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措施范文

2024-05-12

指导措施范文(精选12篇)

指导措施 第1篇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04年1月—2006年5月就诊的222例脂肪肝患者, 其中: (1) 20岁~50岁98例, 男60例, 女38例;饮酒24例, 单纯肥胖51例, 其他疾病合并脂肪肝者23例; (2) 50岁~70岁124例, 男35例, 女89例;饮酒28例, 单纯性脂肪肝64例, 其他疾病合并脂肪肝32例。

2 宣传教育内容

2.1 了解脂肪肝的病因、发展及预后。

2.2 饮食调护。这是治疗脂肪肝的重要环节。

2.2.1脂肪肝患者要注意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搭配, 即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重视脂肪的质和量, 糖类饮食应适量[1,2]。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如:瘦猪肉、牛肉、豆制品、鸡蛋、羊肉等。脂肪肝患者应以低脂饮食为宜, 并且要以植物性脂肪为主, 尽可能多吃一些不饱和脂肪酸 (如橄榄油、菜籽油、茶油等) , 少吃饱和脂肪酸 (如猪油、牛油、羊油、黄油、奶油等) , 同时应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 如:动物内脏、脑髓、蛋黄、鱼卵、鱿鱼等。在糖类摄入方面, 应吃一些低糖类饮食, 不能吃富含单糖和双糖的食品, 如:高糖糕点、冰淇淋、干枣和糖果等。

2.2.2选择有助于降脂的食物。如:燕麦、海带、大蒜、洋葱、胡萝卜、山楂等。应注意充分合理饮水, 肥胖者因体内水分比正常人少15%~20%, 故每日饮水量需2 200~2 700 m L.饮用水的最佳选择是白开水、矿泉水、净化水以及清淡的茶水等, 切不可以各种饮料、牛奶、咖啡代替饮水。如果是营养过剩性脂肪肝患者, 饭前20 min饮水, 使胃有一定的饱胀感, 可降低食欲, 减少进食量, 有助于减肥。

2.2.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实行有规律的一日三餐, 过量的摄食、吃零食、夜食、间食以及过分追求高品位、高热量的调味浓的食物会引起身体内脂肪过度蓄积, 因此应尽量避免。饮食方式无规律, 如经常不吃早餐, 或者三餐饥饱不均会扰乱身体的代谢, 为肥胖和脂肪肝的发病提供条件。

2.2.4戒除不良生活习惯。脂肪肝发生率与吸烟呈正相关, 而嗜酒者往往出现甘油三酯增高, 酒精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可对肝脏的直接损害。因而患者应戒烟, 不饮烈性酒。

2.3 运动疗法

2.3.1运动种类脂肪肝患者主要选择以锻炼全身体力和耐力为目标的有氧运动, 比如慢跑、中快速步行 (115~125步/min) 、骑自行车、上下楼梯、爬坡、打羽毛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做广播体操、跳绳和游泳等, 这类运动对脂肪肝患者降脂减肥, 促进肝内脂肪消退的效果较好。

2.3.2运动强度脂肪肝患者应根据运动后劳累程度和心率 (脉搏) 选择适当的运动量, 以运动时脉搏为100~160次/min (以170减去实际年龄) , 持续二三十分钟, 运动后疲劳感于一二十分钟内消失为宜。亦有人认为, 运动量的大小以达到呼吸加快, 微微出汗后再坚持锻炼一段时间为宜。

2.3.3运动时间根据研究, 下午或晚上锻炼要比上午锻炼多消耗20%的能量。因此, 运动锻炼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或晚上进行;散步的最佳时间是晚饭后45 min, 此时热量消耗最大, 减肥的功效也最好。

2.3.4运动频率运动实施的频率以每周3 d~5 d较为合适, 具体应根据实施者的肥胖程度、余暇时间以及对运动的爱好等因素来决定。如果运动后的疲劳不持续到第2天, 每天都进行运动也可以。

2.4 保持理想体重的重要性。

密切监测体重, 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减肥。减重10%可使脂肪肝引起的转氨酶增高恢复正常, 但如体重骤减 (1个月减下5 kg) , 造成蛋白质缺乏而导致肝转运甘油三酯发生障碍, 脂肪在肝内堆积, 并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多, 会使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只有渐进性减重才可使肝脏的脂肪沉积、炎症等病理改变得以改善。

2.5 药物治疗。

脂肪肝不是肝炎病毒所致, 没有活的生物介入, 是可逆性的, 不具备传染性,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一般轻型脂肪肝不用药, 对中、重型脂肪肝常选用保护肝细胞、去脂药物及抗氧化剂等, 如维生素B、C、E, 卵磷脂, 熊去氧胆酸, 还原型谷胱甘肽, 牛磺酸, 肝泰乐, 以及某些降脂药物等。上述药物品种虽然很多, 但大多仍需要进一步验证其疗效以及安全性, 因此, 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选用, 切不可滥用。

2.6 对于较重患者或伴有肝功能异常者收住院治疗, 而对于一般患者嘱其应坚持门诊治疗。

指导患者定期复查B超, 抽血检查肝功能、血脂、血常规等项目,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7 高血脂患者、糖尿病患者、病毒性肝炎等应及时治疗原发病, 定时监测肝功能、血脂。

对肝脏毒性较大的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3 效果评价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宣教, 患者对脂肪肝知识掌握程度大大提高, 同时纠正了一些错误的观点, 建立了良好的饮食习惯, 积极参加各种有氧运动, 主动就医, 主动监测, 对疾病的控制及并发症的预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红宇, 王虹, 胡君娥.临床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05, 21 (2) :144.

电子技能指导总结和改进措施 第2篇

一、指导记录

1、元器件袋中的元器件按照清单提供,一般只会多不会少,发现元器件“不足”时,老师提示 “再找找“,说明元器件是有的,只是学生没有找到。否则扣分。

2、独石电容容量“104”“105”分别为0.1uF,1uF。

3、清点结果一定要打√,建议,先清点其他元器件,最后清点电阻,然后直接把电阻插在电路板上,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4、拿到电路板(PCB印制板)后,先要目测检查:一是所有的孔是不是都通的,可以迎着光线看,二是看印制导线有没有“先天”缺陷,如明显的短路等。

5、仪器:全部更换为数字仪器。

6、标称值填写要把“型号规格”中的数据全部填入,例如RJ-0.25W-1KΩ±1%;

标称阻值或标称容量值只能填写1KΩ,0.1uF

7、测量值在填写时不能超过偏差范围,例如标称阻值1KΩ,测量值应该是在990-1010之间的数字。不要测量,直接写结果。

8、独石电容的介质:独石。圆片电容的介质:陶瓷 电解电容的介质:三氧化二铝

9、小容量电容的电阻测量,应选择20M以上档位测量,注明表型和量程。

∞,或者无穷大,量程200k,VC890D

10、电阻色环填写:按五环电阻填写,1KΩ应该为棕黑黑棕棕。

5.1Ω±1%电阻色环应该为:绿 棕

黑 银 棕11、2015年:增加贴片的数量,有可能会增加贴片,或者集成电路

如果要增加集成电路的话,焊接很成问题,一是工具 二是材料 三是电路成本

12、芯片IC的引脚焊接焊点大小一定要一致。

13、我们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焊料偏多,焊点偏大,解决这一问题首要措施是把0.8号焊锡线换为0.5号,其次是焊接方法和时间的掌控

14、剪脚留头一定在1mm以内,但不能剪到焊点。

15、标准焊点的尺寸一定要再强调:最低要求如下 16、3-5mm的要求做好的方法是相同一直线上的同类元件高度应该都在这个范围内的某一个值,使每一个元件看上去高度相同。小窍门:用一字小螺丝刀刀口(宽度为3mm)去快速判断高度是否超差。

17、一般安装顺序:

总的原则:先小后大,先低后高,先内后外。

具体方法:贴片——插件电阻——插件二极管——集成电路底座——插件电位器——单排针——圆片电容——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电解电容(贴板)。

安装电阻时所有电阻的偏差色环应该朝右或朝下。安装焊针前应该先去氧化层。

18、安全文明

不带电操作:不在电路板通电时进行元器件的拆装工作;不在电路板通电时进行集成电路的插拔工作。不甩焊锡,不敲打烙铁,不剪脚乱飞。考完后要整理桌子,把剪下来的引脚装好带走。

19、通电试验

电源调节时严格按照标准不超出0.1V的偏差,连接好电路再次测量确认。画波形时最好画1.5~3个周期波形。否则不得分。20、要准备的另外的材料或器材

酒精(比较危险),棉签(可以),铜丝或者吸锡棉,松香

测试专题 1放大倍数的测量 2截止频率的测量

浅析指导电子装备与调试的实用措施 第3篇

【关键词】电子装备;调试;措施

一、电子装备的质量要求

怎样才是好的电子装备呢?答案肯定是必须满足可靠性要求的电子装备才称得上是好的电子装备。而电子装备可靠性的指标要求中最重要的工艺就是对电子装备进行调试,它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

通常,在生产过程中,电子装备的功能组件的装备结束之后便开始对装备进行调试,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机和整机的调试、环境试验、功能组件环境应力筛选等等内容。由此可以看出,对电子装备的调试主要是为了给电子装备潜在的缺陷寻求解决办法,以促进装备不断地接近最初预计的装备可靠性。

二、指导电子装备与调试的措施

电子装备成品后,必须通过调试,只有达到了相关规定的技术要求以后,装配工作才算完成。因此,在电子装备的生产过程当中,调试作为关键环节,不容得马虎。那么怎样对电子装备进行调试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指导电子装备的调试:

(一)调试,顾名思义调整、测试。因此电子仪器的调试内容主要分为调整以及测试两个内容。调整主要针对电子装备的整机内例如相应器件、电气指标等等相关的调谐系统以及机械转动部分;而测试则是指的是在调整仪器的过程中,分别使用测试仪对电子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测试。通过调整、测试以保证其系统已经能够达到电子产品的设计之初所预定的性能以及功能要求。

(二)选用正确的电子产品调试仪器是重中之重。工作人员应该在保证产品调试以性能测试指标的范围之内,尽量选择结构简单、选用要求低尤其通用性强的仪器,但是测量仪器的工作误差必须小鱼被测产品参数要求的0.1。这样的仪器不仅操作简单,测试效率也高,同时还能够大量节省生产成本。

(三)对常规的电子产品进行调试时应该同时配置几种设备。电子产品的调试并不只是简单地测试功能以及产品性能是否完善,同时还有许多方面要注意。因此,笔者认为,常规的电子产品在进行调试时应该同时配置四种设备:电压测量仪、信号分析仪、频率测量仪、示波器。电压测量仪是使用电压表对电子产品进行电压测量,以保证电子装备的电压合适电子产品的正常运行要求;信号分析仪主要是用以测量电子产品的信号失真度以及信号频谱的特性;频率测量仪主要是用于测量电子产品的网络频率;示波器主要是测量被测电子仪器的信号的电平参数以及时间参数。这四种设备对于产品的调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对于特殊的电子产品应该使用专门的调试仪器。专用的调试仪器通常是专为少数特殊的电子产品的调试设计的,功能单一,通常只能够检测电子产品的某几项参数值而已。因此,其调试范围较小。而通用性的调试仪器只适用于一般的电子产品的调试,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电子产品,通用性的调试仪器是不能够满足特殊的电子仪器的调试参考值的。因此,对于特点的电子产品的调试,应以专用或是自制的调试设备为主要调试仪器。

三、电子产品调试的内容及程序

通常,电子装备越复杂,产品的调试过程就越复杂。因此,只有通过系统的调试程序,逐步对电子产品进行检查,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一)工作人员应该按照电子产品所规定的调试程序使用正确的调试仪器逐步进行调试工作。不可贪图利益走捷径,使得电子产品质量存在极大隐患。

(二)对于调试工作人员,企业应该要保证其拥有强硬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只有认真负责的专业人员才能够调试出合格的电子产品。工作人员在调试过程中如遇到产品故障,不可仅凭经验之谈,而应运用电路以及元器件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解决故障。同时,工作人员在对电子产品进行调试工作结束后,应该对调试数据进行相应分析处理并编写调试工作的报告。

(三)电子产品应该在通电前、通电时两个时间段分别得到检查与测试。在首次测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在通电前就对照电子产品的原理图对整机的插件以及各个仪器的连接和工作状进进行检查,确保是否正常进行工作,从而有效地减少在二次调试中产品内部零件的损坏,提高调试的精确度。在通电时,工作人员则应从产品外观检测是否漏电、冒烟、有无异常气味的现象,同时用手触摸电源变压器有没有过热的迹象。一旦发现则应马上断开电源检查故障。电子产品最重要的就是电源的质量问題,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在产品的调试过程中充分保障电源的安全性。

四、结束语

电子产品是经过设计、机械装备、仪器调试等等一系列过程成型的产品。电子装备越复杂,质量的保证越困难。而调试是对电子装配技术也是对产品设计工作的总体检查,也是保证电子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装配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调试的通过率,而调试也是唯一决定产品质量的环节。因为在调试的过程当中,很多装备技术上的缺陷以及错误都会被暴露,甚至是在起初的产品设计上所隐含的问题也会暴露出来。因此可以说,调试工作可以发现电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缺点,使得电子产品能够及时得到改进和完善。但是,工作人员在调试过程中也应注意,电子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调试都应该按照产品的工艺所要求的顺序方法进行,若遇到调试问题,应该立即向技术人员反映,不能够单凭自己的经验而否决掉工艺要求。只有全面地对产品的可用性、安全性都进行了检查,才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为企业带来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冯蕾琳.浅谈电子产品的调试工艺[J].电子世界,2012 (04):22.

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现状及改进措施 第4篇

一、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现状

1.落后的职业观念。现阶段, 高校的教育情况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信息滞后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就业指导的内容大多数都停留在如收集就业信息、讲解就业政策以及分析就业形势等理论方面, 缺乏整体性、实践性以及全局性的考虑, 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相违背, 对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创业能力造成了阻碍;不能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等进行正确的指导, 并且无法满足现阶段就业形势的需求。

2.单一的就业指导方法。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多数是采用单向“灌输式”, 如就业形势分析报告会和毕业生就业讨论会等单一的教学方法, 指导方法缺少针对性, 起不到良好的效果。此外, 在大部分的就业指导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 决定讲课内容, 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讲。

3.综合素质较低的就业指导人员。目前,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内容大多数是关于事务性工作方面, 但是, 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往往没有过多的精力来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专门研究。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 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必须由掌握包括就业政策、职业规划、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心理学和法律等综合知识的专业人员担当。然而,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 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不等, 与学生的就业发展需求严重不符。

二、改进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措施

1.开展对职业进行测评的管理工作。高校毕业生选择职业的过程也是不断发现、了解自我以及挖掘潜在能力的一个过程。面对变化多端、形势复杂的就业环境, 大学生必须要对自我认识进行加强, 对发展目标进行合理定位, 促进就业质量的不断提高, 完成个人价值的实现。对此, 高校需要针对学生展开就业测评管理工作, 进行个性化的心理、职业等测试。让学生在完成自我认识的过程中, 不断挖掘自身的兴趣、潜能等, 完成对就业方向进行合理的选择;根据测评的结果指导学生对自我进行深入剖析, 认识自身的优点与不足, 扬长避短, 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教育训练, 以期能够完成自我价值和发展的实现。

2.将就业指导向信息化转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全面、快速的收集各种就业信息, 促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间的交流与沟通, 将就业指导向信息化转变。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点, 采用多渠道的方式进行信息收集, 建立和健全网络就业指导体系以及就业数据库, 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的提高提供保障。

第二点, 在进行就业信息的发布时, 需要特别重视信息的采集和反馈, 以便对社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随时了解和掌握, 在本校专业构成、学生水平等具体情况的基础上, 对就业信息库进行个性化的建立,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3.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就业指导工作应该注重理论结合实践, 增强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达到双赢的目的, 其具体做法有:

首先, 加强学生与企业的联系, 在企业能够及时了解高校人才诸如素质水平、专业能力等具体情况的同时, 使高校能够按照市场的人才需求, 对教学内容和整体规划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

然后, 开展有针对性的毕业实习工作, 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自身发展的缺点进行直观的认识, 以明确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后, 企业可以利用高校学生的专业化能力, 对运营管理问题进行解决, 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4.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就目前的形势来看, 社会已经为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提供了非常充足的、一系列的优惠条件和支持资金的环境与条件,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按照自己的现实情况, 树立理性科学的创业观念, 勇于自我挑战, 增强创业的自信心。在现阶段, 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大潮的一个全新形式, 这不仅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一个有效手段, 而且还是拉动就业的一个重要方法。

综上所述,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及其择业观念等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因此, 为了适应这些改变, 我们必须要找到符合全新就业形势的就业指导工作措施, 这样才可以满足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孙丽丽.论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1 (02) .

指导措施 第5篇

各分公司、总公司各部室:

近一段时间,各级监管机关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一批违法违规行为被严肃查处。一季度,各地保监局对79家次产险机构进行了行政处罚,其中对个人警告46人次,责令撤换28人,对3家机构进行警告,停止6家机构的新业务,吊销1家机构的许可证,下达监管函27件,罚款近千万元。企业的活动最终归结为一个目的:利润。但取得利润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降本增效也是保持实现利润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前不久,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在保险公司2009年合规工作年会上指出:“新保险法强化了保险监管措施,大大增强了保险法律制度的执行力,中国保监会将以此为契机,努力构建合规受益、违规受损的监管环境。”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减少违规处罚是法律合规工作降本增效的必由之路,为此,各级机构在法律合规工作中须从以下五个方面为抓手,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一、充分认识合规的价值功能,强化合规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合规是公司稳健经营第一要旨,是公司提高资产质量的基本保障,是公司减少风险损失的前提。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强化或改变意识。要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就必须强化合规意识,充分认识合规的好处。合规创造公司价值。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企业。不合规,往往同时伴随着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不对称扩大,破坏收益与风险成本的平衡。俗话说,十案件十违规。不合规,酿成案件,对公司的直接损失、形象损失都是十分巨大的。公司经营以价值为导向,业务发展、市场营销是从价值增加角度创造价值,合规则是从减少价值损失角度创造公司价值。

合规创造社会价值。通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险服务,在建设“和谐社会”、“法治社会”、“信用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违规发展保险业务,看似保险业为客户提供了服务,实则是对社会稀缺资源的无效利用,既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公司的价值创造,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序良俗。遵从市场法则,遵守保险业的市场法则,依法合规为客户提供服务,使得资金、服务的流向、配臵与社会进步、企业发展的需求相匹配,有利于为经济结构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等提供必要的支撑。

合规创造员工价值。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休戚相关。不合规经营、不规范管理、损害公司和社会利益的员工,不仅本人会直接受到处分,影响自身的职业生涯,并且还常常对单位的其他同事造成负面影响,降低他们的绩效水平,严重的还可能会影响某个分支机构的生存。遵守规范,稳健发展,是公司基业常青的基本原则,也是员工与公司共成长的不二法则。

公司要实现“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为员工提供最好发展机会”的战略愿景,需要进一步强化合规意识,实现全员主动合规,真正形成良好的合规文化。合规对拓展市场业务、加快有效发展、实现利润目标具有促进和正相关作用。各级公司不仅要会做“加法”, 更要会做“减法”, 控制和减少损失也是创造价值、降本增效的过程。

二、加强合规管理与业务发展的有机融合,推动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合规本身并不是目的,它的目的是为公司的安全运行和战略愿景的实现提供保障。为此,必须努力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准确把握合规管理与合适管理的关系。“合规风险”是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规则,以及适用于公司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合规管理应该是合适管理,这至少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合”的有效性、适时性,实质是要提高合规管理的科学性和执行力,不是机械地执行规章制度,被动地接受监管处罚,而是要主动合规、有效合规、科学合规,当前保险生态、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不能成为我们拒绝合规管理的理由。二是“规”的严肃性、先进性。作为“合”的依据,“规”的严肃性、先进性应得到关注和保障,尤其是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必须按照相关法律、监管规定等要求和实际执行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完善。在现有制 度无法有效涵盖的领域,判断某个经营管理行为是否存在合规风险,重要的标准是看它是否遵从市场规律、保险自身活动的行为准则,而这也正是“合适管理”的内涵。

二是处理好合规与创新的关系。以舍弃合规经营为前提、以削弱“内控严密、运营安全”为代价的创新,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强调合规并没有封闭创新的大门,在合规的前提下创新,在创新的平台上达到更高质量和更有效益的合规,这应该是两者的共同求索。合规管理要实现与时俱进,就要适应客户和市场需要,通过机制、制度创新和对创新活动的积极参与,支持对保险产品、服务和管理的不断创新,实现合规与创新、合规与监管的良性互动。合规与创新是可以互补和共容的,如果把握好这个原则,相信合规与创新将是相得益彰的关系。

三是处理好合规管理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关系。保险的风险,既包括合规风险,还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这几类风险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合规风险是引发其他三大风险特别是操作风险的重要诱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合规管理是核心风险管理。对合规风险的管理和防范,需要各个业务条线共同参与、紧密配合。要充分发挥合规部门职能作用,重点在制度保障、理念遵循、监督约束、强化检查、督促整改、合规评估和考核激励等方面发挥好牵头作用。进一步理顺合规管理部门与业务经营、风险管理、稽核审计等部门的关系,4 充分发挥“三道防线”优势,合力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积极推动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三、多管齐下,建立确保合规的长效机制

合规管理,绝不是一日之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营造良好的合规文化,强化合规意识,使人没有违规的行为动机,“不愿”违规;需要健全制度,完善流程,使人没有违规的行为能力,“不能”违规;需要严格问责,加强考核,使人没有违规的“收益”,“不敢”违规。我们将以这次“降本增效”活动为契机,加快合规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教育和培训,营造良好的合规文化和氛围。对员工行为的约束,仅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到文化层面。要开展合规理念宣传和分层次培训。一是“合规从高层做起”。要在全公司培育“人人合规”、“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诚信、正直、守法、合规”的文化,最关键的是“合规从高层做起”,各级领导班子要注重言传身教,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员工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敢于喊“向我看齐”。在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建什么样的分支机构、用什么样的领导干部的标准上,旗臶鲜明地坚持合规经营原则。教育培训要采取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相结合,宣讲、图片、专栏、展览相结合,拓宽渠道,搭建平台。二是实行全员合规培训。举办由各级分支机构领导参加的合规管理和合规文化讲座,使合规从高层管理人员做起。举办合规骨干培训班,提高合规人员的业务 技能和素质,并延伸到各级分支机构、基层网点。对新机构、新领导上任,各级合规部门都要及时帮助领导同志理清思路,端正经营指导思想,提示他们不能浮躁,不要急功近利,要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不闯“红灯”,不碰“高压线”,引导他们开好局、起好步,谨防“饥不择食”而导致合规风险。对老机构要通过各种途径经常提醒,办公司心要热、头脑要冷,在稳健、合规的理念上不能有丝毫动摇。对不能正确贯彻合规经营理念的人员,不换思想就换人。在对新员工的培训中,要将法律法规、监管政策、行规和职业操守,作为培训的重中之重。使合规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从而将各种合规要求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流程。根据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新《保险法》的颁布实施,尽快建立对政策和制度的评估反馈机制,加强对已有规章制度的清理,通过制度梳理,建立明晰的岗位分工体系和岗位责任体系,减少管理空隙和失误,兼顾流程质量与效率。法律合规部将根据《合规政策》和《合规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制订或修订合规综合管理、反洗钱、责任认定、关联交易、业务检查等相关制度、办法,出台合规手册和员工行为准则等,进一步完善合规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业务流程和环节的合规风险点,抓紧开展流程优化,提出并实施有效管理和控制合规风险的建议和措施。

3、提升制度执行力的核心。从目前情况看,各级机构的规章制度比较全面,涉及到业务经营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可见制度不缺,真正缺的是制度执行力。每次在对各机构的合规性检查和制度执行情况 检查时,总会或多或少发现存在违反制度规定的问题,究其原因也在于文化的缺位,因为再好的制度也只是提供一个规则,只有在制度执行中形成共同的习惯并上升到稳定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取向,才能将制度落到实处。因此,建设良好的合规文化,有效提升制度的执行力,是各级机构控制合规风险的核心环节。合规文化重在教育,重在培养、重在行为养成。各级机构可借鉴重庆、上海分公司的经验,要在各营业网点张贴“我合规操作了吗?你合规操作了吗?大家合规操作了吗?”等小标语,在终端上提示“合规人人有责,全员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等内容,以此时时提醒员工提升制度执行力,做到合规操作。

4.加大考核力度,严格落实问责。法律合规部将进一步强化对合规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是细化、量化合规管理考核。二是对总部机关及各级分支机构进行一次合规工作真实性、规范性、有效性的考核评价。三是落实问责制,督促各级分支机构尽快制定《违规问责管理办法》对导致风险或案件发生的责任人员和未尽责的检查人员,要按照规定严肃处理。

四、持续抓好合规风险识别、监控、防范、化解工作,建立合规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前不久,法律合规部印发了《合规风险识别监控防范重点一览表》结合公司特点和工作实际,确定了33项合规风险识别、监控、防范重点,各级机构持续关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机构和人员、重点区域和时段的合规风险防控情况,认真开展合规风险排查工作。各级机构主要负责人要每月召开合规风险分析会,每季向上一级机构书面报告合规风险识别、监控、防范、化解和防控情况。同时,要加强检查工作力度。法律合规部将结合全行业“财务业务数据真实性大检查”活动,加大对合规管理的合规风险提示和合规抽查。对合规性的监督检查关键是要讲求实效,力求做到“五性”。一是全面性。要求各级合规部门要结合总公司和保监局的要求,对所有机构网点、业务条线及合规风险环节,实行“地毯式”排查,使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并得到纠正。二是突击性。对合规风险高发环节,不作任何通知实施突击检查,包括下班后和休息日的突击检查。三是及时性。对开业半年以上、不到一年的新设机构,要进行全面常规稽核,促使新机构在开业初期就能走上规范经营、健康发展的轨道。四是效率性。强调“四个现场”,即现场批评纠正、现场培训指导、现场规范制度、现场整改落实,提高检查与整改的效率。五是彻底性。对发现的问题一抓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

五、做好各项法律风险预控工作,依法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从公司目前法务管理来看,事前预控主要是通过合同管理、纠纷诉讼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三方面的工作来减少法律风险,实现降本增效。

首先各级法务人员应做好法务管理基础信息的搜集工作。这项工作主要从内部和外部二方面着手:外部信息主要是收集与公司相关的 政治法律环境、可能影响公司发展的新法律法规和政策、国内外有关忽视法律合规风险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国内外企业集团的法务管理信息;内部信息主要收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业务流程、公司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公司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公司重大法律纠纷处理情况、员工道德操守的遵从情况等。

其次应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炼,列出相应的法律风险点。法务管理基础信息是从事法律合规风险管理的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应结合行业特点、公司现状和职能部门工作流程进行具体的法律合规风险识别、分析评级工作。具体的风险识别、分析可以采取调查问卷方式进行,可以针对合同管理情况、项目运作情况、法律纠纷处理情况、各职能部门运作情况、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结合行业现状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初步识别公司面临的各种法律合规风险,如有必要可进行补充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风险识别的细化工作,最终形成公司的法律合规风险清单。

主要内容包括:

1、针对合同部分,可以结合纠纷处理情况、同类型案例的研究并与职能部门沟通,找出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风险点;

2、业务流程管理部分,可以研究项目运作流程,结合相关规定和项目部实际运作状况,找出项目运作中的风险点;

3、法律纠纷管理方面,主要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找出法律纠纷的成因及处理不当的情形;

4、公司运营风险方面,主要通过对各职能部门职责、流程分析并与职能部门沟通,了解运营风险;

5、合规管理方面,主要是对内部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以及因非规范性操作导致纠纷情况的 统计、分析。应引起我们重视的是,相关人员往往重视已被识别的“显性法律风险”,但对于内控制度不健全及执行不到位而引起的“隐性法律风险”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也是合规管理的重要性的具体体现。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各级机构应对具体法律风险制定应对预案:

1、合同管理方面,分类汇总常用合同版本,结合风险点草拟我方的样本合同,建立合同数据库。

2、项目法务管理方面,主要是注意项目进程是否顺利,与各专业工作单位衔接是否顺畅,项目资料是否完备,建立项目定期跟踪机制;

3、法律纠纷和合规管理方面,主要是完善客户投诉联动机制,妥善处理投诉避免事态升级,完善内部操作流程、内控制度和奖惩制度。

指导措施 第6篇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多数学生的预习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有的是因教师的预习作业操作性不强,导致预习活动形同虚设;有的是因预习的方式过于陈旧,早已不能跟上孩子个性成长和课程改革的步伐,致使不少学生或应付了事或逃避不做,即使做了很多也只停留于形式;还有的则是因为教师缺乏对学生预习方法有效指导或者缺乏及时的、积极的评价激励,影响了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预习处于一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状态。

那么,我们应怎样帮助学生自觉、科学、合理地进行预习(特别是课前预习),以保证学生预习的有效性及预习习惯的养成呢?

一、注重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首先需要我们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这项活动的开展,努力帮助学生树立预习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预习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自己在学业上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预习及课后的复习。因此,我们要多渠道全方位来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意义的宣传,使他们在潜意识里感受到预习的重要。比如:可以通过板报宣传、短片播放、讲述身边优秀学生在预习方面真实感人的故事、请优秀学生进行经验介绍以及对抗的形式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预习的重要性,另外,也可借助一定的特色活动或者家长的力量,来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

自从孩子们升入二年级后,考虑到识字量加大、课文内容的增多,如果一味靠课内自己的讲读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新学期伊始,我首先组织班上的学生在早自习开展了“领读顶呱呱”对抗赛,每天请孩子们走上讲台领着大家拼读当天要学习的生字词,领着大家预习当天要讲的课文,每月我们会对领读出色学生颁发“魅力领读明星卡”,以此来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激发他们预习的兴趣。一段时间过后,课前预习的风气在班集体内迅速形成。由此,我深刻感受到:要指导学生有效进行课前预习离不开我们教师的积极引导,只有孩子“心”动了,才会有所行动。

二、注重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布置课前预习任务

为了帮助学生真正学会预习,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特别注重课前预习任务的布置,而且布置任务时一定要具体、明确且有层次性,千万不可过于笼统过于单一,以避免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流于形式。为此,特别提醒大家在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前一定要做到:

1.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后在布置课前预习,否则针对性不强,效果也自然会有所影响,因此,需要我们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的学习能力对课前预习内容进行设计。

2.进行课前预习任务的设计时,教师要敢于向学生的智力挑战,要根据不同学生学力情况,分层次布置不同的预习目标,并且把预习这个任务在每教完了一节新课后就布置下去,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后作业的一部分,简单来说,就是一定要有层次性。

3.要号召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预习本”,每次把预习的结果及时地记录在预习本上,以便他们更好地记录自己的预习过程,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三、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

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最重要的是方法上的指导。虽然说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懂得或者掌握了一点学习方法和经验,但是他们由于缺乏具体、系统指导,再加上因学习内容与要求的大幅度的提高也会常常不适应,因此,只凭他们自己之力直接去预习,自己寻找预习方法,靠自己的力量去提高阅读能力,会使他们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会产生学习畏难情绪。为此,我觉得要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就是要教给学生良好的预习方法。

说到预习方法的指导,下面我重点结合自己所任年级也就是二年级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来谈一谈。本学期我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尝试摸索出一种简易实用的“五步预习法”,效果非常不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所谓“五步预习法”:“一圈字宝宝,二标小节号,三来读熟文,四把好词找,五打小问号。”具体来讲,我在组织本班学生开展预习活动室先从读准字音,认好生字词开始的,并把这一点作为良好预习的开端。因为考虑到学生要实现良好的预习只有最先扫清了字词的障碍,才能进行后续的预习活动。之后则是让学生“标小节号”意在指导学生在正式开始预习一篇课文前,最先对文章就有一种比较感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对于今后的读写会有较好的影响,使学生知道自己今后作文也可以这样安排段落。而在扫清字词障碍、标注小节号后,我则鼓励孩子预习全文,通过反复朗读,对文章真正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再鼓励学生把好词找,就是想借此让孩子养成在预习过程中留痕,渗透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思想。而“五打小问号”,则是想促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注重思考,对不明白的地方随手用“?”标记出来,这样便于他们读完课文后对疑难问题或查字典,或问同学、老师,或交流讨论解决。长此以往,有利于他们真正养成“一边读一边思”的良好预习习惯。当然,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教师的指导方法也不尽相同,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努力找到更多更为有效的预习方法,以此来避免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的脱钩,真正让预习走进孩子的学习生活,成为他们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注重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前预习的时间endprint

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外,要指导孩子们进行科学有效的预习活动,我们还要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合理安排预习时间,这也是提高他们有效预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这学期带的是二年级,孩子还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在日常工作中,考虑到他们学习任务不太重,可独立支配时间比较宽裕,因此,我指导他们将预习时间分为两段,第一段是晚上专门抽出半小时由家长监督指导他们在家里认真预习,另外,每天早上20分钟的晨读时间则由我指导他们再次进行预习,以此来促使他们充分利用这些时段一遍遍进行初读、深读,整体感知,尝试对新课文进行质疑,并鼓励他们借用工具书等来自行解决问题。这样的时间安排,能较好地缓解和解决了他们的学习压力和厌学的情绪,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了主动的愉悦心理,从而主动地去预习。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生所处学段及学习任务轻重的不同,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时,时间安排上也要有所调整,还要注意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紧密结合本班实际,结合每位学生的实际来进行,力求把此项工作做细做实,给孩子充分感悟充分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千万不可走过场,要真正发挥课前预习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实效。

五、注重学生课前预习内容的选择及调整

对学生而言,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进行课前预习的。有时一些不必要的预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或者束缚学生思考的空间,不利于他们发散思维的培养。而且在预习过程中,有的学生也可能会因为一些不当的预习对某些知识点产生错误的认识,因此,会因为“先入为主”对其进一步的学习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影响。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时要注意预习内容的选择、难易的调控,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尽量采取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培养措施,以此来逐步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预习方面有弹性要求,每次布置的预习任务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为必选和自选项,这样既照顾到优秀生的发展,又使中下层学生不至于遇难而退。不同学段的学生因学习能力不同,教师在指导时要特别注意预习内容难度的提升、预习量的调整等。

六、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效果进行检查与评价

要想让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真正有效,并且能持之以恒开展下去,还要特别注重对学生预习效果的检测和评价。人其实都有惰性,尤其是成长中的学生,他们的自觉性、自我约束力都不够强,如果不及时检测,我们就很难把握他们预习的程度。这样久了,自然会造成预习好的学生因缺乏检测,得不到教师的认可,而失去预习热情,而缺乏主动预习的学生情况则会更糟,久而久之,预习就会因此流于形式。所以,定时定期进行检查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检测一定要紧密结合预习要求、预习内容来逐一落实,而且要提前精心进行设计。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刚开始组织学生进行预习时,我总是利用早读课的时间,亲自监督检查,对于完成好的同学大加赞扬,对于一些完成不到位的学生耐心再指导,而对于未完成的学生则会了解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或批评。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已学会预习,预习习惯基本养成。此时,我则通过提问,学生讨论答疑,再针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思而不解或解之有误的问题给予点拨,为学生扫除障碍、指引途径。并发挥小组的力量,课堂上让他们合作检查预习情况,互查互助。同时注重对学生预习的行为予以积极的评价,尤其善于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真正通过预习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更有所问,使他们满怀信心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质疑环节,如果有学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老师会追问:“你提的问题真有价值,是怎么想到的?”学生答:“我是在预习时认真动了脑筋,做了记号。”“你真会预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能自己解答出来,那你会更聪明。”学生如实的回答加上老师及时的表扬引导,这种榜样的力量,大大激发了他们预习的愿望,会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他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更积极主动地去预习。

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学生课前预习兴趣的激发;注重挖掘教材的新意与深度,提出有创意的、有思想价值的、能引起学生预习兴趣的思考预习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制订出适合班级学生的相应的检查、落实这些思考预习题的方法;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要给学生时间,让他们积极参与讨论,鼓励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他们创造一个展示自己的良好学习的氛围。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以此来促使学生把这项活动真正积极有效地开展下去。

指导措施 第7篇

关键词:教师素质,金工实习,措施

1 金工实习指导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

1.1 指导教师首先要加强思想素质的培养

1.1.1 要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思想政治是人才综合素质的基础和目标, 是高质量人才的素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与文化、知识相比属于非智力因素。金工实习指导教师首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 要认识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的重要性以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只有不断加强政治学习, 才能使我们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也才能带领我们的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前进。

1.1.2 要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

综观历史, 古往今来, 大凡有所成就的人, 一般都具有高尚的品德, 我们金工实习指导教师更要注重自身道德的修养, 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高尚的道德会给我们的学生带来好的、正面的影响, 而卑劣的道德会给我们的学生带来坏的、负面的影响, 比如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不乱扔烟头、衣冠要整洁等。

1.2 指导教师要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

金工实习指导教师面对的是一大批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 他们年轻, 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 渴求知识的愿望非常强烈, 这就要求我们金工实习拥有一批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我们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对我们现有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行横向和纵身的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研究, 使自己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 只有这样, 才能把更深奥、更广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1.3 指导教师要加强业务素质的培养

金工实习是组织学生在工厂结合生产进行的实践性教学, 主要学习工艺知识、训练实践能力, 培养思想作风。通过听指导教师讲课, 以及亲自动手操作,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一些新工艺、新技术、工业产品制造、检验等方面的初步知识, 具有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在主要工种设备上独立完成简单零件加工制造的动手能力, 因此, 指导教师的业务素质是保证金工实习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方面。

1.4 指导教师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面对成功的心态, 和面对困境、面对挫折或失败的承受能力。在金工实习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面对可能遇到的种种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一个人能否保持良好的心态, 旺盛的斗志, 坚强的毅力, 这是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2 金工实习指导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1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2.1.1 参加教学研究可以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在教育研究中, 教师通过学习有关的法规文件和专家的文章, 通过自己的潜心琢磨, 大家互相交流探讨, 会使自己的教育观念更新, 这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强大动力。

2.1.2 参加研究活动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成分, 其实质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反思与调节, 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我认识。通过参加教研活动, 教师能够养成对自己教学活动的经常性的反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使教师的监控能力乃至全面素质不断提高。

2.1.3 参加教研活动可以改进教学行为, 提高教学艺术

通过参加教学研究, 教师能够从新的理论和实践中学习到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并加以创新, 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2.2 加强学习, 改变观念, 强化基本功, 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素质

当今社会,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更新速度愈来愈快, 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越来越多, 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 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能, 吸收新观念、新思想, 了解和把握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只有如此, 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社会要求的的新型人才, 所以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 使自己的知识结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2.3 精湛的业务是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素质的关键

一个合格的职业学校教师不仅要精通教育理论, 具备稳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2.3.1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学历和掌握的知识, 而应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 自觉拓宽知识领域, 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将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2.3.2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这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点。许多青年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到中专任教, 缺乏实践经验, 因而, 很有必要让他们多到现场参加锻炼, 由教学一面手, 转变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 并向既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努力。

3 学校应进行科学的管理, 提高金工实习指导教师素质

3.1 学校应重视引导教师加强学习, 把集体学习与个人自修结合起来

3.1.1每学期, 定期邀请专家和领导为教师们做专题讲座2—3次, 向教师们传授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信息及其他学校教育改革的动态。通过参加教学研究, 教师能够从新的理论和实践中学习到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并加以创新, 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3.1.2每周组织“业务学习”活动, 同一专业的教师坐在一起, 共同研讨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制定工作计划、集体备课、交流好的教学方法, 彼此取长补短, 特别是理论教师和实习教师的相互研究, 对双边教学意义重大。

3.1.3进行“技能比赛”、“达标比赛”、“教学质量检测”等活动, 促进教师不断学习, 这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强大动力。

3.2 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就必须有一系列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

3.2.1学校应该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要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公开教学、论文评选等活动, 也应该建立教师违纪档案, 这对激励先进, 鞭策后进, 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教学气氛将是十分有益的。

3.2.2学校领导还应该从学校的长远利益出发, 建立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 突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 采取“以老带新, 跟师学徒”, 即对一些资历较浅, 暂不能胜任教学的实习指导教师, 可采用跟师学徒的办法,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这样, 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素质会逐年提高, 实习工作将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全民素质的提高, 关键在于教育。”而教师的责任尤为重大,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已经不是个人的事, 而是国家和人民对教师赋予的历史责任!我们职业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更要增强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合格技术人才, 发展职业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冯杰.金工实习指导教师自身素质问题[J].金工研究, 2001 (3) .

[2]樊庆文.提高指导教师综合素质的思考[J].金工研究, 2001 (4) .

[3]李东君.提高实习指导教师自身素质的实践与研究[D].教育研究, 2008 (2) .

指导措施 第8篇

(1) 对工作的意义理解片面。如何培养学生、培养何种类型的学生是高校的主要问题, 但是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在高校中还没有受到太多重视。

虽然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就业指导部门, 但由于人力、财力、物资分配的不足, 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就业指导没有成为一门专业的学科, 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任务较重, 但是服务类的工作却不够完善, 还有很多人把就业指导当作是求职、找具体公司, 却忽略了就业指导也是教育中的重点, 没有让学生提前做好就业的准备, 对其日后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2) 工作形式和内容具有局限性。很多高校缺少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安排, 内容片面, 使用的指导方法也很传统, 只是笼统地说明目前的就业制度, 收集一些信息, 分析目前社会中的就业形态, 说明各职业的工作内容, 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潜力, 在学生的创业方面和就业的选择方面也缺乏引导, 无法让学生更好地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判断。只是强调了职业的功利性, 而忽略了社会责任感, 无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3) 工作效率低, 深度不够。目前虽然有很多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 但是课时较少, 时间较短, 大学生只在毕业的前一年或者就业前夕才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而且只是使用简单的开展讲座等方式, 没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这也是目前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大学生由于比较年轻, 社会经验不足, 对就业的情况也认识不全面, 在如何选择职业方面还有很多困惑, 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没有“先就业, 后择业”的想法。而想要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就需要大学生积累这些方面的知识, 在刚进入学校中就规划好自己的想法, 把专业学习和日后的工作结合起来,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全方位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但是目前高校从学生刚进校就进行就业指导的却为数很少。

(4) 工作建设不够, 人员素质低。在目前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 工作人员多由学校的党政干部来担任, 能够进行指导工作的人也很少, 他们同时还负责很多其他事务性工作, 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神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但是如果使用兼职的人员进行培训, 就会造成人员素质水平不够的问题。由于目前就业市场的开放性, 整个市场的变化十分复杂, 这就需要指导工作更加专业、具有针对性, 所以建设高素质的指导队伍是工作中的关键。

2. 指导工作的运用和改进措施

(1) 提高对就业工作的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大学生的实际利益息息相关, 和我国的改革发展、社会稳定有着直接的关系。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和高校在社会中的名誉和学校地位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就业成功率已经成为评定高校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是学校社会形象的直接表现。所以高校也要在就业工作中重视“三观”的方法, 就是在思想上关心就业生的就业指导, 在情感上关心学生, 在政策上为学生提供指导, 另外除了让学生进行好专业课的学习之外, 还要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 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学校中营造一种注重就业指导工作, 了解指导工作的良好气氛。

(2) 改善就业指导管理制度。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 为了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保障, 高校应该由校长担任指导工作的主任, 学校中的管理人员都应对指导工作进行重视, 进行指导工作的制订, 成立就业指导部门, 对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具体的管理, 使用立体式的就业指导工作, 并且要增加指导课程的课程数量, 保证课程有足够的课时。

(3) 提高指导队伍专业性。就业指导对很多领域都有涉及, 比如,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评估、学生的心理研究、计算机技术, 具体到需要了解人事制度、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学生面试的培训、人际交往、职业道德等方面, 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所以要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水平,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把教育作为宗旨贯彻下去, 为学生充分考虑, 甘心为学生付出, 让学生对就业指导加深理解, 建立全方位的指导, 这样才能让就业指导工作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光辉.大学就业指导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07.

指导措施 第9篇

一、常见偏差分析

在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中, 往往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 这些偏差的存在, 将极大影响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作用的发挥, 所以必须对其存在的偏差进行分析, 从而更好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防范。其常见的偏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制性的档案行政指导被变相成强制性的档案行政指导。主要是由于常规档案行政指导工作的开展并没有强制性, 所以档案行政指导中往往不会随便服从, 而就助成新的档案行政指导, 人员对档案行政指导服从与否也具有较强的任意性。而在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中, 人员对档案行政指导的服从则没有选择性, 这就使得一些特殊的档案行政指导行为和保障措施, 在实践操作中往往变成了指令性和强制性的措施, 此时被指导者的合法利益和行为选择权被侵害, 使得被指导者对档案行政指导是既盼望又害怕, 使得规制性的档案行政指导变成强制性的档案行政指导。

二是混淆概念。有的档案行政管理往往在档案行政指导意识方面较差, 将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错误地理解为常规的档案行政执法。使得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的概念被混淆, 难以厘清档案行政执法监督和档案行政指导之间的关系, 所以在具体的档案行政指导工作中, 往往利用档案行政指导来替代档案行政执法能力, 而这就会导致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变质和异化, 其作用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 同时其权威性也会因此失去。

三是超越职权的行使。在档案行政指导工作中, 虽然不用按照档案法等法律法规来开展, 而这一职权的行使必须由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中主管档案事务的人员执行, 但是一些档案行政管理人员往往难以准确把握自身职责, 在没有得到法律法规授权的前提下越权并进行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由于没有得到法律的授权, 所以其不具法律效力, 属于违法行政, 且由此引发的法律后果均需要担责[1]。

二、防范措施

上述已经对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容易出现的偏差有了一定的认识, 所以为了更好地对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工作不断规范, 预防出现上述偏差,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1.应坚持的原则

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工作的开展, 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 尤其是合法、自愿的原则, 才能从根本上对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进行规范。

(1) 合法原则

这里的合法, 主要是指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适用的范围必须合法, 即便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工作的开展往往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 但是在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工作中并不能在无法律根据的前提下实施档案行政指导, 所以其只适用于法律所允许范围之内, 严禁违反有关法律规定。与此同时, 虽然档案行政指导并非档案行政执法行为, 然而其和档案行政主体的管理职责存在法律关系, 所以在档案行政指导中应确保其合法性, 才能更好地预防出现档案行政指导职权被超越的情况出现。

(2) 自愿原则

在进行档案行政执法时, 双方的当事人往往地位不平等, 所以档案行政相对人员经常处于弱势的地位。而在进行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工作时, 双方当事人的地位平等, 所以这就需要尊重双方的意愿, 尤其是档案行政相对人员, 必须尊重其意愿, 才能更好地预防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变成强制性的档案行政指导[2]。

2.对操作流程进行明确和细化

为了更好地实施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 必须对其实施流程进行明确和细化。具体如下:首先是启动环节, 主要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执行, 当然也可以在当事人提出申请之后启动, 但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全面调查, 切实掌握其情况, 同时把事实记录在案, 进而对其为是否处于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的范围之内提供判断的依据。其次是告知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 主要是档案行政管理有义务对档案行政相对人员告知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事实的目的和根据以及内容等相关事宜, 且采取书面的形式进行告知, 并按照统一的格式, 使其更好地掌握指导行为。最后是反馈环节, 主要是在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实施之后, 由对方提出反馈意见, 对指导意见是否接受及采取的措施, 才能更好地确定是否需要再次指导。

3.对监督制度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

建立和健全档案行政管理评议制度, 从而更好地向社会公示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内容, 并接受社会监督, 为依法实施指导奠定基础。而在此基础上就应对其审查制度进行完善, 对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并切实加强对其的评价, 从而更好地对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工作进行纠正和改进, 达到依法实施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工作的目的[3]。

三、结语

综上所述, 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工作的开展容易出现偏差, 所以为了更好地规范这一工作, 就应坚持自愿合法的原则, 对操作流程进行明确和细化, 对监督制度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 提高其实施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杨立人, 简莹莹.档案行政指导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档案学通讯, 2011, (1) :43-46.

[2]袁光.加强档案行政指导规范的思考[J].中国档案, 2008, (5) :16-17.

指导措施 第10篇

一、当前财经类大学生创业情况概述

(一) 财经类大学生创业背景

所谓的大学生创业, 就是指大学在校生或者是毕业生利用自身优势和外界有利环境, 通过自主创业的形式完成就业, 在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 为社会创造利益。根据教育部网站数据, 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2012 年-2014 年分别为680 万人、699 万人、727 万人, 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而近年来财经类专业一直是受到家长和考生青睐的热门专业, 故而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 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 社会工作岗位没有出现严重缺口, 自主创业成为财经类大学生逐渐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式。为了支持大学生创业,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 在资金。公共服务、投资融资机制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 同时还要求高校建立健全创业课程体系, 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创业指导。这些外部环境都为财经类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再加上其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 可以说创业已经成为财经类大学生的绝佳选择[1]。

(二) 财经类大学生的创业特点

财经类大学生创业首先具有专业性的特点, 创业项目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调查分析类, 另一种是企业类, 财经类大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为这些项目的计划和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专业课的角度来说, 大学期间其主要学习经济学知识与管理学知识, 诸如财务管理以及企业管理等一类的学科知识与创业过程需要的财务知识有很大关联;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来说, 他们不仅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 而且在大学期间会经常参加创业类比赛和社会实践,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经历为创业奠定了基础, 因此财经类大学生在准备创业阶段一般不会感到迷茫, 都比较清楚每一步该怎么做[2]。

其次是具有区域性特点, 财经类大学生在创业时会与当地政策和经济发展特征紧密结合, 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创业项目。以2015 年南京审计学院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为例, 《经济转型时期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及对策研究——以江苏南通为例》等项目一般都是依托相关县市的情况, 提供适宜当地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三是具有实用性特点, 与其他院校和专业的学生不同, 财经类大学生更钟爱自己创办公司, 或是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 或是成立教育培训机构, 甚至还包括一些DIY小店等, 总的来说就是这些创业项目的实用性非常强。

最后是具有小微型的特征, 整体规模不大, 例如校园书店、校园花店、奶品店等, 这种小微型公司可以节省资金, 但是却缺乏创新性, 呈现出同质化的趋势, 增加了失败的可能性。

(三) 财经类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财经类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虽然有自身独到的优势,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也存在一些劣势和问题。

首先, 对现实社会的认知不足, 不能理性分析其中存在的风险, 实践能力较弱。实际上创业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财经类大学生虽然在大学期间参加过一些创业比赛, 也经历过社会实践, 但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理论真正应用于实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而财经类高校通常偏理论教学, 实践机会相对理工类大学生要少, 如果大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一旦创业过程中出现与计划不符的情况就会不知所措, 其信心和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3]。

其次, 大学生对市场把握能力不强, 创业过程中往往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 选择项目之前不能充分了解市场, 项目实施以后发现其并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导致失败。同时,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往往凭着自己的热情和直觉, 眼高手低, 不重视创业过程中的一些小细节, 最后导致创业的失败。

最后,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能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抗挫折能力也相对较弱, 这主要是由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决定的。这一代大学生生活条件相对优越, 且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因此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创业过程中只关注自己的想法, 与团队的交流不足, 另外, 对于创业前景的描绘过于理想化, 往往都是一开始信心十足, 遇到问题以后就会被严重打击, 不能积极面对[4]。

二、当前国内高校创业实践教育和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 各个高校对学生的创业指导不断重视, 逐渐建立创业实践指导体系, 除了开展一些必修课以外, 还经常会请到一些创业成功人士或校友为在校大学生传授自己的创业经验, 这些都对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促进大学生选择创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 教育目的存在偏差

一部分高校在对财经类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时目的存在偏差, 具有一定的功利性, 一些学校和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生全部通过创业成为“老板”, 打出成为“中国比尔盖茨”的口号, 导致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缺乏理性, 一些创业项目一哄而起, 但是往往也在短时间内一哄而散, 成功率不高, 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明确目的, 消除功利性, 使大学生理性、客观认识创业。

(二) 与育人体系脱节

一些高校在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时出现与育人体系脱离的现象, 尤其是财经类的学生, 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就非常有利于创业,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创业指导教师却不能充分利用这些优势, 二者之间存在严重脱节现象, 导致学生不能将自己学习到的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创业中。同时, 创业教育与指导教师一般都是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 其专业性不强, 这些教师自身也缺乏创业经验, 因此对学生的指导基本都停留在理论层面, 导致效果不理想。另外, 一些高校虽然会定期举办创业大赛, 但是这些比赛往往都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 教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指导, 一些项目的设计脱离实际, 没有真正达到举办这些比赛的目的[5]。

(三) 创业实训未成体系

高校创业实践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创业实训, 主要是为了解决理论与实践联系不足的问题,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这些创业实训通常利用学生及教师的业余时间, 且都是分模块开展, 没有形成独特的体系。同时, 所有的实训均以高校自身拥有的资源为基础的, 如果高校自身在企业、资金等方面资源匮乏, 这些实训就很难取得理想效果[6]。

三、加强财经类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与指导的应对措施

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与指导对学生的创业意识、态度、选择项目以及在创业过程中使用的方式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尤其是对于财经类大学生而言, 如何根据其创业特征和优劣势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创业实践指导和教育, 是创业指导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 树立正确的指导理念

财经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教育与指导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指导理念, 一方面教师要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揭示创业过程的一般规律, 讲授基本的创业方法;另一方面, 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者素养, 提升学生的抗挫、耐压能力。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对市场形成正确的认识, 充分认识到市场中存在的风险, 创业时不能想当然, 计划项目之前首要任务应该是深入市场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市场的实际需要, 分析潜在的顾客群体和竞争对手, 将收集来的基本信息作为导向, 认真分析, 制定出适合在当地市场上发展的项目。除此之外, 指导教师还要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要求其在创业的过程中经常与队友交流, 统一内部意见, 遇到困难以后不能马上丧失信心, 要积极想出应对策略, 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失败[7]。

(二) 与育人体系充分结合

高校要注意将创业实践教育与自身育人体系充分结合起来, 实际上就是要充分利用财经类大学生掌握的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 这不仅需要创业指导教师做出努力, 同时也需要高校的专业课教师们做出努力。一方面, 就业指导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充分了解财经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情况, 并认真分析这些知识与创业之间的联系, 将财经类学生的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 避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 财务管理、会计以及管理学等专业课教师也要积极学习创业方面的知识, 在讲授专业课知识的同时渗透创业指导,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哪些知识能够应用在创业中以及具体怎么用。

另外, 各类竞赛与创业大赛要从实际出发, 比赛过程中教师要予以专业指导, 尤其是市场报告以及财务报表方面, 促使学生充分应用自己学习到的专业知识, 这样就能解决创业教育实践与指导和育人体系脱节的问题, 将二者之间充分结合起来, 发挥财经类学生的优势[8]。

(三) 建立健全创业实践指导体系

创业实训是创业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 是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的最好方式, 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创业实践指导体系。

1. 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创业实训的机会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要积极寻找并利用外部资源,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首先, 可以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 尤其是那些经常推出新项目的企业, 尽量让学生参与到项目中去, 积累一些实践经验;其次可以加强与成功创业的校友之间的沟通交流, 争取一些实体扶持的机会, 为学生创业提供更多支持。

2. 开展创业沙盘模拟等仿真实训

财经类大学生在创业理论知识层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如果再对其进行创业仿真实训, 积累经验, 其创业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升。创业实践教育过程中要有效利用上述提到的外部资源, 学生自主组建团队, 自主创建项目, 主要利用沙盘模拟企业运作过程。开展创业沙盘模拟的整个过程, 从产生和筛选合适的企业想法, 到围绕企业想法开展的市场调查分析以及制定市场营销战略, 搭建企业的人员构成, 制定利润计划等都要在高度仿真的市场环境中实施。训练结束以后, 在其中挑选一些成熟的计划进入实战演练, 如果演练失败, 要及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如果演练成功, 就可以考虑筹办实体企业, 将企业正式放在市场中运行, 整个过程就是实战——模拟——实战的循环[9]。

财经类学生创业实践过程中会受到自身掌握专业知识的积极影响, 高校在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就业实践教育与指导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因素, 使这些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一方面, 高校及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 使学生理性认识创业;另一方面, 创业实践教育要与育人体系充分结合起来, 做到“学以致用”, 同时, 高校要建立健全创业实践指导体系, 为学生提供更多切合实际的实训机会, 为创业积累前期经验。

摘要:财经类大学生在创业方面有很多优势, 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财务、经营管理类等课程的学习为其创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也存在实践能力弱等劣势。同时, 研究还发现目前高校针对财经类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教育与指导存在着教育目的有偏差、与育人体系脱节、创业实训未成体系等问题, 可见深入研究财经类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与指导的应对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概述了财经类大学生的创业现状, 分析了当前高校创业实践指导和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上述状况提出创业实践教育要树立正确理念、充分结合育人体系、建立健全创业实践指导体系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财经类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指导措施

参考文献

[1]裴宏森.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的SWOT分析及策略选择[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10 (12) :38-40.

[2]李军, 杜啸尘, 刘远.地方财经类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11 (13) :8-10.

[3]程培岩, 王丽娟.财经类高校的创业模拟仿真实训体系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 8 (10) :171-173.

[4]吴道友, 钟平.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方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14 (16) :224-226.

[5]李章林, 马周梅, 吴松峰.我国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08, 15 (17) :190-191.

[6]常建坤, 李时椿.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与实施方案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2 (14) :113-116.

[7]陶承亮, 王仁嵩.基于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创业的SWOT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5, 10 (13) :198-199.

[8]王欣.财经类大学生创业之我见[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 (14) :125-126.

指导措施 第11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当今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独特教育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语文素养。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外阅读,可以积累语文素材、提高道德修养、升华灵魂境界、净化美好心灵。因此在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指导中,要努力融合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让语文课外阅读质量得以真正的提高。

任务驱动,激发课外阅读兴趣。任务驱动是指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任务中心,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主动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方式。任务驱动的一大优势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对活动的主题进行把握。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仅符合了新课标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对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进行指导,需要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最终目标和实现步骤有总体把握,在此前提下指导,具体指导方式为:第一,确定阅读主题。高中语文课外阅读应分阶段确定主题,每一个阶段教师都应有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目标。例如想通过课外阅读提高语文写作水平,就要先积累语文写作素材,教师就要给学生推荐提供能够积累写作素材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围绕不同作文类别所需要的素材,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第二,引导问题方向。学生阅读完成后,教师应带领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读了哪些文章?读这些文章的收获是什么?积累了哪些素材?如何整合应用这些素材等等。第三,把握任务难度。学生的基础水平各不相同,所以在布置阅读任务时不能放水漫灌,应根据学生的需要,按照学生的能力,安排不同层次、不同数量的阅读任务。

主动选择,培养自主阅读能力。主动选择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将阅读自主权全面交给学生,学生阅读的书籍文章必须在教师圈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这种方式避免了课外阅读教学中“放羊”的现象,又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人文关怀,既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中,尊重了学生的兴趣,满足了自由发展的需求,又能从大局上对课外阅读的方向进行把握。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监督阅读进度。高中课业繁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阅读,就必须有一定的阅读效率和进度。教师监督学生阅读进度,可以让学生进行更多有益的阅读,还可以避免学生在读完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后,去阅读其他与阅读要求无关的书籍。第二,把握阅读质量。自主阅读尊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并不能保证学生可以认真的阅读。如果忽略阅读质量,仅仅是为了完成目标,追求速度,进行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就偏离了自主阅读的最终目的。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可在自主阅读完成后,要求学生针对读物中的某些问题进行论述,只有阅读落实到笔和纸上,才能让学生有真正的读后思考。

互动交流,升华课外阅读境界。课外阅读过程固然重要,但互动交流,升华课外阅读的境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了解了大量的信息,这些内容必须经过梳理和凝练才能有效应用,因此在学生阅读完之后,要多多开展互动交流,交流阅读内容,交流思想心得,交流启发感悟,让语文课外阅读真正的发挥作用。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指导:第一,划分阅读小组。教师根据学生阅读的内容,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内的成员阅读的文章或书籍主题是相似的。第二,进行组内交流。小组内成员对所读内容认真交流,围绕一个主题,介绍自己所读文章的大致内容,分析自己认为的点睛之笔,提出自己对文章不足之处的看法。第三,组间交互探讨。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介绍自己小组阅读的主题,分析该主题下素材的来源及应用,其他小组对该小组的阅读应用进行补充,发表自己对该主题的见解。第四,总结阅读精华。阅读要做到广覆盖,精选取,广泛的阅读扩展学生视野,精细的选取升华阅读境界,小组完成讨论后,必须要对阅读中的经典思想、经典案例、经典写作手法等进行总结,通过总结,学生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阅读的内容,也更加明白自己在语文课外阅读中的收获。以上指导,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素养,升华了语文课外阅读的境界。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是一项看似容易,实际难的工作,只有教师真正理解新课标,认识到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才能发挥具体指导的效果。希望广大师生提高认识,努力工作,开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氛围和谐、效果显著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措施。

参考文献

[1] 郑惠生.“视听时代”中学生最喜欢阅读的纸质读物探讨——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8).

[2] 乔丽. 在图书世界里生活——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开展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12).

[3] 王金玉,杨军,陈岳纯,曾强. 高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4] 沈在连.“发现·探究·表达”——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教育导刊, 2013(09).

指导措施 第12篇

然而, 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在朗读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 如此会制约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高。本文将这些制约性问题提出来进行分析, 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语文朗读指导的误区

(1) 标注词语, 暗示读音。当今,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指导朗读时, 往往首先在黑板上写出一段文章中的话, 接着结合学生的发言将这些词语进行加点, 并在最后选择学生来对其进行朗读。在教师这种标注或暗示下, 学生会读得字正腔圆, 日积月累, 当学生看到加点的词语, 便会习惯性地将语音重读, 以表明其抓住了重点, 表达出了朗读的情感。这样的朗读指导, 看似细致有效, 其实质是一种形式化阅读, 学生的朗读训练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2) 既定感情, 无病呻吟。在语文教学课堂上, 不少教师急功近利, 在学生还未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时, 便要求学生带感情地朗读。一旦学生朗读不如教师意, 让教师感觉到情感不够强烈时, 便随即告诉学生要用怎样的语气如何来朗读, 如此的指导, 学生看似朗读得韵味十足, 其实质就是死板的无病呻吟, 并未激发出学生的情思, 未能培养出学生的语感。

(3) 机械重复, 不利发展。当今, 一些语文教师自身的认识有问题, 进行朗读指导时, 未能真正地促进有效朗读。语文课堂上虽然书声琅琅, 然而学生内心都是在生硬地朗读, 对文章的认知依然较为肤浅, 难于领悟文章的内涵意蕴, 日久天长, 如此朗读会让教与学活动变得单调枯燥, 最终影响学生朗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语文朗读的有效性教学

面对初中语文朗读指导的误区, 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 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质量, 全面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将朗读能力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之所以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是因为教师对于朗读的教学认识不足, 重视程度不够。语文教师不应该仅把可量化或可细化的内容作为教学与考试的重要内容, 更应该将目光置于学生能否良好地长期发展与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之上。朗读是一种综合教学方法, 良好的朗读会帮助学生深刻地领悟文章内涵, 增强语言的敏锐度, 丰富人生情感。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应作为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例如, 在语文考试中加入听力测试, 学生通过听取一段声情并茂的优美文字朗读后, 分析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或是文字的运用进行作答。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朗读基础与感悟力, 才能在测试中领悟到文章的意蕴。此外, 除了将考试作为评价方式, 更应该运用其他方法, 比如主题演讲、诗歌朗诵等, 以从根本上走出朗读教学的误区。

(2) 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 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当今, 初中学生追求独立的意识日益强烈, 自学能力与理解能力与日俱增, 在朗读文章时, 不喜欢出声朗读, 由此致使这些学生无法掌握朗读的益处。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 运用相关手段实现学生的主动朗读, 让学生体味到朗读的意义。语文教师在朗读教学中,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提高学生朗读兴趣, 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进行选用, 在增强课堂朗读乐趣的同时, 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 让学生领悟到朗读是一种享受式学习。

(3) 明确最基本的朗读要求, 指导各类文章的朗读技巧。语文教师担负着教会学生准确、流畅、有感情地阅读的重任。最基本的朗读要求是:首先, 字正腔圆, 声音不可做作, 切勿虚夸或漂浮;其次, 节奏要平稳变化, 不要过紧或过松, 每个词之间的疏密度要适宜;最后, 要结合文章的思想情感掌握好重音、停顿、语气等朗读技巧。

对于朗读文言文来说, 语气要平缓、深沉, 朗读得要清晰洪亮、平仄分明, 以准确表露文字的含义;朗读诗歌时, 要掌握好格律与节奏, 通常自由诗的节奏起伏明显, 要注意长停或突停、推进或快连、虚实的巧妙结合等技巧, 实现因情用声、因境抒情;朗读小说时要注重关键情节, 加大起伏的疾徐程度。学生在朗读各类文章时, 都需要有教师的指导与点拨, 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朗读。

参考文献

[1]陆步佳.浅谈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对策与思考[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10 (25)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指导措施】相关文章:

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措施论文04-14

实习指导老师指导评语04-08

激趣、指导、展示——课外阅读指导三部曲02-25

恰当指导05-06

指导矫正05-09

名师指导05-10

指导目标05-14

管理指导05-18

窗口指导05-20

指导系统05-22

上一篇:电子标签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