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五范文

2024-05-11

三三五范文(精选7篇)

三三五 第1篇

一是实现三个转变, 增强学习主动性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必须打破旧的传统观念, 确立先进的学习理念, 依靠灵魂的驱动, 形成党员人人关心、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为了引导广大党员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职工群众共同学习。大力倡导“观念创新、岗位成才、终身学习、自我超越”的学习理念, 围绕这一核心理念, 相继提出了“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矛盾和问题就是创新点”、“开展研究式工作”等一系列启发党员自主学习、引导党员全面创新的新理念。并通过开展大讨论、研讨会、上党课等多种形式, 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内在学习动力, 使广大党员深刻认识到, 学习是为未来而“投资”, 为建功而“给力”, 为发展而“储蓄”, 只有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才能以学习之常新求能力之常青, 在广大党员中形成了“转思想、提素质、强本领、促发展”的思想共振局面, 实现了由“被动学”向“主动学”、由“短期学”向“常态学”、由“个人学”向“团队学”的提升转变。

二是区分三个层面, 注重学习针对性

科学规范的学习制度是促进和保障党员干部学习的重要条件, 也是衡量一个党组织是不是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标准。协庄煤矿分党委中心组、基层党支部、广大党员三个层次, 完善学习机制, 实施立体创建, 有针对性的提高了学习重点。

1、在党委中心组层面。建立述学评学制度。述学评学制度要求党委中心组成员每季度向矿党政联席会议述学, 由党委书记、矿长对中心组成员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肯定成绩, 指出不足, 促进学习;建立专题调研制度。专题调研制度要求中心组成员围绕制约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 选定一批季度、年度调研课题, 以课题牵引促进工作创新, 做到“带着问题下去、找到原因上来, 带着课题下去、形成思路上来”, 以课题牵引促进工作。

2、在基层党支部层面。建立优秀党课评比制度。党课评比每半年开展一次, 党群工作部成立评审小组, 对党总支、支部书记授课水平进行打分评选, 对优胜者进行奖励, 收到了以赛促学的良好效果。建立工作写实制度。为了做到“一线问题及时掌握、重点困难创新解决”, 该矿创新实施党员“现场写实”制度, 定期组织机关部室和各生产单位党员干部, 深入井下一线对各生产单位的成本控制、岗位经营、生产工艺、劳动组织、生产效率和考核分配等方面进行现场盯班写实, 听取一线职工好的意见和建议, 修正了经营管理中的差错, 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科学经济开采, 提高了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建立学习反思制度。由各基层支部、党小组每月组织成员召开一次“学习-反思-提升”会, 每名成员都要系统总结学习经验, 反思学习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找出问题的症结, 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 达到学习交流、互促共进的目的。

3、在广大党员层面。建立党员全员考试制度。党员考试分矿、专业、区队、班组四个层次, 层层开展业务考试和技术比武, 强化了广大党员理论和业务技能的提升;建立党员学习晋级制度。学习晋级制度通过建立党员学习晋级信息库, 分学历晋级、职称晋级、技能晋级三条提升线, 激励党员晋级提档, 全面提升了党员素质。建立评先树优制度。建立健全评选标准, 完善评选程序, 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学习型党支部”、“学习型管理人员”、“学习型党员”等先进集体和个人, 提高广大党员学习创新的积极性。

三是构建三个平台, 实现学习多样性

1、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建立了恳谈会、走访谈心以及党支部书记、政工干部、党小组长例会制度;开展了情商训练、合理化建议征集、创新成果发布等活动;建成了业余党校教育辅导、有线电视传播、办公信息网三大学习交流网络, 形成了平等、开放、自由的学习交流平台。

2、搭建实践锻炼平台。把工作实践作为深化学习的第一课堂, 建立起人力资源部培训基地、天元公司实训基地;开展了“五项全能”比拼、管理者教练、岗位小课堂、现场工序安全模拟训练等富有特色的实践锻炼活动, 实现了学习与工作的有机融合。

3、搭建成长成才平台。为了让广大党员岗位成才、有位有为, 该矿实施“百名女工后备人才、千名优秀青工、万名高素质员工”的“百千万”人才培育工程, 为广大党员搭建成长成才平台。建立了党员人才库, 制定了“推优入党”、“推优荐才”“双推”工作机制。

四是实现五个给力, 保障学习实效性

学习是支撑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也是引领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 提升了党支部围绕中心发挥作用的能力, 提升了广大党员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本领, 为我矿的腾飞提供了“动力源”和“助推器”。一是提升了学习力。二是增强了创新力, 三是汇集凝聚力, 四是提高了安全力, 五是激活了发展力。

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 各级党组织的思想境界更宽阔、目标更加高远、思路更加清晰, 全矿党员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奋发进取、干事创业, 做到主业与非煤、安全与生产、经营与管理、科技与创新、稳定与和谐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摘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主要内容, 是党员干部学习理论, 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形式, 协庄煤矿通过开展“三三三五”学习模式, 深入开展了学习型党组织活动。

关键词:模式创新,推动,组织建设

参考文献

[1]周娟娟.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1 (04)

攸县一中“三三五”课堂模式 第2篇

攸县一中教科室

一、整体解读

“三”的内容包括:1、三课型。指每个学科结合各自学科的具体特点,设计出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个基本课型;2、“三步骤”。指每一堂课应该包括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延伸三个步骤(阶段);3、三环节。指课内探究过程要体现“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三个环节。

“五”的内容包括:1、总体设计五要求:一份学案三种课型三步骤三环节五要点。2、课堂教学五主张。“五主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练习为主线,以探究为主翼,以发展为主题”的理想课堂教学改革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发展。3、课堂操作五环节:即“学、展、点、练、延

二、详解五要点:

1.“学”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活动”就是学生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在学案导学的帮助下的自主学习活动。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具体的学习目标任务。学案要至少提前一天下发,学生根据学案,自主解读文本,初步学习,完成基础知识、基础题目,从总体上对文本有初步把握,完成基础性目标,从而为课堂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合作学习活动”是指以学案为路线图,对子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组际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问题解决的顺序依此是:自学解决――对子之间解决――小组内解决――班内解决――老师解决。

2.“展”即“展示交流,分享共赢”

展示分为小展示和大展示。小展示指的是在小组长组织下的组内展示,主要展示对子互学和小组内合学的成果,暴露出存在的问题,由学习组长负责将学习成果和暴露问题汇报给老师,便于老师掌握学情,安排班内大展示;大展示指的是在教师组织下的全班范围内展示。

通过展示交流可以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思维,并相互启发、沟通,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能力,在分享中实现共赢。课堂上教师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展示交流,形式要多种多样,教师注重适时、中肯的评价,学生要善于倾听他人的发言。学生自主学习中有疑惑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在班内形成“兵教兵”的浓厚学习氛围。过程中,教师要汇总交流展示中的问题,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点、易错点等,为下一步点拨做好准备。

3.“点”即“精讲点拨,点评升华”

所谓精讲,主要体现为教师抓住知识的关节点、关键点、易错点、疑惑点等,讲出知识的精华,讲得精彩。把握住了“这四点”就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全面开花,到处点火,则徒劳而无益。

原则上教师一节课最多讲15分钟,是指累加时间。

4.“练”即“有效训练,知识落实”

当堂训练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训练题组,并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班级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让学生在当堂检测中巩固自己的所学,找到知识的遗漏点,在矫正、总结中提升素质,实现“堂堂清”。

5、“延”即适当拓展,迁移延伸

迁移延伸是形成能力的关键,教师要适当设置延伸题,让学生在课堂或课外延伸拓展,提高整体素质。此处可布置课外作业。

三、“三三五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先学,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学,搞形式主义,而是在教师有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也就是要求老师明确学习任务、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

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自学展示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就先学后出现的共性的、预设的和生成的问题所进行的互动式的学习,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归纳、提高,由实践上升到理论。

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点难点的理解,由理论再回到实践。

2.板块式教学

解决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有效之策是实施“板块式教学”。“板块式教学”的理论依据是:以一种课堂活动方式代替另一种课堂活动方式,降低学生较长时间处于一种状态下的疲劳,尽最大限度减少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一讲到底是不科学的。

所谓“板块式教学”,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将课堂有机地分成3―5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板块”,每个“板块”确保有8至15分钟的时间。也可叫做“分步组合式教学”,比如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

3.三讲三不讲:

三讲:讲重点、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讲易漏点。三不讲:学生自主学习能学会的不讲,学生合作学习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会的不讲。

四、操作流程

(一)集体备课:

每个备课组成员带着自己事先备好课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备课,同级部同学科的老师根据自己备课的体会谈对该课的理解,观点,设计思路和方法等。特别是重难点如何突破,学生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掌握到什么程度,老师要作充分、全面的估计。备课组成员之间互评教案的成功与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预设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改思路。同时确定好授课人员。

(二)听评课:

下一次集体备课之前进行听、评课。备课组成员由一人执教公开课(同一备课组成员之间轮流执教),其他人听课,在整个听课过程中,看老师如何突破重难点,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度及对授课内容掌握的程度,集体备课的内容在课堂上是否得以体现。课后授课教师先谈课堂的得与失,提出改进的思路。然后小组成员评课,针对课堂的方方面面表达真实的想法,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建议,思考自己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其目的一是集体备课中注意的问题是否避免,重难点的突破方式运用是否到位,是否关注了学生?二是从听课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在上课时,哪些是成功的地方,我要与人共享;哪些是失败的地方,我该如何改进。在这种“讨论―上课―反思评价”中,给老师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观摩、学习机会,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指导督促。

成立由教研、教务处、年级管委会人员和学科带头人组成的课改办,分工到各备课组去指导,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还积极参与展示课和评课反思活动,与大家同摩同研。每个备课组的活动情况每月展示一次,由课改办成员为其打分纳入老师的考评。全体教师充分发挥教学主人翁精神,合作研讨,集中群体智慧,扬长避短,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特长,不断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四)评课要求

1、课堂模式:“学、展、点、练、延”五个环节有落实。

2、五环节时段分配:学(10-15分钟)、展(10-15分钟)、点(10分钟)、练(5-10)延(5-10分钟),根据实际需要,基本合理分配时间。

3、导学提纲:科学合理、具有较强引导性,难易梯度合适,与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练习紧密。

4、合作学习要求:学生真正能够全体动起来,参与学习,互帮互助学习,能过让优生从中提高自身表述能力、差生能够解决基本知识中的问题,达到共同提高(水涨船高的效应),忌走过场、忌图形式热闹。

5、检测练习:每课必有检测练习时量、梯度适宜,学生有效完成80%以上。

三三五 第3篇

我们的课堂虽然是学案导学教学方法,但学案仍是我们上课用到的工具,我们需要对学案进行二次开发,才能更好地利用学案,使它为课堂教学服务,所以想上好课仍在于精心备课.首先,备学生如何面对课堂上的“学生”,如何巧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呢?通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我感到备课中备学生是最重要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用系统方法分析预估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在预习学案的过程中不会的是什么,易错的是什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提出的问题是什么?进而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分析评价其结果的过程.其次,备教材,也就是整个课堂教学目的明确、主线要清晰,重点要突出、要淡化和避开次要的和难懂的,以使学生能集中精力,把主干内容掌握好,并能综合应用.最后,备时间,完成各个学习目标的时间应合理.所以一堂课下来评价的标准:一是教师是否完成教学目标;二是是否让学生最大效率掌握本节课知识;三是关注各个环节是否做到最优化.例如我上《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这节复习课,围绕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结合对学生预习情况的估计做出如下课堂设计:

学习目标:

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2.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

3.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4.熟悉公式的结构及角的结构,能灵活应运公式.

重點与难点:

重点:公式间的推导及联系

难点:公式正用,逆用,变用

教学过程:

第一,让学生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因为学生预习了,推导不是问题,那我就会设计问题:

C(α-β)为什么和向量的数量积建立起关系,如何确立关系?

第二,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再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公式,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差角公式:sin(α-β)=cos[(■+β)-α] tan(α-β)=■

和角公式:sin(α+β)、cos(α+β)、tan(α+β),以-β代替差角公式中的β.

二倍角公式:sin2α、cos2α、tan2α.让和角公式β=α.

第三,熟悉公式的结构(正用、逆用、和变形结构)并通过求值、求角两例题体会公式正用中对角的结构的关注.

辅助角公式:asinθ+bcosθ=____________;

(当■是什么数时,配角为特殊角?它是通过上述哪个公式推导出来的呢?)

降幂公式:

sin2α=___________;cos2α=______________;

tanα+tanβ=________;1+tanαtanβ=_____;

1+cos2α=__________;1-cos2α=______;

1+sin2α=__________;1-sin2α=__________.

例1.(1)已知tan(α+β)=■,tan(β-■)=■,求tan(α+■)的值.

分析:求值题体会角的结构:如何把要求的角α+■用已知角α+β和β-■表示?目的转化成两已知角的和或差或二倍的关系,进而体现和差角公式和二倍角公式的正用.

(2)已知tan(α-β)=■,tanβ=■,α,β∈(0,π),求角2α-β的值.

分析:求角题转化求值题,需要确定2α-β角的范围,求值后需要2α-β角的范围.所以如何压缩2α-β的范围成为这节课的难点.

最后,结合课前对预习情况的检查确定某一位学生做好课堂小结.

一节课备下来,通过上课验证感觉还不错.只有精心备课才能对各知识点相当熟悉,游刃有余,才能在“三三五”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写好材料作文“三三五” 第4篇

一、审题“三清”

读懂材料(即审题),是写好材料作文的第一步。如果不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

1.看清材料,领会内容。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判断这段材料属于哪类材料作文,具体理解整体材料的内容,要把材料实实在在地读懂。

如有一道作文题的材料为:商店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商店里,一位女盲人这儿摸摸,那儿听听,像是要买什么东西。当得知这位女盲人想买一把雨伞后,小王就带她到卖雨具的柜台前,帮她选了一把伞。假设你就是小王,请你写一篇作文,叙述你是如何帮助这位女盲人的,以及如何向她说明雨伞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的。

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题目给的是“文章”类的材料,其主要内容是“帮女盲人买雨伞”。领会了内容,写作就能有的放矢了。

2.理清内容,提炼中心。这一环节是决定是否跑题的关键,提炼中心时要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如在上例“帮女盲人买雨伞”中,作文的主题确定为“热心为盲人服务”比较合适。如果立意为“盲人聪明”就有点不妥了。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式,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工夫。如同学们去秋游,途中发现一棵大树被风吹倒在路上,老师便要大家谈谈感想。

同学1:今天真倒霉,被大树拦住了去路,真不方便!

同学2:老天爷真厉害,既能造福于人,又能给人带来灾害。

同学3:这下可好了,砍柴不用爬高树了。站在地上就能砍这么多柴,真方便。

同学4:风为什么能作威作福?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还不能制服它。我们应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营造防风林带,最终战胜自然,并利用自然为我们服务!

同学5:少谈感想了,还是让我们一起动手,搬开大树,为车辆打开通道吧!

同是一件事,各人的想法都不同:同学1表现消沉;同学2态度中立;同学3只看到眼前方便;而同学4目光长远,有战胜自然的雄心壮志;同学5实实在在,造福他人。后两种待事态度值得称道。作文立意不也是如此吗?

3.读清要求,规范写作。读完材料,千万不能忽视“写作要求”。材料叙述后的要求需要细细阅读,如果有“根据材料”“结合材料”的文字,最好作文里要巧妙体现材料的内容或影子,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引材料”,但“引材料”时切忌生搬硬套,只能以此为线索进一步发挥。然后再看具体的写作要求,明确作文在拟题、文体、写法、字数等方面的限制,最后再规范地写作,决不能“越雷池一步”。

还是以“帮女盲人买雨伞”为例,这道题除了把握中心之外,还要注意“假设你就是小王,请你写……叙述你……”这些话,把原文的第三人称改为用第一人称叙述。介绍雨伞特点时,要想到对方是盲人,所有与视觉有关的部分(如雨伞的外观、形状、色彩、图案等等)不宜作为介绍内容。这样,才合乎作文要求。

二、构思“三扣”

1.扣住材料,明确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也是联系材料的主要纽带。习作中,主题最好与所给材料有直接联系,并且在作文各个部分(开头、中间、结尾)都有体现,所以在构思时“点题”的设计就尤其重要了。

比如一个作文题目所给的材料是:一只小狗衔来一块肉放在街沿去另找食物,可回转身发现猫叼起肉跑进油菜地,小狗非常生气。有一位小作者在结尾时采用想象手法,和小狗对话,安慰小狗:“嗨,就这丁点儿事啊!小黑,人家不就吃了一块肉吗?我希望你‘宰相肚里能撑船’哟!”文章的中心一下子显现了。

2.扣住主题,明确文章的重点。一篇习作,重点部分就是最集中体现文章主题的部分,对这一部分的描写要尽量丰富、形象,从而明确其在文章中的地位,进一步突出文章的主题。

如有个作文题所给的材料是,小明的爸爸准备出去打鸟,小明想劝阻爸爸。一位小作者就在文中详细地记下了自己如何劝阻爸爸打鸟的两部分语言:前部分采用迂回战术,问爸爸是否爱自己,为后文作铺垫;后一部分直接说服爸爸——鸟爸爸也爱鸟孩子,如果打死了鸟爸爸,鸟孩子怎么办呢?叙述生动具体,既扣住了“保护益鸟”的主题,又突出了“劝阻”这一重点。

3.扣住重心,明确文章的亮点。文章的亮点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它可以是全文的素材选择、情节构思,还可以是语言表达、修辞的运用等等。不管是哪个方面,都需要我们在突出主题的同时,把文章的亮点凸现出来,这样作文就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如一篇作文所给的材料是:生日那天,妈妈为你做了一碗荷包蛋。一位小作者回忆了自己生日里发生的事,便把主题定为“生日的感悟”。他在文中写了自己无视弟弟的馋眼,狼吞虎咽把荷包蛋吃个精光。饭后,爸爸悄悄地把他叫进房间,摸着他的头,轻声地对他说:“以后在桌上吃任何东西都要注意礼让,尤其是对比你小的人。”虽然爸爸的表情温和,看不出有一丝的责备,但他听了却面红耳赤,深深为自己刚才饭桌上的行为感到后悔和羞愧。我们一读便知,文章的亮点是听爸爸教导,为自己的行为而羞愧,这一亮点也有效地凸现了“感悟”这一重心。

三、写作“五个一”

一个靓丽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精练又吸引人的题目,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内容的集中体现。如《青蛙的哭诉》(拟人)、《诚信与虚伪》(对比)等,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让文题生动形象,锦上添花。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文章的开篇要显示出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新颖、别致的开篇往往是吸引人的最主要的亮点。

一句点明主旨的话:在具体的写作中,要时刻想到明确主题。因此,一篇文章中一句点明主旨的话是必不可少的。如《奇怪的“小摊主”》中,“从小女孩的言行中,我们看到了一颗金子般诚实的心。”简洁的一句话,明确了主题。

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结尾像是乐曲结束时的音符,越是回味无穷,越是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三三五六创新党校教学新模式 第5篇

——中共**县委党校的“三三五六”办学模式

近年来,为适应新形势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要求,**县委党校以干部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素质能力为目标,以开放互动为重点,以严明校风校纪为保障,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探索出了“三三五六”的党校教学新模式。

一、背景

**县位于****,辖**个乡镇、***个村、***个社区,幅员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人。**是……

总书记指出:党校的教育培训,必须聚焦重点中心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的不竭源泉。基于这个认识,**县委党校确立了三种途径察需求、三个环节把关口、五方联动共管理、六大载体转学风的“三三五六”办学模式,切实增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实现了教与学的双向互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达到了学用结合、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的培训效果。

二、做法

(一)三种途径察需求,做到分类设课

“两带来”(带来一个典型案例、带来一个需释疑解惑的问题)是党校对参训学员的新要求,也正是这个“两带来”让专职班主任*****经常在开班前忙得够呛,因为他要在对学员“两带来”材料认真分析整理后,梳理出学员所在地区、部门群众最关心的热

授课纪律,坚持“科学研究无禁区、党校讲课有纪律”的原则,要求党校教师必须与中央和省市县委保持一致,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必须对模糊认识进行引导,对错误言论进行批驳,绝不能随声附和。严把教学质量关。坚持学员评教制度,由学员对课程进行评价,学员的意见整理后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同时,每学期组织观摩优秀课程、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充分发挥名师的带教和促教作用。

(三)五方联动共管理,严明校风校纪

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临时党支部、学员所在单位五方联动,对学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学习环境风清气正。县纪委牵头成立监督执纪小组,每周定时或不定时地对学员就寝就餐、学习交流到位情况等进行至少2次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通报。情节严重或屡查屡犯者,及时上报反馈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和学员工作单位或责令其退学。县委组织部牵头成立学员管理小组,全程跟踪考核考察学员,将学员学习、生活和遵守《规定》等方面情况记入《学员鉴定表》,作为学员年度考核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椐。同时依据教学计划形成考核记录、日常管理记录并对培训班的整体纪律、学习态度、团队精神、培训效果等进行全方位评价。县委党校将学员守则和管理考核的相关规定编印至《培训指南》,开班第一课即学习传达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和中央、省、市、县关于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培训期间,党校纪检专员还向每个学员发送手机短信,明确纪律要求,进行廉政提醒。临时党支部负责建

1000字的心得体会,并选取范文编印成册。同时,在培训期间组织开展“读·得”沙龙活动,相互分享书中的精彩片段和读书感悟,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开展一次测试。培训结束时,学校根据培训内容统一命题,实行闭卷考试与开卷考查相结合、理论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统一的形式开展学员测试,考核成绩记入学员学习档案,一并装入学员个人档案。为确保学用结合,根据学员学习、考核情况评选出5名优秀学员,作为跟踪考察、提拔任用的重点对象。

三、启示

三三五 第6篇

机械工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是世界各国优先发展的科学领域之一, 目前全国机械专业在校本科生达200多万, 学生人数按专业排序名列前茅, 但学生按大规模的方式“生产”, “趋同”现象严重, 并且高校 (尤其是地方高校) 机械专业学生和学生培养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一个困境:一方面, 大学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找工作难, 找理想的工作更难;另一方面, 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其中的症结很多, 例如:教育与产业脱节, 办学定位不准, 课程设置不合理,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薄弱, 协作精神、协作能力不够等。

因此, 针对上述高校机械专业学生教育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研究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中涉及到的相关问题, 探索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培养大批机械专业创新人才不仅符合教育创新的需要, 也符合“科教兴国”和“建成创新型国家”战略实现的要求以及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培养什么样的人与怎样培养人, 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两个根本性的重大问题[1,2]。要解决好这上述两个问题涉及到: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培养途径等具体问题和环节[3,4,5,6,7,8]。

多年来, 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了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小组, 小组在广泛调研国内外高校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状况、认真听取教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 结合近年来学院在教学基地建设、专业建设、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成果, 对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

一、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研究小组认为, 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在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同时, 应该注意到能够彰显学生的个性, 办学重点也由原来的“趋同”向“特色化”方向发展。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应推行以工程为背景的教育理念, 形成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心的培养模式。

结合长江大学实际, 研究小组构建了“一二三三五”的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如下:

一个目标:即以提高创新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

二种结合: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实践教学与创新活动相结合。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理论教学不能脱离实际, 理论教学要体现实际,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根基, 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注重实践教学与创新活动的有机结合, 创新离不开实践, 实践是创新“活头源水”, 在实践中创新是创新的根本途径。

三项管理:即实行“按大类招生, 按需求分流, 按模块培养”。前三年按机械类进行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 重点是加强学生的外语、计算机等能力和数理基础、专业基础的培养, 第四年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学习成绩优秀的或有专长的学生按需求进行专业分流;专业分流后, 实行各专业统一管理, 各专业再按模块进行培养。

三大平台:以三维实体造型创新设计为载体的制图设计创新平台, 以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为载体的机械创新平台, 以及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载体的综合创新平台。

五字原则:即“厚、新、活、实、特”。“厚”, 是指课程设置基础扎实、内容广, 为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重加强专业基础教育;“新”, 是指教学内容新颖, 及时将国内外最新理论、应用研究成果纳入教学内容, 及时更新教材;“活”, 是指“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灵活多样, 课堂上下相结合, 校内校外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与创新相结合, 专业与特色相结合;“实”, 是指重视实践环节, 重视教学内容实用性;“特”, 是指人才培养的重点要从“趋同”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走有“石油特色化”发展道路。

二、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目标, 优化并形成了长江大学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计划。

在优化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计划时, 坚持以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为核心, 以建设一支观念新、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保障, 以实施教学、科研、工程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导向。人才培养方案采用模块式结构教学, 即把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和专业特色方向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是由统一进行的课程体系设置, 学科基础课按照学科门类所要求的公共基础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分专业主修与专业特色教育两个模块, 根据专业发展趋势和个性化要求而设置, 体现通识教育与专业特色教育相结合。专业特色方向模块增加教学计划的柔性, 给学生更多的选课的自主权。专业选修课中学生可以任意在各个专业的模块选择课程, 建立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个性化知识体系。公共基础课模块和专业基础课模块以保证人才培养规模的基本要求为目的, 课程保持相对稳定。选修课模块以提高学生专业兴趣、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的, 让学生有较多的自学与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 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平台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增加实践教学, 如开设综合实验、创新实验、先进加工技术实践、常用工程软件应用实践、专业特色创新实习等, 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机械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

由于学校多年来在硬件、软环境的改善以及创新教育经验成果的积累, 建设并不断完善了一批校内外实习基地。建成了以机械工程中心实验室、机械工程实训中心 (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和机电集成技术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 (湖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 为依托的校内实习基地, 建成了由东风汽车公司、石油第四机械厂、沙市钢管厂、江汉油田、江汉钻井公司和荆门炼油厂等组成的校外实习基地。

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依托, 结合机械类各专业特点, 坚持与石油相结合的特色, 不断改革和创新实践教学, 探索并形成了“三阶段阶梯式”工程训练教学体系、“三层次综合型”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三层次内外结合式”实习教学体系和“三载体竞赛式”创新实践平台, 为机械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三阶段阶梯式”工程训练教学体系

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 以机械工程训练中心和机械工程实验中心为基础, 构建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 由“机械基础训练、先进制造技术技能训练和综合机械创新训练”三阶段共12个模块组成的, 满足长江大学不同层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需求的, 贯穿石油特色的“三阶段阶梯式”工程训练教学体系。该体系涉及到机械基础知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石油设备、石油生产、创新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含机械、材料、电子、控制及自动化、液压等多个学科领域, 同时将具有石油特色的机械工程训练贯穿于全过程。

分层次、模块化、阶梯式的教学体系, 包含了多个大学生机械创新实践模块, 有利于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有利于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有利于提高实践训练水平,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三层次综合型”创新实验教学体系

在创新实验方面, 学院进行了积极探索, 积极开发创新实验项目, 并结合专业特点、学科发展方向和教师科研方向, 坚持石油特色之路, 突出实验的设计性、研究性和探索性以及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构建了由基础性创新实验、技术基础性创新实验和专业性创新实验组成的“三层次综合型”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由于很多实验项目是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方向提出的, 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实践效果很好。

3.“三层次内外结合式”实习教学体系

实习教学作为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学院历来十分重视。结合机械各专业的特点,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建设, 建成并不断完善了一批校内外实习基地, 形成了基础实习、生产实习和综合实习三个层次组成, 内外结合, 具有石油特色的“三层次内外结合式”实习教学体系。三个层次包括在机械工程实训中心和电工电子实习等校内基地为主进行的基础实习, 在东风汽车公司、石油第四机械厂、沙市钢管厂、江汉油田、江汉钻井公司和荆门炼油厂等校外基地进行的, 包括典型零部件和专业特色设备的制造装配工艺、工装、设备及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等内容的生产实习和综合实习。

通过多年的摸索实践, 实习基地建设得到了完善, 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校外聘请实习指导教师, 完善了的实习教学内容, 为机械专业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三载体竞赛式”创新实践平台

机械工程学院以机械工程中心实验室、机械工程实训中心和机电集成技术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为主要依托, 整合并不断深化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 搭建了以三维实体造型创新设计为载体的制图设计创新平台, 以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为载体的机械创新平台, 以及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载体综合创新平台, 形成了“三载体竞赛式”第二课堂创新实践平台。

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平台的搭建, 为机械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取得了丰硕的各级各类竞赛奖和专利产品等创新成果。

结合近年来机械工程学院在教学基地建设、专业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以及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取得了效果显著。学生知识结构明显改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增强, 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普遍提高;学生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全面开展, 创新作品不断增多, 专利、学术论文不断增多, 在国家级省级校级竞赛中成绩突出。近年来, 由于机械专业毕业生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突出, 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接受与好评,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编辑:颜关明]

摘要:以国家发展战略对机械专业创新人才需求为导向, 结合长江大学实际, 构建了“一二三三五”的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公共基础课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和专业特色方向模块的模块式结构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探索并形成了“三阶段阶梯式”工程训练教学体系、“三层次综合型”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三层次内外结合式”实习教学体系和“三载体竞赛式”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在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上, 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机械专业,创新能力,长江大学,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李培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1) :17-18.

[2]李培根.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之我见[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5) :20-21.

[3]罗佑新, 车晓毅, 廖德岗等.高校机械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要求的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 2008 (11) 134-136.

[4]王冬梅, 周俐军, 张士强.工科高校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8) :219-220.

[5]马廷奇, 史加翠.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 2011 (5) :104-107.

[6]陈晔, 徐晨.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 2011 (3) :104-107.

[7]曹剑辉, 陈启买, 周合兵, 等.构建创新体系, 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人才[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16) :155-157.

三三五 第7篇

在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的“三三五一”教学模式中, 目标引领三步骤是指出示学习目标、围绕目标教学、当堂目标检测;学案导学三功能是指导读、导思、导练;学习行为五体验, 指的是学生自己观察、学生自己思考、学生自己动手、学生自己表述、学生自己总结;自创一学习成果“一”:指让学生将平时学习中生成的思考感悟记录成随笔或扩展成论文, 或编成试题, 积累成册。

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中, “三三五一”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体现目标达成过程中的主要措施。

一、夯实基础知识的重要意义及途径

2015 年历史高考回归课本, 让师生倍感“接地气”, 这预示着基础知识的重要地位进一步突出。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建立在对知识的牢固掌握基础之上的, 抛开基础空谈能力无疑是空中楼阁。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的历史概念、基本史实、基本原理、历史线索脉络、阶段特征等。课标要求学生既要有宏观知识体系的架构, 又要清楚具体历史概念的内部结构。

“三三五一”课堂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学案导学充分发挥导读、导思、导练功能, 训练基础思维和学习素养, 学习行为五体验将观察、思考、动手、表述和总结的权利统统交给学生, 力图使之固化为他们的学习习惯, 并通过自创学习成果及时总结学习收获。

(一) 对历史时间的科学记忆

中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意识不强, 方法也不够科学。他们普遍反感“死记硬背”的方法, 觉得那是缺乏能力和智慧的表现。因此,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创造力, 在遵循科学记忆规律的前提下, 发明新的记忆方法, 克服单纯的背诵记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在老师的鼓励下, 学生多写多练。在“三三五一”高效历史课堂上, 不少学生有出色表现。例如, 一位同学发现近代中国史上以数字“7”结尾的年份发生的大事件的概率很大, 他总结出:

1917 毛泽东举办的湖南一师工人夜校正式开学

1927 北伐失败 “四一二事变”“七一五事变”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

1937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南京大屠杀淞沪、太原会战

1947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1957一五计划完成

1967 文革

这位同学是以十年为间隔, 还可以以五年或两年为间隔进行梳理。借此学生可以理顺历史纵向时序结构, 清晰简明地掌握课本中的大事, 对宏观知识体系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同时, 也有同学聚焦同一年份发生的大事。如:1953 年朝鲜战争结束、三大改造开始、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如此多事之年还有1956、1991、2001 等, 如此打破章节和专题, 构建基础知识网络, 是新课堂模式对学生的启发的结果, 有效弥补了学生知识的断层和漏洞。

班里还组织历史事件时间记忆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 利用一分钟时间, 以抢答的方式, 回答各种历史知识。例如“历史上的今天”, 以集体的力量来完成。答对最多的组获胜, 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 有效掌握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在历史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思维活动抽象概括而成, 以反映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掌握和运用历史概念是理性认识历史的起点, 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发祥地”。历史概念在学科能力中举足重轻, 是基本能力中的“基本”。

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里, 教师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系统培养, 往往忽略对历史概念教学的研究。教学中发现, 对历史概念掌握生疏的学生, 无法利用学科知识构建整体框架, 勾勒基本线索, 历史事件、人物、中外之间的联系更是难以建立起来。所以, 正确掌握和运用历史概念是理性认识历史的起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会根据遇到的问题自觉总结一些历史概念, 教师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一句概括式

1.分封制:周王室众星拱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

2.宗法制:根据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确定政治权利。

3.自然经济结构:小农经济和小手工业相结合。

这是“三三五一”课堂模式初期一位学生的总结。很显然, 这位同学精明扼要地概括了三个基本历史概念的核心特点, 以扫除头脑当中的模糊印象。但是很可惜, 他没有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例如, 第三个概念“小农经济和小手工业相结合”, 是指小农经济, 而非自然经济结构。虽然小农经济是属于自然经济的, 但是也有所区别, 不能将自然经济结构与小农经济和小手工业相结合直接划等号。随着此种模式的推进, 这位学生有了新的方法。

第二类:对比分析类

经过分析对比得出如下结论:

1.中国: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论, 崇尚“学而优则仕”, 知识用于维护皇权。

2.西方: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 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注重个性发展。

教师评价:通过对比中西方的两种制度的意义, 得出对文化观念和社会风气的深远影响。以此来巩固历史概念。此方法可以作为一个模板, 将古今中外的法律进行梳理归纳, 系统整合成为复习的重要资料。

二、错题分类汇总, 提升阅读分析能力

“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分析问题, 提炼观点, 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这是高考考试能力的基本要求。根据上述要求, 近年来在全国高考各种模式试卷的历史试题中, 考查考生信息提取能力的试题频繁出现。

为此教师首先分析学生在历史有效信息提取能力方面的缺陷, 对症下药。学生在做题方面存在的问题无非是以下两方面。

第一:提取信息不全面。包括浅尝辄止、一叶障目,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见表面、不见实质……

第二:信息不准确。只见主体、不及其余, 不能理解喻意, 不能排除无效信息……

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思维能力的欠缺和基础知识的不扎实。所以教师应特意训练每位学生的错题整理能力和课堂讲解能力。将错题解剖, 深入研究, 明确写下错因, 思考解决方略, 老师加以点拨。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有鞭辟入里的精彩见解, 赢得学生的掌声;还有的学生在错题本上呈现有理有据的分析。现在摘取一部分加以点评。

(一) 审题能力的培养

1852年, 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 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而在此之前, 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8题)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自主分析错因]:没有看清题, 忽略“无用的”这一重要关键词。根据以往经验, 中国土布被淘汰, 主要因为洋布物美价廉, 所以选B。

[自主寻找对策]: 克服惯性思维, “活在当下”,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仔细分析材料中的新情境。题目重点在于:英国上等棉布变成“无用的”, 所以用来替代土布。既然是“上等”所以价格未必低正, 故B不正确。AC无法在材料中体现, 故选D。

[教师点评]:由于年龄等等缘故, 中学生审题时, 往往得到一点信息就急于下结论。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学得浅, 思路狭隘。历史学习需要“死去活来”, 即牢记基础的同时需要灵活应用。在将来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点拨, 增加变式训练, 拓展历史视野。

(二) 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 据此教师可以推知

A援中国原有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援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此题是2015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的原题, 通过扩大资料来源, 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考生因审题不清而误选D, 可见对非文字信息理解能力亟待提高。所以就地取材让学生编题:

变式一:如果题干和错误选项都保持不变, 正确答案还要选A, 但须变换A选项内容, 可以换成什么?有的学生写出“一五计划重工业发展迅速”“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成果”……以此来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 理解及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

在阅读历史材料时, 囿于年龄和经验, 学生往往忽视特定的历史条件, 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尤其是对文言资料倍感艰难。针对这种问题, 我启发学生运用语文课上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总体把握资料大意, 在此基础上选取最符合题意的关键词进行深入分析, 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例如:

汉朝桑弘羊说“家人有宝器, 尚函匣而藏之, 况人主之山海乎?夫权利之处, 必在深山穷泽之中, 非豪民不能通其利。……今放民于权利, 罢盐铁以资暴强, 遂其贪心, 众邪群聚, 私门成党, 则强御日以不制, 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作者主张

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工商官营, 反对豪民并兼

D.巩固统治, 关注民生

很多学生因为没有充分理解题意而出错, 所以我采用以上方法进行引导, 果然许多同学有了很大进步。特选一例摘录如下:

“时间:汉朝, 文言翻译是:如果家里有个宝器, 还拿盒子藏起来, 更何况皇帝有整个国家呢?皇帝的权利 (盐铁经营权) 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能把权力放任给豪民。否则, 那些人民利用这些权利得到暴利, 会变得越来越贪心。可能会众人聚在一起, 结成党派, 如果不加以制止, 就可能会对国家统治造成威胁。A选项作者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而主张工商官营, 反对豪民兼并。B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结题思路:剖析材料, 从材料找依据且关注材料时间。”

评价:该生的解析堪称典范, 不仅体现了历史分析理解能力, 也展示了较强的语言功底, 是“文史”合力的结果。可见学好历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提高历史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 教师总结出一些方法:

1.重视审题训练;

2.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3.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

摘要:新课堂的改革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经之路。“三三五一”高效课堂模式是对新课改的有益探索。这一模式在实践过程中, 注重探索多种途径, 夯实学生基础;通过错题本的有效利用, 训练学生审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理解运用能力等。

关键词:“三三五一”,高效课堂,历史,能力

参考文献

[1]林良展, 毛帅.高中历史翻转课堂实践探索[J].中学历史教学, 2015, 9.

上一篇:脂肪细胞因子下一篇:山地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