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创新能力

2024-05-10

研究与创新能力(精选12篇)

研究与创新能力 第1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区域创新网络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道风景线, 如美国的硅谷、中国台湾的新竹、日本的筑波及英国的剑桥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创新网络进行了研究, 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区域创新网络在一定意义上左右着区域的技术创新发生的频率、方向和技术的发展轨迹, 其研究成果极为丰富。

Freeman最早提出了创新网络概念, 并认为创新网络是应对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1]。派奥尔和萨博 (Piore & Sabel) 在他们 1984 年出版的著作《第二次产业分水岭》中表明, 不论是在美国的硅谷, 还是在意大利的艾米利亚-罗马格纳地区, 区域创新网络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安娜李·萨克森尼 (Saxenian, 1991) , 从社会网络和创新的共享文化角度, 对网络在硅谷的形成、发展和持续繁荣中的作用作了开创性研究, 她在研究报告《地区优势》中指出, 硅谷的成功得益于区域内大大小小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形成的区域创新网络[2]。Capello (1999 ) 认为区域内的行为个体在网络联接的过程中不断进行集体学习, 促进区域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环境的互动, 进而实现企业的空间集聚和新产业区的持续发展。我国学者王缉慈、盖文启开启了区域创新网络研究的先河, 并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 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的过程中, 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总和[3]。

由此可见, 区域创新网络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日益被普遍接受, 并得到广泛关注。然而他们对于区域创新网络的结构及其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 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具体分析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结构及创新能力形成。

2 区域创新网络系统及构成要素

2.1 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观

区域创新网络是一个网络组织系统, 具有系统特性。盖文启 (2002) 认为, 广义的区域创新网络就等同于区域创新系统。因此, 从系统角度来看, 区域创新网络就是一定地域中由不同构成要素及其之间关系组成的创新网络系统, 具有创新系统特征, 即是众多创新系统 (如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和集群创新系统等社会经济系统) 的一种形式。区域创新网络系统是指:一定区域内, 各创新行为参与者在一定创新环境下, 相互合作所形成的促进创新和区域发展的空间网络创新系统, 即区域网络中各个结点 (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 在长期协同创新中结成的网络, 并融入区域创新环境中组成的系统。

2.2 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构成要素

区域创新网络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和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 由各种与创新相关联的主体要素 (实施创新的机构和组织) 和非主体要素 (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所构成的网络。构成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要素非常多, 概括起来, 可分为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主体要素由企业、政府、高校与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子要素组成;资源要素由知识、信息、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子要素构成;功能要素由组织学习、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子要素构成;环境要素由创新文化、市场环境、创新联结、资金运作体系、政策法律体系、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等子要素组成。这些众多的不同要素聚集在一起, 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如图1所示。

3 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结构的刻画

3.1 已有的创新系统结构研究

创新系统结构是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 系统结构决定了系统功能。系统结构研究是创新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Autio (1998) 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由根植于同一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的两个子系统构成:知识应用和开发子系统;知识产生和扩散子系统。Cooke (2002) 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结构, 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结构主要由两个子系统构成:知识应用和开发子系统;知识产生和扩散子系统。国内学者魏江 (2003) 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模型。该模型包括三个层次的网络:核心网络、辅助网络和外围网络。其中核心网络反映的是核心层次的要素联结, 辅助网络反映的是辅助层次要素的联结, 外围网络反映的是外围层次要素的联结。

3.2 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结构分析

借鉴Autio、Cooke、魏江等人对创新系统结构的研究, 为了分析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区域创新网络系统分为三层次子系统:核心网络系统、支持网络系统和环境网络系统。

(1) 核心网络系统

核心网络系统在区域创新网络系统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是由供应商、竞争企业、客户和相关企业等组成, 它们构成了区域创新网络的核心主体, 它们之间通过知识流、创新价值链、竞争合作等模式实现互动。根据创新主体间联结模式不同, 核心网络系统主体间联结主要有垂直网络关系 (如供应商-用户关系) 和水平网络关系 (如竞争合作与互动) 。

垂直网络关系主要指供应商、生产企业和下游的客户之间基于共同的利益关系 (反馈关系) 等形成的关系网络。水平网络关系主要指区内合作与竞争生产者之间基于产品互补及替代关系, 特别是创新价值的实现, 而形成的关系网络。垂直网络关系和水平网络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共同构成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核心价值系统, 为不同主体提供了一个互动学习和创新的平台。区域创新网络中协同互动机制促进着信息、知识、技术、人才的流动, 促进创新活动的展开。一方面, 区域网络对每一个成员企业的创新都有影响, 它们要合作共同面对技术开发风险和发展趋势, 及时获得需求信息, 共同开辟市场, 以提高产品和工艺水平。另一方面, 从合作的成本来看, 区域创新网络中地理和文化的接近性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可以共享知识、技能、采购信息和渠道、共同的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以及培训, 增强了激励, 降低了创新成本, 提高创新绩效。

(2) 支持网络系统

支持网络系统由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等组成, 为核心网络系统中主体的创新活动提供基础和条件,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创新活动中去。它们为企业技术创新起着提供人才、知识、资本及联接纽带的作用, 以及创新信息的交流和组织内部的创新活动的协调作用, 从而构成区域创新网络的一个支持网络系统。

支持网络系统包括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代理机构和政府之间的研发网络, 同时, 还包括企业与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政府之间的服务网络。这一层网络关系是支持系统向核心系统知识流入的过程, 它通过区域公共服务机构、科研机构、区域代理机构向区域网络成员企业提供技术知识和信息支持。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发挥各自的优势, 真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使创新活动迅速落地生根。

(3) 环境网络系统

环境网络系统是指区域创新网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它包括市场环境、政策法律、创新文化、居住环境等软环境, 以及基础设施、交通、水电、信息通讯等硬环境。

以创新文化和社会资本为核心的软环境对区域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当地政府及政策制定对于区域社会资本的培育及创新环境的营造非常重要, 环境网络系统通过文化、传统 (信任、惯例) 和市场关系等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区域企业及个人的网络创新活动。观念创新是区域创新发展的先决条件, 某一地区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当地人们的观念。而且, 这些因素往往会通过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的沉淀等社会资本来逐步起作用。这一点, 可从我国浙江温州改革以来的表现看得十分明显。如温州人以敢于冒险、务实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温州精神、创业理念与竞争文化等, 这种精神和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支持着温州区域产业的发展。

(4) 区域创新网络的三层次子系统结构图

经上分析, 我们认为核心网络系统、支持网络系统和环境网络系统共同构成区域创新网络系统, 它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种子-庄稼、土壤、肥料、水分、空气、阳光间的关系[4], 如图2所示。核心网络系统一般由供应商、竞争企业、用户和相关企业组成, 它们之间通过知识流、创新价值链、竞争合作等模式实现互动。支持网络系统由区域基础设施、代理机构、公共服务机构、知识系统等组成, 它们不仅为网络成员企业提供格式化的、一般性的科学知识, 还负责协调网络成员之间的联系, 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结和支持。环境网络系统由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规制、外部市场关系、历史文化传统等几部分组成, 它是区域创新网络所处的环境系统, 是区域创新网络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4 区域创新网络三层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机理与创新能力形成

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三层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概括为:核心网络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体, 在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支持网络系统或者直接从事创新活动, 或者通过为核心网络系统提供新思想、新知识、人才、资金以及技术成果转让和技术扩散的方式来推动核心网络系统的创新活动或与之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是典型的合作创新模式。环境网络系统或通过各种政策法律制度为支持系统和核心系统营造适宜的创新和居住环境, 或直接通过有关规制的建设, 或通过其他间接的作用方式 (如文化和人际关系) , 影响着核心系统的行为和相互联结方式。

同时, 这三层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耦合和相互增强的, 如图3所示[5]。支持系统为核心系统提供人才、创新源、资金及合作等, 大学与科研机构科研实力越强, 科研成果越多, 以及中介机构的纽带作用有效发挥, 就会企业创新带来莫大的支持;反之, 企业发展越好, 企业知识、技术水平越高, 就能对大学等形成反哺作用, 增强大学及科研机构把握市场的能力。环境系统与核心系统和支持系统的关系也是如此, 核心系统和支持系统是深深根植在本地的文化环境中, 适宜创新和发展的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 促进创新活动;反之, 企业发展的好, 可以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改善环境, 高校的发展也会为环境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力及渗透力。

5 结语

区域创新网络是由不同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而形成的社会经济系统, 分析其系统结构是为了更深入研究其创新优势, 最终目的是为了探究创新网络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效应。本文认为区域创新网络系统是由核心网络系统、支持网络系统和环境网络系统三部分组成。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三层次结构为主体间的集体学习提供比较完整的学习渠道, 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渠道间的互动, 为整个区域学习机制提供了完整的画面, 也为区域创新网络建立和完善集体学习机制提供了思路。区域创新网络中各个行为主体并不是相互孤立地存在着, 而是通过相互间的学习机制使区域网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提升区域的竞争力, 有效地促进区域的创新和发展。同时, 本研究说明区域创新网络的培育除了构建发达的核心网络、支持网络和环境网络外, 更重要的是网络与网络之间必须相互耦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而且这一有机整体必须植根于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 即要培育有地方特色的创新网络。只有将区域创新网络提到系统的高度, 并具体分析其系统层次及其之间的关系, 才能为区域创新网络的设计、建设和运行提供有益指导。

参考文献

[1]FREEMAN C.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J].Research Policy, 1991 (20) :10-15.

[2]SAXENIAN A.Regional advantage: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Press, 1994:118-162.

[3]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48.

[4]程德理.大城市郊区的产业集群网络创新系统[J].经济管理, 2007 (3) :17.

研究与创新能力 第2篇

通过互联网上实验室网站的.建立来组织学生,以网络为引导、实践为主体,网络与实践相互依存,网络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网络.最终达到研究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作 者:张列峰 任勇 邱芝贞 作者单位:张列峰,任勇(江苏省医药超分子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210046)

邱芝贞(湖南省涟源市石马山中学,湖南涟源,417000)

隐性知识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第3篇

摘要:隐性知识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人才的培养源于隐性知识的生成与获得。文章从隐性知识的内涵、特征、价值入手,探讨了隐性知识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并对创造条件,提高个人隐性知识含量,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隐性知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2-0146-03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创新的社会,一个国家教育的先进程度将愈来愈取决于该国创新教育的先进程度。研究生教育是中国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研究生教育者的使命与责任。随着知识经济的初显峥嵘,知识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不仅是知识生产、创新的源泉,而且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源于其隐性知识的生成与获得。

一、隐性知识

(一)隐性知识的内涵及特征

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波兰尼(Michael Polany)于1958年在其《人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人类有两种知识,一种是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字、公式加以表述的明确知识或显性知识;另一种是未被表述的知识,它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是源于经验的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为中所拥有的知识,这种知识被波兰尼称为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具有以下特点:(1)隐性知识是人的能力,它是依附在人头脑中的经验、技巧、诀窍和灵感等知识,它很难用语言、文字表述,并且难以形式化或难以沟通。(2)隐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存在,是一种稍纵即逝的现象。它随着认知主体注意力的转移而建构或者消解。它是伴随着认知主体注意力活动而出现的共生的附带觉察状态。波兰尼将其称作是“个体对正在做的某事所具有的知识”…。(3)隐性知识具有个体专有的属性。它是存在于组织中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它依赖于个人的不同体验、直觉和洞察力。(4)隐性知识产生于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中,它可以通过工作经验而获得。

(二)隐性知识的价值

正是由于隐性知识的上述特征,使其经常不为人们所注意。但是,这并非说明隐性知识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没有价值或其价值微不足道。相反,经过实践证明,隐性知识事实上支配着人类的整个认识活动。是人们获得所有显性知识的基础和向导。人类所用的知识不是隐性知识就是根植于隐性知识之中,隐性知识是一切知识之源。如果把人们头脑中的知识比做一座冰山的话,那么隐性知识就是这座冰山隐藏于海中的部分,而这座冰山露出海面的小部分则是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隐性知识提示我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中不能局限于显性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隐性知识的生成、获得和管理。

二、隐性知识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

创新能力已成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体现和检验标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有全面、整体和系统的认识。创新能力是指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理论、技能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设计,提出独特的创见和做出创造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并不是孤立的,创新的要素很多,概括起来,创新能力主要由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知识经验、创新实践这几个要素组成。隐性知识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隐性知识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关键要素

创新思维能力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精髓。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发挥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

从隐性知识的观点来说,任何知识都有隐性的方面。越是新知识其隐性的内涵越多,给人们提供新的暗示的机会就越大。如果把人类隐性认识过程作为一种系统思维过程,那么隐性认识所固有的创新性不仅对理解系统思维创新有意义,而且对发挥系统思维的创新性也有启发。比如,在科学研究中要进行系统思维,就需要人们不仅要重视自己和他人新的科学发现的显性方面,尽力明确表达其本质含义,而且要充分关注新的科学发现所具有的隐性内涵。力争尽快察觉出新发现的潜在意义在哪里,有多大,从而能站在科学最新成就的基础上,不断有新发现或发明。

(二)隐性知识是形成研究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比彻(Tony Becher)在其所著的《学术部落和领地》一书中指出。研究生在进入某一学术领域地过程中。会接触到两种主要的隐性知识。一种是从这一学术领域的长期经验中产生的隐性知识,这是一种该领域精英完全掌握的能力,它是一种实际、几乎下意识的知识。这种下意识的知识实际上就是隐性知识,这种隐性知识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调控科学论文发表的能力,如什么东西算作有意义的贡献,什么东西算作回答疑问,什么东西算作回答的论据,哪些成果要赶快发表,哪些成果要保留。另一种隐性知识是研究生自己在研究生期间的科研实践中获得的,如直觉力、想象力、研究技巧、合作能力等。比彻的研究表明,隐性知识对人类的创新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研究生能够具有把握隐性知识的能力,就会更好地认识自我,清楚自己在学习和科研中的不足、长处,明白哪些是科学前沿,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学习,使自己在许多领域中不断创新。

(三)隐性知识是知识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在于是否具有一定知识经验的积累。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知识的丰富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创新能力的加强则有利于增加研究生对知识的选择和吸收能力。

据统计,隐性知识约占知识总量的90%,而显性知识所占比例不足10%。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对隐性知识的把握和利用能力是研究生创新的关键。研究生经过本科的教育和学习之后。基本上掌握了获取显性知识的能力。加上显性知识容易收集和掌握,因此,对于显性知识的占有能力,本科毕业后就已经基本具备。研究生仅仅知道如何占有显性知识是不够的,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就要在占有显性知识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隐性知识,将其与自己所掌握的显性知识融合,对其进行思考,进行创新,这一切与隐性知识的占有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隐性知识显性化是创新实践的重要目标

人是实践的动物,创新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研究生要培养创新能力不应脱离实践。创新实践的实施操作实际上是创新主体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过程。隐性知识具有高度的个体性,因而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只能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才能得到。通过实践,才能清楚其中的理论知识和奥秘,并且能更深刻的了解显性知识。同时在实践中还会悟出新的

道理。这个过程就是隐性知识不断积累膨胀的过程。学生通过实践得出一些自己的感悟,并将这种别人从来没有讲过的感悟总结出来,再告诉别人,这就是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只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把握。

三、创造条件。提高隐性知识含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目标不仅在于学习和掌握传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而且要突显专业领域的研究,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途径,提升隐性知识的含量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建立隐性知识共享、交流平台

隐性知识具有高度的个体性。如果能让研究生个人的隐性知识流动起来,在研究生、导师、不同学校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使其变成各交流成员问的共有知识,然后将已显性的知识纳入研究生个人的知识体系中,重新转变成研究生个人新的隐性知识,这些新的隐性知识就可成为研究生创新和知识再生的源泉。研究生的隐性知识主要存在于导师、同学之间,因此,应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牛津大学的高桌宴会实质上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交流机会。牛津大学的研究生可以申请参加一次每周三的高桌宴会,跟教师和研究员们共进晚餐,面对面地交流。这个交流平台不仅有利于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而且便于学生向更多的教师学习,有利于隐性知识的流动和共享。中国应不断完善导师制,多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会,开展学术沙龙、研究生论坛等活动,为研究生提供多样的隐性知识共享、交流平台,以此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将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各种能力的综合训练,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在科学研究中。研究生能从研究对象、研究成果和自己的观察与实验中不断获得新的“暗示”,从而不断提出新问题,不断把研究向前推进,不断有新的发现或发明。要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必须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让研究生参加科学研究实践,在科研实践中训练、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作法,让研究生一入学就在导师带领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研究生个人可以单独进行一个时期的科研,然后参加小组科研。科研小组有学术带头人、其他教授和博士后人员。研究生在具体的科研项目中,在各种不同观点、不同思路的交汇碰撞中,能感受到浓郁的科研氛围。不断获得、生成对自己有用的隐性知识,逐步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

(三)营造隐性知识转化和应用的良好环境,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挥,离不开个人隐性知识的转化和应用,而个人隐性知识的转化和应用则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作为研究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环境,它的良好氛围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社会和学校要承认隐性知识的独创性和专有性,并对有意义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活动给予积极的鼓励。要建立一种促进知识分享的机制,让学生愿意交流知识,分享知识,并最终将其塑造成一种分享式组织文化。

其次,学校应建立自由、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提倡百家争鸣。让每一种学术思想、每一种新技术和新理论在批判中完善,在争鸣中升华。提倡教学相长。打破师生关系等级观,提倡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让研究生在学术问题上自我表现,敢于向导师、学术权威挑战。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最后,各高校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隐性知识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中,很难移植。创新来源于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等的交流与碰撞。一所高校的隐性知识毕竟有限,而高校的发展需要新鲜的血液。各高校间可以为了共享隐性知识而建立知识盟约,通过多方密切的协作,让隐性知识在不同高校间有效地转移和传递,这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研究与创新能力 第4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服务能力,耦合协调度,制造企业

在制造与服务不断融合的背景下,制造企业仅靠提供产品来维持发展往往会遇到瓶颈。新的服务主导逻辑正在兴起并逐渐取代传统的商品主导逻辑,用来指导企业的战略和行动[1]。在通讯设备、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汽车等制造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服务型制造模式,以制造为基础,服务为导向,通过“产品+服务”来增强企业竞争力并将服务作为价值新来源[2]。和技术创新能力一样,服务能力也成为了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3]。对制造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是将科学技术研究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创造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4]。借助产品服务系统(Product Service System,简称PSS)的不同模式(即面向产品的PSS、面向使用的PSS、面向结果的PSS),企业可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高度集成。Alpha公司凭借客户对其以往产品技术的信任,成功实施了服务化战略[5]。Xerox公司能提供全方位的“文档管理服务”,依赖于自身技术创新者的角色。技术创新能力在服务化转型中起着关键作用[6],其价值在于它能“理解和重新设计技术,确保它适合客户的应用需要,提高流程效率”[7]。在产品与服务互动频繁的情况下,服务本身成为制造企业和客户沟通的桥梁,使得服务对产品创新的作用越来越大[8]。利用专业优势、客户参与以及网络协作,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企业可以广泛吸收外部知识和能力,从而形成重要的创新源泉[9],通过服务化战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可以看出,作为制造企业核心能力系统中两个重要内容,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之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相互影响的现象。然而,企业这两种能力是通过什么联系起来的,相互间是怎样作用的,如何评价两者间的影响程度,现有研究对这些问题尚未有系统分析。因此,本研究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企业评价和调控其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能力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能力耦合关系分析

耦合的概念来自物理学中,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之间存在的彼此作用而相互影响的现象。协同学理论认为发生耦合关系的前提是各系统间存在某种联系,而耦合的结果则是各系统原有的属性被放大或缩小[10]。企业知识理论将能力视为一种知识或技能,具有一定的知识属性和活动特性。企业能力是由维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积累性学识所形成的[11]。技术创新能力就是将企业内外部知识激活,进行整合与创造并实现其价值的能力[12]。制造企业的服务能力则是企业依托于产品或专业技术,为满足客户需求而提供各种劳务活动的能力。通过共有的知识基础、共有的知识载体以及两者间的知识交流,企业知识资产(包括专业知识、应用经验、专利技术、职业技巧等)成为两者之间联系的“纽带”,促成其耦合关系的实现。

(1)共有知识基础。制造企业向客户提供的服务业务大多属于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凭借其在研发、设计以及制造工艺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独特知识产权(技术知识),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技术赋能的服务,所拥有的技术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向客户提供服务时的效果。这些核心技术知识既是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也是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基础。

(2)共有知识载体。企业知识主要依附于人力资源、设备和组织结构中。就制造企业而言,技术创新能力的知识载体主要是科研人员和研发平台,服务能力的知识载体主要是服务工程师以及服务平台。两种能力的知识载体具有重合部分:研发设计人员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知识的载体,也会直接参与到向客户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工作中,既扮演产品研发角色,也扮演技术服务角色;企业中各类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检测中心等既是技术创新的平台,也是对外服务的平台。

(3)知识交流。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既可以是企业内部通过科学研究投入而获取的新知识,也可以是来自于企业外部机构的新知识。在实践中,客户参与到技术创新的案例越来越多,企业在与客户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缄默知识从客户转移到制造企业,并逐渐累积成为企业的知识资产。

在企业知识资产的作用下,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间的耦合关系日渐凸显。一方面,技术创新能力让企业拥有满足客户需求的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在此基础上给企业带来了为客户提供技术赋能服务所需的知识增量,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向客户提供服务时,可以实现与外部组织之间的交流,在客户向企业进行信息反馈时,会伴随客户缄默知识向企业的转移,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这一耦合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间逐渐形成彼此作用、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既使得各自能力价值得到提升,同时也增强了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见图1)。

2 评价研究设计

2.1 评价方法

按照协同学理论的观点,系统中的序参量是决定其发生相变时由无序演变为有序的根本变量,而衡量序参量之间互相作用、影响以及协同发展程度的耦合协调度则是这种演变内在机理的关键[13]13。关于不同系统间耦合程度的评价问题,学术界主要采用诸如系统离差、关联度系数、系统熵值等数学建模的方法来解答。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借鉴物理学中容量耦合系统模型所产生的耦合系数模型。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计算“三系数”来对耦合程度进行量化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功效系数。功效系数用来反映发生耦合作用的子系统对耦合系统有序发展的功效贡献大小。设变量Ui(i=1,2,3,…,m)为耦合系统的序参量,Uij表示第i个序参量的第j个指标对耦合系统的功效大小,其值为xij(j=1,2,3,…,n)。max(xij)和min(xij)分别是耦合系统稳定时序参量的上、下限值。单个指标的功效系数Uij可以利用公式(1)计算得出,其取值范围为[0,1],反映各指标值相对于目标值的满意程度。

将单个指标的功效系数Uij经过线性加权法处理,可以得到各子系统对耦合系统的功效系数Ui(如式(2)所示),式(2)中λij表示各指标的权重。

其中∑mj=1λij=1。

(2)计算耦合度系数。耦合度系数用来衡量子系统间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彼此作用、互相影响的程度。以本研究中两个子系统间发生耦合作用为例,利用式(3)可以算出耦合度系数C,其取值范围在0~1之间,式中U1、U2分别表示技术创新能力子系统和服务能力子系统对整体系统的功效系数。

(3)计算耦合协调度系数。尽管耦合度系数可以反映子系统间彼此作用影响的程度,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当U1和U2同时较小或者较大时,都可以得到C较高的结果,难以反映每个子系统真实的发展水平;二是当序参量上下限的确定方法不统一时,不同企业的耦合度结果难以直接用来比较。因此,需要进一步计算出耦合协调度系数D来反映系统间交互耦合的协调发展程度,具体算法如下:

式(4)中T表示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综合协调指数,它反映子系统间的整体协同效应。α、β为待定系数(且有α+β=1),分别表示序参量U1、U2的权重。

2.2 评价指标体系

因制造企业能力系统复杂,单一指标无法客观衡量,所以需构建多指标评价体系来进行综合分析。本研究在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时遵循“宜简不宜繁”、“独立性”、“代表性”、“可行性”等原则[14]。

2.2.1 技术创新能力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一直是国内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从现有文献看,虽然研究者们划分标准不同,得到的具体指标体系存在差异,但这些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此基础上,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方法”以及“国家级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的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借鉴创新投入产出模型,本研究采用频数统计法(即从主要参考文献[15]-[25]中筛选出使用频率较高的指标)、专家咨询法(即通过对相关专家进行访谈,征询其意见来调整指标)构建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2.2 服务能力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围绕制造企业服务能力度量的相关问题,国外学者Mohebbi[26]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客户需求数量作为衡量企业系统服务能力的标准;而Mesak[27]把客户等待时间作为产品服务能力的测量指标;Bergetal[28]等则认为供应商可用资源多少决定其服务能力;Andy Neely[29]采用制造企业提供给客户的服务种类数来反映其服务化程度。国内学者蔺雷等[30]利用资源投入和服务质量两个指标来度量制造企业的服务差异化;刘继国[31]借鉴Homburg等的研究结果,用服务要素的数量、服务要素的成本以及对服务要素的重视程度来测算制造企业的投入服务化水平;姚树俊等[32]提出利用服务率作为产品服务能力的衡量指标。

综上可以看出,目前关于制造企业服务能力的实证研究还相对较少,研究者往往采用单一指标或少量多指标来测算服务能力这一变量。考虑到服务活动的特殊属性,在采用定量指标测算的同时,也应选用恰当的定性指标来考核。借鉴现有文献和当前一些省份出台的“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申报标准等资料,本研究采用专家调研法,通过向服务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的5位专家发函,征求其意见,经过多轮咨询后,确定出制造企业服务能力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3 实证分析

本研究选择HJP公司作为实证分析的特定样本。HJP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绿色能源输配电设备及智能电网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燃气发电、水电及地铁、高铁、石化等领域。公司在干式变压器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拥有独立的企业研发中心,产品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当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客户服务方面,公司配备了一批高素质的技术服务人员,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快速反应用户的需求,及时为用户提供现场指导、技术支持、质量跟踪及培训等增值服务。HJP公司的实践与本文研究问题高度吻合,对其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能力进行耦合评价,既是对前文所建方法及理论模型的应用,也能帮助企业及时发现两种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其他同类企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3.1 数据收集

研究组通过公司官网、媒体报道、电话访谈等途径获取到HJP公司较为翔实的信息资料,并将这些资料汇编成《案例说明》。由于只是针对单个企业进行分析,因此,在前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研究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法,通过设计相应的测量题项来对HJP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能力这两个耦合子系统进行评价,指标体系中所涉及到的定量指标通过与行业标杆和竞争企业的数据对比分析来得出结论。评价工作由专家评估和企业自评两部分组成。首先请相关专家(其中,技术创新领域2人,服务型制造领域3人)根据研究组所提供的《案例说明》来填写评价问卷,对HJP公司进行专家评估;再由HJP公司的高层领导以及技术部、生产部、市场营销部、售后服务部等部门负责人共10人填写评价问卷来完成自评工作。整个数据采集过程借助问卷星在线调查工具进行。

3.2 结果分析

因评价问卷采用的是李克特五级量表,所以本研究中耦合系统的序参量上、下值分别为max(xij)=5,min(xij)=1。通过对采集到的有关评价数据进行处理,并运用公式(1),得到了HJP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系统和服务能力系统各指标的得分以及功效系数值(见表3、表4)。在公式(4)中,本研究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对耦合系统的重要程度相当,即取α=0.5、β=0.5,将上述所有已知条件,分别代入到公式(2)、(3)、(4)、(5)中,最终可以得到相应系数值(见表5)。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HJP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的功效系数在[0.5,0.7]范围内,说明这两种能力对整个耦合系统的“贡献”较大。但与技术创新能力相比,服务能力对企业贡献相对较小。从两个子系统的各指标对耦合系统的贡献度来看,研发平台投入、专利技术产出、创新产品产出、服务平台投入、服务人力投入、服务效果、创新人力投入、创新经费投入等8个指标的功效系数均大于0.6,表明HJP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较强,重视产品技术含量,同时围绕产品开展相应服务活动,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产品+服务”组合,促进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的互动耦合。而服务业态及范围、服务经费投入所带来的贡献度均小于0.5,说明HJP公司投入的服务经费还未取得理想效果,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数量和服务形态仍有提升空间。)参考郝生宾[13]15对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度的划分标准,HJP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能力的耦合度系数在[0.3,0.7]之间,属于中等耦合阶段,说明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能力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程度有待提高;耦合协调度系数在[0.4,0.6]之间,属于中等协调耦合阶段,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能力的协调发展程度仍需提高,整体协同效应不凸显。上述结果与该公司实际情况十分吻合。HJP公司的产品技术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但企业更多的关注点在产品层面,目前所开展的服务活动主要是围绕产品售后来展开,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大部分是无偿服务,少量仅收取成本费用,目的是维护顾客忠诚度以及协助销售。服务活动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尚不明显,主要作用是“差异化竞争”而非“创造利润”。因此,HJP公司应该继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向行业内的技术标杆企业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同时,结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企业的专业技术优势,开展多途径、多种形式的服务创新活动,尝试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将服务作为企业利润新的增长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能力协调发展。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当前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尝试采用服务型制造的模式,围绕着产品和专业技术开展多层次的服务创新活动,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能力之间的互动影响越来越深刻。本研究将协同学理论的思想与方法引入到企业管理当中,对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之间的耦合协调度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在服务型制造企业核心能力系统中,技术创新能力子系统和服务能力子系统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两个子系统间依托企业知识资产,通过共同的知识基础、共同的知识载体以及知识交流来实现耦合互动作用。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子系统和服务能力子系统的评价体系由多指标构成,“三系数法”是测算两者间耦合程度的有效方法。其中,功效系数衡量子系统对耦合系统有序发展的贡献大小,耦合度系数衡量子系统间互相作用和影响的大小,耦合协调度系数衡量子系统间交互耦合的协调发展程度。

(3)HJP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处于中等协调耦合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研究与创新能力 第5篇

学习意图、吸收能力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作者:姜劲 孙延明

来源:《科学与管理》2012年第04期

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第6篇

【摘要】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必须坚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将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作为我国未来主体的大学生,他们的创新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综合国力的发展。针对目前高校的教学科研现状,作者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将教学和科研更好地结合,培育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  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23-02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和难点。一定要下大力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我们的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模式等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克服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各种障碍,改革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模式和方法,努力营造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当前高等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是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其核心是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人才。这是高等教育的客观性对社会经济的充分反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性与内部规律性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性要求,其实现形式是高等教育同科技与经济、文化与社会的结合,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先进文化不断前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人才“商品生产”的出口或最后一道“工序”,其创新能力是“市场品质、品牌”的核心元素,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高校深化改革,提高办学质量的热点与难点。

一、目前的现状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双重使命,特别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院校,对于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加强高等院校人才素质教育,提高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才能满足未来世界强国竞争的需求。老师的职责就是教会学生科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很多老师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学生只要完成教学大纲上的所有教学内容就可以了,忽略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上是课程内容满堂灌,理论知识强于一切,教育科研几乎视而不见,加上在高校扩招之后,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工作量大,相当多的教师整天陷于备课、上课等具体的教学事务中,无暇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因此对教育科研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广泛参与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本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列举出更多的实际应用中的事例,使同学们无法理解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学了而不知道怎么用,最终使学生产生大学学习无用论的想法。还有很多老师只顾自己职称评定等个人事务,无暇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一较突出的问题是教育科研保障条件不够,例如教育科研保障条件包括经费的投入,相关制度与激励机制等。

二、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1.构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

对于“电气控制与PLC”、“检测与转换技术”、“监控与组态技术”、“电子电路CAD”和“电机学”等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重点及各知识点在以后工作中的用处。在讲解中应最大限度地引入现实工作中具体应用实例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应该将自身所接触的课题项目研究、培训以及工厂中的实际问题解决等实践经验结合理论课程讲解给学生们,只有这样才能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和开发学生通过实践应用真正掌握知识的能力。以创新意识培养为先导、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加强学生工程训练和设计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基础型→提高型→研究型、创新型”的层次化理论-实验教学体系。

对于“自动控制理论”、“工程电磁场”等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我们要寻求一些突破性的手段,让同学们不仅学懂,还要让他们快乐式学习。例如,在我们学习“自动控制理论”这门课程的时候,我们可以以某电机制造公司设计的一个直流伺服电机控自系统为工程背景,运用“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相关知识环节解决该系统的速度控制问题。第一步系统建模,推导出系统的传递函数;第二步时域分析,求不同输入时系统响应;第三步运用零极点图分析系统稳定性;第四步频域分析,利用奈奎斯特图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讨论系统增益裕量和相对裕量;第五步用补偿法对系统进行校正,系统优化。这正对应“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六大章节的内容——第一、二章引言、线性系统数学模型;第三章控制系统时域分析;第四章根轨迹法;第五章控制系统频域分析;第六章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明白了“控制”什么,怎么“控制”,清楚地看到“控制”的效果,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每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增设开放性实验室课题研究环节,即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所学课程的情况,设定一些相关题目,并提出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题目,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完成实验任务和要求,学生应作为实验教学主体,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践环节我们要求项目实训必须在接近或达到专业活动环境氛围中进行,既不是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也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而要突出体现“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的特点,把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训练与专业素质的训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的培养。

2.构建实施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计划,并以学分的形式将其纳入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人文素养和思想素质教育、品牌讲座、社团活动、理论与人文类竞赛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整合形成“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该计划应包含科研创新训练计划、创业训练计划、科技竞赛计划、人文素养提高计划和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五方面内容,每个子计划包含若干项目类,每个项目类由若干具体活动项目组成:科研创新训练计划主要是组织开展各类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创新型实验、开放实验等活动;创业训练计划主要是组织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科技竞赛计划主要是组织参加学科竞赛、挑战杯竞赛、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和电子设计竞赛等专业技能大赛;人文素质提高计划主要是组织开展社团活动、理论与人文类竞赛活动、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主要是鼓励学生参与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各类职业资格、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证活动。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已成为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重要途径。对于参与其中的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积极探索、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全过程的指导中应当重点关注指导学生如何做研究、做学问,并注重心理辅导,尊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激情和潜力,在学生迈出科研第一步的时候给予他们科学道德和规范的引导。积极推行启发式、探讨式、鼓励式的指导,同时将自己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密切结合,做好大学生在科研道路上的第一位向导。

3.建立实施大学创新训练计划的运行管理机制

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计划按“总体设计,分项实施”的原则,实行项目负责制,采取“项目管理”的办法组织实施。该计划将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做到四年不断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能力和特长选择相关项目及其修读时间。

建立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计划组织实施机构。学校、学院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负责学校和学院层面的工作,相关职能部门按工作分工具体实施各计划项目的管理工作,使该计划的实施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学院负责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计划的各项校级活动,根据学校委托承担面向全校的计划项目的实施工作,全面规划和组织开展院级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计划项目,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具体活动项目和时间,从而形成了学校、学院、学生互动的创新能力训练机制;制定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计划实施管理办法及各分项目的组织实施管理办法和细则;制定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计划经费管理办法,建立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管理系统,这样才能长期保证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计划正常运行并且发挥预期功能。

大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件任重而道远的的任务,它对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振兴民族科技和发展民族经济起着重大作用,也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担负建设中国和谐社会重任的必然要求。作为高校老师,更应该刻苦学习深入钻研,积极主动地使学生成为创新活动的重要角色,为成功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同时也更好地指导我们从事教学科研事业,完成我们大学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安雪飞.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2):54-55.

[2]夏玉颜,王责成.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创新素质现状调查与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0,(2):79-83.

[3]秦燕娟.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8):22-28.

[4]李倡平.刍议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10,(5):54-57.

研究与创新能力 第7篇

1营销能力的内涵与测量

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结论之所以呈现差异性,其本质原因在于不同研究对营销能力的内涵界定和测量方式并不一致,因此,要深入分析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内在关联性,必须首先对营销能力内涵与测量模型研究进行梳理。

1.1营销能力的内涵界定

营销能力在企业获取优势市场地位和持续竞争优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营销能力概念迄今尚未形成一致观点,不同研究基于不同理论基础对营销能力进行界定,主要包括:

( 1) 资产观与营销能力。狭义资源基础观将资源类型界定为企业所拥有的物质资产,而营销能力研究最早则是从物质资产视角展开的。Miles等[6]最早指出营销能力包含企业在实施营销活动过程中运用的各类资产,但并未对这些资产进行详细界定和说明。Mller等[7]进一步将企业营销能力理解为一个多维度现象,它是企业人力资产、市场资产和组织资产的复杂组合。对于高科技企业而言,营销能力是企业掌握的最重要的互补性资产,它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创新。企业强大的营销能力主要表现为在识别顾客需要和理解顾客选择行为影响因素方面所具备的优势资产[8]。在资产观看来,营销能力就是企业拥有的用于营销管理与创新的关键资产。

( 2) 知识观与营销能力。知识观认为企业是作为知识性社会团体而存在,知识形成企业绝大多数战略性资源,企业在知识资源方面的异质性导致不同企业之间的绩效差异[9]。在基于知识视角的营销能力研究中,一部分研究将营销能力视为企业建立和维持市场各类关系或建立品牌的特定知识。首先, 营销能力是企业发展和维持顾客关系的知识[10]; 也是企业识别顾客需求,并掌握影响顾客选择行为的因素的知识[11]。其次,营销能力是企业差异化其产品和服务,成功建立品牌的知识[12],也是营销产品或服务给 顾客,并产生长 期竞争优 势的企业 知识[13]。另一部分研究将营销能力视为企业所掌握的整体市场知识。不仅包括管理者或组织拥有的与营销活动相关的,如广告、定价等方面专业知识[14], 还包括企业所掌握的有关竞争者和顾客知识[15],以及预测和回应顾客需求的已有经验组成的市场知识[16]。营销能力知识观认为营销能力是企业所掌握的,与市场营销各个环节相关的,能够帮助企业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知识。

( 3) 流程观与营销能力。在流程观看来,能力并不等同于资产或知识,能力是把这些资产与知识聚集在一起,使其发挥优势作用的黏合剂,它通过组织流程得以实现。因此,营销能力应该是企业运用自身的资产和知识去创造顾客价值并获取竞争优势的组织流程[1]。Vorhies等[3]首次明确指出营销能力本身不是资源,而是运用资源增加价值的整合过程,它表现为 “企业集合知识基础型资源和有形资产,以创造价值输出的整合性流程”。具体而言,营销能力是企业将群体性知识、技能和资源应用到市场需要,并在营销活动过程中增加产品和服务价值以满足竞争需求的整合组织流程[17]。营销能力能帮助企业在目标市场上配置所掌握的知识和其他资源组合,并将这些资源组合转化为有价值的供给品, 以满足目标市场需求[18]; 它有助于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利用市场机会和应对市场威胁[19]。

1.2营销能力的测量模型

对营销能力的测量是科学评估其在营销管理活动中关键作用的基础。已有研究对营销能力的测量因营销能力内涵界定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可分为3类:

( 1) “两维度”论。从2个维度来探讨营销能力的研究大都是将营销能力视为一种整合性组织流程,并基于战略/策略、内部/外部分析框架进行测量。在战略/策略框架的研究中,Hooley等[20]首先区分2种用于创造竞争优势的营销能力: 战略营销能力和职能营销能力。战略营销能力是指企业进行市场感知,以及目标市场选择与定位的战略型组织流程; 职能营销能力则包括顾客关系管理、顾客接触、产品管理、新产品开发和作业营销5部分的策略型管理流程。随后,Morgan N等[18,21]也从企业营销规划和营销执行2个层面的组织流程来测量营销能力。在内部/外部分析视角方面,Mller等[7]将营销能力涵盖范围区分为外部子区域和内部子区域: 外部子区域与理解、掌握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和任务环境的管理流程相联系; 内部子区域与企业内部营销管理流程相联系。Foley等[22]基于 “内部 - 外部”能力组合角度将营销能力理解为以员工关系管理流程为核心的内部聚焦型营销能力,以及以客户关系管理流程为核心的外部聚焦型营销能力。无论是基于战略/策略视角、还是基于内部/外部视角, 都强调营销能力作为一种配置与利用资产和知识的组织流程在企业营销管理活动中的关键角色。

( 2) “三维度”论。Webster[23]从3个维度来探讨企业营销活动: 首先,营销是文化,它包含企业的基本信念、组织文化和顾客中心性; 其次,营销是战略,焦点集中在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和定位, 即界定企业是如何在已选择的市场上进行竞争; 最后,营销是策略,即运用营销组合并管理与顾客、 中间商的关系。借鉴这一分析思路,Hooley等[24]从 “文化—战略—运营” 的逻辑框架提出营销能力的层级模型,从营销文化、营销战略和营销运营3个维度来测量营销能力。营销文化能力是企业在树立符合市场特征的营销哲学,选择满足竞争需要的优先战略所需要的组织知识; 企业营销战略能力的核心是竞争定位决策,它包含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以及最终实现市场定位的组织知识; 营销运营能力则是指企业应用于营销战略执行的各类市场知识。营销能力 “三维度”论为从知识观视角探讨营销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该测量模型在营销能力后续 研究中被 国内外学 者广泛地 借鉴和运用[25,26]。

( 3) “四维度” 论。经典营销理论围绕产品、 价格、渠道与促销,即4Ps来界定企业营销管理活动,绝大多数基于资产观的营销能力研究便从4Ps对营销能力进行测量。例如,Vorhies等[3]指出营销能力是企业支持营销活动的各类关键资产,它由产品开发、定价、渠道管理和促销4个方面的资产投入构成。虽然并不是所有基于资产观的营销能力研究都从4个方面来测量营销能力,但对营销能力所有测量维度均可以聚焦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4个基本构面。这种基于4Ps营销理论的营销能力维度划分方法,本质上讲是一种营销策略或职能层面的能力分类,符合大多数企业营销管理实践, 并且具有被广泛认同的理论基础,因此,营销能力 “四维度”测量模型被广泛地运用到实证研究中, 如: Zou等[27]对我国出口企业营销能力与竞争优势和出口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 Tsai等[28]对我国台湾地区企业营销能力与业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以及李巍等[29]对我国民营企业营销能力与市场战略和经营 绩效的关 系研究均 是借鉴这 种维度划 分方法。

2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

企业营销能力对创新绩效具有何种影响是理论界存有争论的问题: 一些研究认为营销能力对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4,30]; 另一些研究则认为二者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即营销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受到其他条件或要素制约[5,9]; 甚至还有一些研究认为营销能力对创新绩效有负向作用[31]。统计方法差异、研究对象不同均被视为解释这些实证结论不一致的原因,而本文则从营销能力内涵与测量角度来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2.1流程观下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

在营销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结论的研究中,对营销能力的界定与测量大都是围绕组织流程的视角展开。一方面,营销能力作为整合和利用市场资源的管理流程,不仅对企业整合资源、促进创新活动和提高创新产出效率具有积极作用[32],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强度,即企业在产品、流程、 管理和营销方面的创新类型及程度[17]; 另一方面, 依据Song等[4]对376家美国企业实证研究结论,营销能力作为配置市场知识的关键业务流程,对于产品研发及新产品的市场表现有着重要影响。来自于我国企业实证数据的研究发现,营销能力本质是企业开发和运用市场资产的组织过程,它对企业创新欲望、创新预期和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30]; 而Lee和Hsieh[33]对118家台湾制造企业研究也证实,作为业务管理流程的营销能力对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有积极作用。总之,作为组织流程的营销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积极作用。

2.2知识观下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

有研究认为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并不是必然相关,二者的正向关系需要其他因素的介入。其中, 首要的因素是企业需要发展互补能力。Moorman等[10]认为单一营销能力作为市场知识的集合对创新并没有价值可言,只有当企业发展两类以上的互补能力时,营销能力对创新绩效才会有正向作用。 Narasimhan等[8]的实证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即营销能力与技术能力能更好地互补时,更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此外,环境因素也是影响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的重要变量。陈锟等[5]发现,营销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需视企业所处的环境而定: 当企业处于低环境动荡性时,营销能力对企业创新有正向作用; 当企业处于高环境动荡性条件下,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则没有必然联系。可见, 在认为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有条件正相关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是从知识观视角来界定和测量营销能力。

2.3资产观下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

虽然从物质资产视角来理解营销能力颇有片面, 并很快地被知识和流程的观点替代,但物资资产更容易观测和量化,从而为营销能力测量提供极大便利。从有形资源,包括物质资产 ( 如产品、销售公司和销售人员数量等) ,以及财务投入 ( 如广告、 促销和渠道管理方面资金投入等) 方面来操作化定义营销能力的研究中,营销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呈现负相关或不相关。例如,李清政等[31]对我国企业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营销能力对技术产出有显著的负影响。这意味着,企业在营销管理投入越多的资产,可能会相应地削弱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方面的投入,因而表现为营销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

3研究结论与启示

3.1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营销能力内涵界定和测量模型的角度,对营销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联性研究进行全面梳理。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发现以不同营销能力内涵界定和测量模型为基础的研究,其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结论存在显著差异性 ( 如表1) 。

从分析结论可以发现: 第一,当营销能力作为企业资产的特定类型时,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不存在直接积极关系,甚至是对创新绩效有负向作用。这意味着,企业单纯地在营销资产方面进行投入并不能提升创新绩效,有时还可能起到反作用。 当企业需要提升创新绩效时,不应该单方面考虑在营销资产方面的投入,还应关注营销资产与其他创新资产的匹配效应。第二,营销能力作为有关顾客、 竞争者和产业方面的特定组织知识,在管理架构、 组织文化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下,强化企业识别潜在市场需求,发掘新的市场空间,推动企业在产品开发、营销战略等方面实施创新,从而实现企业创新绩效改善和优化。第三,当营销能力不是单纯资源,而是运用资源增加价值的组织流程时,营销能力成为企业配置和利用市场相关资产与知识,以创造顾客价值并获取竞争优势的管理过程。营销能力作为一种组织流程,它与企业的独特知识积累以及有形或无形资产相联系,使其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从而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直接驱动作用。

3.2研究启示

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关联性依据营销能力的本质属性不同而有所差异。若企业要通过升级营销能力的路径来提升创新绩效,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 1) 合理配置营销资产,强调不同类型资产的协同效应。营销资产投入并不必然带来绩效提升, 企业应该重视营销资产与产品研发、生产运营和人力资本等方面资产的合理配置,通过不同类型资产的交互作用来提升创新绩效水平。 ( 2) 企业是个体知识和群体知识构成的组织,知识,特别是市场知识构成了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对创新绩效的驱动效应毋庸置疑,但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企业需要形成善用知识的文化氛围和管理体系。这意味着,企业不仅要重视市场知识的累积,更要强调将市场知识置于市场导向型组织文化与管理体系之中。 ( 3) 在重视营销资产和知识作用的同时,应强调组织流程是能力得以表现和发挥作用的机制。企业应努力通过管理和流程创新, 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营销资产与知识,增加产品或服务价值,有效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帮助企业获取和维持高水平创新绩效。

4营销能力研究展望

营销能力在企业获取市场优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已经被以往研究广泛支持和验证,发展高水平营销能力是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水平的基础手段。通过文献梳理仍可以发现,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关联性研究仍存在诸多缺憾,需要在以后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和拓展。

一方面,需重视知识观与流程观视野下营销能力驱动创新绩效的机制研究。作为知识和流程的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联性已经得到证实,二者的关联作用大多是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而这些特定条件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另一方面,应深化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探索。以往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观点或者结论的诸多不一致,表明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可能并非是直接作用关系,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某些中介变量,如产品战略、竞争导向等因素; 同时,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还存在诸多调节因素, 如战略意图、网络资源、产品生命阶段、产品特征, 以及企业外部的环境动态性、竞争强度和产业类型等。

摘要:随着技术变革与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为维护市场优势地位必须在营销管理等核心职能领域培育差异化能力,但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逻辑关系的研究结论还存在诸多不一致。以资产观、知识观和流程观为分析基础,从营销能力内涵界定与测量模型概念剖析切入,梳理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的基本观点与结论,着力讨论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有效性的理论边界与作用条件。最后对文献分析结论进行讨论,并就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对后续研究有所启发。

研究与创新能力 第8篇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

(一)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逐渐成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学术界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日益升温。Burgelman (1996) 基于战略管理的视角, 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由组织内部一系列支持创新战略实施的综合性特征构成的。魏江 (1998) 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为实现企业创新战略由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耦合并构成的系统整体功能。陈劲 (2003) 从知识视角指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有效激活、整合、创造和实现知识价值的能力。白俊红 (2008) 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各个子过程能力有效协同而表现出的一项综合能力。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界定, 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贯穿于市场需求分析、技术创新构思分析、研究开发、产品商品化等企业技术创新全过程并为企业创新战略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服务的一系列综合特性与能力的集合。

(二) 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根据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稀缺的、有价值的、难以模仿并不可替代的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 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获取、整合组织内外部知识资源, 挖掘知识深层价值, 实现知识创造与创新, 对于提高组织竞争力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能力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 Chuang (2004) 认为组织知识管理能力是组织创造、存储、传递并应用知识资源, 并将知识资源与企业其他资源整合并优化配置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能力。蒋天颖 (2012) 将知识管理能力界定为协调各种知识管理行为、整合组织内外部各种知识的能力。侍文庚 (2012) 则将知识管理能力划分为知识转移、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和知识创造四个维度。总结前人的研究发现, 知识管理能力本质上是对知识资源的整合、协调与利用能力, 体现在组织各项知识管理行为中, 目标是组织增强竞争力的能力。

二、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关系分析

耦合的概念来源于物理学,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并联合起来的现象 (郝生宾, 2009) , 这种耦合关系成立的基本前提是耦合各方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而耦合各方通过相互作用与影响导致自身属性以及系统合体属性的发生被缩小或放大的变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是企业能力系统的两个子系统, 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方面, 知识管理能力通过优化企业知识库与知识网络, 为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知识支持与动力;另一方面, 技术创新能力又为知识管理能力提供知识反哺, 通过知识创造产生知识增量补充企业知识库、拓展知识网络, 促进知识创造、流动、扩散和应用等。二者的协调发展产生协同效应, 实现企业价值创造并推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 我们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 如图1所示。

(一)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器分析

基于物理学的思维方式, 系统耦合关系的成立必须具备类似于电路耦合中的公共阻抗这样的“耦合器” (刘希宋, 2006)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作为企业能力系统的子系统, 二者耦合关系成立的“耦合器”为企业的知识资源, 表现形式为企业知识库。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形成与提升都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并伴随着知识价值创造的动态过程。一方面,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以企业内外部知识资源为基础, 把握市场需求变化与技术发展趋势, 通过对内外部知识的整合与利用, 激发技术创新潜力,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另一方面, 企业知识管理活动以知识作为基本管理对象, 通过数据库、知识地图、知识管理平台等技术工具与管理手段的运用, 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与管理流程, 对企业内外部知识获取、存储、共享、应用等一系列知识管理活动提供支持, 实现知识资源在企业内部的有效的转移、流动、扩散与增值, 从而推动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因此,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均以知识作为其根本要素, 通过企业知识资源的集合即知识库建立互动耦合关系, 耦合关系的实现主体为企业知识库中的技术创新知识。

(二)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关系作用过程

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过程分析, 二者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不论是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还是合作技术创新, 都需要建立起企业各部门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结与网络, 实现有效的信息、技术、知识及其他资源的交流。这种基于网络的互动关系, 尤其是知识网络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影响作用明显。

一方面,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源源不断的知识支持, 既需要企业内部知识资源的供给与知识创造, 也需要外部新知识的吸收与引入, 而内外部知识获取都必须以企业知识网络为基本传递途径。良好的知识管理能力有利于更好地传递、整合、分享、积累和应用知识。知识基础设施能力、知识管理过程能力、知识学习能力、知识资产合作能力作为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基本构成要素, 影响着知识网络的完备性、通畅性以及企业所处的网络位置, 决定着知识网络运作、信息和知识交流的质量与效率, 这必然影响到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的获取与传递, 进而促进或制约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 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知识, 需要不断更新与完善知识库与知识网络, 创造利于知识流动、学习与创新的环境。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合作创新能力作为技术创新能力基本构成要素, 影响并制约着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会加快企业技术革新步伐, 使得知识的价值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充分体现, 激励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利于新的知识管理理念、技术和知识的引进;同时, 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 技术自主创新活动伴生的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以技术或知识的“内生性增长”以及技术合作创新活动中知识的“外生性增长”增加组织知识存量, 并通过各种正式及非正式的途径, 使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经验与技术诀窍得以传递、流动和扩散, 形成新的知识库和知识网络, 优化企业知识资源配置, 对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产生正反馈作用, 推动企业知识基础设施能力、知识管理过程能力、知识学习能力及知识资产合作能力的提高。

(三)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目标分析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获取既依赖于独特的、有价值的、难以模仿的资源条件, 又离不开对外部环境的动态适应。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 其共同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将会使企业挖掘和提炼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方法、诀窍、工具、设计方案等, 这些技术创新产出通过在企业内部的共享、转移、扩散与集成, 形成企业特有的知识资源优势;知识管理能力反映企业对知识资源、知识流程、知识学习、知识合作与创新的系统管理水平, 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为外部知识内部化、隐性知识显性化、零散知识体系化提供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有效获取外部环境中的新知识, 推动企业内部知识的消化、吸收、共享、集成与创新, 增加企业知识存量, 完善企业知识体系, 实现知识资源在企业内高效流动与有效供给。通过企业技术创新不断产出的非标准化的知识, 经过知识管理流程后转化为标准化知识, 并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反哺, 在此循环过程中,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螺旋提升, 形成并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结论

通过上述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耦合关系的分析,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基于企业知识库这一“耦合器”建立起耦合关系, 以企业信息化平台为基本载体, 在知识、知识网络以及知识流等要素的共同引导和驱动下, 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协同与放大效应, 不仅实现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自我价值创造与螺旋式增长, 而且共同推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要求, 达到持续成长和提高核心竞争优势的发展目的, 企业应努力将技术创新活动和知识管理活动互通有无、融会贯通, 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郝生宾, 于渤, 吴伟伟.企业网络能力与技术能力的耦合度评价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09, 2.

[2]刘希宋, 张长涛, 张倩等.知识管理与产品创新人才管理耦合机理与对策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3]Robert A Burgelman.Strategic Management of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J].Research on GroupEconomy, 1996.

[4]白俊红, 江可申, 李婧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软科学, 2008, 3.

[5]Chuang S H.A resource based perspective onknowledge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Expert Systemswith Applications, 2004, 3.

大学生创新创业与自主创业能力研究 第9篇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从一个方面反映是毕业学生的总体人数的数量上的增加, 导致就业的比例下降, 但是从问题的核心来看, 却与很多大学生自身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首先, 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 经历了三年高中生活的“炼狱”, 感觉自己终于“熬’出头了, 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往往形成在宿舍睡觉、逃课、沉迷于网络、恋爱……对于学业的过分放松导致很多学生大学四年没有真正地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 知识能力的浅薄根本无法胜任工作岗位。还有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 是为了上学而上学, 根本不知道或者是不了解自己以后要做什么, 导致自己学到的知识和自己将来的选择严重脱节, 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选择自己理想的工作。再者, 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够清楚, 很多学生在毕业寻找自己的工作岗位的时候, 都有着较高的期望值, 无论是工作岗位还是时间安排, 尤其是薪金待遇都非常在意, 而往往忽略岗位对于自己的适应程度、发展前景这些更为实际的问题, 眼高手低导致自己的选择面也来越窄, 最后可能就走进了死胡同。

从这些就业难的问题的根源来看, 要想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根本上还是从大学生自身做起, 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敢于创新, 甚至可以在自身素质不断的提升的前提下, 创新自己的就业渠道, 敢于自主创业。实际上, 自我国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目标确定之后, 大学毕业生的国家统包统配的模式就在逐渐被打破。而随着2003年第一届扩招毕业生走向社会, 人才的需求量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所以就业压力增加是必然需要大家面临的问题。2009年以来整个世界经济正步入新一轮的经济危机, 市场就业机会减少, 这对于本来就严峻的就业形势来说, 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一层压力。针对这样的社会现状, 国家也加大了对于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引领, 特别是鼓励毕业生勇于结合实际, 自主创业, 并给予毕业生一定的政策优惠和资金上的扶持, 这对于开拓学生的就业途径, 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创举。但是, 对于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 他们对于工作经验的缺乏可能会成为阻碍学生们发展的一条拦路虎。因此, 作为学校, 一定要在鼓励学生们自主创业的同时,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一、更新观念、完善自我

很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阻碍自己顺利就业的主要障碍就是观念的落后, 有些学生就认为政府机关、学校等国家所属机构工作稳定、有保障, 就一门心思往里挤, 试图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抱上“铁饭碗”;有些人则把目光放到了大企业、大公司上, 想方设法想走进去;也有一部分人, 把自己的目光紧紧放到了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学生们就业思路的狭窄、观念的落后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机会。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无论哪一行, 尤其所谓的冷门领域, 可能就业机会更大。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 回到农村, 把自己的知识和自己熟悉的热土联系起来, 很快就有了属于自己事业, 成功离自己也越来越近。所以, 要想很好地就业就一定要更新观念。

思想的进步会成为实践的先导, 但要想成功, 还需要毕业生完善自己。一方面, 在学校阶段, 要抓住有限的时间, 加强学习, 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 崇尚真善美, 坚持真理, 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 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 具有创新精神, 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 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 能视变化为机遇, 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 坚定的信念, 及对生活充满期望, 充满热情。同时, 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 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 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 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 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 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积累工作经验。

二、调研就业形势, 合理进行就业指导

由于当前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高校就业办公室等应不断深入调查当今的就业形势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 有针对性地对广大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得大学毕业生能够及时地完善知识储备, 调整就业心态, 获得就业信息, 加快并改善大学生就业。

三、加大就业扶持力度, 创新就业招聘形式

研究与创新能力 第10篇

一、高校科技创新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十一五”期间, 高校在科技创新工作中不断开拓进取, 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中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不足, 严重制约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与地方经济互动的缺失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主要以论文为主, 科研工作量的计算也以论文、专著、科研成果、纵向科研课题等为主, 使得老师对应用型的科学研究重视不够, 多数高校老师以理论型研究为主, 习惯于自我封闭在学校内, 一味地追求所谓纯粹的学术价值。一方面, 很难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方向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另一方面, 由于没有因地制宜, 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的有机联系, 以地方产业为导向, 与地方产业群相对接, 从而难以产生对地方社会效益有显著影响力的科技成果。

2.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缺失

大学生是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很多高校的学科设置, 教学内容仍然一成不变。目前的教学模式仍然仅仅停留在知识的灌输上, 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学习效果的唯一评判, 过于看中知识的吸纳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形成, 这既有违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原则, 也成为制约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导向性因素。

3. 高校科技创新配套资源的短缺

国内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新兴学科人才的要求, 不断扩大校区, 加大教学软硬件设施的投入。这些资金大都来自银行贷款, 使一些高校负债比例过大,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二、协同创新在高校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1. 协同创新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提升

高校学科门类区分很细, 并且研究领域也都局限在相互独立的小科学研究, 学院或者学科之间没有交集。在各学科之间开展协同创新,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可以促进不同学科研究相互碰撞, 突破传统研究方向和模式, 填补学科间边缘地区的空白, 能够有效提高科技创新的成功率, 提升承担大科研项目的能力。

高校通过与政府、企业合作开展协同创新, 可以使高校的科研工作更贴近产业经济和企业发展要求, 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对高校科研创新的方向提出要求, 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高校科技创新的脱节和延迟性, 帮助高校提高成果的转化率。

2. 协同创新有利于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

协同创新使高校主动与政府、企业、其他科研院所开展深入合作, 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搭建协同创新科研平台, 发挥高校在科研方面的优势, 把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将学校的学科集群和企业的产业集群有机的结合起来, 帮助企业克服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的缺点同时借助政府、企业在社会资源、财力上的优势, 将科技创新所必须的智力、物力和财力能够集聚到以协同创新科研平台。

3. 协同创新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校要充分利用以与政府、企业建立的创新科研平台为契机, 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前移, 改变单纯的书本知识的教授中, 鼓励学生走出学校相对封闭的课堂实验室, 深入到企业的研发中心, 帮助学生提升施展经验,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高校走出去的人才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使高校逐步形成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三、进一步发挥协同创新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1. 与地方政府共建特色产业研究院

产业研究院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 能够全方位聚集创新要素, 通过高校与地方政府联合建立特色产业研究院, 能够根据地方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投入相应的智力资源, 帮助地方政府解决产业升级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 而地方政府能够为产业研究院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设资金、土地、政策等支持, 高校和政府在产业研究院平台建设中的协同创新必然能够研发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处在行业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 也能以产业研究院为基地孵化出一批新兴科技企业, 推动地方经济持续性发展。

苏州大学根据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纳米产业集聚地的重点规划内容, 组建了苏州大学苏州纳米研究院, 依托研究院建成符合地区纳米产业发展需要的特色学科, 实现苏州大学纳米学科建设与工业园区纳米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 成为园区纳米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发源地。为了保障南通市纺织产业的高速发展, 苏州大学与南通市合作建立了南通纺织技术研究院, 依托苏州大学在纺织领域的学科优势, 将苏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引入研究院, 一方面, 为老师的科研成果找到了中试场所, 另一方面为南通纺织产业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 使老师直接参与到了实用新技术的开发。

2. 校企共建科研平台

高校面向市场与企业联合建立联合创新平台, 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和研发能力, 同时借助企业雄厚的资金优势, 完善的市场运营体系, 使高校教师科研方向瞄准市场需要的技术和项目, 与企业共同进行技术研发, 解决企业自身技术创新后劲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这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开发, 能够使老师不断吸取适用的新的知识, 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 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向教学反馈更新更实用的内容, 有利于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更实用的新知识, 以此带动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形成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

近年来, 苏州大学贯彻“走出去”的发展思路, 依托国家技术转移平台, 发挥学校学科优势, 积极与地方龙头企业合作, 搭建校企科研平台。先后建立了苏州大学-润新生物医药研发中心、苏州大学-澳洋医药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苏州大学-盛世华安智慧城市物联网研究所、苏州大学-德威新材料研发中心、苏州大学-艾特斯环保设备研发中心、苏州大学-新宙邦联合实验室、苏州大学-湖州创亚动力电池材料联合实验室等多个校企共建科研平台, 并依托这些科研平台与企业的协同创新, 把学校的智力资源、学科资源与企业的财力、人力等有机结合, 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化科技成果。

四、结语

创新型国家体系的建立与目标的达成, 要求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等具有研究职能的部门充分发挥创新的能力, 特别是支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高校在开展好学术内部建设的同时, 应当深刻认识该群体在创新型国家格局中应创造性发挥力量的使命与责任, 抓住机遇, 在协同创新的机制和模式下, 实现高校科研创新全面对接国家和地方需求, 提升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摘要:本研究认为高校科技创新存在与地方经济缺少互动、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缺失和配套资源分散等诸多问题, 基于协同创新的理念, 发挥其在高校科技创新中的驱动作用, 通过与地方政府共建特色产业研究院、与企业共建校企科研平台等合作创新机制, 以提高高校科技创新的活力、集中科技创新资源, 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科技创新,协同创新,产业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刘延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撑[N].科技日报, 2011-02-19.

[2]张晓东, 李成.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探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0 (5) :54-56.

浅谈研究生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第11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b)-0147-02

Talks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Creative Ability

Xia Dengfeng,Jiang Ning,Liu Hongjian

(1.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Anhui,241000,China)

Abstract:By introducing the meaning of creative ability and the status of graduate education,we discussed the ways and measures of graduate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y,and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ecurity system problem.

Key words:Graduate Education;Creative Ability;Creative Talent;Teaching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高层次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生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就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和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浅谈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措施以及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问题。

1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各样的竞争主要集中到人才的竞争上,尤其是集中到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人才的竞争上。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于创新,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创新,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地坚持创新我们才能迎接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和迅速兴起的知识经济带来的巨大挑战。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政府、社会、科学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将长期影响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

研究生教育,相对于本专科学生教育而言,仅仅停留在专业知识的积累、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上是不够的,而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研究生在经历了本专科教育以后,已具备了进行高层次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所必须的身心和专业素养。

2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2.1 现有研究生的入学选拔方式单一

我国现有的研究生选拔主要通过严格的统一入学考试,辅以综合复试,往往复试阶段只是走走过场,流于形式,缺少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测试。在一定意义上,这种选拔模式只能使得学生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呆板记忆上,致使一大批没有创新基础和创新思维的“应试型”人才被选拔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近几年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单位的不断增加,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整体情况不佳的状况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担忧。

2.2 研究生课程教学和科研开展未能有机结合

目前,我国大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都会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利用一年至一年半时间完成所有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学位课的学习,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大约有一年半的时间。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老师上课讲,学生记笔记,下课学生背笔记的现象。这个过程中学生只停留在记书本知识,理论脱离实际,不能将理论知识和科研实践结合起来。另外,目前有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少,科研经费不足,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参加科研课题,缺乏科研机会。

2.3 缺乏对研究生的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与研究已经形成集成与综合的局面,学科交叉、边缘化成为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教育,理所当然应该实施跨学科的培养模式。但是,目前我国众多研究生培养单位并没有打通研究生在全校范围内任意选修课程。

3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措施

由于创新不是一个突变的抽象过程,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多方面的、长时间的积累。

3.1 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创新教育观

目前,多数毕业研究生进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研发机构从事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特别是独立担负技术研发、技术指导工作。研究生已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一定专业水准的人。他们有发展个人专业和个性的强烈要求,有在工作岗位上应用已学知识一展身手的愿望。因此,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應重视学生的独特性,给学生发展个性的足够空间。要十分重视培植研究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和支持导师与研究生课程教学老师在创新意识培养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和新途径。同时,作为研究生导师和授课老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为研究生提供开发思维、能力实训和创新意识培养的探究式“窗口”和“接口”,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3.2 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和以分数衡量学习好坏的标准

改变老师上课一言堂,学生忙于记笔记,下课背笔记的现象。在提倡老师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更多的采用课堂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并“授之以法”,使学生日后能自己获得知识和技能,进而有所创造。在衡量学生学习好坏时,不能只以分数衡量,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动脑能力、沟通能力等。

3.3 注重个性化的培养

这里的个性化既有导师指导的个性化,也有学生自我设计的个性化。学生根据当前社会、市场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自身特点自主设计自己;还有教育过程中的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的个性化,不同学科和专业根据自身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来规划研究生教育的模式、方式以及研究方向等。故而,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和积极鼓励研究生根据自身特点来分析和处理问题,注重学生个性化成长。研究生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以及研究生导师在课题指导过程中,要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和方式使课程学习与技能、心得交流相融合,理论学习与课题实践相结合,个性发展与科研活动中团队合作训练相结合。只有在注重发挥个性化,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才能谈到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3.4 宽口径、跨学科的培养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第12篇

一、制订规程

制度化管理是本科生导师制顺利实施的保证。目前许多高校导师制的实施效果不佳的最大原因就在于疏于管理, 缺少有效的管理系统, 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导师制基本处于一种游离于管理之外的“自由”、“随意”状态, 更谈不上考核与评价工作。为确保导师制运行的规范性、有序性、有效性, 我们将导师制纳入到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中, 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制定相应的制度条例来规范导师制的运行。

(一) 构建有效管理系统, 实施导师工作考核和评价

导师制工作不仅仅是导师和学生的活动, 它同其他教学工作一样, 必须依托有效的管理, 必须由导师、学生、管理者三者构成导师制工作基本组成部分。导师制工作考核与评价, 必须由相应管理系统组织开展。我们在这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法是成立学院导师制管理机构。由学院的院长、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及教学秘书组成管理委员会, 主要负责制定导师制实施办法, 定期就导师的工作情况、考核、评优等进行研究;负责导师的选聘、培训及监督工作, 并定期召开导师会议, 组织开展经验交流, 不断提高指导水平。并对导师工作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考核与奖励, 以鼓励教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 并将考核结果记入本人业务档案, 作为学院推荐晋职晋级的依据之一, 促进了导师制的有效运行。

(二) 制定导师工作制度, 确保考核评价工作有章可循

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能成方圆”。任何管理都离不开相应的制度, 导师制管理中更要强化制度观念, 要通过建章立制来保障工作正常运行, 使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在制度中得到体现。

1.制订导师工作制度。

导师工作考核与评价的重要依据就是导师工作制度。为此我们制订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条例》, 建立“导师教书育人制度”, 强化导师全方位指导的职责, 明确导师的责、权、利, 包括导师的任职条件、导师的选择办法、导师的更换办法、导师的责任与权利以及导师的组织管理等。导师不光指导学生完成学术论文, 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全面的研究, 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

2.建立导师奖惩制度。

准确评价导师工作绩效是激励教师的重要手段。只有将考核与奖惩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充分发挥对教师的激励作用。为此学院建立了导师奖惩制度, 做到有轨有矩, 章法严明。对考核优秀的导师予以表彰, 在评优评先、晋升职称等方面, 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对不称职导师, 予以通报, 取消导师资格。导师奖励每年进行一次, 我们在导师的奖励过程中不搞“光环效应”和“轮流坐庄”, 确保公平和公正。

(三) 开展常规工作管理, 使考核评价制度化

导师工作的考核与评价并非一朝一夕, 不能“为考核而考核, 为评价而评价”, 应该同其它常规教学工作一样, 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要定期考核导师工作, 包括检查导师工作计划、工作记录、工作总结及学生活动记录等, 指导和督促导师各阶段培养计划的完成。比如通过组织导师工作例会, 了解导师是否能够严格按照指导程序, 制定符合个体特点的指导计划和指导方式;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反馈信息, 了解导师制活动是否正常化, 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开展导师经验交流会, 使好的经验和做法得以推广。

(四) 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

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工作考核与评价因其工作具有主客体的多元性、导学形式的多样性、导学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工作效果表现形式的复杂性等特点, 其考核与评价也应以多元评价为手段。

1.多元的评价主体

为使导师工作考核全面、客观, 我院采取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出发, 包括学生评价、导师自评、导师互评等。评价以学生评价为主, 导师自评、同行评价为辅。

学生评价: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工作考核与评价的落脚点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导师工作的效果如何, 被导学生的反映是最好的参照。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 有利于学生从个人兴趣、需要出发, 对导学活动的内容、方法等提出意见、建议, 促进导师制工作的开展。

导师自评: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工作考核与评价必须以导师自我更新、自我控制为评价目的。以导师为评价主体的评价活动, 让导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全方位、全过程地参与到评价活动之中, 有利于导师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进行反思, 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自我管理, 从而不断提高导师制工作的质量。

导师互评:导师交流是提高本科生导师制工作质量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导师互评, 促进导师间的对导师制工作经验的沟通和交流, 有利于提高导学活动的成效。由于导师都直接参与了导学活动, 对工作的客观实际有着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并获得了相应的工作经验, 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更切合现实情况。导师互评必须以导师本人对绩效的充分阐述为前提。

2.多元的评价内容

本科生导师制导学内容的丰富性, 决定了导师工作考核与评价内容也必须全面、具体。那种仅以学生考试成绩、发表论文、考研情况等作为考核与评价的依据, 是片面不合理的。导师工作考核与评价不仅要评价教师的导, 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不仅要评价导师制活动的结果, 也要评价导师制活动的过程;不仅要评价教师在知识、技能和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 还要评价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

3.多元的评价方法

导师制主客体由导师、学生、管理者三者构成, 导师工作是多元的, 用单一的评价方法难以使评价准确、全面、客观、公正, 必须把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总结法、访谈法等多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对不同的导师和不同的被导学生, 我们对具体工作和工作效果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 既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和特长, 又互相弥补其缺陷和不足, 从而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学生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导师自评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总结法, 导师互评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

二、双向选择

我们学院把本科生导师的配备工作放在仅次于研究生导师遴选的重要位置, 统筹安排。试行本导制阶段, 学生依据所学专业配备相应教研室的导师, 根据学院各专业的生师比, 基本上是每1~2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首先, 由学生自主选择一至两名老师, 拟作自己的导师, 并填写申请表, 表达自己的选择意向及学习目标。然后, 全体教师根据学生的申请情况和自身的研究方向、专业特长, 选择自己希望带的学生。本导制师生匹配坚持双向选择的原则, 由学院统一安排。具体做法是首先让学生了解全体教师的基本情况, 学院将全院系教师的详细情况, 尤其是专业特长、主要研究方向等, 整理汇总, 按照所属教研室张榜公示, 供学生选择时参考。经过师生的自愿双向选择, 学院或者系办公室调剂余缺, 最终完成师生匹配。

科技创新活动题目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征集题目, 二是学生自拟题目。从教师的科研实践中广泛征集适合于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项目, 是扩大科技创新活动受益面的重要途径, 是以培养和考核创新能力为主的方法。学生从教师提供的课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 对于培养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 大学生中蕴藏着丰富的创造力, 他们可以提出许多奇思异想, 这些想法经过一定的指导, 就可以变成现实。学生自拟课题、自由开发是锻炼创造能力的最好方式, 这是较高层次的创新实践, 培育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健康奋进的心理素质。

三、指导提高阶段

在具体的指导提高阶段, 学院按照制定的较为详细的《导师工作职责》和制定考核办法, 给予相应的奖励, 同时也要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具体如下:

1.尊重导师, 主动与导师联系、寻求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2.每学期开学两周内与导师见面, 并根据导师的意见与本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学期的学习与综合素质发展计划。

3.以主动、认真的态度, 参与导师确定的各项活动, 积极主动参加导师所在系 (所) 或课题组的学术活动。在科研训练中要认真、踏实、多思、多问, 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

4.自觉遵守所在实验室、课题组的有关管理制度。

四、总结

本科生导师需要在全面了解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潜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科生导师制在我院实施的这一个阶段, 初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经过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 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加强, 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同时也加强了我院导师的队伍建设和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通过我们这一阶段导师制的实施, 使我们在教学模式上摆脱用成绩、排名来衡量学生优劣的评价模式, 改变了死记硬背、填鸭式的教育方式, 增强了本科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形成, 使得本科生对事物的洞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 在导师人格魅力和文化熏陶中, 学生们耳濡目染得到了非智力因素的锻炼, 获取到课本外的隐性知识, 综合素质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结合本科生导师制在我院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中的研究与实践, 探讨本科生参加科研创新的教育模式, 期望为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思路。

上一篇:流程验证下一篇: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