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礼仪范文

2024-05-09

传统武术礼仪范文(精选12篇)

传统武术礼仪 第1篇

在注重礼仪文化的武术大国,身体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过程铸就武术礼仪文化身份,进而是中国武术区别于世界其他各国武技的主要特征。但不可否认的是,武术礼仪文化在当代人们的认知度呈现出尤为模糊的画面,鉴析当代礼仪文化的发展现状与态势,探讨当代传统武术礼仪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帮助武术走向世界,因此,传统武术礼仪的规范与标准,体现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一种文化现象。

1 传统武术礼仪的行为解读

1.1 体悟:行为习惯的规范

传统武术礼仪“是指传统习武者在习武群落中为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特定关系,并为所有习武者所共同认可的,而表现出来的具有浓厚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礼节、行为准则。”[2]习武之人需要经历“未曾学艺先识礼”的传统程序,在此过程中也考验习武者是否具备武术传承人的品质,其中就饱含浓厚的传统文化,如抱拳礼,身体特征为展开而伸张,且表现出激昂的精神状态。鞠躬礼,其身体特征为适当的屈身而内收,且表现出恭敬的精神状态。跪拜礼,是拜师学艺及面见长辈的正式礼仪,表现为忠诚与尊敬的态度。这些行为礼仪能够全面满足武术活动中的各种情感表达和交往需求,不仅具有社会伦理的价值,也具有道德规范的作用。

在社会交往网络中,行为习惯是最直观的肢体语言,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应该规范自身行为,它包括文明礼貌、仪表仪容、举止规范、个人谈吐、交往礼节等等。如师徒之间的基本礼仪——跪拜礼,同门之间的基本礼仪——鞠躬礼或者抱拳礼等等,在传统武术礼仪的要求下,对习武者自身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从行为举止、服饰穿着、道德品质等应遵循传统的伦理道德及礼仪规范。武术礼仪对人的言行举止层面的要求是身体感悟,内在要求是道德标准及个人修养。

1.2 教化:健全人格的培养

武术礼仪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礼仪形式,更是一种教化。它重在让习武者明白对自己、对他人的理解与态度;重在习武者对中国传统“礼”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重在对习武者本身的品性修为的涵养与升华。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性格个性化发展呈现出明显趋势,道德滑坡及人格“走偏”的现象值得人们反思。从宏观历史视角下观察传统文化对人格的培养过程,是由传统武术礼仪对人的教化并在长期的习染过程中给人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不仅指的是基本行为的教授,更是塑造人的情操与品格。鞠躬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礼节,它从形式上给人一种表达敬重之意,从心理上给人一种虚心向上的心态,进而培养高尚的人格魅力。

传统武术礼仪拥有上千年的历史背景,是一种社会行为及修身行为的表现形式,并贯通于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及文化底蕴,根深蒂固地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传统武术礼仪的教化体现了“中国武术言传身教与练悟的结合,属于一种实践性的教化,表现在它用感性的身体运行方式对习武者进行启发和归融。”[3]传统武术礼仪不仅仅局限于形式,更是一种感性的、具体的文化标识,通过武术礼仪对习武者渐滋浸泽、耳濡目染的教化过程而对其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熏染和化通。试想武术的发展若是没有礼仪的“包装”,可以将武术归结为“蛮横”文化,而武术被赋予礼仪文化,就可以在武术技击本质上贴上“文明”的标签。诚然,礼仪的“有”“无”可能就是衡量习武者文化素养或教养的一个重要尺度。传统武术礼仪对人格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教育价值,是传统武术中轨物范世的重要环节。

1.3 德化:思想品质的塑造

礼仪文化对个人的熏陶并非停留在身体与语言方面,而是可以深化为思想层面,由鞠躬、跪拜等身体动作的外在表现,内化为恭敬、谦逊的个人品质。道德品质是传统武术礼仪教育的最终目标,首先是习武者的尊师重道,武术的传承尤为重视传承者的道德品质,“传统武术传习中,师傅择徒要求很高,且往往将人品作为考察的主要对象,也就是说,在师徒互相的选择中,‘德’是双方选择的关键。”[4]一方面体现了武术礼仪的身体行为的规范,另一方面体现了武术传承对品德的要求。所谓德化就是一个对自己的人性及品格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形成自己的德性,从而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从社会学角度审视道德体系,它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人类规范自身行为的标准与底线,更是调节人类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种工具。传统武术礼仪中的师徒关系中,师傅对徒弟的思想品质、言行举止等方面有着道德教育的责任。通过一系列礼仪门规,对习武者的价值观产生一种伦理道德框架,从而达到对人的思想品质的锻造。“德”主要表现在“仁、义、礼、智、信、忠、孝”等方面,形成习武者生活的基本准则。中华传统文化是以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融合体系,作揖、鞠躬礼、跪拜礼等均出自于此类体系,礼仪既是知识德行的根本,也是修身的基础。若打乱了有序的礼仪规范,那么武术界的社会等级身份就会因此混淆,综上,武术礼仪的传承发展应该讲究师徒之间、同门之间、朋友之间的礼仪。

2 传统武术礼仪的现象透析

2.1 肢体礼仪:武术习练的基本行为

纵观武术礼仪的历史发展进程,其经历了武舞、射礼、套路礼仪等阶段,不难发现由于武术礼仪具有扎实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历史传承,使其在行为文化传播的基础上,能较好的渗透到大众范畴。作为习武者文明礼貌和武德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传统武术礼仪规范了习武者的文明表现形式,并在习武者的思想层面形成相同的价值观。由于中国传统武术流派众多,其门规礼仪也是琳琅满目,究其文化根源主要围绕儒家文化而发展,传统武术礼仪在继承了儒家礼仪文化的同时,也发展了其各种场合的礼仪文化。基于上述内容,可以将武术礼仪归纳为师徒之间、同门之间、同道之间的礼仪,并各有其特定的礼仪方式和含义。

武术肢体礼仪中最为常见的是抱拳礼,也是较跪拜礼及鞠躬礼更能体现中国武术文化活动特色的礼仪行为,是传统武术在礼仪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礼仪动作之一。抱拳礼广泛地运用于武术训练比赛及教学活动中,存在于对手、同伴或者师徒及师兄弟之间的传授与交流活动中,一般都会行抱拳礼致意、致敬和答谢。鞠躬礼并非只在传统文化的运动项目中体现出来,而是更多的被应用于国际交流比赛中,被各国所沿袭、采用。鞠躬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达敬重之意的礼节,曾有学者考证认为“鞠躬礼是源于叩拜礼的简化礼仪,即并膝垂手,俯首弯身来对地位或者辈分高于自己的人表示敬意。”[5]这些肢体文化继承了儒家礼仪文化的等级制度,如见面礼,遇见长辈要行叩拜礼及鞠躬礼;遇见同辈人可行抱拳礼;跪拜礼,可用于求师学艺的徒弟对师父进行三拜九叩的礼仪。其宗旨就是“以礼始,以礼终”,为礼仪的教化功能奠定了基础。

2.2 服饰礼仪:武术习练的外显行为

社会礼仪是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行为举止、外在装饰等无不透露着个人修养的信息。服饰礼仪作为传统礼仪文化的一个分支,在武术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服饰文化的演变展示出社会交往的礼仪元素不断得到提升,以服饰为载体表现出各类人群的活动状态及身份象征,并在各种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现时代的发展审视武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项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是以参加比赛为基础而快速发展成为“热门”,故比赛的观赏性及成绩的优劣直接波及到大众武术的普及。任何一项运动项目都有其特定的服饰要求,武术项目也无例外,“服饰是一种文化标志,是一种文化推广的符号。武术服饰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体现了习武之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6],武术服饰对习练者的外显行为是角色的转变,更是一种了解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从服装设计角度出发,一方面遵循了各拳种的风格而设计,适合习练者做出各种难度动作;另一方面符合了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如少林武术和武当武术,两者对服饰的要求大相径庭,这是由于道教与释教的文化背景不同以至于从拳术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服饰方面等有所差异,各流派在礼仪方面既有共同的表达含义,又有其自身独特的礼仪文化和规范。

2.3 文化礼仪:武术习练的民族行为

武术礼仪之所以成为一种文化,是由于它的存在形式不同于其它领域的礼仪,其具有厚实的文化底蕴和规则的身体行为,为武术习练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从文化发展的视角审视传统武术礼仪的发展,礼仪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对武术的传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时,有利于使传统礼仪文化尽快的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与世界体育融合,确立其在世界体育中的地位。如今,武术抱拳礼在中国武术的传播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习练及比赛中凸显出勇敢无畏的精神气质,成为武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礼仪环节。

武术礼仪的内涵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习武者的身体行为表现洋溢出文化的民族性,并使武术与传统儒家思想声求气应,形成了等级之分,“在传统等级森严的礼乐观与谨慎克制的融戏观的思想影响下,中国武术也被纳人到了道德培养和教化民心的轨道。”[7]文化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只有将文化赋予到具体的行为或物质之上,才能使文化内化为人的思想或道德。武术礼仪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应该是一种民族行动,使自身行动建立在更深层次的原则上,可以实现礼仪动作的规范与习武者道德品质的统一。

3 结语

武术礼仪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而且还是塑造人们行为习惯、升华人们思想、增强文化认同的基本渠道。因此,习武者对传统武术礼仪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其人格品质的养成;有助于其内化为武德意识;有助于其培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传统武术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社会功能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传统武术礼仪是武术发展的正面形象,是礼仪文化与武术技击的融合体系,是传统文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组合,综合的阐释了武术礼仪为武术塑造了斐然可观的前景。“挖掘和宣扬中国武术的正面良好形象,树立完善中国武术在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优秀文化形象,实现其在文化发展中的正能量,已经成为中国武术当代发展的紧迫任务。”[8]从叩拜礼、鞠躬礼、抱拳礼的礼仪演化,是社会对传统礼仪文化进行了适应性遴选过程;从肢体礼仪到服饰礼仪对武术习练者的行为规范及外在形象促进了武术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武术价值内涵的塑造。梳理武术礼仪的起源与价值,挖掘武术礼仪的社会功能,使武术礼仪增添丰富多彩的文化魅力并推动武术的综合发展。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武术礼仪的价值功能进行梳理,探讨传统武术礼仪发展的价值取向,进而从文化学角度阐述传统武术礼仪的行为文化问题。文章旨在探讨武术礼仪行为文化在武术练习者“习练”过程中的身体感悟、思想教化等方面的影响,来审视与解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人文礼仪思想。

关键词:传统武术礼仪,文化,行为文化

参考文献

[1]毛海涛,刘树军.传统武术礼仪教育的文化学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04):88-90.

[2]唐韶军,王黎明.解读武术“抱拳礼”的哲学渊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03):121-122.

[3]王岗.中国武术:一种追求教化的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7(03):29-32.

[4]周之华,李春日,李旭.传统武术拜师仪式的文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04):306-310.

[5]帅培业.“鞠躬”“磕头”“作揖”起源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1-4,67.

[6]武展,曹海.论武术服饰的继承和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07(12):22-23.

[7]王岗.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文化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7):872-876.

传统的殡葬礼仪 第2篇

人之生死是自然规律,“福寿康宁固人令所欲,死亡、疾病亦人所不能无”。中国民间习俗认为凡50岁以上者因老、病而亡为寿终正寝。这种正常死亡的老人称“老喜丧”,其丧事多被当作喜事来办,只是色调为白。对于正常死亡,家人已有准备,寿材寿衣早就预备好了。

弥留之际,亲属要为死者沐浴、穿衣。

亲属给死者沐浴,一方面寄托了生者对死去的人深深的孝敬之情,另一方面也有和“寿衣”一样的象征意义。清洗尸体所用的水也不是我们普通所用的水,一般情况下这些水需要用阴钱,如烧香、化纸等纸钱买来,俗称为“买水”。这种钱只有在阴间才有价值,只能由灵魂享用,买水就是把“阳水”变成“阴水”的一个转换仪式。“买水”为死人沐浴的目的除了在于“用水洗去死者生前的罪恶,消除死者在生前所犯下的罪孽”外,主要是要让死者的灵魂知道,这不是在给活人沐浴,而是要让死者干干净净地到达阴间,被祖先所收容。

在死者弥留时刻亲属还必须为其穿上寿衣,之所以在这时给他穿衣,有如下两种说法:其一为如果不穿新衣就是让死者“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地遗憾和内疚;其二为出于现实的考虑,人死了其身体就会开始僵硬,这时穿衣当然会有很不便之处。在北方汉族的习俗里,贴身穿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长袍。整套服装不能够有扣子,而且要全部用带子系紧,这样做是表示“带子”,就是后继有人的意思。在死者的头上要戴上一顶挽边的黑色帽,帽顶上缝一个用红布做成的疙瘩,用来驱除煞气,人们认为这样做对子孙是吉祥的。如果死者是男性的`话,脚上要穿黑 色的布鞋;而如果是女性的话要穿蓝色的布鞋。寿衣一定要是传统的式样,哪怕改朝换代、时过境迁,平时再也不穿民族的传统服饰了,等到临死的那一天,也还得要恢复原来的装束。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人死之后就要去见远古的老祖宗,如果老祖宗认不出自己的子孙,就不让他认祖归宗。

传统礼仪与现代 第3篇

关键词:天葬;宗教信仰;敬畏自然

作者简介:杨春瑶,女,汉,四川广安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4级硕士生在读,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2

一、葬礼的重要性

葬礼为《礼记》《仪礼》中规定的五礼“吉、嘉、兵、军、凶”之一。在《礼记正义.丧大计》中丧葬的问题“君之丧,未小敛,为寄公国宾出;大夫之丧,未小敛,为君命出;士之丧,于大夫不当敛而出。凡主人之出也,徒跣扱衽拊心,降自西阶。君拜寄公国宾于位;大夫于君命,迎于寝门外,使者升堂致命,主人拜于下;士于大夫亲吊则与之哭;不逆于门外,夫人为寄公夫人出,命妇为夫人之命出,士妻不当敛,则为命妇出。”等等丧葬中的行为规范都证明丧葬礼仪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

二、什么是天葬

(一)在“古书也有‘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让狐食鹰嘬的记载。”则讲述的是先民们处理亲人遗体应对死亡的方式之一“野葬”其处理方式就如同现代意义上的“天葬”。而同时天葬并非藏族所独有,其同样也是蒙古族的丧葬礼仪之一,蒙古族天葬“蒙古语为腾格里奥如希拉嘎,如同土葬、沙葬、火葬、双葬、水葬、风葬、树葬、洞葬、秘葬一样,是蒙古族丧葬仪式之一。”其中区别,在余下文章中一一详解。

(二)藏族的天葬

藏族天葬天葬又被称为“鸟葬”“风葬”“野葬”“兽葬”。藏族称为“杜垂杰哇”,意为“送(尸)到葬场”,又称“恰多”,意为“喂鹫鹰”。天葬是青藏高原尤其是牧区常见的丧葬方式。当病人处于弥留之际的时候,家人亲属会趁尸体还没有完全僵硬的情况下,脱去病人身上的衣服,用反搓而成的白羊毛绳(各个地区是不一样的,但所有捆绑尸体的绳子的颜色均为肃穆),把亡者的头颈弯曲到膝盖之处,双足按“结跏趺坐”样式交叉置于左右股上,双手摆弄成合十状于胸前,然后用早已经准备好的布衫或者印有六字真言及其他经文的白布紧紧包裹起来,再用白羊毛绳和腰带捆绑结实,固定好。之后把尸体放在帐房的下角,一般情况下是男左女右。帐角则挂一个布帘隔开,之后点起酥油供灯。出殡的当天由家中男性后辈把尸体背出去交给专业的天葬业者,由天葬师把尸体背到天葬台举行天葬仪式,所有的送葬者全部是男性,一路上不回头、不歇步。家人为死者送行只能送到村口,不能送到天葬台。由专门的天葬师送入天葬台以后,四周的经幡翻滚,天葬师举起法螺(藏传佛教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法器),点燃柏枝,念超度经,随后守在天葬台附近的乌鸦和秃鹫便上前将尸体分食。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在藏族的天葬中间存在着几大要素,即:1、用颜色肃穆的绳子按照一定的规范捆绑摆放固定尸体2、按照男左女右的方位摆放尸体3、供酥油灯(这个在汉族传统土葬中也有体现,意为为死者照明去阴间的路,不过供油灯燃烧的燃料,根据各地自然环境有所差异)4、由男性家庭成员将其送葬5、有专职的天葬人员(天葬师)6、有专门的天葬台7、送葬过程中不能回头8、天葬师将亡灵送入天国之时需要念超度经文9、尸体可以人工肢解也可以不用人工肢解。

(二)蒙古族天葬

蒙古族传统的天葬仪式:是将死者的尸体面孔朝天,盖上一块写有经咒的布,放在荒郊野外,任食肉性禽吞食。三天后,亲属前来探视,如果尸体被鸟兽吃得干干净净,或所剩无几,意味着死者生前行善,灵魂归天。如果动得很少或原封未动,就被认为生前作恶,连鸟兽都不愿啄噬,于是便请高僧诵经超度亡灵。直到肉身被狼等吞噬殆尽才算完成。随着时代的变迁,蒙古族天葬的形式也在不断地演变,按照丧葬方式将其大体分为同房葬、草原藏两种形式。(1)同房葬,人去世之后放入格日(即部日合格日)。而部日合格日为了使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里,可以有一顶帐幕以供居。格日功能相当于棺椁。(2)草原葬,是蒙古族天葬最主要要的一种形式,它是通过用蛮劲推着勒勒车跑,尸体掉在哪里,那里就是尸体的归处,送葬人说三声“这里就是你通往长生天的起点”,后不回头推车返回的方式丢尸于野,让鸟兽随意啃食尸体,但是其丢弃具有随意性,没有固定的丢弃地点。故可以得出在现代蒙古族天葬里面的几大元素:1、尸体不捆绑2、尸体摆放与藏族天葬差异巨大3、不供灯4、送葬人员没有明显的性别要求5、没有专门的天葬台、天葬师6、两种天葬中送故者离开的时候,都没有念诵经文,而是三日以后发现尸体没有被神接受(没有被野兽吞噬完毕)才念超度经文来表示自己对死者的心意,念经后或对尸体进一步涂以黄油或者不涂。

三、举行天葬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无论在蒙古草原还是在青藏高原树木稀少,缺乏火葬的必备元素,所以不难想象火葬成了寺庙的高级喇叭圆寂时使用的一种较高规格的葬礼体制。同时土葬的意义在于可以让后代定期的到固定地点对往生者进行吊念,这对于游牧名族而言难以实现。历史上在藏族地区和蒙古族地区食腐性动物如狼、秃鹫、黄鼬、鹰等密布,尸体在没有棺椁的情况下,仅仅埋于地下也无法起到保护尸体的作用。而棺椁又是一项对于当时平民来讲无法承受的消耗。以上几点自然原因促使天葬形成。

(二)宗教信仰原因:藏传佛教的影响,而首先佛教的一项重要的修行就是布施,布施分为法施和财施等,法施是将佛法进一步传扬使得更多的人们脱离无边的色界,而财施则是分发自己的家财物质之类,以使得自己的罪孽得到救赎,而“天葬”将自己的肉体分发给其余的动物作为食物,也是财施的一种,让自己的肉体回馈自然,以求救赎。而在佛教经典里面如“舍身饲虎”(《佛说菩萨投身饭饿虎经》中有记载),“佛割肉喂鹰救鸽”等都是将自身的肉体投食给饥饿的动物们,最后感动上天乃至成佛。或者如同“目连救母”,摆出十方大宴来飨十方高僧以感到天地赦除其母之罪,免受恶鬼道之苦。都是财施的经典。其次在藏传佛教的一位著名女性佛学家玛久拉仲创立的觉域派中则有以“施身法”为这一修行法门,即“以身为饲,供养布施”,以“无我”为修行法门,将“我执”断裂,使得自己的身体成为无上非人类抑或鬼神的食物,以自己身心供奉,“以此来度化众生有情的吝音之心和无明烦恼。”再次,无论何种派别的佛教均轮回的观点,既然肉身必定腐,而灵魂会不断地轮回,何不舍弃这会在世上循环往复的皮囊,为其余动物提供食物,积得来世的功德。同时还有因果观念在里面,生前吃肉,死后还肉,以上均为藏传佛教对天葬的影响。而藏族地区本土宗教苯教也有类似于断身仪的宗教信仰,其后容于佛教以后也对天葬有影响。

(三)自然崇拜:蒙古族除去藏传佛教影响以外应该还有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的影响,对“腾格里”的崇拜(即对天的崇拜);对“嘎佳日”的崇拜(即对地的崇拜);对水火的崇拜;甚至出现了敖包祭等崇拜自然的仪式。天地赐予了人类生命,那么在人的生命终结能量应回归天地。所以天葬也是其自然崇拜的表现。

(四)历史原因:藏族的赞普前几任均以此升天,回归天国,实际就是这七位王者去世之后,被大臣移在隐蔽地方存放,结果仍被秃鹫吞食完毕。而蒙古族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在很久以前也有着类似葬礼的存在。

(五)现实原因:最为便捷节省人力物力,在青藏高原上,冻土地遍布,人死后将其挖坑掩埋也是需要大量的人力才能够办到的,而在蒙古族地区,人们在藏传佛教和自然崇拜观念的影响下,不愿意破坏土地和草地来实行除天葬以外的丧葬活动(火葬会破坏植被,水葬污染水源,土葬保护不了尸体,而同时游牧民族四处为家其无法定期探望。)而无论土葬、水葬、火葬等等均没有天葬对人力的节约,对自然的保护,同时保护人类的尊严。

四、藏蒙古两族天葬的现实意义。

人的生命过程也许并不那么美好,往往面临着虚无与寂寞,就在这种虚无与寂寞的日子里,人类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是继续污染土地、水源。还是将自己回馈给创造万物的自然。而天葬的直接现实意义就是:让人的灵魂最快的回归到天国,让能量不朽,循环不息。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武术礼仪对武术传播的价值研究 第4篇

“礼仪”一词在中国古代就作为典章制度和道德教化来使用。“礼”在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指人的容貌、举止。在人际交往中,凡是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 仪式表达出来就是礼仪。[1]武术礼仪是指传统习武者在习武群落中为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特定关系,并为所有习武者共同认可的,具有浓厚封建等级差异的礼节和行为准则。

2古代武术与礼仪

2.1武舞

在原始社会,“原始宗教的主要形式巫术与图腾崇拜,都常凭借原始武舞来体现。在原始巫术活动的舞蹈中,武舞占有重要地位。人们在狩猎、战事等活动之前或之后,要跳武舞,幻想以这些击刺杀伐的动作,来产生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以‘战胜’对手和敌人。图腾武舞是原始部落祭祀活动的重要内容,人群以表现战斗的舞蹈来供奉其部落的始祖神物。”武舞是原始社会时期武术的一种存在形式,同时,它也是原始宗教礼仪仪式,可以认为武术本身就是礼仪内容。[2]

2.2礼射

西周时期,“为提倡人们习射,周天子经常习射,并修‘射庐’、‘射宫’等习射场所。《礼记·射义》:“诸侯岁献恭士于天子, 天子试之于射宫……是以诸侯君臣,尽志于射。”“西周射术发展的另一显著特色,是使射术与礼乐相结合而形成‘射礼”,“所谓 ‘射礼’就是贯穿了道德礼仪观念和规则的射箭活动”。“射礼”的内容丰富,其中有很多的礼仪规范;如“乡射礼的射箭比赛一共进行三轮,称为‘三番射’。射箭是我国周朝时期非常流行的武术形式,它本身就成为国家礼仪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射礼”含有丰富的礼仪形式。[2]

2.3角抵

王珽在《秦宫夸戏—汉唐“角抵”考》中论述:角抵的起源, “无论始于三代以前、三代、西汉诸说,分别出于南宋、元、唐人之 ‘追溯’,多系后人‘猜度’;而始于战国,推广与秦、西汉,则较为可信。”“当隋、唐二朝,‘角抵’始终盛行。”“尽管,‘角抵’因‘讲武’而设,乃是儒生心目中‘礼’的一部分”。可见,角抵在秦、汉、 隋、唐时期不仅是当时流行的武术形式,而且属于国家礼仪的一个重要内容。

2.4传统武术

关于少林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2]有“天下功夫出少林”的美称,对中国武术传统武术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少林武术中既有跪拜叩头、合十等礼仪形式,又有门规戒律等习武礼仪规范。如万籁声所著的《武术汇宗》,在《少林寺传授门徒规条》中详细记载少林武术的习武戒律,包含“规条十二、十不许、 十愿”,其所涉及的内容有习武者的道德、择徒、授艺、学艺、用武等礼仪规范。

产生于明清之际的陈氏太极拳,礼仪内容同样丰富,入门弟子拜师学艺仍要行叩头跪拜之礼,现在太极拳竞赛中参赛者在比赛时须行抱拳礼。传统武术中还存在其他的礼仪形式:鞠躬礼、举手礼、握手礼、合参礼、无为礼、见山礼等。

纵观武术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归纳出武术礼仪的历史发展特点,即礼中有武,武中有礼。礼中有武是指古代礼仪的内容中有武术,如武舞、射礼、角抵,他们都是当时的礼仪内容。 武中有礼是指武术中包含着丰富的礼仪内容,如射礼、少林武术、太极拳及其他传统武术,他们都有自已完整的礼仪程序。

3武术礼仪现状

3.1武术礼仪教育缺失

3.1.1当前社会大环境对武术礼仪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传统的道德准则被打破,而新的道德准则还没有完全确立。造成学生思想道德出现较大的问题,一些学生道德意识模糊甚至缺失的现象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但必须承认,礼仪在教育中的缺失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学生礼仪教育的缺乏导致其道德水平的下滑,并产生道德危机。此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味追求西方倡导的民主自由、个性解放,放任自己,整天无所事事,导致丧失正确的生活目标和基本的自控能力,从而造成精神上极度空虚,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 无视集体和他人,没有基本的道德约束是这些人的典型特征。[3]

3.1.2武术礼仪在教育中的弱化

学校武术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对于学校武术教育的研究,很多学者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然而据资料显示,学校武术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全国有70.3%的学校没有开展武术课”,学生主要通过对武打影视片和武侠小说来了解武术,造成对武术的理解非常片面;对武术功能价值的认识也只停留在武术的健身、防身价值,而忽视了武术的文化价值,导致武术礼仪教育价值的弱化,使农村学生纷纷到武术馆校学习武术,城市学生以习练跆拳道为时尚。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学校武术教学片面强调武术的健身、防身价值, 忽视了武术礼仪教育教化功能的追求;过分强调技术技能的学习,淡化了武术文化的传授,使大部分学生在武术的练习中,不能体会到武术博大精深的礼仪文化,从而也不可能从中得到道德的熏陶和礼仪教育。

更有甚者,部分学生对武术存有严重偏见和错误的认识,认为练武的目的不是为了掌握一种强身健体的技能,而是为了不怕别人欺负,或是能够欺负别人,甚至认为学武就是为了打架, 严重影响了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普及和发展。[3]

3.2武术礼仪不规范且缺乏标准

以“抱拳礼”为例,1986年起,武术竞赛中实行抱拳礼,制定了统一的“抱拳礼”规格。至今已经有二十几年。并且武术竞赛规则中对抱拳礼有详细的叙述,但是在实际武术比赛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的运动员行抱拳礼时,出现不同形式的抱拳礼。特别是在省市级的比赛和武术的招生考试中,会更容易看到五花八门的抱拳礼。

此外,不同的武术书籍中对武术礼仪的表述也不同。2007年出版的《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第四章第一节对武术礼仪的抱拳礼、抱刀礼、持剑礼、持棍(枪)礼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例如抱拳礼,并步站立;左掌右拳在胸前相抱(左指根线与右拳棱相齐,高与胸齐,拳、掌与胸问距离为20-30厘米。学者张泽正著《中国武术基础理论》中描述抱拳礼的基本礼势:中和势站立,左手为掌,右手为拳,左掌心在平下颌骨前的三拳处贴在右拳拳面上,醒劲一次,均以45度前下为标准,其他一切在中和势基础上顺其自然。学者弓云武的著作《习武练功500问》,对抱拳礼的表述是:“左掌抱住右拳,曲臂置于胸前,步型不拘,又称抱揖。拳拳相抱者,表示团结互重。两人对练有时还说声请。”当人们看到武术书籍中不同的武术礼仪时,必定会产生迷惑。[2]

另外在普通高校武术教材中仅对武德作出简单的叙述,对武术礼仪却只字未提,既没有教练员、教师的礼仪规范,也没有运动员与学生的礼仪规范。由于教材中缺少标准的礼仪规范,教练员与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标准的武术礼仪教学材料,所以实际武术教学与训练中武术礼仪教学存在许多问题。

由上可知,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进一步加强礼仪仪式的规范性。

3.3武术礼仪形式单一,功能局限

武术比赛中实施的抱拳礼,已变成武术礼仪的代表,传统武术中礼仪内容正随着武术的发展而逐渐消失,一些传统武术中存在着一些其他形式的武术礼仪,但他们的影响还很微弱,大多数人往往会将它忘记。讲到武术礼仪,人们往往只能想起抱拳礼,再找不到其他的武术礼仪,抱拳礼就成为武术礼仪的代名词,进而形成了武术礼仪就是抱拳礼、抱拳礼就是武术礼仪的局面。由于人们缺少传统礼仪文化和传统武术礼仪知识,又缺少人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就形成了人们只能面对武术礼仪单一、枯燥的形式而感叹局面。

由上可知,当前急需对武术礼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重新构建现代武术礼仪体系,进而丰富现代武术文化。

4武术礼仪价值

4.1武术礼仪教育功能

4.1.1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武术礼仪文化作为中国武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学习和践行武术礼仪的同时也是在学习和传承和传播武术文化,使中国文化的瑰宝武术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4.1.2有助于学生养成尊师重道的良好品德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认为:“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礼可以端正和规范人的行为,使人们从野蛮走向文明, 理智文明地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起到修身养性、化性起伪之功效。“文以载道,武以明德”。武术礼仪是武德的重要表现,也是中国传统美德的精粹与提炼。

4.1.3有助于培养青少年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操

武术精神,即是对礼法的烙守,对国家的忠诚。对学生进行武术礼仪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培养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这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教育形式。

4.1.4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方式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 则心泰”。这是古代诗人颜元对礼仪价值的评论。礼仪作为规范或行为模式,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2武术礼仪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

4.2.1实现文化自觉得需要

通过开展武术礼仪的教育和传播使大众在接触、理解以至发扬武术文化的同时能够经常回想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珍视和保存我们民族固有的文化精品,使其经常性地提醒人们时刻不忘武术文化的内涵。我们心情浮躁时通过武术礼仪摆正心态; 切磋技艺时通过武术礼仪提升领悟境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时刻保持冷静,坚持自己的发展原则和价值取向,做到不忘本,能够明确地看待自己。

4.2.2展示我国武术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蕴含着武术文化的武术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向外界展示的窗口,只有通过武术礼仪,外国人才能有机会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的魅力,只有加强武术文化软实力建设,才能彰显武术的核心价值,体现武术的本质内涵,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4.2.3继承和保持我国人民谦逊的民族性格的需要

中华民族是一个谦虚的民族,他永远都不会张扬,在别人面前永远显得那么腼腆,但也正是这种心态培养了东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武术的技术特点充满了攻击性,而武术礼仪承让、含蓄、仁义、谦虚、和谐的内涵会在习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深入到人的心目中、体现在人的行为中。武术礼仪的开展可以保留我们谦逊的民族性格。[4]

4.3武术礼仪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

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礼仪文化,是祖宗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讲究礼仪、追求文明、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是使自己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中国古代礼仪和传统武术礼仪能为现代武术礼仪提供丰富的宝贵经验。当前唯有具备古人的豪情壮举和人文情怀,在继承中国古代礼仪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认真研究当前武术礼仪在新时期遇到的新情况,明确武术礼仪的概念与功能,对武术礼仪的形式进行创新,丰富与完善现代武术礼仪,并在武术活动中进行实践,让绚丽多彩的礼仪使武术变得更有魅力。

5.2建议

5.2.1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武术礼仪教育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每一位武术教育工作者都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老旧观念。作为新时期传播者而言,培养出来的学生和运动员质量高低的关键在于教师和教练,因此教师和教练都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自己要重视起来,自身要有重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和教练要把武术礼仪的教育安排到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之中,并且要作为学生学习和训练的主要部分。

5.2.2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学校武术教学中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处处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对体育能力差的学生尤其要耐心的帮助,鼓励学生自觉地参加武术锻炼。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对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富含自强、坚韧精神的技击动作来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校园内的校报、广播、 宣传栏等各种途径积极进行武术文化的宣传,给学生营造一个习武、练武、崇武、尚武的氛围。

5.2.3建立现代化的武术礼仪标准

武术礼仪标准是人们在武术活动中礼仪实践的依据,只有武术礼仪具备了明确的标准,才能保证人们在武术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武术礼仪各个方面,制定相关礼仪标准。如习武者的习武规范、竞赛礼仪、课堂教学礼仪、武术教练员与教师礼仪、武术运动员与学生礼仪、服装礼仪、器械礼仪,习武者的技术水平的段位级别等等。

5.2.4科学地认识武术礼仪

首先,我们应当为武术礼仪正名,明确武术礼仪的概念。武术礼仪不仅仅是抱拳礼,它的内容应是丰富的,仪式、服装、级别段位、习武者社会行为规范等,都应当属于武术礼仪的内容。其次,重视武术礼仪功能与作用。”礼仪与国家的政治、教育、宗教、 法律、伦理等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现代武术礼仪的内容与古代礼仪不同,但现代武术礼仪的功能与古代礼仪功能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现代武术礼仪仍然具有伦理、教育、文化、审美等功能。

摘要:诞生于浓厚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的中国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上查阅相关文献,对古代武术礼仪和当代武术礼仪历程和现状进行梳理和阐述,武术礼仪作为武术文化的一种形式深刻的影响着武术健康快速的传播和发展,而当代武术礼仪由于大众对礼仪文化的缺失和教育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武术礼仪文化的传播,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武术的传播和发展。

传统婚礼礼仪 第5篇

新娘出嫁将要起程时,要哭嫁。姑娘、姑爷双双要向父母作揖告别。伤感落泪反而表示喜庆。

新娘出嫁上、下轿子,讲究脚不沾地。古人传说人间有人结婚时,天狗星就要滴血,如果让新娘子的脚踩上天狗星的血,就不会生孩子了。所以上轿(车)要人抱,下轿(车)要人背,进洞房要踩着黄布,都是这个用意。

强化礼仪教育 弘扬传统美德 第6篇

一、构建礼仪目标,培养文明习惯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衡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体现。我校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把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做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积极体验,实践内化。培养良好习惯,一是要求学生说话文明。讲普通话,语言规范,不讲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挖苦讽刺他人,不喝倒彩。二是要求学生做事文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不乱涂乱画,不损坏公物,不拥挤打闹,不闯红灯。三是要求学生文明做人。热爱祖国,热爱学校,感恩社会,感恩师长,孝敬父母,关爱他人。从开展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入手,培养他们学会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举止,提高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

二、丰富教育内容,提供行为导向

在礼仪教育中,我们总体安排了三项教育内容,即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含12章100多个条目。并在具体教育活动中,按不同年级学生特点,把三项礼仪内容分解量化,明确标准,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学校礼仪”,我们共设计了“语言、服饰、交往、升旗”等4章30多个条目的教育内容。要求一、二年级的学生尊师敬长,友爱同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向老师、同学、家长问好;三、四年级的学生知书达礼,能在升旗、领奖等场合熟练运用队礼、注目礼、鞠躬礼和握手礼;五、六年级的学生谦躬懂礼,会礼貌待人,迎来送往。“家庭礼仪”设计了“就餐、会客、电话、邮寄、购物”等5章40多个条目的教育内容,要求一、二年级学生学会自理、自立,如写作业、洗手帕、就餐等一些小事自己做好;要求三、四年级的学生自尊、自律,会在电话和书信交往中使用文明用语,尊重自己和他人;要求五、六年级的学生自强、自爱,会待人接物,关心体贴父母,关爱他人。“社会礼仪”我们同校设计了“乘车、探视、集会、”等3章30多个条目的教育内容。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了乘车、探视病人(无保户)、参加生日、婚礼、葬礼、宴会的要求。真正起到了礼仪标准导“我”行的作用,为深化礼仪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学科渗透,注重学用结合

一是突出学科课礼仪教育。学科教学是深入开展礼仪教育的基本环节,我校采取了以思品科为主,其它学科为辅的办法,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对学生礼仪观念的渗透作用。在备课时,挖掘教材潜在的教材的教育因素,找准教学内容与礼仪教育的结合点和礼仪训练点,课堂教学中,教师用严格的礼仪要求和本身严谨的礼仪示范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全面渗透礼仪知识,从而达到文明礼仪教育的目的。

二是加强活动课礼仪教育。活动课内容丰富,多姿多彩,不受时空限制,更易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培孩子们知礼、学礼、用礼兴趣的理想阵地。活动课上的礼仪教育概括起来共有四个字:即“学、训、用、评”。

“学”。我校每年都要订购一些与传美教育、礼仪常识相关的书籍刊物,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图书、图片、录音、录像等资料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每学期、每周、每天都有一定的学习内容,课间师生一起做自编礼仪操,遇有客人一定要行九十度鞠躬礼。

“训”。在学生掌握一定礼仪知识的基础上,训练规范的礼仪举止。①榜样仿效。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②随机导向。。③礼仪问答。组织进行试卷检测,礼仪常识有奖征答,礼仪知识竞赛等,④情境激励。身临其境地接受礼仪教育,从中感受讲礼仪的愉悦。

“用”。设立学校“礼仪监督岗”、建立“礼仪宣传小队”,让学生在实践学习和工作中,用礼仪规范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检验礼仪规范落实深度、广度和信度。

“评”。加强对礼仪示范生和礼仪示范班的评比。学校要定期评出“礼仪文明班”和文明礼仪标兵,为全校同学树立榜样。在评比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自我建立新的行为标准和礼仪观念,使礼仪教育步入规范化的轨道。

四、深化礼仪活动,促进行为养成

一是深入开展雏鹰礼仪争章活动。我们把礼仪教育内容具体化,教育形式生活化,与“新世纪我能行”雏鹰争章活动联系起来,在全校范围内着力开展体礼仪教育。共设立了文明礼貌章、卫生环保章、勤奋学习章、团结友爱章等10余个包含各项情感因素的特色奖章,还制订了详细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自我评价体系和争章评价细则,凡获得3枚奖章者可参加单项优秀的评选,获8枚奖章者可参加“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评选,获10枚奖章者可参加“十佳少年”的评选。在“雏鹰争章”活动中,我们本着“参与就是进步”、“提高就有奖励”的原则,激发队员们争章的积极性,号召人人争章,人人进步,让每个队员都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进行选择。

二是结合传统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三月份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了“我是妈妈的小帮手”活动。四月份结合清明节以“发扬光荣传统,学习先烈精神”为主题,召开了“英雄丰碑树心中”主题大队会,举行了新生入队仪式,还开展了革命故事、演讲比赛和栽树、种花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了学英烈、继传统,爱护花草树木,爱学校、爱班级的教育。五月份,结合“五一”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以“动创造一切财富”为主题,开展了“劳动最光荣”主题班队会。六月份结合“六一”儿童节,以“我为队旗添光彩”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举办了“庆六、一才艺展示综合运动会”。七月份结合“七一”建党八十周年纪念日,以“向党的生日献礼”为主题,党支部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召开了“党旗、队旗相辉映,队旗飘飘歌声扬”主题班会。学生们谈打算,表决心,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生日献上一份厚礼。九月份结合“9.10”教师节和“9. 18”国耻日,开展了“尊师爱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双主题系列教育活动。①组织召开“我爱我师”主题班队会。②组织四至六年级以“红烛的风采”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③大队部主办了一期“红烛颂”板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呕歌了教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抒发了队员们对教师无比崇敬的心声。④各班组织召开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班队会,大队部还组织学生参加了松原市“百米长卷书画”活动。以书法、绘画的形式,赞颂了祖国五十多年的辉煌业绩,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决心以加倍的努力刻苦学习,长大建设祖国、建设家乡。十月份,结合“十一”国庆节,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①国庆节利用板报、手抄报、广播图片展等形式让队员了解祖国五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队员热爱祖国的豪情壮志。②各中队深入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五个一”活动。低年级同学每人会讲一个爱国故事;中年级组织学生看一部爱国影片,学唱一首爱国歌曲;高年级同学每人读一本爱国书籍,绘一幅爱国图,抒爱国之情,立报国之志。指导学生自觉养成礼仪意识,强化自身的礼仪行为,使礼仪观念潜移默化地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

五、加强家校联系,监督行动落实

近年来,我校尤其重视家、校、社会联合育人的网络建设,把礼仪教育与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机结合,加强行为养成训练。学校印发《礼仪规范条例》(含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礼仪三字歌》。要求所有学生要遵照去做。学校的所有教师、员工、每位家长、社会公共场所的领导、群众,学校的领导、教师,都是学生行为养成训练的监督、考核员,通过建立联系卡、民意测验、座谈会等各种形式,了解学生行为养成情况,收到明显的效果。家庭在礼仪教育中具有特殊意义,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的言行时刻都影响着孩子道德品质的形成,我们强调创设家庭小氛围,把家庭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为了提高家长的素质,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讲座,向家长们讲述有关礼仪知识,要求家长“教子先正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做表率。同时,我们还建立了《礼仪联系卡》,老师把一个时期礼仪教育的侧重点和具体要求填写在卡片上,让家长协助检查孩子的执行情况。这样使学校和家庭教育要求一致。

六、注重实践体验,增强礼仪观念

除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途径外,社会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深入人心的。我们充分利用生活实践这个大课堂,由学校出面,把社会上一些离退休的干部、工人、教师以及一些热心于校外教育的人士组织起来,共同负责学校校外礼仪常规教育工作。由于社会礼仪教育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有教育内容形象具体影响范围大等特点,能将社会有利于小学生礼仪教育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所以,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实践、自我磨练、自我确立短期目标,自我监测,从小事做起,由易到难,培养自信,不断地把成功作为新的起点,创造性地完成达标争章任务。同时,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锻炼、自我修正、自我提高。实践证明,学生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和喜悦中,不知不觉的增长了礼仪知识,产生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心态,充分体现了新世纪少年团队精神和礼仪风范。

七、营造文明气息,积淀做人底蕴

(一)民族文化教育,培育民族情结

学校创建了民族文化墙,通过会说话的墙,让学生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是我国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及崇尚勤劳、扬善弃恶等文化精神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

学校组织开展了民族板报展示评比活动,主要研究回族、汉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维吾尔族、汉族、傣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等等。使学生懂得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要紧密团结在一起。

(二)开展经典诵读,弘扬国学文化

国学经典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作为人类宝贵的知识和精神财富,它们滋润、涵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贤哲精英,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滋养剂。诵读国学经典,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而有益的丰富人生。诵读经典,不但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其词汇量,还会使其口语能力、写作水平迅速提高。我校开展了“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编写了《弟子规》、《国学入门》两本校本教材,并把《弟子规》内容配以卡通图片悬挂在走廊,形成了亮丽的走廊传统文化。从浅显易懂的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到典雅深奥的经典《论语》、《老子》、《庄子》等,这些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包含丰富的哲理、凝结了人生的宝贵经验的经典之作,是人世间永远的精神财富。我们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让愈来愈多的少年儿童加人到诵读古典经文的行列,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也因此日益显现出其魅力和价值。

八、注重育人实效,彰显德育特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多年来,我校通过开展礼仪教育,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

首先,在礼仪教育的推动下,学校师生人人讲文明,个个讲礼貌,全校上下一致形成了“团结文明、勤奋创新”的校风,为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营造了一种团结、友善、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

第二,德育工作得到了明显的加强。礼仪教育使德育工作由虚变实,由软变硬,广大教师更加崇高“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加自觉地用高雅的气质影响学生,用优美的言行,文明的举止熏陶学生,用大方得体的服饰、现代人的风采感染学生,教书育人,蔚然成风。

第三,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融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礼仪教育,对少年儿童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对学生的信念、意志、情感、行为、知识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形成。学生中粗话、脏话、争吵、打架等不良现象大大减少了,校园里到处洋溢着团结友善、助人为乐的新风。

传统武术礼仪 第7篇

放眼当下, 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就餐礼仪的教育意识欠缺, 因此孩子们的就餐礼仪意识自然也相当淡漠。这一点有诸多例子可以对其进行考证。例如许多孩子在四五岁甚至六七岁时都还是家长喂食, 一顿饭吃上一两个小时是常事, 孩子一边吃一边跑, 家长一边喂一边追, 并且孩子常常吃不完碗里的食物。当孩子更大的时候, 很多孩子不会主动帮家长做餐前准备工作, 比如摆好桌椅, 擦拭餐桌, 摆好碗筷等, 吃饭也不尊重长辈, 并且三心二意, 一边吃一边看电视、漫画、杂志或是玩手机等。对餐桌上的食物更是挑剔。若家长为其夹菜也不见其有感恩之心, 餐后也不主动帮忙收拾碗筷。总的来说, 现在的很多青少年都不具备就餐礼仪, 从就餐礼仪的欠缺也折射出他们道德品质修养的不足。那么青少年应怎样做才符合就餐的礼仪规范呢?有以下建议:

首先是餐前准备, 应主动帮家长做好就餐准备, 摆好就餐的桌椅, 用抹布将餐桌擦干净, 摆好碗筷。并且将筷子一双双理顺, 整齐地摆放于碗的右边, 不能将筷子放在碗上。然后请长辈入席。饭前要清洁双手, 并主动帮长辈端菜盛饭。盛饭的时候要注意顺序, 先长后幼, 如果家中有客人则先宾后主, 自己的饭最后端。上菜的时候要把美味可口合乎长辈胃口的菜放在长辈的面前, 也不能把自己喜欢吃的菜放在自己面前。如果有长辈疼爱你, 将最好的或是你最喜欢的菜放在你的面前也应该礼让。就座时坐姿要端正。长辈还未用餐时不能先夹菜, 不能紧盯着饭菜, 也不能用筷子敲打餐具。

用餐时要文雅。长辈动筷后或者长辈说“大家一块儿吃吧!”后自己才能夹菜, 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夹菜时不能用筷子在菜碗里搅动或者多次翻菜, 应该从靠近自己的盘边开始夹菜;不能将筷子当餐叉用, 不能用筷子穿刺食物;不能用粘有菜渣或饭粒的筷子夹菜, 应将筷子处理干净后再夹菜。夹菜时不能一次夹太多;不能把菜汁滴到其它菜肴或桌面上;喝汤时不能发出声音;吃饭时要闭嘴细细咀嚼, 慢慢下咽。口中含有食物时避免说话, 如果必须说话则应轻声细语, 就餐时尤其应该避免大声说笑, 避免口中食物喷出。用餐时应该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 若有长辈给自己夹菜则应道谢。吃饭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不能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书报或玩手机。与兄弟姐妹一起吃饭时要注意礼让, 不能嬉笑打闹。

用餐后, 碗筷要轻轻放下, 用纸巾把自己的嘴擦拭干净。如果还有其他长辈还未吃完, 则应与他们打招呼再离开餐桌。待用餐完毕, 帮助家长一同收拾餐具。

这些餐桌礼仪看上去非常简单, 但培养青少年的就餐礼仪并非让他们掌握这些形式, 而应让他们领悟到礼仪的本质, 即尊重。尊重是礼仪的内容, 没有内容的礼仪徒有形式, 则可称之为虚伪。因此培养孩子们的餐桌礼仪应从小抓起, 从幼儿时期就应重视餐桌礼仪的培养。对幼儿的餐桌礼仪培养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是为幼儿进餐创造好的环境。幼儿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幼儿园中, 因此幼儿园应创设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 园中布置一些与主题一致的内容, 从教育孩子爱护一花一草开始, 形成爱美爱整洁的意识;幼儿最初的行为大多来自于模仿, 因此家长与教师应起到好的表率作用;“以爱心教育为核心, 与审美教育相结合, 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礼仪的核心是爱心, 幼儿的爱心的形成也是一个实践过程。最初只是出于纯粹的行为模仿, 当他的这种行为得到他人的肯定时, 幼儿会感到高兴, 得到强化;经过多次反复和强化, 渐渐形成爱心心理结构。”因此度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或是餐桌礼仪教育时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些好的示范。通过相关故事、表演等, 为孩子们树立好的行为标准。还可以让他们参加一些富有爱心的活动, 比如:帮助有困难的孩子、捐爱心等, 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什么是爱、同情、善良、尊重, 使他们的礼仪行为成为自身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 真正的学会礼仪, 而非掌握礼仪的形式;还可以让幼儿看与礼仪相关的录像、表演, 听相关的故事、儿歌等丰富幼儿对礼仪的认知, 然后举一些例子让幼儿判断这样做是否正确, 为什么正确或不正确, 提高幼儿的礼仪包括餐桌礼仪的判断能力;食欲与情绪密切相关, 好的情绪可以使人有良好的食欲, 并且能充分消化食物, 而不良情绪则会使人食欲低下并影响消化。长期如此, 则可能导致厌食。因此家长或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轻松愉快的就餐环境。可以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 以鼓励劝导代替训斥。

其次应合理安排幼儿的就餐时间。在幼儿园中, 由于师资不足, 一名教师身兼保、教工作, 因此中午的时候教师工作特别繁琐, 要安排孩子们进餐、午休、大小便等, 为了尽快完成工作, 教师往往会催促孩子进餐, 使孩子精神紧张, 不利于孩子进食。而当孩子在家中时, 吃饭往往是一边玩一边吃, 家长一边追一边喂, 一顿饭往往花一到两个小时。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幼儿进餐时间为20至30 分钟一餐。根据这一标准, 家长与教师应该对孩子的就餐时间进行合理的调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提出“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 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 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 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餐桌教育就是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因此在就餐时, 面对不会自己吃饭的孩子, 家长或教师不应职责和包办, 而应与孩子一同进餐, 给孩子做示范, 并和蔼亲切地给予孩子鼓励和指导。

此外还应努力创造加强幼儿就餐礼仪的实践活动。例如通过做游戏, 例如过家家这个游戏, 孩子们通过在游戏中做客和扮演主人, 学会不同场合不同角色的礼仪行为, 在游戏中老师或家长应仔细观察孩子, 提醒他们遵守礼仪。也可以设置一些特定情境, 比如家庭聚餐或是在餐馆就餐, 让孩子们自己选择要扮演的角色, 比如老人、爸妈、孩子或者服务员等, 然后表演餐前、就餐和餐后的情境,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让孩子们亲身体会就餐礼仪。除了这些方法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与礼仪有关的任务活动和社会活动让孩子们练习所学礼仪。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 对礼仪非常重视, 朱熹曾说:“古之小学, 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爱师、尊长、隆师、亲友之道, 皆所以为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之本。”就餐礼仪是礼仪的一种, 也是一项基本礼仪, 其中体现着孩子们尊老爱幼、谦让知理、感恩图报等美好品质, 然而如今大部分青少年却不具备良好的就餐礼仪, 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就餐礼仪培养迫在眉睫。毕竟, 礼仪是人际关系的通行证。

参考文献

[1]傅媛蕾.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就餐礼仪教育的意义及方法[J].价值工程, 2010, (35) :177.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Z].2001.

老传统的中华礼仪用语 第8篇

认人不清用眼拙, 向人表歉用失敬。

请人批评说指教, 求人原谅用包涵。

请人帮忙说劳驾, 请给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 不知适宜用冒昧。

求人解答用请问, 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 自身意见用拙见。

看望别人用拜访, 宾客来到用光临。

陪伴朋友用奉陪, 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待客人用恭候, 迎接表歉用失迎。

别人离开用再见, 请人不送用留步。

欢迎顾客称光顾, 答人问候用托福。

问人年龄用贵庚, 老人年龄用高寿。

读人文章用拜读, 请人改文用斧正。

对方字画为墨宝, 招待不周说怠慢。

请人收礼用笑纳, 辞谢馈赠用心领。

问人姓氏用贵姓, 回答询问用免贵。

表演技能用献丑, 别人赞扬说过奖。

向人祝贺道恭喜, 答人道贺用同喜。

传统武术礼仪 第9篇

一、礼仪是中华民族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孟子言:“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社会首先是人的社会, 社会的和谐也首先是人的和谐。“人和”, 取决于人的素质, 而人的素质, 则需要文化的影响。《易经·贲卦》之《彖传》说:“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文化”的要点就在于“化”字, 也就是教人如何做人。由此来说, 打造和谐社会的工程, 就是打造人心的工程, 而打造人心的工程, 就是打造和谐文化的工程。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价值体系。1983年,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在接见美国学者邓尔麟时, 曾一语中的的说:“中国文化的特质是礼, 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的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 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 西方盛行宗教信仰, 人们的言行规矩都受上帝左右;而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 宗教意识淡漠, 人的言行举止受大众的礼节习俗约束。从古代中国的家庭到家族, 再到国家, 都是按照“礼”的原则建立起来的, 从国家典章制度到人们生活中的建筑、服饰、行为交往等等, 无不贯穿着“礼”的精神。数千年来, 在礼的教化下, 中华民族形成了忠恕诚信, 温柔敦厚, 勤劳俭朴, 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的善良淳朴的民族性格。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 是中华民族作为“文明古国”所特有的人文传统, 是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所独具的民族品牌。正如有人说:它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 使中国成为“礼仪之邦”。

二、礼仪具有整合社会功能和政治法律的作用

孔子说“礼仪立, 则贵贱等矣”, “礼达而分定”, “礼可以安国家, 定社稷”, 并明确提出“礼之用, 和为贵”的思想。这点出了“礼”的社会历史价值, 即社会和谐之本。“礼”是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 在古代, 它做为一种法度, 严格维护着社会的秩序。据史书记载, 早在尧舜时, 礼仪就已相当完备, “慎微五典, 五典克从”, “五典”即指父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五常之教”。在我国, 以“礼”治国的时代可上溯到西周, 在周代, 礼仪习俗发展得颇为繁杂, 渐成法定制度, 同时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儒家文化, 是古代中国“礼”制建设的集大成者。在儒家经典《礼记》中明确地记载:“道德仁义, 非礼不成;教训正俗, 非礼不备;纷争辩论, 非礼不决;君臣上下, 父子兄弟, 非礼不定;宦学事师, 非礼不亲;班朝治军, 莅官行法, 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 供给鬼神, 非礼不诚不庄。” (9) 言简意明, 道出了“礼”在道德修养、导民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显示了“礼”是标明社会秩序、规范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儒家还提出了许多各具含义和作用的礼节。它们综合了民俗、宗教、伦理、艺术和美学等多方面的社会价值, 其目的, 都在促使人心向善, 敦厚庄敬, 相互和睦。这对于陶冶人心、改善人际关系, 稳定、和谐与发展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

“礼”以尊敬为前提, 保障社会的“安定有序”, 体现的是“法”的功能;“乐”以和顺为先导, 使社会“充满活力”, 体现的是社会的“民主”氛围。“礼”在古代, 其本身就具有“法”的作用, 代表着法的公平正义, 在现代社会的法制建设中也有着明显的作用。“法治”主要靠外在强力来维持秩序, 而“礼治”靠人人礼貌规矩而获得秩序, 也即通过“教化”产生“内化”, 达之自律。“明礼则守法”, 明礼的人, 就能做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四勿”是一个人道德高度自律的体现, 如果人人都能以“四勿”来律己, 社会上就可避免违法乱纪的现象。“心”生“敬”、“敬”生“礼”、“礼”生“和”;反之, “非敬”生“非礼”, “非礼”生“争斗”。所以, 普及礼仪文化教育, 加强礼治, 更有利于从根本上净化人的心灵, 纯正社会风气, 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促进社会的和谐。

三、礼仪具有激励社会个体成长的作用

孔子说“不学礼, 无以立“, 《荀子》也言:“礼之于国家也, 如权衡之于轻重也, 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 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皆在强调“礼”对做人、做事、治国的重要作用。

对学校武术礼仪教育的研究 第10篇

1 武术礼仪教育的时代内涵

传统的“礼是西周统治者所创设的有关政治、法律、道德等涉及国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思维方式的规范体系”。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一种特有文化现象,自古以来,学校就非常注重礼仪和礼仪教育。尤其是作为古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国近两千多年历史,而且对武术礼仪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 道德教化是武术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

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的就是仁、礼的道德教化之水,从而哺育着世代炎黄子孙而成就其礼仪之邦,深受其文化浸染的中国武术也同样如此,它不仅仅是一门简单的技艺,更是一种对人心灵德性、高尚品德的教化。道德教化的作用和价值始终贯穿于中国武术的产生和修炼的全部过程之中,也成为中国武术延续、传承的核心价值。纵观流传至今的各派武术,不论是刚健勇猛、注重外练的少林拳,还是以柔克刚、追求内修的太极拳,无不将道德教化内容开宗明义地告诉研习者和继承者,并作为其终身遵守的道德规范。“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中国武术一直具有重礼、讲礼的优良传统,武德不仅是武术活动中礼节的一种重要标志,更是习武者自身修养的良好体现。公平、尊严、忠诚、节操、信义等思想,一直伴随着习武的全部过程,它使习武者“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恶者而改之”,从而调节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儒家文化中“仁”的思想,对中国武术礼仪影响颇深。“仁”的基本思想是仁慈、忠厚、善良和富有爱心地来接人待物。古代武术研习者非常重视谦逊忍让、克己复礼、信用等高尚品德的培养,历代武术流派在授徒择人时均有严格的要求:“不知者不与言,不仁者不与谈”,“学拳应以涵养为本”等。习武者的理想人格是谦恭待人、含蓄不露、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稳健温和、胸怀坦荡。这些都成为武术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另外,随着社会文明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充满着血腥的战争和搏杀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今天的中国武术,已经成为人们修心养性、健身娱乐的重要方式,武术的礼仪教育逐渐凸显出重要的地位。如作为体育比赛项目的竞技武术,在对抗中既要以技术取胜,又要做到点到为止,不能制人于死地,以及散打中规则的制订和护具的穿戴,以及太极拳推手、功力大赛等,都鲜明地体现了武术礼仪的教育作用,并教化着人们的思想道德。

1.2 尊师重道是武术礼仪教育的典型体现

“尊师”,即尊重师长,一般指晚辈对长辈的俗称礼仪,从学校和武术界来讲,泛指学生对老师、徒弟对师傅的固定礼节。“重道”,即崇尚武德、爱好武术与道德修养,泛指人的品格与技能兼修的境界。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有着优良的尊师重道传统。《尚书·泰誓》云:“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可见老师的地位之高。这种思想不可避免地对武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武术界历来重视师徒之间的关系,强调“凡习武之徒,必须以贤为师,谦虚好学,尊敬师长,重视武德”。因为在古代社会中,一方面,武术作为保家护院、安身立命甚至是养家户口的一种生存手段,使师父在传授的过程中非常强调师徒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一种模拟的父子的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使徒弟必须尊敬师父,孝敬师父,另一方面,中国武术技巧性非常强,大多需要口传心授、言传身教,“武术是身体动作,必须得有人教”。特殊的传播方式,强化了师徒之间的感情。武术正是在这种严格的、特定的师承关系约束下,其道德教化功能逐步形成。

2 武术礼仪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2.1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一些传统的道德准则被打破,而新的道德准则还没有完全确立。导致学生思想道德出现较大的问题,一些学生道德意识模糊甚至缺失的现象见诸报端,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忧虑。其原因当然是复杂的,但必须承认,礼仪教育的缺席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学生礼仪教育的缺乏导致其道德滑坡,并产生道德危机。另外,部分学生一味追求西方倡导的个人自由、个性解放,放任自流,整天无所事事,导致失去正确的生活目标和起码的自控能力,从而造成精神上极度空虚,生活上以自我为中心,无视集体与他人,没有基本的道德约束是这些人的典型特征,而且这样的少男少女不乏其人,从而也严重影响着部分学生的行为。

2.2 武术礼仪教育的弱化

学校武术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对于学校武术教育的研究,很多学者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然而据资料显示,学校武术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全国有70.3%的学校没有开展武术课”,学生主要通过对武打影视片和武侠小说来了解武术,造成对武术的理解非常片面;对武术功能价值的认识也只停留在武术的健身、防身价值,而忽视了武术的文化价值,导致武术礼仪教育价值的弱化,使农村学生纷纷到武术馆校学习武术,城市学生以追求跆拳道为时尚。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学校武术教学片面强调武术的健身、防身价值,忽视了武术礼仪教育教化功能的追求;过分强调技术技能的学习,淡化了武术文化的传授,使大部分学生在武术的练习中,不能体会到武术博大精深的礼仪文化,从而也不可能从中得到道德的熏陶和礼仪教育。更有甚者,部分学生对武术存有严重偏见和错误的认识,认为练武的目的不是为了掌握一种强身健体的技能,而是为了不怕别人欺负,或是能够欺负别人,甚至认为学武就是为了打架。严重影响了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普及和发展。

3 礼仪教育是学校武术教学中不可缺失的元素

3.1 学校武术礼仪教育对道德教化的作用

中华民族能够长期稳定和谐的发展,礼的道德约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重礼崇德的“德性”文化制约下的中国文化,使得“中国的治道要津不在法治,而在人治,而人治又特别强调道德的教化作用”。礼成为规范人的行为、培养理想人格的重要力量。人们在家尊敬师长、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在外诚实笃信、重义轻利、谦和好礼等,他们试图通过不断对自身思想行为的反省,不断改正,最后成为完美的理想化的圣人。而这种文化决定了中国成为礼仪之邦,也成为当代中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通过武术礼仪教育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化,可以对其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而武术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教育思想,如武术在传授过程中一直体现出礼、义、忠、信等武德的教育思想;武术套路的演练中也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太极拳的外显运动规律,是一种将打、强悍和勇猛的收敛。运动中“顺人之势,借人之力”,“立身中正”、“蓄而后发”、“舍己从人、”以逸待劳,体现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中庸”思想;“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又是宽厚、礼让和克己的表现,太极拳中的“听劲、化劲”其核心是教会人尊敬对手,全身心地观察对手,做到无我的境界,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仁爱的思想。

另外,礼一直是修习武术的重要内容。武术研习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道德熏陶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武术招式的不断体捂,对武术套路的练习,从而达到消磨人的好斗之心、争强好胜之心,培养人的忍耐之心和高尚品格,净化人的心灵,从而使学生具有仁爱诚信,谦和礼让的良好品行;另外,中国武术虽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但是中国人一直认为“兵刃之举,圣人不得以而为之”,故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其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教学中通过对武术打与不打之间关系的解释,让学生了解武术其实是通过对人的道德理性的束缚,以强大自身来威慑对手,以高尚道德影响对手,以仁慈之举来感化对手,以诚实笃信来善待对手,从而让学生思想道德得到熏陶。

3.2 武术教学可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

人格指一个人的个性、性格、气质等,具体表现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乐观自信的心境,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正确面对所遇到的困难等。中华武术不仅强调爱国、正义、重信、有礼等武德的培养,而且从一开始就重视内在精神的修养,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注重内在气质的熏陶。长期的锻炼能够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例如在太极拳的教学中,对学生讲解太极中的“虚静”,“舍己从人”思想,加强学生对太极拳理论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谦虚乐观的生活态度,减少学生生活中产生的焦虑、冲动、暴躁等心理和行为;少林拳的刚猛有力,朴实无华,每出一招均以刚力、猛劲袭击对方,犹如弩弓放箭可挡,这可以教育学生诚实勇敢,不畏艰难,奋发进取的精神。另外还可以通过武术的教学比赛培养学生处世不乱、遇事不惊的良好心理素质。

4 践行学校武术礼仪教育的措施

4.1 提高教师素质

常言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教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具备高水平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武术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注重教学教法的探讨,在传授学生技术技能的过程中,善于把合理的教学方法融人文教育于技术教学中去,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武术人文素质。另外教师自身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要始终作到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处处以健全的心理感染人、以广博的知识启迪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熏陶人,真正体现一个教师的良好精神面貌。

4.2 转变教学思想,创造良好氛围

学校武术教学中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处处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对体育能力差的学生尤其要耐心的帮助,鼓励学生自觉地参加武术锻炼。另外,教学内容应选择学生喜爱的、多数同学可以接受的、富含人文素质和教育意义的技术动作,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努力拼搏的坚强毅力。另外校园文化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熏陶作用也不可忽视。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会时刻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提醒人们要做一个文明素质较高的人。所以,学校要充分利用好校园的有限空间,利用好橱窗、板报、广播电视、校报等文化宣传设施,搞好校园的绿化、美化,使校园环境的主题充满人文教育的气息,为学生造就一个有浓厚人文气氛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施以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如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武术历史故事,或者能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我国民族精神的历史人物等,使学生处在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之中来学习和成长。

5 结语

仪态礼仪中的传统文化 第11篇

关键词:仪态礼仪 传统文化

现代礼仪规范了人们在仪态现象方面的行为举止,它是从现代社会的需求来塑造每个人在社会交际中的仪态形象,开放带来了东西方礼仪规范的趋同,但传统的文化不会因为开放兼容而消失,反而会在某些方面更显其独特精神。纵观历史,我们不难从现代礼仪规范中找到传统文化的影子。

文化是什么?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简言之,文化是民族传承的精神,传统是民族精神具体化的制度、习俗等。中华传统文化是内敛的文化,它表现在个人修养方面最突出的特质是要做“谦谦君子”,所谓“君子慎独”“仁爱”都是建立在内敛基础上精神层面的塑造完美人格的行为标准,这种内敛的文化在礼制原则上又表现出高度的自谦。“温、良、恭、俭、让”是君子之人的行为准则。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尊重。就如侠客交锋,出剑的侠客总是在对方出手后方才拔剑出鞘,以守为攻,不温不火方显侠义之气。

称呼之礼,首在尊人抑己。人与人交流,称呼对方是交流的第一步,称呼不当,会为进一步的交流造成阻碍。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一点上就能做到与人玫瑰手有余香。“尊”“贵”显而易见是抬高对方,“敝”“在下”则是把自己放低到再下一个层次,明明自己的家人颜值很高,却偏要谦称“拙妻”“犬子”“小女”,中国人的自谦可谓是到家了,但这并不影响自身的形象,抬高了对方也彰显了自己,双赢的策略。

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又要彬彬有礼。一般性打招呼,传统上行拱手礼。方式是双手合抱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进门与落座时,主客互相客气行礼谦让,行的是揖礼,称之为“揖让”,揖让时要低头,上身略向前倾,我们的老祖宗同样倡导“揖要深”。身份再高的人也要回礼揖让。

入座之礼,不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座次都讲究井然有序,面门、居中、东向,尊卑自现、主次分明。诚然如此,所谓的西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席”,被推举为西席的人,在入座前要对在座的人拱手致意,感谢大家抬爱,方能入座,这叫“承让”入座。

行走之礼,尊者居中、前行,是通行的礼仪规范。西方人讲究挺胸抬头昂然阔步。我们的文化传统则内涵更加丰富。君子行路要四平八稳,取意在心性的平和,性格的健全。在长者、尊者面前,要表现出应有的礼节。首先要放低姿态,低眉垂手而立。古代有“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孔鲤过庭”这个历史典故大家都熟知,作为儿子,孔鲤每次经过父亲堂前,都是“趋庭而过”,在父亲大人面前,他必须表现出他的谦恭,;《战国策》名篇《触龙说赵太后》同样写了这样一个细节,有脚疾的触龙,面见太后之时“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这种传统,还体现在乡间民俗里,即便是寻常百姓之家,那小小的门槛,也不是随意能踩的,须是迈过方是正式的入门。这迈就意味着礼的存在。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仁者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者他人,以赢得他人尊重。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收到良好的时候效果。传统文化的浸染,又表现为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礼节性的表示,更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者,是恭敬虔诚的,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仪原则在当代时候仍然值得提倡,这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嬗变及启示 第12篇

一、传统礼仪文化的形成及嬗变

1. 中国传统礼仪的起源与传承。

“文化”一词包罗万象, 它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次、制度层次、精神层次。文化的表层是物质, 中层是制度, 深层的文化则是指精神, 即观念形态的文化。这里谈到的传统文化就是发源于中华民族生活地区由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的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行为和心理的那些元素和符号。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追溯到黄帝时代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 在这五千年的过程当中, 每一次社会转型和社会进步都对后来人们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并且逐渐形成了一套在社会和人们心目中不变的模式, 包括行为礼节和仪式以及这些礼节和仪式背后的精神思想。在西周之前, 中华文明经历了三皇五帝时代和夏商时代。三皇五帝时代, 是一个以尊老爱幼, 长者为上的时代。尧、舜、禹都是那个时代的著名首领, 他们都是具有威望, 受人爱戴的贤者, 他们获得的地位也是通过禅让取得的。可见, 那时候就奠定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 尊重贤者的思想, 也是后来的民族礼仪文化的核心部分。

传统礼仪起源方面, 很多学者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起源于黄帝时期之前。《商君书·画策》当中记载:“故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仪, 父子兄弟之礼, 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锯, 外用甲兵。”汉代著名学者王充在《论衡·订鬼》引《山海经》当中的叙述说, “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可以看出, 这些著述当中都对黄帝时期的礼仪作了记载, 表明了在黄帝时期君臣之礼、父兄之礼都已经形成, 有很多学者就据此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必然在黄帝之前就已经出现。以乔伟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研究中认为传统礼仪的起源在原始社会末期, 由原始的祭祀仪式或者原始习俗发展而来的。乔伟先生在其著作《中国法律制度史》当中对礼仪的起源就这样认为, 认为礼仪起源于原始的祭祀仪式, 礼原是本来是原始人祭祀祖先的一种仪式规则, 后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化, 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新的内涵和意义的调整人们关系的风俗习惯。然而事实上,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传统礼仪, 是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上形成的。但是礼仪与原始习俗有着本质的区别, 原始习俗的核心体现氏族成员的平等的观念和全体一致原则, 而礼仪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 因此我们应当认为, 原始社会的祭祀仪式或者原始习俗都不能称得上是礼仪。而在黄帝时期, 仍然属于原始社会, 并未进入到私有制时代, 许多的考古研究也表明, 在黄帝时期的墓葬当中并没有出现贫富差距, 而是在标准上保持一致, 可见那时候还处于一种原始的生产分配模式, 并没有私有产品的出现。所以黄帝时期不可能出现礼, 黄帝时期之前的那些祭祀仪式和原始习俗更不能属于礼仪。

在夏商时代, 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时代, 私有制开始出现, 社会礼仪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开始形成, 并且为统治者逐渐重视。奴隶社会是以宗法血亲为纽带, 以等级制度为基础从家国到天下一次组成的阶梯式的等级国家, 这一时代当中最高的天子是天的象征, 是天子代表的就是天意, 同时天子也是一个国家当中所有家族的家长。因此, 在西周之前的夏商是以家长制和宗法等级制为社会礼仪的核心的, 夏商的礼仪体现为以君主天命君权至上和父权主义。关于夏商礼仪制度的沿袭, 孔子在《论语》当中有过描述, 他认为“殷因于夏, 所损益, 可知也;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 可知也”, 孔子的大致意思是说, 殷商时代的礼仪制度是因袭于夏朝的, 其中也是通过衡量得失损益进行了一些变化;同样, 周朝的礼仪制度也是因袭于殷商时代, 统治者也根据实时进行了一些改动。孔子的这一观点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传统礼仪的传承方式, 都是通过不同时代根据统治需要进行的调整, 但是核心都是“可知”的, 都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

2. 西周时期中国传统礼仪的发展。

西周时期是中国传统礼仪的第一次兴盛, 也是周天子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在仪式思想层面进行的修饰, 以说明其统治的合理性。在商代, 统治者的统治思想是王权天授, 君主就代表最高的意思, 就是上天的意思, 是不可动摇的, 其他人必须服从统治, 否则就是违抗天意, 夏商的礼仪也是主要反映尊重王权与父权的特征。而周代是通过推翻殷商统治建立起来的, 因此, 如果再以“王权天定”来作为统治思想就很难再有说服力, 于是辅佐周武王夺取天下的周公旦等人就集思广益, 重新对统治思想进行了定位, 他们不再以“王权天定”作为统治思想, 而是宣扬“以德配天”, 即帝王只有在其道德水准能够配得上上天的要求时才能够成为王, 否则就不能再继续为王, 其他道德上达到“王”的标准的就可以“代天讨伐”取而代之, 推而广之, 诸侯、贵族、士大夫都有各自的道德标准, 在全社会自上而下建立一个以道德为统治工具的社会规范体系。西周的这种政治思想, 最初是为了给西周推翻殷商的行为找到合理的借口, 在事实上它却通过国家的道德体系构建了新的社会规范。在西周, 具有道德意义的礼就是国家的统治工具, 也因此礼在西周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展。

礼在西周的繁荣发展是因为其政治意义而被统治者重视, 在社会上才得以推广的。西周的礼相传也是由周公旦等人制定的, 西周的礼是具有政治意义的, 它是一种维护西周统治者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制度的总成。西周的礼作为一种阶级统治的工具, 也是具有阶级性的, 典型的是在后期礼成为了一种区分贵贱尊卑的等级教条。西周的礼包括了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吉礼就是祭礼, 是在祭祀的时候应当遵循的礼节和各种仪式;凶礼, 是在举办丧事时的各种礼节和仪式;军礼是在行军出征时候举行的礼节仪式;宾礼是朝觐的时候或者互聘的时候举行的礼仪;嘉礼一般是指婚姻或者古代成人加冠时候举行的礼节和仪式。西周的这些礼在最初是为了对社会行为进行规范的工具, 后来逐渐被人们接受, 并且作为举行各种重大节日、典礼时的重要行为规范, 人们在日常行为当中接受并且自觉遵守, 成为一种自发的社会道德。西周的各种礼节在经历了几千年以后, 一直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所遵守, 到了近代虽然文化运动对它们有所冲击和怀疑, 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心理追求丝毫没有动摇的。西周礼的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史上第一次繁荣, 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的基础。

3. 春秋战国时代以后的传统礼仪嬗变。

进入春秋战国以后, 周天子的地位逐渐被诸侯架空, 作为统治工具的“礼”自然也就失去了部分效力, 人们开始战乱, 不再听取周天子的号令调施, 这一时期被孔子称为“礼崩乐坏”的时期。然而事实上, 虽然作为统治工具意义的礼受到弱化, 而作为人们生活当中的行为规范的礼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相反, 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巩固以后, 这些礼仪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比如在春秋时期, 婚姻形态仍然遵行“同姓不婚”的原则, 诸侯和士大夫都要在相同的等级之内迎娶异姓女子, 天子求婚与各个诸侯, 王室宗女也多下嫁于诸侯, 婚姻上也一直坚守着一夫一妻多妾制。《春秋谷梁传》当中也对春秋时期人们在日常活动当中的礼仪进行了描述, 可见那时候礼仪在民间已经成为日常生活规范。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仪的发展, 得益于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在百家争鸣当中, 全国范围内学派林立, 学术思想丰富广泛。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就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传世人孔子是一个十分重视礼仪的人, 他认为明礼是道德修养的首要前提, 在《论语·泰伯》当中记载道:“子曰:‘恭而无礼则劳, 慎而无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 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 则民不偷。’”可见孔子认为礼仪是最好的社会规范, 因此在他的学说当中对礼仪文化进行了重新的构置。在儒家的礼仪文化当中, “仁”“义”“礼”“智”“信”是同等重要的道德标准, 而礼仪文化也与这些方面相互融合, 在人们心理上礼仪不仅仅是一种仪式, 而是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使礼仪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4. 清代以后的传统文化的涅槃。

在清代以后, 中华民族陷入了低谷, 受到外国列强的瓜分, 这一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救国之道, 他们认为禁锢中国发展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因此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全盘否定, 传统礼仪文化更被视为糟粕而予以根本否定。然而, 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六十年发展, 中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而在对外交往的过程当中, 我们也逐渐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交往当中的重要性, 它是中华民族的心理需求和中华子孙的共同归宿, 因此, 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在近几年, 中华传统的礼仪文化又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在沉寂了几十年以后重新焕发生机。

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嬗变的启示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经历了夏商的开启, 西周的发展和春秋战国以后的繁荣, 再到清代末期被彻底否定, 再到近年来的涅槃, 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嬗变过程中可以看出礼仪文化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 也是一种民族的文化心理, 它不同于一般的上层建筑, 可以在时代变化当中被否定和抛弃, 它作为一种优秀的中华文化和中华子孙的心理追求是不会轻易抹去的。就不同时代来说, 不同时期的道德基础不同对礼仪文化的发展方向也不同, 其表现形式也有所变化。但是, 不论时代如何更替, 中华礼仪的表现形式如何变化, 中华礼仪文化当中对和谐的追求是没有改变的, 这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追求。

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它在夏商时代就已出现,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经历繁荣和沉浮, 但是始终都深深烙在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当中。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嬗变过程, 体现了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生命力和中华民族对和谐的执著追求。

参考文献

[1]董晓丽.传统礼仪文化对现代广告创意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20) .

[2]李龙.黄河中下游地区早起礼仪文化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 2008 (6) .

[3]乔伟.中国法律制度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2.

上一篇:广电企业论文下一篇:相互作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