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企业论文范文

2024-05-09

广电企业论文范文(精选12篇)

广电企业论文 第1篇

所谓“效益”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即生产性活动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效益率指的是纯利润和所有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广播电视产业活动的研究中引入经济学的概念是广电产业发展所决定的。我国传统广播电视是以舆论传播、新闻宣传为主体的文化事业,在技术革命的拉动下,衍生出广播电视网络的基础性平台,进而产生了广电网络企业。这种流转演变是经济社会发展、文化需求增加的必然结果。那么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广电网络企业的经济活动现象,也是自然而然的研究途径之一。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广播电视网络行业已具备相当大的规模。目前行业在数字化转换、三网融合、高清互动和双向网改造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突破,用户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收益持续攀升。截止2015年底,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2.39亿户,比2014年增加2.14%,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2.02亿,占比84.51%,双向网络覆盖用户超过1.23亿户(数据来源:2015统计公报,广播电视部分)。

广播电视网络经历了共用天线阶段、闭路电视阶段以及以“小网变大网、模拟变数字、单向变双向、用户看电视变为用电视”为特征的高速发展阶段。各种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层出不穷,行业参与者日益增加,广电网络行业正经历着深刻变化。

广电网络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以尽量少的成本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成本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来实现的。按照经济学的意义,效益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经济效益好,就是资金占用少,成本支出少,有用成果多;反之亦然。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广电网络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广电网络区域单一性的特点,决定了行业内主要企业的经营区域及市场份额,目前行业内不产生竞争。但随着省市县级的网络整合完成,未来广电网络运营商扩区域整合可能展开。截至目前,同行业上市公司有10家,尚未改制上市的广电网络企业还是多数,我们通过一家省级广电网络有限公司2014、2015两个财政年的主要效益指标进行分析,对于广电网络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收益性指标

1.总资产报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它表示企业包括净资产和负债在内的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用以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2014年总资产报酬率为2.55%;2015年总资产报酬率为2.95%,较上年增长0.4%。

2.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指一定时期企业的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对股份制企业来说,就是股权报酬率。股东权益回报率是一个衡量股票投资者回报的指标。它亦总结企业管理层的表现,盈利能力、资产管理及财务控制。2014年所有者权益报酬率为10.63%;2015年所有者权益报酬率为11.23%,较上年增长0.6%。

3.毛利率是毛利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毛利率反映的是一个商品经过生产转换内部系统以后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2014年毛利率为28.82%;2015年毛利率为25.88%,较上年下降2.94%。

4.销售利税率是指利税总额与销售净收入的比率,它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和贡献程度。2014年销售利税率为32.26%;2015年销售利税率为41.49%,较上年增长9.23%。

5.净利润率又称销售净利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扣除所有成本、费用和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率。2014年净利润率为6.52%;2015年净利润率为7.29%,较上年增长0.77%。

6.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表明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多少利润,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项指标越高,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2014年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1.15%;2015年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1.17%,较上年增长0.02%。

以上指标分别从总资产、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成本费用、利税、毛利和净利润等六个角度描述了该公司的收益率情况。从总资产报酬率较低而所有者权益报酬率较高可以看出,在整体资产获利能力较弱的情况下,通过提高资产周转率提高经营效率来增加利润。而在净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毛利率下降2.94%,既反映出现有产品结构中低端产品相对较多而高端产品(毛利率高)的产品不足,也反映出前期投资效益低,产品竞争力不足。进一步分析可知,相同的产品结构下,公司的规模经济效益在下降,公司市场份额流失,达不到原有规模应当产生的收益率水平。该公司亟需转型,推出竞争力强且毛利率高的产品。

流动性(周转率)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2014年、2015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2.22和22.03,两年基本持平。

2.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2014年、2015年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5.84、15.68,两年基本持平。

3.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评价企业资产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指标。2014年、2015年流动资产周转率分别为204.78%、246.60%,较上年增长41.82%。

4.固定资产周转率是企业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净值的比率,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固定资产周转的次数,或表示每1元固定资产支持的销售收入。2014年、2015年固定资产周转率分别为71.87%、74.01%,较上年增长2.14%。

5.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的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2014年、2015年固定资产周转率分别为39.16%、40.40%,较上年增长1.24%。

以上指标可以看出,资产的流动性强、利用效率高、资金占用量合理,如存货2014年、2015年平均余额分别为4646.34万元、5201.17万元,相当于企业2014、2015年分别用平均4646.34万元、5201.17万元现金在一年里周转了约16次,赚了约16次利润,如按天数计算约23天周转一次存货。

高效率的资产利用率使得公司变现能力不断增强,获得了更多的资金用于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并使长、短期债务形成了有力保障,提高了核心竞争力,使国有资产不断保值和增值。

安全性指标

1.流动比率是衡量短期债务清偿能力最常用的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风险的指标。从该指标的计算可见: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广电网络行业由于非流动资产占比相对较大,其指标比生产企业低很多。2014年、2015年流动比率分别为34.07%和28.23%。

2.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所谓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等之后的余额。由于剔除了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弱且不稳定的资产,因此,速动比率较之流动比率能够更加准确、可靠地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其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2014年、2015年速度比率分别为29.82%和25.27%。

3.负债比率是企业全部负债与全部资金来源的比率,用以表明企业负债占全部资金的比重。负债比率是指债务和资产、净资产的关系,它反映企业偿付债务本金和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由于广电网络企业普遍有预收账款,这部分负债属于良性负债,一般都按用户消费转化为收入。因此,虽然资产负债率看起来高达70%以上,但是扣除这部分预收款后,负债率大幅下降。2014、2015年负债比率分别为75.98%和73.77%。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负债比率2014年、2015年分别为49.15%和46.58%。

4.固定比率是股东权益与固定资产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投资规模,也反映了偿债能力。2014年、2015年的固定比率分别为24.02%和26.23%。

5.自有资本率即企业营运资金中自有资本所占的比率。自有资本比例越高,则企业体质越健全。自有资本比率因行业不同而异,但最低不宜低于30%。2014年、2015年自由资本率分别为226.88%和208.07%。

6.权益乘数是指资产总额相当于股东权益的倍数,表示企业的负债程度。权益乘数越大,企业负债程度越高。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即=1/(1-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较大,表明企业负债较多,一般会导致企业财务杠杆率较高,财务风险较大,在企业管理中就必须寻求一个最优资本结构,以获取适当的EPS/CEPS,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2014年、2015年权益乘数分别为4.16和3.81。

7.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又称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企业借款经营的程度。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2014年、2015年产权比率分别为3.16和2.81。

8.利息保障倍数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又称已获利息倍数,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利息保障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且比值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低,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2014年、2015年利息保障倍数分别为2.62和3.19。

综上,2015年安全性指标比率同上年比较,逐步向好。

成长性指标

1.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体现了一家企业某一段时间销售收入的变化程度。公司2014年销售收入增长率为102%,2015年为106.39%。

2.税前利润增长率,税前利润增长率体现了一家企业某一段时间税前利润的变化情况。公司2014年税前利润增长率为77.13%,2015年为118.99%。

3.固定资产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增加的固定资产原值对原有固定资产数额的比率,反映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增长的程度。公司2014年固定资产增长率为103.82%,2015年为103.31%。

4.人员增长率是指新增员工人数与原有企业员工人数的比例,它表示在一段时期内企业人力资源的增长速度。公司2014年人员增长率为105.81%,2015年为101.35%。

5.产品成本降低率是指本期产品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或上期实际成本降低的百分比,反应了一段时期内企业成本的变化情况。公司2014年产品成本降低率为107.87%,2015年为110.78%。

上述成长性指标可以看出,公司的成长性良好,销售收入增长率在加速增长,税前利润增长率在2014年小幅下降后在2015年重新增长,固定资产增长率与人员增长率一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增长率水平,产品成本降低率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生产性指标

1.人均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销售收入除以所有人员数量的平均数,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实现的销售收入。公司2014年人均销售收入为47.85万元,2015年为50.91万元。

2.人均利润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润总额与企业职工平均人数之间的比率。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实现的利润额。公司2014年人均利润率为3.12万元,2015年为3.59万元。

3.人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总资产除以所有人员数量的平均数,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的资产数额。公司2014年人均资产总额为12.22万元,2015年为12.17万元。

4.人均工资是指企业薪酬总额除以所有人员数量的平均数,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的薪酬水平。公司2014年人均工资为11.68万元,2015为12.52万元。

上述生产性指标,可以看出公司的人均产值创造能力比较突出,公司的人员结构相对合理,员工总数相对稳定,人均工资水平适中。

从以上效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广电网络行业还处于投资扩张期,非流动资产水平较高,总资产规模呈迅速上升趋势,但负债总额及贷款总额基本保持平稳,且负债总额中有1/3的预收帐款份额,显示出它具有稳健的现金流。

广电企业论文 第2篇

2010年7月5日至7日,全省企业广电网络数字化培训班在江西庐山召开,会议主要围绕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发展形势,“三网融合”等当前关注议题,采用聘请专家授课,专业人事评述和业内人事相互交流研讨等方法,增强与会人员对推进网络数字化、三网融合等相关政策理解,对企业电视台今后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议程一:开班动员

主讲人:省广电协会企业专业委员会主任朱汉伟

一、今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我国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明确指出,三网融合要按照先易后难、试点先行的原则,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双向进入试点,并将在2010-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

二、2010年6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召开国家三网融合协调小组会议,通过了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第五稿。工信部、广电总局僵持不下的“IPTV内容播控权”,最终独归广电。

三、2010年6月30日,全国三网融合工作已进入了试点阶段,十二个试点城市将首先进入试点实施(国务院公布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北京市、辽宁省大连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上海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青岛市、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省绵阳市)。江西省申报的新余地区因申报过程错误,失去第一批进入试点的资格。计划将于明天继续申报第二批试点资格。

四、两大阶段性目标:

1、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2、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议程二: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发数字化发展形势及全省数字平移工作思路及措施

主讲人:省广电网络传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一、首先结合数字化的发展对相关数字电视技术平台进行介绍。

二、三网融合的定义及趋势:

定义:狭义上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这就是所谓的三网融合。

趋势:目前中国的有线电视发展受到多种媒介冲击,如当前互联网、直播卫星、手机电视等,这些媒介势必成为未来主流,凭借简单、便捷的使用方式、较低的运行成本,市场占有率正逐步提高,有线电视网的存在与否最终将会无关重要。

应对方法:

1、对现有电视网络电视数字化改造,从而增强网络的传输能力。

2、对现有电视网络进行双向化的改造,使其适合具有双向互动的网络基础。

3、进行网络的多种增值业务开发,如市政信息、VOD点播、互联网业务等。

4、有线电视台应团结起来,积极应对。其它:数字化优点、数字化技术、接入网技术、光传输技术等

议程三:数字网络发展的技术及努力方向 主讲人:福建新大陆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监林健

一、有线数字机顶盒相关技术

二、增值业务介绍

三、整体转换:

1、整体转换之前准备工作。

2、若干要素。

3、建议。

议程四:“三网融合”的有关方针政策 主讲人:省广电协会企业专业委员会主任

在此会议过程中,朱汉伟主任就中国推“三网融合”的发展进程,及中国广电总局张海涛在全国“三网融合”试点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进行了解读。一、三网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重要战略部署。二、三网融合要做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按照国务院总体方案和试点方案的要求,抓好12个地区(城市)的三网融合试点工作;二是抓紧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三是抓紧建设广播电视节目集成播控平台和监管系统;四是抓紧推进下一代广电网(NGB)建设应用;五是抓紧制定完善三网融合有关的技术、节目、管理政策和法规。

三、会议解析:

1、我国三网融合的进展是在不断碰撞中前行的。

2、有了此次会议政策层面上的支持,势必会对电信、广电两大行业旗下的相关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我国三网融合未来发展也有了一个清晰而有序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3、对于这样一个政策的出台,势必要在更多的执行层面等诸多细节(如配套政策、资金、用户、管理等)上进行试验并总结后,方可真正的进入一个对等的开放式的竞争环境。

4、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对于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拉动国内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5、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确定合理、先进、适用的技术路线,促进网络建设、业务应用、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模式。

议程四:交流研讨

论题一:铁路有线电视台简要的介绍铁路局电视数字化的现状,其中现已建成两个数字前端,分南昌局和福建局。目前已在部分区域进行

节目传输。下一步将进行下面十多个站的联网,最终实现全网的数字电视收看。

议论:铁路局的主干网是沿用其铁通业务所建立的的,多数的传输业务也沿用了原有的传输技术(如SDH等),长远来看,该项技术还是受到带宽等限制,对将来的发展有所制约。

论题二:九江炼油厂:目前已有电信部门在其区域内进行光缆的敷设,并在其网内传输了IPTV电视,电视台利益正受到电信蚕食。希望有关部门能对现状进行管理,并对企业电视台今后的发展给予明确的指导。

议论:其实这种现象在多个台都有发现,有些企业正在明文中规定,禁止其在自己区域中施工,也有单位建议与其合作,共同开业务。但广电总局确实在管理上有管理滞后的问题,希望能有相关的政策给予明确的规范。

议题三:在国家相关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的此时,该不该建立数字前端的改造。

议论:

1、应该建。这是今后进行合作的资本。

2、不应该建。结合当前数字电视用户推广的现状来看,建数字前端只会增加企业电视台负担,不利于长远发展。

3、可以采用与地方电视台合作的方式,借鸡下蛋,何乐不为!

议题四:接入网的改造有没有必要,要的话,应该采用何种技术呢?

议论:

1、等待,等待国家相关技术的规范后再进行。

2、可以建。日前有些针对有线网络开发的技术(如CMTS等)已有成功例子。

3、不管如何,EPON技术都是目前主流,要改就必须一步到位。

议题五:三网融合离企业电视台到底有多远,企业电视台应该做些什么准备?

议论:

1、三网融合是对广电系统发展瓶颈的另一个出口,也是保持发展唯一出路。

2、企业电视台在关注其发展的同时,企业电视台更应一手抓积极培育内部市场,加强电视数字化相关知识的宣传,一手抓完善自身业务、技术水平,及时了解国家有关政策、技术发展方向,做好电视数字化工作各项基础工作。另一方面积极进行网络整改工作,只有具备条件优越的网络系统,企业电视才具有真正的竞争能力。

总结:通过为期三天的学习,我们加深了国家政策的理解,虽然三网融合只处于初级试点阶段,但三网融合正以不可回避之势,推进广电系统变革。面对现状,企业电视台应该做些什么?我想,除了对政策面进一步观注之外,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做好每一份工作,毕竟,完善的自身就是最好的进取方式。一、三网合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长远看,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后,其巨大收益也是可以预期的。而三网合一,在适应市场规则同时,也给企业电视台提供发展、完善的机遇。

二、在相关政策向好的环境下,企业电视台何时进行电视数字化

改造,以及如何进行改造,还需要进一步的等待相关政策的出台,包括对相关技术执行标准统一、运营方式等,不应茫目跟风。

三、目前,积极开展网络整改,培养内部市场,做好技术筹备工作是企业电视台应对变革最好方法。

整理时间:

年7月08日

广电企业论文 第3篇

【关键词】 “营改增”;广电企业;财务策略

一、引言

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我国现行的最主要的流转税税种,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应税情况。但随着经济的流通性增大增强,原有的税制漏洞被放大,不仅阻碍了经济结构升级,为税收的征管和政策制定也带来了难题。其一是流通过程中的重复征税,营业税以营业额作为标准征税,也即产品流转次数越多,缴纳税款越多,流转的重复征税加大了流转成本和压力,增加了最终消费者的购买负担。而增值税仅对商品增值部分进行征收,实际征缴税额远远低于营业税。其二是税额造成的重复征税无法抵扣,企业不愿承担外购成本,导致企业工作内容冗杂沉重,不利于企业的专业化发展和社会分工。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发展,需要降低国民经济发展成本和商品流转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营改增”应运而生。由于“营改增”涉及到税目、税种、税率的变化,广电行业在这样的形势下,也必然带来财务策略的改变。

二、 广电行业的“营改增”税收变化

“营改增”在广电企业的税收表现为原来全额征收的3%的营业税调整为了针对增值税额征收的6%的增值税,其中,征税基数即为销售环节产生的销项税额减去购买环节的进项税额,在报税时多出为应缴税额基数,不足部分可留至下月抵扣。在增值税增收类型上,企业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其中,应税服务年销售额低于500万元为小规模纳税人,500万元以上及部分申请认定一般纳税人通过的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讲,小规模纳税人转换为一般纳税人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即一般纳税人不可申请认定成为小规“模纳税人。

三、“营改增”为广电企业财务带来的变化及其影响

1.改革初期将造成广电企业纳税基数增大

宏观理论角度来看,增值税额仅仅对增值部分进行增收,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税负。但对企业而言,生产经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意味着前期企业购买的缴纳营业税的商品和服务无法抵扣。在销售方面,广电企业“营改增”后开出发票为增值税发票,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扩大,在一段时间内将增大广电企业的税负压力,为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负担。

2.改革初期“营改增”收入与支出难以界定

广电企业取得收入的过程常常是长期且连续的过程,一次进账可能是前期多次服务的收入或是前期与后期的服务收入总和,连续性服务在“营改增”环境下出现了收入时间上的界定困难,再加上部分税收政策及商业优惠和商业折扣等事项,使得收入计算和时间界定更加复杂,带来了广电企业税款界定和征收上的困难。以占据广电企业主要收入的广告播放和节目赞助为例,为了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广告播放和节目赞助签订的往往是中长期合约,在款项交付过程中并不以具体播放次数为仅有的收费标准,广告打包折扣中也会造成各项广告费用和时间无法分割,难以界定具体的征缴金额。

另一方面,为了统一和规范广电企业的管理,许多省市正在或已经基本完成了总公司对其分支机构的整合管理,进行统一运营与规划,也随之进行了财务上的统一垂直管理和经济支持。总公司作为技术支持和管理首脑,进行了大量技术与管理投入,保障了分支机构的统一研发、建设和运营。“营改增”下的税制管理政策与总公司的大投入分支公司收入的对比意味着总公司的资金成本需要向下对分支机构进行分摊。但由于分支公司的资源共享和技术上合作造成的分摊不确定性,导致总公司向下的投资成本等各方面分摊困难重重。增值税专用发票时限性对分摊的时间也提出了要求,更加大了总公司的分摊困难。同时,即使在分摊后,由于分支公司发展阶段和状况不同,增值税额过大和不足的情况都将常常发生,汇集起来反而增加了总公司的应缴税款,“营改增”或许并不会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

3.“营改增”的税收重大变化为财务部门管理带来调整

“营改增”带来的不仅是广电企业税收方面和流通的重大变化,也为企业财务的管理、分工和调整带来变化。“营改增”税收改革下,财务面临着本部门的会计核算体系调整、税收筹划,也承担着在新经营模式和资金运营下作为财务部门要给出新的应对建议的任务。同时,“营改增”下企业合作形式的变化和调整还可能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对财务部门而言都是新的调整和挑战,影响着广电企业的营收。

四、“营改增”下广电企业的财务应对策略

1.注重成本的统一管理

在初期进项税额少,纳税基数相应增大的情况下,广电企业应当做好成本的统一管理,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财务成本管理和控制制度,针对“营改增”下的纳税现状对财务成本管理系统和理念进行优化和升级,形成大财务、大规格的资金链覆盖体制。从经营系统到数据系统和财务的进度流程,应当做到及时把控,做好事前、事中、事后三重监督,科学构建财务成本管理系统,优化资金成本。以“营改增”中初期的进项税额控制为例,财务应当同时注意“营改增”时间和过程,与采购系统和部分合作,议价后针对情况商定延迟付款时间并尽可能取得增值税发票,减小财务的税负成本。

2.以资金链管理带动“营改增”税额分配

针对“营改增”中总公司下分支机构进项税额分摊难以把控的情况,总公司可用资金链管理对分支机构的分摊统一观察和调控。一方面,广电企业应当严格以资金管理制度为依据对分支机构进行资金监督;另一方面应关注分支机构本身的进项与销项税额的基本变化情况,与下属分支机构及时协调协商。根据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考虑处于弱势和发展阶段的分支机构,筹划各分支机构的纳税总额,合理分摊和分配进项税额,尽可能减小总公司赋税总额。除此之外,在试点过渡期间,对于近期之前较大数额的进项税额,可进行调整追溯,在适用范围期限内计算和递减,缓解“营改增”带来的税负增大的影响。

3.财务部门的调整与应对

“营改增”环境下,广电企业应当转变认识,积极应对现有环境带来的问题和新调整机遇,加强专业素养和内部管理,提升财务成本管理和资金链管理质量。在会计核算方面,应当首先增加增值税的进出记录。在外部往来上,日常采购和销售环节要注重增值税发票的索取、保管和入账,调整好“营改增”后收入费用等账务方式的区别,保存好入账材料。由于总公司与分支公司的进项税额调整,公司整体不再是只对缴税总额进行管理,而需要针对过程进行税收统筹调配,需要上下公司间的良好沟通与协同配合,配套广电企业的实际管理,合理税负。在风险管控方面,总公司对分支机构的财务领导增多,增加了财务管理的复杂性和冗杂性,在当前情况下应当建立风险管理和财务预警机制,提高财务人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注重资金监督与管理,做好各部分的衔接工作。

五、结语

“营改增”环境下,财务部门不论是税收筹划、会计核算还是财务成本管理方面都面临着新的调整和变化。除了财务应对策略外,企业在“营改增”中期还可以尝试对非擅长方面外包或进行企业内部分支机构分工与合作,切除或调整冗杂块项,促进各机构和企业整体细分化、专业化发展,突出自身竞争优势,争取“走出去、引进来”,掌握和发展核心优势。财务策略是随着广电企业的发展不断探索和制定的,现阶段,财务部门应当重点解决“营改增”初期的进项税额较少、纳税基数大、收入界定不清和总公司税收统筹带来的财务上管理调整和可能的财务调整期管理混乱问题。在探索和调整的过程中,企业应当注重财务成本管理系统的建立和成本梳理,利用资金链牵一发带动全身的作用,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实施资金链监督和现代企业管理联动沟通,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管理效益,立足于财务角度,积极为企业管理做好建言献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琳.“营改增”对有线电视网络企业税负的影响[J]. 知识经济. 2014(03) .

[2] 姜朋,于雪皎.关于税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J]. 中国税务. 2013(09).

广电网络企业融资困境破解探讨 第4篇

近几年,广电网络的数字电视业务整体转换已经趋于尾声,用户比较关注的是消费付出与服务接受的问题,而作为国家信息技术战略发展的一部分,政府更关注的则是数字化推进速度的问题。随着城镇数字化整转工作的基本完成,数字化整转因素带来的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提升逐步消减。[1]

广电网络企业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其在行业内的垄断地位,因此行业内的竞争程度非常小,除了直播卫星公司外,没有其他的直接竞争者。但是,随着三网融合程度的加剧,广电网络面对传统直播电视业务上的竞争态势越来越严峻。由于行业特殊性,目前一般的投资者无法直接进入,但是符合国家一定政策范围及竞争实力强的其他行业的国有企业却可以通过联合经营的方式进入传统直播电视业务,最明显的莫过于中国电信。在复杂的环境和巨大的发展压力下,全国各地的广电网络企业纷纷从垄断经营的位置上慢慢迈开了脚步,走向了市场化经营的道路。作为运营商,无论是电信还是广电,其最终的发展趋势都是走全业务经营发展,尤其是在全球化竞争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基础性的运营企业仅仅依靠一到二个主营业务而确立的竞争优势是短暂的。[2]但是全业务的经营发展是建立在庞大的资金投入基础之上的,广电网络的资金从哪里筹集,这是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2 广电网络资金缺口分析

缺少资金,体制不畅是目前行业内公认的制约广电网络发展的主要因素,由这两个主要因素而导致的其他问题,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人才问题、技术问题等,这些因素和问题共同严重制约了广电网络的发展。虽然大部分省份基本形成一省一网。但是整合方式与程度均各不相同,在业务运营模式,用户规模,资费标准,用户体验上是千姿百态,导致了广电网络资源空置率高,人力财力物力也有不同程度浪费。[3]

体制不畅的问题,广电网络作为企业无力在短时间内有较大改善或改变,但是由此带来的财政投入中断,企业需要自筹资金的现实问题就摆在了广电网络企业面前。在数字化整转开始以前的模拟电视信号时代,由于不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这个体制影响还不是太明显,但是开始进行数字化转换的进程中,这个影响就开始凸显了。由于广电网络企业需要筹备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和数字电视机顶盒的购置中,从而造成资金量的需求猛然剧增。

首先,全国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进程中,青岛作为试点城市走在了全国的最前列 ( 广电行业内俗称青岛模式) ,但是青岛模式最终失败,没有向全国推广。青岛模式是一个失败的模式,同时带来了一个后患,那就是青岛模式中的机顶盒是由广电网络自掏腰包购买,然后免费提供给用户。而免费提供机顶盒的方式则为广电网络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光机顶盒一项的投入按照550万户 ( 数据来源: 国家广电总局2013年数据17159. 69万户,平均到每个省取整后为: 550万户,每个机顶盒400 ~ 500元) 计算,就需要22亿 ~ 27亿元。

其次,除了机顶盒的投入外,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更新及改造也是一项巨大的投入,网络对于广电来说就是大动脉大血管,广电网络的所有业务依靠于传输网络。广电网络目前拥有的一张覆盖面极大的同轴电缆网络虽然带宽大节点多,普及到千家万户,但是有个最致命的问题就是这张大网络是一张单向网络,即用户只能被动的接收而无法进行双向互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单纯的广播式网络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普通观众的需求,大家的思维也都空前的活跃,不满足于接收信息,而是自己主动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这样的话,广电就需要建设一张双向的网络才能满足业务的发展需要,所以,广电实现双向业务的最终途径还是只有进行网络改造,改造这样的一张网对于广电网络来说,资金上的投入完全不亚于对机顶盒的投资,按照目前公认的网络改造的费用大约是300 ~ 400元/户来计算,550万户需要投入至少17亿 ~ 22亿元。

最后,广电网络用户受国家政策限制和要求,还实行了按照城市、农村地域不同的收费标准。特别在边疆省份,像云南,农村及边境地区特别多,农村和边境地区收费按照发改委文件标准只能收取每个月14元的网络维护费,只有县以上地区才能收取每个月24元的网络维护费。除了这部分用户外,还有困难户、五保户等特殊用户群体必须减免有线电视收视费用。而这部分用户所产生的费用成本,都由企业自行承担,对于市场化运作的企业来说,作为运营商的广电网络企业,一方面承担着公益职责,另一方面又要追求利益谋求自身的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

光是计算上述几项不含其他,平均每个省的广电网络企业的资金缺口就达到了至少39亿 ~ 49亿元,就全国的广电网络而言,这个数字加起来就是个天文数字,达到了差不多1500亿元。资金缺乏是数字电视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因此融资问题在整个有线数字电视运营中应该处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只有解决了资金问题,才能进行其他工作。[4]

3 广电网络融资现状分析

企业解决资金投入渠道很多种,从一般性的融资方向和种类上来说,有内源性融资、外源性融资。内源性融资主要是通过自有资金解决,外源性融资主要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主要有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或者上市融资的方式,间接融资主要有商业银行贷款、政府贴息贷款、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等方式。

作为广电网络企业来说,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通过自有资金的方式肯定是解决不了巨额的资金需求问题,剩下的就只有通过商业银行贷款、政府贴息贷款、财政补助、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或者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虽然融资渠道和方法很多,但是作为广电网络来说,实际选择有限。

第一,自有资金无以为继。由于历年的经营管理不善,全国大部分广电网络企业在每年的经营业绩上都是基本上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甚至是亏损,在这个业绩基础上,广电网络除了维持原有网络的正常运转、少量的城市小区项目建设外,基本上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网络改造项目和机顶盒的购置,自有资金和巨额投资相比中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

第二,政策性资金远水解不了近渴,难以保障。根据2004年年底,国家广电总局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的《开发性金融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国家开发银行重点支持广电网络数字化整体转换; 网络扩容、改造; 播出前端的建设; 各省及省级广电网络整合; 跨区域广电网络整合和并购。广电网络运营商将以新增加的收视费作为抵押在未来逐年偿还该批贷款的本息。这个协议虽然为广电获得了大量的金融贷款保障,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手续比较繁多而且复杂,而且每年的提款额度需要匹配企业提前制定的战略规划,在面对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很容易贻误商机。另外,改制成企业以后,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基本与财政拨款无缘,只能申请少量的财政补贴,但是财政补贴手续复杂,时有时无,而且整个申报周期长。

第三,直接融资不好操作实施。上市公开发行股票周期太长,且绝大多数的广电网络企业经营业绩不理想,达不到上市的条件,无法上市融资。尽管广电网络行业中的佼佼者或先行者已经成功地迈出了这一步,实现了上市,但是,这些佼佼者已经成功上市融资不缺钱。而企业债只有上市公司能发行,其他的只有望洋兴叹。而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成本则紧密与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用评级挂钩,信用评级如果低于AA - 的话,其融资成本与商业银行贷款相比较并无太大优势。而影响信用评级的企业状况及财务报表这两项重要指标,广电网络很难拿得出手,按照目前广电网络的经营现状来说,大多数企业评级形势不是很乐观,多半在接近AA - 或者甚至更低的水平。

第四,间接融资成本高,给企业带来额外负担。间接融资的主要中坚力量还是商业银行贷款,但银行贷款利率高,给企业带来现金流的同时,也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沉重的负担,特别是连年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的企业,财务成本连年居高不下,短贷长用,还贷压力巨大,连年恶性循环,应有的利润被财务成本无情地吞噬,企业无法进行再投入,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

从大方向上看,广电网络融资前景美好,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实际具体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到处都插着此路不通的指示牌。现金流的不畅,就像血管中的栓塞一样,阻碍着血液的流通,阻碍着营养的输送,阻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正常发展,使得广电网络反复陷入了贷—还—贷—还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财务成本一年比一年高。不贷款的话,企业现金流就要出问题,贷款的话,又相当于饮鸩止渴,形成了融资困境。

4 广电网络融资困境破解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广电网络目前在融资问题上,最主要的问题是陷入了还贷的恶性循环中,这个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财务成本会越来越高,大量侵占企业正常利润,直到企业最终承受不了,资金链断裂。因此,必须从这个循环中跳出来,打破这个循环才能破解目前这个融资困境。

继续贷款肯定是不行了,依靠自有资金或者国家财政不现实,短融中票成本高和银行贷款差不多,短期内上市融资就更不靠谱了。如何破解这个融资困境呢?

广电网络企业应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分成“三步走”的策略进行。

4. 1 第一步: 进行股权融资,通过私募发售的渠道,调整企业股权结构

早在2009年广电总局在谈到广播影视体制改革时已表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积极推动经营性的国有影视制作单位、有线网络中心、出版单位等转企改制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拓宽投融资渠道,推进符合条件的广播影视企业上市。[5]明确支持鼓励民营企业逐步进入广电产业。目前,全国的广电网络基本上都是国企,只有少部分的企业还掺杂了部分其他性质的股份,但是总体上来说,是国企占绝对控股地位。因此,广电网络可以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拿出一定的股份,最多可以到33%( 根据《公司法》,有些决议需要2 /3以上股东同意才能通过) ,在国有股份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调整企业股权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进入广电网络。由于财务投资者主要追求的是短期效益,且财务投资者一贯要求设置对赌协议以保障自身利益,例如,业绩补偿承诺等,这与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企业长期发展引导的初衷相悖。因此,选择战略投资者较为适宜。

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的好处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直接打破融资僵局。由于注入的资金可以直接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可以直接缓解资金链的压力,最明显的莫过于降低财务成本,如果直接用于还贷的话,按照2014年公布的最新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6% 水平静态计算,注入1亿元的资金就能够直接降低财务成本,产生600万元的利润。

第二,有利于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后,战略投资者势必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制度,这对于广电网络沉疴已久的管理体系会产生正向冲击作用,引导广电网络饱受诟病的企业管理制度向好的方面转变。

第三,管理理念和制度改变后,使得广电网络在管理上进入良性循环。特别是有利于引进人才,解决广电网络人才流失的老大难问题。

由于国有企业增资扩股手续比较繁杂,不同于一般的民营企业,需要遵循《企业国有资产法》及各省市对国有企业资产转让管理的具体规定,因此对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以下七点说明:

第一,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交流,提出股权融资的解决思路。由于各省广电网络多半由省委宣传部或者是省国资委直接管辖,因此,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

第二,由于涉及国有资产转让,因此需要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的相关要求,按照程序向主管部门报批国有资产转让相关手续,并获得相应的文件批复。

第三,积极对外联系行业内、外投资者、相关金融机构等,提出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的目标,考查了解有实力,愿意参与增资扩股的潜在投资者,并进行沟通交流,达成初步的意向。

第四,选择适当的基准日,进行审计、评估工作,履行审计、评估程序,取得双方认可的企业公允价值。

第五,聘请与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专项事宜有关的财务与法律中介机构,协助并完善增资扩股中碰到的财务与法律方面涉及的各项问题处理与解决。

第六,与潜在投资者进行商务谈判,确定增资对价价格,确定最终的增资比例及金额,签署增资协议,明确资金进入的具体时间。

第七,办理工商登记手续,最终完成增资扩股。

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是解决广电网络破解融资僵局的第一个重要步骤,没有这个步骤,广电网络的融资困境无法打破,下面的其他步骤也就无从谈起。第一个步骤完成后,广电网络就能够从财务成本的重压下得到暂时的缓解。

4. 2第二步: 进行债权融资,发行短期融资券、中票票据

在进行了第一步骤之后,广电网络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比增资扩股前会得到一定或者较大的改善,至少资产负债率指标能够有明显的改观,在这个改善的基础上,企业可以进行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企业的信用评级,力争使企业信用评级达到AA或者AA + 的水平。

根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市场指导利率,自2014年以来,债务融资工具总体利率比2013年年末呈下降趋势 ( 详情见下图) 。截止到2014年12月8日来看,发行3年期中期 票据的利 率在AA ( 5. 55% ~7. 32% ) ,AA + ( 5. 05% ~ 6. 87% ) 之间浮动。发行短期融资券 的利率在AA ( 5. 12% ~ 7. 21% ) , AA +( 4. 79% ~ 6. 85% ) 之间浮动; 发行费率则根据市场化方式确定,包括推荐银行费用、承销费用、评级费用、律师费用、会计师费用、托管费用、兑付费用、担保费、会员费用等,一般总费用大致不超过0. 5% ,两项合计,融资成本分 别大致是3年期中票 在AA ( 5. 55% ~7. 32% )+ 0. 5% ,AA + ( 5. 05% ~ 6. 87% )+ 0. 5% 左右,短融在AA ( 5. 12% ~ 7. 21% )+ 0. 5% , AA +( 4. 79% ~ 6. 85% )+ 0. 5% 左右。从以上数据来看,无论是中票还是短融只要时机选择恰当,发行成本均低于目前现有贷款平均利率水平。按照AA + 的信用评级成本来计算,与2014年公布的最新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6%相比,中间的利差至少有0. 5% ~ 1% 。而且,短融、中票的发行额度能够达到企业的净资产规模的40% ,按照净资产规模10亿元的比例来计算,发行短融或中票的额度可以到4亿元,4亿元1% 的利差就是400万元,更何况企业的综合贷款实际成本远远高于6% 的水平,这对于置换高成本银行贷款,改善短贷长用的局面,能够起到积极的缓解作用。

数据来源: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网站

发行短期融资券、中票票据的好处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成本优势明显,可有效降低债务成本,大幅提升盈利能力。

在进行了增资扩股后,广电网络引入的资金解决了一部分建设资金,和一部分短贷长用的资金问题后,资金压力已经得到有效缓解之后,有效降低债务成本应当成为融资工作最重要的核心重点和当务之急。且按照现行各级政府对于文化产业融资的鼓励政策,有些省市还可以获得各项政府奖励。

第二,发行效率高,工作周期短,可大大缩短优化债务的时间。

与债券市场其他产品相比,银行间市场的发行数量和发行频率具有比较优势。从工作全面启动到注册成功仅需半年的时间。短期内,可以发行大额的短融中票。

第三,发行计划灵活,发行成本可控,可结合广电网络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情况择机发行,有利控制债务调整的节奏。

短融中票注册和发行分离,注册后可择机发行,有利于根据市场情况,可滚动发行中期票据或短期融资券,最大限度地控制发行成本。既可以实现各期债务之间的紧密衔接,免除短期偿还压力带来的资金链风险,也可最大限度地匹配广电网络分散的短期贷款。

第四,行业优势明显,可有效提升广电网络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

广电网络目前所处行业为有线电视行业,带有较强的垄断性和政策性,资本市场目前较为看好,且广电网络现金流入的规模和稳定性较高,尽管目前的盈利水平较低,但综合考虑集团的行业优势和政策性扶持,可获得评级加分。预计评级会具有一定的评级优势。且银行间市场的债务融资是完全按照市场化方式管理和发行融资产品,市场化和规范化的要求较高。若发行成功,对树立广电网络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短融中票具体实施方法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有具体实施细则,可以参照实施细则进行。

发行短融中票,是解决广电网络破解融资僵局的第二个重要步骤,经多轮重复完成第二个步骤后,广电网络应能够 基本解决 贷—还—贷—还的恶性 循环,且能逐步降低节节攀升的财务成本,光是保守计算上两步节约的财务成 本,至少就能 达到1000万元的水平,从而使广电网络企业改善融资困境,暂时获得正常经营的时期。

4. 3 第三步: 逐步改善企业业绩,择机上市融资,最终达到解决融资困境的终极目标

在上述两个步骤完成后,广电网络改善了融资困境,摆脱财务成本越来越居高,吞噬正常企业利润的恶性循环,走上企业正常经营的道路。但是,面对前述总额高达1500多亿元的资金投入,上述两个步骤明显还不足以彻底解决广电网络的融资问题,面对三网融合的挑战,广电网络上市融资才是最终的出路,只有与资本市场直接对接,只有上市融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广电网络庞大的资金来源投入。

除前面融资分三步走的策略之外,广电网络还应积极采取措施,力所能及地争取下面几方面的资金投入,作为融资手段的补充。

第一,积极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和各级政府的支持。

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争取把网络传输枢纽中心工程,网络的改造、升级换代,特别是双向网改列入各省政府“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和各省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予以立项和投资建设。

第二,争取银行政策性贷款支持。

要尽量争取国家政策性贴息或低息贷款,积极争取各商业银行优惠利息贷款。通过国家的政策扶持,以国开行为首的各类金融机构看好数字电视发展前景,并且与广电行业达成合作意向,能够提供一部分政策性或者商业性贷款,这部分政策性贷款一定要积极争取。

第三,大宗设备采购采用买方信贷。

购买机顶盒或前端系统设备这类需要大量资金的项目,可以采用买方信贷方式,与设备提供商协商,免除支付全部或部分利息,以达到有效降低财务成本的目的。

第四,继续探索、创新投融资理念、通过合理的资本运作手段,解决广电网络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使得广电网络能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

5 结 语

广播电视业发展到今天不可避免地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作为国家信息技术战略的一部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向这个方向努力靠拢。数字电视技术使这个行业产生了巨大变革,从节目的采编到播出,颠覆了原有的模式。而数字电视的发展也碰到了三网融合这样一个历史发展机遇。

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广电网络的数字电视业务是一项新业务、新技术、新生活,作为数字电视的运营商来说,行业内尚无现成的企业成长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摸索,靠自己尝试性地解决问题。如果广电网络的融资问题能够彻底解决,相信在将来三网融合的大潮中,广电网络一定能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摘要:缺少资金、体制不畅是目前行业内公认的制约广电网络发展的主要因素。体制不畅的问题,广电网络作为企业无力在短时间内有较大改善或改变,但是由此带来的财政投入中断,企业需要自筹资金的现实问题就摆在了广电网络企业面前。作为广电网络企业来说,大方向上看,融资前景美好,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实际具体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使得广电网络反复陷入了贷—还—贷—还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财务成本一年比一年高。广电网络企业应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分三步走的策略进行。第一步,进行股权融资,通过私募发售的渠道,调整企业股权结构。第二步,进行债权融资,发行短期融资券、中票票据。第三步,逐步改善企业业绩,择机上市融资,最终达到解决融资困境的终极目标。

广电企业论文 第5篇

县广播电影电视局坚持把“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推动新跨越”主题实践活动与加快事业发展紧密结合,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在全系统认真实施新闻精品工程、网络改造工程、村村通工程三大工程,着力提高广播影视事业发展水平,谱写广电发展新篇章。

一、实施新闻精品工程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一是围绕中心,主题宣传出亮点。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开办“新闻主播说两会”、“跨越赶超促发展”、“跨越赶超看乡镇”、“喜迎十八大、岗位做奉献”等栏目,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各项工作部署,着力宣传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重大决策,充分反映各地各部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举措和进展。栏目开办以来,受到观众的好评。

二是立足服务,自办节目上档次。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加强宣传质量管理,不断优化栏目设置、改进栏目形式,抓好栏目(节目)策划、包装,使栏目(节目)逐步向规范化、精品化转变;在办好、办活《兴山新闻》、《垄上行》等现有栏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县直有关部门的合作,积极开展以电视活动为主题的宣传服务,办好“政风行风见行动”专题栏目和“民情热线进企业”专题报道,力争把《垄上行》、《政风行风见行动》、《民情热线进企业》打造成全市一流电视节目。

三是科学谋划对外宣传出精品。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

作,坚持正确导向,不等不拖,超前谋划,精心采制一批具有兴山特色的典型性、经验型的重大新闻在市级以上电视台播出。全年力争市以上电视台用稿300条以上。

二、实施网络改造升级工程提高网络传输质量。一是搞好省、市、县、乡广播电视光缆干线的维修维护工作,指导各乡镇抓好乡、村二级光缆网络建设,将光缆建设向自然村延伸,使全县集镇周边的自然村实现光纤联网;加快昭君集镇及县城周边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扩大有线电视覆盖,全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000户以上。二是加快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改造,建设兴山至周边县市的广播电视光纤环网,稳步推进数字电视发展,新增数字电视用户500户以上。三是加快广播影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整合,实现有线电视网络“全省一网、全程全网、垂直管理、三级贯通”,建立全省统一的有线网络运营市场主体,提升广播影视服务功能和水平。

三、实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程,提高农村地区广播电视覆盖水平。一是组织实施20户以下村村通工程建设,完成7000套直播卫星安装任务,让边远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群众免费接收25套卫星电视和17套卫星广播节目。二是积极开展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尽早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三是启动实施仙侣山发射台标准化机房建设,完善高山无线发射台基础设施,力争新增一套无线广播电视节目在仙侣山发射台落

广电企业论文 第6篇

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已在各类企业中全面执行,作为新兴文化产业的广电网络集团企业如何应对新准则下会计核算的变化,科学地核算各项经济业务,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是值得探讨的新课题,根据广电网络集团企业财务核算的特点与新准则的变化,如何摸索出网络集团企业会计核算的科学规律,总结出具有可操作性、可借鉴的核算办法是迫在眉睫的管理需求。

一、引言

经济是发展的,会计也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会计准则也在不断修改和完善的。2006年2月15日,我国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构建的目标是:构建起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这一新准则体系基于对原有1项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以及应用指南组成。新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鼓励其他企业提前执行,实施范围力争不久涵盖我国大中型企业。这套会计准则体系实施后,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可望得到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交流、使用、判断和评价的基础和平台将得以建立并不断完善,从而可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和会计秩序,维护公众利益。新准则的实施也同时给企业及财务人员,管理人员等其他相关人员和部门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的会计体制变化很快,这主要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较快的原因。每一次会计改革的背后都有一次大的经济改革。本次新会计准则就是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和我们要走出国门去的思路引发的会计变革。我们要走出去,相应地配套措施就得适应这一发展要求,而这就要求我们的会计体系要与国际会计体系趋同。

二、广电网络集团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1.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存货资产比例大,这类资产核算的结果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真实性与准确性。

2.资金流量大,贷款需求多,利息成本较高。

3.用户数量难以统计准确,应收收入很难核准,收入确认以收到现金为准,应收帐款少,不用计提坏帐准备。

4.资产的价值随技术更新变化较大,折旧年限难估计准确。

5.广电网络企业由原来事业单位转制,在成本核算方面存在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混淆现象,不太习惯按照准则进行账务处理。

三、新准则标准下广电网络集团财务核算的改进方案

纵观变化与广电网络集团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变核算方法:

1.在固定资产、存货核算中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每年进行一次重估成本,确保资产帐实相符。

新准则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广电网络固定资产、存货资产占企业总资产50%以上,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就给予了公司更大的自主权来根据對公司经济预期的改变调整会计政策。公允价值以什么方式取得,要根据行业特色。确定公允价值的主观随意性大,从而增大了经营成果的不稳定性,由于广电技术专业的特点,有些固定资产使用面窄,缺少活跃的相关市场价格参照,公允价值的取得要依赖于技术判断和专业评估,采用重置成本法评估能减少主观随意性。使资产帐面价值尽量符合市场公允价格。

2.存货发出核算采用先进先出法。广电网络的有线电视网络连接千家万户,设备器材繁多,尤其是用户分配网材料,安装、维护、迁移,每天都要进出材料,厂家多,价格变化快,在集团财务电算化下,使用先进先出法核算比较简单,同时能避免受通货膨胀因素影响。

3.做好资产减值的测算工作。固定资产、存货及无形资产的减值测算直接关系到期末资产的价值计量,关系到企业资产总价值是否具有公允性,根据新准则规定,按照资产的销售净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二者较高者确认为可收回金额,将可收回金额与资产帐面净值比较,如果为正数,不计提减值准备;如果为负数,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广电网络资产固有的特点,很难具体分清单个资产或者资产组未来的现金流入量,资金成本及折现率也很难估计到准确的数值,广电网络的资产减值测算按照同期市场销售净值来核定可回收金额可操作性强,企业会计核算要密切注视相关市场和广电有关的各类资产的价格变化,通过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各类证券及现货市场及网上市场取得相关网络设备及原材料的价格变化走势依据。

资产发生减值,是由于资产的市价大跌、市场利率上涨、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如三网融合导致竞争的出现业务下滑),以及资产本身的陈旧过时、闲置、损毁等原因而形成(如随着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推进,部分模拟设备、用户分配网可寻址控制器以及不具双向功能的设备器材等将被淘汰撤换)。

当出现减值迹象时,测算出网络企业库存各类设备器材帐面价值与市场价值差距,市场价值高于帐面价值的各类资产按照准则稳健性原则,按帐面值核算,帐面值高于市场公允价的资产按照准则规定测算出资产的可回收净值,与帐面净值比较计提减值准备,列入损益,资产价格恢复后,不能冲减计提的减值准备。

广电企业论文 第7篇

关键词:三网融合,广电网络,突破发展

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全面推进、“信息消费”和“宽带中国”战略的提出, 对广电网络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 广电网络行业已由完全垄断阶段进入垄断竞争阶段, 广电网络企业面临主营视频业务受到严重冲击、新业务拓展竞争激烈的现实问题。作为西部乃至全国都具有样板意义的陕西广电网络面临同样问题。经过上市来十二年的快速发展, 陕西广电网络已经完成了初始投入要素阶段, 集团化管理机制基本形成。面对激烈竞争, 未来发展方向该如何定位, 业务该如何组合及采取何种发展策略, 对陕西广电网络实现突破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企业发展现状

陕西广电网络近年来围绕核心业务—有线电视, 在数字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实现了县级以上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 建立了省-市-县-乡为一体的数字电视有线网络。并以三网融合为契机, 积极推动高清互动电视业务、数据业务、增值业务, 形成了以视频、数据、高清互动三大板块为基础的核心产业群。

截止2012年底, 公司的网络已覆盖全省所有的市、县和80%的乡镇, 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有线电视用户达到578.64万户, 其中数字化421.58万户, 在网高清互动用户22.8万户;数据业务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集团专网近1000个, 个人宽带在线用户20万户;公司年经营收入达到17.24亿元。

二、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1. 行业日趋开放, 垄断地位逐渐打破

自国家实施三网融合战略以来, 行业政策逐渐开放, 广电网络一家独大的垄断地位日渐消失。广电总局2013年1号文件明确规定要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 使得行业环境变化加速, 对广电网络行业冲击增大。2013年两会确定要将广电局与新闻出版总署进行合并, 并于3月22日正式挂牌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机构改革带来的未来政策产生的不确定性, 将使得广电网络行业面临的政策风险不断加大, 竞争日益激烈。

2. 营收结构单一, 行业拓展空间小

统计数据表明, 目前广电网络企业70%以上的营业收入来源于有线电视基本收视费。从业务和营收结构来看, 目前广电网络业务结构单一, 营收渠道集中, 拓展空间狭小, 无法形成产业补偿机制。且单个用户创造价值偏低。目前, 广电运营商的ARPU值普遍低于通信运营商。

3. 业务创新不足, 持续发展缺少动力

在三网融合和网络媒体大发展的格局下, 传统有线电视业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文化消费需求, 创新转型业务成为广电网络发展的增长点, 成为留住客户、争取客户和创造客户的前提。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陕西广电网络在业务创新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在传统电视媒体方面, 除了互动点播外, 至今没有值得推广和规模应用的新业务出现。在新型媒体方面, 更是基本没有相关动作和应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为根本的是广电运营商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的欠缺。

三、广电网络实现突破发展的策略

结合以上分析, 紧紧围绕国家“三网融合”、“信息消费”、“宽带中国”战略, 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 陕西广电网络应以信息服务为核心, 将用户群扩展、规模保持与价值挖掘和业务融合、创新与领域扩展双领先战略, 实施全业务运营, 实现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体系整合, 形成合理的多元化发展布局, 作为未来3-5年的发展方向, 并构建五大体系, 确保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

1. 构建完善的主营业务体系

做强做优数字电视业务, 尤其是加快发展高清互动电视业务, 开发互动点播、增值应用等高端服务;做大做强数据业务, 不断扩大数据业务规模, 提高市场份额, 用户规模争取超过中国移动, 与中国联通持平, 缩小与中国电信差距;大力发展手机电视和互联网电视业务, 提高市场份额。

2. 建设完备的基础网络架构和网络资源利用体系

主动适应互动业态需求, 加快基础网络双向改造工程, 在此基础上, 重点做好双向互动入户工作, 保证骨干网改与用户入户网改的一致性, 为新业务的开展提供支撑, 与移动等电信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 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降低闲置率;充分利用网络闭环优势, 建立用户访问网络资源镜像模式, 提高访问速度。

3. 构建“服务即营销, 营销即服务”为一体的营销与服务体系

加强以“网格化营销和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精细化管理;完善支付、营销和服务渠道, 增加用户体验;强化信息系统支撑能力, 实现营销、服务精准化, 提升客户忠诚度和客户价值。

4. 打造完整的产业价值链体系

寻求向产业价值链上下游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首先, 向内容和服务提供领域延伸, 加强对内容资源和内容服务的把控;其次, 与终端供应商尤其是具有互联网背景终端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联盟, 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终端接入应用, 保持对电视屏控制的绝对优势, 以掌控最终用户, 构建竞争优势, 打造核心竞争力。

5. 构建完善的多元化发展体系

以资源、核心能力为基础, 通过相关行业和非相关行业多元化发展, 开辟陕西广电网络新的经济增长点, 确保公司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艳梅.广电网络发展问题及趋势[J].电子制作, 2014, (1) :88.

[2]王安春.浅议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网络的发展运营[J].有线电视技术, 2012, (7) :77-78.

[3]王强.广电网络面临“三网融合”的机遇挑战和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 2012, (6) :263.

[4]刘鹏, 陈强, 张冬, 等.三网融合下的广电多业务市场拓展研究[J].中国有线电视, 2011, (9) :1015-1020.

广电企业论文 第8篇

随着全国数字电视的不断普及,广电网络企业的经济合同亦随之明显增多。但由于对经济合同重要性认识不足等原因,许多广电网络企业在针对日益增多的经济合同时,虽制定了相应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和模式,但往往是流于形式,财务监管更是无从谈起。在目前的企业管理实务中,许多广电网络企业的财务部门对经济合同的签定、履行与结算过程缺乏监管,事后被动地接受职能部门或相关经办人传来的结算单据,依据自己对结算单据的理解进行核算,甚至没有真实经济合同的备案资料。这样就有可能导致财务数据失真、财务核算滞后,从而使出具的财务报表与真实的经济业务脱节。

要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应从改变财务部门对经济合同的介入途径入手,改变以往财务部门对经济合同的事后监管这种管理模式,转而对经济合同签定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财政部等五部委于2008年5月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作了较全面的规范。依据该规范,结合合同管理一般流程图,针对经济合同的签定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财务监管:

一、事前准备阶段的财务监管

(一)由于广电网络企业在正常的经济业务中需签定购销合同、工程合同、落地费合同、付费节目订购合同以及光纤租赁合同等,而且相关合同职责分属于不同部门,这样就容易导致合同管理上的混乱。建议广电网络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在职能部门审核合同文本与正式签定之间再增加一道流程(合同会签之前)-合同编号,对经济合同统一进行归口管理,归口部门为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由专职人员担任合同管理员。在经济合同签定前由合同管理员先对合同进行编号,建立台账,签定完毕后,合同管理员再根据合同编号做好签收制度。这样便可以将合同管理与财务监管有机结合在一起。

(二)对于重要或金额较大的经济合同,财务部门财务监管的主要环节应在合同会签环节,财务负责人通过合同会签应了解合同主要条款、合同标的物、合同金额与合同付款方式等,当会签合同由于存在财务上的漏洞或与企业整体财务战略不一致时,财务负责人有权要求职能部门修改相关合同条款或停止合同的签定。

(三)广电网络企业中的一般经济合同多集中在框价协议下零星器材的采购以及小额的收入类合同等。考虑到经济合同管理的效率因素,财务监管环节应在合同保管环节,在合同签定完毕后,由合同管理员对合同主要条款进行财务监管。如对合同主要条款的规范性给出建议,对源于不同合同的相同标的物的前后单价进行比较,如果存在差异需找出原因。

二、事中履行阶段的财务监管

(一)财务部门应严密关注签定后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合同管理员可借助于专业的合同管理软件,对经济合同正常履行阶段进行管理。

1.结合付款经济合同的相关付款方式条款,合同管理员应分别制定不同的付款进度安排,并做好付款提醒工作,严格控制提前付款或其他未按合同约定方式付款的情况的发生。付清各自进度安排款项后,登记合同付款结算细节,这样便于财务预算管理,可以清晰地了解在将来一定期间内将要付款的金额,早做资金安排,对平衡企业现金流量起到积极作用。

2.对于收入类的经济合同同样需要制定不同的收款进度安排。在合同规定的到期前,合同管理员应提醒经办人在规定的期间内尽早催收相关款项,并登记合同收款结算细节,从而能够对合同收入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管。

3.广电网络企业的工程合同一般是开口合同,先签定协议书,待工程完工后再结算。对于较重要或较大的工程合同,合同管理员通过与经办人沟通可跟踪整个合同过程,在合同完成前的规定期间内预测合同进展情况,并适当预测当期的合同收款或付款,并与实际收付款情况进行比较,如果二者差异较大,需找出原因。

4.经济合同管理中发票管理同样也是财务监管的重要一环。合同管理员可根据实际到票或开票情况登记发票对应号码和金额,与合同实际执行情况作比较,避免相关往来款的长期挂账。

(二)在变更、转让或终止合同的情况下,合同管理员也应及时关注相关涉及财务条款的变化。

三、事后管理阶段的财务监管

合同履行完毕以后,合同管理员对合同进行汇总总结,按不同项目归结关联合同,做好收付款汇总统计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广电企业论文 第9篇

当前推行的税制改革方案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形势发展, 与各行业税务发展现状相协调。作为广电企业, 税务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 但是由于实施新的税务规定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 加之过往的税务筹划面临税负结构、会计核算和业务管理的挑战。因此, 本文从当前广电企业税务管理现状入手, 就“营改增”的具体规定要求提出富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帮助广电企业减轻企业税负,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

一、当前税制改革对广电企业的影响

国务院所推行的“营改增”的税务改革方案影响较大, 对于广电企业提出了新的税务要求,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 使得广电企业的税务筹划面临新的难题, 这对广电企业来说, 将带来重大影响。

1.税负成本增加

在营业税制下, 有线电视收视费、节目费、数据服务费属于“文化体育业”, 实行3% 的营业税, “营改增”后税率为6%, 仅从税率而言, 税率翻番。例如某广电公司某月营业收入按改革前需缴纳营业税197.94 万元, 但改征增值税后为255.34万元 (在采购接受劳务等支出中没有取得专用发票情况下) , 相比较税负增加57.40 万元, “营改增”导致公司利润下降约50 万元。

2.会计核算的变化

由于营业税不存在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 相关收入可以据实入账, 相应成本按实际发生额结算, 税收直接根据收入额或者收支差额乘以税率即可。“营改增”以后, 收入需要按照一定的税率扣除销项税额予以结算, 而成本也需要抵扣进项税额予以结算, 企业的会计核算将有质的改变。

3.账面收入减少

根据最新的“营改增”方案, “营改增”后, “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方式已不适用, 采取“价税分离”的方式核算会计收入及销项税额, 造成了收入比“营改增”前形式上的下降。对于采取“绩效与创收”相挂钩的方式的单位, 绩效考核指标受到影响, 职工福利和绩效工资下降。

二、广电企业应对税制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的税制改革很重要的方面是“营改增”的转变, 这涉及到企业税务的制度设计, 企业必须转变税务管理观念, 在增加抵扣项、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和提高税务筹划能力上加大研究力度。

1.调整税务结构, 增加抵扣项目

广电企业财务人员要积极关注政策变化, 了解“营改增”行业通过增加抵扣项目减轻税负, 并与企业各部门加强沟通指导, 让经办人取得专用发票, 并及时报账以免错过认证期。广电企业各项开支涉及应税范围的主要有:一是日常办公用品及固定资产的采购、设备和车辆的维修、水电费、燃油费、通讯费、网络传输费;二是有形动产租赁费, 比如制作大型节目活动需要租赁的各种设备、车辆等;三是节目制作费、审计费、监理费、会议费等现代服务业。我们要认真筹划这些费用支出, 在合理的范围内将一些费用调整, 减少不必要的报税项目, 从结构上优化税务方案。

2.核实税务项目, 避免多交或重复性征税

“营改增”后, 广电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财务人员需要根据提供的劳务性质, 正确判断所要交的流转税, 特别对兼营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广电企业, 需要准确划分, 属于营业税应税项目全额按相应税率计算, 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则折算为不含税额并按相关税率计税, 避免多交或重复计征。比如100万的审稿费收入, 应按5%计算交营业税5万, 若错划分为广播影视服务则应交增值税5.66万, 则增加流转税0.66万元。

3.优化业务部门, 减轻税负

随着国内“人口红利”的递减, 企业人力资源人均成本只增不减, 直接推高企业总体成本, 而人工费用又不涉及增值税的抵扣。此时广电企业可利用“购买影视节目等服务可以进行税收项目抵扣”的规定, 通过统筹各业务部门优化流程链条, 精简机构, 适当控制企业规模, 将部分非核心影视节目制作外包。不仅增加抵扣项目, 还有利于专注核心节目制作及研发,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促进产业升级。

4.争取优惠政策, 获得政府扶持

广电行业是国家当前大力扶持的行业, 因此广电企业应在熟悉国家现行税收法规的前提下, 应灵活运用法规政策, 合理合法降低企业税负。根据《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 对其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 转制中资产评估增值、资产转让或划转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等, 符合现行规定的享受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各省市广电企业可以通过剥离、划拨经营性资产注入新成立的广电企业 (集团) , 转制为企业后享受相应政策优惠。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提出国家重点鼓励文化产品出口和创意生产项目, 因此广电企业可以加强制作相关文化产品, 影视节目, 加大对外出口, 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和补贴优惠。

三、结论

税制改革已经迈入正轨, 作为广电企业应积极适应形势变化, 加强研究税务筹划问题。在财务管理方面及时调整税务筹划方案, 例如通过增加抵扣项目、争取国家扶持政策等提高税务筹划水平, 切实减轻税负, 以适应当前税制改革, 推动企业税务管理优化。

参考文献

[1]孙艳.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会研究, 2013, (06) .

[2]张琳.“营改增”对有线电视网络企业税负的影响[J].知识经济, 2014, (03) .

[3]安岩.浅析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J].西部财会, 2012, (11) .

广电企业论文 第10篇

一、“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概述

“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管理会计体系,它主要采取柔性战略使计管理工作更具灵活性,以此适应于多个企业。“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颠覆了传统管理会计体系,在其基础上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将柔性理念充分融入其中,号召企业全体员工参与,以内部交易为手段,将经营业绩核算作为主要方法,将生产、经营、会计集于一体,大大弥补了传统管理会计体系的缺血性,充分提高企业竞争力。说到“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我们必须提到海尔集团,该企业在实行“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后取得了巨大成就,海尔集团在应用该模式后,打造出一个“自主经营体”的全新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号召全体员工参与其中,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员工潜能,使企业员工由被动变主动,促进海尔集团迅猛发展,逐渐成为国际化企业。

海尔集团“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的成功应用使其他企业看到了希望,不少企业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心理,但经笔者调查,“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的应用必须具备一些前提条件,那么针对广电企业而言,要想大力推行“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并取得良好的成绩,还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广电企业推行“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的关键

广电企业是从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中脱离出来的,这就导致广电企业财政管理方面受传统事业单位影响,出现管理效率低下,管理质量较差的现象,据此,广电企业管理者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面对这种情况,广电企业可以将“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应用在内,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经笔者研究,广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成本核算问题,因此,企业领导必须加强管理力度,摆脱传统管理模式,促进企业长效发展。

首先,广电企业在推行“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前必须加强对自身企业的认识,其次将“阿米巴”管理会计理念引入到企业内部,让全体员工一睹该模式的风采,加深对“阿米巴”的认识,从而构建“阿米巴”经营意识。在初始阶段中,企业领导可以将海尔集团的成功案例讲述给企业员工听,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的优势。

其次,企业领导应对企业环境进行改善,构建良好内部信息关系,让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形成和谐关系,为“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的应用创造良好条件。当然,要想让“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得到有效发挥,企业还必须完全摒弃传统落后的管理会计方法,将“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充分应用其中,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为该模式的实施奠定基础。

“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能否得到有效运用关键在于企业领导以及财务人员的重视度。企业领导必须成立“阿米巴”管理会计管理机构,主要对企业管理会计的相关事宜进行管理。第二,企业要在自身内部形成多个“阿米巴”小组,并将员工职责一一落实到位,邀请专业的管理会计工作者进行指导通过组织划分将企业分成小的阿米巴,培养具有管理意识的领导,让每个阿米巴独立经营。用经营会计协助全体员工参与的经营管理,从而实现“全员参与”的赋权式经营方式。第三,企业制定相关“阿米巴”管理会计准则,以形式来规范企业管理会计的内容,使之制度化、规范化。通过这些方法加强企业领导人员的重视,帮助企业更好地采用“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大力发挥“阿米巴”的应用效果。

三、“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在广电企业中的有效应用

(一)售价还原成本法

阿米巴经营所使用的“售价还原成本法”实际上与目标成本法异曲同工,他们有着相同的成本理念和思维模式,即市场决定价格,价格决定成本,成本决定经营。售价还原成本法的核心思想是:“价格决定经营”。以往我们用堆砌标准成本然后加成进行产品和半成品的价格决策,而“价格决定经营”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市场的价格减去企业生存和竞争必需的边际利润得出售价还原成本,进而根据售价还原成本和顾客对功能的需求考虑产品的设计、工程作业和原材料的采购。所以说价格决定了从产品的设计到原材料的采购,再到产品的生产这一系列的经营决策。售价还原成本法的成本计算公式如下:成本=价格×(1-目标利润率),例如广电行业电视网络业务为例,有线电视业务属于一项多元化业务,其成本包括设备费用(如机顶盒等)、配设施投入费用等,如果每个环节都采用标准成本法计算,这需要庞大的工作量,不利阿米巴的经营核心要素“销售额的最大化,经营的最小化”,利用售价还原成本法预先算出适合该业务的的成本率(即1-目标利润率),乘以售价,把售价还原成成本,降低了成本计算的工作量,同时也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在这个售价上用最小的费用做出令客户满意的完美无缺的产品服务。

(二)单位时间核算表

单位时间核算制度是稻盛和夫所提出的一种特殊的会计体系,它可以让没有财务背景的普通员工也能轻松的理解其含义, 阿米巴的单位时间核算制最终指标是单位时间附加价值,计算公式如下:单位时间附加价值= 总附加价值/ 总时间,可以简单地算出自己在单位时间里所创造的价值。单位时间核算制度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会计体系,其能体现单位时间里员工所产生的附加价值。它可以每个部门都像一个独立的中小企单位时间核算制度自行运作所有的经营事务,集生产、会计、经营与一体,并全员参与让现场人员第一时间了解经营状况,从而调度员工的积极性与成就感。以广电企业为例,单位时间核算表如表1所示。

从表1 中可以看到,单位时间核算表的设置非常具有灵活性,适应了企业自身的特点,费用支出精细化,大则可计算整个企业的单位附加值,小则可计算出一个部门甚至一项业务的单位附加值,使企业能够掌握每一分钱的去向,这种精细化的管理理念无疑能够起到杜绝浪费和节俭治企的作用。同时为了让阿米巴的每一位员工都能透彻地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所设科目简单易懂,这体现出阿米巴经营文化中的公开、透明、简约的原则。

四、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进行了初步介绍,从中我们会发现该模式的应用彻底打破了传统会计制度的死板,对广电企业而言是一次良好的改革契机。但由于“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对企业环境具有较高要求,企业在采用该模式前还必须做出一些改善,广电企业必须把握住“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实施的关键,企业领导必须加强对该模式的重视,号召企业员工加入其中,增强企业凝聚力,使“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的有效性得到充分发展,为广电企业的全面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摘要:“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在我国各大企业中的应用频率逐渐上升,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局面,主要是因为该管理会计模式具有一定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何为“阿米巴”实际上就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该模式虽然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也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企业。笔者将从广电企业角度上对“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的推行进行思考。

关键词:“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广电企业,推行

参考文献

[1]冯巧根.管理会计的发展动态与评析[J].会计之友,2011

[2]姚俊.国内阿米巴经营模式的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广电企业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广电;有理;有利;有力;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1

媒体活动组织要有理、有利、有力。

有理——强化活动意识,发现社会需求

我们推出广电商贸展会,就是希望以此为平台,促进全区商贸企业间以及一些生产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展会活动的策划非常重要,展会能否吸引客户参加、能否顺利举办、能否取得一定效果,必须有精细的策划。为了把广电商贸展会活动在淄川搞起来,我们在向其他先进地区学习,借鉴别人经验的同时,结合淄川实际情况,积极创新、从淄川地区的社会需求出发,突出活动策划和举办的有理有据。

其一,紧紧围绕大局,活动及报道从立足促进淄川商贸发展和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入手。现在的商业企业都是各自为政、分散经营,做的好的是连锁经营,大规模的集体展销活动极少。因此,我们在充分进行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决定举办广场商贸展会,为广大商贸企业提供一个共同展示和促销的平台。2010年4月18、19日,由淄川区广播电视局主办,山东国英医药有限公司协办的2010“国英矿泉”杯淄川区首届广电广场商贸文化展在淄川柳泉广场隆重举行,有30多家企业报名参展,展出商品十余類。广大商家在展示商品和服务的同时推出了许多特价商品,促进了销售,刺激和拉动了消费。2010年9月18—20日,淄川广播电视局主办、山东鲁维制药有限公司协办的“鲁维制药”杯第二届广电广场商贸文化展会隆重举行,此届展会新增加了汽车、房产等行业展区,参展客商来自全市,展会规模更加扩大,展会影响更大,进一步促进了淄川商贸服务行业发展。

其二,注重推动职能部门的具体政务,形成新的策划亮点。为了让广电广场展会的性质更加社会公益化,更好地服务于政府部门的工作,在策划2011年4月举办的第三届广电广场商贸文化展会时,我们加强了与区财政局、商务局等政府部门的合作,并且,选取了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家电下乡”品牌产品作为主要展销对象。策划一推出,就得到了主管家电下乡工作的商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淄川区商务局、淄川区财政局、淄川区广播电视局三部门达成一致意见,联合主办本届展会,联合下发文件通知,并且在展会举办前推出了淄川区家电下乡优质服务单位评选活动。活动得到了全区40多家家电下乡经销单位的积极响应,经过商家自行申报、主管部门审核、媒体公示等多个环节的严格评选后,山东新星集团等19家单位荣获淄川区家电下乡优质服务单位,在2011年4月22日举行的“国英生态农业”杯淄川区第三届广场商贸展会暨淄川区家电下乡品牌产品展销会的开幕式上进行了隆重表彰。

其三,农民百姓是最大直接受惠者,对活动非常支持。广场展会形式不仅是一种商贸展示和交流活动,也是老百姓得实惠的惠农行动。三届广场展会推出的商品都是群众生活需要的产品,特别是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生活消费品,各类产品备受欢迎,商家多销了产品,百姓得到了实惠,实现了商家和消费者共赢。

有利——塑造媒体品牌,强化经营意识

媒体策划活动要有公益性才能走得更远,但媒体必然有着自身利益诉求,一是塑造媒体品牌的诉求,二是拓展传媒产业价值链的需要。

成功的活动对媒体品牌塑造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策划的展会每次都举办大型开幕式和广场演出,开幕式上各级领导莅临展会,为展会剪彩,扩大了展会的社会影响。所以,在以活动塑造媒体品牌的战略选择上,笔者认为,地方电视主流媒体有此必要,同时也有此优势。所以我们要看到电视台策划活动、塑造品牌的必要性,这在于: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具备社会公信力。电视台组织活动必然受到政府关注、赢得社会参与,要倡导新风,成为舆论焦点,从而进一步培植电视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塑造独立品牌。

有力——确保活动的影响力

怎样确保活动的影响力呢?笔者认为,即便媒体策划活动是以营利为目的,但仍须以公益性价值为基石,这样才能激发受众的参与热情。活动主题的选择应慎之又慎,具有公益性、前瞻性、创造性、唯一性,具体操作上再把这个创意凝聚成让人眼前一亮的概念,才能具有号召力。

其次,媒体策划活动可以借鉴公司项目管理的经验,活动的可操作性分析、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必不可少,事先要做好完善的活动策划、报道方案,组织过程中按方案有序推进,精确控制流程。

其三,媒体策划活动要充分利用新闻报道的独特优势,在社会活动中深化报道,使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在第三届广电商贸展会的前期宣传上,我们不仅推出了电视广告、电台广告、报纸广告,还组织参展商家出宣传车,形成车队到城乡宣传。除广告推介外,我们还突出“家电下乡”满意消费惠万家这一主题,整合全局新闻资源为展会宣传服务,在电视台、广播电台都通过新闻形式对活动进行报道,对开幕式演出、展会期间的演出都全场录像在电视台拿出专门时段播出,营造了更加浓厚的宣传氛围;对展会活动、展会情况制作展会专题节目在活动结束后高频率播出,既巩固了展会活动效果,同时延伸了活动在社会上的影响。

其四,媒体利用整合社会资源的优势,克服专业领域专业性和影响力之不足,即善于“借势”。在“家电下乡”展会具体组织过程中,我们广电局联合主管业务政府部门共同主办,这样能更好地发动、整合社会力量,记者也能更方便地拿到权威、全面的背景资料和专业意见,为报道增加深度、厚度与权威性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也是实现经济收益的途径之一。

广电企业论文 第12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目前全国都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是最为敏感的社会话题。陕西省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农业物产丰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是陕西打造品牌农业的基本要求。

目前,欧盟作为国际食品溯源系统的先驱,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食品信息追踪系统的开发和完善,已经建立了成熟的管理机制和可追溯系统。其次美、日两国也将食品溯源的重视程度上升到国家高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产品追溯系统。我国的溯源系统研究始于2002 年,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各省市的可追溯系统建设体系没有统一标准,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且农产品溯源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撑和保障。

2 广电“智慧农业可追溯平台”介绍

广电“智慧农业可追溯平台”以保障消费安全为宗旨,以追溯到责任主体为基本要求,是陕西省内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统一发布和查询平台。本系统根据“一物一码”标准,以各类农产品的可追溯标识为主线,利用物联网技术把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中的养殖、种植、防疫、检疫、物流、仓储和监督各个环节贯穿起来,全程记录并跟踪农产品主要业务和监管数据的一整套信息系统,通过短信、电话、手机扫描二维码、条形码等查询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透明的产品信息,为政府部门提供监督、管理、支持和决策的依据,为企业建立高效便捷的流通体系。

2.1 系统优势

广电“智慧农业可追溯平台”基于C/S和B/S混和模式, 采取SQL Server2013 数据库,以微软NET Framework为基础,借助ASP.NET开发平台进行开发。面向用户的客户端有WEB页面和手机NATIVE APP两种模式,整个系统具有运行速度快、数据安全性高、客户端维护及升级简便的优点。

2.2 信息管理优势

本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13数据库,基于秉承冗余度最小,遵循一致性、整体性、安全性和伸缩性的原则对数据库进行设计。根据农产品生产实际调研结果,创建的数据库表对农产品的产地信息、生产者信息、农事信息、检测信息、物流运输环节信息等进行记录,实现对农产品生产履历信息的统一管理。

2.3 溯源码设计优势

本系统的溯源码格式参照《NY/T1430-2007农产品产地编码规则》和《NY/T 1431-2007 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的规定,采用基于QR Code编码规范的二维码编码方式,具备内容丰富、便于识别、编码长度短等特点。

3 广电“智慧农业可追溯平台”建设模式

“智慧农业可追溯平台”以“农业精准扶贫”为切入点,以打造陕西省品牌农业为目标。整个项目采取政府主导、广电搭台的模式进行建设。建立初期,投资收益率较低,政府的作用是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将“智慧农业可追溯平台”纳入全省公共服务目录,通过行政手段对部分企业提出产品追溯要求,保障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广电企业的作用是利用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引进成熟的可追溯技术和民间资本,搭建面向全省服务的可追溯平台,为农企业和农户提供农产品可追溯服务。

4 发展运营模式

4.1 发展模式

陕西省农业物产丰富,果蔬业、畜牧业、酿造业都比较发达,在没有足够的农产品可追溯经验之前,“智慧农业可追溯平台”优先选取单位价值比较高的产品和部分条件比较成熟的企业进行试点,等后期技术经验成熟后,再逐渐向其他品种和企业乃至农户进行移植推广,确保可追溯机制逐步建立完善。

4.2 运营模式

为提高农企和农户的积极性,前期可追溯服务,采取低收费或者免费的模式向全省进行推广。后期用户达到一定规模后,平台通过增值服务获取收益,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和运营团队向农企和农户提供农技指导、品牌农业运作服务;二是建立农业大数据,开展农药化肥的销售服务;三是建立面向全国的农产品供需信息发布平台,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

5 结语

上一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下一篇:传统武术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