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24-05-12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精选12篇)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第1篇

一、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在保护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特殊的周边环境造成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随着社会进步, 经济的发展一个城市不可能停滞不前。但寿县在宋代古城墙包围的3.65平方公里内所有的党政机关, 学校, 大型的生活区都在其中, 其城内常住人口已接近13万人。如此大的人口密度其拥挤度是可想而知。做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寿县也试着想突出城墙的包围, 发展新城区。但是特殊的周边环境又造成了寿县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上无法突出围城。因为寿县古城墙北依国家级森林公园“八公山风景区”, 西临国家蓄洪区“寿西湖农场”, 东、南26平方公里内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战国楚国国都“寿春城遗址”。独特的环境加之寿县又是国家级贫困县, 没有强大的经济做为后盾。城市的建设只能在老城区内寻找突破, 因而造成了老城区内的历史遗存破坏十分严重。

2、寿县于1986年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但确在2009年才编制通过了《寿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由于缺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指导, 在20多年的城市建设中, 寿县盲目地进行城区改造, 许多项目在没有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 导致寿县老城区环境遭到破坏;新的城市小区与道路体系大大弱化了原有的古城格局;古城内的建设性破坏时有发生, 除了城内零散的还有保存价值较高的古建民居、街区外, 其余城区传统风貌已基本不在。大量仿古建筑, 现代化道路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古城真实的历史风貌。寿县正从一个历史悠久、城市特色鲜明的古城变成一个缺乏地区特色、千城一面的城市, 城市魅力正在消失。战国楚国国都寿春城遗址、宋代的古城墙等都是寿县深厚历史文化的见证, 老城区内文物古建筑丰富, 各乡镇分布丰富的古墓葬更是寿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所在。然而现在从老城区仅留存的几处完好的传统民居和古建筑来看, 名城已无名城特色。

3、在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方面缺乏深入、明确的内涵研究。

在保护的过程中只对现有的文物古迹、历史街区等文物遗存进行有限的保护, 却往往忽视了如曲艺文化、民间工艺文化、饮食文化、传统庙会等一系列涉及寿县传统文化、地方风俗以及传统商业等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4、城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正确。

由于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 经济相当落后。在这一前提下发展经济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但是受这些年大环境的影响, 历届政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往往忽视自身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 不去发展旅游业, 把仅有的少量资金投入到工业建设当中去。这对一个没有工业资源, 没有工业优势的城市来说发展工业大多会以失败告终。而那些文物遗存不仅没有依靠旅游发展得到保护反而在工业化建设中被之破坏。

二、名城保护的措施及建议

1、城市要不断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也不可能当做博物馆, 不可以让它的生产和生活停顿凝固。

对于名城保护来说, 重点在于如何控制和引导而不是排斥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经济发展战略就要考虑保护城市中大量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需要, 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使之并行不悖。因此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而且要在《寿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基础上, 尽快编制具体详细的项目规划, 处理好城市现代化建设和保护古城风貌的关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时, 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城市布局、用地发展方向和道路系统, 保护古城格局和历史环境, 通过道路布局和控制建筑高度展现文物古迹建筑和地段, 更好地突出名城的特色。要把文物古迹、园林名胜、遗迹遗址以及展示名城历史文化的各类标志物在空间上组织起来, 形成网络体系, 许多文物古迹在遭受一定的破坏以后丧失了相互间应有的空间关系和联系, 看起来像是孤立而不相关的。通过规划应把文物古迹、园林名胜在空间上组织起来, 如建立文化旅游步行通道, 把较散景点在一定区域内有机的组成一片。从而给人们的欣赏创造有机的空间线路和逻辑线索。使人们便于感知和理解名城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2、加大名城宣传力度。

一些建国初期建立的工业城市由于没有悠久历史, 往往现在想方设法的去寻求与自己城市相关的历史与文化, 通过宣传加大自身城市的知名度,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而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来说, 更应该利用自身名城优势, 通过新闻媒体, 广泛深入地宣传寿县古城的历史文化特点, 文物古迹与风景名胜。让广大名城人民感受到名城的骄傲, 增强爱护历史文化名城和保护人文与自然资源意识。提升城市知名度使旅游及附属产业得到有效的发展。

3、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管理工作。

要依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认真加以贯彻执行。为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组织, 应成立寿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 对寿县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沿革、文物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 形成完整的资料进行合理利用。同时在计划和财政预算中单独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经费。多渠道筹集资金, 加大自身政府财政投入初步建立历史名城保护的资金保障机制。

4、寿县于2006年编制了国保单位寿春城遗址保护规划, 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准。

襄樊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第2篇

襄樊市旅游资源以融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为特色,可供游 览观赏的历史古迹、革命旧址、自然风光、现代工程景点甚多。加之 地处华中地区旅游线路的交汇点,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夭独厚的条件,东游武汉、大洪山,西览武当山、神农架,南下张家界、江陵、葛州 坝和三峡,北上古都西安、洛阳,都经由市区中转,路程均不出一日,分别有汽车、火车、飞机直达。

西部为武当山余脉和荆山山脉,群峰挺拔,林木葱郁,珍禽异兽 出没其间,充满原始古朴山野情趣。许多景点因位置偏僻,地域组合 不够理想,近期难以组织游客观赏。交通较便利的自然风光景点,保 康县境有永兴洞、五道峡、汤池观、赤岩观、朝元山、望佛山等6处,其中永兴洞位于歇马镇东10公里,北临武当山,南接长江三峡,西交 神农架,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南漳县境有三景庄、十姑洞、三道 河水库为览胜佳地。谷城县境主要有在山风景区,距县城西26公里,峰奇石怪,向为游览避暑之地。主峰海拔1098米,其西南山洼有一岩 石形酷似猴,名“猴洼山”,为游人注目。峰北又有方形巨石,名 “梳妆台”,三壁如削,唯西侧容一人攀登。峰西天子沟又有一立石,状如蘑菇,名“风动石”,顶端盘石直径3米,厚1米,人传大风时盘 石转动,奇趣天成。茬山森林繁茂,曲径通幽,又多洞泉,山下酷热 难当,山上凉爽宜人,抗日战争时期,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来此避 暑。《李宗仁回忆录》写到:“„„至莲山脚下乘滑竿上山,行半途 已觉清风徐来,暑气全消„„山上林荫片片,泉水漏漏,真是别有一 番天地,我这才尝到所谓避暑乐趣。” 襄樊市人文景观资源堪称丰富。到川历年查明的文物点708处,其中古遗址185处,古墓葬220处,古 建筑阴处,古石刻110处,古树106处,古化石4处。出土文物表明,域内进入人类文明较早,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在各类著名历史古迹中,宝刹禅林有承恩寺、白水寺、广德 寺、鹿门寺:古塔精英有广德寺多宝佛塔,古城遗址有邓城、楚皇城、襄阳城、夫人城等;王墓、名人墓有明襄简王墓、擂鼓墩一号、二号 墓、杜甫墓、盂涪然墓、伍子肴墓、余冈丸家古墓群,鲁城河古墓群 等;名人故居有水镜庄(司马徽)、古隆中(诸葛亮、、米公伺(米 帝)、习家池(习郁、习凿齿)、刘秀故里、蔡仑故里。

境内三国遗迹甚多,是“古三国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 要景点除古隆中、水镜庄外,引人神往的还有徐庶故居、庞统故居、诸葛亮读书的学业塔、“建安七子”之一王桑故居、孙坚陨毙处风林 关、刘备马跃檀溪遗址、关羽水淹七军的冒口川、曹操得襄阳后置酒 欢晏的汉滨楼、刘表的“呼鹰坛”遗址等。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第3篇

【摘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对一个城市历史的肯定,是值得骄傲的一张旅游名片。江苏省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存在着旅游发展程度南北差距大,且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一资源不够重视等问题。笔者根据科学系统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帕累托改进理论提出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进行整合性旅游开发的策略,并选取南京、南通和淮安作为试行点。以期能够将苏南地区的客流引向苏中、苏北,促进其发展,进而促进整个江苏省旅游与经济的新发展。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江苏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5.01.002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且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它是在1982年根据北京大学侯仁之、建设部郑孝燮和故宫博物院单士元三位先生提议而建立的一种文物保护机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并公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脆弱性需要我们的弘扬与保护,而旅游开发作为目前最普遍和有效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保护方式,政府、旅游企业等应予与重视。

江苏省是中国的重点省份,其总体经济水平位居全国前列;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江苏省至今已有1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分别是南京、扬州、苏州、徐州、镇江、常熟、淮安、以及无锡、南通、宜兴和泰州,苏南、苏中、苏北都有涉及。但不能忽视的是江苏省存在着巨大的南北差距,这是该省进一步发展所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而随着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另外,文化强国战略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关联互动和规模集聚发展是新时期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推动[1]。因此根据科学系统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帕累托改进等理论,笔者认为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是缩小南北差距的可行方式,即可以通过整合开发苏南、苏中、苏北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而推动江苏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以期缩小江苏省的南北差异,推动江苏省整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分析

(一)概念界定

首先,区域是一个相对的范围概念。而国内区域旅游的概念源自于国外,提出的时间是在20世纪80年代。从世界上看,除了大国之外,很少有国家只考虑一国,他们必须考虑与周边的国家的联合。比如在欧洲地区,各国之间交通便利,多个国家间的区域旅游合作能得以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国内学者通过对国际经验的借鉴,提出了区域旅游的概念。

陈传康教授认为,区域旅游,就是在旅游资源分布相对一致的空间内,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依据自然地域、历史联系和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根据旅游者的需要,经过人工的开发和建设,形成有特点的旅游空间,即各种类型的旅游区以吸引旅游者在一定区域内旅游。而区域旅游开发,是发展区域旅游的基础,它是从区域整体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和区位条件出发,对旅游空间进行综合性开发,包括资源、市场、产品、商品、人才等一系列开发和旅游设施的建设[2]。

葛立成,聂献忠等认为,区域旅游合作是指,区域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题,依据一定的章程、协议或合同,将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3]。本文所利用的是第二层概念,即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合作。

(二)理论基础

区域旅游合作实质上是一个跨领域的概念,涉及到很多理论基础。

1.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科学的一般理论可简单概括为,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所谓相互作用主要指非线性作用,它是系统存在的内在根据,构成系统全部特性的基础。系统中当然存在着线性关系,但不构成系统的质的规定性。系统的首要特性是整体突现性,即系统作为整体具有部分或部分之和所没有的性质,即整体不等于(大于或小于)部分之和[4]。

若将系统的概念运用到区域旅游合作中,笔者认为,可将整个区域看作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而区域旅游合作中相互合作的各个更小一级的区域就是部分。若各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即当各个更小一级区域之间的合作合理有序的进行时,不仅增加了各小区域的效益,还能大大增加整个区域的效益。

2.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指,一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自的渠道向外扩散,从而形成以增长极为核心,周边地区不均增长的地区性经济综合体。区域旅游合作中,旅游线路上的“热点带冷点”,“热点促冷点”的合作方式方兴未艾,随着发展,他们之间的差距将会缩小,这就是地区间相互联系与合作的结果[3]。

江苏省的经济、旅游发展形式也符合增长极理论,首先在苏南的一些大城市如南京、苏州、常州等发展起来,形成规模,也即所谓的热点旅游区;而相对来说苏中、苏北地区的经济、旅游发展还比较落后,形成冷点旅游区。随着江苏省全面发展的要求,必然要缩小热点区和冷点区之间的差距。从旅游视角来看,利用旅游线路的“热点带冷点”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

3.帕累托改进理论

所谓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Pareto)命名的,并基于帕累托最优(PARE-TOEFFICIENCY)基础之上。帕累托改进是指如果对某种资源配置状态进行调整,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状况至少不变坏,符合这一性质的调整被称为帕累托改进[5]。可以用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来阐述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前提,即,在至少不降低任何其他相关地区利益的前提下的区域利益增进。简而言之,就是利已不损人。区域旅游合作要想各个利益主体都能自愿、和谐进行。

二、江苏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endprint

江苏省根据地理位置通常被划分成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常州、无锡、镇江)、苏中地区(包括南通、扬州和泰州)和苏北地区(包括徐州、淮安、连云港、盐城和宿迁)(依据江苏省统计年鉴划分)。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目前,江苏省已经拥有11座历史文化名城,位居全国第一。其中除了有古都型的南京,风景名胜型的苏州、扬州,近现代史迹型的南通外,还有徐州、镇江、常熟、淮安、以及无锡、宜兴和泰州也位列其中,苏南、苏中、苏北均有分布。因为常熟和宜兴为县级市,并且隶属于苏州和无锡,与其它地级市不具可比性,所以在之后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中,笔者所指的江苏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其中的9个地级市。

(一)旅游发展程度南北差距大

旅游收入是衡量某一地区旅游业发展程度和旅游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对平衡国际收支,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2014年发布的江苏省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笔者将苏南、苏北和苏中的不同城市按收入大小分别进行了排序(表1、表2),可以发现江苏省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间的旅游发展程度存在着明显差距。

表1  江苏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内旅游收入(亿元)表

地区划分   年份

城市 2000 2005 2010 2011 2012 2013

苏南地区

苏州市 125.22 380.28 917.76 1084.82 1254.38 1419.09

南京市 101.08 328.20 852.41 1013.43 1169.01 1317.48

无锡市 101.75 280.07 703.92 844.83 974.92 1100.40

镇江市 41.93 103.48 285.59 345.63 410.14 474.53

苏中地区 扬州市 37.26 92.36 271.84 330.23 392.50 454.42

南通市 28.44 65.13 202.26 252.20 299.29 348.16

泰州市 20.46 41.01 113.34 136.91 160.88 186.19

苏北地区 徐州市 23.87 76.81 215.84 264.83 311.82 360.47

淮安市 12.48 34.55 118.59 146.17 172.65 200.12

表2  江苏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表

地区划分   年份

城市 2000 2005 2010 2011 2012 2013

苏南地区

苏州市 20136 63905 125059 146998 164723 135687

南京市 22107 57557 98062 119960 136216 40063

无锡市 9787 26323 48146 59839 68138 26985

镇江市 4988 17988 46966 52181 55819 3130

苏中地区 南通市 4803 13531 36066 39916 42995 11196

扬州市 3935 15177 45988 52348 55921 3711

泰州市 676 2899 7931 9440 10855 1990

苏北地区 徐州市 1307 5658 15287 18694 21045 2193

淮安市 418 1322 2475 2703 3056 888

根据表1、表2所统计的数据大小,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国内旅游收入都呈上升趋势;旅游外汇收入在2012年之前也都是总体上升的。而从纵向来看,苏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尤其是苏州和南京的旅游收入都非常高;苏中、苏北地区相对较低,尤其是苏北地区,而徐州在其中是个特例,它虽位于苏北地区,但因其地域宽阔,又与我国北部城市相接壤,所以在旅游收入方面较位于苏中的泰州来说相对较高。但从总体来看,苏中、苏北地区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收入相对过低,苏中、苏北与苏南之间的旅游发展程度差距非常大。

(二)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品牌的利用程度不高

旅游局官网是各城市最正确、及时的旅游信息的发布渠道,浏览者可以在上面了解到该城市的各种旅游信息。根据各城市旅游局官网的资料搜集和统计,笔者发现江苏省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品牌的利用程度不高。

表3  江苏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口号统计表

城市 城市主打旅游口号

南京市 暂无

苏州市 游东方水城、品苏式生活

无锡市 暂无

镇江市 镇江,是一个让您美的吃醋的地方

南通市 江海明珠,灵秀南通

扬州市 总有未发现的美

泰州市 水天堂,夜游城

淮安市 有恩有爱,心福口福

徐州市 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居

展现在旅游局官网“旅游口号”是浏览者对这个城市旅游形象最直观的印象。从各个城市目前所主打的旅游口号来看,除了徐州市的口号让旅游者能很直观的感受到徐州历史文化之悠久,淮安的口号会让人对其历史文化有所思考外,其他城市的旅游口号,至少在直观性上主要是偏重风景观赏这类性质的旅游活动。所以,从旅游口号这一点来看,大部分城市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利用度是不高的。

通过利用各城市的旅游局官网的“站内搜索”的功能,笔者在各个城市的旅游官网上搜索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的字样,发现除了泰州之外各城市旅游局官网所发布的与之相关的信息均不超过10条,而泰州发布的关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信息多数是当时其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发布的,在其申报上之后就再也没有相关的信息发布。搜索各市举办过的关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动,笔者发现,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从2004年开始,每隔2年就会举办“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2009年时还举办过中国(南京)国际象棋超级大赛,当时亮出的口号是“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象棋之都”。除此之外,其他城市都没有举办过大型的关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的活动。endprint

综上,笔者认为江苏省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雄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从总体来看,在发展过程中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持续打造力度不够;而从地域来看,苏南地区因其他资源丰富,所以在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口碑的利用程度上没有苏北高。

三、江苏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整合旅游开发策略

根据科学系统理论,大区域作为一个整体不等于各个小区域之和。从目前来看,各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单独进行旅游开发,其效果是有限的,尤其是苏中和苏北地区,因其经济、交通等条件的限制,导致这些地区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游客流量少,旅游发展速度缓慢,当然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产生消极影响,进而影响到江苏省整体的经济发展和旅游发展水平。根据“增长极”理论,每个大区域都会有先发展起来的点,然后由点延伸到更广一点的区域,形成热点区和冷点区,在旅游业内就被称为热点旅游区和冷点旅游区,就如江苏省的苏南区就是热点旅游区,而苏北相对来说就是冷点旅游区。因此,为了整体的发展,热点带冷点也就成为了必然的发展方式。所以,如果通过正确的开发方式,利用苏南旅游大市带动苏中、苏北这些旅游冷点区,就可能取得超过各城市单独发展的成果。即笔者认为可以将江苏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行整合性旅游开发,并有意识的采取苏南带动苏中、苏北的方式。

(一)宏观策略

在区域旅游合作中,政府主导型是区域旅游合作组织的主要形式,在通过制度创新使原有的潜在合作利益空间分布区变为绝对空间分布区后,区域合作的组织形式随之以企业主导型替代政府主导型[3]。所以,区域旅游的合作发展最开始时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企业合作、群众参与,在必要的硬件设施等方面也应给予资助。如国家发改委于2014年11月5日批复了连淮扬镇铁路开通的申请,江苏省于年内将对其进行施工,计划2019年通车,届时将大大缩短苏南与苏北之间的旅程。

当然,与游客群体接触最多的还是旅游企业,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整合性旅游开发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企业也需要相互合作,毕竟这样的合作也是一种跨行政区划的合作,如果企业只宣传当地的活动,对合作地的活动一概不知,在客源互通方面是很不利的,也就不能达成理想的效果。旅行社、旅游目的地导游也要相互了解合作地的历史文化,在当地讲解时能够勾起游客前往合作地旅游的兴趣。

游客在体验历史文化名城时不仅是观赏当地的建筑、景观,更希望体会的是当地的民俗风情这类活文化,因此,在整合性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群众就必须给予大力支持,营造符合当地历史文化的氛围。

(二)微观策略

江苏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整合性旅游开发是一种涉及到多个城市的较为复杂的开发方式。为了使其产生的效益最大化,笔者认为可以先选择几个城市作为试行点,之后再扩大范围,这样的方式更为保险且对于其他城市来说更具说服力。

1.试行城市选取——南京、南通和淮安

笔者建议选取南京、南通和淮安作为试行点,在这三个城市率先进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整合性旅游开发。首先,根据地理位置来看,这三个城市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近,旅游行程相对较短;而且这三个城市分别位于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发展程度差距大,根据“增长极”理论的“热”带“冷”说法,这样的组合成效会更明显,而且也可以带动苏中、苏北地区的发展。其次,根据帕累托改进理论,区域旅游合作的形成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这样的合作不会损害每一方的利益。从南通和淮安来看,与南京合作可以给它们带来政策、经济、客源等方面的支持,所以对南通和淮安来说这样的合作是利大于弊的;从南京来看,南京的旅游形象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旅游景区多而杂,而且发展速度也在逐渐趋缓,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旅游开发的主题对于南京的旅游市场是一种新的刺激要素,可以刺激南京旅游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这样的合作既可以促进江苏省游客的流通,形成江苏省旅游发展新形势,又可以增加人们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了解,进而主动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2.旅游产品形成

区域旅游合作既可以是产品的合作(旅游景点、旅游线路等),也可以是客源市场的合作(共同开拓、联合促销),还可以是资本要素的合作、经营管理的合作,甚至品牌形象和制度安排的合作[3]。

南京、南通和淮安的整合性开发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主题,并对每个城市的具体历史文化选择性的突出重点,设计一条“穿梭时空,体验历史”的旅游线路。

南京以其六朝古都作为重点,按时间顺序进行相关内容展示和活动设计,地点选定为南京博物院。南通以其“近代第一城”的名号进行开发,内容选定为张謇先生创办的近代工业厂址,开发工业旅游区。而淮安则继续以“周恩来故里”作为旅游主题,让游客了解伟人的日常生活。

从南京到南通之后到淮安,内含着一条时间链,作为一条旅游线路,让游客体验从古代,到近代,最后结束旅程回到现代生活的时空穿梭。

3.营销策略开发

这个旅游产品主要针对是团队市场,针对的人群是青少年学生。青少年的猎奇心理更为突出,这条线路所提出“穿梭时空”会激起他们的兴趣,而且他们假期较多,所以,他们有动机也有时间去进行这项旅游。这样的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旅游,富有教育意义,而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一向十分重视,他们会愿意花时间和金钱去让自己的孩子进行着一种寓教于乐的旅游活动。

另外,设定一个时间段(如端午节小长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游览活动日。该时间段是国家法定假期,气温适宜,适合出游。在区域旅游合作中,政府主导型为主要形式,所以,该活动需要由三地政府共同进行宣传工作,采用电视广告、微电影、报纸以及网络等方式。同时,旅行社等相关旅游企业也进行促销活动(如凭借学生证可获得半价的机会),以优惠吸引旅游者。

举行这样大型的活动也是对潜在游客的一种开发方式,有了知名度,才会吸引远距离的旅游者前来旅游。endprint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发现江苏省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存在着旅游发展程度南北差距大和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品牌的利用度不高的问题;并根据科学系统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帕累托改进理论结合旅游发展具体情况,提出“引流”的想法。即根据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对江苏省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行整合性旅游开发,使将苏南地区吸引来的大量游客引向苏中和苏北地区,进而促进苏中苏北地区的旅游发展,最终促进江苏省整体的旅游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浩.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交通可达的集聚效应分析[J].人文地理,2013(5):87-93.

[2]陈传康,孙文昌.区域旅游开发的回顾与展望(代序)[C].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1994:1.

[3]葛立成,聂献忠等.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2-83.

[4]张恒.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10.

[5]肖岁利.帕累托改进原理对我国道德建设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0): 50-51.

Study on Integrated Tourism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around Jiangsu Province

PENG Jianyi; JIA Hongyan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gjing 211189, China)

Abstract: National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is a country on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for sure, and is a tourist resources to be proud of.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 has several problems now, like the big gap between south and north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little attention paid on the resource called “national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ystem science, growth pole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pareto improvement, the Strategy that integrate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Jiangsu Province of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was been proposed, besides, Nanjing, Nantong and Huaian were chosen as a trial. Looking forward to direct the passenger flow from the south of Jiangsu province to middle and north Jiangsu, then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tourism and economy in Jiangsu province.

Keywords: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Jiangsu Province; National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第4篇

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 必须加强保护工作。城市和村镇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方, 也是文化积淀最丰厚的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进一步规定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四项重要内容:一是保存的文物特别丰富;二是历史建筑集中沉淀;三是保留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四是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的历史事件, 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这些重要的文化内涵表明,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 加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能够深度完整地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长期生活的积淀, 应当丰富多彩地、鲜活地传承于社会中, 传承于生活间,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既是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 又是当今社会生产生活的聚集区, 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文化遗产才能是真实的、生动的, 而不是呆板的, 是完整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加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能够凸显文化遗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独特角度和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实践表明文化遗产地是区域发展的亮点, 而不是脏乱之处;是升值速度最快的黄金地块, 而不是城市发展的包袱。许多名镇名村和历史街区已经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提升文明程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与文化遗产朝夕相处和谐共济,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居民的文化自尊意识、公民责任意识、法律保护意识、区域平等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当地管理部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和意识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些方面的进步是党和政府强调社会文明和民族团结的必要的基础。

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各项规定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最基本的要求, 必须严格执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确实涉及到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 涉及到一些理论问题和学术问题, 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逐步研究解决,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涉及到的最基本的问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并对有关工作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 对于这些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执行, 依法行政。政府职责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保护工作的首要内容,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安排保护资金, 并列入财政预算,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要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申报与批准程序方面, 在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批、备案、公布、修改及监督实施等环节, 在法律责任的追究方面, 我们大家的义务和责任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都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实施17个月来,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展, 毋庸置疑, 对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基本要求, 我们工作的改进空间依然是巨大的, 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还没有编制合乎法律程序要求的保护规划, 许多保护规划的科学性和社会认知度还比较低, 许多地区保护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管环节还有缺失,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具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和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在经历漫长的制定过程的同时, 我们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已经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如果《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基本要求仍然长期得不到严格执行,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三、各级文物主管部门必须主动履行职责, 积极配合建设主管部门开展工作。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和各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 各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都包含有大量的文物, 这些文物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严格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各级文物主管部门保护名城名镇名村的职责也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我们应当逐项对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的内容积极开展工作, 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法制轨道上有效运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因保护不利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 批准机关应该将其列入濒危名单给予公布, 并责成所在地人民政府限期采取补救措施, 防止情况继续恶化并完善保护制度, 加强保护工作, 文化历史名城名镇名村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它设施的, 应当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 应当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制定。以上内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 各地主管部门要责任在身, 当仁不让, 主动积极地配合有关部门履行职责。

四、公众参与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重要方法, 应当充分重视, 积极鼓励和保障。文化遗产的主人是当地民众, 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实施主体应当包括当地民众, 保护项目的成果和收益也应当由当地民众共享。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保护工作理应充分重视并积极鼓励和保障公众参与, 近年来公众已经开始积极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 成效显著。许多有价值的街区和建筑由于公众的呼吁而得到了保护, 一些违法事件, 由于公众的检举而得以曝光, 一些地方的管理部门受到公众的批评而改善了工作作风, 提高了工作效率, 尤其重要的是公众积极参与保护工作, 全社会的文化遗产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社会各界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了明显提高, 公众参与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护工作抉择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能够进一步实现保护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应当予以高度重视。目前政府鼓励保障公众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方法措施还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的需要, 还不能够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 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欢迎当地居民参与保护工作, 要以更加宽厚的胸怀对待保护工作中来自社会的批评意见。我们还要积极开展制度建设工作, 保障公众的参与权。今年10月开始实施的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其目的之一就是推动这方面工作, 各级文物主管部门要严肃对待, 积极回应来自社会的文物认定申请, 依法保护文化遗产, 依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要求我们必须鼓励和保障公众参与保护工作。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第5篇

一、工作开展情况

在2010年申报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今年县委、县政府又提出了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为使各项申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牵头单位规划局及相关单位查阅有关规定、资料等,并与上级部们联系沟通,同时还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相关的文件资料等,熟悉了解掌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具备条件、程序等。

一是研究制定了《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创建工作要求以及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目标任务将创建工作责任对各相关单位及各乡镇进行了划分。并抽调建设局、规划局、文物局等相关部门各一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各项创建工作。

二是聘请区州专家咨询。目前已聘请自治区专家4人(原建设厅厅长陈振东、原社科院副院长陈延琪,规划处康剑平、规玉东),昌吉州专家1人(州建设局城建科科长王希华),于6月初对聘请的专家进行了拜访,就具体创建工作情况进行了交流与沟通,计划下阶段把专家请过来实地进行调研考察论证等。

三是目前各创建责任单位正在收集整理相关基础资料,为了给创建工作打好基础,下一步在全县范围内认真开展历史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及历史街区、工业遗产、名人、名居、名人秩事、民俗文化、古树名木等普查工作。拟定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待方案确定后,将全面开始普查。

四是结合创建工作要求,目前正在与设计单位洽谈有关编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吉木萨尔县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图集资料》(包括位置图、现状图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图)等相关事宜。

二、存在的问题

1、根据专家意见我县目前现状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客观条件尚不成熟。

一是时间跨度不达标。

2010年我县创建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城,要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间跨度上至少3年,在此问题上需要和专家们进一步探讨。

二是部分硬件指标不达标。

根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⑴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数量2处起评分;⑵全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占地总面积5公顷起评分;⑶50米以上历史街巷的数量4条起评分;⑷历史街巷的原有走向、宽度和历史铺装的情况没有改变,保存完好的起评分;⑸街区内历

史建筑数量10处起评分。

这些硬性指标有待进一步落实。目前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条件尚不具备。我县人文历史资源有效整合不够;古迹文物、名城风貌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无古街区和古建筑,这将成为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

2、规划没有先行,导致其它工作滞后。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涉及到的各项规划编制还没有启动。目前编写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文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资源评价报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图集资料》等工作处于衔接洽谈阶段,没有实质性进展。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文本必须由创历史文化名城审批机关所认定的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完成(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且费用较高,仅规划文本经费一项就需200万元。

三、建议:

1、成立组织机构抽调专人,进入常态化工作,研究制定创建方案,使创建工作有序进行。

2、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国家级专家对接、沟通。

3、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中涉及到的牵头单位及相关单位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时间已过半,许多基础实质性工作还处于停滞阶段。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规

划文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资源评价报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图集资料》等基础性工作应尽快开展,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尽快组织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及专家、设计单位赴疆内最近的已被批准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区进行观摩考察,学习创建经验等,便于后期创建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

5、牵头单位及相关单位按照“保其貌、显其颜、铸其魂、扬其韵”的思路,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全面挖掘北庭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彰显文化底蕴,努力打造“丝路明珠,精品名城”的城市特色,使吉木萨尔县成为一个拥抱文化传统、珍藏城市记忆、铭刻辉煌历史、启迪今人心智、积蓄发展内力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故事照亮未来 第6篇

不少学者用“后工业社会”来形容当下,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当务之急是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特色。本期杂志,我们关注的这些城市是幸运的:它们悠久的历史和灿烂而有个性的文化,让它们脱颖而出。无一例外,它们都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大多数游客,都来自地球上别的城市,他们到这里,不但要看历史,也在寻找未来的密码。

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

文化是后工业化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广义上来说,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包括影视、出版、艺术等各个领域。工业革命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革命性影响,是让艺术品可以“批量复制”。“复制”这个词看起来有点贬义,没有“原创”高贵,但正是由于复制技术的大量应用,才有了电视、电影和现代出版业,让文化成为一个产业。

几乎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看过《蒙娜丽莎》这幅名画,很多人拥有它的复制版。专家使用x光照射,发现蒙娜丽莎嘴部涂了40层颜料,每一层都很薄。后来又证实这并不是用笔所画,而是作者把颜料涂在手上继而画在上面。每一层颜料都要几个月才能风干,最后推算出大约10年才画好这幅《蒙娜丽莎》。如今我们做出一个微笑的动作,拍下照片,可能只要一秒钟,而在那个年代,要画出这样的笑容,却需要很多年,这就是艺术的伟大。人们还试图搞清楚,在1500年,达·芬奇是如何画出这幅画的?现在,这幅画的主人公真实身份仍存在争论,并有多个版本。其中比较流行的版本为画中的主人公是当时的新贵乔孔多的年轻的妻子丽莎·乔孔多。 彼时,这位夫人的幼子刚刚夭折,她一直处于哀痛之中,闷闷不乐。达·芬奇在作画时请来音乐家和喜剧演员,想尽办法让她高兴起来。 这幅画完成后,端庄美丽的蒙娜丽莎脸上那神秘的微笑使无数人为之倾倒。

这就是追寻历史的魅力,人们总是想跨过时间的河流,在一片混沌中,找到最清晰的解释,甚至有专家得出结论,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对科学家来说,弄清楚达·芬奇画画时的光线是有意义的,但是对于从事文化生产的人来说,却不需要那么死板。2003年3月,美国作家丹·布朗出版畅销小说《达芬奇的密码》,这本书打破了美国小说销量的记录,卖了750万册,但是,丹·布朗对达·芬奇是怎么画画的并不感兴趣,他写的是另外一个故事:正在巴黎出差的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兰登午夜接到匿名电话,得知卢浮宫博物馆馆长雅克·索尼埃被害,于是应召来到博物馆,对一系列与达·芬奇的艺术作品有关联的神秘符号进行分析和调查。

很明显,这是一次典型的文化生产,小说中有大量的悬疑故事,适合拍成电影,事实上,后来汤姆·汉克斯主演的同名电影,票房也相当惊人。但是,在2003年小说出版的时候,美国就有一部《蒙娜丽莎的微笑》电影上映了。这部电影讲述1953年的美国,毕业于风气开放的伯克利大学的凯瑟琳前往卫斯理女子学校教授艺术史,充满理想与热情的凯瑟琳,大胆地向陈腐的教学制度发起挑战的故事——和达·芬奇真是没有半点关系。但是,如果没有文艺复兴时的画家达·芬奇,也不会有丹·布朗的小说和后来的电影。达·芬奇和當时的天才小伙伴们创作了大量杰出的作品,都陈列在博物馆,普通人根本买不起,但是在一次次的观赏中,人们却感知到了几百年前艺术家的温度,这种观摩,同时就是文化基因的传承,它将在合适的机会,催生出新的文化产品。

这就是文化作为生产力的奥秘所在,没有哪种文化是完全凭空而来的。一切像样的创造,都会有一个历史的源流。在这方面,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人们喜欢观看《007》《碟中谍》这样的电影,那种看起来离奇和悬疑的情节,其实每一部都差不多,不同的,可能是故事的人物或背景,人们被故事吸引,但在更深的层面,人们是被故事发生地——城市地标、有魅力的街道所吸引。在娱乐的气氛中,那些名城的魅力得以传播。以中国的现实看,21世纪之前,中国人出国旅行的很少,但是,大多数人早就从影视作品中看到卢浮宫或者埃菲尔铁塔了。导演喜欢到历史文化名城去拍摄,《达芬奇密码》的导演,为了拍摄卢浮宫内部实景而绞尽脑汁,因为他知道,历史文化本身就是生产力。

城市故事照亮未来

历史文化名城最核心的优势,在于它拥有丰富的、有生命力的故事。一首名为《成都》的歌走红网络,“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这样的歌词看起来平淡无奇,但为何能引起大范围传播?在赵雷的《成都》背后,本来就有一个充满故事的成都存在。这首歌,用来形容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也是合适的。两千年来,成都一直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城市,诗歌与酒,一直是这个城市文化喜欢的主题,这样的故事,列出来将会是一个长长的名单。当人们听到这首以城市命名的歌时,所有过去关于这个城市的文化储备,都会被唤醒。

不要小看故事的威力,今天很多创业公司,都在编属于自己的故事。所谓历史,英文就是History,分开来看,就是Hi——story,也可以翻译成你好——故事。一个能够进入历史的故事,本质上是一种原型,杜甫流落到成都,住在草堂里,他得到了这个城市的照顾,这样一个温情故事,最终让成都成为诗歌之都。诸葛亮在成都辅佐刘备的故事,不但为成都留下了武侯祠,也最终催生了很多小说和影视作品。

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会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成为一个城市的宝贵财富。战争或自大狂,可以毁掉具体的城堡,可以烧毁成片的建筑,但却不能完全毁灭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上的征服故事很多,但大量的征服者,最终都会被文化所征服,战争狂人的尸骨早已不存,而城市的历史文化却能不断翻新,充满了生命力。因此,有故事的城市,不但能更长久,也能更年轻——后人总是能够凭借文化积累不断地再创新。

内在生命力让城市新生

外地人喜欢成都,喜欢到宽窄巷子和锦里,但是成都人自己,却另辟蹊径,创造了更多新的文艺青年的阵地:小通巷、镋钯街、奎星楼街……,而东郊记忆这种工业厂区,也能摇身一变,成为音乐与艺术的创新基地,每到周末,它都吸引大量年轻人,不但是游客,更有大量本地人,把它当做生活的一部分。

这种新的文艺街区,背后有政府力量的推动,但是更重要的,却是市民自己的选择,它是半自发的、半自然生长的。在成都,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文艺景观出现。甚至新商业中心太古里,看起来也是一个文艺的所在:它成为人们游玩的地方,拍照的地方,其次才是购物和消费的地方。因此,对历史文化名城来说,保护虽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因势利导,助力城市新生文化。成都杜甫草堂所在的地方,是巨大的浣花溪公园,这本身就是市民游玩的地方。当文物保护与市民生活有机融合的时候,历史文化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过去就能映照未来。如果能和市民生活结合起来,对文物或古建筑的开发利用,就不会成为问题。

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历史与文化对一个城市的价值,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城市,都会有这样能够自发生长的活力。在很多地方,有人造的新景点,有新建的仿古建筑,但是由于城市本身缺乏底蕴,这些人造新景看起来不伦不类,非但不能带来旅游收入,还为人所诟病。相比之下,类似小通巷这样的新文艺街区,其实只是老街道换一下新颜,却能很快吸引人群。其秘密就在于,这样的地方并不是景点,而是人们生活的地方。从历史上看,成都人的文化消费能力一直很强,在唐代和宋代,就有非常成熟的游园文化——在周围的公园玩乐和消费早已成为传统。因此,新的文艺街区,首先要赢得本地人的芳心,这样,一些故事和传奇就会应运而生,对外地人来说,这些神秘的故事,就是一种旅行召唤。

加快常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研究 第7篇

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常州, 古迹众多、文物丰富, 常州城的历史个性与文化特色, 也许有时会被现代化的街区和建筑遮蔽, 但常州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遗产, 昭示着该座城市传奇的身世与不俗的灵魂。

一、古迹众多, 文脉尽显

常州位居长三角中心地带, 古属吴地, 境内河流密布, 长江、太湖南北呼应, 是座典型江南水乡城市。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太湖流域出现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常州先民为之作出了贡献。2500多年前, 季札分封延陵, 是常州史上的一件大事, 开始有了文字记载与明确纪年, 季札是常州人文始祖和吴越文化的人文始祖, 常州文明与文化一时处于巅峰。齐梁时期是常州文化又一高峰, 常州籍的萧氏宗族对中国文化贡献巨大。人文荟萃、儒风蔚然的清代则是常州文化发展的第三波高峰, 常州学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和阳湖文派及各学派的领军人物, 风靡一时, 泽被后世。

常州是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城, 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对新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们三人与李公朴、罗忠毅一起成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的常州籍人士。

(一) 天宁古迹。

城区东部古迹较多, 地属天宁区, 故谓“天宁古迹”。始建于南朝齐建元年间 (480—482年) 的文笔塔, 原是太平寺附属建筑———太平讲寺塔, 有着1500余年的历史, 清丽的构造在中国古塔中别树一帜, 是常州文化繁荣、人才辈出的象征。离此不远的西侧, 是全国重点寺院、国家4A级景点天宁寺, 始建于唐代贞观、永徽年间, 距今1300多年历史, 素有“东南第一丛林”之誉。清乾隆帝下江南, 曾三次至寺拈香顶礼, 题写“龙城象教”匾额与楹联。这是常州极富历史文化容量的古建筑单体与群落, 大量潜在的人文资源与传统美学亟待发掘与利用。

(二) 运河景观。

京杭大运河横贯常州东西, 历史上, 常州拥有“三吴襟带之邦, 百越舟车之会”之美誉, 市内众河道湾流, 形成许多沿岸景观。城西运河边篦箕巷古迹深深, 是古毗陵驿所在地, 历史知名度很高, 毗陵驿设于明朝正德十四年 (1519年) , 供传递公文的差役和官员途经本地时歇宿、换马之用。清乾隆年间, 乾隆南巡经常州时, 有二次即从此处大码头登岸进城, 毗陵驿也被改称为皇华馆, 接官亭叫做皇华亭, 亭前的码头叫做大码头, 现有大码头、大码头牌坊、皇华亭及亭内的毗陵驿石碑可供游览。篦箕巷旧称“花市街”, 巷内众多梳篦店兼售宫花, 一到晚上, 家家户户挑灯加工篦箕的盛况, 构成西门“篦箕灯火”美景。乾隆南巡经常州, 从该处登岸后, 见沿街尽是生产和销售梳篦的作坊和店铺, 遂将此地赐名“篦梳巷”。自古以来, 常州制作的篦子、木梳, 素有“宫梳名篦”和“常州梳篦甲天下”之盛誉, 声名远播海内外。毗陵驿外的文亨桥, 是名著《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贾政诀别之地, 据说, 贾宝玉落发为僧的寺院是常州天宁寺。常州并不缺历史文化资源, 缺的是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包装和开发的力度。变身为旅游资源和文学影视素材, 是常州古迹扬名天下的途径之一, 要通过延伸空间, 克服大部分古迹区域狭窄的印象, 以线连点, 形成面积大、功能全、综合性强的常州旅游景区, 打造成全国性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和观光旅游区。

东坡公园也是运河之畔景点之一, 园内古迹价值不菲, “舣舟亭”是南宋时常州民众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11次来常而建, 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时, 在此兴建万寿亭行宫, 重修舣舟亭, 是一座集运河风光与古迹览胜于一体的江南园林。静极而思闹, 若离此不远建起宋清风格建筑物, 设置容纳说书、演戏、曲艺、娱乐的“瓦子”、“勾栏”、茶楼, 讲演内容以两宋和清朝事儿为主, 那么, 东坡公园街北面的新建东坡茶城, 正可借此氛围发扬茶文化传统。

(三) 历史名街。

光绪版《武进阳湖县志》、《武进阳湖志余》及《常州市志》记载了常州城墙建造历史。至今, “西瀛里”西首还有段复原的明城墙古迹, 透出五代、两宋城垣的气势。古城墙往东便是老城区核心区, 内有几条著名历史街区。

1. 前后北岸。

“前后北岸”业经恢复的古建筑有:东坡终老地———藤花旧馆, 赵翼故居———意园, 管干贞“赐福堂”, 吕宫故居等名人故居。通过名人故居、古街巷的保护, 突出宣扬苏东坡、赵翼等名人的生平和成就, 弘扬常州的五大学派。建筑形式:运用具有江南和常州地方特色的空间组合方式和庭院式民居形式, 私家园林以住宅、院落为基础, 采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 多进式民居, 硬山造木结构, 设有砖雕门楼、木梁柱、小青瓦、坡屋顶等。由于顾唐河、惠明河、白云溪诸河早被填埋成路, 河岸丰富植被消失, 曾吸引明清文人学士定居于此的白云溪景观终难再现。名人事迹与明清建筑成为该街主题, 在妥善保护的基础上, 将之建成常州古文化 (含建筑文化) 与名人文化研究中心, 利用附属店铺中经营常州特产、工艺品与文宝, 开发成旅游产业, 值得探索。

2. 青果巷。

始建于明万历年 (1581年) 前, 古名“千果巷”, 其南边紧邻古运河, 成为船舶往来、南北果品集散之地, 沿岸果品店铺众多, 往来人流不息。《常州赋》云:“入千果之巷, 桃梅杏李色色俱陈。”后运河改道, 果商纷纷搬走, 这里遂成了名门望族聚集之地, 青砖雕瓦的明清建筑颇多, 名人故居亦最多, 仅明清两代就出了近百名进士, 如清代状元钱维城, 明朝进士、抗倭名将唐顺之 (即唐荆川) , 实业家盛宣怀, 清末谴责小说家《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伯元, 国际著名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 以及恽鸿仪、刘国钧、周有光等一大批历史名人。八桂堂天香楼,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常州三杰之一瞿秋白的诞生之地, 小小古巷出现如此众多名人, 在全国也极为罕见, 其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估量。恢复青果巷, 应体现昔日的毓秀、书香与富足气息, 重现“小桥、流水、人家”那种典型江南古街的意境与氛围。

(四) 淹城古迹。

距常州老城区4公里的淹城遗址, 系春秋早期城池遗址, 距今已有2800余年, 占地约0.65平方公里, 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建筑, 其三城三河的形制, 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 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淹城三城三河的形制似一水城迷宫, 城内有江南第一竹木井、玉兔神井等一批古迹、景点及优美传说, 城外有宝林禅寺等古迹, 是考古研究、探古访幽、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淹城在保护利用方面已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空间充裕与资源珍稀的特点, 是其优势所在, 若与常州城区诸古迹形成呼应态势, 推出疏密有致的常武古文化旅游线, 前景不可估量。

二、遗产善用, 传承文化

常州城区众多古迹, 在城市整体面貌向时尚美变化的大势下, 更加夺目, 放射出历史文韵的古典美, 一个城市, 古典与时尚共存, 便有了立体纵深感, 静谧的历史风俗背景, 凸显了当代常州继往开来、奔腾向上的现实。

(一) 古迹经营。

合理做好历史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工作, 既为常州增添光彩, 又为常州区域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市内城东、城西名胜古迹较多, 天宁寺、红梅阁、季子牌楼、东坡公园内的东坡遗迹和乾隆遗迹等。城西有明城墙、文亨桥、篦箕巷等。两处古迹有运河相连, 现已开通黄金水道游览线, 于东坡公园乘游船抵达篦箕巷, 沿岸风景与古迹还可深度开发, 导游丰富的讲解, 会使游客兴趣盎然, 常州地域文化能得到充分展示。两景点间亦可以陆路古迹相连, 城中的前后北岸和众园林 (如近园、约园等) 。进一步强化媒介宣传常州传统文化资源的力度。把握整体, 重视细节, 交通路牌景点指示标示准确、科学而艺术, 导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服务设施齐全、方便与一流。市区古迹景点区域较为狭窄, 合理设计停车区位, 游客能较快、安全步行至旅游目的地。常州住宿、吃饭堪称方便, 多种规格酒店、餐饮能满足不同层次与口味客人的需求, 开发与推出含历史文化内涵与浓郁地方风味的餐饮, 如东坡家宴、老农菜肴等, 将味美肴佳、价格公道的常州餐饮发扬光大, 使常州成为集吃、住、行、玩诸方面都一流的历史文化名城。

篦箕巷空间较狭小, 可借运河之景, 扩大空间。向西, 打造城西河岸历史文化街区, 西门曾是常州经济中心, 怀德桥西面南岸是米市河、北岸为豆市河, 还有油市和木材市场等, 繁华的商业地段留下了许多清朝与民国建筑。西直街是条有几百年历史的街区, 可与篦箕巷联成一线。新恢复的前后北岸, 体现了明清江南民居的建筑风格, 名人事迹与名人故居成为主题, 从北宋跨越到清末, 仿佛穿行在时间隧道中, 风靡的历史穿越剧, 可在这里找到感觉与场景。充分利用附属商铺, 经营传统文化用品、地方特产及工艺品。

(二) 遗迹开发。常州城区各方位, 应有标志性的古迹建筑物, 做到能恢复尽量恢复。

1. 季子宗庙。

季子是常州人文始祖和吴越文化始祖, 应建立庙宇纪念这位学富德崇的常州开城之祖。淹城遗址的研究与开发, 使常州有文化资本修建季子殿堂, 1958年以来, 淹城出土了大量几何印纹陶罐、缸、瓮、钵和青铜器 (如铜编钟、铜鼎) , 在内城发掘出了独木船, 历史容量巨大。老城区季子纪念物与武进淹城应成为常州春秋历史文化整体。

2. 西门。

古时是常州风景形胜之地, 拥有“毗陵灯火”、“江湖汇秀”等十景。西直街是条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老街, 清初“常州的徐文长”卜灵望曾在此住过, 其故居已不存, 有关他的故事仍在流传。留存至今的优秀民居建筑仍很多, 夏宅、陈宅、唐宅、张宅等宅都建于清朝, 设计精妙、建筑宏阔。此外, 还保存着许多民国和建国初期的民居建筑。西直街是常州留存不多的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街, 可以和西门十景或八景一起适时恢复, 延伸“篦梳巷”古文化容量, 丰厚常州历史文化底蕴。

3. 东门。

从大唐开始, 建造不久的天宁禅寺, 便成为了常州地区的宗教文化中心, 北宋苏东坡对佛学造诣颇深, 曾11次来常, 天宁寺应是吸引他多次来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离寺不远的现东坡公园内“夜宿亭”是他夜泊常州、伤感离愁之处, 与常有着佛缘佛心。苏东坡在常有众多朋友与亲戚及后代, 留下很多与其有关的遗迹。东坡祠:原在早科坊17号。苏轼手迹:鸣珂巷陈氏圃有“天远堂”手迹, 常郡关帝庙有“聚星堂”手迹, 清凉寺有“敕建端明寺”手迹, 红梅阁壁间有《红梅阁帖》手迹等。

千年古塔———文笔塔是儒教文化在常象征, 常州读书人视其为神物, 是祈求科考成功的精神力量。历史上, 该塔附近是世俗文化的重要活动场所, 一些历史建筑可酌情恢复。

4. 北门。

现青山桥一带有多处古迹。原青山桥是五代十国吴天祚二年 (936年) 所筑青山门外的吊桥。后吊桥不存, 原址上建起木质板桥, 桥西北为皮货商集散地, 桥东北成木业渔业集散地, 桥南是大北门直街 (北直街) , 桥西南为西滩, 是常州北大门的商品集散地和庙会场所。曾有木业经营枢纽的“五省会馆”和“临清会所“在此, 应有所选择加以恢复。

5. 南门。

该处是常州近代民族纺织工业的发祥地, 应将大成一厂旧址, 完全建成常州纺织工业博物馆与历史陈列馆, 突出知名民族工业家刘国钧的历史地位, 建立为常州纺织工业作出贡献的功臣元老名录。

三、理寓实际, 行以致远

岁月沧桑的地方文物建筑, 对科学研究、历史教育、文化发展和旅游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形象, 源于古时, 活在当代。民间文学 (如淹城传说、苏东坡传说等) 、民间音乐 (如常州吟诵等) 、传统戏剧 (如锡剧等) 、曲艺 (如常州道情等) 、民间美术 (如常州梳篦等) 、传统手工技艺 (如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等) , 汇成民间历史人文资源, 与有形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组成历史文化遗产体系。

常州在进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过程中, 需以谦虚谨慎、踏实苦干的精神和攻关的认真劲, 解决众多繁杂又不能拖延的实际问题, 科学而艺术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与工程。善于总结经验进而达到理论高度, 用于指导文物古迹保护利用事业发展。如今, 观赏和收藏文物古迹己是一种广泛的群众性活动, 普及文物古迹正确知识和法律保护意识, 正当其时。政府部门在常州建设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过程中, 发挥着关键的领导与协调作用, 常抓不懈的务实工作应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夯实本城历史文化资料贮存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外省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取经;聚集一批专家学者、古建筑人才;建立古建筑构件贮备库;建立专门基金用于古迹保护修复工作。

摘要:季子分封延陵, 常州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2500余年的星移物换, 常州先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 留存至今的众多古迹与民间口碑, 显示了常州文脉的极强生命力。恢复与保护常州古文化只争朝夕, 利用经营历史遗产, 传播传承古城文化, 是一项永久的事业。

关键词:千年古城,文物古迹,保护利用

参考文献

[1]张戬炜.文化常州[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3.

[2]陈丽华, 黄建康.常州文物[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3.

[3]常州市旅游局.中华龙城——常州[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2004.

叠合——历史文化名城的住区更新 第8篇

在山西的王家大院(图1),我们曾经被古人严谨、规整、有序、寓意深刻的规划深深折服。站在宽阔的护城墙顶俯瞰大院时,我们感叹:如此理性、如此精美、如此辉煌的住区,为什么不可以在现代城市中再现?我们设想在放大的王家大院基底上“种上”点式高层住宅,住宅后面的阴影部分设计成宅间或组团绿地,这样的“叠合”应该就是最最中国、可以流芳于后的“中国现代住宅区”了吧。

2. 研究背景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历史文化名城(1)面临着保护传统风貌与现代化、商业化以及开发效益最大化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中国式住宅”的理论和实践一直处在断断续续的探索之中,在借鉴传统民居文化,寻求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的最佳融合点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著名的有80年代吴良镛先生的北京菊儿胡同“类四合院”的居住形态,上海的九间堂、深圳万科第五园等,创造出了具有传统意味的现代城市居住空间。但建成的一些作品对于传统居住文化的回归仍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目前大量建造的高层居住区方面,成功的案例较少,设计思想体系及手法的归类总结也不完善。为此,探讨中国现代城市住宅的本土化发展,通过对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重新解读和发掘.寻找其间凝结的人文精神与建造智慧,并与现代城市住宅空间相叠合,从而试图改变现有历史文化名城高层住宅建设“缺乏对传统的尊重,忽视历史文脉”的缺憾,以期为这类城市未来住宅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更加适宜的思维启示和指导。

文章结合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临海某居住片区改造方案设计,研究适合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高层居住建筑的空间形态及外观设计,指导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使之“与传统风貌相协调、独具特色并能适应市场需求,同时注重提高可操作性”,构筑传统风貌与现代化、市场化相协调的城市景观。

3. 临海特质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临海是一座千年古城,古城的街巷格局始于唐,发展于宋,定型于明清,有着近1400年的历史,至今其格局仍清晰完整,具有相当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临海古城街巷的线位选择,尺度控制因水系、就地势,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深入认识和准确把握,其街巷结构大体呈纵横交错的棋盘式格局(图2)。

位于台州城府的临海紫阳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这条穿行于青砖黑瓦的明清建筑之中、由斑驳的石板铺就的老街,全场1080米,宽4-5米,从北固山到灵江边,由北而南,是府城的主动脉,东西向的街巷,纵横交错,每隔百丈就有大块青石砌成的一堵坊墙。坊墙高三余多丈,宽五六丈,拱门高丈余。坊门额头刻着“悟真坊”“奉仙坊”“清河坊”等,坊名即地名,坊墙又是防火墙,是历史城市里坊制度的珍贵遗存。临海坊墙古朴典雅,立面比例与街巷尺度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作为一种独特的构筑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图3)。

紫阳街的建筑始终保持着唐宋遗风和明清特点。房屋多数为两层楼,沿街商铺前店后坊,中间客堂,楼上卧房。台州百姓对建筑喜欢从“福”“运”方面考虑,雕梁画栋,图案吉祥。柱头、门上还有一个与众不同处,就是木雕、灰雕、石雕三结合。木结构、砖头墙,顶上铺木椽盖泥瓦片的江南古代建筑与木饰店面、街面石板路一起发出清香。(图4)

府前街两侧多为合院式民居建筑,其中不乏临海特色三合院、四合院的典型代表。合院住宅平面布局主要有三种形式:最典型的是“十三间头”,即正房三间居中朝南,中一间为敞厅,两侧为居室,正房东西两翼各有三明两暗五间厢房,三明面向天井,三合院是台州大型民居普遍采用的形式;其次为四合院,房屋围绕天井四面形成封闭住宅;三是组合平面,中为三合院或四合院,根据地形沿檐廊向东、西、北方向延展。三合院或四合院多围绕庭院设沿廊,功能有交通、遮阳防雨、半室外生活空间等(图5)。

4. 适合临海历史文化名城的居住建筑设计实践

作为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名城居住建筑形态研究的实践,我们选取了临海古城保护区外围的一块街坊用地作为古城更新的探索。基地位于临海古城区外围的崇和门广场东侧,四面临城市商业街,现状为高密度的4-6层多层居住建筑,沿街底层为商业用房。由于现居住建筑密度高、住宅间距小、年代久、配套设施差,已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拟对该地块实施整体拆迁改造。改造后户数不少于现状户数,小区日照、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按照临海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和浙江省停车场库的建设标准执行,建筑高度11层为主,最高不超过18层。建筑空间与造型需与古城风貌相协调。规划条件:建设用地约67700平方米,更新容积率2.0-2.5,绿地率不小于30%.

且不谈大拆问题和建筑高度、容积率是否过高,出于经济平衡的考虑,政府要求整治后必须能够消化原有住户,而日照、卫生和设施配套需要符合现行标准,这样的案例在当今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具有普遍性。我们期望通过对城市高强度开发环境下现代中式高层居住区设计的思考,引导历史文化名城居住区的健康发展。那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样的高层小区才能与古城风貌相协调?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设计手法达到历史文脉的延续?

经过多方案比较,我们最终选取了“叠合”的设计手法。

“叠合”有三方面含义:

(1)生活方式的叠合

由于古代靠天吃饭日落则息、交通不便和信息极度贫乏,劳作之外邻里关系、地缘文化便成为是传统社会结构中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鸡犬相闻”“阡陌相助”的传统社区精神。所谓社区空间是步行的小尺度,俗称“一碗汤变凉”是邻里间步行交往的常规尺度范围。旧时的紫阳大街宽4米左右,是邻里间喊话便可交流的尺度,传统街区空间的营建非常注重强化邻里交往与空间的亲和力。街道与巷道组成的生活空间是居民大部分日常生活的场所。另一方面,古时由于社会活动的稀缺,大多数活动局限在家庭范围。民居多以血缘为纽带形成院落式布局,造成“闺门穆穆,兄弟怡怡,戾者以平,争者以让”的家居氛围。院落是建筑与自然融合的极好形式,合院可通风、采光、栽植花木、人际交流,非常适合人们的生活与活动。

现代社会交通便利、生活丰富多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和汽车进入平常百姓之家,方言、互助、交往习俗、同堂生活等等传统生活方式和邻里关系正在日趋减弱。现代信息技术导致人际交往不再限定在邻里之间。汽车和信息技术同时也改变着人的生活节奏,快速高强度的工作带来紧张、抑郁和压力释放的需求。较之古代,现代人的行为空间需求极度放大,加之对钢筋混凝土丛林产生厌恶,对逐渐消失的自然环境越发留恋,向往着传统的生活,怀念着旧时的街巷合院。因而居住区除了需要宽敞的通车道路、大面积的景观绿地,还需要亲切宜人的空间氛围。

于是,我们设想,是否可以有一处空间,可以融合“一碗汤”和“一辆车”的生活?

(2)空间形态的叠合

临海古城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方格网状路网、紫阳街和合院低层住宅。

华南理工大学杨如茵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台州城镇传统街区及其生活文化的延续性》中,对临海紫阳街的空间形态已有研究:传统城镇聚落是由建筑、街道、自然环境等组成的集合体,传统街区是城镇居民根据自己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生活需要而自发兴建,体现人“生活”的状态,交往和安全需求的,以“街”为核心,以“巷”为分支的线型空间。传统民居通常沿街两边分布,且都为单门独户,毗邻而居。“街”是串联各空间节点的空间“骨干”,巷道是古街空间的生活延续,也是通往民宅或另一街道的重要通道。街巷相连并与建筑相结合,衍生出各种灰空间,是居民家门口的活动场所。

传统街区空间具有强烈的围合感,相对狭窄的空间紧凑、宜人、安全、亲切。坊墙,是紫阳街空间序列的重要标志。它限定了街区空间,并运用框景、对比与渗透等手法,形成一系列分段、收放的动态序列过程,使空间富有节奏、标志和情趣。

院落——临海传统民居的典型,街面民居以二层为主,多为“下店上宅”或“前店后坊”。建筑空间形态多为三合院和四合院形式,这种内向型的空间,具有浓郁的家庭氛围,亲切宜人,私密感强,院落是居民种植绿化、洗衣晾衣、乘凉休憩、闲话家常等日常活动的场所。

现代城市因人口的大幅增加和建设用地的日趋紧张,土地日益珍贵、地价逐年上涨,居住区设计需要满足高开发强度要求,日照通风要求、消防要求、机动车交通要求和更大幅度的交往空间需求及景观绿化要求等等。居住区规划常常形成中心景观绿地、环形主要道路+宅前道路、南北向板楼、点板结合、南低北高的空间形态。较之传统街区,其超常的建筑尺度、单调开放的居住区空间、快速交通的道路和大面积的景观绿地,失却了宜人的尺度和亲切的邻里氛围,失却了层次丰富的传统建筑空间,显得宏大、冰冷、单调、缺乏人性。

紫阳街街巷空间营造的整体、持续、人性化、生活化的邻里交往空间,值得现代社区加以研究和借鉴。

于是,我们设想,是否可以有一处场所,可以同时拥有“街巷空间”“居家院落”和“高层组团”“机动车道”?让传统街巷空间在新区中重现。

(3)建筑造型与立面风格的叠合

传统民居为低层,外观呈封闭性格,墙体厚重,开小窗,布置灵活。外墙是精工细造的砖墙,屋面为高低错落的小青瓦屋面。紫阳街沿街建筑构造形式主要分为腰檐建筑和无腰檐两类。临海民居多以木构架为骨架,大木作高瘦,屋脊高,封火山墙有曲率很大的收口,建筑木装修精细,浮雕、牛腿、雀替、木格窗做工精湛,沿街店面多木板门墙及木雕装饰。

现代居住建筑由钢筋混凝土和砖墙建造,由于建设量大、建设周期短,加上传统工艺的失传,大量住宅为简洁的现代式,摒弃装饰、韵律重复、大窗、出挑阳台、规整外墙,高大的建筑尺度和细部专修的缺乏,使建筑显得冰冷、缺乏人情味。更有甚者,大量仿制欧美传统建筑风格,或简或繁,不论如何,是缺乏文化根基的仿制品。

于是,我们设想,是否可以有一处建筑群,能够协调“青砖坡顶”和“高层住宅”的风格?让中国风与现代风共舞。

规划设计实践;

根据容积率、户数要求及建筑层数的计算,按照临海的日照要求,运用“叠合”的设计手法,我们完成了赋之名为“紫阳再现”居住区的设计探讨。

第一步,根据规划要求和现行规范要求完成改建住区的合理规划,为一心一环、点板结合的规划结构,为总图布局合理,交通方便,景观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区。

第二步,设想在东西两居住片区重现紫阳街,新紫阳由底层合院住宅拼接而成,遵循传统街巷尺度并符合现行规范和消防要求。空间有收有放,用“坊墙”分隔空间,强化空间的层次和韵律。

第三步,小区外围沿街商业的植入,设计尽量加长沿街商业界面,商业的植入即分隔了小区内外,也将高层板楼之间的开敞空间围合成大的院落空间。

第四步,高层板楼前底层小院住宅的植入,小院住宅保持着传统民居的尺度,充分利用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老城中心一小时日照空间,意在鼓励传统邻里交往(图6)。

第五步,进行日照计算,配合现行规范进行建筑布置的微调,使之满足日照计规范要求。

第六步,建筑立面设计,低层近人尺度上体现传统空间的尺度,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技术来模仿部分传统建筑的形式,创造亲切、宜人的空间氛围,延续历史记忆。高层部分简洁大气,建筑群宜体现现代感但仍具有传统韵味,与历史文化名城相协调(图7)。

5. 总结与反思

在城市居住建筑铺天盖地建设的今天,商品住宅建设量大面广,直接主导着现代城市风貌的改变,而由于消费者的崇洋心理和开发商的市场经济主导性以及部分决策者和设计者的“欧陆风”偏好,导致大量无视传统文脉、地域环境、生活习俗的欧式建筑正悄悄改变着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对此,一方面需要保护和延续古城格局和建筑形态,传承历史文脉;另一方面,也需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传统街区的实用功能,有序更新,使之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紫阳再现”给了我们实践的机会,给了我们对于“叠合”的肯定答复。由于时间有限,有很多问题考虑得还不够细,还有待于后期的探索。

通过“紫阳再现”的设计实践,我们认为:“叠合”的创作手法,可以将“类传统生活”的慢节奏、邻里交往和人性化空间与信息化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以及活动多样性、需求多层级的现代住区空间需求结合起来;可以营造宜人的街巷、内敛的院落,也可满足现代人对开敞、大气、集约、高效、符合汽车时代特征的建筑及空间的需求;可以将低层“粉墙黛瓦”的传统建筑风格貌与高层简洁、现代的城市住宅风格融为一体,共写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篇章。

深入挖掘传统建筑文化及民俗文化的精髓所在,将其神韵融入建筑设计创作过程的整体构思与细部处理中,以传统文化的物质符号——特有的空间、造型及构造手法来表达既具有创新意识,又具有鲜明的文化传承关系的居住建筑,从而研制出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居住类建筑设计模式,使现代居住区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环境相协调——这是当代规划师、建筑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许从伟.名街紫阳.文化交流,2012年10期:1004-1036

[2]杨如茵.台州城镇传统街区及其生活文化的延续性.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3]徐笑菲.中外城市更新中建筑文脉延续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南昌大学2012

[4]黄大树,鲍宏伟,吕临城.当好历史文化名城的薪火传人--以浙江省临海市名城保护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风貌保护探讨 第9篇

国外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工作起步较早。19世纪, 一些发达国家对历史文物建筑通过立法确定下来进行保护, 如法国的《历史建筑法案》, 英国的《古迹保护法》, 日本的《古神社寺庙保存法》, 但这个阶段只是限定单个历史建筑的保护研究。1964年5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著名的《威尼斯宪章》。该《宪章》指出, 文物古迹保护不仅是单个建筑物保护, 还包括一定规模环境的保护, 说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成片建筑群、地段开始纳入研究范围。1987年10月,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华盛顿宪章》, 确定了历史地段以及更大范围的历史城镇、城区的保护。至此,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进入完善阶段。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特有的概念, 相当于国外的历史文化遗产。1982年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公布后, 我国进行了很多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实践工作,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平遥、丽江和苏州等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城风貌保护比较完好, 但也有很多名城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遭到破坏, 例如西安、成都等。不少城市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 但由于城市建设力度加大, 很多承载历史文化的物质实体遭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与破坏, 能够“读”出历史的事物 (古建筑物、历史街区等) 已寥寥无几, 许多新建筑又缺乏地方和民族的文脉, 降低了城市的文化价值, 古城整体风貌也遭受到一定的破坏。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下对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风貌的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古城风貌的保护内容和保护方法。

二、古城风貌保护内容

古城风貌 (historic city landscape) 是指反映城市历史文化的建筑形式、环境特征、 (包括建筑高度、体量和色彩, 路网, 水系, 格局和街巷、绿化空间等) , 以及历史和传统的文化环境等方面的整体面貌和格调。这一内容较为广泛, 涉及的内容具有整体性与综合性的特点, 在实践中通常包括古城空间格局、自然环境及建筑风格三项主要内容。

﹙一﹚古城空间格局

包括古城的平面几何形状、方位轴线以及与之相关联的道路骨架、河网水系等。它一方面反映城市受地理环境的制约结果,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文化模式、历史发展进程和城市文化景观上的差异、特点。

﹙二﹚古城自然环境

城市及其郊区的景观特征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 包括重要地形、地貌和重要历史内容, 以及有关的山、树木、原野特征。城市的自然地形环境是形成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城市建筑风格

有鉴于建筑风格直接影响城市风貌特色, 在古城中如何处理新旧建筑的关系, 尤其是在文物建筑、历史地段周围新建筑风格的处理与控制是必须深入探讨与研究的问题。此外还包括城市新区的建设如何继承传统、创造城市特色的内容。建筑风格应包括建筑的式样、高度、体量、材料、色彩、平面设计乃至周围建筑的关系处理等多因素综合性内容。

三、古城风貌保护方法

古城风貌反映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风貌与特色, 保护应该从全城出发, 而不能单从古城的几个珍贵文物或地段出发。因为即使划定了文物或地段的保护范围, 制定了保护办法, 但周围环境变化不受控制, 古城的整体风貌特色也就保不住。因此, 必须采取整体性和综合性的措施对古城风貌进行保护与控制, 一方面, 对体现城市传统风貌特色的原有因素实施保护;另一方面, 对影响城市风貌特色的新建因素实施控制和引导, 从而达到保护与发展的整体协调。根据古城风貌的保护内容及其它古城在保护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保护古城风貌:

(一) 开辟新城区, 保护老城区

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一方面满足了城市的扩张发展需求, 另一方面对古城风貌进行了整体性保护。这一点, 苏州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二) 旧城改造, 调整产业结构

这里所说的“旧城改造”不是“拆旧建新”, 而是“保旧改新”。即保护能够反映历史风貌的历史地段、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及历史环境要素, 拆除或整治破坏历史风貌的新建﹙构﹚筑物;另外进行产业调整, 突出老城区的居住和商业功能, 外迁影响风貌和环境的工业。

(三) 分级保护, 划定保护区

根据古城风貌的构成要素的分布情况, 采取分级划定保护区的方法来保护古城风貌。一般划分为风貌核心区、风貌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三个级别。风貌核心区以保护、保留为主, 允许必要的修缮, 而绝不允许新建;风貌控制区以维修、维护为主, 新建建筑在体量、高度、色彩及风格上要进行控制;风貌协调区以整饬、协调为主, 可新建建筑, 但风格上要与整体协调。

(四) 保护视线, 高度分区

保护视线通廊, 进行建筑高度控制也是保护古城风貌的重要方法。一般划分为建筑高度控制区、引导区和发展区三个界定区间, 对古城风貌影响比较大的区域可作为建筑高度控制区, 区内需要进行建筑高度控制, 以保护风貌;能体现城市天际线而又不影响古城风貌的区域可作为建筑高度发展区, 建造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引导区处于两者的中间地带, 区内建筑高度以引导和协调为主。

四、结束语

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风貌的保护涉及面广, 情况复杂, 没有科学的保障制度, 再好的保护理论和方法也只能流于形式。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上个世纪以来所经历的变迁和遭到的破坏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建立科学的保障体系是不容易的, 因为它涉及到职能部门的协调、公众的积极参与、保护资金的来源、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等诸多理论与实际问题, 这是今后值得长期研究的一项课题。

参考文献

[1]王景慧, 阮仪三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历史文化名城的建筑遗产保护策略 第10篇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历史文化名城也不例外, 这是人类进步的象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速, 中国要实现强国之梦, 就需要经济的腾飞, 就需要工业化的支撑, 就需要城市的现代化, 因此当代城市朝着现代化的道路不断发展, 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目前, 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 其城市化的水平已达到95%, 欧洲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也已达到75%以上。中国虽然在近30年来城市化水平已有迅速提升, 但是作为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想要达到欧美水平还需要做艰苦的努力, 当然这绝不是在短期内所能达到的。但是中国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的步伐是不会停止的, 城市的发展也是永远不会停步的, 这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环境改善的需要。城市要发展要扩建, 这里就涉及一个如何建的问题和如何才能使城市健康发展的问题。现在的关键就是要有良好的策略和有效的长远规划。打造一个有文化传统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和适宜的人居环境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据有关资料, 在20世纪70年代, 中国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只有24%, 要低于当时的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一般来说, 城市化水平的标准主要是依据城市人口和农业人口之间的比例来确定, 城市人口所占比例越大, 说明城市化水平越高, 也就意味着工业化水平越高, 现代化水平越高。因此, 城市化的发展, 也象征着经济的发展。2000年以后, 中国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已达到了48%, 几乎相当于20世纪的一倍, 在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已达到60%以上, 这种城市人与经济的骤增, 不能不带来一系列城市发展的新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 为了发扬自身文化的传统特色, 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 也掀起了一阵文化历史遗产保护的热潮, 使一座城市既具有现代化的面貌, 又兼有文化传统特色的韵味, 让本地居民与外地旅游者都能感受到有文化特色的都市氛围。但是, 在现实的环境中, 往往事与愿违, 城市建设常常会与文化遗产保护, 尤其是近代文化遗产保护发生矛盾, 这就需要城市建设当局与遗产保护工作者共同探讨适当的策略, 以解决有关矛盾的种种难题, 这绝非是简单的“拆”与“保”所能解决的。

其实, 城市的发展也是相对的, 并不是越大越好, 越具有现代化形象越好, 反之, 它会走向反面, 成为一种教训。例如伦敦, 它是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一座大城市, 20世纪上半叶随着社会的自然发展, 大伦敦的经济产值已占到英国本土的1/4, 它的人口已占到英国本土的1/6, 因此造成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交通拥挤, 居住条件恶劣, 工作条件受限, 环境不良, 城市设施落后, 尤其是城市污染严重, 并且还产生了连续不断的环境污染事件, 这时泰晤士河中已不见了鱼影, 伦敦城市中也已听不到鸟叫声, 这些都给人们敲起了警钟, 长此以往, 大城市的恶性膨胀, 带给人们的将是一场灾难, 于是人们开始认识到,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现代化的城市是要建立在良好生态环境与良好文化环境基础上的。伦敦的教训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牢记。

二、建筑文化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

任何城市都希望有自己的特色, 尤其是在那些历史文化名城中, 更是希望以自身的历史文化遗产优势打造自己城市的名片。例如北京就是以天安门、故宫、天坛、颐和园等历史文化遗产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凡是初到南京的人总不免要拜谒中山陵和参观总统府;到苏州游览的人无一不被苏州古典园林、虎丘等名胜古迹所吸引。更有甚者, 还有不少中外游客迷恋着北京后海古色古香的胡同和酒吧, 迷恋着苏州古城的小桥流水人家, 这些都是反映着一些氛围, 表达着一种文化的乡土特色, 没有这些文化特色, 北京、苏州将会失去它的文化魅力, 这就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标志。除了这些重要的城市文化遗产不说, 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它的广大居民区就像绿叶一样在起着衬托主题的作用。古语说得好, 牡丹虽好, 还要绿叶扶持, 光是有几朵鲜艳的红花, 仍然会显得单调乏味。因此, 城市的风貌区也应该是重要的保护对象。

就拿苏州和上海而言, 它们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除了要考虑城市经济的发展, 还需要兼顾历史城区的保护, 注意发挥原有建筑文化遗产的作用, 同时要谨慎考虑旧城区和新城区建设的不同策略。苏州旧城区的面积还不到新城区和工业园区总面积的1/6, 但是其城市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却远远不可低估。上海的浦西虽然没有浦东那么多的高楼大厦, 但是上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仍然牢牢地铭刻在浦西这块传统的地域上, 这就明确提示我们在对待这类历史文化名城或一些旧城的改造时, 应该要特别注意到文化遗产的作用。

例如, 北京、南京、苏州、上海、西安、澳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中, 要进行改建和扩建就特别要注意改扩建的策略, 要兼顾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双重使命, 尤其是要关注那些尚未被列入保护名录的近代优秀建筑, 绝不可片面行事。如果一些优秀建筑遗产遭到破坏, 那将会产生无可弥补的损失, 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也将会蒙上一层遗憾的阴影。例如南京新街口地区, 原来曾有一座胜利电影院, 是20世纪30年代新都电影院的旧址, 过去曾和大华大戏院齐名为南京最著名的两座影剧院, 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建筑艺术富有特色, 是新街口地区的地标之一。然而, 不幸的是在2004年被拆除了。事发后, 引起社会上一片哗然, 舆论界也给予了强烈的批评, 但是一切都已晚矣, 虽然也有人提出过补救措施, 其实也毫无作用。不过, 这件事却给了南京人深刻的教训, 尤其是新闻媒体更是特别关注建设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这也在客观上起到了群众的监督作用。

三、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

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中, 建设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经常发生, 这就需要我们采取适当的策略来进行对待, 目标是为了达到双赢。

策略之一:区别对待, 形成共识

在历史文化名城中, 重要的文化遗产都是会得到保护的, 有些已列为国保单位、省保单位, 或是市保单位, 然而还有许多建筑遗产, 例如传统的街坊、胡同, 甚至是一些传统的街道, 尤其是那些在近代形成的有特色的里弄或单体建筑, 在遇到城市建设时, 往往会产生两难的取舍境地。在这种情况下, 最好是在各有关城市中先由有关主管部门或研究部门预先列出一些应保护的非文物的重要近现代建筑名录和风貌区保护名录, 经过有关专家委员会讨论后报上级批准, 这样就可以防止历史城区的迅速消失。同时随着认识的深化, 保护名录也应该逐步补充。然而, 对于一些还未列入名录, 但又有一定影响的历史建筑与风貌区在遇到城市建设的矛盾时, 最好应该提请有关专家组进行论证再进行改造为宜。因为有些建筑当时虽然还不是文保单位, 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漏报或者是未能发现, 并不等于它就没有历史文化价值。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南京军区内的大礼堂, 在2006年, 军区由于需要, 拟拆除原有的礼堂并进行扩建, 他们把这一想法报告到市文物局, 后来一查, 该建筑当时还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他们又到规划局去了解, 得到的答复也是未列入规划保护范围, 当然拆除也就无可厚非。好在当时有关方面再请军区多听听专家的意见, 他们才知道了这座重要建筑的历史意义、政治意义和建筑艺术上的价值, 它就像一副古画一样, 是不能与复制品同日而语的。随后文物局也立即将该建筑补列为市保单位、省保单位, 现正在申报为国保单位。这就说明, 有些建筑的身份在没有明确时, 是我们还没有认识它, 并不是它没有价值。

策略之二:兼容并蓄, 促成双赢

要打造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既要有现代化的建筑与街道, 便捷的交通, 舒适的人居环境, 还应该有良好的文化氛围, 这就需要发挥传统城市特色, 使其成为城市的标志和城市中新的活力。例如苏州古城不仅保护和完善了一批古典园林, 还相得益彰地在忠王府旁边建造了苏州新古典式的苏州博物馆, 表达了苏州传统文化的新发展。在苏州桐芳苑小区的建设中, 探讨苏州传统民居的新路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些都是在探索兼容并蓄, 传统文化氛围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的先例。不要认为城市要现代化, 就一定都要建高楼大厦, 否则就得全部保存原有的民居不变, 这种极端化的思想是僵化的观念, 是缺乏辨证发展的思想。

策略之三:城市记忆, 重在特色

作为一座城市, 都希望有自身明显的特色, 澳门应该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2005年澳门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它的历史城区开创了整个近代城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先例。城区中心的大三巴牌坊, 半岛西面海滨的妈祖阁都是游人必到的胜地, 也可以说是澳门的标志。同时, 澳门城区那些曲曲折折的小街小巷, 各种形状不规则的前地、广场、带有浓艳色彩的建筑外观也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那些高低逶迤的街市更是会令人联想到欧洲许多小城镇的特色。当然, 澳门除了历史文化遗产之外, 它的博彩业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 要打造一座城市的名片, 提高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记忆, 城市的特色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彰显是至关重要的, 澳门的经验值得借鉴。

策略之四:风貌保护, 串联片区

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或是一座旧城区, 要保持其城市传统特色, 光是保护好几幢标志性建筑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城市在发展, 除了个别特殊的世界文化遗产城 (如丽江) 以外, 绝大多数的旧城又不可能原封不动, 因此可以采取点线面的串联法, 有选择地将一些典型的历史性建筑、典型的街道和一些典型的居住片区进行风貌保护, 并且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造和完善现代设施, 使得一座旧城既保持了传统风貌的特色, 又获得了新的城市功能, 并改善了生态环境, 从而获得了新生。此外, 如苏州城外寒山寺东南隅的庭院内有一座光辉夺目的“枫江第一楼”, 谁能想到它也是在20世纪中期从一处旧民居中搬迁而来, 现在已成了寒山寺的重要景点。诸如此类优秀历史建筑搬迁的例子在苏州已是数见不鲜。至于近代的某些新建筑在遇到城市扩展与改建时, 也会遇到类似的窘境, 当然它们就不像传统木构那样容易搬迁了, 不过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值得借鉴。例如上海音乐厅是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重要建筑遗产, 但是由于前面的道路需要拓宽, 使这座建筑陷入了困境。为了保护这座重要近代建筑的文化特色, 上海市有关方面在多方努力下, 终于将这座庞然大物整体搬迁到数十米外的广场中, 既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原真性, 还弥补了原来背立面未进行设计的缺陷, 使这座历史性建筑在功能、艺术两方面都增添了新的活力。

策略之五:传统外观, 现代功能

在当代许多旧城区, 主要保存的都是近代的街道和建筑,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建筑的内部功能不得不进行改善。我们不能让那些旧城区的居民还继续去倒马桶, 也不能让他们还去烧煤炉, 这就要在传统的建筑内部进行更新, 或者是进行整片旧街坊的改造, 这要根据具体条件而定, 使得城市的传统风貌既得到延续, 又能使居民生活得到改善, 这才是辨证的现实主义的解决方法, 大可不必一刀切。新、旧、高、低可以量体裁衣, 但是一切都要以保持城市特色和现代化的功能需要为前提。例如澳门特区塔石广场的文化局大楼就是利用了20世纪早期的一座学校教学楼进行改建的。大楼的外观基本保持了原来三层外廊的面貌, 而外廊内的建筑几乎全部进行了更新改造, 不仅改成了四层, 而且还增加了地下室, 增添了电梯和内部庭院, 使得办公环境焕然一新, 而且仍然给外界感到是处在原来的历史建筑氛围中, 这是成功的案例之一。

策略之六:整体局部, 保护随宜

在任何一座旧城中, 历史性的建筑都随处可见, 哪些应该保护, 哪些可以改造, 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 处理得好, 可以为旧城画龙点睛;处理得不好, 就等于是建设性破坏, 现在有许多案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北京王府井北面的天主教堂东堂, 原来拥挤在一群杂乱的民房中, 完全不能表达它的城市形象, 后来经过整治改造, 把教堂周边的杂乱建筑清除了, 还在教堂前面开辟了一处典雅的小广场, 不仅彰显了教堂建筑艺术的魅力, 而且还给市民增加了一片休闲观赏的场所。此外, 我们还可以再看看澳门的大三巴牌坊, 谁都知道它是澳门的象征, 但是它实际上只是原来一座老教堂正面的一片外墙, 并没有任何功能作用, 因为教堂的其他部分都已不存在了。可就是这么一片教堂的前壁, 它却凝聚着澳门400年来的历史沧桑, 它的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远远大于它的使用功能价值, 现在每天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这就是为什么澳门人不把这片断垣残壁拆除而新建一座教堂的理由。有时保护局部的建筑片段, 它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并不比新建一座完整的建筑差, 大三巴的例子可以为证。

策略之七:重要遗产, 亦可搬迁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许多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 如果原地保留不动, 就会影响大片的规划建设, 要是拆除那将是一项巨大的损失。由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大多数是木构房屋, 梁架组装如同当代的预制结构, 因此, 在一些城市遇到此类情况时, 就采用整体落架搬迁的办法, 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效果。苏州在这方面的案例尤为突出, 其中狮子林的荷花厅曾在20世纪中期被焚毁, 后由苏州旧住宅区中迁入了一座类似的荷花厅, 不仅弥补了原有的损失, 而且使这座深藏旧宅院的荷花厅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策略之八:新旧结合, 推陈出新

在旧城改造时, 难免随着经济的发展, 需要建设较大规模的建筑, 是在原有地段拆除原有的历史性建筑, 还是避开原有建筑而另觅新址, 这已是经常遇到的两难抉择问题。在这类问题的处理方面, 采取“新旧结合, 推陈出新”的策略,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良方, 现在已有不少成功的先例。如上海花园酒店就是利用了原法国俱乐部前面的历史建筑作为主立面的入口部分, 后面增建了高大新颖的现代式客房楼, 二者结合非常有机, 不仅使原历史建筑更能发挥其古典艺术魅力, 而且也为这座现代化的宾馆增加了文化的内涵, 同时也使这片原来的历史文化风貌区继续保持着传统文化的韵味, 这种推陈出新的手法值得推广。此外, 在澳门的历史城区中心, 有一座20世纪20年代建成的大西洋银行, 这是葡萄牙金融机构的标志, 它那粉红色葡式古典建筑的外观, 秀丽典雅, 是沿街一处不可多得的引人注目的历史性建筑。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座银行的业务需要扩大并需要建设新楼, 于是便在保存原建筑外观的基础上, 拆除了外廊后面的旧建筑, 取而代之的是新建了20多层的板式玻璃幕墙办公大楼, 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既解决了功能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同时又保护了历史建筑的街景面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构建 第11篇

(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

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构建

The i mage 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of central plains

□郭新生,王冠雅

(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

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构建初见成效,但也存在城市道路、城市绿地、城市轮廓线、城市主体物缺乏规划,街道分区、建筑形象缺乏科学安排,灯饰、雕塑、路牌广告缺少合理设置等问题。应充分挖掘中原地方特色,把握好城市的整体形象设计、局部形象设计和细节形象设计,以营造出人性化、生态化的美丽城市群。

城市形象;中原历史文化名城;中原地方特色

城市是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的居民点,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等。[1]城市形象是城市以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贸易水平,社会安全状况,建筑景观,商业、交通、教育等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政府治理模式,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质量和行为方式等要素,作用于社会公众,以使社会公众形成对该城市某种认知的形象总和。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给予人们的整体印象,是凝聚历史文化内涵的综合性符号;城市形象是城市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环境改善的集中反映,是对城市生活品质的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体现。[2]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认识到城市形象设计的重要性,并试图重新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形象。面对新一轮的城市大发展及城市间的竞争,2006年 6月,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河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了《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规划策略,明确指出中原地区要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开封、安阳等地域性城市为节点,构成密切联系的、具有地域特色和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群。[3]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建设已初见成效,但随即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拟从中原城市形象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入手,来深入探讨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思路。

一、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现有不同级别的历史文化名城 28个,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8个。这些历史文化名城,或者曾是历史上某王朝的首都,或者曾是某一地方诸侯的都城,或者是商埠市肆的繁华之地,或者是近现代革命的根据地,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河南的历史文化面貌,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逐步实施,以郑州市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城市群建设工作逐步展开。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亟待解决。下面分别从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形象、局部形象、细节形象三个维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1.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整体形象问题

城市的整体形象是一个城市宏观上的形象,它主要包括城市的道路规划、绿地规划、城市轮廓线以及城市主体物等。城市整体形象设计的优劣关系着城市的宏观面貌,因此,要用系统观点来思考整座城市的布局和规划。

中原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本应以平坦地域规划为主,整体应给人稳重、古朴与现代相结合的感觉,但在实际建设中还存在着缺少对城市形象的整体把握和对城市布局的合理规划等问题。

(1)城市道路规划问题

在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总是围绕着道路而进行,道路的构建直接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由于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多是古都,城市道路布局多沿袭传统古都的方形放射式格局。虽然这种道路格局使之“四通八达”,给人以大气、庄重的印象,但缺少主次变化,显得呆板、单调而无层次感,从而使城市面貌缺乏特色。

此外,随着城市的发展,通行压力加大,宽敞的道路、立交桥、停车场等大量出现,相应的公共用地被侵占,一些传统建筑被迫拆建,城市整体形象中的传统与现代之间产生割裂。

(2)城市绿地规划问题

城市绿地的合理规划是城市高品质形象的体现。绿地可以作为建筑与建筑、道路与道路、广场与道路的分隔线与连接点。今天,由于城市建设的无序发展,绿地、树木等被大规模的现代建筑所取代。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绿地较少、街道与广场的节点缺少绿色规划、街道的绿化带与街道比例不合适等现象,而且绿地设置缺少系统性,分布较散乱,整体感较差,缺乏生态城市的取向。

(3)城市轮廓线规划问题

随着城市形象构建的逐步完善,城市建筑的轮廓线也成为城市形象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轮廓线也叫城市全景线,是一个城市的外部轮廓。如上海外滩的轮廓线,以黄浦江为地接线,以东方明珠塔为首要建筑,其他建筑的排列错落有致,给人以视野开阔的感觉,使人感受到这座城市浓郁的现代化气息。

目前,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建设关注较多的是局部设计,忽略了整体规划。虽然河南地处中原,没有上海、香港等城市自然的水资源来体现城市建筑的全景线,但是全景线依然是存在的——它应该让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到不同建筑轮廓线的景色。然而,在中原文化名城的建设中,很少考虑这一问题。单看一些个体建筑还好,但将诸多建筑集合在一起时,就会发现新旧建筑、传统与现代建筑、高低建筑会相互抵触,给人以建筑混搭的感觉。

(4)城市主体物规划问题

城市主体物如同一个城市的符号,是城市特色和精神内涵的体现,它可以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自然景观,也可以是城市的标志等。如巴黎的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伦敦的塔桥、大本钟等,都是具有其城市特色、能代表一个城市精神的主体建筑物。

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主体物应该是蕴含一定历史文化意味的标志性建筑,如郑州的二七纪念塔、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河南省艺术中心,开封的铁塔、龙亭等。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代表性的主体物很多,但缺乏基本规划,结果是古代的、现代的大型建筑统统成了城市的主体物,反而失去了城市主体物的象征性,起不到“主体”作用。

(5)城标设计问题

构建城市形象,城市标志必不可少,它是整个城市物质和精神的总体展现,可提升整座城市的凝聚力。如杭州的城标以“杭、舟、建筑”等元素构成,充分体现了杭州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城市精神风貌。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尚缺乏城标设计,十分需要以历史文化或地理环境为基础、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为整个城市形象的建设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的优秀城标设计。

2.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局部形象问题

(1)城市街道分区问题

北宋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宋朝时东京城 (今开封市)的街道布局和商业的繁华。其中,街道、桥梁、商业铺面等布局合理,具有较强的层次感和审美性。如今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道路却为了跟上时代的节奏而片面追求宽阔、通达,忽略了古城街道应有的特色。作为古城,古城区与商业区、住宅区等应作分区构建。例如开封的主轴街道中山路北端的御街完全是宋代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很有韵味,但是新街口以南的中山路两旁又完全以现代建筑为主,中间没有节点的衔接,给人以唐突的感觉,缺少古城街道的延续性。

(2)建筑形象规划问题

建筑是城市建设的主要部分。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建筑近年来大量涌现,但是老建筑多外观破旧、设计单调,与新建筑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新建筑设计也缺少与古建筑的融合,与古建筑形成了强烈反差。如开封市“二期水系工程”周边的现代建筑与水系工程的古建筑风格就很不协调。

俗话说“远观颜色,近看花”,颜色是首先映入人的眼帘的建筑元素。一个城市的建筑色彩是整个城市外观的主要体现,也是城市精神面貌的体现。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建筑色彩缺乏合理规划,在现有的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建筑色彩中,古城区多以红、黄、绿等颜色为主,城市内的新建筑多以白色和米灰色为主,几栋新建筑之间有时会夹杂一栋复古的老建筑,色彩极不协调,缺少复合色和自然色的过渡。

3.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细节形象问题

一是灯饰规划。在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构建中,很多具有现代元素的路灯被安置在路旁,没有考虑到与建筑格调的呼应,很难与建筑融为一体。各城市的灯饰组成类型大多相似,缺乏个性。

二是城市雕塑。雕塑是一座城市的精华体现,如上海浦东景观雕塑《日晷》,将上海的民族性与国际化做了生动诠释。雕塑也可以作为城市的主体物来展现,以突出城市的特色。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雕塑较少且缺少互动性。

三是路牌广告的设置。广告是城市对内发布消息、对外宣传形象的窗口。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现有的广告牌安置比较混乱,其设计及安置缺少规划。

二、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构建之对策

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首先应体现出历史文化韵味,以保持传统特色。针对上述问题,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构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整体形象的构建

一要合理规划道路。道路规划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布局。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道路规划要以平坦的地域道路规划为主。针对目前道路多为发射状或棋盘状的笔直线路的现状,在城建道路改造中可以考虑围绕建筑设计一些蜿蜒街道,以增加整座城市的韵律感。街道的设施也应有大、中、小的划分,使之在统一中富于变化。在道路建设中没必要都建成机动车行驶的大道来彰显城市的大气,低碳生活导向的道路建设要多增加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等,也可以像杭州那样增加自行车等非机动车道等。针对地面资源有限、公共用地被占用这一问题,应有效利用城市空间,多建立交桥、地下停车场等,以缓解地面的公共用地。但应注意的是,构建新的交通方式的前提是必须保持古城文化特色,使传统与现代协调发展。

二要合理布局城市绿地。在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构建中,城市的绿地规划应与城市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可把绿地作为城市的节点,采用块式、条式、镶嵌式设计使绿地分布在城市各处,注重绿地与道路、河流、建筑的连接,绿色公园、广场等的建设。总之,应努力将其建造成自然山水城市,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三要注意构建城市建筑的轮廓线。改建中的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新老建筑交错混杂,其间缺少明显的轮廓线。故在轮廓线的构建中,应考虑城市建筑与空间之间的虚实关系、最高建筑与最低建筑之间的比例关系,做到疏密结合,使建筑轮廓有虚有实、有高有低。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轮廓线多以古建筑群为主,古建筑周边不宜有太高的建筑。如开封市包公湖上的建筑水平线,高低变化不多,但很有韵味。

四要有城市主体物及城标。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主体物应蕴含城市的文化底蕴。选定一个主体物后,应该大力宣传,使人们对之有全面了解,依此设计城市的市徽、吉祥物,以凝练城市精华,加深城市印象。

2.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局部形象的构建

局部形象构建是在整体形象设定后的进一步建设,它包括街道、建筑等,是整体形象规划的细致体现。

一是城市街道分区的规划。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街道规划应尽量延续古城的建筑格局,使酒帘、幌子等鳞次栉比,以体现古城的历史文化。如开封应恢复宋代繁华时的街道风貌,使城市街道以城墙为边缘、以中山路为中轴线发散开来。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街道也可以进行分区建设,如分为行政区、文化区、经济区、商业区、休闲区、居住区等,各区要有各区的特色。街道规划应考虑变化,避免行人产生视觉疲劳。街道建筑之间应该配以绿地、公园等节点,但要分清与建筑之间的主次关系。

二是建筑形象的规划。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建筑应该避免过高、过大,尽量不影响古城视觉效果,其外观建筑材料也应尽量采用自然材质,使之与环境相融合。为凸显文化名城特色,城市建筑的颜色应多向古建筑的色彩靠近。如开封市旅游区的色彩延续了宋代宫廷建筑红、黄、绿、灰等大气的色彩,突显了帝王时期的大气和繁华;其商业区的色彩就应多采用大气的灰色,并配以旅游区颜色元素,使整个城市的色彩和谐统一。

3.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细节形象的构建

城市的细节形象设计要突出人性化特点。路灯的设计应该突出艺术性和适用性,灯饰要避免与其他城市雷同并与该城市周边的环境相协调,以展现地方特色。夜间灯饰的照射效果也应该突出周边景致的特点,渲染出城市夜晚的文化氛围。

城市雕塑可以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传说等进行设计,加深人们对该城市的印象。在规划中,应多考虑互动性的城市雕塑,不仅要满足视觉需求,还要满足心理需求,使城市形象深入人心。

此外,还要规范路牌广告。在规划中,应考虑将其外形、大小、材质、颜色等作统一规划和部署,把广告牌作为城市形象的细节部分加以规范设计,把建筑物作为背景,使广告牌能像公共设施那样合理地镶嵌在建筑背景中。广告牌的外观形式也应该含有古建筑的元素,这样才不会在视觉上显得过于跳跃。

三、结语

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在形象建设中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城市的整体面貌已有了较大的改观,无论是整体设计还是局部规划,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起到了促进文化交流、振兴城市经济、提高城市凝聚力的作用。

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构建应当充分挖掘中原地方特色,使之转换为视觉符号并表现出来,在充分把握城市的整体形象设计、局部形象设计和细节形象设计的基础上,把构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战略一步步地落实完善,以营造中原大地上人性化、生态化的美丽城市群。

[1] [英 ]约翰 ·里德.城市 [M].郝笑丛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冯志成,赵光洲.中国城市形象研究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2.

[3] 河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Z].2006.

[作者已有相关成果 ]

[1] 郭新生,田珂.城市地下空间标识环境设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

[相关主题文献 ]

[1] 成朝晖.杭州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研究 [J].包装世界,2009(1):76.

[2] 李勇,徐建刚,王振波.城市形象研究进展及展望[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2):20.

[本文创新点 ]结合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构建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建设的对策建议。

TU984.2

A

1009-3729(2011)02-0051-04

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SKL-2010-900)

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探讨 第12篇

从不同时期的建筑空间环境的变化可以找寻到城市历史演变的轨迹,从而了解一个城市的发展变化。

城市化是我国当前发展主要趋势所向,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土地资源稀缺性问题的突出,旧城改造及其规划设计开始成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焦点,而随之所出现的历史文化保护问题也成了旧城改造中备受争议的问题。

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原则与要素

1.1 保护的原则

1.1.1 要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

要在整个城市范围内,明确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域范围、城市总体布局、古城整体保护方案、历史街区或历史保护区、文物古迹的分布以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及整治。

1.1.2 要落实名城保护的具体内容.

如历史街区、自然风景区、重点文物、风貌控制区、文化景观敏感区等都要进行规划控制并落实实际保护措施。

对于具有独特的城市景观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要提出全面系统的整修控制方案,同时还要注意古城天际线与新区的风貌相协调,强调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

1.1.3 协调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城市是一个活着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让它活得更加和谐,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又不伤害原来的脉络和空间肌理构成。

其重点就在于古城内部旅游产业的选择与协同发展模式,处理好名城保护与旧城改造、环境整治绿化与名城文脉复兴的关系。

1.2 保护的要素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首要条件是要保存有相当数量具备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建筑群)、构筑物或工程遗址,并被分别认定为一定等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管理部门按“抢险第一、保护为主”的方针和“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这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第一要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第二要素是“原貌保护”,主要是指历史街区、历史村镇这一较大地域范围内原有建筑及其历史环境的外观保护。这个地段的多数建筑物应保持其建造之初的原貌,或大致按原貌来修复,但建筑物的内容可以更新,可以改变用途,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城市演变至今已迈入21世纪,几乎不可能对历史文化漫长的古城实施整体原貌保护,因而遴选少数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比较容易实施。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第三要素是“风貌保护”,一般是指在特别重要的文物建筑周边地段或城市的“景观走廊”中,对新建工程实施高度控制和建筑风格协调。

对于国家明令实施古城风貌全面保护的少数历史文化漫长的城市,风貌保护的范围则扩大到整个古城,包括街市、河网、城廓的基本布局以及街景和民宅原有特色的适度体现等等。

这种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传统与现代的两类建筑形象之间寻求一种过渡,使本已寥寥无几的古建筑不致悄然埋没在现代建筑的夹缝中。

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方略

2.1 以全面合理的角度进行城市设计

旧城改造是为了使原来的城市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功能作用,使市民能够工作、生活在一个舒适、安全、美观的环境当中,所以城市的设计以及城市的再建设是旧城改造的重中之重。但是这种新的城市设计和再建设也要根据所设定的城市文化、城市特色来进行。

对于在已保护的古建筑周围进行的城市建设,应在总体设计上与古建筑尽可能的保持一致,使城市有整体感、协调感,处理好现代化和历史性的关系,不至于出现一个城市,两种文化的现象,这会使城市出现分裂感。

如在进行古建筑周围建设时,新建的建筑物在外形结构、高度体量上应与古建筑相照应,甚至是相一致,不能出现一片古朴的古建筑群孤独的陷入大片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中。

这种格格不入将会埋没了具有城市标志性的古建筑群,同样带给别人一种极度的不协调感。这样的城市设计将会是一个失败的作品。

2.2 以科学的的角度进行规划

从科学的规划出发,在保护中寻求发展。规划是从全局出发,对整体的部署和安排,有利于从空间上和时间上对整体的协调,达到和谐发展。旧城改造由于其内容的复杂性、涉及对象的多样性、目的的综合性,一个全局性的综合性的规划显得更为必要。要想协调好城市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间的关系,合理解决拆与留的矛盾,一个具体详细的旧城改造规划必不可少.以城市规划为主要依据。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与具体安排,是对于一定时期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

旧城改造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目标,以城市规划作为建设的主要依据,根据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结合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确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

规划要留有余地。任何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历史的积累,智慧的结晶。但城市建设是一个连续相继的过程,有时可能是断断续续的,城市规划很难也不可能做到一步到位。

因此,在城市规划时要留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不要大拆大迁,要给后人留下余地。对于直隶总督署所在的裕华路,规划时要充分利用旧城的现有设施,考虑旧城原有建筑风格和传统。完全保护直隶总督署现状,改造周边环境,保护其所涵含的历史文化片断,使其成为街区的标志性建筑,突出传统街道的艺术魅力。

2.3 以开辟新区、保护旧城为主

中国城市大多具有较高的密集度和紧凑度。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多功能过度重叠的城区,而这种多功能重叠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非常不利,必须对它进行硫导。

从功能上看,较有效的方法便是通过开辟新区来保护旧城,引导城市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

在中国每年大约有1500万的农民移居到城市,这相当于每年中国都要创造一个像纽约那么大的大都市来容纳新增的人口。所以每一个城市都要考虑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妥善保护老城。

我国作为一个高紧凑度的历史文化名城众多的国家,如果没有良好的思路、正确的定位、准确的时机把握来进行新城开发,就很难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特色风貌。

例如:就拿于保定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来讲,应该重点向北、向西发展,建设新市区,保护好老中心街区和古建筑,促进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把保定建设成为具有古都魅力和地方特色的现代化风景旅游城市.

3 结束语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作为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它对于城市文化的发展和认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的资源,合理的规划将保存和维护的历史名城扩大到历史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更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珺.历史文物古迹规划保护反思[J].山西建筑.

[2]陶宗震.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的几个战略性问题[J].国外城市规划.

[3]和红星.新形势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拓展探索[J].中国名城.

上一篇:体育艺术选项课下一篇:大气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