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8下知识点总结范文

2023-04-12

英语8下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润禾教育 2011.11.23

(一)知识点概述

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2.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 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 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 空气

(1)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后水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2)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4)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稀有气体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5) 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

2、CO、NO2,O3。SO

2、CO、NO2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6. 氧气的性质

(1)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2) 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7. 分子和原子、元素

(1)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 分子的特点: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3) 物质三态的改变是分子间隔变化的结果,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8.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 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原子间隔越大。水银温度计遇热汞柱升高,就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间隔变大,汞的体积变大。例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2)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3)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5) 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一切(6)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有一种氢原子无中子)。

(6)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不写。

(7) 原子核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9. 纯净物、混合物、化学式

(1)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2) 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3)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4)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区分时可写出分子式,判断是一种还是多种)。 (5)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6)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7) 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C表示C元素,表示一个C原子

(8) 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CO2表示 1二氧化碳这种物质○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3表示二氧化碳由C元素和O元素组成○4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9) ○子。

(10)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注意稀有气体单质的写法 He (11)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

2、O

2、N

2、Cl2等,一些氧化物,如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如NaCl。

10. 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类别的也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

3、CH4。 11. 质量守恒定律

(1)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 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元素的种类 ③元素的质量 ④原子的种类 ⑤原子的数目 ⑥原子的质量;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 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 ①分子的数目 ②物质的状态

(3)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12. 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1)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氯酸钾加热制O2的发生装置。 (2)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

(3) 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难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4)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O2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也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CO、N2

注意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13. 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②加热高锰酸钾,③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化学方程式:

①2KClO3==== 2KClO3+3O2 ↑

②2KMnO4====K2 MnO4+MnO2 +O2↑ ③2H2O2====2H2O+O2↑

注意事项

(1) 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要注意

a.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b. 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c. 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 用第二种药品制取时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未进入导管) (3) 用第三种药品制取有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 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原理:利用N

2、 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14. 实验室制取CO2

(1) 药品:石灰石和稀盐酸或大理石和稀盐酸(不用碳酸钙,因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太剧烈,不容易收集;不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混在二氧化碳里,使二氧化碳不纯) (2) 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CO2+H2O (3) 发生装置:固+液 不加热型

(4)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15. 水

(1) 电解水:正氧气;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2:1 电解水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

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分。 (2) 水的组成的正确表述: 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水由水分子构成;

c.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都不讲个数);

d. 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都讲个数) (3) 水的净化:

a. 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没有蒸馏)

b. 净化水的方法:蒸馏、吸附、过滤、沉淀四种,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蒸馏、吸附、过滤、沉淀 (4) 硬水和软水

a.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b.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c. 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

①向盛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两种水,搅拌,浮渣少,泡沫多是软水;浮渣多,泡沫少是硬水(蒸馏水泡沫多,无浮渣)

②把适量水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有固体剩余物是硬水,没有纯水。 d. 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①煮沸水;②蒸馏(过滤和吸附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5) 蒸馏:获取纯净水的一种方法。注意: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沸石,防止暴沸。 16.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 二氧化碳的性质

a. 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一定条件下能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固体叫干冰 b. 化学性质:

①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②能和水反应 CO2+H2O 生成的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H2CO3 ③能和石灰水反应:CO2+Ca(OH)2 ④能和碳反应:CO2+C (2) CO2的检验:

①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②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熄灭,证明是二氧化碳;

③把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如果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证明是二氧化碳。 (3) 证明CO2验满的方法

①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CO2集满

②将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集气瓶口,若液滴变混浊,证明CO2集满 (4) 二氧化碳的用途

a. 灭火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b. 气体肥料 (在叶绿素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有机物,放出氧气)

c. 制汽水等饮料 (能溶于水,与反应生成碳酸)

d. 干冰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 (5) CO的性质:

①可燃性:CO+O2

②还原性:CO+CuO;CO+Fe2O3;CO+Fe3O4 (6) 一氧化碳的用途

①作燃料,是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利用CO的可燃性) ②冶炼金属 用于炼铁(利用CO的还原性) (7) 二氧化碳对人类不利的一面

①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时,人便神志不清,最后死亡。 ②导致温室效应

注意:臭气(O3)、甲烷(CH4)、CO2都能产生温室效应,叫温室气体。 (8) 温室效应的可能后果:

①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城市;②土地沙漠化;③农业减产。 (9)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原因:

(10) ①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②人和动植物的呼吸;③森林火灾; (11) 怎样控制温室: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新能源;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12) CO有毒,原因是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生物体缺氧,最后死亡。

燃烧含碳燃烧要注意通风,防止CO中毒;以煤等含碳物质作燃烧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保持通风 17. 碳单质

(1) 金刚石、石墨、活泩炭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 金刚石的性质:最硬 不导电 熔点高

(3) 金刚石的用途:自然界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切割玻璃、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

(4) 石墨的性质 深灰色、有金属色泽,细鳞片状固体质软导电很高

(5) 石墨的用途①润滑剂 ②铅笔芯 ③作电极木炭、活性炭具吸附性(物理变化) (6) 活性炭的用途:

①防毒面具中滤毒罐利用活性炭吸附毒气 ②冰箱的除味剂 ③制糖工业的脱色剂

(二)药口与仪器概述

18. 药品的取用原则

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 ①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②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③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19.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20. 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21. 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22. 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 23. 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24. 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

(1) 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

(2) 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25. 量筒的使用

(1)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底。 (2) 量取液体体积操作: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

(3) 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作为反应的容器。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宜加热。 26. 酒精灯的使用

(1) 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 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27.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28. 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29. 洗涤仪器:

英语8下知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一、智慧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知识重构的必要性

纵观目前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现状, 可以发现大多数教师虽熟练掌握了英语语言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但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仍然欠缺了解;教学知识体系还不够完善, 虽对课堂管理环节、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把握比较到位, 但教学观念仍然滞后, 忽略学生的个性需求;信息技术知识尚且薄弱, 多数还不习惯使用移动教学平台组织学生协作学习, 不善于利用技术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场景 (李建红、刘彪, 2018) 。由此可见, 英语教师的知识重构势在必行, 这不仅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内在要求。

(一)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 正将教育信息化推向新的高度, 智慧成为其典型特征及发展趋势。智慧教育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智慧化教学、智慧化学习、智慧化评价、智慧化管理、智慧化服务以及增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的教育 (陈琳等, 2015) 。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 智慧教育发生了诸多变革, 其中最显著的在于:一是教学环境的变化。教与学不在局限于封闭的教室里, 开放的互联网与便携的移动终端使得教师可以利用线上课程实现远程教育, 而学生通过微课、慕课等形式能够开展自主学习;二是教学手段的变化。除传统教学手段外, 各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被引入教学中, 如MOOC、微课、自主学习平台等。这些必然对教师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形成的知识结构形成巨大的冲击。开放的教学环境意味着教与学不再是单向传递, 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权利, 因而对教师的知识储备能力要求明显提高。同时, 运用各种先进教学手段都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 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 充实相关知识。

(二)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起着主导作用, 其素质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赋予了教师新的专业发展内容。《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在教师发展部分提出, 高校英语教师应主动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 除掌握学科专业理论和知识外, 还需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等。基于此, 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 多数教师虽认同信息技术对教学具有促进作用, 但主动钻研新技术、利用新技术创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却不多。同时, 英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整体不高, 仅限于使用计算机的基本功能, 如利用简易PPT呈现教学内容、利用QQ、微信等分享教学资源, 对于较为复杂性的信息技术操作如微课视频制作等并不擅长。为此, 教师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知识学习, 充分利用技术改进原有教学模式, 最大限度地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 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智慧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质就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外, 还要具备高水平的英语交际能力, 尤其是专业领域内的英语能力。显然, 过去传统的纯语言教学根本无法满足这种人才的培养要求。《指南》指出,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 其中专门用途英语重点培养围绕学业、学科研究和创新创业进行交流的语言能力。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 还要具备相关的跨学科专业知识。但是, 现阶段大部分教师受专业背景限制, 且职业经历单一, 虽熟练掌握英语语言规律, 能够胜任通用英语教学, 但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面前却显得无能为力。良好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只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最基本条件, 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补充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加强跨学科专业知识学习, 努力实现语言教学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 以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智慧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知识重构的路径

智慧教学模式下, 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涵盖英语语言文化知识、跨学科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 其中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和跨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教学互动的实体部分, 教育教学知识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 信息技术知识是传递教学内容的有效支撑。要提高外语教学效果, 促进教学改革, 进一步推广智慧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教师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知识的重构。

(一) 转变教学理念, 积极自主学习

转变教学理念是知识重构的首要条件。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在这种理念下, 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 其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 学习效果低。可见,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不适于信息时代下的智慧教学。智慧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 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改变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 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手段,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除转变观念外, 大学英语教师还应从行动上加强自主学习, 以此完善知识结构。自主学习的方法很多,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学习有关知识, 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信度高的学习素材。值得注意的是, 不论是信息技术知识还是跨学科专业知识, 对于英语教师而言, 只需学习较为宽泛应用范围的基础知识, 并不需要掌握这些领域的前沿成果。

(二) 开展跨学科合作, 谋求协同发展

开展跨学科合作, 谋求协同发展是知识重构的重要途径。学习多元化知识, 靠个人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 依靠团队力量、借助集体智慧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发展。为此, 英语教师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 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密切合作与交流, 构建具有跨学科特性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以提升自身的知识与智慧。构建具有跨学科特性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有两种基本途径, 一是校本合作, 二是网络协同研修。校本合作是基于充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实现各院系教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与研究成果的一种合作。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旁听专业课程、参加专业讲座或研讨等形式学习跨学科专业知识, 也可以主动构建或加入跨学科项目团队, 以项目为依托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网络协同研修是教师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协作式教学或研究活动的一种途径, 这不仅可以实现不同学校教师之间科研成果和专业知识的交流, 也可以实现不同学校之间专家的互换, 在不产生教学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最大化的教学与学术交流。

(三) 注重教学反思, 提升科研能力

知识重构的另一种有效途径是注重教学反思, 提升科研能力。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自我审视, 包括对教学前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教学后的评价反馈等。教师的每一次反思都应该是对过去教学行为以及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学的再认识, 从中发现问题与不足, 并在后续的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以期达到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目的。教学反思应该是长期持续的, 一旦中途放弃或者时断时续, 其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因此大学英语教师须坚持不懈, 通过学习反思理论、不断充实实践经验, 从而逐渐发展为反思型教师。此外, 科研与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两者相辅相成, 后者为前者奠定基础, 指明研究方向, 前者则更好地促进后者的提高, 因此, 大学英语教师应努力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 做到在教学中研究, 在研究中教学。

三、结语

智慧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的课堂讲授基础上,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师生交流最大化以及教学效率最大化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基于该模式, 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必然需要进行重新建构。通过转变教学理念、积极自主学习, 开展跨学科合作、谋求协同发展以及注重教学反思、提升教研能力等路径, 构建包括英语语言文化知识、跨学科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在内的多元化知识结构, 不仅有利于推进智慧教学模式的实施, 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摘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提出了新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知识结构, 通过转变教学理念、积极自主学习, 开展跨学科合作、谋求协同发展以及注重教学反思、提升科研能力等路径, 重新构建包括英语语言文化知识、跨学科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在内的多元化知识结构, 从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教学改革, 实现教学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关键词:智慧教学,大学英语教师,知识重构

参考文献

[1] 陈琳, 陈耀华, 郑旭东, 等.智慧教育·中国引领[J].电化教育研究, 2015 (4) :23-27.

[2] 李锋, 周晓玲.大学英语教师角色探讨[J].文学教育 (下) , 2018, No.441 (07) :100.

上一篇:人教版初中英语总结下一篇:英语初一知识点总结