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观念范文

2024-05-06

阅读的观念范文(精选4篇)

阅读的观念 第1篇

一、当下学生名著阅读现状及教师名著阅读指导的现状

(一) 当下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从学生的学习情形来分析。我们看到, 由于东莞市增加了地理、生物的中考, 所以现在初中生的学习压力不小, 他们缺乏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名著;加上学习生活的单调枯燥, 电子书籍的泛滥和前面所分析的各种原因, 在业余时间, 他们更乐于涉猎轻松、肤浅的书籍。

从初中生的心理层面来看。他们正处于心理急剧转型的阶段, 渴望独立但又尚未脱离孩童期的幼稚和浮躁, 要让他们沉潜下来阅读内涵丰富的名著, 亟待老师恰当的引导。

(二) 当下初中教师名著阅读指导的现状

我们的教育一直呼唤素质教育, 但是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下, 我们谁都无法回避应试教育。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时间看名著或者不愿去看名著, 但是, 期末考试和中考都要涉及名著的考查, 所以, 我们教师的名著阅读指导 (包括本人在内) , 在考试这一指挥棒的指挥下, 扭曲变形为“名著考试”的指导。

二、更新名著阅读指导观念, 实现方法创新

(一) 激发兴趣, 点燃学生阅读名著的激情

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呢?我们不妨在学生阅读某本名著前, 为学生介绍发生在这本名著背后的一些逸闻趣事、文坛佳话, 以引起他们的好奇, 促使他们走近这本名著。如我在指导学生看八年级上册的《骆驼祥子》时, 我就先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文坛上曾有这样的传说, 老舍先生曾距诺贝尔文学奖仅一步之遥。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证实了这一鲜为人知的事件内幕。他说老舍先生在196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中得票排第一。但由于颁奖之时, 老舍先生刚好于1966年8月24日去世, 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 所以老舍先生便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

这个故事讲完后, 同学们对老舍先生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满怀惋惜, 也对老舍先生及其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像这样的文坛逸闻趣事我讲了不少, 如为学生推荐《红楼梦》时, 为他们讲述曹雪芹如何由一个锦衣玉食的富家公子, 转瞬间成为犯官罪人, 备尝人间冷暖。

(二) 优化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结构

当下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时间紧, 有的学生就会借口说没有时间阅读而放弃。因此, 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时, 不仅要指导他们看哪些书、怎么看, 还应该指导他们对阅读时间做出合理的安排, 从而优化阅读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会将边角时间拼凑成完整的时间, 告诉他们:一个会安排时间的学生才是会学习的人, 一个会阅读的人, 应该是每天都进行阅读的人, 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或者一曝十寒。我们做老师的, 应该从思想上进行指导, 告诉学生, 阅读贵在坚持, 只要我们每天花一定时间进行阅读, 积少成多, 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大有益处。

(三) 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指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认识

(1) 进行“阅读竞赛”。在阅读名著之后, 我们不能让学生只是停留在阅读情节的浅层次的层面上, 同时, 也为了促使学生后期的阅读兴趣的可持续性, 我们应该尊重初中生喜欢新奇、喜欢竞争等特点, 通过开展阅读竞赛等活动, 检查他们的阅读情况, 同时, 进一步提升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

(2) 举办“阅读活动月”。借助学校举办的“书香校园”的活动, 在所教的班级开展阅读活动月, 要求学生除了读完课本规定的名著外, 扩大阅读量, 向孩子们推荐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百年孤独》《雪莱诗选》、《巴黎圣母院》等书。在阅读活动月, 要求学生做不少于两千字的摘抄和听讲座的笔记。在大环境的影响下, 巧妙地借力打力, 这真是“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啊。同时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的活动, 把自己阅读了名著后的感受与孩子们分享, 这既可以让孩子们对名著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 老师身体力行地阅读名著, 也是在给学生做表率。写“读后感”, 这是让学生在阅读名著后, 把对名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加深学生对名著的认知, 从而也锻炼学生的文笔和思考力。对学生的这一系列的指导, 是用学校和老师的外力促使学生慢慢养成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 也是真正的“润物无声”的做法, 摈弃了急功近利的心态。

(3) 举办“中外系列名著讲座”。在班级开展这个活动, 旨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这是学校“书香校园”活动中的一个环节, 对一系列的中外名著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文学价值做了详尽的介绍, 这既可以增加学生的见闻, 更可以促使学生热爱名著, 走近名著。可以说是对学生进行的最好的、最艺术的名著阅读指导。

三、小结

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对人类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它经历了长时间的考验, 最富有教育意义, 最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我们语文教师的名著阅读指导的观念必须与时俱进, 尽快更新观念, 不要急功近利, 从而促使我们的学生吸收书中的精髓, 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摘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 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 那么, 在课堂上所讲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 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的知识体系里去。”可见名著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因此,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我们, 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应放下急功近利的应试心态, 及时更新名著阅读指导观念, 在传统教法中, 孕育创新, 引领学生畅游书海。

关键词:文化精髓,树立目标,拓展视野,重视指导,重组观念,创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叶国炎.浅谈名著阅读指导的有效性[J].语文教学之友, 2011 (07) .

确立全新的阅读观念势在必行 第2篇

关键词:阅读观念 阅读兴趣 阅读习惯 阅读方法 阅读效果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无论是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将来走向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阅读训练要通过阅读优秀作品,让学生感悟生活,体会人间的真、善、美,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达到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改革阅读教学方法,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克服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

学习语文有着重要的作用,学好语文能令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和社会生活中受益无穷,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学好语文,应该从阅读教学开始。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却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阅读能力很低下,不爱读书,更不会读书,这显然与语文课中的阅读教学有很大关系。

师生沉溺于应试教育的泥潭,拘泥于所谓的标准答案,再加上教师肢解性的讲析使文章丧失了整体的美感,使本应生机勃勃的语文课堂丧失了活力和魅力,学生兴味索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硬着头皮学会教师布置的课内知识,已经深感痛苦,又怎么可能去主动拓宽阅读面,接受更多新知识呢?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一旦离开课堂,基本就告别了“阅读”这种最快最好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变得不会阅读了。鉴于此,确立全新的阅读观念势在必行。

二、确立全新的阅读观念

阅读是学习的最基本行为,不会阅读就不会学习。因此,阅读教学是否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不仅仅是学生能否上好语文课,而且是关系到会不会学习,是否很好地学习其他知识的问题,总之,是一种学习能力培养的大问题。所以,建立全新的阅读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阅读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厚积薄发、日积月累的过程,要尽量避免急功近利的做法,教师要通过事实让学生认识到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多阅读,提高阅读效果和质量。这就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注重阅读观念的培养,注重自由宽松的阅读环境的创设,注重阅读习惯的养成,在阅读方法上要科学指导,放手让学生读,以读促讲,以读生情。当然,课外阅读数目的选择上,教师还要给学生必要的指导,提出阅读要求和阅读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有的放矢,既达到自由阅读的效果,又学会必须的知识。

三、培养阅读习惯,教给阅读的方法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主要有:

1.顺读,即循序渐进,从开头读到结尾,是相对于跳跃阅读而言的。

2.选读,即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有选择的挑选片段章节阅读。

3.复读,即根据需要重复阅读,突出“温故而知新”的境界,有助于在复读中得到新的体会和新的收获。

4.默读,即不出声音的阅读,有助于理解阅读的内容。

5.诵读,即朗读。朗读可以淋漓尽致的体验作品的感情色彩。

6.抄读,抄读需要一定的时间条件,有较强的针对性,就是把认为优美的、重要的片段、句子抄录下来,以备再读或查阅。

7.精读,即认真、详细、精确地阅读。阅读时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阅读,不仅要弄清文章中的字、词、句、段篇的含义,领会字里行间的深层意思,掌握段意,还要理解作者的思路,掌握全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类似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教学。

8.浏览阅读,即大略地看看,或随便翻翻。如阅读报刊时,大致看一看,了解一下。

其次,还有略读(粗读和泛读)和速读等,阅读的方法很多,至于运用哪种方法阅读,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用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四、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阅读

1、努力去做事,有了成就感就会越有兴趣,同时有兴趣就越会用心去读,用心就有进步,这样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这样的境界是最好的。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持续动力。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是来自于学生的自身养成,二是来自于语文教师精彩的课堂引领和点拨。

教师引领和点拨的艺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如帮助学生选择感兴趣书目阅读;阅读中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积极创设学生乐于表达的机会和平台等。总之,教师要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特点和爱好,引发学生兴趣点,让学生自主阅读,感知作者的情感,在阅读中寻求读书的快乐和体验。

语文教师课堂阅读指导的重心应当从课文讲解转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比如,教师选择《小学生必读》《语文学习报》等报刊上的精彩文摘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味道、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或朗读名著中的一些精彩段落或片段,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自己在报纸、杂志上搜寻、摘抄优秀的文章,然后在教室张贴交流、评比;让学生在班上朗读自己的作文,教师简要点评等。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都会收到好的效果。

五、积极拓宽阅读渠道,开阔阅读视野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效补充,在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开阔学生眼界、丰富阅读内容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通过开放、延长图书室、图书角的借阅时间,开展有奖阅读和读书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遨游书海,拓展阅读视野,提高阅读效果。例如,要求学生自愿自费订阅阅读书报,向学生推荐《阅读》《学生天地》《读读写写》《儿童大世界》等报刊,建议学生每人选订一两种,供课外自由阅读;在教室创办“读书角”,开展“好书大家读”读书活动,组织读书比赛,营造阅读的氛围。

总之,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将阅读训练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放手让学生在阅读的海洋中自由徜徉,汲取营养,努力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添趣增效。

参考文献:

[1]王欣如.鼓励创新: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J].课程.教材.教法,2009(2).

[2]曲阳路.创设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参与平台[J].甘肃教育,2009(10).

[3]杨贵荣.努力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J].语文天地,2010(2).

[4]王国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多元化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0(2).

空间观念与阅读教学 第3篇

一.从方位等关系开始阅读训练

从一年级小学生学习语文开始, 就渗透了不少有关空间观念的内容。这些内容大都有的是从大小、长短、高低的关系方面安排的, 如《骆驼和羊》;有的是从方向位置上安排的, 如《三味书屋》等;还有的是从事物间的各部分关系安排的。例如《冀中的地道战》中的:“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 有的住人, 有的拴牲口, 有的搁东西, 有的做厕所。”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有针对性的运用图片感知和操作实践直观活动, 启发引导学生从阅读分析理解语言文字本身的意义开始, 进而研究分析语言叙述的方位顺序及其他相互关系, 促使学生从语言的阅读理解过程中形成与语言描绘的内容相一致的空间知觉意识,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之目的。在阅读学习《祖国多么广大》时, 我先让学生对照中国地图和三幅插图感知理解“鲜花盛开”、“柳树发芽”、“雪花飘舞”的含义, 再从季节的不同特点上思考这三个词语的内在联系, 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同一季节里出现的三种景象上, 了解和赞美自己祖国是多么广大, 然后诱导学生进行幅员辽阔、海阔天空的联想。从“鲜花盛开”想到海南岛, 从“柳树发芽”想到长江两岸, 从“雪花飘舞”想到大兴安岭, 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较好的培养。

二.从事物间的联系开始阅读训练

从此物联系到彼物, 从而引发出事与事、物与物的相互联系, 这类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里相当普遍。不少从仿生学的方面编排的, 如“大象卷起一根木材, 起重机可以吊起一堆钢材”;通过青娃的眼睛特点制成“电子娃眼”等。一要教师注意引导小学生认真阅读感知和分析理解课文内容中各事物之间的联系, 努力使他们从中感受到空间想像的启迪, 例如在阅读学习《称象》时, 通过阅读感知课文, 学生就会把石头、水、船、象四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抽象分析弄清楚关系, 诱导学生从多种事物的相互联系中通过探索研究, 可以寻找相关联的事物来。二要教师从教学实际内容介绍的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为切入点, 诱导启发学生一定要联系实际生活, 从各种互不相关的事物中探求出能够联系在一起的事实, 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

三.从观察图画阅开始阅读训练

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提高是形成空间观念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画面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精心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认读插图画面, 一方面要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 是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是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 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还要教会学生会用表示方位关系的词语表示自己的感知和理解。例如在课文《虹》的插图中, 既要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 还要引导学生能说出:天上有一条彩虹, 远处有宏伟的大山, 地上近处有茂密的花草树木。这样既能使学生感受到了表达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也同时渗透了空间观念的培养。同时, 既要重视正面观察, 也要注意到侧面观察;既要让学生抬头向上观察, 也要让学生低头向下观察;既要让学生坐着观察, 也要让学生站着观察;这样不同形式和方位的观察, 更能较好的提高学生空间观念能力。

四.从课文的空白处开始阅读训练

教材课文都是以简洁精辟的形式反映作者所认识的生活实际, 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物, 在认真阅读的同时去审视和思考, 这是作者认识的广泛事物中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 努力寻求作者留下的空白处, 并能通过自己的想像和思维去填补和充实。例如五年级《丰碑》, 课文是这样结尾的: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 还会属于谁呢?阅读中抓住这句话诱导启发学生从各方面进行想像思维和联想, 用以训练其空间想像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课文内容的空白处激发诱导学生的想像和思考, 充分使学生已有的表象,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想像, 在空白处进行合情合理的填补和充实, 用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阅读的观念 第4篇

在中国历史上,从西周之初到春秋之末在精神文化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是贵族阶层,他们既是政治上的统治者,又是文化的领导者。贵族的精神旨趣是这一时期包括审美意识在内的整个贵族文化的主体心理依据。这个阶层鲜明的身份意识、强烈的荣誉感以及对“文”的高度重视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时期,“文”基本上就是贵族教养的别名,既包含着关于礼乐仪式的各种知识,又包含着道德观念系统及其话语形态。贵族之为贵族而不同于庶人之处,除了经济政治上的特权之外,主要就在于这个“文”之系统。这里的“文”虽然不同于后世“诗文”之“文”,更不同于现代以来的“文学”概念,但从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来看,周代贵族对“文”的高度重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开了古代“文统”之先河。

春秋之末,随着贵族等级制的瓦解,文化领导权亦逐渐从贵族阶层转移到一个新的知识阶层——士大夫手中。于是士大夫文化渐渐取代贵族文化而成为主流。士大夫文化也并非一个不变的整体,事实上,它也呈现为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从春秋之末到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游士文化”阶段,其主体乃是那些或奔走游说或授徒讲学的布衣之士,其思想上的代表便是诸子百家。到了秦汉之后,才可以说真正进入了“士大夫文化”阶段。其主体是那些凭借读书而做官或可能做官的知识阶层,即“士大夫”。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存在一种特有的机制,可以简称为“读书做官机制”——除了帝王及其宗亲、开国功臣及功臣之后、宦官、外戚、地方豪强等分享国家的权力之外,还有一个可以凭借读书而跻身于官僚队伍的社会阶层,这就是所谓“士大夫”。尚未做官时他们是“耕读传家”的庶民,做官以后他们是“诗书传家”的“士族”或“仕族”。无论做官与否,读书都是这个社会阶层安身立命之本,而做官——最高追求是治国平天下——则是他们读书的目的。因此尽管他们实际上是分为“官”与“民”两大类型,具有巨大的社会差异,但从精神旨趣与价值取向来看,他们又是一个有着同一性的社会阶层。

“道”是与士大夫阶层相伴而生、亦相随而亡的终极价值范畴,是这个社会阶层精神旨趣的标志。在西周贵族阶层的话语系统中最高价值范畴是“德”而不是“道”。原因不难理解:“道”这一概念暗含着士大夫阶层的权力意识,是他们抗衡君权之主体精神的象征。士大夫文化是相对独立于政治权力体系的,因此需要一个“终极价值范畴”来作为标志和合法性依据,其根本功能是用来规范和引导“势”,即君权。贵族阶层既掌握着政权,又掌控着文化,故而不需要创造一个与政治权力分庭抗礼的终极价值范畴出来。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原有价值秩序被打破,以诸子百家为思想代表的士大夫阶层试图通过话语建构(授徒讲学、著书立说)来为社会“立法”,从而实现政治变革的宏伟目标,这就需要一个至高无上的价值范畴来为自身确立合法性。于是对“道”的推崇与捍卫就构成了士大夫精神旨趣的基本维度。从孟子开始,士大夫阶层便有了“道统”意识,一直到明清之时,“道”始终是这个古代知识阶层高扬的精神旗帜。与此相应,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意识、文学艺术观念也主要是围绕这个“道”展开的,而“文”与“道”的关系也就成为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的核心问题之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西周之初到春秋之末,“文”作为一个系统,有着丰富的内涵,包含了礼乐仪式等各种知识和道德观念系统,也决定了贵族与庶人的不同。

B.士大夫文化有着不断变化的特点,从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的“游士文化”是其早期形态,并不是真正成熟的士大夫文化。

C.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的身份并不单一,然而均以读书为安身立命之本,以出仕作为读书的目的,从而在精神旨趣和价值取向上趋于一致。

D.“道”的价值观念与士大夫阶层相伴相随,是这个阶层的精神标志。如果追寻“道统”意识的源头,则可上溯至孟子。

2.下列表述,不是“道”成为士大夫阶层终极价值范畴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士大夫文化相对独立,士大夫阶层需要一个“终极价值范畴”来作为标志和合法性依据。

B.士大夫阶层有属于自己的权力意识,他们需要一种价值观念抗衡君权,张扬主体精神。

C.士大夫阶层在原有价值秩序被打破的背景下,试图为社会“立法”,从而实现政治变革。

D.士大夫阶层有一种“道统”意识,“道”始终是这个古代知识阶层高扬的精神旗帜。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士大夫阶层重视读书。著名的徽州古民居安徽宏村承志堂有楹联道“敦孝悌此乐何极,嚼诗书其味无穷”,就鲜明体现了士大夫之风。

B.由“文统”到“道统”,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和构成的巨大变迁。孟子所谓“彼一时,此一时也”可以描述这种历史发展的常见规律。

C.“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的一种机制,也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的传统。隋唐开始推行的科举制对强化和发展这种传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D.在文与道的关系上,士大夫阶层的文学艺术观念也主要是围绕“道”展开,“文”由此依附于“道”,正如韩愈所言:“文者,贯道之器也。”

试题答案:

1.A(“决定”有误,原文表述为:贵族之为贵族而不同于庶人之处,除了经济政治上的特权之外,主要就在于这个“文”之系统。)

2.D(不是原因,是表现)

上一篇:政治发展制度逻辑下一篇:提高汽车维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