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国家文化范文

2024-05-04

英语国家文化范文(精选12篇)

英语国家文化 第1篇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四川省藏区工作座谈会有关“民汉合校”的精神促进了异地藏汉双语办学的迅速发展。四川省汶川县水磨中学就凭借灾后重建的优势资源承担了这样的工作,并从红原、阿坝等县牧区招收了藏汉双语学生八百余人。在语言能力上,这些学生入校时汉语和英语水平都很薄弱;在价值观上,不少学生的中央政府和国家意识比较模糊,甚至存在价值信仰的认同偏差。双语班开办的前两年,双语学生与本地师生之间小矛盾不断,规模化冲突时有爆发,而一旦非藏族教师介入干预,他们就假装听不懂汉语或者故意只说藏语而不予合作。起初我们认为是学校双语办学经验不足造成的,但调查并未发现明显的过错。其后的调查从每次冲突的起因到学生的小学教育逐个进行,最终仍然找不到足够的理由。在几个月的驻校研究中,笔者发现该校其他各民族学生对藏族学生一直都很忍让,即使爆发冲突也极少还手;而这些藏族学生平日也不喜好勇斗狠,相反对各族教师都很尊重,半路相遇也会行大尺度鞠躬礼;至于上课,其他各科基本正常,唯独(汉)语文和英语课上容易表现出烦躁与不安,课堂上肆意啸叫、走动、脱鞋、敲桌子和大嚼口香糖,甚至还对教师搞恶作剧,与课后行鞠躬礼完全判若两人。

二、原因分析

以笔者多年文化教学研究的职业敏感推测,双语学生在汉语和英语课上的躁动不安反映了他们在语言态度(language attitudes)与身份认同(identity)上的敏感与焦虑,这可能与笔者2008 年发现的汶川大地震民族学生灾后异地复课存在文化冲突的问题[1]以及2012 年提出的“过分强调文化差异,很容易导致学生,尤其是民族学生在紧张、焦虑和排斥中产生文化休克”[2]有关。换言之,这些双语学生小学和初中所受的汉语和英语教育以语法翻译法为主,很少接受语言之间文化差异的知识普及和跨文化的适应能力训练,在面对各种“莫名其妙”的语言现象时得不到合理的解释,更谈不上与自己的母语文化进行比较,加上从牧区到异地藏汉双语班,办学风格、教学理念乃至生活习惯上均有较大调整,一时无法适应,最终导致语言上的文化和政治冲突。

为慎重起见,笔者又从多个角度与其他科目的任课教师作了交流,并亲自深入到若尔盖、松潘和茂县的藏族聚居区、回族聚居区(这里还有一种古老语言的残存)和羌族聚居区调研,最终又发现这种躁动心态还可能与羌语区的语言焦虑(language anxiety)有关———德国尚且允许移民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将自己的母语作为必修外语或第二外语,而英语成为小学必修课的同时羌语课竟然被取缔了。学龄儿童羌语能力的丧失让有着辉煌历史的古羌人突然在文化上成为一个无根的民族,时刻被语言和族群认同的焦虑袭扰着。羌人的痛苦迅速蔓延到了毗邻藏区,松潘、若尔盖的很多原住民都表现出了对土著语前景的忧虑。“对于世界上大部分人而言,语言之间不平等的权利分配永远是造成语言不安感和语言压迫感的原因。”[3]尽管藏语保持(language maintenance)在语言人群数量和语言活力(ethno-linguistic vitality)上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持,但语言人群在经济地位和制度支持等方面的劣势仍然让藏语的前景充满变数。出于本能的对民族语言认同的保护,他们反应异常极端,拒绝学习英语和汉语,唯藏语独尊,甚至认同达赖喇嘛。

三、基于文化教学的实验论证

上述对水磨中学藏汉双语学生烦躁情绪的猜测最终都可以归结到一点———跨文化焦虑。由于此前在乡土文化进课堂的实证研究上,我们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理论基础与教改经验,并预期对缓解双语学生的文化焦虑会有所助益,于是笔者与水磨中学共同申报了课题《藏族乡土文化资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期间,我们对全体英语教师进行了藏文化普及培训,同时深入藏区搜集整理学生的母语文化,并跳过汉语(媒介语)文化直接与英语文化进行比较,以避免学生在文化差异的紧张和排斥中产生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同时,我们将英语课本中所有生僻难懂的单词和语言现象全部换成了藏族的文化元素,并设计了一系列支撑模块[4]。在理论上,我们结合实验成果,对文化导入(cultural introduction)教学法的原则、内容、方法、尺度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证性研究,纠正了以往学术界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5],并进一步提出了“乡土文化优越感效应”和“语言立场”理论体系(叶小军,2013)。经过一年艰苦卓绝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乡土文化导入让双语学生从家庭和社会获得的既得认知在英语课堂上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延续,切实感受到了英语课堂对其母语文化的尊重,“同时也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吸收与理解”[6],烦躁心理与潜在敌对情绪得到了明显有效的控制,校园规模化冲突从此绝迹,对英语课和英语教师也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学习成绩更是平均提高了近20 分(叶小军,2013)。实验证明了笔者对藏汉双语学生文化焦虑的猜测,并且在英语课堂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是我们并没有得意于上述成绩,相反学生对英语的热情和学习效能远远超过(汉)语文的情况又让我们对语言的文化安全问题产生了警觉。

四、母语与国家文化安全

过去少数民族自觉自愿学习普通话至少有工具性和功利性目的,于潜移默化中也并未产生过分明显的文化冲突,但随着英语普及教育的推进,少数民族语言的课堂空间被大幅挤占了,语言生态平衡明显恶化。当少数民族语言受到生存威胁时,族语的认同功能(主要是文化的,而非交际的)就会得到加强,汉语作为国语而不是通用语的国家性也会被凸现出来,其政治功能就会被夸大。水磨中学的实证研究表明少数民族语言的生存状况与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和外部反应之间存在关联,并且是可能引发社会冲突的,也就是文化问题上的政治冲突。虽然藏语的学校教育得到了有效保障,但其他少数民族语言迅速弱化的残酷现实毕竟让人感到不安,而且越靠近民族杂居区,藏语的优势地位(language dominance)就越弱,语言人经济上的劣势地位反而越明显,母语和文化认同焦虑也越严重。

“语言及其文化乃一国之国脉所系,是一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质,是国家全部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维系一个国家的历史与传统的精神纽带”[7]。最典型的佐证莫过于以色列为了维护国家形象和满足国人对于寻根的需求,成功恢复了作为日常口语已经死亡近二千年的希伯莱语,并作为“全部文化和文明中最基本、最稳定、最持久的构成部分”[8]得到了强化,成了犹太人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的基础。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强势高调地普及英语教育的同时却任由少数民族语言从课堂上消失。虽说一种语言消失的同时,又会产生新的语言认同,但这种认同是有风险的,特别是在当代多元文化社会,这种认同可能是模糊的、多维度的。以本案为例,在羌语严重退化的同时,与成都平原接壤的地区选择了汉语认同,与黑水、松潘接壤的地区选择了藏语认同,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无论中年人还是年轻人都没有真正把自己看作是汉族人或者藏族人,而作为羌族人的族群认同又不如以汉语为母语的回族强烈。羌人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上的遭遇进一步加剧了毗邻藏区的语言生存焦虑和民族危机感,语言上的文化问题逐步升级为文化上的政治问题,这其中就包括不少人英语学得比汉语好,故意挑战汉语作为国语的政治核心地位,加上双语学生的国家意识本来就比较模糊,缺少足够的理解与坚守,任其发展必将导致民族和国家认同的混乱以及意识形态的被动。

王宁、孙炜(2005)认为“当前世界上的民族问题,大多与语言有密切关系”[6]。当年印度独立后,各少数民族为争抢官方语言地位而导致社会动荡,最后殖民者的语言(英语)却渔翁得利成了官方语言。本案中藏族同胞很清楚地知道藏语不可能与汉语对抗,故意选择英语来与之叫板,一旦这种情况被广泛复制,很容易演变成语言上的文化和政治冲突。而且,当英语成为升学和职场门槛的时候,“外语实质上已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一些人的受教育权并且影响到了其人生的发展”[9],很多人因为英语问题被迫止步于继续深造或晋升的大门外,进一步恶化了当地本就薄弱的人才水平,并导致经济和文化的连锁反应,最终“语言的弱势”导致了“民族的弱势”[10],地区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又成了国家安全的另一个隐患。

“文化安全的其他方面,无论是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还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都没有像语言文字那样成为一个国家文化中最稳定的要素”[11]。在如此复杂的局面下环顾世界,追溯历史,也许我们可以从瑞士的语言国防政策上得到一些启事:面对法西斯的虎视眈眈,瑞士政府宣布罗曼什语为官方语言,从而剥离了该语言区与意大利的身份联系,有效保护了国家领土安全。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放弃外语谋求语言自保已经不可能,关键是我们要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学会应对挑战,尽可能消减对外经济文化交往中产生的负能量。瑞士利用语言规划(language planning)成功化解了安全危机,我们也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根据国情着手制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兼顾的语言战略规划,同时在微观层面的语言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也就是潘一禾所说的“通过经常的自我反省,真正清楚自己和他人的地位、所属、所有和所求”[12],以让全社会产生对各种负能量的免疫力,或者至少通过外语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不能忽视语言主权和少数民族语言自治。

五、乡土文化与英语文化的抗衡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会通过语言来调整自己的身份以适应所处的环境”[13],特别是跨文化经济活动中,汉语的通用语社会功能是可以让少数民族自然产生“适应性的工具认同”[14]的,但同时Noels(1992)也指出“如果让某个人选择,他或她就会选择最具活力的民族语言群体”[13],这其中就存在一种风险———尽管眼下英语在民族地区的实用性还及不上汉语,但英语的国际国内霸权地位却有可能让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和选择。解决问题并不一定要取消英语课,只要顺应语言的文化认同功能,重新确立起少数民族语言和国家通用语的核心地位,建立起两者之间应有的文化脉络,就能从文化认同上缓解当前的语言和文化危机。

“中国具有深深扎根于历史的民族文化,作为国家稳定和统一的基础,这种历史文化根基要比思想意识形态更加坚实”[12]。借鉴Phinney和Tarver(1988)对个人民族身份和民族知识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即有强烈民族身份认同的学生对母语文化会特别感兴趣,我们可以从学生最亲近的乡土文化出发,本着“根在家乡,家在中国”的基本思路,将民族乡土文化导入英语课堂,通过对学生母语文化的肯定,让他们找到更多的母语文化自尊和自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养成对文化差异的普适心态;通过藏、汉、英三语文化的比较,寻求藏、汉语言的文化共性和情感共鸣,谋求藏、汉文化的“大同”格局,从而加强人文教育和国家意识教育。也就是从乡土文化向国家文化衍射,以乡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带动国家意识的培养,并最终与英语文化霸权抗衡。

从过去的实证研究来看,过分强调文化差异,容易导致学生在文化困惑中产生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过分强调文化共性,或者“理解其他民族”,又容易导致认同偏差;相反寻求“被其他民族所理解”,也就是石坚(2012)所谓的“用中国的观点和立场,用国际接受的表述形式讲好、讲透、讲深中国故事”[15],倒是语言学习与文化产品打造的双赢良选。于是我们开始在现有政策框架内着手基于乡土情结和国家意识的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并且以英语乡土教材开发和文化教学法作为主要突破口。

就教材本身而言,校本教材开发不能为了提高学习者的兴趣而在文本内容上过分迎合学生甚至有些世俗倾向的需求,必须兼顾统编教材的权威性和校本教材的灵活性。比如,我们在水磨中学的实验就尽可能在确保高中以前单词总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高考毕竟是刚性需求)进行教材的文化内容改编,用反应藏区文化和生活的文本替换原来的内容。就教法来说,教师要在熟悉学生母语文化的基础上(为此我们做了一系列文化普及培训)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完成Mc Don ough & Shaw(2004)所谓的“匹配”(matching)的过程[16],最终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而对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文化现象,则应该看成是对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再认识、再学习,“以往理所当然的东西,在学习中被重新审视,重新认识”[17],努力做到以富有乡土特色的英语直觉学习代替规则讲解,在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寻根意识和国家意识。

当然了,英语课毕竟不是德育课,所有的改革都必须在确保英语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于是我们将藏—英文化直接比较改成了藏—汉—英三语文化相互比较,并且一改过去刻意寻求藏英文化共性的做法,转而营造藏汉文化的大同格局,谋求文化共鸣。举例来说,虽然表面看起来英语和汉语都是SVO结构,藏语是SOV结构,但其实英语的结构是程式化的,不能随意更改,而汉语却不同,SOV结构普遍存在于日常口语中,比如“他北京去了。”“你们饭都吃了吗?”等等。再如,藏族以左为尊,接待客人要在帐篷内部的左边(阳帐),与中国古代“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的历史典故相同。通过这些藏汉文化相融相通的举证分析,学生很容易产生历史文化的共鸣,继而形成共同的华夏历史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实验表明,虽然藏英文化的共性比较少了,藏汉文化的共性认识多了,但英语课堂对学生母语文化的尊重没有变,“乡土文化优越感效应”仍然在发挥作用,因而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没有受到太多影响,更重要的是润物无声中藏汉英三种文化的博弈能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六、结束语

英语教学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浅析 第2篇

英语教学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浅析

语言教学不能脱离其文化背景.一个国家特有的宗教、民俗乃至人们的性格、喜好都会影响到语言.因此,要想学到地道、纯正的.英语,井将其正确运用于日常变际中,就必须努力掌握其后深层的文化底蕴.

作 者:高媛蛭 作者单位:唐山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北唐山,0630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7)分类号:G642关键词:文化 语言 宗教 性格 民俗

英语国家文化 第3篇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英语国家 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实用型人才,除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之外,还应具有较熟练的英语运用能力。多年来,高职英语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传统的听说法和以教师为中心的翻译法。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语言形式的正确和流畅,而较少注重结合语言使用的场合来培养学生的反映能力,导致学生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出现很多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忽视了英语中的文化因素。成功的英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懂得语音、语法、词汇,还应使学生掌握语言的社会文化规则并能够实际运用它们.使学生具备社会文化能力。近年出版的英语教材中增加了不少文化知识的介绍.各高等学校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不少学校和教师更多地注重词、句和篇章的讲解.对文化内涵的重视和文化意识培养还远远不够。从当前英语敦学的实际情况看,语言的文化内涵应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知识、交际能力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地给学生讲解一些必要的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以便他们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培养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意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

1 英语国家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正式文化,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大写字母“C”文化,即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自然、政治、哲学、文学、经济、教育、科技等;二是小写字母“c”文化,即人类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对其理解主要着眼于精神方面,即隐藏在其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目前,在中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培养还比较落后,这是我国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英语国家文化意识培养与英语教学密不可分。这是因为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然而,中国的英语教育却明显滞后。应试教育和传统的外语教育观紧紧地束缚着中国教师的手脚,带来了相当的负面影响。中国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有的还进入硕士,博士生阶段,总共学习十多年的英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查词典、记单词、分析句子结构上,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外语学习的全部。这样,尽管教师与学生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效果却事半功倍。因此,当前英语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国家文化意识。因为学习语言和培养文化意识相互依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语言学习中必须渗透文化意识。美国语言学家Edward·Sapir曾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可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教学。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联,它既是信息的载体,又是文化的载体;既表现与反映文化,又受文化的影响和限制,两者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各民族语言在相当程度上了反映了民族特征:民族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生命哲学等。显然,不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语言习惯,不同语言习惯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征。语言差异本质上是文化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交际出现困难。然而,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语言,对对方的语言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发生冲突和理解障碍。这些障碍大多是人们在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词汇、语音、语法等之后出现的。交际的困难多半不是由于对外来语的词汇意义不理解,而是由于不理解这些词汇背后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内涵;交际中最严重的错误往往出自错误的文化假想。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文化的特殊性,就要了解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差异,进而逾越这种文化差异。因此,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背景、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进行相应的文化导入。

2 结束语

目前,我国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涉外工作的能力,使他们在涉外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能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然而,仅仅学会英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英语并能顺利地进行交际。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习惯采用每节课只教单词、发音、语法等应付考试的教学法,只重语言的基础知识,而忽视对于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的学习。这样的教学训练出来的学生,也许能读会写,甚至可以在各种英语等级考试中拿到高分,但是英语交际能力较差。这也是目前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外语教学如果只教语言而忽视文化教育,终究会使学生丧失兴趣;而如果能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则可将其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好奇心转化成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动力,为外语学习奠定基础。

如何学习“英语国家文化” 第4篇

学生在开始学习这门课程时, 一般感到不太适应, 一是因为教材或阅读材料中生词太多, 专有名词、专业术语难读难记。二是因为涉及的专业、学科太多, 内容庞杂广泛, 抓不住重点。这些都妨碍了这门课程的学习, 也影响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

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达到既学知识又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笔者在此就如何学好这门课程敢献管窥之见, 希望能对学生有所裨益。

一、首先要明确学习“英语国家文化”的重要性, 这是学好这一课程的关键

一些学生往往认为学习英语就是背生词, 记语法, 念课文。而教师中亦有不少只言学的角度单纯强调语言符号系统的教学, 从事语音, 语法和词汇的教学。我们知道,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语言的学习既包括语言符号系统的学习, 也包括文化知识系统的学习。忽视文化知识, 就不会真正学好一种语言。

当前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 尽管经以前重视文化因素, 但重语言轻文化的也为数不少。有的学生考试成绩很好, 但在英语国家并不能应付自如, 甚至在与英美人士交际时笑话百出。比如, 英美人士说:“ That's a beautiful senater you're wearing” (你穿的毛衣很漂亮。) 中国学生错误地回答为:“Oh , no , I've had this ugly old thing for years.” (不, 不漂亮。这件难看的毛衣我已穿了多年了。) 正确的回答应为:“Thank you. My monther knitted it for me several years ago.” (谢谢。它是我母亲几年前给我织的。) 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 或叫“文化冲击”。对这些语句, 不能单用语法结构分析来学习理解, 而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前景和语言使用能力。正如胡文仲先生所言:“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不了解英美文化, 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说, 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致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

二、学习英语国家文化要始终与学习英语紧密相连, 做到有机结合

强调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否定语言符号系统学习的重要性。而是要把学习文化与学习语言有机结合, 即学习文化时不忘学习语言, 学习语言时不忘学习文化。文化与语言本来就是不可分的。“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才能一箭双雕, 取得最佳效果。”

一些同学在学习英语国家地理时, 不愿意花气力去练习发准、发好地名、山脉、河流等名称的读音, 也不愿意花气力去记住它们的拼写。这些都不利于文化和语言的学习。因为这些词在英语国家每天都在大量使用, 就像中国人使用“北京”、“长江”、“泰山”这些词一样频繁。记不住这些词, 或者发音不准确, 都会影响听力和与英美人士的交际, 所以既要掌握这些词的语言符号系统, 也要掌握它们所蕴涵的地理知识, 二者不可偏废。

三、要学好英语国家文化, 一定要提纲挈领, 抓住重点

英美文化知识浩如烟海, 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学、艺术、教育、体育、风俗、习惯等等, 作为一个学习英语的学生, 不可能样样都通, 面面开花。那么在英美文化的知识海洋里, 如何才能抓住重点并兼学其它呢?

首先要明确英语文化中哪些才算是重点。杨藻镜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论述:“学术界一般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表层又称器物文化, 多指有形的, 可以感知的物质及精神产品, 主要指食品、服装、器物、烟、酒、茶等的文化;中层文化又称制度文化, 多指人际关系中的礼俗文化, 行为方式等;深层文化又称观念文化, 如:人的价值观念、方式、社会心态、审美观念等。”要对表层文化、中层文化有感知和了解, 这是理解深层文化的基础。除了课本上的内容, 还要尽可能多涉猎一些相关的其他书籍、报刊、资料等, 以扩大知识面。在此基础上, 特别要注意深层文化的学习。善于归纳和总结, 以点带面, 高屋建瓴, 既要掌握大量、广泛的英美文化信息和资料, 也要能用正确的观点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学习英语国家文化, 要善于使用比较方法

比较中、西方的文化, 能帮助我们更加看清楚两种文化的差异, 找出根源, 取长补短, 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在学习英语国家文化时不能也不应该回避中西文化比较。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只要用正确的观点来指导文化比较, 就会吸取西方文化中的有利成分, 抵制和摒弃其不利的腐朽成分。这样, 不但能加深对英美文化的理解, 而且还能提高分析和批判能力。比如, 对中、西方教育制度进行比较, 就会发现, 西方较重视能力的培养, 而中国则较注重知识的传授。

我们还可以比较不同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例如比较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通过比较, 我们可以看到, 美国是典型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而英国则是君主立宪制。通过比较, 研究其根源, 我们就会更清楚地了解英美两国历史的发展, 更清楚地认识资本主义发展史。

正确地使用比较法能帮助我们了解中、西方的深层文化, 能对西方文化的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 从而有助于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选择题 第5篇

Land and People Exercises Ⅰ.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from each of the following 1.The north and west of Britain are mainly ____.(D)

A.level land

B.farmland

C.lowlands

D.highlands 2.The North Atlantic Drift passes the ____ coast of the British Isles and warms them.(A)

A.western

B.eastern

C.northern

D.southern 3.The most important river in Britain is ____ which is 336 kilometers long.(B)

A.the Severn River

B.the Thames River

C.River Clyde

D.the Tweed 4.____ is the capital of Scotland(B)

A.London

B.Edinburgh

C.Cardiff

D.Belfast 5.The skill of iron-working was introduced into Britain by _____.(A)

A.the Celts

B.the Normans

C.the Romans

D.the Viking Danes

6.What is not an influencing factor that helps give Britain a maritime type of climate?(D)

A.the surrounding water

B.the prevailing southeast winds

C.the North Atlantic Drift

D.the heavy rainfalls 7.The earliest written records of Britain’s inhabitants came from ____.(C)

A.the Celts

B.the Normans

C.The Romans

D.the Germans

8.The people who consider themselves as the true Scots are ____.(B)

A.the Scottish lowlanders

B.the Scottish highlanders

C.the Gaelic-speakers

D.the descendents of Jutes 9.The ancestors of the Welsh are ____.(A)

A.the Celts

B.the Angles

C.the Romans

D.the Normans 10.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the event that worsened the situation in Ireland was_____(B)

A.the Orange Day celebrations

B.the Protestant Reformation

C.the “dirty protest”

D.the Women’s Peace Movement

11.England became a Protestant country in __.(B)

A.the 14th century

B.the 16th century

C.the 15th century

D.the 17th century 12.The person who crushed various rebellions in Ireland and settled English and Scottish Protestants there by giving them land was_____.(A)

A.Oliver Cromwell

B.King Charles Ⅰ

C.William Ⅲ

D.William the Conqueror 1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considered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Englishman?(D)

A.reserved

B.shy of strangers

C.suspicious

D.tough

Chapter Two

English History

Exercises Ⅰ.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From Each of the Following.1.In the year 1066, William the Conqueror invaded England from France, defeating the Saxon king Harold at___.(C)

A.the Battle of Crecy

B.the Battle of Agincourt

C.the Battle of Hastings

D.the Battle of waterloo

2.One of the following did not take place during the Middle Ages.It was ___.(D)

A.the Norman Conquest

B.the Crusades

C.the Hundred Years War

D.the “Gunpowder Plot ”

3.For much of the Middle Ages, Britain was ruled by a(n)___ aristocracy.(C)

A.English-speaking

B.German-speaking

C.French-speaking

D.Gaelic-speaking

4.Shakespeare lived in the period of ____.(D)

A.the Middle Ages

B.the Victorian Age

C.the Elizabethan age

D.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5.The defeat of the Spanish Armada by the English navy took place during ___.(C)

A.the Middle Ages

B.the “grab for Africa”

C.the Elizabethan age

D.The Victorian age

6.The “Gunpowder Plot” took place in the reign of ___.(A)

A.JamesⅠ

B.ElizabethⅠ

C.HenryⅧ

D.CharlesⅠ

7.The king who believed the “Divine Right” to govern, and who was condemned to death during the English Civil War was___.(C)

A.HenryⅧ

B.JamesⅠ

C.CharlesⅠ

D.JamesⅡ

8.One of the following did not take place during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n British history.It was___.(D)

A.great victories over France

B.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C.the loss of her American colonies

D.the founding of the modern police force

9.During the whole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England’s great enemy was___.(B)

A.Spain

B.France

C.America

D.Germany 10.One of the following did not take place between the two world wars in British history.It was ___.(A)

A.the “suffragette” movement

B.the independence of the southern part of Ireland

C.the great “slump”

D.the General Strike

British Government System

Exercises

Ⅰ.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from each of the following: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Act that restricted the powers of the Lords in dealing with money?(B)

A.The Parliament Act of 1901

B.The Parliament Act of 1911

C.The Bills of Rights in 1689

D.The Act of Settlement in 1701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part of the Conventions of the constitution?(C)

A.The powers of the Crown are exercised mainly by Ministers

B.The Queen must act on the advice of Ministers

C.MPs enjoy freedom of speech in debate

D.Ministers are responsible to Parliament for their actions.3.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s true?(D)

A.The two big parties have been successful in expanding their powers over recent years.B.The strength of the big parties remains unchanged

C.Members of the two big parties no longer dominate parliament.D.The two big parties have declined over the recent years.4.According to the tex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ivilege enjoyed by MPs?(A)

A.Freedom of speech in Parliament.B.High social status.C.High living standards

D.Involvement in law-making

ChapterⅤ

Religion and Belief

Exercises Ⅰ.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From Each of the Following 1.The Church of England is “established” in _______.(D)

A.the whole of Britain

B.England and Scotland

C.England and Wales

D.England only 2.The Church of Scotland is organization is ______.(A)

A.Presbyterian

B.Methodist

C.Congregational

D.Baptist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Puritans?(D)

A.They are strict teetotallers.B.They believe in plain food and plain clothing

C.They are honest

D.They approve of working on the Sabbath 4.The supreme holy authority of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is ________.(B)

A.the Bible

B.the Pope in Rome

C.the king

D.Jesus Christ 5.The Puritans form “temperance societies” to ______.(C)

A.protect the Sabbath against sacrilege

B.purify the English society

C.combat the evils of strong drink

D.celebrate the Lord’s Day

6.The Puritans were originally an extreme _____ sect.(A)

A.Protestant

B.Jewish

C.Catholic

D.Christian Scientist

7.The only non-Christian religion that is widespread in Britain is that of _____.(A)

A.the Jews

B.the Buddhists

C.the Muslims

D.the Spiritualists 8.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bout the religion in Britain?(B)

A.Today only a minority of people go to any kind of Church regularly

B.Today the church-goers are immoral in one way or another

文化护航国家命运 第6篇

没有人怀疑中国作为经济大国正在显示出它的本色,不动声色却蓄满力量。今年2月底,希拉里访问中国,她表达了希望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能够与美国“和舟共济”,成为拯救全球经济危机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切似乎和早春的季节一样,中国已显示出勃勃生机。因为这场危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凸现,各国也在探寻支撑中国经济增长背后的那支看不见的手——中国文化。由此我们可以断言,中国文化“出口”全球的时机已经来临,中国应从文化大国成为一个文化输出的大国。

一个国家的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这个国家的文化的个性及其对全球需求的满足程度,决定了该国在全球的地位,文化是国家的终极竞争力。

文化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习性,是特定人群普遍自觉的观念和方式。比如说春节,不用动员,大家都在回家,因此每年春运时既使增开许多列车,加了不少航班,都是人满为患,不管刮风下雨,不管路途千里,人们还是要回家,在中国人的概念中,春节就是要阖家团圆,这种对春节普遍认同的观念和方式就是文化。清明节,同样如此,全中国有一半人会去扫墓。这样统一的行动,为什么不用号召,不用法律界定就可以成为一种自觉?这是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使然,所以文化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一只看不见的手,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可以这么说,当制度成为文化的时候,制度就不重要了,当个性成为文化的时候,个性也不重要了。认识到文化的特性,就会明白其威力了。

各个国家的文化不同,因此它的思维也不同。只有明白了不同文化下思维的特质,我们才能明白我们为什么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今后要做什么,我们怎么做。

不同的文化思维,导致了各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与一个国家的富强有着重要的关系。做大是美国的文化,全球500强公司美国有200多家,企业文化成为品牌传播的支点;德国文化严谨,精益求精,在精密制造上成为世界第一;日本由于资源贫乏,岛国文化,它精打细算,因而它做的东西成本最低,小的东西最多;法国文化是时尚的,浪漫的,因此它的香水最被世界所认同,它的时尚产业也最发达。

文化的力量是权威的,不可动摇的。综观世界上的国家,都处在不同的纬度上,高、中、低,不同的纬度,不同的环境,与它因应的文化也不同,创造财富的欲望和能力也不同。高纬度的国家因为物质的匮乏,冬天漫长,谷物生长周期长,为吃饱御寒,人就要有很强的创造物质的欲望,才能生存,因此高纬度国家的人生产的东西多以大的、笨重的居多,个人主义、资本主义、法制社会相对发达;中纬度国家创造物质的力量相对减弱,但比较丰富,它的集体主义、伦理、情感关系比较发达;而低纬度国家,因为四季温暖,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就可以获得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因此创造物质的欲望比较低,这时候,需要的是更多心灵的满足,因此它的宗教比较发达。文化左右着每个人,你无法逃避。

英语国家文化 第7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又深深地植根于语言中,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 密不可分, 犹如血与肉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在他的《语言论》中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 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社会与文化对语言来说, 不仅是一个存在环境的问题, 还渗透了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各个方面。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语言在文化中对词义, 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 以致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 任何文体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作为英语学习者, 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这样才能有助于理解原文中的文化内涵词。胡文仲也说过, “让学生意识到文化的差异应该成为教学的目的。”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教学应包括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教育, 以此减少今后学生在交际中碰到的文化方面的障碍。其实早在1997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大纲》的“教学原则”一章中就已指出:“必须丰富学生文化背景知识, 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打好文化基础。”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新版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还将快速阅读题改为了人文知识题, 或者叫文化常识题, 这些都反映出了专业英语教学要求的变化, 那就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具备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 还应该具备相关的文学和文化知识, 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增强社会竞争力。因此, 专业英语教学需要将人文知识纳入到教学过程中, 以培养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

二国内高校英语专业文化教学的现状

尽管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都在积极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然而, 由于文化教学方面研究和实践的历史还较短,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 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文化教学没有明确的目标定位

学界对于英语专业文化素质教育内涵尚无明确界定和限定。由于概念不明确而导致理论指导缺乏, 因此各高校英语专业在设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调整课程结构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迷茫”, 以致“许多高校在这一课程设计的实践探索上仍是‘外围作战’, 徘徊在开设人文讲座、增加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进入课堂等技术性策略、措施等方面的计划上, 或者不加以分析和审视就盲目模仿、引入国外通识教育课程设计模式”, 而对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如何设计的, 其设计状况如何, 评价机制是什么等问题无从回答。

2. 从教学内容方面看, 文化教学还处于文化知识层

外语语言教学中对于文化教学的探讨主要有三种观点:文化教学从属于外语语言教学;文化教学与外语语言教学同时进行;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这三种观点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外语语言教学中必须包含文化教学。但是在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中, 文化教学仍处于文化知识层。然而文化知识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3. 文化评价研究缺乏

虽然各高校都认识到了加强英语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但对各地区、各高校英语专业文化素质教育实施效果仍没有具体的检阅与分析, 缺乏对于英语专业文化素质教育策略的评价研究。评价研究的缺乏就导致过往研究只注重英语专业文化素质教育的应然价值而忽视其实然价值。

4. 影响因素分析不够全面

第一, 忽略学生在文化教学中“学”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 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 缺乏一种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不少英语教师在文化教学过程中经常实施“一言堂”, 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文化知识, 而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 久而久之, 学生会形成文化学习的惰性, 收效甚微。

第二, 忽略隐性课程的作用。目前英语教学研究的重点已从教转到学、从学习转到习得、从课内转到课外, 而真正实现这些转变的前提是重视隐性课程的研究。研究表明, 隐性课程通过有意无意的方式把显性课程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规范等内化于教育活动中。而以往研究中缺乏对英语专业隐性课程, 如校园文化氛围、教室文化氛围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关注。

5. 文化教学研究方法不够完善

以往研究更多的是将英语专业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理念来阐述分析, 对它的概念、必要性及实施策略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抽象的思辨陈述, 缺乏基于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以及经验总结等相结合的融直观体验、客观分析和理性判断为一体的实证性研究以及用数字来说明问题的更客观、更有说服力的量化研究。

三结束语

英语国家文化 第8篇

1 西方国家茶文化发展概述

1.1 从茶叶的传入欧洲说起

1577年,进行了第一次新航路开辟的葡萄牙人占领了非洲、阿拉伯及南亚部分地区和国家的海岸线,并开始来到中国澳门,但是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买葡萄牙人的账。与此同时,另一个欧洲海上强国荷兰却从中国人手中拿到了梦寐以求的茶叶,并通过澳门开始进口。由此,中国茶叶开始长路漫漫的欧洲之行。1606年,荷兰东方公司将第一批中国茶叶运抵阿姆斯特丹港口,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该公司一直垄断着欧洲的茶叶生意。除了荷兰本国、丹麦也成为茶叶消费大国。1636年荷兰将茶叶带到法国巴黎,但当时只在法国的一些小圈子内流行。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茶叶在法国已经站稳脚跟。1854年,法国第一家茶馆“玛利亚热兄弟”创建完成,该茶馆创建人开始与中国茶商直接贸易。

1.2 西方部分国家的茶文化

第一,英国。说到西方茶历史,就不得不提英国。中国茶叶传入英国是因为一场联姻,1662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迎娶葡萄牙公主凯萨琳,这位公主的嫁妆中就有中国茶具和茶叶,这是英国人最早接触到茶的方式。当时,中国茶叶要运到遥远的英国,最少的时间也要8个月,因此即使是英国贵族们也很难喝到新鲜茶叶。于是,喜好糖分的英国人开始往茶里加入牛奶和糖,并逐渐形成独特的英伦茶文化,饮茶皇后凯萨琳更是将喝茶变成了贵族的时尚活动。到了18世纪中期,茶叶已经普及到英国的普通大众,甚至有民谣这样唱道:“当钟敲响四下,世上一切瞬间为茶而停了(when the clock strikes four,everything stops for tea)。”茶叶除了是一种饮品外,它开始影响英国人的生活习惯。其中,下午茶的出现就是典型代表。当时英国人的午餐内容简单,而且与晚餐的时间间隔太长,于是百无聊赖的贵族夫人开始在下午4到5点喝茶吃点心,并且还将这样的下午茶会当作活动推广开展,且受到贵族妇女们的欢迎,甚至在维多利亚时代,一些正式下午茶会还要求正装出席,足见英国人的优雅。于是,这样一种极具英伦特色的茶文化开始在欧洲流行起来。除了下午茶英国人简直嗜茶,早上起床有早茶、中午有午茶、下午最经典的茶歇以及晚餐过后的晚茶,饮茶已经成为英国人不可或缺的生活部分。

第二,美国。对于美国而言,茶已经和国家诞生紧紧联系在一起。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欧洲列强纷纷开始在美洲瓜分地盘,这其中就有英国。17世纪,英国实现君主立宪,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国力也大大得到增强,对于美洲殖民地的控制力也更加牢固。到了18世纪中叶,英国国内发生财政危机,为解决财政困难,于是开始在北美征收高额“茶税”,这引发了殖民地居民的强烈不满。终于在1773年12月的马塞诸塞州,爆发了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建国之后,美国国内百废待兴。为振兴经济,美国开始积极拓展海外贸易,其中与中国的茶叶贸易最为兴盛。随着欧洲移民的涌入,欧洲茶文化也开始席卷美洲大陆。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已经成为茶叶消费大国。同美国人讲究方便、效率的性格一样,美国人对罐装的冷茶最为青睐,并且也喜欢速溶茶。

2 英语中的“茶”

2.1 关于茶(Tea)的来由

英国人从来没有种过一棵茶树,也就是说英国的文化语言中从来没有“茶”的概念,现在的Tea和茶叶一样也都是舶来品。那么,Tea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就要追溯到荷兰人将茶叶运回欧洲的时间了,当时这些荷兰商人给欧洲带回了茶,同时还有茶的读音“TEY”(近似“贴”音)。这个读音是根据中国福建方言的“茶”读音而来的,当时欧洲的许多国家都讲Tea读作“贴”。但是,随着英语读音的变革,英语中的“e”发音变成了“梯”,写法也有“TEY”变成了“Tea”,这样更像一个纯粹的英语单词了。

2.2 英语中的“茶”词借用

因为英语中本来就没有“茶”的概念,所以许多关于茶的词汇都是借用的汉语,首当其冲的当然是由“TEY”变成了“Tea”了,但是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下面就进行详细介绍:

在中国,对于不同类型的茶,都有独居特色的称谓。比如绿茶中的西湖龙井、碧螺春、竹叶青、黄山毛峰、安化松针等;乌龙茶中的铁观音、永春佛手、大红袍、铁罗汉等;红茶中的工夫红茶、祁门工夫等;白茶中的银针白毫、白牡丹等;黄茶中的君山银针、广东大叶青等;黑茶中的湖南黑茶、老青茶、普洱茶等。除了六种基本类型之外,还有花茶、紧压茶等再加工茶。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种类的茶称谓也是中国味十足,而对于英语来说,要想将这些茶名表达清楚,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于是借用成为最主要的英语茶命名手段。对于茶基本类型的翻译,英语一般采用直译的方式,也就是:green tea(绿茶)、black tea(红茶)、white tea(白茶)、yellow tea(黄茶)、dark tea(黑茶)、scented tea(花茶)。而对于一些难以翻译的茶叶就采用借用,比如:Puu Eel tea(普洱茶)、Puu Eel tea(普洱茶)、Block Puerh tea(普洱砖茶)、Oulung Tea(乌龙茶)、Hyson Tea(熙春茶)、Loungjing tea(龙井茶)、Twankay Tea(屯溪茶)、Tieh-Kuan-Yin(铁观音)等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茶名上,有些人进行硬翻译,比如龙井叫做“Drogon Well”,龙井茶也自然成了“Drogon Well tea”。这种翻译显然没有正确表达茶叶的含义,还会让人徒生歧义。

除了对茶叶称谓的借用之外,在茶文化的表达中也有借用词,比如茶道。茶道的英语说法有两种,一是teaism,这个词汇是日本茶道大师冈仓觉三发明的,在英语中后缀“ism”本身就是一个词汇,表示“主义”。因此“teaism”也就是“茶主义”,这和茶道所需要表达的东西比较吻合。另一种是tea ceremony,也就是“饮茶的礼节”,这是从中国茶文化中的另一面引申出来的,在中国茶文化中喝茶讲“礼”,喝茶体现“礼”,喝茶应该有“礼”,因此“礼”也是中国茶道的重要内容,因此茶道也就是“tea ceremony”。

3 英语中的“茶”语文化

在饮茶成为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之后,这种东方饮料也渐渐融入他们的文化中,第一步当然就是语言中的“茶”词体现,而更进一步的词组、俚语、文学作品中,茶也成为重要的参照意象。

3.1 英语中的“茶”词组

在英语中,关于茶的词组可以分为与茶直接有关的和引申茶含义的,比如tea pad(壶垫)、tea plate(茶船)、tea pitcher(茶盅)、lid saucer(盖置)、tea serving tray(奉茶盘)、tea spoon(茶匙)、tea ware(茶器)等都是和喝茶直接有关的词组。又比如在社交场合,对于喜欢对女孩子大献殷勤的家伙,被称为“tea hound”,也就是花花公子或者爱交际的男子。英国人对茶非常偏爱,因此“somebody's cup of tea”用来表示“使某人感兴趣的东西”。对于喝茶,英国人将其看作是享受,因此他们每天都有固定的喝茶时间,而这段时间就被称作“tea break”,也就是“茶休”。

3.2 英语中的“茶”文学

英国的“饮茶皇后”凯萨琳不仅开创了贵族饮茶之风,而且其饮茶的习惯还得到英国诗人的赞美,也就是后来著名的《饮茶皇后之歌》,全诗为:Autumn pet flora,Jin Chang-e Laurel。Laurel and Autumn,the United States and difficult than that of tea。China and the U-nited Kingdom for a post,one of the most Qunfang。Fu-Tung said the territory,to bring a sense of Warriors。I support Ming-ching,Zhanran tired to bother。Peng Yan Chen gave birth to matter,referred to as birthday。中文翻译过来就是:“爱神的美德,目神的荣耀。比不上她和她带来的仙草。人中王后草中茶,均来自那个勇敢的国家。他们发现太阳升起的美丽地方,那里物产丰富,四方敬仰。那里的香茶可以激发艺术想像力,可以使你神清气爽,可以使心灵的殿堂宁静安详。”而另一首《Tea,The Cure-All》更是简单明了:If you are cold,Tea will warm you。If you are too heated,Tea will cold you。If you are depressed,Tea will cheer you。If you are exhausted,Tea will calm you。中文翻译过来就是:“寒冷若你,茶将为之温暖。激愤若你,茶将为之安定。沮丧若你,茶将为之开怀。疲惫若你,茶将为之抚慰。

4 结束语

茶不仅影响了中国人,伴随着它的传入,西方国家得文化历史也留下茶的痕迹。优雅如英国茶,洒脱如美国茶,西方国家的茶文化就是一段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史。从“TEY”开始,再到独特的茶文化以及美国的冷茶,这些都体现了茶的巨大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莫菲菲.西方茶文化及英语“茶”语[J].福建茶叶,2016(2):219-220.

[2]兰冰.浅议西方茶文化及英语“茶”语[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1):118-121.

[3]黄焰结.从silk(888)到taikonaut(2003)——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社会文化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16-21.

[4]陶岳炼.从英语中汉语借词看中国文化的影响[J].台州学院学报,2006(2):23-27.

英语国家文化 第9篇

随着人们对语言和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外语教学领域已经达成普遍共识,即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成为外语教学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将介绍国家精品课程“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网络学习平台,并探索如何建设符合大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发展的国家精品课程网络学习平台。

(一)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现状

目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可以分为“显性文化教学”和“隐性文化教学”两个维度:“显性文化教学”指以文化本体为教学内容的课程,如中国文化概论、美国社会与文化等;“隐性文化教学”则是指将文化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附属品,在语言综合技能课程上对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渗透。据笔者了解,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尚处于“隐性文化教学”阶段,少数高校虽设立了文化类选修课程,作为“显性文化教学”的支撑,但由于选修课程的学时不足、测试不严等客观事实,效果并不理想。

(二)“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建设状况

为解决学生文化学习过程中“只窥一斑、不见全貌”的元认知问题,黑龙江大学在2005年开设了“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对象为完成《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中所规定的“较高要求”学习后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该课程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经过近十年的深入发展,该课程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二、“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网站使用现状

为了解学生对网络学习平台的应用和满意度,我们对完成四级教学任务、正在进行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学习的2012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82份。32.9%的被调查学生对网络学习平台很满意;43.9%的学生比较满意,但认为还有不足;22%的学生认为一般;仅有1.2%的学生认为差。对网络学习平台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为:16人(19.5%)认为缺少相应的辅导,3人 (3.7%) 认为学习内容太难,14人(17.1%)认为学习内容陈旧,23人(28%)认为网络学习平台制作技术不高,29人(35.4%)认为没有好的交流平台。所以高达63.4%的学生对平台的技术和互动性提出了要求。至于学生对“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需求,相对于文本和图示、表格等,92.7%的学生表示更喜欢“音视频类”的学习资源,所以学生显然更喜欢多模态的兼容视听资源的网络学习平台。

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中至关重要。调查表明,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是英语国家社会生活(73.2%)和中国文化(69.5%),见表1。

学生的学习风格、英语水平和学习习惯决定了他们对学习资源的类型的差异化要求,学生会在众多资源中加以取舍和对比,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资源。对学生喜欢的学习资源类型的调查表明,学生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学习资源分别是视听教材 (72%) 和英文电影(70.7%),其次是案例库(56.1%)和试题库(53.7%),见表2。

针对网络学习平台的互动性,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6.6%的学生希望能够提供远程答疑,30.5%的学生希望能够接受远程教学辅导,6.1%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够远程检查作业,41.5%的学生希望网络学习平台能够提供远程视频授课。在对常用的网络交互系统进行的调查中,高达92.7%的学生最常使用QQ交流,还有18.3%的学生认为电子邮件也是常用的沟通媒介。

三、改进“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议

“高等学校花了许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特别是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由于宣传力度、思想观念、评审制度和网络技术等问题,目前高校精品课程网站的使用情况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梁好翠,2009:83)精品课程网站的使用率低已经成为一个事实,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在经济上,大多数高校无法斥资百万建立一个精品课网络学习平台,所以网站往往成为了简单的资料库,其中存储了许多视频、音频、文字材料资源,但其系统性和交互性不强。根据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对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网络学习平台进行了改进,主要包括课程知识元认知强化、课外内容多模态拓展和师生交互多途径沟通三个方面。

(一)强化课程知识的元认知

根据学生对精品课程网站的满意度和需求分析,学生对“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认识和文化习得策略的掌握还不够,所以我们丰富了网络学习平台中课程介绍、课程设计、教师授课、文化习得策略几个栏目。

“课程介绍”详细介绍本门课程,说明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使学习者加深对学习此课程重要性的理解。“课程设计”阐述了本门课程的设计理念、常用教学方法和测评方式,使学习者对本课程的授课理念有所了解并加以利用。“教师授课”由两部分构成:课程安排和授课资源。在课程安排中可以浏览到教学大纲、教学周历、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四项信息,学习者可以从中了解到课程的教学基本信息和进度安排。在授课资源中可以查阅到课程教案及授课PPT,辅助学习者自主学习。同时黑龙江大学计划在今年将全部授课录像上网供学习者参考学习。“文化习得策略”栏目为学习者提供了常用的文化习得策略,包括文化教学策略和文化学习策略。

(二)多模态拓展课外内容

从需求分析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视音频等多模态学习资源情有独钟,对于英语国家社会生活和中国文化的求知欲较强,对于案例库、试题库等提高高端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栏目页有所要求。所以,我们将网络学习平台的内容进行了细化,丰富了第二课堂、学习资源、案例库等栏目。

“第二课堂”栏目下设国际视野放映厅、文化讲座、演讲与辩论和商务英语大赛四个子栏目,提供以往各类英语比赛的录像,以供学习者观摩学习。“学习资源”下设电子书和视频资源两部分。其中电子书下设世界之旅和文化聚焦两个部分,以声色并茂的电子杂志形式为学习者提供课堂内容之外的广泛而鲜活的文化素材,使学习者多侧面、多层次地了解不断发展的西方文化。

(三)强化师生多途径交互的沟通

“网上教学不仅仅是将教学材料在网上发布,而更多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流,由于远程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空间上的分离,这种沟通与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余胜泉等,2001:60)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多途径的交互沟通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必由之路。

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网络学习平台的互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7.1%的学生希望能够提供远程答疑和教学辅导。另外,在对常用的网络交互系统进行的调查中,高达92.7%的学生最常使用QQ网络平台进行交流,还有18.3%的学生认为电子邮件也是常用的沟通媒介。所以,我们选择QQ网络平台进行课外沟通。

QQ网络平台具有“群聊”“群内讨论组”两个实时的交流模块,学生可以即时发表意见,教师可以从旁给予支持;对于不在线的学生,还可以通过浏览聊天记录了解讨论的“内容”,给出反馈意见。QQ群里的成员之间可以单独交谈,进行像课堂上小组讨论一样的活动,群体讨论和单独讨论相结合,达到更加好的效果。

精品课课程组将学习“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生分为五人一组,合作学习小组主要以异质小组为主。“异质小组通常由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民族等各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 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彭明娥,2010:100)五人为一群人数较为合理,参与发言的机会较多,有效保证了讨论氛围和信息量。群建立起来之后,每个群由一名学生负责,负责组织讨论、安排时间、汇报成果等工作。教师可向各QQ群布置任务、辅导答疑、参与讨论。

没有文化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 第10篇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有人预测,不出20年可超越美国稳坐世界第一交椅。但令人不安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问题”也层出不穷。财富过量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贫富两极悬殊越拉越大,拜金主义盛行,投机经济,通胀指数攀升,商业欺诈,道德滑坡……最近佛山一个两岁女孩遭两辆汽车碾压,数十路人视而不见、无人施救的场景撕裂着中国人的良心。

中国到底怎么了?每个有爱国心,有良心,有正义感的中国人都在内心被拷问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中国现在缺的是先进文化,缺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了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我们必须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强国。

现实表明,光有经济奇迹,没有文化支撑,不可能持续发展,发展的成果也不可能保持。

世界历史的经验也证明,一个强国的崛起,一个民族的复兴,单凭经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奠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文化是什么?文化不仅要有历史的内涵,文化更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后成果是人们的集体人格体现。

我们不得不反省,30年来我们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遗失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先进文化的精髓。社会上盛行多元价值的追求,从而导致社会上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泛滥,如此下去,官员贪腐,商人缺德,小民市侩,见利忘义,巧取豪夺,见死不救,社会就会逐渐腐烂。

毛泽东曾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同样,没有文化的国家也是没有希望的国家。我们要实现民族复兴,就要继续高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旗,重塑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让全民族普遍认同,以此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在世界舞台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先进文化代表着人类的前进方向。中国要实现文化的崛起,有很多事情要做,一是多元的价值追求必须走向相对统一,二是西方的腐朽文化必须抵制,三是文化的核心价值必须恒定。这就需要我们大刀阔斧地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合,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情怀的大文化。天下为公、自主自强、不屈不挠、同舟共济等理念应成为我们国家的信仰价值和凝聚民心的共同基础,引领社会风尚。

国家元首的就职文化 第11篇

一个国家的历史,就是这个国家兴衰的坐标图。国家元首就职仪式无疑是坐标图开端之一笔,它展示这个国家的文化风情。一幕幕的历史戏剧从这里蜿蜒展开。近来有人问我,时至今日尚未有中国国家主席专程出席外国元首就职仪式的报道。国家元首就职仪式确是礼宾业务的之一,但我却没有此经历。难道礼数不周全?

中国领导人就职仪式简约

我国素有“礼义之邦”的盛誉,礼仪在传统文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早在先秦时代,我们的先人已经建立了一个礼仪完备的国度。当今世界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国情有异。礼俗、生活习惯不一样,国家的礼仪制度也不同。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外交实践中,国家礼仪经过了扬弃、修正等变革,不断完善、成熟,建立一套有新中国特点的礼仪制度。

现代许多国家元首就职时举行隆重的仪式,国王登基则举行加冕典礼,有的国家元首就职还举行盛大宴会、阅兵式、文艺晚会、体育表演等活动。就职仪式通常邀请各国外交使节参加,新元首或新国王往往礼节性接见各国使节。

中国专门举行国家主席的正式就职仪式吗?媒体说,西方国家最高领导人正式就职都有一套繁杂的仪式,相比之下新中国权力的交接程序则更加简洁。习近平被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为中国政治的最高领导者。根据中国的现行政治制度,没有专门举行国家主席的正式就职仪式,全国人大宣布完投票结果后,习近平向全国人大代表鞠躬致谢,并同前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握手。与胡锦涛的“有力一握”,标志着胡锦涛正式将全部权力交给后继者,生动描绘了现代中国的权力交接的简约。

这种简约,低调展现自我,更多体现东方文化中集体主义的传统与集体的重要性。体现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政治价值观。此种简约也是人民的心愿。

日本国王登基礼仪文化

中国对于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就职仪式很重视,通常派遣特使或政府代表出席仪式。他们代表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向他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外,还参加东道国为此举行的各种庆典的文化活动。在我的记忆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曾出席日本天皇明仁登基仪式。这说明中国对天皇明仁登基仪式的重视。

1989年1月7日,日本裕仁天皇“驾崩”。 日本内阁会议决定改年号“昭和”为“平成”,当时皇室正忙于为裕仁天皇举行葬礼,而且需要一段时间服丧,所以大约一年半后才举行日本新天皇明仁登基的欢庆典礼。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被视为日本国家的象征,在民间很受尊敬。

在现代的日本社会里,天皇的登基仪式却是传统的,这种现代又是传统的宫廷文化,别有一种情景。当年,欢庆典礼在皇宫正殿“松厅”举行。正殿前面庭院竖立着彩色长幡,上面用繁体汉字写有“万岁”。正殿中间设有两个古雅的帷帐,帷帐四周绘有龙、凤凰和麒麟等古代传统的吉祥物。仪式开始,在优雅的古典音乐声中,身着日本皇室传统黄袍的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分别缓步走进“高御座”和“御帐台”登基。随后,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分别在那里会见来宾。天皇手持手板“笏”,以示威严。接着,明仁天皇致词,表示要遵守日本国宪法,祝愿国民幸福。努力完成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整体象征的任务。

在庆典中,有158个国家元首、总理和代表、各国外交使节夫妇等应邀出席。日本天皇的登基仪式与中国唐代皇帝登基礼仪颇多相似。其庆典程序、布置、装饰、氛围等有着中国古代历届皇帝登基仪式的影子,音乐歌舞也类似。可见中国历史文化包括宫廷文化对日本影响深远。

“烧钱”的美国总统就职典礼

美国总统就职典礼舞台充分展示总统的个性。每届总统都努力地把这一届政府刻画上自己风格特色。为体现政权来自人民,典礼系列文化活动,多种多样,彰显民众拥护总统的热情。费用除了法定之外,执政党还募捐,有人说,美国总统就职典礼是一次“烧钱”活动。

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就职典礼于1789年4月30日在纽约市的联邦大厅举行。此后,各届总统均举行宣誓就职仪式。总统就职典礼庆祝活动通常持续10天,从就职日的前5天至就职日的后5天。

美国宪法中对就职典礼所规定的唯一一项,就是在总统进入总统办公室执政前,必须进行宣誓。然而随着历史的推移,就职典礼的传统项目也逐渐扩大,已从最初一个简单的就职宣誓仪式,发展成为如今一个包括游行、演讲和舞会的庆祝活动。

2009年1月20日,在万众瞩目的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上,奥巴马乘坐总统专车“美国一号”,行驶过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街,向前来支持的美国民众挥手致意。2013年1月21日,奥巴马再次就职,就职仪式包括教堂礼拜、宣誓、演说、就职午餐会和就职游行及舞会等项。

据说,此次他就职典礼预计耗资1亿美元以上。奥巴马是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2009年就职典礼上,180万人涌入华盛顿国家大草坪前来“膜拜”。

法国总统就职典礼刻意求新

法国每届总统就职仪式隆重热烈,有一定的礼仪之规,但又不是刻板划一。移交“核按钮”、 接受宽大绶带、发表就职演说、举行盛大庆祝宴会等仪式是相同的。但每届总统都刻意求新,如新总统乘车去凯旋门,有的则出新招,在香榭丽舍大街中途步行去星形广场;有的新总统喜欢选择在法国民族精英的长眠之地“先贤祠”举行就职仪式,有的则在就职当天,先乘直升飞机专程前往科隆贝双教堂戴高乐墓前献花。法国人敢于改革、创新,几乎每届新总统就职仪式都有新招。

弗朗索瓦·奥朗德于2012年5月15日正式就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七任总统,其就职仪式如下:当地时间15日早10点,法兰西共和卫队的一个支队在爱丽舍宫迎接奥朗德。随后,卸任总统萨科齐在总统办公室和奥朗德举行会谈。在这次会谈中,萨科齐把“核按钮”和其他机密文件移交给奥朗德,并告知核密码。

会谈结束后,奥朗德送走萨科齐夫妇,返回爱丽舍宫签署权力移交文件。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正式宣布法国总统选举的最终结果,法国荣誉军团校长热欧热兰给奥朗德佩戴象征国家最高权力的项链。随后,奥朗德发表就职演讲,就职演说发表后,爱丽舍宫外以21响礼炮庆祝新总统就职。奥朗德在国歌《马赛曲》乐曲声中总统府外检阅部队。

nlc202309011328

俄罗斯总统就职仪式别有一格

俄罗斯总统就职仪式别有一格,仪式不邀请外国元首或外国代表、特使出席,还向出席者发纪念币以此祝贺。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并任命总理普京为代总统。普京于2000年3月27日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就职典礼于当年5月7日上午在克里姆林宫乔治大厅举行。中午12点,俄罗斯宪法法院院长庄重地宣布:普京当选为俄罗斯新任总统。随后在他的主持下,普京把右手放在俄宪法上进行宣誓。宣誓毕,叶利钦作为俄罗斯前任总统把俄罗斯权力的另一个象征“祖国一级勋章”庄重地递交给新任总统普京。在这枚勋章的背面,刻着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的姓名。

随后,叶利钦致辞,向新任总统普京表示祝贺和祝福。接着,普京发表简短就职演说。演说毕普京在叶利钦的陪同下,前往克里姆林宫院内的“教堂广场”检阅约近千人的“总统军团”。检阅毕,叶利钦眼含泪花,紧紧地握着普京的手,再次深情地说:“请珍惜俄罗斯吧!” 就职仪式进行了一小时左右。

现代国王登基仪式简约

现代社会中,国家元首就职仪式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西方国家元首就职仪式前身就是封建社会国王的加冕仪式,大多国王的加冕仪式中,宗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少国王的王冠由主教或教廷代表授予,反映出教权高于王权的历史现实。体现当时教会在民众中的地位。

现代国王登基仪式简约的文化,引人注目。1993年9月24日柬埔寨恢复君主制。当天,柬埔寨制宪议会通过的新宪法,经国家元首西哈努克签署正式生效。当晚,西哈努克在僧侣诵经声中登上王位,成为柬埔寨的国王。柬埔寨新宪法规定,“国王是终身的国家元首,是全国团结的象征,是柬埔寨王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保证”。宪法还规定,国王任命总理和内阁,为国家军队最高司令,有权对罪犯减刑或实行大赦等。

在登基前,西哈努克主动要求免除加冕仪式。他希望使君主政体民主化,也希望避免开支过大。登基时不必加冕,节约开支,仪式简约也是一种“与时俱进”文化。

2013年荷兰新国王亚历山大登基。当年4月30日,75岁的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举行退位大典,并将王位传给她46岁的长子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在王宫相邻的教堂中宣誓加冕,正式就任。这意味着荷兰民众将从此每年庆祝以亚历山大国王生日的国王节。

2014年6月19日上午,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了新国王费利佩六世的登基仪式。老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亲手为他披上了象征着三军统帅权力的红色绶带,宣告自己的儿子成为西班牙海陆空军队总司令。随后,费利佩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一起来到了西班牙国会宣誓,正式成为西班牙新一代国王。费利佩在登基演说中表示,他将带领西班牙人民开创新的时代。新国王面对许多西班牙人的期待,决心带领这个国家走出危机,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在现代的社会中,国王登基仪式的演进,看出时代的变迁。

书法发展与国家文化战略 第12篇

国家层面的书法艺术发展战略应该重视以下几点:

一、重视舆论引导,大力弘扬优秀书法文化传统

20世纪的书法发展,经历了许多波折。汉字废除论、毛笔废止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包括《兰亭序》在内的书法经典的非经典化使许多人迷失了书法的判断标准。曾几何时,以标准草书为代表的“标准书法”一度成为竞相模拟的对象。不过,影响力更为强大的以“穷乡儿女造像”为根基的碑派书法,改变着人们对于书法的审美意识;美术创作西化倾向的影响又改变着书法家们的创作观念。在“存在”还是“灭亡”、“写字”还是“艺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响犹在耳的时候,“书法艺术”抑或“艺术书法”、“书法文化”抑或“文化书法”、传承还是维新等等论争又次第展开。穷乡儿女造像与王羲之《兰亭序》的并列,正好说明经典已经在20世纪泛化。这种泛化,使书法界一度迷失与彷徨,书法标准问题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有识之士提出并摆在书法家面前。标准的迷失容易导致观念的混乱,而混乱的观念又导致创作的多元乱象。因此,如何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前提下,重视舆论引导,通过论争,廓清书法艺术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就显得具有时代紧迫性与必要性。

二、加强基础书法教育,改革高等书法教育

书法教育的传统除了其工具性之外,人文性不容低估。汉代扬雄就有所谓“书为心画”的论断,而书法教育磨砺意志、清心去噪的功能历代都为人所称道。近代以降,学校教育的勃兴打乱了中国传统教育链条中的书法教育。传统师徒授受式的私塾书法教育在遭遇现代教育体系的时候,几乎被蚕食瓦解掉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高等学校书法教育,“文革”前只有1所学校有两届招生,“文革”以后才逐步恢复,许多学校甚至在1995年以后才陆续招生。书法作为学科晚了近一个世纪。正因为此,时至今日的书法教育仍然处在边缘化状态。全国范围内开设书法专业的高校不到120所,将书法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的仅有少数的几个省市。不过,好在教育部又已经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书法教学的意见。从政策及试点情况而言,全国范围内书法专业教育从无到有的过程已经完成,从有到好的有序发展或许是今后书法教育应关心的问题。如何在其他学科教学都已蓬勃发展的前提下,研究包括书法艺术在内的国学传统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实施,似乎应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有必要推进的工作。具体而言,如何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推进高校书法教育的改革,就成为极为重要的工作。

三、重视书法文化遗产的保护

书法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之后的文化遗产保护应该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社会团体或个人行为。书法文化遗产主要应重视与书法有关的文化技艺传承及遗址、遗迹保护。

以文房四宝制作工艺为代表的书法工具与材料制作技艺传承是书法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如何利用地域优势与现有技术人才,在国家层面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产业,研究、恢复、创新传统工艺,推进文房四宝为代表的传承机制形成,当为具有政府职能的文化管理部门的职责之一。同样,书法家对于书法技艺的传承也应该加以保护。书法家书写技艺的传承,在师徒授受方式上的变革,应该引起重视。如何通过一系列研究课题,研究书法技法传承与创新体系,研究书法技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等,确为不应忽视的话题。

当然,对于物质化的书法文化遗迹、遗址的保护,也是应该下大力气做好的事情。历代著名书法家的旧居、遗址保护,书法作品、碑刻等遗迹的购藏,保护等力度的加强,或许也是相关职能部门所应关注的问题。

四、完善书法组织架构,推进运行机制改革

书法事业的管理组织应该有一个较好的架构。目前,书法发展主要依靠文联系统的书法家协会,而在政府部门的文化行政系统没有严密的组织架构,在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包括书法在内的国学传承任务。在此情形下,各地文化、教育主管单位领导的书法喜好直接影响着当地书法事业的发展。如何在发挥文联系统的书法家协会之外,在政府部门完善组织架构,加强对书法文化事业发展的引领,或许也是书法发展必须研究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课题。

五、注重对外传播途径的开拓

书法因其用毛笔书写汉字,与外国人习用的硬笔书写外文字符有着根本区别。夸大或者无视这种区别都不利于书法的对外传播。如何让并无中国文化背景的外国人能够了解中国人看重的书法艺术?19世纪末期以来的中国人做了很多努力。民国时期被鲁迅先生讥讽的“一路挂过去”的展览方式固然有效,但简单化的展览之外,有无更好更有效的手段呢?不容置疑,深化对外宣传是主要工作之一。对外宣传不仅包括当代各种活动的推介、书法艺术展事的推广,还包括书法著述、书法经典的外译等需要国家相关单位组织实施的出版工程;其二,加强包括孔子学院在内的对外书法教学工作,研究出版一批让外国人喜闻乐用的书法教材,培养一批双语书法教学人才;其三,组织专门机构,协调国外华人书法组织、国外博物馆、公私藏家与国内书法组织关系,外引内联,充分发挥海外华人书法团体在传播书法艺术中的作用,大量引进国外博物馆藏品回国展;其四,有组织地加强书法名品的回购工作,充实公私博物馆的馆藏;其五,放宽外国人学习包括中国书法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准入制度。

上一篇:南海因素下一篇:新时代智慧企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