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处理方案范文

2024-05-07

裂缝处理方案范文(精选12篇)

裂缝处理方案 第1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引水涵洞,裂缝原因,修补方法,施工质量

1关于工程引水涵洞裂缝病害施工原因的分析

1.1施工因素是产生工程引水涵洞裂缝的常见问题,具体涉及到保护层厚度因素、施工缝处理因素、主体养护因素,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引水涵洞裂缝病害产生。在实践过程中,为了提升工程质量,必须要实现引水涵洞洞壁衬砌保护层的控制,如果不能做好这个环节,就导致二次衬砌及初衬砌钢筋的锈蚀状况,从而导致裂缝问题的出现,不利于工程寿命的提升。如果不能进行工程引水涵洞施工缝的有效处理,就会导致水进入衬砌内部,导致衬砌外岩体的溶蚀状况,导致其土体体积的膨胀状况,导致其衬砌裂缝的不断加大。

在实践过程中,为了满足工作的要求,必须按照工程构造及工作规范,进行温度变形缝及沉降缝的留设,做好施工材料的选取及应用工作,从而有效提升工程质量。施工材料是影响涵洞裂缝问题的重要因素。施工材料涉及到钢筋用量、水泥选用等环节,为了提升工程质量,必须进行低碱水泥的使用,进行水泥强度的控制,要实现钢筋用量的控制,从而满足工作的要求,不能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避免裂缝发生概率的增大。在引水涵洞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环节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的施工比较复杂,对于施工方法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施工方法不切当,会导致裂缝的不断产生。

1.2在工程实践中,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因素诸多,这些不同的因素相互影响,具体因素涉及到湿度及温度的变化,受到混凝土脆性及不均匀性的影响,疏导混凝土收缩状况,原材料状况,模板变形状况等的影响。温差是影响涵洞裂缝的重要因素,在涵洞工程中,其进行较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泥水化热导致其内部温度的提升,导致其内外温差的加大。在浇筑过程中,如果内外昼夜温差较大,外界温度下降比较快,就会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度梯度的增加,从而导致温度应力的产生,如果这种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应力,就会导致涵洞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快速增长,也会导致裂缝的出现,在施工工期比较紧张的状况下,必须要进行模板周转的加快,这可能需要进行早期强度增长较快的水泥的使用,导致这种水泥灰导致水化热的加大,从而导致温差的加大,进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收缩引起裂缝的塑性收缩,混凝土经过四五个小时的浇筑后,其内部水泥水化反应强烈,分子链不断形成,这就出现了一系列的水分蒸发及泌水状况,导致混凝土失水收缩状况的产生。干缩裂缝受到混凝土硬结状况的影响,混凝土出现硬结后,随着表层水分的逐渐蒸发,它的湿度不断降低,导致混凝土表层水分的快速损失,它的内部损失比较慢,出现了内外不均匀的收缩状况,从而出现干缩变形状况。拆模时间过早,也会产生涵洞裂缝状况。

2裂缝处理方案的优化

2.1如果涵洞末节洞身本身就有细小裂缝,它的裂缝宽度比较小,可以进行针孔压力注浆法的应用,保证裂缝修补环节的正常开展,可以进行相关类型的高压灌浆机的应用,进行环氧树脂注浆材料的使用,在针孔压力注浆过程中,需要保证检查环节、裂缝清理环节等的协调,保证裂缝处的结晶污垢的有效清理。通过对高压灌浆机的使用,保证灌浆孔内部环氧树脂浆料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灌浆压力的控制,避免出现跑浆的状况,保证灌浆环节的有效开展。

2.2灌浆完毕后,需要保证环氧树脂的完全固化,进行其外部灌浆嘴的去除,进行灌浆液的清理干净,利用环氧砂浆做好灌浆口的修补及封口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不同工程程序的协调,进行洗缝环节、灌浆环节等的协调,进行合适的水泥品种的选用,保证材料粒径的控制,进行水泥用量的减少,保证水化热的减少。在混凝土应用过程中,要进行适当掺合料及外加剂的使用,保证水泥用量的减少,进行水化热的降低,保证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改善。

2.3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需要做好振捣力度及其时间的控制,避免出现过早拆模的状况,保证带模养护环节的正常开展,要在工期允许的前提下,进行带模养护时间的适当腊肠,做好混凝土浇筑后的及时养护工作。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过程中,需要做好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工作,可以进行麻片覆盖、洒水养护工作的开展,保证构件的湿润状态,相比于较大体积的混凝土,可以进行蓄水养护及流水养护工作的开展,保证涵洞裂缝的有效预防。

在引水涵洞裂缝修补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裂缝的修补质量,需要做好涵洞的锚杆加固工作,进行衬砌内部的一定数量及深度锚杆的打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泥砂浆锚杆的选择,进行不稳定岩体的固定,保证围岩粘结力的提升,保证其拱结构质量的提升,这也可以进行水平方向的岩层串联工作,进行破碎岩体的整体化,切实提升围岩的整体稳定性。从而导致衬砌压力的降低,保证裂缝的有效稳定性。裂缝稳定之后,再做好裂缝的净化及处理工作,做好水泥砂浆的裂缝缝补工作,确保裂缝由内而外的修补。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拉杆锚固法的应用,可以实现涵洞裂缝数量的降低,实现裂缝修补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对拉杆锚固法的正确使用,可以有效提升引水涵洞裂缝的修补质量,保证引水涵洞整体质量的优化,保证引水涵洞裂缝的有效修补。为了提升引水涵洞的修补质量,需要实现拉杆锚固法体系的健全,这就需要进行拉杆锚固法体系的健全,实现其内部工作环节的协调,从而满足涵洞工程的应用要求。

2.4在注浆加固法的应用过程中,其需要向松动的岩体内部进行水泥浆及化学浆液的注入,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膨胀水泥的使用,保证岩体的挤密性,做好围岩地下水的排除工作,避免出现地下水的侵入状况,实现衬砌及其浆体注入环节的有效结合,满足现阶段涵洞裂缝修补工作的要求。

如果引水涵洞的裂缝深度超过规定标准,单纯进行拉杆锚固法的应用,难以达到工作目的。为了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必须要实现注浆加固法体系的健全,确保引水涵洞的有效修补,提升引水涵洞裂缝的修补效益。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做好引水涵洞裂缝的注浆加固工作,提升注浆加固法的工作效益,切实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如果引水涵洞裂缝状况比较严重,就需要进行衬砌的更换工作,保证其整体修护效益的提升,这需要进行压浆工作的开展,保证岩体及土体的有效加固,保证衬砌外部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其拱形受力体的形成,保证围岩变形状况的控制。针对比较稳定的围岩,可以进行嵌补加固法的应用,针对更加严重的裂缝位移状况,可以进行喷锚加固法的应用,从而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3结论

通过对引水涵洞裂缝原因及其补修方法的分析,可以有效解决现阶段的引水涵洞裂缝问题,满足现阶段水利工程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耿小强.浅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处理方法[N].承德日报,2009.

[2]鲁百平.隧道裂缝产生原因浅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

[3]陈从兴.混凝土涵洞裂缝分析与处理[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顶板裂缝处理方案 第2篇

方法二在顶部贴上一层接缝纸,接缝纸用白乳胶涂刷贴上;然后刮腻子刷面漆。如果缝隙较大,则用石膏将裂缝填平,再用接缝纸涂上白乳胶贴住;刮腻子刷上面漆即可。

一、顶板裂缝怎么处理?

1、先铲除漆膜,然后重新涂抹新的底漆,一定要确保底漆完全干透之后再涂一遍,如果温度低于5摄氏度的情况下就不用涂漆了。

2、在顶部贴上一层接缝纸,接缝纸用白乳胶涂刷贴上;之后刮腻子再刷面漆。如果缝隙较大,则用石膏将裂缝填平,再用接缝纸涂上白乳胶贴住;再刮腻子刷上漆面漆即可。

二、吊顶该如何选择材料?

1、吊顶骨架材料选择

选用轻钢龙骨骨架材料时严格根据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轻钢,选用木材做龙骨时注意含水率不超标,龙骨的规格型号应严格筛选,不宜过小。

2、吊顶饰面石膏板选择

目前市面上的石膏板有普通型、防水型、防火型、高强度性等多种,在吊顶设计时,可根据不同使用要求,不同地区和施工季节选择。现在装饰市场中的纸面石膏板质量良莜不齐,使用使应选用大厂家生产的质量较好的石膏板,强度高,韧性好,发泡均匀,边部成型饱满,从材料上解决裂缝问题。

纸面石膏板市面上一般有厚9mm和厚12mm的两个品种。很多人喜欢使用厚9mm的普通纸面石膏板来做吊顶,但是由于厚9mm普通纸面石膏板比较薄、强度不高,在多雨的`潮湿条件下容易发生变形,建议最好选用12mm以上的石膏板。同时,使用较厚的板材也是预防接缝开裂的一个有效手段。

三、如何防止石膏板吊顶开裂?

1、木龙骨容易热胀冷缩引起开裂,最好用轻钢龙骨来吊顶。

2、接头处采用双层石膏板,且不能接龙骨,要把接头处和龙骨错开。

3、吊顶转角处用七字形封板法(整块),可以防开裂和保稳固。

4、石膏板吊顶接缝处易开裂,要做以下处理。两张石膏板间的缝隙留5mm以上,还可以做成V字型缝隙。用专用的嵌缝膏(或混合白乳胶的找平石膏也可以)进行缝隙填补。在接缝处涂上白乳胶,贴上牛皮纸带。最后再挂上一张50公分宽的网格布。

裂缝处理方案 第3篇

【关键词】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方案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代城市的建筑中,为了合理的利用城市空间,地下室修建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当前,地下室已经成为了开发城市空间的有效手段,随着地下室的兴建,有效地缓解了城市的空间压力。然而就目前地下室工程的实际情况而言,其中还存在着各种质量问题。在当前的地下室工程中,其外墙通常就会出现如裂缝等质量病害,当地下室外墙出现裂缝时不仅严重的影响到地下室工程的质量,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在地下室工程建设中,必须要加大对地下室外墙裂缝的控制力度,从而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然而,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当前的地下室建筑工程中,有外墙渗漏现象的工程占了总量的85%,并且由于在地下室外墙裂缝的控制难度较大,并且国内外都没有响应的控制措施,因此给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造成了巨大的困扰。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材料,从而为地下室裂缝问题的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在实际的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中,还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要求和设计方案进行处理,从而才能够确保其质量和效率。本文从某工程实例出发,对地下室外墙裂缝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且针对地下室外墙裂缝问题提出了应对方案,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今后的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工程实例和裂缝原因分析

1.1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某房地产公司开发的高层商住楼,地上二十一层,地下一层,地下室底板尺寸为53.0M×27.3M×0.5M,筏型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S8,地下室外墙厚为4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S6[1]。地下室底板、外墙根据设计要求未设后浇带,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施工时先浇筑底板混凝土,十天后浇筑外墙混凝土,当时气温为22℃~32℃,晴天,外墙混凝土浇筑完后第3天开始拆除外墙外侧模,发现外墙多处开裂后即刻停止模板拆除工作,留至第12天时才将外侧模板全面拆除,一个月后,经现场勘察,统计,裂缝的具体情况为:

①53M东面外墙(无框架柱)出现12条裂缝。

②53M西面外墙(带框架柱)出现9条裂缝。

③27.3M南面外墙(无框架柱)出现6条裂缝。

④27.3M北面外墙(带框架柱)出现5条裂缝。

整个地下室外墙出现32条裂缝,宽度约为0.3MM~1.0MM,间距为1.5M~8.0M,裂缝多出现在墙中段,从外墙下部施工缝处向上展延,长为1.5M~3.0M,有框架柱的外墙裂缝稍少。

1.2裂缝原因分析

通过对现场的勘察,可以初步认为时由于混凝土水化热温中温度的升降速度太快,从而导致了混凝土表面失水,并且产生了收缩现象,从而引起了混凝土裂缝。而导致混凝土出现的原理是:地下室外墙在横向产生了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收缩变形,然而在纵向却由于受到了地面和顶板的限制,因此没有引起竖向的裂缝。在地下室工程中,为了有效地提高地下室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就必须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严加控制,从而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1.3补偿收缩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原因

①该工程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S6,按补偿收缩混凝土配料,具体配合比为:

每1M3混凝土用料(KG) 重量比

“华宏”P.O42.5水泥 355KG 1.00

河砂(中砂) 744KG 1.98

卵石(5~31.5MM) 1057KG 3.00

水 188KG 0.53

“黄腾”UNF-1高效减水剂 3.55KG 0.010

“矾山”牌HEA膨胀剂 32KG 0.09

从以上数据可知,混凝土的砂率较大(41.31%9%),水泥用量偏多,掺入UNF-1减水剂增加混凝土的收缩,膨胀剂掺量9%偏小(通常为10%~12%),未能有效抵消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②外墙混凝土浇筑后没有按要求养护,根据膨胀剂的使用要求,膨胀混凝土淋水养护须7~14D,最少为7D,只有在充足水分条件下膨胀剂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混凝土终凝后2D即可开始浇水养护,混凝土的膨胀值一般要14D才基本稳定;同时,掺膨胀剂的混凝土,水化时需水量大,比普通砼更要加强养护,覆盖淋水,使其表面始终处于潮湿条件。由于外墙薄难以养护,施工单位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养护外墙;另外,过早拆模又使混凝土降温速率加大,易于出现收缩裂缝,较为稳妥的施工方法应为:在常温下,要求混凝土浇注一天后松动模板螺丝离缝2MM~3MM,然后从上浇水不少于14D,拆模时间按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为C30为3D,C40为7D,C50为10D[2]。

③从现场施工情况看,混凝土水灰比控制不稳定,坍落度要求为160MM,而实际有时达到190MM,根据补偿收缩混凝土要求,配制要计量准确,膨胀剂要与砂、石同时加入搅拌机内,其拌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延长30~60S,另外,混凝土振捣不到位,振捣不够密实,也是混凝土收缩变形较大的原因之一。

2.几点建议

(1)在地下室工程中,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地下室外墙出现裂缝,在选用混凝土时,通常选用强度为C20~C30,并且应该避免采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从而避免因收缩而产生了的裂缝问题。

(2)在地下室工程的外墙施工中,科学合理的养护工作是避免其出现裂缝的有效手段,因此地下室工程的施工单位应该对地下室外墙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合理的养护,从而确保外墙的质量和性能。

(3)为了尽可能避免地下室外墙的裂缝问题,在继进行地下室外墙的施工时,对混凝土配合比应该严格的进行控制,并且计量进行准确把握,然后对坍落度进行抽检,从而将地下室外墙裂缝问题有效的控制在施工阶段。

3.结束语

地下室外墙出现裂缝时不仅严重的影响到地下室工程的质量,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在地下室工程建设中,必须要加大对地下室外墙裂缝的控制力度,从而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材料,从而为地下室裂缝问题的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在实际的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中,还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要求和设计方案进行处理,从而才能够确保其质量和效率。通过本文对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方案的探讨,相信读者对其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总而言之,地下室外墙裂缝问题影响巨大,因此,在地下室工程中,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对其进行严加控制,从而才能够确保地下室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双,魏献忠.某高层地下室外墙面裂缝处理措施探讨[J].价值工程,2011(17).

某花园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方案探讨 第4篇

某花园建筑面积97857m2;地下二层, 地上二十八层, 总高为94m。基础结构采用PHC500预应力管桩, 上部结构质式为框剪结构。地下室底板为长方形平面, 平面尺寸为100.68×67.6m, 其长向靠中间有一条板墙后浇带将其分成南段与北段;短向靠中间有一条墙后浇带。地下室底板为550mm厚;地下二层层高为3.7m, 外墙厚度为350mm;地下一层板厚为250mm, 地下一层层高为3.6m, 外墙厚度300mm。地下室顶板板厚180mm。

2 施工概况

本工程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 地下一层顶板楼板面标高为-0.050m。泵送水平距离楼层外地面部分为12m, 外墙砼采用三德P.0425散装水泥, 龙海石子场出厂河砂 (中砂) , 龙海石子场出厂粒径为5~40mm碎石。掺加71kg/m3粉煤灰, 8.51kg/m3Point-400缓凝高效减水剂, 30kg/m3的FS-P防水剂。塌落度要求120±20mm, 混凝土初凝时间>5小时50分, 终凝时间<7小时50分。

3 外墙裂缝情况

外墙裂缝于拆模后发现, 地下二层裂缝合计61条, 地下一层裂缝合计64条, 其中南面的裂缝较多, 裂缝方向基本上垂直分布;裂缝长度:从距地面400mm至板底约600mm, 全长2.6m左右;裂缝宽度采用40倍带光源读数显微镜观测大部分在0.1~0.2mm之间, 局部裂缝达0.25mm, 少量裂缝贯通外墙。

4 外墙经观测存在特点

(1) 裂缝出现较早。即在混凝土浇灌初凝后不久就发生, 属早期裂缝, 它的出现与基础沉降、上部荷载、混凝土温差无关。

(2) 裂缝现象分布较有规律, 所有裂缝均显垂直分布, 裂缝长度基本与浇筑高度相同, 裂缝间距在2-3m内, 裂缝宽度基本相同。

(3) 裂缝没有随时间发展。裂缝发现后, 施工单位对裂位置、长度、宽度做了详细记录。现场选择典型位置做灰饼和红漆, 对裂缝数量、长度、宽度每天安排专人进行观察记录。三个月没有变化, 预计也不会再发展。

5 裂缝产生原因初探

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是多方面、多因素综合的结果。项目部从施工角度、从施工过程和裂缝存在情况分析, 认为本次裂缝是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裂缝 (塑性裂缝) 。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强度高, 塌落度大, 在阳光直接照射下, 混凝土内水份大量蒸发, 新浇筑混凝土产生收缩, 极易在外墙钢筋位置, 沿钢筋方向出现裂缝。

6 墙砼强度情况

由表1可见外墙构件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 据裂缝情况原因分析, 地下室外墙裂缝不影响结构的承载力。

7 裂缝处理方案

依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CECS25:90) 和现场情况, 选择具有建设部颁发的结构补强加固资质单位, 采用环氧树脂化学压力灌浆和割V形槽填充环氧胶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修补, 以恢复其剪力墙的整体性及使用功能, 防止钢筋锈蚀。

(一) 对裂缝宽度≥0.15mm的裂缝采用环氧树脂化学压力灌浆进行修补:

(1) 灌浆材料及封缝材料。

灌浆材料采用环氧树脂裂缝灌浆液, 其主要成分由主液 (E-44环氧树脂) 、稀释剂、固化剂和真料等组成。其优点是;具有粘接性能优异、收缩性小、耐腐蚀、耐久性好等。封缝采用环氧胶泥和环氧砂浆。 (合格证及施工配合比附后)

(2) 灌浆设备。

自动压力灌浆器系列 (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院研制生产)

(3) 压力灌浆施工工艺 (采用YJ-自动压力灌浆技术) 。

裂缝调查→清洁裂缝→安设底座→封闭裂缝→浆液注入→拆除灌浆器→拆除底座→结束。施工工艺流程:

①根据现场调查确定具体施工方案:在施工前, 对拟实施化学灌浆的裂缝宽度、长度走向认真的检查, 并做好具体的标记。

②基层处理:采用钢刷将裂缝两侧表面的灰尘、浮渣清理干净, 宽度≥5mm。

③确定注入口及安设底座:灌浆底座的设置间距根据裂缝大小、走向及结构形式而定, 一般为10~20cm。原则上缝窄应密, 缝宽可稀, 但每条裂缝至少需要布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底座。底座的安设采用原子灰进行固定。对于贯穿裂缝, 应在剪力墙裂缝两侧均安设灌浆底座, 一侧灌注时另一侧裂缝必须封闭。

④封闭裂缝:其目的在于使裂缝成为一个封闭性的空腔。采用原子灰沿裂缝表面涂刮, 封缝宽度以注浆时不能漏浆为原则。

⑤配制浆液:环氧树脂、塑化剂和稀释剂组成的主剂在试验室预先配制好。主剂和固化剂现场配制混合后必须搅拌均匀, 待反应热量降低后方可注入软管。

⑥安设灌浆器:将配好的灌浆树脂注入软管中, 把装有树脂的灌浆器旋紧于底座上。

⑦灌浆。

a.机具内弹簧压力为6kg, 注入起始压力为20kPa, 逐渐增大至60kPa。

b.软管可装树脂为50g, 有效注入量为40g;

c.确定树脂注入量可根据裂缝宽、深、长度计算:

W=a.b.c.d

式中:W—理论注入树脂量 (g)

a—裂缝长度 (mm) b—裂缝宽度 (mm)

c—裂缝深度 (mm) d—树脂比重

根据经验, 实际需要用树脂约为理论量的1.3倍以上。

d.灌浆顺序应采用从裂缝下端依次向上灌注。

e.灌浆压力稳定后应保持一定时间, 以满足灌浆要求, 保证灌浆质量。

f.浆时, 邻近的底座必须用堵头封死, 以防漏浆。

g.松开灌溉浆器弹簧, 确定注入状态, 如树脂不足可补充继续注入。

首先, 注入完毕:待注入速度降低确认不再进胶后, 可拆除灌浆器, 用堵头将底座堵死。

其次树脂固化后敲掉底座及堵头, 修补表面封缝胶。

(4) 修补质量检查。

灌浆结束后, 随机选取三点通入压缩空气检查灌浆是否密实。

YJ—自动压力灌浆器是一种袖珍式可对混凝土微细裂缝进行自动灌浆注入的新型工具。该机具构造新颖经巧, 长度为26cm, 重量仅110g。勿需用电、操作简便、施工快捷, 可在水平、垂直待任何方向安设使用, 在一些特殊工作面 (如无电源、有障碍、高空、野外) 尤其显示出优越性。注浆时根据裂缝长度可数个或数十个同时并用, 不断注入树脂, 并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和确认注入量况。

环氧树脂灌脂浆液 (自配) 配合比及性能见表2。

(二) 对环氧树脂压力灌浆修补好的裂缝和裂缝宽度<0.15mm的裂缝在外墙采用割V形槽填充环氧胶泥的方法进行修补, 如下图:

8 注意事项

(1) 指派施工员林顺海跟班监督。

(2) 浆液配制应控制在0.5t用完为宜。

(3) 每次调制的浆液应控制在0.5t使用完, 注浆过程应注意控制注浆起始压力, 并逐渐增大, 压力达到60kPa时应稳压。

9 结语

通过本工程的实践证明, 通过灌浆法处理地下室外墙裂缝是可行的, 强度和防水能满足设计和使用的要求, 能为解决类似的问题提供参考。

摘要:介绍了某花园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方案, 通过采用环氧树脂化学压力灌浆和割V形槽填充环氧胶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修补后, 能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可为解决同类型的问题提供参考。

楼板裂缝处理方案 第5篇

【楼板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润天•檀香山洋房部分主体现浇结构施工完成后,发现现浇板存在裂缝。为保证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特编制此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润天•檀香山一期工程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楼板裂缝宽度小于等于1mm,经观察裂缝的形态、数量和尺寸已稳定不再发展应 属静止裂缝。

二、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

三、钢筋砼楼板裂缝的主要特征:

在检查主体施工中,发现部分楼板底部和表面出现了不规则、不连贯的表面微裂缝;表面龟裂、纵向和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但不影响结构的安全):

(1)裂缝一般较短不超过1米长,大多数在300—600mm间,个别的裂缝较长长度超过1m;

(2)裂缝数量较少,宽度大约在0.1-2mm左右;

四、钢筋砼现浇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 经分析裂缝产生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砼的收缩易产生裂缝:由于现浇砼为商品砼,商品砼坍落度较大,在浇筑完成后在初凝和终凝之间如果水分散失太快,将会出现表面龟裂缝。无论在施工中如何压实、搓平、压光等工序最后还会出现龟裂。

浅谈沥青路面裂缝及处理 第6篇

摘要:分析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形成、危害及裂缝的种类、产生原因,提出对裂缝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沥青面层 低温裂缝 反射裂缝 处理

0 引言

由于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振动小、噪声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在我国高速公路修建中得以广泛应用。但许多新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建成早期便出现路面开裂情况,极大的影响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

按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裂缝可分成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荷载型裂缝主要由于路面设计不周或施工原因,结构层本身强度不足,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及轴载作用而产生的强度裂缝,最初一般表现为纵向开裂,然后发展为网裂,由于我国普遍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的前提下,这一类荷载裂缝并不是主要的。非荷载裂缝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层开裂在路面形成反射裂缝,一种是沥青路面本身产生的低温裂缝。我国新建高速公路早期路面开裂主要主要为非荷载裂缝,应该给予极大的重视。

1 沥青路面低温裂缝的形成、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位于路面面层的沥青结构层,直接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当温度下降时,沥青面层就会产生收缩变形,由于沥青路面没有收缩缝,于是这种变形会受到基层对路面的摩阻力和路面无限连续板体对收缩变形的约束作用,使沥青面层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温度骤降造成此种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具有的极限抗拉强度时,路面就将出现裂缝,以释放应力。

影响沥青面层温度裂缝的因素主要有:

1.1 沥青性质

1.1.1 首先是沥青油源的影响,相对而言稠油沥青在低温时能承受较大的拉伸应变,所以抗裂性能要高得多。

1.1.2 沥青的针入度,当沥青油源相同时,针入度大的沥青有较低的劲度模量,比硬沥青的路面裂缝少。

1.1.3 沥青的延度,特别是15℃延度大小与开裂有一定的关系,相关研究表明采用15℃延度较大的沥青可以减少低温裂缝的产生。

1.1.4 沥青的老化性能,沥青老化后针入度、延度都将下降,沥青将变硬变脆,抵抗低。

1.1.5 温裂缝的能力将大幅降低,造成路面开裂严重。

1.1.6 沥青含蜡量,含蜡量大的沥青脆性增加,温度敏感性大,拉伸应变小,抵抗低温裂缝的能力较差。

1.2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

1.2.1 沥青用量,一般来说,沥青用量的增加,混合料的应力松弛性能提高,但是混合料的收缩应变也会相应增大。

1.2.2 矿料组成级配,不同级配组成的混合料的温度应力增长规律有较大的差异,粒径粗的,空隙率大的混合料内部微空隙较多,应力松弛极限温度降低,使温度应力有所减小;由于沥青混合料中加入了矿粉,沥青与矿粉结合后将变得更加粘稠,抵抗低温裂缝的能力将下降。

1.2.3 集料品种,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对裂缝的产生影响很大,粘附性较小的话,沥青与集料的结合力较低,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变小,抵抗温缩应力的能力就较低,裂缝就容易形成。

1.3 施工裂缝,各种纵横向施工由于接缝处理不好,该部位抵抗温缩应力的能力较低,造成温缩应力集中在此处释放,造成开裂。碾压和摊铺温度过低,机械设备对沥青面层拉应力造成新铺层表面产生的微裂缝,以后可能在这些地方开裂。

针对低温裂缝产生的各种因素,应采取以下各项措施,尽量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减少裂缝的产生。

1.3.1 选择优质的油源好的稠油沥青,该沥青应具有含蜡量低,且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和施工抗老化性能。

1.3.2 使用与沥青粘附性高的碱性碎石,并使用反击破生产的碎石,同时在混合料中掺入1%~2%的水泥,提高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1.3.3 严格控制配合比设计,尽量合理优化,在配合比设计中要严格控制优化矿料级配组成;对配合比中空隙率与稳定度要进行调整;尽量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强度。严格控制矿粉掺量,粉胶比应该控制在0.8~1.2左右。

1.3.4 沥青用量在马歇尔最佳用量±0.5%范围内对裂缝影响小,施工中拌合楼应该保证沥青用量,因为沥青用量大对低温抗裂是有益的,但也不能超过此范围,否则会降低高温稳定性。

1.3.5 掺加沥青改性剂,提高沥青抗老化性能。

1.3.6 施工时严格控制摊铺和碾压温度,施工组织必须紧密,大风和降雨时停止摊铺和碾压;宜采用全路宽多机全幅摊铺,以减少纵向接缝。横向接缝施工前要涂刷粘层油并用摊铺机熨平板预热,保证接缝两端连接紧密。摊铺时上下层之间纵向接缝位置应错开15cm(热接缝)或30~40cm(冷接缝)以上,横向接缝均应错开1m以上。

2 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形成及防范、处理措施

在我国现阶段修建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绝大多数采用水泥稳定碎石等半刚性类材料修筑路面基层,然而,半刚性材料的缺点在于抗变形能力低,在温度、湿度变化时易产生裂缝,裂缝处的应力集中现象使交通荷载产生在面层下部的拉应力比没有裂缝的部位大,当该处集中的拉应力大于沥青混凝土的极限强度时,沥青面层也将在此处开裂。沥青路面一旦出现裂缝就很容易导致水的下渗,当外荷载作用时在结构层内部产生冲刷,从而导致裂缝发展加快,而半刚性类基层水稳定性较差,极易产生水损害,造成基层松散破坏,最后导致路面结构性破坏,影响路面的使用功能。

要减少反射裂缝的产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

2.1 选用抗冲刷能力好,干缩、温缩系数小、抗拉能力高的半刚性材料作基层,最好使用温度膨胀系数低的骨料;对采用水泥作为无机结合料的半刚性基层,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尽量降低水泥剂量;从而降低基层本身的收缩裂缝的产生机率。

2.2 在基层和面层之间设置土工织物、土工格栅中间层或在基层上加铺一层稀浆封层作为应力吸收层,使基层裂缝处的应力集中通过中间层的吸收扩散,从而均匀的传递到沥青面层。

2.3 优化半刚性基层配合比,尽量降低细集料的掺配比例,从而降低干缩裂缝的产生。

2.4 控制半刚性基层碾压时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的0.9倍,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碾压完成后要及时保湿养护,防止基层干晒,养护结束后,立即喷洒沥青乳液,做成透层或粘层,然后尽快铺沥青面层。对分层摊铺的基层,应该使上下层之间接缝位置错开3~4m。

2.5 在我国现阶段沥青面层高速公路中,基层一般分三层摊铺,因此在摊铺上一层基层时必须对下承层出现的裂缝进行处理,应该将裂缝凿成1cm宽2cm深的槽,灌入改性乳化沥青,然后在裂缝上覆盖土工布或土工格栅;施工时应准确记录裂缝位置,以后摊铺更上一层结构层时都必须在此位置铺设土工布或土工格栅进行补强。

3 结语

造成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只要加强对设计、施工的管理,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优化配合比设计,提高施工质量,沥青面层裂缝是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的。

参考文献:

裂缝处理方案 第7篇

对于临街高层建筑, 往往下面几层要求大空间, 或地下室车库, 结构采用跨度较大的框架结构, 上面为住宅, 结构采用剪力墙结构。在两种结构类型不同的位置, 就必须设置较大尺寸混凝土的转换梁, 对这种转换梁, 在施工时稍有不慎, 就会引起开裂。其裂缝形成原因主要是温度应力和现场施工通病综合所致, 这些通病如保护层厚薄不一、模板对拉杆沿梁高集中于箍筋设置、施工养护不善等等。裂缝的存在虽不影响结构安全, 但对结构的耐久性影响较大。

1 工程概况

某高层住宅楼, 位于南充市, 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一层地下室楼层, 转换层梁位于地下室顶, 其最大截面尺寸为600 mm×2 000 mm, 混凝土强度为C50。该楼施工到6楼时, 发现转换层梁出现裂缝, 且均为竖向裂缝, 垂直于梁的长度方向, 局部裂缝沿着梁表面贯通。裂缝均出现在箍筋位置及模板对拉螺杆位置, 裂缝形状为枣核形及裂缝宽度在裂缝中部较大, 随着裂缝的延伸而逐渐变小。现场观察梁的钢筋保护层不足, 局部出现露筋现象。因此, 需要对其开裂原因进行鉴定分析, 并提出处理方案。

2 现场检测及裂缝分析

2.1 裂缝位置、宽度、长度情况检测及分析

现场对转换层梁裂缝进行了鉴定和普查, 主要记录裂缝位置及宽度、长度情况, 其记录的示意如图1所示。

根据鉴定和普查表明, 转换层梁裂缝宽度均在0.3 mm以内, 满足规范要求, 但裂缝宽度大多在0.2 mm以上, 且长度大于0.65 m。

2.2 裂缝深度情况分析

采用超声法进行裂缝深度检测, 测量超声脉冲纵波在结构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首波幅度和接受信号频率等声学参数。当超声脉冲纵波遇到混凝土裂缝时, 声学参数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并根据这些参数的相对变化, 判定混凝土中裂缝的深度。由于现场检测的裂缝部位只有一个可测表面, 故采用单面平测法[10], 裂缝深度检测示意图如图2所示。根据测定数据分析, 600宽转换梁上裂缝深度最大为131 mm, 未贯穿钢筋混凝土构件。

2.3 混凝土强度检测

通过多方案比较分析, 采用回弹结合钻芯修正的方法来检测转换层梁混凝土强度比较合理。转换层梁共约52个构件, 抽取了19个构件进行回弹检测[7,8]。且在转换层梁上各钻取了2个测区 (共6个测区) 的混凝土芯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检测, 加工、磨平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用以修正回弹测强的强度。

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 小于推定区间上限值xk1=50.5 MPa, 抽样检验批符合设计要求。

2.4 钢筋情况检测

采用钢筋检测仪、钢卷尺等仪器检测转换层梁的配筋情况, 抽检了19个主要混凝土检测区域。现场对转换层梁配筋检测结果显示, 配筋满足设计要求。

3 裂缝成因分析

根据现场检测情况和分析, 裂缝开展主要表现有:

1) 均出现在梁两侧的在箍筋位置及模板对拉螺杆位置;

2) 裂缝形态为中间宽、上下窄, 上裂至板底, 下裂至梁底附近;

3) 采用超声法进行裂缝深度检测表明裂缝深度在30 mm~140 mm之间, 未贯穿转换层梁截面;

4) 裂缝宽度均在0.3 mm以内, 裂缝宽度未超过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要求。

其裂缝形成原因主要是温度应力和现场施工通病, 如保护层厚薄不一、模板对拉杆沿梁高集中于箍筋设置等综合所致。具体作用机理为:

1) 该工程梁截面尺寸均较大,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 当混凝土浇筑后, 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 混凝土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其内部热量不易散发, 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而其外露表面热量易散发, 就必然会造成混凝土内部与表面形成温差, 有温差就必然会有温度应力与温度变形, 这种温度应力与变形会让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 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而本工程保护层厚薄不一、模板对拉杆沿梁高集中于箍筋设置, 在这些位置混凝土截面相对其他位置减小, 就会出现应力集中, 比其他部位更容易开裂。

2) 转换层梁截面上部变形受到板的约束, 下部受到较强的梁纵向钢筋限制, 中部却没有强有力的钢筋约束, 这些强约束对梁自身的反约束力, 远远大于梁纵向混凝土产生的膨胀变形, 使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有害温度应力得不到完全释放。必然在垂直于梁纵向方向产生竖向裂缝;混凝土梁的中部产生的温度应力, 受反约束力会更大, 出现的裂缝越为明显。

综上所述, 该工程转换层梁裂缝是温度应力和现场施工通病 (保护层厚薄不一、模板对拉杆沿梁高集中于箍筋设置) 综合所致, 裂缝为非结构性裂缝, 不影响结构安全。

4 转换层梁裂缝的影响

转换层梁裂缝虽不影响结构安全, 但裂缝的存在, 影响结构的耐久性、使用功能及对人们形成心理压力。所以应对裂缝进行有针对性的修复处理, 且房屋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管理, 不能擅自改变房屋的结构布置, 也不能任意改变使用用途和增加使用活荷载。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5 转换层梁裂缝处理方案

5.1 裂缝处理工艺流程

对转换层梁裂缝, 所有的裂缝都必须进行封闭处理, 对于裂缝宽度不大于0.1 mm的裂缝凿“V”形槽, 用环氧树脂砂浆封闭裂缝。具体方法:沿裂缝凿“V”槽, 槽深20 mm~50 mm, 槽宽20 mm~30 mm, 然后用钢丝刷将槽清理干净, 再用丙酮清洗, 最后用环氧树脂砂浆封闭裂缝。对于裂缝宽度大于0.1 mm的裂缝, 采用灌环氧树脂砂浆方法处理,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如下:

裂缝处理→埋设灌浆嘴排气管→封缝→试压检查→配制浆液→灌浆→检查有无漏浆→去嘴封口。

5.2 裂缝处理技术要求

灌浆前先用钢丝刷、毛刷、压缩空气机等除去裂缝周围混凝土表面污物和松散物, 并用丙酮将裂缝处宽10 cm范围内擦净;埋设灌浆嘴, 灌浆嘴的埋设间距一般在200 mm~300 mm之间, 并尽量埋设在裂缝较宽处、裂缝交叉处;每条裂缝上均应有灌浆嘴, 排浆、排气嘴以便浆液顺利填满裂缝;用环氧树脂砂浆封闭裂缝, 待环氧树脂砂浆固化后方能进行灌浆;灌浆前在封闭带和灌浆嘴周围刷肥皂水, 用压缩空气检查裂缝封闭情况和灌浆嘴是否漏气;灌浆压力应保持在0.2 MPa~0.3 MPa, 灌浆从下至上进行, 先从最下面的灌浆嘴进行灌浆, 待上面的灌浆嘴流出浆液方能确定该段裂缝已灌密实。

参考文献

[1]成盛.混凝土裂缝特征参数的图形化定量分析新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 , 2011 (6) :78-79.

[2]张小亮.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控制[J].山西建筑, 2010, 36 (4) :160-161.

[3]刘鹏飞.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J].水利水电技术, 2011 (5) :65-66.

[4]程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控制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 (12) :31-32.

[5]吉顺文.混凝土裂缝与内外约束关系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3) :119-120

[6]陈肇元.钢筋混凝土裂缝机理与控制措施[J].工程力学, 2006 (z1) :92.

[7]JGJ/T 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S].

[8]GB/T 5033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S].

[9]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裂缝处理方案 第8篇

1 裂缝产生原因

某桥建设于2005年, 由于技术水平与投资有限, 所以桥梁设计标准不高, 施工水平较低。于2014年7月, 经群众举报, 发现多条裂缝。裂纹宽度较大。根据检测单位的检测报告, 最大的裂缝宽度达到1.4mm的贯通型开裂。下面列举可能产生裂缝的原因并进行分析。

1.1 载荷过大引起裂缝

荷载裂缝是指桥梁在常规的静载荷与动载荷以及次应力的作用下, 产生的裂缝。造成荷载裂缝的原因有次应力裂缝与直接应力裂缝两种。由于该桥设计水平不高, 加之过往载货车辆较多, 故而载荷过大, 是因其裂缝的主要原因。直接应力裂缝, 通常是在桥梁设计过程中, 对需要计算之处有所遗漏, 和整体结构设计的不合理所造成的。以及大风、大雪等自然天气都会使得桥梁产生直接应力裂缝。次应力裂缝, 多数因为桥梁实际使用状态与常规设计计算不同所造成的。导致一些部位次应力不足, 引起桥梁开裂。由于该桥梁结构具有开洞处, 当桥梁被挖孔时, 将会产生“力流绕射”现象。因此, 桥梁空洞处出现了裂缝。

1.2 温差原因造成裂缝

该桥梁为混凝土结构。由于混凝土结构本身的热胀冷缩现象表现的较为明显, 所以一旦外部环境温差过大, 或者桥梁结构内部产生温度变化。在胀、缩过程中, 则会产生应力。一旦这部分应力超过桥梁本身的抗拉强度时, 就会造成裂缝的情况。由于该桥处于阳光直射下, 加之该地区气候变化程度较大。所以, 温差原因也是造成该桥梁开裂重要因素。

1.3 混凝土材料原因造成裂缝

该桥为混凝土结构, 在对该桥梁开裂的材料原因进行分析时, 发现主要是由于其混凝土材料配合不当, 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因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开裂。并且因为混凝土具有收缩的特性, 对温差变化较为敏感。在施工过程中, 因为温差以及水泥水化热, 致使桥梁开裂情况加剧。

1.4 养护不当造成裂缝

该桥自建成以来, 缺乏养护管理。对通过车辆的重量并未严格限制。因此, 造成载荷过大, 引起桥梁开裂。

2 处理方案解析

2.1 完善桥梁设计

只有从设计着手, 才是从根本上解决桥梁裂缝的方法。在施工开始前, 对桥梁的结构, 以及组合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详细计算桥梁所承受的载荷, 对施工过程中各种机具与材料的堆放进行严格管理, 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 以及设计工序进行施工。对于大风、大雪天气对桥梁所造成的损害、以及日照时间以及四季温差充分考虑, 对桥梁结构仔细做机器震动下的疲劳强度验算。

2.2 增强材料管理

改善桥梁施工的方法, 可以降低裂缝出现的几率。施工的设备以及材料的选择是改善施工方法的主要工作。因为火灰比越高, 混凝土的收缩就越大。所以桥梁施工中,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可以使用强行增加水泥量的方法。要持续对桥梁材料进行养护。通过养护可以让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加速, 提高混凝土材料强度、还可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还可以用增加配筋的方式, 对桥梁混凝土整体的结构强度进行增强, 提高其抗裂能力。

2.3 降低混凝土温度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对骨料注意遮阳, 避免混凝土温度升高, 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 减低混凝土水化热, 控制其出机温度。

2.4 使用减水外加剂

减水防裂剂可以增加水泥的粘稠度, 降低混凝土的沁水情况, 降低沉缩变形的发生几率。还可以提高骨料与水泥浆的粘合程度以及拉应力, 从而增强抗裂性能。减水外加剂可以使得混凝土更加密实, 提高混凝土抗碳化性能, 降低碳化收缩率。

2.5 控制拆模时间

达到规定时间后, 再进行拆模, 可以防止表面干缩情况的发生, 防止出现贯穿性裂纹, 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保证工程质量。

2.6 处理桥梁裂缝

可以通过表面抹灰的方法, 使用水泥、环氧基液等材料, 对桥梁裂缝处进行修补;还可以通过表面喷浆的方法, 先将要处理裂缝的表面进行凿毛, 通过喷射高强度水泥砂浆, 来填补修复裂缝部位。并且, 可以针对裂缝部位的具体情况, 材质、功能要求等, 选择挂网喷浆或者无钢筋素喷浆等方法, 进行喷浆。对于一些特殊的裂缝, 普通喷浆方法, 不能起到效果的, 可以使用压力灌浆对桥梁裂缝进行修补。通常情况下, 环氧树脂这种化学灌浆方法最为常用, 并且效果较为理想。

2.7 桥梁结构加固

针对设计过程中, 桥梁内受力钢筋的规格不够使用要求而造成承载能力差的情况, 可以通过增加受力主筋, 增厚桥面铺设层以及适当加宽桥梁主梁的截面等方法进行加固。受力主筋的增加, 需要先凿开主梁底面的保护层, 通过绑焊的方式将新增主筋与原来的主筋焊接在一起。然后, 为了提高桥梁的抗剪能力, 需要在梁侧增设箍筋。最后, 恢复主梁底面保护层。当主梁的实际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 可以采用高分子粘合材料, 通过钢板以及碳纤维布与需要加固的部位进行粘贴, 加桥梁承载能力。当底面基础承载力较弱时, 可以通过扩大基础加固法进行加固。当桥墩发生下陷时, 可以通过增补桩基进行加固。即在桩基附近打入预制桩或者增设钻孔桩, 扩大承载基础, 提高桥梁承载能力。如果桥梁墩台因为工程质量控制不到位的问题而产生开裂时, 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围带以及刚箍的方式进行加固。

3 桥梁设计隐患

当前国内桥梁设计中, 施工与管理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与检验工作做得也不到位。并未按照规范与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甚至还有偷工减料现象发生。致使大量桥梁在尚未到达使用年限之前, 便纷纷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在桥梁设计方面, 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当前很多设计人员, 只着眼于规范中所要求的结构强度安全等。而忽略了整体结构的材料、维护、构造以及持久性等实际需求。对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人为失误也不进行考虑。这些设计上的失误与漏洞, 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桥梁的结构安全与使用持久性。各种桥梁设计、建设的技术规范, 即使再详细, 也不能详细到对所有施工过程细节进行规范。即使各种相关规范更新的速度再快, 也跟不上新材料、新技术更新的速度。所以, 满足规范的要求, 仅仅是完成桥梁设计的基础。而结合具体施工条件、施工特点、施工问题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才是解决桥梁安全性、耐久性的根本。

4 总结

桥梁的建设, 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工作。随着桥梁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 建设速度的显著提升, 在施工出现的各种问题也不断增多。改善桥梁裂缝问题, 需要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从设计角度入手, 降低设计隐患的发生概率。采取切实有效的加固防护手段, 对桥梁裂缝进行处理。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保证桥梁的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郑茜茜.道路桥梁设计隐患问题研究[J].建设科技, 2011 (6) :79-80.

[2]葛建国.混凝土桥梁裂缝原因分析[J].民营科技, 2011 (7) :251-251.

裂缝处理方案 第9篇

1 结构设计说明

天津市某工程的地下室为一层, 双向尺寸大约为60 m×60 m, 高为5.4 m, 混凝土墙厚400 mm。施工时根据后浇带分成大约30 m×30 m的4个区域。

地下室外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抗渗等级为P6。框架柱柱网尺寸为8 400~9 450 mm, 框架柱截面尺寸为700 mm×700 mm。地下室挡土墙厚度一般为400 mm, 地下室外墙体水平分布钢筋置于竖向纵筋内侧, 纵筋直径25 mm, 间距100 mm, 水平分布筋直径16 mm, 间距150 mm。墙外侧钢筋保护层厚度50 mm, 内侧钢筋保护层厚度35 mm。

2 裂缝情况介绍

2.1 裂缝出现的时间

按初始施工工艺,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浇筑完成后24 h拆模, 拆模初期未见裂缝, 待淋水养护约24 h后, 裂缝出现。

经调整施工工艺, 延长拆模时间, 改为混凝土浇筑完成后48 h拆模, 拆模后12 h内出现裂缝。采取60 h拆模时, 拆模过程中即出现裂缝。由此推断, 裂缝形成时间在混凝土浇筑完成48~60 h之间。

2.2 裂缝表观特征

裂缝表观特征主要有: (1) 裂缝大多数发生在与柱相连接的墙上, 垂直于底板面; (2) 裂缝从上至下连通, 离底板面约0.3~0.5 m处终止; (3) 连墙柱两侧裂缝相对较多, 第一条距柱边0.3~0.6 m, 其余裂缝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墙中; (4) 地下室外墙拐角处及后浇带两侧未见裂缝, 第一条裂缝距离墙拐角或后浇带边缘3.5~4.5 m; (5) 墙跨中部位裂缝平均间距1.2~1.5 m; (6) 经微裂缝观测仪实测, 裂缝宽度一般都在0.10~0.20 mm之间; (7) 经采用超声波探伤检测, 墙面外侧裂缝深度48~75 mm, 内侧裂缝深度25~41 mm; (8) 经对具有代表性的裂缝宽度跟踪观测比对, 未见裂缝有明显发展变化。

3 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混凝土构件的开裂是由于混凝土的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外墙的水平应力σx是主要控制应力, 是经常引起垂直裂缝的应力, 外墙的中部即剪应力等于零的位置, σx为最大值, 该值与混凝土的弹模、线胀系数、温差、收缩差、长高比、长度、约束度和徐变及配筋有关。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和温差成正比, 升温为正, 引起压应力;降温为负, 即引起拉引力。混凝土的收缩值换算为当量温差, 此当量温差是负值, 应力为拉应力。因此, 当混凝土结构的降温和收缩同时发生时, 混凝土结构承受互相叠加的拉应力, 当这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 在墙的中部出现第一条裂缝, 一块分成两块, 每块板又有自己的应力分布, 且其图形完全相似, 但其最大值由于长度减少了一半而减少, 此时如果该值仍然超过抗拉强度, 则形成第二批裂缝。如此持续下去, 直到σxmax小于或等于抗拉强度, 裂缝稳定, 不再增加。由于混凝土早期强度较低, 抗拉强度更低, 因此, 在拆模后容易出现裂缝, 随着裂缝的产生和混凝土强度的增加, 裂缝的发展逐渐稳定。

结合本工程裂缝的特点, 墙体裂缝为混凝土收缩应力裂缝, 即混凝土硬化后, 在没有外加荷载的作用下, 因自身的收缩而产生裂缝。

4 影响裂缝产生的因素

影响裂缝产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与材料、设计、施工等都有很大关系。

4.1 原材料

因原材料因素引起裂缝产生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粗细骨料质量不良。配比混凝土选用的石子和沙子含泥量大, 石子不坚固, 最大粒径偏大, 且骨料级配和粒形较差, 原材料吸水率过大, 含有碱活性骨料等。 (2) 水泥品种、用量配比选用不当。选用了矿渣硅酸盐水泥、快硬水泥等收缩性较大的水泥。 (3) 矿物掺和料比重偏大, 超过胶凝材料的20%以上, 导致混凝土凝结力较低。外加剂选择不当, 未考虑外加剂对混凝土水化热、收缩性的影响。 (4) 混凝土和易性较差, 塌落度过小或过大。

4.2 设计影响因素

因设计因素引起裂缝产生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地下室外墙没有设置伸缩缝, 长度过长, 混凝土收缩应力太大, 导致裂缝的产生。 (2) 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C40以上, 强度等级越高, 水化热越大, 墙体容易开裂。 (3) 设计墙体厚度较薄, 钢筋直径偏大, 不利于裂缝的控制, 尤其是水平分布钢筋放在内侧, 对控制墙外侧竖向裂缝作用不明显。 (4) 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构造措施较少, 没有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没有添加抗裂外加剂、碳纤维等抗裂材料。当保护层厚度较大时, 未设置抗裂钢筋网片。

4.3 施工影响因素

因施工因素引起裂缝产生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施工措施控制不严格, 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 混凝土振捣不够或过度。 (2) 浇筑混凝土前未充分湿润模板, 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收, 引起混凝土收缩。且入模时温度较高, 混凝土白天和夜间温差过大。 (3) 拆模过早, 导致混凝土水分的丧失过快和降温过快, 收缩应力增加。 (4) 养护不及时, 不到位, 没有苫盖, 水分流失过快, 混凝土表面总处于干燥状态。

5 防止裂缝产生的综合措施

5.1 合理选用原材料, 优化配合比设计

水泥宜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强度较高的水泥能减少水泥用量, 有利于防裂。外加剂选用减水率较高的高效减水剂和性能优越的膨胀剂。如果是泵送混凝土, 还需掺入缓凝剂, 最好选用复合型外加剂, 既满足多种性能要求, 又方便施工。

砂、石骨料应选用中、粗砂, 且砂含泥量严格控制在3%以内, 根据泵送能力, 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的碎石, 有条件时选用5~40 mm粒径的级配石。

尽量采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混凝土, 不宜超过C40, 最好在C35以下。在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抗渗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水泥掺量。尽量选用高性能的混凝土, 例如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膨胀剂, 使混凝土产生微量膨胀来补偿其产生的收缩;严格控制水灰比, 宜控制在0.5以下, 水灰比的降低将会提高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提高其抗裂性能。

5.2 优化工程设计

提高墙体的强度和刚度是防止墙体开裂的有效措施, 可适当增加墙体厚度和配筋率。合理调整建筑物的“重心”和“形心”的位置, 尽量让其重合, 减少偏心倾斜。基础设计应与上部结构荷载相协调, 确保建筑物均匀沉降。由于墙体裂缝是竖向产生, 所以应合理利用横向分布筋;墙体筋设计应采用细径密排, 最好采用双层双向钢筋, 角部设置放射筋, 预留洞口等薄弱部位应设置加强筋, 且水平分布钢筋放在外侧, 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在保护层厚度较大的情况下, 可设置抗裂钢筋, 布置“细而密”的抗裂钢筋、增加钢丝网片等能够有效解决应力集中问题, 提高抗拉性能。

5.3 做好施工管理,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 先对模板洒水湿润, 防止模板过多吸收表面混凝土内水分, 造成混凝土干缩。昼夜温差大的情况下, 在内外模板外覆盖草帘, 加强保温和保湿。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养护工作应尽早进行, 并适当延长, 但不宜过早采取松模浇水的做法, 以免加剧温差。缩短浇水养护间隔, 并延缓拆模时间, 墙板内部与表面温差小于15℃以下时, 方可拆模。

6 裂缝处理方案

裂缝处理方案现行比较常用的做法是采用做“V”形槽, 然后在槽内填充高强度黏结性材料进行封堵的方法。“V”形槽的尺寸一般是沿裂缝切出宽约10 mm、深10~20 mm的槽。根据裂缝宽度的不同, 在“V”形槽内采用不同的黏结性材料。

当裂缝宽度在0.01~0.10 mm之间时, 可灌入环氧氨脂;当裂缝宽度在0.10~0.30 mm之间时, 可灌入环氧树脂胶泥;当裂缝宽度大于0.3 mm时, 可直接采用水泥灌浆。

本工程的裂缝宽度都在0.10~0.20 mm之间, 采用涂抹环氧胶泥封闭的方案对裂缝进行处理。环氧树脂胶泥具有抗渗、抗冻、耐盐、耐碱、耐弱酸腐蚀性能, 与混凝土黏结力强。热膨胀系数与混凝土接近, 不易与混凝土基体脱开, 耐久性好, 可在潮湿环境下硬化, 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 适用于混凝土构件表面裂缝的修补。

7 环氧树脂胶泥施工流程

7.1 表面处理

用角磨机沿裂缝走向对墙面进行打磨处理, 表面打磨宽度不小于10 mm, 裂缝处打磨深度不小于10 mm, 使混凝土墙面粗糙, 提高环氧胶泥与混凝土墙面的黏结力, 打磨完后用钢丝刷和压缩空气将混凝土碎屑粉尘清除干净。墙体裂缝修补如图1所示。

7.2 环氧树脂胶泥配置

检查内装乳液、固化剂、专用砂浆均无破损、漏洒、受潮结块现象, 每桶中乳液、固化剂和专用砂浆的配比为1∶3∶16.

配料时, 先将乳液和固化剂摇匀后按照1∶3的比例倒入桶中, 并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加入专用砂浆, 直至搅拌成均匀的胶泥状。如果混合后较黏稠或不易搅拌均匀, 可加入少量清水稀释 (掺水量不超过胶泥重量的10%) 。

7.3 封闭

用抹刀将调和均匀的环氧树脂胶泥涂抹在墙面打磨部位, 涂抹时要边压实边抹光, 裂缝处厚度不小于10 mm, 封闭完成24 h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待环氧胶泥硬化后, 将环氧胶泥表面打磨平滑, 以免影响防水施工。

8 结束语

墙体裂缝的图像处理 第10篇

关键词:高速铁路高架桥,裂缝中心线,图像处理,宽度测量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高架桥的里程数也不断增加。随着高架桥使用时间年限的增加,高架桥桥体可能会出现裂纹。对其出现的裂缝进行准确的识别、定位,进而修正结构模型,是进行灾变预防,准确评定高架桥健康状态的基础。

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光电耦合器件,如:CCD、CMOS的裂缝宽度测量系统近年来不断完善和发展[1]。这种仪器能够完成裂缝的图像处理和宽度计算,既能保证检测工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又能减轻检测工作的劳动强度,提高测量效率、水平和精度。

文中主要介绍在计算机上所进行的裂缝宽度测量系统的图像处理算法。通过对原始图像裂缝区域的提取来划定图像OTSU[2]分割的图像界限,裂纹处经OTSU分割后,提取左右边界,即可得到裂缝各处的宽度信息。代替以前对全幅图像进行OTSU分割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图像处理的速度。

2 裂缝图像处理

2.1 图像获取

图像获取过程如图1所示:被检测的裂缝通过光学系统在CMOS图像传感器上成像,然后通过USB接口将裂缝图像输出到计算机上处理。

裂缝图像如图2所示,为2048×1536像素的256级灰度的BMP位图图像。裂缝宽度分布范围较广,自几十至几百像素不等,但远远小于图像的宽度值。裂缝周围有部分噪声。

2.2 迭代阈值分割

首先,对裂缝图像进行整体迭代阈值分割[3],步骤如下:

(1)求出图像中最小灰度值Zl和最大灰度值Zk,设初始阈值为

(2)根据阈值Tk将图像分割成目标和背景两部分,求出两部分的平均灰度值ZO和ZB:

式中Z(i,j)是图像上(i,j)点的灰度值,N(i,j)是(i,j)点的权重系数,本文取N(i,j)=1.0。

(3)求出新的阈值:

(4)如果,则结束,否则K←K+1,转步骤2。整体阈值分割效果如图3所示。

整体阈值分割后,裂缝被提取出来,图像中含有少量噪声。可见,用迭代法进行整体阈值分割的效果是比较好的,而且处理时间较少。

2.3 裂纹中心线提取

对阈值分割后的图像进行裂缝区域的提取,这里要用到裂纹中心线。

(1)将图像进行一行一行的遍历,得到原裂缝图像每行最左边和最右边目标的列数r(l)和r(r),将其取平均,得到准中心线列数

(2)由于图像噪声的存在,有一小部分r(i)会偏离中心线很远,如图4所示,这部分r(i)周围像素一般都是背景而不是目标。通过r(i)左右各3个像素比较,将全是目标像素的r(i)留下。

(3)对于没有r(i)的行,用前后行的r(i)进行插值,来确定列数,进而得到裂纹的中心线。如图5所示。

2.4 裂纹左右边界确定

以裂纹的中心线为中心向左右两边进行行遍历,得到离中心线最左边和最右边的背景色的列数,就得到了裂纹的左右边界,为了测量的准确性,不使裂纹丢失,将左右边界各向左向右拓宽了15个像素,如图6所示。

经过图像处理区域提取处理后,所提取的图像处理区域宽度只有几百个像素,比起原裂缝图像宽度的2048个像素,图像处理区域极大减小,图像处理的速度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表1为在以后的步骤中进行处理所需时间的比较。

(单位:ms)

由表1可见,两种方法的处理时间相差接近两个数量级。而且只处理裂缝图像区域可以消除裂缝区域以外图像噪声的影响,提高了图像处理的精度。可见,只处理裂缝区域会大大提高裂缝图像处理的精度和速度,必将给后续的处理过程带来极大的益处。

2.5 裂缝区域阈值分割

得到图像处理区域以后,在以后的图像处理中,只考虑图像处理区域,对于图像处理区域以外的图像部分则不予考虑。对裂缝图像处理区域采用OTSU方法进行阈值分割,即可得到裂缝的二值图像,如图7所示。

2.6 左右边界提取及宽度计算

对得到的裂缝二值图像的左右边界分别进行轮廓跟踪[4],即可得到裂缝的左右边界坐标。

设裂缝左边界点的坐标为,右边界点的坐标为,则根据平面上两点间距离公式,左右边界点的距离

对左边界的任一边界点,用(6)式遍历所有的右边界点,d的最小值即为与此左边界点对应的裂缝宽度值。这样,就可以把裂缝的宽度值以像素为单位计算出来。

通过系统标定可以得到在像平面上的单位像素与实际长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可得到裂纹的实际宽度。

3 结语

针对墙体裂纹,设计出了一套适用于裂缝宽度检测的算法。该算法能较好地检测出裂缝的分布和宽度,借助裂纹区域的划定,极大地减少了图像处理时间,提高了图像处理的精度。为准确评定铁路高速列车高架桥健康状态提供进一步的计算依据,从而对研究铁路高架桥工程灾变行为与健康状态监测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蒙.工程结构构件裂纹的自动搜索与测量技术[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4

[2]付忠良.图像阈值选取方法-Otsu方法的推广[J].计算机应用,2000,20(5):37-39.

[3]谭浩强.数字图像处理应用与基础[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连续箱梁结构裂缝的加固处理技术 第11篇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裂缝病害;加固处理技术

1 引言

自1973年修建北京复兴门立交桥起,连续箱粱结构桥梁以其行车舒适、节约材料、造型美观、受力均匀、养护简单等优点,在高架桥建设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连续箱梁结构受力复杂,施工工艺较高,其设计和施工质量较难控制,导至裂缝病害较为常见,造成桥梁钢筋锈蚀,结构承载力下降等情况,给桥梁安全造成极大影响,如何对连续箱梁结构裂缝病害进行加固处理,成为橋梁养护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2 连续箱梁结构裂缝病害原因分析

连续箱梁结构常见裂缝病害主要包括构造裂缝和受力裂缝两大类,其产生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2.1 设计缺陷

由于在设计时过于依赖理论化的计算而未充分考虑受力因素和施工过程中的因素,从而导致设计缺陷,是连续箱梁结构裂缝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箱梁在承受荷载时,力的传递变化极大,其顶板、底板以及肋板承受的荷载不仅有弯矩、剪力,还有扭矩。其受力状态既有纵向影响又有横向影响,尤其是翼板较宽的箱梁,其翼板中的剪切变形会导致纵向应力沿板宽方向不均匀分布,存在传力的滞后现象,产生剪力效应,从而造成箱梁翼板横向裂缝。在设计时,如果未能充分考虑受力而只是理论化的计算,未能将施工过程中的因素融合分析,

2.2 施工因素

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的认识不足和施工工序的控制不严,都有可能造成连结箱梁的裂缝病害。比施工过程中,不按照图纸放置受力筋、重要构造钢筋等,从而导致钢筋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强度不到位,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影响箱梁的质量,造成裂缝病害甚至引发重大质量事故。

2.3 材料因素

在箱梁浇筑中所使用的材料,由于性质等方面的原因,也可能引发箱梁结构裂缝。比如水泥或集料中含了过量的有害物质造成混凝土酥裂,混凝土离析下沉,水泥反常膨胀,骨料中含泥过量,骨料中含了反应性成份或风化岩石,混凝土干燥收缩等,都有可能引起箱梁结构裂缝病害。

2.4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如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构件两面温湿度差异,内部钢盘氧化生锈,冻结,日照等,都可能造成箱梁裂缝病害。其中,温度影响产生裂缝病害,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中极为常见。

3 连续箱梁结构裂缝加固处理技术

裂缝病害是混凝土连续箱梁损伤最为直观的表现,对连续箱梁裂缝进行加固处理,实际上是对连续箱梁损伤进行加固处理,目前比较有效的技术主要以下几种:

3.1 铆粘钢板加固技术

铆粘钢板加固技术是将铆钉铆钢板同时用结构胶粘贴,使钢板与桥梁构件协同受力,从而使钢板辅助桥梁发挥承载作用,从而起到加固目的的加固技术。

铆粘钢板加固技术首先需要将钢板按加固设计需要进行制作,其下料边缘表面必须光滑,如果有多块钢板需要焊接时,需要考虑边缘剖口,最好是制作成楔形以保证双面焊接的质量。在制作好钢板之后,还需要将钢板粘结面打磨平整,并用钢丝刷将表面浮渣刷干净,再利用喷砂或平砂轮对钢板进行打磨除锈,使钢板露出金属光泽,打磨时注意纹路要与钢板受力方向垂直。

对于铆栓孔和注胶孔的加工处理,需要注意铆栓孔应当比铆栓直径略大,以大4mm左右最佳,这样可以使铆栓更容易穿过。注胶孔需要根据胶体灌注性和气温来决定,一般冬天注胶孔之间的间距以75CM左右为宜,夏天可以稍长一些,但不能超过1.5M。

如果基面混凝土存在缺陷,在铆固粘贴之前还需要对其进行修补处理,特别是存在贯通裂缝、模板拉杆孔、构件吊装孔、通气孔等情况下,应当彻底将其封闭,否则在灌注结构胶时,胶体会从贯通处流出,造成结构胶无法灌满,不仅影响加固施工质量,还会造成巨大浪费。

在钢板和箱梁基面处理完成之后,将结构胶涂抹于处理好的混凝土基面,厚度以1~3mm为宜,且应中间厚两边薄,以便于钢板粘贴时结构胶能均匀的分布于钢板与基面之间。粘贴好钢板之后,应当立即将铆钉打入铆钉孔中,在铆钉全部打入后,通过铆钉对钢板拉伸作用,使钢板沿受力方向拉紧,将钢板牢固地铆接在加固构件上,并将结构胶从钢板边缘挤出。最后,在钢板外喷涂水泥基防护水保护涂料,保护钢板。

在采用铆粘钢板加固技术时,要注意由于结构胶用量较少,为避免浪费最好根据每次用量配制。在打孔时,要先从钢板中间孔打起,打孔后要清除孔内灰尘,在向注胶孔内注胶时,胖子填入孔内约50%即可,不必注满。打入铆钉时中,铆钉头锥面应对准钢板受拉方向打入。完成中间孔的铆固之后,以对称形式往两边逐个打孔、注胶、打铆钉,以均匀的完成整个铆固过程。

3.2 壁可法加固技术

壁可法加固技术是日本SHO-BOND的专利工法,采用橡皮筋胶注入器自身的内部压力将特殊环氧树脂注入材料缓慢注入混凝土裂缝中并达到裂缝的微细末端。这一技术完全满足了箱梁结构裂缝修补施工中低压、低速的要求,同时节省了人力,是材料力学和材料工学完美结合的最佳方法。

在应用壁可法对箱梁结构裂缝病害进行加固处理时,要先用砂轮、钢丝刷等工具除去混凝土表面裂缝两边宽约5CM范围内的污物、灰尘,并除去油污。注入座应用BL-SEAL密封胶先粘在裂缝的中心,各注入座间距要通过对裂缝宽度和深度的变化确定。注入座周围要用BL-SEAL密封胶按5CM宽、3CM厚进行密封,并对BL-SEAL进行养生直么凝固硬化之后,将注入器牢固的安装于注入座上。

注入材料要按规定的混合比进行混合搅拌,BL-GROUT主剂和硬化剂一定要搅拌均匀之后,才能倒入泵中准备注入。注入材料后,需要养生直至凝固硬化,最后用锤子、凿子敲掉注入器,将表面打磨光滑平整,完成整个施工。

3.3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技术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技术是混凝土结构加固的一项新兴技术,主要应用外粘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办法加固结构。具有不增加恒载及断面尺寸、可适应不同构件形状、对原结构不产生新的损伤、能有效封闭混凝土裂缝、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腐蚀性、不影响结构物外观等优点。

在采用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技术对连续箱梁结构进行加固时,结构基面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15。其计算方法,是将碳纤维布按照强度或允许应力等标准,近似换算成一定用量的钢筋,按钢筋混凝土受力分析模型进行理论分析。

在采用粘贴碳纤维布对连续箱梁结构裂缝进行加固处理时,碳纤维布和粘结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要满足设计要求。施工时环境温度在5℃以上为宜。

4 结束语

铆粘钢板加固技术、壁可法、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技术三项技术,是连续箱梁结构裂缝加固处理中主要应用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对这三项技术进行深入融合,以更好的处理好连续箱梁结构桥梁的裂缝病害。

参考文献:

[1]戴会超,王建,《混凝土裂缝及其防治技术研究》[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2]林延杰,秦俊超,《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铁道建筑,2008

[3]马建林,《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处治》[J],科技信息,2009

对保温墙体裂缝的处理 第12篇

但由于建筑物结构形式, 气候条件、系统材料、施工工艺、施工管理等各方面的原因, 即使最为成熟的保温系统, 同样也存在工程完工一段时间后, 陆续出现很多质量问题, 尤其是保温系统外立面的裂缝问题较为实出, 轻则影响美观, 重则渗水、脱落, 丧失节能效果, 缩短建筑物使用寿命。

1 对保温外墙裂缝的分类

1.1 保温层之下由基层结构引起的延伸至表面层的裂缝

此种裂缝主要表现为:框架梁柱与填充墙之间、窗角部位45度斜裂缝、及其它沉降、荷载引起的结构性裂缝等。

1.2 保温层缺陷, 引起的表面层裂缝

1.2.1 板缝变形, 收缩引起的裂缝。

1.2.2 保温与非保温交接处裂缝。

1.2.3 保温板粘贴, 锚固不到位, 空鼓等引起的裂缝。

1.3 材料裂缝

1.3.1 外墙保温抗裂构造设计目标的实现

是由性能达标、质量合格的材料作保障的, 如聚苯板密度过低、陈化时间不够、材料粉化或所用的胶粘剂质量达不到要求等, 都有可能会造成外墙保温面层开裂。

1.3.2 由抹面砂浆与耐碱玻纤网格布构成

的防护层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体系的抗裂性能。抗裂砂浆柔韧性不够会导致砂浆层收缩大而产生裂缝;不合格的耐碱玻纤网格布因为其抗断裂强度及耐碱强力保留率低、断裂应变大等原因, 也会导致材料失去长期有效分散应力的功效, 从而引起防护层裂缝产生。

1.3.3 而在涂料饰面层中, 因为采用了刚性

腻子、不耐水的腻子, 或是选用了不耐老化的、与腻子不匹配的涂料而导致裂缝产生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2 对裂缝的解决方法

首先认真检查裂缝产生的部位。深浅, 正确鉴别裂缝的性质及种类, 分析产生的原因。然后针对不同种类的裂缝, 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2.1 对保温层之下基层结构引起的结构性

裂缝的处理, 分需要进行结构加固处理的裂缝与不需要结构加固处理仅需裂缝加固处理两种。

2.1.1 需要进行结构加固处理的裂缝, 应采

取将保温层沿裂缝处各向两边延伸20~50厘米截掉, 直至水泥或砌体基层, 清理去除杂质, 让裂缝完全暴露, 然后依据专业部门的加固要求。进行加固处理。确认处理合格后, 用相应的材料将保温层修复完好。

2.1.2 框架梁柱与填充墙之间, 窗角45度

斜裂缝等不需要进行结构加固处理的裂缝处理方法及步骤: (1) 暴露基层裂缝。将保温层沿裂缝处向两边延伸20~50厘米截掉, 直至水泥或砌体基层, 清除杂质, 让裂缝完全暴露。 (2) 裂缝加固处理。对1毫米以上的裂缝, 沿缝开凿V型槽, 槽宽和槽深视现场情况而定。在清理好的槽内, 填嵌上海岩艺生产的天补牌TB-998补缝胶泥, 待补缝胶泥表干后, 再用上海岩艺生产的天补牌TB-999抗裂防水胶, 滚涂暴露的基层, 随即铺设抗裂加强布, 将加强布铺设平整后, 在加强布上滚涂或批刮天补牌TB-999抗裂防水胶。

对1毫米以内的裂缝, 可在完全暴露的基层裂缝上, 直接滚涂天补牌TB-999抗裂防水胶, 随即铺设抗裂加强布, 在铺设平整的抗裂加强布上, 再次滚涂或批刮天补牌TB-999抗裂防水胶, 让与抗裂加强布形成高拉伸强度, 高柔韧抗裂涂层, 对裂缝进行加固处理。

(3) 修复保温系统。根据被截掉的保温层的宽度、长度, 裁剪好聚苯板修复保温系统, 待加固处理层实干后, 用粘贴砂浆将裁好的聚苯板粘贴好, 然后用具有很好的柔韧性的抹面砂浆中夹网格布将裁掉的部位修复平整。

2.2 对保温层缺陷引起的裂缝

2.2.1 板缝变形、收缩引起的裂缝。

找出板缝开裂大于1毫米部位, 将上述裂缝进行局部修补。具体方法:沿板裂缝开槽至水泥沙浆基层, 槽宽约1.2厘米左右, 将槽内清理干净, 并沿槽两侧各5厘米, 去除网格布表面保护层或松动物浮灰等, 在槽内注入深约1/2的现场发泡硬质聚氨脂, 待发泡后修理平整, 或在槽内嵌入1.4倍聚苯板园棒, 在未平整的槽内嵌入天补牌TB-998补缝胶泥至平整为准。

沿槽批刮一遍天补牌TB-999抗裂抗水胶, 并随即嵌入抗裂加强布, 与缝侧搭接不小于4厘米, 再批刮一遍天补牌TB-999以覆盖住抗裂加强布为准, 以形成高拉伸强度高柔韧的复合涂层。

对板缝开裂小于1毫米裂缝, 不需开槽处理, 只需批刮上海岩艺生产的天补牌TB-999抗裂防水胶, 嵌入抗裂加强布, 形成高拉伸强度, 高柔韧的复合涂层, 控制和覆盖裂缝即可。

2.2.2 保温板空鼓渗水部位的修复:

在裂缝、空鼓部位将原来的保温板清理掉, 在清理好的基层上滚涂界面剂1遍, 待实干后将裁好的尺寸相当的聚苯板, 粘贴到基层上, 然后再用具有很好柔韧的抹面砂浆<中夹网格布>将该部位修复平整, 必要时加设锚固栓。

2.2.3 保温与非保温交接处及板通缝裂缝处理方法。

沿裂缝初向两边各延伸5厘米左右, 铲掉抹面砂浆表面层, 保留网格布, 清理后施涂天补牌TB-999抗裂防水胶, 中夹抗裂加强布涂层, 修补后的抗裂涂层表面与原来墙面平整度保持一致即可。

2.3 保温层之上抹面砂浆的裂缝

2.3.1 窗台、女儿墙等细部处理未到位引起的裂缝渗水处理:

清理墙面, 在窗台或女儿墙等渗水裂缝部位, 直接滚涂天补牌TB-999抗裂防水补缝胶, 中间压入超薄抗裂加强布。

2.3.2 网格布搭接不到位等引起的裂缝处理:

方法一:铲除抹面砂浆层, 直至完全暴露未搭接到位的网格布, 然后, 用柔性抹面砂浆重新嵌入网格布, 让新贴的网格布与原网格布的搭接每边达8厘米以上, 柔性抹面砂浆必须完全覆盖网格布, 保持翻修表面与旧墙面平整度一致。方法二:清理墙面, 沿裂缝部位宽度5厘米左右, 直接滚涂天补牌TB-999抗裂防水胶, 中间压入超薄加强抗裂布。

2.3.3 抹面砂浆层龟裂纹的处理方法。

(1) 对于裂纹较多的墙面。a.首先认真检查墙面, 找出缝大于0.3毫米缝深1毫米以上的裂纹。b.将上述裂纹进行局部补, 具体方法:将裂纹清理干净, 沿缝滚涂或批刮天补牌TB-999抗裂防水胶, 中间压入超薄抗裂加强布 (沿缝宽5厘米左右) 。c.对整个墙面进行的全面清理, 去除油污杂质, 并对旧涂层进行打毛处理, 增强附着力。d.满批符合JG/T157《建筑外墙用腻子》R型标准的腻子2遍 (建议批刮厚度2毫米左右) 。e.滚涂一底两面弹性涂料。 (2) 对于裂纹较少的墙面。a.沿缝铲掉涂料腻子层 (宽度6~8厘米) 。b.清理干净后, 沿缝将铲掉部位直接滚涂或批刮天补牌TB-999抗裂防水胶, 中间压入超薄抗裂加强布, 注意抗裂防水胶必须完全覆盖加强布, 且上表面层墙面保持平整光滑。c.待补缝处干燥后 (一般12小时以后) , 修补处滚涂1~2遍与原墙面一致的涂料层。

结语

上一篇:控制系统结构下一篇: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