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方案范文

2024-05-09

试验方案范文(精选10篇)

试验方案 第1篇

目前, 荷载试验中静载试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桥梁静载试验时按照预定的试验目的与试验方案, 将静止的荷载作用在桥梁的指定位置, 观测桥梁结构的静力位移、静力应变, 裂缝、沉降等参数的变化情况, 然后根据有关规范和规程的指标, 判断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以及在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一般确定加载方案主要通过理论计算, 计算出结构控制截面的设计内力、位移等, 然后依据理论计算找出试验所需的车辆布置, 最后将理论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目前, 对于桥梁静载试验, 试验规范推荐的分级加载方法不能确保在分级加载过程中, 桥梁结构的多个控制截面同时是安全的, 而在这一过程中加载位置与车辆的选择有可能有多重方案可供选择, 因此需要进行检测方案设计。

1 桥梁概况

桥梁中心桩号K0+073, 全长为84.00m, 桥面宽度为24.00m, 共3跨, 各跨的跨度为25m, 上部结构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小箱梁, 下部墩、台形式为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面横向布置为0.25m (防撞护栏) +2.75m (人行道) +18.00m (行车道) +2.75m (人行道) +0.25m (防撞护栏) , 桥面最大纵坡1.4%, 桥面横坡为1.5%, 桥梁设计荷载为城-A级。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2 检测内容

根据桥梁竣工验收相关规定, 主要监测内容[2]包括桥梁的外观检查、桥梁重要部位的混凝土强度回弹推定及碳化深度测定、静载作用下控制截面的应变反应、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 (固有频率、振型等) 。检测内容见表1。

具体内容如下:

1) 桥梁外观检查。主要通过对桥梁结构现场进行现场检查, 通过现场目测和利用简易量测仪器对桥梁进行全面细致的外观检查, 内容包括上部结构的外观检查、支座检查和下部结构外观检查。

2) 桥梁重要部位的混凝土强度检查。主要通过混凝土回弹设备对桥梁结构的重要部位, 例如桥台、桥墩、盖梁、箱梁等部位的混凝土强度进行回弹推定, 并对碳化深度进行测定。

3) 桥梁结构控制截面的应力应变。通过在桥梁表面粘贴应变片, 测试结构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 进而对桥梁结构的状态进行评定。桥梁结构关键控制截面的挠度测试。采用全站仪对结构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进行测量。

4) 结构动力特性的测试。通过利用环境振动例如大地脉动、车辆荷载、人行荷载以及风荷载等环境振动对桥梁结构产生激励, 利用高灵敏度加速度传感器与动态数据采集系统对结构的响应进行监测, 并通过先进的数据处理手段识别结构的动力特性。

3 检测目的

通过桥梁外观状况检查, 以及桥梁在荷载作用下静动参数的实时观测、记录和理论计算分析, 达到了如下检测目的:

1) 桥梁结构构件状况、实际工作状态。

2) 桥梁的整体受力性能。

3) 桥梁结构的健康评定。

4) 为桥梁的运营、养护、维护提供技术资料。

4 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4.1 测点位置的布设方案研究与制定[3]

测点位置的布设应根据试验的目的和桥梁的结构形式来确定.总体上应遵循下面三个原则:

1) 布设在便于分析计算和具有代表性的关键部位 (如最大挠度处) 的原则。

2) 便于观测的原则。

3) 多余观测的原则, 即布设校核性测点, 目的在于验证观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充分地体现出某些系统误差的影响, 有利于测试结果的分析。

4.2 观测方案的制定

在桥梁静载试验中测定的量一般均为相对变化值, 即某种荷载状态下观测点的测定值与初始值的差值。因此, 测试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宜采用独立的桥轴线坐标系统, 这样观测量的变化值即可直接反映出测点位置纵桥向和顺桥向的位移量。网形布设时结合桥梁结构形式和桥址地形情况综合分析, 优化设计.测试时高程基准点布设应考虑便于使用, 且河岸两侧的高程基准点联测要有足够的精度。

4.3 加载试验阶段的观测工作

桥梁静载试验中测量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精确地采集和提供在各级加载状况下, 桥梁各主要部位的位移量概括起来是测定不同荷载作用下的主塔顶或桥墩顶位移量、主梁挠度、主梁中线偏位等。

4.4 测试断面及测点布置

首先为了确定结构的最危险截面, 对该桥上部结构进行了细致的理论分析和计算, 图2为桥计算模型, 图3为横断面布置图。

利用桥梁结构分析专用软件Midas/Civil对该桥进行结构计算分析。该桥单幅横向设计为4个车行道, 计算时采用城-A级荷载加载, 按4车道布载, 并按照规范取0.67的横向折减系数。根据主桥活载作用下的内力包络图, 可确定各测试控制截面, 根据包络图最终确定各控制截面具体位置如图4~6所示, 各控制界面测试项目见表2。

5 动载试验方案

在桥面无任何交通荷载以及桥址附近无规则振源的情况下, 通过高灵敏度动力测试系统测定桥址处风荷载、地脉动、水流等随机荷载激振而引起桥跨结构的微幅振动响应, 测得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动力特性参数。加速度传感器在桥面横向布置在桥面两侧, 测点布置如图7所示。

6 结语

桥梁检测, 既要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 也要保证检测过程中主体结构的安全。在试验方案设计时要考虑到荷载及数据记录等方面的问题。

在全面评价桥梁工程的要求下, 确定了检测内容及检测目的等。相应制定了桥梁的静力和动力载荷试验方案, 对目前桥梁检测中的加载方案选择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能为今后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彭俊杰, 张慧, 李修君.桥梁静载试验加载方案研究[J].中外公路, 34 (6) :188-190.

[2]姚响宇, 张贤才, 雷旺龙.基于静载试验的桥梁检测及安全性评价[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12, 22 (1) :81-83.

锅炉水压试验方案 第2篇

这是HG420的超高压炉方案

四、锅炉水压前的准备工作:

1、与锅炉水压试验有关的汽水系统的检修工作必须已结束,锅炉承压部件检修完毕,热力工作票已注销。锅炉炉膛内部和尾部受热面无人工作。

2、水压试验用水已准备足够。水压试验用水应使用加有缓蚀剂的化学除盐水。质量要求为:氯离子含量小于0.2mg/L;联氨含量为200~300 mg/L;pH值为10~10.5(用氨水调节)。

3、所有阀门位置正确到位。

4、锅炉汽水系统的所有支吊架检查调整完毕。

5、锅炉本体系统的膨胀指示器清晰完整。

6、与水压有关的设备缺陷已处理完毕。

7、与水压有关的焊接工作已全部结束,并验收合格。

8、排水系统工作已完成,能满足锅炉正常放水要求。

9、高、低压给水系统、凝水系统、凝汽器、除氧器所有检修工作完毕,所有阀门检修工作结束,装复完毕,并已经过调试验收合格。

10、汽机凝泵、给水泵已试转正常。

11、锅炉汽包、过热器、再热器、给水的压力表、给水流量表、汽包壁温表已经校验准确并安装好,电接点及双色水位计投入使用。

12、化学的加药泵运转正常。

13、锅炉内外部如炉顶、楼梯、平台、零米地坪、炉膛、冷灰斗、水平烟道等无垃圾杂物;分隔屏、低温过热器、省煤器、水冷壁、包墙过热器、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等管表面清洁,无积灰。

14、水压试验所必须使用的通道、楼梯、平台、临时脚手架均完备且通行无阻,通讯设施及照明已准备完毕,水压试验检查用的工具和现场照明应准备好。

15、水压试验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已落实,并已组织学习了解本方案。

16、参加水压试验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对水压试验的操作要求和程序已明确,并已准备好水压试验操作卡。

17、锅炉汽水系统工作票已交值长处,承压部件管路及附近无人工作。

18、水压试验时环境温度一般在5度以上。

五、锅炉水压试验人员要求:

1.参加操作和检查人员应了解水压试验的目的及重要性,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责任意识,确保水压试验按期达标。

2.参加人员熟悉水压试验的系统、范围,掌握水压试验的程序及过程。

3.参加人员在水压过程中要听从指挥,坚守岗位,履行职责。

4.参加人员在检查中应及时记录各类缺陷并汇报,不得擅自处理。

六、锅炉水压试验过程:

1、运行操作人员按水压试验操作卡检查系统及各阀门的位置。

2、锅炉、汽机运行班长应重点复查下列项目:

(1)、汽包的压力表和电接点水位计投入;

(2)、过热器、再热器、给水的压力表投入;(3)、锅炉事故放水门接通电源,开关灵活,放水管系畅通;

(4)、锅炉汽水系统与汽机确已隔绝。

3、锅炉进水要求及注意事项:

(1)水压试验水温一般在30~70℃。

(2)试验前除氧器应进水至正常水位,并加热至60-80℃。

(3)试验前的检查、准备工作完成后,应向试验负责人、值长汇报,经值长同意后,锅炉方可进水。

(4)锅炉进水温度在50-80℃为宜,当进入汽包的给水温度与汽包金属温度的差值>40℃时,不得进水。进水结束后,开始升压前应保持汽包壁温>35℃,否则不得升压,或采用不断进水、放水来提高汽包壁温。

(5)进水速度:锅炉进水不应太快,从进水至汽包空气门向外冒水时间≮4 小时。(如进水温度和汽包壁温相近时,可适当加快进水速度)

(6)调节进水量应缓慢均匀,阀门不可猛开猛关,以防发生水冲击。

(7)进水前和进水后应有专人负责记录膨胀指示器,并检查其指示是否正常。

(8)为维持试验用水pH值,保证加氨进行,要求从凝器补水。

4、水压试验进水:

(1)通知汽机值班人员,启动给水泵。开启低负荷旁路阀进水,用勺管开度和低负荷旁路调门开度控制进水速度。

(2)开启凝泵向除氧器补水时,通知化学加氨,开启给水泵向锅炉进水时,通知化学加联胺,维持给水联氨含量200—300mg/L,pH值为10—10.5。停凝泵则通知化学停止加氨,停给泵则通知化学停止加联胺。

(3)当进水到高水位后,关闭低负荷旁路阀,开启过热器减温水总阀以及一级或二级减温水进水阀进水。

(4)待各过热空气门连续冒水时,关闭所有空气门,并注意压力上升。

5、水压试验升压:

(1)继续用一级(或二级)减温器进水阀进水升压。

(2)严格按升压曲线图进行升压,升压速度,一般在0.2~0.3MPa/分钟。

(3)升压过程中,严密监视再热器压力,以防旁路系统泄漏而使再热器超压。

(4)升压至汽包压力在1.5MPa时关闭减温器进水门,由检修人员做初步检查。

(5)在确认无泄漏时,继续升压至汽包压力在10 MPa关闭减温器进水门,由检修人员检查,同时将过热安全阀的阀芯压死,饱和安全阀阀芯顶死。

(6)在确认无泄漏时,继续升压至汽包压力在15 Mpa。关闭减温器进水门5min,记录压力下降值。然后再微开进水门,保持工作压力,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承压部件有无漏水、湿润现象及残余变形。

6、水压试验检查后泄压

(1)水压试验结束后,开启顶棚入口集箱,前后包墙下集箱疏水门进行泄压。

(2)控制泄压速度在0.5MPa/分以内,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压力降至1.00Mpa时,冲洗水位计、疏水及排污系统等,冲冼完毕后,继续降压至0.2MPa,开启各空气门、过热器向空排气门,将压力降至零,然后进行锅炉放水,将水放净。放水时可开足各排污门进行冲洗。

(4)在进行泄压或放水前,应检查疏水管、放水管处无人工作。

七、安全注意事项:

1、水压试验时,检查人员不得站在焊接堵头正面或法兰盘的侧面。

2、升压试验前,应清点人数,待所有人员撤离后,方可升压。

3、水压试验时应停止锅炉范围内的一切工作,严禁在承压部件上焊接。

4、在升压过程中,应有专人监视汽包压力表读数,并及时与控制室人员联系。

5、一次汽进行水压试验时,应将壁再与屏再连接管上的空气门打开,末级再热器向空排汽门打开,同时关闭隔绝阀门,严防二次汽超压。

6、为防止汽机进水,将电动主汽门及其旁路一、二次门和电动主汽门前疏水门关严,电动主汽门后疏水门开足;将高压旁路及旁路门前疏水门关严,将高排逆止门前后疏水门开足。

7、所有水压系统的阀门应挂牌警示,专人负责操作,水压试验时,应分组分片专人检查,进入炉内检查人员需二人以上同时进行。

8、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有渗漏现象,应做好标记和记录,并挂危险标志,及时向指挥人员报告,不得擅自处理,同时检查人员应远离渗漏点。

9、水压试验搭设的临时脚手架应牢固,通道畅通,符合规范要求。

10、炉内检查部位应有充足的照明,电源线完好,并有漏电保护器。

11、水压试验期间应及时认真做好试压记录和检查的缺陷记录。

八、总结:

1、试验完毕后,检修人员负责将安全门处于投运状态。

2、检查人员在“锅炉水压试验检查情况汇总表”上填写检查情况并签字。

3、总指挥主持召开现场总结会,对试验给予评价,若试验有缺陷,应制定缺陷消除措施及消除时间。

九、本方案未加说明处,按现行有关规程执行。

在电站锅炉的安装中,锅炉打水压时用的是除盐水,可是为什么要加药保证PH值呢?还有,锅炉的哪些部位是必须用加药除盐水打水压的,哪些部位只用除盐水就行可是从我上班到现在8年了,每次锅炉水压都要加入联氨的。而且锅炉说明书中也说了要加药。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炉打水压是不需要在除盐水中加药的。在要求不严的时候甚至可以用工业水来做水压试验。因为锅炉在正式投产运行前还要煮炉,所以对水压试验的用水要求并不是很高。标准中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注意一点,水压试验时水温、气温不能过低

追加:根据你的补充我又查了锅炉水压试验技术条件,其中对奥氏体水压试验时水质有要求。要控制水质防止晶间腐蚀。

关于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形成机理说法不一,目前比较通用的解释称之为“贫铬理论”,该理论的要点是:室温下C元素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很小,约为0.02%~0.03%,而一般奥氏体钢中C含量,均超过0.02%~0.03%,它是靠淬火状态下使C固溶在奥氏体中,以保证钢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这样奥氏体组织必然为C所过饱和而呈不稳定状态。在一定条件下,超过溶解度的C将向晶界扩散,并和Cr结合形成Cr的C化物Cr23C6或(Cr、Fe)23C6沉淀于晶界。这时由于晶粒内部Cr的扩散速度较慢,在形成Cr的C化物时可能发生“供不应求”现象,致使靠近晶界的晶粒表面一个薄层严重缺Cr,以至于Cr含量低于不锈钢必须的临界值12%,于是导致晶粒边缘贫铬而丧失了耐腐蚀性能。游离的氢氧根和氯离子等都会导致晶间应力腐蚀。

加联氨调制PH值可能是为了控制游离氢氧根浓度。

这样看,奥氏体部分打压要加药,其他不用。

联氨最主要的作用是除氧,也可以除去二氧化碳。常温下打压我认为是没有必要加联氨的,哪位仁兄有不同意见可以参与讨论。

诸暨电网黑启动方案制定与试验分析 第3篇

【摘 要】根据电网黑启动原则与诸暨电网实际情况,制定诸暨电网黑启动试验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实际验证。通过现场运行情况及试验结果分析,此次黑启动试验成功,验证了陈蔡电站作为诸暨电网黑启动电源的可行性,得到了较好的实用效果。

【关键词】黑启动;电源;试验路径

0.引言

随着大电网日益强大,其防范和抵御事故的能力明显提高,但也使得发生大面积停电和全网停电后电网的恢复过程变得空前复杂。为了提高电网大面积停电或全停后的应急响应能力,快速而有序地恢复电网供电,事先提前制定“黑启动”方案。启动方案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启动机组和被启动机组的技术条件和电网结构。而黑启动的试验受负荷、电网方式、调度关系等诸多条件的限制难以开展[1],长期以来,许多地区的黑启动都仅仅停留在“方案”阶段。真实模拟电网全黑状态,实现成功启动机组、恢复用户用电的启动方案“实战验证”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本文介绍了诸暨电网开展黑启动试验的成功经验,重点介绍了黑启动试验对启动电源点的选择与确定依据、黑启动试验路径的选择、黑启动试验方式安排等一些具体做法,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1.诸暨电网概况

诸暨区域内有500千伏变电所1座,220千伏变电所6座,110千伏变电所26座、35千伏变电所12座,总容量为5271兆瓦。其中,重要(保安)负荷约20.0兆瓦。区域内统调发电厂有三座,其中水电厂一座:陈蔡电站(2×1.6兆瓦手动零起升压)、火电厂两座:暨阳热电(2×15兆瓦)、八方热电(2×15兆瓦)。

目前,全供电区初步形成了以500kV网架为主干、以220kV环网运行、110kV辐射网的电网供电方式。供电区有水泥厂、化纤厂、钢铁等大用户,全市最高负荷为1226.66兆瓦。

2.黑启动的具体实践

2.1黑启动电源点的选择方案与确定依据

作为黑启动电源的电厂需满足:调节性能好、启动速度快、具备进相运行能力; 因此一般优先选用直调电厂作为启动电源[2]。其次选用用户电源,尽量选择接入较高电压等级的电厂,这样有利于快速恢复其他电厂。根据诸暨电网内电厂的特点,35千伏陈蔡电站两台机组具备手动零启升压功能,由一条全长10.125km 的35kV里蔡3201线与系统连接,加之水源较充沛,水库蓄水量大,丰水期(每年的七、八月份)可以满发,枯水期(每年的一、二月份)的发电量也在1000kW 左右,具有良好的无功电源支持,能保证外送线路末端电压水平,所以,我们将陈蔡电站确定为诸暨电网黑启动电源点。

2.2黑启动试验路径的选择

黑启动试验方案的选择要注意:操作步骤少;不同电压等级之间的变换少;距离下一个电源点近,尽快恢复本地区电网的主力电厂,建立相对稳定的供电系统;便于主网架的快速恢复。由于黑启动试验是在运行设备上进行的试验,试验路径的选择应充分考虑隔离试验设备与运行设备,同时路径要尽可能短、操作要简便、试验造成的对外停电要最小[3]。由陈蔡电站至暨阳热电可行的启动路径为:陈蔡电站一35kV里浦变一35kV诸暨开关站一35kV城南变一暨阳热电厂(图1)。

图1 黑启动试验路径

本次试验是从陈蔡电站机组自启动,零起升压,送电至暨阳热电10kVⅠ段母线,到启动暨阳热电#1机组(15MW)结束。沿途线路全长32.18km;涉及两座电厂:陈蔡电站和暨阳热电;两座35kV变电站(双桥变不参与):里浦变和城南变;一座35kV开关站。为了减少试验给用户带来的影响,里浦变、城南变均采用单母线、单主变的运行方式,城南变10kVⅠ段母线负荷均转出,空出的母线和主变用于启动试验。整个试验过程,未造成用户停电。

2.3 黑启动试验方式安排

a.陈蔡电站全停。

b.里浦变35 kVⅠ段母线停电。35kV单母分段接线,不影响负荷供电

c.诸里3554线双桥变侧热备用,不影响双桥变供电。

d.诸暨开关站停电,不影响负荷供电。

d.城南变35kV、10kVⅠ段母线停电。10kVⅠ段母线负荷可全部转移至它变供电, 不影响负荷供电。

e.暨阳热电10kVⅠ段母线停电停电,#1机组停机。

2.4 注意事项

在黑启动实施过程中,由于线路较长,可能产生的无功较多,要随时注意系统恢复过程中的电压情况和无功倒灌情况。为了小系统稳定和电压调整,恢复过程中应及时地在适当的节点送负荷,送负荷的原则基本上是不超过系统容量的5%,并且让送电机组尽快达到其基本出力。

3.试验过程

a.由陈蔡电站在全站全黑情况下,单机零启升压,带浬浦变35千伏Ⅰ段母线,当启动成功后,由#1主变35千伏开关对#1主变进行冲击1次,冲击成功后,陈蔡电站双机并列运行,同时带澧浦变变部分负荷。

b.冲击成功后,再由35kV诸里3554线带35kV诸暨开关站,诸暨开关站恢复送电。

c.由35kV安南3871线带城南变35kVⅠ段母线,并由城南变#1主变35千伏开关对#1主变冲击1次。

d.城南变10kVⅠ段母线带电后,由暨阳热电#1机组启动并进行同期并列,黑启动试验完毕。

e.试验结束后,恢复正常运行方式。

4.试验结果分析

此次“黑启动”试验从“自启动机组”开始启动到启动“被启动机组”成功,历时3小时25分钟,由陈蔡电站机自启动建立的独立电网相对比较稳定,频率和电压均能维持在合格范围,没有出现大的波动。

部分试验结果如下:

(1)在陈蔡水库单台机组正常运行下,带浬浦变35千伏Ⅰ段母线,由浬浦变#1主变35kV开关对#1主变冲击(陈蔡电站在全站全黑情况下,单机零启升压,带浬浦变35千伏Ⅰ段母线,浬浦变#1主变为热备用状态)。当时的电量参数如下,二次故障录波器启动量都为电流突变形式。( 实际CT变比为150/5,故障录波器内整定为240/5 )。

表3 浬浦变#1主变冲击的电流有效值

表4 浬浦变#1主变冲击的谐波分量

陈蔡水库单台机组正常运行下,由浬浦变#1主变35kV开关对#1主变冲击(空载,只有励磁电流)进行冲击,此时出现高周现象,最高频率达到51.673Hz。出现在冲击后17毫秒。(录波时间段冲击前100毫秒到冲击后3秒)。

(2)在城南变35千伏Ⅰ段母线带电情况下,由城南变#1主变35kV开关对#1主变冲击。当时的电量参数如下,二次故障录波器启动量都为电流突变形式。

表5 城南变#1主变冲击的电流有效值

表6 城南变#1主变冲击的谐波分量

由城南变#1主变35kV开关对#1主变冲击,此时未出现高周现象(录波时间段冲击前100毫秒到冲击后3秒)。

5.结论

诸暨电网黑启动方案制定和实例验证是诸暨电网灾变应急处理系统的实际应用,是应对电网遭受严重破坏后的应急处理措施。本次黑启动试验不仅验证了陈蔡电站作为诸暨电网黑启动电源的可行性,还验证了诸暨电网灾变后应对处理、为重要用户的提供恢复电源以及黑启动路径的可行性,得到了较好的实用效果。 [科]

【参考文献】

[1]陈小平,顾雪平.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负荷恢复计划制定[J].电工技术学报,2009,01:21-23.

[2]钟慧荣,顾雪平,朱玲欣.黑启动恢复中网架重构阶段的负荷恢复优化[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17:12-14.

密切值方法的试验方案评价 第4篇

试验方案的优劣可由经费、进度、质量等多个指标综合评价决定, 这些指标又由多个下一级因素 (例如参试人员数量、研制周期、风险、可靠性) 计算得出, 而且有的单个下一级因素同时影响上一级的两个以上指标, 并且影响的权重各不相同。指标层次结构划分、权重确定经常存在困难, 当指标要素间难以划分层次和确定权重时, 可以采用密切值模型进行评估[1]。

采用密切值模型进行多因素指标评价时, 评价指标有3种指标:成本型指标、效益型指标和固定型指标, 其中常见的是成本型指标和效益型指标。成本型指标是指标数值越小越优的指标, 又称逆向指标或负向指标;效益型指标是指标数值越大越优的指标, 又称正向指标。密切值模型能在全面考虑指标类型和指标类型总体分布的情况下, 得出较准确的决策结果[2]。

1 密切值模型

密切值模型能够将具有不同单位的多因素待评指标统一化, 找出其最优点与最劣点为参考点, 然后计算各评价指标与参考点的距离, 最后由距离确定决策评价的结果。主要处理步骤如下[3]:

1.1 确定决策评价矩阵

设有m个决策评价样本, 每个样本有n个评价指标, 则决策评价矩阵为:

1.2 指标规范化处理

评价指标有效益型指标和成本型指标, 首先就要进行统一化或规范化处理, 最简单的方法计算如下:对于效益型指标:aij=xij/max xij

对于成本型指标:aij=min xij/xij

1.3 确定规范化后的评价指标最优与最劣决策方案

1.4 计算待评指标与最优和最劣决策方案之间的距离

待评指标与最优决策方案样本之间的距离:

待评指标与最劣决策方案样本之间的距离:

1.5 计算密切值

1.6 决策评价排序

根据密切值ci的大小排序, ci越大, 评价结果越劣;ci越小, 评价结果越优。

2 实例分析

2.1 问题描述

考虑装备研制问题。现有4种研制方案可供选择, 决策者根据研制的效果和风险, 考虑了6项评价指标, 分别是研制周期 (月) 、参研人员 (名) 、经费 (万元) 、风险 (%) 、可靠性 (高低) 、可信度 (高低) 。风险按照风险的发生概率用百分比给出, 可靠性、可信度用十分制打分给出。

2.2 评估过程

显然这是一个多因素指标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将4种研制方案的评价指标值组成决策评价矩阵:

552.5 1800 18000 4.5 7 7555552.0 2000 20000 5.0 5 5555

其中可靠性、可信度是效益型指标, 而研制周期、参研人员、风险、经费是成本型指标, 对于效益型指标按照

对于成本型指标按照

规范化处理后的矩阵为:

此时最优决策方案为:A+=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最劣决策方案为:A-= (0.72 0.56 0.86 0.69 0.43 0.56)

因为待评指标与最优决策方案样本之间的距离:

待评指标与最劣决策方案样本之间的距离:

由于密切值越小, 评价结果越优可知, 最后综合评价的结果为:A3>A1>A4>A2。

3 软件实现

基于VC环境和MFC类库, 对密切值评价方法进行软件实现, 经过数据测试, 软件运行稳定, 所得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

3.1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首先设计数据存储的数据结构, 使用数组存储每个方案的七个评价指标, 评价结构也使用数组存储, 这样计算中可以使用循环语句, 减少代码量和出错概率[4]。第二是设计程序框架, 基于微软基本类库MFC设计程序框架, 使程序具有良好的稳健性[5]。第三是程序界面设计。从CForm View派生子类设计程序界面。第四是用户交互设计, 使用静态文本框、编辑框、按钮等等标准控件设计用户交互界面[6]。

3.2 程序实现步骤

(1) 利用VC MFC App Wizard生成程序框架, 视图类为CMQZView, 派生自CForm View。 (2) 使用静态文本框、编辑框、按钮等控件设计用户交互界面。 (3) 利用MFC Class Wizard, 在CMQZView视图类中添加编辑框对应的成员变量, 负责用户的数据输入[7]。 (4) 利用MFC Class Wizard, 在CMQZView视图类中添加按钮的消息映射和消息处理函数。 (5) 在消息处理函数中编写程序代码, 处理用户输入, 进行模型计算和结果显示[8]。实验环境:利用VC++6.0环境编程进行仿真运算, 在X86微机上运行, 硬件配置为P4 (R) 3.2GHz、内存512M。模型计算所需时间为10m秒, 完全可以满足试验方案的实际评估。

4 结束语

试验方案集成评价中指标众多、权重难以确定, 造成试验方案集成评价时, 层次分析法、权重分析法等常用评估方法难以应用, 评价困难。密切值模型具有模型简洁, 计算速度快, 评价结果准确等优点, 是一种有效和可行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韩自强等.密切值法在绿色工艺方案决策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 2012 (9) :63-65.

[2]杨刚等.密切值法在煤层气井井型优选中的应用研究[J].石油钻探技术, 2013, 41 (2) :49-53.

[3]薛萍.基于密切值法边缘检测效果的一种定量评价方法[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 (6) :768-771.

[4]聂斐等.基于MFC的实时数据动态显示界面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 2013, 21 (10) :136-138.

[5]康凤娥等.MFC框架下3DS模型接口的研究与实现[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1) :43-48.

[6]孙传庆等.基于VC++的视频监控客户端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 2013, 20 (3) :124-127.

[7]王伟.基于MFC的多线程与串口通信[J].电子世界, 2013 (4) :106.

试验检测方案 第5篇

2.2.4-1 粗细骨料有关标准及试验方法表

3.2.5 混凝土有关标准和试验方法

2.2.5-1 混凝土有关标准及试验方法

四、试验检测工作中的重点、难点:

检测重点就是原材料以及混凝土的检测及质量的控制,实体结构物的无损检测及质量评定;检测难点如下:

⑴、所用原材料种类规格繁多,检测量大面广,试验检测工作量大,任务比较重。

⑵、隧道跨度长,实体结构混凝土质量无损检测量杂多且方法多变,试验人

试验检测专项方案 员除要做到细心、努力外,还必须时刻学习规范和新标准。

⑶、工期比较紧,施工过程中工序很紧凑,大多检测任务需现场施工、物资、技术人员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五、保证试验检测工作正常开展的措施:

⑴、首先从试验人员配置上保证:隧道配置2名专职试验人员,其中工程师1名。试验人员均经过客专铁路专业培训上岗。

⑵、再而从试验检测仪器设备配置及检测环境条件上保证:隧道设置了试验操作室和试验办公室,配置了混凝土贯入法强度检测仪、防水板焊缝密封性检测仪、锚杆拉拔试验仪、含气量测定仪等试验仪器设备。试验检测仪器设备、人员、环境条件及试验检测能力满足标准要求。

⑶、其次,还要求试验人员要及时与工地现场物资、施工、技术人员的相互沟通、协作,了解材料进场情况及施工进度,以便更好安排试验检测任务。

六、试验检测工作要点

工程开工、试验先行,在隧道开工前必须做好各项试验检测工作,包括原材料进场检验、混凝土配合比标准试验、过程控制试验等。

6.1 抓好原材料质量检验及质量控制

⑴、首先要加强原材料自控,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原材料产品进场检验,每批材料进场后,务必按频次规定要求及时进行检验(试验检测项目和频次规定见附表),杜绝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用于工程中,对不合格材料必须清理出场。

⑵、然后要强化原材料的现场管理,对进场原材料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存放,及时更新原材料的标识标牌,要规范进场原材料的使用控制,做到材料从进场、材料部门初验、试验人员取样、中心试验室检验、施工人员使用等各环节有效监控,责任到人,确保工程使用所有原材料质量合格。

试验水池拖车动力控制方案探索 第6篇

关键词:拖车,动力控制,通用

引言

目前试验水池按用途主要分为流速仪检定水槽和船模拖曳水池两种[1]。流速仪检定水槽主要用于在横断面均匀一致的直线静水槽中, 以各种稳定速度牵引流速仪, 测定检定车的速度和流速仪转子的转速。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流速仪检定行业的广泛应用, 尤其是国家BG/T 21699—2008《直线明槽中转子式流速仪的检定方法》以及GB/T 11826—2002《转子式流速仪》国家标准的出台, 人们对流速仪检定设备以及测流设备的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2]。而船模拖曳水池是水动力学试验的一种设备, 是用船舶模型试验方法来了解舰船的运动、航速、推进功率及其他性能的试验水池, 主要完成船模阻力、敞水和自航试验及三向度的伴流测量, 其拖车动力控制系统严重影响试验的重复性、正确性和可靠性。因此试验水池拖车动力控制系统的性能越发重要, 为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而实际上两种用途的试验水池拖车控制系统有通用性。本文就试验水池两种情况通用的、简单的动力控制方案进行了探讨。

1 拖车动力及控制系统方案

把一条长100 m、宽2.5 m、深3 m的试验水池同时作为流速仪检定水槽和船模拖曳水池, 这就需要可以加速快、制动快、进入稳态快、状态稳定、稳态时间长的动力控制系统。针对这种情况拖车车载动力控制系统设计有两组伺服电机, 分别用于提供拖车动力和控制水下仪器姿态, 分别可以称之动力及速度控制电机和旋转轴控制电机。

2 拖车伺服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拖车车载控制系统主要是控制拖车的运行速度和运行距离。为达到加速快、制动快、进入稳态快、状态稳定、稳态时间长的效果, 采用三菱伺服MELSERVO-J3系列, 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来控制MR-J3-11KB交流伺服放大器, 将控制信号传递给HA-LP11K2伺服电机, 实现行车运行控制。另外, 可编程控制器控制MR-J3-350B交流伺服放大器, 将控制信号传递给HF-SP352B伺服电机, 实现测杆旋转控制。

伺服系统内部通过光纤采用以太网通信, 伺服系统与上位机之间采用以太网进行通信。MR-J3系列伺服电机采用18位分辨率为262144脉冲/r的绝对位置编码器, 进行高精度闭环运动控制。在伺服放大器内装有电池, 构成绝对位置检测系统, 只需进行一次原点设定, 在电源开启和报警发生时就不再需要原点回归。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在试验水池外侧安装有3组接近开关, 分别为左减速、右减速和原点, 接近开关的动作信号引入到伺服系统可编程控制器中, 用于启动相应的保护动作。

3 车载操控台及上位机监控系统

拖车上配有操控台, 操控台内部用于放置操控伺服电机系统的可编程控制器和硬盘录像机。操控台表面设计有控制按钮、信息指示灯、通讯接口、电源及接线端子。操控台动力控制操作面板示意图如图2所示, 其功能见表1。

4 结语

经过试验计算, 在最高测速指标为4 m/s时, 该拖车动力及控制系统可为试验提供的稳定段和测量段长度为75 m, 可以满足流速仪检定水槽和小型船模拖曳水池的试验要求[3]。

参考文献

[1]尤小华.海洋试验水槽设计方案的研究[J].山东科学, 2000 (9) :54-57.

[2]李琛等.潍坊流速仪检定水槽升级技术改造[J].海洋通报, 1999 (2) :83-87.

大新高速沥青路面路基加固试验方案 第7篇

大运高速公路大新段属陶奥纪大同盆地硫酸盐盐渍土,建成通车多年,全线127 km,90%为填方路基,因借土困难,对盐渍土无法进行有效改良,加之车流量及超载的作用,在车载的扰动中造成了沥青路面部分路段路面底基层脱空,面板出现贯穿性裂缝。

2 路基加固要求

根据病害特征,加固要达到以下目的:

恢复路基水稳层强度;提高路基承载能力。

3 试验思路

因提供的资料有限,我们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处理:1)路面纵向开裂与盐渍土的溶陷、盐胀性和填土密实性有一定的联系,裂缝及沉降区域路基较为松散,但具体影响程度如何,应通过地面钻孔勘察,以获取地层参数,为后续充填加固施工提供相应的资料。2)固结充填:在经勘察获得资料的基础上,对固结充填加固将采取如下措施:a.填土层采取压密注浆:通过对路面水稳层下较深的位置(1.0 m~2.0 m)注入固化材料,一方面能使相应地层中疏松土体得以充填密实加固,挤出土层中的水分,提高路基承载能力;另一方面注入的固化材料使土体缜密而且有一定的强度,防止水稳层灌浆时浆液渗透达不到加固的目的。b.渗透脉状注浆:在处理好填土后,即可对水稳层裂缝疏松体予以渗透充填密实,利用渗透脉状注浆原理,在水稳层中一定的深度内注入具有特殊性能的浆液,以胶结水泥水稳层裂缝,使水稳层形成一个完整的板块,提高刚性层整体承载能力。c.补充注浆:当水泥水稳层注浆完毕后,对裂缝两边的深孔因动荷载影响不密实处再进行一次补充灌浆,以最终满足道路正常使用要求。

4 路基加固试验方案

4.1 场地地质条件勘察

根据现场情况,在拟加固充填区域适当布孔进行勘察作业,其具体参数与要求如下:1)以裂缝为中心两边钻孔设置一个勘察孔位(可兼作注浆孔),其具体孔位布置视现场情况确定。2)勘察孔孔径为ϕ45,孔深约1 m~2 m。3)勘察孔全长抽芯取样,部分段位宜干钻进行。

4.2 路基注浆方式的选择

本次路基注浆充填及路基加固采用乳化沥青/水泥复合灌浆料,用控制灌浆技术进行处理。

控制灌浆法:控制灌浆是采用特制的双液或单液设备,用液压、气压或电化学方法,把某些能凝固的浆液注入到路基地层的孔隙中,或挤压土体,浆液在压力的作用下,对土层进行渗透、挤密、劈裂、胶结等物理和化学作用,一方面在土层中形成了强度较大的浆液固结体,起到骨架的作用,另一方面,浆液周围的土体受到挤密、渗透作用后,土体的物理性能得到了提高,使路基地层形成强度高、抗渗性能好、稳定性高的新结构体,从而改善了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质,达到加固土体的目的。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适当将沉陷的路基及面板抬升。控制灌浆法(以下简称注浆法)适用于处理盐渍土、砂土、黏性土、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以及风化岩等地基。

4.3 路基注浆充填加固设计

4.3.1 充填注浆

1)孔位布置。

原则上以裂缝为中心布设垂直路面的注浆孔,一边布置2个注浆孔,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在板中部或其他部位再增加孔位。角孔距两侧板边0.6 m~1.0 m,呈梅花状布置,注浆加固深度应根据路基实际填土层深度和土层密实度确定,一般加固深度约2 m以内,实际布孔时应根据需加固的路面宽度及裂缝和沉降程度做适当调整。在满足注浆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少布孔。钻孔直径45 mm,孔深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浆液材料选择。

注浆材料的技术要求:宜选择流动性高,凝固时间适当的乳化沥青/水泥复合浆料。主要技术性能应达到如下要求:a.具有自然流淌密实性;b.凝结时间适中;c.早期强度高。

注浆材料的选择:乳化沥青/水泥复合注浆材料。

水泥: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水灰比0.5∶1~1∶1。水泥各项性能符合GB 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规定。

乳化沥青/水泥复合灌浆材料主要特点:a.充填性好、有效充填率高,灌入多少浆液就固结多大体积,克服了纯水泥浆固结收缩的缺点;b.固结时间可调,能根据需要有效地控制浆液的流动范围,保证浆液控制在最有效的范围内;c.浆液固结体强度可在2.5 MPa~10 MPa范围调整,早期强度高;d.浆材耐久性好,不受腐蚀介质侵蚀,可长期使用。

3)主要参数。

a.钻孔深度:暂定1 m~2 m,孔径:45 mm;b.浆液配比(见表1);c.注浆深度:1.0 m~2.0 m,以路基土层松散程度为准;d.注浆压力:0.4 MPa~0.8 MPa;e.结束标准:终压不小于0.5 MPa,并在终压条件下稳压5 min~10 min。

4)工艺要求。

a.钻机和注浆设备就位。b.钻孔:调整钻杆位置和垂直度后即开始钻孔。先用混凝土钻机钻穿路面,再用煤电钻打穿基层至路基2 m土体内为止。c.注浆孔钻好后,应采用高压水枪将孔中的混凝土碎屑、杂物清除干净,并保持干燥。插入注浆花管:钻孔完成后应及时灌入封闭泥浆并插入注浆花管至设计位置。对于松散土层,可以利用振动法将注浆花管压入土层中。d.注浆:待封闭泥浆凝固后,按设计要求开泵进行注浆,直至达到注浆结束标准时即可结束注浆。注浆作业应先从两边孔开始,逐步由外到内。当相邻孔或接缝中冒浆,可停止泵送浆液,每灌完一孔应用木楔堵孔。e.清洗:注浆结束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注浆设备、管路中的残留浆液。f.待浆液固结体凝固后,用水泥砂浆堵住,即可开放交通。

4.3.2压密顶升注浆

1)孔位布置。根据路面裂缝与沉降特征以及结构荷载条件,以裂缝为中心,间距为2.5 m布置,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在板中部或其他部位再增加孔位。2)材料选择。本工程所使用的材料,是采用化学浆与水泥浆双液浆。化学浆和水泥浆混合后的浆液具有以下特性:a.浆液凝固时间短,可准确地控制在45 min之内,有利于控制浆液的作用范围。b.浆液固结体强度高,可满足路基承载力要求。c.对环境及地下水无污染。3)主要参数。孔深:利用上阶段充填注浆孔位,经扫孔至1 m~2 m深。注浆压力:0.5 MPa~0.8 MPa。浆液配比:采用水泥乳化沥青配合比。结束标准:在遵循少量低压原则的基础上,以面板达到设计标高和固结充填密实的要求为结束标准。4)工艺要求。采用单液系统间歇式控制注浆方式。先对沉降量大的部位注浆,后对沉降量小的部位注浆;每孔注浆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每孔单次注浆量不大于0.5 m3,同时根据各孔进浆情况调整相应的注浆参数使路基实现整体加固效果。

4.3.3补充注浆(视具体情况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1)孔位布置。考虑到路面板抬升时,其下部位有可能产生一定的空隙,为保证道路以后的正常使用。因此对路面板须再布孔进行补充注浆,孔数可酌情减少。2)材料选择。乳化沥青/水泥复合灌浆料。3)主要参数。注浆位置:路面板以下1.0 m~2.0 m范围内。浆液配比:同乳化沥青/水泥复合灌浆。4)工艺要求浆液固化后收缩性要求较小,以能使路面底板空隙有效地充填并满足其正常使用要求为准。

5重点(关键)和难点施工及其措施

本次施工重点(关键)和难点是:防止施工时发生冒浆和壅包,防止注浆从附近地表层冒出或沿某一通道流失。主要采用的措施为:采用控制灌浆:控制灌浆具有加固需要的注浆量大、注浆压力大、注浆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尤其是浅层化学注浆很容易导致路面隆起,因此施工难度及其技术要求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通过调整合理的注浆浆液配比,尤其是浆液浓度、凝固时间的合理准确性对路基空隙充填及其土层加固非常重要。

摘要:结合工程概况,根据路基加固要求及试验思路,对路基加固试验方案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施工重点、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证路基加固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路基,贯穿性裂缝,加固,方案

参考文献

水性环氧地坪漆全套施工方案试验 第8篇

本文在前期配方试验的基础上, 结合水性环氧地坪涂料一般施工工艺[4]~[7], 整合成水性环氧地坪漆全套施工方案, 并利用广东省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化学建材实验室配置齐备的涂料试验条件, 以及水泥物检室的养护室和万能试验机等, 进行了应用性试验。

1 施工方案

1.1 双组分水性环氧地坪底漆

1.1.1

配方

1.1.2 施工方法

将白水泥按照表3的用量 (或按适当的重量比例) 称量好后, 将缓凝剂加入170-300克的清水中, 待其溶后加入到白水泥中。将双组分水性环氧地坪底漆A和B组分分别按照表1和表2的用量 (或按重量比A:B=10:3) 进行计量后, 混合搅拌均匀, 再倒入已计量好的白水泥中搅拌均匀, 根据天气情况和施工要求适当加入清水搅拌均匀至适当粘度后施工 (用刮片和滚筒配合镘刀施工) 。底漆分二次施工, 第一层厚度1mm左右, 第二层为封孔层, 使用同一个配方。每层施工间隔12小时, 12小时后进行打磨和清扫 (用磨光机、砂纸等打磨, 将批涂产生的刀痕, 不平整之处及颗粒打磨掉, 并用吸尘器吸干净) 。

1.2 双组分水性环氧地坪面漆 (绿色)

1.2.1 配方

(见表4、表5)

1.2.2 施工方法

分别按照配方表4和表5制备A组分和B组分。后将A和B组分按重量比A:B=5:1进行计量后, 混合搅拌均匀。镘涂后滚涂一遍。

1.3 双组分水性环氧地坪罩光漆

1.3.1 配方

(见表6、表7)

1.3.2 施工方法

分别按照配方表6和表7制备A组分和B组分。后将A和B组分按重量比A:B=5:2进行计量后, 混合搅拌均匀。滚涂一遍。

2 试验

2.1 基本性能指标测试

测试按照《环氧树脂地面涂层材料》 (JC/T1015-2006) 进行。测试结果见表8、表9。

可见, 施工方案中的底漆和面漆均达到或明显优于《环氧树脂地面涂层材料》 (JC/T1015-2006) 的技术要求。

2.2 工程应用试验

试验按照实际施工工艺和方法在混凝土试板上进行, 施工过程污染轻微, 气味不显著。测试结果见表10。

可见, 施工效果符合预期, 硬度高耐磨耐冲击耐化学腐蚀, 功能性优越;抗压强度达到C30, 满足抗压的一般要求, 对于抗压要求有特别要求的应用不适用。漆膜光亮, 丰满, 平坦无缝, 具有良好的装饰性;气体污染物释放量达到水性涂料的技术要求, 环保性能优越。

3 结语

试验表明, 本次提出的水性环氧地坪漆全套施工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但在抗压性方面有待通过增加中涂层等施工方案的改良进行改善, 在经济性方面有待进一步评价和改良, 对于环保性能可以通过增加密封环境试验得到更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彭展.巴陵石化水性环氧树脂新产品绿色环保。[EB/OL]。http://sh.xlresin.com/sh/ed/1396.html, 2009-02-22/2010-5-10。

[2]中化建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 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涂料工业[J]。2008, 38 (12) -.江苏省常州市:涂料工业编辑部, 2008-.

[3]施雪珍, 施生君, 陈铤 (上海绿嘉水性涂料有限公司) 。水性环氧地坪涂料的配方设计及施工。[EB/OL]。http://info.coatings.hc360.com/2008/02/14100887974.shtml。2008-02-14/2010-5-10。

[4]JC/T1015-2006, 环氧树脂地面涂层材料[S]。

[5]慧聪网.水性环氧地坪涂料施工工艺规范简介[EB/OL]。http://info.pf.hc360.com/2005/12/13095841091.shtml。2005-12-13/2010-5-10。

[6]705-1996, 水泥砂浆地面施工工艺标准[S]。

[7]孙再武张伶俐周子鹄.高性能薄涂型水性环氧地坪涂料的制备与施工工艺[J]。《现代涂料与涂装》, 2005, 8 (5) :1-4.

[8]JC/T985-2005, 地面用水泥基自流平砂浆[S]。

[9]JC/T906-2002, 混凝土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S]。

微机控制气密封试验系统解决方案 第9篇

气密封试验系统作为高级别井控装置试验系统在国内部分油田已相继引用, 主要应用于钻井防喷器、采油 (气) 树和井口装置、节流和压井管汇等产品的出厂检验, 并同时能够满足上述产品的功能试验;也可以满足井口气压试验、井控试压装置、采油树试压、防喷器试压、高压管汇阀门试压、井下工具试压、石油机械气密性测试、高压水中冒泡测试等, 试压压力在21MPa-210Mpa范围内。

2 系统介绍

2.1 主要功能

气密封试验系统主要应用于钻井防喷器、采油 (气) 树和井口装置、节流和压井管汇等产品的出厂检验, 并同时能够满足上述产品的功能试验。

2.2 系统原理

本套气密封试验系统是参照API SPEC 6A以及SY/T5127-2002等相关标准设计出来的, 试验介质为高压空压机产生的高压空气, 在压缩空气驱动下, 经过气动气体增压泵二次增压, 充入浸没在水中的试验工件以达到试验所需压力, 对工件进行整体或局部的气密封试验, 整个试验过程全部电脑自动控制, 所有的试验设定和操作都可在自动控制台完成, 计算机自动生成压力、时间曲线, 实时显示, 并将各种数据存储、打印, 并且可以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整个试验现场进行监控。

3 系统组成

该装置由低压气源及过滤干燥处理系统、高压空气部分、二次增压系统、控制部分、监控部分组成。

3.1 低压驱动空气部分

本部分主要是为整套试验系统提供优质洁净低压驱动气源, 用来控制所有的高压气动截止阀的关闭或打开, 以及作为氮气增压系统中气体增压泵的动力源并控制增压泵的输出流量与压力。

3.2 高压空气部分

此部分包括高压空气产生系统与净化处理系统, 为后面的二次增压提供高压气源。

3.3 控制部分

电气控制部分遵循电器行业标准, 采用知名品牌计算机和数据采集卡, 控制性能稳定, 数据真实可靠。整个试验过程全部电脑自动控制, 所有的试验设定和操作都可在自动控制台完成, 计算机自动生成压力、时间曲线, 实时显示, 并将各种数据存储, 随时可打印出中英文检验报告。

3.4 监控部分

视频监控系统由高速球及相应附件、数字录像机、数字显示仪等组成。

4 操作使用

4.1 连接

(1) 试压工件连接:采用10米长的高压软管将被试压工件与增压系统的高压出口相连, 高压出口接口为:HF6 (接外径为φ3/8”的高压钢管) , 高压软管的接口为G1/4“内螺纹。待工件连接好之后, 采用行车将试压工件吊入试压水池中, 等待试验的开始。

(2) 驱动气源连接:将驱动气源接到增压系统的驱动气源口之后, 打开低压储气罐出口的开关阀, 将驱动气源送到增压系统的中, 等待试验的开始。驱动气源入口为:卡套连接外径为φ9.5MM的硬管。

(3) 预增气源连接:将预增气源接到增压系统的预增气源口之后, 打开高压储气罐出口的开关阀, 将预增气源送到增压系统的中, 等待试验的开始。预增气源入口为:卡套连接外径为φ3/8”的硬管。

4.2 注水

待设备连接就绪后, 开始向试压水池内注水, 直至水完全淹没试压工件, 注水的过程中要注意水池的清洁, 水的清澈和光照的亮度及分布, 以便在试压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看到泄漏气泡。

4.3 关闭手动控制阀

在向水池注水的过程中, 关闭增压系统的手动控制的驱动气源开关、预增压气源开关、充气阀和卸荷阀。

4.4 启动电气设备

关闭手动控制阀之后, 启动工控机和硬盘录像机, 进入设备控制画面, 然后接通低压压缩机、干燥机和冷干机的电源, 待压缩和冷干机的指示灯亮之后, 分别启动压缩机和冷干机的控制程序。

4.5 检查运行状态

设备启动之后, 应先检查各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确保所有设备的仪表指示正常之后, 方可进行后面的操作。

4.6 设定试压参数

(1) 选择测试项目:本体气压试验、阀座气压试验A/B、上密封气压试验和采油树气压试验五项。

(2) 相关参数设置:额定工作压力、一次试压压力、一次保压时间、二次试压压力和二次保压时间五项。

(3) 试压参数设定后, 点击右下脚的“进入”按钮, 进入监控画面中。

4.7 启动试压程序

待程序进入监控画面之后, 启动操作控制面板上的启动按钮。操作时, 先将操作控制面板上左下角的防误按钮按下, 再按下启动/确认按钮。

4.8 试压过程录像

当试压过程进入保压阶段时, 注意观察监视画面, 看有没有气泡从水下冒出来?同时对监视画面进行录像。按下主界面中的手动录像按钮。点击开始录像, 当前通道开始录像, 点击停止录像, 当前通道停止录像。

4.9 试验结束

试验完毕后, 根据需要选择打印报告单格式。如果所有试压已完成, 还需将系统管路及储气罐中的气体全部排空, 然后退出所有的控制程序, 并关闭所有电源。

5 结论

水密封试验是以水为介质进行密封压力试验, 气密封试验则是以气体为介质进行密封压力试验。对于同一压力级别的井控装置而言, 气密封试验更加灵敏的检测设备的密封性能, 对于在气田或者勘探区域进行服役的井控设备, 应用气密封试验系统进行压力检测, 从井控本质安全角度上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气密封试验系统主要应用于钻井防喷器、采油 (气) 树和井口装置、节流和压井管汇等产品的出厂检验, 并同时能够满足上述产品的功能试验。深圳亿威仕研发并生产的井口装置气密封试验系统可以满足井口气压试验、井控试压装置、采油树试压、防喷器试压、高压管汇阀门试压、井下工具试压、石油机械气密性测试、高压水中冒泡测试等, 试压压力在21MPa-210Mpa范围内。

关键词:气密封试验,系统,微机控制

参考文献

[1]杨文显.现代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金莉.140MPa气密封试验装置在采 (油) 气井口装置的应用[J].钻采工艺, 2005.

试验方案 第10篇

回转接头能够在固定部分及回转部分之间进行流体输送, 故被我国市场上各种加工业与制造业广泛地应用[1], 如冶金业、机床业、石油业、橡胶业、塑料业及卷烟业等。回转接头试验装置作为工程机械中的重要部件, 对其进行检测时必须由专门、科学的试验设备仪器才能完成。但根据现阶段国内的工程机械设备情况来看, 大部分的检测设备存在着缺失与较多的问题, 不够成熟与完善, 故对工程机械回转接头试验装置测控系统进行设计, 并制定一套科学化、合理化与规范化的设计方案, 是工程领域急需思考与探索的问题[2]。

1回转接头试验装置的整体设计

工程机械回转接头试验装置由三个部分组成: 液压控制系统、测控系统与驱动回转系统。其中, 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内容有: 压力加载、卸载及保压回转接头的高压通道及低压通道。测控系统的工作内容有: 采集与处理相关数据。驱动回转系统的工作内容有: 装夹与回转接头。而测控系统内的PLC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的工作范围指: 在进行各式工位的测试时, 及时切换电磁阀通断电、启动与停止高低压系统的电机设备、正转与反转伺服电机设备等。

2回转接头试验装置的采集与处理数据

2. 1数据的采集系统设计

按照回转接头试验装置的相关要求与性能测试项目, 要求在检测回转接头时, 主要的参数应该为: 回转接头低压通道压力应当保持为4 个, 回转接头的扭矩与转速为1 个, 还应当在高压通道内保持一定的压力。在测控系统的整体方面, 单片机主要是从各个传感器方面采集信号, 再将信号转换为数据处理与A/D转换, 然后利用上位机的命令与接收, 可将相关的数据进行采集与控制, 通过控制器RS - 232 把数据有效传到上位机, 最终可以实现数据的显示、采集、打印及保存[3]。

2. 2测控系统软件的设计

1) 串口通信协议。目前, 大多数的测控系统利用的通信方式主要为: RS - 232 串口通信, 而串口通信协议中规定的上位机主要为Lab Windows/CVI, 单片机主要为下位机。

格式要求: 起始位一位、数据位八位、停止位一位以及校验的累积。因工业环境中存在的干扰因素较多, 所以在通信过程中应当使用双绞线的屏蔽功能, 将波特率调低到4 800 bps, 以此可以起到防止数据丢失与误传的作用[4]。

这样的通信协议主要是用上位机更好地对下位机的压力、转速及扭矩等数据进行命令发送, 下位机能更好地将压力、转速及扭矩等相关的数据进行传达。简单来说, 当上位机在向下位机下达数据的命令时, 下位机可以受到命令的信号, 如果校验正确, 则下位机将会返回给上位机对应的测试数据与信息。反之, 如果校验错误, 则下位机将及时报告错误的信息给上位机。

2) 数据采集的系统程序。在数据采集的系统程序内, 程序对于系统中采集到的压力、转速以及扭矩, 应当采取循环的扫描方案, 对于串口方面应当使用整体的中断方式。单片机系统应及时对这三方面因素开展循环采集工作。一旦上位机下达命令, 便会在串口处出现立即中断的情况, 而单片机系统利用串口来接受命令, 根据命令来执行操作。当操作执行完毕后, 系统又将继续进行循环扫描的工作, 等到上位机又一次传达命令后, 串口将会再一次出现中断的情况。

3 结语

工程机械回转接头试验装置测控系统主要采用了单片机, 将其当作单片机来采集与处理信息, 能够便于测控系统进一步开拓与延伸。选取PLC当作电气内部的控制器, 一方面可以提高测控系统的稳定度、可靠度和抗干扰能力; 另一方面也能充分保障电磁阀得以快速切换的精确度与准确度。笔者主要对回转接头试验装置的整体设计进行分析, 对液压控制系统、测控系统及驱动回转系统进行介绍, 最后对回转接头试验装置的采集与处理数据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朋, 董万莹, 李永奇, 等.中央回转接头性能试验台的对比研究[J].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4, 34 (19307) :40-42.

[2]范华志, 尹立松, 李永奇, 等.中央回转接头性能试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工程机械文摘, 2015 (19705) :67-69.

[3]宋飚, 陈惠明, 邬逵清, 等.工程机械回转接头出厂检测系统设计[J].机床与液压, 2012, 40 (31105) :64-66+70.

上一篇:网格化无线网络下一篇:远程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