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人力资本范文

2024-05-10

研发人力资本范文(精选7篇)

研发人力资本 第1篇

国内经济新常态和国际环境不确定倒逼下的中国亟需依靠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而人才作为实现企业、区域和国家创新的源头和基础,却因创新动机不足而制约着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发展和成长的首要因素[1,2,3],因此,如何激活创新个体并将之积聚成为创新型人力资本成为实践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4]。

经典人力资本理论将人力资本界定为企业经济边界内知识、技术和能力的集合。在研究过程中,除采用主观判断外,教育及培训是最常见替代指标。然而,伴随着高等教育蓬勃发展,该经典界定下的人力资本已不完全具备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组织性(value,rareness,imitability,organization;VRIO)等特征[5]。我国国家统计局2014年《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我国本专科毕业生人数已突破650万人,研究生毕业人数也从2005年近19万人激增至2010年38万人到2014年的53万人[6]。一方面,高等院校为企业输送了大批掌握必要知识、技能的应届毕业生;另一方面,面对如此庞大且无差异的人力资本供给,企业所积聚的人力资本已不再呈稀缺性、难以模仿性特征而游离于VRIO分析框架外。资源基础论认为,只有完全具备VRIO特性的资源才能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和维持,而现实却显示仍有部分企业能够利用人力资本资源赢得高额利润[7]。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之处使本研究致力于探索经典人力资本概念内涵下未曾发掘的内在特质并提出“创新型人力资本”构念,利用京津冀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经验数据实证探索创新型人力资本构型并研究其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问题。

为促进创新目标实现,越来越多企业采用以团队为形式管理创新活动[8]。团队意味着成员间交际过程和合作意愿会对整体绩效与创新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9]。因此,在研究创新型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中,本研究探索研发团队成员配置和团队精神的调节效应,以期进一步明晰资源基础论(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firms,RBV)框架下企业竞争优势获取的复杂机制,并从团队层面探索人力资本资源互补并涌现机制,尝试为企业研发团队管理和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遵循人力资本概念演进,拓展经典人力资本概念、提出创新型人力资本并探索构型问题;然后,在RBV框架下梳理文献并提出创新型人力资本、企业竞争优势、研发团队成员配置及团队精神的关系假设并构建理论模型;之后,运用层级回归模型检验调查问卷数据,并据此提出研究结论、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2.1 创新型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最初由经济学家Schultz[10]提出并界定为知识、技能以及能力的综合。该界定被大多数研究学者所接受[11,12,13]。随后,管理学界沿用该界定,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边界内员工知识、技术、能力的集合[14,15,16]。随着实践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及人力资本越发凸显战略支撑效能[17]377-399。RBV理论认为其契合VRIO框架而宜于企业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18]99-120。学者们或采用问卷调查法、或采用替代法(教育、经验以及技能)对这一概念进行测度[19]559-584,[20]1257-1278,[21]13-26,如Carmeli[22]在实证研究中将战略人力资本分解为组织全体员工所具备的教育水平、组织专有能力与经验,验证人力资本所具备的价值性、不易模仿性、专有性及其对企业财务绩效提升作用。

然而,如前所述,我国的人力资本市场,特别是高等教育应届毕业生市场的富足使得企业易于获取大量同质资源。换言之,在我国目前,经典概念下的人力资本并不存在明显异质性或稀缺性,原因在于中国情境下教育系统所传授的知识、技术或能力是相似或一致的。同质人力资本难以帮助企业构建或强化自身核心能力,但就现实而言,企业绩效并未受到较大影响,这意味着在知识、技术和能力之外,人力资本必定包含其他因素而具备战略支撑和绩效提升功效。因此,本研究将VRIO分析框架的组织性延展至团队层面以探索知识、技术和能力在团队层面上的专有性,拓展经典人力资本概念,将创新型人力资本界定为:企业经济边界内有助于企业实现其创新战略目标的组织人力资本资源,由内嵌于研发团队成员且具有团队专有性的知识、专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创新型人力资本由具备团队专有性的知识、专业技术以及创新能力构成。

2.2 创新型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理论由张伯伦提出Porter扩展后得到普遍认可。Porter[23]将竞争战略分为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认为不同产业的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不同竞争战略以获取高于竞争企业的绩效。以上观点属于外生理论,而内生理论则认为当企业经济边界内的资源或能力在目前或一定时间期限内无法被竞争企业获取和模仿时,企业就能够利用现有资源和能力获得竞争对手无法获得的高绩效,如Barney[18]99-120在RBV理论下分析了组织资源和能力的VRIO特性对企业竞争优势获取的影响。

在以往研究中,学者认为当企业获取超过产业平均利润以上绩效时,其获取竞争优势;而当企业所施行价值创造过程难以被现在或潜在竞争对手复制、模仿时,该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24]。在实证设计中,往往采用企业绩效指标,如投资收益率、固定资产收益率等对竞争优势进行衡量。一方面由于竞争优势数据无法直接获取,另一方面现阶段企业经营的部分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未来指标,因此,在测度竞争优势时,本研究采用主观判断方式评价企业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

在对竞争优势研究中,人力资本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属于当前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的价值增值性使企业获得远大于其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25]。葛玉辉[26]探索发现高管团队所具有的人力资本能够直接影响高管团队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绩效。王晓文等[27]基于能力基础视角论证了创业者人力资本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并认为创业者能力对两者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随着研究深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到人力资本的战略支撑效应。Carmeli等[20]1257-1278,[22]375-392,以以色列公共管理部门为研究对象,证实了战略人力资本对其政府绩效的促进效应,并认为战略人力资本作为企业最为重要的组织资源之一,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真正来源。此效应也在Hitt等[21]13-26的研究中得以证实。因此,作为企业战略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型人力资本更明确地强调研发团队成员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与创新战略的契合性,具有与企业竞争优势更为清晰的逻辑关联。

鉴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提升具有正向影响效应。

2.3 研发团队成员配置及团队精神

为进一步明晰战略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复杂机制,大量学者试图探索两者间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高素英等[28]159-169、张艳丽等[29]302-306在探索战略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基础上分别探索了竞争战略和企业外部环境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在创新战略下,企业多以研发团队为基本创新单位实施和开展创新活动,创新型人力资本作为研发团队执行和实施创新战略任务的原始材料,成员配置和团队精神必然对其存在重要影响[30]。

现有创新团队研究中,团队成员的社会情感过程和团队任务执行过程是研究的重要方向[31]。无论是团队成员的社会情感过程,抑或是任务执行过程,研发团队作为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统一体,成员个体行为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支配。团队精神作为个体心理因素的集体概念,是指研发团队成员间彼此交往意愿和对团队工作的奉献精神[17]377-399。在研发团队中,具有强联系的成员更为熟知,彼此了解对方知识、技术和能力的掌握情况,能够在必要时及时寻求和给予适当帮助,从而提高了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战略支撑功效。此外,具有高度一致性的团队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扩展团队成员的思考边界,而思考边界的拓展是完成创新任务所必需因素,进而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相反,研发团队成员间团队精神的缺乏会削弱其工作积极性,降低彼此协作、互动几率,进而影响企业整体绩效和竞争优势的获取。

鉴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a:在研发团队中,强团队精神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提升效应;反之,弱团队精神阻碍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效应。

创新型人力资本是由内嵌于研发团队成员的知识、技术和能力集合而成的组织资源,这种资源的使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领导者对其的配置能力。具有较高配置能力的团队管理者能够更好地控制、管理和领导组织各项实体资源及无形资产。有效的资源配置往往使资源形成互补而实现“1+1>2”的价值,进而提升效应[28]159-169。因此,简单拥有高存量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并不意味着企业能够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还需要创新团队领导者高效利用该资源[29]302-306;即安排团队成员与其能力匹配的职责、配置能力互补成员协作等。Mahoney等[19]559-584认为具有较高“个体-工作匹配”员工能够主动发现待解决问题并成为问题解决者,通过较高团队生产效率实现高额绩效的获取。Hatch等[32]1155-1178也指出员工能力的识别使得管理者能够为员工分派具有比较优势的任务,在提升其个体绩效的同时大幅提升企业绩效,而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高额绩效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b:在研发团队中,对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会强化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反之则会削弱两者之间的关系,即团队人力资本配置正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

综上,本文的研究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3 研究方法

3.1 样本与数据收集

本文旨在探索创新型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关联机制问题,因而选取创新活动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了京津冀三地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总经理和研发团队主管人员,包括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等行业,具有较好代表性。

为减少共同方法差异,本研究采用同一企业两名被试配对的调查方式,将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创新型人力资本和企业竞争优势量表,由企业总经理根据企业实情进行填写;第二部分包括研发团队成员配置和团队精神量表,由研发团队主管人员根据创新团队实情填写。在问卷发放之初,对问卷进行配对编号,以便后期处理。调查问卷经由电子邮件发放至355家企业,历时2个月。在问卷发放的一个月后,对尚未寄回或配对问卷不完整企业进行再次邮件发放并进行电话确认。最后收回257份配对问卷,回收率为72.6%。剔除作答不完整或有重大漏洞问卷,最终有效配对问卷218份,有效回收率为61.4%。有效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

3.2 变量和测量维度

为确保研究信度和效度,本研究所采用外国量表均经“翻译-回译”过程,以有效规避中西方文化语言差异而造成语义丢失或错乱现象,并确保中文量表语言表达适宜中文阅读习惯。初始量表形成后,我们通过分别在3家企业对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群组讨论等质性方法对量表进行删减及修正,并进行小规模预调,进一步完善量表。最终问卷采用Likert标准五维量表(其中,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不确定”,4表示“基本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共包含4个变量(创新型人力资本、企业竞争优势、研发团队成员配置和团队精神)。其中,创新型人力资本(IHC)有4个维度22个题项,包括:知识6个题项、专业技术5个题项、创新能力5个题项、团队专有性6个题项;企业竞争优势(FCA)8个题项;研发团队成员配置(TMD)4个题项;研发团队成员团队精神(TS)7个题项。

(1)创新型人力资本。创新型人力资本分为4个维度。首先,“知识”量表根据Carmeli等[20]1257-1278关于可编码知识和默会知识的测量量表设计了6个测量项目,分别为教育经历、毕业院校声誉、实习经历、专业培训、一般工作经验和专业工作经验6个题项。“专业技术”量表借鉴Carmeli等[20]1257-1278和Youndt等[33]开发的量表,设计了技术水平、工作熟悉程度、问题解决能力和速度以及领悟能力5个题项。“创新能力”量表参考Scott等[34]开发的量表,设计了创新认知、创新想法、创新精神、创新分享和创新实施5个题项。“团队专业性”量表方面参考Widener[17]377-399和Carmeli[22]375-392所开发量表,设计了包括职前培训、专业培训和知识基的特殊性、专有性、难以模仿性以及替代性6个题项。

(2)企业竞争优势。借鉴Keh等[35]、陈志辉[36]和陈晓红等[37]对中小企业绩效的测量量表,分别采用企业长期绩效和短期绩效对企业竞争优势进行衡量,其中包括企业利润率、销售增长率、市场份额、研发创新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是否强于竞争对手,工作是否稳定,对公司整体绩效是否满意,对公司前景是否乐观这8个问题来测量。

(3)研发团队成员配置。借鉴Kor等[38]与Hatch等[32]1155-1178开发的量表,从“员工-工作匹配度”、“能力-工作匹配度”、“技术骨干配备助理”和“团队成员集体交流与学习时长”对研发团队成员配置进行测度。

(4)研发团队成员团队精神。参考Hsu等[39]与Harris等[40]开发的研究量表,主要从团队认同度、团队成员一致性、团队沟通氛围、团队和谐度、服从程度、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努力度对研发团队成员的团队精神进行测度。

(5)控制变量:企业成立时间和所有制形式。企业成立时间划分成3个等级,分别为5年以下、5至15年、15年以上;企业所有制形式归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两种类型。

4 实证结果

4.1 信效度检验

本研究选取Cronbachα系数,运用SPSS19.0对变量进行信度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变量α系数均大于0.8,具有较高信度。利用因素分析法对调查问卷进行效度检验。首先,变量KMO值依次是0.879、0.938、0.784和0.906,都大于0.75,且Bartlett’s检验指标在0.001水平上显著,可对量表进行因素分析;随后,利用AMOS17.0验证性因素分析法检验变量构建效度如表2所示。以上各指标显示本研究所采用调查问卷具备良好信度和效度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3显示了创新型人力资本、企业竞争优势、研发团队成员配置和团队精神的平均数、标准差以及Pearson相关系数。由表3中可以看出,以上4个变量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且均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4.3 实证分析

本研究运用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创新型人力资本构型进行研究,其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标为:χ2=354.646,df=198;显著性概率值为0.326>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则表示假设模型与所选样本数据可以契合,其中拟合指标如下:χ2/df=1.791,RMSEA=0.069,NFI=0.823,CFI=0.911,表示模型处于可接受水平。创新型人力资本4个因素比重程度的标准系数估计值依次为:知识(0.68)、专业技术水平(0.93)、创新能力(0.91)、团队专有性(0.73),可见创新型人力资本所包含的4个因素均显著,因而假设1得到验证。

运用层级回归模型验证假设2、假设3a和假设3b,实证结果如表4所示。模型1加入企业竞争优势(FCA)及各控制变量;模型2、3、4、5、6依此加入IHC、TS、IHC*TS、TMD、IHC*TMD。

模型1显示,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β=-3.190,P<0.01);相对于初创企业,成立时间较长的企业不易获取及维持竞争优势(0.349>0.049)。模型2显示,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的正向影响是显著的(β=0.28,P<0.001)。在其他影响因素得到控制之后,创新型人力资本可以解释企业竞争优势26%的变异,支持了假设2。

模型3和模型4用于检验研发团队成员的团队精神对创新型人力资本和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调节效应。模型3证实了创新型人力资本与团队精神均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正向促进作用(β=0.254,P<0.01;β=0.533,P<0.001)。模型4加入了创新型人力资本与研发团队成员团队精神交互项形成,该交互项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促进效用显著(β=0.32,P<0.05),即假设H3a得以证实。

模型5和模型6用于检验研发团队成员配置对创新型人力资本和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调节效应。模型5显示创新型人力资本与研发团队成员配置对企业竞争优势均产生正向影响(β=0.174,P<0.01;β=0.558,P<0.05)。模型6加入两者交互项后,该交互项并未对其产生显著影响(β=0.04),即拒绝假设H3b。

5 研究结果与讨论

5.1 研究结果

立足中国情境,本文试图明晰创新型人力资本构型并探索其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联机制问题。在梳理以往研究与中国实践的基础上,本研究在创新战略下对战略人力资本进行细化并提出“创新型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将其界定为内嵌于企业组织内具有团队专有性的知识、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的集合。为检验研究假设,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法对218家京津冀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总经理和研发团队主管人员进行调研,对有效回收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本研究将创新型人力资本主要包括内嵌于研发团队成员、具有团队专有性的知识、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的集合,并从知识、专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组织专有性4个维度对其进行精细化研究。根据实证结果显示,以上4个维度对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标准系数估计分别为0.68、0.93、0.91和0.73,假设1得以证实。在标准系数估计值中,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所占比例较强,明显高于知识维度,由此可见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力资本与一般人力资本的主要差异点。因此,企业虽能从劳动力市场获取大量源源不绝的应届毕业生以满足自身对于一般性知识、技术和能力的需求,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不仅需要为员工提供大量专业培训以提升员工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的需求,还需要在任务执行过程中重点关注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引导,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专业技术和能力天然具备专有特性。

第二,在倡导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国情境下,验证了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β=0.28,P<0.001)。首先,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难以获取和维持较高企业绩效并获取持续竞争优势(β=-3.190,P<0.01)。原因分析有二:第一,国有企业的利润率、投资回报率等因其具有相对雄厚的物资和资金支持则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往往较小;第二,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的落后同时也造成了各项资源难以充分利用。其次,初创企业或成立年限在15年以下的企业,比成立年限在15年以上的企业更容易获取竞争优势(0.349>0.049)。原因在于成立年限较长的企业往往制度陈旧,对外界变化缺乏敏感度,且无法及时对外界市场变化形成反应。最后,在控制企业所有制和成立年限后,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效应(β=0.28,P<0.001)。因此,无论是国有企业或非国有企业,无论是新创企业或其他,都应该重视以创新型人力资本为代表的人力资本资源,根据自身战略需求配置企业各项资源并获取、维持高存量和流量的创新人力资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至关重要。

第三,本研究为进一步明晰创新型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机制,探索研发团队成员配置及团队精神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验证了团队精神对创新型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即当具有较强团队精神时,团队成员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何种行为是符合企业和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此时创新型人力资本会得到充分发挥,企业更易获得竞争优势。因而,在开发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同时,需要考虑团队成员的性格、心理特征以及体会和感受,强化成员为团队奉献的责任感、使命感,成为培养团队精神的重要基石。但研发团队成员配置的调节效应并未得到证实。原因在于由于研发团队成员配置作用的发挥需要团队管理者与团队成员以及成员之间深入了解和长期磨合,因此从动态角度讲,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更能反映团队成员配置的整体过程;而本文使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仅仅通过截面数据获得了团队某一时点的状态,未能实现整体的过程描述,因此其调节作用并未显著。但不可否认,团队管理者在团队整体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40]。其不仅需要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性眼光,必须了解团队项目各方面的知识以及操作技术,还必须在关注团队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团队建设、保障团队的持续成长,所以,对研发团队管理者的培养与重视同样至关重要。

5.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浅论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 第2篇

企业的研发活动是一种为了开发出新产品或服务的勘探性科学活动, 通过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来获得更好的经济发展。其中研发活动分为两种, 分别是科学研究和实际研究。其中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实际研究则主要指实验发展。现有研发费用处理方法通常有三种, 分别是资本化、费用化和有条件资本化, 本文重点研究了研发费用资本化。

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递延费用的方法, 即将研发阶段产生的费用确定为一项资产, 在后期进行摊销。该处理方法的依据是:企业无法保证项目的成功性, 即使项目研发失败, 也应计入成功项目的资产成本中, 也就是说项目的研发成本是指研发期间所有耗费的成本综合。

欧盟国家企业研发费用都是实行资本化处理, 且并不是像美国那样执行标准化的操作, 而是相当宽松的。首先, 企业要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分开来, 然后在5年之内对研发费用成本进行摊销。如果摊销时间超过5年, 只需要在企业报表中进行附注并说明原因即可。欧盟国家之所以执行相当宽松的资本化政策是因为欧盟大部分国家处于产业链中游, 企业的研发力度比较大, 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能增加企业研发的热枕。

二、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影响因素分析

(一) 盈利水平

政治成本理论指出, 企业的利润越高, 政府和社会对其的监督也会越强。为了降低政治成本, 大多数企业都会使用会计政策将收益递延, 以降低企业利润。又由于时间价值的关系, 还能够将税收递延, 这对企业来说非常有利。另外, 根据报酬契约理论, 企业管理者为了获得更多财务指标上的红利, 有可能会通过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方式将利润提前。同时, 这种方式也能够使企业盈利增加, 使企业当年的利润更为可观。

(二) 扭亏因素

企业还可以通过研发费用资本化来提高当期利率, 平滑企业利润, 隐瞒企业亏损状况, 以此维护企业的声誉。此外, 管理者分红大都与企业盈利有关, 管理者为了获得更大红利, 可以通过盈余操作来减少亏损, 而研发费用资本化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 很有可能让处在亏损边缘的企业扭亏为盈。通常, 亏损的企业会面临较大的破产风险, 不仅是债权人会施加还款压力, 股东也会给企业施压。管理者通过资本化的会计政策进行利润调节, 将未来的利润弥补到当前的亏损上, 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危机。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 他们的研发费用往往占到了公司成本的很大比例, 因此决策的选择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影响很大, 而企业管理者可以运用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方法来弥补企业亏损。

(三) 财务杠杆

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往往会通过签订债务合同的方式增加企业资产, 而契约理论中债权人为了降低借贷风险, 大都会在合同中规定一些限制条款, 而这些条款的确认通常是根据会计信息设定的, 至于企业对这些条款的执行情况也是通过会计信息来衡量的。这就意味着会计政策的选择与企业违约情况有直接关系。为了降低企业违约风险, 企业管理者通常会将收益提前;如果企业已经出现了违约, 也可以通过降低资产负债率来提高盈利, 以逃避违约惩罚。大部分中小企业在进行研发投入的同时, 也要进行债务偿还, 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 企业很可能采取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方式来增加盈利, 降低融资难度。从当前的形式来看, 我国高新技术行业大多是中小企业, 无法获得长期借款, 因此使用资本化研发费用的方式提高企业利润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

(四) 保增因素

保增因素是指企业为了让账面保持持续增长而采取的盈余操作的驱动因素, 管理者通过盈余操纵来调节收益, 使得公司年利润趋于平稳, 以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风险评价, 从而提高股价, 降低股权融资成本。同时, 稳定的收益也降低了债权人对公司偿债风险的评估, 降低了企业的破产风险, 便于企业获得更多的债权融资机会。所以, 盈余比前年下降的公司会倾向于资本化研发支出来增加收益。

三、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的改进对策

(一) 完善研发费用资本化条件

美国会计准则中将资产定义为企业通过过去交易形成的, 对未来经济有利的经济资源。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出于对此的借鉴, 对资本化条件中增加了对经济效益与支出的考量, 要求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产出必须要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且能够抵消研发活动的支出, 否则研发活动则没有必要。因此, 企业在进行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之前需要考量研发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 并进行可靠性评估。

(二) 结合重要性原则制定研发费用的具体处理规定

无形资产在不同行业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并不相同, 例如在软件开发企业, 研发活动是产生收益的主要来源, 如果对企业的研发费用进行全额费用化, 并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情况, 也不能体现出研发活动的真正效益, 还有可能会误导企业管理者的投资决策。而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 研发活动并不经常发生, 且金额也小, 并不是企业产生利润的主要工具。这时候进行费用化出来要更简单一些, 因此没有必要一定使用资本化处理, 故在制定研发费用的具体处理方式上要根据行业不同区别对待。

(三) 建立专门的评估机构

新准则中对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条件并没有严格规定,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会计人员自己进行把握, 这也为企业的盈余管理留下了一定可操作的空间。针对这个问题, 需要建立专门的评估机构来进行审计。例如财务报表是由注册会计师审计之后公布一样, 企业研发费用是否满足资本化条件也应由相关评估师评估之后确定。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由于没有操作指南而导致会计人员出现失误, 同时也能给不同企业提供不同操作指导。

(四) 规范信息披露

企业研发支出方面的信息应在企业会计报表中有具体的披露, 包括本期确定为费用及开发支出的研究费用金额、年度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 对追溯调整内容的原因、数额等披露, 研发项目的性质等无形资产的信息, 还应包括权威机构对研发活动的市场价值评估等。这些披露对评估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的研发活动会越来越多, 研发费用资本化对企业利润、报表的影响也会越来越重要。因此, 笔者认为对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必须注意这三方面的改进:一是对行业资本化条件的规定, 让会计从业人员更好的掌握资本化判断条件;而是制定专门的评估机构, 让会计准则能够更好的执行;三是进行信息披露, 让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能够更加清楚研发费用的真实情况, 从而更好的判断企业的创新能力。

摘要:会计准则将研发费用资本化分为两个阶段, 分别是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其中研究阶段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开发阶段的费用计入开发支出, 如果开发成功则将其转入无形资产, 如果失败则转入当期损益。但会计准则中并没有对企业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规定, 导致很多公司对研发费用的披露并不规范。为了更好的了解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程度, 本文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关键词:研发费用,资本化,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艳, 梁莱歆.高科技企业R&D支出资本化的动机研究[J].财经研究, 2011 (04) .

[2]宗文龙, 杨艳俊.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动因研究——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 2009 (04) .

[3]钟辉.新会计准则下研发费用资本化会计处理的新思考[J].商业会计, 2009 (05) .

[4]周环.解析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研发费用资本化[J].经济师, 2010 (11) .

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激励效应研究 第3篇

2006年2月15日, 财政部发布新会计准则, 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改变了过去将研发支出全部计入管理费用的规定, 将企业的研发支出分成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 分别进行费用化和资本化。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发项目在研究阶段的支出, 应费用化, 在发生当期全部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发项目在开发阶段的支出只有同时满足下列五个条件的, 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否则, 也应该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具体五个条件是: (1) 技术上讲, 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 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 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 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 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 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 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 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 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 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新准则为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供了制度支持, 有利于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支出, 从而有利于改变企业无形资产的技术“含金量”低的现状 (薛云奎、王志台, 2001) 。本文通过沪市三年来上市公司披露数据描述性检验新准则是否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二、会计准则的激励效应

研究开发 (Research&Development, 以下简称“研发”或“R&D”) 活动是企业科技创新的过程, 其最终成果是技术。研发支出资本化有利于激励企业管理者增加R&D投资。如果按照之前我国旧的会计准则, 把R&D支出作为当期费用, 必然会引起本期利润的下降。这会造成管理者不恰当地削减企业的R&D支出以提高会计业绩, 使企业长期发展利益受损。在新的准则中, 开发费用资本化后, 企业在开发上的投入并不会影响到当期企业的利润, 这样会鼓励企业领导者加大R&D投入, 高科技企业尤其明显。同时, 从企业所有者——控股股东角度看, 将R&D活动看作是企业对未来收益的一种承诺, 希望通过R&D投入能长期、持续地为他们创造收益。因而, R&D支出部分资本化也能激励控股股东作出增加R&D投资的决策。

按新准则要求, 无形资产核算应新增加“研发支出”一级科目, 该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按照研究开发项目, 分别按“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 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 作费用化支出, 计入当期损益;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的期末应按本科目将相关支出资本化。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 反映企业正在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在财务报表中列为“开发支出”。按照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一般规定 (2007年修订) 》要求, 除在财务报表披露“开发支出”期末余额外, 还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本年度发生的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支出和开发支出、本期计入“当期损益”研究支出和转销计入“本期损益”的以前年度“开发支出”、本期资本化转入“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和资本化为“开发支出”的研发支出余额。

2007、2008、2009年沪市A股公司年度报告分别有73、90和104家公司披露了“开发支出”相关信息, 分别占当年披露年报公司总数的8.58%、10.54%和12.05%。从披露公司数量和所占比例都能看出, 新准则的实施有效地激励公司加大研发投入 (具体见表1、2) 。

从表1看, 2007年, 公司投入研发支出从10万元到27.77亿元, 均值0.70亿元, 开发支出从10万元到6.05亿元, 均值0.26亿元, 资本化研发支出从10万元到6.58亿元, 均值0.29亿元, 费用化研发支出从0到21.19亿元, 均值0.43亿元。2008年, 公司投入研发支出从10.79万元到29.11亿元, 均值0.94亿元, 开发支出从2.27万元到31.21亿元, 均值0.68亿元, 资本化研发支出从2.27万元到31.21亿元, 均值0.70亿元, 费用化研发支出从0到21.40亿元, 均值0.51亿元;2009年, 公司投入研发支出从0.70万元到19.51亿元, 均值0.98亿元, 开发支出从0.70万元到48.04亿元, 均值0.90亿元, 资本化研发支出从0.70万元到48.06亿元, 均值0.99亿元, 费用化研发支出从0到16.64亿元, 均值0.56亿元。四项指标的绝对金额, 最大值与最小值以及他们与均值之间的差异较大。且只有费用化的研发支出2009年比2008年有所降低, 其余三个指标三年来都是逐年上升的, 可见, 新准则执行以来, 公司的研发投入逐年增加。

(单位:元)

从表2看, 2007年, 公司研发支出占平均资产总额的比从0.00001到0.08241, 均值0.00848, 开发支出占平均资产总额的比从0.00001到0.04705, 均值0.00551,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平均资产总额的比从0.00001到0.05207, 均值0.00612, 费用化研发支出占平均资产总额的比从0到0.04903, 均值0.00315。2008年, 公司研发支出占平均资产总额的比从0到0.09855, 均值0.00987, 开发支出占平均资产总额的比从0到0.09844, 均值0.00848,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平均资产总额的比从0到0.09844, 均值0.00973, 费用化研发支出占平均资产总额的比从0到0.11427, 均值0.00530。2009年, 公司研发支出占平均资产总额的比从0到0.04891, 均值0.01019, 开发支出占平均资产总额的比从0到0.11274, 均值0.00894,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平均资产总额的比从0到0.11279, 均值0.01046, 费用化研发支出占平均资产总额的比从0到0.03659, 均值0.00418。可以看出, 最大值与最小值以及他们与均值之间的差异也较大。且也只有费用化的研发支出2009年比2008年有所降低, 其余三个指标三年来都是逐年上升的, 可见, 新准则执行以来, 公司的研发投入逐年增加。

三、研究结论

研发人力资本 第4篇

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我国2007年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较大修改。《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企业的研发活动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研究阶段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处理, 计入利润表的管理费用项目;开发阶段的研发支出在满足规定的五项条件时可以进行资本化处理, 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开发支出项目, 在完成全部研发活动时再转入无形资产项目。

二、研发支出信息在实际中的披露的现状

(一) 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准则的执行力不够, 披露的研发支出资本化信息不规范、不完整

1.在董事会报告研发信息的披露部分, 大部分公司按照准则要求披露了近三年研发支出金额, 但还是有部分公司只披露了一年或两年的研发支出金额;而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只有少数公司披露了资本化研发支出金额, 大部分公司在董事会报告中未按照准则要求披露资本化研发支出金额。

2.在年报附注无形资产明细项目中,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对"公司开发项目支出"的披露内容和格式做了详细说明, 要求公司披露开发阶段研发支出总额, 以及开发阶段分别计入当期损益、计人期末开发支出和转入无形资产的金额, 如果无开发项目则金额为零。但严格按照准则披露开发阶段研发支出的公司较少, 大部分公司未按照准则要求进行披露。

3.在年报附注管理费用明细项目中, 大部分公司在管理费用明细项目下披露了费用化研发支出的金额, 但名称则是五花八门, 从“研发费用”、“研究开发费用”、“研究开发支出”、“费用化研发支出”、“研发支出”到“研发投入”等等。还有部分公司没有在管理费用明细项目中披露费用化研发支出金额。

(二) 披露的研发支出金额在年报前后互相矛盾, 不同年度间的研发支出金额不一致

如果企业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的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即是在无形资产明细项目中披露的开发阶段资本化金额, 而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的费用化研发支出金额即是管理费用明细项目中的费用化研发支出金额。

但是, 在我们查阅上市公司年报和招股说明书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上市公司披露的研发信息经常前后互相矛盾, 金额不一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的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与在无形资产明细项目中披露的开发阶段资本化金额不符; (2) 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的研发支出费用化金额与管理费用明细项目中的费用化金额不符; (3) 不同年度披露的研发支出金额不一致; (4) 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研发支出金额与年报披露的金额不一致。

(三) 不同企业对“本期开发支出占本期研究开发项目支出总额的比例”的计算方法不一致

2010年证监会对《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进行了修订, 该准则要求公司在年报附注无形资产项目下披露“本期开发支出占本期研究开发项目支出总额的比例”。如果企业正确披露了该指标, 将非常有利于我们去了解企业的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 但准则对该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却未作规定。

在查阅年报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不同企业对该指标的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 如双莺药业2012年利用本年资本化研发支出除以本年开发阶段研发支出, 得出本期开发支出占本期研究开发项目支出总额的比例为40.27%。登海种业2012年利用本年资本化研发支出除以本年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发支出合计金额, 得出本期开发支出占本期研究开发项目支出总额的比例为1.17%。而广电运通利用本年开发阶段研发支出除以本年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发支出合计金额, 得出2012年本期开发支出占本期研究开发项目支出总额的比例为100%。另外, 西部材料利用本年转入无形资产金额加上期末开发支出金额除以开发阶段研发支出, 得出2012年本期开发支出占本期研究开发项目支出总额的比例为53.18%, 而本年转入无形资产金额和期末开发支出金额包括了以前年度的累积资本化研发支出, 这样计算是存在问题的。按照现有政策规定, 由于在董事会报告部分已经披露了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支出总额的比重, 因此, 在年报附注无形资产明细项目中本期开发支出占本期研究开发项目支出总额的比例"按照第一种方法进行计算可能会更合适, 即统一按照"资本化研发支出除以开发阶段研发支出"进行计算和披露会更合适。

(四) 对核销的以前年度资本化研发支出未能单独进行披露和说明

当以前年度确认的开发支出不再满足资本化条件时, 需要计提开发支出减值准备。但我们发现一些上市公司对以前年度资本化研发支出进行了核销, 但未单独进行披露。

三、当前研发支出资本化信息披露的改进建议

(一)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准则体系, 细化研发支出资本化披露规则

具体而言, 在董事会报告部分, 上市公司需披露近三年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合计的研发支出总额、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资本化研发支出金额和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支出总额的比重。在年报附注无形资产明细项目中, 应主要披露开发阶段的研发支出金额, 以及开发阶段分别计人当期损益、无形资产和期末开发支出的研发支出金额。由于在董事会报告部分已经披露了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支出总额的比重, 因此, 在年报附注无形资产明细项目中本期开发支出占本期研究开发项目支出总额的比例的计算方法统一为“本年资本化研发支出除以本年开发阶段研发支出”比较合适。

另外, 为了更好地分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无形资产明细项目中, 我们可以单独披露企业自主研发无形资产金额, 以及自主研发无形资产占剔除土地使用权后的无形资产的比率。

最后, 在管理费用明细项目中, 我们可以要求企业将费用化的研发支出明细科目统一为“费用化研发支出”以方便报表阅读者了解企业的费用化研发支出金额。同时, 如果管理费用明细项目中披露的费用化研发支出金额与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的费用化研发支出金额不一致, 要求企业做出解释。

(二) 加强研发支出资本化信息披露的监管, 强化相关法律法规和准则的执行力, 完善研发支出资本化信息披露的规范性

良好的准则还要依赖于正确的执行, 没有强有力的执行措施, 任何规章制度都会成为一纸空文。因此, 我们首先需要加强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的市场监管力度, 使上市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研发信息的披露, 保证研发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其次, 我们要不断强化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保证,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公司严格按照准则的要求进行研发信息的披露。最后, 我们还要加强上市公司会计人员的职业培训和后续教育。会计人员既要有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 还需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从而提高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信息披露质量。

(三) 对核销的以前年度资本化研发支出单独进行披露, 防止企业利用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

对研发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可以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但也增加了企业利用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其中, 一种比较典型的做法即是, 在前期将研发成功可能性低的项目进行资本化处理, 而在后期再将这些资本化研发支出进行核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高度重视企业的研发活动, 企业的研发投入金额在我国每年研发经费总额中的比重已经超过70%。但目前我国企业研发投入的信息披露却存在披露公司数量偏少、披露不充分、披露不规范、查找研发支出数据困难等诸多问题, 特别是有关企业研发活动成功的结果──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的信息披露更是严重欠缺。随着企业研发投入的加大, 研发信息披露已成为投资者、监管部门和企业所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由此可见;企业在研发方面的大量投入已成为推动国家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摘要:我国目前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法规对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信息披露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充分体现了研发支出信息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研发支出,资本化,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研发人力资本 第5篇

关键词:研发资本,配置效率,研发政策,行业异质性

0引言

本文基于Wurgler的基本理论,建立扩展的Wurgler模型,对工业行业的研发资本配置效率进行评析。与以往研究相比较,区别在于:一方面,根据有关经济理论,测算了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行业的R&D 资本存量,并将其与人力资本集成测度研发资本;另一方面,将Wurgler基本理论运用到研发创新领域,对创新效率测度的方法进行了拓展。

1研究方法

1.1研发资本测度

Griliehes(1998),蔡虹、许晓雯(2005)认为,研发投入对知识产出的影响具有持续性,作用并不是完全在当期能体现;能够表明企业、产业或国家技术开发能力和潜力的,不是各年R&D经费的流量,而是企业、产业或国家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存量,即R&D资本存量[1,2]。由于技术知识的老化,使R&D资本存量有具有“折旧性”。因此,本文采用的实际支出R&D经费,借鉴吴延兵(2006)[3]和OECD国家计算R&D资本存量方法,取折旧率δ=15%,运用永续盘存法(the perpetual method),根据公式(1)来核算基期的R&D货币资本存量。

undefined

其中,Ki,0为基期行业的货币研发资本的存量,R&Di,0为基期i行业的实际支出R&D经费,undefined为R&D经费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这里,假设R&D经费支出的增长速度等于货币研发资本的存量增长速度),δ为折旧率。

再根据递归公式(2),可以测算,各个观察期的货币资本存量。

Ki,t=(1-δ)×Ki,t-1+R&Di,t (2)

其中,K为R&D的货币资本存量,R&Di,t为当期i行业的R&D经费的支出。

Aghion和Howitt(1996)认为研究人员是研发的重要投入,知识产出主要取决于研究人员努力程度[4]。因此在探讨研发效率时,将人力资本作为重要因素进行考量,选择了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数量作为研发人力资本的衡量指标。魏守华、吴贵生(2005)在研究研发配置效率时,认为人力投入与财力投入之间具有不可分割性[5]。本文将R&D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进行融合,通过测算其各自权重,来集成为研发资本。同时,选择专利授权量(P)作为知识产出(Acs and Anselin,2002)[6],R&D货币资本存量(K),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L)作为投入指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P=AKαLβeμ,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即α+β=1,为了消除共线性,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处理变换为式(3)

ln(P/L)=lnA+αln(K/L)+μ′ (3)

搜集2000-2008年,32个工业行业的数据,共288个样本点,对(3)进行OLS估计,得到α=0.53,且T检验值为2.31,对应的概率为(0.032),说明在显著水平为0.05通过检验。这样,我们认为研发资本可以用(4)来集成测度。

Ii,t=KundefinedLundefined (4)

其中,I为研发资本,K为研发货币资本存量,L为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存量指标,i和t分别表示行业和年份。

1.2模型构建

1.2.1 基本模型

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意味着在高资本回报率的行业(项目)内继续追加投资,在低资本回报率的行业(项目)内适时撤出资本,Wurgler(2000) 基于这样的理论,构建了测度本配置效率模型,通过求解行业的固定资本形成的增长速度对于行业利润的弹性系数,测度出资本配置效率数值[7]。本文基于资本配置理论和Wurgler模型,探析研发资本的行业配置效率,借鉴Wurgler的方法,构建如(5)的基本模型。

undefined

其中,I为行业的研发资本形成,N为行业的新产品产值,i、t分别表示行业的编号和时间。undefined和undefined表示研发资本和新产品产值从t-1年到t年的增长,研发资本配置效率用参数η来衡量,表示投资对新产品产值的弹性。用投资弹性来表征研发资本配置效率是基于如下考虑:有效的研发资本配置就意味着研发资本向新产品产出能力强的行业流动,而从较差的行业流出,也就是说,有效资本配置意味着投资对成长潜力(用新产品产值增长来表征)的高反应性。具体来说,η>0,表明当一个行业的新产品产值指数相对于上一期增加时,研发资本增长率也会相应的增加,并且研发资本增长率增加的百分比是新产品产值指数增加的百分比的η倍,于是,更多的资本将流入新产品生产能力强的行业,而相对较少的资金流入较弱的行业;若η<0,表明当一个行业的新产品产值指数相对于上一期增加时,研发资本的增长率反而会减少;若η=0,表明各行业吸引研发资本的能力与新产品生产能力无关。在Wurgler模型中,自变量所选用的是各行业的利润或工业增加值,而在2004年以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并没有列出新产品的利润,因此,选用新产品产值做自变量。

1.2.2 基于行业异质性的扩展模型

研发资本配置效率在各行业之间存在异质性,通过建立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如(6),来估计和检验工业行业研发资本配置效率的差异。

undefined

其中,ηi表示第i个行业的研发资本配置效率,i=1,2,…,32。

1.2.3 基于金融、税收影响的扩展模型

仅根据新产品产值因素对行业研发资本形成的影响来求解资本配置效率是不全面的,有必要在模型中引入其他重要影响因素,揭示研发资本配置效率及其相互影响。金融机构贷款是各行业研发经费的重要来源;各行业上缴的税金,反映政府对该行业的支持意愿(曾五一、赵楠,2007)[8],因此,建立基于金融、税收影响的研发资本配置效率的扩展模型(7)。

undefined

其中,F为金融机构对该行业的贷款数量,T代表该行业上缴的税金,下标i代表行业的编号,即面板数据的横向组别;下标t代表面板数据中的纵向时间。

2实证分析

2.1数据来源

本文重点考察我国工业行业研发资本配置效率,因为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没有列出“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数据,且其他有些指标的统计口径与以前年鉴有差别,因此没有将2010年数据列入,本文所使用的基础数据来源于2001—2009年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考察的对象是工业中的32个行业潘文卿、张伟(2003)[9]的处理方法,各指标数据在加1后再取自然对数,然后引入模型。

2.2结果分析

2.2.1 研发资本配置效率总体分析

对模型(5)进行估计,由于模型存在异方差性,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变量在1%的显著水平下均通过检验,且R2值达到0.95以上,说明模型合理。总体来看,我国工业行业研发资本配置效率不高,undefined仅为0.012,远远低于我国工业行业资本(以固定资产净值口径测算)的整体配置效率0.253(蒲艳萍、王维群,2008)[10],说明研发资本的配置效率和资本配置效率比较,有极大的提高空间,主要因为,一是研发资本有部分是运用到基础研究领域,对新产品总产值反应并不敏感;二是现行的研发体制、评价体制等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2.2.2 研发资本配置效率的行业异质性分析

通过对模型(6)的估计,可以探究研发资本配置效率的行业异质性,如表1所示,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的估计结果中,总体来看,加权处理后的R2达到99.18%,F检验值为850.7035,说明模型拟合较好,在显著水平为10%时,有66%以上的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由于面板数据模型考虑了行业的个体影响,因此,我们认为这一结果能够反映各行业的研发资本配置效率水平;具体来看,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系数的估计值为例,说明其经济含义,undefined检验值为5.7604(对应的概率为0.000),说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研发资本增长率增加的百分比是新产品产值指数增加的百分比的0.0603倍,即研发资本配置效率为0.0603,且在显著水平为1%情况下通过检验。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各个行业研发资本配置效率存在突出的行业异质性特征,我们将32个行业按研发资本配置效率分成三组:

① 研发资本配置效率较高的行业。由undefined值大于0.06组成的八个行业,分别为:13.家具制造业;11.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25.金属制品业;12.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6.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0.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20.橡胶制品业;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因为近些年,居民住房需求旺盛的同时,带动家具制造业和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的需求,从而促进了研发投资的增加;而出口导向性经济,也促使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投资的增强。

②研发资本配置效率较差的行业。由研发资本配置效率小于0.01构成的四个行业,分别为:19.化学纤维制造业;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3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32.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这些行业基本上是垄断性的,创新动力不足,缺乏足够的研发激励,同时,像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没有明显的新产品且形式单一,因此,企业缺乏研发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③ 研发资本配置效率一般的行业。由其他的20个行业组成,资本配置效率大于0.01而小于0.06。

对以上三组的行业研发资本配置效率运用方差分析来检验其异质性,构造统计量F,计算结果如式(9)。

undefined

其中,SSB为组间离差平方和,SSE为组内离差平方和,k=3,n=32。统计量F的值为42,大于在显著水平为0.05下的F临界值,说明我国工业行业研发资本配置效率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

2.2.3 金融贷款和税收因素对研发资本配置效率的分析

表1中模型(7)的估计结果显示,金融支持影响系数γ1不显著,说明金融机构支持对于行业的研发资本形成影响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新技术的研发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收益的风险高,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并不积极。然而,政府支持意愿影响因素的系数γ2显著,且为正值,说明那些利税上缴较多的行业,生产能力强,获得的投资多,比较符合资本自由有效流动的经济规律。

3结论与启示

本文首先将研发的人力资本和R&D存量资本集成,来测度工业行业的研发资本;其次,根据Wugler模型的基本原理,构建研发资本配置效率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得到主要结论为:考察期内,我国工业行业的研发资本配置效率不高,远低于以固定资产净值口径核算的资本配置效率;工业行业研发资本配置效率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在考量金融支持因素和政府支持因素情况下,金融支持对研发资本配置效率影响不显著,而政府支持意愿影响因素显著,说明那些利税上缴较多的行业,获得的投资多,这比较符合资本自由有效流动的经济规律。根据本文研究结论,结合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资本配置现状,提出以下相应对策。

① 针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资本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加大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的投入力度,加速研发资本的形成,增强自主开发能力,使之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在发达国家,大型企业技术开发经费的投入占当年销售额的比例一般在4%~10%之间,而我国2008年此项经费占销售收入仅为0.84%。第二,加大研发人员的培养和储备,促进企业研发能力提高;组建高水平、高效率的研发机构,充分利用研发费用,创造和开发更多的新产品。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约为5%,而科学家与工程师占从业人员的比重在3.5%左右;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企业总数比重约为24%,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第三,在研发资本配置过程中,需要考量研发投资的特殊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研发资本配置效率考核机制,合理的研发激励机制,通过科学的管理机制,促进人力资本和研发经费的高效利用,从而提高研发资本的配置效率。

② 在研发资本配置时,要考量行业异质性特征,根据产业政策和行业特性进行差异化分配资源,从而使得各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协调、且有层次地发展,达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相关部门可以采取差别对待的政策,努力将有着不同成长性的行业区分开来,使成长性好的行业以及缺少资金的新兴行业能够得到足够的研发经费,而使日趋淘汰的行业缩减企业研发经费投资规模,以实现研发资本的最优配置。

③ 需要建立适合创新不确定性情境下的投融资政策,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加强监管和引导,促进金融机构资本、社会其他资本与企业研发的结合,如完善风险投资体系等,来解决科技创新融资方面的瓶颈,为企业研发资本的形成和配置效率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

由于数据统计口径存在差异、数据可得性等原因,使得本文的部分实证研究结果的显著性水平还不够理想,需进一步的跟踪检验;同时,从微观层次上,如企业层面的研发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等方面问题,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Griliches Z.R&D and productivit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

[2]蔡虹,许晓雯.我国技术知识存量的构成与国际比较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4):15-20.

[3]吴延兵.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J].经济学(季刊),2006(4):1129-1156.

[4]Aghion P,Howitt 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growth process[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996(1):49-73.

[5]魏守华,吴贵生.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4):467-473.

[6]Acs Z J,Anselin L.Patents and Innovation Counts as Measures of Regional Production of New Knowledge[J].Research Policy,2002(31):1069-1085.

[7]Wurgler J.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Allocation of Capital[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0(58):187-214.

[8]曾五一,赵楠.中国区域资本配置效率及区域资本形成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4):35-42.

[9]潘文卿,张伟.中国资本配置效率与金融发展相关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3(8):16-23.

研发人力资本 第6篇

关键词: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企业培训

1 问题的提出

企业研究的现代方法强调企业能力的异质性和高度专业化[1],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企业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是促进人力资本形成,尤其是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人力资本的私有产权特点,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必须制定合理的规则,并通过投资改善雇佣关系,获得员工的信任,只有这样,个体才愿意将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本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向,通过个体学习所积累下的人力资本才能为企业所用。那么,企业现有的,尤其是在职的人力资本特性如何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有什么内在的规律?这是本文力图回答的问题。

2 企业在职人力资本特性

和一般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不同,企业人力资本研究是站在企业角度上进行的,企业人力资本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在未来为企业带来收益的人力资本的总额。为了更好的说明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雇佣方和被雇佣方的互动规律,将研究范围锁定在已和企业签订雇佣契约的员工身上,分析企业所拥有的在职人力资本特性。

2.1 强调企业人力资本的交易属性

对于企业在职人力资本特性的最初研究,是其交易属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中专用性是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专用性最初是对资产特点的定义,强调的是交易中的不可转移特征,当一定资产被投入特定的贸易关系时,这些资产在一定程度上被锁定了,它们只能在有限的选择中发挥其经济价值。一般情况下,专用性资产一旦投入,其价值就不可能全部收回。资产专用性的实质是一种套住效应[2]。

由于在雇佣契约中,人力资本所能带来的生产价值只能唯一的存在于两者的特定交易中,而进入和退出成本的障碍[3],使专用性带来的锁定效应更加明显。为了保证由企业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留在企业内部,而其带来的价值增值也归企业所有,大量的企业人力资本研究从交易契约角度来探讨企业和员工的权利和责任安排。在这些研究中,很多文献都认为人力资本的收益回收状况与雇佣时间和雇佣契约稳定性有关,其推论的主要依据就在于由于专用性带来的交易属性。

2.2 强调企业人力资本的资源特性

随着技术更新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劳动力之间的差异已经不能简化为量的比较,异质性人力资本成为形成企业能力和构建企业资源的基本保障。对于企业人力资本的研究,也从仅仅强调风险防范转化为强调其资源特性。Snell认为对企业而言,强调人力资本的异质性一方面强调雇员技能的稀缺性,另一方面则强调相关技能的分布状况和相关程度;豆建民则认为人力资本价值存在“潜在价值”和“实际价值”两种形式[4],潜在价值是指把通过教育、培训、保健、迁移等投资支出形成的人力资本价值称为“潜在价值”,而人力资本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其绩效体现出的价值则被称为人力资本的“实际价值”。显然,其实际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可见,这些研究强调的企业人力资本的“生产”特点,关注的重点也是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到企业中如何和非人力资本结合方式。

显然两种研究的着眼角度不同是由于企业人力资本特征的二元性造成的,但在目前研究中,这两种对企业人力资本特性的分析常常被孤立起来进行:强调交易特征的人力资本研究认为通过一系列的企业制度安排,来使双方交易成本的最小化,可以避免专用性人力资本流失。而强调企业人力资本资源特征的研究,则将人力资本的管理与团队生产过程联系起来,加强技能与环境、企业已有运作程序、及企业默许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加企业人力资本的异质性,从而构建企业独特的资源。尽管两种思路都完整的解决了企业人力资本使用的基本问题,但在实践中,不同时间段,甚至是同一时间段内会存在几种不同的在职人力资本形态和对人力资本使用的不同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要求其必须考虑政策如何匹配不同形态的人力资本和管理要求,以求带来更好的结果。

为此,首先需要将这两种对企业人力资本特性的管理思路统一到一种逻辑分析框架中来。只有这样,在对人力资本投资模式进行分析时,才能更全面的整合和归纳在职人力资本特性和人力资本投资模式的互动规律。

这两种分析思路大致有以下几个共同点:首先,两种研究思路都是基于提高组织产出的前提下进行的,强调交易特征的人力资本研究建立在通过减少使用成本提高组织产出的前提之下,而强调资源特征的人力资本研究认为提高使用效率才是提高组织产出的基本路径;其次,这两种研究思路的不同与企业对企业在职人力资本的判断有关。强调交易特征的人力资本研究认为企业可以大致掌握了员工在工作中使用的技能和工作方式,这样会提高“可控性”,更好的避免企业受到“机会主义”的危害;而强调资源特征的人力资本研究认为资源本身就具有因果关系模糊性和社会关系复杂性,企业已经越来越难以掌握员工工作中的所有信息,因此,企业无法完全控制人力资本的使用方式,这时提高个体技能和企业技能的“相互依赖性”,既能提高组织生产效率又能减少流失风险。由此,对人力资本如何产生效益的基本判断和尽可能促成相应效益产生方式的管理思路成为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基本参照系。下面,结合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现有成果综述,将这一基本参照标准落实到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具体安排中。

3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

企业人力投资的基本概念是由Becke在1962年提出的。企业人力投资的形式主要是在职培训,在职培训根据其培养能力的专用性差可以分为一般性培训和专用性培训[5]。所谓通用性能力是指具有相关技能的员工能够提高很多企业的生产率,有很强的外部经济性,而专用性能力是指具有相关技能的员工只能提高本企业的生产率。可见,一般性培训是指能够提高很多企业的生产率的培训,而完全专用性培训则是指不能提高其他企业生产率的培训。

Becker的这种划分方法主要依据的是企业和市场的边界,可见,是否能在市场中自由交易是Becker所认为的企业人力资本的最重要的特征。Becker的研究成为之后大部分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的基础。企业会更加倾向于投资哪一种类型的人力资本技能呢?这个问题与企业对人力资本状况和特征的认识有关。概括来说,不同阶段的研究在探讨通用性能力和专用性能力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因此所带来的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借鉴意义也不同,如图1所示。

最初的研究认为通用性能力和专用性能力之间是完全不相容的关系,Becker在其研究中,一般性人力资本和专有型人力资本在企业中是分离的,企业培训可以进行完全独立的划分,即一方面是投资一般性人力资本,另一方面投资的是专用性人力资本。

而随着研究的开展,Stevnes[6]提出了可转移技能的概念,所谓可转移技能指的是除培训企业外至少存在一家其他企业可用的技能。他认为企业需要专业技能的不同组合和工作组织的不同模式,以及技能和工作经验的特殊组合。因此,一般性技能和专用性技能只不过是两种极端情况,处于它们之间的就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可转移技能,基于可转移技能的概念,一般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之间有了可以转化的途径,因此绝对分离的一般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转化为了部分相容关系。

Bishop[7]的研究将这一关系进一步推进。他将企业的专用性技能看作是多种一般性技能的混合体,企业有激励投资它们需要的专用混合技能,它的投资途径却是通过投资各种一般性技能最后加总而来,所以在形式上表现为企业向员工提供一般性技能培训。也就是说,各种一般性技能的不同权重导致了专用性。根据Bishop的结论,一般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并没有绝对的区分,他们的区别在于基于企业特征的结构化组合方式不同。

由于对一般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关系有不同研究结论,对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方向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早期研究认为,企业没有投资一般性人力资本的动力,但如果存在市场壁垒,企业也会根据情况对员工的一般性技能进行投资。而基于两者部分相容的结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向很难完全以专用性和一般性来划分,更多的则是具有部分专用性的可转移技能。而基于Bishop的结论,当企业激励员工进行专用性技能积累时,它就不得不投资员工的一般性技能,而根据不同企业的要求和特征不同形成企业要求的一般性技能的结构化重组,则是能为企业带来效益最大化的投资部分。

4 基于企业在职人力资本特性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分析

通过以上的论述,企业人力资本同时具有交易属性和资源属性,并给出了企业对这两种属性的倾向性和管理方式取决于企业如何管理人力资本的思路的结论。而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对象、内容和方式是企业在对在职人力资本特点进行判断后的具体处理方式思路的体现。这样,就可以做出一个进一步的推论,为了减少成本,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收益,企业可以大致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其一就是通过尽可能的将复杂技能结构化,按照企业要求的结构安排和权重比例,形成企业不同的一般性人力资本投资组合束,来对员工进行培训。这样做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对员工技能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也能够随着环境要求迅速调整能力要求。其二就是尽可能的提高企业和员工的相互依赖性,毕竟有些人力资本的使用很难按照过程来进行管理,专用性总会存在。这时,形成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共同体,使双方都能够在长期交易中获得好处,是有效解决流失风险的基本途径。

由于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与技能特性具有天然不可分的关系,结合上面的分析,给出了下面的理论模型,来归纳不同类别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如图2所示。

4.1 支持型人力资本投资模式

如果企业员工所拥有的技能易于分解,且其结构化程度较高,同时员工技能使用方式与企业的相互依赖程度也较高,那么这时采用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命名为支持型投资模式。在这种情形下,由于双方相互依赖程度较高,员工的人力资本只能局限在有限的使用环境中,因此其流失风险较低,其次,技能的特点使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准确的进行,因此企业会积极的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同时会维持与员工较长时间的雇佣关系。

4.2 共赢型人力资本投资模式

如果企业员工所拥有的技能不易于分解,并且很难形成结构化的技能组合,同时员工技能使用方式与企业的相互依赖程度也较高,那么把这时采用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命名为共赢型投资模式。在这种情形下,员工和企业只有紧密合作才能获得双方收益的提高,双方都倾向于进行长期合作。在这种前提下,尽管企业很难准确的对员工掌握的技能进行投资,但企业仍然会维持较高的投资水平。总之,这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力求形成双方共赢的局面。

4.3 市场型人力资本投资模式

如果企业员工所拥有的技能易于分解,且其结构化程度较高,但员工技能使用方式与企业的相互依赖程度较低,那么把这时采用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命名为市场型投资模式。在这种情形下,企业较易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本,而由于双方依赖程度较低,如果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员工较易在其他场合获得类似的工作,企业的投资风险较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会付出和市场水平相应的投资,双方之间的雇佣关系也处于松散的状态。

4.4 信任型人力资本投资模式

如果企业员工所拥有的技能不易与分解,并且很难形成结构化的技能组合,同时员工技能使用方式与企业的相互依赖程度较低,那么把这时采用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命名为信任型投资模式。在这种情形下,尽管双方依赖程度较低,但相应的技能往往都是企业所必需的。

尽管投资风险较大,但如果企业对员工有全面的了解,这种投资还是有一定保障的。最重要的是,这种投资有利于加强双方之间的信任,形成双方的稳定的心理认同。而这种建立在双方信任基础之上的雇佣关系,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契约性关系。对于企业而言,其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对相应员工的命令权利,更重要的这些人力资本是企业构建未来资源的基础。

5 结论和展望

由于企业雇佣员工必然涉及到其两种基本属性:交易属性和生产属性,因此企业在职人力资本的管理也必然围绕着两种属性展开。企业对其在职人力资本特点的判断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方式选择时所依据的价值前提;而企业面临的具体的员工技能状况,则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方式所依据的事实前提。基于这样的基本判断,本研究分析了企业在职人力资本特点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方式的互动关系,并进一步提出了4种不同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式。

由于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尽管可以用不同的类别来区分其形态,但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必须考虑不同的人力资源投资模式如何结合在一起为企业不同层次的经营需要服务,为此可以将不同的情境因素结合进来。

参考文献

[1]BARNEY J.Firm resource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99-120.

[2]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一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1996(9):3-15.

[3]沈士仓.长期雇佣?还是短期雇佣?:以企业人力资本的形成为视点[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86-93.

[4]豆建民.人力资本间接定价机制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73-82.

[5]BECKER G S.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nomy,1962,70(5):9-49.

[6]STEVENS M.A theoretical model of on the job training with imperfect competition[J].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4,46(4):537-562.

研发人力资本 第7篇

目前国内外对企业研发费用的处理方式, 概括起来有三类:其一, 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全部费用化核算方式;其二, 以荷兰、瑞士和巴西为代表的全部资本化核算方式;其三, 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代表的在一定条件下的资本化核算方式。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 与国际接轨, 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以下简称“新准则”) 中对企业研发费用的入账方式重新做了规定:首先是将企业研究与开发的过程划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 计入当期损益 (管理费用) ;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 (规定中共列出了五条资本化条件) , 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新准则相对于旧准则来说, 是一大改进, 克服了许多旧准则的不足, 其更能体现企业的真实价值和拥有的资产。

二、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的现状

本文以沪深两市上市的111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以其2008年年报为分析资料, 提炼出其披露的有关技术研发的信息, 得到了表1~表4的统计数据。

通过表中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研发费用资本化情况存在以下特点:

其一, 111家公司中有80家采用了将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 占到了总数的72.08%。即绝大多数公司仍然将生物医药技术研发费用费用化。

其二, 将研发费用资本化的31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其开发支出占总资产的比重极小, 74.19%的公司开发支出占总资产的比重低于1%, 只有25.81%开发支出占总资产比重超过1%。比重超过1%的公司中最高比重天士力 (600535) 为4.700%, 其次是西藏药业 (600211) 为2.706%, 剩下的比重全都在2%以下。

其三, 31家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公司中有16家 (占51.61%) 选择了全部资本化, 研发费用资本化率在80%以上的有19家 (占61.29%) , 在50%以上的有21家 (占67.74%) , 资本化率低于10%的只有4家 (占12.90%) 。

其四, 研发费用资本化金额对净利润的影响并不大, 在15%以下的占80.65%, 在5%以下的占64.51%。

三、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研发费用资本化选择影响因素

其一, 公司自身盈余管理的需要。现行会计准则关于研发费用的处理规定为生物医药上市公司通过调节研发支出的费用化与资本化界限来调节利润、实施盈余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一般公司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来调整研发费用的资本化情况。

(1) 直接增加资产价值和当期收益。由于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多, 研发费用资本化与否以及资本化的多少可以对公司资产价值和当期损益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到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相关数据。

(2) 增大税收优惠享受幅度。我国目前对研发费用逐年递增的企业实行了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 但若按照原会计准则的规定, 将内部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则在企业营业收入相对比较稳定的情况下, 因研发费用增长过快, 利润常常会出现负值, 企业难以享受税收优惠。现行会计准则下企业只要合理地分配资本化和费用化的比例, 使当期的期间费用相应减少, 利润相应增加, 就能在盈利的情况下得到节税的好处。

(3) 改变在职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因为研究与开发支出具有明显的后效性。在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后, 其效果要经过数年才能体现出来。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管理者任期并不是永久性的, 如果把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作为管理费用核算, 该项支出的增加必然会引起本期利润的下降。管理者希望公司业绩波动不大, 并且能持续地取得一定的增长。

其二, 生物医药技术研发的特点。主要包括:

(1) 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生物医药产品本身的研发时限长, 新投产产品或项目的投资从投入到产生效益具有时滞效应, 药物本身的特点使药品的研究开发存在着明显的技术风险, 最终能不能为公司创造经济利益很难判断。

(2) 生物医药研发资本化开始时间受多方面的影响。对于生物医药上市公司而言, 研发费用资本化五大条件中最具有不确定性的是其中的第一项, 即如何证明“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由于该行业还受国家法规的监管, 新药即使研发成功待到通过审批后投放到市场仍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新药的上市都必须经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 而在提交申请文件之前通常无法证明其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 实务中在后期终止或放弃研发项目的实例也不少见。因此开始资本化的时点很难选择。

四、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研发费用资本化信息披露规范建议

第一, 督促生物医药上市公司按新准则要求进行研发费用的披露。新准则要求企业在附注中披露计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金额。在查阅公司年报的过程中可以发现, 生物医药上市公司都非常重视核心技术能力的开发, 在年报中都披露了其正在进行的相关研发项目。但由于研发费用信息披露涉及商业秘密, 大多数企业自愿披露研发费用信息的动力不足,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 却并未查找到相应具体披露的研发费用金额, 使得投资者无从知晓企业具体的研发投入。监管部门应完善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 并充分建立社会监督机制, 要求和规范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披露。同时, 为确保企业披露的财务报告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防止企业利用费用资本化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开发阶段资本化支出确认的监管, 而不能简单地从账面余额判定其经营业绩的好坏, 更应该合理地评估企业长期的真实价值。

第二, 拓展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披露内容。生物医药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指标中除应明确指明各类研发费用的已投入数额和资本化金额等方面外, 非财务指标中应详细揭示研发项目的性质、技术特性和优势、进展、项目成功后的应用前景以及预测研发项目未来收益和风险的可能变化情况等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以便于投资者进行决策, 使其可以结合企业连续的研发费用投入及回报, 评价和预测研发投入的合理性来保障自身的利益。

第三, 提高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业务水平。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生物医药研发业务的复杂性和高风险, 要把企业的研发活动清楚地划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 显然并非易事, 尤其是对于本身并不精通生物医药技术的会计人员来说, 这项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会计人员应对企业相关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这样才能够公正地判断企业内部研发活动中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以及判断开发阶段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 从而确保研发费用信息披露内容的准确性。

第四, 制定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的相关监管措施。生物医药行业的技术研发活动是其可持续增长能力的后劲, 是每个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命脉之一, 也是影响公司价值的主要因素。非法操纵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式会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很大的风险, 为了提高研发费用相关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监管部门应协同一些服务机构制定相关措施, 健全法律体系, 加大监管力度。除了加强审计监管、完善与会计准则相关的监管政策这些常规监督措施外, 还应强化事前督导、加强跟踪监管政策落实情况。针对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研发的专业技术性较强这一现实, 对会计等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指导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上一篇:生命中不可承受之回忆下一篇:完善村级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