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细胞因子范文

2024-05-11

脂肪细胞因子范文(精选10篇)

脂肪细胞因子 第1篇

关键词:肥胖症,脂肪肝,脂细胞,血液化学分析,儿童

肥胖是长期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以致脂肪在体内蓄积造成的[1]。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由于饮酒外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2]。近年来,肥胖时人体处于低水平的炎症状态的概念已被广泛接受,在炎症状态时起重要作用的脂肪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3](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I-1)、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 protein-4, RBP-4)等,被认为与肥胖者NAFLD的发展过程有紧密的联系[3,4,5,6,7,8]。国内此类研究较少[9,10,11,12],而针对儿童的研究则更少[13,14]。目前,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NAFLD的金标准,但具有创伤性,通常不易被患儿或家长接受;而用无创伤性的B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或筛选,又可能发生漏诊或误诊。因此,发现可以预测儿童NAFLD的血清学标志物来辅助B超检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我国儿童及成年期后NAFLD的发现、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探讨北京市海淀区儿童血清IL-6,PAI-1及RBP-4水平与儿童肥胖、NAFLD的相关性,以期为儿童NAFLD血清学标志物的发现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 )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超重、肥胖筛查分类标准”[15]判定超重和肥胖。对北京市海淀区3所中学和2所小学的7~18岁全体在校学生进行超重和肥胖的筛选作为病例组,在每个年级随机选择2个班的体重正常学生作为对照组,同时排除病理性肥胖及有其他病史者,共选取1 093名7~18岁儿童青少年,其中体重正常者456名,超重者318名,肥胖者319名。再从中选取部分样本,选择依据为:肥胖组,BMI值大于等于同年龄、性别P97;体重正常组,P15≤BMI值

1.2 方法

1.2.1 身体测量

依据《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测细则》[17]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并根据文献中各年龄、性别儿童青少年BMI的均数和标准差[16],计算BMI标准化得分(BMI-SDS)。

1.2.2 肝脏检查和NAFLD诊断

使用西门子G50彩色超声仪进行肝脏检查,脂肪肝诊断依据为:(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和脾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3)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5)肝右叶包膜及横膈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具备上述第1项及第2~4项中1项为轻度脂肪肝;具备上述第1项及第2~4项中2项为中度脂肪肝;具备上述第1项以及2~4项中2项和第5项为重度脂肪肝[18]。

1.2.3 血样采集

抽取所有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室温凝固后离心,分离血清于-80 ℃保存。

1.2.4 血清IL-6、PAI-1及RBP-4浓度测定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来自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使用血清50 μL,1∶1稀释后加样,其余严格按说明书的要求步骤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undefined描述。由于各脂肪细胞因子浓度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对其取自然对数进行分析。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两组间百分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三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s秩和检验,三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各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各脂肪细胞因子的测定样本除RBP-4样本的年龄在体重正常组和肥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之外(t=2.51,P=0.01),其余各组间的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性别差异方面,各脂肪细胞因子在体重正常组与肥胖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IL-6,PAI-1,RBP-4因子在非NAFLD组与NAFLD组性别构成显著不同(χ2值分别为7.18,6.83,4.39,P值均<0.05),NAFLD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

2.2 体重正常组与肥胖组间各脂肪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如表1所示, IL-6,PAI-1水平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体重正常组RBP-4水平显著高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调整年龄因素后,此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均数分别为(3.35±0.52)和(3.09±0.68)μg/mL,P=0.003]。

2.3 非NAFLD组与NAFLD组间各脂肪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1。非NAFLD组与NAFLD组之间IL-6,RBP-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AFLD组的IL-6水平高于非NAFLD组(P=0.005),而RBP-4水平低于非NAFLD组(P=0.007)。调整性别因素后,IL-6、RBP-4水平在非NAFLD组与NAFLD组之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IL-6:调整均数分别为(2.05±0.26)和(2.15±0.17)pg/mL,P=0.009;RBP-4:调整均数分别为(3.28±0.54)和(2.99±0.38)μg/mL,P=0.002]。未发现PAI-1水平在非NAFLD组和NAFLD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 对脂肪细胞因子浓度取自然对数。

2.4 NAFLD分度与各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如表2所示,未发现PAI-1水平在非NAFLD组、轻度NAFLD组与中重度NAFLD组之间的差异。3组间RBP-4和IL-6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时发现,非NAFLD组IL-6水平低于轻度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NAFLD组RBP-4水平高于轻度NAFLD组和中重度NAFL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注:*对脂肪细胞因子浓度取自然对数。

2.5 各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各脂肪细胞因子水平为因变量,性别、年龄、BMI-SDS、NAFLD分度为自变量,采用逐步法筛选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AFLD分度仍然与IL-6(β=0.168,P<0.05)、RBP-4(β=-0.262,P<0.01)水平有关。另外,性别(β=-0.173,P=0.02)、年龄(β=0.313,P<0.01)因素也与RBP-4水平相关,而PAI-1水平仅与年龄相关(β=0.142,P<0.05)。

3 讨论

3.1 IL-6 IL-6通过诱导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的表达,促进局部(如肝脏)和系统的胰岛素抵抗[19]。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NAFLD和代谢综合征的中心环节。IL-6还可以诱导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分泌和高三酰甘油血症,直接影响肝脏的脂代谢[20]。

既往研究发现,IL-6在NAFLD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升高程度与脂肪肝严重程度有关[21]。国外有研究发现,NALFD患儿血清IL-6水平高于非NAFLD儿童[5],而IL-6与NAFLD分度的相关性未见研究报道。本研究发现,NAFLD组与非NAFLD组儿童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NAFLD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非NAFLD组。中重度NAFLD组IL-6水平也高于非NAFLD组,而略低于轻度NAFLD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中重度NAFLD组例数较少有关,也有可能受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等影响。本研究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因素后,NAFLD分度是IL-6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另外,本研究中肥胖组与体重正常组儿童的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既往有关成人的研究发现,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IL-6在人体分泌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22],腹部脂肪堆积多者IL-6水平比正常腹部脂肪堆积者高出3倍以上[23]。肥胖者IL-6水平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体重下降会导致IL-6水平下降[20]。说明在肥胖发展的进程中,人体一直存在低水平的炎症反应。脂肪组织释放的IL-6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新陈代谢[6]。Tam等[24]对118名超重肥胖儿童和体重正常的儿童测量血清IL-6水平,在8岁时超重肥胖儿童与体重正常儿童的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5岁时进行随访发现,超重肥胖女生IL-6水平明显高于体重正常女生,而超重肥胖男生与体重正常男生的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认为肥胖与IL-6血清水平的相关性与年龄、性别有关。本研究没有发现IL-6水平与BMI、性别等因素的关联,可能与本研究中样本平均年龄(10~12岁)相对偏低有关。

3.2 RBP-4 本研究中,体重正常儿童青少年的RBP-4水平高于肥胖组,非NAFLD组RBP-4水平高于NAFLD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NAFLD严重程度的升高,血清RBP-4水平有降低的趋势,与国外一些报道类似[25,26,27]。在成人中,Schina等[26]同时测量了30名成年NAFLD病人及3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RBP-4水平和RBP-4在肝脏中的表达,发现与对照组相比,NAFLD组的血清RBP-4水平明显降低;但肝脏组织的免疫染色法表明,NAFLD者肝脏内RBP-4的浓度要显著高于非NAFLD者,并且RBP-4的免疫组织化学得分与肝脏脂肪变性等级、纤维化等级正相关。Schina等[25]的研究提示,血循环中RBP-4水平与局部组织或器官RBP-4的表达水平可能并不一致,NAFLD患者的RBP-4会在肝脏中蓄积,而进入血液循环的RBP-4则减少。希腊学者在对80名正常或肥胖女孩的研究中发现,血清RBP-4水平与BMI呈负相关的关系[24]。

RBP-4主要由肝细胞和脂肪组织产生,是相对分子质量为21kDa的蛋白质,与维生素A、运甲状腺素蛋白结合成复合物后负责运输维生素A[28]。在肝脏中RBP-4高表达的状况下,血清RBP-4水平较低的情况可能与受损肝细胞的RBP-4分泌功能有关[29],而RBP-4的分泌还受到体内维生素A水平的影响[30]。本研究中,肥胖与NAFLD者体内较低的血清RBP-4水平是否与其分泌受阻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国内外也有一些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8,31,32]。Romanowska等[8]在42名肥胖合并NAFLD的儿童及20名正常体重对照儿童中研究RBP-4水平与肥胖儿童NAFLD的关系,结果发现,肥胖合并NAFLD患儿的血清RBP-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一项在中国成人的研究发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NAFLD者的RBP-4水平高于不合并NAFLD者,认为RBP-4在糖尿病患者的NAFLD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10]。此外,另一项中国人群的研究发现,具有腹部肥胖者与正常者相比RBP-4水平较高[32]。但未见中国儿童人群中有RBP-4与肥胖及NAFLD关系的报道。

3.3 PAI-1 PAI-1是丝氨蛋白酶抑制剂家族成员之一,是组织型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特异性抑制剂,肥胖患者血浆PAI-1水平增高,从而导致纤溶系统失衡,易引发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及心血管疾病[33]。本研究未发现PAI-1水平在儿童体重正常组与肥胖组、NAFLD组与非NAFLD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tovani等[7]测量了86名儿童的血清PAI-1水平和肥胖相关性状,同时评价了性发育水平,结果显示,肥胖儿童的PAI-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内脏脂肪的累积和发育的进展能够预测高水平PAI-1。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与PAI-1水平正相关,也提示了PAI-1与发育水平的关系。Alisi等[5]研究了PAI-1水平与儿童NAFLD的关系,发现NAFLD患儿的PAI-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PAI-1水平与NAFLD严重程度正相关。Alisi等的研究对象是40名经肝组织活检确诊NAFLD儿童以及9名正常对照儿童,但是本研究中NAFLD儿童是由B超筛检发现,NAFLD程度可能较Alisi研究中的NAFLD患儿轻,血清PAI-1水平的改变还不明显,可能是本研究未检测到PAI-1水平组间差异的原因之一。

脂肪细胞因子 第2篇

仿生脂肪细胞制备以及对水体中林丹去除的研究

利用生物体脂肪组织可以对脂溶性有机物有效富集的原理,通过界面聚合合成了类似脂肪细胞结构的仿生脂肪细胞,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仿生脂肪细胞具有亲水性膜以及亲脂性的内部结构,亲水性的膜允许携带脂溶性有机物的水体穿过膜,亲脂性的内含物将脂溶性有机物富集截留.仿生脂肪细胞对林丹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15%三油酸甘油酯含量的.仿生脂肪细胞与粉末活性炭具有相当的林丹去除能力.仿生脂肪细胞对林丹的去除机理包括内含物的生物富集以及膜上空腔的物理吸附两部分,而内含物的生物富集作用则是主要作用方式.

作 者:宋立岩 赵由才 王国建 SONG Liyan ZHAO Youcai WANG Guojian  作者单位:宋立岩,赵由才,SONG Liyan,ZHAO Youcai(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王国建,WANG Guojian(同济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研究所,上海,200092)

刊 名:环境科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年,卷(期):2006 26(6) 分类号:X52 关键词:界面聚合   仿生脂肪细胞   林丹   富集  

脂肪细胞因子 第3篇

关键词:游离脂肪酸;高糖;内皮细胞功能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036-01

目前,游离脂肪酸及高糖很容易引起血管并发症,还会导致糖尿病的产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由于内皮细胞的损伤在对血管并发症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在已经证实了游离脂肪酸和高糖对于血管的损伤很重要。随着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增大,血管并发症疾病的发生率也增加,FFA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的关键因素。但是,FFA造成的血管内部细胞功能受损的原因很多,现在医学界还没有研究清楚,当然,氧化造成的损伤是现在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HUVEC、NO和SICAM-l等影响因素,因而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当然,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是血管功能研究中最常见的细胞培养方法,为了解决医学上的这一问题,加大对游离脂肪酸和高糖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力度显得至关重要。

1 测定方法介绍

1.1 HUVEC原代细胞培养:HUVEC细胞培养方法是原代培养方法的一种,主要是采取健康婴儿的细胞,先用胶原酶进行消化处理,再用培养液重新悬浮培养细胞,使得细胞活性达到一定的活性,然后,将悬浮后的细胞接种到培养皿中,在合适的环境下进行细胞培养。因此,HUVEC原代细胞培养是现代测定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细胞培养方法。

1.2 NO的测定:NO测定法主要是对细胞上清液中的NO含量进行测定,由于NO的化学活性较高,很容易在人体内进新陈代谢过程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因此,采用硝酸还原法可以测定细胞中的NO水平。

1.3 SICAM-l测定:SICAW-1测定方法是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细胞上清液中的SICAM-1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且测定操作过程还应该严格按照试剂盒进行。同时,SICAM-1测定方法是现在比较先进的一种细胞培养的测定方法。

2 葡萄糖与FFA对内皮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高浓度的葡萄糖和高浓度的FFA中的内皮细胞形态与对照组细胞有明显的不同,然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观察高浓度FFA作用下的内皮细胞的形态,主要观察是否有空泡细胞样产生,由于染色质一般都会聚集在核膜附近,因而形成凋亡小体。高浓度的FFA处理过的内皮细胞浆液中会出现大量的空泡,说明高糖和高浓度的FFA都能诱导内皮细胞发生凋亡。因此,葡萄糖与FFA对内皮细胞形态学变化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3 讨论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形态,并且血管内皮细胞对发病的关键,血管不仅不能阻隔血液与血管内膜下组分的接触,同时,血管还能分泌出一些活性物质,进而能够调节血管的收缩和白细胞移行等功能。在糖尿病状态下,患者的血管很容易受到损伤,导致内皮细胞发生变化,因此,现在血管的损伤会是形成糖尿病并发症的基础。近年来,对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研究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由于炎症因子引起的血管问题,这也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炎症因子主要包括内皮黏附分子、白介素系列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等。在患有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情况下,这些炎症因子的高低能够反映糖尿病的异常现象。

糖尿病的血管损伤的具体原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是,医学上已经证实高浓度糖类和FFA是影响血管出现损伤的重要因素。FFA是脂类新陈代谢中最重要的一种物质,一旦人体类的FFA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血管出现功能性损伤。当然,FFA造成血管损伤的机理有很多种,主要包括诱导致细胞凋亡、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改变和细胞因子刺激等。目前,氧化损伤是医学中研究的最大热点,有研究人员研究表明,高浓度的FFA可以使得细胞内活性氧的浓度增大,进而导致血管损害。

激活的活性物质会导致NO浓度的减少,进而引起血管损伤,这也是引起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原因之一。同时,高糖通过黏附到细胞分子上面,以成为糖尿病内皮功能损伤的一个重要机制。但是,造成细胞内皮损伤的类型有很多种,但都与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有关。然而,游离脂肪酸和高糖对内皮细胞功能引起的血管紊乱现象,研究表明导致血管收缩主要是由PKCD导致的。凝血酶也能刺激血管基因的表达,并且在HUVEC存在的情况下会刺激凝血酶。

通过研究采用静脉血管内外培养细胞的方法,探讨FFA对血管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高糖和高浓度的FFA对血管的NO形成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还能刺激SICAM-1的表达,然而,在高糖培养中加入FFA可以增大对血管的损伤。当然,游离脂肪酸和高糖还能诱导PKCD转位,这也说明高糖和FFA对血管的损伤具有很大的影响。

4 总结

总而言之,血管的损伤是血管疾病的主要环节,FFA可能会通过氧化应激等方式损伤血管,导致细胞内皮组织中的NO浓度下降,同时,炎性物质ICAM-1的浓度也会升高,这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FFA浓度已经成为引起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及时对糖尿病患者FFA代谢进行控制,以改变PKCD对血管的功能,从而成为糖尿病并发症又一个新的治疗点。因此,现阶段研究游离脂肪酸及高糖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苏进,刘瑞,杨波.葡萄糖及游离脂肪酸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2(23):170-174.

[2] 万沁,钟海花,何建华.游离脂肪酸及高糖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2):306-309.

[3] 黄金梅,曾高峰.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流剪切力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1,24(1):245-247.

脂肪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第4篇

1 瘦素

瘦素是由白色脂肪细胞合成分泌的多肽激素, 由1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人瘦素基因位于染色体7q31.3。瘦素在血循环中有游离和与载体蛋白结合2种形式, 但只有游离型瘦素具有生物学活性。人类瘦素受体广泛分布在身体的多个部位, 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的胰岛β细胞上也有瘦素受体的表达。研究表明, 瘦素和胰岛素敏感指数之间呈明显负相关[1], 瘦素受体中Q223R基因的多态性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葡萄糖清除率有关[2]。瘦素与胰岛素之间存在双向调节作用, 胰岛素刺激瘦素分泌, 瘦素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β细胞的瘦素受体而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形成脂肪-胰岛素反馈轴。

瘦素除了由脂肪细胞合成和分泌外, 脑、胎盘、胃肠黏膜和骨骼肌也有少量分泌。瘦素主要通过与位于下丘脑弓状核的受体结合来引起食欲下降、刺激脂肪细胞分解代谢和产热, 从而达到控制体重和减少脂肪沉积的目的。

近年来发现, 瘦素调节新陈代谢的机制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直接作用于肌肉和肝脏激活其组织中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5’-AMP, AMPK) 来发挥作用的[3]。随着研究的深入, 人们意识到瘦素不仅是一个抗肥胖激素, 而且能够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调节多个下丘脑-垂体轴。如近来有学者发现瘦素与肾脏的钠排泄、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血管紧张度及NO合成有关, 因此, 瘦素对肥胖所致的高血压可发挥一定的作用[4]。瘦素能够增强血小板的聚集, 促进血栓的形成及调节免疫炎症反应;而且还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而这些因素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Schafer等[5]研究发现在小鼠动脉损伤模型中瘦素能够调节血管的重构, 颈动脉损伤小鼠给予外源性瘦素可抑制损伤部位血栓的形成从而加强血管的损伤, 位于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上的瘦素受体在动脉损伤部位的表达明显增加。

2 脂联素

脂联素 (adiponectin) 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 在细胞葡萄糖和脂肪酸等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并参与细胞增殖肥大和免疫功能的调控[6]。血清脂联素有3种存在形式: (1) 由2个三聚体组成的低分子量复合体; (2) 由6个三聚体组成的高分子量复合体; (3) 球形的三聚体。人脂联素由244个氨基酸组成, 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相应的靶组织而发挥作用。2003年, Yamauchi等[7]首先克隆出人和小鼠的脂联素受体 (adiponectin receptor, Adipo R) c DNA。Northern blot显示, 脂联素受体有Adipo R1和Adipo R2两种亚型。Adipo R1在小鼠的脑、心、肾、肝、肺、骨骼肌、脾及睾丸均有表达, 其中在骨骼肌最为丰富;Adipo R2在肝脏中表达最高。2004年, 发现T-钙黏素可能是脂联素的第3种受体, 主要表达在内皮细胞和平滑肌中[8]。

脂联素是目前最明确和最重要的一个具有抗胰岛素抵抗作用的脂肪细胞因子, 参与糖、脂的代谢。人脂联素定位于3q27, 该位点与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所以它具有抗糖尿病的特性。2型糖尿病患者其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 而当体重降低时则明显地升高。近来有学者发现年轻的肥胖男性其血清脂联素水平也明显的降低[9]。Snehalatha C等[10]研究发现对于印度人低血清脂联素水平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个独立预报因子。

脂联素除在机体代谢方面发挥作用外, 而且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炎作用。这个假设主要来自冠心病患者其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免疫组化分析发现脂联素积聚于导管损伤的血管壁上。进一步研究发现脂联素能降低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及脂多糖介导的TNF-α生成。并且体外试验发现脂联素介导的信号途径能够抑制生长因子引起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11]。

随着研究的进展, 人们对其结构特性、生物学功能、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以及表达调控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疾病过程中, 脂联素受体含量以及功能的变化可以引起细胞对脂联素的敏感性发生改变, 成为影响疾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开发调控脂联素受体表达的药物并明确其作用的机制将会有力地促进对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3 内脂素

内脂素 (Visfatin) 是由日本大阪大学Atsunori Fukuhara在2005年1月发现的[12]。Visfatin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细胞因子,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2k Da, 基因编码区由491个氨基酸组成。

Fukuhara[12]等发现, 内脂素通过激活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而发挥作用, 它诱导肝脏的胰岛素受体 (Ins R) 、胰岛素受体底物1和2 (IRS-1和IRS-2) 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从而激活蛋白激酶B (PKB) 和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研究发现, Visfatin具有类似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12]。其后的研究揭示了两项新的发现:一是visfatin能通过不同于胰岛素的结合位点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并具有与胰岛素类似的结合常数;二是visfatin这种胰岛素敏感效应似乎是胰岛素的附加效应[12]。这表明visfatin可能是通过一种新的机制激活胰岛素受体这条信号通路。虽然visfatin在糖代谢中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 但是与胰岛素具有许多不同之处, 主要表现如下: (1) 生理条件下它在血浆中的浓度却比胰岛素低得多 (3%~10%) , 所以在生理条件下visfatin对血糖的影响可能不大[13]; (2) visfatin在血清中的浓度不受饱食与否的调控; (3) visfatin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部位不同[12]。

有关visfatin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前仍不清楚, 现有的研究结果仍然存在着一些互相抵触的观点。Fukuhara等[12]研究发现, visfatin可以降低血浆葡萄糖和胰岛素的水平, 推测visfatin可能增加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但是, 其他一些研究均未发现visfatin与血浆胰岛素水平或高胰岛素血症有明确的关系[14,15]。最近的研究也证明, 2型糖尿患者体内visfatin水平升高而脂联素水平降低, visfatin浓度的升高与2型糖尿病是紧密连锁的[16]。

Visfatin主要由内脏脂肪组织分泌, 其水平与内脏脂肪数量显正相关而与皮下脂肪无关[12]。visfatin可以通过旁分泌途径作用于内脏脂肪组织, 促进脂肪组织的分解。visfatin参与脂肪细胞周期的调节, 说明visfatin对脂肪组织有直接效应[17]。

在嗜中性粒细胞中, visfatin能通过抑制caspase 28和caspase 23的活性, 从而起到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凋亡[18]。最新研究表明它也参与了凝血酶诱导的肺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紊乱症中[19]。

4 其他脂肪细胞因子

酰化刺激蛋白 (Acylation stimulating pro tein ASP) 是由脂肪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ASP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途径刺激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激活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 (DGAT) 和抑制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HSL) 达到促进三酰甘油合成的目的。肥胖、2型糖尿病及冠心病患者循环ASP水平升高, 低热量饮食而致体重下降时循环ASP水平也下降。最近有学者发现ASP能够增加三酰甘油的储存及解除非酯化脂肪酸 (NEFA) 对脂蛋白脂酶 (LPL) 的抑制作用从而增加富含三酰甘油的脂蛋白的清除[20]。

脂肪细胞还能分泌炎症细胞因子 (inflammatory cytokines) 如肿瘤坏死因子 (TNF-α) 、C-反应蛋白 (CRP) 及白细胞介素6 (IL-6) , 这些血管活性因子与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和激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彼此之间存在着紧密地联系, 如脂联素可抑制TNF-α和IL-6在脂肪细胞的合成和分泌, 皮下脂肪组织CRP与脂联素m RNA水平呈负相关。最近有学者发现脂联素可以抑制抵抗素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21]。

抵抗素 (resistin) 又称为脂肪组织特有的分泌因子 (adipose tissue specific secret-ory factor) 和FIZZ3, 是在研究噻唑烷二酮衍生物 (TZDs) 的作用位点时发现的。随后发现了抵抗素家族的其他成员:抵抗素样分子α (RELM-alpha) 和抵抗素样分子β (RELM-beta) 。抵抗素由10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分子质量为1215KD, 基因编码区定位于染色体19p1313。其作用是对抗胰岛素, 使血糖水平升高、脂肪细胞增生而致肥胖。胰岛素对抵抗素的调节作用目前尚存争议。有研究结果显示[22], 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抵抗素水平均低于正常人, 但相同肥胖度的人其空腹血清抵抗素浓度有很大差异, 说明胰岛素可能是影响抵抗素分泌的一个因素。抵抗素的生成和表达还受神经、激素、局部细胞因子及营养状态等多种因素调节。

脂肪细胞因子 第5篇

PPARγ在脂肪细胞分化和糖脂代谢中的作用

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一类配体激活转录因子,属于细胞核激素受体超家族.PPARs的3种亚型在调节糖脂代谢中扮演关键的角色.其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是脂肪细胞基因表达和胰岛素细胞间信号传递的`主要调节者.

作 者:杨智 刘昭前 YANG Zhi LIU Zhao-Qian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长沙,410078刊 名: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ATHOLOGY AND CLINICAL MEDICINE年,卷(期):28(1)分类号:Q53 Q54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脂肪细胞分化 肥胖 糖脂代谢

脂肪细胞因子 第6篇

1 MS 与风湿性疾病

慢性风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风险增加,MS可加速这些疾病的动脉粥样硬化和炎症。

与对照者相比,风湿病患者MS的患病率更高,表明这些疾病的存在或治疗会影响MS的风险。RA患者MS并不少见,与不伴有MS的患者相比,伴有M的中重度RA患者增多,且疾病活动度与MS的组成数目相关。因此,MS可能具有炎症环境导致更严重的RA发生。RA患者MS的患病率增加,Crowson等[3]发现,与非RA患者相比,RA患者MS患病率增高。

脂肪量的增加也与OA的发病率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增加相关。脂肪量对于OA的影响是在生物力学方面,生物力学负荷是软骨稳态所必须的,但异常负荷与炎症和代谢失调有关。软骨细胞可通过离子通道、整合素介导的细胞外基质、细胞内或膜的变形而感应机械应力。然而,OA更常见于女性,且存在于非负重关节,说明代谢成分的存 在。OA患者MS的患病率增高[4,5,6,7]。

MS与SLE相关,与健康对照者相比,SLE患者MS的患病率增高,新发年轻SLE患者也常见MS。另外,与非MS的SLE患者相比,MS的SLE患者炎症标志物更高,SLE患者MS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病的风险增加。

MS与AS也相关。与健康对照者相比,AS患者MS和心血管风险增加,甚至在接受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后,并且这些患者MS与疾病活动度增加相关[8]。

MS的几个特征,如血脂异常与干燥综合征的发病率增高相关。值得注意的是,代谢的改变与干燥综合征的临床和免疫差异相关,但不与干燥综合征的治疗相关。

2 脂肪细胞因子与 MS

白色脂肪组织作为一种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脂肪细胞因子,脂肪细胞因子是一类多效细胞因子,促进肥胖患者低滴度炎症状态造成代谢异常,影响关节和骨的自身免疫和炎症疾病。髌下脂肪垫是脂肪细胞因子在关节方面潜在的来源之一,OA患者髌下脂肪垫局部细胞因子和脂肪细胞因子分泌能促进OA患者病理生理改变。大多数肥胖患者脂肪组织功能失调与心血管疾病和MS密切相关,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其特点是脂肪细胞肥大、缺氧和炎症。脂肪细胞因子功能失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和炎症的发生。当异常腹部脂肪堆积时脂肪细胞因子会显著失调,从而促进代谢和心血管疾病。脂肪细胞因子最近被认为作为MS新的标志物和调节因子,血清脂肪细胞因子与MS相关。瘦素、脂联素被认为参与MS和风湿病之间的相互作用,瘦素可能是衔接肥胖、MS和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因素之一。另外,脂联素水平与肥胖相关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

3 瘦素

瘦素是由肥胖基因编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k Da的多肽激素,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瘦素主要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且其循环水平与白色脂肪组织质量和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瘦素水平大多依赖于体内的脂肪量,但其合成也受炎症介质调节,它的主要功能为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脂肪分解和降低体质量。

3. 1 瘦素与 MS

瘦素与MS有关。与健康对照者相比,M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且与腰围和胰岛素敏感性强相关。Quercioli等[9]观察血清瘦素水平的下降与体质量的下降相关,但与冠状动脉循环功能的改善无关。瘦素水平能独立于肥胖预测MS的发生,这与葡萄糖耐受不良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相关。有研究[10]显示,瘦素与胰岛素抵抗和甘油三酯呈正相关,与HDL胆固醇呈负相关,而胰岛素抵抗和脂质的改变是早期MS典型的征象。Kontunen等[11]评估关节炎伴MS患者瘦素水平,发现瘦素水平在关节炎伴MS患者中升高,而在关节炎不伴MS患者中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瘦素与MS相关,而与关节炎不直接相关,虽然RA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是显著升高的。

3. 2 瘦素与风湿性疾病

瘦素能调节骨和软骨的代谢,与风湿性疾病相关。瘦素在RA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RA患者瘦素水平升高,但接受TNF-α治疗的RA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则没有明显变化[12]。另有报道,血清和滑液瘦素之间比率与疾病持续时间和RA活动参数相关[13]。瘦素具有促炎性,但其与减少放射学上关节损伤相关,这种作用可能与瘦素的合成代谢相关。瘦素不仅涉及到RA的关节组织,而且还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活性,瘦素能诱导调节性T细胞无能和T细胞受体低反应。

瘦素还与OA相关。NEIRID小组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者相比,OA患者髌下脂肪垫和滑膜组织瘦素表达显著升高[14]。此外,与正常软骨的软骨细胞相比,人OA软骨的软骨细胞能分泌更多的瘦素。事实上,瘦素表达的水平与软骨破坏的程度相关,瘦素在OA后期表达最高。瘦素可通过诱导VCAM-1表达而促进软骨降解,促进白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至炎症关节。此外,瘦素可诱导软骨细胞分泌IL-8而促进炎症关节趋化梯度。瘦素也是OA相关肥胖发生和发展所必须的,瘦素信号受损会造成极度肥胖,改变软骨下形态,但不增加OA的发病率。

瘦素在SLE中的作用是有争议的。一些研究者发现,与健康对照者相比,SLE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是升高的,即使校正了BMI[15,16,17]。高瘦素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和MS相关[15,16,17]。另一些研究则报道,与健康对照者相比,SLE患者血清瘦素降低或不变[18,19]。

瘦素在AS的作用仍不清楚。一些研究发现,血清瘦素浓度与疾病活动标志物无关[20,21]然而,另一些报道发现血清瘦素水平与CRP、IL-6和疾病活动标志物相关[22,23]。

4 脂联素

脂联素是一种含有244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也称为GBP28、Acrp30或Adipo Q,其结构与Ⅷ型胶原、X型胶原和补体C1q相似。脂联素有两种受体———脂联素受体1和脂联素受体2,脂联素受体1主要在骨骼肌表达,而脂联素受体2主要在肝脏表达。脂联素作为信号分子,通过与其 受体结合 激活AMPK、PPAR-α、PPAR-γ等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发挥生物学效应。脂联素主要由脂肪组织合成,循环脂联素在肥胖患者中下降,在体重下降患者中升高。脂联素增加肌肉脂肪酸的氧化和葡萄糖的摄取,并减少肝脏葡萄糖的合成。脂联素敲除小鼠在正常饮食下无显著影响,但在高脂肪、高糖的饮食下出现严重的胰岛素抵抗、肌肉脂肪堆积。

4. 1 脂联素与 MS

不像大多数其他脂肪因子,血清脂联素水平在肥胖及相关疾病中下降,如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脂联素水平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成反比,但在体重下降和使用胰岛素增敏药物中增加。促炎细胞因子能抑制脂联素分泌,因此,炎症可能是在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状态下导致低脂联素血症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体能训练能增加血清脂联素及其受体的表达。此外,血脂异常也与低血清脂联素水平相关,甚至在缺乏其他MS的危险因素下。最近,许多研究显示脂联素可作为MS的生物标记物之一。Bae等[24]报道,MS评分与血清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新发M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Kim等[25]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脂联素水平降低与MS发病率升高相关。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比值( L∶A) 与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相关。Kotani等[26]研究表明,L∶A在MS患者中升高,建议L∶A可作为日本一般人群MS临床上有用的标志物之一。Kontunen等[11]评估关节炎伴MS患者脂联素水平,关节炎伴MS患者脂联素水平较关节炎不伴MS患者降低。另外,Gonzalez-Gay等[27]报道低循环脂联素水平参与RA相关心血管疾病的进展,他们发现接受TNF-α治疗的RA患者高滴度炎症与循环脂联素浓度独立负相关。然而,RA高滴度炎症与循环脂联素浓度相互作用可能不是由TNF-α介导的。

4. 2 脂联素与风湿性疾病

脂联素在心血管疾病和肥胖中具有保护作用,但它在关节炎中作为促炎因子并参与基质的降解。脂联素能刺激软骨细胞促炎介质( iN OS、IL-6和IL-8) 的分泌和MMP-3的表达。与健康对照者相比,RA患者脂联素水平升高。最近报道,与对照者相比,RA患者滑液和滑膜组织脂联素和脂联素受体1表达升高,且循环脂联素水平与RA严重程度相关[28]。脂联素可通过刺激MMP-1和MMP-13导致RA滑膜炎和关节破坏。另外,Frommer等[29]发现脂联素的不同亚型可诱发不同基因的表达参与RA的发病机制,进一步证明脂联素在RA病理中的不利影响。

脂联素也参与OA的发病机制。与健康对照者相比,OA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脂联素可诱导人软骨细胞VCAM-1表达和IL-8分泌,促进炎症关节白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以及趋化梯度。然而,一些数据分析脂联素在OA中的作用是有争议的。脂联素能抑制软骨细胞IL-1β诱导的MMP-13表达和上调TIMP-2表达。自发性OA动物模型STR/Ort小鼠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者[30],提示脂联素在疾病发病中的保护作用。然而,只有少数临床数据支持这一观点。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脂联素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31]。另一项研究显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手OA放射学严重程度无关[32]。这些相互矛盾的结果可能是由于病人特征和研究方案的差异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在疾病过程和严重程度中脂联素变化的差异导致的。

关于脂联素在SLE中的作用,一些研究表明SLE患者脂联素水平升高[16,19,33],然而,另一些研究并没有发现SLE患者脂联 素水平与 对照者相 比有差异[17,34]。但是,有报道SLE患者MS患病率增加,且与无胰岛素抵抗的SLE患者相比,胰岛素抵抗的SLE患者脂联素水平降低[16,17]。

脂联素在AS和干燥综合征等其他风湿性疾病中的研究较少。然而,AS患者脂联素水平与对照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腺上皮细胞脂联素表达上调[35]。

5 内脂素

内脂素是一种含有47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52 k Da,又被称为前B细胞集落增强因子、烟酰胺磷酸。它最初被发现于肝脏、骨髓和肌肉,也由巨噬细胞和内脏脂肪组织分泌。关于内脂素特异性受体尚未识别。肥胖患者内脂素水平升高,且肥胖患者白细胞也分泌较多的内脂素。内脂素具有胰岛素模仿性质,但其在糖代谢中的作用仍不清楚。糖皮质激素、TNF-α、IL-6和生长激素等调节内脂素合成,而内脂素又诱导肥胖患者淋巴细胞IL-1β、TNF-α和IL-6分泌,表明内脂素参与肥胖相关潜在的炎症状态。

5. 1 内脂素与 MS

有研究表明,肥胖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和MS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升高[36],然而,另一些研究没有发现这种关系。de Luis等[37]报道826例女性肥胖患者中42. 4% 患有MS,他们还发现,血清内脂素与总胆固醇和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然而,多变量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仍与血清内脂素相关,而血清内脂素与MS因素或MS诊断无关。Olszanecka-Glinianowicz等[38]未发现内脂素与MS之间存在相关性,然而,内脂素/胰岛素比率比单独内脂素能更好地预测肥胖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和MS。Bremer等[39]发现,MS患者和对照者血清内脂素和皮下脂肪分泌内脂素水平无差异。由于内脂素可能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促炎因子,因此,内脂素与MS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5. 2 内脂素与风湿性疾病

内脂素可能作为关节炎症和破坏的调节因子。RA关节炎模型血清和滑液内脂素水平升高,RA患者血清内脂素浓度也较健康对照者升高,且血清内脂素水平与关节放射学损伤呈正相关。但有关内脂素与疾病活动的报道相互矛盾。有研究[40]显示,内脂素水平与疾病活动呈正相关。另有研究[41,42]则发现两者无相关性。抗TNF-α治疗RA患者的结果也不一致,有报道经抗TNF-α治疗血清内脂素水平下降[41],而另有报道则发现无明显变化[42]。虽然内脂素促炎和分解代谢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其参与RA的病理。

人OA软骨细胞分泌内脂素,该脂肪因子上调软骨降解酶ADAMTS4、ADAMTS5、MMP-3和MMP-13表达。另外,OA患者滑液内脂素浓度升高,且与降解标志物如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相关。因此,内脂素参与软骨代谢,可能在OA病理生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内脂素在SLE和AS患者中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有学者[33]报道SLE患者内脂素水平较健康对照者升高,但也有学者[43]报道两组内脂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样,SLE和AS患者内脂素水平与疾病活动无关[20,43]。

6 抵抗素

抵抗素又被称为脂肪组织特异性的分泌因子,它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2. 5 k Da的蛋白质,属于抵抗素样分子家族。小鼠抵抗素主要来源于白色脂肪组织,而人则主要来源于巨噬细胞。因此,在人脂肪组织中抵抗素主要由非脂肪细胞的炎症细胞分泌。关于抵抗素受体仍不明确,但最近提出TLR4调节抵抗素炎症反应。肥胖小鼠、大鼠和人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在动物模型中抵抗素增强胰岛素抵抗,但在人体中目前还不清楚。抵抗素可能在肥胖和糖尿病之间具有潜在联系。

6. 1 抵抗素与 MS

抵抗素在人胰岛素敏感性和肥胖中的作用仍具有争议。一些学者指出,血清胰岛素升高与肥胖和内脏脂肪增加[44]、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相关,而另一些学者则发现无相关性[45]。由于MS本身与炎症有关,抵抗素可能与MS发展不同阶段的炎症标志物相关,而糖、血脂、BMI等其他代谢和人体测量指标是次要的。另外,抵抗素表达的遗传因素可能提示抵抗素在人疾病易感性中的作用。

6. 2 抵抗素与风湿性疾病

RA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抵抗素参与RA的发病。重组抵抗素能增加TNF-α、IL-6等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且给予小鼠膝关节腔注射抵抗素能导致关节炎。RA患者经抗TNF-α治疗后血清抵抗素水平下降,但没有发现抵抗素浓度与放射学进展相关,但与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血沉、IL-6、IL-1β以及白细胞计数相关。另外,抵抗素与疾病活动度和关节破坏相关。RA患者滑液抵抗素水平较OA患者升高,提示炎症关节分泌抵抗素。

7 其他脂肪因子

7. 1 脂质运载蛋白-2( lipocalin-2,LCN2)

LCN2,也被称为siderocalin、24p3、uterocalin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是分离自中性粒细胞颗粒的25 k Da的糖蛋白,白色脂肪组织被认为是其主要来源。该脂肪因子结合小亲脂性物质,如类固醇和脂多糖,可诱导造血干细胞凋亡、转运脂肪酸、调节炎症以及平衡代谢。脂肪组织缺氧和肥胖等可诱导LCN2表达,然而,LCN2在肥胖相关疾病病理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血清LCN2浓度与代谢指数和炎症标志物相关。Jang等[46]首次提供了临床证据表明,血清LCN2浓度与肥胖及其相关的慢性炎症和代谢并发症密切相关。与非MS患者相比,MS患者血清LCN2水平升高,然而血清LCN2浓度与MS组成成分的数量无关,但他们建议血清LCN2可作为肥胖相关的代谢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预后有用的生物标记物。

LCN2表达于软骨细胞,IL-1β、瘦素、脂联素、内毒素和地塞米松调节LCN2表达。OA患者膝关节滑液富含MMP-9 /LCN2复合物,参与基质的降解。最近,Katano等[47]研究表明,RA患者滑液LCN2水平较OA患者显著升高,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上调中性粒细胞LCN2表达,随后诱导滑膜细胞一系列酶的表达,如组织蛋白酶D、过渡内质网ATPase和转谷氨酰胺2,从而促进滑膜细胞增殖和炎症细胞浸润。另外,脂质运载蛋白可调节免疫细胞募集至炎症部位。最后,一氧化氮能增强软骨细胞TLR-4介导的脂质运载蛋白的表达,提示存在反馈通路调节该脂肪因子的表达。

7. 2 Chemerin

Chemerin也被称为他扎罗汀诱导基因2或维甲酸受体应答2,是一种具 有趋化活 性的脂肪 因子。Chemerin是一种18 k Da的非活性前蛋白,能被翻译后的羧基末端片段激活,它通过与G蛋白偶联受体趋化因子样受体1结合而发挥作用。Chemerin与其受体主要表达于脂肪组织,另外,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也表达Chemerin受体,该脂肪因子参与免疫和代谢平衡。Chemerin表达与人BMI相关,在肥胖和2型糖尿病沙鼠脂肪组织中表达上调,IL-1β能诱导小鼠脂肪细胞Chemerin表达。Bozaoglu等[48]研究表明,血清Chemerin浓度与BMI、血清甘油三酯和高血压密切相关,Chemerin可能在肥胖和MS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可能作为其有用的生物标记物。另外,不伴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新发MS患者血清和皮下脂肪组 织Chemerin水平升高,提示Chemerin在MS早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软骨细胞表达Chemerin及其受体,IL-1β能增加Chemerin表达,重组Chemerin能增加人软骨细胞促炎细胞因子( TNF-α、IL-1β、IL-6和IL-8) 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1、MMP-2、MMP-3、MMP-8和MMP-13)表达。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关节炎症和细胞外基质降解,造成胶原蛋白和聚集蛋白聚糖结构破坏,导致OA和RA软骨不可逆性破坏。此外,OA和RA患者滑液能检测到Chemerin,且该脂肪因子血清浓度与OA疾病严重程度和RA疾病活动度相关。

7. 3 Omentin

Omentin是由先前发现的网膜脂肪组织分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k Da蛋白,为一种新型的Ca2 +依赖性凝集素,它高度并选择性表达于内脏脂肪组织,并通过增加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而调节胰岛素作用。肥胖患者血清Omentin水平和脂肪组织Omentin基因表达降低,且与血清脂联素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腰围、BMI和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新发MS患者血清 和皮下脂 肪组织Omentin水平降低。Senolt等[49]研究发现,与OA患者相比,RA患者滑液Omentin水平降低,提示该脂肪因子可能参与OA的病理生理。

8 结论

脂肪细胞因子 第7篇

1 脂联素

1.1 人体脂联素水平与炎性因子的关系:肥胖患者往往伴有低脂联素血症, 并且低脂联素血症与肥胖并发症系系相关[2]。研究发现, 肥胖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IL-6、TNF-α水平与血浆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 并且C-反应蛋白转录水平与脂联素m RNA水平呈负相关。因此, 脂联素和炎性介质的相互作用可能有助于降低肥胖并发症的发生。

1.2 脂联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1.2.1 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表明, 脂联素可以明显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其主要机制有:①抑制NF-κB信号通路从而减少LPS诱导巨噬细胞TNF-α的分泌[3]。②减少人类单核细胞源巨噬细胞表面清道夫A受体 (SR-A) 的表达以及阻止泡沫细胞的形成。③脂联素通过抑制巨噬细胞中T淋巴细胞诱导物从而减少CD4+T淋巴细胞向粥样斑块中的渗透[4]。④抑制血管内皮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VCAM-1) 和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1) 的生成。

1.2.2 脂联素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动物研究显示, 脂联素可以明显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的凋亡以及TNF-α的产生。脂联素也可以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 其机制可能是促进鞘氨醇-1磷酸盐产生[5]。

1.3 脂联素对巨噬细胞的作用:肥胖状态下, 脂肪组织更倾向于表达M1型巨噬细胞从而加剧了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 而M2型巨噬细胞可以发挥抗炎作用、维持代谢稳态。脂联素不仅可以抑制髓单核母细胞的生长以及巨噬细胞的成熟, 而且脂联素也可以将具有致炎活性的M1型巨噬细胞转变为具有抗炎活性的M2型[6]。综上所述, 脂联素可以直接作用于巨噬细胞来发挥其抗炎作用。

2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家族 (C1q/TNF-related protein family, CTRPs)

2.1 CTRP3:CTRP3主要由脂肪细胞合成, 并在肠系膜脂肪组织分泌。CTRP3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和脂肪细胞LPS刺激产生的趋化因子的表达[7], 从而降低炎性反应, 保护心血管系统。动物研究显示, CTRP3可以通过促进血管再生和减少缺血心肌细胞的凋亡来改善小鼠缺血后心功能损伤及心肌重塑[8]。

2.2 CTRP6:CTRP6在脂肪组织中广泛表达。CTRP6可以通过p42/44MAPK依赖的信号途径增加人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中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8]。

2.3 CTRP9:研究显示, CTRP9可刺激AMPK和Akt发生磷酸化, 促进胰岛素介导的糖摄取、提高骨骼肌细胞脂肪酸氧化[9]。因此, CTRP9可能通过AMPK途径防止肥胖相关代谢紊乱的发生。

CTRP9在心血管保护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活Adipo R1/AMPK/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 NOS) 途径, 促进主动脉环的血管舒张。CTRP9也可以通过减弱氧化应激, 减少糖尿病小鼠缺血再灌注后的心梗面积以及心肌细胞凋亡, 改善心功能[10]。

3 结语

致炎和抗炎脂肪因子的失衡是导致肥胖相关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因此, 对于抗炎脂肪因子的研究和应用将会成为多种肥胖相关并发症的潜在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Kelly T, Yang W, Chen CS, et al.Global burden of obesity in 2005 and projections to 2030[J].Int J Obes (Lond) , 2008, 32 (9) :1431-1437.

[2]Kumada M, Kihara S, Sumitsuji S, et al.Association of hypoadiponectinemia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men[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3, 23 (1) :85-89.

[3]Yamaguchi N, Argueta JG, Masuhiro Y, et al.Adiponectin inhibits Toll-like receptor family-induced signaling[J].FEBS Lett, 2005, 579 (30) :6821-6826.

[4]达娃次仁, 赵锋, 齐永芬, 等.脂联素及其受体在吡格列酮抑制Apo 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9, 41 (2) :174-178.

[5]Holland WL, Miller RA, Wang ZV, et al.Receptor-mediated activation of ceramidase activity initiates the pleiotropic actions of adiponectin[J].Nat Med, 2011, 17 (1) :55-63.

[6]Ohashi K, Parker JL, Ouchi N, et al.Adiponectin promotes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toward an anti-inflammatory phenotype[J].J Biol Chem, 2010, 285 (9) :6153-6160.

[7]Peterson JM, Wei Z, Wong GW.C1q/TNF-related protein-3 (CTRP3) , a novel adipokine that regulates hepatic glucose output[J].J Biol Chem, 2010, 285 (51) :39691-39701.

[8]刘珠慧, 陆林, 沈卫峰.CTRP蛋白家族与动脉粥样硬化[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3, 40 (2) :85-87.

[9]胡梦蝶, 曹世平.新脂肪细胞因子CTRP9的研究进展[J].心脏杂志, 2014, 24 (1) :94-96.

脂肪细胞因子 第8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和主要试剂

雌性SD大鼠60只,体重200~250 g,实验动物均由广东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Prospecbio公司),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Prospecbio公司),兔抗鼠FⅧ多克隆抗体(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SABC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分组

健康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1)生理盐水对照组:自体移植脂肪颗粒中加入2.0 m L生理盐水;(2)表皮生长因子(EGF)组:自体移植脂肪颗粒中加入1.0mL EGF(20ng/mL)和1.0 m L生理盐水;(3)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组:自体移植脂肪颗粒中加入1.0 m L HGF(20 ng/mL)和1.0 m L生理盐水。(4)联合组:自体移植脂肪颗粒中同时加入1.0 m L EGF(20ng/m L)和1.0m L HGF(20 ng/mL)。

1.2.2 实验步骤

所有大鼠术前禁食12 h,4%的水合氯醛(1 m L/100 g)行腹腔注射麻醉。动物麻醉后背部及下腹部脱毛、消毒、铺巾。耻骨联合上1 cm切口打开腹腔,分别夹出两侧输卵管旁脂肪,切取测量1m L脂肪。放入生理盐水中彻底清洗后,用显微外科剪将脂肪组织切成4~6 mm小颗粒状,分别与2 m L生理盐水,1 m L 20 ng/mL的EGF+1.0 m L生理盐水,1 m L 20 ng/mL的HGF+1.0 m L生理盐水、1 m L20 ng/mL的HGF+1 m L 20 ng/mL的EGF混匀。背部脱毛消毒,距脊柱旁开1 cm处作一皮肤切口,皮肤肉膜下分离,形成直径1.5 cm的圆形腔隙,小纱块止血,将处理后的颗粒脂肪混合液置入皮下腔隙内,切口缝合。术后室温下分笼标准混合饲料喂养。

1.2.3 取材与标本处理

分别于术后7﹑14和28 d取各组5只大鼠,取出脂肪移植体并测量脂肪剩余体积,10%甲醛液固定,常规制作石蜡切片,每个标本切片5张,厚4μm,1张作HE染色,4张作免疫组化染色。

1.2.4 指标观察

(1)术后7﹑14和28 d取材,标本用微刻度试管测量其剩余的体积;(2)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3)每张免疫组化切片分别在周边区和中央区各选4个高倍(×400)视野,每个视野中进行微血管计数。参照Weidner计数方法计算出每mm2面积内微血管的量即血管密度,然后求其均值。凡是染成棕黄色单个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簇均作为一个血管计数,管腔大于8个红细胞大小、带有较厚肌层的血管均不纳入计数。

1.3 统计学处理

结果以表示,用SPSS11.5医学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ANOVA),并用LSD法检测组间差异,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光镜下移植体形态观

标本行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移植体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各组移植体病理切片组织学特征相似:所有标本均有纤维组织包膜和纤维间隔,附近内部区域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健康脂肪细胞周围常有小血管穿过。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的区别可发现:对照组移植体纤维化明显,脂肪组织存活量少,脂肪细胞大小不均,部分脂肪细胞坏死融合,形成较大空泡,新生血管少,移植体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图1);实验组移植脂肪组织存活量大,存活的脂肪细胞分化成熟,大小均一,纤维组织间隔少,淋巴细胞浸润轻,包膜表面及移植物内部有较多血管出现(图2~4)。

2.2 微血管形态观察及各组血管密度比较

免疫组化染色后血管呈棕黄色,切片背景清晰,微血管形态不规则,管腔由染成棕黄色的内皮细胞围成,腔内可见红细胞,部分血管无管腔,呈条索状,有的只见到单个或成团的内皮细胞。对照组新生血管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移植体外周(图5)。各实验组新生血管数量较多,移植体外周和中央部均可见较多量新生血管形成,外周为新生血管生长“热点”(图6~8)。对术后第7﹑14和28天脂肪移植体微血管进行定量研究显示,各实验组移植体新生血管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新生血管密度高于EGF组和HGF组(P<0.05)。HGF组的新生血管密度高于EGF组(P<0.05),见表1。

2.3 移植体存活情况

移植体取出后测量其存活体积,进行定量研究显示:各组之间脂肪存活体积在术后第7天无明显差别(P>0.05),而14 d以后,各实验组脂肪存活体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脂肪存活体积高于EGF组和HGF组(P<0.05),HGF组脂肪存活体积高于EGF组(P<0.05),见表2。

注:1)同一时间段,各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0.05;2)同一时间段,各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0.01;3)各组与EGF组比较,P<0.01;4)各组与HGF组比较,P<0.05

注:术后第7天,各组之间脂肪移植体存活体积无明显差别,P>0.05;1)术后14 d以后,各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2)术后14 d以后,各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3)各组与EGF组比较,P<0.05;4)各组与HGF组比较,P<0.05。

3 讨论

关于植入体内的脂肪颗粒的转归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植入的脂肪根本不能成活,所获得的临床效果是组织纤维化的结果[1];二是植入的脂肪如果有充分的血供,可以成活并长期存在[2]。这两种观点的关键,是植入的脂肪组织是否变成宿主的新脂肪细胞,或移植体中是否存在前脂肪细胞(Adipocyte precursor cells)。前脂肪细胞理论认为脂肪组织中含有一种类似成纤维细胞样的间充质细胞,它的体积较小,为低分化细胞,对创伤和缺氧的耐受力比成熟脂肪细胞好。含有结缔组织基质的脂肪组织移植后,成熟脂肪细胞因缺氧和营养不足而坏死,或释放脂质,分化成前脂肪细胞。当血供充足时,前脂肪细胞又吸收合成脂质,反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3]。本实验在移植术后不同时间段取材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移植体组织形态学时发现:对照组及各实验组的部分切片中均可见脂肪移植体内存在着散在的健康脂肪细胞,脂肪细胞大小一致,排列整齐紧密,胞核位于边缘,无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无胶原纤维生成。这些脂肪移植体内健康正常的脂肪组织有力地支持脂肪细胞存活理论。

EGF组的移植脂肪新生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存活量明显较对照组多(P<0.05)。证实局部应用EGF可以促进脂肪移植体血管形成,提高移植脂肪成活率。可能的机制:(1)促进血管新生,使血流增加,缩短脂肪移植体缺血缺氧期。(2)EGF对血管内皮细胞有趋化作用,使其向移植物内移动,并促进上述细胞的增殖[4],促进脂肪移植体与受区创面之间新生血管的形成。(3)EGF能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分化[5],使前脂肪细胞向着成熟的脂肪细胞方向分化、增殖,增加了脂肪的体积,从而部分弥补因受损而被吸收的脂肪。(4)EGF增加前列素的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对血管的形成和吻合有强大的促进作用[6],还能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分化[7],从而部分弥补因受损而被吸收的脂肪。

HGF组移植脂肪新生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P<0.01),HGF组脂肪组织存活量明显较对照组多(P<0.01)。证实局部应用EGF可以促进脂肪移植体血管形成,提高移植脂肪成活率。可能的机制:(1)HGF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缩短脂肪移植体缺血缺氧期。(2)HGF能抑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减少血管的损失,保证组织的血供。(3)HGF通过促进内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8],间接促进血管的生成。(4)HGF具有分解胶原能力,可抑制组织纤维化。

联合组移植颗粒脂肪中微血管密度高于EGF组(P<0.01)和HGF组(P<0.05),组织存活体积大于EGF组(P<0.05)和HGF组(P<0.05),说明EGF和HGF具有协同作用。协同机制可能是:(1)EGF与HGF相互加强彼此的血管生成活性,对血管内皮细胞的DNA合成有相互加强作用。曾有关于HGF与EGF对细胞DNA合成有相互加强作用的报道[9]。(2)EGF与HGF作用于血管生成的不同环节,HGF早期促进大量原始血管网形成,而EGF在后期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形成成熟的血管管腔,这有助于向供区提供及时、充足的血供,减少移植脂肪坏死、吸收。

EGF和HGF的最佳有效剂量决定于移植脂肪的组织量。笔者在参考国内外相关实验研究[10,11]的基础上,在1 m L脂肪颗粒中分别应用1 m L EGF(20 ng/mL)和1mL HGF(20 ng/mL),证明可以起到加快移植体血供的重建、提高移植脂肪组织成活率的效果。本实验在HGF和EGF的最佳浓度、最佳剂量、给药的最佳时机、浸泡的最适时间、与其他细胞因子的协同作用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以上的问题逐渐被解决,HGF和EGF在颗粒脂肪移植的实验和临床应用中将日趋广泛。

参考文献

[1]BARAN CN,CELEBIOGLU S,SENSOZ O.The behavior of fatgrafts in recipient areas with enhanced vascularity[J].Plast Re-constr Surg,2002,109(5):1646-1651.

[2]GUERREROSANTOS J,MENDOZA AG,MASMELA Y.Long-term survival of free fat grafts in muscle:an experimentalstudy in rats[J].Aesth Plast Surg,1996,20(5):403-408.

[3]AUGUSTIN HG,BREIER G.Angiogenesis:molecular mechanismsand functional interactions[J].Thromb Haemost,2003,89(1):190-197.

[4]BENNETF N T,SKCHUTZ G S.Growth factors and woundhealing:B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growth factors and their re-ceptors[J].Am J Surg,1993,165(6):728-737.

[5]SATO K,NAKANISHI N,MITSUMOTO M.Culture conditionsupporting adipocyte conversion of stromal-vascular cells frombovine intramuscullar adipocyte tissues[J].Journal of VeterinaryMedical Science,1996,58(2):1073-1078.

[6]DIAZ-F LO RES L,GUTIERREZ R,V ALLADARES F,et al.Intense vascular sp routing from rat femoral vein induced byprostaglandinsE1 and E2[J].Anat Rec,1994,238(1):68-76.

[7]VASSAUX G,GAILLARD D,A ILHAUD G,et al.Prostacyclinis a specific effector of adipose cell differentiation.Its dual roleas a cAMP2 and Ca2+-elevating agent[J].J Biol Chem,1992,267(16):11092-11097.

[8]TOMITA N,MORISHITA R,TANIYAMA Y,et a1.Angiogenicproperty o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is dependent on upregulationof essent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for angiogenesis,ets-1[J].Circula-tion,2003,107(10):1411-1417.

[9]MICHALOPOULOS GK,ZAMEGAR R.Hepatocyte growth factor[J].Hepatology,1992,15(2):149-155.

[10]JAYASANKAR V,WOO Y J,PIROLLI T J,et al.Induction ofangiogenesis and inhibition of apoptosis by Hepatocyte growthfactor effectively treats post ischemia heart failure[J].Card Surg,2005,20(1):93-101.

阴囊脂肪母细胞瘤1例 第9篇

患儿13岁, 因发现左侧睾丸肿大6个月余而入院。查体左侧睾丸肿大, 质中, 表面光滑, 无红肿, 有轻度压痛, 两侧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 全身也无其他阳性发现。遂行肿物单纯切除术。术中见左阴囊内睾丸内侧有一肿物, 与睾丸及精索无联系, 包膜完整, 表面光滑, 大小3 cm×3 cm×2 cm。

病理检查: (1) 大体所见:淡黄色卵圆形结节1枚, 大小3 cm×3 cm×2 cm, 包膜完整, 切面淡黄色, 稍发白, 实性, 质中, 分叶状。 (2) 镜下所见:肿瘤组织有脂肪母细胞及成熟脂肪细胞组成。脂肪母细胞形态多样, 有梭形、星形、泡沫样瘤细胞, 排列紧密, 弥漫片状分布, 或呈巢状分布, 瘤细胞巢之间有纤细纤维组织, 将肿瘤细胞分成许多小叶状结构, 其间有较为丰富的毛细血管 (见图1、2) 。特殊染色:新鲜标本冰冻切片, 苏丹漂浮法染色, 胞质内空泡见红色小滴。免疫组化染色:Vim阳性, NSE、S-100散在阳性, 其他如CK、NF、SMA等阴性 (见图3、4) 。

病理诊断: (左侧) 阴囊内脂肪母细胞瘤。

2 讨论

脂肪母细胞瘤是一种良性的少见脂肪细胞来源肿瘤, 仅见于婴儿和年幼儿童, 又称为胎儿脂肪瘤、胎儿脂肪肿瘤、胎儿细胞脂肪瘤、胚胎性脂肪瘤、先天性脂肪瘤样肿瘤、儿童脂肪母细胞瘤。认识这一肿瘤十分重要, 因为脂肪母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属良性, 应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其发生机理尚不明, 多数病理学家认为, 可能来自一种特殊的幼稚间叶细胞, 具有分化为脂肪细胞的潜能[1]。临床特征:此瘤多发生于3~11岁之间的儿童, 多发生与四肢, 其次见于颈、面颊部、躯干、腹膜后[2,3], 国内李洪波等还报道过1例发生于心脏的脂肪母细胞瘤[4], 发生于阴囊比较罕见, 国内刘奎等报道过1例[5]。鉴别诊断上主要与黏液性脂肪肉瘤鉴别: (1) 脂肪母细胞瘤发生于婴儿和幼小儿, 而黏液脂肪肉瘤的发病高峰为20~60岁; (2) 形态学上鉴别点:黏液脂肪肉瘤比脂肪母细胞瘤小叶结构不明显, 纤维间隔不完全, 成熟脂肪细胞集中于小叶边缘, 脂肪母细胞瘤成熟脂肪细胞集中于小叶中央, 黏液湖更丰富;黏液性脂肪肉瘤有灶性核异型、多形性及异常核分裂, 脂肪母细胞瘤则无。脂肪母细胞瘤分化好, 核分裂很少, 分化上属于良性肿瘤, 虽有复发报道, 但从不发生转移, 单纯性手术切除可以完全治愈。

参考文献

[1]张忠德, 奚政君, 吴湘如, 等.脂肪母细胞瘤44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试验病理学杂志, 2003, 19 (2) :125-127.[1]ZHANG ZD, XI ZJ, WU XR, et al.Lipoblastoma:a clinico-pathologic analysis of 44 cases[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2003, 19 (2) :125-127.Chinese

[2]胡兴荣.儿童脂肪母细胞瘤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 2007, 2 (3) :186-187.[2]HU XR.A clinical analysis of 5 cases of infant lipoblastoma[J].China Medicine, 2007, 2 (3) :186-187.Chinese

[3]程林, 张文同, 庄岩.脂肪母细胞瘤2例[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6, 27 (7) :367.

[4]CHEN L, ZHANG WT, ZHUANG Y.Two cases of lipoblastoma[J].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2006, 27 (7) :367.Chi-nese

[5]李洪波, 杨杰先, 吴春, 等.心脏脂肪母细胞瘤1例[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8, 29 (5) :280.[5]LI HB, YANG JX, WU C, et al.a case of lipoblastoma of heart[J].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2008, 29 (5) :280.Chi-nese

脂肪细胞因子 第10篇

资料与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患者80例, 全部为女性, 年龄21~39岁, 平均27.2岁, 以上患者中进行隆臀术13例, 进行湿性CAL隆乳术13例, 进行隆乳假体取出后立即隆乳术12例, 进行美容性面部年轻化丰面术15例, 进行半面软组织萎缩症矫治13例、进行全面部皮下组织萎缩症丰面治疗的患14例。上述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术后进行拍照, 测量臀围、胸围等, 彩超不定期或定期成像随访;患者中有5例隆乳术和12例隆臀术术后采用定期随访MRI成像, 客观记录并加以分析。

手术方法:采用人工注射器, 使用手术肿胀液, 注射过程中维持力度, 以避免压力过大, 过快, 过高, 使用注射器吸脂方法。使用螺口注射器一次性注射20 m L, 并在吸脂时采取无创的吸脂针, 每次完成吸脂后, 将注射器自然悬浮, 注射器内的脂肪颗粒的水分排出, 并将脂肪中的悬浮颗粒使用生理盐水洗涤, 注射器中脂肪中的油粒脂肪不排除。不通过离心将浓缩纯化颗粒脂肪和干细胞进行分离提纯, 将注射器中的混合填充物排除, 采取直接填充移植。在对患者对受区进行注射前, 采取局部浸润麻醉, 需要确保层次组织的疏松, 不出现创伤的分离、膨胀。湿性CAL填充物的需要量决定了注射溶胀溶液的剂量。多平面、多点、无创钝针线状。单点微量 (0.8 m L) 边退针边注射。颗粒脂肪以及干细胞“粒子”都被定在植体床内, 在隆乳的过程中, 注入100 m L的剂量, 在隆臀的过程中, 则需要在每侧注入300 m L的剂量。当进行肌内注射时, 它可分为多层注射, 以便减少损害, 同时还能保证血液的流动状态。在对患者受区进行处理后, 凹陷湿性CAL, 它主要是在肌肉进行分层注入, 减少损害, 保证这血液的流动状态, 湿性CAL在面部, 主要用于全面肌肉的深部注射移植, 在手术完成后, 由于填充充分, 会造成肿胀, 可以采取热敷理疗或者采取间歇性冰敷能迅速恢复正常。

结果

80例患者术后均没有出现感染、血肿、硬结、坏死、钙化、过度吸脂、肿胀液残留中毒等并发症的产生, 患者对外观也很满意。上述所有患者都是单次注射移植, 没有实施多次注射, 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经随访发现, 患者手术后, 使用MRI进行检查, 很容易分辨出坏死脂肪, 发生率低于1%。

讨论

近年来, 通过相关文献比较、研究发现, 在体外分离以及没有分离的新鲜原代SVF和ADSCs在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填充方面具有同等效力, 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同时还要避免过滤、体外净化、分离、离心、提取ADSCs和新鲜SVF有可能对细胞带来的损伤、突变以及肿瘤化等。这些临床安全性尚未完全解决, 仍处于探索细胞移植的阶段, 湿CAL良好的长期影响取决于选定供区选择、取脂技术、取脂方式、移植方法、处理过程、受区条件、ADSCs辅助和新鲜原代SVF, 在护理的方面, 湿标准CAL完整的标准操作程序术后早期改善, 医生是处理脂肪和AG体外治疗和注射技术的关键因素, AG早期血运重建血供以及受区血运状况是AG的成活率决定性的因素影响, 但湿性CAL长期临床效果和患者体质、健康状况、年龄等具体条件有关, 湿性CAL成活的脂肪细胞数会跟随人体的全身疾患、人体衰老以及人体处于亚健康等因素而出现萎缩甚至凋零, 同时还会随着自然体内脂肪的增加而减少, 如果身体的变瘦则会降低。体弱、年老以及处于亚健康的患者对湿性CAL应禁忌, 严格选择湿性CAL临床适应证是必要的, 对湿性CAL长期临床效果受损的患者, 可针对患者的实际需求选择重复注射。对年轻健康的患者, 一般进行一次湿性CAL注射即可。有5~8年的时间间隔, 视患者的实际情况也可以重复湿性CAL。目前, 我们首选湿性CAL具有充分的理由, 使其获得在未来脂肪整形领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近年来, AG组织和湿性CAL作为一种微创技术, 自体组织脂肪注塑填充材料, 引起了爱美者, 尤其是爱美女士们的高度关注。湿性CAL是一种非常严肃的临床软组织注射填充脂肪整形技术, 具有广阔前景, 必须从精细移植工具、供区脂肪特质、临床精细技术方法、移植时相以及AG处理等方面做出比较系统的分析和系统论述, 使得爱美人士能够不受违反伦理违规和误导性的医疗服务, 避免出现不健康的心理。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 所有类型的人造软组织替代品多多少少都会对人造成一些不适感及并发症。价格昂贵的产品注射填充材料临床效果不一定好, 要积极倡导尽量使用合理、合法、合情、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安全、可靠AG组织以及湿性CAL临床技术注射填充材料;湿性CAL凭借其出色的临床效果证明是切实有效的、成熟的临床移植AG主流操作。但湿性CAL仍需进一步长期的临床实践, 比较中立、客观、冷静地处理临床并发症和获得长期效果的证据, 湿性CAL最终目标是能真正实现最有效, 最安全, 风险最小, 最低的并发症临床脂肪雕塑技术, 以科学、高效、安全、社会公德为指导进行临床研究, 保护了患者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并充分保障健康和安全。

总之, 湿性脂肪干细胞与自体脂肪注射移植技术相结合, 可以一次性完成操作, 操作简单、安全、快速、经济、不易引起并发症, 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可作为自体脂肪颗粒填充移植手术注射量和治疗技术的首要选择。

摘要:目的:探讨湿性脂肪干细胞辅助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术的有效性。方法: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吸脂20 m L, 使其自然悬浮, 将注射器下层水分排出, 对颗粒脂肪进行注射移植, 对注射完成后出现的损伤、血运以及操作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开展术后随访, 80例患者术后均没有出现并发症, 对外观很满意。患者手术后脂肪坏死发生率低于1%。结论:湿性脂肪干细胞与自体脂肪注射移植技术相结合, 可以一次性完成操作, 操作简单、安全、快速、经济、不易引起并发症。

关键词:干细胞,血管基质层片段细胞,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术

参考文献

[1]刘乃军, 王艳.湿性脂肪干细胞辅助自体脂肪移植术的临床研究[G].第十一届上海国际整形美容外科会议论文集, 2012, 4:117-118.

[2]付冰川, 高建华, 鲁峰, 等.新鲜分离的脂肪SVF细胞促进脂肪移植存活的实验研究[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0, 26 (4) :289-294.

上一篇:企业人才下一篇:三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