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空间范文

2024-05-07

交往空间范文(精选12篇)

交往空间 第1篇

现代居住区都是由规划师在图纸上大批量“生产”出来的, 建筑式样趋同化。他们只关心建筑的形状和式样、建筑的布局, 然后把剩下的空间用道路和绿化填满。这样的小区往往设计功能单一, 只有居住一种功能, 住宅只是人们每天下班之后才会来到的地方, 每天早上人们又会早早的离开。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有些人甚至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邻居。在这样的住宅小区, 人与人之间没有交往, 空间没有活动发生。造成冷漠的邻里关系的原因值得反思。

现代住宅小区交往空间的现状

交往空间是指人们聚集, 进行公共交往的空间, 在交往空间中, 人们既需要私密性也需要相互间接触交往, 对每个人来说既要有能够退避到保证私密性的小空间, 又要有与别人接触交流的机会, 交往空间就要创造条件求得两者间的平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封闭式的小区和囚笼式的住宅成为人们每天下班后必须面对的环境, 通过有保安把守的小区大门加上单元入口和家门口两道防盗门, 人们忙碌了一天的心才能得到平静, 平静不是因为放下繁重的工作, 而是身处由每个窗外的牢固的防盗网与入户防盗门所构建起的“安全空间”。这就是现代住宅的真实环境, 这样的住宅与囚笼没有什么差别。在这样的环境生活的人除上班外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是不会走出防盗门外的。人和人的交往很少。其中大部分几乎不会和邻居有什么交往, 仅有的交往是与同层的邻居碰巧一起开门或者一起等电梯的时候的简单寒暄, 上下楼之间以及与另一栋住宅楼之间的交流基本上不存在, 除非是居住者早就认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 随之而来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冷漠。

现在的住宅小区非常注重户外环境的建设, 有越来越多的公共绿地, 小区的景观也非常考究, 建筑物之间宽阔的草地和别致的水景通常被设计师认为是最能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地方, 设计师在漂亮的透视图上也表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布局精美的地面景观、小桥流水和美丽的绿化图案, 所有的这些都只能说是远离住户的一个“景”而已, 是开发商为了满足规范要求和创造卖点而做的“绿化”。人们都是匆匆地从其旁边经过, 很少有时间置身其中。

提升交往空间对改善邻里关系的建议

住宅不仅是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 也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地方。交往空间的设计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居民的精神面貌。空间的不规范设计缺乏生活情趣, 容易造成居民精神上对环境的空虚感和孤独感。好的公用空间设计能让人们居民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建筑师在做建筑设计时, 对建筑外部的空间毫不在意, 只在乎自己要做的建筑, 这样是不可能创造出有意义的外部空间。人们需要一个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用来观察和倾听别人, 而这在现代住宅小区中是看不到的, 只有那些无用的绿化, 宽阔的道路和电梯。要改善邻里关系, 就是要提升交往空间在居民居住行为活动的作用, 让交往空间成为人们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的场所。

如何打造具有良好交往空间的住宅建筑和营造和谐的小区。首先需要设计师改变设计理念, 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公摊、绿地率等等都是现在的设计师所关注的指标, 所有的这些指标给人的仅仅是冷冰冰的数字, 而居住者不会因为这些指标的高低而感到幸福。住宅建筑设计发展至今, 人们对居住品质的需求逐渐提高并趋于多元, 交往空间设计应满足居民的各级心理需求。人的活动空间大致可分为私密空间, 半公共半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三种。现在的住宅建筑过分强调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 而缺少二者之间的过渡, 这正是改善邻里关系的关键, 直接从一个完全私密的空间走到公共空间, 会让人产生一种不安的感觉。在住宅的设计中可融合一些公共交往空间的元素, 这样穿插于楼内的交往空间临近人们的居所, 尺度不大, 往往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同时又往往通过建筑的半围合形成比外部的交往空间更为明确的空间边界, 这样的交往空间可能出现在住宅楼的底层, 顶层或者建筑的任何部分, 形成不同层级交往空间。可能是服务全楼居民, 也可能是几个楼层居民共用或者同层的几户居民共用。这样在住宅楼内形成的空间具有明显的半公共半私密特点, 为人们走出防盗门提供一个过渡的场所。

目前大部分交往空间的设计往往只注重视觉上的满足, 功能单一, 对居民活动的诱导性不强, 沦为面子工程, 造成很大的空间浪费。另外, 这些交往空间的塑造不注重空间质量和细节处理, 缺乏人文关怀。例如, 有的小区为了追求气势, 不吝惜用大尺度的广场, 绿化, 水域来营造景观, 但是日常生活中, 在此停留休憩的人却少之又少。这些对缺乏个性和亲切感的交往空间对居民而言完全没有吸引力, 最终沦为巨大的空间浪费。居住区规划做到整体统一, 布局协调。为方便不同年龄段, 不同爱好的人们可进行适当的分区。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的居民的多种需要。中心活动场地要设置各类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来吸引居民, 满足居民娱乐、健身、游憩、社交等需要。此外还要设置一些小空间供居民休闲, 规划设计要从功能考虑, 满足居民交往、散步、健身、老人活动和小孩玩耍的需求。道路规划应注重人性化设计, 保证居住区内的行车安全, 同时又可获得自然优美的视觉效果, 步行路应连接到小区内部各块绿地, 有助于扩大住户的室外活动空间, 同时也可增强环境与建筑的相互融合。小区的道路规划建设应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用地四周的环境条件、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 应选择经济, 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 还应考虑到防灾救灾的要求。住宅区的道路仅仅具备通行的功能是不够的, 它应成为许多居民“活动”的场所。道路两旁应有变化的景致, 种植不同的植物、构建雕像, 激发人们行走时的兴趣, 产生停留的意愿, 充分考虑其在住宅区的景观、空间层次、形象特征的建构与塑造方面所起的作用, 从而为邻里交往的发生创造机会。除广场、庭院等大面积的公共空间外, 楼梯间、入户空间、门厅、走廊等小尺度空间仍然是创造良好的邻里交往空间的场所。

结束语

《交往与空间》读书笔记 第2篇

书中首先是区分了几种户外活动行为。必要性活动,自主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必要性活动指那些不得不发生的室外行为,包括上班的路上,接见朋友,出行等,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不受室外环境质量的影响,但好的室外环境可以延长人们在室外的停留时间。自发性活动主要指个人的室外行为,包括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锻炼等,强调的是个人的自主行为,行为的发生并以与别人的交往为目的,但是这种自发性行为可以诱发社会性活动,这个自发性活动受室外空间环境影响,因为面对混乱的交通,相信你也没有室外散步的心情。社会性活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获得信息,较低一级的交流主要就是看与被看的这样一种关系,可以获得简单的信息,高级的交流,包括具有各种活动内容的语言交流。书中涉及的是社会性活动。

促进社会性活动的发生有三个层次,宏观城市尺度、中观尺度、微观尺度、在城市尺度上,解决办法主要是通过城市功能的混合,提倡完善的步行交通和广场设计。在现在一个车型的城市尺度下,似乎步行的交通更被人们遗忘,因为人们见到的往往是为了建设快速的交通,不停的修着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把人赶得上天入地,而恰恰从人类发生行为的角度,水平的交通是人们最爱行走的。另一方面就是城市的广场,在欧洲,一直以来,城市的广场就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广场是各种生活的集散地,那里有教堂、市政厅、市场、小憩的茶座等等。而我们面临的实际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城市是否有严格意义上的广场,我们所称作的广场更多的是单一功能的地方,本身不具有吸引人们活动的内容。可能现有城市中更多的是城市公园,但这里还是要区分广场与公园之间关系。从形式的角度讲,公园拥有更多的绿地,是一个城市的氧吧,但正是这样公园并没有吸引更多的人,往往是一对对的小情侣,公园内部缺少开阔的视野,缺少足够的人气发生人看人的活动。而广场的存在则是一种功能更加复合的设施,它可能没有那么多的绿地,但它的复杂性足够保证它的人气。我时常憧憬着这样的一个城市的广场,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我和几个朋友坐在广场的一边,手里拿着从小贩那买的珍珠奶茶,无聊的扯着闲段子,听着街头艺人跑掉的音乐和周围人流的嘈杂。。。。

在中观的尺度,主要是指小区的设计上。在小区设计上,作者的观点是小区的结构要与社会的结构的一致。因此作者鼓励的是分级组团的设计思想。把一个小区分为若干组团,组团共用大的社区公共设施,而每个组团内部也有自己相应的公共设计。我认为这是一种空间层级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的划分,是一种心理学意义上对领域空间的把握,而不是社会的结构,社会的结构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我更多的是理解为阶级一类的构成吧。现代的小区设计基本都是这样的一种理念,但好的小区能把组团区分的更加明确,领域感更强。书中谈到的一个旧城更新的例子很有意思,把原有的小区的单一住宅功能,部分用作没有污染的工厂、办公等。这是可以改变住区内单一的构成,提高小区的多样性,增加交往的可能,但是过多的引入可能会造成小区内居民生活的不安全感,存在一个度和管理上的问题。这个有点像loft的逆过程,有点意思。

在微观层次上,涉及的主要就是一些城市家具的设计和人的一些习惯。边缘效应对于城市家具的布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意思是活动的人们更倾向于再广场的边缘停留,因为在边缘人们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位置,可以较好的观察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而在内部往往视野不够开阔同时也没有安全感。因此休息座椅布置在边缘会有更高的上座率。书中还谈到一些人的生理习惯,包括人的线性行为——街道,100米人能区分人群的极限,20米人看清面部表情的距离等。

书中还有很多有见解的思想,因为城市的沿街立面是吸引人的部分,同时由于人的眼睛观察习惯,基本是对一层的观察,不会抬头望向高处或者地下,所以作者提出把沿街的商业立面划分的更小,进深更长,把那些银行、办公等没有 《交往与空间》读书笔记

浅谈居住小区交往空间设计 第3篇

关键词:居住小区 交往空间 公共活动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119-01

交流和沟通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存在的重要基础。居住小区作为人们最主要的生活空间,自然成为了人们交流沟通的主要载体和场所,因此,居住小区的设计必须满足人们交往的需要,将交往空间的设计视为整个居住小区设计过程中的核心部分,从而为居住者提高良好的交往空间和氛围。

1 小区交往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对于社会交往活动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社会交往已经成为了人们社会活动的核心部分,居住小区作为人们的主要活动场所也要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和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交往空间在居住小区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现住户私密与亲和的共存,是指在设计居住小区的交往空间时既要考虑到居住者的生活需要,也要考虑到住户的交往需要,并将两种需要进行适当的区分,从而在保护私人空间的同时满足人们的交往需要。其次,为住户创造必要的归属感,建筑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要为住户创造出所需的归属感,从而实现私密性与亲和力的相互融合。最后,为住户营造良好的交往空间,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设计者要十分注意交往空间的创造,组团绿化空间思想是娱乐文化场所以外最为重要的人际交往空间,也应该作为社区建设的重点,使其既具有观赏性也便于人们沟通交往。

2 当前小区内人群交往的特点

人际交往活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共同生活活动,是人们之间实现相互作用的需要,对于人的社会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通常表现出一些较为稳定的特点,如交往活动是一种连续行为,具有心理边界围合和中心趋同的心理特点,这一特点能够为人们的交往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使社区生活更为积极活跃。另一方面,人们的交往活动还具有社会性、自发性和必要性的特点,人们的交往活动既有公共性交往、礼仪性交往,也有亲密性交往和个人独处,交往方式不同,所需的空间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居住小区的交往空间设计要具有层次性。

3 多层次与渠道的“绿色”交往空间设计

居住小区交往空间的设计能够充分体现社区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绿色的交往空间设计主要是指一种安全、舒适、环保的社区交往环境,这也为小区构建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撑。绿色交往空间的设计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广场是居住区的标志,要把广场设计成小区中心、交往中心、娱乐中心、健身中心。亭子应成为小区的一处美景,使入内歇足的人有景可赏,留得住人,廊道空间是一种能有效促进人们日常生活交往的有乐趣的空间,也是交通空间。要重视宅前入口处的适应性功能设计,适当扩大面积,使之成为人、车进出的集散点,而且成为聚居单元内社会信息发布交换和家庭服务的便民点,这对于人流集散的高层住宅尤为重要。第二,绿化设施要将景观绿化与生态绿化相结合,绿化配置必须注意植物群落的生态关系。要因地制宜配置一年四季、色彩丰富的乔灌木、花卉和草皮等,能够创造出优美的交往环境,应减少华而不实大面积的草坪,可将其化整为零,分成大小不同的空间。第三,居住小区的景观园林设计要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式社区交往空间,把大空间分割为小空间,以小空间衬托大空间,以“借景”或“对景”的手法引人入胜,以空廊、花架增加空间的层次,形成小区最具活力、最有人情味的场所。

4 交往空間的景观设计

交往空间的景观设计能够提高交往环境的质量,使人们更加乐于交流沟通。景观设计应综合运用壁画、雕塑、绿化和建筑小品等环境艺术构成元素,展示环境空间的韵律和节奏。刻意营造出促进交流活动的场所,并提高环境质量,这就意味着为其他丰富的活动如游乐、体育运动和公共活动等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景观节点的塑造使人在动态的对空间环境的把握中,不断地有视觉转换,形成美的享受。景观设计的主要方法包括:树立标志性建筑物、广场标志物、绿化的艺术处理,还有雕塑、小品、水景和灯具等艺术处理。

5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居住小区在规划交往空间时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即尊重住户的需要,体现认为关怀,从心理上和物质上为住户提供安全、舒适、方便的生活和交往环境。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住户设计不同的交往空间,为儿童提供能够与其幼儿园共用或邻近幼儿园的活动设施和场地,如迷宫、滑梯、沙坑等;为青年人提供面积较大的绿地和自我挑战的空间,如跳舞和溜旱冰的较硬的场地;为老人要提供其品茶或下棋所需的活动室。小区在设计交往空间时要充分考虑残疾人、儿童和老年人的特殊要求,例如,设计无障碍设施等。社区内的饮水设施也要设计成不同的高度,且开关要易于操作。在交往所需的空间内设置一定数量的花卉、草木和休息设施,从而为住户创造出更加吸引人、更加具有美感和亲切感的交往空间。还可以选择将几栋建筑之间的空间建设成为一个环境舒适的庭院,让活动在其中的住户体验到亲切感。

6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住宅小区建筑的合理性和舒适性,改善邻里之间的关系,提高居民住宅环境的整体质量,是我国现阶段居住小区设计规划所面临的全新课题。居住小区的交往空间设计要与建筑地的生态、经济、社会,以及该地区人们的行为、心理和文化相互协调,这也是居住小区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工程。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爱互助、相互接触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因此应该得到建筑设计者的高度重视,从而为居住者创造出舒适愉快的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1]董仕君.居住小区室外交往空间的环境组成要素研究[J].住宅科技,2008(8):20.

[2]陈媛媛.居住区人际交往空间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朱力.交通与视觉流线设计在居住小区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0(11):281.

[4]夏宇.城市住宅单元间交往空间设计探讨[J].安徽建筑,2008(5):15.

高校交往空间设计研究 第4篇

随着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高校作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场所,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 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科技人才, 提出了“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渐转向多元化教育。因此相应的高校空间环境必然要对出现的变化作出相应反应。

特别是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期实行的高校扩招战略决策, 当前中国已经从高校数量的增加逐步转移为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从而对交往空间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 我国高校交往空间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整体校园环境中交往空间规模相对偏小、交往空间较单一、缺乏层次性、偶然行为的交往空间设计缺乏;空间环境缺乏地域特色等, 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新时期我国高校校园的整体交往空间模式发展。

源于达尔文的生物适应性概念经过20世纪20年代~90年代的地理学发展, 特别是在John Holland (1995年) 提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指导下, 逐渐发展成熟[1], 其所强调的人—地间双向相互关系正切合了校园强调整体协调以及人的行为心理活动与空间交互的建筑设计要求。由于大学校园的交往空间形态发展存在着大量的偶然性和突发性, 而适应性设计强调建立控制和指导大学校园交往空间的成长, 构造出易于识别的、具有开放性、文化性、层次性、有序联系的整体交往空间形态系统, 因而代表了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的发展方向。

1 高校交往空间设计原则

环境作为一个复杂的人工物质系统, 是围绕着人和人群, 并影响其行为的外部事物[2]。

1.1 高校交往空间的整体性原则

校园交往空间的适应性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利用各种设计手段形成有机和谐、适于交往的校园整体环境。适应性设计对已经建成的环境进行维护和整治, 并始终把人的活动放在首位考虑, 从空间布局到细部设计营造出与人的心理、行为相契合的交往空间, 在保持环境整体性的同时能够激发知识时代多元化的交往活动。

1.2 高校交往空间的多样性原则

知识时代, 大学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交往密切, 甚至肩负着地区文化资源中心的作用。因此具有有机整体和谐感的校园必然是一个多样化的校园。从交往的角度研究校园空间, 一方面应当创造多层次的交往空间。按照使用者的不同, 将高校交往空间分为三种基本层次:公共开敞交往空间、特定建筑 (群) 的附属外部空间、建筑内部交往空间;此外, 多元文化之间的矛盾也是校园交往空间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

1.3 可生长性原则

交往空间适应性设计的内涵要求校园建筑与整体的环境以及人的交往活动一致协调, 要求建筑要随着时代和周围环境以及人的交往模式的变化表现出积极地反馈和适应性, 对校园空间进行有效的维护与更新, 保持整体协调平衡。

2 高校交往空间设计内容

2.1 整体规划

在对校园进行建筑整体规划时, 一个关键的思想就是动态的规划思想, 由于传统的校园建筑强调的都是基于目标的设计, 即要求所设计的校园建筑在设计之后便成为静止的、固定不变的“产品”, 这与不断拓展的校园多元化交往的不确定性相悖, 而动态规划的思想加快了校园组织结构、学科设置、空间设施的更新速度, 使建筑单体或建筑群设计上可以随未来的需要而灵活变动。

另一方面, 要重视多个交往空间中心的构建和相互之间的聚合, 虽然传统的校园功能分区原则将教学、生活、交流等活动场所规划成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保证了各分区间功能明确、相互无扰, 但是, 这样的规划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当前日益频繁且层次丰富的师生交往活动。

统计数据表明, 人类适宜的步行距离是300 m以内[3], 由于校园规模的不断扩大, 各个分区之间的距离也随之加大, 必须加强各个分区之间的聚合, 促进多个中心之间的交流。通过在教学区设置其他生活服务设施, 打破绝对功能分区的模式, 适度综合多个交往中心, 创造出在尺度上、环境上以及管理上都易于交往活动进行的区域。

2.2 步行交通系统

交通系统是学生活动、感知校园的纽带, 布置良好、与环境元素联系紧密的交通系统不仅对于人们形成一个有个性的校园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有利于形成丰富交往空间, 从而引发高校多元的交往活动。

从交往的角度看, 低速运动更有利于让交往双方获取足够的信息和细节, 并提供促成交往的时间。因而, 校园内的步行空间实际是促成偶然性交往的重要条件。设计时应避免单纯的交通功能和呆板的形式, 应当充分考虑到步行的实际距离与感受距离, 步行的空间连续, 高差处理、铺装材料, 从而缓和一直向前的心理情绪, 使学生穿行逗留其中感受交往的乐趣。

2.3 空间系统

基于人与环境适应性的校园交往空间系统设计强调建筑实体空间和校园外部公共空间的规划两方面内容。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 模数化的规划及建筑设计思想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更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可持续的发展。在通用化、模块化的原则下, 塑造多层次交往空间, 有效激发多样性交往空间。将校园建筑的空间系统设计成为更具时代性、舒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的交往空间系统。

校园单体建筑的空间构成方式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单体建筑如图书馆、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等主要建筑均可采用模数化设计。注重空间形态与学生行为及心理需求适应性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也门的塔伊兹大学工程学院楼[4], 该楼在空间单元体发展模式的基础上, 将内院式空间布局作为单元体的基本形式。空间形态上具有可持续形成生长和稳定统一的特点并且产生叠透的空间效果, 成为富有吸引力的交往场所。

对于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设计规划, 如校园中心广场、中心绿化空间、校园自然景区及亲水空间等等。当前一定要避免低密度、大尺度的空间形态, 而取之于适度发展的思想保持校园预留用地的数量, 为今后的发展提供相对完整, 与原有空间格局互相独立的用地, 康奈尔大学的校园规划就体现了这一思想。基于适应性的校园中心区域建筑设计规划必须遵循组团式的思想, 通过建筑空间的秩序性和建筑形式的连续协调性表征建筑群的统一整体性[5], 从而使空间结构更为清晰, 增强整体围合感和环境意向力。

3 结语

校园交往空间的适应性设计思想, 究其本源是建筑物 (群) 与人的行为、心理及周边环境的协调性理念, 主张动态规划, 并以多中心聚合布局完成对不同单元的弹性规划需求。在整体布局上强调各个区划之间的交流;在交通系统规划上提倡步行交通系统交往空间的营造;空间系统的设计则要面向未来, 不拘泥于当前的功能需求, 强调通用化、模块化设计;要体现出协调性和文化继承性。

参考文献

[1]Fread R Pagani.Adaptive buildings through evolutionary design[dissertation].Canada: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999:65.

[2]王子岩.大学校园交往场所初步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 1987:4-5.

[3][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48-55.

[4]仝晖.也门塔伊兹大学科技工程学院楼设计——对空间组织与行为需求动态结合的追求[J].建筑学报, 2001 (11) :60-63.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 第5篇

——人的行为与公共空间设计的相互影响

曾有位评论家评论该书说: “幸运的是,这本书他用了25年才写完,而你只用3个小时就能看完。不幸的是,这本3小时就能看完的书,你也许要花上一辈子才能真正理解并为你所用;或者,你花上一辈子也不能把你认为正确的东西付诸实践;又或者,在这3小时之后,你甚至不知道这其实就是你应该为之奋斗而真正的设计思想。”在静静地读过这本书之后,对于人与环境的认知又加深了一些,但却并不能理解很多,只能从其中提炼到一点点的信息,或许正如古语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读一次才会加深一些体会吧!

本书从四大章来对交往与空间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第一,建筑室外空间的生活;第二,规划的先决条件;第三,集中或分散:城市与小区规划;第四,步行空间·逗留场所·细部规划。

以下就以读完本书的读者身份谈谈本书所引发的思考与自己的见解: 正如书名所表达的一样,本书所阐述的是户外空间规划设计对人的各种户外活动(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以及社会性活动)的影响。书中指出,户外空间中的生活是应精心考虑的一种建筑学要素。

以人为本是本书从一而终所强调的观点。从仅仅满足遮风避雨到开始进行规划设计到形式主义再到功能主义以及现在的各种综合性空间的设计无一不是以人为中心的。我们评价一个空间设计的好与坏很多时候的标准都是是否有较多的人使用,但书中也有提到:是否有生机勃勃的人的活动是空间好坏的唯一标准?从本人角度来说是并不完全赞同的:

从书中所提到的户外活动分类角度来看,必要性活动的存在反驳了这种观点。人们需要上班、需要购物、需要候车„„不可能由于某条街道沙层太重而不去上班,因为某个站牌太过老旧而不去候车。在必要性活动中这些都是排在次位的,因为人们没有更好的选择。

然而通过书中的多个实例分析发现,除开必要性活动,在质量不理想的户外空间中,只有零星的极少数活动发生,人们都匆匆赶路回家。

正如书中第一大章所主要表现的一样,户外空间的质量好坏决定着人们户外活动的形式与时间-----户外空间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以功能主义规划为例,在功能主义建设中,住宅的分散和稀疏布置保证了日照与空气,但也造成了人及其活动过于稀疏。住宅、公共建筑、工厂等不同的功

能划分,减少了人们交往的潜在优势。从人的惰性心理来说,人们不愿意在路途上花费较多的时间,相比出门参加公共活动,宅在家里看看电影、玩玩游戏显然更受人们的亲睐。再有在功能主义规划中,街道和广场等聚集人流的最佳场所被公路、人行道以及无机的草地所取代。汽车代替了步行,人们在公共空间停留的时间大大缩短。这种户外空间的设计使得人们的户外活动急剧减少,由此可见户外空间的形式是影响活动的重要因素。

正如哲学思想所表达的一样,万物的作用都是相互的,在书中的阐述中也不难提炼出人的行为决定着空间设计的观点来。本身人与坏境就是相辅相成的。场所是活动的载体,人是场所的主角。

从人的生理条件出发:人的视域是有范围限制的,一般来说30米是一个分界,所以在剧场的座位设置中,舞台至观众席的最大距离为30-35米。

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所谓“人往人处走”,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一种 “看客”心理。一般活动能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会激发一部分人参与,但更多的人更倾向于观看。或许在广场上,在道路旁设置座椅或台阶除开供休息之外也有着提供看台的作用。书中有例子说明,在人来人往的广场中,座椅以不同的形式摆放在不同的位置,当座椅不朝向活动时,他们要么无人问津,要么被人们以一种反常的方式使用。人在步行过程中,在空间上的上升路段是不被大多数人喜欢的,人会愿意走更长距离的平路但是避免登高。实在要改变垂直高度,地下通道也比天桥更受亲睐,或者是上升高度时,采用错落的方式,例如分阶段的台阶,在每段台阶提供不同的景观,缓解爬高带来的焦虑。

由于人们的这种心理,现在的设计业越来越人性化,把私密性、舒适性、惰性、观景效果等多方面都充分考虑以得到能很好满足大众需要的公共设施与空间的建设。从此不难看出人的行为对空间设计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出了环境是“为人服务”的宗旨。

交往空间 第6篇

关键词:安置区;交往空间;环境设计

安置区是指政府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时,对失地农民进行安置所建的居住点。[1]由于政府整体统一安置,相对城市住区淡漠的邻里关系,习惯了我借你根葱,你吃我碗米的乡村邻里之间关系并不会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而马上发生变化,安置区居民有着比一般城市住区居民更多的交往需求与积极性。安置项目没有销售压力,往往建设方对此类项目也不够重视,导致安置区户外环境设计存在着各种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对安置区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出安置区户外交往空间中的设计思路,为日后的设计工作进行参考。

1 安置区户外空间现存问题

1.1 乡土记忆的缺失

乡土记忆是人们对乡村的印象与意向,它包含了对乡村的认同感、归属感、家园感,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不断构建的程,是一种乡村居民们所享的集体记忆。[2]乡土记忆可分为自然环境、人文活动及空间场所几种类型。乡村中一草一木,一屋一瓦、乡间雨后麦田气息,年节当中各种活动都承载着安置区居民过去乡村中生活的记忆,而现在安置区户外空间的设计手段较为模式化,环境中居民过往的生活记忆再现更是无所涉及,空间往往不能有效承载居民的归属感。

1.2 空间的领域性较弱

安置区建筑的规划布局多为均质的排列布局,空间没有明确的领域划分与空间序列的变化,住区与组团及单体建筑间没有基本的过渡手段,空间界限模糊,场所的领域感不强而且缺乏层次,影响居民户外活动时对场所的合理、清晰的选择与组织,也影响到归属感的建立。

1.3 模式化的设计方式

现在城市中的商业居住项目开发,户外环境设计上更多的是片面追求视觉华美,设计重点多放在售楼部门前,住区入口及中心广场等核心景观点,同样可能发生交往行为的不显眼位置,往往被忽视,没有很好的设计。整体设计较为模式化,很多空间都是拼贴形成。安置区此类问题更加严重,模式化的粗糙设计使得空间功能定位模糊,环境的同质化严重,特色不强,居民对环境缺乏归属感,空间不能很好地被居民所使用,造成空间的浪费。

1.4 配套公共设施布设不合理

很多安置区各种配套公共设施的布设不合理,如垃圾箱放置位置,没有充分考虑人行习惯,只是简单的放置于住宅的出入口。垃圾箱下地面铺装材料也没有做特别选择,不利于清洁,如清运不及时,夏天低层住戶的感受可想而知。很多安置区在规划车位时,没有充分考虑机动车的数量增长,或者没有对车辆的停放做到有效的引导,导致机动车乱停乱放,最后扰乱了整体的景观效果,也不利于住区内居民的户外活动安全。

1.5 景观细节需要提高

由于造价成本及重视程度的问题,安置区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细节上的不足。设计上往往在大的主题和规划上的图面效果做得很好,而在真正落实设计效果的细部设计上则虎头蛇尾,最终不能很好地体现设计的思想,而本就水平有限的景观施工基于不完善的设计,施工质量则较为粗糙,整体的景观效果可想而知。

2 安置区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原则

2.1 建立与居民相适应的归属感

社区归属感是构成社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影响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社区最本质的特征,社区的地域性和群体性都依附于社区归属感。[3]我们可以通过对场地位置、大小尺度及私密程度的不同,建立不同所属的多层次空间领域感;通过在模式化的居住环境中进行差异化设计,运用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人体感知丰富空间的效果,增强各个空间的识别性;通过对居民过去乡村生活环境当中的元素进行梳理、提炼然后再现,将居民过去生活环境当中的集体记忆注入安置区,使居民触景生情。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建立安置区归属感。

2.2 设置多样化的空间场所

很多时候,住区邻里间交往行为是一个“1+1≥2”的过程,各种活动交融碰撞经常会促进更多活动的发生,所以多种功能空间能满足不同目的居民使用,不但会带来居民的汇聚,也是居民户外活动本身的需求。如儿童活动区常常需要提供可以让看护人长时间停歇的场所,家长们长时间在一个空间接触,必然会发生交往活动,共同的话题也让他们的交往更为紧密。户外活动场所功能的多样化也可以更高效的利用本就不富裕的安置区户外空间,在有效控制建造成本的同时,带来安置区居民更多交往的可能性。

2.3 侧重考虑老年人及儿童的需求

中青年人一般忙于工作,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无暇使用住区的户外空间,所以住区户外空间的主要使用人群很多时候是中老年人及儿童。对于安置区来说,大量的留守人员也是以老年人及儿童为主体,往往老人与儿童之间还是照看与被照看的关系。所以安置区在各个交往场所中,需要更多地考虑这两类人的行为习惯与功能需求。

2.4 提升空间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是影响居民对居住环境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空间环境质量不光是视觉上的华美,还包括日照、通风、噪音等物理环境,施工质量及住区的生活秩序等整体因素。对安置区居民来说,环境质量对居民户外活动影响最直接的还是日照和通风等物理环境因素。充足的光照是调动人们户外活动的有利条件,在户外活动空间的位置选择上,要分析场地日照时间,选择日照时间相对较长的位置进行空间布设。在空间周边植物的选择上,可以多考虑落叶乔木的使用,起到夏季遮阴,冬季透光透热的作用。声环境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以通过对场地与住宅单元间的距离及植物遮挡等方式来实现。

2.5 考虑建造成本的经济性

安置区项目无销售压力,往往建设投资有限,所以安置区户外环境设计要本着经济性原则,不做过多装饰,多在功能、布局及促进邻里交往上下功夫。在居民主要停留场所重点设计,弱化如上班、上学通勤等短暂停留空间的景观细节。园林材料上多考虑砖材、真石漆等价格相对较低的材料。植物品种的选择上,多使用安置区内居民过去生活环境中广泛种植的乡土树种。植物规格也可以在成景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半个到一个档次,乔木胸径减小1~2公分,价格差距巨大大,但很多植物只需1~2年的生长便可达到理想的造景规格。

3 结语

迁入现代化城市居住环境,对于失地农民来说,在居住环境的质量上及生活的便捷程度上都有着很大提高。但是安置区项目,不能简单运用常规城市住区户外环境的设计手段,需要考虑安置区居民间本就亲密友好的邻里关系,结合安置区居民交往活动的各种特征,积极建立空间中居民归属感,设置多样化空间功能,多从老年人及儿童的交往需求出发进行设计,整体提升住区户外空间环境质量,综合考虑建设成本的经济性因素。我们需要避免传统安置区户外环境设计上的不足,通过促进邻里交往活动的发生,使安置区的居民可以快速融入新的居住环境中,将安置区真正当做自己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李梦洁.长沙市农民安置区户外环境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2] 严嘉伟.基于乡土记忆的乡村公共空间营建策略研究与实践[D].杭州:浙江大学.

中国城市公共交往空间思考与分析 第7篇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人是社会的人具有社会性, 而人的社会性正是通过交往关系体现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逐步开放了对流动人口的限制, 各路人群涌入城市, 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这群“漂流人口”从有着自然经济血脉、人脉的生存方式中脱离, 进入到现代人最主要的聚居形态——错综复杂的城市社会。他们在城市中生儿育女, 与其出生的环境、生长城市身份的关系日益薄弱, 但又无法在新的城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周围的环境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一个异己的世界,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陌生感十分强烈。因此, 在现代城市中建立有归属感的公共空间让人们建立新的交际生活圈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归属感

在西方等发达国家城市化遥遥领先我们的今天, 许多人提出追赶城市化脚步的号召。然而历史证明急功近利的城市化往往会导致“城市病”的产生, 环境质量下降、人口密度集中、失业率增加、交通过度拥挤等问题。城市化的过程是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科技进步等因素发展的必然过程, 而“城市病”并非城市化的必然结果。理论上, “城市病”是可以依据不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调控而避免的。今天我们的设计师大都受到西方式的教育与训练, 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不免受到其影响使得我们的大部分城

优秀的设计书籍不被大众认可, 这仍是书籍设计的一个漫长发展的过程, 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设计出更优秀的书籍, 提高大众的审美意识, 为书籍艺术的发展做贡献。

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应该像著名作家冯骥才所说的那样:“一个书籍装帧家决不只为书包装, 他们从事的是一种独立和尊贵的艺术。他们中间的佼佼者, 把装帧艺术视为神圣, 锲而不舍地追求, 永无间断地再创造, 并且和任何严肃艺术的本质一样:用美来升华生命。”

注释:

1. (日) 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

2. 来自书的简介参考文献:

1. (日) 杉浦康平.疾风讯雷杉浦康平杂志设计的半个世纪2006.

市与世界其他城市趋于同一。诚然我们忘了学习的目的不是要追随西方而是要塑造自己。中国自古便有丰富的城市建设经验和文化传统, 这些传统和经验是流畅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无法割舍的。

1.传统城镇的公共交往空间

现代城市规划和发展只有一百年的历史,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中“城”的形式也在发展和演变。不同于今天城市庞大的建筑森林, 过去的城在形式上大都有着宜人的尺度和适宜生活的公共空间, 特别是传统的小城镇。

传统的公共交往空间主要有:街巷空间, 是连接人们生活的交通联系枢纽。祭祀场所, 用于村民进行祭祖、节庆活动举办仪式等。虽然传统城镇空间主要以线性为主, 但在城镇内错综复杂的交通道路中往往有局部放大的衔接节点, 如凉亭、牌坊、小桥等公共景观, 这些一般不是由人们特意安排的交往空间, 但却起到了聚集人气的作用。

著名诗人戴望舒在其作品《雨巷》中描绘了作者在雨夜的小巷中徘徊迷茫而又伤感的情怀, 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这些优美的诗句激起了一代人对江南小镇的向往, 寄托了读者无限的憧憬, 许多游客移情小巷穿梭于其中寻找诗中的情怀。

戴望舒笔下这种带着忧伤美的雨巷之所以悠长而又寂寥, 部分可归因于传统街巷的宽度和围合建筑的宽度之间的关系对人的影响。当代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在他的《外部空间设计》中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设街道的宽度为D, 建筑外墙的高度为H”, 当D/H<1时, 两幢建筑物开始互相干涉, 会产生一种封闭的现象。雨巷中的戏剧效果正是受这一比值的影响。但“当D/H=1时, 高度与宽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匀称之感”。这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尺度, 一般认为D与H的比值在1左右时, 是比较合理的尺度。传统小巷的宽度一般在2.5-5m左右, 两边的建筑多为低层或单层, 两者的比值基本符合芦原义信提出的最佳范围, 这样的小尺度空间具有互相包容的匀称性, 使人感觉温馨宜人, 容易造成人们和谐交往的气氛。[2]

2.被孤立于城市的景观

另一位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指出:“尽管东方城市缺乏广场之类正式留出的空间, 但是城市中的街道成了聚集的场所。”由此, 他提出“灰空间”的概念, 为解决东方传统城市缺乏大型空间, 提供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中国传统城市和典型的东方城市一样缺乏归属感, 没有真正大的类似广场的空间, 街道是传统城市的主要交往空间, 一般配以小型的节点为公共聚会提供了静态

2.吕敬人.《翻开:当代中国书籍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 吕敬人, 《书艺问道》,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

4. 刘春杰, 《私想着》,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5. 古十九, 《不裁》,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6.

6. 王成福, 《After……之后》, 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 2007

7. 王受之, 《王受之讲述豪宅的故事》,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8. 申赋渔, 《不哭》,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8.

9. 奇文云海, 《面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邵瓒, 1973年1月生, 男, 教师, 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 现工作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休息场所。现在我们延续了小型公共空间的传统, 但是相较与西方城市, 我们现代的公共空间却要服务于更多人。正是受缺乏传统大型公共空间的影响, 一些城市在改造和保留地方传统公共景观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尴尬的局面, 割裂了中国不少城市的景观, 使其面目全非, 几乎无法辨认。[3]黑川纪章认为:城市应该像文学一样, 在城市中漫步, 应该能够阅读它, 阅读它的的历史、阅读它的意韵。历史文化遗留下来, 古代的建筑遗留下来, 才便于阅读这个城市。[4]

城中村作为城市化过程中滞后于城市发展水平、生活质量低下的居民区, 一直是城市化发展中的社会舆论热点。据统计, 南昌市建成区“城中村” (含部分城郊村) 有自然村803个, 其中大部分被列为城市公共安全隐患突出地区。这些“城中村”在“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挤压下产生了违章建设、生活水平低下、治安环境差、滞后城市发展等隐患。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游走于城市的边缘,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间的问题越来越尖锐, 改造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在这类案例中上海石库门是较为著名的。石库门是上海较有特色的民居建筑, 本是富贾、华绅的居所, 随着时代的发展石库门风光不再, 沦为下层民众的栖息之所。破旧、拥挤、恶劣的居住环境与追求美好城市生活目标格格不入。前些年, 在一批有识之士的号召和行动下, 有着传统文化的石库门并没有被推平重建, 而是以“修旧如旧”的原则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建筑群的外貌, 当年的砖墙、屋瓦、石库门, 使人感觉仿佛时光倒流, 置身于20世纪20年代。但是, 每座建筑内部, 则按照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和情感特点设计, 成为画廊、时装店、主题餐馆、咖啡酒吧, 加入了文化创意题材使得石库门得以延续。这一做法虽只保留了石库门完整的外壳, 其原本存在的意义已然消失, 但这何尝不是传统景观建筑延续生命的一种新的选择。

3.可做旅游资源的公共交往空间

在一些历史名镇或者以历史题材建造的小城镇, 如浙江横店、乌镇、云南丽江、江西婺源等, 将当地特色鲜明的街巷、市集、河道空间等保存, 结合当地的民俗、民风展开传统文化表演, 如茶艺、戏曲、赛龙舟等活动, 吸引游客观看和参与。这类活动将传统城镇的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并整合, 取得了丰富可观的经济效益, 从某些意义上来讲也是保存并发展传统交往空间的可行性模式的再生。

二、公共空间的归属权

许多数据表明, 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上的差异都对公共空间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如果不理解城市背景, 就难以理解它的公共空间。过去中国城市的公共空间普遍存在自上而下的决策过程, 缺乏公众的参与。从规划到建设都是政府部门依照技术人员的推荐方案或领导的一支笔进行, 大部分在决定过程中没有详细公开以及邀请公众提出意见。这一过程有快速且效率的优点, 但是单靠精英决策的行为很容易夸大某部分的需求, 从而造成忽视城市居民在生活使用中的问题。在某些不乐观的情况下政府的决策错误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 城市的公共空间成为了体现政治意识和展示政绩的纪念物。近些年来, 市民意见箱、大型项目的公开听取意见等行为逐步增多, 但仍需完善。为避免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出现失望的结果, 公共空间建设首先要明确这一空间为谁设计, 为谁所使用。

1.公共使用的空间

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在西方是有清晰的概念的, 但是部分中国的城市居民和政府对这一点没有明确的规范。公共空间常常有私人活动的侵入, 例如街边的小商贩、商店门口摆放的促销产品和被餐馆占用的步行道等。这些行为某些时候是可以为人们提供方便, 但更能体现的是管理和规范的漏洞。这种模棱两可体现了一种灵活的态度, 从而能在一个拥塞的城市中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公共空间。这一问题常见的解决方法是街道和公共空间的分时使用, 白天作为交通运输的街道, 在交通量小的晚上可以让商贩进行买卖。分时使用是对政府管理和人们的公共意识的考验。

2.平等使用的空间

什么是公共性?公共场所是否可以被某些人所专有?公共空间是否有平等的使用权?城市规划一般要将城市用地类型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而在中国许多老城区中, 整个城市是由很多小型的贫、富区域相互渗透而构建成的。像庙会、商业街等公共场所是面向所有人一起开放的。而近年来, 政府鼓励私人开发商在大型豪华商业综合体中建造许多的购物中心和休闲娱乐场地, 这类公共空间有效的利用了城市土地。但是有专家指出, 这类地方不能算是真正“公共的”, 因为商场的地理位置往往也是昂贵的城市繁华地带与富人区相连, 商场里的摄像头和保安人员使得部分人是无法进入的, 且商场里销售的奢侈品大多是针对固定的消费群体, 这一性质导致了这类公共空间的局限性。[5]和这类性质公共空间相同的传统步行街和庙会等场所, 就显得更为亲切、开放和自由, 更容易带来活跃的生活气息。

面对平等适用权这一问题我们的法律法规也在进行着努力, 2008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里第七章的无障碍环境, 是改革公共空间建设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通过完善无障碍设施以及推动信息交流的无障碍等措施为残疾人创造参与社会活动的平等环境。这一法规不光体现了对残疾人的关爱, 更是一种“孤立但平等”的思想体现。美国设计师梅斯的“公用性设计”的概念就是在这类情况下衍生而来的。这一设计强调的并非设计风格, 而是通过提倡平等、灵活的使用权等理念, 丰富了公共空间的层次, 满足了各类人的需要, 从长远来看也产生更加合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结

法国哲学家保罗·里克尔在1961年评论到:“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正处于一个单一世界文明的边缘, 这即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分享的巨大进步, 同时又是一个如何幸存并使我们的文化遗产适应于新环境的惊人任务。”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 这种“单一文明”主要以现代主义为代表, 这种模式已经将中国古老城市和西方城市形象日益拉近。甚至在过去十几年, 中国许多城市彼此之间越来越像, 地方特色越来越不明显, 中国特色也越来越淡薄, 如今我们可能很难区分高楼林立的上海与繁华的深圳之间的区别。[6]

在同一文化的大趋势下, 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很难摆脱世界化发展的影响。我们公共空间的归属感是无法离开人们生存的血脉、地脉和人脉的, 通过建设共鸣感强烈的城市空间能达到人们对环境的认同, 增进人们的交往与活动, 有效的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在建设有地方感、民族感的公共空间的同时, 中国普遍对公共概念较为模糊, 公平、合理的公共使用权需要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灵活管理并逐步唤起大众公共意识的觉醒。

城市的公共空间体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 公共空间的活力决定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中国经历了文化的断层和西方文明的碰撞, 我们可能会悲观的发现城市病的泛滥, 我们的生活缺乏归属感与交往空间, 城市活力在被现代化扼杀, 社会公平公正受到考验, 为此城市居民却无可奈何。但这一系列的混乱恰恰证明中国城市正面临新时期的到来, 一个巨变的时代, 将从混乱走向和谐。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 何人可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 尹培桐译,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3]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 金衡山译, 译林出版社, 2006.

[4]黑川纪章:《城市革命——从公有到共》[M], 北京: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 2011.

[5]克莱尔·库珀·马库斯, 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 俞孔坚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住宅区内交往空间设计要素 第8篇

1. 居民类型

住宅区交往空间主要是居民的休闲活动场所。研究居民的活动除了参照受不同年龄人群的生理、心理特点外, 还要注意其交叉活动的影响。

儿童居民的主要活动是游戏。学龄前儿童的活动需要成人照看, 因此和老其他类型居民有很多的交叉活动。儿童进入小学后活动范围渐渐扩大至学校。这类活动可以称为游嬉型交往;青少年居民闲暇活动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中年居民平时工作忙碌, 又要照顾家庭老幼, 他们的休闲活动为消遣活动和交往活动。这两类居民的休闲型交往更多会选择公园、绿地等;老年居民是休闲活动的主要对象, 他们的休闲活动为保健型交往。老年居民主要集中在居住区的小广场和楼前场地进行锻炼, 同时交流聊天增进感情。

2. 交往空间

2.1 聚众性

人类天性里的群居性促使居民愿意参与人群活动, 形成热闹的聚集氛围。人们喜欢聚集在住宅区的中心区玩耍或或休息。相比较之下非中心区, 却鲜有人在。聚众性体型设计者要考虑居民聚众程度的问题, 在中心场所的设计上考虑如何凝聚力。

2.2 交叉性

住宅区内不同类型居民的交往空间彼此之间会形成交叉空间。住宅区儿童活动场地不仅是儿童的游戏场所, 在此照顾孩子的成年家长也可以在此休息和交谈, 二者之间就形成了。设计者要注意到住宅区交叉交往空间特殊复杂性。

2.3 季节性

一年四季的变化对住宅区环境有着不同的影响, 设计者必须考虑到住宅区的区域气候特点, 考虑到空间组成要素的设计, 进而设计更加贴近生活的人性化休闲场所和设施, 例如夏季用来遮阴的树木景观, 或是用来遮雨的凉亭。

3. 景观效果

完整的住宅区交往空间环境是立体丰富的, 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 组成住宅区交往空间环境景观要素主要是:景观、绿植和照明。

3.1 景观设计

作为住宅区交往空间设计首先要满足的是居民的休息和游戏, 因此景观小品的设计就是一个关键要素, 不仅要满足功能需要, 也要注意视觉效果, 常用小品主要有以下几种:休息小品, 石凳、座椅等;视觉小品, 雕塑、花坛等;健身小品, 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功能小品, 指示牌等。

设计精致的景观小品可以点亮空间、丰富环境、营造氛围, 为居民的生活创造便利, 体现一种高质量的生活方式, 激发居民户外活动的欲求, 是创造高质量的住宅交往空间的细节关键。

3.2 绿植

植物可以传达给居民不仅是一种自然视觉感受, 同时还象征着一种充满生机的生活理念。在选择住宅区交往空间内植物种类时要注意适地种植, 还要注意植物混杂种植以后形成绿化景观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应避免使用带刺的、多花粉和其他易使人过敏的植物, 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是首要问题。设计者利用乔木、灌木、地被、草地的配比关系, 形成不用类型居民身高所观察到的视觉效果, 而后进一步在住宅区内形成完整系统且丰富的绿化设计。

3.3 照明

现代住宅区交往空间的照明不再仅仅是满足照明要满足使用要求, 而是通过灯具造型以及灯光效果形成一种景观效果, 交往空间照明设计是丰富变化的。不同的空间区域需要采用不同的灯具以及照度设置, 同时还要考虑到增设景观灯, 以表现夜间视觉效果。

4. 场地

4.1 活动场地

住宅区交往空间的最大组成要素是活动场, 居民休闲散步、娱乐交往需要一个安全、舒适的场地。在设计使用率最高的中心绿时重点考虑特殊对象的活动需要, 如老年人和幼儿活动不仅要重视安全因素, 更要提供方便无障碍设计。避开住宅区内机动车常用道路开辟一些活动场地, 有利于居民交往活动时的安全性和归属感, 配合其他设计要素形成温馨、亲切的交往空间。

4.2 水景设置

现代人所追求的高质量住宅区环境是物质环境与人文精神内涵融为一体的理想环境, 在中国人的人文理念中, 理水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自古造园水都是必不或缺的, 住宅区交往空间的景观设计应用充分利用水景的文化内涵和视觉效果, 营造亲水空间, 进一步丰富住宅区场地的视觉效果。

4.3 道路设计

住宅区交往空间的道路设计在满足交通功能的需要, 也要考虑到与住宅区整体环境的统一。住宅区步道在设置时可以多使用曲线元素, 增加空间情趣, 使局面融入环境、贴近自然, 同时住宅区道路设计应结合地形地势形成高低起伏变化与周边环境融合。

建筑师沙里宁曾说:“看看你的城市, 就知道你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住宅区交往空间的景观风格的定位应该与整个居住区的开发理念相统一, 在其丰富的视觉形式之下所体现的是居民的生活态度和居住观念, 由此形成居住区的整体风格。

结语

浅谈建筑交往空间及其设计理念 第9篇

一、什么是建筑交往空间

“交往”辞典上解释为“相互往来”。交往是人类社会性动机的一种基本动机, 一个人不可能离群索居, 否则就会感到孤独和痛苦。人在哲学意义上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有进行公共活动和社会交往的需求。

建筑的交往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是提供交往活动的条件、诱发交往行为的动机、支撑交往活动的场所它可以是工作间的交往, 也可以是休息中的交往, 还可以是预先约定的, 或是不期而遇的、擦肩而过, 更可以是认真亲切的促膝长淡, 当然也可以是几十个人的大型活动等等, 简单的说具有了交往功能的空间, 就称之为交往空间。但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正式的、预约的、必要的;二是随意的、自发的、不定的。后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生得更为多, 它更需要适宜的环境, 往往是建筑设计师们不太重视的问题。基于这种原因, 我们可以把交往空间也大致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专用型, 另一类是兼用型。

专用型的交往空间指的是门厅、四季厅、共享空间、接待室以及活动室之类的场所。这是人们最容易反应到的交往空间。这类交往空间形式完整、服务设施完备, 它们的设计主要是以满足正式的、预约的、必要的事务。不能时时向所有人开放, 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不适应与人们日常生活更为息息相关的交往需求。如豪华的共享空间能烘托出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气氛, 但不合适于普通的住宅。

兼用型的交往空间则是指结合走廊过道、楼梯台阶等营造出的适合人们交往的空间。适合随意的、自发的、不定的交往行为。它没有专用型交往空间的设施完善, 在不同性质的建筑中结合具体平面, 进行量身定做, 位置选取在人们日常交往发生的地方。它将空间重新整合, 增加了功能, 提高了使用效率, 适度而不铺张。如一个方的石灯笼置地上, 不仅能够照明, 还可以当作座椅。它能依照人们的想象, 派生出许多诸如置物件的小桌等其他功能。

二、建筑空间的交往场所

空间和场所的概念空间和场所间的差异比较小, 他们经常被混淆。场所是受限制的区域尺度, 如一个阳台或是一个小书房或, 产生于连结方式, 它暗示了一个注意力的中心, 对于那些感到彼此依存和由于它特而拥有了团结感的人们具有的特殊的意义。而空间只是设计出来的物质, 所围合的空间, 是一个物理上的立方体, 而我们在建筑上的场所是要赋予其精神上的意义。

场所在使用的过程中给人的信息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才能发挥它的空间作用。交往空间, 其实也是一种场所的概念, 因此, 只有在各个方面进行有效、合理的设计, 才能达到促进人们交往的办公空间场所舒适的目的。

交往行为存在着多样性, 所以任何一种空间形式都不可能适合所有的交往需要;交往空间只是功能上的叠加, 交往空间并不一定是仅仅为交往而专门辟出、单独占有一定面积的空间, 交往空间与其他功能空间结合起来处理往往比单独设计的交往空间更加有效率。从位置选取上看, 交往空间的设计应贯穿在整个建筑设计之中。它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 除了预先约定或工作性的交往之外, 可以任何形式, 发生于任何存在两个人以上的场所之内。交往空间的设计是寻找人们可能发生交往的地方并进行有利于交往的设计。

三、建筑交往空间的设计理念

“设计必须为人”, 建筑技术被提到一定的高度, 高技术和高情感的有机结合、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技术的终极目标。设计人性化的建筑交往空间首先应该研究人在空间中的各种心理、生理需要和行为需求, 把人的因素纳入到建筑空间设计中。因此, 建设设计们要有能使建筑交往空间达到和谐的关系、融洽的交流、相互尊重的状态的设计理念, 才能设计好建筑交往空间。

人在建筑中生活、工作, 空间中的一切信息, 包括大小、形状、内部装修饰物, 色调以及空气的味道等等都会影响人反映, 从而引导人们各个方面的交流。

空间即能将我们聚集起来, 同时也能把我们分隔开。在工作之余, 人们之间需要社交, 交谈工作以外的内容, 而这时的空间环境就可以发生主导作用, 它能够激发人们交往兴趣的环境, 促进人们交往, 是交流的最基本最普遍形式的本质所在。空间及其围合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要比纯技术、美学所描述的要更加重要。空间对于人际关系相互作用的方式非常重要。

建筑为我们组织建造了空间, 其内部空间的物体能够以他们使用这种空间语言的方式来激发或禁止我们的行为。当我们在空间中移动, 与他人发生关系时, 一个优秀的空间充分体现了空间的作用。我们一生都在使用空间。我们对于空间的需求是为了让我们的心情改变、建立关系、环境组织我们的生活、行为和相互关系。现代的建筑设计跨越多众学科门类知识和其他专业也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思想的开放, 标志着社会的复杂和多元化。建筑空间设计各个学科的发展和更新产生了各种新奇想法, 推动了建筑空间设计的进步, 也开拓了建筑师们的视野。

总之, 人是空间、环境中所扮演重要社会角色, 创造高效的交往空间要表现出充分的体贴, 精心营造亲切宜人的空间, 与人的行为、事件相联系, 才具有现实意义。

摘要:建筑空间设计最基本的目的是满足使用对象, 提高人其工作效率和生活舒适度, 达到人本主义设计的标准, 现代建筑的公共交流空间设计方法应该处理好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将空间合理地运用到设计中去, 这对现代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办公,空间,建筑,交往

参考文献

[1]张睿:《办公建筑交往空间设计方法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2007年5月。

高层住宅内公共交往空间设计新趋势 第10篇

1 中国传统住宅交往空间历史悠久

在我国传统居住文化中,对于邻里交往的作用一直非常重视。俗话讲“远亲不如近邻”,强调了邻里交往的密切;而“孟母三迁”的故事则说明了邻里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深远。邻里间的交往与相互影响,都依赖于中国传统的、层次丰富的街坊空间和院落空间。在这里,人们聚集、停留、交流,生活也由此展开。

住宅的公共交往空间带来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优势,这里既可以种植花草改善微气候条件,又可以提供停留聚集与交谈的场所。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杰作《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是对住宅周边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好的居住空间应当融入自然、花草围绕;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则是对住宅人文环境的考虑,好的居住空间应当是邻里之间交往密切,经常“往来”,经常“谈笑”。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公共交往空间的创造。

2 目前我国多数高层住宅缺少交往空间

目前我国高层住宅的普遍现状却不尽如人意。随着城市密度的不断上升,住宅层数与日俱增,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传统街坊、院落式的生活方式正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层甚至超高层的“水泥森林”。人们的生活空间被不断挤压,交往也就无从谈起。20世纪我国受经济发展阶段所限,仍然把住宅视为“居住的机器”,容积率、得房率至上,缺乏人文关怀。

进入新千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当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层次的需求达到满足后,必然会继续追求“情感和归属”,而住宅的交往空间所带来的场所感和领域感,以及人们的相互交流沟通带来的情感满足,正属于这一层次的需求。

当今世界的高层住宅设计中,公共交往空间的重要性越来越深入人心。美国建筑师汤姆·梅恩(Thom Mayne)认为,“我最为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超高层不是一层一层叠加起来的空间,而是由不同元素构成,人与人之间、邻里之间可以连接和扩展的立体的都市”。前大都会事务所(OMA)合伙人奥雷·舍人(Ole Scheeren)则表示,“超高层应更多思考如何接地气”。将高层住宅看作是“垂直街道”的设计策略逐步成型。

既然是街道,公共空间的创造就一定必不可少,在这里种花植草、休憩交流、享受阳光。公共交往空间应该是明亮宜人的,而不是消极地设置在背阴面,使人望而却步。最关键的一点是“接地气”,高层住宅不能只有地面上的集中交往空间,一定要把交往空间引向空中,引入每一楼层之中,引入每一户身边。

3 高层住宅内交往空间设计新趋势

既然已经认识到高层住宅中交往空间的重要性,关键在于如何将传统地面上的交往空间引到远离地面的高层住宅中。结合一些实例,进一步从建筑设计方法论的角度,阐述高层住宅中公共交往空间设计的新趋势。所选案例均为近几年的优秀作品,代表了当今世界高层住宅的发展趋势。

3.1 做“减法”—巴西圣保罗360°住宅(360°Building)

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面积1525km2,生活着超过1000万的人口。生活空间愈发拥挤和狭小,人们每天都利用私家车、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在家与工作单位之间来回长途穿梭,几乎没有时间,也没有场地享受户外活动。

在深入了解圣保罗的城市现状后,建筑师魏因菲尔德(Isay Weinfeld)力求将360°住宅打造成为垂直多元化家庭住宅的典范(见图1)。住宅以130,170,250,415m2等多种不同面积的户型为单元模块,每一层分别由2~4个单元模块组合而成,共有6种不同的组合形式。62个垂直特色住宅庭院不只是阳台,而是真实的生活空间——绿植丰富、桌椅齐备、宽敞明亮(见图2,3)。住宅矗立在坡地的最高处,在每个空中庭院中可以环顾周边城市景色,阳光充足,视野开阔。建筑底层架空的部分是一个环形水池,改善微气候的同时,也创造了领域感很强的公共空间。

在360°住宅中,公共交往空间主要分成两个体系:①每层分散的庭院;②底层集中的水池。它们都是通过做“减法”的方式形成。

1)每层减去平面上的一部分形成庭院

每一层都在近似正方形的范围内进行减法处理,“抠出”若干个小庭院,然后通过庭院在每一层位置的变化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这些小庭院既是功能需要,也是形体变化的关键。这些公共交往空间,通过种植花草达到“苔痕”与“草色”,人们在这里活动、休憩、交谈、放松,实现了“谈笑”与“往来”,可以说,刘禹锡对于“陋室”的设想,在这里成为了现实。

2)减去底层的外环部分作为水池

离开主干道,经过前台,步行道将人们引向建筑的大堂,大堂的四周被水池所环绕,周围景色映入水中。踩着水池远眺,城市景观尽收眼底(见图4)。在建筑底层水池包围的空间设置娱乐区域和其他公共设施——健身房、休息室、联谊室、洗衣房等。这些公共空间的活跃气氛和水池的宁静氛围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为人们提供了绝佳的交往互动场所。

3.2“旋转”错位—一以色列霍隆Z设计大楼(Z DesignBuilding)

以色列霍隆的Z设计大楼(见图5)建于2013年,毗邻霍隆设计博物馆。这座公寓楼采用了“旋转”的建构逻辑,每两个楼层(每层含四套公寓)一组,围绕建筑核心筒旋转,与下面两层和上面两层交错设置。因此每两套公寓就拥有一个30m2的超大“屋顶露台”。屋顶平台铺木地板,设有沙发、咖啡桌、盆景甚至游泳池(见图6),住户们的交往需求在这里得到了充分满足。

在获得交往空间的同时,整座建筑也因简单的“旋转”策略而获得了丰富的体量构成形式。没有更多的主立面和侧立面之分,建筑的每一个面都很重要。外墙饰面采用白色切割石材,这些石材被整合到了现浇墙体单元中。整座建筑的形式美在于体量构成形式的逻辑感,几乎没有使用任何昂贵的装饰材料。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旋转”的策略已经被建筑师广泛采用。除了体型丰富、采光均匀、照顾不同面的景观等优势之外,“旋转”在使用空间上最大的好处是通过上下楼层之间的不完全对位,形成各式各样的屋顶平台。楼层间的错位必然导致不能对齐,不能对齐意味着凹凸,凹凸则形成平台供人使用。

每两层设置一个屋顶平台,而不是每层设置,则是考虑到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到平台上。高层住宅的层高相对较低,室外平台有没有阳光照射,直接影响了它的使用效率。设置在背阴面、常年不见阳光的公共空间是没有吸引力的。高层建筑的公共交往空间要想聚集人气,最重要的是要塑造像地面上的活动场所,越像地面越好。地面上有阳光、水、植被,这些自然要素是最重要的。水和植被是人工可以添加,但阳光却不能复制,所以,交往空间最好要向阳。

不可否认的是,交往空间若是向阳,必然会挤压住宅室内部分的采光效果。这样的做法在阳光充沛、气候炎热的以色列是合适的,上层正好为下层遮阳。若在其他地区,还需要建筑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

3.3 相互“叠置”——新加坡“交织住宅”(TheInterlace)

“交织住宅”位于花园城市新加坡的外围绿化带上,2014年完工。它由31个叠置的公寓体块构成(见图7)。每个体块6层高,大小相同,叠置后最高24层。整个项目共计17万m2,1040个公寓。OMA设计师奥雷·舍人(Ole Scheeren)这样评价:“这个设计解决了当代社会中需要增加公共空间和社交场所的问题,同时,多样性的室内外空间设计也缓和了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之间的关系问题。”

这个项目的精髓在于零散的体块如何组织成一个高密度住宅体,但同时又保证私密性和连续统一的视觉特征。同时,公共空间与热带植物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丰满的竖向社区,而不是随处可见的单调塔楼项目。大量的住宅辅助设施也交融在这片绿色中,为交流、休闲和娱乐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地上车行交通达到了最小化,以便给绿色植物腾出更多空间。同时,“交织”项目基于对环境因素(如太阳、风、微气候)的细致分析和对低影响的被动式能源技术的整合,采用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

在“交织住宅”的设计中,一种全新的策略展现在我们眼前,那就是——“叠置”。前面的两个案例分别以“减法”和“旋转”为策略,更多考虑的是建筑单体的层面。而本项目则聚焦于多个高层住宅群体的组合。单点式塔楼群体的传统概念被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交织在一起的有机整体,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将住宅和公共交往空间尽收囊中。屋顶花园被充分利用,人们在这里可以完成地面上能完成的一切活动,当这种“与地面无异”的感觉出现后,新的“地面”就被塑造出来,这样的交往空间无疑是成功的(见图8)。

最特别的是,“交织住宅”中各个屋顶花园有着全面的视觉联系。前面的案例中,“360°住宅”的每个交往空间都自说自话,“Z设计大楼”的交往空间之间的联系十分受限,而本项目的屋顶花园层次分明、四通八达。人们站在任何一个花园内都可以看到其他人在其他花园内的活动,这样无疑使公共交往的感觉更加强烈。丹麦建筑师杨·盖尔(Jan Gehl)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说道:“场所内有活动是因为有活动,没活动是因为没活动。”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人们的活动是互相影响的,当视线通透可以看见他人的活动时,自己的活动也会变得频繁。所以,OMA创造了一个参与度很高、连续的公共交往空间,这是革命性的一步。

4 结语

小时候住在大院里,居住条件虽然简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密切。现在住宅层数越来越高,人们变得越来越陌生。以往街坊之间茶余饭后的闲谈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习惯了在“小盒子”里面过自己的生活。并不是人们比以前不愿意交流,而是公共空间的缺失。

高层住宅需要创造公共交往空间,越像地面越好。我们在地面上能得到的东西,比如空间、阳光、空气、植被、桌椅,如果在远离地面的空中也能得到,这样的设计就成功了。我们需要拓宽对高层住宅的认识,不妨将其理解成“垂直的街道”。我们把街道竖了起来,街道中本来该有的交往空间不应该被忽视。上述三个案例都创造了宜人的公共交往空间,其根本方法都是在高层住宅中尽量创造上、下层之间的不同,或错位,或旋转,或是挖去不同的部位,只有上下不完全对齐,才会出现屋顶平台,而屋顶平台正是公共交往的主要场所。

虽然不能把恢复人际亲密关系的重任全部交给建筑师,但是建筑师至少应该创造出这样的场所,让高层住宅中的人们找回街坊与院落的生活感觉。

参考文献

[1](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4版)[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孙颖,贺旭,李爱芳.基于地段文脉的北京高层建筑地域性设计策略研究[J].华中建筑,2011(2):142-145.

[3]景娟,钱云.欧洲高层住宅和住区发展纵览[J].住区,2012(3):12-21.

[4]Huang S C L.A study of outdoor interactional spaces in high—rise housing[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6(3):193—204.

[5]李陌.高层住宅内部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6]张玉明,高文静,程立安.高层住宅的公共交往空间探究[J].中华民居,2012(3):29-30

[7]熊健.邻里型高层住宅交往空间初探[J].新建筑,2000(2):62-64.

交往空间 第11篇

关键词:日常生活;交往空间;《文学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206-02

一、交往的日常生活化对《文学理论》教学的挑战

《文学理论》教学研究是一个热门话题。教师感觉理论难教,学生觉得理论难学。师生之间难以达到对话的效果。笔者认为,造成《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困惑的原因,是教师缺乏日常生活交往意识。传统《文学理论》教学模式保守教材原有的概念内容,施教者没有注意到日常生活交往与时代变化对《文学理论》教学的要求。要想改变现状,必须应对日常生活交往特性对《文学理论》教学提出的挑战。从日常生活交往空间出发,是解决《文学理论》教学困惑的根本途径。

二、日常生活交往空间中的《文学理论》教学

1.在日常生活空间中阐释《文学理论》教学内容

人类的日常生活是人类历史长河构成的基础,因为人类是历史时间中的存在,而“历史时间”不是抽象的东西,它是“具体的和活生生的现实”[1]255。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而文学是人类历史的诗意记录。换言之,日常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涉及《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可以从文学艺术的起源那里找到日常生活的影响。无论是巫术说、模仿说、游戏说,或是劳动说,无一不是人类日常生活的艺术反映。因此,任何版本的《文学理论》教学内容必然要阐释一个基本问题——文学源于生活。这是文学理论研究的基本前提,也是《文学理论》教学必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例如,游戏说所体现的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文学是自由的游戏,在想象的世界里,作家通过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通过虚构的艺术天堂,获得心灵的自由,而读者也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想象的世界里获得自我的自由。而无论是作者和读者所获得的情感体验都是和个体的实际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而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空间的背景。

《文学理论》教学中的日常生活化和交往性特征,往往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忽略甚至排斥。虽然《文学理论》教材中有“文学与生活”的基本命题,但在如何理解这个基本命题的时候,却往往容易陷在静态的世界中,以作者和已经形成的文字作品即作者的第一文本作为理解“文学与生活”的基础,而忘却了生活的根本在于其动态性。文学作为一种活动,作者和作者生成的第一文本只是活动的一个环节,还需要已经变化的世界支撑才能构成整个文学活动的完整性。笔者在阐释“文学的主体性”这一概念时,首先举出“项羽兵败,自刎乌江”事件在李清照、杜牧、王安石三个作家笔下的形象大有不同。然后,结合作品《夏日绝句》、《题乌江亭》和《叠题乌江亭》,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提示:三个作家的生活经验的差异是造成三个“项羽”形象的主要原因。再有,激励学生谈自己对三个作家及“项羽”事件的看法。学生因为个体生活经验的不同,对三个作家即“项羽”事件的看法也自然有别。如此教学活动,使理论获得了生动的阐释。

2.《文学理论》施教对象决定了授课的日常生活交往特性倾向

在《文学理论》教学中,施教者必须要研究《文学理论》的教学对象——学生。学生对《文学理论》内容的接受和理解必须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即日常生活的交往经验。《文学理论》必须以交往作为授课的前提,《文学理论》接受者的日常生活的经验个体特性,对师生关系也提出了挑战。把交往作为接受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存在理解的可能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把师生关系定位在学校教育制度的框架内,忽略了生活的交往意义。站在日常生活交往特性的角度理解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必然会存在思想的碰撞,学生的个体生活环境对教师的观念必然会提出挑战。而解决师生矛盾唯一的途径是建立对话的平台。正如前文笔者所举教学实例,在日常生活的交往空间中产生对话产生交流的愿望。又如,笔者组织学生参观广西忻城土司衙署,这是全国土司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在视觉上学生们感受到了壮族曾经经历的历史,笔者再结合忻城土司官员留存下来的诗文内容,让学生在“文学与生活”的命题中,理解土司衙署对壮族先人和今人的意义。因为笔者所教授的学生以当地生源为主,即使是云南、贵州、湖南的学生,其少数民族历史和广西也有相同的渊源,也经历过土司统治的历史时空。因此,笔者的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有些还能结合少数民族和中原文化的关系理解土司官员诗文的内容。

因此,《文学理论》教学必须依存于交往的形式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2.数字化媒介景观成为《文学理论》教学中的应有内容

日常生活的交往特性在于其流动的现实性。对《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而言,意味着既要注重文学理论研究的历史传统,更要注重当前生活空间的特点对《文学理论》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而文学要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才能得以传播。文学传播经历了口头语言、抄写文字、印刷文字、电子网络信息等不同媒介景观的演变。媒介景观的变化导致文学传播方式的演变以及文学接受的变化。当今电子网络信息媒介景观对《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提出了挑战。传统《文学理论》课程内容注重线性思维的讲授模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注重文字的内容和形式表达,不注重媒介的形式本身即景观特点。而今我们生活在电子网络时代,今天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不仅要抓住文学这个中心词,而且要注重文学在传播过程中使用的媒介景观特点。例如,“体裁”内容所涉及的网络文学,作为课程的施教者必须注意凸显网络媒介景观在形式上与传统文学传播媒介的区别。笔者在此举一网络文学例子,由网民绝色绝情发起的小说《夜网情深》,该小说一共由三个人共同完成。每人写一节,下面节选的只是在2009年1月1日到2日三个人各自的一节接续部分文字。

绝情绝色09-1-121:28

打开电脑,已是0.20分,确切地说,新的一天开始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生物钟似乎被打乱了。她,总喜欢半夜在网上,问她原因,她说:“我的灵感喜欢在安静的夜里飞翔。”我也不清楚何时迷上了她的文字和她的身影,虽然是在网上,但一日不见就有了患得患失的焦躁。QQ上,她的头像还是黑的,平时这个时候,一上来就可以看见她那梦幻而闪亮的头像。每每这个时候,心头便平添丝丝喜悦。今天怎么了?为什么这个时候还没上网?难道生病了?还是没回家?……“嘀嘀”QQ的声响在深夜异常的清脆,心头一惊。是她,心忽然有种从虚空落下的踏实,打开对话框,她的话只简单的两个字:“来了。”

红袖漫卷大虾09-1-121:52

“来了”在键盘上缓缓敲出这两个字,然后点下发送,我知道,屏幕对方的那个人一定会为这很简单的两个字而高兴的。其实我一直都在线,只是不想说话而已,电脑边那支点燃的香烟已经耗去了大半,却依然轻烟袅袅,犹如此刻飘忽的心情。我不吸烟也不喝酒,一个标准的乖乖女,点烟只是因为喜欢看烟气的飘渺,也增加些写作的氛围,除了上网码字,偶尔与三五好友K歌外,我一直都很平淡地生活,直到那天在网络上遇见了他,这个看似憨厚却有着一种亲和的男人。

……

海蓝之星燕南飞(じ☆mCecilia)09-1-122:07

我就知道她会来的,说不定她也像我这样在电脑前等了我很久。一道屏幕,两处深情!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被她吸引,难道这就是常人所说的“网恋”。

“你在干什么呢”她跳跃出一行字来

“抽烟啊……”

“借烟消愁,愁可不会烟消云散哦。”

“……”

“亲爱的,你那里下雨了吗?”

我站在电脑前,不想回她的话,想象着那些个字在她纤细的手指里打出来,看字如见她的指.口有些干,喝了口冰咖啡……

……[2]

上述文字体现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码字的过程,是在未完成的可能性条件下的共同游戏。这种游戏过程体现了网络文学的块茎结构和传统文学单一传输路径的区别。由此产生的结果是文学的创作与接受的巨大变化。这种巨大变化意味着网络文学是一种开放型的文本。网络文学的开放型文本中,既有原作者抛砖引玉供读者接受的阅读成分,同时还有接受者自我阐释的创造情结。开放型文学文本的结构是在读者的流动性阅读中不断延伸的产物。这里已经没有传统的作者与读者的区别,双方是作为合作者互为参与创造的构造者。

这种开放性文本的催生是由于网络媒介的特性所决定的。网络媒介景观的特点决定了文章作者的不确定,也决定了文学创作的未完成性和流动性特征。网络媒介景观给文学创作提供的开放性世界,体现了读者渴望参与活动的平等愿望,体现了文学作为活动的动态审美品格。

三、结语

日常生活的交往空间是给理解文学与文学理论提供了现实基础。因此,要想真正解决传统《文学理论》教学模式导致的困惑和难题,必须从日常生活的交往空间出发,理解《文学理论》教学内容的阐释,理解《文学理论》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关系,理解《文学理论》实践性品格的真正内涵。只有在日常生活交往的空间中,才能真正实现《文学理论》教学相长的目的。因此,日常生活世界对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具有根本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昶.人心中的历史:当代西方历史理论述评[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适老化设计 第12篇

1.1 中国老龄化发展进程

自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社会以来,我国老年人规模呈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我国面临的最严峻社会问题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4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5.5%;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1%。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超25%,接近全国总人口的1/3。因此,居住环境设计中考虑老年人的使用要求十分重要,不仅体现对老年人的关怀和尊重,还能缓解社会压力。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地产市场发展如火如荼。针对老年人需求的地产开发也逐渐兴起,如老年公寓、老年社区、银色住宅、养老院等。此类养老社区、机构数量较少,覆盖面小,多数老人居住于缺乏适老化设计的居住区。而大部分居住区规划设计追求普遍的利益需求,缺乏对老年人的关怀,尤其是老年户外环境空间在追求园林化和景观化的视觉效果背后,暴露出不少使用问题。

1.2 老年人居住需求的转变

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生活通常发生很大变化。离开工作岗位后,失去以往的生活节奏和交往沟通机会,生活以家庭为中心,活动范围缩小,人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下降。而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今天,老年人的生活观念已从单纯的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随着近几年我国住房领域的发展,居住物质条件大为改善,老年人除期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还希望在这种空间环境中找到归属感。交往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开始,是老年人在居住区内找到归属感的重要途径。这样的需求需合理的空间环境作支撑。所以,居住区的规划、建设、改造应适应这种社会发展要求,注重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和需求关怀,构建良好、富有活力的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为老年人创造宜于身心健康的居住环境。

2 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范畴及重要性

2.1 范畴

居住区交往空间的形成有2个必要条件:要有使人聚集、停留,进而能提供其从事一定户外活动的场所空间;场所空间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满足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的要求。具备这2个条件才称为交往空间。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包括居住区的道路、广场、庭院、绿化、小品以及建筑底层架空空间、单元入口空间等可供居民进行交流的共享空间,统称建筑外墙之外的空间。

2.2 重要性

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老年学研究显示,老年人进行适度的健身、交往等户外活动,是维系其身心健康,保障其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行动不便,长期呆在家中倍感孤独。不良心理影响必然带来生理的加速老化。良好的户外交往空间有助于吸引老人到室外,充分享受阳光和交往的愉悦,调节改善情绪,增强身体机能,形成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这也是老年人对居住区户外环境的需求。

3 老年人的交往行为模式

3.1 群体性

随访中发现,老年人愿与同年龄、同阶层的人进行交往,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且在交往过程中同性聚集的特点更为明显。原因是老年男性和艾性休憩形式不同,老年男性通常喜欢在公共场所进行小规模活动,如打牌、下棋等(见图1);而艾性则更倾向于在住宅周边聊天交谈,或参加大规模有组织的活动,如舞蹈、气功、秧歌等。

3.2 安全性

老年人的反应速度下降,对某些突发事件不能迅速应对。当今网络媒体对一些小概率安全事件的报道使老年人更加敏感,安全意识增强。老年人在居住区进行户外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伴随其他活动,如看护小孩,做一些简单家务等。尤其是看护小孩,在安全性不高的场所,老年人通常会保持高度警觉性,身体和心理容易疲劳。因此居住区内存在一定潜在危险因素的户外空间往往不是老年人选择户外交往活动的地点。

3.3 环境性

老年人在居住区进行交往活动时更倾向环境优雅、冬暖夏凉、绿化层次丰富的场所。调查研究发现,根据不同的交往活动,老年人对环境的要求也不同。如散步时老年人喜欢水边、绿化带附近的步行道等线状空间(见图2);参加大规模有组织活动则喜欢在冬暖夏凉、绿化层次丰富、视野开阔的面状空间,如硬质广场、大面积草坪;聊天、下棋、打牌时则喜欢有一定围合感的半封闭点状空间。

4 户外交往空间的适老化设计策略

4.1 构建多层次的居住区公共空间

因老年人行为、兴趣及年龄不同,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应根据不同的交往活动需求而做到丰富多样。如小群体的聊天、下棋,大规模的健身、舞蹈。在居住区中,这些活动多数在公共空间中进行。对于老年人,如何创造多层次的居住区户外公共空间是关键。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把公共空间的户外行为分3种类型:必要性、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老年人在住区内的活动多为自发性活动,这些活动与户外空间环境质量密切相关。当公共空间环境变好、空间适宜和功能完善时,大量自发性交往活动随之发生。设计师在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时需对公共空间进行多层次划分,创造满足不同时间、气候条件、功能需求的空间环境。不仅有中心广场、步行道、绿地等户外开敞空间,还要利用住宅底层架空空间、连廊、走廊等半开敞空间创造适合老人聊天、下棋、阅读等小群体活动的场所(见图3)。布局时还应注意绿化、景观小品、座椅等设施的设计,让老年人在进行交往活动时拥有好心情,促进身心健康。

4.2 构建安全易达的户外交往空间

居住区项目规划时应将交往空间设计融入整个户外环境中,实现安全易达的户外交往空间。如在道路规划阶段,不仅要实现人车分行,还要将非机动车行车道路与人行道路分开。当今多数居住区虽实现了人车分行,但只是机动车与步行的分离,未将非机动车与步行分离,仍存在不安全因素,给老年人的户外交往带来不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车系统可以结合设置,采取用绿化带或其他设施进行分隔的方式靠近设置(见图4),并与车库、单元非机动车停车场便捷连接,形成快捷、安全的行车系统。而步行系统应与之完全分离,与广场、步行道路、住宅单元的步行入口结合。可以结合微地形设置缓坡,少用台阶,形成连续安全的户外空间,便于老人安心安全地进行户外交往活动。

居住区户外环境设施应考虑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不能盲目追求视觉效果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在老人交往频繁的活动场地,设施材料的选择应注重质地温和、柔软、防滑,如采用木材、塑胶等。这类材质不受气候温差影响,雨雪天防滑、防摔,安全性高,适于老年人使用。少用质地光滑的石质、金属材料。这些材质虽耐用性强,但冬凉夏烫,雨雪天湿滑,容易对老年人造成伤害。

4.3 构建复合连续的户外交往空间

功能复合是活跃居住区生活的关键,是交往空间的特质。打破年龄、阶层隔阂,不同人群之间相互渗透、融合,才能形成居住区活跃的生活氛围。居住区的交往活动空间应适合多个年龄段人群使用,具备功能复合性。户外交往空间的场地设计应注意不同人群的使用要求,如儿童游戏场地和老年人健身用地可设置于同一空间,方便老年人在看护儿童时聊天、健身(见图5)。老年人的散步空间与青年人的慢跑空间可在同一空间设置,不同年龄段人群活动空间的融合,有助于减少老年人的心理失落感,增加老年人的活力,有助其身心健康。

5 结语

老龄化是新时代人类面临的一大社会问题。我国传统的家庭式养老比重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养老。如何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出发,创造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值得全社会思考。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胡仁禄.马光.老年居住环境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3]A H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M].陈炳权,高文涪,邵瑞珍,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4]李道曾.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阎春林.老年居住环境的创造[J].新建筑,2001(2):24-26.

[6]韩耕城市住宅户外领域空间的职能及其形成[J].建筑学报,1990(11):6-10.

上一篇:动态系统理论下一篇:信息类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