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手机产业创新

2024-05-05

促进手机产业创新(精选12篇)

促进手机产业创新 第1篇

1、我国手机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我国从引进国外手机技术开始起步,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占全球六成多。1997年,我国建成第一条手机生产流水线,之后手机产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带动下高速发展。2012年,我国手机产量约11.8亿部,占全球出货量比重超过60%,出口总量达10.1亿部,占全球出口量约八成,出口额约810.2亿美元。我国手机产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三大产业集群区,国内企业主要从事手机设计、软件应用开发、配套元器件生产和手机组装,产业上游环节的芯片、操作系统依赖国外企业提供。手机终端市场中,国内已经形成了由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等少数大品牌和众多中小手机厂商组成的局面,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由国际品牌手机企业占据。

我国手机产业从起步发展到今天,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主要有如下特点:1.从劳动密集环节逐步向技术密集环节延伸;2.从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拓展;3.产业集群促进行业创新。

2、手机产业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手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已经大为增强,但与全球手机产业领先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制约我国手机产业创新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是产业技术的基础性研究落后;二是产业高端环节竞争面临较高的知识产权壁垒;三是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不利于手机产业技术创新。另外,随着手机发展到智能机时代,手机操作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已成为企业重要的创新领域和核心竞争要素。在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先后将电子屏幕的图形用户界面、图标等产品界面列入外观设计专利保护范围。但我国目前的《专利法》仅对物理产品提供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未将电子屏幕的图形用户界面列入保护范围。因此,智能手机的图形用户界面在国内无法获得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图形用户界面设计者的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3、促进手机产业创新的建议

手机产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高度重视行业的创新发展。企业、政府等方面应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我国手机产业创新,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加快出版创新步伐促进出版产业发展 第2篇

郝振省:按照我的理解,出版创新应当是文化创新的一部分。就文化的发展来说,要求它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以增强它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至于出版创新,最初更多的是指选题策划要有新意,理解得比较简单。随着认识的深入和拓展,出版创新有了更广泛、更丰富的含义。我认为,以新的意境、新的理念、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将书刊、图画、音像、电子等出版物编印或制作出来就是“出版创新”。创新,当然要与众不同,但与众不同并不一定就是“创新”。与众不同是出版创新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只有既与众不同,又满足社会(市场)的真实需求,或者能开发出市场的潜在需求的出版物才是真正的创新,否则只能是炒作。

出版创新,其内涵是很丰富的。我以为其中出版物内容的创新是根本。就内容创新而言,我认为涉足别人未涉足的新领域、新问题;或者这个领域或问题别人已经涉足了,但是他的观点或者风格存在某种不足,又做了新的修正和补充;或者打破了约定俗成的看法,有独特的认识,这些都应算做创新。这中间,还可以分为原创性创新和再创性创新。原创性创新难,再创性创新也不易。再创性有个前提,就是在原创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有生命力的东西留下了再创性的空间,后人可以对它进行不断的再创造。比如,一些工具书,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内容创新是出版创新的本质,与内容创新相联系的,有出版理念创新、出版管理创新、出版体制创新、出版技术创新、出版人才创新、出版经营手段创新等一系列创新范畴,但这些都是以内容创新为出发点的,又是以内容创新为归宿的,是整个创新系列上的一个环节或一个阶段。一切环节的创新,最根本的是要落实到内容创新,而内容创新又要借助一系列环节的创新来加以实现。

主持人:以上,您讲了一些基本概念方面的问题,而出版创新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就实际情况看,出版创新的重要性和现实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郝振省:从实践方面来看,我觉得确实有提出创新这个问题的必要。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统计,全国库存图书累计总价值297.5亿元人民币,业内人士和一些权威调查机构的负责人认为,这是看得见的库存量,如果再加上民营渠道和发行渠道的库存数量,全国出版物库存至少有500-600亿元人民币,除去正常周转外,库存价值至少也得有400亿元,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图书市场一年的销售收入(图书市场销售收入为408亿元)。有人认为书价太高是库存积压的重要原因,而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缺乏出版创新,尤其是缺乏选题创新、内容创新,同时也与跟风出版,恶俗炒作有一定的关系。一些出版社既想追求出版利润,又没有多少创新的选题,又缺少创新的能力,于是靠简单地模仿他人,搭车追风。他们所出的书,书名雷同,题材雷同,内容雷同,想占领出版市场,又不被市场所接受,陷入恶性循环,既没有经济效益,更谈不上社会效益,甚至损害了出版业的形象。比如20世纪90年代,图书市场充斥着《策划中国》、《非常中国》、《学问中国》、《解释中国》等一系列的图书,读者不禁要问中国怎么啦!时隔不久又炒作《老相册》、《老照片》、《老房子》等等,老字号一时成了时髦的新鲜货,现实题材淹没在“老”字海洋中。还有的“隐私潮”一时间“隐私”叫声充斥于世。还有些出版社杜撰新概念、新术语,实际内容毫无创意,有的貌似新颖,实际上完全是拼凑而成,这些出版物能不库存积压吗?

实践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版权引进与输出比例悬殊问题。出版创新与版权引进之间不是排斥关系,而是相容、互动的关系。在当前国内原创力严重不足,前沿性、创造性选题匮乏的情况下,较大规模地引进版权,充实了图书品种,开拓了读者和作者的视野,为本土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对原创作品产生了有力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对出版社来说,通过这种国际交往也打开了眼界,积累了经验,增强了实力,熟悉了国际出版经营手段和运作规律,有助于他们开发全球出版资源,进一步搞好出版创新。这是从积极方面考虑的。但是也要看到另外一个方面,比如中国畅销书排行榜中,榜上有名的多是引进版本。过多地引进版权,过长时间的延续,不利于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也不利于我们的出版创新。

应该明确这样的理念,引进版权在过去、当前、今后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引进版权了解国外出版同行是怎样在全球范围内挖掘出版资源、遴选新颖选题、寻觅强势作者,进行全球生产与营销的;学习他们是如何进行出版创新,如何锻造国际品牌出版物的;学习他们创新的体制理念和对国际出版规律的把握。这是最根本的。这里其实有一个“临渊羡鱼”与“退而结网”的关系问题,不仅要羡鱼,而且要捕鱼、钓鱼,更重要的是结网,以保持钓鱼和捕鱼的持续性、稳定性。比如说日本引进国外版权,不是为了引进而引进,而是为了研究知识产权部分怎么创新,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后日本由引进大国变成出口大国。

出版创新还有一个著作权的保护问题,著作权的核心问题是保护出版创新。政府扫黄打非除了为青少年成长营造一个有利环境外,更重要的就是打击知识产权领域里面的不良现象,盗版、盗印本质上是对出版创新的损害,对原创作者的损害。加大扫黄打非的力度,根本上是为了出版创新更顺利、更健康地发展。

主持人:对出版创新的认识也是有个过程的,总的讲是在不断深化,请谈谈我国加入WTO后,在出版创新方面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郝振省:总的来说,对出版业,我们的认识也是在不断深化的,比如过去我们讲出版时,谈得最多的是我们出版了哪些好书,产生了哪些社会影响,现在是要把新闻出版业当做一个产业来发展,并且要制定的产业发展规划。十六大以后,我们对出版业的定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性质上原来强调它的事业性、社会性,现在还强调其产业性;地位上原来是辅助文化,现在是主体文化;作用上原来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现在还要提高国民生产总值。这说明我们对出版业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创新的。

至于谈到中国加入WTO之后的情况,可以说,以前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国内市场,而加入WTO后出版业也在大步走向国际市场,扩大了选题空间和市场空间。由于WTO规则强调的是服务业的发展,而我们出版业作为服务业的分支,加大了关注力度,从国际范围开拓选题、寻找作者、寻找合作的对象。不少出版社已经成立了一些合作的文化公司,联合开发选题,共同享受出版资源,更多地与国外媒体进行版权、融资和选题的合作。加入WTO后,外资出版环节的进入是一种间接的进入,我们开放的还只是分销领域。

主持人:目前在出版界谈得最多的还有一个品牌问题,请问,出版创新与创品牌有什么关系?如何通过出版创新更好地促进出版社树立品牌?

郝振省:创新是品牌的源泉和动力,品牌是创新的积累、凝聚和结晶。首先是出版社要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人才的优势,扬长避短,选准市场切入点,创新选题,运作特色出版。开始也许其自觉性还不够,但随着特色选题的量的积累,便逐步显现出品牌效应。有了品牌效应以后就是为出版创新划定了相对稳定的活动界限,其走向又是无尽头的,这有点儿类似数学上的有界无限函数及其图像。与过去相比,这看起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原有选题的无边无际,同时却为品牌创新和无形资产积累

提供了具体的指南,从而避免了人力、物力、财力的不必要浪费和流失,使品牌更为鲜艳,更加丰满,更加容易赢得市场空间。纵观国内外出版界这种情况举不胜举,如法国的施普林格出版社的医学图书,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的英文辞书,国内商务印书馆的工具类图书和汉译学术名著,中华书局的文史古籍类图书,电子工业出版社的计算机类图书,金盾出版社的科普类图书,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布老虎丛书,都是出版社以这类书为其品牌定位,而这些品牌又以这类书为其依托,不断得以提升和扩张,于是出版创新更有其明确的方向,品牌日益有了夺目的形象。读者在购买这种书时,在同类书中首先要找这些出版社的.书,出版社也是把最主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这类书的出版创新当中,形成良性互动,存之久远。

主持人:要加快出版创新步伐,应如何解决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及实际操作等方面的问题?

郝振省:以内容创新为发端的出版创新,要考虑到很多方面。因为出版创新归根到底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得如何,发挥得如何,保持得如何,这就提出了出版理念创新、出版体制创新、出版技术创新、出版组织创新、出版资源创新、出版管理创新等问题。

1.确立出版创新的理念。从理论上考虑,出版创新实际上和一个出版单位的核心竞争力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一个出版单位的差别化战略联系在一起。有一句话叫做:“你有科学的选题策划,别人为你打工;你没有科学的选题策划,你为别人打工。”我认为所谓“科学的选题策划”,实际上就是通过出版内容的创新,拥有知识产权。从一定意义上说,出版创新关系到一个出版社的生存乃至发展问题。现在一些出版社之所以还没有这方面的切肤之痛,是因为他们现在还处在某种垄断和保护之中,还没有完全醒悟过来。

2.出版体制创新。举个例子说,有的出版单位是十几个人,几十种书,几万码洋,多年了,就是这样简单地循环,为什么呢?很明显,是因为这些出版社的政策、激励机制不到位,换句话说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作用和反作用关系不到位。我认为有些国有单位与民营企业的差距不在于是公有还是私有,而在于他的生产力要素中的管理者、领导者与生产关系的距离是近还是远。我不是说民营企业没有缺点,但是它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清晰可见,清晰可感,则是一个显著的特点和优点。搞体制创新,应根据十六大的“三个一切”的精神,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连接上更紧密些,逐步做到产权多元化和一定程度的人格化。

3.人才培养创新。有些人愿意给你贡献自己的创新智慧,那么怎么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过去的师徒关系――传帮带显然不够;特别是在加入WTO后更加开放的情况下,还应有两种途径。其一,要在创新实践中锻炼创新才能,比如设置项目管理人等;其二,到创新的环境的里面去探索、学习创新的奥秘。人才培养要敢于下决心,舍得把一些骨干力量放到一定的环境里面去。好多单位都这么说,真正要这样做时,想出去的人单位不给拿钱;真正有能力的创新人才,单位又不想让他出去。

4.出版技术创新。现在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调研成为调研极为重要的方面之一,创新必须有足够的新的信息资源作为支撑。应最大限度地用高新技术手段装备起来,根据特色开发软件,快而全地掌握信息、筛选信息,为出版创新和选题创新服务。比如我们出版科研所的平台中,就考虑到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国外出版界最新的最充分的信息。

5.出版组织创新。这是出版创新长期性的保障,过去的结构是编辑部、出版部、发行部,现在好多出版社都有研发中心或策划中心这个部门是出版单位最重要的组织,因为过去那种随机创新显然不行,把图书的审批权,书号的使用权放在策划中心,是一种创新。有无自己的策划中心,情形大不一样。

6.出版资源创新。过去是作者拿书稿找出版社,后来是出版社主动物色作者报选题,再后来出版社认准某一作者,建立固定长期的关系,再到团结一批作者,拥有作者群。但这还不够,要加强作者基地的开发与建设。出版社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及发展方向,有组织地组建、形成一批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作者基地。

7.出版管理创新。管理部门要加强公众服务,这有利于创新,比如,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就在搞一个全国出版社的信息平台,这个平台有利于避免选题的重复、雷同。这表明,政府管理部门正在努力为出版社创新提供很好的公共服务。再比如评奖,在政府管理上是一种导向,应有利于真正的出版创新。比如今年“五个一工程”的评选,就要求参评图书要有发行量的标准,参评戏剧要有演出场次的要求,这就避免了过去有些获奖图书得不到公众认可的弊病。有些出版社有两套机制:一套是出要名的书,一套是出要利的书,严格讲这是种扭曲的机制,这种对策和我们评奖的某种不足是相联系的,今后没有市场营销的可观业绩,连评奖的门槛都进不去。

促进手机产业创新 第3篇

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于2011年6月11-19日在上海举行。组委会副秘书长唐丽君表示,今年的电影节更加注重创新,在以往的金爵奖、亚洲新人奖和各项产业活动基础上,新增手机电影节以及STAR HUNTER亚洲新晋演员评选活动,旨在对新媒体渠道发行和年轻人进入电影市场给予更多引导。“未来五年内,上海国际电影节将以孵化新人和注重产业两方面发展并举。”

金爵奖·亚洲新人奖

截至4月15日,共有102个国家和地区的1519部影片报名参加金爵奖的评选,再次刷新历史记录。金爵奖入围名单中,英国导演罗兰·约菲的《秘密》,以及展现日本当代影坛漫画改编影片潮流的《白兔糖》和《明日之丈》都受到关注。

本届金爵奖主竞赛单元的国际评委会由7人组成,美国著名导演巴瑞·莱文森任金爵奖评委会主席,其他评委包括越南导演陈英雄、英国编剧克里斯托弗.汉普顿、日本导演崔洋一、西班牙女演员帕兹.维嘉、中国导演王全安及中国女演员张静初。

较之以往,今年亚洲新人奖除新导演自己报名参赛外,更多的制片公司主动推广自己的新人。本届亚洲新人奖单元由日本著名导演岩井俊二任主席,评委包括英国资深电影研究专家德瑞克.艾利,中国台湾女演员桂纶镁, 中国香港导演罗启锐以及中国男演员夏雨。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闭幕式红毯秀将以剧组形式集体登场,集结了包括《雪花与秘扇》《杨门女将》《全球热恋》《大武生》《画壁》《四大名捕》等华语影坛最新影片的主创人员。届时,吴宇森、冯小刚、成龙、范冰冰、李冰冰、全智贤等将悉数登场。有望出席红地毯的海外嘉宾,除了金爵奖和亚洲新人奖国际评委外,还有奥斯卡影后苏珊·萨兰登、好莱坞著名女星米莎·巴顿、多次参演奥斯卡获奖影片的盖·皮尔斯以及当红男星马特·狄龙等。

突出产业作用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合拍片项目洽谈亮点十足:法国《的士速递》(《TAXI》系列)导演杰哈·卡胡奇、《晚娘》导演朗斯·尼美毕达、《欢迎来到东莫村》导演朴光铉纷纷携项目前来,希望开拓中国市场。中国导演张加贝、马俪文、杨紫烨等携全新项目参与合拍洽谈。

在项目创投方面,电影节邀请比利·奥古斯特、吴宇森、冯小刚和休·哈德森四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导演担任新人项目的艺术总监,同时为中国年轻导演影片“走出去”设立扶持资金。

电影节论坛将秉承“发现中国、发现价值”的宗旨,以“主席讲坛”“产业论坛”“电影新浪潮”“电影大師班”4个板块11场论坛呈现业界观念碰撞。其中“产业论坛”将关注国际及中国电影市场新的增长点、如何完善内容产业等展开议论。电影新浪潮与“电影市场”相结合,将专业、细致剖析市场现状,关注产业发展新形势,探讨业界新现象,助推娱乐新势力。论坛嘉宾邀请到娱乐传媒界的巨擘默多克、美国电影协会主席克里斯·多德、福克斯电影娱乐公司CEO吉姆.吉安诺普罗斯、传奇电影公司CEO兼创始人托马斯.图尔、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等,巴瑞·莱文森、岩井俊二、杜琪峰、陈英雄、贾樟柯、徐克等知名导演也将齐聚一堂。此外,施南生、李冰冰将参与探讨电影新浪潮中女性制作的创作现象与潮流,而一些时尚文化名人也将跨界参与讨论。

新增环节

除了上述主体活动外,今年上海电影节还推出了手机电影节、电影节品牌主张、亚洲新星推举和公益拍卖专场等活动。

唐丽君表示,新增的手机电影节是本届电影节的重要活动,旨在向整个电影产业呈现一个新的媒体渠道与平台,同时利用电影节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在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为年轻导演搭建一个有益成长的国际舞台。

手机电影节活动包括手机电影评选、新媒体论坛、手机电影作品展映等活动。日前,组委会公布了入围名单,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 50部创意作品将竞逐9类奖项,并分享10余万元的奖金,徐峥主演的《忙碌的一天》以及香港金牌女星叶璇出演的喜剧片《人有三急》也入围该单元。

徐克将出任手机电影节评委主席一职,另外两位评委是女演员赵涛和《晚娘》导演朗斯·尼美毕达。50部创意作品将竞逐最佳短片、最佳导演、最佳创意、最佳剧情片、最佳喜剧、最佳动作片、最佳动画、最佳纪录片、观众大奖等九大奖项。另有10部作品将根据观众的点击数,角逐“观众奖”。

本届电影节组委会将与专业研究机构合作,就电影节期间专业交易市场、国际影片展映、论坛交锋体现出的产业最新现象与潮流,进行调查和评估,推出电影节“品牌主张”。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的制度创新 第4篇

塞风、朱明春[1]在1990年就已经发现了我国区域产业分工存在的三个问题, 区域间产业分工专业化水平低、区域间产业结构低水平非正常趋同和产业区域配置过于分散, 缺乏规模经济性。同时, 他们也指出了区域产业分工合理化的两条途径, 即较充分的产业竞争和合理的利益补偿。魏后凯[2]总结出区域产业分工的一般表述为:一国内各区域相互关联的产业体系, 在充分利用区域内优势的基础上, 为获得各种区域利益, 在生产力“趋优分布”规律作用下, 在地理空间上形成产业空间结构的客观过程和分异状况。并将区分我国区域产业分工演变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部门间或产业间分工, 就是不同区域发展不同的产业部门, 进行专业化生产。这种专业化可称之为部门专业化, 它是经济发展早期阶段的产业分工形式。第二个阶段为部门内或产业内分工, 就是不同区域都在发展同一个产业部门, 但其产品种类是不一样的。这种专业化可称之为产品专业化。第三个阶段为产业链分工。并对我国大都市区内的产业链分工体系进行了研究。认为, 目前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区已经或即将出现按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工序甚至模块进行分工的新态势, 这说明我国目前正在向产业链分工转变阶段, 产业链环节基于优位效益原理对优区位的追逐、产业链微观主体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区域政府基于宏观调控的需要和地区权益的推动, 共同地决定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具有最优的空间布局[3]。制度是实现这一最优空间布局的有力保障, 因此, 研究影响区域产业分工的制度性因素和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合理化的制度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2.我国区域产业分工的现状

我国区域产业分工存在严重的问题, 包括经济活动最活跃的长三角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 虽然已经形成区域内不同地区间各具特色的产业分工格局和经济合作模式, 但仍然存在区域产业分工程度不高、分工不合理、要素流动缺乏实施路径等问题。其它区域的问题则更为严重。下面以环渤海经济区为例来分析我国区域产业分工的现状。

2.1 区域产业分工程度不高

如表1所示, 北京和天津的产业同构性最强;河北和山东、辽宁的产业同构性也比较强;京、津和冀、鲁、辽的行业差异程度较高。总体来说, 环渤海地区的区域分工程度不高, 都低于1。

区域产业同构严重主要表现在地区间主导产业选择和主要优势制造业产品结构雷同上。 (1) 每个省7个以上主导产业, 其主要主导专业化工业雷同, 其中京津、冀鲁辽的主导专业化工业行业高度重合。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中除天津其余四省市均有;农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制造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六行业为三省市共有;橡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两省市共有。 (2) 在主要产品领域, 共有26个专业化产品, 其中盐碱四省市均有, 塑料、啤酒、原油为三省市共有, 微型电子计算机、家用电冰箱、平板玻璃、大中型拖拉机、纸、机床、发电量、钢铁为两省市共有。共计12种专业化产品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省市共有。

注:按2006年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制造业产值计算。当地区分工指数为0, 则两个地区有完全相同的产业结构, 也就是说, 对所有的产业, 两个地区产值份额都是一样的;当地区分工指数为2, 说明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毫不相关。当地区分工指数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2时, 指数值越高, 两地区行业差异程度越高;指数值越低, 两地区产业同构性越大。

2.2 区域产业分工不合理, 比较优势转化不明显

区域内各地区不顾自身的比较优势盲目争夺外资, 导致本应是成本导向下的企业投资经营行为与追求地方利益的政府行为合在了一起, 产业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不紧密, 使得同类产品及上下游生产能力难以相对集中, 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关系出现断裂, 或不经济地扩大了空间距离。出现区域内产业链链短、断链多、关联弱、产业链多链并行、藕合度低、重点不明等现象。

2.3 区域内要素流动缺乏实施路径

环渤海经济区重工业较为发达, 能源消耗较大, 能源和一些资源供给不足, 而国企所占比重过大的经济结构, 现阶段国有大型企业仍存在依靠政府批文获得资源的路径依赖, 这导致稀缺资源靠政府分配, 寻租现象较为普遍[4]。这种路径依赖导致了整个区域资源配置方式转变的惰性, 市场的作用难以发挥。

2.4 区域内开发区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严重

中关村科技园区、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都是以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 这导致一个新兴产业和技术很快就处于产品过剩和低盈利状态, 无法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形成产业互补和产业链分工。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同一个问题, 在京津唐地区的河北省、天津市640公里长的海岸线上, 依次分布着秦皇岛、京唐、天津和黄弊等四大港口, 这四个港口都没能发挥最大规模效益, 但各自仍在不断加大投资扩建力度。

3.造成我国区域产业分工现状的制度性因素

区域经济学认为, 一个国家的经济之所以会出现地域空间上的分异、形成不同的专业化产业和分工、经济结构和水平相异的区域, 是因为有其赖以存在的逻辑前提和客观基础, 即: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5]。除了自然禀赋的差异等客观因素外, 其根本原因在于制度上的遗漏和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产业分工与合作由政府主导型转变为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 其中, 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在各部门之间合理配置资源, 通过价格机制来调整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 从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而政府一方面作为主要的制度供给主体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行为, 另一方面作为市场活动主体通过行政手段把政府职能嵌入到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来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分工。

3.1 市场制度不完善

3.1.1 国有企业公有产权特性阻碍资源的有效配置。

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产权的行政依附性、产权控制权的不可交易性和产权市场的非完善性等公有产权特性降低了区域产业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交易、重组的可能性, 从而影响区域产业分工的程度。

3.1.2 价格体系扭曲。

其实质是不等价交换, 使得区域优势无法凸显, 模糊了区域分工。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实行的价格“双轨制”, 造成基础产品价格偏低, 加工制成产品价格偏高的不合理局面。最终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益分配不平衡、区域产业分工不合理。

3.2 政治制度不完善

3.2.1 现行的行政区域管理制度造成了各地经济发展的分散化, 造成区域市场的分割。市场分割对区域产业分工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市场分割限制了区域空间竞争和部门之间的竞争, 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的跨区域兼并, 从而降低区域产业分工的效率。第二, 区域经济的行政分割是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实施的最大障碍[6]。市场分割提高了交易费用, 使资源难以实现有效流动和跨区域分配, 导致地区之间产业结构严重趋同。第三, 区域市场分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业链的空间布局, 进而影响产业链的合理延展, 阻碍区域内产业链分工的进行。

3.2.2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主体其职能定位不明确。分权化的制度安排赋予了地方政府独立的利益主体地位, 强化了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 使政府凭借其垄断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资源, 将政府权力嵌入到资源配置中, 大规模的介入市场领域。不合理的政绩考核机制使地方政府为追求短期效益和自身效益, 对区际间要素流动和商品贸易采取不合理的行政干预, 对国有企业产权继续进行掌控, 对企业的进入、退出和兼并活动设置行政壁垒等等, 加剧了市场分割, 阻碍资源的自由流动, 不利于区域产业的合理分工。

3.2.3 政府作为制度供给主体没有制定出完善的制度体系。没有区域产业分工可以依据的完善的制度体系, 没有制度上的保障, 区域产业分工无法有序进行。

3.2.4 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经济发展中激烈的地区冲突, 但不能完全消除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雷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问题。在分权化改革后, 地方政府有了较多的资源配置权, 按照自身的利益取向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和实施相关措施, 不会完全依附于中央政府。因此, 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对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协调、推进区域产业分工, 并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

3.2.5 很多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区域合作组织在组织制度、组织形式和决策执行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多缺陷。 (1) 这些区域合作组织只是一种地方政府倡导式的非制度性合作协调机制, 缺乏制度化的议事和决策机制; (2) 组织形式相对松散, 没有建立起一套功能性的组织机构,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3) 执行组织决策时不能齐头并进。区域合作组织经过各成员地方政府共同协商后制定出整体的合作发展规划, 但是不能制定出统一的实施方案; (4) 只有利益共享机制而没有利益补偿和惩罚机制。因此, 这些组织无法发挥其在协调市场主体利益、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中应有的作用。

4.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合理化的制度创新

4.1 实现区域产业分工制度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让公民个人、社会团体等诸多制度需求者参与到政府制度供给的过程之中, 维持制度供需的动态平衡。创立制度化的各层次组织机构, 包括指导机构、协调机构、执行机构和利益补偿和惩罚机构。 (1) 中央政府要成立对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宏观规划和指导机构。 (2) 地方政府间自愿建立跨行政区的区域产业分工的协调和执行机构。建立一个能获得区域内各地政府和市场普遍认同的、反映各地利益意愿的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和执行机构。 (3) 建立健全跨地区社会组织, ①组建发展区域性联合商会或行业协会, 联络地区内主要企业, 沟通行业信息, 监督行业发展, 协调行业内企业间的关系;②健全区域内的包括金融、法律、财务、信息咨询等在内中介服务机构, 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提高效率。 (4) 建立各种利益补偿和惩罚专门机构和组织。制定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来平衡区域内各方利益;制定相应的利益惩罚机制来约束参与区域产业分工的各个地方政府行为。制度供给主体多元化能多方面体现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各主体的利益, 从而使利益在区域内各区域、各部门达到合理配置, 带动资源的有效配置, 使区域产业分工更加合理。

4.2 制定完善的相关配套制度体系, 建立区域内统一市场

(1) 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促进区域内产权交易, 建立统一的产权市场, 促进区域内企业的兼并与重组; (2) 通过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劳动力区域间的自由流动; (3) 推进区域金融、投融资信用环境建设, 实现金融电子化, 构建区域信用网络系统促进资本自由流动; (4) 建立高效、完善的信息搜集、处理和发布机构, 促进信息共享, 加强信息的透明度; (5) 加强交通、港口、信息等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实现信息传递和物资流动无障碍, 特别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 加强创新合作, 集中创新资源、节约研发成本。 (6) 制定维护区域统一市场秩序的规则, 保障统一市场的有效运行。包括:①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 消除各种非法交易活动和政府寻租活动;②制定商业道德体系规范, 缩小非法交易的盈利空间;③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规则。统一的产品和要素市场, 有利于区域内各地区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参与区域产业分工, 提高区域内整体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另一方面, 加强区域内各部门之间的技术链联系, 促进区域内产业链分工。

4.3 转换地方政府角色, 规范政府行为, 消除区域产业分工的行政性障碍

(1) 转变政府职能, 重建地方政府竞争秩序, 为加强区域内外经济联系和合作服务。①政府职能的转变在于正确划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范围;②树立新型的区域观, 加速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2) 改革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标准, 可以设计一套更为科学和全面的评价体系, 以矫正地方政府目前的行为方式, 改善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 避免地区之间的过度竞争和利益冲突, 从而有利于推动区域产业分工的深入发展。 (3) 以法制规范约束政府行为。使地方政府的目标由追求经济收益最大化向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转变, 有利于协调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关系, 缓和地区间的矛盾, 实现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 (4) 加强民主监督力度。

参考文献

[1]塞风, 朱明春.论区域产业分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90, (4) :46-51.

[2]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 2007, (2) :28-34.

[3]龚勤林.区域产业链研究[D].2004.

[4]王琼.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008-12.

[5]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促进手机产业创新 第5篇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河乡是一个典型的牧业乡。全乡总人口4100人,农牧村劳动力1593人,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749人,占农牧村劳动力的47%;初中及以下劳动力为844人,占农牧村劳动力总数的53%。富余劳动力560人。农牧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农牧民素质较低、致富技能缺乏,脱贫致富步伐缓慢,农牧民增收幅度不大。

近年来,随着游牧民定居、退牧还草等项目的实施,该乡部分草原休牧、部分草原禁牧,部分农牧民陆续进入县城定居,生活条件和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农牧民脱离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进城定居以后,离开了原有的草原牛羊和放牧习惯,裸居县城,短期造成收入渠道短路、收入下滑,产业亟待转型。为实现农牧业产业转型、农牧村跨越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大河乡坚持“面向社会、贴近群众、服务产业”的宗旨,重点针对进城定居农牧民开展产业转型培训。围绕“钱从哪里来”,开展舍饲养殖、绵羊穿衣等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促使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特色产业向优势主导产业转变,确保农牧民从农牧业得到更多收益。围绕“人往哪里去”,围绕县城、服务县城,开展以汽车驾驶、电焊维修、家政服务、农家餐饮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促使进城农牧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最终实现农牧业转型升级、农牧村跨越发展 1

和农牧民持续增收的目标。

深入调研理思路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乡进城定居的农牧民收入及产业转型培训的具体情况,在转型培训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该乡通过座谈讨论、发放问卷调查、走访入户等方式,进行摸底调查,提前了解农牧民参训意愿。把城郊村和进城农牧民定居区划分为10个网片和11个网格、11个联系服务小组,抽调50名骨干党员每人联系服务10户家庭,实现联系无遗漏、管理无盲点、服务无缝隙。同时,按照一周一汇报、半月一会诊、一月一促进、一季一总结的“四个一”工作推进制度,每月入户填写劳动力务工台账、农牧民增收台账、民情日记、联村联户指导手册等台账资料,根据入户结果会诊民情,及时掌握培训方向、详细制定培训计划、认真确定培训内容,同时,精心组织教师编写适合当地农牧民需求、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专业教材,为开展进城农牧民产业转型培训奠定好基础。

创新模式求实效

根据大河乡城郊村、进城农牧民定居区实际和培训需求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各类技能培训,切实有效地帮助培训农牧民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促进其尽快实现转移就业,实现产业转型。一是菜单选学式培训。由培训中心提供培训“菜单”,发出培训需求卡,让农牧民结合实际按需“点菜”,自主选择实用技术培训内容,将受训农牧民从“被动受训”逐步转变成“主动选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可操

作性。二是示范基地带动式培训。充分发挥全乡5个劳动力技能培训示范基地,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指导员驻点跟踪,把培训课堂搬到示范基地,由专业技术人员面对面讲解,手把手传授。三是互联网联动式培训。充分利用18个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乡科技服务网站、“科技飞信”等现代化信息手段与农牧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起来,快捷高效地开展产业转型培训,让农牧民及时掌握培训信息,缩短沟通的距离。四是流动教师式培训。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农民科技指导员、科技带头人的“流动教师”作用,通过农家课堂、科技讲座、巡回宣讲、现场咨询等形式开展培训;同时聘请专家、教授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引导农牧民主动接受培训。

突出重点抓培训

围绕全乡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转型方向,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农民群众受训意愿,着眼于提升进城农牧民群众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产业化经营水平,分层次、分类别、有重点性地组织开展培训,切实提高培训实效。一是面向产业转型抓技能型培训。重点对18-45岁青壮年开展以焊工、电工、汽车驾驶员、旅游餐饮、祁连玉石加工等为主的“订单式”、“对接式”、“储备式”技能培训,实现劳务输转的专业化和品牌化。二是面向劳务市场抓引导性培训。充分依托地处县城周边的区位优势,围绕县乡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就近就地开展引导性培训,解决农牧民群众滞后思想观念,鼓励引导他们务工创业。三是面向农牧村抓技术型培训。围绕以甘肃

高山细毛羊、高原牦牛为主的特色草畜资源优势,重点对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科技指导员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四送一训”、“阳光工程”、“科普之春”等科技培训,培育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行业带头人和农牧村致富带头人。只有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素质,才能实现“四个转变”,即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

完善体系强服务

通过探索,大河乡建立了以进城农牧民产业转型培训中心为主导,乡农牧业技术服务站为基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示范基地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的多元化科技培训服务体系。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平台、三级团队”。“一条科技培训服务主线”是指通过科技服务、转型培训、信息化建设,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两个科技培训服务平台”一是公共培训服务平台。由12316三农服务热线、星火科技12396服务热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科技飞信平台、农牧业信息导报、乡科技服务网等组成。提供咨询服务、农业快讯、政策法规、农业科技、预警信息、农家百科等服务。二是市场服务平台。由县农牧信息网、县劳动保障网组成。提供价格行情、供求信息、市场动态、劳务信息等服务。“三级科技培训服务团队”一是示范推广团队。由市、县涉农部门、市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联乡包村挂项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依托科技培训示范基地因地制宜地开展技术试验、示范,指导重点示范户,培训科技指导员。二是乡技术服务队。由科技副乡长负责,农牧技术服务站所有人员组成,承接示范推广团队任务,组织指导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组织的技术推广,培训重点农牧户。三是农牧民科技指导组。由农牧民科技指导员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示范基地负责人组成,培养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等科技服务。

丰富载体重特色

通过实践,大河乡积极探索进城农牧民产业转型培训新载体。该乡编制了“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大河乡农牧民实用技术掌中宝》,将培训内容分为种植类、养殖类、务工类和其他四大类。今年,该乡把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作为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将纳入培训师资库的专业技术人员姓名、服务内容、联系方式等制成培训手册和培训联系服务卡,印着由农牧业、农机经管、旅游餐饮、就业维权、政策法规等10大类42个子项组成的培训服务菜单,涉及农牧业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务工维权、政策咨询、技术服务等方面电话,分发至农牧村、农牧户,如果农牧民有培训服务需求,只要拨打相应电话,就能得到专业技术人员的热情解答。技术人员通过电话为农牧户开展“保姆式”技术服务,“手拉手”贴紧群众,“面对面”指导生产,增强了培训的便捷性和实效性。为加强对农牧民科技指导员的管理,规范技术指导员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及时记录、总结和检查技术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形成的经验,该乡编印了《科技指导员手册》。为更好的向科技

示范户提供周到细致的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同时,希望科技示范户能把学习的过程和学到的知识真实地记录下来,编制了《科技示范户手册》,确保了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的实施效果。

促进手机产业创新 第6篇

一、打造国际化产业集群是强国之路

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2025年《中国制造》的战略目标,其中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需明显提升。要培养更多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强集群知识产权管理,关键是要提高集群的知识产权能力。产业集群作为企业和产业发展的载体,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先行者,如何在发展已有成效的基础上,迎接战略使命的新挑战,尤其是如何将知识产权融入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和特色产业发展之中,促进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是一个战略性的论题。

二、我国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的特点及其问题

1.知识产权关系网络化

产业集群中行为主体处于一个或几个特定的网络组织之中,借助网络关系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迅速获取和共享网络资源,网络资源与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成为企业成长的基本动力。相对于具体企业而言,产业集群侧重于观察分析集群中的纵横交织的产业联系,揭示相关产业联系和合作,从而获得产业竞争优势。与此相适应,集群的知识产权能力重点考察集群在知识产权各主体的运作、控制和协调知识产权方面的能力,知识产权关系呈现网络化发展趋势。不仅要研究单个企业在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研究企业及产业之间、企业产业与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产业与团体协会之间、辅助机构与个团体协会之间在知识产权上的协同关系。

2.创新集群应该是知识产权活动丰富的区域

创新集群应该是知识产权产生、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活动丰富的区域。知识产权对于集群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可以加强知识产权在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的导航、护航和参与竞争的作用。第二通过知识产权的运用获得各种有益信息,大大缩短研发路径。通过集群知识产权共享机制、知识产权的流动及转移机制、集群知识产权的非正式交流机制促进集群内各创新主体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创新机会和频率。

3.创新集群是一个开放性较强的系统

产业集群的开放性与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产生矛盾。随着产业链的国际分工,要求我国产业集群系统必须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经济系统,从全球经济系统中获得知识产权信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高端人才、国际资本等要素,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与发展。但是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时间性。即知识产权具有严格的领土性,其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并只能在一定时期内享有专有权。要建立国际产业集群一方面需要重视并严格遵从知识产权的这种特性,做好知识产权的规划、监控和预警机制。对于集群内出口导向型企业更加要注重知识产权的国际规划与布置。另一方面, 要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时间上的特性,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个知识产权市场,重视国外失效的知识产权的运用和挑选。

三、我国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在我国,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大约有2000多个产业集群,但是95%以上的产业集群是传统产业集群,其导向是低成本和外部经济。在集群知识产权能力建设上主要表现为:

1.知识产权关系网络化远没有形成。在多数的产业集群中知识产权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不管在具体企业还是在集群的管理部门都没有把知识产权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首要位置。集群内各创新主体在知识产权的管理上没有太多的协作关系,竞争企业、上下游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协会、中介结构、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在知识产权的领域的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知识产权在促进集群创新方面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在促进产业集群创新的知识产权能力建设方面(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多用力不均、协同互进缺位。这导致集群“重企业创造的资助,轻产业定位的指向;重知识产权申请的保护,轻资产运用的企划;重政府资金投入的主导,轻社会服务联动的导入”等政策的施行,与当下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价值链高端化攀升和主导产业链群效应提高等诉求不相适应。进而阻碍集群产业转型升级目标的实现。

3.知识产权在集群的开放性发展中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目前大多数还是传统型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创新导向不足,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没有融入全球价值链,集群内产品主要还是内销或者贴牌加工生产。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没有知识产权的导航和保驾护航,多数企业没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

四、提高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能力的政策措施

政府在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能力建设方面,必须客观地对自身角色进行清晰定位,为其有效作为奠定坚实基础。作为公权力的政府面对作为私权利的知识产权时,若行政干预力度过大,就会导致对私权利的无意侵害,损害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若放任私权利的管制,不仅会失去政府统筹的集中高效优势,也会使整个知识产权体系无序臃肿。因此,要切实有效的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就必须将政府角色问题摆在尚待解决问题的前提之上,并要明确政府的行为限度,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与市场的发展规律有效呼应。认可集群中行业的特定运行模式,打造宽松优越的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激发集群中每一位创新主体的创造热情。

1.做好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战略规划

政府对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首要角色应该是战略规划者角色。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入手,构建起集群知识产权发展的虚拟框架,以保证集群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建立可供测量的知识产权能力指标体系和预警机制。集群管理者应充分利用集群内现有的比较优势,以此选择产业集群知识产权发展的战略道路,以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同时,政府应针对集群内的知识产权特点对其进行规划。相关知识产权政策首先要因地制宜,立足自身的比较优势,提出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规划,并根据具体情况,以法律、法规等形式保证知识产权专项政策和规划的落实,并同时保证其知识产权相关政策与集群内其他政策的协调和完善。

2.提高知识产权的服务能力

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是政府的传统职能,这一特征同样体现在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能力建设方面能否将有利于集群内部知识的创造、创新、流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落实到位,能否驾驭和有效控制知识产权的运营,将直接关系到集群的发展起点和发展潜力。促进集群创新的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政策体系构建与完善主要做好三个设计。一是核心体系设计:设计好促进集群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知识产权创造政策;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知识产权运用政策、外交政策、管理政策等。二是政策支撑体系设计:设计好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等产业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金融、财政、税收、贸易等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直接相互作用机制与相应的支撑模式设计等。三是环境体系设计:设计好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知识产权服务政策、知识产权人才政策、知识产权文化政策。

3.加强知识产权的监督保障作用

倒逼企业多面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第7篇

本次上网电价的下调, 实际上是国家一系列政策调整的具体行动, 对光伏行业来说虽然利好面众多, 但也会逐步压缩企业的生存空间, 光伏发电产业必将面临重新洗牌。不过, 从另一角度来说, 优胜劣汰更利于行业发展、技术创新、产业升级。

光伏市场面临大洗牌

哲学上讲, 任何事物都充满着矛盾, 在众多矛盾中, 处于支配地位, 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叫做主要矛盾, 抓住主要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行业发展不理智。

由于政府政策鼓动, 企业争先涌向光伏产业, 导致我国光伏产能极大过剩。目前全国产能已经超过40 吉瓦左右, 而市场消化能力只在20 吉瓦左右。为调整行业回归正常轨道, 行业洗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投顾问董事、研究总监郭凡礼表示, 光伏发电产业是一个集技术、资金为一体的新兴产业, 企业发展需要高技术、大规模、全产业链。面对电价下调, 那些具有大规模、高技术的大型企业还能幸存, 然而自身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光伏产业可能面临淘汰或者被收购的风险。

邢舟也告诉记者, 由于光伏上网标杆电价的下调对生产和下游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对于行业内的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 可能面临的困难就会较多些。

“前几年在光伏形势很好的时候, 很多人看到做光伏很挣钱, 都纷纷挤进这一领域。后来由于海外光伏市场不景气, 出口的产品遭到‘双反调查’, 不少企业又从制造转向投资国内电站建设, 这里面难免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 重建设轻运营的企业不是个例。”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峰认为, 这一次电价下调是光伏市场一次大洗牌的开端, 很多规模小、技术储备不足、创新能力和融资能力弱的企业将会被淘汰, 而那些找对了发展路径、有一定基础的企业将会在市场的锤炼下不断成长。

优胜劣汰是市场发展不变的定律, 在这种情况下, 韩启明建议:光伏企业要严格控制产能扩张速度, 准备好过冬。

创新是最好的软实力

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调整政策, 不仅下调了并网电价, 也削减了补贴, 说明光伏行业仅仅依靠政府扶持的时代已经过去, 光伏企业应该着力提升光伏电站的质量以及技术含量, 提升自我应战的软实力。可是面对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下调政策的影响, 企业该如何提高软实力呢?陈昌表示, 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如何提高光伏发电量转移和提高收益率, 另一方面是如何真正地让新技术、新产品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本次上网电价的下调, 每个光伏企业都是有心理准备的, 现在来说, 就是每个光伏企业都必须从技术、管理、成本上下功夫, 做好更细致的投资预算。”邢舟认为, 这样就会倒逼光伏企业, 无论是从生产还是建设方面, 都会想方设法的去压低成本。

吴晓峰也表示, 从光伏行业从业者的角度看, 当然是希望电价维持不变甚至提价才好, 电价下调短期内对项目的收益能力及企业的融资能力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特别是降价和限发等在同一时间发生, 对本就投资大、回收期长的光伏电站来说以后的建设和运营会更加艰难。但是任何行业都不可能长期依赖政府补贴生存, 通过竞争和技术创新、模式创新, 光伏发电较高的成本会逐步下降到与火电持平的程度, 实现平价上网, 只不过现在电价下调是倒逼企业进行创新而已。

“上网电价的下调和补贴的削减, 最直接影响的就是光伏项目的投资收益, 这就迫使项目开发商对项目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意味着最具性价比的发电设备、最优的电站选址和设计。”杨立友说。

因而, 不管对光伏发电企业还是光伏制造企业, 其实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的调整都预示一个问题, 那就是现在的阶段, 光伏企业都会遭受到一定的损失, 企业只有进行技术创新, 提高市场竞争实力, 才是最终的发展之道。陈昌表示, 未来各个大型光伏企业都将会以科技研发提高光伏组件或者车架的可移动的跟踪式的支架, 来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率。

企业已做好应战准备

目前, 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下调政策已经开始实施。虽然, 随着光伏上网标杆电价下调的逐步深入实施, 在短期内, 光伏企业会面临市场与行业的压力, 但是“有压力才有动力”。正如邢舟所说“, 这毕竟是国家对光伏业发展的一个指引方向, 因此不遗余力发展下游, 除大型地面电站以外, 光伏扶贫也将是企业重点做的项目。目前国内一些光伏企业都能做这种小的系统, 像英利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在做用户系统了, 在光伏扶贫、分布式电站方面都已经采取了行动, 在全国都有自己的开发队伍, 开发能力较强, 应对光伏上网电价下调, 英利很有信心。”

“光伏电价下调需要企业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应对。从内部来说一方面提升电站的质量, 提高发电量, 另一方面降低建设成本和融资成本。从外部来说在光资源丰富的地区提早布局, 抢装一定规模的大项目。”吴晓峰说, 昌盛走的是光伏与农业并重的路子, 不仅关注电站的建设质量和发电量, 为了能够使光伏与农业真正融合在一起, 相互促进, 这几年在科研方面不断加大投入, 在棚型设计、组件选型和农业品种引种驯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组建了专业的电站建设队伍、运维队伍和农业经营队伍, 在行业内都处于领先水平。未来, 昌盛将继续降本增效、苦练内功, 不断提升系统运行水平和发电效率, 降低系统造价和运维成本效。

杨立友也表示, 2016 年, 晋能将根据产品技术和制造工艺的发展, 做好“生产一代、中试一代、研发一代”的技术储备, 选择合适的时机逐步增加、升级产能, 扩充产品线, 实现光伏制造的自动化、只能话、柔性化, 以及未来全球虚拟工厂, 希望成为光伏高端制造服务业的领跑者。对于2016 年分布式光伏市场, 晋能将会有更多的期待, 将积极开拓分布式光伏市场, 在提供评价高效光伏组件的同时, 还可为客户提供融资租赁等更多元化的服务。

立足生产实际用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第8篇

近年来, 聊城市散装水泥办公室科学规划预拌砂浆企业布局, 不断加大对预拌砂浆行业的政策引导, 聊城市预拌砂浆行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全市已有13家预拌砂浆生产企业, 年产能达到400余万吨。在进行企业生产指导过程中发现, 由于预拌砂浆外加剂用量极少, 大多数预拌砂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外加剂采用人工手动计量添加。这不仅增加了人工成本, 对产品质量控制也带来了隐患。聊城市散办督促企业对这种添加的方式进行改进, 经与几家设备生产厂家研究探讨后拿不出切实可行方案, 于是动员砂浆企业自行改进生产工艺, 立足生产实际解决问题, 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莘县春雨砂浆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号召, 进行大胆创新, 经过大量试验, 独创研发出预拌砂浆外加剂添加器。外加剂添加器具有体积小 (占用半个平方以内) 、重量轻 (整机约40公斤) 、称量准 (误差在正负5克) 、能耗低 (整机功率约200瓦) 、功效高 (提高生产率约20%) 、安全可靠 (多级控制, 零失误) 、添加重量可调 (单次可以在5~9999克内任意设定) 等技术优点。预拌砂浆外加剂添加器的研制成功, 不仅实现了外加剂添加的自动化, 提高了配料精度, 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 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现了产品质量可追溯, 更重要的是确保了预拌砂浆的产品质量, 改善了生产一线工人的工作环境, 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该设备的成功应用, 将为全市十几家预拌砂浆企业每年节约生产成本40余万元。

以创新驱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9篇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文/施卫华

最近,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2012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 广东已基本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 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梯队。从目前来看, 广东通过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 全省上下一心, 广泛凝聚社会力量, 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 珠三角现代产业核心区已经初步形成, 珠三角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2.4∶49.9∶47.7调整为2012年的2.14∶46.3∶51.6, 产业发展高端化、集聚化、国际化态势明显, 下一步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利用创新驱动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发展创新型经济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 从发达国家创新历程的规律来看, R&D投入强度大于2%的国家 (地区) , 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创新驱动阶段。2012年广东R&D投入强度刚好达到2.1%, 标志着广东开始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从广东近年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的趋势来看, 科技创新在支撑和引领产业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坚持走创新驱动的路子, 是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促进手机产业创新 第10篇

1 生猪生产发展现状

自去年以来, 生猪价格始终在低位徘徊, 预期的猪周期并没有来临;而生猪生产的饲料原料、人力成本等生产要素成本却在节节上升, 再加之科技保障能力薄弱, 导致生猪盈利能力下降, 许多养殖场户走到了十字路口。面对养猪发展困局, 中央一号文明确提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根本出路在科技。”养猪产业已经到了一个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生猪生产由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促进生猪稳定增长的历史新阶段。面对新的要求, 我们必须着眼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大局, 结合国家政策支持, 立足于当前养猪业已有的四个优势, 围绕一个中心课题, 采取六大措施, 大力推进生猪科技进步, 保障生猪有效供应, 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 做好养猪产业科技创新, 应充分发挥养猪行业已有的技术推广优势

与种植业相比, 养猪业已经彻底走出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阶段, 正在向专业化经营、适度规模化转变, 这使得生猪产业科技推广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2.1 养殖从业者素质不断提升

养殖户具有一定的科技素质和知识积累, 养猪业成为其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这使他们既有能力、也有动力学习新鲜知识、使用实用技术;

2.2 养殖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

龙头企业、养猪协会、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等养猪产业化组织蓬勃发展, 培养储积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加之信息化建设进村入户, 畜牧系统科技推广网络的改善, 把一个个养殖单元组合起来, 以线带点、以点促面, 使科技推广的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 推广难度降低;

2.3 养猪技术集成程度提高, 科研与应用结合更加紧密

自2008年以来, 国家有关部门陆续设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科技支撑项目和行业公益性项目等, 以猪为中心, 集中一大批专家, 从事品种繁育、营养调控、疫病防控、环境控制等猪产业链技术研发;并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 把实用技术辐射推广。这种新型的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 将为基层科技创新提供更直接、更有效、更全面的支持;

2.4 国家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空前重视

在中央一号文件中, 不仅明确科技创新在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定位, 也首次肯定了科技推广的公益性、基础性, 而且规划了相应的鼓励政策, 这为加强农村科技推广事业提供了机遇。

3 做好养猪产业科技创新, 要把培养新型养殖户作为中心问题

生猪养殖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 是各项技术的综合运用。过去, 为了方便, 我们往往集中于单项技术的推广, 便于养殖户掌握。在行情好的情况下, 可以达到“一招鲜, 吃遍天”的效果。但在市场波动加剧、利润大幅压缩的情况下, 决定一个企业生存的是其短板, 是其最不足的那一项, 这就需要用“木桶理论”来看问题。当前, 养猪业的困境就在此。但是, 把各个单项技术综合而灵活的运用, 实现养猪由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取决于广大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由于广大养殖户直接脱胎于农民, 这方面恰恰是其先天不足之处。因此, 今后的科技创新工作, 要以培育新型科技人才为中心, 整合各方面的资源, 采取六大技术措施, 打造全新的继续教育模式, 健全的实用技术推广示范体系, 立体的技术保障网络, 做好养猪产业科技创新。

(1) 采取激励措施, 丰富形式, 创新途径, 全力推进养猪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 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科技素养和职业技能、经营能力;

(2) 继续推进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活动, 加快猪舍标准化改造, 逐步提高生产设施;市县疾控中心、质量检验机构要积极参与养猪场的日常管理工作, 定期开展环境、动物健康程度检测和饲料营养检验, 为猪场精细化管理提供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

(3)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加强基层科技推广载体建设。充分发挥畜牧系统技术推广体系的核心作用, 有效整合养猪产业化组织,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打造全新、便捷、高效的技术推广网络;遴选专业技术人才, 组建专家组, 负责全市的继续教育、技术培训和咨询等工作;

(4) 对接国家肉猪产业体系和其他项目, 实现先进实用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无缝链接。选取一批企业作为体系的示范点, 承接技术的推广辐射;选派重点企业的技术人员进入综合试验站实习, 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依托体系的技术专家, 依靠本地优势企业, 开展技术示范和适于本地的技术研发、科技成果二次开发等工作。

(5) 认真落实一号文制定的有关措施,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彻底破除基层科技推广资金匮乏的顽疾。要扩大资金的覆盖面, 扶持民营技术服务企业的发展, 支持猪产业化组织提高科技水平。

促进手机产业创新 第11篇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副巡视员李忠娟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科技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银监会、电监会、相关协会、地方发改委、部分钒钛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委内相关司局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指出,《规划》是钒钛资源产业首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规划,是我国钒钛资源高效配置、产业布局调整、技术升级改造的重要指南,通过《规划》的引导作用,可以加强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促进钒钛产业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工业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钒和钛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主要用于钢铁、有色及化工的原材料生产。钒90%用于钢铁生产,可以提高钢材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是发展新型微合金化钢材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钛有强烈的钝化倾向,具有优异的抗腐蚀特性。含钒和钛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铁路、医疗、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行业。

“十一五”期间,我国钒钛产业在资源综合利用及产业集约型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资源保障、综合利用、产品档次和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问题依然突出。为引导钒钛资源科学开发和高效利用,优化产业基地布局,推动产业升级,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并下发了《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钒钛产业重点开展的七项任务:严格控制提钒钢产量、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加强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培育高端市场、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提出了确保《规划》实施的七项保障措施:严格市场准入、实施有保有压的融资政策、严格供地用地管理、鼓励尾矿废弃物综合利用、推进直购电交易试点、加强宏观引导与行业管理、及时总结和宣传推广。

会上,李忠娟介绍了编制背景、规划特点和落实规划的要求。指出,《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钒钛资源产业发展首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规划,意义依然重大。一是规划编制的过程是一个各方参与、形成共识的过程;二是通过深入调研,理清了思路,准确把握了钒钛资源产业的发展趋势;三是明确了原则、目标,规定了鼓励什么、发展什么、限制什么、淘汰什么、禁止什么,为行业自律、政府宏观调控、产业技术改造、市场投资提供了依据;四是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钒钛资源产业发展方式作为规划的主线。规划的颁布,必将促进钒钛资源产业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的新型发展道路。

针对钒钛产业存在的资源开发一矿多开、大矿小开、采富弃贫、伴生金属回收率低甚至不回收等问题,《规划》着重强调综合利用,并提出了明确的资源综合利用率目标(钒钛磁铁矿中钒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钛资源回收率达到20%以上),并严禁将钒钛铁精矿作为普通铁精矿用于钢铁生产,鼓励企业对废弃物进行治理与回收利用。

李忠娟强调,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和限制,钒钛产业还需要加强产学研结合,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力争在氧化钒清洁生产、高钛渣冶炼、氯化法钛白粉生产、海绵钛生产、含钒石煤资源开发利用等关键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上取得新突破。同时,为了改变钒钛产业资源开发粗放、落后产能比重高等问题,《规划》提出了规模、设备、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的准入门槛,并明确了三大产业基地、提出设立攀西实验区。

李忠娟表示,为促进钒钛产业健康发展所提出的七项政策措施,得到了土地、能源、银监、价格等主管部门的支持,也将为保证规划贯彻实施、促进钒钛资源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考 第12篇

一、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状况

科技创新是影响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关键原因。一般说来, 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 第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二战以后,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的一个显著变化, 就是第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下降, 其内部结构趋于合理。

西方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在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 这不是经济萎缩的表现, 而是这些国家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表现。其一, 虽然这些国家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低, 但是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部门, 它不仅能充分满足本国对食品以及农业原料的需要, 而且还有大量剩余可供出口;其二, 农业的内部结构比较合理, 种植业和畜牧业同等发达, 不仅可以提供高质量食品, 丰富的谷物和肉蛋乳菜, 而且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工业原料;其三, 农业的先导和后续部门都比较发达, 不仅农业机械、化肥、良种等可以得到充分供应, 而且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加工和销售体系也相当完善。

(二) 第二产业通过技术改造获得新生。

二战后在新技术革命兴起的条件下, 许多传统工业变成了夕阳工业。各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主要是以技术改造为主, 加速设备更新, 赋予它新的生命力。二战后各发达国家许多传统产业部门的名称虽然同过去完全一样, 但是产业内容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概括地说, 这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由半封闭型转向全开放型;由劳动力密集型转向智力密集型;由外延扩张型转向内涵集约型;由高能耗、高物耗型转向低能耗、低物耗型;由全能型、单干型企业转向集团化、专业化企业。科技的创新发展, 使产业有进有退, 这是合乎规律的新陈代谢, 是科技创新驱动的结果。

(三) 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大。

二战以后, 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第三产业化”趋势。在发达国家中, 目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 就业比重则达到70%以上。

第三产业之所以能获得蒸蒸日上的发展, 主要的推动因素是科技进步。二战后特别是现在, 科技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方面是向追求高速度、高性能、小型化、轻型化和在各种极限条件下的发展。这样就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使物质财富空前增长, 使物质生产部门腾出了大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就是科学技术和人们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关系更趋密切, 即所谓转向追求生活质量。正是由于二次大战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发展, 才使得第三产业的大发展成为可能。而且科学技术还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 从而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四) 许多新兴产业蓬勃崛起。

二次大战以后, 许多新的产业部门, 如电子计算机、航天航空、石油化工、原子能、“高精尖”机器设备和仪表以及通讯设备等得以产生并迅速发展。这既是新技术革命的直接产物, 也是新技术革命成果的集中表现。新技术革命还引起了原料和能源结构的深刻变化, 改变了工业发展以初级产品为基础的传统产业结构。

二、新常态下实现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途径

如何在经济转型期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科技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 也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新时期如何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在技术和经济领域, 无论哪个国家, 他们必然属于两种不同的发展状况之一, 有可能是领先者, 也可能是落后者;要领先, 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不断创新才能保持领先, 不断向领先者学习, 改变自己的地位。由此, 形成了发展的内生动力。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做到自我否定, 自我创新, 则必须首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才能有效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

当前, 我国经济在新常态的状况下, 政府对科技资源配置的调控, 不是针对企业, 而是面向市场。市场是经济运行的中心环节。为了使科技创新能够在市场上真正获得自由活动的可能, 政府要以强调市场的合理性为目标。所谓市场的合理性,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现科技资源的充分有效竞争。竞争是驱动市场经济高效运作的内在组成部分。科研工作者、科研机构作为市场的主体, 其决策的自由权最终要在市场活动中得到体现和保障。因此, 在经济转型期的特殊情况下, 政府要注重反垄断和消除市场竞争中的障碍因素, 力求保障市场充分有效的竞争, 从而推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保证科技创新市场信号真实。市场机制对科技资源的调节作用, 一般都通过市场主体 (科研工作者、研究机构、企业) 对供求、价格、竞争等市场信号做出反应的过程来实现的。这就是说, 市场调节科技资源配置的状况是否有效, 取决于市场提供给其主体的信号是否真实。因此, 新时期要实现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 政府把尽可能使市场的信号真实作为自己的一项职责, 力求创造一个能够产生真实信号的科技创新市场环境。

(二) 抓好教育夯实基础。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 给世界各国经济、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同时预示着挑战性在增强。国际竞争的实力是经济, 经济竞争的核心是人才, 人才竞争的根基在教育, 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我国经济处在新常态下, 更要注重抓教育, 培养好人才, 科技不断创新才有希望, 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成为现实。

良好的国民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基础, 新时期要大力推行以国民教育为主的在职教育、企业教育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为达到这个目标, 国家在教育领域的投资要加大, 学校的管理要强化, 师资培养的力度要增强, 这是发展教育, 培养人才, 促进科技创新, 调整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关键途径。从而实现党在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在此基础上, 科技创新驱动才能助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 借鉴国际经验。

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在西方, 发展在西方, 西方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 值得我们去学习。特别是日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由一个科技落后的国家转变为科技强国。结合我国经济的新常态, 需要借鉴日本的做法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充分利用国内现有的科技资源。培养全民的科技意识、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是扩建科研机构, 网罗科技人才。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的特点在于, 研究机构种类齐全、分布在不同的地区, 召集各类人才;三是加大科技投资的力度。大力投资是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日本在科技方面的投资, 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其科技投资处于领先地位;四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这是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的重要特点。在技术引进过程中, 日本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的目标发展, 往往是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 然后逐步形成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江.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4.

[2]陈云彬.创新驱动发展促进转型升级[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4.

上一篇:苏州市市区下一篇:普通话课程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