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制高专范文

2024-05-09

三年制高专范文(精选5篇)

三年制高专 第1篇

目前两年制高职高专,大多仍采用传统的考试模式,其中存在大量的弊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有利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也符合软件学院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

一、目前高职教育考试模式的现状

(一)考核内容的局限性

现行考试内容仍主要局限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范围,侧重于考核知识的识记和掌握,而不够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考核导向上重知识考核,轻技能和综合素质考核。特别是在一些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中,大多还是采用知识性考试,技能和能力考试标准不明确,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指标体系、评价方式及组织体系不完善,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鉴定结果很难被用人单位认可。

(二)考试形式单一

目前现行考试形式主要是闭卷笔试。闭卷考试时间和空间等规定较死,一般客观题较多,标准性答案使得课程教学走向趋同,这在多元化思维的世界文化氛围中,阻抑了学生创造性、个性的成长,也限制了学生主动求知探索的主体性的发挥,不利于创新素质的培养。不能真实地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难以起到信息反馈的作用

现行考试基本集中在期末,尽管教师对试卷做了试卷分析,也发现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失误。但是,由于期末考试通常是一个学期课程的结束,考试结果无法及时纠正教与学的过程的不足,起不到信息反馈的作用。

二、我院针对考试模式进行改革的思路

(一)考试内容的实践性

高职教育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把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作为一切工作落脚点。因此,两年制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在课程考核上要把实践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方面,以强化学生对实践性环节的重视。这就要求考试内容不能局限在课本里,而应联系生产实际问题,灵活多样命题,既要检测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要检测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拥有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以及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多样化

由于高职专业课程考核内容更注重实践性,因此,专业课程的考核在形式上就必须打破传统的笔试为主的闭卷考核形式,而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课程的考核可采用“笔试+案例设计+作业+……+实践技能考核”模式的考核方式。

(三)实行阶段性考试

打破传统的期末考试模式,按教学进度,以知识模块为单元,实行阶段性考试的方法。教师通过对考试结果的总结分析,及时修正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减轻了学生期末的学习压力。

三、考试模式改革实践

结合我院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路,在《Windows 2000server配置与管理》课程教学中,我们针对高职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结构的特点,通过分析教学大纲,把该课程的知识结构分为三大部分:基本网络配置、网络管理与维护和配置网络服务。每一个部分讲授完毕,及时进行阶段考试,学生的最终成绩为各阶段考试成绩的总和,每阶段成绩各占三分之一。在考试内容上分为基本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技能、教学参与程度四个模块,对不同的模块建立了不同评价指标、实施了不同的考核方式,具体构成如下:

(一)基本理论考核(20%)

主要考核对课程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准则、方法等知识的回忆。包括对知识的再现、正确的辨别和表述。强调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课本知识。

考核方式:闭卷与开卷相结合

指标体系:

基础理论(50%):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方式:闭卷)

理论应用(50%):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方式:开卷,多题任选)

(二)应用能力考核(30%)

主要考核对课程基本概念、原理、准则、方法等基本知识和理论能准确的解释、迁移和判断的能力,以及运用单个知识点或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能力。

考核方式:案例设计分析(或论文)

指标体系:

知识合理性(20%):使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正确程度

资料搜集(20%):资料的完整性,资料搜集的难易程度,资料的可用性

分析能力(25%):合理性,严谨性,敏锐性

知识整合性(25%):相关知识的运用,整体框架结构与内容

创新性(10%):观点是否具有创新性

(三)实践技能考核(30%)

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应用课程中已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要求学生能对现实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理论。

考核方式:实验室内上机操作

指标体系:

实际操作(40%):根据案例的需求实现相应的操作,如存储管理、构架FTP服务器、DNS服务器等等

案例分析(20%):案例的综合分析与实施方案

问题处理情况(25%):解决案例中的问题,以及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结果评价(15%):结果正误与分析的合理性

(四)教学参与程度考核(20%)

主要考核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实际参与情况,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进可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考核方式:过程式考核。

指标体系:

课堂参与情况(30%):教学活动中的态度、意识

实验操作情况(40%):实践操作规范化,实验完成质量、认真程度

作业情况(30%):作业完成的质量、认真程度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Windows 2000server配置与管理》课程考试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诸如考试模式革新与人才评价标准之间的矛盾、评分的客观性与公正性问题、创新观点的把握尺度、教师的责任心、考核时间安排等等都会影响到考试模式的改革,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四、总结

总之,考试改革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多元结合,摒弃单一采用闭卷笔试的死板做法,以及一卷定终身的终结性评价机制,根据课程的性质,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评价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重心的多样化考试模式,建立一种宽松的开放式的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主的考评体系,从而真正体现出高职办学的特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摘要:传统的考试模式形式和方法单一, 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差异, 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针对现阶段考试模式的弊端, 通过对考试功能定位和考试内容革新, 探索多样化的考核方法, 旨在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体, 以能力为核心的多元化的考试模式。

关键词:考试模式改革,考核方法,实践,模块化

参考文献

[1]滕海燕.浅谈高职改革的策略[J].辽宁高职学报, 2008.

[2]许莉.高职考试模式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职教论坛, 2006.

三年制高专 第2篇

五年高职高专的生源来自初中毕业,他们不同于三年高职高专的学生,他们没有经过三年高中学习、生活的锻炼,没有经过高中三年系统知识的学习、没有经过自我学习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没有参加高考前反复训练的经历,也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适合的学习方法,所以,当他们进入五年高职高专学校的时候,绝大部分同学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对学习书本知识兴趣不高,性格上也比较不成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出现较多的问题。通过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教育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为改进五年制高职高专学生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职高专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制高职高专亦是高职高专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是我国职业教育重要发展的部分,其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发展的道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具有良好只有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五年高职高专教育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为社会的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大批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了劳动者素质。

但是随着五年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规模的壮大,人数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分数不高的生源越来越多,教育教学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1 五年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育管理上出现的问题

1.1.1 年龄小,心理发展不成熟

年龄小是相对与三年高职高专的学生而言的。五年高职高专的学生基本是都是初中应届毕业生,年龄在十五六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刚刚或者即将渡过躁动的青春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自己还没有形成较为全面、正确的认知和评价。

1.1.2 自控差,同学之间容易发生矛盾

心理上的不成熟、认知上的不全面和评价上的不正确,往往就会导致行为上的不自控。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也是受年龄限制的,这也是五年制高职高专学生的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是由于自我掌控能力和辨别是非的敏锐性较差,往往就会导致自我意识较强,听不得与自己意见、观点不同的声音,但也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挑唆,在集体生活中,很轻易地就和同学发生矛盾,甚至是集体冲突的事件。有些事实也证明,刚刚进校的新生最容易出现这种集体事件的情况,尤其是在男孩子中。女孩之间则是同学之间的所谓的友谊之争。

1.1.3 关怀少,缺少家长的指导,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十五六岁的孩子也是很希望得到更多的父母关爱的。但是由于工作繁忙、父母关系不和谐等等因素的影响,当孩子有了不积极的心理时却得不到父母的及时疏导,亲子关系淡泊。有些孩子甚至不惜故意反复地犯错,以此来向家长“求关注”。缺少父母的正确的指引,亲子关系冷淡,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情商也得不到培养、潜力得不到挖掘和发挥,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不利影响。

1.2 学习上出现的问题

1.2.1 基础知识薄弱

选择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不能进入高中学习。以我们当地的学习成绩为例:中考满分700分,绝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的入学总分低于400分,有些科目的考试成绩是个位数,尤其是数学和英语这两门课成绩偏低的居多。曾经对一届新入学的学生做过一份英语成绩和学习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中考中英语考及格的同学仅占1.2%。不仅英语成绩这样,其他科目的成绩能考及格者也是寥寥无几。

1.2.2 学习习惯较差

学习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能主动花时间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同学极少。还是以在我校一届新入学的学生中做的一份关于英语学习的问卷调查为例,在初中学习阶段,每天能花时间(半小时及以下)学习英语的同学仅占30%多一点,比根本不花时间学习英语的学生还少0.5%。没有预习和复习巩固,课堂的学习效率不高,这样的学习习惯是根本无法提高学习成绩的。

1.2.3 学习方法不当

在学习中,有的学生抓不住课堂学习,错过了知识要点、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学习成绩显然提不上去。而有的学生虽然课堂上认真听讲并能积极做好课堂笔记,但是课后不懂、不会如何进行知识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1.2.4 学习目标不明

多数同学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知道学习的目的为何。有的是为了拿毕业证而学习,有的是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而学习,有的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来,甚至有的是因为年龄小,不到法定的务工年龄才来到学校,等等。就是因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孩子们失去了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学习兴趣也消失殆尽。

2 解决教育教学中问题的策略

2.1 明确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

在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本《意见》为五年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

2.2 把握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该具有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等特点。了解、把握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模式,抓好教学工作这一工作中心,指导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目的。

2.3 明确教育教学目标

在五年高职高专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对各个年级的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把整个五年的教育教学粗略地划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教育教学的重点不同。在前三年的教育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教与学上,这样,学生才能具有基础的理论知识。随着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后两年的教学中,重点应该是对学生的专业实践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及应用。而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是要贯穿整个过程的。

2.4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虽然也是基础知识的教与学,但是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多样。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可采用“教+学+做”、情景教学法、讲练结合,等等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和不同的课程进行更好地相匹配,最好不用传统的填鸭式的知识传授的方法,不仅枯燥无味,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当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已有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充分利用赏识教育,鼓励、帮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

2.5 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

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实践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要有取舍、有补充,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实用和适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很重要,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且还要为了将来走向工作仍然有用、适应而教,同时,学和用要相结合,是实用、适用,避免学生学而不能用、不会用。比如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用之,经过4年的学习,最起码学生要能用英文进行交流、沟通,相关专业的学生要能在专业领域中用英语进行顺利地工作。

三年制高专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语文兴趣教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156-01

想要好好学习语文,不仅对学生的智力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比较好的非智力因素。并且只有通过非智力因素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起到调节的作用。想要学好语文,必须让学生从心理认可语文这个学科,并且对语文学习提升起一定的兴趣,这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语文教师方面,必须要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范围,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让学生从之前的苦学逐渐转变为乐学。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本身是件很愉快、很幸福的事情,应该是人的正常需要,伴随着发现的快乐,贯穿着探索的兴致,更应该有创造的喜悦。如果学习是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下,就能充分调动左脑和右脑,边缘系统中大脑的情感也加入了,而情感中心与长期记忆存储系统紧密相连,那么记起知识来也就相当的简单。从上述观点中可以发现,想要将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必须从下述几方面进行改变,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

1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要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首先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调动起来了,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探讨独立获取知识,从语文学习中体会到实际参与到语文学习中的乐趣,对自己产生一种肯定的认识,将语文学习视为一种可以提升自己兴趣的体验方式,从而主动的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为了让学生可以妥善的融入到语文学习教学当中,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之间选相互批改作文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让学生参与到考试以及阅卷中的形式,将学生主体当做学习当中的主要部队。当然,上述方式虽然肯定的学生自主性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

2 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职学校的语文课程安排的比较少,所以如何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最高效的进行学习,并且保证课堂的轻松愉悦,就必须要讲究教学方式与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提高效率,做到精讲精练。有的课文,只要精心设计,一课时就能上得很好。例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全局性问题。比如“为什么玛蒂尔德在借项链是没有看出是假的?”“既然当作是真的怎么会丢失呢?”通过类似的语句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自主的对小说的语言以及小说当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当中女主人公会发生悲剧的根本原因,将课堂的教学效率最大化,争取在以让可的时间内为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并且通过该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有所提升。取消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存在必要的环节,让学生减重,以快乐的心情来上学。

3 着力创设感染的情境

所谓感染,对语文教学来说,就是学生为教师的讲授所陶醉,语文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创设感染的情境,教之生情,授之生趣,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感染力,这必定是又一个层次的愉悦。情感具有感染功能,它能提高课堂情绪的兴奋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性。语文教材有很多抒情名篇,教师要牢牢抓住“情”的最大特点,把其充分的运用起来,整节课堂都是满满的情感,学生便很容易的接受所学知识点,从而充满兴趣。有的教材情节跌宕起伏,趣味横生,教学时应在趣味性的基础上向深处开掘,把课文引起的浅层兴趣引向深处。同时,还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美之所在,引导学生去发现,感受作品蕴含着的美,将学生带入到艺术的美好境界当中。让学生在学习每一篇课文的时候都可以感受到一种比较美好的境界,从而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美好,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4 注意营造和谐的气氛

上课,这是学生和教师的双边活动,是通过师生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明确与决定的。教师想要让学生乐于学习,就必然要营造出一种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下都是师生平等的一种状态。有人曾用问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一次“你喜欢怎样的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生更偏爱于能够沟通师生感情的“交流型”的教师,而不是那种刻板的“工作型”的教师。教师将所有的情感给予了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并发自内心的喜欢,因为喜欢他的人,从而也会喜欢上他所授的課。在这方面,笔者有较深的体会,所以在教学中,总是努力创造出一种轻松、民主、舒服的学习气氛,对学生坚持少批评、多指导、多鼓励,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学习积极性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5 结合运用激励的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将激励的手段运用得体,这样也可以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因为学生认为,教师对其的激励,就是对其的肯定。在学生学习中,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那些学习好的学生,由于在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常常受到关照和表扬,因而表现出学习兴趣相当浓厚,而那些学习差的学生,在学习上更加努力才对,但由于失败所遭受到的冷落、批评,甚至斥责,导致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这不正是“富则愈富,穷则愈穷,差距拉大,恶性循环”的“马太效应”吗?其实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他们也有自尊心,好胜心,他们的智商不一定输给好学生,只要在平时多关注他们的成功感,多尊重一下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这样也就可以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6 结语

在语文课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轻松、愉快、善思、善学的氛围中增长知识,这就是语文教师的心愿。

参考文献

[1]左瑞华.语文教学的一大法宝—— 愉悦教育[J].新课程(上),2011(10).

[2]蒋极峰.论愉悦教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6).

谈五年制高职高专英语强化与突破 第4篇

关键词:英语口语,标准,跟读,朗读,诵读

我现在所教的是五年制高职高专一年级英语课, 学生大多相当于初一初二水平, 面对这些基础薄弱发音不准的学生, 需要从基本知识抓起, 养成良好的英语快速朗读习惯。在课余时间总结了一些方法, 想通过这些训练, 提升那些英语口语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效果, 实现口语“快、准、优”地表达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实行分层次教学。五专一年级学单词, 音标、句子, 到二年级有了基础之后, 学语音语调和对话练习, 大三学习课文优美诵读。

1. 五专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从音标抓起。

众所周知, 英语发音主要分为美式发音和英式发音。由于美式发音比较平易、随便和亲切, 我们现在普遍采用美式音标。在从事英语教学中发现我们学生之所以英语发音千差万别, 主要是因为音标没掌握好。现在市面上常见的讲音标的书本很多, 反复学习和寻找中我发现美式英语发音教程很适合我们学生的学习。主讲人Paul S Gruber详细讲解美式英语发音技巧, 通俗易懂。它是基础英语教程, 详细讲解了易混的发音错误。其中讲到Th这个字母发音[θ], 很多学生都不习惯咬舌。刚开始教学生的时候很不适应, 记得那次讲到think、them和three, 我每次让学生做到位, 强调的次数多了, 学生就记住了。有些词加S后读音有规则地发生变化, 有的依然读成[s], 而有的读成[z]或[iz].这就要学生掌握单词标准发音, 同时兼顾单词发音变化知识的累积。

2. 在教学过程中, 对单词发音的训练。

首先, 领读单词之前, 让学生自己查生词的音标, 然后让学生在黑板写音标。其次, 老师在上课之前, 准确掌握每个单词的美式发音, 在上课时让学生跟着我或电脑朗读正确发音。跟读单词时我们强调一定的跟读次数与标准。次数多了, 学生就把这个单词的正确发音移入大脑。第三, 要在掌握音标的基础上了解单词的重音。在英语中, 一些英语单词重音的位置不同, 其词性也会不同, 而且它的读音和词义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特别是中元音字母的读音, 例如:单词desert做名词时读[dez藿t], 词义为“沙漠”;作动词时, 读[dize:t], 词义为“遗弃”;单词perfect, 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上, 读作[p藿fikt], 是形容词, 词义为完美的;但重音在第二个音节上时, 读作[p藿fikt], 是动词, 词义为使……完美。无论是元音还是辅音, 发音一定要到位。如果发音不正确, 别人很可能听不出你在念哪个词, 或者听成了另外一个单词。比如, 把connect误念成[k藿nikt]或把flight误念成[fleit], 别人就完全听不懂。经常被念错的词有wonder和wander, work和walk, 所以我们平时要大量练习“单词辨音”训练, 防止低级的错误重复发生。此外, 最好学说一种英语的发音, 如美国英语或英国英语, 而不要混用两种发音。有时我们为了让学生读好单词, 还练习近义词的“绕口令”训练。如Peter piper picked a peck of pickled peppers, A peck of pickled peppers peter piper picked, if peter piper picked a peck of pickled peppers.How many peppers did peter piper pick?反复将易混的单词放在一起组成句子, 练习我们口齿的灵活性, 达到“标准单词跟读”的效果。

3. 单词读准确, 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现在我们浅谈一下怎么把握句子的朗读, 达到标准句子快速朗读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见学生读句子时磕磕巴巴、语病太多。如:Then he typed out the information on a piece of paper.让学生在课堂朗读这个句子时, 绝大数学生读得断断续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是他们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情况。那么首先我们跟学生分析句子结构, 句子分析清晰以后, 让学生“养成一口气”流利朗读, 防止出现断断续续现象。每天上课前10分钟背诵, 演讲。每次上课都要强化训练, 老师做示范一口气、一句一句地来读, 计算每一句所花费的时间, 然后让每个学生练习, 经过半年的训练, 学生读句子的能力明显上升。

4. 学生到大二有一定基础能够快速朗读的时候, 我们加入了停顿、重音、语调、连读等训练。

在读句子时在流畅的基础上, 我们又教学生句子的停顿问题。对于长句子, 要求跟读准确、流畅, 必须特别注意换气时的停顿。英语中不能随便停顿, 只能在一个意群后停顿, 否则你说的英语, 老外就不能明白。句子可以根据意思和语法结构分成小段, 每个小段的意义相对连贯和独立, 这样的小段被称为意群。在句子中, 并非所有的单词都要重读。一般说来, 实词在句子中需要重读, 它包括名词、形容词, 主要是动词副词及部分代词;虚词在句子中需要弱读, 包括冠词、介词、连词、助动词、人称代词、关系代词等。语调指的是我们在说话时声音升高、降低的方式, 它可以改变说话的态度和情感。它是我们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基本方式, 让我们明白语句的意思。例如, 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某人是否感兴趣、厌倦、友好、诚恳或是在撒谎等。英语语调分五种:

升调。用语活泼的句子和问候语:Good morning!↗Hello!↗一般疑问句:Do you enjoy traveling?↗

降调:陈述句: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s.↘感叹句:What a sweet smile!↘

祈使句:Turn off the Tv.↘比较句:She sings better than kate!↘

特殊疑问句:What are you drawing?↘What makes you so popular?↘

是非句回答:Does your husband have a new suit?↗No, He doesn't.↘

升降调:选择疑问句:what's your choice fish↗chicken↗or beef?↘

降升调:You drink wine, ↘don't you↗?Yes, ↘sir↗礼貌用语This way, ↘please.↗

平调:I understand%%I am a teacher.

读音连读情况有以下几种: (1) “辅音+辅音”。前一个单词结尾的辅音与后一个单词开头的辅音相同时, 不需要把相同的音发两遍, 只需合成一个音, 同时发音延长。如:ripe pear ([p]+[p]) some money ([m]+[m]) . (2) “辅音+元音”。在同一个意群里, 如果相邻两词中的前一个词是以辅音结尾, 后一个词是以元音开头, 这就要将辅音与元音拼起来连读。I called~youhalf~an~hour~ago. (3) “r/re+元音”连读。如果前一个词是以r或者re结尾, 后一个词是以元音开头, 这时的r或re不但要发[r], 而且还要与后面的元音拼起来连读。I looked for~it here~and there.但是, 如果一个音节的前后都有字母r, 即使后面的词以元音开头, 也不能连读:The black clouds are coming nearer and nearer. (nearer与and不可连读) 。 (4) “辅音+半元音”型连读。英语语音中的[j]和[w]是半元音, 如果前一个词是以辅音结尾, 后一个词是以半元音, 特别是[j]开头, 此时也要连读。如:Did~you get there late~again?Would~you like~a cup~of tea?“音的同化”:常把[d]+[j]读成[d廾u], did you读成[did廾u], would you读成[wud廾u], could you读成[kud廾u]. (5) “元音+元音”型。如果前一个词以元音结尾, 后一个词以元音开头, 这两个音往往也要自然而不间地连读到一起。I~am Chinese.He~is very friendly to me. (6) “爆破音+爆破音”型。任意2个爆破音相邻时, 前一个爆破音会失去爆破, 即发音器官做这个发音的姿势, 稍做停顿后即发后面的爆破音。The ol (d) do (c) tor has a ca (t) , too.“爆破音+摩擦音”型前是爆破音, 其后跟着摩擦音 (如[f], [T]等) , 那么前面爆破音仅发十分轻微的爆破, 而后面摩擦音则要完全爆破。I wen (t) there alone a (t) nine las (t) night.

5. 课文的诵读。

我在五年制三年级时培养学生的“优美诵读”。好的朗读不仅能清楚地传达书面文字的意思, 还能传递朗读者的情感, 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母语朗读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何况外语。但通过指导和训练, 至少能让我们朗读得更好, 有音乐般的节奏感。语言的节奏就是有规律的声音模式, 主要是快慢、轻重的反复间隔出现。选择优美的文章带有感情色彩来读, 如《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奥巴马就职演讲稿》等, 通过一点一点的累积, 同学现在读课文越来越有感情,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达到优美“诵读文章”的效果。

我们在五年制高职高专主要强调一口气朗读, 英语课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同时又贴近生活的一些资料, 既提高学生的听力, 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如唱英文歌、做英文游戏、读英文幽默故事、练习演讲等。在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 播发原生美式发音视频和纯正口语动画。同时全英语授课, 让大家慢慢适应英语环境, 不但可以提高听力, 还可以提高口语。

参考文献

[1]王毅.大学英语语音初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杰拉尔德.凯利, 著[M].邹为诚, 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3]韩霆一.简明英语语音语法教程[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1.

三年制高专 第5篇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

各教学系: 撰写毕业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是系统检查学生所学知识与教学效果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在校期间,将所学知识与实践进一步结合的重要尝试。这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保证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切实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写作、成绩评定及初审和终审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质量,现将2008级三年制、2006级五年制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如下。

一、组织领导

1、学校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那金华 副组长:董大校

成 员:刘晓山、李发荣、赵卫华、郭镛、李建华、陈文华、李燕梅

龚建荣、周家瑜

秘 书:赵华丽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李发荣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职能:统筹管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各项工作,具体为:(1)制定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

(2)备案教学系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指导小组名单、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施计划;

(3)备案指导教师资格及学生选题;

(4)指导监控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施过程;(5)组织各专业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终审;(6)总结每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

2、教学系成立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指导小组

组 长:(系主要领导1名)副组长:(系领导1-2名)

成 员:(系领导、系内外高职、专家组成,3名以上)秘 书:(联系协调工作1名)

工作职责:统一组织安排师专各专业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各项工作,具体为:(1)制定教学系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施计划;(2)布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

(3)选聘并培训指导教师,填写指导教师申报表,指导教师安排表,审核并按时上报学校备案;

(4)审核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并按时上报学校备案;(5)指导督查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施过程;(6)组织初审;(7)按时上报终审材料;

(8)总结每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环节工作,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环节工作总结并按时上报学校备案。

二、指导教师资格与职责

1、资格

各教学系应选聘具有国民教育本科以上学历及有3年教学研究以上工作经验或具有讲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也可从校外选聘,但从校外选聘的指导教师,必须由指导小组负责联系,以便掌握相关要求和进度,保证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

2、职责

(1)指导学生选题。学生选题确定后,由指导教师填写初步选题申报表提交教学系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进行撰写或设计。

(2)根据学生的选题,向学生下达相关任务并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制定工作计划及工作进度。

(3)对学生及时进行指导、答疑、论文(设计)修改。

(4)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完成后,指导教师要进行审阅,在审阅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表现及论文设计完成的质量写出评语,并评定成绩。

(5)每个指导教师指导的人数由各系根据实际确定,但一定要保证指导质量,对指导学生撰写论文(设计)的真伪进行严格把关。

三、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选题原则

1、毕业论文选题

(1)毕业论文题目要能反映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原则上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根据自己的特长及以后工作方向,确定与本专业相关的题目。

(2)毕业论文选题要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专业特色。题目要新颖,有时代感,要有利于学生合作创新精神和独立开拓能力的培养。

(3)指导教师在确定学生选题时应考虑题目的大小和难易程度,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就能够完成,原则上一人一题。(4)论文选题工作应在2010年12月20日前完成。

2、毕业设计选题

(1)毕业设计选题必须充分考虑教学目的和要求,必须确保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得到本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全面训练。设计题目涉及内容不得少于本专业三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所涉及的知识范围。

(2)选题在确保学生得到综合训练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与当地生产实际和相关领域结合紧密的课题,充分考虑毕业设计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同时还应尽可能选择学生本人熟悉的领域和与本地区、本人实际需要相结合的课题。(3)选题要有利于深化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拓展所学的知识面。

(4)课题任务要有一定的设计、工程量,以保证每个学生能有明确的分工和具体的设计任务。

(5)课题的设计难度要适中,符合学生实际,做到小而具体,确保学生在8—10周内能够完成。

(6)毕业设计选题工作应在2010年12月20日前完成。

四、毕业论文(设计)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字数

文科类:正文字数不能少于4000字; 外语类:正文字数不能少于3000字;

理工类:数学专业、初等教育理科专业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不能少于3000字,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报告书正文字数不少于4000字(不包括程序清单和图表),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设计报告书全文不得低于5000字(不包括程序清单和图表);

艺体类:正文字数不能少于3000字。

2、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 毕业论文:

(1)毕业论文写作按选题、提纲、写初稿、修正稿四步进行,每个步骤需经指导教师认可。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至少参看五本以上的相关著作。

(2)毕业论文写作应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语言通顺流畅、标点及行文格式正确、打印清楚。

(3)论文格式要规范,严格按《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及成绩评定标准》(见附件)打印和装订正稿。(4)论文写作应在2011年4月15日前完成。毕业设计:

(1)每个学生应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报告的撰写,多人合作的课题也应独立撰写设计报告;

(2)毕业设计报告应文字通顺、图表清晰、测试数据完整、结论明确;(3)毕业设计报告一般应包含有摘要(150—200字)、关键词、目录、前言、论文主体及参考文献等,毕业设计报告正文中引用的部分必须注明出处。同时应附相关程序清单及图表等。毕业设计报告打印应统一格式。(4)毕业设计应在2011年4月15日前完成。

3、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标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具体评定办法见附件。每个教学班优良比例不能超过50%。

4、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严格按《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及成绩评定标准》(见附件)打印和装订正稿。

5、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写作过程中的所有材料一律装入学校统一下发的毕业论文(设计)材料袋中。

五、毕业论文(设计)的初审和终审

(一)初审

初审由各教学系组织。初审时认真填写《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审核记录表》,严格按照《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及成绩评定标准》给出初评成绩。初审要严把质量关,尤其对那些剽窃、抄袭、内容格式、语言运用存在严重问题的要及时通知学生重做和修改。对成绩和不足要认真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作为教学管理档案。

(二)终审

教学系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初审后,按时上报学校终审领导小组终审,终审材料如下:

1、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2、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登记表一式一份(同时报送电子文稿)

3、毕业论文(设计)材料袋,内装写作提纲、初稿、修改稿(原则上不得少于三稿)、装订好的正稿一式一份(做毕业设计的同时报送毕业设计的工程文档(软件))、指导教师工作进程表、毕业论文(设计)审核记录表、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审表。

如果出现以下一种情形,学校将不终审其毕业论文:

1、不按学校要求打印和装订;

2、不使用学校统一要求的《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指导教师工作进程表》;

3、无指导教师评语和初审评语及成绩;

4、优良比例超过50%;

5、论文字数不足;

6、原始材料不全;

7、截止时间内未能将终审材料送达学校者。

六、工作进程 1、2010年12月15日(星期三)前,各教学系组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指导小组,制定本系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计划,选聘合格指导教师。12月24日(星期五)前向学校领导小组报送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指导小组名单,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及指导教师申报表和指导教师安排表、以及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申报表。2、2011年1月——2011年4月15日,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严格按要求打印和装订,由指导教师写出评语,给出建议成绩。3、2011年4月16日——4月30日,教学系组织初审,给出初审意见和成绩,写出初审总结,5月6日将毕业论文(设计)材料送学校终审。4、2011年5月10日——30日,学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终审小组组织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终审,给出终审成绩,写出本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总结,及时总结经验,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5、2011年6月5日,教务科将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转学籍科。

七、其它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及成绩评定标准》和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表格请到教务处网站“资料下载”专区下载,各教学系根据要求完成打印和填写工作。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

2010年11月10日

附件: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

撰写规范及成绩评定标准

为了保证我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依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一、论文打印及装订

(一)纸型及页边距

毕业论文(设计)一律使用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页面分两栏,栏宽44.5字符,间距10.9字符,页边距:上、下、左、右2.5cm。

(二)行距

全文除表格采用单倍行距外,其他均采用1.5倍行距,摘要、关键字、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均首行缩进两个字符。

(三)字体字号要求

封面:根据学校统一模板使用蓝色打印纸打印。

目录:“目录”两字使用小二号宋体加粗;内容使用四号宋体。正文(含提纲):

1、标题:主标题小二号宋体,加粗,副标题三号宋体加粗,紧挨主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副标题视情况使用。

2、专业、学号、姓名:四号宋体(段后空两行)。

3、内容摘要、关键词:四号宋体(段后空两行)。

4、正文:四号宋体。

5、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四号宋体,加粗,独立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一)”,四号宋体加粗,独立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及以下:标题序号分别为“1”、“(1)” 和“①”,四号宋体,可根

据标题长短确定是否独立占行。若独立占行,则末尾不加标点符号;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

(四)页脚

页脚页码采用“”字样,使用五号宋体,分栏两面均设页码。

二、论文结构及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由以下部分组成:A.封面;B.目录;C.提纲(单独编页码);D.正文;E.参考文献。

1、封面

封面按学校统一模板,使用蓝色打印纸打印。论文(设计)题目要简练、准确,一般不超过20个字,可分为两行。

2、目录

目录按二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

3、提纲

用准确、简明的文字表明题目和引言、正文、结尾等结构,并加上小标题,以标示各个部分的内容要点。提纲字数不算在正文字数中,须单独编页码。

4、正文

首行为标题,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一般不超过20字。第二行为年级、专业、学号和姓名。第三行开始为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应简要说明本文所研究的内容、目的、主要成果和特色,一般为150—300字。内容摘要下是关键词。关键词一般3—5个词,用“分号”隔开字数不超过16字。关键词下为正文,正文要求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文中所使用的数字标题从大到小的顺序写法应为“一”“

(一)”“1”“(1)”。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参考文献在引用处右上方标注序号[1]、[2]……在文末依次按《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书写,格式为:[序号] 作者.文献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刊名或报名或出版社,出版年,(期次或日期或版次).文献名一律用全称,示例:

[1]王铁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平等问题[J].民族研究,2000,(1).[2]金泽.宗教人类学导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3]傅红艳.大半个贵州都是喀斯特[N].贵阳晚报,2006-12-11(7).[4]文化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本情况[OB/OL] http://news.netbirds.com/china-shizheng-news/2005-04-26.[5]陶云奎.么些族之羊骨卜及巴卜[C].人类学集刊,第一卷第一期.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网上数据库---DB/OL;磁带数据库----OB/MT;网上期刊---J/OL;网上电子公告----EB/OL;光盘图书---M/CD;其它未说明的文献类型---Z。

三、其他要求

1、文字

论文(设计)中汉字应采用《简化汉字总表》规定的简化字,并严格执行汉字的规范。

2、表格

论文(设计)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种方式应和插图及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表格的结构应简洁。

表格中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表格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他类似用词,应逐一重新标注。表序和表题臵于表格上方中间位臵,无表题的表序臵于表格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同一篇论文(设计)位臵应一致)。

3、图

插图要精选。图序可以连续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种方式应与表格、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仅有一图时,在图题前加“附图”字样。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插图以及图中文字符号应打印,无法打印时一律用钢笔绘制和标出。

由若干个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出。图序和图题臵于图下方中间位臵。

4、公式

论文(设计)中重要的或者后文中须重新提及的公式应注序号并加圆括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或逐章编序,序号排在版面右侧。公式与序号之间不加虚线。

5、数字用法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各种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不能写成99年。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如:0.50:2.00不能写作0.5:2。

6、软件

软件流程图和原程序清单要按软件文档式附在论文(设计)后面,不附在论文(设计)内。

7、计量单位的定义和使用方法按国家计量局规定执行。

四、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标准 毕业论文:

优:论点或观点正确鲜明,论证或阐述严密,论据充分或事例有典型性。有较强的逻辑性,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能将实际问题与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独到的见解。

良:论点或观点正确,内容较充分,论证或阐述较充分,结构合理,重点突出,能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见解。

中:论点正确,论据较充分,阐述清楚,结构较为合理,有重点。能联系实际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有一定的见解。

合格:论点或观点基本正确,能围绕论点或观点进行论证,结构较为恰当,能看出文章的中心或重点,能联系工作实际,有一定的说服力。

不合格: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A、抄袭、剽窃、请人代写。

B、论点或观点有严重错误或含混模糊不能成立。

C、内容空洞贫乏或观点互相矛盾,思路不清,结构混乱无条理,无说服力。D、字数不足。毕业设计: 优

1、能圆满地完成课题任务。选题新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和专业性,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使用价值;

2、分析研究方法正确,方案设计合理,能正确、灵活地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设计说明书内容完整、论证详尽、层次分明;设计说明书书写规范,图纸符合要求且质量高;完成的软、硬达到甚至优于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

4、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认真,作风严谨。良

1、能较好地完成课题任务。选题适当,有一定的实用性、科学性、专业性和可行性;

2、分析研究方法正确,能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设计说明书完整,计算及论证正确;设计说明书书写较规范,图纸符合要求且质量较高;完成的软、硬件达到规定性能指标要求;

4、独立工作能力强,工作态度端正,作风严谨。中

1、能完成课题任务,选题适当,有一定的实用性、科学性、专业性和可行性;

2、分析研究方法基本正确,基本上能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设计说明书内容完整,计算及论证无原则性错误;设计说明书的书写规范,图纸质量一般;完成的软、硬件尚能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

4、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好。合格

1、基本完成课题任务;选题尚可,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可行性;

2、分析研究方法基本正确,尚可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设计说明书质量一般,无重大原则性错误;设计说明书书写不够规范,图纸不够完整;完成的软、硬件性能一般。

不合格

1、不能按基本要求完成课题,选题陈旧,无实用性和研究价值、无可行性或偏离专业;

2、研究方法不正确,存在较明显的观点错误或观点不明,基本理论、知识运用错误;

3、设计说明书中有重大原则性错误;说明书、图纸质量较差;完成的软、硬件性能较差;

4、不能独立完成实践过程。

五、毕业论文(设计)装订顺序及应备材料内容

(一)装订顺序

1、毕业论文(设计)封面

2、目录

3、提纲

4、正文

(二)材料内容

1、毕业论文(设计)修改稿

2、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定稿一式一份

3、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工作进程表

4、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审表

5、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审核记录表

5、毕业设计类学生还应同时配有: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软件光盘

六、装袋要求

上一篇: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下一篇:指导矫正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