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性别范文

2024-05-06

教师性别范文(精选11篇)

教师性别 第1篇

1 社会性别概念的理解

社会性别概念从20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开始时就发展起来了。美国的女性主义者为了区别生理性别提出的这一重要概念, 成为当代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社会性别, 是指不同社会文化形成的男女有别的期望、特点以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 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社会性别的概念首先强调的是性别角色的非生物因素, 即性别角色不是与生俱来, 也不是不可以改变;其次强调的是社会文化因素与性别之间的相互作用, 即社会文化区分了男女不同的社会性别, 并且据此进行了劳动分工和社会角色的划分, 而社会秩序又按照社会性别标准和期待来建构和支持个体。同时, 个体的身份必须与人类文化规定的性别符号体系相一致, 才能找到合适的社会认可的性别身份和地位。

2 影响高校女教师发展的障碍

2.1 传统性别观念仍有较大影响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传统性别观念对社会成员的影响至今仍不可忽视, 传统社会性别规范强加给女性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两性家庭角色分工模式, 深深地积淀在人们的头脑中, 正是这种分工定势阻碍着女性的发展, 进而形成了男尊女卑的性别观念。即使在被称为“女性成才特区”的高等学府, 也不能幸免。其一, 学校各级领导的一把手绝大部分是男性, 在他们的意识中, 喜欢基于自己生理范畴做出评判或选择。特别是当前女教师55岁退休的规定, 限制了她们的充分发展, 使之失去了五年的有效竞争期, 造成高校女教师与男教师发展机会不均等。其二, 她们在学校和社会上要面对挑战, 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还受到传统观念影响, 要努力成为贤妻良母。

2.2 家务劳动依然困扰高校女教师

现实中多数女教师还是恪守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行为规范。高校知识女性一般承担着家庭80%的家务劳动, 但劳动成果却被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而且在中国社会现有的发展水平上, 双职工家庭的双方都全身心投入事业中还有很大的困难, 一方面是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实现程度还很低, 也很不规范, 一些有经济能力的家庭也常常为找不到适合的保姆而烦恼, 另一方面是部分家庭在经济方面的压力很大, 尤其是在孩子教育、赡养老人方面几乎占用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这些经济上的原因导致家庭的夫妇都要有工作, 但又需要有一方把相当的精力和劳力投入家庭劳动, 做好煮饭、洗衣服等“后勤”工作。而当自己的发展与家庭其他成员的发展发生冲突时, 往往是妻子为丈夫、母亲为孩子做出牺牲。“家庭与事业难以两全”是阻碍她们事业成功的一大障碍。

2.3 生理心理特点束缚了女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大部分高校女教师用出色的工作和优异的成绩展现自身的价值, 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但是, 她们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如女教师处于成才的黄金时期, 也正是生育期、哺乳期。女性从怀孕、生产到身体恢复开始上班, 工作中断的时间至少在一年以上, 在这段时间里, 业务学习处于完全停顿或半停顿状态, 原来学到的知识, 工作当中掌握的技能与技巧, 在一定的程度上“生锈”, 想继续深造进修, 出差学习, 教学科研等美好的设想都会因生育小孩、应付琐碎繁杂的家务而被推迟或取消, 但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并不因此而减少, 她们所承受的压力比男性大得多。因此在比男性更艰苦地证明自己的价值的过程中, 一些女教师开始厌倦超负荷的工作, 这种意识有时候表现得非常强烈, 在思想上不愿意自身再做进一步的发展, 这就使她们放弃事业提升和拓展的机会。同时, 由于女性生理上的特殊性以及教学、科研工作压力过重, 造成她们在精神上长期的高度紧张, 较多女教师常常超负荷工作而身心疲惫, 另一方面, 高校女教师的生活环境相对较为封闭, 生活、工作中的人际交往也相对单纯, 遇到心理危机, 也不易排解。这些因素容易造成高校女教师职业疲劳, 成为阻碍女性自身发展的内在障碍。

3 社会性别视角下高校女教师的发展策略

3.1 优化高校女教师发展的社会性别文化环境

知识女性面临的种种困境, 都可以从社会性别教育缺失中找到答案。现在已经到了必须建立科学的性别观念的时候了。我们要通过积极的努力, 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到主流意识领域, 逐步改变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 消除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在全社会树立起全新的性别理念。

社会舆论要营造尊重女性及男女平等的社会氛围;要摈弃传统性别文化中“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思维定势;改变“男外女内”的传统分工模式, 协调家庭与职业的矛盾, 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 帮助女性解除后顾之忧。女性在人类再生产中的巨大付出和贡献理应得到社会的重视与补偿, 在政策、法律、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上, 确保女性与男性一样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事务, 实现男女在社会和家庭领域的平等和谐发展。大众媒体在宣传引导中应提升女性价值, 树立女性形象, 以成就和心灵、而不是以美貌来衡量女性的魅力和价值。

政府要担负起促进女性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责任, 推行积极的公共政策, 把性别意识纳入社会发展和决策的主流, 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高校要为知识女性营造促进自身发展的平台, 促使其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在教学方面, 注重女教师梯队的建设;在科研方面, 帮助扶持女教师提高科研水平和扩大科研成果;在职称评审、干部提拔、教师培训和学历提高等各方面使其公平参与竞争;校妇委会、校女工委要切实维护知识女性的合法权益, 做她们的代言人和利益的维护者。

3.2 通过终身学习提高高校女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校女性要加强学习, 不断超越自我。高校女教师要想在高校深化改革中站稳脚跟, 必须加强学习, 在干中学, 在学中干, 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学以创新, 通过终身学习, 充分挖掘自身潜能, 主动放弃那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观念和习惯, 按现代知识女性的标准塑造自我, 逐步超越自我, 提高自身素质。高校女教师应充分认识自身的特殊优势, 树立自信心, 将之化为教学科研、参政议政得天独厚的资源。扬长避短, 提高综合能力, 使自己的工作富有特色。心理学家往往认为, 从生理角度看, 女性比男性更富有耐性和坚韧性, 具有较强的自控力。因此, 要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女性特有的潜力, 克服双重角色的内在冲突, 从消极的心态中解放出自己, 走出心理误区。

3.3 提高自我主体意识和成就动机

在女教师个人方面, 应该用现代社会性别观念来塑造自我, 摆脱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束缚, 正确处理好事业与家庭事务的关系, 努力向上。高校女教师作为妇女中的优秀分子, 必须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 立足本职, 爱岗敬业, 奋发进取, 自强不息。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奋发进取, 顽强拼搏, 培养自己对工作的兴趣与事业心, 投身于学校的改革和建设中去, 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职业角色所需的各种能力, 通过不断学习, 不断充实新知识、新技能, 拓宽知识面, 开拓新的专业方向, 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复合型、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进一步提高自身地位。运用各种正当的手段为自己谋求充分发展, 面对高校教育机制的改革, 女教师要勇于参与竞争, 以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的优异成绩来改变社会对女性的偏见, 最终完成女性的人生追求和实现女性自身的价值。

知识女性要用科学的思维与方法, 合理调度和利用时间, 处理和协调角色冲突和角色期望。知识女性要建立以事业为轴心的多元工作生活模式, 对自己承担的工作和从事的专业技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同时提升工作和管理家庭的艺术。一方面要取得丈夫与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减少家庭角色所耗费的时间。另一方面要取得社会和单位的理解和支持, 使自己有更多学习、锻炼及成功的机会, 更好地扮演好双重角色。

4 结语

中国女性的发展要求高校女教师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高校女教师作为优秀的女性群体, 也应当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 将中国女性发展的新的客观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主观自觉意识, 肩负起共同推进中国女性发展的重任。在承担责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格尊严, 使男女两性人格独立, 实现高校两性和谐共处和共同发展, 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进程。

摘要:高校女教师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但受社会及其自身因素的综合制约, 其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受到较大影响。现从社会性别意识的角度分析高校女教师发展所面临的障碍, 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女教师,社会性别,策略

参考文献

[1][法]西蒙·波伏瓦.第二性[M].北京:西苑出版社, 2004.

[2][美]马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 2005.

[3][美]弗里丹.女性的奥秘[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 2005.

[4]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荒林.中国女性主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6]骆晓戈.女性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

性别问题之性别歧视 第2篇

性别是我们一出生就决定了的,是我们无法改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性别问题也日益突出,所以现在关于男女平等的争论也层出不穷。

性别歧视是性别问题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历史就有男尊女卑的思想,而且影响至今,特别是在比较落后的农村,现在还保留了这样的思想。在汉朝时期,董仲舒首度提出——“惟小人与女人难养也”,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性别歧视了。现在,我就围绕职场中性别歧视的内容展开话题。

在当今社会,很多企业都比较倾向于聘请男性的员工,与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一样,职场性别歧视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男性与女性的生理差异是造成职场性别歧视的生物学原因。一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如是说:“从企业的角度讲来讲,雇佣女员工不只是简单的增加一个员工的开支问题,因为她休假而导致的问题是一连串的,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企业流程受阻。而且她做了母亲之后根本不可能像没有结婚以前那么投入的工作,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就是百分之百地投入。”此外,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企业一般不能安排其单独出差,加夜班还要考虑安全问题,这种由于生理差异带来的问题让用人单位觉得“麻烦”,成为一种生理性的就业障碍。

二、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与女性生育成本非社会化的矛盾是造成职场性别歧视的客观原因。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增强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使然,因此企业在合法的情况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无可厚非的。

三、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是职场性别歧视存在的客观基础。尽管我们有一系列的立法规定男女平等,尽管建国几十年来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几千年男权社会所承袭下来的对女性歧视的思想仍带着巨大的惯性,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在就业中也同样体现。

所以,在就业问题上,由于男女的生理差异,女性在就业方面就存在了一定的劣势。虽然近期出台的法律法规,实际上对于解决就业歧视问题有了非常严格的举措。但是依然无法根除这种社会现象。

教师性别 第3篇

性别教育行为水平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王峥在《学前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上撰文认为,幼儿园教师应在教学中提高性别教育行为水平,以培养“兼具两性优良特质”的儿童,使其人格发展更加完善。提高性别教育行为水平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在创设环境和准备材料时应提供多样化选择,如创设更多适合男女幼儿一起玩、没有明显性别差异的游戏区角,让更多幼儿参与其中;减少隐含在材料中的性别倾向意识,尤其注意那些已经被刻板化的角色材料的投放。(2)在游戏中淡化幼儿性别角色认同刻板印象。(3)在教学活动中让儿童具备更多优良特质,如组织活动时,鼓励幼儿进行异性之间的合作,并引导幼儿互相观察、学习对方优秀的人格特质等。(4)突破自身性别角色观念的局限,在日常言行举止中影响幼儿。

语文探索性活动情境的

创设策略

江苏省无锡市隆亭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施萍一在《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4年第2期上撰文认为,语文课堂应通过创设具有“真实性”“参与性”“实践性”的探索性活动情境,让儿童经历发现、体验、探究的学习过程。探索性活动情境设计策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要有方向,围绕“三位合一”(课程标准、教材、儿童经验)进行整体构想,确定语文学习的生长点;二要有内核,围绕“教学核心”,提炼探索性的主问题,关注“儿童化”“生活化”;三要有课程取向,依靠主体言语活动,通过“分解与整合”“动静结合”“组块解读”等策略,使探索性活动情境实现语文课程的语用功能。

开发利用校外教育基地资源

应形成工作机制

上海市尚文中学校长朱晓薇在《基础教育课程》2014年总第121期上撰文认为,开发利用校外教育基地资源应形成工作机制。其步骤如下:①以教研组为单位,针对教材样本,形成研究模块;②开展实践活动,完善模块实施;③设计活动项目,整合学习方法;④统筹各类活动,“必选”“自选”结合;⑤建立评价措施,形成工作机制:由校长全面负责学校课程的更新与实施,由教导处负责管理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由教师设计并实施教学实践活动、参与学校课程更新与校外基地协调,由科研处负责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用和研究,由德育处负责管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由总务处负责校外教育活动、交通、与基地协调等。校外教育基地则为师生活动提供场地、专业知识、技术人员、设备等方面的支持。

普通高中国际课程

与本土课程的整合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刘世清、陶媛、周恋绮在《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6期上撰文认为,普通高中在开设国际课程时,应整合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首先,整合应从应试转向育人。应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角度,挖掘与发挥国际课程的现代理念、全球意识与质量特色,关注与实现本土课程的价值导向、文化认同与国民素养;以国际课程为鉴,反思与改进本土课程,努力推进中西融合,提高本土课程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其次,应着眼于两种课程的共通之处,发挥各自特色,推进优势整合。学校层面,可抓住两者的理念与目标、内容与结构、组织与实施等方面的共通之处,促进两者整合,努力丰富课程体系;课程层面,可抓住两者在知识材料的选择与组织、主题与结构等方面的共通之处,相互借鉴启发,促进课程内容改革;教师层面,可抓住两者实施的组织、方法与模式等方面的共通之处,强化教学组织的灵活性、方法的参与性与个性化,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效果。再次,整合要结合两者不同的功能、类型与性质,组建包括课程专家、学校管理者、国际课程教师、本土课程教师等构成的研究团队,以学校为单位分类整合、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名师工作室中

共享文化场的培育

江苏省常州市教师培训中心高级讲师朱广清在《教育评论》2014年第4期上撰文认为,名师工作室之于教师发展的促进功能是通过知识创生、转移和应用予以实现的。知识转移作为知识管理活动过程的中介环节,承载着关键性的作用,需要嵌入特定的组织情境中进行,并以共享文化场构成名师工作室知识转移的元情境,为知识的传播、转移、扩散和共享提供源能量和原创场。名师工作室的共享文化可以在实践中从物理层、制度行为层和精神层三个层面进行培育。在物理层面,工作室要快速建立自己的专属网站,让成员拥有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流平台,同时加大面对面活动的频次,让成员实现高频率、多元化的互动;在制度层面,要做好教研、科研和培训等活动安排,通过交互式培训,增进成员间持续性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促进自然合作与共享文化的形成;在精神层面,应提高工作室内部的认知和情感信任水平,以主持人的转换式领导风格来促进工作室内共享文化的彰显。

教师性别 第4篇

女性教师发展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 其促使女性教师更新观念、解放思想,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同时也为女性教师提供了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从而真正实现自己个人的价值。社会性别理论为研究女性教师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和方法, 对研究女性教师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性别理论在当代的价值

首先, 社会性别理论开拓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视野。对于立法、社会政策的制订、执行及评估及女性教师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妇女作为个体, 要求与男性在各方面的完全平等并且作为一个处于相对弱式群体希望得到保障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假如我们忽视这一性别现实, 那么看似对性别男女都一视同仁的社会政策, 则可能是对女性的不公平对待。我国虽然已有《妇女权益保障法》, 但现实中却仍然存在着诸多男性和女性不均衡的影响等侵害女性权益的情况, 我们只有用社会性别分析的方法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 才能有效地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 从而实现男女两性的可持续性发展。

其次, 社会性别理论有利于人们重新审视平等、公平和正义。当今社会在性别划分中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定势, 在男女两性的两极结构中, 男性被认为具有更高的、主要的地位, 女性被认为比男性更接近于自然, 女性的适当领域是家庭私生活空间。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 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使不平等逐渐变得根深蒂固。针对这种客观现实, 女性主义法学透视法律及制度中的性别歧视, 强调立法及司法中的社会性别视角, 与其他诸学派的学者一起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平等、正义进行了新的阐释, 这也诠释了女性权益为何要在法律及社会政策中得到特别的保护。

二、高校女性教师职业发展现状

(一) 女性教师多有情绪衰竭的显著特征

对高校教师的调查显示, 有47.6%女教师认为工作压力比较大, 两者总和为82.2%。在女教师当中, 49.7%有明显的情绪衰竭, 38.5%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一些女教师存在刻意与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 敏感、焦虑, 人际交往方面缺乏自信;认为自己能力低下, 自卑, 总觉得不能胜任工作等现象。这些低落情绪影响着女性教师的精神面貌, 同时对女教师的身心进行着极大的破坏。这类女教师往往在工作中体验不到幸福感, 导致她们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工作效率低下, 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 成就动机性较低, 职业倦怠性较强

成就动机的概念是指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 愿意并力求达到更高标准的内在心理活动。景怀斌教授在研究中发现, 同样是受过高等教育的, 女性成就动机显著地低于相应层次的男性。低成就动机易使女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倾向, 导致对学生缺乏耐心, 对工作投入不足;工作缺少热情, 态度消极, 责任心下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挑战。美国教育协会 (NEA) 主席麦克古瑞 (W.Mc.Guire) 对教师职业倦怠感叹到:“一个重大的新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学职业。”

(三) 教师工作较繁重, 扮演角色多重化

全球化时代的教育逐渐由封闭式教育转向开放式教育、由知识传递型教育转向知识创新型教育, 教师所要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重化。当代的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者, 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时代要求教师要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 既要树立教师权威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 教师角色多重性增加了教师工作的难度系数。另外, 随着高校的扩招, 学生人数明显增加, 教师的教学任务日益繁重。教师除了要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 还得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事科研工作, 处于高负荷运转中。

三、教师发展的途径

(一) 女性应增强双性化性别特质

男女两性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上各有不同, 各有长短优劣。女性在空间能力、体能方面弱于男性, 这是女性必须面对的事实。心理学研究表明, 具有双性化性别特质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高校女性教师应该突破自身的心理障碍, 使自己逐渐变成既能保持女性温柔细腻的一面, 又能兼具男性刚强果断的一面, 就能消除性别角色的冲突, 成为具备男女两性性别特质的双性化人才, 从而会极大的成功可能性。

(二) 营造女性解放的社会环境

对于高校女性教师来说, 这种外在解放包含二个方面的内容。首先, 高校女性教师本身既是劳动力, 同时又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承担者, 所以国家在制定政策时要顾及她们的特殊性。社会要从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入手, 营造一种支持女性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其次, 高校本身要建立以业绩和德才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 尤其要对高校女性教师事业的发展加大支持力度, 对女性教师的要求可否适当降低来消除表面平等下的不平等。

(三) 善于调适并超越自我

对创造力而言, 非智力因素是一把双刃剑, 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对高校女性教师而言, 强烈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其竞争, 但是如果这种竞争意识本质错位, 并过度要求出人头地, 反而会形成不好的情绪与恶劣的心境, 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 还将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 高校女性教师应不局限于性别差异, 要注重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提高自身的抗挫折能力, 应该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能力和价值所在, 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巧菊.高校女性知识分子发展状况调研与女工工作对策研究.工会论坛, 2005年第9期.

[2]雷湘竹.广西高等教育中女性影响力初探.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

[3]廖志丹.社会性别视野中的高校知识女性发展.教育评论, 2006年第5期.

[4]安树芬主编.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第285页.

性别角色与女性的性别差异论文 第5篇

19世纪的英国诗人洛德・坦尼森在一首题为《女王》的诗中这样写道。一般来说,社会要求男性刚毅、果断、勇敢、豪放;希望女性温顺、柔和、仁慈、怜悯。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社会期望的性别差异?

“壮男耕作于田园,女子周转于锅台;

勇士挥戈于战场,秀女纺织于闺房;

男人凭一颗头,女人凭一颗心;

男人发号施令,女人俯首听命;

此乃纲常所致,违之天地难容。”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将戏剧中“角色”概念运用于社会生活与社会学之中,便有了“社会角色”理论。所谓社会角色,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社会角色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赋予的。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社会规范而认同社会赋予他的角色,就获得了某一社会角色。

由于社会中的人基于生理差异而分为男性与女性,人们对某人的行为期望及相关的行为规范,也就存在着性别差异。如果某人在生理上是男性,人们便希望他的行为“像一个男人”;如果某人在生理上是女性,人们就希望她的行为“像一个女人”。这样,生活于社会中的人接受这种期望与规范,分别成了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男人”和“女人”。因此,性别角色的差异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造成的。

一、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是社会赋予女人或男人的不同的行为期望与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与作为女性或作为男性相联系的社会角色。生理上的男女可以通过生理结构及其外在生殖器的差异来判断,而社会文化上的男女,判断与区别的准则是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规范。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规范与标准,也就有不同的性别角色,因而性别角色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具有不同的内涵。

然而,无论什么社会中的性别角色,及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女人”或“男人”,都是在社会文化中被塑造而成的,也就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因而,“社会化”成了两性性别角色差异形成的一个关键概念。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而性别角色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自己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性别认同的过程。以下主要介绍的是大学生所经历的最主要的性别角色社会化阶段――青少年的性别角色社会化。

根据社会化理论,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是影响青少年社会化最重要的外部社会环境条件。就一个生理意义上的女性而言,她从出生到最终成为一个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女人”,就是由于她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这些社会环境条件的影响,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接受并认同社会对“女人”的期望与规范,从而成为社会认可的“女人”。因此,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男女角色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社会环境与文化潜移默化的结果,而产生这种影响的主要机制,就是同一性别模仿、区别对待和角色自我认同。

1. 同一性别模仿

同一性别模仿,就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受社会舆论和教育导向的影响,往往以自己崇拜的同一生理性别的人作为自己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这种学习与模仿,既是无意识的,也是有意识的。在家庭生活中,母亲、姐姐是女生模仿的对象;在商业社会文化中,“漂亮迷人、具有女性气质”的女性影视歌星,就是女生崇拜的对象。当然,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与生活条件不同,同一性别模仿的程度是不同的,但任何一个青少年的成长,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同一性别模仿行为。

2. 区别对待

区别对待,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根据青少年不同的生理性别而施以不同的教育与影响,按照不同性别的社会期望与规范来塑造她(他)。产院婴儿室粉色和蓝色的标签用于区分婴儿的性别;对待爱哭的孩子,男生则被指责为“怎么像女孩那样爱哭?”,对于女生,父母则会觉得无所谓:“女孩嘛,本来就爱哭”;父母买给女儿的衣服是裙子,玩具是芭比娃娃,而给儿子买的衣服是T恤,玩具是电动车。在家长、老师等成年人与儿童的互动中,一方面要求儿童按照他们对性别角色的期望来行动,另一方面,对“守规矩”的儿童给予肯定和褒奖,对“违规”的儿童进行惩戒,这样就强化了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

3. 角色自我认同

一个人在心理上接受与认同社会赋予自己的性别角色,并遵循这一性别角色的规范,就是性别角色自我认同。一方面,随着青少年认知能力大大提高,自觉性加强,性别角色规范通过内化而起作用;另一方面,随着青春期的来临,一个人开始有了第二性征,生理上的变化更使他们认识到性别之间的差异,由心理的差异而接受文化上的性别差异。在“女为悦己者容”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青春期的少女开始比过去更爱打扮,更加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有时甚至希望吸引异性的注意。这些行为,都是以性别角色自我认同为前提,也是认同的表现。

青春期后的性别角色社会化,比幼童时代的社会化多了一项内容――性心理的发展。此后,作为一个女孩或男孩的言行,已经增添了性的内容,性别角色规范也越来越严格了。比如男女之间的打闹嬉戏就会由以前的无可厚非变成要承受社会舆论评判的“越轨”行为。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仍然在起作用。女性被定位于家庭,男性则要出外挣钱以养家糊口。这样,青春期以后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便具有了这两种倾向:女孩子要洁身自好,为将来的婚姻做准备,其社会化目的更多的是人际定向;男孩子应努力学习,为将来干大事挣大钱做准备,其社会化目的更多的是任务定向。这两种倾向,就是人们常说的“男人要干得好,女人要嫁得好”。在此误导下,就出现了男女两种不同的性行为评价标准,并错误地认为女性的主要资源在于她的生育能力,而男性则是他的工作能力。对性行为评价的双重标准和赋予男女不同的规范,无疑对两性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产生影响。女孩子的婚前性行为往往受到的是批评与谴责,在性行为知识方面也比男孩子知道的少,由此导致男女两性在性心理发展方面的不平衡现象较明显。性别社会化的两种目标倾向,也会对女生的学习动机与升学产生负面影响。比如一些女性满足于传统的社会角色定位,放弃了进一步学习深造的机会,心理学家称这种心理为“顾虑成功”,即害怕因学业、事业的成功使自己丧失了“女人味”,由此遭到社会的排斥,并带来婚姻的不幸。就像社会上对知识女性的经典形象描述: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这给女性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综上,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由于生理性别的不同而受到了不同社会化的训练,从而获得了不同的社会性别角色。由于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歧视,当代社会对女性角色定位仍然存在性别不平等的因素,女性也因此由一个生而平等的“自然人”被塑造成一个“弱者”形象的“社会人”。

二、家庭中的女性角色――以女儿为例

一个女性扮演的社会角色会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从出生到死亡,她也许要经历许多生活的坎坷,扮演多种社会角色。按照女性生命周期的变化,从家庭生活的角度而言,她要经历女儿、妻子、母亲等角色变迁。

以自己为例,简要谈谈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女儿角色。

任何一个女性都要经历做女儿的阶段,扮演女儿的角色。女儿作为一个社会角色是相对于父母而言的,因此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望,也主要反映是父母的意志,扮演角色是否合格,关键在于父母是否满意。

由于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作为女儿的家庭地位没有横向的对比,因此能得到父母所有的关爱,父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来培养作为独生子女的女儿。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没有兄弟姐妹(亲生),父母不仅是我的长辈,同时也扮演了伙伴的角色,因此在家庭中,我与父母是平等和谐的关系。

当未成年女儿处于早期社会化阶段时,这就注定了女儿角色是一个被塑造的过程。今天,由于人们观念的更新和计划生育政策,女儿角色不再以婚姻为目的,不再是“将要泼出去的水”,而是全方位的培养,父母希望把女儿培养成为一个将来能够自立与自主的人。例如父母给了我最好的教育,从初级到高等教育都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并积极开发我在其他领域的兴趣与爱好。当然,这也反过来要求女儿扮演好自身的角色,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做。于是,我从小便是好好学习的“乖乖女”形象,每一次的升学考试都不让父母操心,同时也尽力“应付”着各种培训班。正是女儿角色与父母角色之间的良性互动,女儿角色的社会化才能顺利完成。

教师性别 第6篇

一、高校思政课女教师岗位性别优势的发挥现状及分析

(一) 女教师们面临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新要求带来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凸显, 当代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吸引力不强、实效性不够是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普遍存在的两大问题。客观环境的变化要求思政课教师积极应对。笔者对上海市高校思政课女教师队伍总体情况进行了调研。

1. 总体教育教学效果较好, 但拔尖思政课女教师数量少、不均衡。

近几年来, 上海市教委大力倡导思政课的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 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比以前有了明显提高, 涌现了不少受学生和督导组普遍好评、多次获优秀教学效果奖的老师。不少女教师获得教育部和教委“精彩系列”表彰。2007年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名单34人, 女性占了10人。2006-2007年度上海市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表彰的人数共15人, 女教师占7人。总的来看, 拔尖的女教师数量还是无法与男教师比。

2. 结构不合理, 但高层次思政课女性人才缺乏。

据有关部门调查, 上海高校现有700名专职思政课教师, 从性别看, 2006—2007年度, 上海市高校思政课女教师为286人, 在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中占据42%的比例。从年龄和职称看, 45岁以下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教师比例偏低, 仅占18%。中初级职称比例偏高。这支队伍的性别优势若能得到完全发挥将影响整个思政课教学的质量, 因此, 教育管理部门应更多关注这些群体。

3. 科研成果数量开始上升, 但女思政课教师高水平成果偏少。

由于思政教师数量少、教学任务重等因素影响, 高校思政课教师科研成果数量跟其他专业学院教师相比相对较少, 各种科研先进表彰上榜机会也不多, 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情况已有好转。随着近几年考核机制的改变, 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得到引进, 并且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成果数量增加比较明显, 但仍然存在着高水平论文、高层次奖励、重大科研项目匮乏的问题。女教师在高层次科研项目和论文协作方面仍相对落后。

4. 思政课学科建设开始起步, 但基础薄弱, 女性带头人缺乏。

长期以来思政课没有“自己”的学科地位, 存在着思政课只是“课程”而不是“学科”或者“思政课只有借其他学科的码头才能出海”的片面认识, 造成师资队伍建设的规模、质量和稳定受到影响。随着“05方案”的实施, 中央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为培养思政工作队伍提供了有力的学科支撑。各高校均已着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二级学科建设, 但仍存在着女教师势单力薄的现象。

(二) 相当部分的高校思政课女教师依旧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 普遍地面临着一些共性的问题。

虽然身在高校, 接受过良好正规的高等教育, 但是, 思政课女教师发展中同样遇到其他行业所常遇到的性别尴尬。

1. 思政课女教师面临双重角色冲突。

女教师往往和其他各职业女性相同, 面临事业成功与贤妻良母、职业女性与家庭的冲突, 面临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两难选择。由于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相对实行弹性工作制, 除有课她们必须去学校, 其他时间, 她们可以选择在家工作。她们很希望能调整好家庭、事业的关系, 但又往往心力交瘁。一方面, 教学科研压力加大, 另一方面家庭负担也不轻。据北大妇女调查问卷显示, “69.8%的人希望自己在事业和家庭方面两不误, 既是出色的‘职业妇女’, 又是新型的‘贤妻良母’。64.6%的人认为, 女性最幸福的是事业成功和家庭和谐。从被调查者对‘您平时投入最多的两件事’的6个选项中, 也可以看出她们对双重角色的追求:选‘教学、科研或其它业务工作’的为69.5%, 选‘家务、教育子女的’则为73.1%”。 (1)

由于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冲突, 女教师面临着双重压力。传统的性别分工使得高校女教师承担了大量的较低层次的家庭义务和家务劳动, 她们在家庭与事业的两难选择中往往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当她们想成为独立自主的人时, 就会被社会排斥出正常女人的领域;当她们成为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时, 就成为远离独立自主的人”。 (2) 过多的家务占用了女教师的业余时间, 羁绊了她们进一步的发展。不少女教师往往选择了家庭角色。笔者身边的相当比例的思政课女教师有着为家庭牺牲, 或者辅佐丈夫事业的潜意识。这种潜意识不仅贬低了女教师在本职岗位上应发挥的作用, 而且间接强化了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甚至有些女博士为了丈夫能在事业上取得更高的成就不惜放弃自己的学术理想和社会工作。她们甚至可以不评高级职称, 混同于低学历的其他思政课女教师, 仅仅满足于教学岗位要求。大多数没有博士学位的中级职称思政课女教师虽然大多能潜心教学, 但对于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力不从心, 对于其他管理工作兴趣不大。

2. 思政课女教师面临性别评价褒贬。

在各高校, 依旧有不少思政课女教师通过努力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等各方面展露才华, 她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学校的各级管理层, 但是相对男性, 她们的职级低、职称低, 传统观念先入为主地影响着人们对高校女教师能力的评价和业绩的褒贬。

评价人才的标准单一。面对工作压力、生活压力, 面对本专业领域内男教师在成就、体力、社会舆论等方面的优势, 女教师的自信心尤为重要。近年来, 有关调查显示, 对于学生满意度, 男性教师要低于女性教师, 老年教师要低于中青年教师。因此, 关注女思政课教师的状况, 引导她们通过校内、校际活动更好地开发其岗位潜能, 鼓励她们充分发挥女教师的比较优势, 扬长避短, 对于从面上促进思政课教学实效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高校思政课女教师岗位性别优势的发挥对策思考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 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 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 任何规章制度, 都不能代替教师人格的作用。”思政课女教师相对男教师来讲, 既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又有一些不足, 面对思想日益多元化的大学生, 高校思政课女教师必须既凸显和蔼可亲、关爱学生、细致耐心的优势, 发扬长处, 又克服不足, 促进自身整体素质的提升。

(一) 凸显优势, 发挥思政课女教师的比较优势。

1. 高校思政课女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细心观察能力。她们感知敏锐, 能“察言观色”测度对方心理的优势, 这在做人事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中, 往往可以收到奇效。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面对社会深刻转型, 各种心理问题不断涌现。但是, “问题在心, 口难开”, 他们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和以自我为中心, 不轻易吐露真情, 不主动交流思想的问题, 另一方面又迫切地希望被人理解, 被人亲近。思政课女教师自觉地融入到学生中间, 能了解学生的困惑, 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互动。

2. 高校思政课女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情感交流优势。她们感情丰富, 性情温和,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 既能摆事实、讲道理, 又能以理服人, 通过疏导、开导、引导, 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精神境界, 帮助大学生处理好成长过程中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3. 高校思政课女教师有着相对较强的解读能力和驾驭语言文字方面的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 教师常常是通过展示幻灯片或辅以写黑板的方式进行讲授, 从而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若教师能善于运用肢体语言, 口齿伶俐, 表达清楚, 眉目传情, 这些就会成为吸引同学们注意的一项利器, 从而带动学生专心听课, 更加积极地思考, 这就直接影响到课堂气氛, 而课堂气氛正是影响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女教师在这些方面正好独具天赋, 只要充分挖掘出来, 课堂就会充满生气, 教学效果自然也好。全国涌现的知名优秀思政课女教师如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上海交通大学的施索华、上海市教学名师上海大学的张丹华等都在这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

(二) 扬长克短, 尽力弥补思政课女教师的自身不足。

1. 完善知识结构, 练好基本功。

既然思政课教学内容看似枯燥抽象, 女教师就应克服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的缺点, 在工作之余大量涉猎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 不断地积累、充实自己, 练好基本功。女教师要注重研究青年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思潮。青年大学生的社会思潮是社会环境的反映, 是各种社会矛盾促成的思想意识, 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最鲜活的素材。对社会思潮的研究, 应该连续、持久、稳定地进行, 若能坚持数年, 相信女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当代青年思想实际的适应能力也就会提高。女教师们还要适应新的教学方案, 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 积累较多的科学研究成果, 争取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问题讲活, 在较深的层次上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校可以为女教师创造客观条件, 各级妇女组织可以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有利于女教师业务素质提高的研修活动, 加强思政课女教师在职培训, 特别是对中青年女教师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给予在职或脱产进修的机会。培训的开展可以利用教务处及其他职能部门的力量, 或者与周围平行高校进行合作, 资源共享。在教学方面, 高校应该注重教师梯队的建设, 通过“带、帮、教”等形势培养青年思政课女教师;在科研方面, 我们建议高校及所属的教育系统, 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建立思政课青年女知识分子进修基金、学术活动基金和科研基金, 为其深造和发展提供平台。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有女教师特色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 从而把她们塑造成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2. 实现社会角色与职业能力的和谐统一。

高校女教师担当着不同的角色, 所以她们应努力摆正自己在婚姻、家庭与事业中的位置, 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职业角色所需的各种能力, 以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的优异成绩来改变社会对女性的偏见, 最终完成女性的人生追求和实现女性的自身价值。事实证明, 一些成功的思政课女教师往往能有效协调几重角色关系, 用饱满的激情, 抑扬顿挫的语言, 密切联系身边学生了解的或关心的政治现象, 将思政课讲出感染力, 从而深深吸引学生。

3. 注重对自身的开发, 提高进取意识。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部分高校女教师自我努力程度不够, 奋斗精神缺乏, 甘于平庸。“许多高校女教师对自己缺乏信心, 缺乏勇于竞争的精神, 把自己能力估价过低, 无论在从政上还是在教学与科研上都把自己置于附属地位, 极大地抑制了她们才能的发挥” (3)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需要密切关注教育理论的研究新成果, 注重研究运用怎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本门学科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文化。女教师的进取意识提高与否不仅关系着她们自身价值能否实现, 而且直接关系着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的好坏, 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思政课授课是一个解放自我和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教师的无形的情感投入与教学效果是成正比的。一名身心健康的对工作、生活富有乐趣的女教师对学生的感染作用不可低估。教师的自我发展欲求是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前提, 高校思政课女教师的独立、自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以及取得的职业成就, 无疑对女大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自身价值的挖掘最具有说服力。

(三) 社会、学校也应该为女教师的成才创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和发展机会。

高校应注意树立优秀女教师的榜样, 在高校中倡导营造一种重视业务素质提高的氛围, 确立有效的竞争机制。每年进行优秀思政课教师的评选, 才能有效激励女教师崇尚先进, 更好地往专业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崔青青.试论高校“两课”教师的人格魅力[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5, 5.

[2]朱育颖.重塑自我:高校女教师形象特质初探[J].皖西学院学报, 2007, 8.

[3]梁丽.谈高校女教师的培养与使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1999, 2.

[4]高伟云, 石美琦, 王亚佩.高校女教师素质的影响因素极其提升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2.

教师性别 第7篇

英语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坚持“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总体方向, 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必须依靠教学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这不仅仅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同时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1]。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本途径, 教师通过科研活动可以了解社会需求, 掌握学科和专业前沿动态, 准确把握自己所教课程在整个学科专业中的地位及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 掌握课程内部的逻辑联系, 从而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及时有效地反映到教学中去, 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2]。英语教师当然也是如此。

1 对科研问题的认识表现出的性别差异分析

性别差异在各行各业都有体现, 教师这个行业也不例外。表1~表6是笔者对常州5所高职院校不同性别的英语教师所做的问卷调查。调查共选取男教师8名, 女教师37名, 其中, 男教师中副高职称5人, 中级职称2人, 初级职称1人;女教师中副高职称9人, 中级职称23人, 初级职称5人。

表1数据表明, 男女教师在对科研必要性的认识方面差别不大。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很有必要或是有必要做好科研工作。持无所谓和没必要做科研态度的男女教师比例差别不大。

表2的数据表明, 男教师中认为科研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的比例较高, 达到了63%, 还有25%的人认为较有帮助;而女教师的比例就低好多, 只有43%的人认为较有帮助。38%的女教师认为科研对教学的帮助一般, 也就是说不看重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关于科研与自身关系的认识, 男教师认为两者相互促进的比例较高, 达到了75%, 而女教师的比例只有51%, 还有27%的女教师认为科研促进教师成长或是两者关系不明显 (比例为22%) 。

表3数据显示, 对于不同性别的教师, 在科研动机方面, 选择促进教学的男教师占63%, 女教师则只有19%, 差别较大, 可以理解为男性教师具有科研意识, 科研工作是主动积极的;比较而言, 女性做科研工作比较被动, 多数以晋升职称 (比例为40%) 和完成科研工作量 (比例为37%) 为目的。

通过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 虽然不同性别的教师在工作中都会遇到问题或困惑 (男性教师比例为88%, 女性教师比例为65%) , 但是对问题经常思考的男女教师比例差别较大, 分别为50%和21%, 大部分的女教师只是偶尔会考虑所遇到的教学困惑, 这也说明男性教师比女性教师更有研究精神。

在论文写作方法方面, 男女教师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在每周用于科研时间的选择上, 就表现出了不同。男性教师有37%的比例选择了每周2~4个小时用于科研工作, 而女性教师只有19%的比例。更多女性教师的选择是每周用于科研的时间在2个小时以下, 比例为81%, 用于科研时间的不同, 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 但男女教师的性别差异, 及其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差异, 也许是主要的原因。

表6数据显示, 男女教师科研成果差异较大。就论文方面而言, 男性教师在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平均数分别是女性教师的6倍和3倍, 省部级课题研究数量和院级课题研究数量的平均数分别是女性教师的5倍和2.5倍。总体看来, 男性教师的科研成果远远高于女性教师。但在国家级课题的研究方面, 男性教师也没表现出任何优势。

综上所述, 男女教师在科研目的的选择上显示出差异。男性教师更倾向于提高教学水平, 女性教师倾向于晋升职称和完成任务。男性教师用于科研的时间也长于女性教师, 自然科研成果就多于女性教师。可以这样认为, 男性教师的科研现状看起来优于女性教师。

显然, 性别差异主要还是表现在科研认识的方面。男性教师普遍比女性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要高。一般说来, 英语教师当中女性居多, 而女性教师要承受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 尤其是要照顾家人和孩子, 占去大部分的业余时间, 所以用于科研的时间自然会减少。相比之下, 男性教师更能专注于科研工作, 因此, 科研成果也就多于女性教师。所以, 在如何提高女性教师——这支高职英语教学主要力量的科研积极性方面, 有待探究。

2 如何提升女教师的科研能力

在高职英语教师这个团队当中, 女教师应该算是主力军。以常州机电学院为例, 男女英语教师的比例为4:29, 这次调查的男女教师比例为8:37, 所以, 要想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科研素质及能力, 绝不能忽略女教师这个群体。前面已经分析过, 相对于男性教师而言, 女教师 (尤其是已婚女性教师) 肩负更多的家庭生活压力, 工作之余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繁琐的家务之中, 减少了她们的科研时间, 同时也分散了她们从事科研工作的创造力, 再加上她们自身受到的传统教育的影响, 乐于并安于现状。由于自身认知的偏差, 导致了女教师的自我评价偏低, 期望值偏低, 容易从旁人特别是从男性对女性的否定过渡到女性的自我否定, 最终形成对男性的认同, 对自己失去自信, 从而自我埋没[3]。另外相对来讲, 很多女教师缺乏强烈的求知欲, 加上自身知识面较窄, 自然她们就不能及时把握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 上述这些都是制约女教师在教学及科研方面取得进步的不利因素。根据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要提升女性教师的科研素质及能力, 应从以下几点出发:

2.1 社会及家庭应支持女教师的成长

社会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努力为女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首先, 引导女性转变传统的观念和价值取向, 让她们形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格, 鼓励女教师勇于接受工作上的挑战;其次, 社会及各级单位应考虑到女教师的身心特点和角色要求,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对女性教师进行适当的照顾;此外, 从家庭方面来说, 家人应该摒弃“男主外, 女主内”的传统观点, 主动帮助减轻女教师家务负担, 把她们从琐碎而繁重的家务活中解放出来, 使她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学院也要努力营造科研氛围, 打破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偏见, 努力调动女性教师的积极性, 并通过科研管理机制为女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2 女教师应提高自主意识, 发挥自身优势, 提升开展科研工作的自觉性

女教师要摆正自己在婚姻、家庭和事业中的地位, 平衡家庭角色和教师角色, 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要弱化自己的性别意识, 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价值所在, 努力设计自己的事业蓝图并追求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同时, 对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有一个稳定而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树立信心, 增强竞争意识[4]。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女性教师充分表现出了优势, 例如她们比较细心温柔, 语言表达能力及领悟能力较强, 而且做事认真等。当然这些优点对于女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也会起到独特的作用。所以女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性格品质, 关注教学工作中的细小现象, 总结经验, 扬长避短, 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 进而提高科研素质, 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2.3 女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科研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 广大教师缺乏科研理论知识, 女教师也不例外。具体来说, 教师们应该学习的教育学方面的理论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基本原理、中外教育史、科学研究方法等, 这样可以了解并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过程和常用的研究方法:如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统计法、文献法等。当然, 除了科研方面的理论知识, 女教师还需要扩大阅读范围, 拓宽知识面, 通过各方面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的知识也需要不断地补充和更新, 以跟上社会的步伐。女教师应不断学习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高职院校的改革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这样, 不仅可以从本学科的最新动态和发展中汲取经验和营养, 也可以充实自己的教育研究, 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知识女性代表、上海中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傅正建曾说过:创新, 不取决于你原来基础如何, 而是看你是否愿意终身学习, 并不懈拼搏[5]。

3 结束语

科研工作是兴校之计, 强师之路, 育人之道。科研能力能反映出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一所高职院校的综合办学水平, 科研水平的高低也会对院校的竞争力与社会影响力产生直接的影响。英语教师群体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科研素质的提高对于学院的教学及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科研工作的道路充满了艰辛, 需要教师们主观上坚持不懈努力, 不断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的水平, 尤其是理论研究水平, 再加上外界条件包括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客观条件的支持, 相信一定会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出现。

参考文献

[1]杨丽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10.

[2] (苏) 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507.

[3]肖晓莺, 张稳根, 蒙生木.论高职教师科研综合素质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3) :106~107.

[4]蒋琪, 陈丽娟, 金青.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科研素质[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0 (12) :50~51.

教师性别 第8篇

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2~6岁的儿童, 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孩子们的德、智、体、行等多方面的发展。作为幼儿教师更应顺应时代需求, 在德智体能等多方面进行自我塑造。有研究表明幼儿教师胜任特征是一个包括德、智、体、能四维结构的模型, 其中品德胜任特征是幼儿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动力;知识胜任特征是幼儿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健康胜任特征是幼儿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能力胜任特征是幼儿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要素。[3] 幼儿园男教师, 应具有幼儿教师所具有的胜任特征。大力引进合格的幼儿男教师, 这对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才会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4]

一、理论分析

幼儿期是儿童性别角色、人格及其他心理特征发展的关键时期, 是孩子进行模仿学习的最佳年龄阶段。社会学习理论吸收了行为学习理论的许多原理, 强调模仿、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的作用, 其理论预测儿童更注意同性别的行为模式, 幼儿成长需要男教师, 需要性别教育的平衡发展。但是幼儿园引进了男教师是否就能一定促进幼儿性别意识的健康发展呢?本文从幼儿教师的胜任特征出发, 运用社会学习理论分析幼儿园男教师在幼儿性别形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了以寻求促进幼儿园男教师自身素质发展和促进幼儿性别角色意识健康发展的策略。

1.拥有健康胜任力有利于幼儿模仿学习

大多数研究认为, 儿童的性别认同大约开始于1岁半到2岁之间, 儿童往往先依据被观察对象的发型, 特别是头发的长度, 其次是服饰的特点来确认被观察者的性别。幼儿园来了男教师, 幼小的孩子会通过自己独有的性别化标准来判断老师的性别角色, 如男的穿裤子、女的穿裙子等。因此这就要求工作在幼儿园里的男教师不仅具有强健的身体, 还要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不追求奇异打扮, 在衣着特征、个人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男性化。

提升幼儿园男教师的健康胜任力, 不仅在教师本身, 学校也应有意识地培养教师的男性品质。柯尔伯格认知发展理论认为, 幼儿时期性别恒常性的发展较迟, 大约在4~6岁之间, 才开始具备性别恒常性与性别认同。当幼儿园的男教师趋同于女教师的着装、举止时, 孩子们就很难形成正确的性别差异与角色分化。其次, 要求男教师在行为活动方面要充分体现男性角色要求。性别图式提供的信息可使儿童的行为与传统性别角色的要求相一致, 具有引导行为的功能。

美国有研究发现, 如果EC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组织不能给男教师独特的男性地位, 那么这种组织中男性所产生的特定角色行为就会与社会要求的不一致。在社会逐渐意识到男教师可以为孩子的性别角色发展提供有利的影响时, 幼儿园要尊重男教师的选择, 鼓励他们充分表现男性的人格魅力, 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角色规范, 儿童通过观察与模仿有利的角色规范才能逐渐形成清晰的角色认同与分化。

2.日常教学中的品德胜任力, 有利于幼儿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 学习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也会发生。在社会情境中, 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观察而学会的, 这种学习无需对每个细小的反应进行强化。人们希望幼儿园里拥有男教师, 就是希望孩子们通过观察学习获得行为的因果关系, 以预测自己的行为后果并通过对性别角色行为的理解来加强性别意识。而现实生活中, 幼儿园里的男教师刚开始工作时满怀热情, 随着时间推移, 传统的就业观念和男女分工差异冲击着他们的思想。他们不能乱发脾气, 甚至“婆婆妈妈”的外部环境会使他们产生工作倦怠。缺少同性间的交往, 时常使他们感到孤独无助, 他们的理想和抱负在平凡的日子里渐渐淡化, 他们失去了男性力量的冲动与竞争的意识。群体社会学理论认为只有在与自己同性别对象一起时, 竞争意识较强。长此以往, 他们甚至无法定位自己的性别角色, 这种不利的工作心态还会投射到他们的行为举止上。儿童通过观察, 在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还未完全形成之前, 他们性别认同的机制出现了障碍, 人格发展受到了威胁, 就会影响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3.行为教学中知识胜任力有利于幼儿角色意识的替代强化

班杜拉强调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在学习过程中, 不必直接受到外在强化, 只要看到仿效对象的行为受到强化就等于自己也受到强化。这种进行替代性强化的对象就是榜样的作用。在认知发展和图式理论中, 同性别榜样的作用是给儿童提供他自己性别的社会期待的模范, 儿童从所观察榜样的那些行为表现中, 抽象概括出共同特征来建构男性与女性的概念。人们对幼儿园来了男教师如此关注就是潜在地强调了性别分类。这种情况下, 要求男教师在日常活动中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以及性别角色知识, 组织儿童参加符合男性和女性的适宜行为方式和认知发展的活动, 对不符合性别身份的表现给予及时惩罚。

男教师在日常的行为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有思维方式等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和作用与女教师是不同的。因此幼儿园要充分尊重男教师, 女同事更应支持和理解男教师的不同行事风格, 这样不仅有助于男童的性别角色发展, 也有助于女童形成良好的性别意识。男性从事幼儿教育有其优势, 男性的果断、刚毅等优秀品质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在日常教学中, 同伴群体符合性别身份的行为规范受到表扬与强化, 有利于幼儿的性别分化和人格发展。

二、解决策略

2006年4月6~9日, 首届幼儿园男教师工作研讨会在深圳举行, 充分肯定了男教师为幼儿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活力, 促进了儿童良好个性的发展。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从幼儿教师的胜任特征出发对幼儿园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以利于幼儿角色认同与分化, 为形成健康的两性角色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1.健全自身人格, 培养健康胜任力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其中心理健康尤其是人格特征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成败。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会表现出良好的行为特征以及良好的人格特征, 才能对幼儿的学习和人格发展具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在班杜拉看来, 儿童对不良行为的适应同样也是因为学习所致, 这种学习要么是由于直接经验, 要么是由于不良榜样所造成的。儿童性别角色不是通常人们所指的男女性别, 而是依据人的体质、性格、行为表现和能力区分男女的概念, 这就要求男教师们形成符合角色定位的良好人格心理特征。作为男教师进入幼儿教育领域, 不能保持自身的性别优势而被女性同化, 在性与性别不统一时, 其自身的价值也随之失去。这种男教师不健全的性别特征, 对处于性别角色形成关键时期的幼儿来讲是极其不利的。[5] 学校、家长和孩子之所以对男教师求之若渴, 不仅是一个生理学上的男性而已, 而且是一个心理健康、充满男性魅力的教师。性别形象是男性教师开创幼教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条件, 整个社会的期望是通过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为孩子们人格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2.培养敬业精神, 内化品德胜任力

每个工作在幼儿园的老师都应该有强烈的敬业精神, 在这个社会上, 人们对男性从事幼儿教育仍存在一定的偏见, 男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仍不理想, 男教师所得到的与社会对男性所要求的存在很大差距。但男教师应调整自己的心理承受力, 培养追求事业成功的积极动力。没有热情就没有事业, 选择了这份事业, 就应承担起这份责任。幼儿园不只是来了一个大男生, 而且是来了一个可以教书育人的男老师。作为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知识技能, 更应有高尚的品德, 敬业精神是高尚品德的行为体现。教师的品德魅力对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影响是深远的, 只有具有高尚品德的教师才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良好敬业精神的培养, 不仅是教育孩子的一种责任, 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肯定, 更内化了自身的良好师德。

3.加强知识学习, 整合知识胜任力

知识是根本, 幼儿教师更应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辅助知识。幼儿是心理特征快速发展又没定型的时期, 作为从事幼教事业的教师来说, 应加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与学习, 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来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男教师在幼儿园中往往较注重音体美的教学, 而忽略了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了解, 这样的了解是必须的。社会学习理论一再强调观察、模仿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只有知道在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处于什么水平, 什么样的行为能够影响儿童的人格发展, 才能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 将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 以及专业以外的边缘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 增强自身的知识结构性, 使知识胜任力达到整合, 这对幼儿的个性发展是必须和有利的。

4.注重家园互动, 提高能力胜任力

在所有的文化中, 家庭都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 父母是儿童获得性别角色观念的第一途径, 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儿童从一出生就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 他们性别角色的获得不可避免地受到父母的态度、亲密程度和教育方式的影响。父亲在独立性、自信心、社交能力等方面对子女有重大的影响, 特别是在对男孩的行为与对女孩的行为上有很大差异。在塑造儿童的性别行为, 完成性别社会化方面父亲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儿童通过观察、复制家庭中, 学校里以及电视上人的行为来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心理分析学者认为, 性别身份同个性的其他部分一样, 也源于人们早期的经历, 只是他们埋藏得如此之深, 以致于人们意识不到。孩子的发展是一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孩子良好性别角色的形成, 不仅与男教师还与女教师、父母、学校以及整个社会有相互作用。社会对幼儿教师的期望已由单一角色向多重角色转变, 既是老师, 又是父母, 还是伙伴, 这种由传统单一角色向多元化的转变是对幼儿教师多元化能力的考验, 这种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上官子木.当代儿童早期性别角色社会化[J].青年研究, 2000 (7) :44-48.

[2]李玉秋.论我国学前教育需求男教师的迫切性[J].台州学院学报, 2004 (2) :75-78.

[3]秦旭芳, 高丙成.幼儿教师胜任特征结构探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105-107.

[4]刘霞, 我国幼儿教师的人口学特征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 2007 (1) :32-35.

教师性别 第9篇

( 一) 河南省Y县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变迁的特征

教师性别结构变化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是不同性别教师数量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表象上的变化; 另一方面是不同性别教师数量比例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结构上的变化。 对于教师性别结构的研究既要研究不同性别教师数量的变化, 同时也要研究不同性别教师比例的变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Y县教师性别结构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

1950 ~ 2010年十年一个阶段, Y县小学男女教师数量及所占比重分别为男: 496 ( 84. 93) 、1423 ( 71. 29% ) 、576 ( 64. 94% ) 、 3157 ( 67% ) 、 3190 ( 61% ) 、 2578 ( 44. 99% ) 、 1946 ( 32% ) ; 女: 88 ( 15. 07% ) 、 573 ( 28. 71% ) 、 311 ( 35. 06% ) 、 155 ( 33% ) 、2040 ( 39% ) 、3152 ( 55. 01% ) 、4136 ( 68% ) 。

1. 从以上可以看出, 建国以来Y县小学男性教师共有三个时期为减少阶段, 分别为60、90及2000年以来, 而女性教师只在60年代有减少, 其余时期均为增加。在60年代男女教师数量均呈现减少的情况下, 女性教师减幅率为45. 72% , 男性教师减幅率为59. 52% ; 小学男性教师减幅高于女性教师减幅。而在小学教师数量增长阶段, 小学女性教师增幅率在50、70、80年代分别为: 551. 14% 、400% 、31. 19% ; 男性教师为: 186. 9% 、448. 09% 、1. 05% ; Y县小学女教师整体增幅率大于男性教师。

2. 小学男教师的数量长期大于女教师, 差距最大的50年代, 男性教师数约为女性教师的5. 64倍。不同阶段不同性别教师增长情况有所不同。Y县小学男性教师新世纪以前 ( 除文革时期外) , 一直呈现增长状态; 女性教师从建国至今 ( 除文革时期外) 一直呈现增长状态。21世纪以来小学女性教师的数量开始超过男性教师。

二、河南省Y县教师性别结构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教师队伍由不同层次、不同性别的教师构成, 作为社会人的教师, 其组成的教师队伍性别结构的变化同样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社会众因素中选取Y县 “教育财政投入、教师工资、入学率变化”三个与教师队伍性别结构变化相关的因素, 通过相关性检验来推断影响教师性别结构最关键的因素。

( 一) 影响因素年代变化

教育财政投入; 1950 ~ 2010十年一阶段, Y县教育财政投入分别为: 8. 06、58. 87、104. 7、312. 49、1204、8730、45670 ( 单位: 万元)

教师工资; 1950 ~ 2010十年一阶段, Y县小学教师工资分别为: 10、38、54、105. 5、256、622、1690 ( 单位: 元)

入学率变化; 1950 ~ 2010十年一阶段, Y县小学入学率分别为: 61. 03% 、 73. 3% 、 69. 5% 、 86. 76% 、 93. 56% 、 95. 56% 、98. 3% 。

( 二) 相关性检验

分别将建国以来, Y县小学男女教师人数的变化与 “Y县教育财政投入”、“Y县教师工资水平”、 “Y县小学入学率”进行Pear- son相关性检验, 检验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1. Y县小学男教师人数的变化与 “Y县教师工资水平” 相关系数r = 0. 741, 显著性P = 0. 028 < 0. 05, 差异显著; 二者之间相关性较高, 可以推断, 当 “Y县教师工资水平”提高的情况下, Y县小学男性教师的人数也会增加。

2. Y县小学男教师人数的变化与 “Y县小学入学率” 相关系数r = 0. 819, 显著性P = 0. 012 < 0. 05, 差异显著; 二者之间相关性较高, 可以推断, 当 “Y县小学入学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Y县小学男性教师的人数也会增加。

3. Y县小学女教师人数的变化与 “Y县教育财政投入比例” 相关系数r = 0. 840, 显著性P = 0. 009 < 0. 01, 差异显著; 二者高度相关, 可以推断, 当 “Y县教育财政投入比例” 提高的情况下, Y县小学女性教师的人数也会增加。

4. Y县小学女教师人数的变化与 “Y县小学入学率” 相关系数r = 0. 926, 显著性P = 0. 001 < 0. 01, 差异显著; 二者高度相关, 可以推断, 当 “Y县小学入学率”提高的情况下, Y县小学女性教师的人数也会增加。

三、教师性别结构随时代变化的原因

( 一) 政治决策的影响

时代变迁中, 教师性别比例的变化趋势与当时社会发展状况有着一定的联系。50 ~ 60年代处于建国初期, 国家政权还不稳定, 各行各业处于 “百废待兴, 百业待举”的状况, 全国人民都鼓足干劲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另一方面国家着手对旧教育进行接管和改造, 加之1958年全国开始 “教育大跃进”, 教育一度盲目发展, 教师数量猛增。60年代前期, 教育领域进行调整和整顿, 精简教师队伍。 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 文革开始, 教育领域受到破坏, 教师队伍不稳定, 变动较大。改革开放后, 国家进入较为稳定的发展状态, 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教师队伍不断扩大, 同时男女教师性别比不断缩小。90年代后, 小学教师队伍中女教师人数开始超过男教师。

从相关性分析表中可知, Y县小学男教师人数的变化与代表政治方面因素的 “教育财政投入比例”相关性小于Y县小学女教师人数变化与 “教育财政投入比例”。“教育财政投入比例”越大代表政府对教育重视程度越高, 按照历史发展规律, 国家只有在政治、经济稳定的情况下才比较重视教育。这个结果可以推测, 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更注重工作的稳定性, 因为只有稳定的社会背景下才能保证教师职业的稳定。这一研究结果与改革开放以来Y县小学女性教师人数不断增加且在教师队伍中的比重不断扩大的现实情况相符。

( 二)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国初期, 国家经济比较落后, 人民主要处于解决温饱的状态, 普通家庭成员主要从事劳动生产, 家庭资产的原始积累比较薄弱, 许多家庭不愿意承担受教育费用。一方面受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 接受教育的主要是男性, 因此最终进入教育领域的也以男性为主。当时Y县小学教师工资水平小学教师月薪50—60公斤小麦 ( 均55公斤) , 能够解决普通家庭基本口粮, 在当时物资及其匮乏的年代, 小学教师职业对男性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 人民物质精神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国家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人民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 与此同时女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小, 开始追求与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权及就业待遇。

从相关性分析表中可以看出, Y县男性小学教师人数的变化与代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 “Y县教师工资水平”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r = 0. 741; 而Y县女性小学教师人数的变化与 “Y县教师工资水平”相关系数仅为r = 0. 067, 基本上二者之间是不相关的。从这个结果中, 可以推测, 教师的工资水平对男性教师的影响大于对女性教师的影响。这与男性承担家庭主要经济责任的现实状况是不可分割的。与此相比女性更注重工作的稳定性以及家庭效益。

( 三) 文化发展及社会观念的改变

建国初期, 受传统观念 “女子读书无用论”观念的影响, 特别是经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农村人口比重较大的县城地区, 默认男性受教育机会、教育层次高于女性的观点。女子在受教育人数中的比重较小, 大多数女性选择务农或生产劳动, 很难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因此在建国初期, 女教师的比重远远低于男教师。20世纪70、 80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和女性文化意识的觉醒,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要求受教育的机会, 特别是90年代以来, 女性在接受教育层次上也越来越要求与男性平等。 “重男轻女”的观念逐渐淡化, 而对于小学教师, 其职业特点更符合女性社会角色分工。

相关性分析表中, Y县小学男教师人数的变化与 “Y县小学入学率”相关系数r = 0. 819; Y县小学女教师人数的变化与 “Y县小学入学率”相关系数r = 0. 926; 可以看出无论是男教师还是女教师, 其人数的变化都与能反映社会文化发展程度的 “入学率”呈高度相关, 且女教师的相关性高于男教师。可以推测, 社会文化发展水平越高, 教师的需求量越大, 直到未来教师数量达到一个饱和状态时这种规律才会被打破, 饱和状态的教师队伍会由量的增加变为质的提高与社会文化水平呈正相关。社会文化程度的提高, 更多的女性受到良好教育, 因此进入教育领域成为女性教师的人数越多, 且其增长速度高于男性。

参考文献

[1]《Y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Y县教育志[C].内部资料, 2014.

[2]《Y县财政志》编纂委员会.Y县财政志[C].内部资料, 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Z].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 Html

教师性别 第10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 性别意识 性别教育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098-02

女大学生性别教育是在承认男女两性差异的前提下的性别公平教育,即没有性别偏见与歧视、没有传统性别定型、符合男女身心发展的性别意识教育和教学模式。开展性别教育对于高校女大学生性别观念及性别意识水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进一步影响其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自我建设的进程。

一、女大学生性别意识现状

进入高校学习的大部分女生,直接接触校园以外的社会的机会较少,性别观念主要源自家庭、学校、网络以及同龄人的思想和行为,形成的性别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部分女大学生自身性别观念受传统性别观念影响严重,法律意识较为单薄,过度夸大对他人的依附,较为认可“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观念,导致自身感情信念与顺应他人之间产生冲突时,选择降低自身实现自我的欲望和足够进行社会参与的自由。表现为拒绝成长、厌学、就业准备不足等现象。

其次,部分女大学生对自身性别所具有的特点、劣势认识不够全面,给予自身过高的社会期待,在过高的期待与实际的能力产生矛盾时,导致自身获取成功的方式受到局限,表现为意志消沉、自我放纵、自怨自艾等。

最后,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对自己性别不满意的比率接近男大学生的3倍,存在诸多性别方面的困惑和矛盾。但是面对出现的问题,她们得到的支持、引导和帮助却远远不足,导致她们性别意识不强,表现为性别认同障碍、同性恋倾向、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等。

二、女大学生性别意识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来自官方渠道的性别教育缺失

1.高校性别教育缺失。部分高校教育一线工作者和管理者认为无需对学生进行特殊的性别意识教育,无需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意识不强。先进的性别文化没有充分渗透到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调查显示,86.5%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性别教育课程,对应地有80.8%的学生指出自己所在学校并无此类课程。即使是在女大学生集中的师范类院校,开设的专门课程也寥寥无几,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专业设置、就业指导等环节,女生性别意识教育未得到充分体现。

2.部分学校、家长、老师仍存在性别歧视和偏见,并在行动上表现出来。在部分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较为严重,男孩子总是被期待有更高的成就,女孩子则从小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务;部分单亲家庭或者留守家庭成长的女大学生,可能经历父爱的缺失、家庭成员的忽视,而部分家庭对于女孩的过分庇护,都可能造成女生的性别意识出现偏差,缺乏安全感等。另外,学校中,学生干部选拔仍存在重男轻女的倾向,同时,很多老师对于女大学生受到的诸如就业、权利等不公平待遇视为正常。

3.部分家长、老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掌握科学、适当的两性教育方式,对涉及“性”的问题采取封闭、避讳、模糊的态度。人的性需要,不仅仅包括生理性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性需要。避讳、模糊的处理方法,不仅影响女大学生 “性”道德感、责任感的发展,甚至可能激发对于“性”的幻想和冲动。

(二)异性之间的性别交往受限

大学阶段是性别角色的选择和准备期,更是性别教育的关键期。大学生性意识发展迅速,异性交往意愿强烈,但性角色观念和性角色行为亟待完善。在大学生异性之间的交往,暴露出很多问题,诸如约会暴力问题、性别歧视问题、婚前性行为问题、未婚先孕问题、性骚扰问题等。调查显示,男大学生对于性别的观念的改变滞后于女大学生,而来自异性同伴的关于两性的信息,也会影响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她们的行动。尤其是在一些女生数量占绝大多数的师范类院校,女大学生与异性交往的机会和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

(三)现代化媒体影响日趋严重

现代化信息社会中,网络、电视、书刊等媒体对于当代女大学生性别观念的形成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但是出于商业利益等方面的原因,部分媒体对于性别观念的导向存在严重偏差,网络色情、暴力等现象仍然屡禁不止。现代化媒体对于错位的性别观念、性别文化的传播,严重影响女大学生性别意识的发展和先进性别观念的形成。

综上所述,来自学校、家庭的性别教育缺失,异性之间的交往受限,现代化媒体导向偏差,导致女大学生在自身价值定位上产生迷惘,对自身和两性的认识不够全面、立体,自我教育、说服、开发的能力不足。

三、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策略

首先,目标上,女大学生性别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为指导,树立与时俱进、男女平等的女性教育理念,体现科学发展观和男女和谐发展的思想。在职前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将有关社会性别意识的知识和经验内化,培养女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提升性别意识,促进女大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方式上,运用多学科知识,采取多种教育途径,拓展女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使其学会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促进其性别平等意识的觉醒,改变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提高自信心和自主意识。一是通过书目学习、讨论沙龙等方法,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强化教育管理者的社会性别理念,明确教育者、管理者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摆脱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认清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二是在课堂上,营造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氛围,让那些被忽视、刻板化的女大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同时,有针对性地根据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采取讨论、案例分析、辩论、小组活动等方法引导女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性别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女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德。三是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女大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在活动和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女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同时,重视对两性交往的引导,提倡互相尊重、平等和谐的交往方式。四是在校园文化中,注入更多“四爱”主题的元素,尝试“榜样教育”,树立学校优秀女教师、优秀女学生的先进典型,倡导女大学生个性与自由发展。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可以将性别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师德教育中,提升女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道德感。

最后,内容上,以女大学生性别认知的内化、性别角色的调试、性别权利的保护为主线。一是性别认知的内化和认同感。了解两性生理、心理上的差异。了解自身价值,掌握实现自身价值的渠道和方法。对自身的性别认同,懂得美化、塑造自身形象,掌握自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调试方法。二是性别角色的认同和调试能力。了解女性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性别角色及其特点,认同自身社会劳动、家务劳动的价值,提升女性内在的文化底蕴。三是性别权利保护意识。了解女性享有的法定权利,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的权益。

总之,推进女大学生性别教育,在目标、形式、内容上以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理念为支撑,倡导实现男女性别差异下的公平教育,对于女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霍树婷,张贺,李海平.高师院校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探析[J].湘潮(下半月),2011(12)

[2]郑新蓉,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董晓璐.大学生性别教育的缺失及对策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

[4]闫玉.对师范院校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几点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作者简介】赵一璇(1988— ),女,黑龙江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德育、学前教育管理。

“性别与性别决定”教学札记 第11篇

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 有着一种神秘感,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 以及科学地理解、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同时又是对“性状的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中遗传图解的巩固。因此, “性别和性别决定”一节内容对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 力求在观察、分析、尝试、交流过程中,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性别觉醒的关键时期, 帮助学生悦纳自己的性别, 树立符合社会常规的性别角色意识。

在学习指导上, 笔者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会学, 在于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笔者注重了设计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通过做游戏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渴求知识、探索真理, 诱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 使他们在知识掌握过程中能获得一种满足、一种快乐。在教学中, 笔者重视知识建构方法的指导, 采用对比、游戏等活动方式, 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并通过参与游戏加深性别决定原理的理解。

“性别和性别决定”一节教学从探讨男性和女性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的异同开始, 导入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我国内地人口普查资料, 对男女平衡问题产生兴趣, 通过揭示传宗接代过程中性染色体传递的特征, 理解人类性别决定的方式。因此, 教学中, “人的性别差异由性染色体决定”“生男生女的原理及机会均等的概念”“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性别和性别决定”教学方法

1. 悬念法

由于上这节课时, 笔者正怀胎六月, 便用现身说法开始了这节课, 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宝宝是男还是女。对于男女性别这一话题, 每个人都非常想知道答案。所以, 笔者的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们非常大的兴趣, 大家都争相抢着回答。这一提问正是笔者我为这节课设计的悬念:性别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诱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自由发言, 对学生实施“头脑风暴”, 每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但是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 而且不能对他人的发言做出评价。在众多的思路中找出可能的性别决定机制。由此, 同学们对本课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 观察思考法

在讲解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时, 笔者先展示经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让学生们观察后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然后让大家查阅课本第108页内容, 并归纳思考“什么是性染色体、什么是常染色体”两个内容。在找出这两个答案后, 再展示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图片, 并思考图中哪条是Y染色体, 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解决了这些问题后, 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就性染色体来说, 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子细胞中, 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 男性有几种精子, 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生男生女决定于什么, 每胎是男孩或女孩的概率是多少。这样循序渐进的思考提问, 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 游戏法

“每胎是男孩或女孩的概率是多少”是一个抽象的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讲, 只是告诉他们理论上的结果会比较难掌握, 所以笔者设计了一个利用纸片模拟家庭生男生女的游戏。粉色纸片代表卵子细胞, 绿色纸片代表精子细胞。其中, 有“X”“Y”两种精子类型。四位同学为一组, 其中一位同学持两张粉色纸片, 另一位同学持两张绿色纸片。在不看纸片的情况下, 随意抽取一张粉色纸片和一张绿色纸片结合, 另两位同学负责记录次数和结果, 在两分钟的时间内尽量多地重复这个过程。这个游戏使课堂气氛达到顶点。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 并争相报告自己小组的结果, 最后通过分析数据, 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通过这个游戏, 学生总结出了两个结论: (1) 每胎是男孩或女孩的几率约为50%; (2) 决定生男生女取决于持绿色纸片的同学。这个游戏, 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让学生在游戏当中掌握了知识, 初步形成观察、交流、合作、表达、思维等能力。

4. 讨论法

在“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这一情感目标教学时, 笔者采用了讨论教学法, 让同学们分析现在常见的一些由男女性别引起的社会问题。例如, 家庭中母亲因生了女孩而受到歧视, 是因为有人认为生男还是生女的责任在女性。笔者让学生们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们很容易地就回答出来:生男生女决定于男性, 因为只有男性才有Y染色体。为了不让同学们养成偏激的想法, 笔者又告诉同学们, 因为这种机遇也不是男方自己能做主的, 所以, 生男生女的责任也不能完全怪男方。

又如, 通过展示我国历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 引出性别比失调这一问题。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海南省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35.64∶100, 居全国最高水平。广东性别比全国第二高, 为130.30∶100, 属严重偏高。我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不断攀升, 人口专家预测:我国2020年将有3000万光棍汉。为了让学生清楚我国大陆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严峻形势, 笔者马上让同学们讨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以保证性比的平衡?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进一步让同学们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很多同学不约而同地说, 要实行计划生育;有的同学说, 不要男孩只要女孩。笔者提示同学们要注意身边与这一问题相关的社会举措。有同学马上说, 在电视上宣传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观点。有的同学说:不准照B超。笔者鼓励同学们说出自己的观点,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可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树立新时代的男女平等观和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生育观;还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B超管理、终止妊娠药物管理、终止妊娠手术管理、严格, 出生婴儿死亡报告等制度, 杜绝胎儿性别鉴定事件的发生, 取缔违法诊所, 规范社会医疗服务体系。

中华武术,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的内容很丰富, 形式也很多样, 它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品质意志、娱乐观赏、交流技艺、增进友谊的功能, 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活动是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的工程。运动实践的经验证明,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要达到较好的效果, 必须充分地发展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所必需的体能、技能和心理品质。而要获得这些能力和品质, 是建立在多年的有科学计划的武术训练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的。因此, 注意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具有战略意义。

一训练中的承受力问题

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 训练负荷的增加要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有关专家研究表明:一次极限负荷后, 一般要经过48小时以后, 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训练调剂要遵循这些基本参数, 并结合运动员求个体实际, 实事求是地安排。对于参差不齐的训练水平, 应力图在一定时间内逐渐运用不同的训练手段争取较快地趋于相对一致。运动负荷要有节奏, 具体到每一次训练课, 也应有小、中、大等不同的节奏, 这样才能使少年儿童能较长时间地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和体能, 有利于提高技能和素质。

二训练中难易程度的问题

根据中学《体育与健康》水平四的教学内容, 武术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对基本技术运用方法的掌握, 这是因为武术的基本技术很重要, 如果学生能正确做好各种武术基本动作技术, 了解其在攻防中的运用方法, 他们就可以进行以武术为内容的课外锻炼和与武术有关的游戏活动了, 从而产生对武术的兴趣和进一步提高武术水平的愿望。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阶段, 难度不宜太高, 要先把基础夯实, 避免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

三训练中兴趣爱好的培养

众所周知, 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武术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由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巧妙结合而构成不同表现形式的动作套路组合, 更主要的是它的攻防技击性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和谐美, 加之电影、电视中的武术技击镜头、武打影星的英雄形象对少年儿童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 经常体验到当英雄的乐趣, 要在“玩法”上进行创新, 多结合武术的美学特点和技击本质巧妙地安排练习内容和方法。总之一句话:要让孩子从一开始就产生出对武术的浓厚兴趣。

四心理训练在少儿武术教学中的运用

传统的武术教学与训练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 已自觉不自

5. 竞赛法

巩固阶段, 让学生相互提问完成。这既可以巩固知识,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尤其是学生在相互提问中会自觉暴露错误概念, 有助于教师查漏补缺。为了同学们能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知识, 笔者设计了六个选择题和一个简答题, 都是历年的会考题或者竞赛题, 有易有难。在练习过程中, 笔者采用比赛的形式, 同学们举手积极, 声音洪亮, 争相抢答, 气氛活跃。回答正确的同学, 笔者让大家给予热烈的掌声;回答错误的同学, 笔者觉地采用了许多心理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由于传统固有观念的束缚, 一直未得到整理、深化和提高。

心理训练是现代科学化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已被理论界和训练界所公认。所谓心理训练, 就是有意识地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调节, 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 以期达到培养最佳的心理状态, 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心理训练的具体任务包括三个大的方面:第一, 培养本专项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第二, 克服和排除各种不利于训练和比赛的心理障碍, 创造和形成训练、比赛的适宜的心理状态;第三, 加速疲劳恢复和运动技能的形成、发展。

因此, 在少儿武术的教学与训练当中, 大量、大胆地运用各种心理训练方法已经成为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的一项迫

五注意加强思想教育, 以表扬、鼓励为主

少年儿童的武术教学与训练的过程就是一种教育的过程。在日常的教学与训练当中一定要切实地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和启发, 让他们意识到武术基本技术训练的重要性。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训练中要以表扬鼓励为主, 发现优点、亮点及时给予认可、鼓励、表扬。提高他们的兴趣、自信心, 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武术教学与训练的积极性。在实际的教学与训练中, 以多组织比赛的形式以赛带练, 切实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与训练的效果。反之, 如果广大的教练员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一直保持严肃的表情并且不能在适宜的时候给予鼓励、表扬, 则教学和训练的效果会大大下降, 少儿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

六孩子的人身安全问题

少年儿童的身体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其骨骼及软组织发育还不完全, 在进行武术教学与训练时大脑神经极易兴奋和抑制, 容易做出危险的动作, 造成受伤情况的发生, 其骨骼和软组织也极易发生受损伤的情况, 这样既影响了身体的发育又影响了武术教学与训练的进行。所以, 安全问题也是武术教学与训练中的首要问题, 一定要引起广大教练员的关注。在少年儿童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当着重于对基本技术的传授, 以及在传授技术当中巧妙地将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力求使少年儿童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少年儿童是中华民族的未来, 也是中华武术今后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希望。中华武术的发扬光大离不开他们的努力。所以, 在进行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 要不断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 培养他们养成高尚的武德及武艺, 为今后中华武术的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李锦雯]

鼓励另外的学生帮他分析错误的原因, 并且鼓励他下次回答得更好。这七个练习题, 正确率都在95%以上。

三结束语

假如教师没有工作热情, 那么不管采用什么方法, 所有的工作都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所以, 我用自己最大的激情感染学生, 使本节课在热烈、欢快的课堂氛围中顺利进行, 也让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获得一种满足、一种快乐。

[责任编辑:李锦雯]

摘要:“性别和性别决定”是生物课中遗传与变异知识中重要的内容。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知识, 笔者采用了悬念法、观察思考法、游戏法、讨论法和竞赛法等教学方法, 以达到教学目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教师性别】相关文章:

传统性别05-13

性别歧视现象05-17

人口性别结构05-24

性别文化观念05-25

社会性别审计论文05-25

无性别论文题目04-02

鉴别胎儿性别范文06-01

鉴定胎儿性别范文06-01

胎儿性别鉴定范文06-07

自测胎儿性别范文06-11

上一篇:发酵工程下一篇:I2C串行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