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辩证法

2024-05-09

作风建设辩证法(精选12篇)

作风建设辩证法 第1篇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特有的以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各类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是一个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建设和开发校园文化的基本形态, 发挥校园文化在构建健康人格、提升学生素质方面的育人功能, 是现代学校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当前各类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尽管积极性很高, 效果却不尽人意, 其表现如下。

1. 校园文化建设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

随着我国学校招生规模和学校教育形势的变化, 教育呈现出日趋多样化和时代化的景象。除了公办学校外, 还出现了大量的民办学校;除了学历教育外, 还出现了大量的非学历教育、临时培训。不同类型的学校因其办学定位、功能、使命、人才培养目标等存在显著差别而形成了不同的办学思维和办学特色。因此, 对于文化的需求也不尽一致, 但是在我国当前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共性太多而个性不足, 没有充分挖掘和传承学校自身的特点与传统, 在其文化宣传、学生活动、学校规划中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如何努力向大规模、综合性学校的目标靠近, 而对自身的办学模式和品牌特色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与进行必要的探索, 没有充分考虑学校本身的区位优势和历史传统, 这样无形中使那些过去综合实力不占优的学校在新一轮的竞争态势中愈发丧失了优势, 在现代化的潮流中迷失了自己。

2. 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环境相脱节

校园文化在本质上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随着学校职能定位的变化, 校园文化的内涵也会相应变化。在开放条件下, 学校都面临着新兴文化与传统文化、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高雅文化与粗俗文化的冲击。学校对这些不同类型文化的是非优劣, 很难迅速做出判断并及时加以应对, 使得校园文化建设往往滞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 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1]缺乏对学校自身地位和发展目标的准确定位, 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性明显不足, 只是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被动反应和盲从, 缺乏反思能力。作为知识生产和思想创造的场所, 学校没能对社会文化生活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另外, 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参与也不足, 很多情况下, 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成为了校园内的“自娱自乐”, 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作为社会知识、人才、技术最尖端最密集的场所, 我国各类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文化自觉, 对各种文化冲击的应对力度不强, 使教师与学生在文化价值多元取向面前经常陷于文化价值选择的矛盾与困惑之中。

3.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成才相脱节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使命的重要维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是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围绕着这一基本任务, 学校的投入产出机制, 无论是教育机制、科研机制还是社会服务机制, 都离不开学校人才品性的培养目标。然而, 在以往的学校建设中惯于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文体活动”, 其结果是导致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人才品性的素质要求脱节。但从根本上, 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促进学生的成才。只有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才能产生实效。当前,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成才目标相脱节, 造成校园文化精神坐标的缺失, 从而很难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与目标[2]。

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和分析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律与特征, 把握其内在的辩证本质和思维原则, 着力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总体规划的辩证统一

校园文化是校园内多种文化的统一, 是一个内涵深刻的系统, 它们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培养和塑造人才是学校的功能, 因此,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学生至上的育人理念, 自然应成为学校发展与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 而这样的育人模式也必然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得以体现, 并经由校园文化的熏陶、影响, 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人格修养和成才轨迹。在具体实践中, 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相适应, 也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文化传承, 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 从育人的目标出发, 唯有此, 才能真正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 才能真正体现出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创造性和前瞻性。校园文化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依托之一, 它不仅为学校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教学活动方式, 更重要的是它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 要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之间的辩证统一, 既看到二者的差异性, 又重视二者的一致性, 努力使二者实现互动互利与和谐发展。[3]

2. 在肯定校园文化的宣传、认识功能的同时更彰显其价值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确实需要通过诸多的活动、标识、规划来体现和运行, 在这些活动的运行和开展中借助校园文化的娱乐功能而实现对学校生进行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校园活动的开展应面向全体学生, 最大程度地满足全体学生的文化诉求, 并且努力体现学校历史传承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活动模式, 藉此为每个学生都提供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空间和渠道。当然学校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 校园文化决不应仅仅定位于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甚至是娱乐目的的狭隘认识, 开掘校园文化的精神价值, 服务于健全人格的现代人培养之目标, 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视域才是其价值的最终体现。发挥校园文化的宣传功能、育人功能和教化作用, 将校园文化建设引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注重“以文化人”,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要特别强化对人的心灵智慧的开发, 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尤其要突出科技和人文的统一。科技和人文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两大象征, 是现代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两根支柱。因此,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善于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两者的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 强化学校传统文化特色与现代性的合理互动

校园文化动态发展的现状, 客观上要求我们用辩证思维来对待校园文化建设。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民族背景, 造就了不同风格的学校。特色是学校的生存之本, 而时代性则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实现形式与运行逻辑。要传承学校的特色与优势文化, 就要用科学的态度和辩证的思维对校园文化加以总结、界定、创新, 去粗存精, 使其不断发扬光大。在继承传统的同时, 也要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 坚持创新, 使校园文化现代化、社会化。创新是校园文化发展的灵魂, 从某种意义上说, 现代化本身就是对传统的突破, 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和这种创新的重大体现。而这一切的完成以及最终的实现, 都是以校园文化的融合与更新为起点和终点的。创新源于传统, 流于开放, 成于融合。另一方面, 传统的发扬光大也必须借助于创新。只有这样, 传统才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和更深远的时代意蕴。历史的发展已经表明, 面对变化无穷、发展无限的世界, 必须具有改革创新和变革图强、锐意进取的精神, 从一定意义上讲, 特色文化更能体现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创新。特色和创新的辩证统一, 共同造就一个尊重传统, 又紧贴时代的校园文化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4. 拓展网络空间, 并以科技的优势抵御其负面影响

随着网络化的普及, 人们的思想观念、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学生几乎是伴随信息网络成长的一代, 网络世界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空间。但是,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学校来说是一柄“双刃剑”, 一方面网络为校园提供了更便捷的交流手段, 更丰富的信息存储, 但另一方面, 网络又使得各种负面信息有了生存与传播的土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学校要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以“弘扬先进文化、塑造高尚人格、引导健康成才”为主旨, 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理念, 抢占网络思想文化阵地, 弘扬主旋律, 突出网络的政治性、导向性、亲和性, 使其行之有效地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同时要努力扩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网络空间和网络阵地, 以期对社会的各个层面有所渗透和辐射, 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和覆盖面, 发挥学校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遵循辩证思维原则, 努力在文化积淀与时代取向之间、个性与共性之间、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与特色鲜明的主导价值之间实现双向性的综合平衡, 在这两者的张力中保持恰当而合理的度, 创造一个既有鲜明特色又具有时代诉求的图景, 使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教育教学、学生管理、人才培养浑然一体, 共同造就一个既尊重传统又紧贴时代的校园文化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英法.矛盾的处理、解决方式问题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3.

[2]武刚, 文小洁.从校园走向心灵:校园文化建设新探.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8.

关于基层基础建设的辩证思考 第2篇

许刚

在当前正在开展的“三基”工程建设中,善于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观察和思考问题,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找准切入点,抓住结合点,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实现基层基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一、要注重新老结合,在继承中不断求得发展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是对旧事物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不能全盘继承,也不能全盘否定,而是必须采取分析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改造,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认识和开展“三基”工程建设,必须首先摆正与以往创建活动的关系。

“三基”工程建设立意深远。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三基”工程建设是公安部党委继“大讨论”、“大练兵”、“大接访”之后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刻反思多年来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成败得失之后采取的一项治本之举,正本清源,切中要害。既要解决当前基层实力不强、基础工作不牢、基本功不扎实等突出问题,又进一步深化和巩固了近年来专项教育活动成果。我们切不可认为“三基”工程建设是“另搞一套”,将此与以往的创建活动片面地割裂开来,同时也不能简单从事,片面地认为是“又一轮搞建设”。“三基”工程建设站在了新的高度,抓住了根本,把握过去,面向未来,必将对公安工作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基”工程建设内涵丰富。“三基”工程建设是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而采取的新举措,是集抓基层、打基础和苦练基本功“三位一体”的建设。就其内涵来说,不论是基层定位、基础工作内容,还是基本功要求,较之以往都有很大的不同。有的是新课题、新挑战,如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公安信息化建设等,都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需要我们用开拓的思路、创新的方法、敢为人先的勇气积极探索和实践。有的是常说常新、常抓常新的课题,如队伍正规化建设、农村地区警务战略等,先前都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呈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动向。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方法,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借鉴吸收成功经验,为我所用,使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的如内务管理等规定,是已经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就需要我们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一以贯之地抓好落实。

二、要注重内外结合,合力破解发展难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的基本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外因对事物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即只有在内因具备的条件下,外因才能发生作用。因此,在“三基”工程建设中,要注重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合力,破解难题。

首先,要强化公安机关的主体意识。“三基”工程建设是公安机关进行的一场自我革命,主角是我们自己,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是真正的参与者、建设者。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一把手”对“三基”工程的认识、决心以及行动,决定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要多从主观少从客观、多从内部少从外部,深入查找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振奋精神,咬定目标,迎难向上,就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其次,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三基”工程是“一把手”工程,但更需要班子全体成员的齐心协力、齐抓共管以及全体民警的积极参与、顽强拼搏;“三基”工程的重心在于基层所队,但也绝不能忽视各警种、各部门的协作配合、群策群力。要按照“精减机关、充实基层、服务实战”的要求,着力解决机关不精、基层不大、实战单位不强的问题,科学合理地设置机构和配备警力,下决心让更多的警力直接从事执法执勤和服务群众工作。要充分调动广大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广大民警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抓“三基”工程建设上来,上下一心,共同推动“三基”工程发展。要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基层的分类指导,帮助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真正体现业务部门“三基”建设“助推器”的作用。

最后,要善于借力发展。在“三基”工程建设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有些单靠公安机关自身的努力根本无法克服,需要借助于外力。外部环境营造得好,必将有利于推进“三基”工程建设。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努力营造宽松优越、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力争出台一批具体举措,帮助解决影响公安工作发展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被动地等待和观望,坐等外部环境的改善,要主动融入大局,牢固树立“有为有位”的思想,以工作实绩赢得发展机遇,从而夯实公安发展的根基。

三、要注重长短结合,序时推进确保落实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量变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质的飞跃。“三基”工程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量大面广,不可能面面俱到、同时推进,必须重基础抓细节,从一点一滴做起。要根据现实状况,把握好“度”,耐心细致、循序渐进地推进工作。我们既不能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明显效果,而产生松懈厌战的情绪;同时也不能急躁冒进,妄图一口吃个胖子;更不能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从而失掉良好的发展机遇。工作中,我们注意抓住重点、突出难点、围绕热点,从最易抓、最容易抓出成效的地方入手,从最薄弱、最需要加强的环节抓起,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开展工作。在抓基层工作中,着重将警力配置、机构整合和加大保障作为重点,明确具体标准,规定完成时限;在打基础工作中,紧紧抓住人口管理、信息化应用和创新警务机制这三个关键,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力争实现突破;在苦练基本功中,要结合信息化应用的实际,突出抓好以计算机应用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练兵活动,努力实现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要注重虚实结合,保证形式服务于内容

任何事物或现象总有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与形式是相互促进的,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也很重要,没有形式就不能实现内容。所以必须正确对待形式,认识到抓形式不是搞形式主义。好的形式是基层基础建设的有效载体,载体设计得好,就能推动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将营造“三基”建设氛围放到重要位置,通过深入开展一系列的宣传发动,对上争取支持、赢得主动;对下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对外扩大影响、树立形象。要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注意防止出现贪大求洋、举债搞建设等问题,进行必要的投入和建设,多方争取政策支持,彻底解决无办公场所、无警用装备、无必要保障等实际困难,让民警干得安心、用得贴心、住得舒心,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要按照“软件要硬、硬件要亮”的要求,重点在落实内务管理、警务活动、执法办案、服务群众这“四大规范”上下功夫,严格内务管理,规范警务活动,强化执法监督,热情为民服务,真正落实周部长“四句话”的要求。为此,要经常性开展督查检查活动,从小处着眼,从一点一滴抓起,从着装、敬礼等每一个细节处入手,全面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

五、要注重点面结合,全面推进工作上台阶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要通过抓个别、抓典型来探求一般规律,取得经验,推动面上工作。因此,要围绕突出重点抓示范、抓好试点出经验、以点带面促发展的思路抓“三基”工程建设。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结合本地实际,瞄准突出问题,深入进行调研,创新工作方法,全力开展攻坚,寻找新的增长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上台阶、争位次。要择优选取一批基础较好、有代表性的基层所队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认真总结经验做法,然后推而广之,指导全面工作,以“样板”所队引领“三基”工程建设,从而避免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能。要适时集中组织开展学习观摩和“大比武”活动,从形式到内容全面进行比试,并在搞得比较好的地方召开现场会,以考促学,以比促建、以看促效,考出水平、看出差距、比出亮点,在考、比、看的过程中总结经验,选出典型,整体推进,全面提高。

六、要注重统筹结合,以工作实绩检验建设成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衡量“三基”工程建设的成效到底如何,就是要将“三基”工程融入到日常公安工作中,将“三基”工程放到具体的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中去考量。一是要将“三基”工程建设与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结合起来。要在开展日常治安工作中,注意查找、发现基层基础工作的薄弱环节,从而找准“三基”工程建设的方向。同时,通过开展“三基”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基础工作服务实战的能力与水平。二是要将“三基”工程建设与信访工作结合起来。要发挥信访工作“反光镜”的作用,深入进行剖析,制定落实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做到“大接访”后“不歇访”,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公安信访案件的发生。三是要将“三基”工程建设与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结合起来。做到以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引领人,以积极向上的警营文化培育人,以科学规范的制度约束人,以务实高效的考评机制激励人,以亲警爱警的从优举措体恤人,不断提升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水平。四是要将“三基”工程建设与创人民满意活动结合起来。要从群众最急、最盼的地方抓起,从群众最不方便、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在打击犯罪、治安管理、执法办案、服务群众等日常工作中体现执法为民思想,真心诚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夯实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

作风建设辩证法 第3篇

“四个全面”是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发展的里程碑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十大矛盾,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理论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统一等思想,初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理论体系。1995年9月,江泽民发表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提出了必须处理好的十二对重要矛盾问题,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作为长期的战略方针,深化了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2007年,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提出了“十个结合”的重要结论,生动阐明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等重大课题,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30年的辩证法。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工作时首次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回答了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十分紧迫的时代问题,是我们党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认识发展新的历史里程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发展的理论诉求。2015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他指出:“我们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可以说,“四个全面”是中国人民追梦时代的实践辩证法,既体现出对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思想的一脉相承,又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个全面”对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创造性发展

科学回答了如何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问题。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命题。“四个全面”从不同角度回答实现中国梦的战略保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前提,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恒久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步骤和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与动力关系的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旗帜和纲领,深化了邓小平开启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螺旋式上升的认识。全面深化改革深化了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动力理论,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为“神州号”巨轮提供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拿出勇气和魄力,自觉运用改革思维谋划和推动工作。

深化了对战略布局整体与局部逻辑关系的认识。2015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讲话中集中论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关系: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四个全面”中的第一个“全面”为战略目标,其余三个“全面”是三大战略举措,两者内在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从根本上来说它们有机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过程。

深化了对两点论与重点论方法论的科学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是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典范,他在谈到“四个全面”时指出:“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首先,“四个全面”里有重点和两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战略保证;其余三个全面不能偏废,它们共同提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条件保证。其次,每一个全面里也有重点和两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全面深化改革要敢于触动“利益的奶酪”,全面依法治国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全面从严治党要自律和他律双管齐下。

在努力把握“四个全面”的辩证关系上下功夫

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贯彻落实“四个全面”要自觉做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统一起来。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根本目的,就是认识规律、指导实践。推进“四个全面”落地生根,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在规律的基础之上,立足于科学性来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四个全面”既是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结果,又是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出发点。

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推进的统一。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要把顶层设计与基层推进有机统一起来,既依靠顶层设计“指路”,又通过基层实践“探路”。顶层设计决定基层实践的走向,基层实践体现顶层设计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四个全面”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智慧,既要顶层设计的整体谋划,又要通过基层的大胆试验来检验,把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很好地统一起来。

坚持理论务虚与工作务实相统一。务虚与务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务虚是指明确方向、确立原则,务实是指具体实施过程、操作规程。务虚是前提,重在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务实是关键,重在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如果只务虚不务实,工作就缺乏实践性,而只务实不务虚,工作就会出现盲目性。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高度重视务虚工作,把全党同志思想统一到治国理政的总纲领上来。同时,在具体工作中,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落实,不能知难而退,防止虎头蛇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我们要志存高远,同时也要脚踏实地,共同谱写实现中国梦的光辉篇章。

坚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加强党的领导的统一。把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 “四个全面”里的前三个全面,都体现出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了人民、全面深化改革要依靠人民、全面依法治国是为了保障人民利益,当然都要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为前提。“全面从严治党”目的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我们党更好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要反对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要给人民实实在在的利益。(作者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辩证思考 第4篇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虚与实

我们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是:“由虚到实”, “先虚后实”, 在“虚”的问题没有考虑成熟之前, 不急于动手进行“实”的操作。我们这里的“虚”, 是指学校的理念系统。我校是一所新学校, 建校于2009年9月, 学校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虽然是从零开始, 但我们充满文化意识。学校发展的整体思路是“文化切入”, 把“文化建设”作为神圣使命, 我们为此逐步地提出并践行一系列的文化主张。2009年8月, 我们提出了“从现实世界出发, 向理想境界迈进”的整体办学框架, 提出“让每一位师生拥有成长的感觉”这一核心价值观。到2011年底, 我们逐步形成了学校的理念系统, 并在全体工会会员大会上通过《学校文化建设纲要》, 对学校的文化愿景、核心价值观、办学目标、师生成长目标、学校校训等进行了完整的梳理, 理清了“成长”与“坚持”的关系, 并把“恒”作为学校校训。我们的文化主张与文化认识, 是在务实的办学实践中点滴积累而成的;提炼之后的文化主张与文化认识, 又不断地用实践来丰富与滋养。如果我们把这些无形的文化看作是“虚”, 把有形的校园建设看作是“实”, 那么, 我们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就是“由虚到实”的。正是在梳理学校理念系统的基础上, 2012年6月, 在学校成立两年半的时候, 我们形成了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框架性方案。

校园文化中的“虚”是魂, “实”是体。虚实相生, 校园才能充满生机;虚实不谐, 就会魂不附体。校园文化中“虚”与“实”的结合点, 就在于设计“我的文化”, 即具有校本意义的校园文化。如, 为了体现“恒”的追求, 我们曾经设计过一组雕塑作品:滴水穿石、铁杵成针、绳锯木断, 打算置于“恒园”中。但后来又全部推翻这个方案, 因为这些作品缺少“我”的元素。我们设计了一个由36本书册堆叠而成的雕塑, 这个雕塑的初始想法是:学校初创时, 有36位教师, 在第一学期, 他们参与“土书著述”, 奠基了学校以“恒”为特质的“成长文化”的基础, 之后“土书精神”一直在延续, 至今已经有200本, 这里积淀的正是丰富的学校文化。雕塑形成之后, 它的含义又可以无限扩展:可以指已有的作品, 师生们可以经由名著阅读造就精神高度;可以指有待书写的作品, 师生们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创造自己的精神世界, 而无论我们怎样去解读, “恒”的含义却是一定蕴在其中的。

一种好的校园文化不应该是直白的, 而该是可以引起思考的、引发探究的。校园文化绝不是“校园文字”, 校园文化要“少文字”, 要“用意象说话”, 而这个“意象”就是虚实相生的产物。意, 即“虚”;象, 即“实”。有意无象, 玄虚缥缈;有象无意, 平白无味。虚实相生, 才能建设有品位的校园文化。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简与丰

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各种景观的堆砌, 更不是“越多越好”, 而是要追求至简意义上的至丰。“至简”与“至丰”, 是相辅相成的。校园文化建设如果不能围绕“至简”来展开, 我们的设计哪怕是极其繁多的, 也必将是“至乱”的而不是“至丰”的。因为所谓“至丰”, 一定是将核心的东西阐释得淋漓尽致, 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锤。多而聚焦谓之丰, 多而杂碎谓之乱。

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围绕着校训“恒”字展开, 我们是一所从零开始、从无到有、逐步丰富的学校, 我们将校训的源头追溯到儒家经典《论语》中的讲述, “亡而为有, 虚而为盈, 约而为泰, 难乎有恒矣”。我们的这种追溯, 不是卖弄“学问”, 不是故作深奥, 而是来自实实在在的感受, 我们正在用无数的努力逐渐地积淀学校的文化。可以说, 一个“恒”字, 开启了并丰富着学校的“成长文化”。而学校的LOGO, 也由“恒”字演变而成, 汇聚了师生们的追求与希望。左边的竹竿与竹叶, 象征着成长中的师生;右边的一片云, 一卷书, 一波湖面, 象征着我们的思绪、智慧与胸怀。右边沉静的深绿与嫩绿, 是生长的力量;右边跳跃的橙与黄, 象征热烈与奔放。就这样, 一动一静, 寄寓着“育内外兼修学子”的梦想。

校训的确立为学校文化寻找到了至简的核心, LOGO的确立为校园建设寻找到了聚焦的中心。遍布校园的文化景点无处不能找到LOGO中的元素, 它们一起使至简的东西至丰起来。而“竹子”, 也就成了学校的精神意象。漫步校园, 到处可见的就是青青翠竹;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 也都被融入了竹的元素;校门口被称为校园八景之一“双童迎旭”的恒恒与成成, 也被设计成竹笋的模样。作为一个文化符号, 竹子是中华精神的代言, 而在我们的校园, 近30种竹子更多的被赋予了“坚持”与“成长”之意。

“恒”的精神被赋予各种“解释”。在开课教室里, 每一学期一届的“成长课堂研讨会”展示了“恒”的阶段性成果;在学校图书馆, 200册土书的书脊展示了“恒”的迷人力量;“毕业墙”上每届毕业生的“毕业纪念册”, 留下了“恒”的痕迹。我们试图用生动的故事与正在创造着的历史, 把一个至简的“恒”字演绎得尽可能丰富。

没有至简, 就没有核心, 校园就会失去整体性与统一性;没有至丰, 就会流于单薄, 校园文化就会变得概念化与表面化。而只有至简, 才能使校园的丰富性有所归属, 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至丰;只有至丰, 才能使校园至简的追求更有力量, 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至简。至简而后至丰, 校园才能富有强大的文化张力。我们虽不能至, 但心向往之。

三、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上与下

我们可以多元地理解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上与下”。第一层意思, 校园文化建设要处理好校园文化“上位”与“下位”的关系, 即“上位”的理性思考与“下位”的物理呈现的关系, 也就是“虚”与“实”的关系, 这一层意思,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已经阐述。

第二层意思, 校园文化建设要处理好上级领导、高层专家、学校领导与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 需要听取各方的意见与建议。但是, 在听取各方意见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往往是各有各理、各持其理的, 所以, 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对学校综合取舍能力的考量。如, 我们的LOGO, 先后就有十稿, 其中好几稿都是单色调的绿色, 造型为完整的圆形, 在征求教师意见的时候, 美术老师就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增添别的色彩, 因为孩子会比较喜欢“跳”的色彩;二是要打破圆的完整性。后来, 我们根据这两点建议进行调整, 又邀请了学生代表进行投票。但在这样的过程中, 我们还是听到了很多的不同意见, 但最后我们还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定下现在的方案。校园文化建设“听谁的”?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答案:既不能简单地“听学生的”, 也不能简单地“听领导的”;既不能简单地“听文化设计专家”的, 也不能由校长来拍脑袋;既不能几个人说了算, 也不能依赖于“投票”。这是围绕核心价值观进行综合思考之后的智慧取舍。但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 这个“上下互动”的过程却是必需的, 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师生们的智慧投入有多少, 校园建设的文化含量就会有多多, 师生的文化认识与文化情感就会多深。校园文化建设, 因此必须吸引尽可能多的人参与和投入。

第三层意思, 校园文化建设要处理好“承上”与“启下”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要建立在梳理学校文化的基础上, 要能够集中体现学校的文化追求, 做好“承上”的工作;同时, 更需要通过这种体现使学校文化处于不断创造与发展之中, 发挥“启下”的功能。校园文化建设是“始于此”的建设, 而不是“止于此”。因此, 校园文化建设要留下创造的空间。我们将教学楼底下的一个空间改造成开放式的“成长舞台”, 供学生进行才艺表演之用, 在改造完成之时, 就举办了一位学生的个人演唱会, 而原来集中表演的“六一文艺会演”则分散为成长舞台上的“天天儿童节”, 孩子们在这个舞台所创造的精彩, 也被布置在舞台对面的展示墙上———这个舞台、这个展示墙就承载着“承上启下”不断创造新的历史的重任。类似于这样的充满“承上启下”“有待创造”意蕴的设计, 在我们的校园里很多, 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我们对“承上”与“启下”的辩证思考。

唯物辩证法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5篇

中共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对于解决当代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态危机正是工业文明总体危机的`显著标志.生态文明就是对工业文明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唯物辩证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作 者:尹小明 Yin Xiaoming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50007 刊 名: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NANNING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 年,卷(期): 21(3) 分类号:X2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   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  

辩证看待我国政府网站的建设与发展 第6篇

根据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发布的统计结果,当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覆盖中央、部委、省、市、县及其所属部门的政府网站层级体系。截至2010年底,副省级以上地方政府网站的拥有率达到100%;各省级地方所辖的地、市、州、盟政府网站的拥有率达到99.7%;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所辖的县(市)、区、旗政府网站的拥有率达到98.6%。总体上看,各级政府网站已基本完成了初级建设阶段,在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政府网站与政府业务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成效越来越明显,迈向深化应用阶段的基础已经具备。与此同时,各地在政府网站建设与发展方面也存在认识不到位、应用能力不强、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尤其是政府网站安全问题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充分肯定政府网站建设与发展成绩的同时,更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目前政府网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让政府网站真正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和政民互动的窗口,促进网站政府的权力运行。

政府网站发展成效体现

首先,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和质量不断提高。依托政府网站,各部门、各地区认真编制、修订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及时回应群众关注的物价、环保、征地以及公共资金管理使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等问题,主动或依申请公开了大量政府信息,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如农业部严把信息生成源头,确保公开信息质量,规定了公开信息的编码规则,并明确要求在信息生成时必须确定该信息是否公开和何时公开,同时撰写100字以内的内容概要,随文件运转逐级审核,确保信息公开全面、及时、准确。民政部在信息公开形式上,注重丰富信息展示效果,除图文展示形式外,还设专人对民政部重点工作进行视频采编、发布,于2005年开设了“民政网络电视台”,设置多个频道,整合民政系统的优质视频信息,成为各部委网站中一个特色品牌栏目。截至2010年1月底,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页面总浏览量8904万页(次),申请公开表格累计下载2.6万余次;2009年,上海市在网站上主动公开1994年至2008年底新增机动车额度拍卖收支情况,包括年度收支金额、结余、资金用途等明细。

其次,网上办事功能逐步增强。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公共服务,不断提高网上办事服务能力,加快构建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体系,服务领域从政府办事服务加快向社会民生服务扩展。科技部建成国家科技计划申报中心、科技经费预算申报管理中心,全面实现了科技计划的统一网络申报受理。截止到2009年11月底,科技部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完成2009年度10类科技计划,包括申请、立项等阶段共计26284个项目(课题)的申报工作,累计申报超过20万项次。广东公安网站出入境网上服务大厅开通了港澳通行证网上办理和邮寄发证,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办理港澳通行证的申请、受理和发证服务,深受群众好评。2009年上半年,广东省地税局通过网报入库的地税税款近550亿元,占同期全省地税税收收入总额的42%。

第三,政民互动取得可喜进展。政府门户网站日益成为党和政府服务社会公众、拓宽群众参与、倾听群众呼声、沟通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目前,商务部处理群众留言、部长信箱等已多达5万多项,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重庆市在主城区公交客运票制和水价改革听证过程中,实行网络报名,随机选取听证会人员和旁听人员,事前公开定价听证方案,事后公开听证会意见采纳情况,受到群众好评。

政府网站建设和发展的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目前,不少部门与地方对“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三大政府网站建设和发展的定位认识不够,将“政府信息公开”等同于“政务公开”,“网上办事”等同于“在线服务”,“政民互动”等同于“公众参与”。这种认识上的不足,一方面造成政府网站充斥着大量的转载现象,政府一手信息较少,权威性不够,政府信息第一载体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有些地方把政府网站简单地定位为政府信息发布的窗口,组建网站信息报送网络并拓宽信息报送渠道,从而造成信息发布缺乏权威性。另一方面,造成政府网站建设主动性不足,区域发展差异性大,建设力度省、地市、区县三级逐级减弱,“等、靠、要”思想严重,并导致体制机制没有理顺,多头管理,责任不明确,重复建设的现象多有存在。如一些地方地方在政府网站之外又建设了“政务公开”平台。同时,多数部门和地方对工信部发布的《政府网站发展评估核心指标体系(试行)〉》认识不足,不能积极探索统计数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指标的统计范围不明确,统计口径不一致,数据报送协调难度大,数据统计不全面。

二是应用能力不足。政府网站虽然功能较为完备,但整体服务质量不高。一方面政府信息公开还不全面、信息更新还不及时。国脉互联2009年12月发布的《中国政府网站发展研究报告》表明,只有部分中央部委网站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得分率仅为42.96%,多数部委网站信息公开平臺建设不规范,信息整合力度小,大多数网站信息公开指南及目录的编制质量和规范性有待提升,依申请公开渠道的建设与信息反馈有效性亟待加强。

另一方面,网上办事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提出了“到2010年底,要实现50%的行政许可项目网上办理”的目标,很多地方离这个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一是缺少制度创新,后台服务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不同服务部门之间的服务资源未能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无法实现“一站式”服务;二是对办事流程的梳理不够,审批流程较为繁琐、业务流程欠规范,较少网站能提供有效地办事流程图,多数网站服务人性化程度偏低,网上办事的实用性和易用性不强。

此外,政民互动反馈不及时、答复质量不高,与公众的实际需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多数网站与公众交流的渠道单一,且实现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公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数字鸿沟的存在等因素,使得公众参与电子政务的需求不足,参与电子政务服务的热情不高;二是多数政府网站“政民互动”栏目停留在走形式阶段,没有良好的互动沟通与反馈机制,不能对公众参与的意见和建议予以积极回应;三是类似“在线访谈”、“民意征集”的栏目议题或征集主题,较少涉及或有意回避政府重大决策或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难以引起社会普遍关注。

三是安全形势严峻。政府网站在迅速反应、快速行动和预警防范等主要方面,缺少方向感、敏感度和应对能力。尤其是近些年来,政府网站被黑的新闻屡见报端,政府网站的安全问题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目前,在网络安全问题上还存在不少认知盲区,信息安全总体上还处于被动的封堵漏洞状态,没有形成主动防范、积极应对的局面。安全管理机制的缺陷和不足制约了安全防范的力度,一方面是安全管理人才匮乏,特别是基层部门和乡镇专业人员短缺,现有人员业务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另一方面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造成安全措施难以到位、安全责任相互推诿,制度化的防范机制和综合性的解决方案缺乏。政府网站乃至电子政务发展所必需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受制于少数外国跨国公司,核心技术和产品不能自主,造成网络信息安全隐患愈益严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政府网站发展的两大方向

政府网站向基层公共服务的方向发展。“十二五”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方向,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民生问题与公众利益切身相关,也是矛盾多发点,利用政府网站所提供的各项功能服务,可以很好地协助缓解或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意义重大。

“集约化”建设的方向发展。明确政府网站应用需求,探索建立平台上移,服务下延的“集约化”政府网站建设和发展模式,构建上级平台支持多级应用的建设和服务体系框架,有效避免重复建设,支持政府网站应用向县区、乡镇、村(社区)扩展和延伸,将是“十二五”时期政府网站建设模式的发展方向之一。

作风建设辩证法 第7篇

在高等教育中, 学科与专业的联系极为紧密。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建设工作, 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根本性任务。一流的人才从一流的学科走出, 一流的成果从一流的学科产生, 只有一定数量的一流学科才能真正支撑起一所一流大学并成为其显著特征之一[1]。学科、专业建设的水平、质量决定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层次和特色。然而在具体实践中, 我们对学科、专业建设各自的内涵、定位及其相互关系的把握并不十分清晰, 常将二者纠缠在一起, 相互混淆, 严重影响了学科、专业建设的实践。

学科即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 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 社会科学中的历史学、教育学等[2]。我国国家标准G/T13735-92将学科定义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我国《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1997颁布) 共分12个学科门类, 划分有88个一级学科, 381个二级学科。国务院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2011年) 共分13个学科门类 (增设了“艺术学”门类) , 共划分有110个一级学科[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学科呈现分化的趋势。

《辞海》对专业的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4]。潘懋元等人认为, “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课程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专业。在西方高等教育中, 专业指范围大小不同的专门“领域”。《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称之为课程计划。《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1998年颁布) 按11个学科门类划分专业, 共设有73个“二级类”, 623种专业。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按12个学科门类划分专业 (增设了“艺术学”门类) , 共设有94个“二级类”, 469种专业[5]。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所面临问题的复杂化, 专业呈现出相互交叉融合的趋势。

学科与专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学科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学科及其分支是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 即使是在一些学科分化与综合的演变中形成的新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性学科, 也都有自身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而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设置的, 处于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专业以学科为依托, 有时某个专业需要若干个学科支撑, 有时某个学科又下设若干个专业。有时一个学科往往就是一个专业, 当然除了一些公共基础知识。目前倡导的“跨学科专业”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就是不同学科在教学功能上的交叉, 而不仅是学科在自身发展意义上的交叉。

同时学科与专业密切相关。大学设置专业, 既要考虑学科基础, 又要适应社会用人的需要, 确定具有一定专业适应范围、一定层次与规格的专业培养要求, 再按专业培养要求, 在系列的学科门类中选择一至三个学科作为专业的主干学科。在确立主干学科后, 专业的教学是通过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组织课程、学生按指导性计划选择学科课程实现。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从学科知识中选择适应专业要求的专业学科知识, 教学管理人员要遵照学科发展的规律, 并结合学科的认识心理与规律, 对学科进行选择并确定学科课程, 编制主要课程结构、安排学科实践训练与学科研究方法、确定授予学位等。

二、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初探

高校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 是大学构成要素的基本组成部分, 决定大学的实力与水平, 显著体现机体的健康和活力。学校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 如何从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的结构性改革入手, 构建与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是关乎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2002年,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 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然而, 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 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普遍采用的带有深刻苏联模式烙印的教研室形式并没有随之改变 (见图1) 。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这种以课程或课程组为基础建立的基层组织形式 (专业) 的局限性日益显现。由于教研室 (专业) 学术组织与行政组织的二元分割, 不仅使目前相当数量的教研室学术氛围不浓, 而且使得学院学科、团队建设, 研究生培养等环节出现“真空地带”, 最终造成“教学与科研两张皮, 学科与专业两条线”。主要体现在:学院一般是先有专业、后形成学科, 专业强而学科较弱;同时专业的实体性把学科割裂了, 且各类专业建设工程又加剧了这种割裂;专业为实体, 学科为虚设, 使得各类学科平台 (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人文社科基地、创新团队等) 相互之间缺乏联系, 各自为政;各级重点学科申报与建设脱节, 高水平学科团队与学位点建设在组织上得不到落实, 组织形式缺失, 学科、团队与研究生培养处于游离状态;在跨学科教育和跨学科研究方面, 教研室成为无形的藩篱与羁绊, 使得专业之间教学资源难以共享。

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 实体的专业已难以继续发挥作为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应有的作用。因此, 对原有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进行结构性改革, 就成为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学校发展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必然选择。

在综合分析学科与专业建设辩证关系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学校实际, 提出构建以学科为基础、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主导、以学科 (术) 带头人为核心的新型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即学科组织。这种基层组织建在学科点上, 在学科组织中设立教研室 (创新团队) , 代表不同的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学科成员主要包括参与这一学科点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 学科的行政管理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学科拥有诸如各种科研平台、设备、经费等办学资源, 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教学、科研研究及社会服务等任务。专业建设的任务以某一学科为主, 学科带头人兼做专业负责人, 专业建设的任务由承担该专业课程的所有学科共同承担, 在这种新型教学科研基层组织中, 学科 (术) 带头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既是教研室 (创新团队) 的学术领导, 又是行政领导, 负责学科及相关专业的工作安排和资源配置, 对相关学科教学科研的各种事项具有充分的自主权, 教研室真正成为一个实体性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 (见图2) 。

以教研室 (创新团队) 为基本形式的基层学术组织与原来的实体专业教研室相比, 其最大特点就在于能够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结合、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的结合。教研室 (创新团队) 设在学院之下, 它必须承担学院下达的本科生的课程教学任务;教研室 (创新团队) 又以学科点为基础设立, 它也必须担负起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职责。同时, 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研究所的成员必须组成科研团队, 争取科研课题, 开展科学研究。另外, 教研室 (创新团队) 又是一个拥有人、财、物等办学资源支配权的独立、开放的实体, 他们可以而且也能够广泛地与社会各方面建立联系, 独立自主地开展各种社会服务。

总之, 传统的以实体的本科专业为基础建立的高校教学科研的基层学术组织是造成学科碎片化和边缘化的根本原因, 也是造成专业难以调整和教学资源条块分割, 不利于共享的根本原因。只有按照“学科为体、专业为用”的原则, 把学科做成实体性的基层学术组织, 才能从根本上解除学科和专业各自存在的困惑, 理顺学科与专业、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实现学科、专业的协调发展。

摘要: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 在实践中很容易混淆。本文在分析学科、专业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高校教学科研的基层学术组织建设问题, 旨在进一步深化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改革, 促进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实践。

关键词: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辩证关系,基层组织

参考文献

[1]刘经南.树立大学科建设理念推进一流学科的跨越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3) .

[2]王长纯.学科教育学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编.关于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2011年) 》的通知[EB].学位[2011]11号, 2011.

[4]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

作风建设辩证法 第8篇

关键词:档案馆,校园文化,关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力普及,全国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整体地位是摆在学校领导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种局势下,档案管理者应积极探讨高校档案馆与校园文化建设间的相互关系,让档案馆既能更好地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又能以其发展为契机,将档案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一、校园文化概述

校园文化是学校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景观绿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校园文化活动是自发的,也是自觉的,是受社会环境影响和自我心灵主宰的。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对提高师生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的校风,树立正确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培育“四有”新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反映出学校的综合实力,提高学校整体知名度和竞争力。

目前,许多高校都认识到了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正在大力增加校园文化建设投入,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提高校园文化水平,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

二、高校档案馆对校园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档案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了档案馆的配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更加快速、健康发展。

1. 增强爱国爱校教育。《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教育部27号令)规定,要利用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有条件的高校档案机构,可以申请创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档案原始客观地记录和反映了学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是学校发展史、奋斗史和创业史的体现,也是国家历史变迁、文化教育改革的真实写照。这些宝贵财富是学生爱国爱校教育的重要素材,是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档案馆通过向学校师生宣传这些学校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可以增强全体师生爱国爱校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推动校园文化的良好发展[1]16。

2.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对高校先进文化的进一步弘扬和发展,营造一种包括深刻思想内涵在内的文化形式和价值取向,用先进、高雅的文化去滋润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品质,培养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2]19。档案馆中的馆藏档案是学校发展历史的见证,记载了先进教职员工的工作事迹以及出色学生的学习经历等信息,蕴含着很多鼓舞人心、发人深省的感人故事。通过档案中内容的描述,可以看出一代代学校工作者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一批批优秀毕业生的发奋精神。这些记录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素材,是启迪他们努力进取,发奋读书,做对社会有意义的青年的现实事例。

3.启迪校园文化建设思路。高校档案是学校在建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重要事件的原始记录,包括了办学理念、发展历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活动、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其中涵盖了对校园文化发展建设的记载。要想在校园文件建设方面取得进展和成绩,了解以往建设项目和内容,总结过去经验,是高校的必备工作。档案馆在提供过去活动资料方面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档案是扩展建设思路、启迪智慧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档案信息的了解和研究,可以归纳总结本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重点,探讨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制定活动计划和预期目标,有针对性地举办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校园文化活动。

4.增加校园文化建设领域。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搞文体活动方面,还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和特色的学术研究工作。档案工作八项内容中的统计和编研,就是针对档案信息内容进行的专门研究。目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多录用档案专业毕业生,他们是具有高学历、高素质、懂管理、精通外语计算机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这些档案工作人员能够在完成日常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开展档案编研活动,以现有馆藏档案为基础,进行数据的二次加工,提炼成各种专题数据库和二次文献资料。档案馆针对本校特点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档案信息资源,增加了校园文化建设领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

5.扩大学术研究场所。在大学中,课堂和图书馆是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但这并不是唯一途径。档案作为人类从事活动的原始记录,与图书存在着共性和特性。其共性在于,档案有着与图书一样的信息价值,是获取知识的来源。而档案区别于图书的特性在于,档案是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是对事物客观真实地反映,而图书是对知识进行的二次加工,可能含有主观色彩。从这个角度来说,档案更具有信息的权威性。通过对档案信息的提取和加工,可以使利用者获得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有利于掌握更全面准确的信息资源。档案的开放利用,是档案馆向教师和学生开辟的一条探索新知的新途径,它扩大了学术研究场所,提供了有益的学习环境,为校园文化发展提供了条件[3]41。

6.提高校园文化的社会影响。在高校展现自身风貌和特点、提高校园文化的社会影响方面,档案馆起着很大作用。原因在于,档案馆是长久保存学校各类重大活动原始记录的唯一部门,担负着向学校和社会各界开放利用档案资源的服务职责。通过档案馆的信息查询服务,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本校教学、科研、学生文体活动等情况,档案馆开展的校友风采展、科研成果展等,也是展现校园文化的窗口。档案馆能够凭借最有力的原始凭据和准确数据向社会展示本校教职工和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发展,提高学校知名度,提升校园文化品质,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增强学校的竞争实力[4]11。

三、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档案馆的反作用

高校档案馆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反过来,校园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亦会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和工作水平,对高校档案馆建设具有反作用。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会上一个新台阶。

1.增强档案馆的受重视程度。“厚重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品牌和层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也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5]137目前,很多高校都把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工作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列入总体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构建校园文化体系。档案材料是衡量校园文化开展情况的重要依据,只有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类档案整理并保管好,才能切实反映出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体现整个学校文化精神风貌。在这种氛围下,档案馆作为保存校园文化活动资料的专门机构,其馆藏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档案馆受重视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学校加大档案馆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使档案工作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2.促进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为了更好地开展各项活动,人们经常会查找以往活动资料,借鉴历史成果,使得查询利用档案馆馆藏信息的频率大幅增加。这是对档案馆工作质量的检验。无论是在档案收集、整理的齐全程度,保管的安全性,还是利用的查询效率和效果等方面,都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档案管理人员反思工作中的存在问题,积极加以解决。校园文化建设对档案工作的鉴定和监督,可以带动档案馆工作水平的提高。另外,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有关校园活动的档案材料迅速增加,如何整理并保管好这部分档案对档案馆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档案工作者要针对新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在收集种类、整理方式、归档类别等方面认真研究,探讨科学的管理方法,系统有序地保管好这部分档案。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给档案馆带来的新挑战无疑有助于促进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

作风建设辩证法 第9篇

一、政府扶持与争取扶持政策

在农业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的新时期, 在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 粮食安全的内涵呈现出公共性、系统性、动态性、可持续性的新特征。粮食安全的准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必须由政府切实担负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而粮食安全的系统性、动态性与可持续性决定了粮食安全保障一定是长期、艰巨、复杂的责任;同时, 垦区粮食基地作为粮食主产区, 除担负着区域粮食安全责任外, 更大意义上担负着主销区粮食长期供给的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责任。这些都客观上决定了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要响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责任, 一定要由政府在资源、政策、投入、制度上予以大力扶持。

垦区粮食基地建设一方面应着力实现政府的扶持政策与措施的垦区化, 做好政策的对接、落实与“落地”;另一方面, 针对建设过程中凸现的瓶颈问题与障碍因子, 垦区更应该主动地争取政府持续性的、更大力度的、更具针对性的扶持政策。而这双重工作的高效运行, 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垦区的责任响应与实现的程度, 换而言之, 垦区只有更好地履职尽责, 才能得到政府更大力度、更有效的扶持, 才能向政府争取更为实际、实惠的扶持政策。这其中恰恰蕴含着最为基本的“有为”才能“有位”, “有位”必然要“有为”的逻辑关系。

二、增担与减负

垦区粮食基地建设担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重大现实责任;担负着垦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职责任;同时还担负着示范带动周边发展, 推动场县共建由局部探索扩展到全省范围, 由农机跨区作业延伸到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与日俱增的社会责任;担负着“两个领跑”的创新性责任。在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 垦区的粮食基地建设也被赋予更多的责任, 响应这些责任, 要增担, 即提高和强化责任意识;但更要减负, 减轻特殊体制带来的垦区办社会的负担、养老的负担、负债的负担;减轻担负责任的压力, 垦区的粮食基地建设才能轻装上阵, 才能更好地担负多重责任与使命。

三、小农与大农

垦区的粮食战略基地建设是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现代化大农与分散的社会化小农之间的关系甄审, 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垦区粮食基地建设战略的制定与方向问题。从逻辑上厘清小农与大农的关系, 意义重大。

1. 小农经营形式确实存在着局限性

小规模家庭经营方式的局限性突出体现在:规模小导致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生产成本高, 农民从事农业的相对收入低;分散经营使得其无力抵御因市场竞争、需求变化带来的巨大风险;由于市场信息获得的局限性, 使得在经营方式上结构趋同、同步振荡;分散经营使得小农的商品交易成本高, 影响其在市场上的平等地位, 低价卖产品, 高价买生资使得小农利益损失严重。

2. 具有局限性的小农经营形式在我国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不容改变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 不存在生产力水平提高以后改变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问题, 家庭经营现在是、将来也是我国农业最基本的经营形式。这是由农业的产业特征决定的。把家庭作为农业的基本经营单位, 发挥小农作为理性人、经济人、社会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灵活性, 不仅能够对农业生产全过程共同负责、对农业最终产品负责, 而且能够对各种难以预料的变化作出比较灵敏的反应, 这正符合农业作为生物再生产过程的特点。同时较之其他经营方式, 家庭经营在农业中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 而且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小规模土地的经营者同样可以使用各种现代生产要素:良种、化肥、农药、灌溉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应用与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的关系并不大;农户通过购买适宜的农业机械或购买社会化的农业机械服务, 同样能够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3. 农垦是“大农”的中坚力量

我国现代化的大农有四个来源, 一是来源于通过产业化经营, 农民的本土化成长和聚合, 但存在着农民本土化成长过慢的缺陷。二是来源于城市工商业进入农业, 进行业主开发, 但城市企业进入后不熟悉农业, 处理不好和农民的关系, 同时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 工商企业大规模租种农地, 不利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潜藏甚至已经显现出诸如土地兼并等经济和社会风险。三是来源于外资的进入, 用外资打造现代的农场和企业, 但是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农业失控, 我国在基础性、战略性的产业上不能受制于人。四是来源于国有农场系统的调整、改造和再造, 事实证明农垦的战略力量和重要位置理应更加突出。

4.“小农”和“大农”的发展方向

坚持小农经营方式, 并不等同于固化目前分散的、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方式。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 必然出现一个土地不断向种田能手集中、土地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的过程。在坚持“让农民种自己的地”、“让更少的农民种更多的地”的基础上,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鼓励和引导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真正做到“农地农用、自愿流转”, 不仅可以确保农民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 更重要的是有条件的“小农”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逐渐被发展成“大农”,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才是未来的农业经营方向。

垦区的粮食战略基地建设要求大农带动小农。大农对小农发挥示范、带动、改造和提升的作用, 使自给自足的小农向商品性的大农———农场主转变。在此过程中,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依托性作用发挥和农业全方位经营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是关键中的关键。

四、农民合作组织与组织农民合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农村合作组织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 将农业的家庭经营与合作制度结合起来, 并且功能不断与时俱进。农村合作组织制度既发挥了家庭经营在劳动控制、剩余分配、激励与约束等方面的优势, 又发挥了合作组织在农业产销协同、外部性内化、风险弱化、利益均衡等方面的功能, 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参与者的政治诉求;无论在经营内容、运行机制、内部管理还是对外关系上, 都显现了其优越性。

而这种制度安排也客观上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思路, 即农民合作组织还是组织农民合作。这二者是在起点、机制和后果等方面差别迥异的一对范畴。农民合作组织的产生根源于“农民需要合作、合作需要组织”的共识, 是一种基于农民内在需要的自愿、自主型的整合方式。但也正是由于自愿、自主的基础性地位, 决定了这种组织演进面临多重约束, 也凸显出诸多现实问题。组织农民合作强调通过外部性力量将农民组织起来, 通常依靠强大的政治动员或者政权的力量, 也自然极易产生“一刀切”、政府越位与农民主体性缺位、缺乏内在力量支撑、高组织成本与低效率并存等后果。

垦区的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离不开合作组织积极作用的发挥。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的两种思路选择方面, 一方面, 要明确农民合作组织才是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的唯一正确选择, 粮食战略基地为农场职工而建, 并由农场职工来建, 农场职工的主客体地位不容改变, 要避免受长期军垦计划体制的影响, 运用行政力量组织农民合作的倾向性;另一方面, 要针对垦区实际, 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 使其为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提供组织依托和制度保障, 同时不断探求根植于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实践的农村合作组织的新模式。

五、北大荒文化与文化北大荒

北大荒文化是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宝贵的精神财富, 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内容蕴含。垦区的粮食战略基地应该以北大荒文化作为引领与导向, 尤其是在多重责任响应的过程中, 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诚信、务实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都会为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 垦区上下更好的履践责任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而北大荒文化价值的挖掘和文化效力的发挥, 依赖于垦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动态、持续地发展北大荒文化, 以思想文化建设、制度行为文化建设、文化产品精品打造、文化公益事业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来繁荣北大荒文化, 进而实现以文教化,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凝聚人心, 响应责任;以与时俱进的北大荒文化, 文化北大荒, 推动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向更高的层次演进与发展。

摘要:粮食战略基地建设, 是在积极响应多重责任的同时, 实现责任与权益之间的均衡, 并推动黑龙江垦区商品粮基地的良性、持续、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 对于政府扶持与争取扶持政策、增加负担与减轻负担、小农业与大农业、农民合作组织与组织农民合作、北大荒文化与文化北大荒等诸多关系的辩证思考和多向甄审, 则是垦区在粮食战略基地建设过程中务必明辨的问题。

关键词: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辩证关系,甄审

参考文献

[1]隋凤富.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J].农场经济管理, 2009 (10) :46

[2]隋凤富.转变发展方式优化战略布局建设绿色垦区奋力夺取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新的伟大胜利[J].农场经济管理, 2010 (12) :4-15

作风建设辩证法 第10篇

1 江西新农村建设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和发展的前

提,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江西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关键,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寓于江西新农村建设当中

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概念, 更加明确和突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江西新农村建设是先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而存在的, 没有江西新农村建设就没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江西新农村建设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有新农村建设, 才会有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 人力资源的开发才有其进行的必要。

几年来, 江西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实践证明, 要顺利进行新农村建设就必须首先解决江西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在2008年, 江西省兴建了15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其中82个水稻、蔬菜、水果、茶叶等种植业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示范种植基地面积达6.67万hm2以上;33个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区, 示范养殖规模达100万头等。直接带动100万农户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 示范区农户户均收入将增加300元以上[2]。在农业标准化示范园的基础上, 进行农产品深加工, 在全省逐步形成一批各具特色, 具有规模效益、品牌效应和产业积聚力的优质农业产业群, 如赣南果业、煌禽烤卤、赣东苎麻纺织等, 直接带动相当数量的农民从事经济型农业。这是在农民观念转变、思想解放、敢于创新、积极学习的基础上, 实现收入增加、品牌创立、意识增强的, 并且有效地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充分体现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形象。可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处在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当中的, 是受新农村建设大政方针制约的, 是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途径和关键性措施。

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江西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互为条件

新农村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 就会形成对人力资源的大量需求, 这时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就取决于是否有相应足够多的人力资源供给。人力资源开发到一定程度, 必然反作用于新农村建设[3]。应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在新余、赣南等地相继建立蜜桔、脐橙种植基地。

新余蜜桔种植基地面积近6 666.67 hm2, 产量近5万t, 产值近1亿元。新余蜜桔成为新余农业的一张名片, 成为农民增收的特色高效产业。自2006年以来, 新余蜜桔平均产量达30 t/hm2, 产值6万元/hm2左右, 纯利4.5万元/hm2, 激发了广大果农开发的热情, 惠及全市5 000余户果农, 带动了一大批果农发家致富。赣南脐橙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发, 始终坚持“以科技提升品质, 以标准塑造品牌”的理念, 建立了“猪—沼—果”生态农业工程, 走赣南脐橙无公害发展之路。赣州市近几年年新增脐橙种植面积达5.33万hm2, 种植面积10.53万hm2, 居世界第一, 年产量居世界第三, 脐橙已成为赣州市农业的第一大主导产业。2008年, 全市实现果业总产值52亿元, 果农人均果业收入2 600元, 26万户果业种植户73万果农从中获益, 近2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留守劳力、返乡农民工和中老年劳力实现就业, 先后有68万农村贫困人口通过种果实现脱贫致富, 果业产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凸显。

这2个例子在建设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 无形中开发了江西省潜在的农村人力资源,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到果树种植上来, 新农村建设得到发展, 人力资源优势也得到发挥。反过来,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有效地解决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劳动力需求很大的问题, 即果业需要大量的懂技术、会经营、有长远眼光的农村劳动力的参加,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型农民、新型劳动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江西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

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江西新农村建设互相吸取有利于

自身的因素, 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江西新农村建设规定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为顺利进行新农村建设, 中国共产党审议通过的纲领性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 都为江西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政策性支持, 提供了直接发展的机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以就业为导向,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农民培训为重点开展农村成人教育,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概念, 更加明确和突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

江西省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充分学习和借鉴华西村、南街村、大邱庄、小岗村各种成功经验, 结合江西省农村实际情况, 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坚持工业立村、引资兴村、民营强村, 实现强强联合、资源整合;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园旅游观光, 农产品亲手采摘。建立了瑞昌市山区农业生态园, 树立了“独一枝”山药、“庐山香”猕猴桃、“赣”牌大米、“横立山”牌蔬菜等绿色品牌[4]。广昌白莲种植基地;国鸿集团“公司+基地+农户”形式起到了“搞好一个点, 带动一大片”的示范辐射作用;安义现代农业科技园大力推行“公司+协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实行公司、基地、农民一体化经营, 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泰和乌鸡按照“区域化布局, 生态化养殖, 标准化生产, 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思路, 达到“拨亮一盏灯, 照亮一大片”的效果[5,6]。

种种发展模式、成功典型表明, 江西省农村劳动力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充分吸收党和政府实施有效政策中的有利因素, 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 使自己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在这个基础上, 当人力资源开发到一定程度, 它必然反作用于新农村建设, 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这些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江西省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要塑造江西人“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的新形象, 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 要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 都必须十分重视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 这也就为江西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进行的可能, 也直接地给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规定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7,8,9,10,11]。

4 结语

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这就要求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增加农民收入,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江西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这就需要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要求, 创建和谐江西、绿色江西[12]。实践表明,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江西新农村建设是相互作用、相互贯通、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江西新农村建设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徐勇.从“农村包围城市”到“城市带动乡村”——以新城市建设引领新农村建设[J].东南学术, 2007 (2) :35-39.

[2]李霏.构建农业标准化加快江西现代农业发展[J].理论导报, 2009 (2) :25-27.

[3]曾豪杰, 李子光.公共政策视野下的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3) :43-44.

[4]涂起红, 雷建国.江西绿色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 2006, 18 (5) :161-162.

[5]王海.“十五”期间江西农业发展战略的初步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 2001, 13 (3) :50-52.

[6]王雅鹏.紧扣时代主题、理论联系实践的一部农业经济管理学力作——评述《江西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4) :179.

[7]李跃林.论农村成人教育与江西新农村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21) :191-192.

[8]黄毓哲.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稳步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J].新余高专学报, 2008, 13 (6) :26-29.

[9]黎绣, 池泽新.依托龙头企业建设江西新农村[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 (1) :51-54.

[10]尹姗, 曾青云, 孙卫星.建设江西新农村与农村教育新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 2007 (26) :63-65.

[11]孙家驹, 邓爱秀, 杨丹丹.江西新农村可持续模式的共性与特性——兼及破解农村人才、资金瓶颈[J].求实, 2007 (8) :86-88.

刻印辩证法 第11篇

笔者在数十年的刻印实践中,才渐渐地悟得了这个切切实实、屡试不爽的心得。

试以篆法和配篆论。以一字之篆法论,方与圆、左与右、上与下、收与放、粗与细、正和欹、急与缓,乃至笔道间的疏与密、隔与畅,都需作恰到好处的处置,这尺度的把握,不到位是失,过了头也是失,要达到一字中篆法的“善处”,正赖于辩证的思维。又如一方两字印,两字的气质情调是否协调、匹配、共融是十分重要的。到位了就成立,若是相抵牾、相矛盾,则失败。这其中的机窍就在字不同而气相和、情相悦,这岂非是辩证法的一次小小胜利?

再以用刀论,刀之技法,古人往往讲得神乎其神,而说到底,则是冲、切两大类,考察古来大家,也是不出此范畴的,或兼使,或取其一而作个性和灵性的表达。若用刀只取一法,而又单调到只用刀角去横冲直撞,而放弃(大多是无意识的)了“三寸铁”在握需巧妙地发挥刀刃、刀角、刀背的兼用并施,则是求偏而弃全,使刻出的线条单一乏趣,缺乏丰瞻的内涵,这也正是不了解乃至不能把握辩证关系的必然。拙以为用刀之妙,要能畅,但又能畅中见涩,且止于滞与滑;能圆,又能圆中见方,且止于畸与杂;能劲,但又能劲中见柔,且止于纤与猂;能醇,又能醇中见性,且止于薄与淡;能拙,但又能拙中见巧,且止于诡与僵。线条可以破,但破而不碎,形缺意满;可以断,但断而意连,气贯神畅……得辩证正脉,就有了检验和纠正自我得失的尺子。

古人论章法,或谓:“分朱布白,计白当黑。”或谓:“疏处走得马,密处不容针。”这是抓到本谛的。印的章法,一如造屋筑园,要密中见疏,疏密互用,要实中见虚,虚实相映。只有水泥钢筋的屋宇,而不配以山青水绿的园景,是为人垢病索然无趣的设计。故而,强调实中寓虚,正是为虚处腾出不可或缺的地盘。需知因实而见其虚,因虚而见其实,可惜大多的初涉刻印者,重实而轻虚,重密而轻疏(不是不知虚白的重要,而是忽略乃至不自知所至)。诚然,实而又实或虚而又虚,也都是缺少辩证思维而走向了板塞或空乏的极端。要之,搭配奇妙的虚实关系,一定是虚而益映衬出实之美,实亦反衬出虚之妙,虚实互用,骨清气爽,天设地造,如是章法,方为佳构绝作。说白了,这也正是运用辩证法的一次成功实践。

现在的某些年轻印人,往往好险绝而拒平正。是的,险绝有强烈的视觉效应,尤其有闪光灯般的瞬间爆发效应。这是艺术能瞬间即抓住人、打动人的魅力之一。要得。然而只一味地求险绝而无视其内理的平正,这险绝的结果势必险厄而绝端。以此产生的印作,它可以抓人与瞬间,然也仅仅只是及人于眼而不能会人于心的,其艺术性是一瞥即逝的,注定是速朽的。我以为,真正称得上有艺术精度、高度、深度的险绝,必具备对内理平正的调节。同样,高妙的平正,必以内理的险绝要素为支撑。笔者以为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在作品推敲时,宜“一分为二”,重在视二端而置于尤佳的一侧;在搁刀验证时,宜“合二为一”,重在视其化解矛盾后的融洽和谐的精纯度。无处不在的辩证法就是如此坚定且清晰地揭示着它那无以伦比的神奇魔力。

如果透过一方印,诸如往大处讲,如何借鉴传统而不为传统所囿,如何对待学习过程中的观念和技法、进步和停滞、表扬和批评、苦学和深思、自馁和自傲、实绩和名利……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摆脱不了辩证思维的引领统帅。坚持不懈地正确运用辩证思维,必能涉艰历险,取得创作每一方印的成功,乃至成为一个成功的印人。总之,从根本上讲,一艺之成,首先当是辩证法的成功,更准确地讲是自己正确地实践辨证法的成功。

辩证法不仅是程式、方法,更是普世而永恒的规律。若开汽车要观察反光镜,飞人刘翔跨栏不能穿没后帮的拖鞋,这是对立的统一,是又搏击又有拥抱的欢喜冤家,是上苍在创造人的时候就赋予的灵魂,是用以完善自我和改造客体的法宝。尤其是把握了科学的唯物辩证法,我们就能无往不利,无战不胜。

作风建设辩证法 第12篇

2月20日,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举办了2011年学术建设研讨会。此次会议是为了进一步加强自然辩证法的学术建设、促进自然辩证法的学科繁荣、增进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交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院校的专家和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代理秘书长张明国教授主持。

会上, 代表们围绕自然辩证法学科的生存发展、课程改革、编辑出版、学术交流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 核心议题是寻找能够带动整个学科发展的增长点或突破点。与会专家认为, 只有把自然辩证法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总体考量, 才能真正找到学科发展的突破点。自然辩证法研究应整合资源, 利用自身文理交叉的优势, 继承和发扬本学科宏观性、批判性、反思性的学术传统, 着眼于当今社会发展的宏观理论问题和学科建设问题, 为社会提供超越时代的思考, 从而提高本学科的社会影响力。自然辩证法工作者既要安身立命, 做好纯学术建设, 又要有宏观视角, 注重软实力的提升。

与会专家集思广益, 还对2011年纪念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正式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上一篇:研究性学习主题下一篇:培养语感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