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贯穿范文

2024-05-06

故事贯穿范文(精选10篇)

故事贯穿 第1篇

一、故事贯穿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在导入环节的应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的导入非常重要, 尤其是语法教学, 因为本身的知识性比较强, 所以在导入过程中教师就需要用别样的特殊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 并且从最大程度上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 很多教师会对这一环节有所忽略, 在上课一开始就讲解语法的种种知识, 学生往往会在这种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感到困倦, 昏昏欲睡。那么要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分析研究, 不断的探索出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力的教学策略, 以此让学生在上课时有饱满的精神。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 故事贯穿的方法在语法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活动, 这主要是因为, 在初中阶段的学生, 他们拥有非常强的好奇心, 并且一些学生对故事有着天然的兴趣, 教师应该抓住这个特点, 用故事贯穿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来讲, 故事贯穿方法的导入需要教师利用与学生相关的, 或者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联系的故事, 让学生对引入的故事更有感觉, 并且在课堂上展现学生活泼的个性, 同时故事还要具有连贯性。例如, 教师在讲解英语时态中的过去式时, 要能够用故事贯穿法自然的将学生引入到学习当中, 教师可以利用故事:The classmates, yesterday my daughter had an interesting travel activities on campus, this day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exciting, today, her English teacher asked him to write an essay about this travel log, however, this is very difficult for her, she also won't be able to use their knowledge to describe the thing of the past, the classmates, do you want to help her? Do you know how to describe things happened in the past?教师通过对这个小故事的引入, 能够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并且乐于去听教师讲解怎样的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在这一导入过程中,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 尽管学生在思考以后得不到什么结果, 那么也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不能引入故事以后就马上开始讲解过去式这种时态, 因为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以后, 获得了亲身的经验, 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则更加透彻, 渴望得到知识的感受才更加强烈。等待学生思考以后, 对教师提问要如何的去用英语表达过去发生的事情, 教师再提醒学生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how to express what happened in the past, I believe that after learning this course, you will have the ability to help my daughter complete her travel diary,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才能更加有兴趣的听教师的讲解, 并且为了帮助他人集中自己的精力去学习。

二、故事贯穿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的展现

故事贯穿法不仅可以用在英语语法的课前导入上, 还能表现在语法知识的呈现过程中。在初中英语语法教为中, 教师可以把语法的相关知识用例句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这样不但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还符合学生的兴趣所在, 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展示语法的过程中, 要有效的带领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并且逐渐的扩大学生对活动的认可性, 主要是对他们有效思维的形成进行刺激。故事贯穿法在语法教学中的使用非常简单方便, 但是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存在一个误区, 就只是去要求班级里一些英语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讲故事, 这种方法是不正确, 不能全面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素养和学习兴趣, 长期下来, 会有一些学生因为没有机会展现自己, 失去对英语的学习信心, 并且一些内向型的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开口讲英语。

那么要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应该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当中, 扩大活动中学生的参与范围, 在讲解时态语法的过程中,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 然后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说出依据与这个主题相关的句子, 最后将这些句子贯穿在一起, 形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在这种方法的利用下, 学生成为了课堂的小主人, 并且教师处于引导的位置上, 课堂交给了学生, 如果有同学在造句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 那么其他同学也可以进行帮助, 进而完成英语语法的故事接龙。在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的时态完成语法造句时, 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们组件的材料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

三、故事贯穿法在英语语法拓展环节的应用

语法的拓展主要是对学生学习到的语法进行一个夯实的过程, 在这个环节当中, 学生的语法知识能够在现实的环境中进行转化, 并且有效的利用, 以此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交流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在拓展环节中, 帮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 英语学习中语法的重要性, 并且积极的把这些认识运用到英语实践当中去。那么, 教师在实际的英语语法教学中, 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真正的融入到课堂活动当中。在初中阶段的学生, 因为思维比较活跃, 所以接受知识的速度比较快, 想象力也非常丰富, 更为重要的是, 他们愿意去表达自己的情绪。那么基于这种状态, 教师可以使用故事穿插的方法, 将英语语法教学放入到英语的拓展环节中, 学生们利用已学知识一边讲解自己的故事, 一边从故事中分析出语法的存在, 这种学习情境能够为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故事穿插模式进行了分析, 并且以时态教学为例阐述了教学的细节问题。在此基础上, 希望可以引起教师的注意, 以后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时, 使用多种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起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思考, 并且选择与学生相关的故事, 让学生能够对故事有所感悟, 让学生真正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人!

摘要:英语已经成为初中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 并且对学生的未来学习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伴随教学改革脚步的逐渐深入, 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旨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前提下进行英语知识的导入, 尤其是在英语的语法学习方面, 传统课堂中的英语语法学习过于枯燥, 学生没有太多的兴趣, 因此本文对故事贯穿下的初中英语语法课堂教学进行研究, 并且以英语的时态教学为例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故事贯穿,英语语法,时态,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点华.精选素材巧设过程——刍议初中英语故事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 2012 (7) :103-104.

[2]左丽平.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英语故事教学研究[D].河北大学, 2013.

[3]戈正根.“故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2, 22 (12) :96-98, 123.

[4]杨秋珍.“生”临其“境”学英语——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情境创设例谈[J].中学英语之友 (综合版) , 2011 (3) :77-78.

[5]李明珍.如何利用故事教初中英语语法[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1 (12) :75-75.

故事贯穿 第2篇

【关键词】故事贯穿 英语语法 时态 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英语语法都是教师进行多次的讲解,并且在文章列举出哪些属于语法的使用等,学生在这种状态下的学习比较沉闷,也引起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改变以往学生只能靠记忆和记笔记的方式进行语法的学习,教师就要改变教学策略,尝试用故事贯穿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语法的教学,则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故事贯穿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在导入环节的应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的导入非常重要,尤其是语法教学,因为本身的知识性比较强,所以在导入过程中教师就需要用别样的特殊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且从最大程度上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对这一环节有所忽略,在上课一开始就讲解语法的种种知识,学生往往会在这种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感到困倦,昏昏欲睡。那么要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不断的探索出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力的教学策略,以此让学生在上课时有饱满的精神。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故事贯穿的方法在语法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活动,这主要是因为,在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拥有非常强的好奇心,并且一些学生对故事有着天然的兴趣,教师应该抓住这个特点,用故事贯穿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来讲,故事贯穿方法的导入需要教师利用与学生相关的,或者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联系的故事,让学生对引入的故事更有感觉,并且在课堂上展现学生活泼的个性,同时故事还要具有连贯性。例如,教师在讲解英语时态中的过去式时,要能够用故事贯穿法自然的将学生引入到学习当中,教师可以利用故事:The classmates, yesterday my daughter had an interesting travel activities on campus, this day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exciting, today, her English teacher asked him to write an essay about this travel log, however, this is very difficult for her, she also won't be able to use their knowledge to describe the thing of the past, the classmates, do you want to help her? Do you know how to describe things happened in the past?教师通过对这个小故事的引入,能够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并且乐于去听教师讲解怎样的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在这一导入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学生在思考以后得不到什么结果,那么也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能引入故事以后就马上开始讲解过去式这种时态,因为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以后,获得了亲身的经验,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则更加透彻,渴望得到知识的感受才更加强烈。等待学生思考以后,对教师提问要如何的去用英语表达过去发生的事情,教师再提醒学生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how to express what happened in the past, I believe that after learning this course, you will have the ability to help my daughter complete her travel diary,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能更加有兴趣的听教师的讲解,并且为了帮助他人集中自己的精力去学习。

二、故事贯穿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的展现

故事贯穿法不仅可以用在英语语法的课前导入上,还能表现在语法知识的呈现过程中。在初中英语语法教为中,教师可以把语法的相关知识用例句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样不但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还符合学生的兴趣所在,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展示语法的过程中,要有效的带领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且逐渐的扩大学生对活动的认可性,主要是对他们有效思维的形成进行刺激。故事贯穿法在语法教学中的使用非常简单方便,但是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存在一个误区,就只是去要求班级里一些英语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讲故事,这种方法是不正确,不能全面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素养和学习兴趣,长期下来,会有一些学生因为没有机会展现自己,失去对英语的学习信心,并且一些内向型的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开口讲英语。

那么要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应该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当中,扩大活动中学生的参与范围,在讲解时态语法的过程中,教师给出一个主题,然后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说出依据与这个主题相关的句子,最后将这些句子贯穿在一起,形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在这种方法的利用下,学生成为了课堂的小主人,并且教师处于引导的位置上,课堂交给了学生,如果有同学在造句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那么其他同学也可以进行帮助,进而完成英语语法的故事接龙。在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的时态完成语法造句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们组件的材料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

三、故事贯穿法在英语语法拓展环节的应用

语法的拓展主要是对学生学习到的语法进行一个夯实的过程,在这个环节当中,学生的语法知识能够在现实的环境中进行转化,并且有效的利用,以此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交流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在拓展环节中,帮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英语学习中语法的重要性,并且积极的把这些认识运用到英语实践当中去。那么,教师在实际的英语语法教学中,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的融入到课堂活动当中。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因为思维比较活跃,所以接受知识的速度比较快,想象力也非常丰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愿意去表达自己的情绪。那么基于这种状态,教师可以使用故事穿插的方法,将英语语法教学放入到英语的拓展环节中,学生们利用已学知识一边讲解自己的故事,一边从故事中分析出语法的存在,这种学习情境能够为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故事穿插模式进行了分析,并且以时态教学为例阐述了教学的细节问题。在此基础上,希望可以引起教师的注意,以后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时,使用多种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思考,并且选择与学生相关的故事,让学生能够对故事有所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陈点华.精选素材 巧设过程——刍议初中英语故事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2(7):103-104.

[2]左丽平.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英语故事教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3.

[3]戈正根.“故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2(12):96-98,123.

[4]杨秋珍.“生”临其“境”学英语——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情境创设例谈[J].中学英语之友(综合版),2011(3):77-78.

[5]李明珍.如何利用故事教初中英语语法[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12):75-75.

让读贯穿教学始终 第3篇

一、师生共定目标时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目标越明确, 对目标的意义理解得越清楚、越明白, 完成任务的愿望就越强烈。语文教学要达到预期效果, 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六读阅读教学法的目标, 需要师生共同制定。鉴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识水平的局限, 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是有一定难度的。制定学习目标前, 让学生对应学内容及前后有所了解, “读”是一种可行的办法:一读“单元导读”, 明确课文在本单元的地位;二读“阅读提示”, 明确与课文的关联及一些学法;三读“课后练习”, 明确本文应掌握的内容;四读“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这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方方面面有了充分的了解, 再定目标也就容易了。学生各自的目标定出后, 经师生讨论, 删繁就简, 筛选优化, 以完善课文的学习目标。

二、学生自主学习时读

学生自主学习阶段, 是学生主体地位最充分的体现, 要让学生尽其所能, 进行达标尝试。在学习前教师要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 学生根据不同要求, 进行不同方面的读。例如:读工具书, 学习字词等;读有关资料, 了解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读课文, 了解课文大意;读重点内容, 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等。做到边读边批划, 寻求问题答案, 标出疑难之处。

三、质疑, 暴露困难时读

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后, 对照目标, 自我测定, 知道哪些内容读懂了, 哪些问题不明白, 需要帮助。这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暴露学习困难。教师在分类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的, 要适时引导学生针对性的读课文;能依据资料理解的, 要指导学生读资料。也就是说, 把重难点问题留下, 简单问题均可指导学生通过读随时解决。

四、训练突破难点时读

训练过程是解决学生自主学习时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的过程。教师指导训练, 做到精要、准确、指向性强, 抓住重难点,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的过程中要启发学生多读。

首先, 要教会默读, 培养读书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默读就是不出声的读, 默读速度快, 且可以边读边思考,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态度和通读全文的良好习惯。默读一般在初步接触课文时使用, 可以使学生了解课文的梗概, 熟悉课文内容, 默读的速度可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加快, 默读的要求亦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提高, 到了小学六年级, 应达到“眼脑直映法”的速度。

其次, 要加强朗读, 培养语感, 领会情感。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 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叶老说:“文字语言的训练, 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培养语感靠什么?朗读, 就是重要的手段。作者写出的文字正好传达他的所见所感, 读者要通过文字去领会, 以构筑同感, 以进行沟通, 靠的就是抑扬、舒缓的朗读, 朗读能加深领会言语意义, 朗读能激发感情, 感受文章的真谛。

再次, 要指导精读, 领会内涵, 学会分析。精读, 就是逐字逐句仔细读, 精读重在使学生通过认真研读, 吃透文章的精神, 领会文章的内涵,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习分析。

五、认识学习过程时读

在认识学习中的不足、领悟学习规律与方法、评价学习成效的过程中, 要对“读”进行一番小结。阅读是否到位, 阅读方法是否得当, 阅读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是否读出感情, 是否读有所获。

六、巩固促进拓展时读

巩固过程是促进拓展的过程, 应围绕目标、重难点计划练习题。题目不能局限于书面形式, 应更重视口头表达形式, 其中包括精要部分的朗读或诵读。

贯穿始终 突出形象 第4篇

【习作巡诊】

彼此的眼神 你我的友谊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题记

还清楚地记得,那是初一年级第一天报到的午后,我与你美好的相识。那日的太阳明灿灿的,金黄的阳光飞泻而下,温暖澄澈。沐浴着暖洋洋的阳光,我悠闲地读着《巴黎圣母院》。同桌的你小心地打断了我,试探地问道:“你好,我忘带课外书了,能否与你合看一下?谢谢。”原本喜欢独自阅读的我有些犹豫,但看到你眼中那真诚的、渴望的光芒,我点了点头。你是位安静的读者,同我一样。每当我们读到会意处,就会相视一笑。后来,我们就这本书谈了许多,由此相识,因此结缘。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业越来越难,有一次月考,我的成绩退步极大。随后,我的腿也不小心跌伤了,走路不便,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使我痛苦万分,我只觉得前途一片渺茫,没有光明,也看不到希望。

课间,你要拉我去操场散步。尽管有些不情愿,我还是答应了。一路上,你我都未说话,你轻轻地搀着我,两手温暖有力,我冰冷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流。到了操场,蓦地,我闻到了芳草的馨香与泥土的气息,顿觉心旷神怡。太阳渐渐西斜,愈向前走,影子愈显瘦长,愈显昏暗,愈显混沌。

突然,你停了下来,看看地上的影子,又望望身后的太阳,淡淡地说:“看,有影子的地方便一定有光!”我一愣,继而回过神来,转头一看,阳光仍是那么动人,那么惬意,直射入人的心灵。我豁然开朗:是的,我不能被阴影遮住了希望,阴影的前方永远是阳光啊!你的话淡淡的,却如和煦的春风慰藉了我受伤的心灵,使我猛地振奋起来,浑身又充满了力量。我感激地望着你,不知说什么好,你会心地点了点头,微微一笑,瞳仁里仍放射出那智慧的、真挚的光芒。

愿记住彼此的眼神,愿铭记你我的友谊。

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会“记事写人线索清楚”。在这篇习作中,小作者写了与自己的小伙伴从相识到相知,友谊逐步加深的过程,再现了这段美好的经历,文笔流畅,描写形象。同时,根据这次写作的要求,小作者注意到了根据所写的具体内容确定线索“眼神”。但毫无疑问,小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虽已有“线索”意识,但仍然未能在习作中充分体现。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篇习作,该如何修改才能达到本次习作的要求呢?

【病理透视】

1.师生初诊:学生交流对材料的理解,以及课前“初诊”的意见

孔老师: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后,你们找出它的线索了吗?为什么?

生1:应该是“眼神”吧,因为题目、开头、结尾都有“眼神”这个词,首尾呼应。

生2:我感觉本文的线索不太明显,如果不是题目中有“眼神”,就更难确定了。

孔老师:看来你的感觉还是比较准的。小作者设置的线索应该就是“眼神”,只不过未能达到我们此次的要求“线索清楚”。如何修改才能使得线索清楚呢?

生3:我觉得文中出现线索“眼神”的次数太少了,如果能多出现几次,给人的印象就会比较深,自然也就清楚了。

孔老师:非常好。你其实告诉了大家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一篇文章如果“以物为线索”时,这个物品就应多次出现,且要贯穿文章始终。那就请同学们再次仔细阅读这篇作文,思考一下我们应如何修改。

生4:如果题记保留的话,里面可以加上有关“眼神”的词语。第一小节作者的描写很细致,但没有出现“眼神”,也可以在写同桌眼中真诚、渴望的光芒时,出现“眼神”这个词。

孔老师:是的,这是小作者第一次比较具体地对人物进行描写,他能够有意识地抓住人物的眼神来展现人物特征,说明小作者的线索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当然,如果能够明确出现“眼神”这类字眼,线索会显得更加清晰。

生5:老师,第四小节除了最后部分写到了眼神,还可以在这一节的开头部分写“眼神”。

孔老师:你的意见很好。其实,第二小节也可以虚写一笔,一带而过。作为线索,它就在文章中推动了情节的一步步发展,而这也恰恰是线索的重要作用。打个比方,线索就是一根丝线,将一堆散乱的珍珠串起来,变成光彩照人的项链。

孔老师:同学们刚才的发言很精彩,但是,老师还要请大家再次深入地阅读这篇习作,是不是仅仅在文中多出现几次“眼神”这个词就够了呢?(学生思考)

孔老师:作为线索的事物,除了要在文中反复出现,还要起到突出人物形象,点明文章中心的作用。同学们,我们不妨来读一读朱自清的《背影》。

2.医学档案:朱自清的《背影》的启示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孔老师:《背影》让我们感受到了朱自清的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要想达到这一表达效果,《背影》这篇文章除了多次出现线索“背影”外,文章中哪一处描写使得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突出?更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呢?

生7:第四小节父亲决定亲自到车站送我这一片段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

生8:第五小节父亲送我上车,帮我拣定座位也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

生9:就在第六小节“买橘子”这个部分,作者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孔老师:找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六小节,感受一下。(生齐读)

孔老师:作者紧扣线索“背影”,对父亲给我买橘子时的艰难、努力进行了充分的表现,是本文的动情点。这就使得父亲这一形象更加感人,从而表现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所以,回到老师最初的那个问题:是不是仅仅在文中多出现几次“眼神”这个词就够了呢?

生10:我明白了,还要对线索进行比较细致的描写,使得这一形象更加突出,从而达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孔老师:很好。我们可以学习《背影》的手法,比较细致地描写小伙伴的眼神,也使之成为习作的“动情点”。当然,这篇习作除了“眼神”这一线索,还有一条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那就是“我与小伙伴相识相知、友谊逐步加深的过程”。

孔老师:当然,文章的线索有很多种形式,今天,我们只是学会其中的一种:如何“以物为线索”来结构一篇文章。今后,我们还要学写一些更加复杂的以线索贯穿全文的记事写人的文章。

【诊疗方案】

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决定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1.“线索”是文章组材之脉络,是全篇材料安排之总绳。可以说,线索具有结构、表达的双重性。

2.“以物为线索”时,这个物品就应多次出现,贯穿文章始终,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

3.“以物为线索”时,要在恰当的时候,对线索进行比较细致的描写,使得这一形象更加突出,从而达到突出人物形象、点明文章中心的作用。

【手到病除】

针对诊疗方案,合作小组交流研究。随后,师生共同研讨修改后的习作。

你的眼神

杜 炎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汝之眼神,伴我成长。你我友谊,终生难忘。

——题记

那是初一年级第一天报到的午后,我与你美好的相识,你的眼神我如今仍然铭记于心。那日的太阳明灿灿的,金黄的阳光飞泻而下,温暖澄澈。沐浴着暖暖的阳光,我悠闲地读着《巴黎圣母院》。同桌的你小心地打断了我,试探地问道:“你好,我忘带课外书了,能否与你合看一下?谢谢。”原本喜欢独自阅读的我有些犹豫,但看到你眼中真诚期待的光芒,我能感觉到你心中对阅读的热爱和渴望。于是,我点了点头。你是位安静的读者,同我一样。每当我们读到会意处,就会相视一笑。后来,我们就这本书谈了许多,由此相识,因此结缘。

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更加艰深,有一次月考,我的成绩退步极大。随后,我的腿也不小心跌伤了,走路不便。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使我痛苦不已,我只觉得前途一片渺茫,找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课间,你常默默地用柔和的、鼓励的眼神看着我,我不由得有些感动。

春日伊始,余寒料峭,你要拉我去操场散步。尽管有些不情愿,我还是答应了。一路上,你我都未说话,你轻轻地搀着我,两手温暖有力,我冰冷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流。到了操场,樟树清幽的香气扑鼻而来,夹杂着泥土的气息,令人神清气爽。太阳渐渐西斜,愈向前走,影子愈显瘦长,愈显昏暗,愈显混沌。

突然,你停了下来,看看地上的影子,又望望身后的太阳,若有所思。不一会儿,你轻轻地拍拍我的肩膀,用睿智的目光望着我,说道:“看,有影的地方便一定有光!”我一愣,继而回过神来,转头一看,阳光仍是那么动人,穿透云翳,直射入人的心灵。我豁然开朗:是的,我不能被阴影遮住了希望,阴影的前方永远是阳光啊!你的话淡淡的,却如香樟的清香,慰藉了我受伤的心灵,使我猛地振奋起来。我感激地望着你,不知说什么好,你会心地点了点头,微微一笑,瞳仁里放射出那智慧的、真挚的光芒,那熠熠的光辉,直射入我的心灵,予我力量。

年华似水,飞逝而去。每每走过香樟树下,我总会忆起你,在一片浅绿色的幽香中,我仿佛又瞥见了你动人的眼神。

师生点评

孔老师:请同学们将修改润色后的文章与原文比较一下,说说文章有哪些变化?

生11:线索更加清晰了。题目修改后更简洁醒目,内容显得更加充实,人物特点更加丰满了,突出了小伙伴对我的帮助,景物描写也比较精彩。

孔老师:同学的评价客观到位,修改后文章的线索变得更加清楚,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达到了我们这次习作的目标。

【杏林春暖】

下面我为大家呈现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以及一篇老师的下水作文。希望同学们仔细体会。

台 阶

张文宇

台阶,是一种奉献。

——题记

小时候,父亲宽厚的肩膀是我的台阶。

依稀记得有一天,父亲带我去看马戏。我小小的手拉着父亲大大的手,在人流中穿梭着,寻找一个好位子。可是四面都是高高的人墙,将矮矮的我围住,什么也看不见。我听着那此起彼伏的掌声和欢笑声,只能干着急。父亲看到我抓耳挠腮的样子,便蹲下来,用健壮的臂膀将我抱起,托到他的肩膀上,又慢慢站起来。骑在父亲的肩膀上,就像站在一个高高的台阶上,看得比谁都清楚。风从无数人的头顶上方吹过来,凉丝丝的。我猛然觉得,父亲就如同一座大山,挑着多沉的担子都不会垮。

成长中,父亲期盼的话语是我的台阶。

那一次,我在学校偷了同学的书,被老师发现了。老师立刻将父亲叫了过来,当着他的面教训了我一番。父亲一直红着脸,连连说着“是,是”,但我却没有说话。回到家,我才大声向父亲争辩道:“是他先拿我东西的!我没有错!”父亲却坐下来,低着头,沉默不语。这时我发现,年仅三十几岁的父亲,头上竟然有了一丝银白,眼角竟然多了几丝皱纹。过了许久,父亲抬起头,看着我,眼神里带着一丝渴望。他终于开口,说了一句:“儿子,不管别人怎么样,爸爸只是希望你能够正直做人。”看着父亲的目光,我沉默了。刹那间,父亲的话语像坚实的台阶,将我托向正确的道路。我认真地回答道:“知道了,我不会再这么做。”——至今我还记得,那时我得到的,是父亲欣慰的笑容。

而如今,父亲沧桑的背影是我的台阶。

光阴似箭。我一天天长大,父亲却一天天变老。在我的眼中,父亲的身影不再像从前那么挺拔,而是渐渐变得佝偻。那天早晨,父亲送我去学校。到了校门口,父亲举起手,拍了拍我的肩膀,又敲了敲我的背,好像还想摸一摸我的头,但最终没有那么做,只是轻轻说了声:“好好上学,再见。”便转过身,缓缓地离开。我默默地注视着父亲离去的背影。那背影为什么会如此沧桑?父亲一步又一步地走远,渐渐地在街角消失不见。剩下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我强忍着泪水,心里不断地念着“父亲”二字。父亲用他的全部,为我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将我越送越高。我转过身,从那一刻起,我就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我绝对不会让父亲的付出白白浪费。

父亲,感谢你为我做了14年的台阶。等我长大后,我也会做你的台阶,将你高高地托起,就像你曾经托起我那样。

母爱的秘方

洪国成

冬至到了,照例要回老家祭祖,也好看看年迈的母亲。临行时,妻关照一定要从老家带点萝卜条。老妈亲手腌制的萝卜条香脆清甜,是商场无法比的。每年妻都会从老家带不少,只是不易保存,每每看见萝卜条霉变,妻直叫可惜。

为了不让母亲着急,我起了个大早。一路风尘到达老家,母亲早已守候在门前。她一边询问我早饭吃了没有,一边已端来米粥,还有一碟清炒萝卜条。这道小菜在我们当地名曰“响菜”。也就是将腌制好的萝卜剁碎,下锅翻炒,起锅后拌入麻油,吃起来香味入鼻,甜味入口,脆响声声。

母亲坐在桌边,望着我喝粥。母亲真的老了,虽然染黑的头发掩盖了一点年龄,但眯起的眼睛已是沟壑纵横。

大冬天喝上一碗热粥的感觉真爽,更何况还有响菜!

“味道真不错,老妈的技术又进步了,该申请专利了。”放下碗,我和母亲耍了个贫嘴。

“真这么好吃?”母亲笑了,“我帮你准备好了,回去时记得带上。”

其实,我早就注意到了,冰箱上放着个大大的玻璃瓶,里面填满了老妈的作品——腌制的萝卜。哈哈,妻子又该发愁喽:这么有味的萝卜条,恐怕又不免吃到霉变了。

“妈,给你提个意见。”我突然想和母亲开个玩笑,“要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你的萝卜条必须攻克一个技术难关。”

“什么难关?”母亲笑了。

“你儿媳妇最喜欢吃萝卜条了,过了夏天萝卜条就变霉了,她可舍不得了。”

“放心,这次不会发霉了。”真没想到,母亲技术革新了!原来,去年妻子就提过意见了,母亲知道后,特地咨询了“专家”。

看着母亲得意的笑容,我忽然觉得其实她老人家根本就年轻着呢。“你学到什么绝招了?”我拉着母亲的手,好长时间不见了,在母亲跟前我依然是个孩子。

“其实也没什么,隔壁王大妈给了我一些东西,告诉我放了就不会变霉了。”母亲有点不好意思了。

“不会是防腐剂吧!”我一惊,脱口而出。

“你说什么防腐剂?我们吃了,味道一点也没变。”母亲吓了一跳。

我轻轻地告诉母亲,防腐剂是什么,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望着母亲似懂非懂而又似乎有点惶恐的神情,我突然觉得我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母亲曾多么虔诚地向别人请教防腐的秘方,母亲刚刚多么自豪地向我宣布萝卜条永不霉变!那是饱蘸母爱的秘方啊!

我不再谈论萝卜条,开始与母亲东拉西扯。母亲也不再和我闲谈,开始忙碌冬至的祭品与午饭。天很冷,母亲不让我插手。

例行的程式完成了,稍作休息,我便向母亲辞行了,毕竟还有繁重的工作要做。

照例,母亲为我准备了一些农家蔬菜,妻子最喜欢这些绿色的无公害的东西了。看着冰箱上满瓶的萝卜条,我愣了一下,还是决定带回去。看着我的脚步,母亲连忙把瓶子递给我,我抱在手里,沉沉的,竟有些温热!

“妈,瓶子怎么是热的?”我诧异地问。

“你放心,防腐剂什么的我用水洗了,怕不好保存,我到开饼干店的李叔家用烘干机烘干了。就怕味道差了,清炒时放点酱油或许会好些。下回我不放那什么防腐剂了。”母亲一面絮说着,一面望着我,就像一个犯了错误被老师抓住的孩子。

我一怔,泪水快要出来了。

车子到了,我抱了抱母亲和她告别。

让创新思维贯穿语文课堂 第5篇

一、把握课堂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实施的, 各项教学改革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直接作用于学生。因此, 从一定意义上说, 课堂才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质量, 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 结合教学实际, 创造出适应社会需要,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 为广大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法。在课堂结构安排上也需要有创新精神, 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课文的需要大胆设计, 使课堂结构既严谨有序, 又生动活泼。例如在课文讲解过程中, 笔者穿插了学生“说读”活动, 使课堂结构发生了崭新的变化, 学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的主角。再如一堂课的最后5分钟可安排学生讨论、点评、表演、精彩回放等等。又如在上《孔雀东南飞》的时候, 我们也可以把教学活动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自读———让学生分拟出情节标题;第二步改编———让学生编写出课本短剧;第三步品评———让学生品味鉴赏课文。三个教学步骤循序渐进, 集读、思、写、说于一体,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学生的活动构成。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具体的落实。总之, 在45分钟内,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安排, 使课堂结构产生创造性的效应。再如在教《阿Q正传》时, 课堂上学生经常讨论阿Q精神胜利法, 个别学生提出当今社会, 有时也需要这种精神胜利法。此言一出, 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狂轰滥炸。但笔者及时肯定了他的独特见解, 并要求此学生能“自圆其说”, 从而引发了课堂上一场激烈的辩论, 在这激烈的辩论中, 学生的视觉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二、讲究方法是创新教育的手段

创新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涉及到的面很广, 从教师的教学方法角度而言, 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引而为发。

一位好的语文老师, 要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手段, 抓住学生的思维这只“小鸟”, 让它唱出美妙的动听的歌声。这就要求教师的讲解、设疑是“开而弗达”、“引而不发”, 就像图画中的“布白”, 给学生思考想象的余地, 为他们的创新思维创造必要的备件。例如, 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 来自中、法、俄、德、意、美等国的贵宾聚集一堂, 各国来宾纷纷夸耀自己国家的文化。他们争着用本国的国粹———酒类彼此相敬。中国人拿出古色古香的茅台, 瓶盖一开, 沁人心脾, 举座皆惊;俄罗斯人拿出伏特加, 法国人拿出大香槟, 意大利人拿出葡萄酒, 德国人拿出威士忌。这时, 唯美国人两手空空。但是, 他不慌不忙地走上前来, 把各国的名酒兑在一起, 举杯相敬, 说:“这就是我们美国的酒———鸡尾酒, 它代表着美国的文化精神。”请你思考和分析:“鸡尾酒文化”中蕴涵的哲理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2. 反弹琵琶。

所谓“反弹琵琶”, 就是引导学生打破常规, 另辟蹊径, 对事物进行逆向思维, 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在语文课中, 我们有目的地进行“反弹琵琶”, 对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大凡名人名言、警句成语, 都有一定的哲理或警策性, 但旷日持久, 习以为常, 往往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加之时代的变化, 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有些观点已经陈旧。教师可以请学生站在今天时代的高度, 从一个新的角度, 就所熟悉的一句名言或一条成语作出新的诠释与剖析。如开卷有益、班门弄斧、酒香不怕巷子深等等。

3. 扩散思维。

所谓扩散思维就是引导学生对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层次进行思考, 培养学生思维的辐射性、广阔性、灵活性、独特性。在一堂作文课上, 我讲了下面一段话:“一位大使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安南讲了这样一件往事:我至今记得17岁时老师给我们上的一堂课, 老师手里拿着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 他问我们:‘孩子们, 你们看到了什么?’我们齐声回答:‘一个黑点。’这时老师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在今后的生活中, 你们可不要这样啊!’”我要求学生对这则材料展开讨论, 学生思维十分活跃, 有十多位发了言, 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 (1) 从打破思维定式的角度写。 (2) 从局部和全部的关系写。 (3) 从教师循循善诱的角度写。 (4) 从教育对人一生有重要影响的角度写。 (5) 从要做有心人的角度写。通过以上讨论, 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四面八方多角度地分析思考问题, 从而增强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思维得到了不断的创新。

三、立足教材是创新教育的土壤

值得指出的是, 任何创新教育的尝试都应立足于教材, 因为教育的依据主要是教材。教材虽“无非是一些例子” (叶圣陶语) , 但毕竟是例子, 它不只是知识的载体, 其中也包含着对学生进行思维和能力方面的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创造性因素。教师运用教材, 不仅要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 更要让学生获得创新能力。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中, 作者用“袅娜”一词来写荷叶, 字典上此词是“柔软细长”之意, 如按此理解, 学生很难接受, 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可以联想到舞台上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条身段, 联想公园里迎风摇摆的杨柳细枝, 联想到仙女美妙轻柔的飘带……这样“袅娜的开着的”荷花就宛然在眼前了。教完了《胡同文化》后, 可以引导学生联想中国还有哪些相关的传统文化?如酒文化、穿文化、吃文化等等。这样一延伸, 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丰富深化了课文内容,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这样的思考活动, 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是辩证的、全面的, 学生的创新思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

四、民主、和谐是创新教育的空间

要让创新思维贯穿语文课堂, 最后还需要一个必不可少的环境:那就是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因为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而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 离不开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学生只有在教师创设的充满尊重理解、民主平等、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中, 才有可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 自主参与、自主思考、自主质疑、自主探索, 而作为思维的最高形式———创新, 也才有可能在这种自主活动中得以培养和发展。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它易于创设一种极具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景, 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 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提高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教改的问题, 主要是教员的问题”, 为使课堂气氛达到民主、和谐, 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 树立“主体意识”, 摈弃“师道尊严”的优越感, 摈弃那种以救世主的姿势高高在上, 将学生当做知识容器的做法, 在课堂中构建起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 “亲其师, 而信其道”, 教师尊重学生, 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的积极情感的回报, 会更深地热爱教师, 敢于和善于在教师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学习上表现出更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让活动贯穿小学数学始终 第6篇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明确提出“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 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获得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 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由此可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意义重大, 可行性强。但纵观整个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广大教师对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认识及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现状堪忧:

【现状1】缺少实践活动的条件

说到小学数学的实践与综合应用, 多数教师们都想到要动手操作, 要有很多的教具和学具, 要有现成的课程资源。而大部分小学都很难找到和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学用具及可以借鉴学习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相关材料或者光盘。

因此, 上实践活动课教师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没有动手操作的材料, 怎么进行实践活动”“没有城区学校那样的学生, 活动中学生不能自主思考, 不会交流, 怎么开展实践活动”“没有给我们出去看过别人的实践活动是怎么开展的, 所以我不会上”。这些“没有”成了大部分教师进行实践活动课教学的阻力, 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有条件上好实践活动课。这些“没有”成了大部分教师不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托词。影响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实施力度。

【现状2】不是主要考试内容

部分教师认为, 传授数学的知识和技能才是教学的核心。获得较高的分数才是数学学习的目标。实践与综合应用在小学阶段直接从试卷的卷面上很难以一种表述的形式出现, 没有办法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所以教与不教都没有关系。即使上吧, 自然就成了平时教学的阅读素材或者只当一个信息窗口一带而过。

【现状3】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方式无从选择

由于老师和学生对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体验少、感受少, 因此解决问题时缺乏方法;加上师生的互动面窄, 很多教师面对实践活动课一筹莫展, 于是就上成某单元的小结课、练习课或复习课。

【现状4】安排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有差距

从1—6年级的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自于现实生活, 是其他三个知识领域的延伸, 并通过活动进行拓展。但有些内容离学生的实际有差距。如六年级上册的《合理存款》, 农村孩子对储蓄存款不熟悉, 更别提国债利息等。对于四下的《小小营养师》, 学生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体验, 教学只能成为看图学习。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 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思想, 不断增强数学意识, 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 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那么, 如何才能真正上好一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呢?

笔者认为只有将形式多样的活动贯穿于实践活动课, 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才能更有效的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一、动手操作活动

动手操作活动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 以活动促进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这类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比较普遍。例如:“商品的包装”这一节课中, 让学生动手来包装一些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 设计出不同的包装方法, 然后具体评价怎样的包装最合理, 最美观, 学生有了动手操作的实际体验, 在进行评价过程中就很容易理解出正确合理的包装方法, 这样的时间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的参与, 有利于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二、统计调查活动

数学来源于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 教师应创设条件, 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了解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体验数学的价值,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了解我们自己”和“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都是学完《统计》之后安排的实践活动。它们既是现实的问题, 又是开放的问题, 因为问题的结论是不唯一的,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为了解决这些现实的、开放的、富有挑战的问题, 首先我把这节课的内容渗透至课前, 让学生调查自己身高、体重等变化, 以及调查泰州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 把学到的统计知识运用于实践。其次是在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一定统计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作多角度地猜想, 了解自己的生长规律;让学生设想出提高空气质量的方法, 并请各小组以空气质量为题材,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告诫人们或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环境, 通过?“设想”与“设计”这两个环节的安排,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空气质量的好与坏对大自然所造成的影响, 唤起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这样的统计实践活动对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有帮助的。

三、游戏竞赛活动

小学生,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数学有较强的趣味性, 如果把它和游戏、竞赛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 将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数学乐园》中, 教学开始, 便以“玩”导入, 先“玩”“送信游戏”, 再“玩”“起立游戏”, 接着“玩”走“数字迷宫”, 最后结束时还许诺下次带学生到“数学乐园”里来玩。这一系列的“玩”做到了有序牵引, 层层递进, 激发了学生的“玩兴”, 愉快而轻松地复习了10以内数的有关知识, 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寓学于乐, 都“乐”在活动中。活动课仅只是一种课堂形式, 其内容才是活动课的实质。这节课为加深学生对10以内数的有关概念和计算的认识, 把有关知识有机地、有序地分布在每个游戏中。第一个送信游戏, 以计算为主, 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对应的信箱, 一部分“死信” (结果无对应信箱) 需作出不可投的判断, 对误投的要订正处理, 对投信的质量全班作出评价。第二个活动, 巧妙地把前面与后面的位置问题、基数与序数的问题、加法和连加的问题, 都安排在直观的对比中和活动的氛围中进行处理和巩固。第三个活动是知识的综合性运用, 以数序的认识为根本, 走出不同的路线, 认识不变中有变, 并辅以简单的统计, 复习最多与最少、同样多与多 (少) 几。

四、数学写作课

即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学习小论文的活动课。撰写的小论文包括学习数学课程的心得体会、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定理的应用、解题方法的总结等, 它能加深学生对数学课程的理解, 发挥他们的才能, 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另外, 还可举办数学讲座、数学竞赛、数学阅读等活动课。

让游戏贯穿于体育课堂 第7篇

职业中学体育课教学中的游戏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参与游戏, 使他们很快融入游戏活动中, 努力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自我。通过这种方式, 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习, 可以提高每一位学生体育活动的能力, 改善每一位学生的体质, 推动他们智力及无穷创造力的发展。在职高体育课游戏课堂上, 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自信, 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自律以及乐观进取的精神。在游戏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集体主义精神, 因为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精神文明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的关键部分。

一、中职学校体育游戏教学必须具备的几方面特点

首先, 在游戏教学中融入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游戏教学中, 每个游戏可以说都是集体活动, 每位学生参与课堂游戏都会扮演各自的角色, 他们各司其职, 并且互相配合, 在所有的活动中都会体现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这里每一位学生都有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可以说, 在每一个活动中, 中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都受到了思想道德教育。其次, 在游戏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竞争意识。体育课如果活泼不足, 它的影响力是可以想象的。在游戏中, 学生只有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并且能够进一步满足本身欲望和体育活动的需要, 才能够感到游戏体育教学是一个有趣的活动, 它不仅可以陶冶情操, 还可以发展智力。但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必须看到, 中职学生都具有了较强的进取精神, 他们都希望在活动中获得最后的胜利, 胜利这个结果不仅仅是身体的竞争, 还是智力的竞争, 所以在游戏教学中, 每个学生都会倾向于最大限度地考虑竞争和自我效能, 确保在课堂游戏中取得最终的胜利。古往今来, 中外学者在这方面做过大量的研究:如果一个人经常在游戏中处于竞赛状态, 个人的竞争意识的形成无疑会占很大的优势。由此可见, 体育课中的每一场竞争游戏, 都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竞争能力, 并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体育课游戏教学的组织方式介绍

中职学校的体育游戏教学不是一个单一的游戏, 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方面, 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在组织体育游戏教学时, 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如, 备教材、教具, 备学生等等。中学阶段往往是学生智力、体力快速增长的时期, 在增长和发展的黄金时期, 体育游戏教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学生三年中职生涯, 随着年龄的增长将不会有同样的效果, 因此中职院校的体育有效课堂必须有的放矢地选择游戏。教师要注意每一场游戏的时间以及负荷, 同时在组织的过程中也需要每一位教师对每一场游戏做出明确的解释和示范, 通过观察活动, 使学生保持自由, 轻松活动, 以达到每一场游戏的预期效果。

三、在游戏教学中加入可行的实践游戏

体育活动的基本模式是:走、跑、跳、爬、扔, 通过多种形式, 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以及超常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由此可以看出阶段体育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首先, 注意对游戏时间的安排。我们看到有些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往往按照以往固定程序安排一堂课, 这样一来, 学生常常感到单调、无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可以适当地贮备一些游戏, 使学生的实践技能保持一定的新鲜度, 让体育游戏变得生动活泼。如对中长跑教学, 可以改变四周的轨道;学生围绕三角图形进行追逐跑等等。这样多姿多彩的教学方式会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其次, 教师在游戏教学中也要发挥重要的现场指导作用。除了让每一位学生做好充分准备, 还要注意在游戏中对密度、负荷训练和学习氛围的关注, 对每一场游戏及时给予肯定或纠正, 同时对进行中的学生运动负荷进行及时调整和变换。再次,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微笑, 不要紧绷着脸。这样的微笑, 一方面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爱, 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尊重和理解学生的表现, 通过这样可以让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非常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的情景下更能增加学生的勇气、信心和力量, 消除学生的心理紧张等现象。

语文教学必须贯穿人文精神 第8篇

曾经以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上课就是先读生字词, 再解释词语, 接着朗读课文, 然后划分段落, 最后概括中心思想。千篇一律日复一日就像流水作业, 我们的学生就这样在老师“毁”人不倦的教育下泯灭了思想, 泯灭了个性, 也泯灭了对语文的最后一点兴趣。总听语文教师抱怨学生难教, 大概原因也在于此。

其实现在我们都知道, 真正的语文不是这样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虽然培育人、教育人是各个学科共同担负的责任, 但语文学科却有着独特的作用。因为作为母语来说,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 它积淀了一国的文化精粹, 它不仅仅是载体, 实际上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 因而“文”和“人”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语文教学既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过程, 也是传递文化、陶冶人性、建构人格、促进生命个体成长完善的过程。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理想与未来的追求、对自然与人生的关怀。一个学生的人文基础, 如对人类的责任意识、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科学的兴趣和态度, 往往对其学习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这是一种精神底子, 中小学生奠定了这样的“精神底子”, 以后无论遇到了什么艰难曲折, 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的、精神的危机, 都能从容应对, 坚守住基本的精神防线, 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 不至于在精神上被压垮。笔者想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谈几点看法。

一、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人文精神

1、以教材为依托, 培育人文精神。

无论是从历史, 还是从现实来看,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和丰富的人文知识, 而且从最新的一套初高中教材来看, 它的比例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如何看待、如何处理、如何利用这些作品, 对语文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对培育人文精神来说至关重要。由于长期以来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认识存在着误区和应试教育功利化的影响, 语文教学中的唯知识化的倾向严重, 因而把语文课上成是语言文字课, 忽视了语文教材中大量文学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思想和人文内涵。其实教材所选的作品中可以涉及到多方面的精神, 有孟子的“舍生取义”,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有对自我的追求, 有对人性的认识, 有对真善美的讴歌……因而首先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从精神培育的特点出发, 在对文本的解读中去品味经典范文, 在细嚼慢咽、反复吟咏中, 净化心灵, 提升品位, 促成人格、信仰等的形成。

2、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的个性。

反思以前的语文教育, 我们在“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个中心教学思想的左右下, 教学的民主成为一句空话。语文教学的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殊不知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个人尊严和特殊个性的人, 教育的核心是唤醒,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要把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而这种“唤醒”注定了人文精神的教育”是不能“灌输”也不能“训练”的。因此, 作为语文老师, 应尊重学生的精神自由, 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精神的故乡, 一个心灵的家园。在对待学生的态度方面, 就要求语文老师要把学生当“人”看。因为学生是主体的人, 有他自己的独立人格, 有他自己的主体意识, 要相信他们, 尊重他们。还要看到我们的学生毕竟是孩子, 有其惰性, 有其贪玩、好动、爱胡思乱想的天性。而学生的成长不应以失去童心为代价。因此, 我们不能对学生的幻想采取简单、粗暴的禁止、压制的办法, 应多一点同情心, 多一点理解, 给孩子一定的心理自由。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 应该尊重这种个性差异, 提倡和尊重多元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 中学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 青春期本身包含“对真善美的追求, 对事业的向往和想象, 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关怀, 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由此贯穿了锐意激情的生命活力, 坚强的意志力, 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 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批判创造精神”, 即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说的“青春精神”——“独立、自由、批判、创造”。而这些, 恰恰是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 却又是被传统文化所忽视的。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改背景下,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 而是学生的引路人, 指引帮助学生遨游知识的海洋, 寻找心灵的家园。充分发扬民主, 尊重学生个性, 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情感交流, 绝不能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 而是要以思想点燃思想, 以自由呼唤自由, 以平等造就平等, 以宽容培养宽容。总是以欣赏的、亲切的态度激励、夸奖学生, 使课堂更具有人文精神。其实在这方面, 孔老夫子早就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例如《子路、曾皙、公西华侍坐》曰:“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这就是孔子与弟子的师生关系, 温馨和谐, 民主平等, 千载而下, 依然令人神往。

二、在课外阅读中感悟人文精神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 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量, 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 充实学生的头脑, 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他认为引导学生阅读描写英雄人物的生活与战斗的书籍对儿童和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一个人在少年和青年早期没有受到这些珍贵书籍的鼓舞, 如果他们不为书中描写的英雄人物的行为所感染而进一步考虑自己, 那么就还不曾受到过真正的教育。只有当青少年在生活道路上确定了要以英雄人物为榜样的时候, 他才会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 使每个孩子都能找到使他们振奋并终生难忘的书。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自己能读书”, 因此, 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 适应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就必须切实组织和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替学生甩掉沉重的学习包袱, 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 它不但不会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 而且对课内学习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古人所谓的“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用在读书上, 真正感受文本, 感受语文, 感受人文精神。

1、大量阅读古诗古文。

古代文学是通过历史积淀而留下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建安风骨、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等, 它们既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潮流, 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只有继承和发扬这一精神血脉, 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炎黄子孙”的涵义并为之骄傲和自豪。我们的古人给我们留下了爱国精神、民族气节、忧国忧民、安邦治国、鞭挞黑暗、蔑视权贵、追求自由、乐观豁达等多少珍贵的精神遗产, 这些思想精神, 与学校的德育内容是一致的。阅读这些文章, 能让学生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中, 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教育、道德的感化。

2、关注当代名家名作。

当代作家如贾平凹、莫言、叶辛、余华、苏童、梁晓声、史铁生、周国平等, 大都显示出大师或准大师的手笔。他们的一批代表作品, 视角独特, 主题深刻, 语言鲜活, 意境高远, 是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 有的甚至已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近年中高考选用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散文、随笔等作为阅读材料, 这些作品关注人文, 颂扬人性、崇尚真理、追求善与美……因此, 语文教学应关注文学的当代性, 树立当代意识。同时, 更重要的是将当代文学更多的引进到语文课堂, 援引当代文学的例子, 用这样的语言活水,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鉴赏能力。

3、广泛涉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

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除感性的文学形象的潜移默化外, 还须拓宽视野, 阅读纯文学以外的书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 列出的书单, 包括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作品、长篇文学名著、当代文学作品等, 此外还提及“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 因为缺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所谓“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只能是残缺不全的。

三、在作文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

文如其人, 作文与做人应该是同一个道理。长期以来, 富有人文性的作文教学, 却沦为工具性的、纯技能的训练, 结果导致文道背向, 人文分离, 形式重于内容, 实为作文之大忌。其实, 作文也是育人的摇篮, 孩子们从小就在作文中雕塑自己的心灵。作文的过程正是培养学生美德的契机, 从观察感知、体验顿悟到捕捉信息、提炼素材, 直至构篇立意, 运笔成章, 每个环节都可能让作者感受真情, 感悟真理, 陶冶性灵, 升华思想。作文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贴近时代生活, 接受人文思想熏陶的过程。作文教学要弘扬人文精神, 重视人格的养成, 这既是时代的需求, 也是作文本身规律的体现。

1、重视情感价值的潜移默化。

为人师表, 身教胜于言教, 润物于细无声中。身为教师就要有为师者之风, 要以一颗真心、爱心、善美之心、宽容之心、正义之心, 去尊重、爱护、鼓励自己的学生, 感召自己的学生, 唯有在一种尊重、爱护和鼓励的情感感召下, 教师的学识才会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 教师才能把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人生感悟默默地融入学生心田。这样以增强他们的自我认识, 发展他们的判断力和思考力, 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

2、教师要引导学生说真话, 诉真情, 做真人。

用真的、善的、美的来引导学生树正气, 讲奉献。在不少人金钱至上、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沉渣泛起时, 要指导学生澄清认识, 在学生心中培护好真善美的源泉, 那么, 从这眼泉中流出的必然是甘甜的泉水。学生在书面表达中才会写有意义的真话, 才会激浊扬清, 才会写下自己真确的幸福观、苦乐观、友情观、价值观。

3、作文命题要富有人文精神。

教师命题时要体察学生心态, 布置的文题应当让学生有话可写、要有话想写。叶圣陶曾经提出教师要“钻到学生心里出题目”, 就是说作文题要富于情趣, 文题要富于美感。一个好的文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可以诱导学生一吐心曲。同时在作文评语中也要充满人文性, 真心倾注自己的情感,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关怀。

让对比贯穿教学始终 第9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课外成语10个以上围绕一个意思,有条理地说一段话。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含义。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在剥削制度下穷人孩子的悲惨命运;珍惜自己幸福的童年生活。

教学板块

一、“一比”:扬科与现在的音乐家比

1.教师在出示课题后,问:在你的印象当中,现代的音乐家是怎样的?

2.学生回答。(爰音乐、懂音乐、很富有、很著名……)

3.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想一想我们的小音乐家扬科与现代的音乐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先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然后让学生将课文的小音乐家扬科与自己印象中的音乐家对比,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4.学生读课文后回答:贫穷、爱音乐、懂音乐……

(教师要抓住学生回答的要点进行教学,指导学生找出描写扬科贫穷、爱音乐的句子并进行句子训练)

5.谢谢同学们告诉我扬科很贫穷,也很爱音乐,使我对扬科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老师想知道得具体一些,你能帮助我找到证据吗?

[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教师希望得到学生的帮助,学生自然跃跃欲试。]

6.自己找,同桌交流,指名回答,并按学生回答顺序出示原句。

(1)说明扬科贫穷的句子:

①扬科长得很瘦弱。

②扬科的母亲是个短工,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在哪儿,好像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

③扬科八岁就做了牧童。

④他到树林里去采野果,回家篮子常常是空的,一个野果也没采到。

⑤扬科用树皮和马鬃,自己做了一把小提琴。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3)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描述,找一找描写贫穷的成语,如:缺衣少食、一贫如洗、一无所有、揭不开锅、家徒四壁……

[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说出关于贫穷的成语,既积累语言,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这些句子排队,然后围绕贫穷的小扬科说一段话。

(5)说明扬科爱音乐的句子:

①扬科很爱音乐,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听到奏乐声。

②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

③窗户里灯光闪耀,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④小提琴的声音多么美妙呀!要是有一把小提琴哪怕只摸一下,他就够满意的了。

(6)指导学生对这些句子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7)根据你的理解以“音乐天才扬科”为题,说一段

[学生从上面的排列顺序的复述性的说话,到这里的自己组织材料的创造性说话,是一次从仿到创的过程。]

(8)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句子含义。

①扬科爱听自然界的音乐;②扬科爱听旅店里的音乐;③扬科对小提琴的渴望。

二、“二比”:扬科与文中人物比

1.我们知道课文写了一个家境贫穷同时又热爱音乐的小扬科,如果我们还想对扬科有更全面的认识,该怎么办?

2.引导找出文中描写小扬科的词。

(瘦弱、柔弱、翠惧、凄惨、可怜、惊恐、眼巴巴……)

[让学生自己呈现课文中的词语,主动学习,将理解内化于无形之中。]

3.课文还写了哪些人?这些人和扬科一样吗?你又是从哪些句子中知道的?

①监工解下腰带,狠狠地打了他一顿,要他永远记着。

②忽然屋角里有个睡得迷迷糊糊的声音在粗鲁地问:“谁在那儿?”

③管家最后决定:“打他一顿算了。”

④更夫点了点头,夹起扬科,像夹一只小猫似的,把他带到一个小木棚里。

4.指导朗读这些句子。

5.读了这些句子,你觉得在下面这些括号中应填一些什么词呢?

()的监工 ( )的更夫 ( )的管家 ( )的仆人

(狠毒 残暴 毒辣 粗鲁 吝啬 毫无人性灭绝人性 以强凌弱 狗仗人势 仗势欺人 穷凶圾恶……)

[又一次引领学生超越文本,积累词语。]

4.填了这些词以后,你又想对这几个人说些什么呢?

[学生此时想对扬科说、想对监工说、想对更夫说……真如泉涌一般,使情感的体验与内化达到润物无声的境界。]

三、“三比”:扬科与同学比

1、扬科是一个人才,他爱音乐,懂音乐,但他生不逢时,他只是摸了一下小提琴就被毒打致死,你有什么想法?

2.想想扬科,我们的童年真是太幸福宁。教师出示一首残缺的诗,让学生讨论并试着填写。(括号部分为残缺,所填仅供参考)

我与扬科比童年,扬科是苦我是(甜)。

扬科牧童住屋檐,我是学生(把书念)。

扬科吃菜自己挖,我吃(肉鱼)嫌淡咸。

扬科摸琴挨皮鞭,我打破碗(把地怨)。

扬科有伤无人治,我得感冒(进医院)。

我与扬科比童年,珍惜幸福(记心间)。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充小诗的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是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极好的机会。]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诗、背诗。

设计说明

1.以“对比”为主线。不难看出,本课教学由三大板块组成。(扬科与现在的音乐家比、与课文中的其他人物比、与同学们比)这三大版块的起点都是对比,对比贯穿了全篇课文。通过对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能以亢奋的心态自主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这三次对比,又好似三级台阶,使学生的同情扬科、憎恨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珍惜幸福生活的情感得到步步升华。

2.以“朗读”为基点。课文的篇幅较长,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多次地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描写扬科贫穷的句子、热爱音乐的句子和受尽凌辱及折磨的句子的朗读指导,以句串段,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以“运用”为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超文本语文信息的积累与运用。如:表示扬科贫穷的成语、填写形容监工、更夫等的词。这里的积累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种运用与积累相互交织的动态过程。学生能根据理解写出词语,这就是运用;而通过交流又在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树上增添了枝叶,这也是积累。又如在填诗练习中,看是几个小括号,但需要学生有一种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

人教版语文第十册语文测试卷参考答案

将目标意识贯穿于教学始终 第10篇

【镜头一】

一位教师教学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时, 教师先后提出了很多问题:

(1) 假如你是女娲, 你会怎样求雨神?

(2) 女娲找五彩石为什么找得这么艰辛? (3) 女娲可能到哪些地方找纯青石?

(4) 女娲有可能会碰到什么困难? (5) 女娲找到纯青石后怎么想?

(6) 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很感人?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

(7) 你认为女娲是怎样的人?你想对她说什么?【镜头二】

一位特级教师教学二年级下册《词串识字8》的主要流程:

板块一:归纳识字, 渗透字义蕴含的文化。

运用归纳识字、联想识字, 学习第一行词串:乌鸦海鸥杜鹃

板块二:演绎识字, 传承部首积淀的文化。

运用比较识字、积累识字, 学习第二行词串:麻雀老雕大雁

板块三:主题识字, 勾勒成语生发的文化。

运用表达训练、成语擂台, 延展教材, 生发文化。【现状分析】

透过镜头一, 我们可以看出:教学过程缺乏目标引领, 问得散、想得多、讲得多, 很多时间是在没有意义的问答和过多的想象中消耗的。其实, 本文的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故事, 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感受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师并没有围绕此目标展开教学, 至于感受神话故事的有趣、奇特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更无从谈起。这种目标缺失的现象时有存在。

镜头二中的教师心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运用归纳识字、联想识字、比较识字、主题识字等不同方法识字, 在识字过程中, 有机地渗透、传承汉字所积淀的文化, 有效地达成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 巧妙地融合了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 这样的课堂是灵动的, 是高效且有张力的。

以上两个案例, 不仅仅反映的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水平问题, 更反映了教师目标意识方面的差距以及把握水平的高低。谁能站在目标的高地上高屋建瓴, 谁就会获得成功。

审视目前的语文教学, 教学目标的弱化、单一化现象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一是“形同虚设”。看教师的教案, “教学目标”都会明显地放在首位, 而且目标的确定基本符合新课标要求。从表面上看, 教师的目标意识很强。但在课堂里, 就会露出“庐山真面目”———教学与教案或有联系, 或大相径庭, 教学过程很少体现目标。课堂教学活动跟着感觉走, 想到哪说到哪;二是“浮光掠影”。教师有目标意识, 一切教学活动尽可能围绕目标去组织, 但因教学方法选择不当, 对教材把握、新课程理念解读深度不够, 对“学情”把握不准、教学手段运用不当, 在向着目标教学时, 诸多环节处理出现偏差或不够到位,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大打折扣。

【应对策略】

一、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教师要准确把握目标。备课时, 教师要处理好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学段目标和总目标的关系。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在把握总目标、阶段目标、学期目标的前提下精心设计组目标、课时目标。组目标、课时目标要细化、明确。朗读、练习、问题的设计, 多媒体的运用, 与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的整合等等, 都要反复考虑对教学目标实施的利与弊。教师可以尝试“单元整组教学”。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围绕“世界遗产”这一专题, 编排了《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三篇课文。教师要明确第二学段教学目标包括的内容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观察大自然, 观察社会, 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留心周围事物, 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由此可以确定以下组目标:通过这组课文的教学, 让学生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利用文章的构架方式和表达方式, 学习写一处景点。在组目标的框架下, 教师钻研每篇教材, 抓住它们不同的观察顺序:《长城》为空间顺序, 《颐和园》是游览顺序, 《秦兵马俑》按不同方面内容的顺序介绍, 确定课时目标和教学策略。

二、把握提示, 落实目标

对于文本中的提示语、连接语、课后思考题等, 许多教师易忽略。事实上, 它们承载着教学的核心要素———教学目标。教师教学一开始就应有所考虑, 将文本中的提示语融于教学的活动中, 不能在学完课文后把问题扔给学生回家去完成。如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编排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四篇课文, 本组目标是:认真阅读课文, 把握主要内容, 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连接语有两处: (1)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 父爱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 母爱又是何等的深沉。阅读下面的课文, 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 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 (2) 对儿子写的一首小诗, 母亲和父亲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深深的爱;下面这篇课文里, 面对生病的孩子, 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呢?阅读课文, 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多读几遍, 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一个课后题: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找出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体会。如: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 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两处连接语、课后题都蕴含着本组教学目标。一位教师在执教《陶罐和铁罐》时, 就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提示语“‘奚落’是什么意思呢?我要往下读读看”作为课文理解的突破口, 在理解“奚落”意思后, 围绕“怎样奚落”和“怎样对待奚落”学习陶罐和铁罐所有的对话,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体会“奚落”的含义, 体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这样就有效地落实了第二学段的目标之一———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三、捕捉生成, 目标引领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叶澜语) 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有些教师没有站在目标的高地上, 在学生众多的生成中, 把握不够准确, 反而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离开了目标轨迹, 甚至是背道而驰。当然, 我们并非绝对漠视生成, 对“节外生枝”而确有生成价值的要及时把握。笔者认为, 对生成价值的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 就是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师要善于把握有效生成, 巧妙地进行再设计, 或重组, 或改换, 设计成有价值的问题, 让它服务于目标。如教学《将相和》一文, 学生找出了将相不和的句子, 诵读后有学生质疑:“蔺相如真的靠一张嘴吗?”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中蔺相如的言行进行阅读、感悟, 学生整体感知了蔺相如的大智大勇。教师正是在本组目标“理解主要内容, 感受人物形象”的引领下, 把握了有效生成, 进行了因势利导。

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 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还要切实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在课改的大潮中, 我们必须准确地理解“三个维度”的内涵和关系, 让课堂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 千万不要赶时髦, 在东施效颦中失去自我。“会当凌绝顶”, 只有站在目标的高地上, 语文教学才不会迷失方向。

上一篇:收益分配机制下一篇:工程质量和工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