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的语言魅力

2024-05-09

幼儿园教师的语言魅力(精选12篇)

幼儿园教师的语言魅力 第1篇

一、教师要用语准确

幼儿的思维和理解能力处于刚刚发育的阶段,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幼儿的特点,所以,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要确保自己用语的准确性,一方面防止幼儿理解不到位,不明白教师要表达的意思;另一方面,教师的用语不标准会导致幼儿在模仿过程中出现用语不准确的现象,所以,教师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用语准确,标准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逐步提高幼儿的交流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所以,幼儿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幼儿的语言教学问题要有端正的态度,让幼儿在学习和模仿的过程中可以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的准确用语能够帮助幼儿在使用词语和句子的时候有明确的目标,从而使幼儿的交流思路更加清晰,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各种问题和交流的障碍,同时,幼儿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声调和语气,让幼儿明白不同的语气各自代表什么样的意思,丰富幼儿的语言思维,提高幼儿的反应速度,让幼儿快速地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

二、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流畅

语言最好的表达形式就是简洁、流畅,切忌拖泥带水、不分主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表达形式,在与幼儿交谈的过程中,应该保证表达的简洁性和流畅性,幼儿本身的理解能力不强,思维发展也不完善,对于教师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和理解,所以,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加快速明了地理解教师表达的意思,教师应该使用最简洁的用语,最流畅的句子。降低幼儿的理解难度,让幼儿更好地关注语言表达的意思,而不是理解教师使用的句子结构。简洁、流畅的语言表达是一种良好的语言习惯,教师在保证自己用语简洁明了的同时,也要对幼儿的表达方式负责,让幼儿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这样,幼儿在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中就能够抓住交谈的重点,而且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教师让幼儿从小养成好的语言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发展非常重要,而且对他们以后学习语文也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更加顺利。

三、教师的语言要具有童趣

幼儿教师与普通教师的不同之处就是需要用幼儿的思维看待教学问题,优秀的幼儿教师不是让幼儿变得迅速成熟,而是让幼儿保持本身的童真,所以,幼儿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在讲话的时候要增加自身语言的趣味性,按照幼儿的思考方式让自己的表达形式更具有童趣,这样,教师和幼儿在交流的过程中才不会出现沟通的障碍,教师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幼儿也会非常乐意与教师交流,经过不断的坚持,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会更上一层台阶,所以,教师的表达方式具有童趣非常重要,在拉近孩子与教师距离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样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够更加顺利。

四、采用丰富的语言形式

语言的多样性能够开阔幼儿的视野,帮助幼儿丰富自身的见识,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语言形式,发散幼儿的语言思维,让幼儿接触更加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这样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才可以适应多种语言方式的转换,也可以增强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在幼儿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采用的教学方式要尽可能多样化,让幼儿受到更好的学前教育。

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对发展幼儿语言有很大影响,所以,幼儿教师一定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注重自身的语言修养,在幼儿面前将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让幼儿在接受语言教育的过程中提升语言水平,达到幼儿教学的教育要求,为下一阶段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语言学习对于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幼儿教师是除了父母之外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学习语言一般是通过模仿身边的人开始的,所以,幼儿老师应该注意提升自身的语言魅力,帮助幼儿建立对语言学习的正确认识,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与幼儿交流的方式和用语,让幼儿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

关键词:幼儿老师,语言教学,语言表达,幼儿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金凤.浅析幼儿园老师的语言魅力对发展幼儿语言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3(1).

[2]李萍.浅谈教师语言态度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J].都市家教月刊,2014(5).

浅谈幼儿园教师的语言魅力 第2篇

——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策略

孙 苗 苗

摘要:在幼儿园这个相对特殊的环境里,幼儿教师的语言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就在于,它是架起与幼儿相互沟通的桥梁,也是幼儿进入知识海洋的一把钥匙。它能够在活动过程中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由于幼儿时期不识字或识字不多,教师的语言更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是教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和自己多年的实践形成的,在幼儿园各种教育活动中能够运用自如,并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语言行为方式。幼儿教师语言技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活动、学习、情绪、情感的发展,关系到幼儿与教师的关系等。具体说,幼儿教师应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积极地指导与建议、愉快的表达和适时地鼓励等语言策略。那幼儿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语言策略呢?

首先,教师要时时刻刻用普通话教幼儿说话。因为在孩子眼里,你就是他的榜样,你的一言一语,他都会牢记心中,俗话说:学好三年,学坏三天。这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我在带中班时,有一个小朋友,由于家庭原因,在读了半个学期后转学了,那时他的普通话非常好,可一个月后,我在菜场碰到他,他的普通话里没有了卷舌音,说话的口气还怪怪的。我问他妈妈:“孩子的普通话怎么这样了?”“我离婚后,实在没时间照顾他,就放在私人托儿所,那个老师也是这个样的!”他妈妈无奈的说。唉,父母离婚,最苦的还是孩子,千万别耽误了孩子,毕竟孩子是最无辜的!

第二,教师的语言必须做到口齿清晰、鲜明、准确。教师的语言,应当如同珠落玉盘,清晰悦耳,一字一词不能含糊不清。语言的表意达情,首先要让幼儿

听懂、听清教师在说什么,只有听得清楚,才能逐渐理解。教师的语言发音必须准确,力求做到字正腔圆。众所周知,幼儿语言的获得多由模仿而来,在家庭,幼儿主要模仿家长;在幼儿园,幼儿的模仿对象主要是教师,因而,只有听清楚教师每一个词汇的发音,幼儿才能准确地模仿,幼儿的语言也才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三,教师的语言应当形象生动、富有感情。幼儿教师的语言应注重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情。古人有句话叫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使乎言。”就是说要避免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呆板无力的语言。幼儿园教育教学与学校教育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当更加生动、有趣、形象、活泼。如果教师像老和尚念经似地说话,只能使幼儿昏昏欲睡;如果象播音员一样地说话则只能让幼儿感到生涩,毫无情趣。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活泼的语言,特别是加上教师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和模仿,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第四,教师的语言要用词准确,切忌词不达意。幼儿教师的语言不能单纯追求词汇丰富、语言生动形象,避免以词害意。教师的语言,关键不在多而在于精,口若悬河和侃侃而谈都不应是教师所追求。另外,教师的用语必须规范化,用词要求准确、符合科学性。学龄前儿童正是积累词汇的最佳时期,此时的幼儿表现出对词汇极大的兴趣,他们关注新词,愿意利用一切机会使用新词,因此,幼儿教师使用词汇的水平直接地影响幼儿对词汇和积累和使用。

第五,教师语言应具有层次比较丰富的多适应性。所谓多适应性,就是适应各种不同的幼儿。因为即使是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由于其个性不同、家庭生活背景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幼儿在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等方面的可接受性也不同。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应当必须选定在幼儿现有语言接受能力的起点上,并能够促进幼儿语言的提高和语言思维发展这个范围之内。这当中就蕴含了教师在语言上要“因人而语”,对不同的幼儿所使用的语言应当是不同的,主要指幼儿个体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比如说对性格不同的幼儿,语言的使用就不同,具体来说,对性格较为敏感、容易紧张、心理随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语言应更多地采用亲切的语调、关怀的语气对他们说话,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对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的语言在语速上应当适当地慢一些,显得更有耐心;对性格较急的孩子说话时,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沉稳,语速适中,使幼儿焦躁的情绪得以缓和等等。总之,教师的语言绝对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对不同的幼儿必须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如此才能使教师的语言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为了能让我们更好的教育好幼儿,服务好家长,也为了我们幼儿教师的语言能更加的完美,更加的有进步,我认为我们幼儿教师还要做好以下要求:

一、是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语言修养注重的是个体运用语言的熟练度、准确度和流畅度,及在各种语言环境中的言语行为。教师的语言修养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日积月累逐渐地形成,因而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必须加强思想修养。古人说:“言为心声”,没有心灵的丰满,就没有语言的丰满;没有心灵的高尚,就不会有高尚的语言。教师只有有高尚的师德,其语言才可能健康、文明、丰富、美好。其次,教师必须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它包括语音的训练,即练好普通话;包括仪态的训练,即举止稳重、态度大方、讲究仪容、从容镇定;包括必要的朗读训练、胆量训练和讲话训练等等。

二、是教师要掌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掌握语言技能、运用语言策略的前提。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幼儿思维、理解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幼儿不能理解教师的“反话”,当教师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幼儿说话时,他们听不出老师的正话反说。有一个初入园的小班幼儿,在回答老师的“妈妈是男的还是女的?”的问题时说:“是男的。”老师非常生气,于是说:“你妈就是男的。”幼儿马上点头跟着说:“是男的。”这样的语言只能造成幼儿的思维更加混乱,不会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只会给孩子带来困惑。幼儿对语言的理解也只能按表面的意思去理解,很难理解喻意或语言的深层含义,年龄越小,这种特点表现得越明显。教师只有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特别是把握幼儿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有效地在不同场合、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中,有效地运用语言对幼儿进行指导和教育。切记:幼儿教师不要对幼儿说反话。

三、是教师要会察言观色。别看孩子小,他们的心思可多着呢。如果你不会观察,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那是一个汇报演出的舞蹈排练,我班要选出16个幼儿参加,当我问婷婷是否想参加,她说:“我——我——不要。”由于

人数够,我就没叫她,可几天后,她妈妈说她不高兴来幼儿园了,因为老师没叫她跳舞。天呐,真是冤枉呀!后来,经过好说歹说,答应下次六一节一定叫她才算了事。是呀,孩子也有言不由衷的时候,也有耍心眼的时候,这时就要求教师更要懂得孩子的内心思想了!

浅谈幼儿教师语言的魅力 第3篇

【关键词】语言 语言魅力 幼儿教育 注意力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项基本技能,同时语言也是幼儿教师与幼儿们交流、联络感情的必备工具。在幼儿园里,幼儿教师的语言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教师而言,什么样的语言才能成为高效的沟通渠道呢?首先,幼儿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同时还要带有趣味性,最重要的是要能引起语言系统尚未完善的幼儿的愉悦感,从而喜欢与教师交流。幼儿基本上不认识字,他们所受的教育和获得的所有知识,都是来自于成人之间,以及成人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中。因此,这要求幼儿教师的语言必须有一定的技巧和魅力。

我原本是一名小学教师,后来转岗,有幸成为一名幼儿教师。目前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四年多了,在这四年时间里,我不仅学会了很多幼教知识,还掌握了一些富有亲和力的幼教语言技巧,并用于我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说实在的,刚来幼儿园时,确实有很多不适应。就拿语言来说吧,一些对于小学生常用的语言,对幼儿就很不适合。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弱,所以刚开始经常会让我手足无措。于是,我开始经常和专业幼儿教师交流,学习总结她们的经验。再加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慢慢摸索,几年下来,我积累了一些适合幼儿教育的语言。在此,我浅谈一下这些具有魅力的语言。

一、师生对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上课了,老师开展好教学的前提是要把小朋友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这时我会用这样的语言:“小手放下!”幼儿们会接:“小脚摆齐!”这样不但集中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端正了孩子们的坐姿。我觉得这样的语言远比“上课了,小朋友坐好了……”要高效高能很多。

在授课过程中,我在黑板上讲知识的时候,我会提醒孩子:“小眼睛!”幼儿们会接:“看黑板!”这样,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黑板上了。在以往的小学教学中,我可能会用:“同学们注意了,看黑板”等比较生硬的语言。相比之下,用在幼儿教育上,这些富有亲和力和生动的语言更能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实现师生对接。

此外,在教学一些手工制作相关内容时,我会说:“小眼睛!”幼儿会接:“看老师!”同样用这些巧妙的语言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再比如,有些孩子在课堂上乱说话。我就会说:“小嘴巴!”孩子们会接:“闭严严!”这样乱讲话的孩子就会马上闭上小嘴,可爱的小眼睛就会很自然地回到老师身上。

二、形象比喻,维持排队秩序

站队,维持秩序也是我刚开始教学中,遇到的一件难事。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同样研究了一种能快速吸引孩子的妙招。每次排队,我都会用拍手的方式示意孩子们,并告诉孩子,我们的“小火车”要出发了,赶快“上车”吧!我们来当“小司机”,看哪个“小司机”开的最棒?哪个“小司机”会脱轨甚至翻车?随之,他们的小手像握着方向盘似的很自然地摆动着,同时,小嘴还不停的发出呜——呜——呜的声音。孩子们专注于“开火车”避免了乱插队、随便说话的现象,排队秩序自然就好了。这种形象的比喻,能够深入孩子们的心灵,并且也很容易把他们带到你的世界,同时也无意识的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三、善用反语,纠正错误

幼儿年龄都比较小,大部分孩子都愿意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但是,也经常会有个别孩子,像一匹小野马,控制不住自己,一时心血来潮,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班柴德凯就是这样一个调皮而可爱的孩子,脑袋里想法很多。例如,排队走路时,走着走着他就会离开队伍乱跑一通。这时我就会用反语说:“你们看,柴德凯都会排队走路了。”这样,听了我的反语他就会快速回到队列里;课间休息时,由于他特别活泼好动,经常与其他小朋友发生摩擦,有时还会出手与小朋友打架。这时我也会用反语对他说:“你们看,柴德凯多乖,都不打小朋友了,心胸特别开阔。”他听了我的话,就会瞬间收手;做游戏时,他经常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不遵守规则。我一边摸着他的头,一边微笑着对他说“看,柴德凯小朋友多听话,玩得多好!”我这招一出,很灵,他每次都会乖乖听话。常言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经过我的反语教学,他的那些坏习惯,改了很多。我相信不久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乖宝宝。

四、多鼓励多夸奖,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幼儿年龄小,经验少,胆子又小。因此,有些事情他们不敢去做,更不愿意主动尝试去做。这时,我就会鼓励他们说:“老师相信你,你能行,你最棒”来激励他们大膽尝试。幼儿做完了某件事情时,我也会夸奖道:“你真棒”、“真能干”、“小朋友要向你学习”。孩子们在鼓励和夸奖声中,慢慢长大。他们在夸奖中也会获得自信,越来越愿意主动尝试,能够勇敢的迈出做事情的第一步。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的语言应该是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性的。适当的语言真的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情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知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让孩子在愉悦声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艳丽. 对幼儿教师语言特点的探索[A]. 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13

语言——教师的无尽魅力 第4篇

教师语言是教师个人素质、人格魅力、知识底蕴、思维水平的综合反映, 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 引导点拨启发学生的主要途径, 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理解并掌握知识。

作为教师, 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学语言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愿意听讲、喜欢听讲跟教师的整体语言面貌、语言魅力息息相关。要想使学生乐于学、主动学、教师的课堂语言就要根据不同的文本、不同的场合或准确严谨或生动形象或幽默风趣或亲切感人或慷慨激昂或低沉委婉等, 尽显教师的语言感染力, 达到师生交流的最大效率。

要使教师语言灵动起来,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教师需要积累的东西很多,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内功”是基础, 是教师表达的活水之源

当代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贫乏是语文教学的致命伤”。“言之有物”是教师语言最基本的要求。知识贫乏、视野狭窄势必造成教师照本宣科、言之无味, 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多读书、多学习, 增强文化底蕴, 是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事。

我记得有一次去听一位语文教师的课, 他讲《罗密欧与朱丽叶》时, 有这样一个片段, 我们能从中感受到教师左右逢源的功力:

师:古往今来, 有太多的爱情故事让我们唏嘘感动, 同学们能列举一些吗?

生:刘兰芝与焦仲卿、梁山伯与祝英台、贾宝玉与林黛玉……

师: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本文毁灭的是什么?

生:罗密欧与朱丽叶最后阴差阳错双双殉情, 毁灭的是他们可贵的爱情。

师:倾心相爱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未成眷属, 但他们誓死捍卫爱情, 坚韧、执著的追求幸福的精神让人钦佩……

生:我们从课文中读到的爱情故事都激励人们要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 但为什么老师、家长都反对我们谈恋爱, 即使工作之后谈恋爱也要考虑很多现实因素, 这个斗争过程得不到老师、家长的支持, 也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勇敢, 而是一种固执呢觉?主人公的殉情为什么是一种凄美, 现实生活中这种美就荡然无存?

师:这在心理学上叫距离美感心理学。即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或现实冲突的时候, 我们认为悲剧是一种美, 会赞美讴歌它, 但当悲剧与自己切实相关时, 就只有悲, 没有美了。所以老师会不赞成学生恋爱, 家长反对不切实际的婚姻, 原因就在它们发生与教师的管理和家长的利益相关联, 无法从一个无关利害者角度角度欣赏违背他们意愿的事情发生。这是一种自然的心里, 无关品德。但也从另外一个方面提醒我们, 看问题更更客观、更冷静, 心胸更开阔。了解了这种心理根源, 也就不觉得难以理解了。

……

如果教师没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就不能从理论高度上去说服学生, 只能以中学生早恋影响升学等常规的解释去说服学生, 学生也不一定信服老师的说法。语文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学科, 除了专业知识的储备, 其它各方面的知识如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心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也要丰富, 多读、多学、多记、多思,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课堂上有活水源源涌出, 旁征博引、举一反三, 才能让学生信服。

2“善变”是智慧, 是教师表达吸引力的关键

“平铺直叙”不仅用于写文章, 也用于说话。“文似观山不喜平”, 说话平淡, 学生同样也不喜欢。声音没有抑扬顿挫, 情感没有高低起伏, 内容没有推陈出新, 教师语言就没有魅力, 没有感染力, 学生容就易产生疲惫感, 精力不能很好的集中, 对知识的把握就分不清轻重, 找不到头绪, 甚至是催眠曲, 让学生昏昏欲睡。根据不同内容, 选择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内容, 是教师要努力训练的一门必修课。如教师在教授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时, 课堂语言整体上应该是慷概激昂的, 但并不是整堂课都是这种语气语调, 当说到作者理想是什么时, 激昂中有憧憬, 高亢中有舒缓, 当说到理想为什么不能实现时, 就变为激昂中有愤怒, 高亢中有质问。在教授李煜的《虞美人》时, 感情基调已转向低回忧伤, 恰似一江春水的绵绵愁绪带给我们心灵上的不再是强烈的情感冲击和震撼而是无尽惋惜和同情。除了语气语调、情感上的不同以外, 教师语言的多变还体现在独具一格的教学程序, 内容安排上, 步步为营, 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意识, 尽量延长学生的兴奋期, 如某老师在教授《离骚》时, 课堂语言的推陈出新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师:有一个场面大家想象一下。有一个男子徘徊在江边, 身上缀满了鲜花, 时而低头叹息, 时而仰面痛哭。由此, 你有什么想说的, 想问的?

生1:他失恋了吗?

生2:他在江边干什么, 想跳江吗?

生3:他把鲜花挂在身上干什么, 他很喜欢花吗?

生4:他弄那么多花干什用?

生5:真有这个人吗?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生6:你确定他是男的吗?不是女的?

.......

师:大家提了很多问题, 我想弄清楚这个人究竟是谁, 下面我们分小组讨论, 你任选一样, 在小组内探究探究。

1、花草在文中出现了很多, 都在谁的身上?

2、如果你碰到这个人, 你希望他给你解答的最大一个疑惑是什么?

教师并没有直接进入课文内容, 而是把学生各种感兴趣的问题引出来。正因如此, 学生才会问题不断, 并主动探究。既无意识中结合了文本, 又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如果按常规的表达, 可能是:1、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他又有怎样的穿着打扮?2、他用香草的这个打扮象征了什么?内容未变, 但表达的方式和内容却是新奇的, 给予学生的感觉却是新的, 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更强了, 课堂效率就事半功倍了。

3“尊重”是前提, 是教师表达被吸收的基础

人有许多高尚的品格, 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生的顶峰, 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家李镇西有句话说:尊重学生, 并不能取代教育本身;但剥夺了学生的尊严, 就谈不上任何教育!可见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前提, 是教学语言能被学生吸收, 更离不开对学生的尊重。尊重意味着老师以平等、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不鄙弃、不嘲笑每一个学生。

某位老师在教学《归去来兮辞》时, 有这样一个片段, 能充分体现出他对学生的尊重。

生1:本文写陶渊明辞官归隐, 但我觉得作者写的时候也体现出一种忧伤的情绪。

师:那请你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忧伤?

生1、读起来感觉上是这样。

师:我刚刚听到有人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吗?

生2、古代文人读书就是为了做官, 表面是辞官, 骨子里当然有些忧伤。

师:这是从当时的整个的环境来说的, 有一定道理, 还能结合文本说的更具体些吗?

生3:景翳翳以将入, 抚孤松而盘桓;或命巾车, 或棹孤舟;怀良辰以孤往, 或植杖而耘耔中的三个孤字, 充分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 哪怕是归隐也不能被周围人真正理解的痛苦、忧伤。

师:读书能读出跟别人不一样的观点, 真正做到了学有所思, 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分别用了请你谈谈、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吗、还能更具体些吗, 我们大家等语言, 循循善诱, 不急不躁, 以一种尊重的态度和大家共同探寻问题的缘由, 鼓励学生、鞭策学生、肯定学生。让课堂气氛轻松又愉悦, 学生也更亲近老师, 课堂效率也就更高了。

教师课堂语言的魅力 第5篇

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或以及师生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僻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倒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艺术。那么,教师的语言如何才能有魅力呢?

一、要有智慧之美。教师的语言不同于一般人的语言,因此决定了教师的语言应该充满了智慧之美。教师语言的智慧美表现在学识渊博、通情达理,分析问题能抓住本质,遣词造句颇有功夫,表达准确,逻辑严密。而更主要的应该体现在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面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发事件能够反应敏捷,随机应变,迅速正确的作出判断,运用巧妙的语言、智慧的语言变被动为主动,在教育教学中时时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机智和主导作用。

二、要有个性之美。这与老师个人的性格、修养、情趣等紧密联系,因此不同的教师由于有不同的性格而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风格,或清新活泼,似清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或沉稳刚毅,有缓有急;或诙谐风趣,妙语连珠,让人忍俊不禁;或温馨柔和,不紧不愠,却又富有哲理让人慢慢品味咀嚼。我觉得教师的语言要追求自己独特的风格,形成各具魅力的个性特征,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起到用语言熏陶人的作用。

三、有艺术之美。形象生动,描绘事物绘声绘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语言的音调和谐、优美、高低起伏,节奏鲜明,疏密有致富有色彩感。得体巧妙:教师的语言要符合教师的身份,大方、庄重,不信口开河,力求用最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表达内容。教师语言的巧妙之处还在于由一个内容过渡到另一个内容,让转入与过渡显得自然。对于突出重难点,解释疑惑有经验的老师只需轻轻一点,就使学生豁然开朗。富有幽默感:学生在心情愉快的时候学习效果最好,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激发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指出:“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荣的事。”要“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亲其师”是最有效的办法,要做到“信其道”,在课堂展示你语言的魅力从而让学生感受你的魅力,也许是一条捷径吧!

1、讲述性语言:行云流水,一言一语皆幽默。

教育家斯维特罗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的教学语言,绝不只是为了博得学生一笑,它在给学生以愉快欢悦的同时。促使学生深入思索,悟出“笑外之音”,从而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2、问答性语言:巧设机关,一问一答求互动。

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犹如一个个路标,可以使学生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老师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在一次看似随意的语言训练中,显示出了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

3、情感性语言:春风化雨,一吟一咏润心田。

教育心理学指出,情感是追求真理的动力,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课堂上。老师那饱含着浓郁情感的语言,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极强的感染力。

4、激励性语言:点石成金。一字一句拨心弦。

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失当的、不利于课程目标达成的课堂激励俯拾皆是,或以含糊其辞的“答得不错”来回应学生的精彩回答,或一味给以“你真棒”、“好极了”的廉价表扬,而一些讲公开课的教师,为了追求所谓“完美”的教学效果,更是常常只提问和激励那些回答问题正确率高而且流畅的学生,而对那些思考问题较慢、回答问题经常出错的学生.则置之不理。

老师亲切的语言,和蔼的目光,温暖的抚摸,热情的期待,这些有声和无声的激励语言,可以使学生身心愉悦、思维活跃、积极参与、畅所欲言,使学习变成了一件充满快乐、富有成就感的趣味性活动,也使课堂教学更加契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师与学生之问形成良性互动。

感受教师语言艺术的魅力 第6篇

有人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对于教师来说,掌握好语言艺术,有效地发挥它“粘”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也许此刻谈教师的语言艺术有些落伍,但是正如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涌出知识的溪流。”而这条流淌不息的“知识之流”,不但不会过时,反而更有魅力,值得再三回味。

“激励之言”意在催人奋进

激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其中言语的激励则较为普遍。纵观一些名师的课堂,我们常有这样的感慨:他们的高明之处更多的是在于用满面春风的语态,饱含真情的语气,洋溢激情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从而产生一种情感共鸣的语境,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以至于转化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确如此,教师充满激励的语言,能让学生不断地获得走向成功的动力。例如有位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说到:“真是与众不同,多么富有创意的思考啊。你有一双智慧的眼睛,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真了不起!”“谁来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说错了不要紧,老师最喜欢举手的同学,因为你们是最自信的人。”……一句句激励的话语让每个学生都有了前进的动力。再比如特级教师窦桂梅常常这样激励学生——对回答得不对的学生说:“感谢你为同学们提供了思考!”对回答时不够流畅,声音小,而经过反复启发仍不理想的学生说:“理解他吧,他把自信藏在心里了。”对答错的学生说:“也表扬你,表扬你的勇气!”一句句真挚的话语让每个学生都有了学习的信心。其实面对学生,教师的话讲得得体就是感染力,讲得精彩就是影响力,讲得智慧就是催生力,讲得深情就是冲击力,所有这些“力”加起来就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它推动着教育教学活动顺利高效地向前展开,也激励着每位学生健康活泼地走向成功。

“机智之言”妙在令人叫绝

马卡连柯说:“教育的技巧就在于随机应变”。这也就是我们常要求的教师应具有教育机智。教育机智就其实质而言乃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其要决是避其锋芒,欲扬先抑,以智取胜。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则是直话曲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我们知道,在平常的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有时会与老师的意图背道而驰,这时有的老师则以“不太好,请坐!”“不准确,谁再来!”等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这样往往会使学生丧失发言的勇气,从而渐渐丧失学习兴趣。而特级教师贾志敏则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并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一次,他让学生认读“姆”字,结果一位同学站起来脱口而出:“养母”的“母”。学生一片哗然。可贾老师微笑着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你们别急,他没说错,只是没说完!”接着又转向那位学生:“你说得对,是‘养母’的‘母’……”这位学生在贾老师的点拨下立刻纠正道:“‘养母’的‘母’加上一个女字旁,就是‘保姆’的‘姆’。”在贾老师不动声色的巧妙引导下,避免了学生出洋相,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有了这样一位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他们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学生还会担心什么呢?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之中,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了。

“幽默之言”趣在耐人寻味

英国学者在《幽默教学:一门表演的艺术中》指出:“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幽默能给学生带来欢笑、带来理解、带来信心;幽默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一笑之余引发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他们领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不仅如此,幽默还可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教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堂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但是给我印象较深的则是他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时的“幽默之举”——文中写到杂草被农夫用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个学生朗读这句话时声音非常洪亮。于老师笑了笑说:“要么是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商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于老师就朝那位学生做了个喷洒农药的动作,同学们和听课教师都笑了,该同学也会心地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又读了一遍,这次读出了效果。这样幽默的语言调节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以发展,更让课堂增加了浓浓的人文气息。这里的幽默显示的是教师的智慧,传递的是教师的关爱,承载的是生动的启示,激活的是愉悦的情感,真是令人折服,耐人寻味。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曼妙、细腻、惟美;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练达、智慧;教师的语言是一种功力更是一种品位,情趣、意境、仁爱。语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语言是联结师生情感的纽带。教师的语言艺术只有在不断地积累之间,在不断地锤炼之下,在不断地创造之中,才能活力常现、魅力常在。

语文课堂教师语言魅力的探讨 第7篇

一、科学规范见真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对于语言是否规范的辨别能力比较低,对于课堂中出现的语言不规范现象缺乏较为准确的辨识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重自身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表述中减少和杜绝课堂教学语言不规范现象。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规范的语言第一要素就是要说普通话。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其通用性,广泛性,规范性使其成为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语言。可想而知,假如一个语文教师操着一口方言土话,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将是可想而知的。在规范教师讲普通话的过程中,首先规范的是教师发音要规范,吐字要清楚,用词要准确,语句要符合语法规范,不能出现病句、错句。例如,有的小学教师在上课中,将“shi”发音成“si”,将“rou”发音成“you”,闹出了“诗”“丝”不分,“肉”“油”不辨的笑话。

还有的教师上课,说话啰唆,一句话要重复很多遍。或者说话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本来一句话能说明的问题,往往要缀上一大堆没用的废话。这个问题不仅严重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同时也给学生的语言规范,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造成了终生难以弥补的影响。

因此,科学规范地讲话,用普通话科学规范地授课是教师授课的第一要务,应当引起每一位教师的高度重视。

二、生动形象展风采

生动形象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做到声情并茂,绘声绘色,避免使用一些僵化的、平淡的、呆板的语句和语调。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将自己的身心融入到课文中,融入到特定的情景中,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诸多修辞方法,化抽象为形象,变平淡为生动。将一些抽象的字词和概念具体化,把一些深邃难懂的道理通俗化、形象化,让学生真正做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在课堂教学中,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集中体现在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教学语言,绘声绘色地再现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述《桂林山水》一课中,对于描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句子的时候,我用了如下的朗读:在读“漓江的水真静啊”的时候,我有意识压低了一下声音,让学生体验到静的氛围;在读到“漓江的水真清啊”的时候,我用顿显更加清澈的眼神,让学生的身心为之一震,感受到对清的理解;在读到“漓江的水真绿啊”的时候,我用放眼看着碧绿的田野的感受进行朗读,让学生融入到一片翠绿当中。正是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和表现,学生的身心也仿佛被带到了漓江水畔,感受着那份静,那份清,那份绿,教学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幽默风趣绽智慧

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的助手是幽默。幽默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艺术,更是一种教育艺术。它既可以营造一种和谐、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当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悦、快乐的状态中时,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不仅如此,幽默还能及时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化解课堂中的一些意外情况。例如,在一次集体听课的授课过程中,正当学生们沉浸在听讲的过程中,一只小鸟飞到了教室里,顿时,学生们听讲的注意力分散开来,眼睛都盯着到处乱飞的小鸟。于是,我灵机一动,就对学生说:“今天讲课的内容非常有趣,连小鸟也忍不住来听讲了。我想,小鸟来的目的一个是听一听我们今天讲课的内容,同时也要看看,哪位同学能够听讲最专心,不被它所干扰。”听到这里以后,所有学生又都全神贯注地听讲了,一直到活动结束。

当然,课堂中的幽默绝不是为了幽默而幽默,也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博取学生的一笑,而是应蕴含着教育智慧,时刻秉承对学生的一种爱心。

四、情真意切润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那么如何完成这种任务,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用心感悟作品中的情感,用心表现作品中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的浸润下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记得在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的时候,当读到“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的时候,我用哽咽的声音缓缓地倾诉着一个孩子对父亲牺牲的深切怀念和无比伤痛。那一刻,教室里鸦雀无声,出奇的静,我看到很多孩子的眼睛里同我一样,含着伤心的泪花。当读到“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都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这里的时候,开始我用步步推进的情感,用对和平的无比渴望,节奏稍快的朗读,最后又用坚定的情感表达着“和平!和平!和平!”

正是通过融入课文,融入一个孩子心田的真情实感,我走进了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他们的心灵得以与文中的孩子,与老师的感情,紧紧融合在一起,达到了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

五、音韵和谐冶情操

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语言,除了要求准确规范、幽默风趣、富有情感以外,还要有音韵的变化,有抑扬顿挫,富于婉转回还。这种音韵的变化不仅能让教学活动有趣,还能愉悦学生的身心,陶冶学生的情操。那么,这种音韵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哪些地方呢?我认为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语调的变化。语调的变化除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音调变化外,还要体现在音调高低抑扬顿挫方面。教师要随着授课以及教学内容的需要,时而柔和,时而激昂。记得有一次,让一个学生读课文的时候,他竟然不分音调,平声读了下来,结果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我问学生为什么发笑,学生说没有声调的变化,不好听。后来,我让一个朗诵比较好的学生朗读,结果同学们都能全神贯注地专心听,听完后还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其次,语速的变化。与语调一样,语速的变化也是体现教师授课语言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语速过慢,会使课堂气氛压抑,降低课堂学习效率;语速过快,则会让学生失去了反应和思考的机会,很多该掌握和了解的东西还没听清就已经错过去了。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作品的需要,合理地选择语速,让学生听有所获,听有所悦,听有所感,听有所悟。

第三,语气的变化。语气是语言情感表达的重要因素。它是指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说明动作或过程的进行方式,也就是说话者对行为或动作的态度。它能够透露出来每个人的“喜、怒、哀、乐、欲、恶、惧”等人类各种丰富的情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依据教育教学需要,依据作品表达的需要,或陈述,或祈使,或疑问,或感叹等,往往能够将作品的情感和神韵表达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受到启发,受到陶冶。

教师的语言——“说”的个性化魅力 第8篇

一、教师形象个性化的定义和内涵

(一)教师个性化定义

教师的个性化,首先是基于对自我的客观分析,挖掘自身的优势。其次是对教学的充分了解和定位,教师明确了教学的定位和学生的心理需求,使自身的风格优势与教学的主题诉求有机的融合一体。这样的个性化易于被学生关注和喜爱,进而提高了教育学生的效果。个性化的表现是独具特色的见解和表达。

(二)教师个性化形成的要素

现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现实环境表明,教师个性化魅力,主要是教师的形象气质、语言表达和内在修养这些基础上所形成的。这里有些要素是教师先天必备的,但更多要素是教师坚持努力才可以达到的。

1. 亮丽亲和的形象气质

教师的形象气质包括教师的容貌体态、气质风度等。形象气质,准确地说,是指一个人稳定的个性特点。虽然有些人的形象气质是与生俱来的,但更多的教师是以讲台形象塑造自身的形象气质。“根据教学和教师自身形象定位,对生活本我进行艺术化修饰,充实展现自我形象的优势,收敛抑制自我形象的劣势,从而达到树立完美个性形象目的”。

2. 鲜明独到的语言表达

教师运用的语言,又称为有声语言。教师的有声语言表达是一种“汲取书面语言的精练,注重规范的大众口语,讲究艺术个性的正式口语。因此,拥有鲜明独到的语言表达是教师个性魅力充分展示的重点,好的语言表达能体现出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个性风格。拥有个性魅力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展现自我风格的言语,将自己的观点和教育的主旨如实的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充分接受传达的信息并细细品味。

3. 良好的个人内在修养

教师是公众形象,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社会和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要想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教师就必须拥有渊博的学识和坚定的政治信仰,加强自身内在的品格修养。教师的知识不仅要有深度,还应追求广度。知识的储蓄积累越丰富,个人的修养越能得到升华。

二、教师个性化存在的问题

(一)个性化不等同个人化

当教师出现在课堂时,不仅仅是个人形象的展现,更是他所代表所属学校以及教育部门的媒介公众形象。而教师又具有“信息载体”的特性,不能为了自我个性化而忽视教育的审美取向。作为优秀的个性化教师,既要提升自我个性风格的深度内涵,更要合乎受众认可的审美品位和道德标准。

(二)个性化不等于墨守成规

作为一名教师,他的个性化教学风格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日渐显露,也会落实在他每节课上,因此个性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总的基调中充满着不同的变调,所以在稳定性上又包含多样性的特点。当教师面对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受众群体、不同的学生时,做好相应的材料准备,发掘自我个性风格的多样性应对外部环境的多变性。

(三)个性化不是情绪化

目前,有些教师凭借经验,导致个人情绪恶性膨胀,使教师角色定位上无法正确衡量自我,让个人情绪在节目中随意宣泄,不能理性客观的分析教学,主观臆测并妄加评论,语言措辞偏激武断,玷污了教师良好的形象。

一个好的课堂,仿佛就如一棵大树。因此,反躬自省,时常追问一声;是不是背靠了大树,自己就变成了“大树”?但愿白岩松的话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箴言,因为每一位教师内心恪守着职业原则,为学生传递着一份责任与关爱。

三、个性的语言风格魅力

风格是语言表达特点的综合体现,而教师个性风格魅力主要体现在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见解、独有的表达。

(一)独特的视角展现语言内在的魅力

教师独特的视角来源于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与关注,没有深彻感悟经历的教师绝不会阐释好教学的主题,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将他独特的视角倾注于教学内在的本质。这就是教师独特视角的初衷,也集中体现了语言风格内在的人格魅力。

(二)独到的见解体现语言的内在思想

见解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仅是对事物表面的认知看法,更是自我思想的拓展。“有思想的人比没有思想的人多了自己的东西,这就意味着打破了别人传统的既定模式”。优秀的教师将自己对于事件的观点传播给学生,让学生有所启示并留下深刻记忆,形成自我语言风格的标志。

(三)独有的表达阐述语言内在的声音

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富有气韵节奏的有声语言。教师以有声语言为载体将自身的思想与情感传播给学生。有声语言的个性表达风格,不仅仅取决于个人声音的外在条件,更多的是来源于教师自身内在的文化修养。教师会通过自身语言风格生动展现内在的情感和思想,从而使语言个性愈发丰满、明朗,在教育传播中引发更好的共鸣。他们的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或明快朴实,或柔和自然,或犀利机智。将内在性格融入自我语言风格,是教师个性展现的必备素质。

教师独有的语言风格是通过自我日常长期积累的语言习惯并与节目相融合的实践中渐渐形成的。教师个性语言风格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更需要一种情感,对生活的热情,对受众的深情。语言的内在灵魂就是真挚的感情。这是教师必备的素质。就是凭借这样的情感,他们在教学中留心揣摩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内心期待的内容,在与学生深度交流中不断塑造自我的个性风格,使其具有鲜明独有的印记标识,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

浅谈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魅力 第9篇

1 语言要规范准确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 除了要有流利的口语外, 还要学点“洋腔洋调”, 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 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 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和地道的口语, 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美。学生在欣赏中增强说英语的欲望。要注意的是, 英语教师错误的语言示范, 会导致学生错误地去模仿, 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造成负面的影响。所以英语教师一定要重视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英语口语, 用自己规范的语言去教导学生。教师要能用丰富多彩的语词来进行说理教育, 同时注意语体和语境。因此, 教师应使语言的含义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 既要注意语义的转换, 又要表现出语义在语境中的逻辑功能。英语教师的语言要在表达形式上规范, 还要在表达内容上准确。只有教师使用的课堂语言准确无误, 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才会准确。

2 语言要有情感性

教师教学语言的情感性有一定的技术参数。英语教师语言的情感性一般表现在语调的平、升、降、曲四方面。只要教师满怀情意, 单调的教学就能进行得有声有色, 学生听到的就不是枯燥乏味的词句, 而似乎是一种深情的诉说。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我感觉我的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一节课上, 假如教师充满激情的话, 学生就会听得很认真, 活动中也就非常地投入, 教学效果很好。

另外,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我们要从诱发情感、激发情感、引发共鸣这几方面入手。在教一篇英语课文之前, 我们首先要研究从什么地方讲起学生最感兴趣, 最能吸引他们, 能够最快地激发他们的好学心理。选好教学的突破口是关键。学生的感情萌发了, 对所学课文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学习效果就会非常明显。

3 语言要简洁易懂

英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能用规范的、准确的、富有情感的语言去表达以外, 还要注意语言要尽量简洁, 特别是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小学生来说, 尤其重要。如果教师能使用浅显易懂的教学语言表达, 学生就更容易明白, 学起来就感觉到更加轻松愉快。相反, 枯燥难懂冗长的语言, 会让学生慢慢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比如, 某位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教师在某课堂上设计了一个猜谜游戏, 在活动开始前, 教师说了以下的话:

T:Now, boys and girls.There is a box on the desk.And there is a toy in the box.What’s the toy?Can you guess?If you can guess what the toy it is, you will be given apresent.

Ss:… (学生呆呆地看着老师的脸) (见学生没什么反应, 该教师再重复一次)

Ss… (学生仍然无动于衷)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为什么会没反应呢?因为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 该教师所使用的语言太复杂了, 不但有生词, 而且还出现了从句和被动语态。其实, 猜测游戏在英语课堂中很常见, 很受低中年级的小朋友们欢迎, 有时教师说得太多, 反而让学生觉得困惑而不知所措。如果这位老师这样表达可能效果更好:Bo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game.OK?Guess, What’s in the box?Is it a car/bus…?用这样简洁的语言去表达, 学生会很有兴趣参与。

4 注意体态语言的配合使用

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的面部表情、所使用的手势以及肢体动作等也属于语言的一类, 这就是体态语言, 也叫无声语言, 它是不需要翻译的世界通用语。体态语言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 它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其原因就是体态语言具有直观、形象、提示、交际的特点, 它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更轻松和谐, 更容易让学生领会, 同时“使用体态语不仅能补充和加强讲述的内容, 而且能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唤起学生的注意”。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上, 教师的体态语言对于小学生来说显得更有必要。因为小学生对形象和动感的事物有兴趣, 而且更容易理解。所以当英语教师在教学生某些单词时, 如:big、walk、elephant等;又或是某些短词, 如:open the door等;都可以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表达, 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此外, 在课堂上教师肯定的眼神或赞扬的手势, 都会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成功的乐趣, 从中获得无穷的动力。当学生在课堂上紧张, 又或是回答错误时, 教师的微笑, 又或是安慰的眼神, 都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宽容与鼓励, 保留着学习英语的自信。

幼儿园教师的语言魅力 第10篇

一、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即符合课堂教学用语的规律性, 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说者无心, 听者有意。”老师上课一个无意识的口误, 学生听后将会导致概念混淆。教师如何做到课堂语言的科学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准确, 是指教师口头语言内容的科学性, 是科学性最重要的体现, 要求教师表述的内容、观点鲜明正确。

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还体现在逻辑性和系统性方面, 要注意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例如, 在教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认数”时, 教师表述上特别要注意不要将“数”说成“数字”。“12是一个数”, 不能说成“12这个数字”。再如, 讲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6页“认数”时, 有的教师在讲解数位顺序表环节, 数字所在的“数位”与“计数单位”混淆不清。

2. 规范, 主要是指用普通话教学。

教师的口头语言要发音准确, 吐字清晰, 选字造句准确, 用词恰到好处。努力做到文明文雅, 避免出口伤人, 满口秽言污语的现象, 克服口头禅, 尽量不说口头禅。例如, 小学数学一年级常用的“数数”发音shǔshù, 不能读错。再如, 有教师在教乘法时, 还按照之前的版本, 把“乘”读作“乘以”。

二、通俗性

教学语言的通俗性, 即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语言无论是组织教学还是转述, 都是为了让学生领悟, 教师要充分树立“听众”意识。教师的语言和读文章不同, 文章一时看不懂, 还可以再看几遍, 而课堂教学语言则稍纵即逝, 听不懂也来不及仔细推敲。因此, 教师的语言要浅显易懂, 要适合小学生语言的接受能力和语言习惯, 要深入浅出地阐明教学内容。语言的通俗性还包括语言的简洁性、鲜明性和系统性。

教师应当用尽量少的语句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 不要过多地重复, 啰嗦。力求要言不烦, 努力达到“片言可以明百意”的境界。口头语言尽量避免拖泥带水, 故弄玄虚, 不讲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废话, 不说学生听不懂的玄话, 杜绝华而不实的“巧”话。

教师讲课是对教材的解释剖析。因此, 教学语言要鲜明, 教学语言的精神要符合课程内容, 绝不能说混淆大纲的话, 更不能说模棱两可、自相矛盾的语言。

教师每节课所上内容不是单一的独立体, 所以, 教师讲课时, 要注意教材的前后联系, 一环紧扣一环, 有层次、有条理, 前后呼应, 脉络清晰, 便于学生在整个知识网中将知识内化。

三、启发性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即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引导学生思考, 要启迪学生的思维。这种启发主要是教师教学语言对学生掌握知识赋予启发性, 另外语言与语言之间也能相互启发。

教师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 首先要善问。“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教师通过提问, 使学生产生疑虑, 从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例如, 讲授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四舍调商) ”时, 教师出示例题, 得出算式272÷34=, 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方法去试商, 发现初商9和除数34的积大于被除数272, 得出初商9偏大, 这时教师马上提问“我们用之前学过的方法试商, 怎么会出现商偏大这种情况呢?”通过这句启发性的提问, 引起学生思索、讨论。最终让学生理解调商的算理:试商时, 除数看小了, 初商就有可能偏大。这一问, 使学生通过对调商算理的掌握, 巩固了调商的计算能力。

教师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 其次要善引。“教学之道, 贵在引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兴趣地思考, 要引导学生有根据地思考, 要引导学生深度地思考。例如,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6的乘法口诀”的教学, 先出示前面学过的“5的乘法口诀”, 引导学生观察口诀编写有什么规律?比较相邻两句口诀, 后一句得数比前一句多几?分析思考为什么?由上一句怎么推出下一句来?引导启发学生发现和应用口诀编写的规律,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这时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编“6的乘法口诀”, 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发掘学生的智力资源,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四、艺术性

前面所说语言的科学性、通俗性、启发性, 都是教学语言的基础, 是教师的基本功, 而语言的艺术性则提高了一步。它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使知识更能被学生接受。

1. 讲究节奏。

语文老师在朗读课文时要讲究声音的强弱、速度、停顿。数学老师的语言也要讲究这些。声音要适度, 太响太尖, 会刺耳, 引起学生反感;声音太过轻声细语, 无法警醒学生认真听讲。速度太快, 学生思维跟不上;速度太慢, 学生会感到沉闷。有时对一句话中个别词的强弱处理得当, 教学上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重视修辞。

教学语言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设问、反问等, 来提高教学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美, 让知识深深刻在学生心中。

3. 倾注真情。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教师语言要讲究技巧, 更要倾注真情。只有发自内心的热情、坦诚、亲切、关心的语言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境界!

4. 富有趣味。

如果教师的语言学生不愿听就起不到作用, “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 只有枯燥的讲授。”因此, 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出发, 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魅力 第11篇

一、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是火把而不是屠刀”

要点燃学生求知的火把,需要教师独具匠心,巧妙地运用教学语言,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师丰富的语言、丰厚的文化、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对懵懂的学生而言能启发心智,增长见识,陶冶性情,诱发无限的遐想。假如教师说话不够谨慎,不顾及学生的立场和感受,就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用语无小事,细节里面见智慧。

案例一:有一次听一节公开课,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教师介绍作者讲到“三苏”时,他就问道:“苏东坡的父亲是谁?”有很多学生举手,教师就叫了一个男生来回答,他说:“苏辙。”话音刚落,教师微笑的脸色马上转阴,瞪着眼睛盯着学生说:“你会变术法呀,把儿子变成了父亲,坐下。”接着哄堂大笑,那个男生红着脸低着头坐下了。整节课那个男生都是低着头,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接下来,教师每次提问,很少学生敢举手回答问题。

不难看出,这位教师的话“杀伤力”很强,深深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或许是因为上公开课,教师希望学生的回答都是正确的。但无意之间,教师就让学生感到害怕,学生回答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回答错了。教师没有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更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和自尊心,许多学生就可能选择沉默来逃避遭受的否定和屈辱。

所以说,优秀教师的语言总是善于鼓励,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互动的勇气和信心,并设法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案例二:教学《海燕》,因为这是一篇散文,教师比较注重朗诵,所以她请了一位女生来读。这个女生的音质较好,但语速快了一点,还读错了几个字。这时候教师微笑地看着下面的学生,说道:“某某同学刚才的朗读,我很欣赏她的音质,你们觉得她的朗读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提高呢?现在请大家给她提一些建议,让她朗读得更好。”话音一落,马上有学生指出读错了哪些字,他建议朗读首先要读准确。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她的语速有些太快了,有些又太慢了。”他还示范朗读。很多学生都说出了自己的建议。最后那个女生也谈了自己的想法,她再次朗读了课文,果然这次比第一次读得好很多。同是上语文课,这个教师善于鼓励学生,不同的语言表达的效果就不一样。

所以说,优秀的教师总是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善于鼓励学生,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善于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案例三:这是我上的《石壕吏》的课堂实录。

一个学生提问:“既然那个年代的男丁都要去服役,《石壕吏》的作者杜甫为什么不用去,也不被抓去服役呢?”我回答说:“老师发现你们班的同学就是思维敏捷,善于发现问题,哪位同学愿意为他释疑?”

刚说完,全班学生就责问我了:“老师,你带的班是四班吗?我们六班不是你的班吗?四班的语文成绩比我们班好,你就偏向于他们班。”当时我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四班和六班),听到学生的责问,我愣住了,其实我并没有偏心于哪个班,两个班的学生我都很喜欢,四班的学生听话,六班的学生比较活泼,对老师很热情,所以两个班我都很喜欢。我知道自己用语不当,马上向学生道歉。课后我回到办公室,仔细琢磨了刚才的话,乍一看,这还是一段充满教育智慧的对话呢。我能赏识和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又善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话。但是深究起来,我话语中的“硬伤”也很明显:首先,“你们班”拉远了我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觉得我偏心,造成师生间的陌生感。其次,个体有血有肉的“我”并没有参与到教学中来,参与师生对话的只是职业化的“老师”。从此以后,我会更加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用充满魅力的语言深深吸引学生。

所以说,优秀教师的语言善于拉近师生的距离,并且教师能参与到教学中来,和学生合成一个整体。

二、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亲切自然,充满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因此,教师的语言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是亲切自然,充满爱的。

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我用充满了对父亲深深的爱和自责而又亲切的感情来范读课文,读到最后父亲写信的段落,还落下了眼泪,这时很多学生也流下了眼泪。有一个男生是班上大家都公认的“问题学生”,我看到他眼睛红红的,就让他谈谈他的父亲,他从来都不敢站起来回答问题。这时我微笑着向他投去鼓励的目光,他犹豫了一下,终于第一次站起来谈自己的父亲,说到好几处由于不听话而让父亲伤心时,他哽咽了。很多学生都流下了眼泪,有些学生还自责自己不懂事。这节课中我用充满着对父亲深深的爱的语言敲击着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穿透力,深深吸引学生

声、情、义的结合,是优秀的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声,即声音洪亮甜美,吐字清晰,字正腔圆,表达顺畅;语调有高有低,抑扬顿挫,语速富于音乐美和韵律美。

情,俗话说“情动于心而言于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热情,教学语言才能充分显示出生命力,才能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如教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讲到圆明园被焚毁时,我就用控诉的语言和悲愤的语调说道:“圆明园,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英法侵略者焚毁了。”通过这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强烈谴责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这种带有控诉性的语言和悲愤的语调能感染学生,使学生对帝国主义的残暴行径产生憎恨之情。

义,言简意赅,言近意远,饱含哲理而发人深省。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语,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准确、精练的语言就像敲钉子,声声入耳。

可见,声、情、义的完美结合,使得教师的语言具有某种震撼力、穿透力。

四、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严谨,又不乏幽默风趣

用词准确严谨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授课中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千万不要随意使用方言。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精练严谨,环环相扣,绝无废话杂语,做到“加一句嫌多,减一句嫌少”。

幽默的教学语言使教学活动更富有情感性。富有幽默感的语文教师,往往妙语连珠,语言富有表现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教学《孔乙己》时,文章里有一句话“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我说:“失踪?到哪里去了呢?啊,肯定是跟孔乙己一起跑了!跑到哪里去了呢?跑到外婆的澎湖湾去了吧?”熟悉歌词的学生一下就笑了,学生们都没有了答不上问题的紧张感。在教师幽默语言的熏陶下,学生不仅能以轻松欢乐的情绪学习知识,而且在笑声中得到启迪,领会到其中蕴含的哲理。

诚然,达到语言美的境界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到的,需要教师多学习、多积累,努力使自己的语言越来越美,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磁场,到处都有磁力。

幼儿园教师的语言魅力 第12篇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师的语言是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这充分说明了教师的语言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大量的事实证明, 恰当教学语言艺术地应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从我们教学的过程来说, 它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

1.发挥教师的魅力, 吸引学生,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丰富幽默的语言会吸引学生, 使学生喜欢教师,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他们的主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主动地参与学习之中。

2.易产生师生情感共鸣, 建构和谐师生关系。在传统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这样会疏远师生之间的关系。而教师充满真情的话语, 更容易打动学生, 从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产生情感的共鸣。

3.教师精炼的语言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高效课堂。新课改下,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如何使学生在一堂课上获得最多的收获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追求的目标, 教师语言精练, 可以准确地向学生传达知识, 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知识, 使学生的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既然教师语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这么重要的作用, 那么,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有力工具呢?我认为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言之要丰, 开拓视野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提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 通过教师的语言丰富教学内容, 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开拓学生的视野, 既能够避免学生知识学得太死, 而不会灵活应用, 也能是很多相对枯燥的知识充满趣味,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言之有趣, 引人注意

很多时候, 我们的课堂死气沉沉, 缺乏活力, 学生没有兴趣, 与教师的课堂调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尤其是教师的语言有很大的作用。教学能不能吸引学生, 语言很重要, 生动、幽默的语言更能够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向学生讲授关于Power Point的制作时, 我得知学生们前一天刚刚组织了告别六一的植物园参观, 据教师们反映学生玩得特别快乐, 而且感触颇深。所以在一上课我就对学生们说:“据说咱们这儿的植物园现在建得非常好, 很有意思, 对吧?”学生们都说“对”, “那么我们就分别结合自己的感受利用Power Point把美丽的植物园向大家展示一下, 然后评选出三位最佳设计者!”学生一致同意, 而且很快地投入其中, 结合自己的素材和Power Point的制作方法来精心准备, 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自然制作的热情高涨。我再结合制作中的需要学生掌握的环节:如模板的选择、文字说明、动画效果、播放方式等渗透其中, 学生为了使自己的作品能够取胜, 费尽心机来结合教师的要求完善作品,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 效果非常好。

在此基础上, 我又组织了优秀作品展示, 结合优秀作品和学生一起分析好在哪里, 哪里需要更完善, 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参与其中, 这一部分的教学效果就非常的好。

三、言之有力, 激人奋进

教师的语言需要有感染力, 这样才能使学生们觉得教师说得对、说得好, 才会产生共鸣, 进而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内在驱动力。

例如, 在教学网页制作时,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导语:“前面我们知道, 因特网是由数以亿计的计算机与用户组成的跨越世界的网络, 是一个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宝库。通过鼠标点击, 我们便可坐看世界风云, 尽揽祖国气象。而且,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仅仅满足于浏览别人的网站或这网页, 开始自己制作网页, 并且在网上发布。同学们, 身处信息时代的我们, 是否也想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 经营自己的数字家园。”这样的一段话, 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诱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巨大的热情, 从而为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言之启智, 发展思维

信息技术学科, 虽然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很近, 甚至可以说就在学生身边, 但是有些知识还是相对较为抽象, 学生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所以, 化繁为简使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就成为我们教师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己语言的魅力, 把繁琐、抽象的知识和学生们当前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结合起来, 化繁为简, 使学生真正消化和吸收相关的知识。

以“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概念的学习为例。为了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我进行了如下教学:“同学们都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吧!晚会上小品、相声、舞蹈等节目丰富多彩, 直看得我们心花怒放。但是如果不考虑演员们的表演水平, 还有什么因素使节目表演得如此成功、如此精彩呢?”学生七嘴八舌, 个别学生答到“舞台好!”“对, 舞台好, 如果舞台不好, 再好的戏也出不来。而系统软件就相当于舞台, 应用软件相当于舞台上表演的节目。我们将要学习的字处理软件Word, 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就相当于在舞台上演出的小品和相声, 是应用软件。我们学习的Windowsxp则相当于舞台, 是一种系统软件, 是Word、Front Page等应用软件运行的平台。”这样, 学生不仅轻松掌握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概念, 而且知道了Windowsxp是系统软件, Word、Front Page是应用软件。

现代社会的发展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我们教师一定要抓好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抓住细节, 完善自我, 这样我们的教育会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魏丽杰, 魏丽华.教师言语艺术[M].济南出版社.2003

上一篇:林业体制下一篇:通信运营科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