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范文

2024-05-05

院内感染范文(精选11篇)

院内感染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共收治2798例需进行手术患者,其中男性1674例,女性1124例,经过治疗均已全部出院。

1.2方法所有例数患者均在同一手术室中的不同时间段完成手术,手术严格按照 《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 《 消毒技术规范 》 等要求来操作[2]。 研究因素:吸烟史 、 体重指数 、 糖尿病史 、 术前白细胞计数 、 术前白蛋白水平 、 术前总胆红素水平 、 术前谷丙转氨酶水平 、 术前血红蛋白水平 、 手术时间 、 术后引流 、 年龄和性别 。 查阅患者病史和病程记录及化验单 、 医嘱单和相关细菌等 。

1.3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卫生部所发布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3]。将手术部位感染(SSI)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和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⑴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患者切口浅部组织出现化脓性液体,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中可以培养出病原体, 患者存在局部发红和肿胀以及疼痛等情况[4]。⑵切口深部组织感染:患者切口深处能够引流或者穿刺处脓液,且脓液并不是来自器官等处[5]。患者存在局部发热和肿胀以及疼痛等感染症状。经过检查或者再次手术等检查,确定存在感染症状。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情况调查发现,手术切口感染人数为70例,感染率为2.50%(70/2798)。

2.2病原菌分布情况共分离出7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为57株,占81.43%;革兰阳性菌为13株,占18.57%。见表1。

2.3 SSI单因素分析对患者性别、吸烟史、体重指数、糖尿病史、术前白细胞计数、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总胆红素水平、术前谷丙转氨酶水平、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术后引流、年龄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体重指数、糖尿病史及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术后引流和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SSI多因素分析见表3。

3讨论

3.1肥胖导致手术切口易发感染体重指数>30的人群,术后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几率最高[6]。较多肥胖患者存在高脂饮食情况,进而导致患者缺乏其他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7]。肥胖患者体表面积较大,然临床使用抗生素常常出现用量不足情况,难以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要合理地控制患者体重,合理地制定因素,适当加强运动。术中要尽量做到一次性将皮下脂肪全层切开,防止出现反复多次切割情况。术中缝合后,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并冲洗掉失活脂肪组织。同时不留死腔,如皮下组织过厚,可行双层缝合。术前要根据患者体表面积来计算抗生素使用量。

3.2糖尿病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糖尿病患者出现白细胞糖代谢紊乱,糖酵解能力下降,进而使得中性粒细胞的游走和趋化以及吞噬能力下降。糖尿病患者机体蛋白质合成下降,而分解加快,使得患者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等减少,同时淋巴细胞转换率下降,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同时利于厌氧菌的生长等。术后,糖尿病患者血糖出现一定波动,导致患者血糖浓度升高,进而更容易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术前和术后要有效地控制血糖浓度。术前应将患者空腹血糖浓度控制在7.0~10.0mmol/L。术后严密监测血糖水平,根据血糖水平来使用胰岛素, 将血糖控制在7.8~10.0mmol/L[8]。

3.3贫血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几率高患者在手术前出现贫血致使免疫力低下[9]。患者缺乏伤口愈合所需营养物质,使得切口愈合延迟,加大感染几率。术前贫血增加患者输血几率,随着输血量增加,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几率增加。对贫血患者,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同时予以补铁纠正贫血,可减少因病人输血而致的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

3.4手术进行时间长及环境措施不利感染几率加大[10]手术时间长会增加创面感染几率。手术视野和无菌器械及手术环境消毒不利会加大感染几率。手术时间越长,对患者造成创伤也越大,术中出血量增加,使得患者抵抗力下降,增加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几率手术环境消毒不彻底,可导致患者手术切口出现感染。

3.5术后引流导致手术切口感染因患者本身抵抗力低下,加上无菌操作不严格,未及时发现引流液性质变化,导致感染。一定要注意及时观察引流管状况, 更换引流管时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证引流管消毒净化安全妥当,及时发现异常即立即报告并进行消毒无菌化处理。

摘要: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特征,探讨相关危险因素,预防感染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798例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率,分析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感染因素。结果 手术切口感染人数为70例,感染率为2.50%。一共分离出7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为57株,占81.43%;革兰阳性菌为13株,占18.57%。体重指数和糖尿病史以及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术后引流、年龄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相关。结论 外科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因素较多,日常医疗及手术前后应采取相关措施,并做好患者基本情况评估,使抗感染预防措施真正贯穿于救治的全过程。

院内感染管理 第2篇

细菌耐药监测

卷宗目录

1.医院感染管理指标 2.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3.感染性疾病相关制度

4.成都金沙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工作自查报告 5.医院感染漏报调查表

6.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质量反馈表 7.成都金沙医院ICU病人日志

8.成都金沙医院各月份住院病人感染调查分析 9.住院病人感染统计表

成 都 金 沙 医 院

各 月 份 分 离 病 原 菌 的 分 布 及 其 敏 感 性 分 析 表

成 都 金 沙 医 院

住 院 病 人 病 原 微 生 物 监 测 结 果 汇 总 及 分 析 表

卷宗目录

目前院内感染的研究现况 第3篇

关键词:院内感染,研究现况

院内感染又被称为医院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相关性感染,由于医疗服务提供者不唯一和感染地点难以确定,也称之为医疗相关感染[1]。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医院感染(Hospital Inifention)有明确的定义: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已存在的感染。院内感染的对象不仅包括住院患者和医护人员,也包括门诊患者、陪护人员及探视人员等在医院活动的人群。院内感染不仅给患者、家属、医护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带来损害,而且对医疗质量也产生影响,如床位周转率减低、增加住院费用等。因此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每年有数以亿计的患者由于院内感染而使其治疗、护理变得更加复杂,甚至导致患者出现长期残疾或死亡;也为患者增加了医疗费用,降低医疗质量,是世界各国、各级医院面临的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2]。WHO研究报告指出,全球每年因发生医院感染而造成多达1 400万的患者不能正常出院。美国医院感染率控制在5%以下,但每年仍会有6.5万余人因医院感染治疗无效而死亡,其中因患者发生医院感染而造成高达45~150亿美元的额外医疗费用的支出。随着控制医疗感染蔓延的技术指南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对院内感染提出了新的建议。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院内感染管理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并于1986年在全国广泛开展院内感染的控制与管理工作[3]。历经多年,在广大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正以健康、稳定、积极的方式,逐步走上了先进化、网络化、国际化的道路。

1 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与漏报率

WHO对全球14个国家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显示,全世界的院内感染率平均为8.7%,太平洋地区为9.0%,中东和东南亚地区分别为11.8%和9.0%,欧洲为7.7%[4]。其他国家调查如下,日本5~16%,英国10%,坦桑尼亚14.8%。据同类文献报道的结果显示,2001年我国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5.22%,2003年为4.77%,而2012年为3.22%[5,6]。相对于国外研究而言,我国报道的院内感染率相对较低。

院内感染管理中漏报率的高低反映出医院感染防控水平的高低[7],也是衡量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的标尺。我国卫生行业标准明确规定院内感染漏报率应<20%。近年来沈红雪[8]等的研究显示,医院漏报率为3.17%,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2 院内感染的分布

院内感染发病率多集中在每年的6—8月份,2—5月份通常较低。院内感染率还与患者性别、年龄、婚姻情况、自身疾病有关。就性别而言,女性患泌尿系的感染率远远高于男性患者[9],但对于其他系统的感染来讲性别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对于年龄,我国学者田少青[10]84等的研究结果得出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研究表明不同婚姻状况患者其院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35。患者有无基础性疾病也是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之一,如: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或血液系统疾病等,其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较其他人群会高出许多[10]84。临床科室的不同,其院内感染发生率不同。其中ICU的院内感染率最高,可达20%~30%,其次为肿瘤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12]。2011年,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内感染调查结果如下,内科中,重点科室平均感染率大小依次为:内分泌科7.76%,血液科6.83%,肾脏科4.76%;在外科中,重点科室平均感染率依次是:烧伤外科13.58%,泌尿外科9.88%,胸外科8.93%,神经外科7.71%[14]。吉林省某三甲医院院内感染现况分析显示,各科室院内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肿瘤内科3.17%,腹部肿瘤外科2.28%,妇瘤科1.99%,胸部肿瘤外科1.92%,头颈外科1.76%,脑外科1.62%,泌尿外科0.90%,其他科室0.29%[11]37。浙江省某儿童医院2003—2012年院内感染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表明,血液科、消化内科院内感染发生率下降明显,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增加明显[15]。患者不同部位其院内感染发生率不同,国内多位学者研究发现院内感染发生的主要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这与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院内感染前三位发生率相一致[13]。

3 院内感染的病原菌

研究表明,院内感染的优势菌种不断地发生变化,现阶段造成我国院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16]。金晓舟等[17]的研究结果说明院内25种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52.35%,革兰氏阳性菌占31.18%,真菌占16.47%。陈春燕等[18]在进行某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中共检出106株菌株,居首位的是革兰氏阴性菌,占70.76%;第2位是革兰氏阳性菌,占13.21%;支原体占13.21%排第3位;与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近年的报道接近[19]。近年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加之医院感染病原体的种类越来越多,导致了耐药菌的出现,但其耐药性和种类并不都是一样的[20],这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临床治疗的难题,并一直作为感染监控的一项重要检测指标[21]。如: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耐碳青霉稀类的肺炎克雷伯菌。这些细菌耐药性较强,临床治疗出现的问题较多,而且还极易造成医院流行传播[22]。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不断变化,以及耐药菌的出现,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院内感染防控工作,降低院内感染率,严格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执行卫生标准,保障患者安全。

4 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各因素间相互影响,极其复杂,患者涉及的影响因素越多,发生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多项研究表明,患者年龄(<2岁)、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气管切开、手术与否、手术切口类型等与院内感染发生具有相关性[23,24]。临床表明,气管切开造成呼吸系统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操作环节的污染以及咽喉细菌下移能造成下呼吸道感染。在英国,引起血液感染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与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有关[25]。有报道外科医院感染影响因素是外科护理技术、感染并发部位、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及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等因素[26]。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除了患者本身因素和医护人员的治疗因素外,还包括手卫生依从性及周围环境的清洁程度[27]。随着临床上抗生素的广泛且大量的使用,导致院内感染致病菌的菌株不断变化及多药耐药菌的出现,这为临床控制院内感染造成了极大地难度。

5 院内感染的预防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院内感染因素的复杂化,如何降低院内感染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遵守国家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管理规范以及本医院制定的规章制度。采用科学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科室和人群特征分布规律,抓住易感环节,严格把好每一道关,让每一位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都能充分认识到院内感染的严重性,更好的依从管理,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院内感染病例讨论 第4篇

1月份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广义地讲,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门急诊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等,这些人在医院的区域里获得感染性疾病均可以称为医院感染,但由于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在医院的时间短暂,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常难以确定感染是否来自医院,故实际上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

研究生汇报本月院内感染病历:本月院内感染病人1例,吴风伦 住院号 777158,患者因颈椎过伸性损伤并截瘫及齿状突骨折入院,后施行了颈椎后路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经过积极痰培养(培养菌为一般细菌)和针对敏感药物治疗,治愈出院。分析:以上两病人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为颈椎损伤手术的常见并发,尤其容易出现在上颈椎损伤的患者当中,对这类病人的严密监控治疗尤为重要。

讨论结果:1.重视院内感染:积极参加有关省市级卫生部门组织的有关院内感染的学习班并组织全科培训。护士长带头,总住院医师或医师,担任感染监控员,由感染办公室专职人员对他们每年进行1~2次的业务指导及培训。对全科医务人员进行有关院内感染和消毒隔离工作的培训,每年1~2次。对实习护士来科实习,要进行医院内感染方面的有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内感染的控制及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消毒、隔离、灭菌等。对护士重点培训隔离、消毒方面的有关问题。对卫生员培训有关病房卫生清扫、隔离消毒的基本知识、各种消毒液的使用浓度及配制方法。

2.加强对颈椎损伤病人术后的重点监护及病房的隔离消毒等措施。

2月份

研究生汇报院内感染病历: 陈建国 住院号 775540 因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截瘫入院,入院施行颈椎前路C6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术,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后转入ICU治疗,经痰培养(细菌为鲍氏不动杆菌,为多重耐药菌)及相关治疗,好转。

关于多重耐药细菌: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Multiresistance可以翻译成多药耐药性、多重耐药性、其定义为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比如氨基糖苷类、红霉素、B-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三种。P-resisitence成为泛耐菌株,对几乎所有类抗菌素耐药。比如泛耐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青霉素、头孢菌素、碳氢酶系、四环素类、氟奎诺酮及磺胺类等耐药。

分析:耐药机理:多重耐药性(multiple resistance, MDR)系指同时对多种常用抗微生物药物发生的耐药性,主要机制是外排膜泵基因突变,其次是外膜渗透性的改变和产生超广谱酶。最多见的是革兰阳性菌的MDR-TB和MDR-MRSA,以及常在ICU中出现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仅对青霉烯类敏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几乎对复方新诺明以外的全部抗菌药耐药。MDR的出现决定了联合用药的必然; MDR菌株的高频率出现,意味着抗微生物药物时代即将结束。

微生物耐药率不断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使用和滥用,如美国用于人类抗感染与农牧业应用各占50%,其中用于院内抗感染仅占20%,而社区却占了80%,滥用率为20%~50%;在农牧业中治疗性应用仅占20%,而预防和促生长应用却占了80%,滥用率为40%~80%,每年有4万死亡病例是由耐药菌所致。我国的滥用现象较美国更为严重,WHO对我国滥用抗菌药的评估是:中国97%的病毒性支气管感染患者使用了抗菌药;在初级医疗保健体系中30%~60%患者使用了抗菌药。

讨论结果:预防建议

下列一些建议可能有助于防止MDR的滋长和和繁衍:

1.严格管理MDR感染患者(及带菌者),辟专室、专区进行隔离; 2.由训练有素的专职医护人员对MDR感染者进行医疗护理,发现为带菌者时暂调离工作岗位;

3.检查每一病员前必须用消毒液洗净双手,并按需要更换口罩、白大衣或手套;

4.每日严格进行病室的环境消毒;

5.对医务人员进行“谨慎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再教育; 6.国内外各地区进行统一操作规程的耐药菌及MDR监测;

7.严格执行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必须有合格医生的处方,万古霉素、广谱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必须经指定医生复签后方可发药;

8.国内外感染病专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定期开会、讨论和合作。在医院或地区内将抗菌药物分期分批轮替使用,可能有助于敏感菌战胜MDR,但需国内外多地区推行和鉴定后,始能作出有效与否的正确判断。加入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于保健品中当无可非议,但加入有致病可能的肠球菌属似并不妥当。低毒、对控制MDR有效的新抗菌药物自当更多开发,但合理用好现有抗菌药物无疑具有更重要的实际意义。

3月份:

研究生汇报院内感染病例:刘西花 住院号: 777551,因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行颈椎后路+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细菌为细菌为鲍氏不动杆菌,为多重耐药菌,后经积极治疗,好转出院。

分析:又一例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与上个月的细菌一致,为同一种细菌。并且患者亦为颈椎手术后。

讨论结果:

1重视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控,2再一次加强对院内感染的学习培训。

3必要时隔离多重耐药菌患者,并及时消毒病房,防止交叉感染。4重视的颈椎手术的术后护理与治疗。5合理使用抗生素。

考虑到多重耐药(MDR)的不断增加,合理选择抗菌治疗对于避免出现治疗失败至关重要。Bochud等在近期的一篇综述中指出,早期、合理应用抗菌治疗例如,对于患革兰阴性菌菌症和脓毒症的患者,与接受不合理治疗的患者相比,合理的抗生素治疗能使整体病死率减半(49%对28%,P<0.001)。由于抗菌治疗不合理导致的病死率甚至高出产ESBL菌症患者的病死率,后者约为30%~80%。

4月份

研究生汇报院内感染病例:葛柱 住院号:778788,因腰椎术后感染入院,患者是在本科行腰椎手术回家后发生切口深部感染,经术中分泌物培养,细菌为一般细菌,经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治愈出院。

分析:这种切口感染,在医院的短期住院期间没有表现出来,回家后患者的预防感染措施亦不到位,必然有很多因素诱发。

讨论结果:1严控手术的无菌环节。集中学习无菌术。

2对全科医务人员进行有关院内感染和消毒隔离工作的培训,对实习护士来科实习,要进行医院内感染方面的有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内感染的控制及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消毒、隔离、灭菌等。对护士重点培训隔离、消毒方面的有关问题。对卫生员培训有关病房卫生清扫、隔离消毒的基本知识、各种消毒液的使用浓度及配制方法。

3加强医护人员在做患者的术后护理治疗当中无菌操作(包括对患者伤口的换药等)。

5月份:

研究生汇报院内感染病例:江崇圣 住院号:790030,因胸椎骨折并截瘫及多发骨折入院,入院后行胸椎后路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细菌为一般耐药细菌,经积极治疗好转出院。

分析: 讨论结果:

1大家对院内感染的意思已经大大加强。2临床上的抗生素已经规范合理使用。3多重耐药细菌的院内感染下降。

4继续培养大家的院内感染学习内容并严格监控医护的日常诊疗操作规范。5定期配合医院参加相关的院内感染考试和考核。强化院内感染意识。

6月份

本月未发现院内感染病人,故改做院内感染学习内容:

自有医院以来就存在着医院感染问题,但是,从科学上来认识医院感染以及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必要性,乃是近代科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认识,逐步深入和解决的。医院感染的历史可概括为三个阶段:

细菌学时代以前,19世纪以前,人们认为创伤后发生的化脓性感染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当时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无法采取预防对策。比如霍姆斯于1843年发现了产褥热,当时在欧洲是人所共知的一种及其危险的疾病。医院曾因它而被称为“死亡场所”。

细菌学时代以后,19世纪以后,人们逐步认识了微生物,英国外科医师利斯特首先阐明了细菌与感染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消毒的概念。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空气中的微生物,并采用加热消毒等方法来减少他们的数量,从而控制感染。不久后产生了无菌技术,以后又开始了蒸汽消毒器灭菌时代。

抗生素时代,1928年,英国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并于40年代制造成功,从此进入了抗生素时代,青霉素在预防和治疗感染上起到了特殊效果,引起了医务人员极大的反响,但同时削弱了医院对灭菌技术的重视。直到70年代,医务人员又把注意力转向无菌技术上来,并且与抗生素应用相结合,正在有效的解决感染与医院感染问题。

7月份:

研究生汇报院内感染病例:本月有两例院内感染病人,分别是:崔进孔,住院号:796430,因颈椎术后入院,术后发生切口的浅层感染。经过相关积极治疗后治愈出院。阎乐堂 住院号:803179,因颈椎神经鞘瘤术后的切口深部感染,经相关治疗后出院。

分析:以上两感染的细菌均为一般致病细菌,有较多的敏感抗生素治疗。讨论结果:1.同往期讨论。

2了解院感的传播特点:

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包括3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一不可。这是就外源性感染而言,而内源性感染则有所不同,它的传播过程是感染源自身、易位途径和易感生态环境,需从微生态角度进行描述。

感染源:是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宿主。包括⑴已感染的病人;⑵带菌者或自身感染者;⑶环境贮菌源;⑷动物感染源。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感染源排出并侵入易感人群的途径。包括⑴接触传播;⑵空气传播;⑶水和食物传播;⑷医源性传播;⑸生物媒介传播。

易感人群:包括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者;⑵婴幼儿及老年人;⑶营养不良者;⑷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⑸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⑹住院时间长者;⑺手术时间长者;⑻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

8月份:

研究生汇报院内感染病例: 张崇玉 住院号:777382,因颈椎术后切口感染入院后,给予切口清创及敏感抗生素治疗,治愈出院。

分析:该例切口感染患者没有重视术后回家对切口的无菌保护和治疗。讨论结果:

1继续加强对院感的重视。

2做好与其他病人的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3对病人术后的配合治疗,积极进行宣教。4配合医院对院内感染的监控。

5定期对治疗室操作间和病房的细菌进行培养监控细菌的种类。

9月份:

研究生汇报院内感染病例:王恩洲,住院号:796906,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入院,施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术后切口并发感染,经积极治疗好转出院。

讨论结果:1重视术中严密的缝合及术后合理的使用抗生素。2了解院感的分类: 按感染部位分类:

全身各器官、各部位都可能发生医院感染,可分为呼吸系统医院感染、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泌尿系统医院感染、血液系统医院感染、皮肤软组织医院感染等等。

按病原体分类:

可将医院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及原虫感染等,其中细菌感染最常见。每一类感染又可根据病原体的具体名称分类,如柯萨奇病毒感染、铜绿假单孢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

10月份:

研究生汇报病例:冷延林 住院号:808827,因腰椎术后入院,在本院施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术后并发伤口感染,经积极治疗治愈出院。

讨论结果:

重视院感发病机理:内源性感染发病机理:内源性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占有重要位置,尤其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免疫力功能低下、器官移植、大量应用广谱高效抗菌药物等病人。但不同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病机理可能不完全相同。比如中国肖光夏等[1]学者对烧伤患者发生肠源性医院感染的系列研究。发现肠道细菌在烧伤后1-3小时开始移位,30-60分钟到达肠系膜淋巴结,90分钟到达肝脾,12-24小时全身播散达高峰。这主要是因为大面积烧伤后肠粘膜发生应激性反应,通透性增加,产生出血、溃疡、IgA分泌减少,抗定植能力降低所致;同时巨噬细胞摄取过度增殖菌而不能杀灭之,使之成为穿壁运载和播散细菌的工具。因此烧伤病人发生早期败血症于肠粘膜损害屏障和门静脉内的内毒素迅速增加密切相关。还有学者对医院内肺炎的发病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其病原体主要来源于病人体内,如病人鼻咽部的定植菌随各种操作进入下呼吸道,也可能是由于病人胃内pH值增高,使G-细菌定植,经胃液返流逆向定植于口咽部、气管,再经吸入而致肺炎或因直接误吸胃液而致肺炎;同时,一些外源性因素如各种插管、细谈对呼吸道粘膜损伤、呼吸机螺纹管的污染、被污染的冷凝水的回流及医务人员手的污染等,也是促使病人鼻咽部、气管定植菌移位而致肺炎的重要因素。

外源性感染发病机理:外源性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患者体内,进而发生感染。比如微生物通过各种被污染的器械、被污染的植入物、医务人员的手进入患者体内,继而黏附、聚集、定植于患者不同部位,在患者免疫力下降时发生感染。

11月份:

本月未发现院内感染病例,做院内感染学习。

控 制 院 内 感 染 各 项 卫 生 学 标 准

一、普通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供应室、无菌间、烧伤病房、重症监护室,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个/m,乙型链球菌不得超过20个/m,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上不得超过8个/cm。

二、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症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个/m,物体表面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个/cm,医务人员的手细菌总数不得超过8个/cm。门诊大厅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4000个/m。

三、产科病房、产房、婴儿室、儿科病房、外科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的手,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四、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病房物体表面,不得检出绿脓杆菌。

五、婴儿室、儿科病房,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和化脓菌。

六、凡灭菌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其他任何种类的微生物,消毒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病原微生物。

七、各种使用的紫外线灯强度,不得低于70微瓦·秒/cm。

院 内 感 染 监 测 登 记 报 告 制 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卫生部院内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分析、反馈系统。

二、临床各科医师,要熟悉院内感染分类诊断标准,并不断加强有关院内感染的基础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院内感染控制的水平。

三、发现院内感染病例或暴发流行时,应立即按规定程序报告,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四、院领导每周深入科室,督促检查院内感染病例报告执行情况,将院内感染控制在8%以内。

五、感染病例调查表,由各科住院医师填写,兼职医师、护士、专职人员负责核对,共同完成。填写院内感染病例登记表时,应字迹清楚,项目齐全。感染病例报表由兼职医

32232

33师每周星期一报感染办公室。

六、感染病例的报告应做到不漏报、不错报。

院 内 感 染 监 测 制 度

一、对高危区如手术室、新生儿室、烧伤病房、产房、婴儿室、供应室无菌间、治疗室、换药室的空气细菌,每月监测一次。

二、对各个科室使用的消毒液,有效成份含量及细菌污染量,每月监测一次。

三、对各个科室使用中的紫外线灯强度,每季度监测一次。

四、对各重点病房及治疗室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手污染细菌,每月监测一次。

五、对供应室、手术室等压力蒸汽灭菌,每锅均用化学指示剂监测,并有记录,每季度用生物指示剂监测一次。

六、对婴儿室、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手沙门氏菌污染状况,每月监测一次。

七、对一些特殊科室如烧伤病房、新生儿室,产房的化脓菌(金葡菌、绿脓杆菌、乙型链球菌),每月监测一次。

八、对接触血、脓液的器械或物品,每月监测残留血HBsAg。

九、对无菌物品,每季度作一次无菌检验。

十、对院内感染病例调查情况,每月汇总一次。对无菌切口感染情况,每月汇总一次,并进行分析。

十一、对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空针用过双消毒情况,每月调查一次。

十二、对无菌器械消毒情况,每月调查一次。

12月份

本月亦未有院内感染发生病例。做院感学习并总结。

抗 菌 药 物 合 理 使 用 监 测 制 度

抗菌药物广泛使用,破坏了人体内正常存在的微生物群与宿主(人体)的生态平衡,导致正常微生物群在定量、定位方面的生物学行为改变,由原不致病的或在特定条件才致病的机会病原体成为致病的病原体,引发内源性感染。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特制定本监测制度,请各临床医师遵照执行。

一、抗菌药物使用率监测

高抗生素使用率是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标志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抗生素使用率为20%~30%,本院要求抗生素使用率控制在20%~30%以内。

二、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监测

针对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从适应症、剂量、疗程、预防用药等方面分析,揭示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及程度,可作为教育医务人员的资料。

三、外科系统科室预防用药监测

对临床抗生素使用监测,还需从治疗用药、预防用药两大部分监测分析。目前抗生素预防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尤其在外科,术后预防用药几乎占100%,对药物的选择、剂量、疗程、联合用药指征的监测分析,发现不少弊端。不少临床医生试图用抗生素来弥补手术操作中的缺陷。术后盲目、长期给药只会起到破坏宿主与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的作用,增加内源性感染的机会。因此,应对之进行严格监测,尽量避免使用抗菌药物。

四、根据医院感染病原菌、药敏谱监测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一).社会感染与医院内感染的患者,各部位常见病原菌、药敏谱不一,即使同类细菌,其药敏谱也完全不一样,用药前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应急情况下凭临床经验用药无可非议,但当细菌培养出来后,应该及时修正用药方案。

(二).院内各病区所收治的病种不一,病情轻重程度不一,用药习惯不一,既往用药史不一,因此医院内甚至病区内医院感染菌种、株、耐药谱也不完全一致,对此也应进行监测。

(三).根据所检出的相应的病原菌及药敏谱,应监测临床各科用药方案的正确性、合理性。

院 内 各 类 人 员 感 染 控 制 教 育 措 施

一、参加有关省市级卫生部门组织的有关院内感染的学习班,参加人员必须有院领导及专职人员参加。

二、全院性培训

(一).各科推选一名护士长或护师,一名总住院医师或医师,担任感染监控员,由感染办公室专职人员对他们每年进行1~2次的业务指导及培训。

(二).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有关院内感染和消毒隔离工作的培训,每年1~2次。

(三).对实习护士来院实习,要进行医院内感染方面的有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内感染的控制及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消毒、隔离、灭菌等。

(四).每年年底组织座谈会一次,请有关人员参加,由感染办公室提出院内感染中存在的问题。

三、对临床医生的培训

(一)怎样填报院内感染病历调查表,减少漏报率的发生。

(二)重点学习使用抗生素,应聘请有经验的专家、教授讲课。

(三)指导医师掌握医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

四、对护士重点培训隔离、消毒方面的有关问题。

五、对卫生员培训有关病房卫生清扫、隔离消毒的基本知识、各种消毒液的使用浓度及配制方法。

全年总结:本共发生院内感染病例10例,其中有两例是多重耐药菌,为鲍氏不动杆菌,其余为一般致病菌。经过对多重耐药菌的治疗的认识,大家对院内感染的重视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临床合理的规范化使用抗生素也使得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下降。

预防和控制:

⑴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 ⑵加强感染源的管理; ⑶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 ⑷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管理; ⑸加强医院消毒灭菌的监督管理; ⑹加强医务人员手的清洁与消毒; ⑺加强医院卫生学监测;

⑻加强医源性传播因素的监测与管理; ⑼严格探视与陪护制度;

⑽加强临床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⑾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高危人群与主要感染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

⑿对易感人群实行保护性隔离;

院内感染 第5篇

【关键词】:烧伤;院内感染;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447-01

烧伤患者感染一直是烧伤临床工作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人在被烧伤后,免疫力会下降、皮肤亦会受到损害、烧伤创面裸露,对微生物的侵入抵御力下降,而且由于烧伤患者在治疗期间大量使用抗生素,产生耐药病株和条件致病菌的机率增大,因而烧伤感染的可能性也就有所增大。本文就针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并发生烧伤感染的病人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总结了临床护理经验,为提高护理效果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烧伤治疗的患者有24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160例,女性患者有80例,年龄在2个月~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47岁,其中爆炸致伤7例,电烧伤5例,石灰烧伤3例,火致伤50例,生活性烧伤175例。发生院内感染4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经过我院的临床护理后,都已痊愈出院。

1.2一般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烧伤感染患者的历史临床资料,调查与感染率有关的影响因素,就烧伤面积、病原菌感染、烧伤创面等几个可能因素进行研究。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P<0.05即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烧伤患者中烧伤面积小于20%的有60例,其中发生感染患者3例,感染发生率为5%;烧伤面积在20%~50%之间的有160例,发生感染患者26例,发生率为16.25%;烧伤面积大于50%的有20例,发生感染11例,感染率为55%。由此可见,大面积烧伤患者院内感染概率比中小面积烧伤者感染率明显要高。

从40例烧伤感染患者的创面上培育分离的病原菌中,主要的构成有以下几种菌: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有7株,构成比为17.5%,金黄色葡萄球菌有7株,构成比为17.5%,肺炎克雷伯菌有6株,构成比为15%,铜绿假单胞菌有5株,构成比为8.33%。

在烧伤患者发生感染的部位中,烧伤创面感染的有35例,感染部位构成比为87.5%,深静脉穿刺感染的有2例,感染部位构成比为5%,血液感染的有3例,感染部位构成比为7.5%。上述数据证明,烧伤患者感染的主要部位是烧伤创面。

3讨论

3.1烧伤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分析

3.1.1患者因素

(1)患者烧伤后,皮肤缺损,皮肤表层屏障遭到破坏,再加上血浆大量流出,为致病菌的侵入、繁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烧伤后不注意创面的卫生保护,使创面严重污染,也是造成感染的重要因素。

(3)烧伤后身体机制运行不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也为感染发生提供了可能。

3.1.2医院因素

(1)无菌护理观念差。有些护理人员在对烧伤患者换药和穿刺时,没有严格按照无菌技术的操作流程进行,没有在操作前洗手并消毒,做好预防措施,增加了院內感染率。

(2)护理不全面。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所以常常出现护理任务执行不到位或不认真的情况,譬如病人的纱布床垫不及时更换、陪护人员随便坐躺病人的病床等。

(3)环境卫生不达标。烧伤病房不及时消毒、清理就会造成空气内病菌的存活,物体的污染,这都会增加感染发生的机率。

(4)护理人员操作不当。各种侵入性操作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机械损伤,它削薄了黏膜,有利于病菌的入侵和正常菌体发生移位。

(5)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合理。很多医护人员都不对药物进行病原学监测就凭着经验让患者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为敏感细菌入侵、繁殖提供了机会。

3.2护理对策

3.2.1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

烧伤患者一旦入院治疗,就立刻对其烧伤创面进行清理、消毒,并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尽早将其烧伤创面封闭,恢复皮肤的屏障,避免伤口由局部感染发展为全身感染。在患者烧伤后进行早期进食时,要多吃点加强免疫力和增强静脉营养的食物,一方面可以维持肠道功能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的机率。

3.2.2严格规范执行护理流程

(1)护理人员在执行各操作,尤其是为患者换药时,一定要按无菌技术的操作流程执行,及时对伤口清理、消毒再换药,并固定好纱布。

(2)医护人员确保自身卫生,在接触患者不同部位或不同患者时,洗手、消毒,在可能接触到病人体液或血液时,带上乳胶手套,完成操作后,及时洗手、消毒。

(3)定期对烧伤患者的病房进行打扫、消毒,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或者特殊感染患者,应将其安置在单人房,避免患者间的交叉感染。在患者出院后,也要对病房进行消毒,并定期进行打扫,确保卫生标准达标。

(4)规范陪护制度,病人家属在进行陪护时,要穿隔离衣、换鞋,且禁止坐、躺病床,降低病菌感染的概率。

3.2.3合理使用抗菌药品

在认真研究分析患者的病情的情况下,合理、适量的使用抗生素。而且在使用抗生素时,要现配现用,配药时注意药物的搭配。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避免病人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而发生感染。

参考文献

[1]贺红艳,顾建秀.重症烧伤患者院内感染及防治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18期

[2]臧华.烧伤患者院内感染分析及抗生素的早期应用.《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4期

导管室院内感染的管理 第6篇

1 导管室的感染管理的问题

作为三级综合性医院的导管室, 不仅要接诊心内科的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 还要接诊神经内、外科、消化内镜、肿瘤科等多个科室的介入治疗, 工作任务繁重, 我院平均每月接待介入手术患者约100台次左右。且导管室依托DSA机房建立, 无论是建筑布局还是空气净化程度均无正规手术室理想。因此, 必须从严格的无菌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上入手。保证导管室的无菌管理, 是切断造成术后感染与交叉感染的关键所在。

2 导管室的无菌管理

无菌管理是导管室护理管理中的首要环节, 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涉及每个参与介入手术的工作人员和术中的各个环节。做为综合性医院的导管室往往需要与多个科室合作进行介入治疗, 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且导管室空气净化程度无正规手术室理想。因此, 必须从严格的无菌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上入手, 保证导管室的无菌管理。

2.1 空气洁净的管理

空气净化是手术室最理想的空气消毒方法。我院导管室限于条件, 只能采用紫外线循环风进行空气消毒。紫外线循环风采用动态、循环输出紫外线的原理, 进行动态空气消毒, 且对物体表面同样起到消毒作用, 此消毒方法无消毒死角, 不受时间影响, 对人体、物品无腐蚀性, 尤其适用于术中消毒。在经过清洁、消毒后, 空气细菌含量≤200cfu/m3, 物品表面≤5cfu/cm2[1], 可达到空气消毒标准[1]。

2.1.1 空气消毒管理制度

(1) 导管室的地面、物品的表面每天用清水擦拭, 开窗通风, 定时进行紫外线循环风消毒。 (2) 介入手术中, 随时清理血渍、呕吐物和便溺, 以免污染环境。两台介入手术之间必须进行紫外线循环风消毒30min, 大血管支架置入前须消毒60min。 (3) 介入手术全部结束后, 清扫导管室, 地面、物品表面先用1∶1000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 再用清水擦拭, 并打开排气扇及门窗30min, 以利空气流通。所有设备、用具应保持清洁, 按规定位置放置。 (4) 每月作空气及人员细菌培养, 经细菌培养合格后方可使用。 (5) 对于血液传播疾病患者 (肝炎、病毒、艾滋病等) , 做好隔离措施, 将无菌介入与污染介入分开, 无菌介入在前。划分清洁区、交界区和污染区, 防止交叉感染。进入污染区人员一律穿隔离衣、鞋套, 离开时用1∶1 000含氯消毒液 (或0.2%过氧乙酸) 洗手, 脱去隔离衣和鞋套。术后操作间先进行紫外线循环风消毒, 再打扫卫生, 一次性敷料、导管、垃圾等塑料袋封口由院内感染科专人收集送焚烧炉焚烧。

2.1.2 手术人员管理制度

(1) 参与介入手术的工作人员进入操作间前必须换鞋, 更换导管室衣裤, 戴好口罩帽子后方可进入。 (2) 严格参观制度, 控制进入操作间人数, 无菌手术一般禁止人员入内参观, 可通过视频直播于专用房间通过电视观看手术。 (3) 离开导管室外出时必须更换鞋、衣。

2.2 介入手术器材的灭菌

介入手术器材在术中直接进入患者体内, 为高度危险物品, 所有手术器械凡能高压的均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对不能高压的采用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或低温灭菌器灭菌;一次性物品必须三证齐全, 严格采购、严格验收、严格贮存, 使用时严格查对, 如遇有过期、被污染、潮湿、字迹模糊不清等均不可使用;无菌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无菌物品专柜存放, 专人管理, 定期检查, 按消毒有效期先后顺序摆放及使用。

2.3 手术人员管理

2.3.1 手卫生管理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中的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洗手消毒是控制手术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为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定期对全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及考核, 定期监测工作人员手指带菌情况, 将考核及监测结果与科室及个人综合目标挂钩, 督促手术人员严格执行洗手制度, 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2.3.2 强化手术人员无菌观念及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是导管室感染控制中的关键环节, 术前应严格核对各种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及有效期, 仔细检查包裹有无破损、潮湿等污染的可能, 可疑被污染, 及时更换;正确使用无菌持物钳, 正确传递无菌物品, 严格洗手、穿手术衣、带手套;按外科手术要求, 严格皮肤消毒;术中督促各级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 发现有违反无菌操作的及时指出。

2.4 终末处理的管理

介入手术中的污染物必须严格管理, 进行无害化处理, 先清洗血渍等污染物, 再用1∶1000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一次性物品进行毁形, 并装入医疗垃圾袋中集中回收。

3 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在介入诊疗的过程中, 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颇高, 加强人员培训的管理对整个介入手术有重要意义。

3.1 导管室护士的培训

导管室护士要求大专学历以上, 拥有护士执业执照, 并经手术室轮转培训, 并定期举行院内考核。

3.2 综合素质

要求导管室护士不但要熟悉业务, 还要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娴熟的技术, 反应灵敏, 动作迅速, 机敏的观察能力能及时、早期的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灵活自如的配合医师处理突发情况。熟练的操作能力, 能及时准确完成各项专业护理操作配合。沉着果断的心理素质在患者发生并发症时能分秒必争的进行抢救, 严谨的工作作风是切实执行无菌操作的保证。

4 讨论

医院感染已经引起了各国医学界的普遍重视, 它的预防涉及到医院各个部门, 贯穿于医院工作的各个环节。导管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 也是一个薄弱环节, 介入手术同外科手术一样是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时也是一种创伤, 可能引起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术后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 同时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随着介入技术的普及和广泛的临床应用, 对介入手术室的无菌要求更加严格, 迫切需要加强对介入手术室的感染管理。科学合理的监控操作和管理手段, 是减少手术室污染的关键措施[3]。

参考文献

[1]薛广波.现代消毒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177-197.

[2]闫艳, 诸葛海鸿.质量控制在导管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6, 20 (2) :222-224.

如何控制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 第7篇

1 提高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控制院内感染是预防工作, 也是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工作。首先要完善组织机构, 大庆市龙凤区人民医院卧里屯卫生服务站1993年成立感染临控科, 并设立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 制定了院内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使护理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质量标准化, 价钱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 重视无菌技术操作。

2 加强基础护理工作

基础护理是狐狸工作的基础, 从晨晚间护理到口腔及皮肤护理等。环境污染是院内感染的最大的潜在的危险因素, 所以病室内环境要清洁, 病室随时清扫, 每日用消毒液擦地2次, 晨起室内开窗通气30min, 这样可以降低空气中细菌菌落数, 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扫床时做到一床一扫, 一桌一巾, 用后放入0.05%新氯净浸泡消毒。病室内环境要整洁, 尽量减少探视。保证出院患者床单被套及时更换, 并做好终末大消毒。口腔皮肤护理盘一人一用一消毒。血压计、袖带、听诊器、止血带用后常规消毒。

3 严格把好无菌技术操作关

护理人员在操作时, 治疗室内避免人群走动, 减少尘埃飞扬, 每日用紫外线消毒2次, 对盛放碘伏的器皿按要求一律改为茶色的器皿进行盛放, 在输液液体的管理上要求瓶盖现启现用, 绝对不能启开备用。液体按要求的时间内用完。无菌纱布、棉球、棉签等按要求一日内用完, 否则再消毒等。工作人员无菌操作时衣帽整洁, 处置时带口罩, 特别强调注射前后要洗手。大庆市龙凤区人民医院卧里屯卫生服务站是综合性医院, 如果院内感染不严格控制后果不堪设想。2008年7月感染监控科对大庆市龙凤区人民医院卧里屯卫生服务站30位医护人员手的HBV DNA检测中发现, 医护人员的手洗前15份, 阳性者10份, 阳性率66.67%。医护人员手洗后15份, 阳性者1份, 阳性率6.67%。可见手的消毒处理非常重要, 它是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切断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的有效手段。

4 严格把好供应室消毒灭菌关

供应室工作是医院不可缺少的工作, 在医院防止交叉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临床用过的物品常规消毒处理, 凡未处理的一律不回收, 供应室的各种医疗器械从消毒、灭菌到无菌物品的保管发放, 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如工作人员稍有疏忽就可能给患者造成交叉感染和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供应室护士要加强责任心, 强化质量管理意识,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只有加强供应工作的管理, 才能减少院内感染, 从而保证医院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实施。

5 加强一次性用品的管理

大庆市龙凤区人民医院卧里屯卫生服务站护理部、感染科会同器械科加强了对一次性用品的进货管理, 对一次性用品在使用上要求使用者必须认真核对生产日期等。如要求护士在使用输液器和注射器时要认真核对小包装上的批号、生产日期、失效期以及检查有无漏气等。严格把好使用质量关, 防止不良反应和事故发生。在用后的处理上, 感染科要求使用单位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消毒和处理, 并指定专人进行回收, 建立回收登记本, 由护士长和回收者同事进行回收数量的核对并进行签字, 严把用后消毒、毁型、销毁这一关。防止和杜绝一次性用品用后外流现象的发生。

护士在工作中如何预防院内感染 第8篇

1 首先树立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

1.1 充分认识院内感染的危害。护士只有充分认识到医

院感染给患者、社会甚至护士自身的危害, 才能自觉树立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

1.1.1 认识院内感染对患者的危害

医院既是诊治疾病和患者康复的场所, 同时又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广泛活动和集中的地方, 如医院内感染管理不善则很容易发生医院感染。过去由于科学不发达, 人们尚未认识到伤口的化脓感染甚至败血症, 都是由于感染自然界中存在的相应致病微生物所引起, 更不知道如何去消灭它, 当时外科手术感染病死率达70%, 随着抗生素的问世和消毒隔离技术被重视, 医学界在控制感染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新的诊疗技术如介入、内窥镜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 新的耐药菌株的不断产生等, 使可能发生医院感染的环节越来越多并且变得复杂。我国一妇儿医院由于消毒液配制不当, 致使手术刀污染, 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危害不仅是身体、经济和精神上的, 甚至会成为患者死亡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1.1.2 认识医院感染对护士自身的危害

要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树立普遍预防理念。有报道指出定期的在职教育, 严格执行全面性预防措施可防止30%以上针刺伤的发生[1]。一方面随着公民对法律和医院感染认识的不断提高, 有关医院感染的纠纷和诉讼必然日益增多, 护理操作的对象是患者, 稍有不慎即可卷入其中。另一方面, 护士在一些护理操作中如未进行有效防护, 亦可造成自身的感染。据报道,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事故, 针刺伤时, 只需0.004 ml带有乙型肝炎病毒 (HBV) 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 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肝的危险性为1.5%。针刺伤还可以导致疟疾、艾滋病、丙肝、败血症以及伤口感染等。

1.1.3 认识院内感染造成的社会危害

院内感染造成医疗纠纷影响着医疗安全, 甚至对医院的声誉造成损害。院内感染还使平均住院费增加, 加重了社会负担。如果在医院内造成医院感染的流行或暴发则危害性更大, 后果更严重。

1.2 树立“双向防护”意识。双向防护指既强调防止疾病

从患者传至医护人员, 也强调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患者和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再传至患者, 因此, 既保护医务人员又保护患者。树立“双向防护”意识就必须建立标准预防的概念, 即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 需进行隔离, 不论其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黏膜, 因此它既能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也能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遭遇“非典”后, 我们护士对于自身防护的意识增强了, 但是从职业道德出发, 我们还必须注意保护患者, 因此必须树立双向防护意识, 如在为患者进行各项操作前后均要洗手就是在进行双向防护。

2 学习掌握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1 学习掌握预防院内感染的基本概念。有关消毒灭菌

的概念以及消毒灭菌原则必须掌握,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护士学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 如: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 接触皮肤和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等等。

2.2 掌握预防院内感染的基本技术。19世纪中叶, 近代护

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率领几十名护士到前线为伤员做医疗防护, 通过清洁卫生、加强护理, 对传染患者隔离、病房通风、戴橡皮手套等措施, 仅用4个月时间, 就使死亡率由42%降到2.2%。从此, 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等科学护理技术日益为护理界所重视。

2.2.1 洗手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医务人员短暂的手上沾染病原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传播方式, 洗手可消除手部病原菌, 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2]。在医院各项诊疗活动中, 护士与患者接触最为频繁密切, 因而护士的手上也最容易沾染大量细菌, 所以必须提高护士手部卫生的依从性。大量的研究表明, 将改善洗手条件、研发新型的手部卫生用品、加强培训与行政管理及开展洗手的医患互动活动等各项措施加以综合并持之以恒, 更有助于提高洗手的依从性[2], 从而有效地保障患者安全。

2.2.2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护士必须掌握自己工作中用到的物理或化学消毒灭菌的方法, 如紫外线消毒、压力蒸汽灭菌及各种消毒灭菌剂的正确使用等等。因使用化学消毒灭菌剂造成的残留对人体有害, 所以进行消毒灭菌时应首选物理方法, 不能用物理方法时方可选化学方法。

2.2.3 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是指保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并保证无微生物侵入人体, 以免引起感染的操作。它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技术。护士必须树立无菌观念, 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 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以预防医源性感染。

2.2.4 隔离

将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开安置, 对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或特殊病原体感染者应有严格的隔离措施。按照标准预防的观念, 对不同疾病实行不同隔离,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既要防止防护不到位造成医院感染, 也要避免因防护过当给自身造成压力及浪费资源。

2.2.5 清洁

清洁可以不灭菌, 灭菌不能不清洁, 没有适当的清洁大多数消毒和灭菌过程将失败。护士在各项操作时用后的器械保持湿润, 及时彻底清洁最好采用机洗, 除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朊毒等用后器械物品均按清洗消毒程序进行。对室内空气要经常进行通风, 不能单纯依靠空气消毒机和化学消毒剂对空气消毒。室内物品表面要多次清洁, 树立没有污染就不用消毒剂的观念, 用消毒液擦拭一次物表就能达到无菌的观念。

3 认真执行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3.1 加强学习, 掌握知识。国家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

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 严格执行, 按章办事, 以“慎独”的精神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始终贯彻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

3.2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 在职医务人员医院

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每人每年不少于4学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我国发展很快, 新的消毒灭菌方法也在不断出现, 各种新诊疗技术的运用以及新型病原微生物的出现也给护理工作中如何预防医院感染提出了新课题, 护士必须掌握最新的预防医院感染的理念和相关技术, 才能适应现代护理要求。因而必须参加预防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

3.3 由于护士经常处于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危险中, 因此

保持良好的免疫性很重要, 应根据需要接种甲肝、乙肝、流感等疫苗, 如在工作中发生HBV或HIV职业暴露则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医务人员发生暴露后要做好详细记录并上报, 记录暴露类型、刺伤的深度、损伤和皮肤黏膜破损接触物种类、持续时间、暴露后处理、暴露后预防用药、首次用药时间等。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严格执行全面防护措施, 良好的职业防护意识和正确的防护措施是减少发生职业暴露危害的重要保证。

4 小结

护士在工作中只有树立随时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 掌握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及技术, 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相关预防措施, 就可以做到既防止了患者被感染, 同时又防止了自身受到感染。

参考文献

[1]杨玉平, 吴承菊, 于森, 等.32例医务人员锐器损伤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 2006, 12 (3) :1351

乡镇医院护理人员院内感染知识调查 第9篇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本市6家乡镇医院(离市驻地最远30多km,最近10km)在职临床护理人员114名,均为女性,年龄30岁以下43人,30~40岁58人,40岁以上13人。其中主管护师12人,护师66人,护士36人。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乡镇医院护理人员院内感染知识掌握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共15项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院内感染知识来源情况、院内感染知识了解程度等由我们发放问卷,负责讲解,被调查护理人员本人填写,当场收回。发放问卷114份,回收有效问卷114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2结果

2.1护理人员院内感染知识来源

在学校学习期间获得院内感染知识的20人(17.5%),工作后继续教育参加院内感染知识培训班获得的72人(63.2%),2种情况均存在22人(19.3%)。

2.2乡镇医院护理人员院内感染知识掌握情况见表1

2.3乡镇医院护理人员院内感染知识认识情况被调查的114人全部认为院内感染与自己有关,103人(90.4%)认为医院应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82人(71.9%)认为目前为止未能获得足够的院内感染知识。

3讨论

3.1乡镇护士对院内感染知识严重缺乏

乡镇护士对院内感染的各种监测方法陌生,感染监控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主要原因是以前大多数普通中、高等医学院校未将《医学感染学》列入教学计划[1]。因此,护理人员在校期间未能接受正规的院内感染知识教育,没有防护的意识。所以,医学院校将《医院感染学》纳入正规教程十分重要。陈凤英等[2]于1996年起在护理本科及大专中进行了《医院感染学》教学,取得良好效果,为护理人员进入临床实习及工作打下了基础。

3.2乡镇护士渴望掌握院内感染知识

调查中有71.9%乡镇护理人员认为到目前为止未能获得足够的院内感染知识,答卷分析显示,大部分护士对消毒灭菌的概念掌握较好,但对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和医疗垃圾分类处理掌握不全面,对监测标准掌握尤其不足。

3.3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在职教育

乡镇医院普遍资金紧张,对各种培训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护理人员院内感染知识的获得主要源于继续教育,因此,定期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培训尤为重要。有报道对护士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增强了全体护理人员对院内感染监测、控制、防护意识。笔者认为,乡镇医院应通过以下几种措施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在职教育;(1)上级卫生主管领导应当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责成相关部门应组织乡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院内感染监控知识,明确普及院内感染知识的重要意义,通过教育提高护理人员院内感染知识水平。(2)医院应鼓励护理人员开展有关乡镇医院院内感染方面的研究,走出一条有效普及院内感染知识自主之路。(3)医院护理部应加强对重点环节的院内感染管理,培训重点应放在各种消毒的效果监测、医院感染诊断等方面。护士长及兼职监督护理人员应起到本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及培训作用。以利于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院内感染知识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吴安华,徐秀华,易霞云.121例医学院学生医院感染知识匮乏引发的思考.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9):540.

新生儿科病房防止院内感染的讨论 第10篇

【关键词】新生儿科 院内感染 交叉感染

新生儿科患儿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生活不能自理,病房内仪器复杂,护理操作多,存在很多不确定的易感因素,再者,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缺陷,血脑屏障功能不健全,器官功能发育未完善,特别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是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综上所述,新生儿科病房由于以上的特点,防止院内感染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护理人员在防止院内感染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常见的类型和原因

(1) 皮肤感染:新生儿皮肤NI粘膜薄,易于破损,加之室内空气不通风,易出汗,在颈后、腹股沟等处易破损,易发生新生儿脓疱疮;患儿大小便次数多,且皮肤薄嫩,易发生 尿布疹、臀红。患儿家属知识缺乏是主要的原因。

(2) 脐部感染:脐部是新生儿与外界接触的主要创面,由于尿布长期包裹极易导致大小便感染。

(3) 口腔感染:鹅口疮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它是由白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它主要来自产妇阴道以及未严格消毒的奶瓶、奶嘴,如果口腔护理不当,极易引起鹅口疮。

(4) 肺部感染:由于新生儿长期使用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导致免疫力低下,尤其早产儿,吸吮能力差,如喂养不当,极易引起呛咳误吸而导致肺部感染。

2、 新生儿病房完善的制度是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保障

(1) 医务人员是防止院内感染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工作人员应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凡有呼吸道、肝脏、皮肤粘膜、胃肠道疾病或其他可传染的感染性疾病者,都不可在新生儿科病房工作。

(2) 坚持陪人、探视者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入室人员,定时探视、限制人员出入,入室要穿备好的隔离衣,换鞋,戴医用帽子和口罩,与患儿接触前要进行手卫生消毒, 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3) 坚持手消毒制度,医务人员要在进入新生儿病房前,应将双手致肘部清洗干净,并用速干手消毒液消毒一遍,接触下一个患儿前做好常规手消毒。

(4) 坚持新生儿房分区制度,将感染与非感染的患儿分开,病情重与一般患儿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5) 新生儿病房要坚持每日通风,冬季2次,夏季4次,每次通风时间15~20分,每日定时用消毒液消毒床头柜、输液泵、婴儿床以及其他台面,每日定时用紫外线消毒病房1小时,临时有需要再次消毒。

(6) 提高新生儿免疫力:新生儿的免疫力与其营养状况、喂养种类有关,家长可以据此 对患儿进行合理的营养搭配,进行母乳喂养,提高患儿的体质和免疫力,同时对患儿进行预防接种预防病菌感染,经常对新生儿进行按摩,促进其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促进身体成长,提高免疫力。

(7)新生儿暖箱做好清洁消毒;氧气湿化水使用灭菌水,并每天更换;呼吸机外置管路及附件应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新生儿使用的其他物品和器具采用正确的消毒方法;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固定使用。

3 、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是防止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重要途径

(1) 加强护士职业道德培训,培养护士的责任心和爱心,例如给于新生儿抚触,喂奶后给于排背,头偏向一侧。

(2) 强化无菌观念,任何操作都要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完成,并做好标识。

(3) 加强新生儿专科护理知识、护理技能的培训,如静脉留置针、留置胃管、光照疗法以及股静脉穿刺法等。

(4) 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成熟,缺乏分泌型IgA,不能阻止病原体在黏膜上黏附、聚集,故易发生呼吸道、皮肤、消化道感染,因此应做好患儿基础护理,增强抗病能力。做好口腔、脐部、皮肤及眼部护理:每日口腔护理2次;每天用碘伏消毒脐部;每天评估观察皮肤情况,皱褶处有无破损、脓点、红疹;每次排便后做好臀部护理,及时更换尿布,并根据情况给予护臀霜预防臀红;防止局部皮肤受压过久,每次输液前后评估穿刺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防止液体外渗。

4、小结

医护人员应主动地、前瞻性地、客观地观察每例患儿的疾病情况,及时筛查出高危患儿,及早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做到早防范、早发现、早隔离;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的患儿,要按照国家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所用物品应优先选择一次性医疗用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严禁交叉使用。;采取全面正确的医疗护理措施,有效控制和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參考文献

[1] 吴欣娟,贾朝霞 从护理角度看患者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56~58

医院手术室院内感染因素分析 第11篇

1 对象与方法

1.1监测对象

将医院手术室手术间的空气、无菌物品、消毒液与手术人员手部等作为对象进行监测。

1.2监测方法

1.2.1空气监测

对洁净手术室百级手术间安置13个培养皿,培养皿位置为距墙壁1m,高度1m,暴露时间为30min。对千级手术间放置的培养皿数量为9个,万级、十万级手术间数量为7个,放置位置与暴露时间同百级手术室。最后将所有培养皿进行收集送往细菌室培养观察,统计手术间平均菌落数(cfu/m3),记录样品合格数量。

1.2.2灭菌效果监测

应用压力蒸汽对手术器械、敷料、布类等进行灭菌,严格控制灭菌时压力与实践,应用离子或环氧乙烷对不耐高压、高温的物品灭菌,最后进行效果监测。

1.2.3消毒液监测

对使用中的消毒液应用无菌注射液抽取1ml作为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1.2.4手术人员手部监测

应用无菌棉拭子对严格吸收后的手术人员手部进行取样,然后做微生物监测。

2 结果

对手术间空气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为采样213 份中合格197 例,不合格16 份,比例分别为92.49%、7.51%。对灭菌后的无菌物品监测后发现,监测的131 次器械包、108 次缝合线及153 次引流管均未发现细菌生长。在消毒液监测方面,取样115 次,细菌数0 株,未检出可致病性微生物的存在。对手术人员手部监测后发现,202 人次的取样检查,有细菌生长12 人次。见表1。

3 讨论

手术室空气环境洁净度不合格,平均菌落数过高是引起手术室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这和同一手术间手术台数多,接送病人与更换物品次数多,手术人员来往出入频繁等导致的空气中浮游尘埃细菌过多有关[3]。另外实习生进修生手术室观摩人员较多,手术室内带入未经消毒的病历夹、手机等也是空气质量不合格的重要因素[4]。为了提高手术间的空气质量,应对手术室进行规范合理的布局设置,严格做到洁污分流,规范管理。在手术前应提前30 分钟启动手术间层流净化系统,手术后及时进行卫生的清洁消毒,同时定期开展空气细菌培养,保障手术间环境合格达标[5]。另外,减少手术间不必要的人员流动,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出入。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接台手术依照先无菌后有菌原则,手术间必须净化空气30 分钟。严格禁止手表、手机等进入手术间。病历夹经消毒液擦拭后方能带入。

上一篇:历史的回顾下一篇:多类型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