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转播范文

2024-05-07

手术转播范文(精选7篇)

手术转播 第1篇

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无线图像传输作为一个特殊使用方式也逐渐被广大用户看好。在医疗行业中,无线的发展也为医疗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新的机遇[1,2,3]。通过无线网络,医疗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得即时信息如病历、 化验结果、医嘱、生命体征等,并实现数字化远程视频转播。 运用高清手术转播示教系统(HD Surgery Broadcastteach System,HD-STS)进行形象直观的手术示教,是医学生接受临床外科技能培养训练的最佳途径之一。高清手术转播示教系统突破了手术室消毒隔离环境的局限,目前已被国内外专家广泛应用于手术观摩交流、远程医疗教学[4,5]。

1 有线视频传输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大部分视频转播都是采用有线传输,动态图像由视频信号源的输出口,通过视频传输电缆,如光纤、同轴缆线、DVI/HDMI信号线,传输到监视器再显像。由此带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

(1)有线视频传输是从视频信号源通过各种视频线与显示器、存储设备、视频编码设备、视频矩阵等设备直连, 达到外接显示、存储、传输的目的。短距离传输会出现转播现场设备拥挤、各种线夹杂的现象。而一般手术室,场地面积有限,多为40~60 m2的隔离净化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包含医生、护士、技术员,有8~10人,各种手术用设备,如电刀、手术床、麻醉机、腔镜吊塔等不少于10台, 视频转播时,交错拖地的连线使整个空间看起来杂乱不齐, 也给人员走动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

(2)远距离的视频转播,需要预先埋设线管,增加使用的成本,且降低了使用的灵活性。点对点的传输因为条件的限制,传送和接收两端地点已经固定,无法随意更改传输路径和传输场地。而远距离的埋设管线更是受到空间结构、地理位置的限定,不一定所有场所都满足埋线要求, 线管布设的中间也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对后期的检修和故障排查造成一定阻碍。

(3)现有的视频传输信号线,如DVI/HDMI线、VGA线、 SDI线对传输距离都有一定要求,距离越远,视频干扰越大, 信号衰减也越严重。在做远程视频转播时,往往会因为远距离传输的信号衰减而降低画质,影响手术转播效果。

2 无线视频传输的概念

无线视频传输是指不用布线,利用无线电波来传输视频、声音、数据等信号的传输技术。目前常用的有模拟微波视频传输和数字微波视频传输,或者用电信和移动的通讯网络,如现在的3G、4G通讯[6,7,8]。

2.1 无线视频传输的分类

无线视频传输从传输原理可分为模拟微波传输和数字微波传输。模拟微波传输是把视频信号直接调制在微波的信道上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接收端直接解调出原来的视频信号,这种方式没有延时和压缩损耗。数字微波传输则是先把视频编码压缩,然后通过数字微波信道调制,再通过天线发射,接收端则相反,天线接收信号,经后端视频解压缩最后还原模拟的视频信号,此方式信道带宽较小,抗干扰性较强[9]。

无线图像传输系统从应用层面可分为 :1固定点的图像监控传输系统 ;2移动视频图像传输系统。固定点的无线图像监控传输系统,主要应用在有线闭路监控不便实现的场合,比如港口码头的监控系统、河流水利的视频和数据监控、森林防火监控系统、城市安全监控等[10]。而本文就是利用固定点的无线图像传输实现医疗手术视频的远程传输。

2.2 无线视频传输的优势

无线视频传输相对有线传输有如下优势(表1):1综合成本低,性能更稳定。无须挖沟埋管,采用无线传输可以摆脱线缆的束缚,具有安装周期短、维护方便、扩容能力强的优点 ;2组网灵活,可扩展性好,即插即用。可直接添加新的传输点,不需要铺设新线路 ;3维护费用低。 无线传输的维护由网络提供商负责,前端设备是即插即用、 免维护系统[11,12]。

3 无线视频传输在手术转播中的应用

3.1 我院高清手术转播系统简介

我院现有腔镜数字化手术室5间、心脏专科数字化手术室2间、脑外科手术室6间。其中5间腔镜数字化手术室,是由德国STORZ公司设计并建造。线路采用全光纤铺设,从手术间内将腔镜、术野、全景等视频源传输到机柜, 通过视频矩阵和控制处理器再分散传输到各个会场,通过光端机转换视频信号,实现1080P全高清视频传输。其他数字化手术室则为医院自行改造,根据临床实际需求,采用网络视频传输技术,将视频源用编码器转换为网络信号, 在远程会议端,用软件解码实现视频传输,也可实现标清视频和高清视频的传输。这两种远程视频传输系统都为有线传输,建造过程中需要预埋管线、光纤,不仅建造成本巨大,而且也大大增加了相应的施工和后期维护的难度。

3.2 高清视频手术转播设计方法

在准备高清手术远程转播时,需要完成两部分内容 : 1手术室内医用视频的分屏显示 ;2医用视频及语音远距离传输到会场并实时显示。实现该项功能可运用有线和无线两种传输方法。

3.2.1 有线高清视频传输

使用有线视频传输,需要在手术间内放置移动转播车, 包括视频采集设备、视频分配器、视频矩阵、光端机、编码解码器及大尺寸(55~60寸)显示器。转播的方法是先将需要转播的视频源(如腔镜视频、手术全景、病人生命体征等医用信息)用视频分配器分成多路信号,分别传输到手术内本地显示器和远程转播设备,将视频信号编码后,用光纤或有线网络编码器传输到会场,再通过会场的光端机转换成模拟信号输入到外接显示器,或是通过会场网络解码客户端输出视频信号接入显示器。手术转播示意图,见图1。

3.2.2 基于WHDI的无线高清视频传输

本文采用以色列芯片商Amimon提供的无线家庭数字接口(Wireless Home Digital Interface,WHDI)方案,使用5 GHz自由频段中的40 MHz频段,可支持高频宽数位内容保护(HDCP)2.0标准,可提供优质的安全性及数位,并与HDMI完全相兼容[13,14,15]。它展现了传输速度快、响应时间短、穿透能力强的优势。不同于60 GHz的Wireless HD技术仅能在10 m距离内传输(须透过波束Beamforming技术),WHDI传输距离可超过30 m,并可穿透障碍物及墙壁, 且延迟时间少于1 ms,因而可实现跨房间的无压缩1080P高清画质无线影音串流应用[16]。

方案中,先将视频信号接入到以WHDI为核心部件的无线发射器中,将视频信号用电磁波的形式发送到无线接收器,再转换成HDMI高清视频信号接入到显示器的视频接口中。而超远距离的传输(>30 m),也可采用网络编码器, 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无线网络(可用公网或院内无线局域网)传输到会场解码显示。

3.2.3 实现无线视频传输的优势

无线视频传输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手术间内各种蜘蛛网式连线的杂乱环境并减少了拖在地上的视频线绊人的安全隐患,更加符合手术风险控制和感控要求。尤其是针对暗线的埋设,因手术室层流设计的原因,手术间内四周及顶面相对封闭,有线传输在后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中相对困难,甚至需要破坏性的拆除才能完成维修工作,也为日后的升级改造增加了不小的难度。而无线传输,不需要预埋管线,只要监测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连接情况,就能排查故障,运用更加方便。无线传输示意图,见图2。

随着医学影像的发展,医疗诊治对图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基本都实现了全高清医学手术视频,近年来3D腔镜应用也在逐步开展。采用WHDI无线视频传输器, 全面支持1080P全高清图像信号,实现无视频压缩高速传输,几乎无传输延迟,且抗干扰性能良好,在日常手术开展中具有很好的优势。

4 结束语

在嵌入式技术、数字视频以及无线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无线视频传输技术也日趋成熟。本文将无线视频传输技术运用到医院远程视频转播和手术室高清腔镜视频分屏显示中,解除了复杂布线的烦恼和降低手术换台时连线插拔导致故障发生的概率,同时也让医护人员在狭小的手术空间内移动自由度更大,提高了手术效率[17,18]。从目前来看,WHDI技术还只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接下来如能将该技术集成在设备内部,那么毫无疑问将给用户带来更大的便利。

摘要:本文阐述采用内置WHDI技术的无线视频转换器,实现视频无压缩无线实时传输。将该技术运用到医院高清手术转播中,不仅可以满足远程示教的实时视频传输要求,而且大大提高了传输效率,节省了手术室的空间。

体育电视转播谈 第2篇

北京奥运会的门票经过了两轮的预定和申购, 可谓是一票难求, 尤其是想得到热点场次的热点比赛的门票就跟中彩票的几率差不多。但在疯狂的门票抢购之中, 很多观众说只是想到现场看看在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是个什么样, 去感受一下现场的气氛, 至于能否真正看懂比赛并不是考虑的重点。而还有绝大多数的观众只能呆在家里收看奥运会的电视转播了, 但他们却也丝毫不会失落, 因为在他们看来, 在家收看CCTV-5 (2008年1月1日更名为奥运频道) 的电视转播比到现场看比赛更好, 因为电视能全方位展示比赛并且配有字幕和现场解说, 足不出户不用挤挤嚷嚷就能充分掌握比赛全貌何乐而不为呢!

现如今的体育电视传播发展相当迅速,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可能是大多数观众看比赛的首选, 一有重大赛事央视就会专门成立报道小组进行跟踪报道, 很多时候还会特派记者去现场报道比赛, 并且发回赛前赛后的独家新闻, 央视还专门设立的收费的风云足球频道转播重要的其他足球赛事, 各地方电视台的体育电视转播也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号称世界体育三大盛会的奥运会、世界杯 (专指足球世界杯) 以及F1赛车, 每次举办都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巨大的经济效益让它们成为了各国争相承办的最热门赛事, 当然, 电视转播费用也是其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也正因有了电视转播、广告赞助、商业运作等环节的加入, 使得重大体育赛事远远超过了比赛本身, 进而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产业。

体育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的存在, 可以说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的, 越来越成熟的运作使得体育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着非常重要地位。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 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都在加快, 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1995年体育产业总值达到了631亿美元, 超过财力雄厚的石油、汽车制造和航空等重要工业部门的产值;日本的体育产业总值约为4.2万亿日元, 在其10大产业中排名第6;在英国, 体育产业为38万人提供就业机会, 每年创造产值70亿英镑;意大利足球联赛的收入列国民经济收入的第3位。1998年, 足球世界杯比赛仅出售门票就给组委会带来了2.6亿美元的收入。中国的体育产业起步较晚, 1983年, 霍英东先生投资兴建的“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项大的体育产业投资, 20世纪90年代, 体育彩票的发行使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虽然, 目前的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较小, 但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电视转播以其强势媒体的影响力吸引了巨额的商业赞助, 和媒体的经营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赞助商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电视转播放大了比赛场地, 使欣赏体育比赛的观众人数成百倍地增长, 从而促进了体育广告、体育赞助和体育彩票等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1984年, 洛杉矶奥运会的尤伯罗斯模式正是通过出售电视转播权使承办奥运会首次赢利, 这足以证明, 电视转播在体育产业中的重要作用。高雅的西方音乐会从来就不会电视直播, 高科论坛和展览也不会电视直播, 要想观看这样的节目, 恐怕只能付出高额的门票去现场观看, 但体育比赛却不会收取观众一分钱的“门票费”, 电视转播可以极大地满足观众对于比赛关注和赛事信息的需求而不收取其他的任何费用, 只要有一台电视机, 很多人就都可以同时观看体育比赛了。观众可以方便地收看到体育赛事, 这既造就了一大批体育明星, 也带动了体育相关产业的消费。

因此, 电视转播权的购买就成为了关键, 可以说, 电视转播权收入是国际奥委会探索商业化运作的一个切入点, 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初期转播权销售收益一度占到奥委会总收入的95%。从1984年开始, 奥运会电视转播权收入平均增长率为38%, 2000年, 奥运会的销售收入已高达36亿美元, 1998年冬奥会的收入高达5.09亿美元。1993年~1996年间, 国际奥委会从出售奥运会电视转播权中所获收益占其巨额总收入的48%。成功的运作, 使电视转播权的收益成为国际奥委会的支柱产业。

体育赛事电视节目, 是一种通过电视台的转播, 全面、完整反映体育比赛情况的电视节目, 这类节目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 电视台转播体育比赛, 是用屏幕画面提供比赛即时情况的, 它往往能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二, 电视台转播比赛时, 可随时插入有关信息, 与比赛有关的一些赛况介绍和技术分析等, 这有助于观众全面了解比赛情况, 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 深受观众欢迎;第三, 电视台在转播体育比赛时, 还可以应用一些电视制作技巧, 如快节奏剪切、慢镜头、重放、体育明星特写等, 满足了观众的审美要求, 使观众得到娱乐享受。电视台转播的体育赛事节目具有自身的特点、规律和魅力, 它不完全等同于场地赛事。

体育比赛电视报道技术经历了从无线电视到有线电视乃至卫星电视, 从黑白到彩色及高清晰度电视的过程。最终, 电视以其快捷、直观和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而在各种传播媒介中独占鳌头, 从而大大推动了电视报道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 也孕育着体育运动商业化的趋势, 为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的商业经营提供了一试身手的舞台。

中国的体育电视报道虽然起步晚, 但其发展速度非常快, 从1973年首次面向全国进行体育比赛现场直播至今, 只有20多年的历史, 但已初步形成了设备较先进的现代化体育电视转播系统。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负责乒乓球和羽毛球等少数几个项目的电视信号制作和转播工作, 到2008年我们是奥运的主人, 经过了精心的准备, 奥运电视转播人才的培养、技术硬件准备等已经在稳步进行, 我们有理由相信, 到时候, 中国将为世界呈现一届最好的奥运会电视转播。

中国各省市都有各自的电视台, 而所有的省级电视台几乎都具备进行体育现场节目的直播技术。通信卫星的广泛利用, 使各省市都可以接收到国内外重大比赛的实况, 观看体育节目的电视观众人数明显增多。据报道, 中国转播第26届奥运会电视节目时间约为204小时, 电视观众达43亿人次。同时, 各省市电视台也开始向国内外转播在本省市举行的大型国际比赛, 电视转播的市场竞争正逐步形成, 这一趋势将会有利于中国电视转播领域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壮大。

但是,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我们距离世界体育电视转播的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到差距, 我们可以借鉴、学习、引用和创新的东西还有很多, 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努力, 不断适应新的形势, 让体育产业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摘要: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 与“体育”相关的行业在中国尤其是北京等奥运城市蓬勃兴起。实际上, 以奥运会为契机的大繁荣其实已经初显端倪, 而这只是体育电视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足球赛事转播解析 第3篇

一、足球赛事转播的发展和现状

(一) 足球转播的背景及发展

足球赛事转播在各类体育赛事电视转播中最受观众喜爱的赛事之一, 它所体现的是一种极为动态、非常动感的现场新闻。世界上著名的四大联赛都是电视台争相转播的赛事。高水平的足球赛事不仅可为电视传媒带来高收视率的社会效益, 还可以有丰厚的经济效益。

足球和电视发展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国足球联赛。英国足球联赛是世界上诞生最早, 同时也是赛制最完备的全国性统一联赛, 其主要收入来自电视转播权、球赛门票、纪念品销售以及赞助商的投资。其中, 出售电视的转播权获得的收入所占份额最大。电视转播还为其带来了4.5亿的全球观众。其他国家的足球转播发展基本和英国一样, 电视和足球赛事有着很好的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 电视观众在观看足球转播时有了更高的要求, 他们想要更加真实的现场感, 需要更加细节的瞬间。而科技的进步也使得在电视转播中可以运用先进的器械, 来满足观众所追求的现场感。在硬件进步的同时, 从事足球转播的相关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 国内足球转播的现状

我国足球赛事的转播起步较晚, 在1999年中国男足甲A联赛电视转播权由中央电视台获得, 电视传媒开始全面介入。但由于中国足球联赛竞技水平有限, 观赏度相对于国外高水平联赛和赛事有一定的差距, 国内的足球转播始终无法取得更大进步。

除赛事自身原因外, 国内的转播也与国外优秀赛事转播有一定差距。国内的一些足球转播在转播设备上存在缺陷和不足, 导致观众观看时经常看不到想要的镜头画面。同时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 无法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镜头, 使得转播粗糙, 无法满足观众需求。

二、影响足球赛事转播质量的要素

在足球赛事的转播中, 影响其转播质量的因素有很多, 如赛事整体竞技水平、转播机构的硬件配备、转播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等。赛事运作、机位设置、镜头运用三个因素也直接关系到转播效果。

与国外成功的足球赛事相比, 国内足球赛事在整体营销和品牌形象上呈现许多不足之处。中超联赛品牌形象一直没有很好地确立, 没有清晰的品牌形象。

(一) 足球比赛转播中的机位设置

一场足球比赛的转播水平高低有一个最直观的客观元素, 那就是转播时的机位数量和机位设置。在欧洲, 一场比赛的转播机位通常会达到15个以上。而在我国, 一场中超联赛通常是6到11个机位。

主机位, 通常架在主席台一侧的看台高点上, 这是比赛中使用最多的机位, 大远景基本都是用这个机位拍出来的。主机位作用是交代比赛, 拍出来的镜头效果常受制于比赛看台的高度。在国内许多转播感觉不如欧洲联赛有气势, 究其原因是由于国内看台普遍不高所致。在一些条件允许的欧洲赛场, 还会设置一个鸟瞰机位。这个机位是架在体育场最高的顶棚上或者由飞艇承载。这一点, 国内赛场上的转播短期内很难实现。

场地机位, 通常会在球场一侧边线附近设置两台机位, 分别在球场两个半场的二分之一处左右。这些机位主要是用来拍摄中近景, 并抓拍比赛中激烈的对抗镜头。同时比赛中的一些关键镜头, 比如进球、严重犯规、精彩镜头等都是依靠场边机位拍摄。主机位和场地机位通常在同一侧, 前者设在大禁区线平行线位置的看台上, 主要作用是捕捉越位的瞬间, 并且提供慢放;后者则是用来抓拍主席台上的观众以及教练席上的画面。

此外, 还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机位, 那就是设置在双方球门后的机位。这两个机位设置在球门一侧的后方, 可纵向贯穿全场。它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在比赛转播中调节景别, 让比赛观看起来更加立体;用于进球或者射门回放。

基本上, 有了这些机位, 一场足球比赛就可以顺利地转播下来了。当然, 各种赛事各国各场地的情况不同, 也就有很多不一样的机位设置。

(二) 导播、摄像师———足球赛事转播的制作核心

在足球赛事转播中, 导播和摄像可以说是制作核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足球赛事转播涉及很多工种, 但导播起着核心作用。导播是组织者和指挥员, 导播的素质将直接影响转播的质量。

足球转播的导播首先必须做好细致的案头工作, 注重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使摄像以及字幕、视频音频等技术人员了解导播意图。其次, 应善于观察和发现, 研究足球比赛的特点, 熟悉比赛规则。在这个基础上确定转播方案, 指导摄像机为观众选择最佳视角。第三, 还应拥有熟练的技巧和冷静的头脑, 注意镜头切换节奏问题, 保持比赛的连贯性, 适当切入一些特写镜头, 有助于加快视觉的节奏。

摄像师是足球比赛画面的直接拍摄者, 拍摄出来的东西直接呈现在画面上供导播选择加工。各个机位的摄像师应保证完成自身任务, 在负责的区域内镜头要快速准确的找到兴趣点, 技术上要达标、要精良, 减少对焦不实、镜头运动速度不匀等问题。同时要很好地理解导播意图, 运用专业技术满足画面要求, 保证球赛转播正常进行。

三、对于国内足球转播的几点建议

首先, 足球赛事主办方在考虑赛事发展时应有品牌意识。打造一个好的品牌形象应该以高水平的竞技为基础。同时, 加大对于足球赛事的宣传力度, 吸引更多的媒体关注, 吸引更多的赞助商。

手术转播 第4篇

2.平台化系统设计

以往转播车的设计建造理念中, 转播车的系统是一成不变的, 也就是说转播车的系统一旦设计建造完成, 就不能再改变。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 转播车具备什么功能, 节目部门就用什么功能, 如果系统能力达不到节目需求, 节目部门就只能将就。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 节目需求往往会多种多样, 为此, 在过去的大型转播车设计中, 需要把将要面对的所有制作需求都考虑进去, 从而设计出一个庞大的转播系统, 来满足未来转播可能遇到的各种需求。然而, 这样的系统存在许多缺陷:首先, 再庞大的系统也很难满足所有节目的制作需求, 实际上我们不可能用一个不变的系统来应对千变万化的节目制作需求;其次, 为满足所有需求而设计的庞大系统往往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虽然不同的节目对设备需求不同, 但是每个节目却不可能需要所有设备, 因此把所有设备都安装到一个固定不变的庞大系统中后, 在使用过程中设备的利用率却并不高。

在多年的转播车设计和使用过程中, 我们逐渐认识到以往转播车设计理念的缺陷, 并且在新的设计中逐步探讨变革, 到本次转播车设计时, 我们已经逐步明确、完善了一个新的设计理念:平台化系统设计。什么是平台化系统设计呢?就是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接口能力的系统平台, 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需求加载不同的模块来完成相应的功能。在这种平台化系统设计理念中, 转播车不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系统, 而是一个可以根据不同节目的制作需求而灵活改变的系统, 包括设备、功能、工位、接口以及格式、制式都可以随不同的节目需求而临时增减、调整、设置, 从而成为一个为本次转播任务量身定制的系统。在新的设计理念中, 转播车不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 而是成为了一个开放的平台, 这样既满足了不同节目制作的需求, 又能将空闲的设备卸下别用, 从而提高了节目制作的适应能力和设备的使用率。

根据这个新的设计理念, 转播车的设计思想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在新的设计理念中, 转播车的所有部件, 包括机柜安装的设备, 监视墙的布局, 各个工位的个数和功能等等都将是可变的、可调动的、可增减的。为形成这些可变能力, 就要求各个部件具有通用互换性、接口多样性及调度方便性。

以制作工位举例来说, 由于双区制作需要主、副制作区应对不同节目类型的复杂制作需求, 其系统配置也不相同, 两个制作区的一部分工位就要根据节目形态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能, 图11是采用平台化系统设计的制作工位, 实际上它并没有图中的那些设备, 只是预留了那些设备的接口,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配置相对应的设备, 使平台实现辅助切换、慢动作操作、字幕操作、质量监控等不同功能,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平台化系统设计还能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而且我们通过视音频矩阵、通话矩阵、KVM矩阵、422矩阵、跳线还实现了对它们灵活、快速的调度。

A2车的总工位数达到了29个, 我们并没有将它们全部按平台化系统设计, 因为首先平台化系统虽然方便, 但是必然会对矩阵、布线空间产生额外的开销, 出于性价比平衡的考虑我们必须有所取舍;其次, 调度的灵活性和系统的稳定性之间是有矛盾的, 我们必须有所兼顾、取舍;再次, 不分主次一锅端的做法根本不能称之为设计, 是对资源的无谓浪费。所以经过反复权衡, 我们选取了其中的14个采用平台化系统设计, 这个数目已经足以使A2车具备强大的制作能力, 可以从容应对复杂的制作需求。更进一步来说, 如果将平台化系统设计应用于未来的转播车, CCTV完全可以实现各转播车间的信号调度、控制、制作、设备资源的共享。

3.系统源名的统一更改

外场转播每次所面对的节目形式都有所不同, 信号源名当然也不相同, 为了使节目制作人员能够避免混淆, 清晰地分辨信号来源, 提供友好的监看与操作界面, 因此每次转播都需要对系统的源名进行更改。复杂多变的系统要求, 也正是外场转播工作的魅力所在。源名的更改, 包含了切换台的源名更改、矩阵的源名更改、监视器UMD和Tally系统的源名更改。这四者之间是有逻辑对应关系的, 以往必须由系统工程师花费额外的精力辨清这些关系, 再对它们进行逐一的更改。此次在A2车的设计中, 我们就提出了系统源名要能够通过一次操作进行统一的更改。最终我们利用TSL协议完成了这一目标, 只需要在进行初始系统设置时建立起相关设备的对应关系表, 那么在接下来的实际工作中只要通过修改矩阵的源名即可以做到使全车的切换台面板、矩阵面板、监视器UMD和Tally系统的源名统一修改。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 通过设置PC修改矩阵的源名;

第二, 矩阵通过自有协议将源名信息发布到矩阵面板;

第三, 矩阵通过TSL协议将源名信息发布到Tally控制单元;

第四, Tally控制单元通过TSL协议将源名信息发布到各个画面分割器;

第五, Tally控制单元通过TSL协议将源名信息发布到切换台。

系统源名统一更改的实现, 简化了繁琐复杂的设置过程, 降低了人为失误造成的系统源名混乱, 大大提高了系统设置的效率。

四系统的细化设计

“骨架”和“灵魂”都已经具备了, 接下来就要通过系统的细化设计赋予A2车“血肉”了。在系统的细化设计上, 我们基于经过中央电视台多年来的实际工作中所验证的成熟技术进行设计, 以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同时着眼于中央电视台未来电视事业的发展, 在部分功能和性能上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最后紧紧围绕A2车的车体和系统核心, 使各项设计紧密联系起来, 形成统一的整体。

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这些年来参与制作的国内外大型活动所积累的经验, 制作了大型活动外场制作需求统计表, 如表1。这是我们统计的近几年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型活动的制作需求。我们以这些实际数据为依据, 逐项确定A2车的视频系统能力。

1. 讯道规模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 有线讯道和外来信号最多时都达到了16路, 而且体育赛事还有高速摄像机的需求, 因此, 本着在性能上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原则, 我们确定A2车的满负荷讯道能力要能够达到20+20, 其中包含6台高速讯道, 即能够同时承担有线讯道20个和外来信号20个的超大型制作;但是这并不是A2车的常规配置, 为了保证设备的利用率, 我们将A2车的基础配置定为普通讯道10个+高速讯道2个+外来信号12个, 具备扩展到20+20讯道规模的能力, 扩展部分的工位采用平台化系统设计, 方便系统的扩充。

2. 平台化系统设计的视觉调整工位

技术区的平台化系统设计与制作区稍有不同, 是以CCTV转播部根据长期工作经验总结归纳的视觉调整工位为基础设计的。如图14所示, 每个视觉调整工程师负责4台摄像机的视觉调整, 视觉调整平台在使用时配置1个监视器显示单元 (UMD) , 2台17寸液晶监视器, 1台示波器, 1个触发按钮面板, 1个通话面板, 4台摄像机的摄像机遥控面板 (RCP) 。UMD用来显示下方监视器的源名Tally信息;位于下方右侧是示波器, 它显示当前平台4台摄像机的4波形信号或其中1台的单波形信号;最上方监视器的输入信号来自于切换台的AUX输出, 当某台摄像机需要进行调整时, 可通过按压相应RCP的Joystick触发切换台AUX输出和示波器选切为当前正在调整的摄像机信号, 这时上方监视器信号变为对应的摄像机信号, 同时触发示波器变为对应摄像机信号的单波形显示, 以提高图像清晰度并便于观察4个摄像机的色彩一致性, 有利于视觉调整的精细操作;当调整完毕后松开Joystick, 最上方监视器的图像恢复为PGM信号或通过触发按钮锁定的摄像机信号, 示波器恢复为4波形显示或通过触发按钮锁定的摄像机单波形显示;位于示波器左侧的是触发按钮面板, 触发按钮共有5个, 分别对应着当前平台的4台摄像机信号和PGM信号, 点击触发按钮后会触发切换台的AUX输出切换为按钮所对应的摄像机或PGM信号, 并锁定输出到最上方的监视器上, 同时触发并锁定示波器变为对应摄像机信号的单波形显示或4台摄像机的4波形显示, 可以用来专注调整某一重要摄像机信号;中间的监视器采用4分割的方式, 显示4个RCP所对应的摄像机信号, 用来进行常规的视觉调整操作。

3. 具备统调监控功能的系统工程师工位

系统工程师在国际制作中又称为EIC, 负责监控把握转播车制作域的视、音频信号的质量, 并负责所有视频设备的调整和设置。因此EIC这个工位要具备最好的、最全面的监控环境和调整设置界面。

因此EIC工位配置了矩阵控制面板、切换台AUX面板、监听切换面板、通话面板、数字示波器和摄像机主控面板 (MCP) , 便于实时掌控矩阵、切换台、主备路传输链路状态、信号质量和摄像机状态。

而且考虑到系统工程师需要对所有讯道进行色彩、技术指标等项目的统调, 我们通过设计实现了在技术监视器上, 可以通过MCP选择监控20台高清讯道摄像机的状态并对它们进行调整。

除此以外, 为了保证EIC能够准确把握视频信号的主观质量, 这个工位必须拥有顶级显示质量的监视器, 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 首选当然是CRT监视器, 但是由于目前国际上的专业CRT监视器已经停产, 我们在主控级技术监视器的选择上一度左右为难, PDP虽然在显示质量上能够与CRT比肩, 但是PDP无法小型化, 根本不可能安装在19寸标准机柜上;LCD虽然可以安装在19寸标准机柜上, 但是目前在显示质量上与CRT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作为主控级技术监视器有些勉为其难。就在我们一筹莫展, 准备妥协的时候, 主控级的OLED成功量产了。经过实际测试, 17寸的OLED成为我们的首选, 它结合了PDP和LCD的优点, 体积小, 具备精密的显示质量、忠实的色彩还原能力和灰阶显示能力, 而且响应速度极快。

4. 制作区监视墙的设计

从表中可以看到, 大型节目制作对监看的需求量最多时达到了63路之多, 综合考虑监视墙的灵活配置、图像的显示质量和响应速度, 而且还要为双区制作创造独立的监听监看环境, 我们最终采用了50寸PDP监视器+矩阵内置式分割器作为监看方案。8块PDP监视器由双头输出的4个分割器模块驱动, 每个分割器模块的最大单屏划分能力为16路, 而且通过对分割器的设置, 可以很方便的配置显示画面的宽高比和安全框。这样的话, 主制作区配置了6块50寸PDP, 理论上的极限画面显示数量达到了96路;副制作区配置了2块50寸PDP, 理论上的极限画面显示数量达到了32路;即使在16分割模式下, 每个画面的显示尺寸仍然能够达到12寸, 完全可以满足同时制作两套节目的需求, 再为主、副制作区配置两套独立的监听音箱, 其监听信号来自于音频矩阵, 完全可以满足导演在节目制作中对监听的需求, 双区制作所必须的独立监听监看环境就实现了。

选用矩阵内置式分割器还使系统具备了以下优势:

(1) 调度灵活

由于矩阵是视频系统内信号路由的汇集点, 因此也就使得制作区的监视墙可以显示矩阵的任意一路输入信号, 即可以实现显示系统内最大范围的信号源;

(2) 简化车内布线

省去了大量的信号源至独立分割器的布线, 大大减轻了车内负载和矩阵输出信号的数量压力, 同时环节的减少也意味着安全性的提高;

(3) 安全等级提升

在这种架构下, 分割器实际与矩阵享有同样的安全等级, 在主备电源、控制卡、交叉点等各个方面均比普通分割器大大提升了安全等级;

(4) 扩展方便

在系统今后的扩展中, 扩展的信号只要进入了系统矩阵, 便可以通过调度显示在制作区的任意大屏幕上, 在系统扩展的实施上有了较大的方便。

由于PDP+矩阵内置式分割器成为了制作区的核心设备, 所以我们必须要考虑相应的应急监看措施。如果某块PDP故障, 无法正常显示时,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软件调取预设好的更多分割的布局, 应用到其它PDP上, 补足PDP故障导致的监看信号路数的减少;如果某个矩阵内置分割器模块故障, 无法输出正常画面时, 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区视觉调整工位的四画面分割器的HD-SDI输出来进行应急, 常规状态时视觉调整四分割采用分割器的DVI输出, HD-SDI输出接于跳线一端, 发生紧急情况时, 可以快速将视觉调整工位的四画面分割信号通过视频跳线接入PDP, 保证当前节目的所有讯道的监看, 满足基本制作需求。

5. 具备双区制作能力的系统设计

前面提到过要实现双区制作的能力, 需要6项必须条件作为技术支撑, 我们已经陆续解决了其中的3项, 还要完成3项关键技术的设计实现工作。

(1) 独立的信源及Tally显示

由于采用了矩阵内置式分割器的PDP显示方式, 主、副制作区的监视墙能够不受任何限制的多次、任意显示矩阵内的所有信号, 以最简单的系统连接方式实现了独立的信源显示。

前面已经提到过, Tally控制单元是系统源名信息和Tally显示的核心设备, 它接收到矩阵的源名信息、切换台和矩阵的交叉点信息, 再通过TSL协议输出动态源名信息和Tally信息到各个显示设备。对于摄像师来说, 他不需要通过Tally区分到底是哪个制作区在使用他的信号, 哪个节目在用他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 因此在双区制作时, 谁用他都要亮Tally灯。但是对于监视墙就不一样了, 主制作区不应该看到副制作区发出的Tally信号, 反之亦然, 否则会造成节目制作的混乱。因此对于摄像机的Tally信号时“多对一显示”, 而对于监视墙来说则是“多对多显示”。

由于Tally控制单元本身支持多达18条母线Tally信息, 因此只需要通过对Tally控制单元进行相应的设置, 使其接受4条切换台母线和2条矩阵母线的交叉点信息, 然后再将其编组输出到摄像机和两个制作区对应的分割器上, 即可使摄像机在正常和应急状态下都拥有相同的Tally信息显示;而主、副两个制作区的监视系统在正常和应急状态下都拥有不同的Tally信息显示。所以当进行双区制作时, 副制作区监视墙可以显示与主制作区完全不同的红、绿Tally信号, 两套节目的制作团队互不影响, 而且通过对Tally控制单元的配置文件进行预设, 可以轻松的在“一车一制”和“一车两制”之间自由倒换, 以应对不同的制作需求。

(2) 独立的节目传输通路及应急能力

切换台作为系统的核心设备, 其能力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制作能力, 成为实现双区制作的关键一环。为此我们选择了拥有4级M/E的切换台, 其各级ME具有独立的4个全功能键控模块, 各级ME的输出信号可以灵活调动, 而无需指定哪一级为最终输出级, 同时切换面板的ME切换层也可以进行灵活调配以配合使用的需要, 再辅以两个切换面板, 可以应对单节目的二级切换和双节目的双区制作。由统计表可以看到, 大型节目的直切键需求已经达到了33个, 所以我们在主制作区配置了3M/E的40键直切面板, 以应对超大型制作;在副制作区配置了1M/E的16键直切面板, 以应对双区制作。再配合主、备调音台的设计, 使双区制作同时直播的成为可能。为此我们在系统中设计了4个独立传输通道 (TX1~4) , 如图15所示, TX1和TX3是由切换台提供的两套节目信号的主路;TX2和TX4是由视频矩阵提供的两套节目信号的备路;主调音台分别输出2套节目的数字音频信号作为主路信号送到主路加嵌器, 备调音台分别输出2套节目的数字音频信号作为备路信号送到备路加嵌器。

主、副制作区都配置了对应TX2和TX4的应急矩阵切换面板, 在主路出现故障时, 由于Tally信息已经编组, 只需直接在应急矩阵切换面板上操作就可以保证节目制作继续进行。

此外为了防止Tally控制单元发生故障, 我们还设计了Tally倒换装置, 可以在切换台的并行Tally输出和Tally控制单元的输出之间进行倒换。

(3) 独立的信号调度及通话能力

A2车系统的信号都可以通过切换台和矩阵实现灵活的调度和分配功能, 主、副制作区的信号都可以完成互不干扰的调度和分配。

A2车的通话系统采用了80路的通话矩阵, 可实现点对点及多编组通话方式, 因此当进行双区制作时, 可以保证两套节目制作人员的通话互不干扰。

6. 视、音频系统之间协同工作能力的设计

即Audio Follow Video (AFV) 功能的实现, 在实现方式上我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案:

在实时节目信号的制作中, 采用切换台的GPO输出触发调音台读取预设的方式, 实现节目声音对节目视频的自动跟随;

在录制信号的制作中, 如慢动作硬盘记录设备、录像机等, 采用嵌入音频方式或视音频混合矩阵方式来实现。嵌入音频方式灵活性较差, 但是容易操作, 适合一般节目的录制;视音频混合矩阵方式的灵活性最强, 但是设置有些复杂, 需要通过设置矩阵将视音频信号分层管理, 将视音频信号的源和目的根据需要进行绑定, 可实现任意视音频信号的协同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AFV方案加以实施。

7. 慢动作制作能力和节目录制能力

我们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到, 所有的节目对硬盘慢动作设备都有需求, 只不过有的用于播放插播, 有的用于慢动作制作。播放插播要求比较简单, 复杂的是慢动作制作, 尤其对于高级别的体育赛事来说, 慢动作制作能力要能够覆盖所有的讯道信号。所以从增强设备实用性和利用率的角度出发, 我们的设计在规模上充分考虑了扩展需求, 常态下A2车配置了3台8通道硬盘慢动作服务器, 可以完全覆盖包括2个高速讯道在内的12个基础讯道, 通过更改设置还可以完成4个高速+6个普通讯道的制作需求;同时还具备5台6通道硬盘慢动作服务器的扩展能力, 在极限情况下可以实现6个高速+20个普通讯道的制作需求。制作规模扩展所造成的设备和工位增加, 可以在平台化系统设计的配合下加以解决, 这进一步证实了平台化系统设计的必要性和先进性。因此, 就体育赛事公共信号制作能力来说, 单以A2一辆转播车, 就能够完成世界杯决赛的制作需求。

以往转播车的节目录制工作, 通常由磁带录像机完成, 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到, 目前也仍然有磁带录像的需求, 但是随着CCTV新台址的投入使用, 无带化的全台网络化制播的工作模式即将实现, 外场转播也是全台网络化制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我们在录制设备的设计上不能踌躇不前, 一定要追随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我们采用将现阶段需求和未来发展相结合的方式, 即支持网络传输的磁带录像机和基于慢动作服务器的硬盘记录设备相结合的方式。支持网络传输的磁带录像机既可以解决现阶段的节目录制需求, 也可以应对未来全台网络化制播的数据传输;基于慢动作服务器的硬盘记录设备原生支持多种码率的本地编解码格式, 包括DNxHD、DVCPro HD、ProRes422等, 可以灵活适配第三方系统, 无须转码, 而且支持多种文件格式, 包括MXF、MOV、AVI等, 能够与新台的网络化制播系统无缝对接。

8. 通话系统能力

A2车的通话系统采用了4线通话矩阵, 以通话面板以及其他相关通话设备为主要通话终端。

而且通话系统充分考虑了将来可能出现的制作需求, 通过因特网就可以实现与新台址通话系统的矩阵级联扩展, 完成矩阵层面的互联互通。

五结束语

A2高清转播车建造完成后的第一次任务就是异地的两场直播任务——江阴中华龙舟大赛和北仑世界女排大奖赛, A2车的车体和系统经受住了考验, 圆满的完成了直播任务。我们有理由期待在CCTV未来的外场转播工作中, A2高清转播车能够成为外场制作的标杆, 高效安全地完成每一次任务。

奥运火炬大同传递电视转播纪实 第5篇

1 火炬传递线路状况

火炬传递路线确定在大同市城西约10~15km处, 是大同市著名旅游线路。起跑点设在同煤集团晋华宫矿 (举行点燃火炬起跑仪式) , 终点在云冈石窟第20窟前 (点燃圣火盆和交接仪式) 。路线为东西向, 是沿河公路弯曲通道, 南北为相对高度在100~200m的连绵山地。整个传递线路并不太长, 但由起点向终点行进过程中, 每一段有效视距大多不超过300m, 任何一种方式的地面信号直传必将受到山体的阻挡。即使使用微波传输信号到大同电视台大楼 (高度45m, 原已开通大同 (大同电视台) -太原 (山西电视台) -北京 (中央电视台) 的微波和光纤线路) , 也需要设置3~4个中继转发点, 涉及到选址、测试、设备安装、电源保证以及防风、防雨、防雷措施和设备维护、人员值守等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

2 信号传输方式的确定

为了确保火炬传递活动电视转播安全、优质、顺利地进行, 确定了以光缆、卫星、微波三位一体的信号传输方式。

光缆通道由山西网通及大同网通分公司提供晋华宫矿和云冈石窟-大同电视台-山西电视台光缆支持, 由大同电视台提供双备份光端机。卫星转播由山西电视台设置两台卫星转播车, 分别配置在起点和终点。微波传输为晋华宫、云冈石窟光缆到大同电视台, 再经微波送山西电视台。

晋华宫-云冈石窟光缆双向传输。设置通信电话各两部, 随时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两点互为回传备份, 可以分别转发整个火炬传递电视信号到大同电视台。

两台微波中继车移动在整个火炬传递线路上, 采取接力方式覆盖公路传递全部过程。在起点和终点找到适合的高点, 安装微波中继信号接收天线, 接受火炬传递移动信号。

起点和终点分别设置电视录像车, 采用6+1讯道拍摄现场活动, 并切换输出火炬传递信号。

3 电视移动直播的技术保障

移动电视直播对大同电视台来说是第一次, 整体转播技术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既是一个技术学习、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也是考验技术协作能力的过程。为此, 在和山西电视台技术人员的通力合作下, 把基础技术工作落到实处。

(1) 确保电源供电的稳定、可靠、安全;分别在起点和终点安装了60~80k W双回路电源闸箱, 落实应急处理和安全等相关保护措施。

(2) 确保光缆线路安全、畅通:由网通公司安装设备并派专人监管光缆安全。

(3) 确保中继转播信号稳定:落实中继车电瓶充电、维护事项, 并检查在线备份电源。反复上路演练, 调整天线方位及高度, 测量信号。经比较和确认, 晋华宫矿接收天线定点在矿电视台发射铁塔 (约30m) 上。云冈石窟方面接收天线安装在一台消防车的升降云梯 (约30m) 上。

(4) 确保光端机工作稳定、可靠:为此, 新购数字光端机, 主备配置。信号接入采用SDI格式。

(5) 确保无线信号不受干扰:利用场强仪测试7000MHz频率附近杂散电磁波强度, 检测并排除一切电磁干扰。虽然, 一般小的干扰信号, 经过系统识别, 就会被消除, 再生发端波形后转发。但如果干扰信号足以使数字信号产生误码, 便难以修正, 误码就被逐级累加, 造成噪波干扰。实际检测, 未发现较强干扰电磁信号。在试验检测中, 发现中继车对465MHz无线通话产生较强的噪声干扰。因两频率通道相距较远, 且中继车此前使用并未发现同类情况。虽经仔细分析, 难以确定原因。只是两者离开大约20米距离后, 干扰噪波即发生明显衰减, 在实际工作中并无实质性影响。但确切原因仍需进一步探究。

(6) 确保通讯畅通:由网通公司专人安装并维护、监管电话线路, 保证全程通话联络。

(7) 预防突发事件:火炬传递前, 天气预报27日大同有雷阵雨, 4~5级风。为了避免雷阵雨的不确定性和大风对露天设备工作造成影响, 准备了充足的雨具、塑料布等用品。并对线路、设备进行防风加固处理。虽在火炬传递过程中有些零星风雨, 但都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电视转播从上午8点开始, 起跑点15分钟仪式电视信号传到云冈石窟录像车, 切换后分别输送到光端机和卫星车。经与山西电视台、大同电视台播出中心联络并实际收看开路信号, 图像、伴音都比较满意。中央电视台卫星接收信号符合技术标准。

火炬接力传递时间从8∶15持续到9∶30, 传递过程转播信号稳定、清晰。中继车离开公路到达云冈石窟寺院大门前无法继续前进, 信号传输由终点设置的全向无线摄像机接替进行。火炬最后进入云冈石窟寺院, 距离第20窟大约100m。由于院内面积不够大, 火炬手、助跑员、保卫等人员人数较多, 空间显得比较紧张。且穿廊过门迂回弯曲, 给摄像和信号传输造成一些影响。在院内传递虽别有情趣, 但考虑到电视转播的要求, 事先仍有准备不足的地方。终点点燃圣火盆及火炬交接仪式从9∶30到9∶40进行, 由现场多机位拍摄完成。

至此, 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在大同的传递按照原定计划完成, 结束了山西全省奥运火炬传递活动。

4 实践感想

经过火炬传递电视转播的实际经历和考验, 深切感受到, 电视作为现代化大众传播工具, 完善的设备配置是无可替代的基础环境和条件。而实际上, 我们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1) 电视工程技术人员数量少, 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差。尤其是对于数字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大型电视转播, 移动电视转播等, 不仅理论知识不足, 而且少有实践的机会。

(2) 设备配置不足, 标清电视设备配备尚不够完整, 难以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技术系统。对于高清电视设备或系统, 还谈不上具有清晰的认识。在进行大型活动电视转播时, 采用临时拼凑或租、借设备的办法进行。设备不熟悉, 性能不了解, 技术的配套协调工作比较难做。

数字卫星转播车系统分析 第6篇

关键词:卫星转播车,车载站,系统设计

1引言

数字卫星转播车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从车型的选择到车体的改装;从广播的音频系统、传输系统的设计再到设备的选型;从各个项目的实施、到最后的系统集成, 都必须严格地按照项目的总体要求进行, 必须做到全盘考虑, 整体运作, 在整个项目进行的过程中, 青岛人民广播电台针对国内多家电台制作的转播车进行了充分的调研, 借鉴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并结合实际情况, 最终完成具有数字/模拟音频广播, 1路卫星视频转播;转播车与远端站之间双向传输电话和IP数据业务等多种功能的车载站。

2系统概述

(1) 系统概述

卫星传输链路采用Ku波段, 信号压缩/传输采用 (音频MPEG-1 Layer II/视频MPEG-2) 国际标准。卫星转播车提供1路立体声音频广播节目和1路视频广播节目。 (如图1所示) 音频信号送到DAC7000编码器, 编码器将异步数据、控制信号和编码压缩后的音频复用为一路合成数据流输出给DMD20-LBST卫星调制器调制到L-Band中频;视频信号送到SE4000编码/调制器调制到L-Band中频;以上两路信号合路后经SSPB变频、放大为Ku-Band射频, 由1.2m车载卫星天线将高功率射频信号发送至卫星。

地面站卫星天线将卫星转发至地球的微弱信号接收下来, 并由LNB将收到的Ku波段信号放大/变频为L波段。然后通过IFL电缆送至室内的音/视频接收机。接收机对信号进行放大、解调、解码并还原出高质量的音/视频信号。

下行链路由LNB、1∶4功率分配器、ABR-202A音频接收机、频谱分析仪等组成, 实现自环接收, 监听监测。

通过独立的调制解调器AMY-30和SDM-9230综合接入设备建立的双向通信链路, 为用户提供高性能的话音和IP数据服务, 这是一项增值业务, 在网络无处不在的今天, 有了这项服务, 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互联网。

(2) 天伺馈系统 (图2)

天线采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十三所1.2m单偏置卫星新闻采集车天伺馈系统, 实现天线自动展开、收藏、精确寻星功能, 预设置多组卫星参数;SDRTX-9100波段卫星信标接收机配合天线控制器, 用于卫星接收天线的自动搜星及跟踪功能, 高功放设备选用加拿大ADVANTECH公司的Ku波段50W的固态功率放大器。

(3) 卫星参数

目前可供选择的卫星转发器有:亚洲二号、亚洲三号、亚洲四号、鑫诺一号、亚太5号、亚太6号等。目前使用的鑫诺一号在青岛地区的覆盖参数:

卫星位置Qs=110.5°E;工作在Ku波段;转发器带宽BTS=45MHz;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S=54dBW;饱和功率通量密度SFD=-70dBW/m2。

(4) 链路预算

链路预算见表1。

(5) 音频系统

调音台是整个音频系统的核心, 本转播车音频系统采用了SoundCraft FX-16型模拟调音台。由于调音台输出路数有限, 设计中就利用音分来扩充, 实现传输、监听、两路MD录音, 音频工作站录音, 输入设备有CD、MD, 外部信号从车后接口板输入, 使用A/D, D/A设备方便选择传送模拟/数字信号。

(6) 其他系统

卫星转播车接口板提供普通的模拟/数字音频接口, 还有专门与青岛台大型数字音频直播车对接的音频、供电接口, 同时转播车配备了5KWH的UPS为设备提供稳压及应急供电, 保证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车体装有电动支撑腿, 保证转播过程中车体稳定。

3数字卫星转播车车体选择

经反复比较, 选用了日本丰田公司LAND CRUISER 4700越野车。车体自重2525kg, 满足卫星和音频设备、工作人员整体承载要求。整车尺寸5080mm×1940mm×1890mm;车体大小适中, 行驶灵活, 越野性能好,

4数字卫星转播车主要特点

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卫星转播车采用技术先进的、专业的、成熟的系统和设备, 具备较强的抗御故障能力, 系统基于国际通用标准, 做到很好的兼容性, 易于维护, 方便扩容, 可为将来逐步推出新的业务带来方便。天伺馈系统完全实现了自动化, 包括自动水平补偿、自动寻北、自动定位、自动寻星、自动跟踪、自动展开和收藏等, 使用便利。

手术转播 第7篇

目前中华龙舟赛包含男、女200米直道竞速赛, 男、女500米直道竞速赛四个小项, 决出四个单项冠军及男女总成绩冠军六块奖牌。龙舟赛一般有四个赛道, 先举行200米比赛, 200米比赛全部结束后, 撤掉200米出发平台, 然后开始500米比赛, 一次最多有四支队伍同时参与比赛, 每只龙舟由20名划手、一名舵手、一名鼓手及一名锣手组成。比赛时, 龙舟奋力向前、你追我赶、锣鼓喧天, 岸边旌旗飘扬、观众呐喊助威, 整个比赛场面十分壮观。笔者有幸参加了2012年海南万宁、江西鄱阳湖、江阴月城、贵州铜仁、温州及佛山丹灶共计6站中华龙舟赛的现场转播工作, 见证了中华龙舟大赛电视转播发展的全部过程, 以下结合12月16号在佛山 (丹灶) 举行的龙舟赛年终总决赛的转播方案, 谈谈高新电视技术在现在龙舟赛转播中的作用。通过系统图 (图1) 可以看出, 佛山站使用高清12个有线讯道加8路外来信号, 无线摄像机均通过无线对讲机和转播车导播通话, 以下是每个机位的设置和作用:

1号机“鱼竿”高清摄像机在500米出发点, 龙舟出发前提供从水中升起的画面, 信号通过微波传到转播车, 通过帧同步器进技术系统。

2号机移动摄像机位于快艇上, 当200米或者500米比赛, 介绍龙舟代表队时, 摄像师肩扛提供龙舟小全景镜头通过微波传到转播车进系统。

3号机位于距离500米出发点向后100米的岸边摄像机平台上, 标头提供龙舟全景比赛画面。

4号机位于距离500米出发点向后100米的岸边100米轨道上, 标头提供跟踪龙舟移动的全景比赛画面。

5号机位于距离500米出发点向后200米的岸边摄像机平台上, 高倍镜头提供龙舟近景比赛画面。

6号机位于距离500米出发点向后250米的岸边摄像机平台上, 标头提供龙舟全景比赛画面。

7号机位于距离500米出发点向后300米的岸边摄像机平台上, 正对200米比赛出发点, 使用广角镜头提供龙舟全景比赛画面, 200米比赛时提供虚拟铺队旗的出发镜头。

8号机位于距离500米出发点向后350米的岸边100米轨道上, 标头提供跟踪龙舟移动的全景比赛画面。

9号机:比赛时9号机是纵跨500米航道的高空跟拍“飞猫”无线摄像机, 四条龙舟齐头并进很是壮观。

10号机位于距离500米出发点向后450米的岸边摄像机高架平台上, 大倍率镜头高速摄像机提供跟踪龙舟移动的近景镜头。

11号机位于距离500米出发点向后500米的岸边摄像机高架平台上, 比赛时是广角虚拟摄像机提供龙舟撞线弹出队旗的画面。

12号机位于距离500米出发点向后500米的岸边摄像机高架平台上, 正对终点线, 大倍率镜头高速摄像机提供龙舟撞线的近景特写镜头。

13号机是横跨航道的高空可下垂的“飞猫”无线摄像机, 提供旋转跟拍龙舟的比赛镜头。

14号机是微波摄像机, 位于终点后面100米的高台上, 提供主持人出镜的画面, 信号通过微波传到转播车进系统。

比赛时15号机摄像师坐在汽艇上肩扛提供龙舟小全景镜头, 介绍龙舟代表队出字幕。

16号机位于终点提供龙舟撞线后选手的获胜表情画面。两路信号通过微波传到转播车进系统。

17号机位于主席台上, 广角镜头10米摇臂摄像机提供龙舟移动的全景比赛画面, 兼顾开幕式和颁奖画面。

18号机位于距离冲刺终点向后100米的水中摄像机高架平台上, 正对比赛赛道。超级慢动作画面在现场生成后通过微波传到转播车进EVS硬盘机器保存, 再通过比赛集锦重放, 展现给观众。

19号机位于距离500米出发点向后50米的岸边摄像机平台上, 高倍镜头提供龙舟近景比赛画面。

20号机为500米出发点虚拟摄像机, 位于正对500米出发点的岸边摄像机高架平台上, 广角镜头提供龙舟全景比赛画面, 并负责航道上铺设队旗。

从机位布局就可以看出, 中华龙舟大赛电视转播前两站机位没有现在多, 转播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 在500米出发点增加了19号和20号这两个机位。以下谈谈笔者自己的看法。

龙舟赛转播中, 当观众看到那水珠四溅的划桨比赛镜头、胜利者仰面振臂的激扬表情画面时, 可能会觉得很震撼。这些都是挂着100倍大镜头的超高速摄像机的功劳。超高速摄像机通过提高拍摄帧频和记录信息, 当画面以常规每秒25帧重放时达到超级清晰的慢动作的效果。超高速摄像机广泛运用到高水平的体育赛事转播和精彩绝伦的广告、大片的拍摄中。目前的超高速摄像机的帧频率最高可达每秒3000帧, 相当于120倍的记录速度, 回放时, 1秒钟的素材要放2分钟, 相当惊人。超高速摄像机参数调整很是重要, 因为水面上的介质和光线会不断地变化, 现场操作员不但要根据天空的照度, 还要考虑到慢动作片段播放时间的要求, 设置好超高速的帧速。超高速转播龙舟赛一般参数要求设置范围在500帧到800帧之间。此外在实际操作中还发现, 超高速摄像机的色矩阵和常规摄像机彩色矩阵不一样, 或者说相差较远, 很多情况下我们调完黑、白平衡后还要在手动矫正, 争取达成色调一致。其二, 就是超高速摄像机低电平调节敏感度低, 操作员要根据镜头焦距不同“大胆”地调节低电平旋钮。在水面上雾气大的时候, 我们实际操作摄像机把低电平调整到-50才能降到技术要求的范围内,

在中华龙舟大赛中首次运用了三套傲威 (orad-cyber sport) 虚拟体育制作系统。三套虚拟摄像机分别放置在500米出发点、200米出发点及比赛终点, 通过画面可以看出龙舟出发时在航道上铺上参赛队的队旗, 龙舟撞线时再触发、弹出所在队伍的队旗及比赛用时, 体现了中华龙舟赛比赛的标准化和专业水准。傲威系统使用的是固定云台式传感器, 三套HDVG (高清跟踪渲染工作站) 工作站, 此特点具有内置可分区取样色键, 支持数据库触发和传感器触发两种触发方式。技术员前期先对虚拟摄像机、云台进行调整跟踪设置, 再把龙舟各代表队的队旗进行调色、分辨率说电视转播难度较大。为此, 中华龙舟大赛使用两套“飞猫”摄像机, 一套横跨150米的可下垂式的“飞龙”摄像机, 另一套纵跨790米的二代“飞猫”可以跟拍500米比赛全程, 我们定义叫“飞梭”摄像机, 提供“齐头并进”龙舟赛画面。这次搭建的难度很大, 原因在于所用绳索每一百米有三米的弧垂, 所以要考虑到高度和搭建的拉力力度, “飞龙”要与纵向“飞梭”保持一定的高度, 交叉线大概保持在3~5米的高度差。这次用了50吨的吊车把锚点也加固起来。飞梭的搭建人员要在吊车的小钩上建有一个小的操作平台, 直接吊上40多米高的吊车臂顶部然后进行高空作业和维护。飞猫自重24公斤, 内置三轴向陀螺辅助稳定电子系统。标准可持续续航时间90分钟 (可以扩展) , 最大行走速度77公里/小时。一般需要两名有经验的摄像师操作, 一名摄像师要控制俯仰、摇移、滚转、另一名摄像师要控制变聚焦和光圈。

原有龙舟项目没有电视转播, 对竞赛没有要求, 竞赛上采用的是人工计时Excel表格录入队伍, 这完全不能满足电视转播的需要, 前3站比赛我们都是采用模拟时钟计时, 手动录入出发队伍信息, 通过对讲机报成绩后再手动录入, 这样造成直播中的时钟是假的, 成绩不准确并且字幕操作人员压力大, 常常手忙脚乱, 对电视画面来说也有很大影响, 常常为了等待成绩切换很多空镜来补充时间, 整体转播时间也会相应延长, 并且龙舟项目是竞速类项目, 各代表队竞争激烈, 有时两队成绩相差就1%秒, 人工计时对运动员来说也不公平准确, 从2012年第二站江西鄱阳湖站开始, 中央电视台和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司商量并委托新奥特公司承接了竞赛电子计时和成绩统计的任务。新奥特采用了国际先进计时设备 (TIMETRONIC) 完成龙舟计时工作, 使用新奥特最自己研发的成绩统计软件 (AUTOSPORTS) 完成对龙舟大赛的编排、抽签、晋级、排名工作。从这站开始, 时钟是裁判员通过无线发令器发送到转播车和终点计时塔, 成绩是通过计时设备的终点摄像系统进行判图最终给出成绩 (精确到1‰秒) 。奥运会的田径、赛艇等竞速类项目都是这种方式, 最终成绩确认后传给成绩统计软件进行对比排名, 最后进入数据库。转播车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成绩并播出, 字幕与竞赛系统第一次取得了纯网络化无缝连接, 为直播赢取了时间, 为字幕工作减轻了工作压力, 效果很好。为了方便解说员更好地分析比赛, 在龙舟大赛转播中使用了新奥特的一套CIS评论员系统, 在评论员系统中加入了队伍介绍、分组介绍、最好成绩及名次介绍等数据, 评论员使用后感觉龙舟转播比较专业化和国际化。

作为大型直播活动, 由于参与的工种多、人员多、环节多, 视音频系统、动力系统、通话系统、现场次序维护等都很重要。在龙舟大赛前两站转播中, 电视直播中明显感觉到发令枪枪响后和比赛开始时间有接近一秒的延时, 原因是无线机位视频和音频传输不是一个路由, 在后来的转播中我们全部采用音频嵌入视频的传输方法, 保证了音视频的同步。每一个大型电视直播通话系统都十分重要, 中华龙舟赛通话系统分为导播通话系统和技术通话系统及播出通话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拉个长途电话与北京演播室通话, 两个10瓦通话机站, 一个提供给无线摄像机摄像、现场出镜主持人、场地导演使用另一个是为微波、飞猫、鱼竿、超高、虚拟等技术工种调试设备使用, 两路信号分别通过四线进入转播车通话系统。动力系统也是龙舟转播一大难点, 除了保证转播车、卫星车、录音车、微波车总共30千瓦的动力需求外, 另外需要三个2800千瓦汽油发电机, 一个出发水上平台、一个在终点水上平台、还有一个在终点塔为虚拟摄像机、超高摄像机、鱼竿式摄像机、新奥特计时计分系统等提供电源。

中华龙舟赛每一站电视转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 电视转播的顺利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科学的工作方法分不开的。每一站比赛前, 多次到现场进行勘察, 工作人员都会多次召开有关负责人的协调会, 负责转播供电、通讯、视频、音频等的技术人员会和有关的地方工作人员直接接洽, 制定出详细的转播流程, 规范操作流程。直播开始后, 大家做到心中有数, 有问题知道找谁解决, 减少中间沟通环节, 就能够大大提高办事效率和比赛直播的安全性、可靠性。2012年中华龙舟大赛将举行6站, 首站“二月二”龙舟赛在海南万宁举行。每一站龙舟大赛均在不同的地方举行, 航道水域横向和纵向跨度很大, 不同的自然环境, 加大了比赛转播难度。为确保龙舟赛的转播顺利举行, 每一站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编导和相关技术人员都要多次到现场对比赛水域、场地等进行实地考察, 一起制定详细的转播方案, 写出可行性报告, 有时候还要提出要求对场地施工单位提出合理的改建方案。贵州铜仁站转播时气温达到40度高温, 我们的摄像和工作人员中暑晕倒3人;佛山丹灶站比赛我们铺设摄像机、大屏幕光缆、虚拟摄像机数据控制线、“飞猫”电缆、字幕机网线等各类电缆达到1万米之多。

上一篇:填土技术下一篇:冗余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