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适用性

2024-05-08

有效性、适用性(精选12篇)

有效性、适用性 第1篇

“金字塔式教学法”主要依靠动态系统理论、依附理论、距离理论三部分理论支持。注重学与教的互相作用, 动态系统理论是指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犹如一个网络, 由认知智能、情感智能和物理智能三个领域中各种能力的发展交织而成。而发展是长短期循环的一个系列过程, 短期微小的变化连接在一起, 呈现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 形成长期循环中不同阶段所谓跨越。在这个循环圈中, 学生的发展是通过自我约束以及教师搭建鹰架来实现的。具体地说:自我约束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主动学习;教师搭建鹰架则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支持主动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要能设计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形式, 帮助学生学习, 将某种自然科学的认知代入学生的内部世界。

依附理论是指学生对周围环境及教师的依附程度的研究, 为理解学生学习心理反映提供构架, 了解周围环境及教师在学生发展中的关系因素, 在学生学习情景创设、学生学习发展与评估方面提供参考。

距离理论主要的内容是最近发展区的距离, 强调教师和教育的作用,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最近发展区距离上的发展。不管是困难学生、中等学生及优秀学生, 只要他可以实现最近发展区距离上的最佳发展, 其成绩就为优秀。

二高职学生基础状况分析

近年来, 高职学生的录取分数线在180~200分左右, 共6门课程, 数学、语文、理综 (文综) 、英语, 平均分在30分左右, 可想而知其文化基础是非常差的。这给教师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通过对学生基础状况的调查问卷, 2014年7~9月, 我们课题组对我院新生部分班级实行的新生数学基础状况调查, 调查问卷见附录, 共收到1000份问卷, 经过数据整理, 有如下结果: (1) 数学高考成绩集中在30~59分, 占总人数的56%, 0~29分的占21%, 60~89分的占20%, 其它占3%, 高考数学试卷的分值是150分, 77%的学生在不及格线之下。 (2) 具有初中数学基础的占64%, 具有函数基础的同学占18%, 具有高等数学基本知识的占18%, 初中数学基础也没有的占18%。 (3) 喜欢数学的学生达到30%, 说不上喜欢的占62%, 不喜欢的占8%, 说明绝大部分学生都有求知的欲望, 这是可喜的,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 对于基础这么差的学生教什么, 如何来教? (4) 中学学习习惯较好的有20%;能听课, 写作业的占52%;学习习惯不好的占30%, 基本上不写作业。 (5) 大学学习目标打算专接本的占34%, 准备工作的占63%, 没有目标的占3%。有1/3的学生要参加专接本的, 2/3的学生以参加工作为目标。 (6) 66%的学生想好好学习, 认为上大学是进一步深造的, 想法是正确、积极的。有43%的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数学。 (7) 56%的学生喜欢有耐心, 讲课细致的老师, 这是我们教育这种学生的好方法。另有22%的学生喜欢和蔼可亲, 以学生为主, 能起引导作用的老师。

从上面的调查分析, 大部分学生还是想学习的, 认为数学在智力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还是很有用的, 只是基础薄弱影响了高等数学的学习, 另外, 从上面的调查中可看出学生的基础层次可分为优秀、中等和困难三个等级。高职学生喜欢动手能力强、具体、形象的教学法。这给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了适应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要求, 我们提出了“金字塔式教学法”, 并做了探索与实践。

三金字塔式教法的设计

金字塔式教学法的设计即是教师如何搭建“鹰架”, 我们首先对课程内容 (概念、计算、习题) 和难易程度 (难、中、易) 进行分类, 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引导。课堂设计是灵活多变的, 只要适合学生的接受就是好的教学设计。下面介绍我们使用过的几种有效的教学法: (1) 任务教学法:具体做法是把教学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计算方法列成一个一个小问题, 再出几道题, 要求学生边看书边做答, 可限制学生在70分钟内答完交上答卷, 教师评定课堂成绩, 剩下30分钟教师集中讲解。此种教学设计适合容易理解的概念。 (2) 讨论教学法:把学生随机分成几个小组, 出一道有关本节概念的习题, 让学生先看30分钟课本, 每小组讨论内容, 再选出一名学生讲解并解答习题, 教师点评学生讲解的情况, 给出每组学生课堂成绩。对于比较难理解的概念,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 (3) 问题教学法:一般章节习题课设计为两次, 首次课堂, 教师设计不同的问题, 这些问题要涵盖整个章节, 针对不同程度提出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 看学生回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 给出课堂成绩, 这样即可把本章内容复习一遍, 又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试用于习题课, 但用时间较长;二次课堂, 教师出卷进行考试。这些教学设计对于课堂上不听课, 玩手机的学生很有效, 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后, 绝大部分学生都开始看书找答案。而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先讲课, 然后留30分钟学生练习, 大部分学生都不听课, 因此这些教学设计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4) 课件网络辅助教学法:具体方法是把每堂课的教学过程做成课件, 使教学生动、形象化, 学生可拷贝课件, 有助于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知识。设计一个师生互动平台 (或建立一个学习群) , 充分利用学生的手机, 要求每个学生晚自习7:30~9:30之间与教师互动, 回答课上学习情况、作业情况及疑难解答。

以上教学法是我们尝试的利用学生的自控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几种方法, 方法还很多, 只要教师能根据动态系统理论、依附理论和距离理论灵活安排教学, 利用学生的自控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使学生最大限度接受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 就是好的教学方法。我们还将依据这些理论继续探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

四金字塔式学法

理论依据: (1) “学习过程要与认识程序相统一”, 传统的认识论只顾到高级水平的认识, 换言之, 只顾到认识的某些最后结果”, 看不到认识本身的建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所学内容不能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 要遵循“量力性原则”与“渐进性原则”。要求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考虑自己对教师的要求。 (2) 团队合作精神与共同荣誉感相结合”, 把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 小组内部共同攻坚克难, 小组之间, 互相竞争, 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3) “从众心理理论”, 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 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的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 通俗的说就是“随大流”。在学习中, 从众心理也发挥着作用, 若好的学风建立起来, 大部分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就会带动少部分学生一起来学习。若大部分学生不学习, 那么, 原先学习的学生也会不再努力学习了。

金字塔系统学法设计: (1) 要求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考虑自己对教师的要求。这项要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开端, 教师要告诉学生怎样确立学习目标, 将来直接参加工作还是参加转接本考试;每堂课做到基本概念的了解或理解, 对计算的会或掌握, 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理解程度等等......, 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如可以从记忆什么?理解什么?怎样计算?来制定, 等。 (2) 建立学习小组。金字塔式学法结构:教师—数学课表—若干数学小组长—每小组中的学生。学生以7人为单位, 以宿舍或自愿为基础建立学习小组, 每组中要求有1~2名基础好的学生, 2~4名基础一般的学生, 1~3名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评价要看小组综合评价成绩与学生个人成绩相结合。形成一种自我学习与团队学习相结合的格局。以教师为塔尖, 层层带动学生学习, 形成良好的学风。

五成绩评估体系

“金字塔式教学法”采用的成绩评估体系是:团体成绩与个人成绩相结合, 期末与平时成绩相结合, 个人纵向成绩奖罚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学生平时 (30%) 和期末测验 (70%) 的成绩, 算出其个人和团体的成绩, 再按个人成绩 (65%) , 团体成绩 (30%) , 成绩进步的学生加1~5分, 没有进步的学生不加分, 成绩退步的学生减 (1~5) 分来计算。

这样的评估体系全面、真实地评价了学生,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对良好的班风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高职数学教育属于“大众数学教育”, 其最主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提供丰富的数学源泉, 提高一般程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能力。“金字塔式教学法“正是适应上述需求而诞生, 比起传统的教学方法, 此教学法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更强, 团队互助学习和团体荣誉感加强, 可形成优良学习风气。这种教学方法在职业院校中推广, 将使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曹燕华.“荷兰金字塔教学法”及其对我国幼儿园教学的启示[J].上海幼托, 2010 (5) :42-43。

有效性、适用性 第2篇

行政法律规范适用方法有效性能否提高,相关适用人员的职业素质对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在现阶段行政法律规范适用人才明显的表现出专业能力不过硬,综合职业素质不高的状态。行政事业单位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建立相关人员的法律思维模式,从而使整体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采取培训的方式来更新巩固适用人员对相关法律规范的认识,再采取考核的方式,使适用人员对于相关法律规范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实践中减少错误,或者是通过国内外人才交流的方式以及一些锻炼的机会来增加适用人员的实际经验。

(二)提升可操作性

要想将行政法律规范适用方法有效性提高,首先要对于行政法律规范适用方法的理解程度进行改善,有部分相关人员对于法律的解决能力不足,因此,可以使行政法律规范适用方法的理解程度适当的降低,从而让更多的人员理解,有效的提高行政法律规范适用方法的可操作性。可以从其语言表达的形式入手,通过比较明确的语言来表达其中心意思,同时吸取一些在实践中的一些经验,使其变得通俗易懂,便于理解的法律方式语言。

(三)减少潜在问题

要减少其中的一些漏洞,必须要通过对相关法律的建设与完善,通过在出现失误的实践案例中找出具体并且多次出现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一些理解,并通过实践研究,选择出比较合适的方式来将问题进行处理,找出比较合适的处理方案,减少潜在问题发生率,使其有效性有所提升。要减少相关问题的产生,必须要加强相关法律程序的监管,对于相关法律产生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并在表决完成后,严格按照规定执行[5]。对制度要加强相关的配置,通过对行政制度以及司法解释制度的不断完善,来将行政立法的一些空白的地方进行改善,使整个程序是比较完整的,是有法可依的,在实践运行的过程中也会更加的规范。

4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变更,我国行政法律规范适用方法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了,只有通过找出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相应的处理方法来进行解决,才能建立起依法治国的法制国家。

参考文献

[1]陈碧瀚.民法规范在行政法中的适用性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6(18)

[2]江河.行政诉讼中民法规范的适用[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5,17(1):87-95

[3]王鹏飞.行政法律规范适用方法有效性探讨[J].人间.2016,216(21)

浅谈校本教研有效性和实用性的发挥 第3篇

一、放低着眼点,立足教学实际,解决具体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达到新课程标准,灵活驾驭新教材,采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的教学实际问题。诸如:新课程三维目标如何凸显;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大班额下如何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新课程与现代技术如何整合;面对层层选拔考试如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等,这些教学问题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犹如新课程推进的绊脚石,困扰着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这些问题又因各校、各班以及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差异而不同。切合实际的校本教研则是最佳的解决途径。因此,校本教研应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教学过程为依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研究,去实践。如担任低年级语文教学,可选择如何让学生巧妙识字;担任高段数学教学可探究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担任科学教学可探究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等等。选择的问题要从小处着眼,有什么問题就选什么问题,不能面面俱到。脱离了教学实际的校本教研无异于纸上谈兵、隔靴搔痒。教师要树立“问题即研究课题,教学即研究”的意识,努力做到教师人人有研究课题,个个有研究目标,形成“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良好研究氛围。校本教研的开展,改变了以往教师所认为的教学研究是教研室的事情、是专家学者的专利,改变了教师隔岸观火、袖手旁观的被动局面。教师成了研究的主体,自己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目标,规划研究思路,总结研究结果,推广研究成效。

二、聚焦课堂教学,注重观摩研讨,做到示范引领

课堂是教学基本功,基本理念、教学方法手段集中展现的场所,是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培养的切入点,是实施校本教研的主阵地。课堂是教师活动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渠道,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培养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去上好每节课是校本教研的又一重任。一是立好样板课。如在每学期初,我就组织全校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围绕各自教学目标,研究确定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与方向,选出一位教师执教“样板课”,全教研组教师跟班听课。随后,组织教师评课、座谈,认真分析课堂教学的收获得失,让教师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认识到新课改的课应该怎样上,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二是抓好家常课。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借鉴“样板课”的教学模式,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以“样板课”的标准上好每节课,不能是听课新模样,不听课又回到老样子。三是上好汇报课。学期末,我都要安排全校每位教师在教研组内上汇报课,展示交流一学期来课堂教学成果,全组教师进行听课,并依据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打出分值,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四是抓好观摩课。教无定法,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尤为重要。每学期我都组织观摩研讨课,既安排校内教师互相观摩,又注意请进来、走出去。从外校聘请优秀教师上示范课,供教师学习借鉴,也把校内优秀教师推出去,将取得的教学成果推广普及。

三、紧扣课题研究,提升理论水平,促进专业成长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地要求,要求教师从一个“教书匠”转变为学者、研究者。教师不仅要能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承担起国家、省市级重点课题的研究,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这也是校本教研的又一目标。课题研究要与课改相结合,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相结合,与提高质量务求实效相结合。课题研究的选题要结合实际,符合学校的校情、教情、学情。如在新课程实施的初始阶段,我们选择了省级十一五重点课题“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总结梳理自己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问题,摸索探究有效地解决策略,促使了新课程在我校的推进。在新课程推进阶段,我们又确立了市级重点课题“通过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快乐教育创新能力”,使教师对新课程的驾驭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去创新。在新课程推进几年之后,新的理念与教学方法已深入人心,评价体系的改革成了当务之急。我们又选择省级重点课题“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多元化研究”,该项课题的研究,改变了教师以往的单纯分数评价的终结性评价,而是更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形式也由原来的教师一人评价变为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方参与的综合性评价。各项课题的研究,使教师从平时教学中零散问题点的研究,上升到系统性的普遍问题面的研究,历经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成效推广的实践过程,亲身体验了“学——做——思——评——写”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研究历程,深层次的提升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大幅度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坚持教学反思,搭建互动平台,推进校本教研纵深发展

《论语》中有论述“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其过而自讼者也”等,这些格言都强调了反思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不断的进步完善提高。有专家认为:经验+反思=成长。教师上完一堂课或搞完一次活动都要进行反思,反思其中的成功之处、失误之笔、创新之点、点滴体会或者心灵感悟,只有通过对自己所做出的教育教学行为、决策及结果进行不断审视分析,才能发现问题,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弥补不足,才能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所以说,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发展与进步的过程,是教师蜕变与超越的过程。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经常安排教学反思论坛会,教学反思交流会、教学随笔展示会等等,促使教师的教学反思能持之以恒。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扬长避短、去粗取精,才能为我们的今后教学积累经验,为教学研究奠定基础,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农业机械适用性有效分析 第4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研发,多功能,农业改革,新技术

1现代农业机械在农业应用中的问题

1.1 欠发达地区农民传统种植观念较深

现代化农业机械利用率不高。这些地区的农民受传统耕作意识影响, 习惯于人工播种和收割, 而部分农机的机械化水平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比如玉米机收, 因为收获机械技术没有达到较高的标准, 存在碾棒现象, 在一体化功能中, 玉米杆的打碎情况不符合秸秆还田的细碎标准, 因此广大农民对于玉米联合收割机还不能完全接受, 间接限制了玉米收割机的应用推广, 影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进程。

1.2 承包责任制下的农田规模较小且分散不均

使农业机械不能大范围的展开作业, 影响了生产的效率。现存的农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种植规模小, 耕种收获时间不一致, 不能很好的展开农用机械的统一化操作。在实际作业时, 农机频繁更换作业农田, 运转时间长, 农业作业效率低, 加大了作业成本, 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1.3 农业机械的适应性不强

以现有的农机质量、技术水平、作业性能上来看, 与农民的生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农用机械在发展的同时要注重所服务地区的具体条件, 不但开发机械的综合性功能, 争取让机械运用与当地实际情况紧密结合, 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机械农业发展之路。具体来讲, 农机企业和当地政府、当地农民都要做出相应的改革和努力。

2农机企业要加快农业机型的研发与机型的多功能开发

目前, 我国的农业机械主要包括播种类机械、收获类机械和耕整地机械三种主要类型。

2.1 播种类农业机械

播种类机械主要包括小麦播种机、玉米播种机, 以及水稻种植区的水稻插秧机等。小麦、玉米的播种机受土质、土壤墒情、天气、农田道路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如果土壤墒情不好, 就会影响播种质量和机械的工作效率;田间道路狭窄, 导致大型农业机械难以进入作业区。

2.2 收获类农业机械

收获类机械主要有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等。近些年来, 小麦联合收割机已被广大农民所接受, 很多地区已经实现了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玉米联合收割机发展还在起步阶段, 受道路、农田面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 机器容易堵塞、损伤, 作业效率低。机械的质量水平与机械操作工的作业水平对播种也具有很大影响。

2.3 耕整地农业机械

耕整地机械主要包括深松机、深耕犁、旋耕机等, 旋耕机等耕地机械规格型号较多, 可与大、中、小型各类动力机械配套, 应用范围广, 作业效果受土质、土壤墒情、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深松机一般与大中马力拖拉机相配套, 同样受土壤墒情、质地、天气状况等因素影响较大。耕整地机械作业效果受农机驾驶员的操作水平影响也较大。

针对以上农业机械的情况, 农机公司应做到以下几点, 才能提高农机的作业水平和工作效率, 节约燃油、损耗、故障等方面的成本。

2.3.1 加大农业机械的研发力度。

在机械的研制上, 要充分考虑当地农田的实际情况, 不断引进新技术, 同时注重原有机械的功能开发, 拓展机械的作业应用范围, 通过技术上的实力不断提高企业的形象和知名度, 做好机械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2.3.2 培养专业的操作人员。

要做好机械操作手的引进、培养工作。对于招聘的操作人员要严格把关, 要求其具有操作农机的相关经验和资格认证。在培养机械手时要实行有效地监督和细致规范的考核。平时还要注重让员工加强学习和培训, 不断学习各种新机械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不断掌握各种新技术, 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3当地政府要做好农业改革

政府和当地居民要重视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 实现农机企业、政府、农民三者的有效配合, 才能促进农业机械与当地农业生产相互适应, 提高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1 政府要积极推动新机械技术的引进

农民在新机械技术的使用上概念模糊, 深浅不一, 这就需要政府与农机企业有效配合, 耐心向农民讲解各种农业机械的功能、质量, 向农民讲述农业机械化对提高生产效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政府还要做好农业机械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和农机企业展开合作, 采取演示、试点作业、科教片宣传等形式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鼓励农机大户和带头用户, 让广大农民切实看到机械化技术为农业生产带来的服务效益。

3.2 政府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革

比如, 扩建和加宽农机运输道路, 节省农机往返时间和运输的安全性;建设有利于灌溉的水井沟渠等;加快土地调整, 整合小规模土地, 为大面积机械作业提供方便;健全土地承包责任制度等等。

3.3 最后

政府还要根据相关政策做好对农民的各种优惠、补贴工作, 科学的配置各项补贴资金。通过优惠政策和补贴工作, 提高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增强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的使用度。

总之, 由于我国现代农业起步晚, 在农业机械适用方面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需要广大农业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关注, 早日实现我国现代化农业。

参考文献

[1]苍安国, 史永刚, 肖海洋, 武政.农业机械的适用性研究概述[J].广东农业科学, 2010 (12) .

有效性、适用性 第5篇

2. 别浪费用户的耐心

在任何一个你想向用户提供服务或者使用工具的项目工程了,尽量使你的门槛降低,对用户的要求减少.一项服务要求用户付出的越少,越有可能被一个随机进入的访者真正尝试.如果不用填那些他们以后都不会再次用到的长长的网页表格,首次来访的用户都会愿意尝试服务.请让用户自由浏览网页,让他们不用交换私人信息就能尝试你的服务.强迫用户填写电子邮箱地址来测试用户特征是不合理的.

正如37Signals team的开发者Ryan Singe所言,用户们如果在看到产品之后被要求留下电子邮箱地址的话,可能是愿意的,因此他们对于留下电邮的回报是有想法的.

Stikkit是一个用户友好的极佳例子,它清晰易懂,且几乎不向访客索取任何东西.这也是你在你的网站应当使你的用户体验到的.

很明显,Mite就索取很多.但是整个注册表可以在30秒之内完成--因为网页是横向的,用户不需要滚动页面.

如果要理想化地去除所有的障碍,首先就是不需要贡献些什么或者填写注册.仅仅一个用户注册表本身就足以阻碍用户在网站的随意浏览行为,且会对网站浏览产生很大不利影响.

有效性、适用性 第6篇

关键词:南海诸岛;有效控制;时际法

中图分类号:D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150-03

一、从时际法角度进行论证

(一) 时际法概念

在法文版《国际法术语词典》中,时际法的解释是:为了决定在时间上先后连续的多条法律规则对于特定的某一案件该如何适用的规则的原则术语[1]。

德国国际法学者施瓦曾伯格将“时际国际法”解释为:相互继续的不同时期的国际法规则对于特定的案件该如何适用的决定[2]。

在日文版《国际关系法词典》中,国际法上时际法的概念解释为: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国家,在国际社会具有较长的存续时间,但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状况,法规内容在年月中会经过很多变化,那么我们就会面对同一行为或事实由不同的新旧法来规定。时际法就是解决这样冲突的规则。

从以上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时际法的实质内容是指一些特定的法律原则或规则,它们的功能是解决法律在时间上存在冲突或抵触的情况下,对于某一特定案件应当适用哪一个或哪些法律。即“时际法”是解决法律在时间上的冲突的法律。

在1975年国际法学威斯巴登年会上,关于“时际法”的适用规则,其被解释为:一是除非有任何其他明确证据表明适用现时的国际法规则,所有事实或行为、状况,应根据与其发生时的同一时期的法律规则来判断一般法律原则的适用。二是在适用该原则时:关于某一单一事实规则,其适用范围为该规则有效期内的所有事实;关于实际状况的规则,其适用范围为该规则有效期内的所有状况,即使这些状况是先前产生的;关于某一项法律行为的合法或非法的规则,以及有关其有效要件的规则,其适用范围是该规则有效期间内所有行为。

在帕尔玛斯岛仲裁案中,独任仲裁员胡伯在其考虑领土主权适用的国际法规则时指出:在国际法中,有关发现和取得无人居住地、野蛮人居住地的土地权利的法律,从中世纪到20世纪是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双方同时接受,一个法律事实不应该按照该事实的争端产生时或争端解决时的法律,而应该是与该事实同时的法律予以判断。在接下来的判决中,胡伯分析说,对于先后连续不同时期适用的不同法律制度究竟该如何适用到具体案件中(这就是所谓的时际法问题),我们就必须区分出权利的产生和权利的存在。一种权利的产生行为应该受到权力产生时的法律所支配;那按照这一原则,一种权利的存在或是权利的存续,也应当依循法律的演进所需要的要件[3] 。

(二)时际法与“有效控制”规则

“时际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一项法律原则。按照“时际法”的适用规则,我国在南海诸岛上产生权利的行为的效力,应该以权利发生时的法,而不是以提出这一要求时的法来确定。也就是说关于南海诸岛的权利归属,应该是这种事实发生时所存在的国际规则而不是根据争端发生时的各国现有法律来解释。至少从15世纪起,南沙群岛就已经被划入中国版图。然而,根据奥本海对领土取得方法的国际法规定的历史划分,在18世纪后的国际法规则中,领土取得被要求“有效占有”,而在15-16世纪的国际法规则中,某些象征性的行为即可取得领土主权。

除了历史时期的因素,判断有效占有时还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地理条件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现代国际法实践一再肯定地理条件对于有效占领具有重大的影响。西班牙女王于1865年Aves Island 案中,指出由于该岛是无人居住且不能居住的事实,西班牙人就可以通过发现和象征性占用取得领土主权。到了1924年帕尔玛斯岛案,仲裁员胡伯指出,要求在每时每刻于每一块土地上行使事实上的主权是不可能的,因此出现间断和中止就是必然的,而且这种事实可能因为该地是可居住或不可居住而有不同表现。在1933年东格陵兰仲裁案中,国际常设法院在判决中写明,在许多有关领土主权的案例中,法院倾向于在其他国家不能有优先的证明时,只要其稍许实际行使权利,就可宣称对人口稀少或无人定居的地区之主权。法院还指出,在早期历史时期(10-16世纪),由于人烟稀少,对于无人居住地确立法律权利,要比新近时期进行该行为的检验标准更为宽松[4]。

二、有效控制规则在适用上的限制

在争议领土的国际司法实践中,许多的裁决都会进行一种判断,既是否以主权者意图来行为。但是意图作为一种主观严肃,其本身概念就较为模糊,在适用上就会存在很多缺陷,因此许多学者对于其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有学者认为:这一概念将会变得声名狼藉,因为其可能会比解决的问题更多的产生问题;还有学者将其描绘为“ 不符实际的幻想”。

由于有效控制规则能够有效减轻国际法院通过远古证据寻找领土主权的最开始的来源的难度,这样就会有利于争端的迅速解决,所以,国际法院在案件中开始频繁的适用有效控制规则。我们可以发现,有效控制规则的关键点在于:“将领土主权判决给实施管理行为更为有效的一方。”这样就会造成一种逻辑混乱,我们会得到“谁实际控制,谁取得主权”印象。这种印象的反面作用教会什么明显,国家会通过各种手段来加强对争议领土的实际控制,以便于制造本国的控制更加有效的证据。领土争端最大的矛盾在于双方或多方所存在的竞争性主张,如果当事国都对该领土事实实际管理,那么冲突就会在所难免,这对于国际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是很大的冲击。为了避免这些不利后果的出现,有效控制规则在适用过程中,应当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有效控制规则的适用方面,从国际法院的相关判决中,我们可以整理出一种思路:首先,国际法院在考察争端前,该争议领土是否已经存在合法所有者;如果存在,则将该领土应归属于合法所有者;如果不存在,则要进一步考察各国对于实施有效管理的证据,并判决该领土归属于控制更加有效的国家。然而在实践中,这一有效控制规则适用的前提——“争议领土的合法所有者”,是难以确定的。除了前提上的限制外,有效控制规则在具体适用上还需要与一系列相关概念结合起来,因为通过单独衡量实际管理行为来决定主权归属在现代国际司法裁决中是不会出现的。在适用有效控制规则的场合,由于存在当事国的竞争性权利主张,当事国提出的实际管理行为往往有强有弱且时间跨度较大,以及争议领土具有的特殊性致使当事国的实际管理行为往往难以长时间持续等复杂的争端情形,使有效控制规则适用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此外,有效控制规则受禁止反言原则的限制。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利吉丹岛和西巴丹岛归属案》中,国际法院在衡量双方提出的证据时指出,由于印尼及荷兰对马来西亚实施灯塔实际管理行为的事实未表示异议,致使马来西亚有效控制的效力加强。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白礁岛、中岩礁和南礁主权归属案》中,国际法院指出,新加坡在对白礁岛进行实际管理行为时,马来西亚(当时为其前任柔佛王国)不仅没有抗议,而且在1953年新加坡询问柔佛政府有关白礁岛主权情形时,回信称“柔佛政府并未主张白礁岛主权”,这一回信成为关键证据。由于新加坡长期对白礁岛的有效控制,以及柔佛王国认为自己不享有主权的表态,因此,国际法院判决将白礁岛的主权归属新加坡。

三、“有效控制”规则与南海诸岛主权归属问题

自1986年联合国亚洲即远东经济委员会(the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Far East,ECAPE)所成立的“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勘探协调委员会”(Committe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Joint Prospecting for Mineral Resources in Asian Offshore Areas,CCOP)发布之勘探报告指出,越南沿岸之邻近海域、南沙群岛东部和南部海域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美国能源局和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报告亦显示,南海油气储量约77亿桶,计达13亿吨,号称“第二个波斯湾”后,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引起各国觊觎,并开始积极争夺南海诸岛、礁主权。可以看出,这些国家的图谋是明显的,以其在抢占我国岛屿后实施的所谓“有效管理行为”,主张其对南海诸岛实现了“有效控制”,以期其之行为在国际法上获得“合法化”。但根据“时际法”原则,这些国家的所有行为,均不能构成对南海诸岛的主权要求。

我国众多的历史资料及地图中均体现出历代中国政府对于南海诸岛实施了实际管辖,中国通过一些明确的象征性占有行为,取得了南海诸岛的主权,而且我国也从未以任何方式放弃。在1883年,德国未经我国允许,擅自对南沙群岛进行调查,但在清政府提出抗议之后,德国就停止了调查活动;1932年,法国向中国提出西沙群岛领有权,遭到中国反对;1933年7月13日,越南(当时的统治者为法国)侵占原属于我国的九个南沙岛礁,制造了“九小岛事件”,针对这一行径,中国政府于1933年7月26日对法国的侵略行为进行了严正抗议。接着二战爆发,西沙、南沙群岛为日本所占领。在二战结束前,中、美、英三国签订《开罗宣言》,在其中明确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于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再次指出:“《开罗宣言》的条件必将实施”。可以看出,中国从日本收回西沙、南沙群岛具有合法性,因此中国在1946年9月13日完成了对西沙、南沙群岛的接收;1946年10月5日, 法国Chevreud 号非法登陆南沙群岛的南威岛和长岛,并在长岛建立石碑,中国政府立即提出严正抗议,法方遂决定于翌年1 月4 日进行谈判,但由于越南战争,法国自动放弃谈判;1947年1月18日,法国军舰再次窜入我国西沙群岛并在珊瑚岛登陆,并擅自于珊瑚岛架设无线电台,针对这一行径,我国于1947年1月19日向法国发出关于西沙群岛主权的通告,并且中国驻法使馆像法国重申,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即属中国主权所有并且处于广东省政府管辖之下。

1949年4月13日, 菲律宾政府内阁会议决议派遣海军副少将Jose V. Andrada 前往南沙群岛的太平岛“视察”。我国驻菲律宾公使陈质平获悉后,即致函菲外交部,要求澄清事实并反复声明太平岛为中国领土中国;1951年8月15日周恩来发表关于英美对日和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的声明;1951年9月8日,《旧金山和约》中,日本放弃新南群岛、西沙群岛,1952年4月28 ,台湾国民党当局与日本签订双边和约《日华和约》;1956年5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关于南沙群岛主权问题的声明;1956年台湾立威部队(主权碑设置部队)被派遣到南沙群岛,在各岛登陆,升旗立碑,测量,设立南沙守备区,恢复在太平岛的驻军;1958年9月4日我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1959年2月27日外交部就越南当局侵犯我国领土主权、劫走我国渔民发表声明;1960年5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就美机侵犯西沙群岛领空问题发表谈话;1979年9月28日,越南外交部公布的题为《越南对于黄沙和长沙两群岛的主权》的白皮书,拼凑和编造了一些自相矛盾的、根本站不住脚的所谓“证明资料”,于10月1日提交联合国秘书长。针对此行为,中国于1979年11月22日出示越南承认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为中国领土的证据,并于1980年1月30日我国外交部发布文件《中国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无可争辩》重申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主权主张,反驳越南1979 年白皮书。

1983年9月9日, 马来西亚提出弹丸礁领有权主张,希望通过交涉解决,1983年9月14日, 中国就弹丸礁占领事件重申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洋资源的所有权;1987年4月15日, 中国抗议越南占领柏礁,要求越南退出南沙群岛,并于4月21日递交到联合国;1987年6月17日,中国要求越南从南沙群岛撤出;1988年2月22日,中国要求越南从南沙群岛撤退并于2月25日递交到联合国;1988年2月24日,马来西亚以1979年12月21日发行的地图为根据提出南沙群岛部分岛礁领有权主张,1988年2月25日,台湾抗议马来西亚领有权主张;1988年4月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重申西沙、南沙群岛主权;1988年5月12日,中国发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问题备忘录,要求越南停止挑衅行为并从南沙撤退,并于5月12日递交联合国;1989年5月18日,中国收复越南占领的一个南沙岛礁;2012年6月21日,越南国会通过《越南海洋法》,该法将中国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包含在所谓越南“主权”和“管辖”范围内。同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召见越南驻华大使阮文诗,就越南国会审议通过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越南海洋法》向越方提出严正交涉。

由此可见,我国从来没有对他国侵占南沙群岛的情势予以默认,对于其他国家的屡次侵犯,我国按照国际法,和平解决争端,并不意味着因此而放弃南沙群岛主权。因此,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等国妄图以“实际控制”来取得南海岛礁之主权,是违背国际法通行之准则的,根据“时际法”跟“实际控制”的适用问题,南海诸岛不应适用一些国家所主张之“有效占领、实际控制”规则。

参考文献:

[1]黄远龙.国际法上的时际法概念[J].外国法译评,2000,(2).

[2]G.Schwarzenberger, A Manual of International Law[Z].1967: 635.

[3]United Nations Reports International Arbitral Awards[Z].Vol.II,UNITED NATION, 2006:845.

有效性、适用性 第7篇

在自由经济中, 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 将资源配置到生产有用的物品和劳务。但当受到诸如垄断力量、外部性等因素干扰时, 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就会遭到破坏。此时, 政府需要对市场进行干预, 以改进资源配置效率与增进社会总福利。然而政府对市场干预结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

近年, 我国房地产业表现出了迅猛的发展势头, 房价居高不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截至2010年5月, 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2010年投资额累计完成13917.41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8.2%;全国七十个大中型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平均同比增加了112.4%, 平均环比增加了100.2%。房价居高不下不仅会危及民生, 还很可能会导致经济泡沫化, 将房地产行业风险扩散到整个宏观经济系统。因此, 需要政府履行宏观调控职能, 使房地产行业重新回归理性。现阶段, 我国对房地产市场调节手段主要有税收政策、利率政策。税收手段比较猛烈, 短期内能迅速收到成效, 但从长远来看, 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较大。且由于我国没有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顺畅, 利率政策有效性有待商榷。为此, 政府需要寻求更为多样化的途径来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

本文运用数学模型推导房地产价格与经济适用房供给的关系, 并结合经济现实来分析我国增加经济适用房供给对房价的影响, 从而论证公共福利性房屋供给是政府进行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有效方式之一。

二、经济适用房与房地产价格的理论框架分析

目前, 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下列特点:第一, 在行业内有大量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商品房, 它们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仅在地段、外观、广告、消费者心理接受程度等方面有所区别;第二, 数家企业垄断了土地资源, 加之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造成土地资源愈发短缺, 土地使用权成本昂贵;第三, 我国房地产行业作为一个利益高度一致的特殊集团, 共同控制整个市场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驱利性使它们都默契地保持房价的高企。因此, 我们将采用垄断竞争模型研究经济适用房供给对房价的影响。

假设在行业中有n个开发商, 每家开发商的单位成本为c1、c2…cn, 产量为q1、q2…qn, 市场总产量Q=q1+q2…+qn。P为市场均衡价格, 且P=f (q1+q2+…qn) 。这些开发商作为一个团体试图协调它们之间的决策以影响房价从而获得垄断利润。在这种情况下, 厂商将选择产量为q1、q2…qn以使行业总利润最大化。那么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 其利润函数为:

则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

因此, 房地产行业市场总需求量与房价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市场对住宅的需求越高, 房价越高。同时,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 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所以不存在垄断厂商与行业的具有规律性供给曲线。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应当主要从市场需求入手, 通过增加公共福利性房屋的供给, 满足住房需求, 达到控制房价和调控市场的目的。

我国房地产市场属于垄断竞争市场。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效率, 使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导致社会福利的缺失。政府有必要对垄断市场进行公共管制, 增加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供给, 不失为缓解房地产市场隐患的选择之一。而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利润较低, 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吸引力不大。理由如下:第一, 经济适用房针对特殊群体, 个人需要承担一定的成本, 具有有限竞争性与有限排他性, 可以将其看作准公共品;第二, 廉租房的产权归政府所有, 政府只收取象征性租金, 具有较强非排他性, 且竞争性不强。

三、公共福利性房屋调控作用的现实分析———以经济适用房为例

在公共福利性房屋对房地产调控作用的理论分析基础之上, 我们以经济适用房为例, 分析我国公共福利性房屋供给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影响。

1、经济适用房与房价之间的关系

我们以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来衡量房价, 以经济适用房投资额增速代表经济适用房供给, 计算出经济适用房投资额增速与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90和-0.6577。从图1我们也可以判断1998—2008年我国经济适用房供给与房价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即随着经济适用房开发数量增多, 房价走低或房价增幅收窄。在我国经济适用房市场起步阶段, 1998年全国经济适用房投资额为2708523万元, 在当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中仅占7.49%。此后经济适用房投资额虽一直处于增长阶段, 但环比增长速度处于不断下滑, 2005年增速为-14.38%, 这是1998年以来了历史最低增速, 这种情况持续到2006年。在此期间, 我国房价却表现出相反的走势——从1998年我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不断走高, 2004年均达到最高点———109.7和109.4, 之后有所回落。总体上来说, 我国经济适用房的供给对房价具有负效应。

2、经济适用房与房地产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

同样, 我们以经济适用房增速表示经济适用房供给, 以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和住宅销售面积增速代表房地产市场需求状况 (主要原因在于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增加意味着人们愿意且有能力购买的需求增加) 。从图2中可以看到, 经济适用房投资额的增速与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住宅销售面积增速都是负相关的, 相关系数分别为-0.1295和-0.1079。全国商品房的需求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1997年9010.17万平方米上升到2008年65969.83万平方米。住宅销售面积也存在类似情况。但仔细分析, 我们发现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与住宅销售面积增速在1998—2008年期间呈不规则运动:1994—2004年间, 两者大致上表现出下降趋势;2005年, 两者均表现强势, 达到了近十年内的峰值;2006年之后, 两者增速减缓。与此同时, 除了在2000年三者走势相吻合之外, 经济适用房投资额增速在其余各年份均表现出相反走势。因此, 我们认为经济适用房供给对房地产市场需求具有负向引导作用, 政府增加经济适用房供给至少能减缓房地产需求增长。

3、经济适用房与房地产市场供给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分析经济适用房供给和房地产市场供给之间的相关性, 我们首先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将样本期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新开工房屋面积这两个变量中经济适用房所占的部分扣除, 然后再计算出其他住宅投资额占比与其他住宅新开工面积占比, 再进行分析比较。易发现, 其他住宅投资额占比与经济适用房投资额占比、其他住宅新开工面积与经济适用房新开工面积占比都是此消彼长的反向变动关系。在2000年以前, 经济适用房的投资额占比和新开工面积都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但之后经济适用房供给增速逐渐放慢。相反, 从2000年之后其他住宅投资额有较大幅度增加, 增幅达24%, 其他住宅新开工面积增幅也在18%左右。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经济适用房在房地产市场中调控作用进行理论与现实分析, 我们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 经济适用房供给与房价、房地产市场供给及需求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增加经济适用房供给能有效遏制房价的过快增长, 降低市场的住房需求, 减缓其他住宅供给增长速度。第二, 我国经济适用房供给基本保持了一定增长速度, 其投资额增速、新开工面积等各项指标都为正, 展示出了不错的发展势头, 这与中央政府大力推动与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密不可分。第三, 近年我国经济适用房的投资增速放缓, 经济适用房投资额在所有房屋投资总额占比不断降低, 经济适用房新开工面积也存在同样情况。这说明了经济适用房供给疲软, 没有充分发挥公共福利性房屋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作用。经济适用房政策固然能有效调节房地产市场, 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适用房发展的时间较短, 在很多方面仍存在弊病, 阻碍了其作用的发挥, 因此应当不断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 使其有利房地产市场发展:建立与健全经济适用房信息披露制度, 完善资格审核机制, 从年收入、人均居住面积等方面细化低收入概念, 根据各个城市具体情况调整申购资格标准, 让经济适用房福利最大限度地覆盖低收入人群;严格控制经济适用房面积与价格的范围, 首推小户型, 禁止大户型的建设, 将房价严格控制在当地平均房价之下;建立开发经济适用房奖惩机制, 运用税收优惠、政策补贴或者土地使用权转让优先竞拍权等激励手段, 结合经济适用房工程责任追究制度, 调动开发商积极性, 减少开发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道德风险;设立专门经济适用房管理机构, 独立运作关于经济适用房的策划、开发、建设、销售与管理工作, 并负责统一资格审查。

摘要:无论从理论或现实分析, 住房需求过旺往往推动房价的增长, 因此如何消化旺盛的需求是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关键。增加公共福利性房屋, 尤其是经济适用房供给可以解决我国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 满足多样化住房需求, 增进社会福利。1998—2008年的经济数据也说明了经济适用房对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起到了较好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公共福利性房屋,经济适用房,房地产调控

参考文献

[1]汪浩、王小龙:公共产品供给与房地产市场调控: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J].财经问题研究, 2005 (11) .

[2]谢百三、陈小明: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效果及其未来的政策走向[J].当代财经, 2006 (10) .

[3]尹中立:中国应从四方面完善住房保障制度[J].中国房地信息, 2007 (4) .

[4]梁若冰、汤韵: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Tiebout模型:基于中国城市房价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 2008 (10) .

学校有效适用基准管理模式的探讨 第8篇

一、基准管理模式的特点分析

向基准学习就是向最佳榜样学习, 通过衡量基准的优势与劣势, 来制定自身的策略, 学的动力来自内部, 学的目的是为了完善自身, 追求的是改善绩效。更为重要的是, 它通过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实施操作程序, 使这种学习变为一种常态的管理。

1. 基准管理倡导的是组织自身的不断创新与超越

基准管理本身是一种渐进发展型的管理方式, 对基准管理工作的落实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发现、创新和超越的过程。首先, 基准管理实施过程中要选择“最佳实践”作为目标, 在与“最佳实践”的对比中, 全面地剖析自身, 客观地分析自身与“最佳实践”之间的差距。“最佳实践”的发展与组织自身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 基准管理倡导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实行对“最佳实践”的再次改造, 结合组织自身的实际需要将“最佳实践”本土化。其次, 在组织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要不断地创新、引进“最佳实践”, 从而推动组织的发展, 最终超越基准组织, 创设最佳业绩。

2. 基准管理是一种面向实践、面向过程的以方法为主的管理方式

基准管理的基本思想是系统优化、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 重视实际经验, 强调具体的环节、界面和流程, 因而更具有特色。基准管理方法也是一种直接的、片断式、渐进的管理方法, 其业务、流程、环节都可以解剖、分解和细化。可以寻找整体最佳实践, 也可以发掘优秀“片断”进行基准比较。现实中各方面都卓越的“最佳实践”很少, 这种方法可使本组织的视野更开阔。同时这种方法又具有渐进性, 可以分阶段确立基准, 循序渐进改善管理。

3. 基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基准管理就是持续地将本组织流程与优秀组织相比较, 以获得帮助本组织提高管理绩效的信息, 不断学习、赶超的过程。目标确立之后,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由于基准管理的目标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因此实施基准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在每一轮借鉴学习完成时, 都需要重新检查和审视基准研究的假设和基准管理的目标, 根据自身发展完善的情况, 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 来获得自身更大的发展。基准管理的实施过程分阶段、分步骤, 各个阶段与步骤紧密结合, 形成一个严谨的逻辑循环, 呈螺旋上升之势。

二、基准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中的积极意义

1. 基准管理是学校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改善的有效工具

运用基准管理理论的学校, 通过对先进学校管理绩效及其具体指标的识别, 学校可以认识到与基准学校的差距, 从而对自己作出客观的评价。同时通过对比, 可以调整本校的评价标准, 使评价标准更加客观, 更加科学化。评价目的本身在于促进学校的改革, 运用基准管理来客观分析、审视学校工作, 可以及时地发现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解决, 从而确立学校赶超的对象, 并通过内外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引入“最佳实践”于组织管理工作中, 以促进组织的发展。

2. 基准管理的运用有助于学习型学校组织的构建

当前, 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已经成为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在中央倡导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宏观背景下, 加强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基准管理理论是一种通过向其他组织学习然后改变自己工作程序的系统方法, 它通过向学校指出“向谁学”以及“怎么学”等问题, 努力促进本校内的学习型氛围, 在这种气氛的构建中形成学校特有的学习型组织文化。

3. 基准管理的运用有助于推动学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基准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学校要想知道其他学校为什么或怎样做得比自己更好, 就可以使用基准管理的方法。基准管理为学校全体员工尽心尽职地提供了榜样与标准, 使学校的全面质量管理落到实处。

三、学校管理中基准管理模式的实施

学校基准管理是在充分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严格把握教育方针的基础上, 寻找最佳实践的做法, 是持续改善学校工作, 突破性地创新学校工作的一种管理方法。就是通过不断寻找和研究一流学校的最佳实践, 以此为基准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本学校实践和效果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实际加以创造性地学习借鉴并实施改进, 创造优秀业绩的不断循环提高的过程。

1. 量体裁衣选择正确的目标学校

选择目标学校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一定要根据本校自身条件、规模、发展阶段等, 量力而行选择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校。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内外环境, 办学实力较强的学校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可能是它成功的关键因素, 这样就需要在进行基准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 全面考察目标学校活动的各方面, 得到相应的成果, 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绩效。

2. 注重全方面的过程管理

不要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数据和标准方面, 更重要的是要关心目标学校创立优秀绩效的过程。数据收集以及设立标准是进行基准管理的基础, 也是关键的步骤, 但不是最终的目的。学校要取得卓越的绩效, 成为本行业中的强者才是实施基准管理的最终目的。因此, 在整个基准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本末倒置, 目标学校创立优秀绩效的过程是本学校在绩效改进的整个过程中最应该注意和加以学习的。如果找不出目标学校成功的本质原因, 学校实施基准管理以及数据的收集和标准的设立都是毫无意义的。另外, 学校如果不明白数据的来源, 只是盲目收集数据, 或者只重视绩效数据, 不重视数据的来源, 也往往难以进行有效的基准管理。

3. 建立强有力的实施体系

实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再好的管理方案, 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实施, 也只能是华而不实的空中楼阁。因此, 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实施体系:一是学校决策层要高度重视, 亲自抓基准管理的实施。二是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基准管理。要充分认识到员工是基准管理的最终执行者, 让员工明白企业实施基准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提高广大员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从而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三是改善方案实施后, 还要作出评估, 对学校的实际改进作出比较客观的判断, 及时发现问题, 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同时, 在取得预定的改进效果后, 就应当选择新的、层次更高的、更适合自己的基准学校, 从而持续地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4. 要注重持续性地改进

不要把基准管理理解为一段时间的突击活动。实施基准管理的学校首先应树立这样的观念:基准管理不可能立竿见影, 基准管理是学校的长效管理, 是一种长久持续的学习改进过程, 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过程, 也不是阶段性的突击活动或运动, 它是改进学校日常工作, 甚至是伴随学校整个生命周期的。基准管理是属于战略管理层次的管理方法, 它追求的不是一时一段的绩效的提高, 而是通过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持续地提高管理绩效。突击活动可能得到一时的绩效提高, 但它治标不治本。所以, 实施基准管理要耐住性子, 着眼于学校长远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学校的发展。

5. 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基准管理方法的根本点, 是模仿与创新并举的循环往复过程。松下幸之助说:“只有努力创新的商店或制造公司, 才会有前途。墨守成规或一味模仿他人, 到最后一定失败。”学校在学习基准时, 一方面要“为我所用”, 要对目标学校进行模仿、学习, 另一方面要“为我所有”, 根据自身特点、战略规划, 紧紧盯住先进经验不断创新, 创新才是一个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基准管理活动经多次成功展开后, 应作为组织的一项职能活动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最终成为一项固定制度持续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成福, 党秀云.公共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胡俊侠, 基准管理.企业管理, 2000 (9) .

有效性、适用性 第9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速,作为国际沟通交流桥梁的英语角色逐渐增强,由单纯的语言工具演变为现代企事业单位用人考核的一项职业附加能力,其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强调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基础性、实用性和交际性,必须克服聋子哑巴英语,突出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承担着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英语作为基础学科应该顺应时变,锐意改革,为国家培养更多技能性、应用型人才目标,服好务、教好学,助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内涵建设。

二、高职英语应用性改革面临的困难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走应用性改革之路主要面临纯粹型英语、高中延续型英语等传统教学模式羁绊以及“去英语论”等论调阻碍。

(一)纯粹型英语

纯粹型英语是指英语教学集中在学习英语文章、英语单词、英语语法知识纯粹型英语方面,不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在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教学理念主导下的教学方式相当盛行,导致高职英语教学岗位多聘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任教,虽然这些教师具备丰富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及文化背景知识,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教学经验,但是纯粹的英语知识结构也制约了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使得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学内容更注重语言性而轻视应用性,多侧重于文化、文学方面的素材讲解,所学词汇、句型、文章多为通用词、常见语和日常文章,不能反映就业岗位的语言规范、操作要点、实践需求等,不利于学生与就业岗位相关的语言技能的培养,无法真正从目标岗位及专业的角度体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高中延续型英语

高中延续性英语是指高职英语课程应试倾向严重,过分注重后高考时期的各种考试,课程安排主要围绕四、六级,A、B级展开,授课时采用传统的说教式、填鸭式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模拟试卷、答题技巧、应试策略等内容,辅以机械的词汇、句型、语法、搭配、翻译、写作等训练,以期达到大幅提高过级率、考试通过率的目的,严重忽略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应试教学倾向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生吞硬咽各种重、难点,以便将来获取高分,教学活动的设计根本无法呈现工作岗位的真情实景,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容易丧失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低下,严重扼制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和改善。

(三)“去英语论”

“去英语论”是指在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规划的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公共英语课程处于被去除地位,一再被削减,日益边缘化。在很多高等院校愈来愈职业化的今天,为了突出教学的“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性要求,许多高职院校开始大幅度调整课程设置,英语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越来越无足轻重,课时数被一再缩减,在有些院校甚至已经被完全取消,这俨然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不仅导致学生的课堂英语学习机会消失殆尽,更使“培养具有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成为一句空谈。

三、高职英语应用性改革策略

要真正实现高职英语学有所用,满足国家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达到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从课程供给、授课方式、考核方式以及教学理念等多方面深入改革,克服纯粹型、高中延续型英语教学模式以及“去英语论”等一系列现实阻碍,真正使高职英语体现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内在需求与根本特色。

(一)深化课程供给侧改革

深化高职英语课程供给侧改革,摒弃纯粹语言性及应试性知识学习,研究打造“核心英语、专业英语、选修英语”三位一体课程模式,从课程供给方面入手,加大英语与专业的结合力度,真正实现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用英语进行交流交际的教学目的。三位一体课程模式包括:(1)核心课程,定位为专业英语基础课,与传统意义上针对所有学生开设的英语基础课不同,它因专业而设,以系为单位考虑学生的学习共性,比如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Windows系统是该系所有专业学生均需掌握的内容,那么,对该系英语课程的设置Windows即为核心课程,它既不是纯语言性的基础课程,也不同于专门意义上的行业课程;(2)专业课程,是指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相关的英语课程,例如针对冶金专业学生开设冶金英语,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开设服务英语,针对汽修专业学生开设汽车英语等,其功能及定位与行业英语相当;(3)选修课程,是各核心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益补充,包括英语演讲、英语国家文化、英语交际等内容,为学生提供多方面选择,既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发展特长。通过课程供给侧改革,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努力调整改善原有课程供给中的单调、死板、缺乏吸引力、脱离实际、不考虑未来发展的做法,构建基础内容减负、专业内容提效、应用能力提升的优质课程体系。

(二)创新改善授课方式

授课方式与授课内容紧密相关,授课方式是否适当直接影响授课内容的接受效果,传统英语教学以翻译串讲为主,偏重单项语言知识讲授和语法分析,忽视听说、写作等实际能力的培养,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是时代之需、教学改革之需、人才培养目标之需。授课方式改革首先可以由串讲式改为实践式,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通过专业结合、情境创新、岗位模拟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感,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锻炼语言,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增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交际的能力;其次,要加大推广网络化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化教学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构建跨界开放教学空间,实现学生不受时间、地点等限制的学习和训练,可以最大限度实现个性化学习,保证听说能力的培养,必然成为英语学习的先进手段,而多媒体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则能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集于一体,极大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要,激发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此外,英语教学还必须与时俱进,敢于尝试沉浸式、任务型、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等多种引领教学改革前沿的授课方式。

(三)优化各种考试考核

(1)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采用不同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形成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课堂内外评价、校企评价、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并重的综合评价模式;(2)突出能力本位,从单纯卷面测试逐步转向英语能力考核,结合工作场景设置口语和听力测试,测试方式可以采用讨论式或交谈式;(3)将行业英语内容纳入考核体系中,提高教师学生对行业英语的重视程度;(4)在期末综合测评中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平时成绩可以占50%,从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英语活动,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对语言的应用、理解和掌握;(5)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参加各种英语演讲、表演、口译、写作竞赛等活动,并自主获取翻译、剑桥商务、旅游口语等职业英语能力证书,多方、综合、深入、全面提高英语应用能力;(6)积极发挥考试的反馈、激励、调整功能,促进学生学而思、考而思,通过考试寻找自身不足与缺陷,通过考试促进学习的发展。

(四)全面更新教学理念

改革是途径,理念是前提,教学理念的更新是促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核改革的保证,要实现高职英语从基础向应用转变,英语教师必须分清角色,改变教学观念:(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传统的英语教学大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应用性教育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课堂教学的重点从“教师教”转变为“学生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转变角色,着重突出学生的地位,教师只是充当语言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评价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以及检验者;(2)树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理念,应用性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出发点,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渐形成一个稳固的语言体系,培养其学习英语的策略和方法,使其能够在离开课堂教师的指导后,仍然能够自主学习和运用英语。

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满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要坚持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关照社会发展对高职英语的新要求,不断实践,不断摸索,不断调整英语教学的内容、方法,更新教学理念,从岗位实际需求出发,闯出一条高职英语教学的新路径,真正为社会培养出满足新时代需求的应用性人才。

摘要:经济全球化给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发展空间,同时给教育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传统高职基础英语教育已无法满足当今时代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只有进一步加强基础英语应用性建设,深化课程供给侧改革,创新改善授课方式,优化各种考试考核,全面更新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力国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内涵建设。

关键词:高职,基础英语,应用性改革

参考文献

[1]陈曼倩.岗位职业能力导向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2]赵艳霞.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有效性、适用性 第10篇

关键词:关联理论,认知,文化背景知识

一、关联理论概述

作为认知语言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关联理论兴起于20世纪九十年代, 这个理论是在认知语言学界有较大影响力的Sperber和Wilson的学生Gutt所创。其主要的观点见于他的博士论文《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在这篇博士论文中, 关于“认知与语境”的关系, Gutt指出在源语与目的语之间进行相互转换时, 语境对认知效率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源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之间的文化背景知识、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所以多数情况下, 源语作者想当然认为目的语读者能够理解或者能够识别的一些背景知识, 实际情况则是目的语读者并不知晓, 从而使源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之间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导致翻译失败。如果源语作者能够给出目的语读者所不熟知的必要语境知识, 翻译就能够取得成功, 因为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是同一的、普遍的、也是永恒的。关于“翻译与关联”的关系gutt认为:人类认知倾向于同“最大关联”相吻合。因为“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认知规律就是往往力求付出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在实际翻译中, 如果译者能够创造足够的语境效果, 而目的语读者又只需付出最小的努力, 那么翻译就具有最佳关联, 取得了成功。关联理论的这些观点对在文化背景知识要求独特的民俗文化产品翻译来说具有重大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二、关联理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以民俗文化产品翻译为例

民俗文化产品的独特风格决定了源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会对等。这种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人若要顺畅的交流, 必先通过一定的方式给出各自文化背景知识缺失的部分。如何给出?有多种方法, 其中最为简洁、实用和有效的方法便是运用关联理论。

中国东北大秧歌是中国东北地区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民间歌舞, 每年春节期间无论城镇还是村屯, 都有秧歌队欢快活泼的唢呐声、锣鼓声在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中回荡。如果我们把这一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产品向处于不同文化中的外国人去介绍, 这些外国人就会很难理解这种文化的真正内涵。但是如果我们使用格特的关联理论, 其效果就大为不同。格特主张从认知的一般原理来看人类认知倾向于同“最大关联”相吻合, 因为“人类的认知往往力求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 要达到这一效果, 人们只会关注那些对他们最具有关联性的话语内容”。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可以进行类比, 中国东北的大秧歌出现在春节之际, 类似于西方的圣诞晚会出现在圣诞节期间;中国的东北大秧歌是民间自发为庆祝春天的来临、希望的开始, 西方的圣诞节也为民间自发为庆祝耶稣的诞生;中国的东北大秧歌载歌载舞、服装艳丽、拥有道具, 西方的圣诞晚会同样如此。唯一的不同是, 西方的圣诞晚会没有统一的样式, 而中国东北的大秧歌为多人编队、大体样式相同。通过这样的翻译关联, 西方人便能很快的对中国东北大秧歌有一个总体的理解。

另一个比较具有特色的东北民俗文化产品为冬吃冻食品。由于东北气候特点, 冬天比较寒冷, 由于蔬菜的生长气候要求为零上1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 所以在东北的冬天天然的蔬菜无法生长, 由于古时候生产技术的落后, 人们要吃到夏天的蔬菜就必须把豆角、茄子、辣椒、柿子、梨等进行冷冻, 在冬天吃这些冻东食品, 一来可以节省开支, 二来也能保持食品的原汁原味, 所以冬吃冻食品成为了习俗。但是在气候温暖的西方地区, 人们觉得冬天吃冻食品不可思议, 因为冷冻后的食品会破坏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而且也不必这样做。如果我们想把这种东北地区特色的民俗翻译成英文向具有不同文化的外国人传达之时, 须把这一习俗和西方具有特色的习俗联系起来找到最大的关联。冷冻食品的储存功能可以比照西方文化中的感恩节, 当第一批清教徒来到美洲大陆的时候, 因为食物的缺乏, 所以他们种植了很多谷物和蔬菜, 除了秋天吃以外, 他们还把大部分谷物储藏起来, 留到没有粮食的时候去吃, 中国东北地区的民众一开始也是因为在冬天谷物和蔬菜的不足才想到使用冷冻的办法储藏蔬菜和谷物, 久而久之, 民众开始喜欢了这种独特风味的食品。这样就把吃冻食品的习俗和西方感恩节的习俗联系起来, 可以使西方的民众快速的理解这一民俗文化产品。

综上所述, 格特提出的关联理论是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不仅在理论上拥有重大的意义, 在实用翻译方面更是功能强大, 它不仅适用于对民俗文化产品的翻译, 同时对其它领域的翻译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关联理论所强调的核心是源语和目的语在文化意义相似性方面的最大等同, 从而能够使目的语读者花费最小的努力达到最佳的文化理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关联理论对民俗文化产品的翻译不仅实用而且有效。

参考文献

[1]Ernest-AugustGut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Brookland:St.Jerome Publishing, 2000.P121

有效性、适用性 第11篇

一、值得商榷的微课应用

调研与实践表明,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成效是肯定的,无须质疑,但也不难发现有部分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商榷之处。

(一)值得商榷的微课应用

1.迎合教学潮流的微课应用

为了迎合教学潮流,不考虑学科的特殊性,不考虑应用的可行性,为了“翻转课堂”而使用微课。例如,带有危险性、不适合自学的微课,执教者将这些微课“蛮”应用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中,事实上是考虑不周的。

2.牵强附会的微课应用

为了获奖,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不考虑微课被学习者认可的可能性,为了“微课”而设计微课。例如,对于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牵强附会的微课,执教者将这些微课“强”加于教学过程中,实际上是多余的。

3.效率低下的微课应用

为了评审需要,不考虑教学内容是否真正需要,不考虑教学效率,为了信息化教学而使用微课。例如,不考虑教学效率、不考虑必要性的微课,执教者将这些微课“挤”入教学过程中,实际上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

(二)反思

微课的应用,教学需要是前提,教学效果是关键,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微课。为了迎合教学潮流,为了功利需要而使用微课,导致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感,实际上是非常不可取的。科学地选择知识点(或技能点),是有效发挥微课作用的前提;有所取舍,合理选择应用模式,是有效发挥微课作用的关键。

二、基于实用性微课的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作为2015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课题(编号:GDJY-2015-F-b018)的负责人,笔者与课题组成员在不断实践与反思中发现:对于不同的学科与教学内容,微课在课堂的应用模式略有差异、有所侧重,根据学情、教学条件、教学需求等,教学效率最优是选择应用模式的唯一标准。

(一)实用性微课

微课,开发技术虽然重要,但教学设计与创意才是核心。能适合自己教学理念、符合教学实情的微课,事实上才是最好的微课,才是一线教师心目中的实用性微课。因此,实用性微课应该是每一位教师都能设计与制作的微课,可以有效实现自己教学理念的微课;实用性微课不是要让教师增加工作量,而是要减少教师工作量的微课;实用性微课应该是教师愿意去实践,学生喜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的微课。

(二)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学生所能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率的观念,要有反思的意识。

2.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站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课堂教学角度来说,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指在不需要强迫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学生学习有动力,学生爱学习、喜钻研,并且学有所获,对学生的发展有帮助,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帮助,有利于学生茁壮成长的一种教学模式。课题组在实践中发现,在基于实用性微课的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三种有效教学模式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碎片化学习教学模式。

(三)基于实用性微课的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1.基于实用性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实用性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课前利用微课完成知识点(或技能点)的学习与理解,并完成简单的诊断性作业(或作品),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在该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生在课前已有了充分的预习,课内时间学生将更专注于基于项目(或作品)的探究与提升,包括小组合作、答疑解惑、知识运用、探究分享、反思提升等,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优势:有利于实施个性化学习,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增加课堂互动,拓展教学信息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存在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如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都需要执教者细细考量。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该模式对学生的自律性要求相对较高。

体会与反思:课题组在运用上述教学模式时,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最成功之处是能有效帮助学生学习重点与难点,能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师生都有成感就。但课题组同时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上述教学模式,笔者观摩过一节公开课,该教师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表面上看教学过程似乎很精彩,但从微课的应用来看,这样的翻转课堂纯粹是“表演”性质的,翻转的意义不大,有违实用性微课在课堂应用的初衷。

2.基于实用性微课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

基于实用性微课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是指科学有序地结合传统学习手段和在线学习手段的学习方式,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学习(微课)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目标是使学习更容易、更便利,使教学更加有效,从而实现最好的学习效果。在该教学模式中,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以期实现最理想的学习效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优势:有利于将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该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相对比较容易实施。

存在问题:有创意的教学设计难度大,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否则会产生新的教与学的矛盾。

体会与反思:课题组在运用上述教学模式时,发现该模式特别适用于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实践表明,运用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学习能力等要求相对适中,特别适用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情。但课题组同时也发现该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要求较高,如果不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学生有时候会开“小差”,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3.基于实用性微课的碎片化学习教学模式

基于微课的碎片化学习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对学习内容或学习时间进行分割,使学生可以对学习内容进行碎片化学习,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中,学习时间可控、灵活,学生可重点学习对自己更有帮助或启发的那部分内容(微课),以期解决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此外,由于单个碎片内容的学习时间较短,保障了学习兴趣,对于知识的吸收率会有所提升,同时有利于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兼顾学习差异,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优势:有利于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有利于交互个性化学习,能让学生快速、及时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可以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该模式如果合理使用,可以明显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存在问题:对教学设计要求较高,必须有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作为保障,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学生中要有较高的威信。

体会与反思:课题组在运用上述教学模式时,发现该教学模式特别适用于学习目标较为清晰、教学目标非常明确的课程。笔者在《专业综合理论》课程应用该教学模式时,课堂教学特别成功,主要是因为该课程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但课题组同时也发现该教学模式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作为保障,否则单纯依赖学生学习内动力,在中职学校有时略显不足。

三、案例1:基于实用性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教与学分析

教学内容:《动画制作》之“画卷”

教学创意:基于完成品的项目教学

激励措施:学习能量表(激励学生学习,看看谁的能量更大)

完成品:画卷

拓展完成品:带片头、片尾的画卷

教学对象:中职二年级学生

教学重点:遮罩

教学难点:画卷的设计

微课:遮罩,画卷的设计

(二)教学过程

1.课前

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与理解,掌握遮罩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初步尝试完成教师布置的检测性作业(简单的遮罩:彩色字),教师通过教学QQ群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课堂教学时需要重点探究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等。

2.课中(两节课连堂)

(1)1分钟:进行基于岗位能力的破冰,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本次课学习的兴趣、热情。

(2)80分钟:简要介绍完成品之后,在教师引导下,在微课的辅助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设计出最满意的“画卷”,并在小组内展示完成品的创新性、艺术性等。

(3)9分钟:小组推选出最优秀的完成品,由设计者在课堂上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制作的心得。最后,教师简单点评,学生相互评价等。

3.课后

充分利用微课,通过借鉴与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完成品,并通过教学QQ群或资源中心继续分享。

(三)效果与反思

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立竿见影。创意性更强的完成品越来越多,教师轻松了,学生开心了,师生都有成就感。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高,师生间要有一种默契。

四、案例2:基于实用性微课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

(一)教与学分析

教学内容:《AS程序设计》之“迷宫”

教学创意:基于完成品的项目教学

激励措施:学习能量表(激励学生学习,看看谁的能量更大)

完成品: 迷宫

拓展完成品:有障碍物、有时间参数的迷宫

教学对象:中职二年级学生

教学重点:迷宫

教学难点:碰撞检测

微课:碰撞检测,简易迷宫

(二)教学过程

1.课前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或通过课本预习,或通过微课预习,初步掌握迷宫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2.课中(两节课连堂)

(1)1分钟:进行基于岗位能力的破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兴奋起来。

(2)20分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微课的辅助下,学生高效地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等,主要包括:如何检测对象是否有碰撞,如何设计一个会动的障碍物,如何获取时间等。

(3)69分钟: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与分享(知识内化,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掌握专业技能等)。学生设计出自己最满意的“迷宫”,并推选出最优秀的完成品,由设计者在课堂上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设计的心得。最后,教师简单点评,学生相互评价等。

3.课后

充分利用微课,通过借鉴与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完成品,并通过教学QQ群或资源中心继续分享。

(三)效果与反思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该模式有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但属于“课堂内部翻转”,难度不大。与第一种教学模式相比,优势是实施比较容易,特别适用于信息技术类课程,缺点是由于采用“内翻转”的模式,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相对少了一点。

五、案例3:基于实用性微课的碎片化学习教学模式

(一)教与学分析

教学内容:《专业综合理论》之“构造函数”

教学创意:基于完成品的闯关式项目教学

激励措施:学习能量表(激励学生学习,看看谁的能量更大)

基本完成品:创建一个教师类teachers,类成员中包含三个字段成员name、age、tel,一个静态成员teacount,一个无参数的构造函数,在构造函数中完成统计教师人数,并实例化。

拓展完成品1:设计一个学生类,基本功能与教师类相同,增加一个带参数name的构造函数。

拓展完成品2:在完成品1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字段成员password,增加一个带name、age的构造函数。

拓展完成品3:在完成品2的基础上,增加合适的字段与函数等,完成学生平均年龄的统计(保留一位小数)。

教学对象:中职二年级学生

教学重点:构造函数

教学难点:代码实现

微课:类,字段成员,静态成员,构造函数,类的实例化,学长的优秀完成品

(二)教学过程

1.课前

根据课程的知识点与技能点,学生通过分析自己的情况,或通过课本预习,或通过微课预习,理解类与构造函数等的概念与实例化方法。

2.课中(两节课连堂)

(1)1分钟:进行基于知识点与技能点的破冰,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86分钟:由于这是一门带有“复习、综合、提升”性质的课程,学生对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已有所掌握,因此传统教学的“新授课”环节基本上可以“省略”。在布置闯关式完成品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微课的辅助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小组各成员根据个人情况努力完成所有的完成品。每一个小组最先完成所有完成品的同学,首先与组内同学分享,然后再到其他小组进行分享与交流。在学习末段,每一个小组选派一名组员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小组最优秀的完成品,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等。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适时的简单小结可以让学习效率更高。

(3)3分钟:教师进行针对性总结,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点与技能点的理解。

3.课后

充分利用微课,通过借鉴与反思,所有学生都必须尽可能完成所有的完成品,尽可能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并通过教学QQ群或资源中心继续分享。

(三)效果与反思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富有成效。虽然难度也不是很大,但很有挑战性(课堂有时会比较“复杂”和“喧哗”)。由于学生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性进行学习,这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威信,既要让所有学生都完成基本完成品,同时也要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有成就感,更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走得更远。

六、结束语

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用性微课进入职业教育的普通课堂乃大势所趋,平民化、简易化、有效化是主要特征。实践表明,学科特点、学情差异、教学条件等,决定了实用性微课在课堂应用时,其有效教学模式将略有不同,但微课始终都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让教学更加轻松、有效,让学习更加快乐、简单。

[基金项目:2015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课题《基于实用性的微课制作和应用研究》,课题编号:GDJY-2015-F-b018。]

有效性、适用性 第12篇

1 移动学习资源概述

移动学习是近年来新涌现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与远程学习、数字化学习相比较,移动学习更具有媒体的丰富性;学习地点、学习内容的随意性;交互形式的多样性;教学对象、形式的差异性等等。尽管如此,移动学习还是被众多学者认为是“数字化学习”的一种,是远程教育的一个阶段。移动学习具体是指在无线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支持下,使用无线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笔记本电脑等) 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1]。

移动学习资源是开展移动学习的重要基础,指在移动学习过程中,为移动学习目的专门设计或者能为移动学习目的而服务的各种资源。因移动学习的碎片化特点,它不同于传统学习资源,有着鲜明的特点,基于对网易教育和有道公司发布的2013-2014中国在线教育趋势报告的分析,实用性是其显著特点之一。结合顾小清教授的研究[2],从关注实用性学习需求的角度,该文将移动学习资源分为以下几个大类:

1) 语言培训类:包括英语、德语、法语等各种语言培训类应用软件和网站。如实用英语100句、有道词典等。

2) 职业技能类:包括各行各业的技能培训软件和网站。如驾考宝典、会计准则等。

3) 生活百科:包括母婴知识、健康饮食、兴趣爱好、家庭理财、艺术人文等方面的知识。

2 可用性理论

可用性( Usability)作为一个具有强烈学科交叉性质的概念, 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近几十年来, 一直受到来自情报学、图书馆学、软件工程、人机交互等诸多领域学者的关注。它借鉴了众多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工业设计在内的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非常重视技术应用当中所涉及的人类因素。本课题采用人机交互领域的可用性理解,指的是软硬件产品对于使用它的人适合以及易于使用的程度,包含某个特定界面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和用户满意度(Satisfaction),关注的对象较为集中在计算机与用户界面之间的联系[3]。

3 移动学习资源的可用性评价维度

依据可用性理论,结合移动学习资源的特点,以及移动学习用户的主观需求,将评价移动学习资源可用性的维度确立如下:

1) 界面可用性。用户界面是学习过程中最直接可见的部分。具体是指内容是否按照重要程度排列;界面是否清楚、美观;内容是否清晰可辨、是否正确;各种媒体、色彩是否合理运用;是否有太多与主题无关的广告;整个系统前后设计风格、版面设计是否规范统一等等。

2) 导航清晰度。有效的导航不仅提供获取信息的方式,增强学习者的认可度,还赋予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包括有效性、易用性。有效性是指学习者能够容易找到导航所在位置,减少寻找特点功能所需时间,可以随时控制学习进度,随时控制系统的运行。易用性是指导航的层级不要太多,突出用户当前位置,每个页面都应能链接返回至首页等。

3) 内容的实用性。优质学习内容始终都是学习的最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习者是否选择继续学习。包括学习内容与所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度、学习内容的可操作性、分类是否准确、安排是否合理,能否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内容,学会特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4) 容错能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很可能因为用户输入、误操作、病毒、设备故障等种种原因导致错误,因此设计中要考虑各种因素,降低错误率。出错时提醒如何修正,建立必要的反馈机制;还要适应用户的反应速度,缩短响应时间;系统重新启动时,可以自动恢复到是最近一次成功运行的状态。

5) 与用户习惯的一致性。尊重用户习惯并与其保持一致是提高可用性的基本手段。因此在设计时要使用基于学习者的分类、标签方式,以便能更好地理解信息,快捷地找到信息;页面布局除了美观协调、风格统一之外,常用按钮要易于找到,方便用户快速控制系统运行。

4 提高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可用性的具体对策

4.1重视资源的逻辑结构设计,提高用户使用资源的方便程度

移动学习资源作为网络资源的一种存在形式,存在两种结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4]。在可用性方面,逻辑结构比物理结构要更加重要。逻辑结构指资源内容的呈现方式、资源之间的链接方式、首页的导航方式等,决定了用户的满意度和完成任务的成功度。而物理结构则是资源在计算机、服务器上的存储结构,是真正的在互联网上的表示和实现。基于移动学习设备的微型化,在资源初期设计阶段,就要在可用硬件条件下,建立好逻辑结构。充分考虑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确定资源的链接方式,从而提高界面的易用性,确认如下问题:内容是否支持不同浏览器、支持不同的移动平台(ios、安卓等)、链接是否正确、是否考虑了不同设备屏幕分辨率的问题,是否太过于依赖形式(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而分散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是否考虑了用户网络速度(2G、3G、4G)的问题,用户交互的方式(短信,微信,微博等)是否符合用户习惯等等,从而提高学习体验。

4.2重视内容的实用性,提高用户使用资源的满意度

依据2013-2014中国在线教育趋势报告,在线学习的人群以中青年为主、大学本科以上学历,63.8%集中在20到39岁,67.2%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习内容是吸引学习者的关键,在校学生以课外辅导、兴趣/特长学习、外语技能、计算机技能需求为主,职场人群则以职业技能/技术、专业知识、外语技能、兴趣爱好、生活实用技能方面的需求为主。移动学习在学习的灵活性和资源的丰富性上比较受到用户的认可,而在内容的质量和吸引力上,并未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在内容的质量和吸引力上的弱势,反应出用户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之迫切。在选择教育类手机应用时,54.3%的人最关注学习内容,超过其他因素。

综上分析,提高资源的可用性,重点是要提高资源的实用性,需要结合不同学习者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对内容进行有效设计且方便制作,内容之间要有逻辑关系,使之呈现出“松散的、分布式的、片段式的”特点,简洁实用,可随时进入。同时,学习资源建设要有明确的用户定位、细致的教学系统设计、实用的教学内容,如此方能满足用户片段化、微型化的学习需求,提高使用资源的满意度。

4.3重视媒体设计,提供适合的微型媒体呈现方式

移动终端与通常的显示终端相比,屏幕大小、显示格式、数据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相对有限,且终端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原有网络上的数字学习资源在移动设备上大都难以适用。因此资源的媒体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既需要呈现微型化的学习内容,又要提供适合的微型媒体呈现方式。若媒体设计或选用不恰当,很有可能使得网速很慢,用户不愿等待;或者部门内容显示不完全;或者分散学习者的学习注意力,降低学习成效。因此,有必要基于移动学习的特性,针对不同的微型学习内容,进行不同的媒体设计,使得移动学习轻松有效。具体要考虑两个问题:1) 如何针对需要呈现的微型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媒体?2) 如何针对带宽、移动终端显示的局限性,设计媒体的文件格式、长度、分辨率等细节?

依据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1946年提出的“经验之塔”的理论[5],将人类经验划分为三大类、十个层次;而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下手,逐步升到抽象。对于学习者而言,受显示终端的局限,文本适合于表现偏重基本概念、事实的教学内容。与单纯的文字、声音相比,图像要更加形象化,更容易带来直观的感受;动画和视频更容易引起非正式学习者的注意力,起到创设轻松学习体验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媒体只是移动学习的手段,不是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媒体展现合适的学习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4.4建设完善优质学习资源,实现移动学习的持续发展

伴随移动互联网发展,在线教育移动端已开始成为人们接受的学习方式。报告显示,手机端学习的使用率都超过80%。虽然移动学习前景甚好,但是做为获得知识的工具来说,拥有更优质的学习内容及服务才是用户最关心的。

1) 遵循《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最大限度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

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移动学习资源是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学习是基于设备、资源的学习,由于目前移动设备的生产厂商众多,各设备之间的差异很大,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的技术、平台、工具很多,导致移动学习资源比其他网络学习资源更具复杂性和多样性[6],大多数资源依赖于特定的运行平台,可移植性较差。另一方面,学习资源与学习者及学习管理系统之间缺乏交互,难以动态、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进度、评价学习效果。互联网上的资源貌似很多,但真正达到用户需求的优质资源却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没有遵循规范化的学习资源建设规范[7]。

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的一种扩展,也是远程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也要遵循一定的建设规范,才能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

2) 整合现有优质资源,实现个性化推荐

目前,移动学习者的学习大多数属于“自发的、随性的”,缺乏计划性,对学习资源的利用大多通过搜索引擎“随机”得到,缺乏有效地推荐机制,学习者容易迷失在资源的海洋。如何将网络上众多分散的教育资源集中起来,使学生能够方便地运用这些资源,从而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国外已有很好的经验供我们借鉴,很多国家先后建立起教育资源门户网站,例如美国教育资源门户网站(http://www.thegateway.org/),该网站中没有放置任何教育资源本体,主要依靠一个教育资源元数据描述的记录数据库加一个搜索引擎,却把各类教育资源联系到了一起,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教师、家长、学生提供大量的教育资源信息[8]。国内亦可以做这样的学习资源门户网站。国家教育相关部门组织建立全国性教育资源联盟,各级省市的教育管理部门建立省级、市级的教育资源网站,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具体需求建设专题教育资源推荐网站,将现有的优秀资源整合在一起,构建全社会共建教育资源的机制,从而帮助学习者切实提高利用资源的能力,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服务。

摘要:移动学习资源作为移动学习的重要支持,其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及移动学习效果。因此,将可用性理论引入移动学习资源的评价过程中,确定了移动学习资源的可用性评价维度,并提出有效提高移动学习资源可用性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移动学习,移动学习资源,可用性,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2-19.

[2]顾小清,查冲平,李舒愫,等.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分类研究:终身学习的实用角度[J].中国电化教育,2009(7):41-46.

[3]Hansen P.Evaluations of IR User Interface:Implications for Us-er Interface Design[EB/OL].2009-07-18.http://www.hb.se/bhs/ith/2-98/ph.htm.

[4]方海光,张景中.教育软件可用性评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2):63-67,76.

[5]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方晶,陈章其.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7(7).

[7]刘应芬.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描述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2.

上一篇: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下一篇:三维有限单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