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程观论文范文

2024-05-06

大工程观论文范文(精选12篇)

大工程观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大工程观,工程教育,教育改革

2014年6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指出工程科技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发展科学技术是人类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工程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撑起强国富民重任的脊梁,而工程教育就是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摇篮。我国的工程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基本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对多层次、多专业、多类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据统计,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047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1.5%;高校共开设工科本科专业14085个,占全国本科专业总数的32%;高等工程教育本科在校生452.3万人,研究生60万人,占高校本科以上在校生规模的32%,(1)我国工程教育的规模居世界第一,但是,从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和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来看,我国的工程教育创新和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不少问题和挑战,如工程教育与社会脱节、工程教育体系不够健全、课程体系相对陈旧、教师体系缺乏经验等,相当一部分工科毕业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差、专业面窄,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等。由此可见,我国的工程教育亟需改革。要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树立“大工程观”是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和关键。

1 大工程观产生的背景和内涵

“大工程观”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是美国工程教育与科学教育进行比较后提出的一个概念。社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求我们在实现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文化、环境、道德等多方面因素,实现同步发展,而大工程观就是一种以整合、系统、应变、再循环的视角看待大规模复杂系统的思想。(2)“大工程观”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变化,具有必要性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工程教育的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工程技术模式、工程科学模式和工程模式。工程技术模式主要是侧重于技艺技能与工程经验,侧重于工程技术知识的掌握,工程技术本身的研究与运用;工程科学模式,由“技术型”向“科学型”的转变,主要发生在欧洲大陆以外的国家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主要聚焦于理工学科,培养过程中注重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科学性”的工程知识体系以及它所造就的“分析型”工程师,在各国的工业界始终是受到质疑的,这可能就是所谓企业文化与学术文化的冲突;工程模式,即“大工程观”,在20世纪80年代,正当中国的工程教育由“技术型”工程学科向“科学型”转变的时候,美国却听从了一大批有识之士的告诫,改变其原有的工程教育发展方向。《美国工程教育与实践》和《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报告,拉开了整个美国工程教育大改革的序幕。1989年,MIT的报告指出,战后的工科课程向着工程科学方向演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合理的,但是今天已然是“过度科学化”。1994年,MIT院长乔尔·莫西斯提出了《大工程观与工程集成教育》的长期规划,1995年,《重建工程教育》等一系列报告使得美国的工程教育发生了重大转变,但并不是由“科学性”退回到“技术型”,而是“回归工程”,形成在新的水平上综合了科学和技术的新范式,即“大工程观”。

2 大工程观的要求

大工程观的“大”不能只从简单的大小来理解,“大”是用来修饰“观”的,是更加注重工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这个“大”把现代工程的领域扩大、意义增长、使命加强和价值提升突出地表达了出来。

工程环境的丰富性和工程技术的复杂性,对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21世纪的工程师须是集知识、素质和能力于一身的高水平人才,不仅要求他们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精湛的技术能力,能创造性地解决有关专业的技术难题,还要求他们善于合作和协调,处理好与工程活动相关联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工程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打破技术眼光的局限,对工程活动的全面社会意义和长远社会影响有自觉的认识,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基于“大工程观”观的工程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认知方式,不仅仅强调单个的专业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各个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大工程观指导下的工程教育培养的应该是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但具备从事复杂工作的能力,也具备良好的较宽领域的适应能力。

3 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改革对策

3.1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依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提出的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的高等工程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都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总体来说我国各高校工程人才具体培养目标趋同,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目标模糊,具体定位不清晰,无法充分体现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对于“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缺乏清晰的认识,基本上凭经验或者模仿别人办学。(3)我国工程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得必要的工程师训练的高级工程科技人才。这个培养目标的特点是突出了“工”,强调为工业、工程第一线培养人才。从大工程观的视角来看,不同类型的高校必须认清自身现阶段的主要发展空间,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各目标中应该要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的知识背景、工程实践能力以及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还要注意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工程师不仅要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科学知识、精湛的技术能力,还应该注重其他非技术能力的培养,包括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商业能力等。

3.2 专业设置

建国初期,我国在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专业多是按照岗位进行设置,随着时间的发展,专业的种类逐步减少,专业口径不断拓宽,专业的设置更加规范、科学。但是总体上来说专业设得过多、过细、过窄,行业色彩过浓局面还是未曾得到很好的改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宽,视野比较窄,难以适应大工程环境下多项技术工作的需要,工程毕业生对社会适应性不强,缺乏必要的创新的精神与能力。“技术上狭窄”和“狭窄的技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工程师的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应该要树立“大工程观”的教育思想,注重工程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以及素质教育,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各工科院校要根据“大工程观”的需求,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设置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

3.3 课程设置

“大工程观”的核心是“工程系统学”,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科学与基础理论修养,形成对宏大或复杂工程的系统视野;又能从多学科的视角审视,同时还有具备人文情怀和工程组织素养,具备集成的知识结构。在对工程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尊重工程教育的特殊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是工程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明确21世纪工程师的素质要求,进行扎实的适合工科的课程改革是工程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大工程观”需要宽的知识面,工程教育应打破学科壁垒,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使学生获得更加广泛的知识,更好的适应社会对工程人才的不同需求。工程教育的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学生工程理论知识的培养,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创造力、领导力等非技术能力的培养。总之,学校对学生跨学科、综合化的知识体系和结构的建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4 教师队伍建设

高水平工程师资队伍是我国工程教育的又一重点,但是,目前我国工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存在种种问题,亟待进一步提高,例如:教师数量不足;缺乏工程实践经历;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能力较差;重视教学不够;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可见,现有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根本无法满足“大工程观”对教师的需求,建设具有创新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迫在眉睫。“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还要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且不断接受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首先要改变“重理轻术”的理念,重视教师工程技能和实践的训练,同时也要侧重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扩大教师视野,拓宽其知识面和能力结构等。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是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支撑,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不容忽视。

注释

11 王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获国际认可.光明日报,2013-08-21:006.

22 谢笑珍.“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35-38.

树立大语文观 第2篇

何为大语文观?意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种教学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于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说,更适合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阐述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大语文教学观指导下进行。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强调努力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相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强调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每学期几十篇课文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课标》又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首次做出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三年级 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 不少于30万字高年级 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的具体量化规定。进一步强化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实施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渠道。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至关重要:

一、能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学内容因其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更具培养一代新人的优势。大语文观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小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一位教师连着给三届一年级小朋友读王尔德的童话《星孩》,都有不少学生潸然落泪;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连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多读中国文学、优秀中华人物事迹更有必要: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吉鸿昌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高风亮节,郁达夫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真知灼见,钱三强光明的中国,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的深情呐喊……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学生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心中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进学生独立、自然地成长,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

二、能帮助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不少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都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总觉得学生看课外书是看闲书。他们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听写、背诵、写作文……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这种想法,其实还是应试教育衍生出的怪胎。试想,学生每天用半小时时间抄3遍字词,以确保听写不错一个字和让他们每天用10分钟有的放矢地练习难字,用20分钟读课外书,哪个更好呢?

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且看古今部分文学大师和语文教育专家们的看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

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老舍

到寒假暑假期间,各就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去多阅读,那一定比不经略读的训练多得吸收的实效。--叶圣陶

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吕淑湘

说到底,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

三、有助于培育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大语文观旗帜鲜明地认为是是面向每个学生,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助于把祖**语素质与爱国主义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使学生由爱中国汉字,上到爱中华智慧。以汉字为主要载体的中国语言符号体系,本质上是爱国主义的强大信息源,……凝聚着中国人特有的语言结构、心理结构、智力结构、文化结构,有中国人独特的文化遗传基因,是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互相认同的文化表征,也是中华民族保持和扩大凝聚力的文化内核。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可以领略中华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且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哲理、逻辑等深刻内涵,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底蕴。古人曰:乡音一曲泪千行。可见母语的情感力量。给学生以时间,发学生以激情,使之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大量接触、理解、感悟、运用母语,是铸造民族意识的重要途径。大量中国优秀的文化作品,更是如滔滔江河,是学生取之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与文化的源泉。中国语言中,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优美,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辟,那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含蓄,那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创意,怎能不叫人口角噙香对月吟呢?多读,是增强对母语情感的唯一途径。

四、有助于培养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从传统语文教学观到大语文教学观是一个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化过程。它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以学会学习,促进人格与个性全面发展为重点。从这一理念出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保证,自主学习习惯必须得到培养。现在,中国社科院的专家也在呼吁不要把读课外书变成地下党活动,给学生真正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本身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而学生由封闭式读书转为开放式阅读,本身又极大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课外阅读把追求学问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有助于实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的目的。

五、有助于拓展学生的信息资源。

传统语文教学,一是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二是强调文以载道,但这里的道主要指思想教育。而大语文观则强调语言文字是各种知识的载体,所有学科都要通过理解、运用语言文字来领悟观点、概念、内涵、外延、逻辑、哲理……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不仅仅是一科学问,还是所有人类文化的基石,是解开所有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此,学生对多种信息的收集、处理与掌握仍是语文能力的延伸,语文教师亦应以此为已任之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强调: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到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今是信息化、全方位开放的社会,很大一部分信息的来源存在于课外书籍中。要引导学生充实自己的认知世界,就必须借助于课外阅读,让学生涉猎多种科目。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为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

大工程观论文 第3篇

关键词:大工程观;工程技术;军事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伴随世界军事形势发展,我国军队正面临一场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如何提高军事工程技术人才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科技强军、质量建军的发展需要,成为我军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长莫尔提出的“大工程观”作为工程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对我军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大工程观对军队工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莫尔的“大工程观”是对为工程实际服务的工程教育理念的一种回归与延续,强调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核心是“工程系统学”,强调对学生工程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提供多学科和跨学科综合背景知识,以提高学员工程运用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这一理念的践行,为探索新军事变革条件下我军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规律,提供了教育改革思路。

(一)“系统性”适应军事变革需要

大工程观的本质是将科学、技术、非技术、工程实践融为一体,强调整合、集成、综合的系统思考模式,涉及各方面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关注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工程系统与工程背景的整合。未来战争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综合较量,作战空间也将不再局限于陆地、海洋和天空的单一战场,电磁和太空等“真实和虚拟”领域进行比拼将成为主角。因此,军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有科学、系统的大工程观,人才培养要放到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中去, 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把握军事人才发展趋势,培养和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军事人才。

(二)“实践性”贴近部队实战需要

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的目的就是使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实际。其重视工程思维训练, 强调实践训练在工程教育中的作用, 注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工程教育缺乏工程导向的教学内容和忽略实践导向的工程训练,军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还存在“千校一面”训用脱节的现象,军队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必须向实战靠拢,为打仗服务,训教一致,训用一致,坚持“仗怎么打人才就怎么培养,打仗需要什么就重点培养什么”的人才培养观念,紧贴部队信息化建设,使军事工程技术人才教育向军事工程实践回归,向军事科研实践回归。

(三)“应变性”符合人才发展需要

大工程观以整合、系统、应变的视角来看待大规模复杂系统。对于具有一定生命周期,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随时发生变化的各种问题,需要采用应变的思考模式来应对整个工程系统。军队作为科学技术应用最为先进、最为广泛的用户之一,正在由“体能型”向“技能型”由“机械型”向“智能型”转变,武器装备竞争加剧,新军事科技更新换代加快,作战模式和方法不断推新,传统一次性培养教育,已无法满足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要求,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发展过程,需要有应变的思想,军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工程教育终身化,必须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终身学习能力。

二、军队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段时间来,我军培养了大批“专业型”研究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国防科技发展和军队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中国在特色军事变革的发展需求下,传统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制与我军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相比仍相对滞后,“复合型、适应型、创新型”的新型军事人才缺乏,“专业型”人才在技术更新加快的现实条件下,出现人才专业不对口、知识资源被浪费或边缘化的现象。

(一)工程教育未能有效面对军事工程实际

工业发达国家工业发展和高等工程教育的经验表明, 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要面向工程实际,而这恰是我军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培养单位缺乏对基层部队的深入调研和沟通,教学体系中的实践教学不能与当前部队的实战需求紧密衔接,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学得多, 课程体系设置没能从全局一体优化,没有足够的工程实践训练,或者工程实践训练与部队实际需求相差较大,没有贴近最新的武器装备发展需求,人文社科教育基础薄弱,缺乏对军事工程设计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缺乏现代工程设计思想、方法的培养和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学员的创新能力、指挥管理和综合素质培养不够,实践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很多毕业学员回到部队后,仍需进行“回炉”淬火,难以得到部队用人单位认可。

(二)人才教育未能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培养

美军作为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先行者,其将军事人才的培养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立足全局统筹国民教育与军事教育资源,建立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军事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推动军地人才互动,实现军地双赢。与之不同的是,我军军地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资源共享,军地科研各自为政,地方智库资源向军队技术、向战斗力转化不够。军队培养的技术人才多为“专家型”工程技术人才,能较好适应当前部队岗位需求,但是军队工程技术人员重精深、轻综合,重灌输、轻自学,知识更新相对滞后于地方,部分人员到地方发展后就出现一些不适应现象,甚至新军事科技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知识陈旧、“专业不对口”的现象。

(三)专业课程未能建立一体化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长期以来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处于彼此分离的状态,军事工程课程设置与教学之间缺乏统一规划,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之间缺乏连续性、承继性,导致教育效率低下。教学和课程表现在教育上是方法与内容的关系。教学规定“怎么教”,课程规定“教什么”。军队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突出表现在学科专业划分过细, 课程设置知识面太窄, 重视对“专才、精才”的培养, 对“通才”的培养比较忽视。教学模式的单调导致培训层次不够明显,岗位细化不够、实践性不强,课程与教学的内容未能真实反映军队工程领域的标准、特点、综合素质与工程能力的要求以及现实需求。

三、基于大工程观的军队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军事工程类院校主要是面向基层和军事工程一线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其必须应对工程国际化、工程社会性和工程复杂性的挑战,建立“大工程”观指导下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以“大工程”教育理念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革新人才培养思想观念

1.转向全面工程教育的理念

工程教育的内容可分为两类:科技知识教育和人文知识教育,分别反映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取向。工业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工具理性主义逐步占据了工程教育的主导地位,高等教育由人文科目逐步转向实证科目,学科分类越来越细,课程设置专业化、技术化特征明显,专才教育特点突出。然而,世界本来的多元化,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基于大工程观的军事工程教育强调观察世界的全面视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综合军事、人文和技术,培养学生以多学科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强化实践能力训练的理念

坚持“学以致用”原则,用“实战”标准规范教学活动。在理论学习阶段,讲究详略结合,对有利于提升专业技术的理论重点讲,与工程技能关系不大的概略讲;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一线工程实际和技术前沿,按照工程设计环节,结合国家和军队需求,设置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分析与设计能力训练模块和综合能力训练模块,设计实践课题、组织特色实践练习;在结业考评中,结合操作能力考核评定结业。此外,可通过开设第二课堂和科技创新实验和工程设计等活动,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增强工程实践类教学环节作用。

3.提升创新能力素质的理念

创新能力是人才素质的核心部分,军队工程技术人员要有宽阔的视野、超前的思维,无论是学习专业知识,还是解决实际技术问题,都要把创新意识培养摆到突出位置。创新培养的课题要来自一线部队和军队科研院所,从军事科学发展前沿和武器装备发展两个方面,打破传统的专业界限,拓宽专业领域,注重学科交叉,突破基层科研条件和环境的约束,在更高层面推进工程技术的创新发展;在相对封闭、落后的技术工作环境中,既立足岗位、脚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又不迷失方向、淡泊名利,保持追求高远的科学品质和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二)探索人才培养发展模式

1.注重实践,军地双轨并行培养

一轨是军校培养;一轨是依托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2000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标志我军生长干部“由军队自己培养与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机制正式确立。随着国防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培养军队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国民教育逐渐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国防生主要采用“4+1”培养模式,即国防生要经过地方大学4年的本科教育和军队院校1年的任职培训。部分单位可按照《实施国防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采用新的‘3+1国防生培养模式,增强国防生的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即3年在学校学习文化理论课程,1年在部队进行军地联合培养,通过军地联合培养平台,探索军队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一批具备一定军事工程技术科研攻关能力、懂管理、会带兵的复合型初中级科技人才。

2.联合统筹,共享军队教育和国民教育资源

军队院校集中了大量富有军事特色、具有独特优势的学科资源,可以满足军事工程技术人才任职后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地方院校在自然科学和通识教育方面,具有宽厚的理论体系, 对培养工程师所需具备的技术知识、沟通技能和金融知识、对社会问题的感知能力, 以及基于伦理道德的是非判断能力, 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可按照“资源共享、军地联动、和谐发展”的思路,促进相关教育机构交流,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走一条“开放式学习、一体化教育、融合式发展”的路子。军地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建立双向沟通、双向联系、定期通报、全程跟踪联络机制,摸清人才专业底数,区分专业特长类别, 建立专业人才信息数据库, 为下一步优化配置人才资源, 做到专业对口, 人尽其才, 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3.面向未来,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并重

学历是一个人的学习经历、历程,代表着其受教育的层次。学历教育主要以通识教育为主,即以文理工基础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是取得上岗资格的一种途径, 是岗位通才培训的一种必要手段, 也是促进发展岗位职能的一种必要手段。军队继续教育是为各种在职人员知识、技能更新、拓展需求服务的,也是我军各类人才技能形成与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在军队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新形势下,军队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主要取得专业性实用性的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培养能力为主,实行继续教育终生化,通过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两个不同阶段、多个层次的教育结合,使人才培养更能适应未来战争需求。

(三)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1.设计一体化专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面对课程教学一体化要求,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和编写者,要有超前思维,优化整合传统教材内容,突出时代特色和人才教育培养特色,创新教材编写模式,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依据工程技术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典型工程任务设计教材教学单元,力争实现实践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

2.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要改变“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形式,以研究形式为主,实现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钻研的有效转变,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进行模拟软件、创新竞赛、实地调研等,优化教学过程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积累优质教学资源,构建和开发网络课程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推动军队科技的快速发展的保障。加大教员培养力度,建立教员代职基地,定期组织业务培训,选送教研骨干到军内外高等院校学习深造,参加军兵种交叉培训和部队联合演训等重大活动,使教员充分了解部队。拓宽教员引进渠道,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军地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导师,形成“双员型”和“双师型”教员队伍。促进教师树立大工程观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塑造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和工程能力强的高水平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李培根.工程教育需要大工程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

[2]贾生超.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下《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实践[J].科技动态,2007(4).

[3]谢笑珍.“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4]田松.以全面工程教育观构建军队院校工程教育体系[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2010(3).

[5]刘建国,刘志新.工科院校面向大工程观的教育改革[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9).

大工程观论文 第4篇

一、大工程观的基本内涵

20世纪90年代, 美国工程教育界根据美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 对工程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研讨, 形成了工程教育改革思想, 即要使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工程教育回归其本来含义, 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人把这种思想称为大工程观视野中的工程教育观,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学院院长乔尔·莫西斯说:“大工程观的术语是为工程实际服务的工程教育的一种回归, 而与研究导向的工程科学观相对立。”

大工程观是在深刻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 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工程教育领域的具体反映, 它是对传统的工程教育观的冲击。传统工程教育过分强调专业化、科学化, 从而割裂了工程本身这个大系统。大工程观要求工程教育应为学生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 强调工程的实践性、创造性, 更加重视工程的系统性及其背景。大工程观的理念为我们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二、我国工程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偏离工程的要求, 面向实际的工程训练不足。人才培养过程未能突出高等工程教育的本质特征, 在实际教学中, 绝大多数工科院校按照培养科学家或技术专家的模式培养工程师, 工程教育的“学术化”倾向形成了工程训练的偏软现象。

2.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有效交流与合作, 学校未能直接和及时地反映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企业在要求学校提供合格人才的同时, 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责任, 不愿意为学校提供良好的实习场地和环境。

3.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未得到足够重视。技术创新问题是工程教育界研究的永恒课题。我国的工程教育却远未能自觉地把增强工程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要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许多工科院校中, 过多地强调专业理论知识, 能够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 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缺乏又使学生对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够, 造成了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不高。

三、现代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为了培养21世纪的高等工程人才, 我国的工程教育必须改革, 在指导思想上从“科学范式”进行彻底转向。对于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考虑。

(一) 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 要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并举。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 融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工程素质、文化素质及身心素质教育于一体, 同时加强能力培养, 尤其注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二) 学科的基础性与专业性并重

在工程教育中, 既要重视教育教学的基础性, 适当拓宽学科基础, 同时必须兼顾教育教学的专业性, 发挥自己的专业特色和行业优势, 使学生在专业的某一领域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入的学习, 建立自己的优势, 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三) 加强工程实践训练, 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新形势下, 教育教学要与社会、科研、工程实践相结合, 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联系, 把科学研究、技术应用等活动与学生的培养过程紧密结合起来, 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四) 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人才培养的个性化既是人才成长规律的要求, 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学生个体入学时在智能基础、兴趣爱好、发展潜力、学习欲望、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因此, 我们的教育应注意做到以学生为本, 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形成, 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四、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构建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为了贯彻大工程观的理念, 实现现代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必须进行系统性的整合与优化, 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和内容。

(一) 按照四个模块构建课程体系

1. 公共基础模块:

由自然科学基础、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现代管理科学基础等课程组成。公共基础模块是基础科学层面的课程, 要体现“拓宽基础”, 为学生提供跨科、综合化的知识背景。

2. 学科基础模块:

由本学科技术基础理论课程组成。这个层面的课程为学生提供学科技术理论知识, 构筑学科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平台。适当拓宽学科基础, 但同时须兼顾教育教学的专业性。

3. 专业平台模块:

由专业技术理论和工程技术理论课程组成。这个层面的课程设置要以专业方向为核心, 以系统方法论的观点来统筹和优化课程, 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的综合训练。

4. 专业方向模块:

根据不同的专业领域和各自的专业特色, 设置不同专业方向和专业方向课程。这个层面课程主要体现在专业平台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不同专业领域的特定工程应用技术。同时, 配以专业方向选修课, 拓宽专业视野和专业技术应用领域。

在以上课程体系构建中, 以课程模块为单元, 每一课程模块都由一组核心课程 (必修课) 和一系列选修课以及实践性环节组成。选修课程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获得跨学科、综合化的知识,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实现个性化培养。

(二) 加强课程的综合化

现代工程教育要求工程师承担的是构建整体的工作, 而这必须在培养工程师的工程教育中得到充分体现。课程综合化就是将以往被学科严重割裂的知识按工程的内在要求进行重新组合, 为学生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 以利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课程体系以课程群为单位, 而课程群不能采用“课程拼盘”方式, 要以系统为对象, 每一门课程都可以理解为某个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尽量避免知识的冗余。

(三) 加强工程设计

在大工程观的理念中, 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是现代工程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以综合与创造为特征的设计是工程的本质和核心内容, 是工程师首要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设计包括独立开设的设计课程和分散在其他课程中的设计部分, 独立设计的课程可以包括课群综合设计、学年设计、团队设计、毕业设计等。

发达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实践已经证明, 将设计整合进工科课程, 将设计教育贯穿于工程教育过程, 是成功而有效的做法。它有利于知识的综合和交叉, 有利于学生养成工程师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 进而发展工程师的综合与创新能力。

五、加强工程实践教育,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为了突出和切实加强工程实践教育, 要坚持实践性环节不断线, 要以系统性观点合理安排各种实践性环节, 形成新的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一) 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验教学不仅仅作为理论教学的验证和辅助, 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科学的实验方法、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与设计能力。新体系下的实验教学应当分成四个层次, 即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实验。

(二) 工程实践教育不断线

工程实践教育由工程训练、计算机训练、电工电子实习、认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技能训练、学年综合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组成。这些环节贯穿于四年教育的每个学期, 形成了实践训练不断线。以上的工程实践环节可以分成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认“道”。通过对具有一定典型性的简单的工程系统 (设备) 的认知或拆装, 让学生了解其基本组成要素和基本原理, 激发他们对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层次是识“道”。将一些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教学融入工程训练之中, 通过亲自设计、焊接、调试和组装典型实验模块, 到最后完成系统组装, 全面掌握工程系统的建模、分析、设计和调试等方法。

第三层次是得“道”。让学生研究一些典型系统的设计课题, 提升融会贯通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并获得相应的工程专业设计开发技能。

(三) 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现代工程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

1. 设立创新学分。

在培养方案中设立创新学分, 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创新性实验、各类科技竞赛、发表论文、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要制定创新学分的具体实施细则。

2. 设立开放性实验项目。

开放性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 利用课余时间设计、操作、调试完成实验项目。

3. 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

科研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好手段。要充分利用教师科研团队的优势和潜力, 把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团队作为科研团队的一项重要职责给予明确下来, 学生在参加科研项目中摸爬滚打, 得到全面的科研训练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雪峰, 曹荣.大工程观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4) .

[2]顾秉林.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 (5) .

[3]胡卫庆, 姜翰照.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08, (2) .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第5篇

昨天我带着家人,早早的来到电影院,虽然影片还没有开始,我们的心情却很激动。这几天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关于这部电影的介绍,提前看到很多感人的场面,为此我们一家还准备好了纸巾。电影马上就开始了,影院内没有了往常的嬉戏打闹的声音,大家都全神贯注的盯着屏幕,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开始的场面很温馨,父亲带着孩子们买的风扇,为他们驱散夏日的炎热,母亲骑着自行车回家准备饭菜。大人们辛勤的劳动,孩子们玩着他们自己的游戏,整个唐山大街小巷充面了欢声笑语。镜头里突然晃动起来,地震来了,那一刻,房屋的倒塌声,大家的哭喊声在整个唐山的上空响彻不断,倒坍的水泥墙把人们瞬间掩盖,人们的血流淌在街面上,红红的刺激着我们的眼球,场面极其的惨烈,刚刚幸福和谐的画面再也找不到一丝痕迹,我的心被狠狠的了撞击一下。

影片放到了女主角元妮要选择救儿子还是女儿时,现场传来了哭泣声,我的眼泪也瞬间掉下来,这个选择是多么的残忍,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做这种选择无异于把元妮的心切开,我相信元妮宁愿自己去死来换得这两个孩子的生命。然而事实是残酷的,为了保住一个孩子,她狠心的选择了弟弟,我能想象到方登听到后的那种绝望。同是当母亲的,我能了解元妮当时的心会有多苦,裂了,碎了,像碎渣一样,一辈子都难以恢复。擦干眼泪,看着身边的女儿,真的好想去紧紧的抱住她说声:宝贝,妈妈永远爱你!

随后场面慢慢恢复到灾后相对平静的生活,女儿跟着养父母去了其他地方,长大成为一个漂亮的大姑娘,养母有病,虽然不是亲生的,但多年的感情让她知道要进一个女儿的义务,她细心周到的照顾,让养母微笑的离开这个世界。大学期间怀孕了,为了保住孩子她主动退学,因为她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也尊重每个人活着的权利,可以想象她受的委屈,自己坚强的把孩子抚养长大。儿子在地震中断了一个胳膊,身体有所残缺,但没有为此感到自卑,因为他的心理是健全的,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外地打拼,最终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成功事业。母亲为了让自己丈夫和女儿回家,一直不肯离开老家,32年始终不离不弃。2008年发生汶川地震,无数的人集聚四川,万众一心的抗击地震带来的灾害,方登和发达在这里相遇、相认,在方登对母亲的道歉声中,电影也随之结束。

影片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却有很多让我们值得感动和思考的地方。父母对儿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兄妹间的爱,夫妻间的爱,这些大大小小的爱在影片中很好的表达出来,他们之间那种情谊,让我的心灵很是震惊,同时感到了无尽的温暖。然而现在社会中却有些人想挑起战争,残忍的杀害无辜的人们,进行他们所谓的正当行为,最近竟然出现了大人闯进学校杀害儿童来报复社会。如果他们能够看这部电影,不知道能不能唤起他们心灵的温暖,我想只要还有良知的人,肯定能改过自新。

面对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还有其他的自然灾害,让我们很多人都有着相同的感受:天灾无情,人有情,好好活着是最大的意义。现在我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精神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拥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快乐的生活每一天,好好的对待你所拥有的,不要一味的追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才是最重要的,用我们的爱去温暖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大课程观”批判 第6篇

一、“大课程观”的历史起源

课程包含教学的这种“大课程观”模式起源于西方,与我国传统的将课程包含在教学之内的“大教学观”理念直接相对。在西方学者的观念中,课程是一个更加上位的概念,课程论也是一个比教学论研究范围更广更深也更加成熟的学科,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人才培养中,课程是一个更加核心的问题,一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也都应以课程为中心展开。即便从实际的展开顺序来看,也应是先有课程才有教学,因为课程的科学性、合理性是教学有效的前提和保障。西方学者们习惯于以课程的开发为目标,然后研究这一过程中所有的相关问题,如课程目标的来源、定位,课程内容的筛选和组织、课程实施的取向和策略,以及课程评价的定位和模式等。如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拉尔夫?泰勒(Ralph Tyler)在1949年提出的四个问题——“学校应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2]成为西方学者眼中课程开发永恒和经典的分析范式。

二、“大课程观”在我国的发展

“大课程观”的理念传入我国的时间比较晚。从我国自身在“课程”这一领域的研究来看,虽然从先秦时期起,就有相关的论述,但“课程论”作为一个正式的研究领域,在我国还只有很短暂的历史。我国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课程论”发表于20世纪20年代(商务印书馆1923年出版的程湘帆著《小学课程概论》),比西方(博比特于1818年出版的《课程论》)晚了一百多年。但真正将课程论研究的领域扩大到教学论研究领地的是1984年山西大学史国雅发表的《课程论的研究范围及指导原则》一文,文中介绍了国外和我国课程论研究的概况,提出课程论研究的范围应当包括课程设计和课程实践两个方面,而课程实践即指教学。编制课程和教学课程应当结合起来,绝对不能把二者分割开来[3]。之后,理论界关于课程的研究越来越多,且日益深化。在经过长期的讨论和争议后,研究者在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学科地位上基本达成一致,即认为课程论与教学论都属于教育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二者在研究领域上有交叉,但并不存在包容或替代关系。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使得课程再次成为理论界探讨的焦点,但更重要的是让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关注课程,也清楚地认识到课程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其一,任何教育目的、理念和国家对未来人才规格的设想,如果不体现在课程中,就不可能真正落实,更不可能实现;其二,课程是教学的先导和依托,教学是对课程的解读和再现。因此,课程是理念向现实转化的中介,是社会需求和学校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课程改革是达到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相适应的重要途径,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核心。正如美国课程论专家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所言:“课程论是教育理论的实质,因为它是研究如何占有这个学习世界的。”[4]我国在世纪交替之际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人们深刻地记住了这一点。然而,问题在于,随着人们对课程功能和性质认识上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批判我国传统“大教学观”的基础上,开始在理论中探讨对“大课程观”的建构,在实践中强调教师的“课程意识”,重构教师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倡导对“大课程观”的落实,开始用课程和课程论来统整教学和教学论,将教学作为课程的实施环节。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三、“大课程观”批判

1.课程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课程论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显然是不同的,课程从教学论中独立出来是必然的

首先,随着课程理论的发展,教学及教学论已失去对课程和课程论的包容能力。主要表现在:第一,从影响因素来看,课程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教育制度等的制约,而不取决于教学规律和原则。这早在1985年王策三教授的《教學论稿》中就有表达[5]。从这一角度看,不论是教学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对课程的影响都是非常有限的,更不能使其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课程主要由政府控制,它一定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而课程研究主要是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依据或咨询[6]。第二,从理论基础来看,课程论和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两个分支学科,都需要教育学、心理学和哲学的理论支撑,但它们对这几门基础学科的具体需求是有差异的。此外,在进行课程编制和内容选择时,直接需要社会学、认识论、文化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指导,而教学论与这几门学科的关系则相对间接。可见,课程论需要一个更广泛的理论基础,因为“课程编制部分地说是一种价值的选择,而这些价值选择应该是理性和逻辑思考的结果与现实及效用权衡的结果的统一。”[7]第三,从研究范围上看,在课程论的研究中,有些是教学论探讨不多或难以深入的。如课程的本质、制约课程的因素、促使课程发展的内部动力系统、不同的课程形态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对课程改革各方面的比较研究等。

所以说,课程论的发展特别是现代课程论的深度和广度,已愈来愈明显地反映出教学论对它的不可包容性[8]。

其次,在我国,课程论已具备从教学论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条件。主要表现在:第一,它有自己确定的研究对象和概念范畴。虽然在课程论中对课程的概念界定还存有差异,但就我国学者的认识而言,倾向于将课程界定为“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学校的教育计划和进程”[9]。此外,课程涉及的众多术语如学科、科目、课程结构、课程编制、课程设计等,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和承认。第二,有为大多数研究者承认的学科创始人和代表作。国外有博比特的《课程》,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原理》,有布鲁纳、施瓦布、坦纳夫妇等的相关研究。国内有陈侠的《课程论》,廖哲勋的《课程学》,施良方的《课程理论》,丛立新的《课程论问题》以及张华、石伟平、马庆发等人的《课程流派研究》。这表明在我国已形成课程理论研究的氛围并奠定了研究基础。第三,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其中以泰勒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最为经典,但在国内,学者们一般探讨以下几个问题:①课程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方法;②古今中外学校课程之演变;③近代课程理论流派;④制约学校课程的各种因素;⑤教育目标与学校课程;⑥课程编制的类型和模式;⑦课程与教学;⑧学校课程的编定与规定;⑨学校课程的实施与执行;⑩课程评价的标准、方法与程序[10]。

另外,还有学者认为,课程论已具備自己的研究方法[11][12]。

2.课程与课程论的独立地位及理论成就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包容教学和教学论

首先,我国对课程的研究远远晚于教学,因而与课程相关的理论成果相较于教学而言,是很有限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对“课程”这一学科基本概念的争议很多。张延凯老师在其《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中,将其称为“我国教育学界中使用得多而定义最差的概念”。因此从当前来看,课程论还不具备包容教学论的能力,课程论在取得独立的学科地位后,应主要致力于自身理论体系的完善及基本问题研究,而不是学科领域的扩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课程也一样,它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其次,教学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有自身相对成熟的研究体系、理论框架及焦点问题,其中有很多问题是课程论无法统摄的。如关于师生关系的探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教师素养及背景性知识对教学的影响、教学评估等,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主要还是基于教学理论领域。

再次,在教学论的研究中,把课程看作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必要的,因为沒有教学内容的教学论是不可想象的,课程事实上接受着,也应该接受教学过程规律的支配。在教学论中阐述课程论,并不妨碍揭示它和高一级规律的联系[13]。

最后,在认识到我国传统“大教学论”的弊端、对其进行批判之时,就转而提倡“大课程观”,这种做法在认识论上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实践上也陷入非此即彼的误区。

总之,传统的大教学观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因此就转而倡导“大课程观”也是盲目的。当前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应站在超越二者的位置上,理性审视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重新构筑新的课程与教学关系模式。

四、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尝试建构

1.关于课程与教学

一方面,作为理论与实践的两个领域,二者关系密切,它们之间的联系不仅是多线的,而且是多维的。任何想要将二者分开的做法都是徒劳的。在理论研究中,二者的相对分离有利于对问题研究的深入,但在实践中这种分离是无法实现的。

另一方面,由于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密切,也就为二者的整合提供了基础。但必须认识到,二者之间也有着多方的区别,所以,所谓的整合只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有限度的整合,这种整合的关键在于“教学过程的展开”、“师生互动”以及超越预期的“生成”,而并非“合二为一”的统整。

2.关于课程论与教学论

当我们将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探讨上升至体系层面时,探讨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就几乎变为一个纯理论的问题了。

首先,在教育学体系中,二者同为教育学之下的两个分支学科,地位平等。有着各自的研究对象、研究重点和学科体系。就各自当前的发展现状而言,二者并列平行,相对独立地向前发展,是有必要的。

其次,因为二者的研究对象——课程与教学之间关系的紧密,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体现在它们之间的交叉和互动上,在课程论中,会研究课程的实施问题,这为狭义的教学;而在教学论中,也会研究教学的内容,这又为狭义的课程。且对两个理论体系而言,课程论研究的深入及其成果,一方面会促进教学论的研究,另一方面又会对之提出更高的要求。正如世纪初的课程改革,一方面是大的社会背景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源于现实教育、教学中的种种问题。而当新课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后,接下来对教学的研究,不仅是一种要求,也为一种支持。反之,教学论研究的深入也会促进课程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Oliva,P.E.(1992),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3rd.ed).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2]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 史国雅.课程论的研究范围及指导原则.山西教育科研通讯,1984(2).见.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4] 郝志军,高兰绪.论课程论的学科地位及其与教学论的关系.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5).

[5] 王敏勤.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与整合.中国教育学刊,2003(8).

[6] 刘要悟.试析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教育研究,1996(4).

[7] 王策三.教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大工程观论文 第7篇

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院校来说, 其实践性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尤为重要, 可以这样说: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 它是实现将学生的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及科学素养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重要途径, 以实现学生能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 熟悉本专业范围内科学的新发展,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备从事复杂系统的生产、制造、设计、应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具备良好的较宽领域的适应能力, 以达到“大工程观”要求学生具备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多样化的目的。

二、实践性教学环节贯彻的原则

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方案的要求, 在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原则;②知识的系统性与实践性课程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③“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的统一性原则;④能力培养和因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种类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的种类, 按从低到高的层次分为:①课程实验教学;②实训教学;③生产实习;④毕业课题。

学生在参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活动时, 采用的方式有:①直接进行方式, 根据实践性教学环节确定的内容, 学生直接参加实践, 亲自动手完成实践内容。②间接进行方式, 通过观摩、参观、学习等间接的方式, 让学生积累实践工作经验。

四、实践性教学内容

1.课程实验教学

(1) 教学目的:

通过验证性实验内容的实践,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书本的理论知识, 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 为今后更深入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2) 教学准备:

①教材的准备:利用与课本配套的实验教材。②师资配备:由任课教师和一名实验员组成。③实验准备:所用的试剂和仪器实验前完全由实验员准备, 必须经过任课教师预做, 实验现象正常后 (若有异常, 必须改正) 方可进行学生实验。

(3) 活动过程:

①教师在实验课中, 对学生所做实验的要点进行讲解及做好示范操作演示。②学生按照实验教材的内容和教师的示范操作, 认真完成每项实验内容。③教师对典型的实验内容设置模块, 同时对学生进行考核 (可列入到授课计划中执行) , 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④学生是利用直接进行方式参与课程实验的。

(4) 活动效果:

学生按课程实验要求完成实验内容后, 必须人人通过实验内容模块的考核, 在考核中只要出现一个错误, 必须进入下一轮的实验考核, 直至无错误方可通过实验内容考核。

2.实训教学

(1) 教学目的:

学生在学习完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后, 必须安排实训内容的实践教学活动。实训教学起着承前接后、综合化、紧密联系实际的作用。通过实训教学培训, 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 实现与企业的零对接。在实训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 教学准备:

①教材准备:由于各专业要求的复杂性, 实训教材通常由任课教师组织相关的教师自编。实训前要制定好任务书分发给学生。②师资配备:由2到3名教师和一名实验员组成。③实训前准备:实验员给学生只提供实训需要的仪器设备等基础条件, 学生根据实训内容的需要完成准备工作。

(3) 活动过程:

①实训前教师要求学生口述实训内容的原理和要点, 并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提出简单的解决方案。②要求学生进行实训内容的示范操作演示。③实训完成后做好总结工作。④教师对典型的实训内容进行考核, 以检查实训教学的效果。⑤学生采用直接进行方式参与实训教学活动。

(4) 活动效果:

①学生对实训教学的开设做了充分的肯定, 认为在这一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学生个体的能动性, 学会了实际工作中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 感到受益匪浅。②从实训内容考核的合格通过率来统计:第一次完全通过率可达80%以上, 达到了实训教学预期的目的。

3.生产实习

(1) 教学目的:

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 熟悉所学知识在生产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熟悉实习岗位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能逐步顶岗操作。

(2) 教学准备:

①对学生做好实习动员。②做好安全教育学习。

(3) 活动过程:

①“请进来”——聘请企业的有关技术人员, 对学生实施培训工作。②“走出去”——到企业或实习基地参观学习, 获得感性认识。③利用直接进行方式和间接进行方式, 多渠道多途径地完成实习任务。④生产实习结束后, 学生应做好总结工作。

(4) 活动效果:

①从学生的总结中获得的信息反映, 生产实习达到了预期的目的。②从生产企业对学生的评价中可知, 学生在企业中表现出了较高的综合素质。

4.毕业课题

(1)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一步训练、提高和检验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实验和科学研究能力, 经济分析能力, 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外文阅读及计算机运用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2) 教学准备:

①学生科研课题的选题准备, 参考文献的查阅。②教师下达课题的任务书和开题报告。③课题研究条件的准备工作。

(3) 活动过程:

①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数据的测定工作。②完成论文的撰写工作。③完成论文的答辩。④利用直接进行方式完成毕业课题的研究。

(4) 活动效果:

在教师参与的毕业课题的教学活动中, 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有被企业采用或发表于相关的专业期刊上。

通过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和综合性的实践性课程的全方位的学习和强化训练,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操作技能水平上, 学生的整体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培养出的学生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大工程观论文 第8篇

关键词:大工程观,燃气输配,教学改革

一、引言

《燃气输配》课程是我校油气储运专业的专业限选课。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 按照现有的教学大纲要求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 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特别是在课程设计的集中实践环节中, 同学们的实践能力较薄弱。历届毕业并在燃气设计和管理部门工作的同学也普遍反映我们的课程设置偏重理论, 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在设计部门工作的同学, 因为在校时没有接触工程项目, 刚上班时感觉无从下手。原因是以往的教学过分强调“学”, 工程训练较少或者较简单, 学生缺乏对现实工程环境的接触和了解, 缺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很难马上为企业工程实际服务, 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工程人才”, 这和“大工程观”[1]的教育理念是相违背的。从2008年版的培养方案开始, 该课程设置了两周的课程设计环节。以此为契机, 课题组对《燃气输配》课程进行了一体化教学改革。在教学中, 从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课程和课程设计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使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过程相适应。此次以实际工程为背景, 着力于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真正体现“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

二、合理分配课程各个环节的学时

在专业课程设置完成以后, 针对课程体系和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 学院对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重新进行了分配, 增大了实践学时数, 使学时分配更合理, 更加重视实践环节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避免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三、优化教学内容, 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是一门课程的核心, 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本课程以工程为主线优化教学内容, 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2], 结合典型工程来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按照项目实施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和项目相结合;并同时配合进行课程设计, 让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能根据实际工程教学案例的具体情况提出问题, 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工程的规划、设计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强调学生与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的充分合作,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 既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又增长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经验;同时还能使学生在系统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后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此外, 教学内容的安排在满足常规燃气输配管网设计需要的同时, 还考虑了学生知识的丰富性、学科发展的前沿性, 将教师最新的科研成果纳入到课程的教学内容中, 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专业教学;同时鼓励学生加入到老师的科研中, 或者进行一些和课程内容有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研究, 让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充分地应用到实际的研究中,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3]。

四、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同步进行

为了让课程设计充分发挥其作用, 理论教学内容的安排, 以课程设计内容为导向, 将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融合在一起同步进行, 将课程设计作为课外作业的有益补充,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和应用相关设计规范的能力以及运用各种技术和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自己实践、自主学习和借鉴当前最新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开发相关的设计软件, 提高课程设计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学校有Bb教学平台, 课题组教师负责本课程的建设。在此过程中, 教师充分利用并完善学校的Bb教学平台, 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另一方面课程的一些要求和作业等也在Bb教学平台上发布。教学平台设有交流区, 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交流能及时发现教学和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此外, 课程设计指导老师还要求学生定期提供阶段性的课程设计成果, 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课程设计, 避免“突击”现象, 切实发挥课程设计环节的作用, 提高学习效果。

五、更新教育理念, 改革教学方法

深化教学改革, 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我们的理念是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加强课程的教学研究, 不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对重要的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快速、精练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地应用理论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进行理论讲授的过程中, 教师选用一些实际的工程设计案例, 先让学生们运用前面学的理论知识对实际工程设计进行分析和讨论, 然后再讲解理论知识的应用如何在实际工程中体现的。有的教师也采用对比的方式, 让学生自行分析设计, 然后和实际工程进行比较,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这种教学方法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增加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在进行水力计算公式的讲解时, 教师将所有的公式放在一起, 让学生比较和发现公式中的一些差别。此外, 这些公式在推导过程中做了一系列的假设, 因此每个公式有它的适用条件。那么, 在选用的时候具体运用哪个, 可以先让同学们讨论, 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 然后教师再讲自己的理解和建议。这样的问题在实际设计工程中确实存在,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同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输气管网的设计,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输油管网的设计, 找出两者的异同点, 同时还可以延伸到供水管网。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又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 使其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对于设备的介绍, 教师可以采用幻灯片演示的方法。总之,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探讨, 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参与其中, 激发学生的潜能。

六、提供可供选择的实验教学内容,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内容设有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 大都是综合型实验。必修的实验内容在课内实验时间就可完成。选修部分实验内容由于实验室设备有限, 所有学生都在课程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实验不能完全满足要求, 所以实验室采取开放实验的形式, 学生可以在实验室规定的开放时间内, 自己安排合适的时间进行实验。学生在实验之前必须阅读实验指导书, 并且在实验之前确定自己的实验内容。上课时, 教师只介绍实验内容、注意事项及要求,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掌握实验方法, 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独立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们都是分组进行实验的, 在实验中或多或少地也都出现过一些问题, 期间指导老师并不急于替学生们解决, 而是让学生们认真思考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让学生有个思考的过程。教师只是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样能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充分发挥学生在解决具体技术问题过程中的创造能力;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润, 关志强, 邹刚明.“大工程观”研究综述[M].南方论刊, 2011, (5) .

[2]郑莉, 柳雕貂, 袁屹.大工程观下本科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引入[M].现代物业, 2011, (10) .

大工程观论文 第9篇

一、大工程观概述

(一)大工程观内涵

大工程观是建立在科学与技术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完善的工程概念,是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思想道德和工程实践融为一体的新型教育理念。20世纪40年代前,美国工程教育采用“技术模式”,侧重掌握单一专业技术知识,重视工程经验和工艺技能。但随着工程技术发展对科学进步的依赖度不断提高,工程教育开始越来越强调科学化和学术化,转变为非工程化的“工程科学”教育模式。这一改革虽然在初期使美国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均获得快速发展,但后期却严重威胁到美国的竞争力。在此后开展的“回归工程运动”中,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长莫尔提出的大工程观概念,使美国工程教育得到划时代性的发展。大工程观倡导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教育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和实践,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后最终重构了工程教育体系并获得成功,至今仍倍受推崇。

(二)大工程观解读与评价

大工程观力图实现多元价值观的整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这一特征与阿什比所提出的高等教育内在逻辑是一致的,这也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相契合。内涵式发展就是在数量和规模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而大工程观的引入恰恰是为了适应我国新形势下的战略转变,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是我国高等教育追赶世界平均水平的一种表现形式。大工程观的先进之处还体现在它主要是以工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但着力培养的不仅仅是工程实践能力,还有蕴含人伦道德的工程意识和职业素质。它不同于以往教育模式———并不仅以工作需要作为教育的风向标,而是以“实用”为度、拒绝“功利”、以人为本、尊德重道,这恰恰是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所要实现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的教育理念。

二、大工程观引入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的契机

改革开放后,我国工程教育以美国科学化的工程教育为标榜,强调理论和分析,削弱了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的训练,而我国其他教育类型的高校中也大都存在这种重学术轻应用的现象。虽然在1996 年我国开始接触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但是直到2006年6 月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才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院校教改的共识,而今已有了不错的改革成效。显然在应用型工学本科教育中借鉴大工程观是符合历史规律的。目前,我国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育也急需改革,真正实现应用型教育以扭转这种毕业生难以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被动局面。那么,将大工程观引入到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中是否可行呢?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工科院校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也有很多工程类职业资格考试将财务管理专业纳入可以参考条件,国内一些财经类高校也正尝试着按工程教育培养理念来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财务管理专业具有工程专业的特点,但在教育模式上能否借鉴大工程观,就必须通过对中央高教司颁布的最新文件的解读和对现实情况的分析才能做出论断。

(一)国家政策的契机

大工程观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相契合。大工程观的培养目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的高等教育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也是十分相符的,这为将大工程观引入到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中提供了契机。

(二)专业目录中的契机

2012年9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了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其中,财务管理专业仍被划定为管理学门类。但是,在该门类下可授予工学学士的专业数量呈上升趋势,这种管理学门类与工学门类的交叉与融合为尝试着将工程教育中的先进理念———大工程观引入到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中提供了契机。

(三)专业介绍中的契机

在1998年的专业介绍中,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在2012年的专业介绍中,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从中可以看出现阶段的财务管理专业主要有以下四点变化及契机:(1)在新的培养目标中不仅提出了对“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的培养,还把这种人文、道德、素质教育排在了首位。大工程观的将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文化以及伦理道德等价值观整合为一体的特征正可以满足这一新的培养目标。(2)在知识能力体系里用“财务管理”取代了原培养目标中的“理财”与“金融”;同时,在工作岗位上将“财务、金融管理”这种较模糊的表述更改为明确的“财务管理”。这两处变化是为了避免大家将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金融、理财混为一谈。虽然现在财务管理被单独作为一项知识与能力,但它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它是多学科的融合,这与大工程观的“以整合、系统、应变、再循环的视角看待大规模复杂系统的思想”有很多的相似之处。(3)扩大了就业范围,使其不仅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相关工作,还能在其他行业的企业工作。而描述的方式也由行业及性质列举型转变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的这种全面概括型,这对财务管理专业在各行业中的适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各行业是包括工学范畴的,在进行工学知识的传授时将大工程观运用其中势必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4)“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定位由更明确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所取代。应用型人才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而复合型人才是指不仅在本专业领域内有突出的能力,在其他相关的领域也具备较高技能的人才。简而言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就是博学、多能、精技的专业精英,这与大工程观的人才培养目标有高度的一致性。

(四)市场需求中的契机

笔者于2012年12月对各大招聘信息网站的财务管理专业招聘单位所发布的招聘信息采取随机不重复抽样的方法,获取了样本数为69的大样本,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分类统计,在略去单位名称后得到图表。

(1)学历与行业经验要求中的契机。据笔者统计,九成以上的财务管理专业招聘单位(以下简称为招聘单位)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下限是本科,其他的为专科,研究生的要求数为零。可见,招聘单位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并不高,本科学历即可满足市场需求。但对于应聘者是否具有行业经验,八成以上的招聘单位都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如图1 所示,需具备的行业经验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但和工程相关的第二产业也占了近两成。根据统计数据的显示,行业经验的平均工作年限是近七年,除极少数招聘单位要求10 年甚至是15 年以外,大多集中在5 年至6 年这一区间。这就要求应聘者除了在财务管理专业是精进的以外,至少还要熟悉某一种行业的相关专业内容。

从上述分析可知,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过程应该是将学生塑造成社会人、职业人的过程,让学生一毕业就具有较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较强的专业能力。显然,大工程观的培养目标符合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理念,特别是对考虑在工程类行业里工作的学生而言,这种先进的工程教育尤为重要。

(2)职业素质及岗位职责要求中的契机。以下指标均按照所提要求的招聘单位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由于招聘信息的内容在表述上并没有统一的口径,所以在整理数据时只能通过人工分析分类,准确率在现有条件下得到了最大的保证。同时剔除了极为个别的要求,使统计数据重点突出,数据有效。

一是专业知识要求中的契机。如表1 所示,位于财务管理人才专业知识要求首位的是财务会计专业知识,但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的专业特点还是有差别的:财务管理人才的专业知识更加全面,不仅要懂技术,还要会管理。值得注意的是,有近八成的招聘单位对从属于财务管理知识范畴的投融资专业知识又单独提出了要求,这说明招聘单位对投融资专业知识的重视度很高。投融资专业知识与金融、会计等专业都有交叉与融合且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这与大工程观主张的“多学科综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相一致。

二是职业能力要求中的契机。如表2 所示,排在职业能力要求前三位的并不是财务管理专业的特有能力,而是作为各类管理者都应具备的表达、合作、组织协调能力(以下简称为基本领导能力)。这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不仅要传授相关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领导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不通过实践是很难实现的。在实践教学方面,大工程观就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在职业能力要求中仅次于基本领导能力的是营运分析能力,与其在数量上相差无几的是分析、逻辑思维能力。后者是前者的保证,而前者是后者在专业上的具体体现,这种难以分割的关系更加说明了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应该是素质与能力教育,而非应试教育,大工程观的优势显而易见。

三是岗位职责要求中的契机。显然,在进行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改革时,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设置的依据是很有必要的。但从表3 所示的100%的招聘单位提出良好职业道德的要求可以说明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新的培养目标和大工程观中都不约而同地把这种人文、道德、素质教育排在了首位。

通过上述分析与引证,基本可以得出将大工程观应用于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是有据可依的、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是满足国家和社会需要的结论。显然,这种教育改革的有效程度主要与对大工程观的理解程度及其在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中的应用深度和执行力度有关。

三、结论

大工程观论文 第10篇

基于“大工程观”理念下的工程教育要做到四个方面,即“工程、综合、实践、素养”的统一[2]。其中,“工程”体现其为“工程服务”的宗旨;“综合、实践”是主体内容,前者指多学科背景及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后者指工程设计、实施及创新等能力提升的“实践”;“素养”则是根本,点明了工程活动所需要的品格,如敬业精神、团队意识、人文情怀等。本文将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风能与动力工程”(以下简称“风动”)方向为例,以其专业实践环节为载体,用“大工程观”理念融合专业实践教育,希望能为专业改革提供参考,积极推进高素质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

一、“大工程观”理念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定位

对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来说,专业实践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它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是促使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它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也是体现课程、专业及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手段。因此,应用型高校都很重视专业实践环节的设置。以“风动”专业方向为例,考虑到其涉及多种学科,如机械、动力、电气、控制、管理等,目前的情况是每一学科中的课程从自身需要和特点出发都会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其学时已达到实践环节总学时的70%。其结果是一方面会压缩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学时,导致工程基础教育不足;另一方面学生过多地忙于应付单项的技能训练,将束缚其思维和创新空间,导致其工程应用的综合能力不强。因此,在“大工程观”理念指导下设置专业实践环节时需“整体”考虑,不能仅仅满足单一课程的要求,应更多地体现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从而紧扣专业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为“工程服务”这一宗旨。

二、“大工程观”理念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实践环节设计

“大工程观”理念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实践环节以“工程服务”为目标定位,其主体内容则是“综合与实践”。其中,实践环节的“综合”是指通过为学生提供工程或系统对象,将以往被割裂的单项技能训练向复合型应用转变。此时,以往单一专业课程的实践将作为工程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被融合到实践项目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未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结合“风动”专业,根据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按“大工程观”的综合性要求,对专业实践的相关要素进行整体性设计,从实践教学资料、实践性项目以及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构建专业实践环节体系(如下页图1 所示)。

针对下页图1 中的架构进行具体实践项目的学习领域制定时要特别注意一个“基础”和三个“结合”。一个基础就是要保证基础教育学时,不能因强调实践环节而削弱学科基础,一定要夯实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三个结合就是:第一,注重实践教学内容与课程群内容相结合,提炼出以风能利用(主要是风力发电)系统或工程为对象的课程群或专题性训练项目,形成与专业理论相衔接的、互为补充、验证及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二,注重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风动”这一新能源专业的技术特点与优势,设计与开发创新型的实训项目,形成科技创新引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促进科技创新的实践模式。第三,注重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特别是把走进风电企业,了解企业、行业及生产、装备制造、结营管理等作为实践教学的必需内容,引导学生就业,提高其综合素质,形成在实践教学中育人的良好局面。

“大工程观”理念的另一主体内容则是“实践”。对于实践环节而言,“实践性”的要求尤为重要,意味着从设计角度,要符合认知规律;从实施角度,要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而从效果上看,要体现实用性,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标准。以“风动”专业主为例,从图1 的实践环节设计中不难看出,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基础层、综合层及创新层。这三个层次将贯穿于四年教育的每个学期,形成实践训练不断线。第一个层次通过基础训练,使学生“识道”。开展风电行业、企业、能源政策及风资源、风电设备、电力资源等的调查,进行风力发电简单工程系统及设备的认知或拆装,让学生了解风力发电及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熟悉风电系统及风电场工程的基本原理、构成、简单安装、主要参数测定等,形成基础性认识。第二个层次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得道”。按照课程群或专题性内容进行设计,形成以工程、系统及整个风电场为对象的实践项目,使学生较全面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工程分析和处理实际的方法,增强其实践能力。第三个层次通过创新训练,使学生“悟道”。以大学生创新活动、节能减排大赛及教师与企业间的科研项目等为素材,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拓展其思维,提升学生的开发、设计及创新能力。可见,上述“多层次”的实践训练符合“螺旋式上升”的认知规律[3]。当然,实践环节在具体落实中,因为涉及多学科背景及多方面能力的实践要求,要特别避免过度追求项目的“大而全”或“小而全”,应结合工程训练中心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所侧重,增强可操作性;同时注重专业实践项目的实用性,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

三、“大工程观”理念下应用型人才素养的提升

“大工程观”理念下,除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强调作为被培养对象的人的素养。可以说,“素养”是“大工程观”的根本,它决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品格。其中,不能忽视专业实践环节对学生“素质养成”的重要作用。第一,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价值观。实践环节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不仅锻炼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学生在亲身体验之后能够正确认识、分析及评价所从事工程活动的影响及意义等。因此,专业实践环节中要加强其对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第二,在实践中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目前各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开设较多,既有政治理论、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也有文学、美学、艺术、人际沟通等方面的知识,但这些课程往往是“从书本到书本”的讲授,较难融入到学生的心中。作为一种有效载体,专业实践环节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科技写作和评价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安全环保意识等。因此,在专业实践活动中要特别考察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促进“工程”与“全面发展”的人的和谐统一。第三,在实践中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风动”专业为例,其行业背景明显。一般风电企业都远离城市中心,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些。在专业实践活动中,需要将走向风电企业作为必要内容,使学生认清行业特点和优势。虽然环境艰苦,但也更锻炼人,而且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风力发电在能源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意义重大[4],学习“风动”专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其吃苦耐劳精神,努力在实践中创新、成长。

四、提高应用型人才专业实践效果的主要途径

深入开展专业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工程、综合、实践、素养”的统一,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还要寻求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归纳起来,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即实践环节的整体性设计、软硬件建设及其考核与评价体系等。其中,“实践环节的整体性设计”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基础性工作;“考核与评价”工作将形成对实践环节的闭环控制,起到保障和检验作用;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必备条件则是软、硬件建设。

“大工程观”理念下的工程教育特别重视实践基地这一“硬件”建设和“双师型”教师“软实力”的培养,其中校企合作被看作是主要途径之一。比如,校企合作在培养“双师型”教师方面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鼓励学校联合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制实践设备,使专业教师在科研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

第二,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专题性学习。因为针对性较强,周期不必很长,从而节省资金并提高效率。

第三,发挥企业兼职教师的作用,切实保证与生产密切相关的项目课程顺利开展,对于广大教师以及学生来说是极好的学习机会。

第四,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与现场深入交流,获取第一手资料,并转化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等。

真正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首先要认清其本质,其次要构建合适的校企合作模式。所谓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在各自行业环境竞争下,结合自我发展愿景,经过谈判和协商而组成的一种契约型组织[5]。因此,在本质上校企合作是介于纯市场行为和一体化企业间的一种校企战略联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合适的校企合作模式将极大提升实践环节的软、硬实力。经过调研和分析,校企合作的基本功能包括接收毕业生、课程建设、企业职工培训、人员互聘等。这些合作如果运行状态良好,校企双方从中都得到了收益,可以考虑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如共建实训室、横向课题、行业标准制定、技术创新及合作办实体等,促进校企合作进入良性发展。上述的校企合作模式雷达图(如图2 所示)。

基于图2 的雷达图,校企双方可结合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合作的重点。比如,模式1 在基础合作良好的前提下以共建实训室和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为主,当合作进入稳定期后,双方可以调整重点为模式2,即行业标准制定,相应地可能开发出模式3、模式4 等,这样逐步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必将促进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并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当然,目前校企合作中还存在若干问题,如政策制度规范、协调激励措施、资金投入状况、校企文化对接等,使得校企合作的运行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和完善,使校企合作真正为提高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实践效果创造良好条件。

五、结束语

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未来合格的甚至是卓越的工程师应该具备“大工程观”,这既是工程本身的需要,也是科技发展、学科交融的必然。欲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观”,没有相应的实践环节支撑是难以做到的。对教师而言,首先要主动建立“大工程观”理念,并有意识地构建便于学生体验的专业实践环节;对学生而言,不要指望通过课堂灌输就能建立起“大工程观”,也要有意识地在实践活动中去思考、去体验。总之,实践出真知,在“大工程观”理念指导下,要勇于探索与实践,以实践环节改革带动专业改革,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指出“大工程观”理念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从“工程、综合、实践、素养”相统一的“大工程观”内涵出发,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中“风能与动力工程”方向为例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设计,用“大工程观”理念融合实践教育,进一步指出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以期能为专业改革提供参考,积极推进高素质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大工程观,应用型人才,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李培根.工程教育需要大工程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

[2]谢笑珍.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3]唐德海,甘鹏.模块课程实现的若干原则性问题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5).

[4]王承煦,张源.风力发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浅谈“大问题教学观” 第11篇

关键词:大问题;大局观;大智慧

下面是几年前我在一节观摩课《圆》的教学设计片断:

1.师:同学们,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二十九届奥运会。(出示:奥运会徽标)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知道。

师:仔细观察,会标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京”字代表首都北京,整个会标体现了一种奥林匹克精神,五环象征着五大洲。

师:五环是由五个什么图形组成的?

生:圆形。

师:生活中你们还在哪见到过圆?

2.感知圆是曲线图形。

3.动手操作,探究圆的特征。

反思:探究圆的特征时,我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潜能,给学生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在动手折、画、量中发现圆的一系列特征,再通过看书,学生对于自己的发现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科学的认识,这样大胆地放手,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探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

最近我拜读学习了黄爱华老师执教的《圆》,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大问题教学。”下面是黄老师上这节课的片段:

师:其实圆形在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好多物体的面都是圆形。(下水道的盖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人们总喜欢把下水道盖子做成圆形的吗?

生:因为圆形不容易掉下去。

师:我查过资料:人们之所以喜欢把下水道的盖子做成圆形的,有这么几个原因:

(1)不会掉下去;

(2)方便运输;

(3)受力均匀;

(4)节省材料。

师:后面的几个特点我们今后再讨论,今天这节课,我想和同学们重点讨论第一个问题:圆形的井盖为什么不会掉下去?

……

黄老师的课真正体现了一种大问题的教学观。大问题,首先是一种大局观。人们之所以喜欢把下水道的盖子做成圆形,原因有很多,如果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堂会失之偏颇。黄老师直接解释缘由,并告诉学生重点讨论第一个问题,进而使课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展示了黄老师对课堂的宏观调控能力。

关注大问题,崇尚大开放带给学生的必然是一种境界的熏陶和智慧的濡染。潜移默化中,学生自然会生成一种大格局,萌生一种大智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问题教学”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作者单位 河南省安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谈谈我的“大语文”教学观 第12篇

为克服“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确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不仅要扩大知识面, 更要培养提高各种能力, 知识点和能力点都应作为教学的目标。学生要有较好的心理思维品质, 较高的读写听说能力。为此,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了以往“一课一得”的做法, 努力实现“一课多得”。这样做, 课堂容量增大了, 效率也提高了。

一般来说, 每个课时至少要确立一个基本能力点为主目标, 而以一般能力、基础知识为从目标, 并且注重情操陶冶、思想教育的渗透。例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 我以学生学会编写内容提要为主目标,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点拨, 学生勾画、标批、小组讨论, 使学生学会了三百字以内的提要的编写。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了解物候和物候学知识, 找中心句、重点句, 理解说明的条理等教学从目标也相继实现。

二、教学领域的拓展

1.在教学班内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除完成人教社出版的语文教材的教学任务外, 还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 开展一些课内语文活动, 例如: (1) 开设听力课。我在指导学生完成教材听说训练任务的基础上, 按“听前提出要求—听后小组交流、讨论—口头、书面回答相结合”的程序进行听话能力的训练。 (2) 在课前五分钟坚持说话训练。形式力求新颖多样, 如讲故事、读诗文、课文朗读, 介绍日用品, 新闻评论、专题辩论、联句等。

2.应立足课内, 辐射课外,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 拓展语文教学领域。 (1) 个体活动, 例如课外阅读 (主要是人教社编的配套教材《自读课本》及报刊和作文辅导书) 、制作读书卡片、积累名句成语、办手抄报等。这些活动不需要什么场地、条件, 人人都能参与。活动前适当指导, 活动中督促检查, 活动后及时讲评, 保证活动的效果。 (2) 集体活动。这种活动带若有竞争性,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如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联句比赛、语文智力竞赛等。比赛在各组之间进行, 选手由各组选拔。 (3) 走向社会的活动。如消除错别字、参观访问、采访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 这类活动便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 其他活动:要求学生读文学名著, 并写出读后感;鼓励学生通过新闻传媒了解国内外大事, 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语文素养, 开展“每日一名言”“每周一歌”等活动, 日积月累, 学生的语文素质明显提高。

三、学法的设计与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 首先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学生按要求圈点标批勾画出重点、难点;其次指导学生学会编写自学提纲和各类知识表格, 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 形成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再次是指导学生学会独立获取信息, 并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体系相结合。通过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并养成学语文的良好习惯。此外, 适时开展学法介绍和交流活动, 使全体学生都学会学习。总之, 从教学目标、教学领域及学法指导等方面人手, 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四、以教材为本, 全方位、多层次渗透素质教育

1.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语文教材具有显著的思想性, 如道德修养, 理想追求, 集体主义, 爱国主义思想等。如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中有这样一句话:“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 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 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 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这几句话粗看朴实无华, 但仔细挖掘, 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伟大的母亲识大体, 有宽阔胸怀, 作为儿子, 有对母亲的由衷敬佩、感激之情。咀嚼这样的文字, 一个崇高、伟大的慈母形象就会巍然站立在每个同学的心中。又如都德《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向学生告别的场景, 是发生在19世纪的法国, 然而场景中饱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 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艰苦奋斗,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精神, 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为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2.提高学生的多种语文能力素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很强, 它不仅是其他学科的基础, 而且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乃至人生都有不可估量的奠基意义, 从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来看, 培养学生具有读、听、说、写能力和现代生活所需社会交际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因此, 语文教学就应把握好这一点, 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诱导学生爱学,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强烈感情,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让学生会学。在此基础上, 拓宽学生视野,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语文学科在四化建设中的社会地位及使用价值, 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学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大工程观论文】相关文章:

上一篇:教师合作学习下一篇:ARM编程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