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主义范文

2024-05-10

本质主义范文(精选12篇)

本质主义 第1篇

在中国教育发展后期, 教育研究领域普遍容易受到外界知识论的影响, 大部分的研究学者喜欢利用新的理论观去阐述教育问题, 根据新的科学理论表述教育问题, 他们用不同的研究表达个人的教育观。当然, 世界各界的教育学研究者也是如此。随着科学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教育学不在是传统的模式, 在各个层面都发生了重大改变, 在各个学科也不再要求用特定的理论去教学, 对知识传播也不再一成不变, 不再依靠理论知识, 不再用客观因素去研究教育理论, 教育学不再是特定的模式。教育学的模式开始有了不断创新。随着这种模式的发展, 反本质主义的理论观开始涌现, 反本质主义学者要求进行反对本质主义教学论。这是我国教育研究史上一次理论大革命, 沉重反击驳论本质主义教育研究。本质主义教育研究者不予赞同, 以同样的方式反击驳论反本质主义, 导致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反驳越来越激烈。

在本质上可以体现出, 两者是在不同的教学理念、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教育模式上争辩相互观点, 两者之间没有科学界定, 理论的概念也不同, 实践依据也不同, 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找出正确的科学的最规范的教育学, 制定最完善的教育思想, 促进教育学研究的进步, 大力发展教育学工作。

二、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领域定义

1.本质主义:

追述的观点在于事物的本质, 任何理论知识、科学规律都要以本质为出发点来阐述理论。本质是本身事物的基本表现。不会因时间、环境变化而改变。本质主义是西方哲学家追溯研究得出的科学知识论, 是西方哲学家推动发展而来的教育学理论。

首先, 本质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某种特定规律存在的, 是不会因时间、社会的发展而改变, 这就是本质主义的绝对论。其次, 本质主义认为事物都有一个基础原理存在, 不会随着社会的变迁、事物的变化而改变, 这就是本质主义的基础论。最后, 本质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需要依靠科学的理论依据, 应该从科学的发展观去认识世界, 改变世界, 这就是本质主义的科学论。本质主义主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认识和改变任何事物, 都要从事物的本质出发, 用科学的理论观点, 研究一切理论知识, 信奉一切本质理念、本质思想、本质真理, 通过科学的研究观察贯彻思想。总之, 世间万物都要以本质为基础, 用科学的发展观探究事物的是本质主义的重要意义。

2.反本质主义:

近年来, 世界各界学者开始对本质主义进行激烈的反驳, 他们批判本质主义的理论观, 反对本质主义的中心思想。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纷纷提出许多质疑的问题, 这些反对思想和质疑问题凝聚在一起, 形成了一批反对派, 即反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是对本质主义的批判, 是对绝对论、基础论、科学论从本质出发的质疑思想, 不仅否定了本质主义的学术理论, 更是对教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思想。

在近代教育学领域, 反本质主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学者普遍认识到反本质主义在研究学理论上没有具体的思想依据, 但在各个研究领域, 反本质主义的理论都能反映出不同的理论思想。同时, 一些研究学者认识到反本质思想贯穿于各个思想领域, 其思想表现为抽象的、客观的。许多事实证明, 反本质主义在某些教学领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仅促进了某些领域的发展, 还得到了科学的实践理论。

三、教育学研究中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定义

1.本质主义在教育学中的含义

本质是世间万物的基础, 是连接事物的桥梁, 是由事物之间相互存在、相互影响产生的结果。事物表面产生的影响, 是本质的表现。本质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在教育学中, 学者应该通过产生的影响来阐述本质的表现。而不应该通过表面, 发表没有实践真理的理论。

从这个结论可以得到, 本质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是相对存在;本质是世间万物的基础, 是连接事物的桥梁, 那么, 本质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就是世间万物的组成部分, 也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存在的基础原则;在科学研究方面, 也要充分理解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基础。“本质主义”在教学中的含义可以解释为是对世间万物的基础, 事物之间的联系所理解得出的思想理论观, 是研究教育本质, 是对教育学的客观规律做出的表述。

本质主义是西方研究学者发展出来的思想。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从单一的某个方面现象再到某个事物具体的本质, 从理解本质的现象再到得出本质的理论。用科学的发展观, 以实际行动来理解本质。

在本质主义中, 基础主义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基础主义是本质主义在世间万物中的体现, 它体现了哲学的思想观念。基础主义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哲学的理念, 它的性质不会随着时间、事物的变迁而改变。基础主义的中心思想是:发扬教学是本质主义这一科学的理论, 贯彻的落实本质主义教育学。这应该是所有哲学研究者需要追求的理论, 并用实践的真理证明这个理论。

由上述分析得出结论, 教育学发展的内在条件和外在影响, 从基础主义的哲学思想到西方哲学思想论, 教育学都客观的体现了本质主义的观点。

2.反本质主义在教育学中的含义

根据前面的表述, 反本质主义是在近代发展形成的, 也是近代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近代教育学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反本质主义在科学及其他领域创造了新颖有趣的思想理论, 但同时, 研究学者也必须更加客观的分析, 更好的反映反本质主义的意义。

在反本质主义教育学中, 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问题, 探索的层面不是很广泛, 教育学并不是单一的片面的, 它是各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反本质主义主要是反对本质主义而存在, 不提倡以本质为出发点来发展教育学论, 事物是相对存在的矛盾个体, 反对本质主义中的基础主义, 应把集体教育的理念转变成每个学生的个别教育。应改变大范围的表述研究理论, 从具体事物中进行研究。

在教育研究学中, 反本质主义着重性质研究、内容研究、实践研究。反本质主义在研究资料方面, 主要提倡事实论、对话论等[4]。反本质主义对教育学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于用实践的真理, 吸取人类学研究理论及探究教育的意义, 慢慢发展成为了又理论依据的探索模式和方法。

四、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反差

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经过长期的激烈斗争, 从开始的激烈对驳, 到后来的争论过度, 再到深入探讨研究, 争论的观点有几个基本的特征, 有关于劳动力同上层社会理论、有实践是一切理论、有本质的多样化。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曾经历经了对驳最为激烈的时期, 当时社会提倡信仰一切事物以真理为依据。在新的时期, 社会的发展, 促进了教育学的发展空间, 各个领域的研究学者根据不同的思想理论依据开始对教育学进行了探讨, 研究得出开导深刻理解为教育学的基本观, 这些问题都深刻的反映了教育学存在的问题, 渐渐形成了本质主义思想理论。普遍教育学者认为, 共同的研究目标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 这个共同目标是导致教育本质的激烈变驳的原因, 同时不同的科学信仰和观念, 也会因事物的本质和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改变。科学的分析教育本质问题, 遵循有序的研究程序, 在教育研究中, 用实践的科学依据探讨教育学理论。在传统的教育中, 本质主义要求普遍采用逻辑思维, 从一个问题出发, 联想到与这个问题相关的论证方法, 新的学术概念, 通过辩证探讨出问题的核心和中心观点。这些问题的论证依据是根据科学研究者的研究结论、实践、科学探讨得出来的理论和观点。在本质主义中, 得出解决问题的不仅要结合科学家的实践结论, 还要自身去研究探讨。本质主义理论思想通过不同的研究方式, 不同的理论基础, 可以得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教育观念的不同, 探究方式不同, 以这些为出发点, 就难以探索研究出相同的研究结论, 导致了教育学观念的区别化。同时, 本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要素也不同。这些不是教育根源的问题, 不是科学家实践实例的问题。因为教育学本身就存在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分歧, 都具有各自的科学观点和理论, 都有各自的教育发展观。本质主义要求相对独立的思想观是教育学领域必要的基础。

前文对教育学本质主义的分析, 得出反本质主义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 是有相对的共同依据, 在教育学理论和观念上也是共同的。在学校,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学生所处位置, 对知识研究的认识, 都是统一的。在教育学研究中, 已经发展成为了较为稳定的连接关系, 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探讨模式, 都是相互存在的。在科学研究设计方面, 性质研究、内容研究、实践研究等方面的设计, 都是反本质主义的具体体现。反本质主义对本质主义的首要反驳是在对实体信仰方面。从反本质主义的观点出发, 可以发现在教育学发展的同时, 也带给了教育学严重的影响。反本质主义过于不切实际的教育学论, 导致教育学者接受了有为科学发展的教育观念, 同时, 也造成了教育学者忽视了实践、实验, 造成教育学者过度自大, 毫无实践根据的理论讲说, 造成了理论讲说不科学、孤立的状态。

五、结语

教育学是一个多元化、知识科学化的广大领域, 在教育学的发展史中, 不同的知识层面对教育学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教育学中的本质主义不仅仅是单一的教育思想理论, 更是对普遍事物的认知、思考、研究。而教育学中的反本质主义是探讨科学理论信仰和具体研究方案的实施。二者之间理论不同, 出发点不同, 这是造成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长期斗争、观念和理论争论越来越激烈的根本的原因。总的来说, 从不同的角度, 认识和理解问题的观念会有所不同, 对教育学的理念也会有所不同。教育学研究中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应该相辅相成, 从相互矛盾转变相互交流, 以促进教育学研究为出发点, 共同为教育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一直是这几年来重点讨论的问题。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不仅仅是单一的教育思想理论, 更是对普遍事物的认知、思考、研究。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不是争对某个领域做出的理论, 而是对整个社会做出的理论思考。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是相辅相成, 共同反映教育方面的问题, 共同研究教育的知识领域。

关键词:教育学研究,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

参考文献

[1]周继良.也论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J].现代教育管理, 2011, (11) .

[2]吴晓鸣.体育科研中唯物辩证法的主要方法论[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1999, (1) .

[3]任洪荡.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4, (4) .

[4]蒋磊.建构.反思.公共性——陶东风近年学术思想的三个关键词[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6) .

[5]陈建兵.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研究述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 (2) .

社会主义本质教案 第2篇

主要包括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年级、专业、层次),课型,学时,授课题目,基本教材或参考书,教学目的与要求,授课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教研室审阅意见等。

2、续页

主要包括具体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教学内容的补充等。

3、末页

主要包括小结,复习思考题、作业题,下次课复习要点,实施情况及分析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学习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性,掌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训练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举例和提问,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科学内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堂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学习,加深对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解,并通过课后的思考题,训练学生利用课堂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以及首要任务 三.教学难点: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辩证关系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归纳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六.课前准备: PPT课件制作;视频资料搜集;小品准备 七.课时:15分钟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社会主义本质,是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固有的质的规定性。但是,事物的本质并不容易使人直接感知,它必须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靠抽象思维去把握。

1.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从实际出发调整了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但是改革开放每进一步,都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意见。原因在于实行这些新的经济政策不仅同过去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和想法完全不同,而且从表面上看也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距离实现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的要求愈来愈远。仿佛是从社会主义阵地上向后撤退,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出发,不能不产生这样的疑问: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下

去,社会主义能够得到巩固和发展吗?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种不同的方针政策,究竟哪一种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就必须从理论上对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的正确性作出科学的说明。由此产生了究竟应当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发概念,正是为了使我们能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社会主义,以便建设一个真正能够显示出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

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从认识根源上来说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二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此外,还有一些是我国长期小生产统治形成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例如平均主义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这种观念相当长的时间内往往被当作社会主义的公平观。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提供的认识来源,当时对社会主义的普遍认识,就经济方面来说就是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即它同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所在。这些方面被概括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或本质特征。

对社会主义这样的认识,其逻辑结论必然是: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就是要努力扩大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的范围,努力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和计划经济的水平,努力创造条件减少社会主义社会中体现资本主义旧社会残余和痕迹的因素,也就是搞“一大二公”。“一大二公”的社会主义从表面上看似乎符合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结论,但在实践上却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使社会生产力正常发展遭到破坏。因此,在实践中发生问题、遭到抵制时,又很容易被误认为资产阶级的反抗,而强调阶级斗争。

实践的发展和它所提出的问题,使人们进一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不是社会主义最深层次的本质表现?是不是还有更高于它的、具有更高概括性的本质属性存在而我们没有加以注意?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正是为了寻找一种能够从更深层次上把握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出一条发展更快、人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最大、能够充分体现出对资本主义优越性的道路。

2.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1990年12月,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这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上的重要突破。在这个基础上,1992年初,他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在谈到计划和市场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

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完整地表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标志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正式形成。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这一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3.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二是突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和价值的统一。对社会主义来说,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发展生产力,就不能摆脱贫穷,建不成社会主义;而只讲生产力,不讲生产关系,离开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导致两极分化,也不能建成社会主义。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每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固有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因此过去人们不把它作为体现社会制度属性的范畴。

邓小平之所以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在社会主义本质之中,不是简单地出于社会主义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的逻辑推演,而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当前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一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所必需的。他之所以如此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从实际出发得出的结论。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

二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我国还处于并且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也就更加重要。

三是适应当前的时代特征的要求。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新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尤其是我们的周边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如何抓住时机、加快发展自己的问题,只有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以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表达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这里用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同富裕则是在中国具体条件下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的目标。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需要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不是短期能够达到的。共同富裕是在我国具体条件下经过努力能够争取实现的,它是实现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的阶段。同时,共同富裕使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更加容易为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相比,它更直接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要实现共同富裕,除了要解决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社会物质财富的问题外,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说,还有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的问题。

一些人认为,邓小平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中,没有提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因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应当说这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曲解。邓小平在这里没有直接提到通常所说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但并不意味着在他看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对社会主义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不具有本质的意义,也不等于否定它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因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只能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前提;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最终目的只能产生于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而不能依靠私有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去实现。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相对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这个更高层次的本质来说,它们是实现本质的手段,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离开实现目的的手段,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无法实现的。

因此,邓小平一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

怎样看待现阶段,我国社会仍然存在着 剥削现象,仍然存在贫富分化现象?有些同学可能感到疑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在一些三资企业中,难道没有剥削吗?在社会上,有的下岗职工刚解决温饱,而有的人却腰缠万贯,这又难道不是两极分化吗?”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怎么来看待呢?

【分析】

我们说,首先,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不是单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可以实现的。它需要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在这种物质基础创造出来以前,仍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存在剥削现象和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其次,消灭剥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消灭剥削制度,二是消灭剥削现象。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在整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剥削制度,但不等于可以立即消灭社会还存在的种种剥削现象。彻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其提供物质前提,这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消除两极分化与消灭剥削是紧密联系的,剥削是两极分化的基础,而两极分化的发展又必然加深剥削、强化剥削。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研究 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两极分化;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要建设社会主义首先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而才能建设社会主义。之前我们忽视了生产力,一味的拔高生产关系,认为生产关系提高了,我们就进入了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只有纯的公有制,其他的私有经济成分是不允许存在的,这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社会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这根本体现不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级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在总结了之前的经验教训,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是因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是我们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过去我们一直忽视生产力,从而使得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低。邓小平指出:发展生产力,增加人民收入,是压倒一切的标准,这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我们一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使我们的生产力优于资本主义国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谈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时,把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最主要的或起决定性的特征。但是我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并没有经历像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所以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并且我国是农业大国,要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至少要上百年,这就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这一点,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对于以前对社会主义判断的标准之一——公有制,邓小平提出,公有制作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之一,但是在公有制作为主体的基础上,要允许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一切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一切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极大的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了生产力。邓小平抓住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法宝,并找到了社会主义国家自身发展的蓬勃力量。

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写进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中,这是社会主义国家要达到的目标,而共同富裕是最终目标。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这是消灭剥削的具体化,相对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是消灭两级分化的具体化,从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是分析现今的社会状况,剥削仍就存在,特别是我国的两极分化日趋扩大,人民对于公平正义的呼吁声也越来越激烈,防止两级分化是我们重要的任务之一,这也是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和前提。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滋生出的腐败现象越来越多,官员们高额的非法收入,越来越引起百姓的不满;一些企业通过非法手段谋取暴利;以及现在日趋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一些商家违背诚信甚至以损害人民身体健康为代价赚取高昂利润;一些上层阶级过着奢侈的生活,相反也有一部分底层人民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干着最脏的活,却拿到的是微薄的收入,甚至连房子也住不起,在寒冷的冬天蜷缩在桥洞下面。还有一些贫困山村的孩子根本上不起学,上学对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除了人民收入的差距大,还有就是地区差异很大,东部地区发展日新月异,而西部发展还是相对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这些都深刻的反映出两极分化的严重性,穷的太穷,富的太富,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防止两级分化扩大。邓小平当时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时候就说到希望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达到富裕,然后先富带后富,这里体现了邓小平说的不是同时富裕,而是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这需要我们经过长期,艰苦,复杂的努力,其中合理的税收是调节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把握好税率的和适度,可以很好的调节高收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但是根本还是发展生产,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人民,让绝大多数的人们钱包鼓起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国家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要相信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党的带领下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许耀桐《深刻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载《社会主义研究》1993.第二期

[2]包雅玮《解读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视角下的发展》载《重庆工学院学报》.第23卷第6期

[3]邓小平选集

本质主义 第4篇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产生于19世纪, 它以传统自由主义哲学为理论出发点, 要求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在女性身上也得到应用。人是基本的理性存在, 是自由主义政治对人的本质思想的概括描述,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借鉴和吸收其中的理论精华, 形成了对女性本质的独特见解,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女性是理性人

自由主义理论认为, 人的独特价值在于一种特殊的“心智的”能力, 即理性的能力, 它是人类个体的基本特征, 是人类政治权利的基础, 并且这种能力与身体基础无关。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继承和发扬这种观点, 认为女性和男性一样, 虽然存在不同的身体特征, 但并不妨碍女性成为完整的人, 女性同样拥有理性能力, 是理性人, 应该和男性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

但是哲学著作中对女性理性能力的怀疑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 “女性有‘讨论的才能’, 但是没有权威”。因此“男性自然是优越的, 而女性是低级的;一个是统治者而另一个是被统治者”。中世纪思想家认为上帝创造女性是为了在繁衍时作为男性的助手, “因为女性的理性能力低于男性”。现代哲学家黑格尔也认为女性在“普遍的能力”方面存在缺陷, 女性和男性的区别就像动物和植物的区别。这种哲学传统受到了自由主义女权主义者的强烈反对,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在《女权辩护》中否认女性天生在理性方面的能力就低于男性, 她认为, 女性具有完全理性的潜能, 如果女性接受良好的教育, 同样可以具有同男性一样的理性以及道德水准, 争取到与男性平等的机会。穆勒在《妇女的屈从地位》一书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认为受教育机会的缺失阻碍了女性理性思维的培养, 使得某些女性的智力水平低于男性, 造成了当时在社会上的屈从地位。

二、抽象的个人主义

自由主义哲学认为人类个体是独立于社会环境之外的, 个体的本质特征、需求、利益等都假定是独立于他的社会关系, 不由它产生也不会因它改变。人类的理性能力亦是如此, 不具有社会属性。鉴于此,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者坚持每个人的独立性, 认为国家应该少干预个人事务, 应该赋予女性在政治权利上充分的自由, 并且反对通过任何保护女性权益的立法。比如19世纪,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为了女性的财产权和选举权而斗争, 20世纪她们反对给孕妇产假和特殊照顾, 认为这妨碍了其自由平等的发展。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主张女性应该在相同或相似的条件下与异性进行公正、公开、平等的竞争, 依靠个人努力获得一切, 政治上的性别歧视或特殊照顾都成为女性个人发展的障碍, 应予以剃除。

三、理想中的中性社会

由于自由主义女权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致的, 因此她们设想在未来一个公正的社会中, 受教育机会的扩大使女性充分实现了自身的理想潜能, 与男性心理方面的差异将会渐渐消失, 性别差异之间的对比也不再明显, 每一个个体都自由形成自己的心理特征和优秀品质, 可以自由发展自己的兴趣, 个人自主被最大化。这种理想的未来社会被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定义为中性社会, 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都是中性人, 在那里, 允许每一个个体培养她或她完整的“人的潜能”, 不会再有人试图把那些传统上被认为阳性或阴性的性格强加给他们, 把男性和女性从性别角色体系的束缚中释放出来。同时,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主张废除性别, 认为在中性社会中, 性别的存在已无必要, 男女在本质上已经毫无差别, 取消性别概念符合人类共同利益。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第5篇

2.2003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两部党内重要法规是________ 和________。(《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3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和党旗是的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 和________。(象征、标志)

4中国共产党名称最初由________提出,在党的________大会上确定。(蔡和森,一大)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景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6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有两个人贡献特别突出,在党的创建史上被称为“南陈北李”。他们是陈独秀和李大钊。“邓小平理论”科学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党的________。(十五大)(________)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创立的主要标志.(《共产党宣言》)

9_______

集体主义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 第6篇

一、正确理解集体主义的本质

提到集体主义,可能会有人条件反射似的联想到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以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等众多说法。没错,这是集体主义的一些基本内涵,但这绝不是集体主义的真正本质。

集体主义的思想首先是马克思提出来的。马克思指出:“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的私人利益符合全人类的利益。”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下的集体是“虚幻的集体”。这种集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体,因此对于被支配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集体,而且是新的桎梏。”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集体主义理解的最初形态。其主要内容包含了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认为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辩证统一的,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另一方面,集体是实现个人与社会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最初对集体主义的理解阐述是不是对集体主义本质的真正把握呢?显然是。但在这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又是不是对集体主义本质的科学把握呢?显然这也是值得去商榷和探讨的。

要想真正把握集体主义的本质,就必须弄清“集体”。集体主义中所讲的“集体”首先应理解为国家、全民甚至全人类,而集体利益也应该是国家利益、全民利益及全人类的利益。脱离这些,集体主义就会被人歪曲,也无从谈起。例如,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出现了许多部门利益至上,地方利益至上,甚至公开地搞地方保护主义,而他们却堂而皇之称是在维护集体利益,这实质上就是对“集体”的曲解,甚至是打着“集体”的幌子搞所谓的“集体主义”。可以说,这是对集体主义本质的歪解。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其实集体主义原则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真实的集体”。离开真正意义上的集体,离开这个基本前提,“集体”可能成为一种“虚构的社会团体”,集体利益可能就会成为一种局部利益、集团利益或某一阶级的利益。因此,必须科学把握集体主义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集体主义不是一种利益分配原则,而是一种道德原则。没错,利益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集体主义也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道德原则。但是,集体主义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利益分配原则,更不是一种简单的利益计算公式,它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是一种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正确价值取向。而效益不是集体主义原则的核心。

实质上,集体主义本质在第一方面的问题就是道德原则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我国早有学者对两者的关系问题作过详细探讨。其实,对两者关系问题的正确处理实质就是揭示集体主义的本质。集体主义并没有将经济效益作为其核心价值观念,而是将道德原则作为其前提再去操控经济效益,也不是置经济效益于不顾。集体主义是在面对这种困境时,它从高尚的道德原则、价值选择出发,去提倡、赞扬这种高尚的行为。而如果从经济效益原则出发,后果可想而知,整个社会都将处于一种利益的选择,人们总是利益至上,毫无道德情操而言,而这样的社会中毫无高尚美德而言。

第二,集体主义不应将集体利益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而应将实现个人利益作为自己的桥梁。集体是现实的个人的联合体,离开现实的个人,集体也就成了虚幻的团体。而个人也只有在一种维持正义和秩序的集体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集体利益并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叠加,每个现实的社会人的利益中存在着共有的利益交点,而这些共有的利益交点组成的利益集合就是公共理性,即社会利益、集体利益或国家利益。而这种利益集合体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的真正载体和中介,离开这些载体和中介,个人利益就会陷入无序和混乱,根本无法得到保证和实现。

第三,集体主义的生命源泉在于实现个人与社会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利益是人们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们在贱行集体主义原则时,同样也离不开利益的考虑。但正是因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存在着共通,即在基础上是根本一致的。所以人们在对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选择和贱行以及维护上,我们就不难理解和想象。现实中我们也会出现种种冲突和矛盾,个人利益在社会利益的满足和维护中可能会遭到破坏或牺牲。这时,集体主义如果发挥不到任何作用,那么这种集体主义原则离退出历史舞台已经不远了。

但是,在我国,集体主义原则发挥了作用。例如之前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现在的中部崛起战略;再如对下岗职工的政策扶持,对农村的政策倾斜及各种教育、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有效地维护了公共理性和社会正义。

集体主义原则如果忽视个人的需求,忽视个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发展,它必定毫无生机活力。只有牢牢抓住个人利益的发展、公正正义的实现,集体主义才能继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才能继续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指向标的作用。

二、集体主义的现实意义

现今社会中,某些人对集体主义提出质疑,怀疑集体主义已经过时,完全不能适用当前各种问题。其实,这是完全不了解集体主义。相信如果真正科学地把握了集体主义的本质,就会深深地明白,集体主义在现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正确地把握集体主义的本质,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清集体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实质性差别,有助于打破人们对功利主义思想的盲目崇拜。

作为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念的集体主义原则与作为资本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功利主义原则存在许多实质性的差别。其一,阶级实质不同。这可以说是集体主义原则与功利主义原则的最重要差别。集体主义并不摒弃功利原则,但集体主义是建立在人民当家作主、全民所有制的基础上,而功利主义原则它虽倡导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只可惜在这种幸福利益分配上,资产阶级把持了分配的天平。可想而知,这种功利主义原则仍是资产阶级手中操控利益分配的工具。其二,功利主义把社会利益看成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含混不清。可以说,集体主义主张的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而功利主义单纯从效果出发,完全忽视行为的动机和手段,这导致对一些个人主义甚至是极端利己主义不能提出有效的批评和承认剥削的合法化。这些都导致社会公共理性的丧失,公平、公正根本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其三,功利主义主要重视责任伦理学,完全忽视了道德的修养和个人情操。功利主义所主张的是种机器化的利益分配方式,完全不顾高线道德,只规制底线道德,导致社会毫无高尚和美德可言,同时,也促使人性走向了堕落。

第二,正确把握集体主义的本质,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只有明白了集体主义符合自我的利益需求,人们才能可能努力的去作出集体主义的道德选择,践行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而集体主义的本质正在于把实现个人的自由和发展作为自己的生命源泉,维护个人利益。

在传统社会中,我们奉行的是一种“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价值取向。而现今,功利主义思想盛行,功利原则也成为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我们说,集体主义从来就不摒弃功利原则,但必须将功利原则与奉献精神结合起来,更多去倡导奉献精神,同时,功利原则也有助于集体主义原则在转型期的发展,功利原则也不失为一种公平原则,使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在利益的分配上达到公平和谐。

同时,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也必须防止人们思想价值取向的极端化。如今也出现了一些纯功利主义的思想,利益至上,也出现了一些以需求和欲望为目的的极端庸俗主义,不讲美德、修养,这些问题必须得到有效地解决,我们就要坚定不移地扛起集体主义的精神大旗,努力地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集体主义原则作为我国现今一种主导性的价值观念,不容歪曲,更不容摒弃,必须真正把握其本质及其现实意义,坚定地发扬下去。

本质主义 第7篇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区别

一、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含义上的区别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 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剖析, 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重大发现, 使社会主义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工人运动中并基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发现和人文社会领域中突破由空想变为科学。从广义上来讲, 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狭义上来讲, 科学社会主义仅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组成部分的第三个部分, 即科学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渊源于第二国际后期的社会民主主义, 从其产生来看, 它得益于西欧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发展, 并在这一时期缓解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社会矛盾。构成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政治力量是在第二国际时期成立的各国社会民主党, 从这一层次看, 它是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的基本理论和政策, 即社会党国际的思想体系, 另外, 从其产生并发展到多国来看, 它也是一种处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开辟第三条道路的社会改良主义运动的政治派别, 此外, 从当今的发展趋势看, 它也可看作是一种社会模式, 即在一议会民主制的国家及出生基础上, 进一步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使其政治、经济、社会进一步民主化。概括的来讲, 民主社会主义是近现代工人运动中流行的一种非马克思主义、改良主义的政治思潮, 是当代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党奉行的思想体系的总称。

二、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哲学基础上的区别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科学的学说和思想体系, 它产生的哲学基础是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为基本观点的唯物史观, 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私有制之间的尖锐矛盾, 从中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 使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及其他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流派划清了界限。在此基础上, 论证了社会主义最终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这一历史必然性的的唯一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而非多元化的思想。相反, 民主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心论, 即人道主义和人性论, 否定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和阶级斗争来促使社会得以进步, 从主张世界观的的多元性, 过分强调主观动机。它继承的是资产阶级和空想社会主义中的抽象人道主义, 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基础, 从人的本性和尊严引申出社会主义的目标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手段。[1]它以是否符合“人道”、“人性”为原则看待世界和历史的发展, 认为“由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无数单个人的美好追求汇合成一股强大力量就能推动社会朝美好的方向发展。”

三、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最终目标及其实现手段不同

科学社会主义最终奋斗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而无产阶级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毕竟手段只有通过革命。科学社会主义在肯定暴力革命这一一般性的手段的同时并不排除在特殊具体条件下的和平斗争。科学社会主义更加强调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相反, 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逐步向美好社会发展的没有终极目标的一个过程, 没有统一的模式, 它只是自由、公正、民主、人权等价值的体现。因而, 认为未来的这种美好社会既不属于社会共产主义, 也不属于资本主义, 只是“社会公正、生活美好、自由与世界和平的制度”, 即民主社会主义制度。[3]在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上, 民主社会主义主张的是改良, 《法兰克服宣言》中所说的那样, “社会党人的奋斗目标是用民主方法建立一个自由的新社会。”即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在资本主义民主范围内, 用通过改良及议会斗争等和平的方法实现民主社会主义。

四、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的主张不同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 在阶级社会中, 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镇压和统治的工具, 因此要消灭阶级对立就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由无产阶级政党掌握国家的政权, 即共产党领导和执政的政治体制, 从而实现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在政权组织形式上,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而民主社会主义则主张多党制, 即“民主制要求不只一个政党有存在的权力和当反动派的权力, ”[4]主张在“平等条件下挺其他政党竞争, 以赢得大多数人民的支持, 进而建立一个符合民主社会主义要求的社会和国家”。它所倡导的多党制是普选基础上的议会民主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在议会中取的多数的政党为执政党, 并使其纲领、政策、法规得以咋社会中推行。

在经济制度中, 科学社会主义则主张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取而代之的是生产资料共有制, 另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国家宏观调控,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民主社会主义则主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融合的混合经济, 在其看来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不平等现象的根源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是在于生产资料所有者享有特权, 这种特权源于资本主义把政治、经济和社会刚面的权力同生产资料联系了起来。因此, 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问题不是使生产资料公有化而是要根据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实行社会监督, 防止这种特权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为此, 实现“社会主义计划”和“民主监督”。

综上,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在上述几个方面存在着本质区别, 其区别可以概括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 而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改良主义其中有非马克思的思想, 我们要正确对待两者的区别, 科学的进行分析比较, 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参考文献

[1]袁之勤.《民主社会主义的一项出色成果》[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5 (3) .

[2]初文杰.《民主社会主义离科学社会主义有多远----兼论当代西欧的社会民主党》[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4) .

[3]蔡晋民.《论社会党与共产党的根本区别》[J].洛阳大学学报, 2009 (3) .

本质主义 第8篇

1924年, 布列东与达达派艺术家阿尔普、恩斯特意识到经过战争洗礼的达达主义随着战争的结束已再无往日的活力。达达主义对现实社会的仇恨无以复加, 甚至要摧毁一切包括达达自己。这种歇斯底里诋毁一切的做法使得布列东等人联合公开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势在必行。在宣言中, 布列东给超现实主义定义为:超现实主义:纯心理自动主义, 人们借此以口头、书面甚或其他方法表达思想的真正活动;它受思想的支配但又不受理智的控制, 超越一切美学或道德的成见。[1]超现实主义者希望探究自我的内心世界, 从而真正认识自我, 实现自我的价值, 这种价值具有社会意义, 并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将真我意识表现出来。

二、超现实主义的精神追求

(一) 、弗洛伊德精神理论对超现实主义者“自我”的影响

早期人类相信灵魂是自我的象征。古希腊哲学家认为灵魂是由低级的肉体结构和高级的精神领域构成的。情感和一支是低级的, 而精神灵性是高级的可以在人死后永存的。20世纪的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特·弗洛伊德运用前意识与潜意识理论将“我”分为“本我”“超我”“自我”。他认为思想和情感是由人类前意识进行表达的, 而人的潜意识是存在于前意识之下, 更深更神秘。潜意识是人类本能的冲动和非理性的情感的爆发, 与性欲有关。但是弗洛伊德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自我”, 无边无际、混乱、死寂的欲望之海是对“自我”的描述。并且他相信只有理性的精神治疗才能平衡“自我”欲望的繁殖。弗洛伊德的局限性在于他虽然解释了“自我”的涵义但并没有跳出传统的理性崇拜的圈子。经过理性的精神治疗, 梦幻成为现实的反映, 无意识变为意识。雅克·拉康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思想, 他的思想影响了许多超现实主义者。拉康认为自我是一个符号性的虚幻的实体, 自我本身是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符号体, 这与弗洛伊德的观点, 即自我完全自主的主体正好相反, 即拉康认为自我是完全社会化的主体。一些前卫的非理性思潮的艺术流派选择与弗洛伊德相反的道路, 即以无意识替代理性, 象征主义、神秘主义以及达达主义的艺术家都参与其中, 这一理论也得到直觉时期超现实主义者的支持。

(二) 布列东修正超现实主义者的“真我”思想

1919年, 布列东与菲力浦·苏波运用自动书写的方法写作并发表了《磁场》, 创作期间既没有拟定主题和写作目标, 也没有对文章进行任何修改。这种信笔直书的心灵自由快感的解放是对理性的反抗, 放纵想象而使意象以怪诞神奇的方式直观显现, 这种心灵之作看似荒谬却真实存在。“从诗意上说, 它们首先给人的感觉是特别的荒谬 (immediate absurdity) ;但是, 这种荒谬的性质, 在经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后, 也会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样使人觉得可以接受并使人觉得合法。总的来说, 它们同其他客观事物一样揭示了许多客观的属性和事实。”[2]这种理论与其他非理性主义有很大区别。因为受到弗洛伊德梦之理论的影响, 布列东等人反对达达派摒弃一切理性的虚无主义倾向, 认为无意识等同于潜意识之梦, 并在其后的推理时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熏陶, 超现实主义者们理性的修正了超现实主义的真我主体精神唯心主义理论方向。

三、超现实主义自我认识的现实意义

超现实主义者认为一个人, 即自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人们希望得到自我肯定与满足, 并通过欲望和理想来实现, 但是人始终存在与社会, 内心生活与外界交往都是构成自我必不可少的因素。超现实主义追求自我内心情感的抒发, 但绝不沉迷其中。布列东说:“我尽力抵制这一类诱惑:绘画和文学倾向于使人的思想离开生活, 并把生活置于思想的保护之下。”长久的工业发展和快速的科技进步使人类只注重效率与实用性, 忽视想象和幻想使人类心灵的创造力逐渐枯萎, 人类在干涸的精神作用下犹如行尸走肉般生活于世。超现实主义者希望人类从理性和麻木的生活状态中醒来, 清醒的认识世界, 真正的认识自我, 最终按照人类的想象修建新世界。超现实主义以一种新的文化理念反对生活的机械化, 以生存观念进行艺术创作, 并在创作中融入自我的生存意识。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将小便池、尿液、废弃垃圾之类加以创造使之成为生机勃勃的艺术品。流行艺术、行为艺术、即兴艺术、综合绘画、行动绘画、大地艺术将艺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超现实主义宣传的实质在于追求个人内心的自我性灵的自由解放。超现实主义打破了西方资产阶级理性礼教、道德约束以及传统审美逻辑的禁锢, 恢复了人类实在本真的思想精神和纯净性灵的艺术创造。超现实主义者希望人类从理性和麻木的生活状态中醒来, 清醒的认识世界, 真正的认识自我, 最终按照人类的想象修建新世界。

这个世界的青年人从来都不愿在一成不变的世界中生活, 他们用出人意料打破生活僵规, 用标新立异点燃生命中的艺术火花。解放自我, 寻求真理是他们存在的唯一意义, 甚至不惜用极度反叛和残忍自虐苦行僧式的方法挣脱身上现实理性具有约束力的思想枷锁, 为自己躁动不安的灵魂找寻出路。这就是超现实主义者的灵魂诉求。阿拉贡在《梦之潮》中写道:“超现实主义的光芒……悄然照亮了战场上游移的蓝色书桌……它是手电投射在殉情者身上的一束光芒……所有女人的眼中都闪烁着超现实主义的光芒。”[3]

摘要:超现实主义者一直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表现自我的意识, 探究自我的内心世界, 从而自我内省, 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艺术本质,真实的自我

参考文献

[1]. (英) 格兰特著, 王升才译《超现实主义与视觉艺术》【M】, 浙江美术出版社, 2007年3月

[2]. (英) 布列逊著, 郭杨等译《注视的逻辑》【M】, 浙江摄影, 2004年

[3]. (法) 塞巴格著, 杨玉平译:《超现实主义》【M】,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8年

[4]. (法) 皮埃尔.代克斯著, 王莹译《超现实主义者的生活 (1917-1932) 》【M】,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

[5].周宪著:《审美现代性批判》【M】, 商务印书馆, 2005年版。

[6].「英」安吉拉.默克罗比著:《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年9月版。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 第9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形态

近代以来, 随着西方世界的勃兴, 迅速的将整个世界划入其势力范围。伴随着资本扩张, 西方异质文明孱入世界各个角落。中国也不可避免的陷入这场由西方资本主义扩张所带来的危机之中。然而中国也因其自身文化传统的特殊性在与异质文明碰撞中, 在不断自我救赎与奋斗中, 运用西方文明成果———显然这一成果是要求埋葬当时那种西方文明———马克思主义。并在革命实践之中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也完成了对社会转型中产生的各种新型社会力量的整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将社会中产生的新价值纳入其主要象征, 并植入制度框架, 这些都使得中国共产党最终完成了中华大地上政治共同体的重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即是代替传统儒家意识形态, 是由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运用中完成转化, 形成一套新意识形态, 一个整体的、无所不包的新解释体系。当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中国社会历史的选择, 同时也是无数先贤对于中国实现国家和民族独立不断探索的结果。

一、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在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以及现实的受挫之后, 五四运动爆发以及它所带来的激进思潮, 迫使中国走上全面变革之路。

在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及其以前, 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榜样还是西方, “科学”与“民主”被视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典范。然而巴黎和会上, 西方列强无视中国利益以及中国外交失败使得新知识分子深切认识到了这仍然是个强盗世界。同时,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成功的向中国展示了一个来自西方、却又批判资本主义、超越西方现实社会制度的新模式, 这些都使得1919年后, 马克思主义以一种雷霆万钧之势在中国迅速传播并吸引了一大批新知识分子。

近代救亡图存的主题的急迫现实要求以及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 即要求有一种理性的信仰作为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开始便是作为指导当时革命行动的直接指南而被接受、理解和运用的, 它所展现出来的便是这种革命实践性格[1]。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开始真正的介绍马克思主义, 也标志着中国最早的一批知识分子接受并理解马克思主义, 他们成为了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早是通过十月革命和列宁主义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 因而他们接受的唯物史观与阶级斗争学说与列宁所坚持的暴力革命道路直接联系在一起, 并与激烈的阶级斗争紧密连在一起。唯物史观具体地实在地解释了人类历史, 以经济发展作为基础来解释社会存在和各种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民风民俗以及观念思潮, 具有极强的理性说服力。而中国也一直拥有着“经世致用”这种重视功利的儒学传统, 有着从经济、地理等各种社会物质存在条件去研究和论证政治盛衰的思想学说。

再者, 中国社会思想中也一直有着乌托邦的传统。儒、墨、道各有其不同的乌托邦, 近代的洪秀全、康有为以及孙中山更是分别勾勒出他们的“新世界”的大同远景。而以共产主义为自己奋斗的最终目标和远大理想, 成为了这些仁人志士进行社会实践斗争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而由共产主义到“社会主义”, 在思想进程上也更加易于接受。

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 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作为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探讨研究的方法或假说, 而是作为意识形态、作为未来社会的理想加以接受、信仰和奉行。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五四运动, 不仅仅使得广大知识分子和民众深深陷入到民族危机之中, 并让他们日益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和责任, 迫使他们开始发挥自己的政治作用, 以便改变中国的现状, 使得国民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当然, 五四运动期间知识分子所宣扬的政治观深受欧美民主主义或民本主义的思想所影响, 但它又与欧美一般意义上的民主政治观念有着相当的距离。对于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而言, 他们往往更加注重民主制度的表面意义和实用价值, 从传统的集体主义和平均主义的文化积淀出发, 将民主政治与西方社会主义乃至无政府主义的平等观念混合在一起[2]。

除此之外,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 尤其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与中国的具体历史结合之下产生了一些“中国化”的特点。其一, 是民粹主义色彩。一方面, 他们痛恨资本主义, 希望避免或跳过资本主义, 建立社会主义或理想社会;另一方面, 他们将这种希望放在了农民身上, 这也确实符合了中国实际, 并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其二, 是道德主义。以“互助”、“友谊”、“人道”等作为改造社会组织的润滑剂, 使社会主义革命和阶级斗争具有某种伦理的、道德的性质与内容。而这些都无一不为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传播、发展, 并最终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基础。

二、“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然而在起初的社会革命过程之中, 由于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尚未能够达到对社会变革的有效指导, 早期共产党人经历了一系列失败。早期共产党人对于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 如何对待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的指导以及中国的现实实际等等问题仍然存在一些有失偏颇的认识。中国作为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 它的革命势必需要挖掘并依靠广大农民的革命力量。而最早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生活在城市的新知识分子, 它的理论权威是新文化运动领袖或共产国际的代言人。由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作一种适合中国农民革命需要的结构性改变, 几乎是不可能的[3]。

当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势必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 与其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不如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俄国社会主义建立之后, 列宁主义成为理论权威, 而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工人没有祖国”, 俄国人的理论开始影响并介入中国革命的过程。显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马列主义中国化也正是由于这种内外作用开始逐步在中国的革命实践之中发展成熟。

中国共产党在其诞生之后, 以及在之后的国民大革命中的不断发展, 使得其成为农民、工人革命的领导者, 然而它却未能在意识形态上确认农村建党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重要性, 它导致了中国共产党在蒋介石的围剿之下, 几乎被推到了毁灭的边缘。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 毛泽东挽救了危局, 这象征着那些根据马列经典和苏联经验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理论家以失败告终, 而熟悉中国实际、熟悉农村革命的领导人适者生存, 并取而代之。毛泽东在掌握了党的实际权力之后, 开始了对党的意识形态进行调整, 使得其具有意识形态的号召力。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完成了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将中国革命经验与文化传统进一步融入其意识形态之中。

由于毛泽东长期的处在中国革命第一线, 对中国农村也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面对中国革命道路时, 从中国的实情出发, 开展工农武装、军事斗争、根据地建设等等。并不是简单地、机械地搬用俄国革命的经验或是马列的某几条原理作为依据, 而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 并做出了符合革命实际的论断和主张。在此之中, 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发挥着它的作用, 无需抽象的思辨, 也无需搬用经典, 在实际的实践经验之中概括出理论, 并在实践之中不断检验与发展。毛泽东由于从实际出发, 更为重视事物的特殊性, 并反对教条的认识和解决问题, 同时又将特殊性上升到一般规律, 这些也都体现了他对于被列宁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灵魂”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视。

从革命战争经验出发, 毛泽东特别重视事物变化过程之中能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环节, 以及战争中指挥者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但在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应该冷静地认识客观实际。这些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术语加以概括, 即重视矛盾的特殊性、重视主要矛盾、重视主观能动性。中国有着悠久的军事传统和丰富的军事思想, 而它们体现着某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它与主体的实践行动密不可分。此外, 由于中国处于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是直接服务于现实的革命斗争的“实践论”, 直接立足于同时也运用于生活、实践的理论体系。它成为指导人们去斗争的方法论和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 毛泽东思想确实做到了马克思所要求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可以说,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同中国实际与传统相结合, 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

再者, 在关于建党的问题上, 毛泽东将贫农作为建党的基本组织部分, 在中国的实践基础之上重新定义了无产阶级。他把那些有着社会交往的出卖劳动力者当作“中国革命的主力军”[4], 认为他们中间蕴藏着极大的革命性;而将传统的自耕农和佃农代为批评的对象, 称他们为小资产者。这种区分对于共产党在农村建立基层政权起着重要作用, 那些倾向于组织和社会交往的农民被视为干部的来源。共产党政权在农村的巩固与发展也需要通过土地革命, 将土地分给农民, 并将此种思想与在农村建立政权这两种思想融入意识形态范畴, 使得共产党整合农村并取得最后的胜利从无意识转化为有意识的行动。

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革命战争以及毛泽东思想的不断发展和宣扬, 广大的党员干部逐渐的轻视经典与书本知识, 更加注重经验, 并将道德理想作为马列主义的解释基础, 刘少奇就提出成为合格的共产党人最重要的条件是实行道德纯化之修身[5]。将个人的直接经验作为知识基础, 视之为检验书本真理的唯一标准。

经历了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之后, 毛泽东思想正式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将革命政治深入到共产党员的思想领域和个人生活空间, 毛泽东思想深深植入了全体党员的意识之中。一种道德化的、反传统的、农民化的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化了, 形成了能够打动亿万人民的新型的意识形态—毛泽东思想, 被创造出来, 并势不可挡的整合了中国社会, 毛泽东思想成为革命理想、革命道德、革命胜利的人格化身。对于广大的农民和工人而言, 阶级斗争就是生活的全部内容, 并使得他们确信共产主义社会将为人民带来巨大的幸福。而所谓的“人民的敌人”就是那些过去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 而现在被贬低、压迫和消灭的小资产者。显然这也被中国广大农民所喜爱与推崇, 视之为“翻身做主人”。

中国化了的马克主义完成了对中国社会整合, 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 与此同时, 意识形态与政治一体化的组织方式仍然继续, 官僚机构从中央到地方, 乃至每一个自然村落都在政府的控制之下。国家保持着空前的、无与伦比的动员与控制力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既整合中国社会各种社会思潮, 完成意识形态的统一, 保持其权威地位, 通过与政治组织的紧密联系成为中国新兴的官方意识形态。强调用政治行动促进社会变革, 用无所不包的国家控制实现合理计划的正义社会, 吸引着那些苛求以理性为基础而行动的知识分子, 并将他们纳入政治范畴, 一同维护和巩固这一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M].三联书店, 2008:151.

[2]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2.

[3]金观涛, 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M].法律出版社, 2011, :355.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 1964:606.

[5]刘少奇.刘少奇选集[M].人民出版社, 1981, 97.

[6]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

本质主义 第10篇

1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在1980年代初, 邓小平同志就直接提出:“社会主义本身它是个好词, 但是如果我们做的不好, 不能正确理解, 不能采取应该的措施, 它就反而无法去体现社会主义的优势。这是邓小平同志在生平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 并提出了把发展生产和增加人民收入作为判断社会主义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准, 事实上在这里他已经提出了把经济建设作为今后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内容。

在1980年代中期,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原则有两点, 他说:“社会主义要成功, 第一是提高生产力, 第二是共同致富“。对于两个原则的概括凝结了邓小平理论的最精华内容, 也可以说是构成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原型。在198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 邓小平的思想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学术界认为从理论上讲,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学说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精炼概括, 而之前被大家所误解的关于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观点也自然站不住脚了;另一方面也强调:“社会主义不是只让少数人富, 而其他人都很穷, 事实上大多数人的心里都不是这样认为的。共同富裕从共产党成立之初, 就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本质优势。”

邓小平同志在深圳发表了重要的演讲, 时间就在1992年, 中国南部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 这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完整性, 并符合之前大家所认同的结论, 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让先富带动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繁荣。”在邓小平坚持社会均等的前提下, 大胆地解放思想, 强调实事求是的观念, 强调过去忽略了社会主义的内容, 创造性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用新的实践路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内容, 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社会主义本质方面的内容, 给予其新的含义和时代特征。

2 对社会主义本质论内涵的解读

2.1 强调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认为, 只有不断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才能满足人民不断地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就是在认识到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后才产生的, 邓小平强调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的发展, 让人民的生活状况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下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从中国的具体国情看, 邓小平同志对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现实情况有非常清晰的认识, 也正因为如此, 在这个历史时期, 人民对物质文化的渴求比发达国家而言来的更为强烈一点, 因此, 对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的要求也就更加迫切。

时代的和平让经济发展得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展开, 结束了冷战状态的世界, 开放成为时代鲜明的主题, 与此同时新的科技也日新月异, 在这样的国际生态与政治大环境下, 只有摒弃以往的政治路线斗争的传统作法, 并不断地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不断地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主线, 持续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才能让社会主义在较短的时间内追赶资本主义, 并体现出自身的优势来。

2.2 强调避免两极分化

在改革开放一段时间之后, 我国社会明显在部分地区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尤其是某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在这里人民看到的一边富人的收入不断地提高, 而穷人的生活水平却维持原地不动, 加上通货膨胀的因素, 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关于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的分析中, 可以看出, 两级分化是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也就是说正因为社会劳动分配过程中, 资本方从劳动者身上赚取了大量的剩余价值, 因此, 双方在经济上必然存在不对等的状态, 而要减轻这种差异, 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通过财税手段来实现财富的二次分配。

虽然在现有的环境里, 很难避免两极化现象在一定范围内持续的出现, 但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看到, 如果不是坚定的发展社会主义, 社会的问题将会更严重, 分化虽然加剧了社会矛盾, 导致社会不稳定, 我们有信心在一定程度内加以控制和解决。因此, 针对这种现象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 依靠公众的努力齐心协力共同来积极的发展经济, 不断地提高公有制的主导地位, 同时还果断地采取财富二次分配的措施, 如, 打击逃税、严防侵吞国有资产, 贿赂和其他非法行为。其次, 还要通过不断地提高中低阶级的个人收入, 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等辅助手段来缩小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

发展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消除私有制, 并在此基础上, 通过先富带动后富, 实现社会的共同发展和集体繁荣。目前,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程中, 剥贫富差距现象还依然存在, 但这并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改善民生, 随着政府采取措施缩小收入差距, 同时让财税政策向再分配领域延伸, 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意识到共产主义的优势。事实上, 共同富裕才是共产党的追求正义的目标和象征, 民众们应该意识到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差别, 将自己的精力用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 相信在将来最终会消除私有制, 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

2.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在根本目标上的体现

共同富裕只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不等于同等富裕, 不等于同步富裕, 而是先富帮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社会本质理论认为, 如果离开公有制, 就无法谈共同富裕。因此, 通过强化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才能让民众携手迈向共同富裕。

3 研究社会主义本质的指导意义

随着人们对于科学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地加深, 人们对于经济现代化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看法, 理论不仅开拓了民众的视野, 更重要的是对建设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问题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理论意义: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打破了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主义的框架, 转而建立起社会发展的科学观。它揭示了传统社会主义在苏联模式下形成的传统观念所存在的弊端, 突破了以往只能从外界认识社会主义道路的狭隘做法, 让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走出了一条独一无二的道路, 从而真正意义上解放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 尝试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设问, 并以具体回答形成了完整的基本理论支点。

实践意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总结、用独特的角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并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发展。他在科学总结过往的历史经验的同时, 又指引我们消除贫困与两极分化, 最终带领大众奔向全社会的共同富裕。真是出于以上考虑, 才要坚定不移的把邓小平理论作为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公有制和分配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本质论这一科学结论, 打破了传统观念的长期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的桎梏,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性质, 为将来进一步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一种发展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论在新时期又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江泽民同志在7月1日发表讲话时表示:“我们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也就是要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不断地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这准确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于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理论发自内心的认同, 客观的反应邓小平理论是经得起时间的考核, 有着内在的正确性, 它是和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发展的诸多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反映了当代中国国情的基本要求。 2012年冬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考察时指出, 消除贫困, 改善民生, 实现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他表示, 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要努力开创扶贫开发新局面, 打赢消除贫困的攻坚战。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与我国各阶段建设的实际紧密相连, 只有认清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才能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2]孙健锋.“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突出特点与科学内涵[J].求实, 1995 (1) :23-24.

[3]马东郊.周玉梅.浅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及现实意义[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0 (6) :30-31.

[4]葛宁.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的依据和科学内涵[J].魅力中国, 2013 (25) :60.

本质主义 第11篇

工资本质;活劳动;等量资本等量利润;等价交换

工资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为了更深刻.更尖锐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马克思独树一帜地将工资理论从传统的“按劳计酬”模式中解脱出来,直接将雇佣工人的工资表现为雇佣工人本身的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而不是传统意义的雇佣工人提供的活劳动或劳动产品的价值或价格。这不仅在当时的理论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至今仍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历史或今天有着社会主义渊源的国家如中国.越南.俄罗斯等都无一例外地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采用了马克思的个人说法,就如英国、德国、日本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在不同程度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可惜重视归重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仍在英美法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界占据着统治地位,虽不能说他们已将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批驳得体无完肤,但凭心而论,要以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取代现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的活劳动工资理论,已经成为了包括笔者在内的众多“无产阶级”经济学者越来越遥远的梦幻。这其中的原因也许真的很多,但工资理论中的根本错误可能是基本原因中的重要原因。

1.关于工资的本质

工资的本质归根结底还是只能是活劳动或劳动产品,这在现行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有了太多的证明,用“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论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论据:

这是工资概念本身的内涵决定的。就字面而言,工者,工作的意思,引申為工作成果,即工作者的劳动成果;资呢?就是工作者工作的报酬,也就是工作者在提供劳动产品或工作成果后应该得到的报酬。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雇佣工人在为资本家提供了活劳动或劳动产品后,资本家支付给雇佣工人的货币或其他形式的报酬。在这里,资本家是不是愿意支付雇佣工人劳动报酬,根本不会考虑该工人本身价值几何—按马克思劳动力工资论观点,包括工人自身生活必需品价值。自我成就价值,子女抚养费用等,而只是考虑该工人是不是能胜任某项工作,最后为资本家提供了多少劳动产品。关于这一点,其实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工资本质理论里和萨伊及其政马尔萨斯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里已经有过很多论述,有兴趣的同行可以自行参考。需要强调的是,同样是被称为工资,为什么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劳动或劳动产品的报酬,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就脱胎换骨地变成了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呢?如果一定要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工资是劳动力的内涵,社会主义的工资是不是也可以做同样的推断呢?

这是工资的渊源造成的。工资起自封建社会,主要用于地主家的长工和短工,分别表现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沿袭了这两种工资形式,但本质含义与封建社会没有什么区别。就资本家而言,如果愿意支付雇佣工人以计时工资,完全是因为他(她)本人认定自己的某个劳动部门或工作岗位必须有一个长期蹲守的人,在法定或认定时间内处理或等待处理自己必须或要求处理好的事物。在这里,支付工资的依据主要有劳动态度,劳动过程和劳动的后果,而不是马克思所描述的劳动力价值。当然,雇佣工人在这里也会考虑自己的生活需要和子女的抚养费用,不能满足这些基本需要,此处的雇佣关系将无法完成。也就谈不上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和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问题。但归根结底,资本家在这里考虑的是该岗位到底该值多少钱,雇佣工人考虑的是我在该岗位到底该拿多少钱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该岗位的活劳动值多少钱的问题。计件工资中的劳动价值特点更加明显,由于工资只与劳动成果挂钩,资本家仅仅参照工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发放工资,根本不用考虑工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享受需要.和劳动力再生产需要等问题。

这是工资计量行为的必然结果。工资的计量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非常直观而又简单的资本家单方操作行为,资本家按照一定的标准,根据雇佣工人提供劳动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支付给雇佣工人一定数量的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劳动产品增多,产品质量提高,雇佣工人获得的工资数量相应也增多;反之,劳动产品减少,产品质量下降,雇佣工人获得的工资数量相应也减少甚至没有。而然雇佣工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开支。成就需要开支和劳动力再生产需要开支等的变化都不能成为工资计量变化的依据或发放标准,既然工资是根据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或劳动产品的数量多少与质量好坏发放的,又何必别出心裁地说工资不是活劳动或劳动产品的体现呢?难道真要叫工资本质成为与自己不着边际的劳动力价格的形而上学或法学的幻想不成?

这是工资给付期间的必然反映。资本主义社会里,无论是计时工资,还是计件工资。资本家都是在雇佣工人提供了活劳动—多数情况下是提供了劳动产品后,根据所提供活劳动或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事先拟定的标准给雇佣工人发放工资的,而不是在雇佣工人提供活劳动前,先去考察所购买的雇佣工人需要多少的生活必需品,多少的自我成就费用,多少的子女抚养费用等等,然后将之加总,分期或一次性给付—如果如此,劳动力市场就会出现雇佣工人越老越值钱,家庭负担越重越值钱,劳动能力强与不强无区别的不正常现象,这是资本家和雇佣工人都无法接受的非客观事实!也是资本主义社会扩大再生产过程无法接受的非客观事实!

这是工资所体现的剥削关系的直接结果:剩余价值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资本主义社会里有严重的剥削现实。说清楚了,就是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被区分为了购买生产资料与原材料的不变成本和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再生产过程也被区分成了必要劳动过程与剩余劳动过程,劳动时间也就有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不同说法。资本家的剥削最后也就落实为无偿地占有了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这就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剩余劳动过程不仅仅是劳动力,即可变资本的运作过程,同时也是机器和原材料等不变资本的耗费过程。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双重所有者,拥有劳动成果到底是一种合法权益还是真的对其中的部分资本(可变资本)进行了剥削?同样是劳动使用,如果说对可变资本有剥削,是不是对不变资本也同样存在剥削?如果对不变资本没有剥削,对可变资本的剥削又从何谈起?资本家根本不在意自己的预付资本是否要区分为不变和可变资本,但他知道整个劳动过程都是他全部预付资本的运作过程,他也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拥有该劳动过程的全部成果—包括马克思所提出的剩余价值!

所以,如果把工资理解为雇佣工人的劳动力价格,而不是活劳动的价格,不仅不能体现工资的真正内涵,同时也人为地增加了对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透视难度,使资本主义真正的剥削关系隐藏于云山雾海中而无法感知了。

2.活劳动工资论更深刻直观地揭示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把工资本质确定为雇佣工人的活劳动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已非常直观和简便了,但在此之前,我们还有必要陪析一下现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里的几个经济学核心观点:

關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说法,劳动力是一种特殊商品,它不仅在再生产过程中创造出自身的价值,同时通过剩余劳动,创造出超过自己价值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剥削)。对此,笔者不能接受,在我看来,即便存在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说法,则无论是必要劳动还是剩余劳动,都是劳动力与劳动资料有机结合的结果。说清楚点,就是在所谓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既有劳动力活劳动的投入,同时也有机器和厂房设备等不变资本的投入,这一点与必要劳动过程没有区别。如果我们执意强调剩余劳动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投入的特殊性,又如何否定该过程中机器和厂房设备等不变资本的特殊性呢?反过来,如果我们否定了该过程中不变资本的特殊性,则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性不是以同样的理由被否定了么?

换个角度考虑,把工人的活劳动看做是一种特殊商品,至少有两点在理论上无法否定:和其他商品不同,活劳动看不见也摸不着,不好把握也不好计量;由于价值就是商品中的活劳动,再以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价格问题来说明工人的活劳动当然无异于马克思所说的“以一碗豆腐来说明豆腐一碗”,因此,活劳动商品的价格必须借助活劳动的成果来表现,即以社会必要劳动来衡量工人个别活劳动成果的价格。

关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问题:依照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说法,资本家在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资是要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其中不变资本是用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等以转移形式存在的资本,而可变资本则是以创造形式存在的雇佣工人的工资。

这当然只是一种表象:资本本身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如果不变,不带来剩余价值,就只能称之为资金而不是资本,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方面的投资有价值的转移就生硬地将“不变”和“资本”两个互相矛盾的概念联结为一个非鹿非马甚至无法把握的名词!可变资本方面呢?由于一般情况下资本家都是在劳动过程完成后给工人发放工资的,而这部分资金(包括实物)的来源恰恰又是雇佣工人自己的活劳动。雇佣工人从资本家那里领取的其实就是自己活劳动成果的另一种转换形式。这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资本家根本不存在什么可变资本方面的投入。是工人的劳动给自己创造了收入,是工人的劳动创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财富,也使资本主义社会的扩大再生产得以维持与继续。

关于等价交换问题:这是价值规律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条基本规律。但本人认为:资本家正是利用了等价交换规律的表象,在活劳动交换中彻底违背了等价交换规律,从而完成了对劳动者的实际剥削的—这一点在后面的分析中我将系统说明,此处需要强调的是:等价交换规律确实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条重要规律,但它只适用于绵羊。斧子和机器。劳动力等一般商品,不适应活劳动购买这种特殊商品,要真正彻底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就必须首先找出活劳动买卖中的不等价交换!

关于等量资本等量利润问题: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另一条基本规律,虽然实际操作中总会有很多的背离情况,但作为长期的竞争结果与发展趋势,这一规律我们绝对不能轻视!就是说,无论是产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还是商业资本家,投入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数量也许不一样,每一次具体操作时获得的利润数量也许也不一样。但无论如何,他们的利润水平是追求相同的,同样多的资本投入只能获得同样多的净收益!如果违背了这一点,就肯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包括马克思所说的剥削问题!

下面我们联系实际,对工资为活劳动价值时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进行直观而简单的揭示:

例证:产业资本家某期以2分的月息从银行资本家手里借取500万元投入再生产过程,一个月后生产过程完成,产业资本家从市场获取总产值600万元。按约定的利率归还银行资本家510万元以后,产业资本家需支付雇佣工人多少工资才不存在对工人的剥削和豪夺呢?

根据前面提出的等量资本等量利润原则,我们可以做一个这样的推断:既然银行资本家的500万在本次生产过程中已经从产业资本家手里赚取了10万元,产业资本家也就必须在本次生产过程里赚取10万元。而总产值在与银行资本家了结后还有90万元,产业资本家从中提取10万元不仅很有必要,而且也成为现实的可能。也就是说,本次生产过程中,如果产业资本家与银行资本家一样只获取了10万元或低于10万元,其余80万元或更多都支付给工人做了工资或福利,产业资本家就没有对工人进行任何剥削,资本家对工人活劳动的购买也不存在不等价交换情况;但如果是另外一种结果:产业资本家在本次生产过程中提取额超过10万,发放给工人的工资福利低于80万,这就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剥削问题。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资本家投资的目的及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要求来看,剥削的严重存在应该说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分配的主流!但无论如何,这种剥削并非来自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劳动力的“剩余”使用,而是来自流通领域的不等价交换—工人的活劳动和资本家支付价格的不等价交换!

为了更清楚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笔者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做一次系统的整理。

按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可以表示为;G—W(A.Pm)....p....w’—G’

其中,G表示资本家的预付资本,W表示预付资本的实物形式,A表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等,Pm表示劳动力,...P...为生产过程,W’为生产完成后劳动产品的实物形式,一般说价值超过W,G’为其货币形式,G’=G+△g,△g为剩余价值。按照我们前面的分析,Pm部分资本家是没有预付的,所以,调整后再生产过程可以表示为:G—W(A)...P...W’—G’。其中,W’=W+Pm+m,m表示增值部分剔除工资后的余额,包括平均利润和剥削额,G’=G+△g。但此时的△g不能表现为剩余价值,只能称为预付资本的增值价值,包括工资.平均利润和剥削额。文字归纳可以表述为:资本家预付资本G购买了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在经过工人劳动后形成了包括工资。平均利润和剥削额的新产品W’,投入市场后,完成实物到货币的转换,实现了预付资本的货币增值,也一般完成了马克思所说的对工人的“残酷剥削”。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0

本质主义 第12篇

关键词:环保观念,环境哲学家岩佐茂

岩佐茂是当代日本著名的环境思想家, 是第一个把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传播到日本的著名学者。其《环境的思想》被誉为“日本版”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之作, 岩佐茂结合日本当时的经济发展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是生态主义”的著名论断。岩佐茂提倡的生态社会主义认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资本主义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与生态环境有限的承受能力之间存在的尖锐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这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一矛盾将导致人们对资本主义期望的破灭, 并由此引起社会主义革命, 因而它主张建立一种全新的、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一、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是非掠夺式的利用生产资料

社会主义之所以有别于资本主义并在很多方面优于资本主义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暴利地获得土地、暴力地谋取生产资料, 不仅如此资本主义发展往往不会顾忌到生产给环境造成的破坏。资本本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本质上是破坏自然和掠夺自然的。这种破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则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仅在资源利用上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并不是掠夺式的开发, 而且在环境保护上社会主义发展也兼顾环境的破坏问题。社会主义节约式的发展方式也注定它对社会环境的破坏较资本主义少, 因此它明显地优越于资本主义。

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遵循的是非“资本的逻辑”的发展原则

资本主义的原则是服从“资本的逻辑”:利润最大化。在资本逻辑驱使下, 利润就是上帝, 并尽其可能地利用环境。环境中蕴含多少可供利用的生产资源就花多大力气去开发、利用。生态社会主义首先强调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废除以获得利润为目的的并主导生产的“资本的逻辑”从而将“生活的逻辑”列为首要的遵循原则。所谓“生活的逻辑”, 在劳动生活与消费的各个方面重视人的生活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说, “生活的逻辑”重在生活的质量, 而不仅仅是财富的积累;在劳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表现自己的创造力;“资本的逻辑”和“生活的逻辑”争论的重点是两个阶级对于金钱观的不同看法, 前者在疯狂追逐利润的同时隐隐灌注了钱是万能的观点, 而后者则更注重生活的实际感受即幸福与否。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和过渡阶段, 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也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使他们感觉到由内而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生态社会主义的要求就是要求社会形态由“资本的逻辑”转变到“生活的逻辑”, 这是符合社会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基本规律。生态社会主义讲究环境保护并尽可能减少人为造成环境的污染, 而社会主义强调生产力的质, 因此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遵循的是非“资本的逻辑”的发展原则。

20世纪80年代, 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思索超越了生态学范围, 生态运动成为集环保、和平、女权为一体的全球性政治运动。这项运动的结果就是直接导致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当时马克思理论的支持者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不足, 大力批判当时资本主义造成环境的破坏问题, 于是他们假想出生态社会主义来解决当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生态社会主义要求社会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基础上构建环境伦理, 同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以来的关于环境指导的一项创新型理论。环境本是人所生存空间与岩石、土壤、空气、海洋形成的固定区域范围,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说法环境应该是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 而环境伦理则升华了人与环境的被动关系变被动为主动。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发展经济为主导的利益最大化的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病是淡化了人改造自然并影响自然的能力。环境伦理则是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在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应该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环境伦理是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部分, 生态社会主义提出了由生态原则、社会责任感、基层民主和非暴力运动原则组成的基本理论;要求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实行自主的、创造性的交往;反对利己主义, 强调集体利益;环境伦理就是告诫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处理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社会主义也存在环境问题必须快速解决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理论时不仅极力地指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种种不足, 同时它也夸大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过度的优越性。之所以称之为“过度”是有依据的, 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其暴露的环境问题也不在少数, 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优越性决定生产过程中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马克思主义者应该认识到,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 主要是因为其没能对社会主义在本质上蕴含环境主义这一点做出合理的说明。

岩佐茂在其著作《环境的思想与伦理》中明确地指出了许多社会主义产生的环境问题, 在本书中他详细讨论了人类社会该如何自处以面对日渐恶化的生态环境。同样地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崇拜者和推崇者, 岩佐茂改革了一些马克思主义者认识的不足, 带领我们重新认识了当下的生存环境现状[4]。

生态社会主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针对西式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尤其是环境资源问题反思的结果。岩佐茂的生态社会主义观念启示我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绝对不是资本主义的生态文明, 与资本主义生态文明应该有本质的差别;在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 我们应该意识到发展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并遵循生态社会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努力为全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梁公明.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哲学思想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2]、徐宇晨.环境哲学与现代发展理念的转换[J].理论前沿, 2011 (7)

[3]、吴跃华.论岩佐茂的环境哲学思想[J].青海社会科学, 2011 (8)

上一篇:城市小区的绿化施工下一篇: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