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闭合性损伤诊治

2024-05-06

阴囊闭合性损伤诊治(精选8篇)

阴囊闭合性损伤诊治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阴囊受伤患者, 年龄10~90岁, 平均32.2岁。8例患者均于伤后72 h内就诊。8例患者均为会阴部直接伤 (骑跨伤、撞击伤) , 其中2例伴骨盆骨折。8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阴囊疼痛、肿胀。8例患者全部经磁共振成像 (MRI) 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并与手术探查、治疗随访相比较。

1.2 检查方法:

MRI检查:使用Siemens Avanto 1.5T MR扫描仪, 采用体部线圈, 层厚3 mm, 矩阵200×200, 常规应用快速直旋图波 (TSE) T1WI、T2WI、T1WI加FS、T2WI加FS序列, 包括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超声检查:使用Philips Aur2或Toshiba 66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探头频率为5~10MHz。患者取仰卧位, 充分暴露阴囊, 嘱患者单手将阴茎上提贴于下腹壁, 观察双侧睾丸、附睾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包膜情况, 彩色多普勒检查睾丸、附睾血流情况。

1.3 图像分析:

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MRI及超声图像。图像诊断要点为: (1) 睾丸挫伤出血; (2) 睾丸增大; (3) 阴囊肿大、皮肤增厚; (4) 鞘膜积液; (5) 白膜完整; (6) 附睾损伤; (7) 腹股沟区淋巴结增大。

2 结果

2.1 睾丸挫伤出血:

MRI示8例患者睾丸边缘毛糙、模糊, 急性期T1WI表现为片状不规则等信号或高信号, T2WI表现为片状不规则低信号或混杂信号, 其中2例显示白膜下少量积血, T1WI为边界光整等高信号, T2WI为混杂信号;超声示6例患者睾丸轮廓回声毛糙、模糊, 实质内回声不均匀, 出现单个或多个边界不清楚的低回声, 彩色多普勒见血流增多、血运丰富, 2例患者睾丸回声均匀, 彩色多普勒血流未见明显增多 (见图1~3) 。

2.2 睾丸增大:

MRI示8例患者睾丸增大, 其中1例双侧睾丸增大;超声示6例患者睾丸增大, 另2例示睾丸未见明显增大, 其中1例伤后1周复查示左侧睾丸增大。

2.3 阴囊肿大皮肤增厚:

MRI示8例患者均阴囊肿大, 皮肤模糊增厚, T1WI表现为稍低信号, T2WI表现为高信号, 皮肤厚度>1 mm;超声示8例患者均阴囊肿大, 皮肤增厚, 其中6例患者皮肤与皮下组织回声不均匀, 致皮肤厚度测量不清楚。

2.4 鞘膜积液:

MRI示鞘膜积液8例, 其中3例双侧鞘膜积液, 7例表现为睾丸周围弧形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影, 1例表现为睾丸周围弧形T1WI、T2WI混杂信号, 提示鞘膜囊内积血;超声示6例患者鞘膜腔积液, 呈液性无回声改变。

2.5 白膜完整:

3例MRI T2WI示白膜毛糙, 未见明确中断;超声8例患者均未见白膜异常改变。

2.6 附睾损伤:

5例MRI示附睾增大, 其中3例表现为附睾T1WI等信号或高信号改变, 5例中1例表现为T2WI明显均匀高信号改变;超声见2例患者附睾增大, 回声未见异常, 彩色多普勒提示血流增多、血运丰富 (见图4、5) 。

2.7 腹股沟区淋巴结增大:

MRI示4例患者腹股沟区多枚肿大淋巴结影, 超声未显示 (见图6) 。

3 讨论

正常睾丸解剖及MRI、超声表现:阴囊正常结构自外向内依次为皮肤、肉膜、提睾筋膜、提睾肌、睾丸精索鞘膜及固有鞘膜, 固有鞘膜分为壁层和脏层, 二层之间为鞘膜腔, 内有少量浆液, 正常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超声为均匀无回声。鞘膜腔内侧睾丸表面还包有白膜、血管膜, 白膜厚约0.5 mm, 正常时白膜应连续完整, T1WI、T2WI均为线样低信号, 超声为线状强回声。睾丸是成对卵圆形实性器官, 成人睾丸长3~4 cm, 宽2~3 cm, 厚1~2 cm。正常的睾丸实质T1WI为中等信号, T2WI为均质高信号, 超声呈均匀点状等回声。附睾呈新月形, 分为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 正常时T1WI比睾丸稍低、T2WI为略低于睾丸不均质高信号, 超声为点状等回声[3,4,5]。

早期诊断对急性闭合性阴囊损伤患者非常重要, 可以指导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6,7,8,9]。MRI通过多平面成像, 对于睾丸、附睾轻微损伤能够清楚显示, 睾丸、附睾内有无出血在MRI图像上较为明确, 而且还能鉴别出血是急性期、亚急性期或是陈旧性[10]。睾丸出血急性期T1WI表现为不规则等信号或稍高信号, T2WI表现为不规则低信号或混杂信号, 随着时间延长, T1WI、T2WI均为高信号改变。本组8例病例均显示不同程度的睾丸挫伤出血, 其中2例显示少量白膜下积血;而超声显示6例睾丸低回声出血。本组病例中3例附睾出血时T1WI见等信号或高信号影, 1例T2WI呈明显高信号。超声仅见2例患者附睾增大, 回声未见明显异常。可见超声很难显示睾丸、附睾的轻微损伤及小出血灶改变, 尤其彩色多普勒未见血流改变时, 诊断更为困难;值得一提的是, 附睾尾及精索本身血运丰富, 对彩色多普勒的诊断是一种干扰。阴囊急性损伤时, 皮肤下平滑肌水肿引起皮肤增厚, 鞘膜损伤致黏液分泌过多引起鞘膜积液、阴囊增大, 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显示力[11,12], 软组织轻微的损伤都能导致信号改变, 所以能够显示阴囊肿大皮肤增厚;阴囊损伤时皮肤与皮下组织回声不均匀, 超声分辨困难, 测量皮肤厚度不准确。轻微少量的鞘膜积液超声显示不明确, MRI不但显示少量的鞘膜积液, 而且能够明确鞘膜积液的性质, 根据T1WI有无高信号判断鞘膜腔有无积血。白膜线在T2WI上显示清晰, MRI通过冠状位、矢状位、轴位可以发现白膜的信号改变、有无中断, 睾丸有无破裂[13];睾丸损伤出血、白膜下血肿致图像回声混杂, 白膜显示欠佳, 影响超声诊断白膜轻微改变。MRI图像可以观察腹股沟淋巴结有无肿大, 简便有效。此外, 超声检查时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MRI检查则更为客观。

综上所述, MRI与超声比较, 前者能更清晰地显示阴囊特别是睾丸、附睾结构及有无损伤, 尤其对于睾丸、附睾的轻微损伤判断更为准确, 是目前诊断急性阴囊闭合性损伤的较为精确的影像检查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阴囊闭合性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急性阴囊闭合性损伤患者8例, 所有病例全部经MRI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回顾性分析及比较MRI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结果 8例急性阴囊闭合性损伤患者中, MRI示睾丸损伤出血8例 (其中白膜下少量积血2例) , 睾丸增大、阴囊肿大皮肤增厚、鞘膜积液8例, 白膜毛糙3例, 附睾增大5例 (其中附睾损伤出血3例) , 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示睾丸损伤出血6例, 睾丸增大6例, 阴囊肿大、皮肤增厚8例, 鞘膜积液6例, 白膜异常未见, 附睾增大2例, 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未见。结论 MRI能清楚显示急性阴囊闭合性损伤, 是目前诊断急性阴囊闭合性损伤的精确影像检查方法。

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体会 第2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0例, 男72例, 女18例。年龄11岁~6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8例 (占76%) , 坠落伤16例 (占18%) , 斗殴伤6例 (占6%) 。均在伤后30 min~8 h入院。伤员入院后经手术证实, 损伤1个脏器的62例 (占69%) , 损伤2个脏器的25例 (占25%) , 损伤3个脏器的5例 (占6%) 。其中死亡5例 (占6.2%) 。急诊手术距就诊时间最短30 min, 最长达20 h.

1.2 手术方法及治疗结果

根据腹腔内脏器的受损情况, 其中采用脾切除或修补45例, 肝缝合修补或加大网膜填塞23例, 胃肠修补31例, 肾切除或修补11例, 膀胱修补22例。治愈85例, 死亡5例, 术后发生肠梗阻2例。主要致死原因为伤势过重, 出血量过多。再之休克时间过长并发感染, 脓毒败血症以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2 讨论

2.1 及时正确的诊断

2.1.1 确立诊断, 依据创伤史, 包括致伤机制, 暴力大小与受伤部位, 受伤方式, 表情、意识及生命体征判断病情的危重程度。

2.1.2 仔细的体格检查, 通过腹部视诊、伤痕、血肿、腹部隆起和腹部刺激征等体征分析判断伤情。

2.1.3 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对腹部创伤最简便可靠的方法不是诊断性腹腔穿刺。除严重腹胀、妊娠、既往手术或炎症造成的腹腔内广泛粘连等不宜做腹腔穿刺外, 疑有腹腔内脏器损伤者均可行腹腔穿刺。本组43例, 接受腹腔穿刺阳性34例, 阳性率达81.6%, 但有些患者受伤时间短, 创伤轻, 腹腔内出血少, 腹腔穿刺可能阴性。对疑有腹腔内脏器损伤而腹穿阴性者可行腹腔灌洗, 其早期诊断阳性率比腹腔穿刺高, 还能进行连续观察而不必多处反复穿刺。有下列情况之一即为阳性:肉眼血性液, 有胆汁或肠内容物, 红细胞计数超过10 000/mL, 白细胞计数超过500/mL, 淀粉酶高于100 U (索氏) /100 m L[1].

2.1.4 腹部X线检查及B超检查:对空腔脏器损伤的可进行腹部X线检查, 可见膈下游离气体或膈肌提高。B超对腹部闭合性创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对确定脏器创伤及发现腹腔内积血甚为可靠, 对腹腔空腔脏器的创伤提供可靠的依据。本组65例创伤行B超检查, 提示内脏创伤54例, 阳性率84%.

2.2 治疗措施

2.2.1 闭合性腹部创伤, 患者入院时多有不同程度的休克是常见的, 纠正休克并同时做好手术准备是急救的核心问题, 恢复有效循环, 积极有效的抗休克治疗是术前急救的关键, 纠酸给氧的综合措施也同时进行。如存在休克表现, 我们的认识是快速大量补充血容量, 我们采用的液体补充成分以平衡盐液和新鲜血为主, 晶、胶比例为2∶1或3∶1, 补充的速度开始要快, 60 min内补2000~3000 mL为宜。平衡盐溶液的使用, 不仅节约了血液, 还可减少大量输血并发症的发生。血压偏低者可适量应用多巴胺以维持有效循环。

2.2.2 对伤势严重并有明显腹膜炎表现, 在大剂量抗生素基础上, 应用糖皮质激素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减少自由基的生成, 改善组织代谢, 纠正酸中毒, 稳定细胞膜离子通道, 促进钙离子外流, 对提高机体应激能力及改善中毒症状有重要作用[2]。

2.2.3 腹部闭合性损伤, 一旦初步诊断有脾或空腔脏器损伤应及时手术探查。如果存在休克, 应在抗休克的同时积极做好手术准备, 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边抗休克, 边手术”的急救措施。我们认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后凡出现腹膜炎 (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 或腹穿阳性者, X线检查有游离气体, B超证实有腹腔内积液, 腹痛进行性加重, 肠鸣音减弱, Hb或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均视为急诊手术指征。

3 保守治疗及措施

保守治疗的前提是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 但必须严密观察;对一时不能明确有无腹部内脏损伤的病例, 严密观察是诊断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观察期间要反复检查伤情的演变, 并根据这些变化不断综合分析, 以便尽早作出结论而不致贻误手术治疗的时机。观察期间可进行以下处理: (1) 积极补充血容量, 并防治休克; (2) 注射广谱抗生素以预防或治疗可能存在的腹内感染; (3) 疑有空腔脏器破裂或有明显腹胀时, 应进行胃肠道减压。

参考文献

[1]万建华, 等.37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急救[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7, 17 (5) :29.

腹部闭合性损伤81例诊治分析 第3篇

【关键词】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治疗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病情隐蔽性强,病情变化快,早期正确诊断和及时合理处置显得特别重要。我院2004年5月~2012年11月收治了81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现对其诊治情况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1例,男63例,女18例,男女之比为3.5:1。年龄最小者5岁,最大者75岁,其中以20~50岁为最多。受伤至入院时间:30min~20h,平均3.5h。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58例,打架斗殴伤7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5例,跌伤4例,挤压伤2例。

1.2方法 81例急诊手术66例,保守治疗8例,48h中转上级医院诊治7例。包括脾切除25例,脾修补10例,肝修补17例,肾修补3例,小肠切除吻合5例,小肠修补5例,胃修补1例,十二指肠修补1例,膀胱修补2例,结肠一期修补1例,结肠造瘘1例,系膜修补7例,胆肠吻合2例,膈肌修补1例。

2 结果

本组保守治疗病例7例治愈,1例因合并骨盆骨折并发肺部感染死亡;手术治疗66例,61例治愈,死亡5例,死亡病例中腹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2例,合并胸部损伤1例,合并脊柱骨折1例,术中失血性休克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8例,其中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1例,腹腔感染1例,再出血二次手术1例。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1例。

3 讨论

随着交通与工业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我国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绝对数显著增加[1]。腹部闭合性损伤常累及多个脏器,处理起来比较复杂,特别是患者处于昏迷、休克、多部位损伤等情况下,容易掩盖主要腹部症状和体征或初期症状不明显,导致漏诊和误诊的情况时有发生。

3.1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要点

3.1.1采集病史:对于清醒的患者应详细询问受伤史,了解受伤时间、部位、性质及伴随症状等,对意识不清的患者或年龄较小表述不清的患者应向护送人员或目击者详细询问[2]。

3.1.2临床表现:接诊患者后,在询问病史的同时应对患者进行快速和全面的体格检查,观察其生命体征是否平稳,特别注意有无休克及失血表现,同时必须特别注意有无颅脑、胸部、脊髓损伤,因为合并伤往往病情危重和预后较差。发现以下情况之一即可高度怀疑腹内脏器损伤:①持续性腹痛和腹痛进行性加剧;②早期出现低血压或血压进行性下降;③有呕血、便血、尿血症状;④腹膜刺激征明显;⑤气腹征或腹部出现移动性浊音。一个经验丰富的医师通过病史采集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就能初步形成对患者损伤脏器的印象,一时不能明确诊断,必须连续细致地动态观察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3.1.3辅助检查:B超具有快速、方便、无创等特点,腹部B超检查对于判断有无实质性脏器损伤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于血压较低或血压进行性下降的患者在进行血常规检查后的观察时间,可同时行床旁B超检查;腹部CT能高精度地判断实质器官裂伤、血肿,判断损伤的严重程度,判断腹腔内的出血量,提供高度可靠的腹内及腹膜后的损伤情况;腹部立位X光片表现为膈下新月形阴影,是胃肠道破裂导致腹腔出现游离气体的证据[3];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具有简便、快速、经济、安全等特点,非常适用于基层医院,结果阴性者,如仍有怀疑,可在不同时间、不同部位多次穿刺,必要时可做腹腔灌洗。临床上辅助检查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没有任何一种辅助检查可以代替严密的临床观察。

3.2腹部闭合性损伤治疗措施

3.2.1治疗原则:腹部闭合性损伤常表现为多发性损伤,处理时应全面权衡各项损伤的轻重缓急,首先处理对生命威胁最大的损伤,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手术应以抢救患者的生命为主要原则,先控制出血,后修复脏器或重建,最后清理腹腔。

3.2.2剖腹探查指证:①单纯腹内伤出现休克者;②明显的腹膜炎者;③腹部损伤伴有呕血、便血、严重血尿者;④腹腔穿刺结果阳性者;⑤辅助检查结果阳性者;⑥休克和(或)血壓进行性下降者。

3.3并发症的预防

本组病例中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术后再出血、腹腔感染和粘连性肠梗阻等。分析原因主要是术中探查不全面、清创不彻底、止血不彻底等。所以手术中要全面、认真、细致地按一定顺序探查,不能满足于一处损伤的发现。在修复损伤脏器后,要彻底止血,必须反复冲洗腹腔。手术切口也必须采取抗生素生理盐水溶液冲洗预防感染。术后要鼓励患者深大呼吸和主动咳嗽,同时应用雾化吸入稀释气道分泌物以预防肺部感染[4]。

总之,腹部闭合性损伤往往病情复杂,诊断困难,处理难度大。因此,临床医师应深入了解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特点,运用综合手段,保持高度的责任心,进一步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崇宽,腹部闭合性损伤诊疗进展[J]医学文选,2004,23(3):378-379.

[2] 于晓东,蒲英.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分析.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1):196

[3]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0

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体会 第4篇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20例, 其中男81例, 女39例, 年龄12-68岁, 平均年龄36.5岁。 受伤时间20min-12h, 平均6.5h。 受伤原因:颅脑损伤15例, 四肢骨折27例, 合并失血性休克有60例, 胸部损伤12例, 骨盆骨折6例。 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膜炎体征。

1.2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主要通过输血和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治疗, 腹胀时应行胃肠减压。手术方式:肝清创修补术17例, 缝合修补2例, 十二指肠修补3例, 胰尾切除3例, 脾切除56例, 部分切除或修补12例, 不规则切除3例胃修补2例, 升部切除吻合2例, 小肠修补及部分切除41例, 大肠修补2例等。

2 结果

所有患者治愈112例, 死亡5例, 非手术治疗3例, 剖腹探查111例, 术后并发症7例, 早期再手术3例。住院1-3周, 平均16d。出院随访3个月-3年均无远期并发症。

3 讨论

绝大多数腹部闭合性损伤是由钝性暴力所引起, 常见的有坠落、碰撞、冲击、挤压、拳打脚踢等。有些伤者可以下胸部受暴力打击而导致腹部内脏损伤, 从高处坠落处可形成腹部闭合损伤外, 还可造成骨折、颅脑损伤、胸部损伤等。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 常见内脏损伤依次为:脾破裂, 肝破裂, 胰腺损伤, 胃、十二指肠直肠损伤, 小肠破裂。损伤的情况及程度取决于:暴力的强度、硬度、着力部位及作用方向, 解剖特点, 内脏原有病理情况, 内脏功能状态。

单纯腹壁损伤, 症状和体征较轻。常见的表现是局部肿、痛和压痛, 有时可见皮下瘀斑。其程度及范围并不随时间的推移加重及扩大, 常常是减轻、缓解和缩小[1]。通常不会出现恶心、呕吐或休克等表现。临床表现腹腔内脏挫伤是单纯内脏挫伤, 病情通常不重, 也无重要而明显的临床表现。内脏破裂, 实质器官破裂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内出血。可表现为面色苍白、脉搏加快或微弱、血压不稳或休克, 有时可有明显腹胀或出现腹部移动性浊音。除非有比较严重的腹壁损伤, 腹痛一般不严重, 腹膜刺激征也不剧烈。肝破裂伴有较大肝内胆管破裂;胰腺损伤伴有胰管损伤时, 胆汁或胰液漏到腹腔, 则出现明显腹痛和腹膜刺激征。空腔脏器 (胃、肠、胆囊、膀胱等) 破裂的主要表现是腹膜炎的表现。症状: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便血、呕血等。体征:腹膜刺激征,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腹胀, 气腹征, 严重时出现感染性休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断有时非常困难, 往往容易漏诊误诊。伤情紧急, 伤情复杂, 症状体征不典型[2,3]。失血性休克者, 抗休克同时紧急手术空腔脏器穿孔引起的休克多属失液性休克或感染中毒性休克, 积极补液及大量抗生素治疗同时, 尽早手术。脾脏是腹部内脏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 其发病率约占各种腹部损伤的40~50%。有慢性病理改变 (如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等) 的脾脏更易破裂。单纯性脾破裂的死亡率约10%。脾破裂大多数是由于左下胸和左上腹受到直接暴力而引起, 常合并肋骨骨折。脾破裂出血时, 左上腹或左侧腹疼痛;由于膈神经受到刺激, 可伴有左肩背放射痛。出血量多时, 很快出现失血性休克。体检时, 左上腹压痛, 腹膜刺激征不典型;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有不凝血。红细胞计数可明显降低;X 线检查可见左膈肌升高等。脾破裂的治疗原则是保守治疗 (前提是出血少, 损伤轻, 有严密的观察措施) ;脾切除术;保脾手术:裂口修补术;脾部分切除术;自体脾移植术。十二指肠的大部分位于腹膜后, 损伤的发病率很低, 较多见十二指肠二、三部损伤。破裂部位在腹腔内, 可早期引起典型的腹膜炎临床表现, 一般不会耽误手术时机。损伤如果发生在腹膜后部分, 早期无明显体征。但因胆汁及胰液的外漏, 逐渐出现严重的腹膜后感染。手术探查时, 如发现十二指肠附近后腹膜血肿、组织被胆汁黄染或在肠系膜根部有捻发音时, 应果断切开十二指肠外侧后腹膜及横结肠系膜, 仔细检查十二指肠降部及横部, 明确有无损伤。十二指肠破裂口不大时, 可直接缝合修补, 修补后可将一段空场覆盖于修补处。如破口较大或已横断, 肠壁有不同范围的挫伤, 可在缝合或吻合断端后, 同时行胃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 必要时行胆

总管引流术, 以避免十二指肠瘘。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一种常见损伤, 临床症状及体征因内脏损伤不同而表现各异, 诊断有时非常困难, 处理难度有时很大, 有一定死亡率。早期正确诊断, 妥善处理, 是对一个外科医生的考验。

摘要: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与治疗原则以提高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05月收治的12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结果 所有患者治愈112例, 死亡5例, 非手术治疗3例, 剖腹探查111例, 术后并发症7例, 早期再手术3例。出院随访3个月-3年均无远期并发症。结论 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病情较为复杂, 发展快, 迅速准确诊断, 及时而有效合理的治疗是关键。

关键词: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

参考文献

[1]张华昌, 刘番塔, 陈训如.104例腹部外伤手术探查结果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 1992, 5:21.

[2]钟元康, 李文明.腹部闭合性损伤78例的诊治体会[J].腹部外科, 2002, 15:99, 291.

闭合性腹部损伤临床诊治分析 第5篇

关键词:闭合式腹部损伤,手术治疗,诊断,治疗

闭合性腹部损伤 (BAI) 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 该病患者的主要特点是病因比较复杂、发展较快、病死率比较高。对患有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患者, 在早期进行及时的诊断和对症的治疗, 是使该病患者病死率降低的有效方法, 也是使该病患者治愈率得到提高的关键[1]。为了对患有闭合式腹部损伤的患者进行诊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使临床对该类患者的病情有更加深入和具体的了解, 使临床在今后对该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更有针对性, 使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更高, 我们组织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 我们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24例患有闭合式腹部损伤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 对手术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体会。现将分析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在2009年3月—2011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24例患有闭合式腹部损伤的临床确诊患者24例, 患者中年龄最大者78岁, 年龄最小者8岁, 平均48.2岁;其中男16例, 女8例;患者发生损伤的部位包括脾脏、肝脏、胃部、十二指肠;抽样患者所有自然资料, 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 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 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 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对抽样中的24例临床确诊患者进行治疗, 对手术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体会。

2 结果

接受手术治疗的24例患者中有22例患者在手术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并在预计的时间内完成治疗方案康复出院, 另外2例患者由于治疗无效死亡。24例患者中9例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各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3 讨论

腹腔诊断性穿刺技术是一种简单方便、安全可靠、有效省时的对该患者进行诊断的方法[2],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 在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时, 若临床患者存在腹膜刺激证, 要注意对患者的腹部体征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观察, 要根据患者发生外伤后时间辅以相关的必要检查, 对于合并出现骨盆骨折的患者, 需时刻注意假阳性结果出现的可能[3]。空腔脏器损伤, X线气腹征是对该类病症进行确诊主要依据, B超、CT对实质性脏器或合并空腔脏器损伤症状具有比较高的临床确诊率, 同时采用胸腹腔穿刺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 其检查结果的阳性率极高, 也是临床上一种最有效的诊断方法。经过研究后我们发现具备下列条件的患者者应及时进行剖腹检查: (1) 诊断性腹穿结果显示为阳性; (2) 膈下有游离状态的气体存在; (3) 患者存在比较严重的腹膜炎体征; (4) B超或CT检查结果提示患者腹腔积液量很大; (5) 血红蛋白水平出现进行性下降现象; (6) 出现其他伤情难以解释的休克现象, 经相关治疗后没有任何好转; (7) 腹部体征的动态观察结果显示没有任何好转, 甚至有加重的迹象; (8) 经过腹腔镜技术探查后确诊的患者。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探查治疗时需做到全面仔细, 注意观察是否存在多脏器损伤现象[4]。

总之, 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可以对闭合式腹部损伤进行有效治疗,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以将该方法作为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常规方法, 但是应注意对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郑元超, 姜永生, 夏焱, 等.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胃肠道破裂的平扫CT诊断[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8, 10 (15) :506-507.

[2]王福贻, 丁维宝, 刘光生, 等.闭合性外伤性肠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附189例报告) [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8, 19 (15) :460-461.

[3]万建华, 费苏平, 张维斌.379例闭合性腹外伤急救措施探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7, 17 (15) :329-330.

腹部闭合性损伤78例诊治体会 第6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59例, 女19例, 年龄5岁-68岁, 平均年龄2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57例, 坠落伤11例, 斗殴伤10例。损伤情况:脾破裂18例, 肝破裂18例, 小肠损伤3例, 肾损伤1例, 膀胱损伤2例, 腹膜后血肿3例, 结肠破裂1例, 肠系膜损伤2例。3例保守治愈, 2例因创伤性肝破裂及腹腔内多脏器损伤导致出血性休克、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 其余73例均行开腹手术, 脾切除34例、修补4例, 肝破裂修补16例, 肝左叶不规则切除2例, 小肠破裂修补2例, 损伤段小肠切除吻合1例, 腹膜后血肿3例, 其中肾及肾部分切除1例, 膀胱破裂修补2例, 结肠破裂Ⅰ期修补1例, 肠系膜破裂修补2例。剖腹后无需处理2例。

2 讨论

我院地处偏远地区, 坠落伤发生率一直较高,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 交通事故日益增多, 造成腹部闭合性损伤呈逐年上升趋势。现依据本组病例诊治情况结合有关文献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术中处理要点进行讨论。

2.1 影响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诊断的因素

腹部闭合性损伤多由钝性暴力引起, 致伤因素和机制复杂, 且有鲜明的“时相性”, 有时必须连续密切观察伤情变化, 重复使用各种检查手段, 才能减少误诊和漏诊。

2.1.1 影响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诊断的“时相性”

(1) 早期伤情不明显:空腔脏器破裂口不大, 肠壁肌肉痉挛, 食物残渣及凝血块堵塞。患者腹部症状不显著;肝脾实质脏器包膜下破裂;空胃穿孔化学性消化液漏出少;伤后早期腹膜炎不明显, 24 h-28 h方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表现为严重肠麻痹和胀气;腹膜后的十二指肠、胰腺损伤;创伤性膈肌损伤、膈疝等都必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详尽的临床观察才能尽早作出诊断, 如:腰背痛并放射至会阴部对肾脏损伤的诊断意义, 不明原因顽固呕吐对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意义等。 (2) 腹外其他部位严重损伤引起的心源性休克、颅脑损伤等, 掩盖了腹内症状体征, 转移了医患双方对腹部的注意力。 (3) 医护人员的主观因素:对伤情严密细微观察不足, 过分依赖特殊检查结果, 或存在等待侥幸心理等均可导致延误诊断丧失最佳手术时机。

2.1.2 多发伤、复合伤的存在

复合伤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致伤因素作用于同一个体所致的损伤, 多发伤则是多个部位或器官同时发生的损伤。本组死亡2例即属此类。复合伤多病情凶险、休克严重或伴有意识障碍, 检查诊断时不能满足已明确的诊断, 应注意多发伤的存在, 在腹部探查时切不可满足某些已发现的脏器损伤, 忽略其他脏器的详细探查, 应特别提出的是胰、十二指肠、膈肌的损伤。

2.2 腹部损伤的检查

详细询部受伤史 (部位, 暴力的方向、大小) 和仔细的查体是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最基本的方法。诊断性腹腔穿刺对明显的肝脾破裂、大血管破裂、空腔脏器破裂是简单、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腹腔穿刺灌洗 (DPL) 对少量出血, 灌洗液碱性磷酸酶测定对早期空腔脏器穿孔有诊断价值。腹部X线立位片对空腔脏器穿孔;血尿对肾损伤;B超对肝脾包膜下破裂;CT对后腹膜血肿都有确诊价值。住院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并根据需要做再次检查, 在防止漏诊、误诊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2.3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原则

2.3.1 重伤员全身治疗必须有力, 包括:

复苏、纠正代偿性休克和隐性休克。生命体征监护和脏器功能的支持, 必须在ARD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和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出现前进行预防性治疗, 本组亦有教训。

2.3.2 不宜把腹腔穿刺穿出血性液作为剖腹探查的绝对指征。

要加强伤情评估, 在不遗漏重要损伤的前提下, 降低阴性探查率。在我国现有的诊断手段下, 大多采取积极探查方针, 据估计约有5%-10%的阴性探查率, 另有15%-20%虽有脏器损伤, 但伤情轻微本无需剖腹, 如挫伤、浆膜脏器损伤、小血肿等。本组有2例。

2.3.3 腹内脏器损伤的处理要点。

脾脏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最多见, 本组38例占48.7%。夏穗生教授认为:脾破裂属急诊抢救手术, 病情危重, 成败的术式决策在倾刻之间, 其治疗最重要的原则应是“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近年强调脾脏的免疫功能, 提出手术难度较切脾术大的保脾术, 所需时间较长, 因此, 不能过分强调保脾手术。笔者建议对儿童和青年在切脾后可根据当时情况做自体脾组织移植, 以防术后免疫功能低下。较深的肝破裂缝合时忌遗留死腔。严重损伤可根据情况做不规则肝切除, 大出血时注意有无门静脉及下腔静脉损伤, 严重肝损伤出血过多、休克严重或技术条件受限时可先填明胶海绵或大网膜后用纱布填塞仍不失为可行方法。小肠损伤根据损伤部位、范围多广泛, 常需切除吻合。结肠损伤根据损伤部位、污染程度、合并伤及全身情况尽可能在术中直接做肠道准备后Ⅰ期吻合, 结肠造口术并发症较高应尽量少用, 除乙状结肠以下者外, 所有的结肠损伤均可做外置修补。十二指肠损伤破口小、伤后10 h以内可施行缝合, 若周围挫伤明显或就诊时间较晚宜造瘘, 损伤严重者应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胰包膜下血肿常提示胰组织损伤, 且常与十二指肠损伤并存, 胰单纯性伤予以有效引流即可, 胰断裂应根据损伤部位行切除术或远端胰腺空肠Roux-Y吻合, 棘手的胰头破裂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2.3.4 损伤性腹膜后血肿 (TRH) 的治疗。

腹部闭合性损伤132例诊治体会 第7篇

1.1 一般资料

2002年8月-2008年8月收治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132例, 其中男性93例, 女性29例 (男女比例约3.2:1) ;年龄13~72岁, 平均40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53例, 砸伤29例, 坠落伤21例, 挤压伤16例, 斗殴伤12例;损伤器官:单一脏器损伤53例, 合并其它部位损伤79例;脾脏损伤61例, 肝19例, 小肠破裂伤17例, 肾16例, 肠系膜9例, 胰腺4例, 骨盆骨折4例, 膀胱2例;合并肋骨骨折、严重气、血胸损伤48例, 并发失血性休克84例。

1.2 临床表现

主诉以腹痛为主124例 (93.4%) , 伴有恶心、呕吐。查体: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阳性115例 (87.12%) 。

1.3 治疗

本组均行手术探查, 对肝挫裂伤者行褥式缝合、大网膜或明胶海棉填塞, 纱布条压迫;对脾挫裂者行脾全切除或全切加自体脾移植术;对小肠破裂者行切除对端肠吻合术;对结肠挫裂伤者行修补或结肠造瘘术。

2 结果

132例中, 5例肾挫伤, 2例脾破裂, 1例肝破裂, 经观察非手术治疗治愈;124例手术指征明显者, 均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16例脾破裂、6例肝破裂、3例小肠破裂、1例膀胱破裂行缝合修补术, 均治愈;59例脾破裂、1例右肾断裂伤, 因损伤程度较重, 均行切除术;1例脾破裂合并血气胸患者, 因失血性休克, 出现严重并发症, 抢救无效死亡, 其余均治愈出院。肝、脾破裂且无合并空腔脏器破裂者, 在术中回收腹腔内血液, 行自体血液回输, 达到了满意疗效。脾切除患者术后随访, 一般情况良好, 无1例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 (OPSI) 发生。

3 讨论

3.1 诊断

腹部闭合性损伤病情隐蔽, 难以确诊。大多患者为暴力致伤, 致伤原因多样, 多发性损伤的病人较多。因此, 必须快速做出早期明确的诊断。本组实验举例诊断:男, 40岁, 因驾车腹部被汽车方向盘撞伤后出现上腹痛。查体:痛苦表情, 血压115/75mmHg, 脉搏98次/min, 腹稍胀, 全腹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以上腹为甚, 肠鸣音消失, 肝浊音界存在, 肝区叩击痛、腹部移动性浊音。血象:WBC15×l09/L, N 0.9。腹腔穿刺抽获淡红色稍浊液休, 镜检:红细胞+, 白细胞+, 脓球少量。穿刺液淀粉酶500u (索氏) 。站立位胸腹平片未发现异常。诊断应首先考虑:胰腺挫裂伤。

(1) 早期诊断、早期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腹腔穿刺阳性率高, 且简单、快速、安全、经济, 应作为首选检查手段。同时, 穿刺液应常规作红、白细胞计数, 涂片, 胆汁鉴定, 尿素和淀粉酶测定, 借此, 可帮助判断是什么性质的脏器受损, 一般文献报告穿刺阳性率可达95%以上。故对怀疑有腹腔内脏器破裂者, 应常规行腹腔穿刺, 阳性结果有肯定诊断价值, 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内脏损伤。对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者, 可以做X 线检查、腹部C T检查和B 超扫描, 可发现脏器损伤所导致的腹腔游离气体和积血、血块等征象。

(2) 诊断方法:① 症状与体征:腹部闭合性损伤依据受伤史、入院时腹痛为主要症状, 实质性脏器损伤者多有贫血貌, 空腔性脏器损伤者腹痛更加剧烈, 伴有或不伴有恶心呕吐, 查体腹肌紧张, 压痛反跳痛阳性;②辅助检查:优先推荐动态多点腹腔穿刺, 腹腔穿刺抽出异常渗液即可确诊。腹腔穿刺术:简便易行、安全可靠, 应列为常规检查。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还可行腹部B超、腹部透视、CT检查, 对明确诊断有很大帮助。

3.2 治疗方法的选择

3.2.1保守治疗

对于入院时情况好、无腹膜炎体征、血压稳定、每小时尿量正常、腹穿阴性的患者, 可先予保守治疗, 并通过B超及CT检查进行动态观察出血情况, 对肝脏、脾脏损伤轻、裂口浅、生命体征平稳、单纯腹膜后血肿及肾损伤者可保守治疗。

3.2.2 手术治疗

危急病例, 先行心肺复苏术, 其次要迅速控制明显的外出血, 处理气胸, 尽快恢复循环血容量, 控制休克。除此以外, 腹部创伤的救治就应放在优先地位, 对于已确诊或高度怀疑腹内脏器损伤者, 要做好紧急术前准备, 力争早期手术, 合并其它部位的外伤, 处理时既要全面, 又要有重点。及早解决腹腔实质脏器或大血管损伤引起的大出血及空腔脏器破裂造成的腹腔感染。对伤情较轻、生命体征平稳的腹部创伤患者可进行非手术治疗, 但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若观察病情进一步恶化或需大量输血才能维持血压者, 应及早剖腹探查。而对于损伤严重、病情危重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①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②有腹腔游离气体;③腹腔穿刺或灌洗阳性;④ 胃肠道出血;⑤持续低血压而难以用腹部意外的原因解释[1], 我们应紧急剖腹探查。根据本组病例的诊断情况重点对肝、脾损伤及小肠损伤进行讨论:①脾损伤:脾脏破裂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最多见, 报告为20%~40%[3], 在外伤性脾破裂治疗中要尽量保留脾脏[2], 但保脾必须在“抢救生命第一”的原则下进行, 对于表浅或局限的脾破裂, 可以考虑试用裂口修补或脾部分切除术;对挫伤严重或脾门挫伤者手术难度较切脾术大的保脾术所需时间较长, 因此, 不能过分强调保脾手术;②肝损伤:肝破裂手术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彻底清创, 确切止血, 消除胆汁溢漏, 通畅引流。对于单纯性肝脏裂伤, 裂口深度<2cm, 可不必清创, 予以单纯缝合修补即可;较深的肝破裂缝合时忌遗留死腔。如肝损伤严重、出血不能控制者, 可用纱布填塞, 其一是尽快控制出血, 挽救患者生命, 赢得手术时间;其二是当凝血机制紊乱、肝创面大量渗血而难以控制时, 立即用纱布填塞可压迫止血, 终止手术。纱布可在术后7~15d内逐渐取出;③ 肠损伤:肠破裂预后的好坏与治疗早晚有很大关系, 治疗愈早愈好。小肠损伤, 若损伤范围大而广泛, 常需切除吻合。结肠损伤根据损伤部位、污染程度、合并伤及全身情况尽可能在术中直接做肠道准备后一期吻合, 结肠造口术并发症较高应尽量少用, 除乙状结肠以下者外, 所有的结肠损伤均可做外置修补。十二指肠损伤破口小、伤后10h以内可施行缝合, 若周围挫伤明显或就诊时间较晚宜造瘘, 损伤严重者应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

术中要系统全面地进行探查, 不要满足于自己的发现, 特别注意隐蔽和易忽视的部位及合并伤。此外, 腹腔冲洗引流非常重要, 对减少术后腹腔感染及毒素吸收、减轻腹腔内粘连具有重要的作用。污染手术后的引流管放置, 一般6~7 d拔除。总之, 对腹部外伤患者应根据受伤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快速作出诊断, 及时手术及有效的综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吴阶平, 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华积德, 沈炎明.腹部内脏伤468例的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 1992, 8 (5) :278-279.

闭合性肝损伤71例诊治体会 第8篇

我院外科在1998年5月-2008年5月共收治闭合性肝损伤患者71例, 现将肝损伤的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1例患者中, 男64例, 女7例, 年龄11~65岁。致伤原因及部位:井下砸埋伤41例, 车祸伤20例, 坠落伤5例, 其他原因致伤5例。手术治疗65例中肝右叶损伤56例, 肝左叶损伤6例, 肝左、右叶同时受损3例。71例中有58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 其中脑外伤4例, 胸外伤20例, 腹部其他脏器损伤25例, 四肢及骨盆脊柱骨折9例。损伤程度:肝损伤程度的分级参照美国创伤外科协会制定的肝外伤分级标准:手术治疗65例, 其中Ⅰ级13例, Ⅱ级32例, Ⅲ级18例, Ⅳ级2例。

1.2 治疗及预后

本组71例中, 行非手术治疗6例, 剖腹探查65例 (其中有13例已停止出血, 仅预防性放置引流管;单纯清创缝合14例;34例行大网膜或明胶海绵填塞加深部褥式缝合止血;4例行清创性肝叶部分切除) 。治愈67例 (94.4%) , 死亡4例 (5.6%) , 其中死于脑外伤2例、严重胸外伤1例、失血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术后并发膈下积液3例, 右侧腹部积液2例, 腹腔胆瘘1例, 胆汁性胸腔积液1例。积液者经B型超声定位穿刺治愈, 腹腔胆瘘者经引流而愈, 胆汁性胸腔积液者行闭式引流2周即愈。

2讨论

2.1 闭合性肝损伤的诊断

早期明确诊断是提高闭合性肝损伤治愈率的前提。依据典型的外伤史 (右季肋部, 右胸背部, 上腹部) 和临床表现, 右季肋区压痛和叩击痛, 腹膜炎体征及腹腔诊断性穿刺等。诊断并不困难, 加上超声波及CT的检查使肝损伤术前的诊断符合率达99%以上。诊断性腹腔穿刺是最关键、最简单的诊断手段之一, 阳性率可高达100%。笔者认为, 凡怀疑有肝损伤的患者, 都应进行腹腔穿刺, 多部位、反复穿刺可提高阳性率。但临床经验及穿刺技巧也是提高阳性率的要素之一。对于腹部B型超声及CT检查, 在保证充分的液路及患者病情平稳下可以考虑;对于休克患者或合并症较多者, 腹穿证实, 有剖腹探查适应证时, 不要做过多的辅助检查, 以免延误病情, 丧失抢救治疗的先机。

2.2 非手术治疗

据本组手术病理观察, 有Ⅰ~Ⅱ级轻度肝外伤者剖腹探查时已无出血, 不需要任何术中处理, 仅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随着影像学的发展, B型超声及CT的监测, 可以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本组6例患者采用包括输液、输血、吸氧、止血药物、胃肠减压等在内的非手术治疗而痊愈, 笔者认为患者 (1) 血液动力学稳定; (2) 无明显腹膜炎体征; (3) 无腹腔其他脏器损伤; (4) 有B型超声及CT影像动态监测, 可以进行非手术治疗。若患者在补液同时血压不稳定、脉搏增快, B型超声及CT提示腹腔积液增加, 有明显的腹膜炎体征, 证明病情有加剧可能, 可立即行腹部探查。

2.3 手术治疗

闭合性肝损伤一旦确诊有手术指征或合并有腹部其他脏器损伤, 应立即剖腹探查, 治疗原则是迅速彻底止血, 清除损伤较重失活组织, 充分有效的腹腔引流。

2.3.1 单纯的清创缝合和腹腔引流:

轻度肝外伤仅需清创缝合止血, 放置引流管即可, 本组13例患者仅放置引流管, 术后分析此类患者是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的, 其中1例术后引起膈下积液, 经B型超声定位穿刺3次治愈。

2.3.2 填塞加缝合:

本组25例, 清创后用明胶海绵或带蒂大网膜填塞缝合而愈。对于裂口较长且裂伤较深者笔者采用此术式达到止血目的, 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其中2例为肝膈面部损伤合并膈肌破裂, 行胸腹联合切口暴露术野, 采用大网膜填塞法缝合治愈。

2.3.3 深部褥式缝合:

本组9例采用深部褥式缝合, 术后腹腔积液2例, 胆瘘1例, 有2例死于重度脑外伤。对于深度>3cm的裂伤, 在清创失活肝组织后, 结扎细小的肝血管、胆管, 再作深部褥式缝合, 彻底关闭死腔避免形成肝内血肿或肝内脓肿。近几年笔者对深部褥式缝合作一改进:先分别在裂口两侧作一平行的“U”字缝合, 再做裂口深部褥式缝合, 这样既可结扎创伤遗露的血管、胆管, 又可防止因用力勒伤肝组织, 造成缝合失败。4例患者均顺利恢复, 无肝内血肿及胆瘘形成。另外因肝组织损伤广泛, 对5例患者施行了预防性胆囊造瘘腹外引流术, 术后恢复较顺利, 无胆瘘发生。

2.3.4 肝切除:

上一篇:农村体育层次教学下一篇:如何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