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地方院校范文

2024-05-11

工科地方院校范文(精选12篇)

工科地方院校 第1篇

关键词:工科院校,校企共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结构主要是高投入型, 以经济规模的扩张带动经济发展。但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现在已经越来越凸显, 一方面产能过剩, 另一方面种海外代购、跨境电商, 发展得如火如荼, 这个矛盾实质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要解决现行经济矛盾, 就需要调整经济结构, 提高生产效率, 加大创新来发展, 而最终实现和落实关键还是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多种类型的人才, 尤其是面向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型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有机和重要组成。但近几年企业用人需求和应用型工科院校毕业生供应质量存在错位, 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现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问题所在。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学校教育的核心。现就以课程建设为研究中心来探析。

一、地方工科院校课程组织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发展的大背景来看, 大规模扩招后许多专科层次的院校竞为本科院校, 看似是院校升级提升办学层次, 然而在这股升本的热潮中, 高校发展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由于地方本科院校有着较薄弱的办学基础, 又缺少国家的分类政策指导, 导致了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矛盾。

1.课程学科模式太重。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课程设置基本上还是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可得基本模式。公共课程就是数学、英语、政治课程的体系。这种设计方式是沿用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理念去设置。专业基础课课程大纲过多倚重理论体系, 没有结合专业应用需要进行裁剪。专业课程也是以理论讲解为主, 象征性设置一些实验和实践环节, 这种课程体系设置培养的学生不适应工程需要, 学生自己也对大学学习感到茫然, 毕业时感觉大脑空空。

2.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地方本科课程内容比较陈旧, 与生产的实际相脱离;教学模式偏重传统模式, 照本宣科;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 缺乏基于项目问题的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对学生工程素养培养的力度不够, 轻视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工程教育与企业的联系不紧密, 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少。而造成我国高校在工程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现有高校条件不足:一是经费不足, 使得现有实践教学条件不能很好满足工程师培养的需要;二是作为工程教育实施主体的工科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 缺乏工程意识, 不能很好的胜任工程人才培养的重任。

3.地方本科学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需求情况。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愈演愈烈, 首当其冲表现出问题的莫过于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情况, 被称其为“史上最难就业时期”。而另一方面, 许多企业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 却出现大幅面积的“用工荒”。不少人抱怨高校盲目扩招才导致了如今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 但实际上, 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人才培养数量过于庞大的问题, 而是当前的人才培养规模与人才供给需求之间形成了严重的错位。从根源上讲, 现有的高等教育校企没有实质性的结合是导致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或者专业不对口的主因。

二、提高地方工科院校培养质量的方法

要保障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工程师的教育质量、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存在的高校教育和现实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必须要求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 使企业和高校相互取长补短, 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具体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个方面是企业把生产流水线设备模型及一些主要设备可以移植到高校实验室中, 让学生具有针对工程问题去做实验和课程设计;第二个方面是企业培养的每个环节, 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教师深入企业生产各个过程, 企业安排专门技术人员, 给学生、老师讲解生产流程, 生产工艺, 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在相应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做什么, 具有什么作用, 使教师更好了解理论课堂教学上具体教什么。解决方法具体实施措施就是校企课程共建。

三、校企课程共建模式

地方工科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和地方企业结合是地方工科院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校企共建课程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顺应趋势进行改革的具体体现和载体。校企共建课程的一般具有以下几种模式。

1.第一种模式是企业依据生产实践提出课题, 教师根据课题来开展教学, 尤其课程设。计类教学活动, 通过有针对性的课题来进行案例教学或者设计, 围绕课题具体要求指标进行设计论证、查找资料、调查研究, 通过理论分析、仿真建模、实际制作、测试调试, 然后在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中测试改进, 直到满足企业要求。这种课程共建模式, 能够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又能增强实践应用。

2.第二种模式是学校教师从事理论教学部分, 企业技术人员从事参与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应用部分带领学生去企业进行参观相关设备及原理应用。

3.第三种模式是学校教师带领学生去企业, 在企业第一线现场进行教学, 使教学言之有物, 身临其境, 深刻理解相关原理及应用, 企业在教学过程中负责教学空间和设备正常运转及产品样本。

4.第四种模式企业与学校一起制定课程内容、课程大纲。课程的计划实施、教学文件和指导书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老师一起完成。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地方应用型本科学校通过校企共建课程, 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人才, 让毕业生毕业时能够无缝链接式地由学校学生转向企业技术人员角色, 以更好的实现地方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目标。

参考文献

[1]周菁.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 2014 (4) .

[2]徐伟, 许洪军, 车翼飞, 张晓峰.基于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 .

[3]吴金娇, 刘树青.校企共建特色课程和教材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9) .

[4]李鹏.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研究[D].中国知网, 2008.

工科地方院校 第2篇

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后,全国高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一直在积极的推进[1].而《数学分析》作为数学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最先接触的专业课程,它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使学生受到运用分析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同时也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时间之长和跨度之大是数学类专业课中任何一门课程都不能比拟的,它既是连接初等数学的桥梁,又是现代数学的基础。因此,如何按照21世纪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要求,针对地方工科院校的特点,重新全面审视和构建《数学分析》课堂教学,有效的解决目前课程教学的困境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值得探讨的课题。

工科地方院校 第3篇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教学改革;办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42-02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相连的课程,作为植物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广泛渗透到生物科学的各个领域。它不仅在生物学基础研究理论的研究方面,而且在植物脱毒快繁、新品种的选育和药用植物工厂化生产等实践应用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3]。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向学生讲授好这一课程是一个难中难的问题。对于生物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掌握好组织培养技术对于其今后的就业以及人生的职业规划,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特殊时期。鉴于此,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探索,以期能提高植物组织培养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创新型生物技术专业技术人才。

一、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植物组织培养的课程体系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涉及内容广,实践应用性强。因此,建设一门内容布局合理,资源高效、实用性强的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体系是非常必须的。这样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做到内容得当,重点突出的授课,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课程内容的开设必须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基础理论既要体现本课程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又要注重课程的前沿性。但在内容设置方面需要与相近课程衔接,既要避免相近课程间内容重复,又要做到为后续课程服务,使学生从总体上能够把握该课程。其次,要特别突出其应用性强的特色,尤其是社会对组培技术的需求。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就业渠道,而且使学科服务社會的功能更加明显。此外,还应增加案例分析。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应用领域的成功事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以致用,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开拓学生的眼界。基于上述考虑,课程内容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讲授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操作技术。内容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构建、主要仪器设备的使用、培养基种类及制备、外植体的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技术。这一部分是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的必备技能。(2)讲授植物各种离体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培养方法,重点内容是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体细胞胚胎发生、离体快繁和植物离体培养常见问题及预防技术等。此外,对植物组培的基础理论,如植物细胞全能性、分化和脱分化机理做必要的阐述。而且对植物干细胞的最新研究进展做简要介绍,以便使同学了解组培技术在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应用,做好本课程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衔接。而对植物细胞培养除了讲授原理外,着重突出其技术和应用知识讲授以突显工科特色。(3)考虑到植物组培在实践中的应用,讲授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方面的内容。对组培项目设计与实施、工厂化育苗及工厂化生产的技术、经营与管理知识进行讲解。而且为了加深感受,在后续的工程教育课程中开设实地考察当地组培工厂内容。做到课程间的互相协调,促进教学效果。

二、教学模式多样化

作为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植物组织培养就有很强的科学性、实践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单一的传统板书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板书、专题讨论、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整合是一种高效率、高层次的全新教学模式。它不仅可以创设生动情境,模拟现实情景,而且能扩展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4]。在植物组织培养课程讲授中,不时地会出现一些抽象的内容,如胚状体、愈伤组织的形态,植物形态发生过程以及个别仪器设备(如光照培养箱、倒置显微镜、高温蒸汽灭菌锅等)的使用等内容,这时传统的教学讲解并不一定能起到理想的效果,而借助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flash动画就可以图文并茂,起到生动形象的效果。而通过一些与组织相关的科教光盘,这样就能更好地展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前景。因此,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专题讨论

由于植物组织培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在介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同时,不可避免要阐述其在各领域应用。这时通过阶段性的系统学习之后,以专题讨论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利用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进行教学。即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综合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5]。从而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完植物离体快繁后,通过植物离体快繁专题讨论课,让学生先从各自感兴趣的方面查阅文献,最后在课堂就该主题展开讨论。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宰者,加深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三)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作为一门技术性课程,单一的理论讲解并不能使学生完全掌握。因此,在理论教学课程中穿插必要的实验教学,让学生把课堂知识从抽象到具体,在实验教学中消化课堂教学内容。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如在介绍愈伤组织的概念及其形态发生时,课堂的讲授过于抽象儿不利于学生理解,但是及时的实验辅助教学,却会使学生从实体上去理解相关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三、引导大学生科技创新

创新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这不仅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同样也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植物组织培养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在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是一个重中之重的难题。基于以上考虑,在课程的讲授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开放实验室平台,并且结合“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内蒙古科技大学“李保卫创新基金”等项目,就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领域开创探索性工作。

四、改革考核方式

高校教育不是考分教育,单一的以考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表现。因此,任课教师对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考核进行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定采取考试成绩(60%)+实验成绩(30%)+作业(10%)的多种形式结合的考核方式。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必备的考试形式还是不可缺少,而且这也是检验学生学习状况,检验老师教学效果的最直接的方式。但是这不是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同样,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给同学留些具有拓展性的思考题,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查阅文献的能力。故而在成绩评定时会加以考虑。而实验技能的好坏这是检验学生动手能力的唯一标准。因此,最终的课程成绩通过对这些不同方面的考核来综合评定。

作为地方工科院校,本校历来坚持“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形成了为生产一线培养“上手快、留得住、后劲足”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生物技术专业作为学校的新专业,须秉承学校的办学宗旨。因此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是以本校的培养模式为依据,以办学特色为目标,进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培养成具有工科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尚宏芹.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73-8774.

[2]姚晓惠,张峰.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23(6):125-127.

[3]赵鹂.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丽水学院学报,2008,30(2):104-106.

[4]姜玉姝,孟庆红.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整合中的优点[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105-106.

[5]吴秀珍,李剑平,方丽霖,等.PBL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的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1369-1372.

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第4篇

1 工程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中, 工业化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民经济腾飞的关键是科学技术, 而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是高等理工科教育, 其中高等工程教育的作用更为直接。经济发展, 不仅需要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大批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 而且在把科学技术成果通过中间试验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 也有赖于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出来的、具备综合素质的工程科学、技术、管理方面的人才。这些各级各类的工程技术人员既是现有经济活动的生产者、组织者, 也是实现新技术应用, 开发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 设计新型生产设备, 改进生产工具的研制者、开拓者, 是发展经济的中坚力量。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并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 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高等工程教育所培养的各级各类的工程技术人才, 而地方工科院校承担着培养大批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

2 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代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愈益浓厚的“去工程化”, 科学 (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 理论教育日益“中心 (专业工程技术) 化”, 工程实践训练逐步“边缘化”, 工程实践训练环节由软化、虚化、弱化而走向形式化, 最终沦为工程科学教育的“附庸”。对工程教育应用性和实践性本质的背离与工程特色的缺失,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已因本真身份的迷失而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工程教育”。在学校, 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环境不浓, 学生的文化陶冶、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缺乏;较窄的专业教育, 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拘于狭隘;明显的理工文分离, 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受到影响和限制。在我们的课表里, 硬的、实的、技术性和实践性的内容继续削弱, 软的、虚的、学术性和理论性的内容不断增加。近两年, 它又受到高等教育“通才化”的诱惑, 正在让出地盘辟作“嫁接”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试验田。毫无疑问, “去工程化”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可以培养出“科学家”, 却很难造就顺应时代需要的具有适应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工程师”。据统计,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毕业生每年30多万人, 约是美国的4倍、德国的10倍, 但我国工程师平均每年参与创造的国民总产值却是美国、德国工程师的5%~10%。结合我国国情, 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走出当下困境的必然出路。

3 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3.1 高等工程教育理念的回归——工程化

高等工程教育与科技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而企业生产又是科技成果的载体, 所以高等工程教育、科技以及企业生产三者是走向一体化的趋势。美国的科学界与工程教育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高等工程教育回归”的思想。这里的“回归”是因为40年代美国的工程教育曾经从经验向科学转变, 现在要从科学向工程回归, 即回到工程实践的根本上来。这种回归要求高等工程院校成为将新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场所, 并同时将人才培养与参加科研成果转化结合起来。我国现在的高等工程教育也亟待这样的回归。

高等工程教育回归, 包括教育过程的“工程化”和“工程化”人才的培养。教育过程的“工程化”, 旨在促进工程与科技相结合;推进教育与工程集成;倡导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鼓励师生创办高新技术产业, 以此发挥大学创造知识、培养人才和发展知识产业的三大功能, 将各种资源转化为工程化成果。“工程化”人才的培养旨在为学生打下工程技术创新、不断学习和开发自身潜力的基础, 使学生构筑涵括实践知识、原理知识、能力和技巧、智慧和创意的大广义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工程技术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 具有适应社会、企业和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融入企业的能力。

3.2 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工程化”人才, 意味着工程本科的培养目标要重新定位。企业的兴旺与否决定于产品是否不断更新, 而产品的更新依赖于技术的创新, 技术的创新又来源于工程师的创新精神。这样的思维链表明, 高等工程教育应培养适应地区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满足企业发展新需要的创新型工程师。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要求培养模式作相应的改革, 即要求由单一的人才培养规格向多规格转变;从知识教育模式向创造教育模式转变;从学生被动学习模式向主动学习模式转变;从封闭的学院式向开放的社会模式转变。随着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转变, 要建立相应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运行机制, 营造一个培养创新型“工程化”人才的氛围。

3.3 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的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理工科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两个重要支柱, 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学生知行脱节, 导致高校人才培养脱离社会需求。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市场对理工科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以及理工科学生工程创新能力不强, 难以适应现代工程技术发展需要的状况, 在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 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交叉点, 构建与理论教学协调一致, 有机结合的创新性、开放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平台和实践教学体系。

3.4 积极推进专业课程改革, 建立合理的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

在工程教育内部, 要重新审视教学体系, 摆脱盲目追求科学教育的习惯势力, 真正突出“工程”二字, 办出工程教育的特点。很多发达国家, 如英、德、日 没有“专业目录”、“学科目录”。学科的布局和设置依据纯属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实力和对经济社会需要的洞察力。其中所谓“办学理念”, 指的是学校对自己在知识创造、技术创新、传播和应用方面所作所为的认定 , 是对自己目标和价值追求的现实定位。打破学科框架, 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的办学能力设置专业和课程模块, 可从根本上解决人才供需不对口的问题, 而不是简单的专业宽窄, 课程加减, 才能使工程教育的专业结构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相适应。

3.5 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推动直接工程训练

直接工程训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的职业定位与明确发展目标,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习惯, 并在直接工程训练中培养起良好的职业素质。鉴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企业工程人才培养训练体系的现实国情, 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更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利用企业的科研资源, 为学生培养提供校外学习、实践场所。学校先选定合适的企业, 建立培养基地, 招收或选送学生去基地作科研或毕业论文。企业既是培养基地, 又是学生的预就业单位。

对于主要面向行业和地区经济建设的一般工科院校来说 , 应更多地考虑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与特点来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针对我国将逐步进入的后工业化发展阶段 , 以及国际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主导趋势, 工程师培养应更多地关注其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这一点, 正是目前我国工程师培养的不足之处。要解决这一问题 , 校企结合培养将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这是因为, 各国工程师培养的实践证明 , 工程师的培养向来都是通过大学和工业企业的分工合作才得以实现的。而且, 工程师与企业家之间的森严界限正在不断地模糊化, 新科技的发明、创造和推广与新企业的创业、壮大、消亡和重组之间,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工程、工程师与企业是共生、共存的, 而且在某些情况下, 难以划出严格的分界。因此, 工程院校必须“面向”工业企业, 工业企业必须“依靠”工程教育, 两方面密切合作, 共同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

摘要:地方工科院校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承担着培养大批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 加强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具有长远和现实的意义。从高等工程教育理念的回归, 培养目标定位, 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的教学体系, 专业课程改革, 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等几个方面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做出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志沛.主动适应, 科学定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97, 2 (4) :56-58.

[2]袁剑波.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 2000, 4 (4) :5-8.

[3]顾建民.发达国家工程设计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97, 7 (4) :12-14.

[4]王沛民.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需要整体反思[J].中国高等教育, 2001, 5 (5) :15-18.

[5]刘祖润.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3, 4 (4) :5-8.

[6]文亮.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3, 7 (8) :25-26.

[7]孙克辉.专业性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 2 (7) :50-52.

地方工科高校的学科建设研究论文 第5篇

关键词:地方;产工科高校;工艺学科建设;策略

一、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发展战略目标是一所高校在某个时期内生存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奋斗目标,是对学校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的科学预见和创新性的思考,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战略布局。学科是高校的基本元素,学科水平是一所高校的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拥有一流的学科,才能建设一流的大学。学科建设成为高校发展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工作。科学规划学科建设,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获取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径,在学校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

学科水平不仅成为一所高校的根本标志,也是高校所在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之一。“学科水平是高等学校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标志。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就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都是以学科为基础进行。因此,在学校的整体建设中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带动学校其他各个方面工作的开展。”[1]准确认识和把握学科建设是形成学校改革与发展措施的最终依据,是学校成员坚定的追求目标。学科专业性成为高等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

(一)以师资队伍为核心

教师是学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力量,学科建设需要优良的师资队伍,这就对教师的科研与教学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要依托师资队伍建设这一核心,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以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优化为指导,通过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实现师资队伍的积聚;通过培养人才、共享人才,实现师资力量的提升。

(二)以科学研究为平台

科学研究是联系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的核心,对推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高校自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紧抓学科前沿,发掘学科新的增长点,坚持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通过科学研究的广阔平台落实学科建设以及学校整体学术水平的提升。

(三)以专业建设为联动

学科与专业是密不可分。学科分化在前,专业形成在后,专业的划分确定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与社会职业分工需求相对应。落实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是基础,是关键。通过落实专业建设中对与其相对应的师资、研究、课程以及成果等方面提出的新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

(四)以人才培养为目标

学科文化是学科发展建设的土壤。学科文化对人的发展有定向和规范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科建设是根本保证。要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贯穿于实施学科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将课程开发与设计、教材与实验室建设等扎扎实实落实到位。

(五)以学术环境为依托

环境有导向、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学术环境能有效辅助学科建设。要全面全方位落实学科建设,促进高校发展,优化学校的学术环境。通过大力提倡名师示范教学、教学经验交流、高水平讲座、国内外学术交流,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育人氛围和创新环境,给学科建设提供优良的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三、结语

学科是高校发挥职能的重要平台,学科发展的状况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作用。[2]学科建设是围绕提高学科水平所做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包括研究方向与学术队伍、教学与人才培养、科研与学术成果、基础设施与运行状况等。必须站在事关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审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确立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关键,切切实实把学科结构调整好,扎扎实实把学科建设推向更高水平。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学科建设需要汇聚学校各方力量。学科建设的成果影响着地方工科高校的地位,是办好地方工科高校的关键所在。[3]学科建设的发展能够促进学校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快速提高,能够稳定学校现有人才,并吸引外来资源。牢固树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进地方工科高校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学科建设的战略地位,使学科建设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将有力地推动地方工科高校内涵建设,实现转型发展。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地方工科高校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批准号: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191号)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重点研究《院校研究:地方高校教育科学研究范式转换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批准号:ZD1709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裴旭,张淑林.研究型大学中重点学科的评价探析[J]教育与现代化,2003(04)

[2]宣勇.基于学科的大学管理模式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2(04)

工科地方院校 第6篇

关键词:师范院校工科工程素质能力培养

所谓“工”,《春秋公羊传》中有“巧心劳力成器物者曰工”,即既要“巧心”,还要“劳力”,最终要能“成器物”,才是真正的“工”。工科,又可称为工程学或工学,是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原理来解决工程问题的学问。我校主要有仪器仪表、电气信息、生物工程、材料、机械、食品、土建、环境、化工等专业。着重培养“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和产品”的能力,即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

工程素质,是指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在实践中用系统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简单地说,工程素质内容就是包含工程问题自身及其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以理论教育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变得越来越普遍。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产业不断升级,社会对工科学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工科学生的工程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我校作为一所“升本”时间不长的地方师范院校,过去长期进行师范教育的经验使得师范教育思维根深蒂固,尽管早在五年前就提出了“学科专业转型、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人才培养目标转向”的目标,但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对工科教育模式不甚了解,对工科教学课程体系理解不深,对工科教学实践活动研究不透,工科师资队伍力量不强,工科教学氛围不够,沿袭师范教育模式来开展工科教学。在对工科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过多依赖理论教学,较少投入实践设备,教学环节照搬师范教学模式。提出了应用型的目标,采的却是传统型的培养方法,培养出来的工科学生只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欠缺,工程素质明显不足,无法满足社会对工科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体系的制订中,主要模仿传统本科学校的课程体系,对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分析缺乏或深入不够,学校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学校社会声誉不高。

如何开展我校工科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关键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加强工科意识教育,提高学生对工程素质认知度

我校作为一所传统的师范院校,在师范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方面有着规范的、传统有效的方法。随着学校转型发展,学校提出了“办一所受当地人民尊重的教学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新目标,并在近几年新增十余个工科专业。工科专业有着自身的特点、规律和要求,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法都与师范类专业有着重要的区别。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校大部分工科学生分布在相应的师范教育类的二级学院,周围师范教育环境或学院领导师范教育思维的影响,学生对该专业的“非师范”性质认识还不明确。其次,我校大部分新增工科专业均与原师范类专业相近,原师范类专业涉及到文、理、艺等学科,特别是理科学院新增的工科专业,课程与原师范类专业相似,工科学生对“工科”认识产生错位,各学院应该多方面着手,加强学生工科意识的教育。一是加强新生入学教育的专业引导,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对什么是“工科”讲透,让学生从一张白纸画上工科的符号,让学生从入学便认识到工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二是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专业引导,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各环节让学生清楚工程素质是什么?为什么要提高学生工程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对工程素质的认知度。

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构筑工程素质教育基础平台

近些年来,高等教育发生了非常多的积极变化,工科教育的国际接轨也受到重视,自“大工程观”这一概念提出以来,我国在工科教育中对其内涵、特征、本质及具体的教学改革运作等也在进一步探究,以促进我国工科教育。

所谓“大工程观”就是要求把工程实践看作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的运作体系。它不仅涉及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有效应用,还包含着组织管理、协调、经济核算等基本要素,并将产生直接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因此,必须协调环境、社会、政治、法律、文化等多种因素才能付诸实施。

依照“大工程观”的培养理念,可以看出对工科学生的培养就是要培养“精英+实践”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于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上,积极引入工程意识教育,工程伦理教育和国际视野教育,注重科学、技术、工程与伦理的协调教育。在学制上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增加实践技能的学习方式,借助我国“卓越工程师”计划方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构建灵活多样的学制,实现校企合作,开放办学。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注意“理论+实践”的深度融合,基本课程体系应包含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以及课程设计、专业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组成。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工程项目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环境、人文、道德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工科的通識教育平台中,应开设工程伦理、可持续发展、文化和知识产权等有关课程。

在课程设计与安排上,在完成学生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关注学生工程能力的工程性与创新性。就是在课程设置时,要做到针对性的引导和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不一定非要按照传统强调理论体系的系统和完整性,而要强调够用、适用,增加实践技能的培养。

三、强化学生专业实践,构筑工程素质教育提升平台

工科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是为以后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开展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是根,创新能力则是魂。作为工科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不能采取闭门造车的方式,按照自己的理解,设置课程体系,开展实践教学,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永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必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调研企业需求,调研行业需要,调研社会发展状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及校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层培养、开放培养、联合培养,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工程素质。

nlc202309011111

1.建设完善系统的专业实验室。完善的、系统的专业实验室是工程素质培养的硬件基础。工科专业实验实训课程多,占到总课时量达三分之一以上,实验设备需求大,实验设备费用高。我校由于本科建设时间不长,工科专业建设时间短,存在着实验场地紧张、实验设备老化、实验教师不足等问题,制约着实验开出率,影响了工科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因此,在学校向着综合性大学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规范实验场地、不断增加实验设备投入,更新专业实验设备,加强实验教师能力培养,才能保证培养工程素质的硬件基础扎实。

2.开设工程能力训练课程。为提高工科学生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在学校开展工程能力训练非常必要。工程能力训练不是简单的工程训练活动,也不是简单的工程技能的训练,而是从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社会、环境、工程伦理等方面开展训练,分析多种因素在工程项目的关系,找出工程项目的主要矛盾,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达到提高工程素质的目的。

3.加大开放实验力度。学生工程素质的提高,仅依靠课堂教学和实践的时间是不够的,既然学校投入较多经费建设了工科专业实验室,就应该充分利用设备开展相应的实验教学,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创新活动中去,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工程素质。

4.构建校外实践基地。学校在学科方向一致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是现代工科教学中提高学生工程素质的重要手段。目前学校各教学院也与不同行业的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建立了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但真正深度融入教学体系的并不多。各教学院(部)应该以2012年重庆市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为契机,在原校外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完善制度、加强研讨、多方位合作,并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模式,建立起教学、实践、科研等

方面协调交融的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得到企业高级工程师的指导,获得工程实践能力,通过企业工程项目的训练,提高工程素质。

5.开展课外创新活动。工程素质中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我国目前是世界上的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为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应创建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的科技创新社团,派高素质的具有较好工程素质的教师进行指导,激发工科学生工程素质提高的热情,推进学生的科学研究。如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成立的学生发明协会和CAD协会,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技能培训、创新训练,目前已带动一批学生参与工程创新活动,逐渐形成了工科氛围。

组织工科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能竞赛,例如“挑战杯”、“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鼓励广大工科学生结合理论,开展创新活动,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打造优良师资队伍,提供工程素质教育师资保障

我校目前工科专业教师主由师资来源于几个方面,一是原师范类教育的师资转型,二是合并来的专科学校工科教师,三是学校毕业分配来的教师。这样的师资构成造成工科教师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一部分教师所学的专业与所设工科专业联系不大,工科专业素质不全面;第二,教师专业能力与本科教学发展存在差距;第三,存在着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不足;第四,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较弱;第五,教师的科研力量薄弱。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打造师资队伍,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1.充分利用目前绩效工资的分配体系,大胆鼓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提高工程素质,把一些工程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突出的教师聘任到重要岗位,给予有效激励,带动其他教师提高工程素质,实现工科专业教师工程素质整体能力的提高。

2. 基于教师工程实践经验少的情况,可采取工科新进教师进实验室兼职,深入了解和掌握实验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工作,发挥实验室在工科学生工程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可利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加强校企间的人才交流,调派工科专业教师在企业中挂职锻炼,直接面对工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可极大地提高其工程素质。另一方面,大力实施引进政策,在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的同时,从企业引进一批工程素质高的应用人才。

总之,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工科学生的工程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我校的根本还是师范类专业,在工科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果能从教学氛围、教育引导、培养体系、实践训练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可提高工科学生工程素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学校声誉度,也更容易达到“当地人民尊重的教学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新目标。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工科[OL].http://baike.baidu.com/view/551537.htm.

[2]劉菁,工科教育的工程素质研究[D].中南大学,2009.

[3]艾尔肯·海利利,浅谈工程训练中实践能力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究,2006(8).

[4]陈庆星.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发展的困惑、问题与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8(1).

[5]沈振德.地方性师范院校工科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五个”强化[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

[6]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2013.11.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多元融合的机械类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33042);长江师范学院教改项目:师范教育背景下工程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长师院发〔2011〕157号)

工科地方院校 第7篇

关键词:工科院校,短学期制,“721”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省属工科院校本科培养模式的革新,湖北工业大学提出了适合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特点的 “721”人才培养模式和短学期制。“721”人才培养模式中 “7”是指70% 的学生实施以实践动手能力为主体、创新创业精神为两翼的就业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是指20% 的学生实施 “1 + X”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一专多能、区域工业经济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1”是指10% 的学生实施精英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未来工

业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学校提出 “721” 梯级、分类、 多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既体现了 “因才施教、分类指导”的教育理念,也考虑了湖北工业大学的办学整体水平和学生生源质量特点。同时学校从2013 - 2014学年第二学期起设立冬季、夏季短学期,全面实行短学期制。

1短学期制简介

每学年采用 “18 + 2 + 18 + 4”的学期模式。秋季学期18周 + 冬季学期2周 + 春季学期18周 + 夏季学期4周,寒假约5周,暑假约7周,寒暑假的总时间基本不变。秋季学期、春季学期各17周用于课堂教学,1周用于安排考试; 冬季学期2周、夏季学期4周主要用于集中实践、素质拓展教育以及部分选修课程教学。

2各年级短学期安排

湖北工业大学提出 “721”梯级、分类、多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制定集中实践、素质拓展和课程教学3个模块。一年级: 围绕 “认识大学、规划自我”的主题展开,主要安排校情校史教育、大学新生教育、通识选修课、职业生涯培训、社会实践活动等。二年级: 围绕 “接触专业、认识社会”的主题展开,主要安排专业入门教育 ( 含认知实习) 、社会实践、学科竞赛、通识选修课、辅修双学位课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训练计划、国内外游学访学活动等。三年级: 围绕 “深入专业、体验社会” 的主题展开,主要安排专业实习、学科竞赛、课题研究、通识选修课程、辅修双学位课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训练计划、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国内外游学访学活动等。四年级: 围绕 “运用专业、服务社会”的主题展开,主要安排就业实践、讲座辅导、学术竞赛、课题研究、通识选修课程、辅修双学位课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训练计划、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活动等。

3实行短学期制具体措施

在短学期制制药工程实践课教学安排中,中心实验室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气相色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荧光定量PCR仪、电子显微镜、全自动旋光仪、 智能药物溶出仪等仪器设备满足了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现代实验教学及科研活动的要求,保证了整个实践教学的正常实施。短学期制药工程学实践教学整合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 制药工艺学、药物制剂、药理学5门主要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 教学安排中充分考虑学科基础与学科交叉。在短学期制药工程实践教学中,舍弃大部分陈旧的验证性实验,开设与实践联系紧密的综合性大实验; 同时增加设计性实验比重,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4实行短学期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传统教学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培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但实践动手能力的短板也会严重影响其今后的就业与工作。为了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参与社会服务的意识与责任心。湖北工业大学在2013年首次实行短学期制,短学期制着重强化实践教学改革, 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各学院开展多样化落实类短学期实践教育活动。例如电气学院 “蓝电”爱心联盟积极践行 “立德修身”工程,实践认识社会、体验社会、服务社会、奉献大爱为孤寡老人送温暖、散孤寂; 开展 “爱心伞”回收可行性方案。 轻工学部组织学生参加 “创新杯”、“挑战杯”竞赛。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与实践能力。机械学院实行 “顶岗实习”,该模式不同于传统实践教学的认知实习,而是对学生经过专业培训之后,使其完全履行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 要求学生能够独当一面,具有相当程度的挑战性。经过 “校企合作”或以其它方式组织的专业对口的 “顶岗实习”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个人综合素质均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升。

5结论

工科地方院校 第8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化,社会对工科院校毕业生的需求日益高涨和工科院校教学资源供给有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虽然国家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但对地方工科院校来说,经费投入的比例低于其扩招的比例,导致生均经费处于负增长趋势[1]。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学资源绝对意义上的总量短缺和现有教育体系内部在宏观资源配置上的无效性,以及微观资源利用上的低效性所引起。其中教学资源总量短缺的紧迫度会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教育投入的增加而缓解[2]。而现有教育体系内部在宏观资源配置上的无效性,以及微观资源利用上的低效性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将进一步加剧教学资源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为此,如何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现有教学资源,提高其使用效率,己经成为当今我国地方工科院校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宏观方面全国或区域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和微观方面高校内部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学者们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认为我国高等教学资源配置存在地区性差异、资源组成不合理、资源分布不均以及高等教学资源共享程度差的问题,提出缩小高等教学资源空间配置的区域性差异;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合理组合高等教学资源[3];资源分配应“公平”、“效益”兼顾,以“效益”为主是促进高校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等可行途径。综观国内外有关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学者们从理论上证明:教学资源的配置正向促进高校之间和高校内部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的方向发展[4]。但是,教学资源如何整合与优化?如何促进这种整合与优化?针对地方工科院校实际情况,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方案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及运行机制的构建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2 地方工科院校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方案设计

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方案设计是在教学资源整合优化整体思路得到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设计的,只有总体上有制度上的保证才能使整合优化方案顺利实施。

2.1 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步骤

首先,由学校管理部门对全校教学资源进行清查,通过投入产出效益评价和利用率状态评价对教学资源进行状态分析。其次,根据分析结果将教学资源进行初级分类,分为可优化资源和不可优化资源,然后对可优化资源中投入产出存在问题或利用率较低的资源细分为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再次,根据资源的性质采取相应优化措施进行优化。最后,对优化后的资源再次进行效益评价和利用率评价,回到最初状态。这个方案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直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止。

2.2 教师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1)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观念“以教师为本”的核心是要确立广大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主体性地位,加快高校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它应该包含这样几层含义:第一,要在各项工作中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第二,在所有资源中,人才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也就是说,谁能聚集世界一流的大师,谁就能办成世界一流的大学;第三,不但要在学术上发挥专家、教授的积极作用,而且在管理上也要发挥专家、教授的积极作用,要把以前那种以行政管理为主线的管理方式转到“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上来,要确立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核心地位,发扬学术民主,健全、规范和完善学校的咨询、决策执行和监督系统,积极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的积极作用。把“为教师提供一流服务”作为学校机关职能部门和全体管理人员以及后勤服务人员工作的出发点,在考虑问题、计划工作时要以为教学、科研人员服务为重、为先。急教师所急,想教师所想,全心全意地为教师服务,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2)完善学术团队的激励考核制度鼓励教师加入科研团队,必然要在学校政策和考核机制中体现出来,对科研成果的考核要将个人业绩与团队价值结合起来进行考核,构建学术团队考核指标要将学术团队的组成和效益进行细分,使其反映学术团队的价值。

2.3 物力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物力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打破部门界限,深化共享意识;二是是共享资源信息的公开传播。

(1)打破部门界限,深化共享意识资源共享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最有效的办法,资源共享可以促进创新、提高办学效益。而目前学校中大多数教学资源分属于各学院或部门,如大型仪器设备分配后通常归各学院的实验室所有,即使在闲置期间也不能由他人使用,甚至出现单人专用的现象,仪器设备的使用封锁在小团体或个人的小圈子里,导致了其利用率低和重复购置的现象。实现资源共享是提高物力资源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首先必须更新“为我所有、为我所用、于己方便”的旧观念,从全局的层面上看待物力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物力资源共享及其管理机制的建立不是大学领导和某一部门的行为,而应是从领导到教职工的普遍行为,而这种行为的实现,必须以更新旧观念为先导。另外,建立共享机制不是简单地将物力资源集中起来,而是管理方式的改变和使用上的开放。

(2)共享资源信息的公开传播物力资源不仅可以实现校内各部门共享,也可实行对外开放,收取一定的费用来补贴物力资源的成本。而采取这些措施的前提是使共享信息得到传播,包括校内公开通知和社会宣传。共享资源信息的公开传播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本前提,若信息没有流通,没有人了解有哪些资源可以共享,就不会有人来提出共享要求,使共享无法实现,最终使资源共享变成了一种口号。

3 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政策建议

3.1 发挥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中人的作用

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中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管理层的决策力量。它是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实施的前提,只有学校管理层有实施的决心,并付诸于行动,才能使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成为可能。它是实行全校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稳固的支持力量,若没有支持力量,就得不到各部门的配合,整合优化就无法开展,使整合优化流于形式。

其次,全校教职工的全力配合。全校教职工的配合对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实施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学校管理体制原因,很多部门将自身利益放在学校利益的前面,如果行政部门管理思想僵化,行政人员服务意识差,对学校工作顺利进行产生阻碍作用,这也不利于整合优化的进行。因此,推进教学资源整合和优化要动员全校的力量,由学校管理层倡导,全校教职工全力配合才能使整合优化工作开展起来。

3.2 建立和完善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相关制度

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校投入产出效益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制度建设方面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建立和完善教学资源投入产出效益评价制度。要确立投入产出效益评价的方法和指标,根据本校的特点和评价重点进行设计。此外,还要形成相应的分析报告,既包括定量的结果分析,又要包括定性的原因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的方法,这样才能使评价有意义。

其次,建立和完善教学资源利用率评价制度。确立衡量教学资源利用率的指标体系,提升指标的科学性。与投入产出效益评价制度类似,也应包含定量的结果分析,和定性的原因分析。

3.3 加强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执行和反馈

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制度的执行和反馈就是对整合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的活动。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建立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制度的过程监测机制。过程监测机制可以保证整合优化措施的顺利实施,主要针对整合与优化的过程进行监测,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建立评价结果反馈机制。评价结果反馈机制是使整合优化工作持续进行的激励机制,要包括对整合优化结果的激励政策,这能促进各部门进行整合优化工作,调动工作的积极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而激励可以调动改进的积极性,确保整合与优化的效果。

4 结语

本着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地方工科院校的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指导思想,设计地方工科院校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方案,并针对地方工科院校的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希望为地方工科院校的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黄泰岩.关于新时期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8(2):6-9.

[2]马丹.论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及其指导意义[J].经济师,2007(7):23-28.

[3]翟小会.治理理论及其对我国高等教学资源配置的启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9):33-37.

工科地方院校 第9篇

一、地方工科院校《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目前我校使用的《数学分析》 (第三版) 教材是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该套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 第一版在1987年国家教委举办的全国优秀教材评选中获全国优秀奖, 第二版荣获全国第一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优秀奖。经过十几年的教学经历, 该教材在国内影响很大, 已经形成相对成熟和完整的体系, 但是在地方工科院校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 对教材的适应问题。

本科教学评估要求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的教材。我校属于地方工科院校, 扩招后生源质量与重点院校存在一定差距, 地方工科院校《数学分析》的教学内容向重点院校看齐, 凸显出很多问题:注重逻辑思维、推理论证, 而忽视计算, 实际应用性不强;注重局部细节, 过于精雕细刻, 而忽视总体方法性训练;过于强调经典范例, 而忽视推陈出新;加之基础薄弱, 使得学生感到《数学分析》课程高深莫测, 很难尽快适应《数学分析》的教学。

2. 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

根据我院数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 (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 , 削减了基础课的课时数, 增加了选修课的门数, 因此我院《数学分析》与其他院校相比, 课时相对少 (240学时) , 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并未因此而减少和降低。

3. 就业压力大、学习信心不足的问题。

近年来, 全国各级各类大学都设立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学生的大量扩招, 给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地方院校的学生自感“先天不足”, 就业前景暗淡。加之《数学分析》与中学数学相比更注重逻辑思维、推理论证, 习题又有一定的难度, 这些原因导致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对此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 信心不足。鉴于以上原因, 我们紧密结合地方工科院校生源的特点与社会对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的不同要求, 努力进行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积极探索适合地方工科院校特点的《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体系。

二、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结构, 增加实验课教学

《数学分析》课程在教学内容和结构上的调整, 原则上应遵循《数学分析》教学大纲的改革进展, 鉴于《数学分析》课程存在上述问题, 因此我们对教材内容和结构作了局部探索性调整。

1. 针对我院《数学分析》课程缩减学时的现状, 我们

对教材上的一些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少讲或略讲, 而把精力放在应用上以及对主要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实质的理解上。具体内容包括:三类可积函数的证明, 函数中非一致收敛性的证明, 傅里叶级数收敛定理的证明, R2上的完备性定理的证明, 隐函数存在定理的证明[2,3]等内容。

2. 不拘泥于原来的章节, 从方法论角度调整教学内容, 将一些方法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放在一起讲授。

内容包括:函数与极限, 导数与微分, 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 这三部分一元与多元内容放在一起讲授, 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 又可以节省学时, 提高教学效率。

3. 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分析》中的难

点———几何图形、数值计算、数学模型的求解等, 开发了《数学分析中的数学实验》课件, 充实到正常教学计划中, 课件内容与本学期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学期8学时, 主要讲授Matlab语言基础、Matlab基本数学运算、Matlab简单程序设计和Matlab作图。第二学期6学时, 主要讲授微积分问题的计算机求解———导数与积分计算、级数求和。第三学期4学时, 利用Matlab软件演示偏导数、全微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几何意义。实践表明, 通过对教学内容和结构进行适当的局部探索性调整, 增加实验课教学内容, 使教学更具生动性和直观性, 促进了学生对《数学分析》难点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4,5,6]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直接、具体的实践环节, 也是《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重头戏。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作了如下改进。

1. 制定八项教学原则。

将《数学分析》课程自身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思维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兴趣和学习态度等相结合, 明确提出了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八项原则: (1) “启发性”原则。 (2) 系统性”原则。 (3) “教学相长”原则。 (4)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 “师生协同”原则。 (6) “遵循思维规律性”原则。 (7) “遵循数学记忆规律性”原则。 (8) “培养学习独立性”原则。这八项原则的具体含义, 见《数学分析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一文。

2. 制定八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是教学过程优化设计中一个最重要, 也是最困难的组成部分。有了好的教学内容体系, 还必须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才能获得优异的教学效果。教学中,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讲述式、互动式、启发式、引导式、归纳式、总结式、讨论式、读书指导式等, 使得教学方法多样化, 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例如:采取互动式教学法, 注重理论分析思想的启发引导, 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开展讨论式教学, 训练学生由“学”到“教”的思维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及独立钻研能力, 培养学生讲课及语言表达能力。采取归纳总结教学法, 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 通过一题多解、举一反三,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巩固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攻克学习难关, 培养灵活运用能力。

开展读书指导式教学法, 重点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 因材施教, 指导他们阅读课外参考文献资料, 查阅期刊杂志,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 采用分层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和在校学生的课程成绩, 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基本要求、较高要求、高要求。例如:关于确界概念和确界原理, 不强行要求所有的学生一步到位。对多数学生布置证明具体集合的确界的习题, 对较好学生布置证明抽象集合的确界的习题, 对好学生布置证明综合类抽象集合的确界的习题。数列极限性质的分析证明, 对多数学生重点讲解其中几个性质的证明, 多布置一些利用这些性质求具体数列极限的习题。对较好的学生, 要求掌握这些性质的证明方法, 并且会用这些性质计算较复杂的数列极限。有关R2的完备性定理的证明只对好学生提出要求。

四、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大大加强了《数学分析》中的符号计算、图形演示和数值计算, 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分析的兴趣, 加深学生对理论数学和数值计算的理解, 培养动手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 我们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和《数学分析》课件的研究与开发, 推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效率。

1. 开发了与教材配套的《数学分析》多媒体课件, 将

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极大地丰富了《数学分析》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使学生学习《数学分析》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从而使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 开发了《数学分析中的数学实验》课件, 充实到正常教学计划中, 课件内容与本学期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通过实验教学, 使学生在电脑里就可以完成求函数值、导数、定积分、级数, 近似计算、误差估计等数值实验, 这些数学实验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分析》中的一些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开展利用互联网络进行辅助教学的研究, 为学生课后学习、答疑和作业辅导搭建交流平台。

目前, 我们已经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多媒体课件、分层习题集、数学分析中的典型例题与解析、课程简介等挂到长春工业大学《数学分析》优秀课网站上, 供学生学习时查阅。

五、结束语

地方工科院校《数学分析》课程改革既要遵循全国《数学分析》教育大纲的要求, 又要适合地方工科院校学生的诸多特点, 同时还要考虑到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因此这一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武建华, 江世宏, 等.大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调查和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 2007, 16 (3) :36-39.

[2]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刘玉琏, 傅沛仁, 等.数学分析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唐文艳, 张洪林.“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的研究性学习因素及体现[J].数学教育学报, 2004, 13 (4) :90-92.

[5]怀运立, 杨之.MM教育方式与当代数学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 2004, 13 (1) :85-88.

工科地方院校 第10篇

关键词:案例驱动,实验设计,考试模式

《应用回归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客观事物变量间的统计关系, 它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大量试验和观测的基础上, 用来寻找隐藏在那些看上去不确定性现象中的统计规律性的统计方法, 通过建立统计模型来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构状态以及模型预测。因此, 《应用回归分析》在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和社会经济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从20世纪90年代起, 统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已有较大的变化, 加强推断统计内容的学习和应用已成为中国统计界的共识。课程也正是为了适应新的统计学学科体系和财经类统计专业教学的需要而开设的, 不同于纯数理类课程, 它突出了实际案例的应用和统计思想的渗透, 在系统介绍回归分析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 尽力结合中国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实例, 运用统计软件, 全面、系统地介绍回归分析的实用方法, 注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紧密结合。目前国内高校统计专业使用的回归分析教材大致分两类:一类面向数学系纯数理类统计专业, 这类教材结构严谨, 注重阐述回归分析的理论和数学公式的推导。另一类面向经济类统计专业, 其内容系统实用, 注重对统计思想的分析和讨论, 仅对一些基本的公式和性质给出了推导和证明, 而对一些重要的公式只给出结论, 没有推理论证的过程, 比如一元回归分析中回归常数β赞0的方差的证明, 多元回归分析中标准化回归系数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系数之间的关系式的证明等。我们学院统计专业是地方工科院校偏数理类统计专业, 由于生源质量与重点院校存在差距, 所以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属于后一类, 由何晓群、刘文卿主编, 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的重点是结合SPSS软件讲述回归分析中的各种方法, 比较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 并正确解释分析结果, 仅对一些基本的公式和定理给出了推导和证明。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切实推进教育创新, 深化教学改革,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结合我校具体情况, 我们对《应用回归分析》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

一、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和结构

根据课程特点, 结合我校统计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 适当调整本课程内容和结构, 帮助学生获得回归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应用技能的同时, 加深对本门课程理论的理解与掌握。一些重要公式的推导过程既是对问题和结论的认知过程, 也是提高学生数学修养的一种方式。因此, 在正常教学时数内, 增加这些公式的推理论证, 一方面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前后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衔接, 从而扩展学生的背景知识, 基础较好的学生也更愿意接受这些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因此, 我们认为在《应用回归分析》课程的教学中给出一些重要公式的推导是可行的, 也是必要的。

二、确立案例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改变传统授课方式, 将多媒体课件、统计软件、实际案例、科研项目整合到课堂教学中, 依靠课程组教师队伍的科研优势, 探索一条“教学—科研—应用能力”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模式, 将回归分析理论、方法与中国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实际相结合, 突出实际案例的应用和统计思想的渗透, 将学生引领到该学科的前沿, 保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使《应用回归分析》教学呈现出知识性、可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 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熏陶的同时, 能够加强思维能力训练, 提高数学素养, 有利于把他们培养成复合型的实用人才。这里问题的关键是实验课的案例设计。课程组根据SPSS统计分析软件功能, 以案例教学串联起整个课程体系。因此, 在案例的选择上, 应尽量选择常用的软件功能、代表性强、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的案例。结合回归分析理论, 以案例为引子, 通过SPSS软件对应用案例进行深入细致地剖析, 进一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与数据分析方法, 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三、开发多媒体课件, 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

《应用回归分析》课程涉及很多高等代数知识和矩阵理论, 有大量的数学公式的推导, 在实际教学中, 有选择地对一些经典的或者重要的证明过程加以详述, 其他问题可以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演示, 从而加大课堂信息量。一个案例往往涉及大量数据,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不能在黑板上具体操作, 只能“纸上谈兵”:讲解基本理论, 针对课本上已有的运行结果和界面大致说明情况, 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 同时链接功能强大的SPSS统计分析软件, 在课堂上处理大量的数据, 将操作结果与教材上的对应案例进行对比, 这个过程可以加强学生对统计方法的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

四、实验课教学的设计

以往的《应用回归分析》课程的授课都是在大课堂上, 理论课与实验课穿插进行,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操作, 所以记忆不深刻。在本课程的设计研究中, 我们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改进教学手段, 增加该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实验、实训和实践环节, 重视对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 重视学生进行数据分析能力及其在管理中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就业和在职场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 借助基础科学学院计算机中心这个平台, 将实验课移至计算中心, 并且认真设计实验课环节。

1. 实验课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设计及实验大纲建设等方面, 始终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比较各种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 对软件运行结果给出正确的解释。

2. 实验课的教学内容。

实验课教学内容的设计, 一方面依靠本课程教师队伍的科研优势, 结合教师的研究特长, 进行案例教学, 将学生引领到该学科的前沿, 保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注重提高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 并能够解决社会、经济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SPSS软件是目前国内外一致公认的处理大量数据文件应用最广泛的软件, 对学生未来就业有很大帮助。

3. 实验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案例教学、问题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方式。如:通过SPSS软件分析大型调查数据, 在此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或相应的经济与管理论文 (回归分析、经济模型的建立等) 。

4. 实验课程教学手段质量的监控与考核。

撰写《SPSS实验大纲》与《SPSS实验指导书》, 规定了每一实验环节应达到的目的, 要求掌握基本原理、实验方法与实验技能, 并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学生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对回归分析理论和SPSS软件操作的认识, 培养自主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行案例教学的主要优点是:理论联系实际, 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用性强;师生互动性强,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注重团队精神;案例教学方式形象生动, 记忆深刻, 教学效果明显。

五、建立“理论+上机”的考试模式

工科地方院校 第11篇

关键词:SRT问卷调查成效与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要求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外,还须经历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学习和训练。

随着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地方工科院校承担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服务第一线所需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使命。由于生源层次、师资结构与水平、办学模式等制约,其培养的本科人才往往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没有优势,因此,地方工科院校的本科人才培养应从实际出发,着力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和创新实践型人才[1]。

一、SRT内涵概述

“SRT”(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即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专为在校大学生设计的一种项目资助计划,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项目研究工作。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措施和载体,已被众多国内985、211高校实施。实践证明,SRT计划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与课堂教学相比,SRT项目中涉及的知识领域更广泛,将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在课题项目中应用、整合起来,使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引导学生进入专业知识前沿,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启发创新意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二、地方工科院校实施“SRT”实施调查结果分析

参考美国及国内高校实施“SRT”成效为依据[2][3],以江苏省地方工科院校大二至大四参与SRT项目的大学生为调研对象,以SRT认知、工作状况、能力影响为研究重点,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统计。问卷发放按院校、性别、年级、专业样本采用抽样的形式进行。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26份,回收率近96.9%。其中,二年级学生30.77%,三年级学生38.46%,四年级学生30.77%;涉及理科、工科2大学科共26个专业的学生,调查对象具有工科院校专业的代表性。

(一)对SRT项目的认识

根据表1的调查结果,可知,大部分学生在未参与SRT研究前,对其概念认识并不深,不了解;主动参与SRT项目的目的性不强;参与SRT研究后,大多数同学对研究的目的较为明确。

表1对SRT 项目的认识1选择类别1人数(个)1比例(%)未加入SRT项

目前对其了解1关注过SRT115111.90仅仅听说过121116.67完全没听说过,完全不了解190171.43参与SRT

的理由1提升自我科研能力130123.81应该学更多知識160147.62为了应付导师136128.57参与SRT研究

目的是否明确1很明确115111.90较明确190171.43不明确121116.6(二)参与SRT项目工作状况调查

表2SRT 项目工作状况调查1选择类别1人数(个)1比例(%)与导师沟

通频率1每月3次以上130123.81每月平均1次160147.622~3个月以上1次130123.813个月以上1614.76团队分工1明确,便于研究190171.43不明确,不知如何研究136128.57遇到困难时,

求助对象1自己独立思考130123.81求助于团队同学或学长136128.57求助老师160147.62平均投

入时间1平均大于每天1小时121116.67平均每天半小时至1小时132125.40平均每天小于半小时173157.9从表2可以看出SRT项目实施时,大多数同学与导师的沟通频率至少保持每月一次,且研究分工明确,能主动思考,有效的提高了实验动手能力,但同时,仅有16.67%的同学平均每天投入到SRT项目的时间超过1小时,大部分同学投入时间都很短。

(三)SRT项目实施后对学生能力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SRT项目的实施在整体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导师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最大,半数以上的学生都认为自己的创新、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其中还有较高比例的学生得到了重大提升;但总体看,SRT项目的实施对实践能力的提高不明显。

表3SRT项目实施后对学生的能力影响1选择类别1人数(个)1比例(%)导师的指

导作用1对思维方法有帮助115111.90对动手能力有帮助178161.90对理论知识有帮助127121.43毫无帮助1614.76SRT项目对

学生创新能

力的影响1提出创造性意见、新

想法,发现新问题1614.76偶尔提出新想法,帮助

SRT项目不断完善160147.62基本无创造性意见160147.62SRT项目对

学生的科研能

力影响1做出科研成果,发表期刊

论文或专利1614.76有一定的科研成绩,

能顺利结题175159.52无科研成绩145135.71SRT项目对

学生的实践

能力影响1有效指导实践130123.81偶尔指导实践136128.57基本无实践160147.6三、地方工科院校SRT计划实施的成效

(一)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激发潜能,培养团队意识

从回收的调查问卷和对部分同学的访谈中,可知,SRT的参与者普遍认为导师沟通程度、团队合作分工等方面是他们在科研过程中遇到最多的困难,解决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应当予以重点关注。但“SRT”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培养了地方工科院校本科生的综合能力和各种意识。

1.提高科研能力,培养团队意识

“SRT”项目开展锻炼了学生的文献资料信息获取、仪器操作、数据结果分析、报告表达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以盐城工学院环境学院为例,在学院的实验室进行各项研究的不仅有江苏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的研究生,还包括受“SRT”计划项目资助的各年级本科生,其中高年级的本科生与研究生一样起着传帮带的作用,个体与团队结合的组织形式便于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

2.扩大知识面,挖掘学生潜力

与课堂学习相比,“SRT”计划项目扩大了本科生的知识面。完成一个“SRT”计划项目,需要本科生应用多学科领域内的知识和技术,如“SRT”计划项目能扩充本科生关于基础课程、仪器分析、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知识。SRT项目的实验需要本科生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实验室内或者工程实践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本科生甘愿寂寞、吃苦耐劳、永不放弃的实践精神,调动了本科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我院在这样宽松的平台上,使学生最大限度地释放潜力,有5名同学经过近SRT项目的研究学习,相继发表了期刊论文。

(二)推动导师教学相长,引领学生走入专业领域

从回收的调查问卷和对部分同学的访谈中,可知,SRT的参与者普遍认为导师对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1.拓宽眼界,提升导师专业素质

SRT项目研究为指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它要求教师对其所从事领域的知识有着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前沿动态。通过科研工作,教师需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这就使得教师进一步开拓眼界,丰富自己的学识,从而为讲好自己的专业课打下更为深厚的基础。

2.以SRT项目作为支撑,有效指导高质量毕业论文

完成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参加科研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一般学院在最后一学年进行毕业设计,与找工作或考研发生冲突,论文质量难以保证。参与SRT项目的同学,可以将其实验研究作毕业论文内容。实际上毕业论文是在长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基础上完成的,有效确保了论文的高质量。近年来,我院每年均有同学获得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

3.鼓励学生参加实践创新,技能竞赛成绩显著

学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鼓励他们结合现有的SRT项目参加各种竞赛活动,给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空间[4],使他们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以我院为例,我院鼓励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活动,如全国环保创意大赛、盐城市职业规划大赛、“SRT”计划、推荐实习单位等,近年来,学生结合参与“SRT”计划参赛,获得了多项荣誉:“新型生物滴滤塔处理有机废气技术及设备”在第四届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获得铜奖、“新型高效折流式一体化反应器处理化工废水工艺与设备”获第五届全国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铜奖;“新型生物滴滤塔处理有机废气技术及设备”获得盐城市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

四、地方工科院校SRT计划实施的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SRT”计划不仅培养了学生,也提高了教师。但由于地方工科院校科研硬件条件和教师数量的限制,使众多学生不能开展科学研究,“SRT”计划的实施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地方工科院校的本科生的研究能力不强,研究意识弱;学生的研究方法懂得较少,没有此类的课程开设,也无系统的研究方法的培训;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不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学生忙于英语和计算机考级或社团活动,导师忙于教学或经常出差、读博,故无暇顾及学生科研,以至有的学生从开始“SRT”计划开始至结束时都没有开展过科学研究。

(二)思考与建议

1.学校应加强SRT项目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在国外的某些研究型大学,除对参加SRT项目的学生进行学分奖励外,还会根据他们的研究成绩对他们进行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经济奖励。综合国内外各高校的经验,地方工科院校应加强绩效管理,出台相应的奖励机制调高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2.二级学院可实行实验室全面开放和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实践,大力推动SRT项目开展

实验室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鼓励大学生进入实验室,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夯实实践动手基本功,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和良好手段。促使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5],鼓励大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研究。实验室向学生开放,调动了学生用于探索、实践创新的积极性,也促使导师不断自我提高和完善,形成深入思考、探索创新的良好学风。

同时,通过与实践基地大力合作,推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使得学生利用基地条件取得成果。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突出专业特色,如我院环境专业学生可依托环保科技园、化工园区等实践创新基地等,通过多项措施,推动人才的培养。

3.与其它教育环节关联中,导师可构建学生科研素质全程化培养模式

從大一年级的“大学第一课”、“系主任见面会”、“博士论坛”开始,启蒙学生的研究型学习思维。进而在大二、大三年级通过导师的SRT计划,给学生提供进入实验室、进入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学会科研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加以实践。再通过大四年级的“综合训练”、“毕业论文或设计“,检验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对自己知识盲点的认识,逐步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4.学生应主动积极参与SRT项目的研究

作为地方工科院校的大学生,经入学后的各类教育环节后,应积极主动联系自己比较感兴趣方向的导师,加入SRT项目的研究。通过研究,既可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可培养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团结协作,为以后的就业与继续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五、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培养具备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前地方工科院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目前地方工科院校高校大学生实施“SRT”计划对能力的提高相对较少,这正是造成地方工科院校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的原因,同时地方院校SRT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应在实践中摸索前行,不断创新与完善管理体制,切实有效地提高项目的SRT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阳红珍,马细珍.地方院校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管理,2009,(6):136-137.

[2]杨慧,俞安平,恢光平,等. 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65-68.

[3]马璟,孙若飞,彭方雁.寓学寓教于研 培养创新人才——清华大学SRT计划十二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6-66.

[4]王琼,盛德策.项目驱动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6):99-101.

[5]李林,黄桂林,陆静霞.构建和谐的专业课程创新体系与系统实验室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4):3-8.

工科地方院校 第12篇

一、明确“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的思想

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作的调查显示,传统英语人才培养计划所培养的学生,由于只具备单一的英语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人才市场对单一类型的英语毕业生的需求日渐减少。因此,全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从根本上来讲,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过去常见的是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的结合。应该看到,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高校仍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的任务。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即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复合型的外语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要求。”

我国许多地方理工科院校具有较长的办学历史,且基本形成了自身的理工学科特色。但这些院校的英语专业起步晚,经验不足,在建专业之初,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基本是按照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标准和惯例而设置的。而在全国高校扩招的大形势下,英语专业发展较快,已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毕业生。但从反馈信息来看,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能从事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职业的学生人数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普通理工科院校与其他重点院校或外语院校的英语专业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与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脱节,毕业生本身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特色不突出也是事实。因此,理工科英语专业必须依靠本校的理工学科优势,确定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几经调研,不断摸索,我校的英语专业确立了“英语”+“科技英语翻译”等特色方向培养目标,力争培养出“精英语,懂专业”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二、建设以“科技英语翻译”为方向的模块式“翻译”课程体系

知识结构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基础,所以“复合型外语人才”中的“复合”主要是学科和知识的“复合”。课程是人才培养活动的基本单元和载体,所以“复合型外语人才”中的“复合”又指高校外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复合”。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它的整体性表现为:(1)每一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是相互联系和彼此影响着的,每门课程的设置、内容的选择要依赖于其它课程。(2)课程体系的总目标是通过分解为具体的课程目标和课程体系结构目标而实现的。(3)有些课程从学科角度看不一定是完整、系统的,但是在构成课程体系整体性能上可能起到“正面的良好效果”。基于确定的培养目标,英语专业应着力建设“翻译”课程体系。我们从整体出发,提出课程体系的整体目标,在实现整体目标的前提下,明确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它在课程结构中的主次、性质,课程的增减、内容的删选,以及学时学分的赋值。我们依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充分考虑到英语本科专业的三种专业课程类型,即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之间的关系,设计了以“科技英语翻译”为特色方向的模块式“翻译”课程体系。

1. 英语专业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能力课程模块

外语教育专家文秋芳认为,创新型英语人才首先是合格的英语人才,然后必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我们认为不论培养目标是什么,英语专业必须满足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对本专业的基本要求。由于语言的工具性和通用性,英语专业学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其就业范围是宽口径的。然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是本专业人才的立足之本。因此,英语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是培养核心,这就决定课程设置必须有一个整体的目标,应优先满足英语基础的要求。

为了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我们在低年级阶段主要开设了学时充足的英语精读、泛读、听力和口语这些英语专业必修课。这些课程是所有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翻译能力,以及为英美文学知识和文学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高年级阶段开设了高级英语、英语语言学、翻译、英美概况、英美文学等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的课程。同时,由于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重视语言基本功的同时,我们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知识,设置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等课程。

就“翻译”课程体系而言,英语专业在第四至第七学期分别开设了英语笔译(两学期、共64学时)、英语口译(两学期、共64学时)和高级翻译(一学期、32学时)。这样的设置基本能满足学生对翻译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基本的翻译实践训练,为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科技英语翻译”特色方向课程奠定了基础。

2. 相关专业知识课程

我校英语专业建立之初的课程设置完全是按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要求来设计的,其培养规格是基础+知识型,从根本上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当前高等教育的课程观是将基础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职业方向教育和跨学科教育有机地组合成课程体系结构。我们优化“翻译”课程体系就是要实现单科向多科的转变。学生基础课程结束,基础知识的平台搭建以后,自三年级开始按模块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科技英语翻译”方向就是我们给学生提供的可选模块之一。通过调研,在此模块中我们开设了对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十分重要的化工英语、科技英语阅读、科技英语翻译等几门特色主干课程。

化工英语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化工学科优势,在硬件和师资上都有充足的保障。科技英语阅读是充满时代信息的一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应能阅读到大量反映最新科技领域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的文章,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应尽可能的广泛,如应包括信息技术、化学工程、电气工程、生物工程、原子研究、环境保护、能源、交通、军事等各个领域。科技英语翻译课重在贯彻重实践、重实用这一原则,是英语笔译和口译课程的延伸。我们除了以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外,还有意识地将课本上未涉及的科技英语中的特殊表达、语法现象、翻译方法介绍给学生。专利、标准、样本和产品使用说明书等特种文献是在校学生难以接触而在其毕业后的工作实践中极有可能遇到的翻译材料,我们安排一定的课时,专门对这些特种文献的翻译方法结合所涉及的相关科技知识加以讲解,并辅以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3. 尝试引入实践性课程

学生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因而我们给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及时检验自己的理论知识。科技英语翻译也是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课程。利用地处东北工业基地的优势,我们正在积极与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对外翻译部门建立联系,为学生承揽一些主要涉及生产技术方面的口译及笔译工作,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我们在每阶段翻译实践课结束以后,聘请有关企事业单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资深翻译做兼职教师或校外导师,对学生的工作实习情况作出评价、指导和修正。这提高了学生科技翻译技能和整体翻译能力,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采取EGP与ESP嫁接的教学模式

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是课程体系得以实施、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针对“翻译”课程体系及“科技英语翻译”特色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认为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通用英语)与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嫁接的方法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

EGP是以一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其主要教学内容,训练学生的语言基本功的教学模式。由于基础知识要求具有宽厚性和系统性,在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我们采用EGP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包括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训练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它包括语音、语调的正确,词法、句法、章法的规范,遣词用句的得体,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熟练运用。这是学生适应当前社会和将来工作需要的前提,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基础。只有练就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学生才能厚积薄发,才能适应纷繁多变的社会现实,才能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也唯有如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才能达到其根本目的。

ESP模式则是以学生的具体学习目的和交际需要来指导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重在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工作能力。在高年级阶段的教学中,涉及“翻译”课程体系内“科技英语翻译”特色方向的课程,我们即采用ESP教学模式。ESP不同于EGP之处绝不仅仅在于它的用途,更在于它的专业词汇、句法结构和修辞手段。因为EGP教学只能以一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其主要教学内容,其教学水平的检验通常定位在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上。按照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英语人才,在分工越来越细的现代社会已不能满足各行各业日益拓展和深化的交际活动。而ESP模式通过教授数量有限的题材类别,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熟悉科技英语文献的语言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交际水平和效率。同时,ESP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复合的思维方式和智力结构,当现成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时,也有能力改变、调节个人智力结构以满足社会新要求。经过ESP培养的学生,比那些只接受EGP教育的学生能更准确、更有效地在从事的专业领域内胜任交际活动,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的需要。在教师的配备上,我们充分发挥我校理工科优势,请其他院系教师,尤其是那些英语好、能用英语讲课的回国博士或其他具有相当能力的教师为英语专业学生讲授教学计划内的工程、科技等专业课程。

总之,由于建专业时间短,我们在“翻译”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上仍存在学科建设、师资结构、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问题,但从学校特色、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学生来源、所在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需求来看,我校英语专业“英语”+“科技英语翻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办学方向有较大的生存空间。因此,地方理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只要坚持以“英语为本”的原则,借助本校的资源优势,大力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就能走出一条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和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特色之路。

摘要: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学生知识结构的重构与优化, 而学生知识结构的重构与优化的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本文对本校英语专业建设以“科技英语翻译”为特色方向的“翻译”课程体系进行了分析, 指出地方理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应该充分利用院校资源优势, 走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

关键词:地方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陈亚琴.从系统角度看高校课程体系的优化[J].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2, (3) .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何雅媚.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 (2) .

[4]秦秀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应该加强学科建设[J].外语界, 2006, (1) .

[5]秦秀白, 吴古华.发挥理工院校的办学优势努力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J].外语界, 1999, (4) .

上一篇:微生物发酵法下一篇:髋臼粉碎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