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系统理论范文

2024-05-07

动态系统理论范文(精选10篇)

动态系统理论 第1篇

网络交通流分配问题是现代交通科学的重要研究分支。如果从Pigou[1]对道路拥挤效应的分析算起, 相关研究已有近90年的历史。目前基本的两个研究方向是静态交通流分配和动态交通流分配。静态交通流分配的研究日臻完善, 已广泛应用于实践;而动态方面的研究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从应用的时间跨度长短来看, 静态研究一般以年为单位, 面向交通规划;而动态研究一般以分钟为单位, 面向实时交通管理与控制。在时间跨度谱上, 以小时或天为单位的交通流分配研究还没有受到普遍关注[2]。尽管静态分配模型也常以小时交通量为研究对象, 但是面向长期规划的研究目的使得方法的应用与分配结果都较粗, 不适用于短期的网络状态演化分析与交通管理措施和政策的影响分析。基于上述认识, 本文尝试利用投影动态系统理论对交通流分配问题进行建模, 希望能提供短期交通网络流量演化规律的理论分析基础和可行手段。

投影动态系统理论是由Dupuis和Nagurney[3]于1993首次提出, 随后Nagurney和Zhang[4,5,6]对该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该理论已广泛应用于交通网络拥挤问题研究、供应链网络分析、移民问题研究以及金融网络分析等领域[5,6,7,8,9,10]。相关理论的近期发展可参阅文献[11], [12]。尽管一些现有研究也是利用投影动态理论对交通流分配问题进行分析, 但这些研究均从现有的基于用户均衡的交通流静态模型出发, 给出对应的投影动态系统。这些研究忽视了对网络中出行者的路径调整行为的细致分析, 虽然也揭示了网络流量演化的一些规律, 但是由于研究基于宏观网络层面路径的直接调整, 因而未能揭示网络中出行者局部阶段式路径调整策略, 也不能很好的刻画灵活的出行者信息反应行为。

利用投影动态系统理论对交通流分配问题进行建模, 不仅可从系统演化的角度对交通网络进行了刻画, 而且可以深化对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的认识。本文将从网络的基本组成元素节点和路段的状态量演化入手, 揭示出行者的局部阶段性行为策略可以最终涌现网络层面的行为特征。本文对投影动态系统与相应变分不等式的在系统处于均衡态时的等价性分析说明了这一点。投影动态系统建模的另一大优势是建模过程本身提供了系统演化轨迹模拟的简便方法。该方法也是求解网络均衡状态特征量的有效方法。本文对上述方法加以改进, 进一步刻画了出行者的行为特征。

1 网络交通演化的投影动态系统

考虑一个交通网络G (N, L) 。其中N为节点集合, L为路段集合。设网络中的路段均为单向。设网络中的起讫点对 (简称OD对) 集合为W. 设在当前考虑的网络状态下, 从节点n到OD对wW的终点的最短行程时间为πwn. 路段lL上的总流量为fl=wWflw, 这里流量fwl对应OD对w.

假设出行者并不具备网络状态的完全信息, 也不具备利用网络完全信息做出长期的合理出行路径选择决策。但出行者会利用网络局部的路况信息和同类出行者总体的前期判断, 对个人的路径做出调整。假设出行者会不间断的对出行路径做出调整, 那么上面提出的路段流量f与节点的最短行程时间π都是时间的变量。如果考虑一个足够长的时间内的网络状态演化, 可期望出行者的路径调整行为最终可导致网络达到均衡状态, 即路段的流量与路段的实际行程时间不再变化。设ττ+1是出行者两次调整决策的相续时刻。

出行者利用局部信息对出行路线进行如下调整:网络中任取一路段lL, 该路段的起点表示为ilN, 终点表示为jlN. 设在τ时刻路段的行程时间为cl (fl (τ) ) , 路段起点对应wW的最短行程时间为πwil (τ) , 路段终点对应wW的最短行程时间为πwjl (τ) 。设定上面给出的三个量是在τ+1时刻位于路段l起点处的出行者可知的局部信息。如果πwil (τ) 减去cl (fl (τ) ) 的差值大于πwjl (τ) , 因为出行者希望尽早到达目的地, 所以与上一时刻相比选择路段l的OD对w间的出行者将增加;反之, 减少。上述的路线调整策略可表示为

flw (τ+1) =flw (τ) +δ[πilw (τ) -cl (fl (τ) ) -πjlw (τ) ] (1)

式中, δ是一个正数, 表示出行者对上一时刻信息做出反应的强度。δ的值越大, 则依据信息调整路线的出行者就越多;反之, 越少。考虑到路段流量的非负性, 式 (1) 可进一步修正为

flw (τ+1) =max{0, flw (τ) +δ[πilw (τ) -cl (fl (τ) ) -πjlw (τ) ]} (2)

除了路段流量的更新, 出行者的局部信息中节点的最短行程时间πwn, ∀nN也需加以更新。网络中任取一节点nN, 设定以节点nN为终点的路段集合为Fn, 而以节点n为起点的路段集合为En. 在τ时刻进入节点的与OD对wW相关的流量为lFnflw (τ) , 而流出的流量为lEnflw (τ) 。设gwn为节点n处OD对w的生成流量, 显然如果节点n不是w的起点或终点, 则gwn的值为0。由于假设出行者不掌握网络的完全信息, 因此从节点n到OD对wW的终点的最短行程时间是一个估计值, 在τ时刻为πwn (τ) 。在τ+1时刻出行者将依据前一时刻τ的网络局部状态对πwn加以重估。如果lFnflw (τ) 加上gwn的和大于lEnflw (τ) , 暗示上一时刻对应OD对w的出行者中较多的人低估了πwn (τ) 值, 从而引起了流入量与节点的生成量之和大于流出节点的流量。为了使流量在节点可以平衡, 此时需要提高πwn (τ+1) 的估计值。另一方面, 如果lFnflw (τ) 加上gwn的和小于lEnflw (τ) , 则需降低πwn (τ+1) 的估计值。从实际出发, πwn, ∀nN的值具有非负性。上述的信息更新机制可表示为

πnw (τ+1) =max{0, πnw (τ) +λ[lFnflw (τ) +gnw-lEnflw (τ) ]} (3)

式中, λ是一个正数, 表示流量差异引起的对πwn, ∀nN值进行重估的强度。

在网络中由所有的路段流量fwl, ∀l, w和所有的节点最短行程时间πwn, ∀n, w构成网络的状态变量X. 而X的非负约束构成X的约束集Κ. 为了表述简洁, 用v表示与X同维的由πwil (τ) -cl (fl (τ) ) -πwjl (τ) , ∀l, wlFnflw (τ) +gnw-lEnflw (τ) , n, w组成的向量。进一步假设式 (3) 中的λ值与式 (2) 中的δ值对应同一时刻调整相应变量时相等, 用δ表示。有了上述的设定, 式 (2) 和 (3) 可以简写为X (τ+1) =PΚ (X (τ) +δv (τ) ) 。这里PΚ (v) 表示向量v在集合Κ上的规范投影。定义向量v相对于集合Κ上一点X在集合Κ上的投影为

ΠΚ (X, v) =limδ0 (ΡΚ (X+δv) -X) δ (4)

如果假设网络状态可以瞬时调整, 这种对时间的变化率可设定为

X˙=Xt=ΠΚ (X (t) , v (t) ) (5)

给定网络状态的初值X (0) =X0∈Κ. 由该网络状态初值出发, 依据式 (5) 的状态变化率, 可以得到网络状态的一个演化轨迹。由所有的可行初始网络状态与式 (5) 构成的微分方程系统就是一个投影动态系统, 表示为ODE (-v, Κ) 。考虑变量的具体取值后, 即得本文基于投影动态系统理论的交通流演化模型。

2 稳态时等价的变分不等式模型

对于一个投影动态系统, 当系统演化的轨迹在某处的变化率为0时, 我们称此处的系统状态为系统的稳定状态。如果设系统的稳定状态变量为X*. 根据投影动态系统的基本理论, 如果集合Κ是凸多面体, 则ODE (-v, Κ) 的稳态点X*与标准变分不等式VI (-v, Κ) 的解一致[5]。标准变分不等式VI (-v, Κ) 即为v (X*) T (X-X*) ≤0, ∀XΚ. 这里上标“T”表示向量的转置。

将对应于本文所建ODE (-v, Κ) 系统的VI (-v, Κ) 明确给出如下:

nΝwW (lFnflw*+gnw-lEnflw*) (πnw-πnw*) +lLwW (πilw*-cl (fl*) -πjlw*) (flw-flw*) 0, XΚ (6)

模型 (6) 与基于路段-节点的交通流分配变分不等式模型[13]在节点流量守恒条件满足时是等价的。即利用拉格朗日乘子将流量守恒条件lFnflw*+gnw-lEnflw*=0, n, w转化后加入基本的变分不等式模型内即可。

尽管限定条件后变分不等式模型 (6) 与一般基于路段-节点的交通流分配模型[13]等价, 但是模型 (6) 不仅提供了模型转化过程中出现的拉格朗日乘子的具体含义, 而且使得模型具有了处理网络流量供需不等时网络如何均衡的能力。而变分不等式模型 (6) 与对应投影动态系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变分不等式模型仅描述了网络均衡终态的特征, 而投影动态系统同时也描述了网络具体的均衡过程。因此, 相应的投影动态系统有更好的解释性和应用前景。

3 求解算法

对投影动态系统的模拟求解相当于解一个有初值的常微分方程组, 因此许多求解常微分方程组的方法可以利用。但是我们不打算采用这些方法, 如连续时间离散化的欧拉解法, 因为本文建模的过程不仅提供了求解相关问题的一个启发式方法, 而且还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方法。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

步骤1:初始化

给出网络状态初值X0∈Κ, 最大迭代次数τmax;令τ=0, μ=1且使数列{δτ}满足δ0:=δμτ=1δτ=τ=1δτ2<δτ>0;数列{λτ}满足λ0:=λμτ=1λτ=τ=1λτ2<λτ>0;设定收敛指标系列{ε1, ε2, …, εm}, 且有ε1>ε2>…>εm成立。这里μ为分段外循环计数变量, 取从1到m的自然数, τ也是迭代次数计数器。δμλμ为给定正常数。

步骤2:计算

π表示上一次执行步骤2后网络上OD对w间估计的最短行程时间或在初次执行步骤2时取网络状态初值。首先对所有的π加以排序, 然后按照π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对与OD对w相关的路段流量和节点最短行程时间按式 (7) 计算。完成与一个OD对对应的变量计算以后, 即对路段的出行阻抗cl, ∀l加以更新, 然后依据新的路段出行阻抗, 对下一OD对相关的量加以计算, 直到最后一个OD对。

flw (τ+1) =max{0, flw (τ) +δτ[πilw (τ) -cl (fl (τ) ) -πjlw (τ) ]} (7a) πnw (τ+1) =max{0, πnw (τ) +λτ[lFnflw (τ) +gnw-lEnflw (τ) ]} (7b)

步骤3:收敛检查

如果式|fwl (τ+1) -fwl (τ) |≤εμ, |πwn (τ+1) -πwn (τ) |≤εμ, ∀l, n, w成立或者τ+1>τmax, 令μ:=μ+1, 并执行步骤4;否则令τ:=τ+1, 返回步骤2。

步骤4:收敛指标更新

如果μ大于m, 则令X*=X (τ+1) , 算法执行终止;否则, 令τ=0, X0=X (τ+1) , δ0=δμλ0=λμ, 返回步骤2计算。

下面对上述求解方法加以简单解释。考虑到流量与行程时间单位及量纲的差异, 在步骤1中对其分别设计了对应不同变量的变化强度系数δλ. 而强度系数的初值δ0和λ0的选取很大程度上反映对网络初始状态X0可靠性的估计。X0可靠性越高, 则δ0和λ0的值就应越接近于0;反之, 越接近于1。强度系数δ序列在δ0后的取值可按{12, 12, 13, 13, 13, }来取, λ的取法相似。步骤2中先对π蹬排序, 后按相关联的OD对依次计算网络状态量。这体现了实际出行的行程时间越长, 路径调整时网络信息需求量大, 因而改变不易的特征。阶梯式的收敛指标系列{ε1, ε2, …, εm}可以以较少的计算量迅速得到下一次计算的网络状态初值, 从而保持出行者的信息反应强度, 提高计算实效;第4节的应用分析证实了这一点。

4 应用分析

图1是一个具有24条路段的简单路网。假设路段阻抗函数的形式为cl=cl0+0.0008 (wWflw) 4, 这里c0l是路段的自由流行程时间。网络中有两对OD对, 分别为 (1, 9) 和 (3, 7) 。设起讫点对 (1, 9) 间流量需求为9, 起讫点对 (3, 7) 间流量需求为4。

参数列{δτ}与{λτ}均设为{0.5, 1/2, 1/2, 1/3, 1/3, 1/3, …}, 这里强度系数的初值δ0和λ0均取0.5。首先将终止指标ε分别设为0.1, 0.01, 0.001和0.0001后分别一次性执行算法, 部分计算结果见表2。表2中给出了网络系统达到稳态时, OD对 (1, 9) 间实际利用路径的流量与行程时间。

将终止指标ε分阶梯式的设为0.1, 0.01, 0.001和0.0001后, 序贯式模拟计算网络状态的演化轨迹。将各阶段求出的稳态点用OD对 (1, 9) 间实际利用路径的流量与行程时间的形式给出, 见表3。与表2比较, 由于采用阶梯式的收敛计算, 系统达到稳态的调整次数明显下降。如以0.001为最终的收敛指标, 一次性求解需1095次迭代, 而将收敛指标分为0.1, 0.01和0.001三阶段后相继计算的话, 总的迭代次数为62+161+277=500次。这里计算网络均衡状态所需迭代次数的下降说明选取可靠的网络状态初值和保持一定的状态量调整的变化强度是关键。这些算法的设计也同时是对实际出行者路线调整的行为的模拟。

图2给出了在收敛指标设为0.01条件下非阶梯式模拟时路段9和3上流量的演化轨迹。从图中可以看出, 路段流量在均衡态流量附近在上下波动, 随着出行者对信息反应强度的减弱, 流量值趋于稳定。

图3比较了两种策略下路段9上流量的演化轨迹。在模拟时刻τ≤62时, 两种策略的演化轨迹重合。而当τ=63时, 阶梯式策略以当前网络状态为初值, 调整出行者对信息反应强度, 从而加剧了路段上流量的波动, 但带来的好处是系统更快的接近了稳态。

5 结论

本文利用投影动态系统理论对一般交通流分配问题进行了建模。建模方法可以较好的描述实际出行者的交通路线选择行为。所建的投影动态系统在系统处于稳态时可以等价于一个变分不等式。该变分不等式又可通过限制条件转化为常用的基于节点-路段交通流分配模型。

本文设计的投影动态系统演化轨迹离散模拟方法, 不仅对出行者的行为加以灵活地描述, 而且可以快速有效的得到系统的稳态状态量值。

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利用投影动态系统理论对交通网络流演化问题建模的一次有益尝试, 但是还有不少有待深入研究的地方。例如求解算法中相关的参数如何合理选取, 路段延误为随机变量函数时如何处理, 以及对一些交通管理措施的影响如何利用相关的投影动态系统进行具体分析等。但从本文的应用分析可以看出, 相关研究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期待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Pigou A C.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M]. London:Macmillan, 1920.

[2] Bell M G H, Lida Y.Transportation network analysis[M]. New York:Wiley, 1997.

[3]Dupuis P, Nagurney A.Dynamical systems andvariational inequalities[J].Annals of OperationsResearch, 1993, 44 (1) :9~42.

[4]Zhang D, Nagurney A.On the stability of projecteddynamical systems[J].Journal of Optimizat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s, 1995, 85 (1) :97~124.

[5] Nagurney A, Zhang D. Projected dynamical systems and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with applications[M]. 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6.

[6]Nagurney A, Zhang D.Projected dynamical systemsin the formulation, stability analysis, andcomputation of fixed-demand traffic networkequilibria[J].Transportation science, 1997, 31 (2) :147~158.

[7]Zhang D, Nagurney A.Formulation, stability, andcomputation of traffic network equilibria as projecteddynamical systems[J].Journal of Optimizat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s, 1997, 93 (2) :417~444.

[8]Nagurney A, Pan J.Evolution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and projected dynamical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 tohuman migration[J].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Modeling, 2006, 43 (1) :646~657.

[9]Dong J, Zhang D, Nagurney A.A projected dynamicalsystems model of general financial equilibrium withstability analysis[J].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modeling, 1996, 24 (2) :35~44.

[10]Cojocaru M G, et al.Projected dynamical systemsand evolutionary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via Hilbertspaces with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Optimizat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005, 27 (3) :1~15.

[11]Cojocaru M G, Daniele P, Nagurney A.Projecteddynamical systems and evolutionary variationalinequalities, applications, and a computationalprocedure[C]//Chinchuluun A, et al.Paretooptimality, game theory and equilibria.Berlin:Springer, 2008:387~406.

动态系统理论 第2篇

课堂教学具有动态复杂性,动态复杂系统理论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具有革新意义和指导意义。但如何应用这一理论为教学服务,目前学界还在探讨之中。教师和学习者是动态复杂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最具有主动性的主体系统,因此教师的角色重建和学习者的主体发展应该首先得到关注。教师角色范式转变的核心内容是放弃权利,创设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的主体发展既要关注主体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发展,又要关注与其它主体系统在互动中的适应性发展,让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提升能力。

关键词

动态复杂系统  课堂教学  教师角色  主体的发展

动态复杂系统理论(Dynamic Complex System Theory,简称DCS)是20世纪末兴起的前沿科学,冲击了现有的科学理论,具有革新性意义,因此被称为“新科学”。这一“新科学”对于教学领域有重要启示,它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动态复杂系统的镜像,我们看到的课堂不再是一个简单、线性的教与学场所,课堂教学也不是某种具有必然因果关系的变量输入与输出,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非线性的、自适应的、多种异质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在这个复杂系统中,课程设计、教师、学习者、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等多种要素又分别构成了一个个主体系统,这些主体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动态呈现教学过程,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会反馈到整体的学习效果上。正如Van lier所说,把课堂看成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是非常有用的,在课堂教学中,所有的细节都起作用[1],甚至一些看似不相关的因素比如天气的变化等等都会影响其它主体系统。DCS理论视角下的教学过程是开放的,有互动的、语言的、情感的和社会文化的输入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变化都极易被察觉,如教师的情绪改变、微笑鼓励等,同时,又是针对学习需求和学习喜好的改变而调整适应的过程,不同学习者之间的交往也会导致新的学习结构涌现。

一、理论背景分析

20世纪80年代,随着现代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牛顿力学引申的因果决定论和笛卡尔的简化论不能解释宇宙的复杂动态现象。他们发现,形式是通过主体间的互动,而不是预先的设计或由上至下的操控自发形成的,这是复杂理论的起源。目前研究者们使用的术语还包括混沌论、复杂系统理论、动态系统理论等,为了凸显课堂教学的动态性和复杂性,我们在本文中采用动态复杂系统理论。

DCS理论认为复杂行为源自简单的规则,但不是这些规则或成分的简单叠加,而是相互依存的众多成分根据这些规则互动的网络。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只能是组合的结果。组合不仅仅是聚集,组合物的成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通过这种相互作用会形成复杂的结构;但它还不仅仅是相互作用,它在表现组分特性的同时,还传递着作为整体而新产生的特点[2]。动态关系而非孤立的主体构成了DCS理论的基础。核心思想是动态复杂系统具有开放性、自组织性,并处于不断变化中。

在教育学中引入和应用DCS理论还处在探索阶段,Osberg等应用复杂理论来研究学习在课程中是如何出现的[3];Van Geert等建立了复杂适应系统视域下的学习模型[4];Davis & Sumara,Sullivan等使用复杂性来描述课堂学习等[5] [6]。他们的研究增加了我们对于DSC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理解。

二、课堂教学的动态复杂性

现有的研究综述表明,课堂是一个动态复杂系统,符合动态复杂系统的主要特征。首先,教学是在多层级的组织系统中发生的,课程设计、课程大纲、课程结构、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室的内外环境、教师与学生等课堂中的常、变量构成了一个网状的组织系统,而不是自上而下的线性组织。其次,这些组织系统本身也是稳中有变的主体,并在相互影响中产生新的信息结构,如流水一样向前涌动,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变化,具有动态性特征。此外,课堂环境的开放性以及课堂系统的不确定性、不可逆性、非平衡性和非还原性都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再次,整体的课堂教学并不是所有主体系统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各系统的相互作用下,产生了新的学习结构,涌现出新的特征。正如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一样,任何一个互动的课堂教学都不可能与另外一个完全相同。因此,人们发现采用简单线性的方法很难精确地描述课堂教学全貌,因为课堂教学是在频繁互动的课堂事件中进行的,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以及这些互动所带来的一些未知变化等,都可能使课堂教学进入到无序状态,或者说是“混沌的边缘”。这种“混沌的边缘”就如同蚂蚁在找食物前和找到食物后的爬行轨迹一样,在无序和有序之间游走,但正是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保证了蚁群的生存。

DCS理论认为,课堂的无序状态同样不可忽视,是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会尽力避免无序状态,牢牢掌控课堂。但学习是一个认知和体验的过程,如果不给学生实践、体验甚至犯错的机会,学生就很难真正吸收知识并内化成为自己的能力。例如:学生的一次突然提问可能并不在教师周密的课堂教学计划中,这时的教师该如何应对?是忽视不理继续既定的教学计划,还是匆忙作答,草草应付了事?在DCS理论视角下,教师首先应该肯定学生的思考,因为有思考才有疑问,即使这个疑问是离题的,但思考的价值远超过问题本身。其次,迅速估量提问的价值,并决定花多长时间以何种方式来因势利导,如有必要,也可以直接展开课堂讨论,让课堂暂时偏离原有轨道,进入到无序的状态中。教师会发现,在这种最真实自然的学习环境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三、教师角色的重建

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决定教师角色的转变,基于现有的研究,我们主要从12个方面来描述教师的新角色,具体的描述和要达到的目的详见表一。

DSC理论视角下的教师角色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其核心内容是教师的角色范式转换,放弃权力,不完全是教学过程中的掌控者,还应该给学习者一定的决定权力,尽可能给学习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创造一个无压力、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以此增强学习者的学习意愿,主动学习。

在DCS理论视角下,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教学的掌控者,更是帮手、顾问、学习指导、学习资源和主管/助手的复杂统一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定新的任务、呈现新的知识,关注和支持学习者,严肃认真地对待和处理他们的问题。与传统的教师角色不同的是,教师能够承认课堂教学的复杂动态性,不担心课堂的无序状态,还能够因势利导,游刃有余地平衡两种状态。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失效。理想的教师角色还应该是温暖而充满爱心的,对于学习者能够一视同仁,态度友善而且令人鼓舞。作为这些特征的结果,学习者愿意接近他,在温暖而轻松的氛围中自由愉快地交流。

四、学习者的主体发展

毫无疑问,在课堂教学这个动态复杂系统中,学习者是最重要的主体系统之一,学习者的主体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也最值得重视。课堂教学应该以学习者的理解掌握为目标,指导学习者自己完成任务,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我们主要从三个层面来关注学习者的主体发展,一是主体系统内部的发展,二是主体系统外部的发展,三是学习者主体系统与其它主体系统在互动和适应中的发展。

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者可以是一个群体,也可以是不同的个体,他们最具有主观能动性。从系统内部发展的构成要素来说,主要是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系统以及认知能力系统。每一个学习者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性别、年龄、性格等差异都和学习相关,学习者不同的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也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者的情感系统主要是指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兴趣、焦虑、自信等感觉系统。如果学习者有足够的自信能够完成任务或者解决难题,他的自我效能感会大大增强,促进学习进程,使学习成为一个良性循环,反之则可能对学习产生厌恶之感,进入恶性循环。学习者的认知系统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联想、推理、信息加工等多元智能体系。学习者不同的认知系统会让他们在主体互动中产生认知冲突,并在解决这些冲突的过程中创造新的知识和策略。

主体系统的外部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学习者的成长背景、学习经历和社会关系等要素,这些要素综合作用在学习者身上,使学习者在相互交往中呈现不同的风格和倾向。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这些外部要素,正确引导学习者主体与同伴以及学习环境之间的互动。如在外语课堂的话题设置以及分组讨论中,就要慎重考虑是否会引起学习者的不愉悦或不舒服之感。

无论是学习者主体系统内部因素还是系统外部因素,都会在与教师、其它主体以及课堂教学环境的互动中适应发展。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对这种发展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并进入到一个无限的循环。主体系统的自适应性在发展中得到体现,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越强,越积极地与其他主体系统互动,其知识获取得就越多,能力也提升得越快。

DCS理论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研究是关于过程的科学,而不是关于状态的科学[7]。课堂教学具有动态复杂性,每一堂课都是完全不同的学习事件,产生多样的、不可预测的结果。一些课堂上看似不重要的互动,其实是整个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持续的能量输入可以引起互动的极大扩展,起始条件的一点变化也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教师的角色范式发生转变,不再是权力的中心,而是和学生主体以及环境主体等构成了复杂互动的网络组织。每一个学习主体对于动态复杂系统中的学习、情感和生态的刺激反应都不同,学习主体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在与环境的互动冲突中适应发展。

参考文献

[1]  Van Lier,L.Interaction in the language curriculum:Awareness, autonomy and authenticity[M].New York:Longman,1996.

[2] 欧阳莹之著.复杂系统理论基础[M].田宝国,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3] Osberg,D.C.Curriculum,Complexity and Representation –Rethinking the Epistemology of Schooling Through Complexity Theory[D].Open University,UK,2005.

[4] van Geert,P.The dynamics of general developmental mechanisms:from Piaget and Vygotsky to dynamic systems models[J].Curr.Dir.Psychol.Sci.9,2000.

[5] Davis,B.and Sumara,D.Complexity and education:Inquiries into learning,teaching and research[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6.

[6] Sullivan,J.P.Emergent Learning:The Power of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in the Classroom[EB/OL].http://www.abdn.ac.uk/stne/events/

complexity-conference-2009//,2009-01-12/2014-09-12.

[7] Dickinson,L.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作者:胡兴莉(1978-),女,黑龙江铁力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

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热电站事故管理 第3篇

在我国, 热电站是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电力供给部门, 一旦发生事故, 将会造成重大伤亡以及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 热电站必须做好事故管理工作, 以保证热电站的正常运行。

热电站的经营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面向的复杂系统, 基于动态系统理论对热电站事故管理进行分析, 在事故管理理论研究中运用系统思维和动态思维, 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以预防和控制突发事故, 或在事故发生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其造成的损害, 这种系统化动态管理模式强调组织系统的稳定性在事故预防的过程中得加强。

1 动态系统理论

动态系统理论又称为复杂理论、混乱理论, 是一种无秩序的、非线形的自组织系统理论, 主要强调事件关系的重要性和系统内各元素间的关系。其目标在于用少数变量从数学方面研究、描述系统变化的一般特征, 系统被定义为变量的一个集合, 而这些变量由独特的互动原理管理着, 系统的状态是变量互动变化的结果。

理论假设系统是开放的, 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日益复杂化, 系统变化体现在其内部的各个参数内。动态系统是一个自组织、自纠正、自稳定的系统, 其最典型的特点是自组织, 具有稳定和不稳定两种状态, 系统中任何一个微小变化, 都会导致一个相对不能预测的结果, 遵循“复杂———简单——复杂”的螺旋方式, 其非线性意味着难以预算。自组织原则不但体现在瞬间活动, 而且应用于个体发展过程。在说明和解释变化时采用的是抽象方法, 重点揭示系统内引导变量或驱力间相互作用的法则或原理[1]。

2 热电站事故的动态性特征分析

由于外在环境或内在结构的变化而引发的事故, 热电站事故决不是静止的。事故变化的每一个阶段几乎都会对下一阶段产生连锁反应, 上一次危机的残留因子可能会再次进入危机潜伏期, 从而导致下一次危机的爆发。从时间 (T) 和管理失控程度 (lost of m anagem ent degree, L) 两个维度来描述热电站事故, 其描述曲线可以称为热电站事故周期曲线或者L-T曲线。

事故的发生可以理解为热电站秩序的波动超出正常控制力范围, 横线L=L0上方即为失控区域, 下方表示处于正常控制范围, B点为事故触发点, 表示导致事故原因事件的发生。基于事故在不同时期状态的不同, 可以把热电站分为事故潜伏期、事故征兆期、事故发生期、事故总结期以及事故恢复期5个阶段, 如图所示[2]。

事故潜伏期 (如图O A曲线段) , 该阶段热电站表面上运营正常, 实际上却酝酿着事故因子。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渐变、量变, 最后逐步演变为质变, 即事故发生。

事故征兆期 (A B曲线段) , 此时事故已经产生明显征兆, 处于量变向质变的转换阶段, 其关键是要迅速识别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控, 如果预控失败, 则进入事故发生期。事故的发生表现为事故触发点 (B点) 。

事故发生期的对应曲线是一组曲线段BCn D (n=0, 1, 2, …, m) , n值反应事故的危害程度与管理失控程度成正比, 即n值越大, 管理失控程度越大, 事故的危害程度越强;n值越小, 说明事故的控制和处理越及时和有效。当n=m时, Cm点表示热电站事故无法挽救, 热电站无法继续运转;当n=0时, 则说明事故发生前就发现征兆并及时处理, 将其扼杀在摇篮中, 这是最理想的事故管理状态。事故发生期事故的表现形式为显性, 组织处于非常规状态。

事故成功处理后会进入总结期, 由D E段表示, 热电站事故又从显性阶段逐步过渡到隐性阶段。EF段表示事故恢复期, 即热电站逐步走向正常运营轨道。如果上一次事故没有得到彻底处理, 可能会有残留因子, 同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可能会酝酿出新的事故因子, 因此组织会再次进入下一个周期的事故潜伏期。

3 动态系统理论在热电站事故管理中的应用

由于事故产生因素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及其产生结果的多样性等特点, 正如L-T曲线所示, 事故与其相关因素都不可能用简单的线性关系表示。以往的管理力求以一种最合理的模式、在一切情况下取得管理的高效率, 动态管理则是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 采用不同的组织和领导方式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它能更加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3]。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 n值的直观含义表示危机的破坏程度 (0≤n≤m) , 并不表示具体的数值, 是数列概念和相互比较关系, 它反应了事故的扩散性, 影响层面和危险程度。因此, 我们可以将n值看作热点电站的一个系统参数, 反应了其管理能力。

n值反应的是企业自身与自身比较的结果, 即此次与上次危机处理结果的比较。每一次事故处理后分析得到的n值都应该反馈给系统, 如果n值始终得到有效控制, 即n

当然, n值取决于很多因素, 它直接体现了热电站的事故管理能力, 这也说明不同热电站面临类似的事故会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事故是无法避免的, 热电站只有通过自身的完善, 提高自身抗风险的能力, 即提升m值。同时建立一套动态的事故管理机制, 实现在事故发生时刻迅速控制n值, n

4 动态管理机制的应用分析

热电站事故和存在是系统的、动态的, 因而事故管理模式也需要系统化、动态化。动态管理思想要求热电站运用系统思维和动态思维, 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在每个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在事故潜伏期, 热电站系统处于隐性事故管理状态, 其系统状态为L

在事故征兆期, 热电站事故系统由隐性事故管理向显性过渡, 其系统表现是L=L0, n=0, 即运作过程中出现了波动。如果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 事故可以避免, 这是最经济的事故管理方法。因此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事故预控系统是必要的, 其目标就是为应对事故做好充分准备。

当进入事故发生期, 热电站事故系统处于显性管理状态, 该阶段系统表现为L>L0, 0

事故总结期是热电站事故系统从显性管理向隐性管理过渡时期, 该阶段系统状态为L=L0, n=0, 事故已排除, 组织逐渐恢复到正常控制状态。此时要启动事故总结系统, 通过对事故机理的分析, 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 处理好事故后遗症, 以免事故潜在因子进入下一个事故周期中。管理工作的重心在于对整个事故处理过程进行经验总结和评估, 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 提出整改措施, 及时的调整人事结构, 增加风险意识, 完善事故管理制度。

进入事故恢复期, 热电站事故系统又回到隐性管理状态, 其约束条件是L

参考文献

[1]陈向阳, 张艳玲.动态系统理论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学, 200 (75) .

[2]朱延智.企业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

动态竞争理论:超越对立的双融 第4篇

5年前,谁也没想到苏宁与京东的捉对厮杀会如此惨烈;4年前,谁也没有想到小小的微信居然威胁到移动、电信、联通三巨头的地位;3年前,谁也没有想到小米居然会成为一个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手机公司;两年前,谁也没有想到阿里巴巴居然会成为中国银行业最大的竞争对手。处在剧烈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每一个企业都无法安枕无忧,即便是苹果这样的超级大公司。

新技术、新产品开发速度以及企业间竞争规则变化周期的加快,使企业的竞争环境复杂化。过去,人们习惯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判断市场竞争态势,但现在,许多企业家发现,在跨行业的竞争分析中,这一模型越来越难奏效。“五力分析模型可以告诉你,单一产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无法反映供应链,甚至无法整合商业生态系统参与者错综复杂的生态关系。”国际管理学会前主席、美国维吉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陈明哲教授认为,“竞争往往是跨文化、跨国界、跨产业甚至是跨体制的,不一定都形成你死我活的结果,反而是经常竞合相倚、共创价值的,而文化(包括国家与组织两个层次)与‘人性’是决定竞争结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不能像五力分析一样,仅考量特定产业的竞争结果与企业本身的策略形态,或只谈系统化知识、工具与‘术’,而缺乏宏观的‘道’或哲学基础的支撑。”

一个可持续的学说或模型必须结合哲学与文化、系统化知识、经验与案例,以及应用性工具四个层面。陈明哲教授倾尽二十多年时间创建的动态竞争理论来源于中国传统的竞争策略观与先秦诸子思想,其系统化知识包括:行动与回应的对偶型,“觉察-动机-能力(AMC)”反应链,以及以“市场共同性-资源相似性(MC-RS)”为基础的两两竞争分析与竞争不对称性思维。它经过西方社会科学近30年的检验和淬炼,为无数企业提供了完整实用的分析视角和科学有效的应用工具。

在动态竞争理论中,竞争和合作可以看成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们本质上是双融的关系。“动态竞争理论中对手的意义非常丰富,它不仅包括竞争者,还涵盖合作者、消费者、供应商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手未必是对立,竞争亦可是竞合。”陈明哲教授说,“市场共同性-资源相似性及觉察-动机-能力(AMC)的理论框架不仅适用于竞争的情境,也适用于合作的分析与应用。”

动态竞争理论虽然一直在西方发展,但是它的许多观点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哲学思想或传统思想体系。例如,在分析竞争对手时,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视角验证了中国军事家和哲学家孙子的著名学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隐身和选择性攻击与“以小博大”这句成语有关;资源转置战略符合“声东击西”这个成语所体现的间接竞争智慧。

陈明哲教授熟读易经,对易经中蕴含的哲学思想赞赏有加。例如易经所强调的“变动不居”、“唯变所适”阐释了动态竞争的“变”,而当一切处在“变”之中,那就要讲求内外平衡、人我合一:“对外,要极大化与竞争对手间的不对称关系,最小化对手的反应;对内,要极小化决策与行动间的执行差距,保持自己对环境反应的弹性。”

西方社会科学研究倾向于方法论和架构,强调标准化与量化,而中国人更讲究经验与行动。陈明哲站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用中国哲学、西方实证,将竞争战略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随着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传统企业纷纷开拓网络销售渠道。电子商务、O2O、网络营销等营销方式的兴起,使竞争的边界扩大,竞争格局有了巨大的改变。例如视频网站乐视、手机厂商小米推出彩电,就对TCL、创维等传统彩电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在跨界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识别、洞悉、攻击竞争对手变得非常复杂。在新的竞争态势下,企业如何根据动态竞争理论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

: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竞争的速度越来越快,竞争波及面越来越广,周期越来越短。越来越多看不见的对手会跳出来,只要掌握了核心技术和能力,即使不是大厂商,也有办法呼风唤雨。商业生态系统,通常涵盖了整个关联产业,包括各种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互补企业、相关产品、技术、服务供应商,及衍生出的非营利组织等,成员来自上游、下游,也可能不是市场参与者,相互依存但可能同时存在着竞争、合作与竞合等关系。

现在企业考虑战略,不应该仅仅从自己的角度考虑竞争框架,应该思考从整个企业的生态系统出发:包括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以及上下游之间的整合。应该考虑在生态系统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企业战略的思维和规划应该更广,不是只从一个企业来考虑。

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基本上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平台的竞争。平台战略,就是打群架,事实上是跨行业的群架。在网络时代的动态竞争中,一家公司的力量已经不足够,而是看平台的力量,而且这个平台会不会成为下一拨趋势,成为竞争的关键。中国人说的“站对边”,就是这个意思。押对平台就好,押不对平台,做老大都没有用。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战略制定要非常灵活,对趋势的判断要非常准确,思考的层面要更广,对市场的判断要更敏锐。为了延长企业竞争优势的时间,企业要利用好平台力量,扩大“群架”的影响范围,把上下游更多的企业拉入这个平台或商业模式。

:过去,洞悉竞争对手,较多地依赖媒体与公开的数据资料。但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技术对消费者和竞争对手的数据挖掘与预测,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变化对传统行业的竞争策略研究和管理带来哪些挑战?如何利用这些新变化,降低竞争者对抗性?

:动态竞争的思维就是在从对手的角度思考自己的战略,此时这些大数据(Big Data)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善用这些数据在竞争者分析中(透过市场共同性与资源相似性分析),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例如FedEx的对手是谁?大部分人甚至FedEx的员工都可能说是UPS(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SPS(美国邮政局)等,而实际上,它的一个重要对手是沃尔玛,因为二者存在资源相似性,比如物流和人才方面的相似性,于是产生了竞争。有了这两个标准,就让对手的辨识更容易量化,让战略制定更客观。

:长期以来,企业习惯用价格战、促销战、广告战等竞争手段获取短期竞争优势。随着商业环境日趋复杂,竞争日趋激烈,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领导型企业往往谋求在多个领域领先,例如苏宁不仅是中国最大的零售企业,还是一家排名前三的电子商务企业。随着业务多元化愈来愈高,多元化企业应该采取怎样的竞争策略?

: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不仅改变企业与现有竞争对手的业务重合度,也改变了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以阿里巴巴为例,天猫(TMALL)的推出,加大了阿里集团与其他B2C平台的(如京东、当当等)业务重合度;银行本来是阿里巴巴的合作伙伴,随着阿里集团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如支付宝、余额宝等业务规模的扩大,银行逐渐变成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因此,企业的多元化增加了识别竞争对手、预测竞争对手对竞争性行为响应的可能性的难度和复杂性。

从动态竞争的理论体系出发,在察觉-动机-能力(AMC)的框架中,企业敏锐的察觉能力可以帮助企业见微知著,通过密切关注潜在竞争对手的意图和行为,提早加以防范,避免因为“看不到”、“看不起”而延误反应的时机。

多元化企业针对某一竞争行为的响应的动机的分析也至关重要。企业对竞争性行为的判断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如果京东对家电产品发起价格战,那么,对于其竞争对手苏宁易购来说,该竞争行为不仅在客观上影响了其销售,因为家电类产品的销售额占到苏宁易购较大的比重,在主观上也会引起苏宁易购响应该降价行为的可能性,因为苏宁就是从家电连锁起家的。

:随着全球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发展越来越成熟,中国企业与外资企业在技术、人才、管理、资源上的差异性越来越小。外资企业的传统优势日渐递减,中国企业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本土的行业领导企业该如何运用动态竞争理论,重新审视与外资巨头的竞争?

:对于国际化的大型企业而言,正确理解竞争的意涵尤为重要。在动态竞争理论体系中,竞争并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强调共存共赢,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比如对于华为这样的国际化大公司,往往会与某一个竞争对手在多个市场或多个业务领域有接触,因此,强调竞合和共赢有利于它长期发展。此外,大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平台性的竞争,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打群架”。企业要协调供应商、政府等利益相关方,不断寻求平衡点,共同参与竞争,不再是单打独斗。

:动态竞争理论认为,企业的任何一个优势都是暂时的。企业只有在每一次竞争对抗中,尽可能地获得每一次竞争的优势,才能够长久地可持续发展。有人因此做出假设:由于动态竞争策略是以获取短期竞争优势为目的,这会导致企业将关注点聚焦在短期策略而非长期战略。对此观点,您怎么看?

:因为环境变化快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动态竞争的假设前提是企业的任何一个优势都是暂时的,这并非制定短期的战略。一般而言,战略不能常变,要有它的恒常性,因为战略的实施要有很多稳定的配套措施,包括人员、组织结构、奖惩措施等。战略是否要变?何时变?你在做战略分析时,必须很清楚你对政策与产业大环境、顾客和客户、竞争者、公司基本情况的基本假设,当巨大改变出现,这些假设受到巨大挑战时,便是调整战略的时机——比如突然出现一个新的竞争者,或现有竞争者有了新的投资而加码。

过去企业家在制定战略时常常忽略,公司的战略和任何一个利害关系人的战略比较、对接、整合,例如,一段时间内两个战略比较、各个部门或业务板块进行跨部门的战略整合、自己公司与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的战略对比。过去常听人说,“我们要寻找最好的战略”,但现在比较前沿的观点是,有一个动态的战略思维比有一个好的、恒常性的战略更重要。比如沃尔玛的战略非常简单,但每一个时期它的战略都会跟随环境的转变而调整,并在执行上下苦功夫。应对客户需求也是如此,你看儒家的“儒”字,就是人加上需求,客户、员工需要什么,就不断提供什么。

:在国内,有人认为创造需求和价值的学说,似乎比竞争学说,有更现实的环境和根基。对中小企业,发现需求、创造价值,开创细分市场,避免红海竞争,让企业“从小而美”变成“大而美”,这样的理论似乎比较受欢迎。而对于宝洁这样的大企业来说,对手的策略和行动会直接影响它的市场表现。那么,是不是动态竞争理论更适合规模较大的企业及行业领导者?

:我认为不同规模的企业应该有不同的战略思维,而且规模小的厂商更应该把握动态竞争中的成长机会。

在我看来,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规模小的公司具有竞争优势,更能够“低调”打造每一次优势。在影响竞争对手对竞争性行为做出回应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三个:对其他厂商行动的觉察力、采取行动或响应的动机以及采取行动或响应的能力。小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大大降低竞争对手的觉察力。厂商通常不会特别留意实力差距很大或客群不同的竞争者。对于小公司而言,在羽翼未丰时,要降低大企业的觉察。在进入新的产业时,尚未得到竞争对手注意时,得以有机会光明正大地扩张本身的疆界,正是练兵、培养能力之时。在目前环境变化快、没有产业疆界的环境中,公司规模还是重要的议题吗?

动态竞争的更高层次是强调管理者不仅有战略,更要有战略思维,尤其是进阶的战略思维,能够预测对手的回应。这包括两层意义:第一,当对手回应的时候,你已做好准备;第二,你会把对手的可能回应纳入整个战略规划,透彻分析并了解对手时,就能超越对手、引导方向,达到最高的层次。这样的情形并不局限于规模大或小的企业的。

:迈克尔·波特教授创办的管理顾问公司摩立特集团,在经过近30年的暴起及衰落之后,于2012年年底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之后再由纽约德勤管理顾问公司收购。有分析者认为,今天企业已不再靠击败对手,而是必须不断创新来为客户提供加值,摩立特主张靠企业结构追求永续性竞争优势的做法,已经不符合实际。您如何评价这一说法?

: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较以往更加动态、复杂与多样,不仅业务常横跨数个产业,竞争优势常根植于整合平台或商业生态系统,竞争活动也常涉及不同产业的参与者,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对于跨行业竞争现象,并未提供有力的论述或具体的分析架构,尤其在战局多变的情况下,五力模型难以满足企业动态需求。五力模型仅适合评估是否要进入某一个产业,但当企业进入一个产业之后,就难以使力。例如苹果与微软之间一连串跨产业的竞争,五力模型可以告诉你,单一产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无法反映供应链,甚至无法整合商业生态系统参与者错综复杂的生态关系。

另外,五力模型仅提供了三类概括性(差异化、聚焦、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无法呈现企业在竞争时实际行动的多样性,也无法分析这些行动可能带来的影响。事实上,分析企业应采取差异化或成本领先战略还不够,分析企业如何采取行动来落实战略,同时,预测并因应竞争者对我方行动的可能反应,才更重要。但没有任何一套理论学说是完美的,五力分析学说在分析行业竞争时还是有其独特价值的,所以企业在运用管理学说时,应该先深入了解每一种理论体系的定义与假设,才不会被其局限。

链接

陈明哲动态竞争理论的两个核心框架

“市场共同性”和“资源相似性”框架。该架构可以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识别竞争对手。如果双方产品极其相似、替代程度高,在多个市场同时展开竞争和对抗,那么两者就互为竞争对手,例如苹果、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的竞争。如果双方在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经营团队、管理流程等有形和无形的企业资源上的配置非常相似,也可以视对方为潜在的竞争对手。例如沃尔玛曾经高薪聘请联邦快递的信息化高管,联邦快递得以判断沃尔玛将成为其潜在的跨行业竞争对手。

动态系统理论 第5篇

关键词:动态系统理论,体系构建,课改,文化基础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各种高等学校陆续开始各种专业技能课程, 这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职业教育目前面临着巨大的竞争, 其中的文化基础类学科的生存更加艰难, 有些学校甚至取消了这些课程。文化基础类学科如果要突破目前的困境, 重新获到重视, 就必须结合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不断更新, 突破原先的单一教学模式, 转为动态教学模式, 才能在越演越烈的职业教育改革中不被淘汰。要想实现动态教学, 就得有动态系统理论的指导。本文以笔者的动态英语课堂为例, 探讨动态系统理论与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相关性。

首先, 什么是动态系统理论和动态教学模式呢?

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 theory, 最初是理工科类的理论, 近几年逐渐被运用和实践到各个领域。这种理论把一切事物的发展看成是不断变化的过程, 事物与事物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 一个体系内的事物的变动必定引起其他相关事物的变动。

所谓动态教学模式, 即以动态系统理论为指导, 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将学科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依据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 达到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的目的。这种动态教学模式下, “教”与“学”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主要作用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而是为学生创造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符合学生需求的情境;学生的任务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的内容, 而是要积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换句话说, 学生学习的本质发生了改变:学习是对现有知识的超越。也就是说,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表面层次, 他们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 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 将新知识与以往的学习成果相结合, 设计并创造出新的成果。所以, 学生的首要学习任务不是储存知识, 而是升华旧的理论和经验, 达到再创造的目的。这就促使学生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究。比如, 在英语口语课上, 笔者让学生根据新的知识内容Introduction ( 介绍) 编写对话, 并加入旧的知识内容Greet-ings (打招呼) , 这样既能有效地将新旧知识重新整合, 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需要注意的是, 动态教学模式并不是单一的将新旧知识重新整合, 而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不断突破原有的认知领域的局限, 不断构建新的知识框架, 并且不断设计和创造出新产品的同时提升技能, 最终达到构建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的目的。

动态体系理论将教学内容视为可以变动的对象。课堂作为传授知识的载体, 其内容不一定按照教学计划执行。比如, 当学生无法适应原先的教学计划, 那么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动教学的内容, 或是增加内容, 或是降低难度, 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不偏离整个教学方向。动态教学不是随心所欲, 想教什么就教什么, 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 灵活变动自己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好处是, 虽然在短时间内表面上暂时看不出有太大的效果, 可是在持续一段时间后, 就能体现出显著的变化来。这种动态教学模式突破了章节的限制, 只要教学需要, 就可以将书本后面的内容提前教学。比如, 笔者在英语教学时, 发现有四个单元的内容都涉及现在完成时, 那么根据当时学生的接受能力, 笔者将这些零散的内容重新组合并整理后进行教学, 学生从中得到一个比较系统的时态认知, 教学效果较好。笔者又将之前传授过的一般过去时态再次拿出来, 与新的教学内容进行对比, 既复习了以前的教学内容, 又扩展了新的教学内容。

动态教学除了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需求而改变, 教学方法也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而变动。老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和兴趣开展动态教学。举例如下:笔者在对动漫专业中职一年级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时, 采用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其专业特长。在学习服装类英文词汇的时候, 笔者让12名学生上黑板画出12个英文词汇对应的图像。这比直接播放幻灯片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加深学生的印象, 因为学生直接参与了词汇教学。在学习有关房子的各部分名称的单元, 笔者让3个学生分成一组, 共同设计并画出不同的房子, 并在房子的每部分标出对应的英语词汇, 然后根据自己所画的图进行英语对话。学生在设计和画图的时候, 就是熟悉了房子各种部分的英文表达的过程。使用自己手绘的图画进行英语对话, 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也提供了一个对话的模拟情境。同样的教材, 在面对酒店专业的学生时, 笔者采用的是将这些学生带到学校的餐厅或实训室, 学生得以在真实场景中学习和酒店相关的英语对话, 同时又复习和操练了专业技能, 如点餐、接待、客房服务等。

也就是说, 动态教学不以传授知识为第一性, 而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第一性, 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另外, 动态系统理论认为事物同时存在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 是动态教学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作为个体事物, 也存在正负两面因素。同时, 动态系统理论将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视为可以变化的, 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两种因素的变化来及时调整教学。当学生的正面因素强过负面因素的时候, 其行为体现在配合、乖巧、活跃、安静, 对老师有礼貌;当学生的负面因素强过正面因素的时候, 其行为体现在烦躁、不安静、吵闹、故意找茬, 沉闷不语。所以在教学中, 要静心观察学生两种因素的变化。当学生的正面因素很强的时候, 可以适当增加教学内容, 当学生负面因素很强的时候, 可以适当减少教学内容, 穿插一些活动, 让学生觉得心情舒畅后, 再进行重点教学。例如:高职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末通过成人高考后, 压力大大减少, 觉得文化基础课程没有必要再学。因此在英语教学中, 学生的积极性明显不如备战高考时。在一次课堂教学中, 由于学生整体出现了躁动, 心情低落。于是, 笔者临时决定暂停讲课, 改为播放一段20分钟的趣味英语视频, 学生看完后心情舒适, 积极配合教学, 继续讲课, 结果原本计划用40分钟讲课内容只用了20分钟就讲完了。

在教学中, 如果老师能充分利用学生的正面因素, 那么教学效果就会非常显著。例如, 在英语课堂上开展小组竞赛的时候, 学生为了拿到第一, 就会很努力去学单词, 这个时候传授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 学生就会很用心听。同时, 老师还得避开学生的负面因素, 因为学生的负面情绪一旦被触动, 便会对教学产生阻碍。例如, 口语课上, 有些学生的发音不准, 又爱面子, 怕同学取笑, 如果老师坚持要求学生进行对话表演, 那么就可能触动学生的负面因素。于是, 将学生的负面因素转化为正面因素是关键问题。笔者采用的解决方法是:先辅导该生, 让其在台下练习简单的句子, 力所能及的尽量说出来, 反复练习后, 在有把握的情况下, 再鼓励学生上台去说, 那么学生就愿意了。这样的学生往往上台后, 因为能比较准确说出句子, 自信心增强, 对英语也有了兴趣。

由此可见, 动态教学是通过调动教学对象的正面因素来实现教学需求的。因为只有当教学对象发自内心的原意改变自己, 教学才能真正起作用。

动态系统理论把教学看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变化过程, 各种因素在互相影响, 一切都在变化中, 学生也在变化中, 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表现也不同。老师也是变化中, 随着情况的变化不断在改变自己, 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随着老师的变化, 学生受其影响, 不知不觉中也随之变化。假如老师不愿改变自己, 只想改变学生, 就难以实施动态教学。这也是动态系统理论最关键的地方。施教者和教学对象都在改变自己, 才是真正的动态教学。那么, 在动态教学模式中, 老师的变化才能带来学生的改变。文化基础课程以往一直是静态模式:教材有什么就教什么, 教学计划怎么安排就怎么做, 板书几乎是照搬教案上的内容。按照动态系统理论, 笔者认为老师要敢于突破教材, 突破原有教学安排, 突破常规的教法, 实施动态教学是课改成功的关键。

举个例子, 笔者所在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电商节活动, 所有电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都要参与。当时, 笔者所带的学生恰好是电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 因为所用英语教材以写作和阅读为主, 学生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 觉得教材内容太乏味, 加上没有实际运用的机会, 一直提不起兴趣。于是, 笔者便根据学校和学生的需求, 抓住电商节的机会, 及时调整教学, 利用学生为电商节准备的各种模拟实体店和相关产品营造真实情景, 开展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同时, 安排同学互相用镜头记录当时的对话表演场景, 并利用多媒体播放学生自己拍摄的口语视频, 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了。这样一来, 既配合了学校的电商节, 又解决了实际教学中的困境。

文化基础课程是一个大的体系: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假如文化基础的课改只是局限在旧的教育理论, 那就难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 难以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的。假如是以某一个分支 (学科) 的变动再来带动其他分支的变动来推行课改, 那么所需要的时间会很长, 大家所耗费的精力也会很大, 这样就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全面提升, 难以跟上总体课改的进程。动态系统理论的好处在于:不用固定的眼光看待各种事物, 突破旧的理论体系的限制, 令文化基础课程在职业教育改革中能与其他专业课程并驾齐驱, 最终实现学校的课程改革的整体提升, 成为职业教育独有的特色体系。

从另一方面看, 职业教育没有升学压力, 应试的课程很少, 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环境可以说是得天独厚, 完全可以自由发挥。但是, 在职业院校中, 文化基础课程遭遇到很多学生的轻视, 与专业课程相比似乎更加显得底气不足, 有的甚至面临着被取消的困境。所以, 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动态系统理论适用各种领域, 也同样适用文化基础课程。理论决定方向, 有了动态系统理论的指导, 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将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学生通过学习全新的文化基础课程, 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知识体系, 并将知识体系运用到专业领域的学习, 从而带来专业技能的提升。

新的变革必定改变现状:文化基础课程将重新奠定其在职业教育的主导地位, 成为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职业教育在日益剧烈的竞争中想处于不败之地, 必须通过课程变革, 而这种变革的突破口就在文化基础课程。为什么这样说呢? 以我校汽车系高职一年级学生参加学校技能节比赛为例, 参赛学生有两种教育背景:一种是高中起点入学, 一种是中技起点入学。技能比赛结果是:前8名均为只有一年的技能培训经历的高中起点的学生, 而其余参赛的学生均为中技起点, 却有近三年的技能培训经历。问题出在哪里?很显然, 文化基础的差距。因为高中起点的高职生文化基础好, 学生的理解力和再学习能力远远超过了中技起点的学生, 因此能在短期内实现技能的提升和创新。而中技起点的高职生虽然接受的技能培训时间长, 却始终徘徊在原有的技能, 只是纯熟度高, 却对新型机器束手无策, 或看不懂国外产品说明书, 直接影响了其技能的提高, 更不用说创新了。职业院校的学生要想在就业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突围而出, 就得具备技术创新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来源恰恰是文化基础。打个比方, 技能好比工厂的机器和设备, 文化基础好比是能源和燃料, 没有充足的能源, 再好的机器也难以持久运行。

综上所述, 成功的职业教育改革, 必先从文化基础课程开始做起。有文化基础才有创新, 有创新的技能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这一点上看, 文化基础的提升和技能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 都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而动态系统理论不仅是实现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必要指导, 也是职业教育得以持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职业教育改革, 必须跳出旧的理论体系的框框, 才能实现真正的意义上的变革。而动态系统理论, 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支持, 从文化基础课程的改变开始, 推至各个专业领域, 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玉清, 张瑾燕, 宋敏.构建高校动态教学模式的思考[N].光明日报, 2007.

动态系统理论 第6篇

一、理论背景分析

20世纪80年代,随着现代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牛顿力学引申的因果决定论和笛卡尔的简化论不能解释宇宙的复杂动态现象。他们发现,形式是通过主体间的互动,而不是预先的设计或由上至下的操控自发形成的,这是复杂理论的起源。目前研究者们使用的术语还包括混沌论、复杂系统理论、动态系统理论等,为了凸显课堂教学的动态性和复杂性,我们在本文中采用动态复杂系统理论。

DCS理论认为复杂行为源自简单的规则,但不是这些规则或成分的简单叠加,而是相互依存的众多成分根据这些规则互动的网络。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只能是组合的结果。组合不仅仅是聚集,组合物的成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通过这种相互作用会形成复杂的结构;但它还不仅仅是相互作用,它在表现组分特性的同时,还传递着作为整体而新产生的特点[2]。动态关系而非孤立的主体构成了DCS理论的基础。核心思想是动态复杂系统具有开放性、自组织性,并处于不断变化中。

在教育学中引入和应用DCS理论还处在探索阶段,Osberg等应用复杂理论来研究学习在课程中是如何出现的[3];Van Geert等建立了复杂适应系统视域下的学习模型[4];Davis & Sumara,Sullivan等使用复杂性来描述课堂学习等[5,6]。他们的研究增加了我们对于DSC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理解。

二、课堂教学的动态复杂性

现有的研究综述表明,课堂是一个动态复杂系统,符合动态复杂系统的主要特征。首先,教学是在多层级的组织系统中发生的,课程设计、课程大纲、课程结构、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室的内外环境、教师与学生等课堂中的常、变量构成了一个网状的组织系统,而不是自上而下的线性组织。其次,这些组织系统本身也是稳中有变的主体,并在相互影响中产生新的信息结构,如流水一样向前涌动,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变化,具有动态性特征。此外,课堂环境的开放性以及课堂系统的不确定性、不可逆性、非平衡性和非还原性都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再次,整体的课堂教学并不是所有主体系统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各系统的相互作用下,产生了新的学习结构,涌现出新的特征。正如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一样,任何一个互动的课堂教学都不可能与另外一个完全相同。因此,人们发现采用简单线性的方法很难精确地描述课堂教学全貌,因为课堂教学是在频繁互动的课堂事件中进行的,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以及这些互动所带来的一些未知变化等,都可能使课堂教学进入到无序状态,或者说是“混沌的边缘”。这种“混沌的边缘”就如同蚂蚁在找食物前和找到食物后的爬行轨迹一样,在无序和有序之间游走,但正是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保证了蚁群的生存。

DCS理论认为,课堂的无序状态同样不可忽视,是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会尽力避免无序状态,牢牢掌控课堂。但学习是一个认知和体验的过程,如果不给学生实践、体验甚至犯错的机会,学生就很难真正吸收知识并内化成为自己的能力。例如:学生的一次突然提问可能并不在教师周密的课堂教学计划中,这时的教师该如何应对?是忽视不理继续既定的教学计划,还是匆忙作答,草草应付了事?在DCS理论视角下,教师首先应该肯定学生的思考,因为有思考才有疑问,即使这个疑问是离题的,但思考的价值远超过问题本身。其次,迅速估量提问的价值,并决定花多长时间以何种方式来因势利导,如有必要,也可以直接展开课堂讨论,让课堂暂时偏离原有轨道,进入到无序的状态中。教师会发现,在这种最真实自然的学习环境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三、教师角色的重建

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决定教师角色的转变,基于现有的研究,我们主要从12个方面来描述教师的新角色,具体的描述和要达到的目的详见表一。

DSC理论视角下的教师角色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其核心内容是教师的角色范式转换,放弃权力,不完全是教学过程中的掌控者,还应该给学习者一定的决定权力,尽可能给学习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创造一个无压力、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以此增强学习者的学习意愿,主动学习。

在DCS理论视角下,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教学的掌控者,更是帮手、顾问、学习指导、学习资源和主管 / 助手的复杂统一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定新的任务、呈现新的知识,关注和支持学习者,严肃认真地对待和处理他们的问题。与传统的教师角色不同的是,教师能够承认课堂教学的复杂动态性,不担心课堂的无序状态,还能够因势利导,游刃有余地平衡两种状态。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失效。理想的教师角色还应该是温暖而充满爱心的,对于学习者能够一视同仁,态度友善而且令人鼓舞。作为这些特征的结果,学习者愿意接近他,在温暖而轻松的氛围中自由愉快地交流。

四、学习者的主体发展

毫无疑问,在课堂教学这个动态复杂系统中,学习者是最重要的主体系统之一,学习者的主体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也最值得重视。课堂教学应该以学习者的理解掌握为目标,指导学习者自己完成任务,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我们主要从三个层面来关注学习者的主体发展,一是主体系统内部的发展,二是主体系统外部的发展,三是学习者主体系统与其它主体系统在互动和适应中的发展。

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者可以是一个群体,也可以是不同的个体,他们最具有主观能动性。从系统内部发展的构成要素来说,主要是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系统以及认知能力系统。每一个学习者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性别、年龄、性格等差异都和学习相关,学习者不同的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也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者的情感系统主要是指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兴趣、焦虑、自信等感觉系统。如果学习者有足够的自信能够完成任务或者解决难题,他的自我效能感会大大增强,促进学习进程,使学习成为一个良性循环,反之则可能对学习产生厌恶之感,进入恶性循环。学习者的认知系统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联想、推理、信息加工等多元智能体系。学习者不同的认知系统会让他们在主体互动中产生认知冲突,并在解决这些冲突的过程中创造新的知识和策略。

主体系统的外部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学习者的成长背景、学习经历和社会关系等要素,这些要素综合作用在学习者身上,使学习者在相互交往中呈现不同的风格和倾向。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这些外部要素,正确引导学习者主体与同伴以及学习环境之间的互动。如在外语课堂的话题设置以及分组讨论中,就要慎重考虑是否会引起学习者的不愉悦或不舒服之感。

无论是学习者主体系统内部因素还是系统外部因素,都会在与教师、其它主体以及课堂教学环境的互动中适应发展。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对这种发展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并进入到一个无限的循环。主体系统的自适应性在发展中得到体现,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越强,越积极地与其他主体系统互动,其知识获取得就越多,能力也提升得越快。

DCS理论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研究是关于过程的科学,而不是关于状态的科学[7]。课堂教学具有动态复杂性,每一堂课都是完全不同的学习事件,产生多样的、不可预测的结果。一些课堂上看似不重要的互动,其实是整个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持续的能量输入可以引起互动的极大扩展,起始条件的一点变化也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教师的角色范式发生转变,不再是权力的中心,而是和学生主体以及环境主体等构成了复杂互动的网络组织。每一个学习主体对于动态复杂系统中的学习、情感和生态的刺激反应都不同,学习主体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在与环境的互动冲突中适应发展。

参考文献

[1]Van Lier,L.Interaction in the language curriculum:Awareness,autonomy and authenticity[M].New York:Longman,1996.

[2]欧阳莹之著.复杂系统理论基础[M].田宝国,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3]Osberg,D.C.Curriculum,Complexity and Representation–Rethinking the Epistemology of Schooling Through Complexity Theory[D].Open University,UK,2005.

[4]van Geert,P.The dynamics of general developmental mechanisms:from Piaget and Vygotsky to dynamic systems models[J].Curr.Dir.Psychol.Sci.9,2000.

[5]Davis,B.and Sumara,D.Complexity and education:Inquiries into learning,teaching and research[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6.

[6]Sullivan,J.P.Emergent Learning:The Power of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in the Classroom[EB/OL].http://www.abdn.ac.uk/stne/events/complexity-conference-2009//,2009-01-12/2014-09-12.

动态系统理论 第7篇

1997年, 应用语言学家Larsen-Freeman在其文章《混沌/复杂性科学和二语习得》中提出复杂系统语言模型。她将语言看作动态复杂系统, 认为语言是复杂的、动态的、非线性发展的、自组织、自适应系统。

语言的复杂性表现在语言是由众多互动的相关子系统 (语音、词汇、语法等) 组成, 而每个子系统又包括许多更小的子系统。以二语学习者为例:在动态系统理论中, 二语学习者本身就是一个拥有多个子系统的动态系统, 这些子系统包括认知能力、母语水平、第二语言水平等等。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作用, 取长补短, 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语言的复杂性还表现在语言发展的不可预知性。语言的发展取决于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交互, 常常呈现出一种混沌的表象。在这些看似毫无规律可言的表象背后, 却存在着普遍的语言规律。目前, 一系列动态系统研究已证明了初始状态与第二语言发展的关系, 从理论上找到了解释第二语言发展中许多复杂的交互现象的依据。动态系统语言发展观认为, 初始状态的某个变量细微的变化不仅会引起其他变量的变化, 甚至会引发整个系统的变化, 即通常所说的“蝴蝶效应”。例如, 二语学习者的母语水平会对其二语习得的成功与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 二语词汇应用能力的构建

20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 国内外二语研究者主要基于结构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理论阐释了二语词汇应用能力的构成要素。近年来, 有研究者对二语词汇应用能力构成要素的探析不再仅限于语言层面, 而是逐渐把二语词汇知识和学习者的认知因素置于同一词汇应用能力框架中去研究。

20世纪70年代, 德国ZISA小组的学者Meisel, Clahsen和Pienemann从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 曾对二语习得过程和发展顺序做出了独特的解释, 共同提出了“多元发展模型”。在多元发展模型中, 他们认为学习者在语言发展阶段内, 受自身和学习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学习者差异。这意味着, 学习者自身的认知因素和学习环境因素都会对学习者二语水平的发展产生影响。“多元发展模型”的提出为二语词汇应用能力理论框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肯定了二语词汇知识广度和二语词汇知识深度作为二语词汇应用能力的基础要素的同时, Watson和Olson (1998, P333) 还认为, 学习者的二语词汇意识能力和二语词汇自主能力是二语词汇应用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词汇意识能力包括两个方面, 注意到词汇形式和词汇意义。Watson&Olson指出, 具备二语词汇意识能力就是指学习者能够依据不同的语境注意, 并产出清晰、正确的的词语形式和词语意义。词汇自主能力则是指能够像母语使用者有效地、快速地、自动地使用词汇的能力。Hague (1987) 曾把词汇学习描述是一个由不同层面组成的连续体, 即“在连续体的一端是十足的生词, 另一端则是自动生成和正确使用该词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Watson和Olson提出的二语词汇意识能力和词汇自主能力是二语学习者词汇应用能力发展的高级目标, 这弥补了以往仅从二语词汇知识层面构建二语词汇能力的不足。

国内学者张文忠、吴旭东 (2003) 构建了课堂环境下二语词汇应用能力发展框架。张、吴认为, 词汇能力是沿着四个维度, 即词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词汇知识运用的精确度和自动化程度上的进步来发展的。也就是说, 二语词汇应用能力是由多个维度构建而成的连续系统。该框架中的“词汇知识的广度”即词汇量的大小, “词汇知识的深度”即词的各个属性 (语音、形式、词义和用法) , 这两个维度是整个框架中的语言基础, 也是构成二语词汇应用能力的必要条件;“词汇知识运用的精确度”即在语言输出时恰当地运用词语, “词汇知识运用的自动化程度”即在语言输出时适时激活提取恰当词语, 这两个维度涉及词汇使用的语用与认知特征, 是对学习者二语词汇应用能力的最高要求。张、吴对此模式的阐述涵盖了词汇习得的各个方面, 也被认为是到目前为止最为全面的二语词汇能力发展模式。

纵观以上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模型, 对二语词汇应用能力的各项构成要素尚未达成共识。Watson和Olson在其框架中强调了学习者的认知因素在二语词汇应用能力中的重要性, 但他们未能对框架中的认知变量进行细化, 因而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张文忠、吴旭东在其二语词汇应用能力发展模式中解释了词汇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现象, 但因未能触及词汇发展的非线性路径, 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二语词汇应用能力发展理论。因此, 可以说, 现有的二语词汇应用能力发展理论既不包含形式上的公理, 又未能提出任何清晰明确的预测, 尚无法用来指导具体的研究。

3 课堂环境下的二语词汇应用能力发展模式

传统单一视角下的二语词汇应用能力发展模式研究常常忽视其发展的复杂动态性与交互性, 而动态系统理论的提出, 为二语习得特别是二语词汇应用能力的发展模式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戴运财、王同顺 (2012) 以动态系统理论为指导, 构建了一个二语习得的动态模式。在其动态模式中, 影响二语习得的主要因素由环境因素、学习者因素和语言因素三个子系统组成。三个子系统不仅内部相互产生作用, 还交互产生作用, 影响学习者二语习得的发展。

本文基于戴运财、王同顺的动态的二语习得模式, 结合二语词汇应用能力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 尝试构建课堂环境下的二语词汇应用能力发展动态模式。它由课堂环境因素、二语学习者认知/元认知因素和二语词汇知识因素三个子系统组成, 每个子系统又细化为若干核心变量。课堂环境子系统中包括二语课堂的口语和书面语教学环境。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 二语词汇的使用和产出也会存在差异。二语学习者认知/元认知子系统包含学习者用词的个体认知差异、个体情感差异及学习者二语词汇使用策略。这些因素可能独自或共同影响二语词汇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二语词汇知识子系统包括二语词汇知识广度和二语词汇知识深度。

二语词汇应用能力的发展过程取决于这三个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就二语词汇知识因素而言, 二语词汇知识广度与二语词汇知识深度是衡量二语词汇知识的两个重要指标。它们之间既存在相互竞争, 又是一种共存关系, 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种暂时的平衡关系。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 二语词汇知识广度也会得到增长, 当二语词汇知识广度提高到一定的水平时, 二语词汇知识深度有可能出现“石化“现象。此时的词汇知识广度与深度会在词汇系统内部产生一种竞争关系, 两者之间不断此消彼长, 最后到达一种临时稳定的状态。

由此可见, 环境因素、二语学习者认知/元认知因素、二语词汇知识因素是课堂环境下学习者二语词汇应用能力发展模式不可分割的三个子系统。三个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 贯彻于二语词汇应用能力发展的全过程, 最终决定学习者二语词汇应用能力的发展水平。

4 结束语

动态系统理论下的语言发展观认为, 语言系统包含诸多子系统, 这些子系统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 具有变异性。基于该理论构建的二语词汇应用能力发展框架尝试性地将环境因素、学习者认知/元认知因素和二语词汇知识因素融合进同一框架进行探讨, 阐释了三者之间以及内部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促进二语词汇应用能力的发展。本文提出的二语词汇应用能力的动态发展模式, 虽立足于二语习得的研究成果, 但模式中各子系统各因素之间的交互关系本身就非常复杂, 因此其指导意义仍需通过实证研究的层面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摘要:详细梳理了动态系统理论语言发展观的基本概念, 指出该视角下的语言发展是多重资源在多层次、多维度不断互动的动态过程, 并从动态系统理论视角探讨二语词汇应用能力的构成, 论述课堂环境下二语词汇应用能力的动态发展模式及其体系建构。

关键词:动态系统理论,二语词汇应用能力,二语词汇应用能力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文忠, 吴旭东.课堂环境下词汇能力发展的认知心理模式[J].现代外语, 2003 (4) :374-384.

[2]吴旭东, 陈晓庆.中国英语学生课堂环境下词汇能力的发展[J].现代外语, 2000 (4) :349-360.

动态规范成本理论 第8篇

在日常管理中, 我们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花费不少时间、精力和金钱对员工进行培训激励, 以期达到提高员工技能、纠正态度, 改善行为的目的。然而其成效往往是微弱的、暂时的, 一旦培训停止, 员工很快又会打回原形。更有一些企业, 由于采取的措施不当, 效果适得其反, 徒增员工的怨气并使工作效率下降、矛盾激化。

本文就此类常见的现象, 采用归纳定性的研究方法, 提出了动态规范成本理论, 即组织为达到规范员工行为的目的, 就必须支付费用, 这一费用就是规范成本。规范成本以成本概念为核心, 尝试性的分析可影响员工行为改变的各种因素, 并在各层面将其转化为成本的概念加以度量。以期通过比较得出改变各项因素的难易程度, 为系统、全面的研究组织内的规范行为的实践提供操作的平台。

二、规范成本的概念

规范成本是指企业为改变员工的行为、态度, 以期获得符合企业要求的规范行为而付出的成本。

旧有的组织行为学在探讨规范组织内员工行为时, 从未将成本问题立为核心, 在这样的情形下, 企业往往会忽视改变行为的难易程度, 仅重视组织方的付出, 从而忽视员工为改变所付出的成本, 因此难以理解员工抵触的根本原因, 更不用说用替代定价的思想去解决问题了。

和传统的成本观念不同, 规范成本不仅仅局限于研究组织层的成本付出, 更将个人的成本列入研究范围。它以成本分析为基础, 从改变行为所要付出的代价入手, 分析被改变的个体及组织在各自的范围内付出的成本, 从多种因素对比衡量行为改变的难度, 最后运用替代的思想按其优先程度来进行决策。这一思想使得精确化研究组织行为成为可能。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1. 规制均衡的思想

如果此处将规范定义为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 则组织规范可定义为一种组织内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法则。它规定了一些特定和经常出现的情况下的行为, 它受到自我和组织的监督。这样制度虽然也被称为行为规则, 但这些规则是内生于经济过程作为博弈的结果而产生的, 而不是由立法过程外生制定的。

在既有规则改变的情况下, 无论原来员工是否处于满意状态, 当他们认识到改变现有规制安排能够获得在原有制度下得不到的利益时, 改变现有规制安排的动力就显而易见。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在既定的政治法律框架下实施的同时又受到非正式规则如习惯惯例意识形态等的约束, 当规则发生冲突时, 规制安排的调整也在所难免。因此规制均衡是组织的规制安排在各方成本效益的约束下冲突和博弈下一定时点上的稳定状态。当上述情形改变以及组织规制赖以存在的外在环境发生变化时, 规制均衡演变成规制非均衡。此时组织规制制度的安排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迈向新一轮的规制均衡。

在规制的过程中, 由于规范转变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性所可能导致的矛盾和缺陷。理想中这种规制均衡可能并不存在, 而在现实中, 组织的规范制度又总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和延续性, 这表明规制均衡又是客观存在的。那么问题随之而来, 这种规制均衡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我们发现这是在成本的约束下组织和员工双方进行的博弈过程中规则冲突的结果。也就是说, 成本是影响规范制度变迁的核心因素, 成本和效益制约着动态规范制度的均衡。这里的成本包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的估算在规制的过程中是容易清算的, 比如组织的培训费用及各项开支, 但由于动态规范成本将一切影响行为规范的因素皆视为间接成本, 其度量的难度就非常之高的, 这就引起了下面我们要讨论的内容。

2. 间接成本的替代定价思想

当年张五常在改进和发展科斯的企业理论时, 运用其“替代定价”思想把科斯的市场替代论转换成了对不同契约的选择问题。他认为对要素的所有者的每一种贡献大小或活动进行直接度量和定价, 是非常困难并且不实际的 (张五常, 1983) 。这里我们可以从他的思想中得到启发, 与其直接对数量繁多且复杂难以评估的要素进行度量, 不如将其进行比较, 用成本较低的要素去替代较高的要素, 将不同要素的成本度量问题转化为要素间的选择替代问题。如此一来规范成本的间接定价问题就有了研究的方向。

四、研究的起点及假设

1. 人性的假设

自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诞生以来, 许多管理学者追寻的都是理性管理, 然而理性主义取向会使得各种情况里的活性元素破坏殆尽。虽然后来西蒙提出了著名的有限理性的人性假设, 认为人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组织的人, 人的一般行为是人与人、人与组织相互影响、整合的结果。他的有限理性是从群体行为角度出发, 论证了人类行为的理性是在“给定”环境限度内的理性。遗憾的是, 在实际操作中, 绝大多数企业和学者都没有清醒的认识到, 理性的管理模式之所以会出问题, 在于人常常是不理性的, 人类本身就是冲突和矛盾的综合体。

(1) 人的理性与感性

人是理性和感性的综合体, 这是人类的天性, 忽视这一最基本的人性, 管理中处处以理性为指导原则进行管理, 就不可避免的会出差错。从某种程度上说, 理性可加快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 但纯粹的理性也会把人类推向灭亡的边缘, 因为纯理性会以追求效率最大化为目标而忽视其他一切因素;而作为人类天性的另一面——感性, 则是很好的调节因素, 它可以使人类感知周围的世界, 直接参与所有行为判断决策的过程, 本能的发现过激的理性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从而进行调整。可以说, 感性在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中起了纠偏作用。至于感性的起源和机理, 涉及多门学科, 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 这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围。本文将人性的两面作为研究的起点, 意在说明, 管理是对人的管理, 运用符合人类天性管理思维制定的规则, 才能在无数次感性和理性的博弈中趋于均衡, 均衡的思想是保证制度长久有效运行的首要思想, 因为它不仅仅是符合人性, 而且会自动调节

(2) 有限理性的假设

根据西蒙的解释, 有限理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行为者具有理性意向, 二是指其理性会受到实际智能的限制。事实上,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 任何微观利益主体都不具备真正完善的理性能力, 人类的行为常常处于欲望的合理和限制的条件之间, 其结果必然就导致决策最终会落在非理性的随机行为 (即自由人) 和理性的计算行为 (即经济人) 之间的中间地带, 这就是所谓的有限理性。

(3) 有限理性的限制

很明显, 由于人的有限理性, 就不可避免的产生投机行为和利己思想。在实际生活工作中, 这种思想会贯穿于人的几乎所有的行为决策。比如说, 如果组织要对员工采取规范行为, 员工则会本能的判断, 付出多, 收效少就不行动, 即规范带来的利益低于常规行为, 风险大于常规行为, 员工就会选择维持原有的行为方式;反之, 如果规范的好处大于原有的行为, 员工就会选择规范方式。虽然企业可以采取强制的形式, 但由于系统的开放性和多变性, 其机制的制定如果不符合均衡思想的, 就必须付出巨大的额外成本, 且最终无法达到双方的均衡状态, 其成本投入必然是长期的, 甚至是永久的。

2. 人性的需要

到目前为止, 最有影响力的需求理论就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或动机可以分为5个层次,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一个由低而高逐级形成和实现的过程, 需求的剥夺和满足同样重要, 更高层次的需求, 不仅仅受本能的影响, 还受社会动力、文化的影响。

马斯洛的理论虽然影响很大, 但它解释不了需求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比如, 某种特定的需求的很可能会随着情景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而且变化的很快。此外,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一个通用的需求层次模型,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需求层次模型是独特的, 因为每个人的需求受到其价值观的影响显著。换句话说, 就是每个人的需求层次模型从某种程度上说, 都是富有弹性的。

在这个基础上, 弹性需求的讨论就变得尤为重要, 因为它对人的行为的多变性起着直接的影响。必须意识到, 员工作为组织成员的同时, 也是一个独立的人, 他们同样有着以下这些基本需求:

(1) 人需要有意义

人在工作学习之余, 需要寻找生存的意义, 如果不能在这方面给予员工帮助, 至少不要对其进行限制。

(2) 人需要有控制权

拥有控制自己命运和行为的权利, 追求一定程度上的自由, 是人性的基本要求。规范不能过多的限制员工, 任何组织只要能够给予员工制度框架下的自由和责任, 他们将会发挥出巨大的潜力。

(3) 人需要鼓励和认同

密特·罗姆尼和其他的一些组织领导者发现, 激励员工做好的方法就是赞扬和赏识。沃伦·本尼斯在《潜意识的阴谋:为什么领导者领导无方》一书中对此提出了一项非常充分的佐证:“有一项对学校师生的研究发现, 如果教师对某学生的期望和认同较高, 仅这点就足以提高学生智商测试成绩的25点。”

(4) 人需要行动和行为来塑造态度和信念, 而不是由态度和信念来塑造行动和行为

人们能够完成任务, 主要是因为自信。从一步步小的成功做起, 才能真正的培养起员工的自信, 只有成功最能促进成功。

认识到这些需要, 在规制的过程中赋予一定的弹性, 满足员工多方面的需要, 可以降低组织规范时的阻力, 按本文所提倡的概念来说, 就是减少组织规范成本。

3. 情景的分析

如上诉所提到的, 正是由于人性的复杂性及需要的多变性, 加之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中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因此理解和分析情境, 就非常有必要了, 这也引出了我们将要讨论的情景分析。

情景分析就是将某一主体置于宏观环境中进行分析的一种特殊研究方法, 通过对环境的研究, 识别影响研究主体发展的外部因素。

情景包括特定研究所处的物理的、政治和法律的、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经济的环境以及组织环境 (Tsui, 2007) 。近年来, 美国管理学会开始要求一些期刊提交研究的情景描述, 情境化已成为组织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事实上, 从选择研究现象、发展解释现象的理论、进行测量甚至决定研究方法时, 情景化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的规范成本理论采用情景分析的好处在于:

(1) 各种行为规范决策, 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下制定并实施的, 脱离情景因素研究规范成本, 是不科学的。

(2) 由于情景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其结果也是多维的, 符合实际

(3) 承认人在环境决策中的“能动作用”, 有利于规范政策的制定者更多的意识到个人因素在决策时的重要性, 在情景分析过程中与个人决策者之间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将使非常必要的。只有意识到个人的能动作用, 才能在规范政策制定时真正加入“以人为本”的思想。

(4) 在后续研究中, 使得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加上定量分析成为可能;有利于该理论今后的扩展和充实

五、规范过程的开放性和封闭性

这里的开放性是指环境的开放、决策过程开放和结论开放。

1. 开放性所带来的难点

个人的行为决策之所以多变, 不仅仅是因为人的双重本性和情景的多变, 如果只是这样, 组织完全可以精心设计一个规则从而达到长久规范的目的。事实证明, 仅有组织内部的规范是无法达到长久治理的目的的, 其原因就在于组织本身只是社会的一个器官, 组织是处于开放性的环境中, 环境的开放必然导致组织本身和员工深受外界影响, 其决策过程和结果必然是多变的, 这才是规范的真正难点所在。

2. 封闭性的致命弱点

在变化的环境中, 人人都是一个独立体, 有各自的思维方式、习惯和价值观念。且由于系统的开放性, 这些因素都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这就意味着组织必须时刻留意开放性环境给员工思想带来的波动。将规范过程视为一个动态的博弈过程, 而不是为使规范的难度降低, 将开放性的组织变为封闭性 (比如非法传销的组织就是如此) 。这样做不仅不符合人性追求自由发展独立思考的一面, 从成本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合理的。因为组织本来就身处开放性的社会中, 要将其封闭, 本省就要付出成本, 如果要长期的维持组织的这种封闭性, 则必须持续不断地投入, 对于一个谋求长期健康发展的组织来说, 这就是封闭性的致命弱点。

六、多层面的分析

本理论将从两个层面展开分析:个人层及组织层。

个人层:包括员工的个体特征、行为以及相应的思维过程, 如动机、认知、态度、能力、情绪、习惯和价值观。

组织层:研究的是如何运用替代定价的思想, 以较低的成本, 更合适的方式, 来规范员工的行为。

1. 个人层面影响规范的因素

(1) 两个稳定的个体特征:习惯和价值观

习惯和价值观深植于每个人的言行举止中, 是个体在规范自身行为时的强干扰因素。

习惯有好有坏, 价值观却无所谓对错, 看处在何种情景下。然而很多组织, 尤其是大型的组织, 在对员工进行行为规范时, 却常常试图运用自己的价值观来影响员工。他们寄希望于用统一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去凝聚组织内成员, 同时用目标管理将组织的目标和个人的目标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组织内行为的高规范和一致性。但遗憾的是, 并没有让人信服的证据表明, 企业文化和目标管理真正能让大部分员工达到高度的规范性。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语言和行为的不一致性, 是人的天性。组织试图依靠强大的信念进行规范, 违背了价值观的多元性, 在开放性的外在环境下, 必定是不可长久维持的, 即便在短暂的维持期内, 也必须付出高额的成本为代价。从某个角度来说, 这种短期的价值观的统一和文化的凝聚, 其实是不可置信的。员工之所以遵守组织的规范, 并非其真正认同, 而是因为大型的组织能够提供更好的收益和安全的保障, 员工愿意为这份收益和安全付出规范的成本。这一点, 从不同规模的组织招聘人员时, 应聘者的竞争数量和程度就可以说明问题 (比如国内的公务员考试) 。人们选择为你服务并遵守你的规范, 并非都是因为价值观的一致, 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所得收益和付出成本间的衡量。

对于习惯的规范。我们时常可以看到, 很多人都意识得到自己有哪些不好的习惯, 但即便有良好的意愿, 一般人也极难改变, 其原因就在于转变恶习的过程长久而痛苦, 按规范成本的理论来说, 就是个体付出的成本太大, 由于不舒适的成本太大, 一般人即便能理智的意识到规范后所能带来的收益, 也由于收益和回报期的不明确性而逐渐放弃, 这便是恶习难改的原因所在。

将人性中的习惯和价值观这两个因素中列入研究范围加以强调, 并非是想说由于人性本就如此, 所以管理和规范就是多余的。而是想强调由于习惯和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组织与其付出巨大的成本来进行伪规范, 不如尽量规避。在规范制度的制定时, 将那些真正能为组织和个人带来价值的, 能使收益大于成本支出的规范行为和理念罗列出来予以执行, 才能真正的做到降低组织和个人双方支付成本的同时, 为组织提高效率, 为员工增加幸福, 达到双方满意的均衡状态。

(2) 五个变动因素

(1) 动机和能力

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 导致绩效表现糟糕的两大因素是动机 (他们并不在乎) 与能力 (他们太过笨拙) , 但事实上, 大多数人通常都会非常在乎自己在工作或学校中的表现;而能力上的缺陷——心智或生理上的, 也不是不可克服的。也就是说, 绝大多数人都有足够的动机和能力, 在工作中做出最佳的表现。

因此, 这两个因素也是影响行为规范的变量因素。但和习惯、价值观这两个稳定因素不同, 这两个因素是易变因素, 在不同情境下有着多变性。其中动机可影响个体自发行为的方向、强度和持久性, 进而影响个体能力的变化, 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2) 态度、认知和情绪

组织行为学认为, 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很大程度上是受认知所控制。而人的态度、决策和行为又受认知和情绪的双重影响, 且情绪在某种程度上更为明显, 人们会根据情绪直接产生行为反应。

西蒙和其他学者证明人们在评价决策时是有限理性的, 但没有提到情绪在人们制定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事实上, 情绪会影响制定决策的方式, 处于消极心境下会比处于积极心境下更注重细节;当决策者感到生气时, 则可能加快决策过程。此外, 偏好、直觉 (经验) 、选择性的认同、刻板效应等等也会影响人的决策及行为。

从这个模型中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 在影响员工行为和绩效的七个因素中, 两个强稳定因素的可变范围非常之小, 而另外五个易变因素的可变范围则随着外生力和内驱力两条边际线的扩散而逐步增大。也就是说, 改变变动因素远比改变强稳定因素的选择范围大, 由此带来的替代性也逐渐增强。它建议组织在规范员工行为时, 从变动因素着手, 更多的从员工的成本支付难度进行分析, 运用替代性的元素去降低员工的支付成本, 从而促成两个强稳定因素的渐变, 最终达到组织层的规范要求。从模型中可以看出, 重重外生力量最终导致员工行为的发生, 内驱的动力又反过来影响其价值观和习惯。所以, 如果组织能在善用易变因素去达成组织要求、降低规范成本的同时, 运用其反作用力来促成两个强稳定因素的改变, 将会使得动态规范成本理论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2. 组织层的规范

基于有限理性的规范思想的设计由于有限理性的限制性因素的客观存在, 组织在设计规范行为制度时, 必须始终以均衡思想为指导, 让员工自发的向规范行为靠拢, 这是规范行为长期成功的保障, 也易于降低规范的各项成本。

其设计思想可参考如下:

(1) 重视贡献

管理者在规制政策的制定过程中, 必须重视贡献, 视帮助员工发挥绩效为首要任务, 而不是管理层自身主观惬意的一些想法和概念。同时在组织设计时也要兼顾考虑其结构是否有利于充分发挥员工的长处, 有利于面对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

(2) 共同参与

让员工参与规范内容的制定过程, 取得有价值的信息, 激发他们对方案的热情和认同, 从而降低规范的成本。

(3) 规范的大忌:成本转移

组织必须有明确的意识, 任何个人、团队或组织的行为的改变, 都是要付出成本为代价的。而且分清哪些是各自层面所需付出的, 是规范有效、成功的重要因素。决不可将规范中组织或管理层自身要付出的成本嫁接到员工身上, 这样的规范即使达到成效, 也是短暂的, 不可持续的。 (比如组织层边做边看的想法就是一种成本转移:不明确的规制目标会使规制的期限大幅度延长, 虽然节省了组织层的前期时间成本, 但却使得员工时间成本徒增, 如此便会模糊规范目标, 降低士气, 影响工作效率, 增加冲突并使得今后的规范更加难以成功。)

(4) 规范的进程控制

组织规范的进程控制与组织的成本支付能力、执行力及员工的各项特质有关, 。如双方都强, 则进度可快;反之则应逐一进行。

应该认识到, 最费时的不是规范内容的决策和制定, 而是执行。有效的决策虽然是以高层次的理性认识为基础, 但决策的推行却必须尽可能地接近工作层面, 必须力求简单。决策行动必须与执行人员的工作能力相适应, 尤其是为推行某一决策人员必须改变其行为习惯和态度时。

由于本领域的既有研究几乎为零, 可参考的文献较少, 加之本人的学识的欠缺, 要对“动态规范成本理论”进行全面、透彻的论述, 难度较大。以上研究仅勾画出了动态规范成本理论的框架和结构, 后续的研究需要在研究方法及工具方面下功夫, 以期理论在实证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摘要:人是企业最活跃的生产要素, 也是企业财富创造的源泉。正因为如此, 如何规范员工的不良行为、发掘员工潜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使其能够自发的表现出有利于企业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符合组织不断成长的需要, 是理论界和管理实践中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动态规范成本理论正是在这种情境下提出的, 它要说明的是任何个人、团队或组织的行为的改变, 都是要以付出成本为代价的。需要强调的是, 动态规范成本将所有影响行为的因素 (比如习惯) 一并归为成本加以考虑, 从而更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操作。该文最终的论证结果是:规范是有成本的, 在这个前提下, 通过对比来评估成本的大小, 并运用替代定价的思想重新组合来降低成本或增加成效, 以期指导组织更合理的进行规制, 成为动态规范成本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动态规范成本理论,个人规范成本,组织规范成本,替代定价,均衡

参考文献

[1]汤姆·彼得斯, 罗伯特·沃特曼.追求卓越[M].中信出版社, 2007.

[2]陈晓萍, 徐淑英, 樊景立.组织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史蒂文·麦克沙恩, 玛丽·安·冯·格里诺.麦克沙恩组织行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把握中专生心理动态上好政治理论课 第9篇

关键词:政治理论课 心理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253-01由于政治理论课本身的特点,学生往往对政治理论课存在对抗心理和行为,在课堂上,常常表现出冷漠、厌倦和反感,课堂上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或消极回答,或一问三不知,甚至与教师唱对台戏。作为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否敏锐的了解学生言行,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将政治理论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中专政治理论的教学效果。

1 当今中专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1 情绪波动大

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逐渐发现,当今学生独生子女占所占比例逐年增大,他们是家中的“公主、皇帝”,在家人面前说一不二,经常是随着自己的意愿做事,父母往往听之任之,拿他们也没办法。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步入小社会—— 学校,然而,由于从小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到了学校,学习、生活也随情绪变化而变化,当情绪高涨时,学习积极性高,乐意与同学和谐相处;当情绪烦躁时,学习情绪低,不愿和他人交往,甚至出现了厌学的现象。

1.2 意志薄弱

一些学生自制力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感情冲动或遇到事情时容易动摇,当学习成绩低或受到批评时,就会失望、退缩、形成“破罐子破摔”。

1.3 性格多样化

(1)自私心理。自我为中心主义占据优势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遇事斤斤计较,对公益事、献爱心活动等冷淡,只顾个人利益,不顾别人和集体的利益。

(2)自卑心理。有的学生自卑心理很强,总怕办错事被人讥笑,总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遇到困难时总怀疑自己的能力,办事优柔寡断。

(3)孤僻心理。有些学生在学校不愿与他人交往,不相信任何人,没有知心朋友。

(4)嫉妒心理。部分学生对才能、荣誉、地位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不能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别人的优点,正视自己的不足。

(5)迎合心理。受社会因素影响,少部分学生具有迎合心理,总是故意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别人的心意,一味奉承,讨好别人。

2 给政治理论课注入“活力”

2.1 创设愉快氛围、活跃学生情绪

现代教学论公认: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情感这条主线在初中教学中尤其重要,因为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情感的距离,可以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基调,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是愉快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

2.2 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使一堂课有引人入胜的导入、丰富多彩的内容、留有韵味的回味。如利用精彩的故事、电影、谜语、典故、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不断地诱發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2.3 树立自信勇气,增强参与意识

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交流的毛病,积极组织活动教学。我常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活动材料,让学生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为了使活动收到成效,活动的设置应中心明确,难易适度,要有启发性、针对性,最好是选择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或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如师生对话、小组交流、辩论、专家论谈、游戏、写说、表演等。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由胆怯到自然大方而且不时有精彩的表演,参与课堂的热情空前,也充分显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4 优化课堂结构,让课堂活起来

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以活动为主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课堂上就要恰当利用多媒体,以形象、逼真的音像,来打动学生,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教学中引用视频资料《成龙的成长故事》,让学生了解成龙的一路摸爬滚打,用一身的汗水和伤疤,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传奇。人们眼中的他,一贯是健康、快乐、成熟、坚毅的阳光形象,他所扮演的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银幕英雄的形象,更承载着一个中国人面向世界舞台的责任、态度与榜样。这一真实的例子无疑让学生对自强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使学生的感情达到共鸣,激发了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永不言败的斗志,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教师上课节奏要快,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总之,努力探究学生的心理,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将政治理论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有利于增强课堂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打造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周翔.把握中专生心理特点上好政治理论课[J].学问,2009(14):266-267.

[2] 王明英.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两课”教学中的应用[J].太平洋学报,2007(4).

[3] 王明英.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新探[J].前沿,2006(2).

经济增长动态效率理论述评 第10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动态效率,述评

动态效率问题是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研究中的核心问题, 它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长期发展是否处于一个最优的增长路径上。动态有效意味着资源配置合理, 人们得到了较大的福利;动态无效则说明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人们没有得到较大的福利, 存在帕累托改进。通过对一国 (地区) 经济动态效率的研究, 可以为政府调整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即若一国 (地区) 经济处于动态无效的状态, 说明资本积累过多, 则应减少投资支出, 减少资本积累, 反之, 说明资本积累不足, 则需增加投资支出, 增加资本积累。当经济动态有效时, 表示从整体来看这个国家各地和各产业的发展是合理的, 反之, 则表示各地和各产业发展差距较大, 无效率的抵消有效率的导致动态效率无效。开展经济增长动态效率的研究不仅是解决理论供给短缺的迫切需要, 也是实践需求的迫切需要:这一规律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样有着指导意义, 可以作为财政政策实施和判断各区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依据。因此为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经济增长的动态效率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1 国外研究述评

经济的动态效率是指从长期增长的动态角度看,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存量是否与最优经济增长所要求的资本存量相一致。这里判断最优增长的标准是由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的黄金定律给出的, 即要求一个国家各期消费给家庭带来的效用总和最大。也就是说动态效率不是表示特定时点的资源配置效率, 而是指跨期的资源配置效率, 通常以长期中的人均消费效用或人均消费的最大化作为衡量尺度。戴蒙德 (Diamond, 1965) 最早提出并证明竞争经济可能会出现过度积累的均衡, 其中投资大于回报, 这样的经济被称为动态无效的经济, 而判断经济是否动态有效的标准是经济是否处在黄金律的资本积累水平上。费尔普斯 (PhelPs, 1961) 根据索洛模型提出了黄金律法则:为达到社会上人均消费量的最大化, 就要使人均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增长率加上技术进步率 (用公式表示为f′ (kt) =n+g) 在这里我们发现, 黄金律为我们判断经济的动态效率提供了一个依据, 我们只需判断人均资本的边际产出与劳动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的大小关系就可以得出结论。一般地, 人均资本的边际产出大于或等于劳动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率之和被称为动态有效, 其中等于时也表明经济处于最优的增长路径上, 而边际产出小于劳动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率之和被称为动态无效。

(1) 在理论模型研究方面, 动态效率的研究一般以索洛模型为基础, 假定储蓄率是一个外生不变常数。

在这一模型框架内, 费尔普斯 (Phelps, 1961) 提出了经济增长的黄金律, 这为我们判断经济的动态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由于索洛模型缺乏微观基础, 由此推导出的黄金律只能保证行为人的消费最大化, 而不能保证实现行为人的效用最大化。为了克服这一模型的缺陷, 卡斯 (Cass, 1965) 和库普曼斯 (Koopmans, 1965) 在拉姆齐 (Ramsey, 1928) 的研究基础上, 建立了拉姆齐一卡斯一库普曼斯模型, 该模型与索洛模型不同之处在于假定了储蓄与消费决策由具有无限生命期的家庭决定。该模型能实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 即经济会自动收敛到长期的最优增长路径上, 但该模型实现这一结果的假设与现实不符。戴蒙德 (Diamond, 1965) 则进一步考虑人的生命周期的代际交叠模型。代际交叠模型将人分为青年期和老年期两期, 青年人无财产, 需要通过劳动来获得收入进行消费。老年人主要消费年轻时储蓄的财产而不进行生产, 这种模型与现实比较接近, 但其被证明可能会产生动态无效的局面。

(2) 在对现实经济动态效率研究方面, 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研究的比较早。

Feldstein和Summers (1977) 通过比较资本的边际报酬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大小来检验美国经济的动态效率, 发现美国的资本边际产品大约为10%, 高于美国经济增长率, 表明美国经济是动态有效的。Ibbotson (1987) 以及Cohen (1995) 根据经济中的资本存量是否超过了黄金律水平, 分别利用1926一1986和1980一1994年的美国数据, 针对不同的基准利率进行研究, 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前者发现美国国债的真实收益率平均为0.3%, 远远低于该期间的经济平均增长率, 进而得出美国经济是动态无效, 而后者得出的结论认为美国经济是动态有效。Mishkin (1984) 对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检验, 发现资本利率低于经济增长率, 也得出动态无效的结论。Ibbotson、Cohen和Mishkin都是应用经济中的资本存量是否超过了黄金律水平的判断方法, 但得出的结论不同。究其原因, 在于应用该方法时存在一个问题:即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利率?是企业利润率、股票收益率、还是短期国债的无风险利率?因为在战后的美国, 平均经济增长率一直高于平均无风险利率, 但明显低于利润率 (BlanehardandFisher, 1989;布兰查德和费希尔, 1997, 中译本) 。Abel等 (1989) 将不确定性引入代际交叠模型, 提出了一种判断经济动态效率的新标准:即资本总收益是否大于总投资, 资本净收益是否大于零。利用这一标准, 他们对美国1929-1985年的经济动态效率以及1953-1985年美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动态效率进行检验, 得出美国经济是动态有效的:他们对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六个工业化国家1960-1984年的经济动态效率进行检验, 发现在样本期内这些国家也是动态有效的。

2 国内研究述评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不断进取创造了非凡的经济奇迹, 年均增长率达到9.8%。经济发展形势喜人的背后普遍的一个观点认为, 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固定资产投资, 即经济增长以资本积累为主, 据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中国GDP增长11.4%, 连续五年增长超过10%, 固定资产投资占GDP50%以上。针对这一情况, 国内学者开始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进行研究, 检验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 分析其是否主要依赖于投资, 特别是资本积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否过度。

从目前的研究看, 理论界对中国经济动态有效研究的方法比较单一:大多采用单一的ANSZ方法, 甚少采用其他相关方法。然而即使采用相同的方法, 国内学者就中国经济是否动态有效仍尚未达成一致。国内研究主要有两类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是动态无效的。史永东和杜两省 (2001) 、史永东和齐鹰飞 (2002) 直接应用AMSZ准则, 分别比较了中国1992-1997年和1992-1998年实体经济的总资本收益和总投资, 结论是中国经济是动态无效的, 但是有着向动态有效转化的趋势。袁志刚和何樟勇 (2003) 采用企业的资金利润率与经济增长率比较法、AMSZ法以及现实存贷款差额侧面印证等方法对1996-2001年全国经济动态有效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90年代大多数年份经济处于动态无效区域的结论。项本武 (2008) 检验了1992一2003年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 他使用了与前面研究不同的总收益计算方法, 即在计算总收益时加上企业补贴而不是减去, 从而得出样本期间中国经济动态效率是波动的, 其中大部分年份处于动态无效状态, 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与投资率负向相关。AMSZ法以及现实存贷款差额侧面印证等方法对1996-2001年全国经济动态有效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90年代大多数年份经济处于动态无效区域的结论。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是动态有效的。刘宪 (2004) 认为在中国的统计数据中, 资本总收益和总投资可以直接测算, 资本总收益=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总投资和Abel的算法相同, 等于固定资产投资加上存货投资。他利用该方法对中国1993-2001年的经济情况进行研究, 得出中国经济在总体上并未出现资本的过度积累, 但当分地区考察时, 发现中国东部、中部地区经济处于动态有效状态, 而西部地区经济基本处于动态无效状态。黄伟力 (2008) 运用在AMSZ法则下的协整检验法得出结论:总体来看我国经济是动态有效的, 并不存在物质资本积累过度的现象, 但由于数据可得性问题, 此结论仍有待确定。吕冰洋 (2008) 在应用AMSZ准则进行中国资本总投资和总收益比较时, 其对总收益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资本总收益=国民收入一非资本税收一企业补贴一劳动者报酬;总投资分为包括财政投资和不包括财政投资。其主要结论为:中国总体资本积累是具有动态效率的, 高投入式增长未必是粗放式增长;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与经济波动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考虑到中国市场化改革远未结束、后发优势仍存在较大的利用空间、区域间产业结构大规模升级和转换将持续相当长等因素, 未来中国资本积累动态效率提高的空间仍然很大。蒲艳萍和王维群 (2009) 通过对1952-2006年中国资本产出比及其增长率等指标的考察, 发现1994年以来, 中国资本的利用效率逐渐降低, 投资的效率出现了恶化;她们基于AMSZ准则对1994-2006年中国资本投入的动态效率及1998-2006年资本投入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检验的结果显示:中国资本投入效率整体上是动态有效的,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特别是从2001年开始呈显著下滑趋势, 资本投入效率区域差异较大, 东北的资本投入年均效率最高, 东部次之, 中部稍低, 西部最低。

3 评论

总的来说, 经济动态效率理论在国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且得到广泛肯定, 经济动态效率的检验也始于国外, 但是大多研究仅止于判断经济有效无效层面, 没有进一步地探讨经济动态效率时消费与投资的最优比率值或最优区间, 政策建议也大多集中于对投资的控制而忽略了消费对经济的根本的驱动作用, 而目前国内关于动态效率方面的研究本就不多见, 遑论从动态效率角度来研究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大部分研究者在测算经济动态效率时也基本是利用AMSZ准则, 有的学者直接引用Abel的算法, 有的只是对其进行了稍微改动, 而研究和分析经济动态效率的一个重要角度是从多个层面进行检验, 只采用一种方法未免缺乏说服力。

参考文献

[1]刘宪.中国经济中不存在资本的过度积累一兼与史永东、袁志刚商榷[J].财经研究, 2004, (10) .

[2]陆寒寅.世界经济结构演进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动态效率[J].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6) .

[3]吕冰洋.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1978一ZOO5[J].经济学 (季刊) , 2008, (1) .

[4]何晖, 刘明兴译.巴罗, 萨拉伊马丁.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5]布兰查德, 刘树成等译.费希尔.宏观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上一篇:企业财务状况指标分析下一篇:交往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