, 认为园本课程是在一定课程框架内, 根据幼儿园课程的实际需要而开发的, 也有人认为园本课程就是地方课程或国家课程的本园化, 突出园本课程是现代课程理念在幼儿园的发展形态。

上述四种定义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 前三种着重强调园本课程影响因素在园本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而第四种定义则更注重课程本身的内涵, 更强调园本课程与课程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在园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 开发主体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对园本课程开发影响非常大。因此, 园本课程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 从幼儿园现实环境和条件出发, 以幼儿为本, 并协调组织幼儿园教师、家长、社区及专家共同参与构建的课程。

二、园本课程构建研究

园本课程的构建问题直接关系园本课程的开发水平, 一个合理的园本课程需要考虑众多因素, 但已有研究关于构建园本课程模式的讨论相对较少, 主要有两种园本课程的构建模式:一是目标模式;二是过程模式。目标模式更关注课程目标的制定, 引导整个课程的实施, 强调儿童知识的获得。课程专家认为幼儿园课程目标应更多地根据儿童发展水平和需要加以确定。过程模式则强调儿童活动过程, 根据儿童的兴趣, 尊重儿童的选择。两种模式有着各自不同的教育观、知识观和方法论原理, 对课程的影响有不同之处。朱虹结合宁夏的实际提出了宁夏园本课程的构建模式是以开发课程资源为主导、以科研为主导、以实践为主导的园本课程开发模式。左端勇试图探讨其二者的关系, 即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结果与过程究竟孰轻孰重。笔者认为无论是目标模式还是过程都有其优缺点, 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将二者结合起来, 以幼儿为本, 明确园本课程目标, 结合园本课程的实践, 不断改进并优化园本课程。

课程目标的确定使得课程开发方向更明确,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主要有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在园本课程编制与开发过程中, 鲜明的目标是园本课程中的一个亮点, 然而, 现在许多幼儿园则在园本课程开发实践中, 对于园本课程目标的制定似乎有所欠缺。

园本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实现园本课程目标的关键手段, 园本课程内容即在园本课程中教师教什么, 学生学什么。针对这一问题, 焦爱美详细阐述了园本课程内容的构建要素、构建原则、构建策略, 并根据自身在幼儿园的实践举例说明。对园本课程内容的构建问题探讨很多, 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园本课程内容构建方向。如利用乡土资源 (魏巍) 或社区资源 ( 李红、张 莉等 ) 、依据自 然环境 ( 李嫔琦 ) 或生态环 境 ( 徐碧贤) 及田野课程 (秦红) 等构建园本课程。还有学者依据一些教育家的思想构建园本课程, 如陈鹤琴的五指活动法 (张颖、邹晖) 、多元智能理论 (肖菊红) 等。由此可见, 园本课程内容的构建方式很多, 不但包含当地特色文化、资源、自然环境, 还有借鉴一些教育家的思想构建园本课程。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构建, 关键都是要严格遵循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的理论。

在园本课程的构建研究中, 对于园本课程的评价是重要的一环, 而园本课程的评价是改进、提高及优化园本课程的基础。园本课程的评价包括:园本课程方案的评价、园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对园本课程效果的评价。从这三方面出发, 能较全面地评价构建的园本课程, 但由于这个评价过程存在周期长、费用高、评价难度高等特点, 导致目前园本课程的研究较少。

三、园本课程的影响因素研究

园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是学前教育界比较关注的问题。 影响园本课程的因素主要有:幼儿园教师、家长、幼儿园、课程专家及其他因素等, 以下分别就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1.幼儿 园 教师

教师是园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已成为共识, 幼儿园教师在园本课程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目前研究中发现, 我国幼儿园教师总体学历不高、科研意识不强、教育观念传统、课程意识薄弱等, 这些将严重影响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学者对教师的课程参与意义进行了探讨:教师的课程参与是园本课程开发成功的条件和保障;有助于幼儿教师形成“反思”的科研意识与能力 ; 有助于幼儿教师自觉地更新教育观念, 促进其创新意识及能力的提高 (郑三元、姜勇) 。同时,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会制约园本课程开发质量。因此, 要通过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树立科研意识、在职课程培训、更新教育观念等途径提高教师开发和实施园本课程的能力。

2.家 长

家长作为园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主体, 其对园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家长参与园本课程能够丰富园本课程的内容、拓展园本课程的思路, 起到监督、协助和评价反馈的作用。但目前情况是家长参与度不高、参与意识不强 (张冬梅) , 所以应加大宣传力度 , 让家长转 变观念 , 参与到园本 课程中 , 具体措施 有 :一是通过 宣传 , 调动家长 的参与积极 性 ;二是通过 宣传 , 改变家长 的传统教 育思想 ;三是及时和家长沟通, 获得有效反馈;四是家园合力促进园本课程建设。

3.专 家

专家是园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 处于园本课程开发的核心位置, 把握着园本课程开发方向, 把握着园本课程系统结构的设计, 为园本课程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但现状是专家对园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只是蜻蜓点水, 并未进行长期指导, 而有些是园本课程走到哪一阶段, 专家就指导哪一阶段, 呈现阶段式指导, 缺乏连续性指导 (刘研) 。同时, 专家与幼儿园教师间缺乏联系。可见, 专家在园本课程中应有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 专家应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提供长期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加强与幼儿园教师及家长间的联系。

4.幼儿 园

在园本课程中, 对幼儿园本身作用的探讨较多, 包括幼儿园开发园本课程的理念、目的、管理等。不同幼儿园有不同的办园宗旨。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幼儿, 应以幼儿为中心。陈玉霜、林阿虹强调园本课程应以人为本, 注重发现人的价值, 发挥人的潜能, 发展人的个性。在这样一种理念下开发的园本课程则会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出发, 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目的。反之, 在追求利益的前提下, 开发园本课程只是形式, 其目的不是促进幼儿发展。其实课程理念与园本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很大关系, 而且课程有本身的内涵。研究发现一些幼儿园对园本课程的认识是存在一些误区的, 如认为园本课程等同于特色课、综合课、兴趣课, 园本课程无须评价等 (沈娟 ) 。

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极复杂的过程, 在开发过程中 , 不仅需要 协调人与 人之间的 关系 , 还要对场 所、财产、时间等进行管理。不仅幼儿园自身的管理机制会直接影响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而且园本课程需要一个管理机制, 而这个管理机制就是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成功的保障。幼儿园本 身就需要 民主、开放 、科学的管 理 , 有人认为 园长的民主意识与方式决定了课程开发的成效。对于园本课程实施, 还未建立起一套科学而规范的管理机制, 并且管理意识淡薄, 管理方法欠缺。针对这些问题, 高灿芳提出了两种园本课程管理策略:一是园本培训策略;二是文本化管理策略。笔者认为, 幼儿园对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着重要的责任 , 加强对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管理的同时会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5.其 他 因 素

园本课程的影响除教师、家长、专家、幼儿园外, 还存在一些很内隐的因素, 如当地文化、先进的教育方案、资源等。有学者借 鉴科技教 育、人文教 育、科技信 息、民间艺 术教育等探讨幼儿园园 本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也有学者认为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 可以借鉴海斯科普课程等引导园本课程的开发, 借鉴其优秀的地方, 结合本园特点开发适合本园的园本课程。

四、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1.幼儿园课程的编制与构建包括编制模式、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 近十年, 虽然我国学者对园本课程进行了广泛研究, 但在园本课程构建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关于园本课程的评价问题 (评价要素、评价取向、评价模式、评价过程) 的研究更少, 这需要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而园本课程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 是课程的一种, 仍旧不能脱离课程独自发展。

2.目前园本课程的研究者主要来自一线教师 , 但园本课程涉猎课程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涉及因素众多, 如教师、家长、社区、资源等, 所以园本课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问题, 虽然幼儿园教师身处教学第一线, 对园本课程开发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一线教师的专业知识毕竟有限, 需要各方面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通力合作, 并进行长期的深入研究, 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园本课程。

浅谈园园本教研中园长的角色定位 第11篇

作为幼儿园的园长在园本教研中应扮演好哪些角色,才能不断增进园本教研的磁力、唤醒教师的园本教研意识、引导教师主动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呢?

一、理论的先行者

如何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锻炼教师的学习毅力、培养教师的学习能力;如何为教师提供时间和机会,鼓励他们进行学习、反思及协同工作,使他们乐于工作、乐于创造,在重视个人发展的同时加快幼儿园发展,使幼儿园成为—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化组织,这些都是每一位幼儿园园长应该深思和研究的课题。

从近年来的探索实践来看,开展“园本教研”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有效性在于:园长重视园本教研并带领教师尽快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能充分认识到“教师是研究者”的角色定位、园本教研研究的内涵是指以幼儿园为本位的日常教学研究,把追求这种研究能力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除此以外,园长还应全面认识园本教研的意义:通过园本教研,不断去建构和完善属于教师自己的理论,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去反思自己的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让教师学会研究自己的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总之,园长是从观念到行为的先行者,不仅要先于教师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而目要将其传播给教师,并影响教师的工作。

二、方向的引领者

园长是园本教研的导向者、策划者和组织者,必须具有统领全局、把握方向、确保园本教研工作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能力。为此,园长必须具有专业的意识和专业的头脑,要站在专业发展的角度,了解国内外幼教改革发展的方向、动态、信息,并结合幼儿园的实际筛选信息,决定研究方向,在园本教研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

首先,园长应注意在政策上把握和学习有关幼儿园法律法规及文件,加深理解,提高执行政策的水平,使园本教研立足于理论基础之上。如认真领会新《纲要》精神,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座谈,不断撰写心得体会等,真正让新《纲要》理念深入人心。其次,园长应不断在专业上提升自己,多读书、广读书,通过阅读书籍来丰富知识,获取信息,了解有关儿童心理发展、儿童教育的理论研究动向;进一步了解更多的幼教理论和国内外幼教发展趋势,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去带领教师进行园本教研。最后,园长还应充分聆听来自一线教师的声音,在园本教研内容和形式的选择等方面,集思广益,多听意见,虚心向同事学习,注意取其之长补己之短,这对园长自身人格魅力的形成、学识能力的提升既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同时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园长在园本教研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

三、过程的组织者

作为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组织者,园长要清醒地认识到要让园本教研真正研出实效,首先就要让教师达成共识:唯有不断研究,不断更新,才能急流勇进,实现从“教书匠”到“学者型教师”的转变。当然,意识的形成不一蹴而就要逐步认识和接纳。所以,园长的率先示范和有效组织就显得尤其重要,在园本教研中,园长组织得当就能有效感染教师群体,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研意识,提高园本教研实效。

(一)帮助教师树立教研意识

如今,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已经十分忙碌和繁重了,有的教师忙于幼儿一日活动组织,常常为完成幼儿园布置的任务而进行教研。为了不让园本教研走过场,真正让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园本教研中来,园长必须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研意识,确立新的教研观,使教师明确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完善教科研制度建设

为了改变以往幼儿园教研工作的自发或散漫状态,保障教研工作的有序运行和工作质量,制定并完善教研工作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了《曹甸中心幼儿园教研学习制度》《曹甸中心幼儿园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和《曹甸中心幼儿园教师奖励实施办法》等,并将教科研活动开展的实效与教研组、教师的考评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了学校教研工作的过程管理,引导教师重视教研的过程和实效。

(三)搭建平台

为了让教师有时间参与教学研究,园长应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创设各种平台,让教师可进行探讨、研究,如可利用“每周专题研讨日”、“一课多研活动”和“随机研讨”等平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园本教研活动,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形式,有效为园本教研提供时间和空间保障,为教师参加园本教研,提升专业水平搭建平台。

(四)经费保障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幼儿园应有适当的经费用于园本教研上。近年来,我园克服经费紧张的困难,加大了对教职工研究成果奖励的力度,对教师的课题研究给予了经费补助,并对教师的获奖论文和教育教学竞赛给予奖励。

四、现场的指导者

幼儿园的园长要明确园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即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并努力从这三个方面对园本教研进行指导。我们知道:教学经验并不会自然地成为学习资源,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是教师的自我财富。所以,园长应督促教师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因为反思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起点,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高级思维能力的—个重要途径,处于教师发展中心位置。如今,我园已经形成活动后及时进行反思的制度,教师能主动分析、评价每一个活动,撰写教学反思和案例分析,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教师全面开放自己,共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为了促进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我园坚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核心,鼓励教师自主组成课题组和老带新结对子的活动,精心打造教研共同体,重视团队建设,鼓励教师之间互助、合作和共享,形成互相激励、相互帮助和共同提高的积极团队关系;促进教师在协作中贡献力量,共同成长,在同伴互助的活动中强化了合作意识,提高了合作效率,促进了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支持、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园长还邀请了专家、教研员来园对幼儿园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上台演练等活动,在与专家和教研员进行的平等对话中,教师们转变了观念,业务素养得到提升。

五、一线的实践者

作为一名园长,由于事务琐碎、繁忙,很容易脱离第一线的教研工作。为了使自己不成为园本教研工作的“瞎子”、“聋子”和旁观者,笔者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积极参与园本教研活动

虽说园长是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但在园本教研中,园长和教师一样都是教研的主体,把自己当成研究群体中的一员,具备相应的研究能力,以与教师平等的身份参加研讨,积极参与园本教研活动,做园本教研工作的实践者。

园长应尽量挤出时间参与教师的业务培训学习和重大教研活动,认真翻阅开展教研和教学活动的资料,积极给教研组提出建议,参与幼儿园组织的日常教研活动,深入班级了解教研的实际情况、教师的需要以及存在的问题,使自己在思想上和观念上始终保持与教育改革发展同步。

(二)主动参与课题研究

任园长以来,无论有多忙,我都坚持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如承担市级研究课题《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研究》并已顺利结题,积极参加省级课题《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在课题研究中与课题组成员一起研究制定实验方案,观摩实验班教学研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撰写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等。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我了解了专业发展动向,提升了自己的研究能力,同时在教研活动中,我就有了足够的底气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坚持到班级任教、听课

为了能与教师进行换位思考,切身体验和积累教学经验,我坚持到班级担任语言教学,尝试幼儿园早期阅读教法实践,并坚持深入课堂听课,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平等对话,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这样既给幼儿园开展教研工作带了—个好头,也给自己进行调研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同时为其他教师专业的提升提供了帮助。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困境与出路 第12篇

园本课程的开发在实践中处于摸索阶段, 必然面对许多困难和问题, 开发者只有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 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才能使园本课程开发走向成熟。

一、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困境

(一) 课程开发主体观念能力的局限。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 课程开发被看作是专门部门的专家完成的高度专业化的活动, 而真正投身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只起着执行或配角的作用。但这些课程的编制过程中, 容易忽视教师意见, 偏离教师的教育实践, 没有考虑幼儿和教育真正的需要。所以园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应该是广大第一线的教师。然而, 园本课程的开发涉及许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 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模式、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都需要参与者有很强的专业性, 对于广大的基层教师来说, 这显然已超出他们原有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大多数教师对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概念内涵、开发和利用都不太清楚, 就算有了实践也不能领会其所以然。由于很多教师没有参加过培训, 他们往往仅仅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生活阅历来实践, 因而缺乏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对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运用能力的缺乏, 及课程开发意识与观念的淡薄与落后, 造成了她们无意也无力参与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状况。

(二) 幼儿园的管理体制缺乏民主、开放性。

开发园本课程融合了幼儿园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和需要, 以及课程资源、幼儿园环境、园长的思想等特殊因素。幼儿园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3]这需要教师、园长、家长与社区人士等共同参与制定、实施幼儿园课程计划, 评价整个幼儿园课程方案的活动过程。区别性、特殊性、个性化、开放性、民主性是园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殊。但是, 目前许多幼儿园的园本课程的开发就是在行政负责人的组织下召集几位专家或园长或教师“闭门造车”来“讨论”“决策”“编写”完成的, 然后推广到幼儿园实行。这样既违背了“园本课程”的本质, 又误解了开发园本课程的意义。在我国幼儿园现行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下, 教师的自主意识长期被忽略, 家长的意见长期不予理会, 教师就形成了被动服从的心理惯性, 家长养成了被动适应的习惯。在家长、教师、园长之间无法展开平等的对话, 不利于教师和家长的参与课程开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严重阻碍了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由于合作机制的不明确, 园本课程开发往往成为个人行为。参与园本课程开发的教师之间缺乏配合、交流, 本来不足的课程资源不能很好的共享。参与开发的教师局限于个人的经验, 园本课程开发过程得不到及时的评价和指导, 课程开发成了个人的经验总结。

(三) 园本课程开发的方式单一。

园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首要任务是满足幼儿的个性发展需要。所以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方式必须是多元化的。一般而言,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可以采用“选用”、“改编”、“新编”三种方式。事实上, “任何人一下子就进行课程开发都是不寻常的。更为普遍的情况是, 教师个人改编现行的课程, 以使课程更能跟上时代, 适应多元文化的、媒体的、计算机辅助的、与幼儿生活相适应的动手做的或职业导向的需要”[4]。“‘选用’往往不能满足教与学的需要, ‘自编’又有相当大的难度。相比之下, ‘改编’既能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 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又不高”[5]。所以, 改编成为了园本课程教材组织的最佳形式。这只能作为园本课程开发的起步时的一个策略。然而, 由于广大幼儿园的教师和园长对园本课程概念理解的窄化或误解, 往往只是采用一种方式开发园本课程, 或者照搬别的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作为自己幼儿园的“园本课程”, 这些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四) 物质基础成为园本课程开发的“瓶颈”。

园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基础。是否具有必要的物质基础始终是制约园本课程能否顺利开发的“瓶颈”。多数教师和园长认为园本课程开发的困难在于物质基础特别是经费的缺乏。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经费一般是由幼儿园自身负担的, 很少有幼儿园可以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援助。在幼儿园本来就不够富裕的情况下, 园本课程开发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就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很多幼儿园空间狭小, 材料匮乏, 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匮乏, 甚至连满足幼儿基本生活、游戏的条件和设备都缺乏, 就使得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举步维艰了。

(五) 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与配合。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需要得到专家、家长与社区及幼儿园全体教师、幼儿的参与和配合。但是,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过程遇到的困境之一就是专家短缺。幼儿园需要大量的拥有丰富经验的园本课程专家的进一步指导。其次是家长们缺乏参与课程决策的意识和素养。大多数家长认为课程的设置是幼儿园的事情, 与自己没有关系, 也没有认真地思考和建议过幼儿园开设什么课程对孩子的发展有利, 甚至很多家长对园本课程的开发持怀疑和抵制态度。另外, 由于社区与幼儿园长期处于隔离状态, 社区无意识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所以, 对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社区参与的意识淡薄。

二、园本课程开发的出路

园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新生事物, 是教育发展过程的必然产物, 在开发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 面临各种困境, 这是难免的。然而, 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 克服困难, 走出困境, 寻找新的出路。

(一) 园本课程开发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课程变革,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而且也是变革人”[6]。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 能在复杂的各种具有挑战性的教育、教学情况中, 熟练地运用经过自己整合的知识、技能, 对教育、教学的内容、过程、方法进行反思, 改进并具有对教育问题进行探索, 自主寻找和确定解决问题的对策的见识和能力的发展。园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条件和平台, 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园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条件。将园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就是把园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基本需要结合起来, 即通过园本课程开发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 这是发挥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动性的最佳途径。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园本教研, 把园本教研与园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园本教师培训也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 建立民主科学的幼儿园教育管理机制。

园本课程的开发本质上是一种知识创新的过程, 而知识创新的动力就来源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知识的相互作用。这就是说, 园本课程这种知识创新过程, 是依靠群体的力量实现的。群体创造知识的管理方式是一种自中而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在园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 幼儿园领导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施行彰显教师个性的管理措施, 健全体现新理念的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这样, 有利于全体教师和幼儿对幼儿园的管理更具有信任感和归属感, 共同投入到园本课程开发中来。建立起由教师、幼儿、幼儿家长、社区及专家共同组成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委员会, 以及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以家长为主的家长委员会, 加强管理和民主监督, 使广大教师和家长能通过一定的渠道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工作, 积极参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幼儿园应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等制度, 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家长和社区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园应以人为本, 要把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成全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形成尊重、信任、理解、宽容、赞赏、激励、参与、引导、沟通、交流、对话、帮助、支持和促进的管理氛围。

(三) 园本课程开发方式多样化。

从一个方面看, 园本课程开发实际就是如何把课程资源引入教学活动有效利用的过程。除了选编、改编、编写外, 还可以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寻求多样化的开发方式。如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 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参与一些实践活动, 使幼儿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自觉地把间接的理论知识与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结合起来, 这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 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 而且可以培养他以儆效尤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又如教师组织幼儿围绕一定问题, 指导幼儿通过亲自观察、实地调查、动手操作、实验等,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强化创新, 培养创造能力, 培养合作精神。这样的方式就走出了书本, 打破了学科分界, 走出了课堂, 走出了幼儿园。还可以利用各种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中的课程资源, 通过布置场所、树立榜样与楷模、展现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等方法, 创设一定的教育教学情境, 并引导幼儿细心品味境中之情、意、美, 使幼儿获得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四) 保障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物质基础。

幼儿园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保证为园本课程的开发提供足够的专业教师、时间、材料和设备、开发经费、适当而安全的场所和社区等, 课程计划要充分考虑到课程资源消耗、补充、维护和更新所需要的投入, 在开发经费方面, 除了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专项开发基金预算, 还应该建立多方筹集资金促使教育资源共享的机制:大力倡导家长、社区人士组成园本课程基金发展委员会, 以获得更多加强社区之间、幼儿园之间的资源共享, 最大可能地发挥现有设备、场地、图书等课程资源的作用。幼儿园系统要有课程成本的观念和意识, 要建立一种能鉴别典型教学材料, 保管它们并让教师及时利用它们的机制。也就是说, 幼儿园需要提供适当的基础设施, 可以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更适当的工作, 并确保在需要时可以获得必要的教学材料。

(五) 主动吸引专家、家长和社区的支持。

园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专家可以为幼儿园提供专业的指导、咨询、培训和支持。幼儿园可以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建立伙伴关系, 相互合作, 共同开展互惠互利的研究活动。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要获得家长的支持, 每所幼儿园将“竭力倡导和建立与家长的合作伙伴关系, 以促进家长在幼儿的社会、情感和学业成长方面的积极参与”。[7]开发幼儿园园本课程实际上是幼儿园扩大教育空间或幼儿学习体验空间的一种努力。家长参与园本课程开发, 对幼儿园既可以起到监督作用, 也可以起到协助、评价作用。如可以主动邀请家长参与园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过程, 使家长直接参与对幼儿学习的指导;通过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 吸引家长切实关注幼儿的发展状况, 邀请家长参与园本课程评价等。幼儿园也要主动吸引社区参与园本课程的开发, 从社区的参与中获得的是幼儿园的补充资源和社区需求的信息。幼儿园可以主动邀请社区有关人员直接参与园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 如考察和发掘教育资源, 分析社区对教育的需求, 选择开发主题, 制定课程方案, 组织实施课程, 进行课程评价等。

摘要: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从理论走向实践, 呈现出很多困境, 其中涉及教师自身问题、幼儿园体制约束等问题。本文基于理论, 结合实践分析教师在园本课程开发中面临的困境, 并试图探讨解决困境的出路。

关键词:幼儿园园本课程,课程开发,困境,出路

参考文献

[1]虞永平.试论园本课程的建设[J].早期教育, 2001.8.

[2][3]陈时见, 严仲连.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 2001.2.

[4]赵中建等译.学程设计——教师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6.

[5]崔允郭.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研报告[J].北京: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卷, 2002, (7) .

[6]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35.

上一篇:会展传播下一篇:限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